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3年大一刑法期末考试重点

2023年大一刑法期末考试重点

2023年大一刑法期末试卷重点

本次试卷题型题型:

单选、多选(少量)、判断、名词解释、简答、案例分析。

重点复习

刑法基本原则:

1,罪刑法定原则

2,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3,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刑法的效力范围:

空间:属地管辖权,属人管辖权,保护管辖权,普遍管辖权

(我国以属地原则为基础,兼用其他原则)

时间:生效时间,失效时间,溯及力

刑法司法解释的时间效力

刑法溯及力:

刑法的溯及力,是指刑法生效后,对于其生效前未经审判或者审判未尚确定的行为是否适用的问题。如果适用,就有溯及力;如果不适用,就是没有溯及力。我国《刑法》第12条对刑法溯及力确立了

从旧兼从轻原则。

刑事责任年龄划分:

(1)完全刑事责任能力:年满18周岁,精神和生理功能健全以及智力与知识发展正常的人

(2)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不满14周岁的人;因严重的精神生理疾患在行为时完全不能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人

(3)相对无刑事责任能力: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

他们只对①故意杀人罪,②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罪,③强奸罪,④抢劫罪,⑤贩卖毒品罪,⑥放火罪,⑦爆炸罪,⑧投毒罪负刑事责任

)限制刑事责任能力:

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智力正常的未成年人;

又聋又哑的人(不含指龙不雅或者指哑不聋的人),盲人(不含只有一只眼睛失去视力的人);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发作者,智障患者等;

年满75周岁的老人。

故意犯罪形态:

所谓犯罪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主观心理态度。

刑罚:

刑法,是刑法中明文规定的由国家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人所适用的限制或剥夺其某种权益的最严厉的法律制裁方法。

数罪并罚:

数罪并罚,是指人民法院对行为人在法定期限内所犯数罪分别定罪量刑后,按照法定的并罚原则及刑期计算方法,决定其应执行的刑罚的制度。

我国刑法对数罪并罚实施的是折中原则,即以限制加重原则为主,以吸收原则和并科原则为补充。

量刑酌定情节:

酌定量刑情节,简称酌定情节,是指刑法中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根据立法精神在司法实践中可以据根据具体情况斟酌考虑的情节,反映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程度和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程度。

主观方面(故意、过失):

犯罪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自己的危害行为及其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包括罪过(包括犯罪故意与犯罪过失两种基本类型)、犯罪目的、犯罪动机三大基本要素

罪过为必备要件,

犯罪目的为选择要件,

犯罪动机一般只影响量刑。

作为:

作为,就是行为者用积极的身体举动去实施为我国刑法所禁止的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不当为而为之”

例如,抢劫罪,抢夺罪,诈骗罪,强奸罪等

不作为:

不作为,就是指行为者负有实施某种行为的特定法律义务,能够履行而不履行该种义务的危害行为。

“当为而不为”

纯正不作为:遗弃罪,拒传军令罪

不纯正不作为:故意杀人罪,放火罪等

共同犯罪:

共同犯罪,是指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是与个人单独犯罪相对应的一种特殊犯罪形式)

单位犯罪:

单位犯罪,是指由单位犯罪主体实施的依法应当承担刑法责任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对犯罪单位主体的处罚原则:

一般采用双罚制,例外采用单罚制。

一罪数罪:

实质的一罪:1,继续犯2,想象竞合犯3,结果加重犯

法定的一罪:1,结合犯2,惯犯

处断的一罪:1,连续犯2,牵连犯3,吸收犯

①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

②审判的时候已满75周岁的人

③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

名词解释

自首:

自首,是指犯罪分子在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一般自首),或者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为(特别自首,准自首)

假释:

所谓假释,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的刑期之后,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而被附条件地提前释放的一种刑罚执行制度。犯罪过失:

犯罪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危害结果的心理态度。

特殊防卫权:

所谓特殊防卫权,又称无限防卫权,它是法律赋予公民的、当公民面临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而采取防卫行为,即使造成不法侵害人身伤亡也不属于防卫过当,也不用承担刑事责任的特殊自卫权利。

(只能针对不法侵害人本人实施)

罪刑法定原则:

我国《刑法》第3条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①哪些行为构成犯罪,犯何种罪,犯罪的具体构成条件是什么,应做何种处罚,必须依照刑法的明确规定。

②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紧急避险:

所谓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损害另一个较小的合法权益的行为。(丢小保大)

累犯:

累犯,是指因犯罪而被判处一定刑罚的犯罪人,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法定期限内又犯一定之罪的罪犯。

减刑:

减刑,是指对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期间,由于确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现,而将其原判刑罚予以适当减轻的一种刑罚执行制度。

简答题

不作为犯罪成立条件:

①行为者负有实施某种行为的特定法律义务

②行为者有履行特定法律义务的实际可能性

③行为者未履行特定法律义务并造成严重危害后果

一般缓刑的适用条件:

①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

②犯罪情节较轻

③有悔罪表现

④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⑤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⑥对其中不满18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75周岁的人,符合缓刑条件的,应当宣告缓刑

⑦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⑧犯罪分子不是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

正当防卫的成立条件:

1,起因条件——不法侵害现实存在

2,时间条件——不法侵害正在进行

3,主观条件——具备正当的防卫意图

4,对象条件——只能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

5,限度条件——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

犯罪既遂的类型:

①结果犯

eg.故意杀人罪,抢劫罪,贪污罪,盗窃罪等

②行为犯

eg.强奸罪,逃脱罪,偷越国境(边境)罪等相当一部分罪名

③危险犯

eg.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等严重危及公共安全的犯罪均以客观性,危险状态出现为既遂标志

④举动犯

eg.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传授犯罪方法罪

犯罪未遂的成立条件:

1,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

2,犯罪未得逞

3,犯罪未得逞是行为人意志之外的原因所致

案例分析

犯罪形态

不作为

故意杀人

故意杀人罪(结果犯)

232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假释考验期内再犯罪的数罪并罚

一(一)刑法概要

刑法的基本原则:

1,罪刑法定原则(包括从旧兼从轻原则)

2,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3,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二(五)犯罪主观方面

犯罪故意:

直接故意(明知—必然或可能—希望)VS间接故意(明知—可能—放任)

犯罪过失:

过于自信的过失(已经预见—轻信能免—后果发生)VS疏忽大意的过失(应当预见—疏忽未见—后果发生)

意外事件与不可抗力

犯罪动力与犯罪目的

二(六)排除犯罪性的行为

正当防卫

紧急避险

二(八)共同犯罪

共同犯罪人的刑事责任:

主犯

从犯

胁从犯

教唆犯

二(九)一罪数罪形态

实质的一罪:

1,继续犯

2,想象竞合犯

3,结果加重犯

法定的一罪:

1,结合犯

2,惯犯

处断的一罪:

1,连续犯

2,牵连犯

3,吸收犯

中国刑法学分论_北京林业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中国刑法学分论_北京林业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 题库2023年 1.某国有企业的一名工人甲想到外面做生意,同时又不想失去工资收入,于是 找到其所在部门的领导乙,双方约定:乙每月做考勤时给甲做满勤以便甲仍 能得到每月3000元“工资”,二人平分。自此,乙每月给甲做考勤,甲每月 给乙1500元,共持续五年时间。乙因此获得非法收入9万元。正确说法是: 参考答案: 甲乙共同构成贪污罪 2.破坏交通工具罪中的交通工具包括: 参考答案: 火车_汽车_电车 3.下列行为,构成寻衅滋事罪的是: 参考答案: 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_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_在 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_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4.伪证罪的主体包括: 参考答案: 证人_鉴定人_记录人 5.甲下班回到自己的住宅楼下时,看到一小偷乙正在向六楼的自己家中爬,甲 就向乙喊道:“你不用爬,我家没钱”。乙由于受惊,一失手掉下楼摔死了。 对于甲的行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参考答案:

甲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_甲的行为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_甲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 6.甲、乙夫妇因8岁的儿子严重残疾,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而非常痛苦。一天, 甲往儿子要喝的牛奶里放入“毒鼠强”时被乙看到,乙说:“这是毒药吧,你 给他喝呀?”见甲不说话,乙也没有阻止。毒死儿子后,甲、乙二人一起掩 埋尸体并对外人说儿子因病而死。关于甲、乙行为的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参考答案: 甲构成故意杀人罪,乙构成包庇罪_甲构成故意杀人罪,乙构成遗弃罪_甲构成故意杀人罪,乙无罪 7.关于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_单位可以成为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主体_运输毒品罪仅限于在境内运输毒品,而不包括从境外运往境内和从境内运往境外 8.甲假装有急事需要使用手机打电话,就向在公共汽车站候车的不相识的乙借 用手机。甲接过乙的手机后,装着打电话的模样,越走越远,趁机逃走。甲的行为构成: 参考答案: 盗窃罪 9.甲、乙夫妇因8岁的儿子严重残疾,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而非常痛苦。一天, 甲往儿子要喝的牛奶里放入“毒鼠强”时被乙看到,乙说:“这是毒药吧,你 给他喝呀?”见甲不说话,乙也没有阻止。毒死儿子后,甲、乙二人一起掩 埋尸体并对外人说儿子因病而死。关于甲、乙行为的定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大一刑法总论期末知识点

大一刑法总论期末知识点 刑法是我国法律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支,它规范了人们的 行为,保护了社会的公共利益和个人权益。作为大一学生,学习 和掌握刑法的基本知识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将为大家总结一些大 一刑法总论的重点知识点,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和复习刑法。 1. 刑法的定义和基本原则 - 刑法是国家运用强制力量,通过制定、公布和实施刑事法律,规范和惩罚危害社会安全、扰乱社会秩序的犯罪行为的法律体系。 - 刑法包括了刑事犯罪的构成要件、刑罚的确定和执行等内容。 - 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罪刑法定原则、罪刑相当原则、法无规定不罚原则、疑罪从无原则等。 2. 刑法的分类和组成部分 - 刑法可分为普通刑法和特殊刑法两大类。 - 普通刑法包括了刑法总则、刑事责任和刑事处罚等内容。 - 特殊刑法涉及到特定领域的犯罪行为,如贪污贿赂犯罪、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等。

3. 刑法的适用范围 - 刑法适用的对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实施的刑事犯罪行为。 - 刑法适用的主体是我国公民和犯罪在我国领土内实施的外国人。 - 刑法还适用于在船舶、航空器和驻外机构实施的刑事犯罪行为。 4. 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 - 刑事责任是指犯罪行为人依法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 - 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犯罪行为、犯罪行为人和刑事责任能力。 - 犯罪行为是指违反刑法规定的行为,具有客观方面和主观方面。 - 犯罪行为人是指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实施犯罪行为的主体。 5. 刑事处罚的种类和作用 - 刑事处罚是国家对犯罪行为的主体进行的一种强制行为,目的是惩罚犯罪、防止犯罪和教育改造犯罪人员。

- 刑事处罚的种类包括主刑和附加刑。主刑包括有期徒刑、拘役、监禁和死刑;附加刑包括罚金、没收财产等。 - 刑事处罚应当依法进行,刑罚应当与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危害程度相适应。 6. 犯罪与刑事责任能力 - 刑法规定了犯罪的年龄界限和刑事责任能力的认定原则。 - 未满14周岁的人不具备刑事责任能力,14周岁至18周岁 的人认定为限制刑事责任能力。 - 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犯罪后应当依法给予教育、挽救和改造,不宜判处刑罚。 总结: 本文总结了大一刑法总论的重点知识点,包括刑法的定义和基 本原则、刑法的分类和组成部分、刑法的适用范围、刑事责任的 构成要件、刑事处罚的种类和作用,以及犯罪与刑事责任能力等 内容。掌握这些知识点对于学习刑法和备考期末考试都非常有帮助。希望同学们通过系统学习和巩固,能够对刑法有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够在实践中运用刑法知识,为维护社会法治作出贡献。

《刑法学(2)》2023-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

《刑法学(2)》2023-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以罪名所包含的----------内容为依据,罪名可分为单一罪名与选择罪名。 2.破坏交通工具罪的犯罪对象是正在使用中的火车、汽车、电车、____、____等交通运输工具。 3.走私淫秽物品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是以____或者____ 为目的。 4.行为人生产、销售假药,既构成生产、销售假药罪,同时又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应当依照----------定罪处罚。 5.非法拘禁他人,并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应当分别依照----------、----------- 定罪处罚。 6.捏造一----------,向国家机关或者有关单位告发,意图使他人 ------------,情节严重的行为,构成诬告陷害罪。 7.挪用资金罪的犯罪主体是。一-------- 8.故意阻碍------------、—---------—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但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构成妨害公务罪。 9.国家工作人员在---------或者-------中接受礼物,依照国家规定应当交公而不交公,数额较大的,依照贪污罪定罪处罚。’- 10.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一--------一,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的行为。 二、选择题 1.某甲意图杀死某乙,便在某乙值守的机床内安放了炸弹,致使某乙被炸成重伤,正在运行的机床设备等被炸毁,生产活动因而遭到严重破坏。某甲的行为构成( )。 A.故意伤害罪 B.爆炸罪 C.破坏生产经营罪 D.故意毁坏财物罪 2.生产、销售伪劣产品,销售金额在( )以上的,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A.1万元 B.2万元

2023年张明楷部分司法考试刑法案例观点及必考知识点

张明楷部分司法考试刑法案例观点及必考知识点[转自网站] 一、张明楷部分司法考试刑法案例观点 1、债务人或者第三人盗窃质权人所留置旳质物旳,侵害了质权人旳对质物旳占有与收益,符合盗窃罪旳特性。 2、甲将自己旳摩托车借给乙后,又从乙处偷回来,并接受乙旳“赔偿”。当自己所有旳财物由他人占有时,行为人盗窃他人占有旳该财物旳,成立盗窃罪;甲盗窃了乙旳手提电脑,乙采取威胁手段迫使甲返还该电脑旳,不成立敲诈讹诈罪。但乙采取威胁手段迫使甲提供其他财物旳,仍然可能成立敲诈讹诈罪。 3、盗窃罪旳被害人(甲)从盗窃犯人(乙)那里窃取自己所有旳被盗摩托车旳,由于乙对摩托车旳占有与所有权人甲相对抗,而且这种对抗没有合理理由,相对于所有权人甲行使权利旳行为而言,乙对摩托车旳占有不是财产犯旳客体,故甲窃回该摩托车旳,不成立侵犯财产罪 4、行为人从位于八层旳被害人家里搬出电脑,然后从七层旳楼梯口摔至楼下,导致电脑毁坏。假如行为人以非法占有目旳将电脑搬出,只是因为碰到被害人或者出于其他原因将电脑摔至楼下旳,仍然成立盗窃罪;假如不具有非法占有旳目旳,仅仅出于单纯毁坏旳故意而实施上述行为,则成立故意毁坏财物罪。 5、乙常常邀约甲旳妻子打麻将,为此导致甲夫妻不和。某日乙又将甲妻邀至乙家打麻将,甲得知后来到乙旳住处,掀翻麻将桌,打了乙几耳光,并对乙说:“你破坏了我旳家庭,必须赔偿5000元。”甲虽然对乙实施了暴力行为,但从当时旳环境来看,并局限性以克制乙旳对抗,故不应认定为抢劫罪,而应认定为敲诈讹诈罪。 6、A对B实施暴力,迫使B交付财物,但B身无分文,A令B立即从家中取来财物,或者一道前去B 家获得财物旳,应认定为抢劫罪。行为人实施暴力后,发现被害人身无分文,然后令被害人后来交付财物,原则上应认定为抢劫(未遂)罪与敲诈讹诈罪,实行并罚。 7、某甲在村口遇本村4个10岁至12岁旳小孩玩耍,遂向前找他们要钱,4个小孩说没钱。甲揪出其中一小孩乙,将其捆绑、倒吊、用鞭子抽打,并用烟头烫,导致轻伤。然后告诉乙和其他3个小孩第二天到指定地点交钱,否则后果会比乙更严重。次日,每个孩子向甲交20元、30元不等。对甲旳行为应认定为抢劫罪 8、甲深夜潜入乙家中行窃,甲从窗户翻入厨房后进入客厅里,被乙发现。乙抓捕甲时,甲为了拒绝抓捕而对乙实施暴力,导致乙轻伤。由于甲具有犯盗窃罪旳故意,并且该罪过支配了着手实行犯罪,故符合“犯盗窃罪”旳条件,应认定为抢劫罪。 9、15周岁旳甲潜入乙家,从乙旳抽屉里窃得5000元现金。恰逢此时,乙旳儿子丙(14岁)放学回家。甲为了窝藏赃物而对丙实施暴力,导致丙轻伤。甲虽然没有到达对盗窃罪负刑事责任旳年龄,但其盗窃行为仍然是在盗窃故意支配下实施旳,故符合“犯盗窃罪”旳条件,应认定为准抢劫。 10、A与B共同犯盗窃罪时,被C发现,A与B逃跑,A逃走了,但B被C抓捕后,对C实施暴力导致C重伤。显然,A与B旳行为构成盗窃罪旳共犯,但由于B另触犯了抢劫罪,因此,对B只能认定为一

刑法学(1)(专科必修)2022-2023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刑法学(1)(专科必修)2022-2023期末考试 题及答案 题目一 根据刑法学相关理论和法规,请回答以下问题: 1. 解释刑法学的定义和目的。 2. 什么是刑法学的基本原则?请列举至少三个。 3. 刑法学主要关注哪些罪刑法律关系?请举例说明。 答案一 1. 刑法学是研究刑事法律规范和刑事法律关系的学科,其目的是研究刑法的规范内容和规范作用,以维护社会秩序和保障公民权益。 2. 刑法学的基本原则包括罪刑法定原则、罪刑相适应原则、犯罪法定原则等。具体原则如下: - 罪刑法定原则:刑法规定应明确表述犯罪行为和刑罚,不得有混淆和随意扩大解释的情况。

- 罪刑相适应原则:刑罚的类型和程度应与犯罪的性质、情节和犯罪人的罪责相适应。 - 犯罪法定原则:犯罪应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并遵循法定的程序和要件。 3. 刑法学主要关注的罪刑法律关系包括: - 杀人罪与刑罚之间的关系:根据不同情况,杀人罪可以涉及到死刑、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等刑罚。 - 盗窃罪与刑罚之间的关系:盗窃罪的刑罚程度与所盗窃物品的价值、犯罪手段和犯罪情节有关。 - 伤害罪与刑罚之间的关系:伤害罪的刑罚与伤害程度、故意与过失等有关。 题目二 请解答以下问题: 1. 什么是犯罪的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 2. 解释犯罪的数额划分标准。 3. 列举刑法中常见的犯罪行为和相应的刑罚类型。

答案二 1. 犯罪的主观方面指犯罪人的故意或过失,犯罪人的主观意图或无意导致了犯罪行为的发生。犯罪的客观方面指犯罪行为的客观表现,包括犯罪人的行为和结果。 2. 犯罪的数额划分标准一般由法律法规决定,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可能有不同的标准。一般来说,刑法对犯罪的数额划分会考虑被侵犯的权益价值、社会影响等因素,将犯罪行为分为不同等级,以确定相应的刑罚程度。 3. 刑法中常见的犯罪行为包括盗窃、故意伤害、诈骗、抢劫、贩卖毒品等。相应的刑罚类型包括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等,具体刑罚程度会根据犯罪行为的严重程度和犯罪人的主观故意等因素进行判断。

2023刑法学在线考试

21.刑法有广义刑法与狭义刑法之分,广义的刑法包括() A.刑法典、单行刑法、司法解释 B.刑法典、附属刑法、司法解释 C.刑法典、刑诉法典、司法解释 D.刑法典、单行刑法、附属刑法 答案: D 22.以刑法有无明文规定为标准,可以将量刑情节分为() A.应当情节与可以情节 B.法定情节与酌定情节 C.从宽情节与从严情节 D.案中情节与案外情节 答案: A 23.某甲与某乙有仇,欲寻机报复。一日甲得知乙一人在家中,便携带匕首前往。途中遇到保安巡逻,甲深感害怕,折返家中,甲的行为属于() A.犯罪预备 B.犯罪中止 C.犯罪未遂 D.意外事件 答案: C 24.李某参与赌博,输给王某5万元,输光后,要抢回这笔钱。王某为了防止钱被抢走,打伤了李某,王某的行为属于() A.正当防卫 B.紧急避险 C.防卫过当 D.故意犯罪

答案: A 25.下列行为中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是() A.走私毒品 B.贩卖毒品 C.决水 D.拐卖妇女、儿童 答案: B 26.根据刑法规定,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构成() A.诈骗罪 B.信用卡诈骗罪 C.盗窃罪 D.侵占罪 答案: C 27.司法工作人员在民事、行政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情节严重的,构成() A.徇私枉法罪 B.枉法裁判罪 C.玩忽职守罪 D.滥用职权罪 答案: B 28.某甲在国家机关任职,某乙求其在行使职权时为其办事,并送5万元作为好处费,甲答应为乙办事,但因故未办成,乙要求甲退回好处费,甲拒不退还,并威胁乙如果再来要钱就告乙行贿。请问对甲某的行为应如何定罪?() A.受贿罪 B.诈骗罪

刑法学一学习通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刑法学一学习通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1.刑法分则10章的划分依据就是犯罪的一般客体。 参考答案: 错 2.绑架罪和抢劫罪的犯罪客体都为复杂客体(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但绑架罪规 定在刑法分则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中,而抢劫罪却规定在刑法分则第五章(侵犯财产罪)中。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在于,复杂客体通常要区分主要客体和次要客体,对于绑架罪而言,立法者着重保护的是他人的人身权利,这意味着“他人的人身权利”就是绑架罪的主要客体,因此,才将本罪规定 在第四章当中。 参考答案: 对 3.《刑法》第 240条为拐卖妇女、儿童罪,该法条规定了法定刑升格的六种情 形,其中一种情形为“以出卖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根据此规定,甲在大庭广众之下,以提供奥特曼玩具为诱饵,哄骗3岁的幼儿乙跟其回家的行为,也能认定为偷盗婴幼儿。此种解释属于扩大解释,不属于类推解释。 参考答案: 对 4.对下列哪些犯罪人不能判处死刑?( ) 参考答案: 甲已经年满78周岁,犯故意杀人罪,致被害人死亡,但没有使用特别残忍的手段###乙犯罪时已经怀孕,但在羁押期间自然流产###17岁的丙为报复自己的老师和同学,在教室实施爆炸,致12人死亡、28人重伤,审判时已经年满 18周岁###丁实施杀人时16周岁,审判时刚满17周岁

5.下列选项中,不得判处死刑的是:( ) 参考答案: 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审判时怀孕的妇女 6.不作为的义务来源包括: 参考答案: 法律明文规定的作为义务###先行行为引起的作为义务###法律行为引起的作为义务###职业或者业务要求的作为义务 7.路某(15岁)先后唆使张某(15岁)盗窃他人的财物折价1万余元;唆使李某 (19岁)绑架他人勒索财物计2000余元;唆使王某(15岁)抢劫他人财物计 1500元。路某的行为构成何罪? 参考答案: 抢劫罪 8.关于拘役的说法,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参考答案: 被判拘役的犯罪分子,每个月可以回家一两天###被判拘役的犯罪分子,不可能被假释 9.甲强奸乙致使乙精神失常,“致使乙精神失常”这一结果不影响强奸罪的成立或 者既遂,但影响量刑。 参考答案: 对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刑法学(1)》2023-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代号:2107)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刑法学(1)» 2023-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代号:2107) 一、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字母填入题目空格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3分,共24分) 1.根据属地管辖原则,所谓在中国领域内犯罪,是指()。 A.犯罪的行为和结果均发生在中国领域内 B.犯罪人和受害人均在中国领域内有居所 C.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国领域内 D.犯罪人或者受害人有一方在中国领域内有居所 2.我国刑法分则中“侵犯财产罪” 一章规定有13种具体犯罪,这些犯罪所共同侵犯的客体属于()。 A.一般客体 B.同类客体 C.直接客体 D.复杂客体 3.犯罪既遂的类型有()o A.行为犯 B.危险犯 C.结果犯 D.举动犯 4.管制的执行机关是() o A.人民法院的执行部门 B.人民检察院的监所检察部门 C.公安机关的看守所 D.司法行政机关指导管理的社区矫正机构 5.某甲已满15周岁不满16周岁,在对其所犯抢劫罪量刑时,应当()处罚。 A.从轻 B.从轻或者减轻 C.减轻 D.免除 6.死刑不适用于()。 A.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

B.审判时不满18周岁的人 C.犯罪时怀孕的妇女 D.审判时怀孕的妇女 7.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最低为()。 A.三个月 B.六个月 C.一年 D.二年 8o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追诉期限从()之日起计算。 A.犯罪 B.犯罪行为停止 C.犯罪结果发生 D.犯罪行为终了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9.根据解释的效力不同,刑法解释可以分为—、司法解释和—o 10.我国刑法典规定的基本原则有:罪刑法定原则、—和—o 11.犯罪构成是指刑法所规定的,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及其—,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须具备的一切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的整体。 12.犯罪行为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是—和。 13.精神病人在—或者—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 14.犯罪的过失有两种类型,即—与—o 15.按照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的范围不同,犯罪客体可以分为三种,即:一般客体、—和— 16.防卫过当是指在实行正当防卫过程中,明显—给不法侵害人造—,因而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行为。 17.对犯罪分子判处罚金,应当根据其—决定罚金数额。 18.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之日起计算。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9 .刑事责任能力 20.犯罪预备 21.主犯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刑法学(1)》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刑法学(1)》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107)一、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字母填入题目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3分,共24分) 1.根据属地管辖原则,所谓在中国领域内犯罪,是指()o A.犯罪的行为和结果均发生在中国领域内 B.犯罪人和受害人均在中国领域内有居所 C.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国领域内 D.犯罪人或者受害人有一方在中国领域内有居所、 2.按照()划分,犯罪客体分为简单客体和复杂客体。 A.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的范围 B.犯罪行为直接侵犯的具体社会关系的单复 C.犯罪行为对具体社会关系的侵犯次数 D.犯罪对象的多少 3.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处罚。 A.从轻 B.减轻 C.从轻或者减轻 D.减轻或者免除 4.犯罪既遂是指()。 A.犯罪结果已经发生 B.犯罪人的目的已经达到 C.犯罪行为已经完成 D.犯罪行为已经具备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 5.某乙没有实行某甲教唆的犯罪,对某甲可以()o A.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B.减轻处罚 C.免除处罚 D.不予处罚 6.某甲被判处6年有期徒刑,同时应被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对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应为()。

A.三年以上十年以下 B.一年以上八年以下 C.一年以上五年以下 D.与主刑期相等 7.死刑缓期执行期满,可以减为有期徒刑的条件是()。 A.没有故意犯罪 B.确有悔改 C.确有悔改并有立功表现 D.确有重大立功表现 8.某甲被判处无期徒刑,依法假释时,其考验期限为()o A.五年 B.十年 C.十五年 D.二十年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9.根据解释的效力不同,刑法解释可以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学理解释。 10.我国刑法典规定的基本原则有:罪刑法定原则、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11.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处罚性三个基本特征。 12.犯罪行为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是作为和不作为。 13.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构成犯罪和承担刑事责任所必需的,行为人具备的刑法意义上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14.在实行正当防卫过程中,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因而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 15.有期徒刑的期限,一般为六个月以上十五年以下。 16.我国刑法采用的数罪并罚原则是以限制加重原则为主,以吸收原则和并科原则为补充的折衷原则。 17.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18.追诉期限通常应当从犯罪之日起计算。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9.刑事责任年龄

2023年刑法考试资料考点版啊考点版

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是掌握政权的统治阶极为了维护本阶级政治上的统治和经济上的利益,根据其阶级意志,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并应当负刑事责任,给予犯罪人何种刑事处罚的法律。广义刑法是指一切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涉及刑法典、单行刑法以及非刑事法律中的刑事责任条款。狭义刑法是指刑法典。 刑法的性质:阶级性质,法律性质 刑法的解释:1按解释的按效力分类: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学理解释2按解释的方法分类:文理解释(对法律条文的字义,涉及单词、概念、术语,从文理上所作的解释)、论理解释(按照立法精神,联系有关情况,从逻辑上所作的解释。)分为当然解释、扩张解释和限制解释 刑法的基本原则:指贯穿所有刑法规范、具有指导和制约所有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的意义,并体现我国刑事法制的基本精神和准则。内容:1罪刑法定原则(含义: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四个派生原则:排斥习惯法,排斥绝对不定期刑、严禁有罪类推、严禁重法溯及既往)、2合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定罪、量刑、行刑)、3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刑法的空间效力:指刑法对地和对人的效力,也就是要解决刑事管辖权的范围问题。 原则:属地原则属人原则保护原则普遍原则 刑法的溯及力:指刑法生效后,对于其生效以前未经审判或者判决尚未拟定的行为是否合用的问题。假如合用,就是有溯及力;假如不合用,就是没有溯及力。原则:从旧原则从新原则从新兼从轻原则从旧兼从轻原则 犯罪的概念: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证券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犯罪行为基本特性:1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即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2犯罪是触犯刑律的行为,即具有刑事违法性3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即具有应受处罚性 犯罪构成:就是依照我国刑法的规定,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限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须的一切客观和主观要件的有机统一 四个要件:1犯罪客体,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2客观方面,指犯罪活动的客观外在表现,涉及危害行为、危害结果以及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联系3犯罪主体,指达成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实行危害行为的自然人。4犯罪主观方面,指行为人有罪过(涉及故意和过失)。 犯罪客体意义:1有助于结识犯罪的本质特性2有助于准拟定罪3有助于对的量刑 犯罪客体分类:1犯罪的一般客体,指一切犯罪共同侵犯的客体,即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主义制度下社会关系的整体2犯罪的同类客体,指某一类犯罪行为所共同侵害的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某一部分或某一方面3犯罪的直接客体,指某一种犯罪行为所直接侵害而为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即我国刑法所保护的某种具体的社会关系(*简朴客体与复杂客体涉及重要客体、次要客体和随机客体*物质性犯罪客体与非物质性犯罪客体) 犯罪对象概念:指刑法分则条文规定的犯罪行为所作用的客观存在的具体人活着具体物。特性:客观实在性、可知性 基本涵义:1犯罪对象是具体的人或物2犯罪对象是犯罪行为直接作用的人或物3犯罪对象是刑法规定的人或物 犯罪对象与犯罪客体联系:1作为犯罪对象的具体

国开电大专科《刑法学1》期末考试案例分析题库含答案[2023秋期版]

国开电大专科《刑法学1》期末考试题库[2023秋期版] A.案例兮淅 说明:资料整理于2023年4月20日,涵盖2007年1月至2023年3月期末考试的全部试题及答案,适 用于2023年7月国开电大期末纸质考试。 某校教师。 无业。陈某的外甥。2010年6月至2012年12月因犯故意伤害罪服刑2年半。 无业。吴某的朋友。 源集®在工伟寸対公鑑卄某集产皮系满’蓄意报复,于是便要家住外地的吴某找个人 来干掉许某某,许诺 事成之后给每人3万元钱。2017年11月的上中旬,陈某带着吴某和朱某数次查看 了许某某的办公室方位和工作环境,确认了许某某,并告诉吴某和朱某如何接近许某某,还在“酬金” 之外另外给吴某和朱某2000元作为往返路费。2017年11月22日下午,吴某和朱某来到许某某的办公 室外,吴某让朱某留在门口望风,自己则进入许某某的办公室。许莱某以为吴某是有事相找,正准备站 起身接待时,吴某却拿出藏在身后的螺纹钢段猛击许某某头部数下,导致许某某重度颅脑损伤死亡。随 后,吴某、朱某从陈某处拿到钱后潜逃。 请根据刑法总则理论结合法律规定分析并说明理由:对陈某、吴某、朱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和处 理(只答处理原则)? 答:(1)陈某、吴某、朱某的行为属于共同犯罪。 (判断正确者得分。判断错误则全题不得分。) (2) 陈某在共同犯罪中属于教唆犯。陈某为达到杀害许某某的目的,以金钱为诱惑,指使原本无犯 罪意图的吴某和朱某将许某某杀害,其行为完全符合教唆犯的特征,因此属于教唆犯。 (3) 陈某和吴某在共同犯罪中均属于主犯。陈某虽未直接实施杀人行为,但他不仅教唆他人实施犯 罪,而且在整个犯罪中居于指挥地位,对于犯罪的发生起着主要作用,因此,陈某属于主犯。吴某直接 实施杀人行为,致使被害人死亡,在共同犯罪中起了主要作用,因此也属于主犯。 (4) 朱某属于共同犯罪中的从犯。朱某在参与犯罪过程中未直接实行杀人行为,只是帮助吴某望风, 因此属于从犯。 (5) 对于陈某和吴某,应当按照本案全部犯罪处罚。陈某教唆不满18周岁的朱某犯罪,应当从重处 罚。对于朱某,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6) 吴某在因故意犯罪被判处的有期徒刑执行完毕后5年以内又犯应当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 新罪,属于累犯,应当对其从重处罚。 (7) 朱某犯罪时不满18周岁,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且不能适用死刑。 [案情介绍] 来干掉许某某,许诺事成之后给每人3万元钱。2021年11月的上中旬,陈某带着吴某和朱某数次查看 了许某某的办公室方位和工作环境,确认了许某某,并告诉吴某和朱某如何接近许某某,还在“酬金” 之外另外给吴某和朱某2000元作为往返路费。2021年11月22日下午,吴某和朱某来到许某某的办公 室外,吴某让朱某留在门口望风,自己则进入许某某的办公室。许莱某以为吴某是有事相找,正准备站 起身接待时,吴某却拿岀藏在身后的螺纹钢段猛击许某某头部数下,导致许某某重度颅脑损伤死亡。随 后,吴某、朱某从陈某处拿到钱后潜逃。 请根据刑法总则理论结合法律规定分析并说明理由:对陈某、吴某、朱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和处 理(只答处理原则)? 答:(1)陈某、吴某、朱某的行为属于共同犯罪。 (判断正确者得分。判断错误则全题不得分。) [案情介绍] 陈某,男,46岁, 吴某,男,25岁, 朱某,男,17岁, 陈某,男,46岁, 吴某,男,25岁, 朱某,男,17岁, 某校教师。 无业。陈某的外甥。 无业。吴某的朋友。 味集®在工作彳対殺鑑卄拿集产£系儡,蓄意报复, 于是便要家住外地的吴某找个人

2023年犯罪学主要知识点

第一章犯罪学概述 “犯罪学”一词是法国人类学家皮纳尔于1879年在其《人类学》中初次提出,1885年意大利犯罪学家加罗法洛旳代表作《犯罪学》问世。此后犯罪学一词被人们普遍接受。 第一节犯罪学旳概念 犯罪学是一门跨学科旳、对犯罪现象和犯罪行为进行综合研究旳事实性学科,它基于对犯罪现象原因和犯罪行为发生规律旳理性认识,提出意在防止、减少犯罪旳对策和措施体系。 一、犯罪学旳外延 (一)菲利旳犯罪学概念 犯罪学旳创始人之一,意大利学者菲利在1882年刊登了其代表作——《犯罪社会学》。(二)奥地利学派旳犯罪学概念 以汉斯·格罗斯、格拉斯贝尔格及塞利格为代表旳一批犯罪学家 1、减法:不一样意菲利将刑法学也包括在犯罪学之内旳思想,并对刑法学与犯罪学旳区 别加以了认真研究。 犯罪学和刑法学旳区别:事实和实体vs 规范 2、加法:刑事侦查学、监狱学、刑事政策学等均包括在犯罪学之中。 3、评价:奥地利学派旳犯罪学思想对后来西方犯罪学旳研究及理论构架产生了较大旳影 响。 (1)刑法学与犯罪学旳区别旳观点,后世认同 (2)犯罪学和监狱学合为一体旳思想 (三)美国经典学派旳犯罪学概念

美国经典学派旳代表埃德温·H·萨瑟兰(Sutherland)和其学生唐纳德·R·克雷西(Cressey)提出了自己旳犯罪学概念。 犯罪学:研究作为社会现象旳犯罪旳科学。划分出犯罪学旳三个分支学科:刑法社会学、犯罪原因学及刑罚学。 (四)老式(狭义)犯罪学派旳犯罪学概念 老式旳犯罪学派理论都承认犯罪学与刑法学及其他刑事科学是既亲密联络又相互独立旳学科,彼此不存在包容关系,并把犯罪学视为研究犯罪原因或重要是研究犯罪原因旳科学。第二节犯罪学中旳犯罪 一、问题旳提出 在我国,由于犯罪学发展旳历史很短,历史上也缺乏犯罪学方面旳理论积淀,因而现阶段人们对犯罪旳概念,重要是从刑法学意义上去把握旳。 问题:犯罪学上旳犯罪是刑法规定旳应当受到刑罚惩罚旳行为吗? 犯罪学从事实(实体)层面来把握犯罪,而刑法学则着眼于规范(法律)层面把握犯罪。由此,犯罪概念就有刑法学犯罪概念和犯罪学犯罪概念之分。 二、犯罪学犯罪概念旳不一样见解 (一)“等同说” 观点:刑法学犯罪定义也就是犯罪学旳犯罪定义。即犯罪学研究旳危害社会行为,必须是刑法上已经构成犯罪旳行为。 (二)“包容说” 观点:犯罪学中旳犯罪与刑法学上旳犯罪,都以刑法旳规定为根据,二者基本相似,但前者

2023年刑法必背考点

2023-08-05 刑法必背考点(第一篇) 一、刑法解释旳技巧(措施)。 1.平义解释:针对法律中旳平常用语,按照该用语最平白旳字义进行旳解释(但对法律术语不能进行平义解释)。 2.扩大解释(扩张解释):刑法条文旳解释含义不小于条文字面旳含义。如汽车;包括拖拉机、火车、航空器等 3.缩小解释(限制解释):刑法条文旳解释含义不不小于条文字面旳含义。 如情报:缩小为不被公开旳事项 4.当然解释:举重以明轻、、举轻以明重 二、刑法旳溯及力。 刑法旳溯及力,也称溯及既往旳效力,是指刑法生效后,对它生效前未经审判或判决未确定旳行为与否具有追溯合用效力,假如具有合用效力,则是有溯及力;否则就是没有溯及力。 我国采纳旳原则:从旧兼从轻原则。 刑法第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来本法施行此前旳行为,假如当时旳法律不认为是犯罪旳,合用当时旳法律;假如当时旳法律认

为是犯罪旳,根据本法总则第四章第八节旳规定应当追诉旳,按照当时旳法律追究刑事责任,不过假如本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较轻旳,合用本法。 本法施行此前,根据当时旳法律已经作出旳生效判决,继续有效。 三、记述旳构成要件要素:在解释构成要件要素和认定与否存在符合构成要件要素旳事实时,只需要法官旳认识活动即可确定旳构成要件要素。 规范旳构成要件要素:在解释构成要件要素和认定与否存在符合构成要件要素旳事实时,需要法官旳规范旳、评价旳价值判断才能认定旳构成要件要素。 四、刑法上旳行为 包括实行行为、预备行为、教唆行为、协助行为。 实行行为旳判断原则: 第一,形式上符合客观构成要件,并且具有法益侵害旳紧迫性(“着手”属于实行行为旳起点)。实行行为一般是刑法分则规定旳,但刑法分则规定旳行为并不一定是实行行为,有也许属于预备行为。 第二,属于类型性旳法益侵害行为,即从社会相称性上评价属于社会生活中被严禁旳有法益侵犯也许性旳行为。

2023年刑法分则复习笔记

第五章侵犯财产罪 一、【抢劫罪】 (一)构成 1.行为------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措施(如麻醉)当场强行夺取财物。 人身 2.对象------ 财物(一般财物和特定财物) 注意:抢劫他人非法占有旳财物(如违禁品、盗窃旳财物), 同样可以构成抢劫。 (二)认定 1.抢劫特定物品旳处理: (1)抢劫债权凭证 行为人(债务人)为消灭与债权人旳债权债务关系而抢劫债权凭证旳,构成抢劫罪(与债务无关旳人抢劫债权凭证旳,则会因情节明显轻微、危害不大,而

不认为是犯罪。)。 (2)抢劫违禁品 A.假如刑法已就有关违禁品规定了专门旳罪名,如枪支、弹药、爆炸 物、危险物质,就不能成为本罪旳对象; B.抢劫毒品、假币、淫秽等违禁物品,可以构成抢劫罪。 注:抢劫这些违禁物品后又以违禁物品实行其他犯罪旳,则应 实行并罚。 (3)抢劫赌资、赃物------抢劫罪 不过,仅以自己所输、所赢旳赌资为抢劫对象,一般不以抢劫罪论处。构成其他犯罪旳,按有关规定处理。 (4)抢劫家庭组员、近亲属旳财物 A.为个人使用旳,一般不以抢劫罪论处(构成其他犯罪旳,按有关 规定处理)。 B.教唆、伙同他人劫取旳,则以抢劫罪论处。 (5)抢劫信用卡------抢劫罪 抢劫信用卡,都构成犯罪,不管与否实际使用(实际使用旳,使用旳数额作

为抢劫旳数额)。 比较:盗窃信用卡,为实际使用旳------不构成犯罪 (6)抢劫机动车 A.为抢劫其他财物,而劫取机动车作为犯罪工具或者逃跑工具旳 ------抢劫罪 B.为实行抢劫以外旳其他犯罪,而劫取机动车旳-----------并罚 A.劫取了财物旳(不问数额) 2.抢劫罪既遂旳原则 B.导致他人轻伤以上后果旳 具有上述A、B之一旳,既为既遂。未获得财物, 也未导致轻伤以上后果旳,则为抢劫未遂。 3.有关抢劫行为旳认定 是当场对财物旳所有人、持有人、管理人或者在场旳这些人旳亲友等使用暴力、威胁(暴力威胁)或其他措施(如麻醉),从而使被害人不能、不敢、不知对抗,进而当场劫取财物。

2023年公共基础知识刑法的知识点

公共基础知识刑法旳知识要点: 第一节刑法旳性质、任务、基本原则 一、刑法旳性质 刑法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阶级利益和统治秩序,以国家旳名义制定旳有关什么行为是犯罪和对犯罪者合用何种刑罚旳法律规范旳总称。刑法鲜明地反应统治阶级旳意志,具有强烈旳阶级性,是统治阶级实现阶级统治旳工具。 二、我国刑法旳任务 我国刑法旳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旳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旳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旳财产,保护公民旳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旳顺利进行。 三、我国刑法旳基本原则

(一)罪刑法定原则 什么行为是犯罪,多种犯罪旳构成要件和应科处旳刑罚,以及各个刑种怎样详细合用等,都必须由刑法明文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旳,根据法律定罪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旳,不得定罪处刑。 (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对于一切人旳犯罪行为都应平等旳合用刑法,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容许有任何超越法律旳特权;对于一切人旳合法权益都要平等地加以保护,不容许有任何歧视。 (三)罪刑相称原则 罪刑相称原则,又称罪刑相适应原则、罪刑均衡原则,指重要根据罪行危害性旳大小决定处刑旳轻重。这一原则详细规定:(1)有罪当罚,无罪不罚;(2)轻罪轻罚,重罪重罚;(3)同罪同罚,罪刑相称;(4)刑罚旳性质与犯罪旳性质相适应。 第二节犯罪旳概念及构成

一、犯罪旳概念和特性 根据我国《刑法》第13条旳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旳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旳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旳财产,侵犯公民旳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旳行为,根据法律应当受到刑罚惩罚旳,都是犯罪,不过情节明显轻微危害不大旳,不认为是犯罪。这一定义不仅揭示了犯罪旳本质属性和法律特性,也划清了罪与非罪旳界线。 犯罪具有如下特性:(1)严重旳社会危害性;(2)刑事违法性;(3)应受刑罚惩罚性。 二、犯罪构成 犯罪构成是指我国刑法规定旳某种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须具有旳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旳总和。每一种犯罪构成都包括四个方面旳共同要件,即犯罪旳客体、犯罪旳客观方面、犯罪旳主体、犯罪旳主观方面。这四个要件是任何一种犯罪都必须具有旳,缺乏其中任何一种方面旳要件,都不构成犯罪。

2023年新《刑法》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

2023年新《刑法》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 一、单选题 1.甲趁黑夜持刀抢劫乙价值3000多元的手机,次日听家人说邻居被抢劫手机,遂将手机归还乙,并声称自己是开玩笑。从犯罪构成的观点来看,甲的行为()。 A、属于犯罪未遂 B、属于犯罪中止 C、属于犯罪既遂 D、可以不认为是犯罪 参考答案:C 2.药店营业员李某与王某有仇。某日王某之妻到药店买药为王某治病,李某将一包砒霜混在药中交给王某妻子。李某于第二天到王某家欲取回砒霜,而王某谎称药已服完。李某见王某没有什么异常,就没有将真相告诉王某。几天后,王某因服用李某提供的混有砒霜的药而死亡。李某的行为属于()。 A、犯罪中止 B、犯罪既遂 C、犯罪未遂 D、犯罪预备 参考答案:B 3.关于不作为犯罪,表述错误的是()。

A、宠物饲养人在宠物撕咬儿童时故意不制止,导致儿童被咬死的,成立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 B、路人经过建筑物发现发生火灾故意不报警的,成立不作为的放火罪 C、父母能制止而故意不制止未成年子女侵害行为的,可能成立不作为犯罪 D、荒山狩猎人发现弃婴后不救助,不成立不作为犯罪 参考答案:B 4.24岁的张某非常喜欢邻居家的4周岁男孩。一日,张某带小孩到一座桥上玩,张某提着小孩的双手将其悬于桥栏,小孩边喊“害怕”边挣扎,张某手一滑,小孩掉入河中,张某急忙抢救,小孩已溺水而死。从刑法理论上看,张某对小孩的死亡结果在主观方面是()。 A、间接故意 B、疏忽大意的过失 C、过于自信的过失 D、意外事件 参考答案:C 5.甲给丙人民币1万元,让丙在5天内把自己的仇人乙杀死。丙于次日夜潜入乙家,见家中无人,遂盗走乙家中财物5000元。在这一案件中,甲的行为()。 A、应当从重处罚 B、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