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国演义》教学设计

《三国演义》教学设计

《三国演义》教学设计

《三国演义》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三国演义》片段的阅读指导,来指导学生阅读《三国演义》原著的方法。

2、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阅读《三国演义》的兴趣,以达到本学期完成《三国演义》的阅读目标。

3、增强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自豪感。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和老师适时点拨法相结合。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发兴趣

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杨洪基演唱。

全班齐诵《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师:同学们,从刚才大家的激情朗诵可以感受到大家对三国演义的喜爱。

下面咱们做一个小游戏,猜个谜语,谜底呢,都是三国演义的人物,看大家,能不能猜中啊!

阳关一区续日弹。谜底:曹操

事事齐全说汉高。谜底:刘备

凿壁偷光。谜底:孔明

嘴里进蚊子。谜底:张飞

鸟宿林间不再飞。谜底:关羽

二、《三国演义》重要性。

师:非常好,通过这个猜谜语的过程可以看出大家对《三国演义》还是很熟悉的。《三国演义》的人物和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对我们的影响非常大。影响大到什么程度呢?很多的三国历史知识我们都用三国演义的知识给代替了,其实与真正的历史有着很大的不同的。

下面咱看这几张图片,这是京剧中三国人物的脸谱。大家猜猜看看你能猜出这是谁不?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长篇历史章回小说,作者呢,一般认为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它是四大名著中唯一一本根据历史事实改编的小说。他的故事在中国民间流流传广泛人们广泛传诵,不断的被搬上各种舞台。到了现代也不例外,各种戏剧,电视连续剧,电影,评书等等。《三国演义》的故事深入人心,受到了人们的普遍欢迎。这是这部书的巨大魅力。

三、阅读原著的重要性

师:跟同学们交流的时候我理解到,很多同学,都能够讲几个《三国演义》的故事。这些故事有的来自于电影有的来自于电

视连续剧,有的来自于父母的讲述,有的来自于自己看儿童版的《三国演义》,当然了也有同学很厉害,来自于《三国演义》的原著阅读。

现在问题来了,我们已经知道了那么多的《三国演义》故事,还需不需要看《三国演义》的原著呢?我们能不能看得懂《三国演义》的原著呢!

(一)需要阅读原著

师:先来解决需不需要看原著。看原著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呢?

看原著能够激发我们的想象力。1000个读者就有1000个哈姆雷特,这就是文字阅读带给我们的巨大的想象空间。是文字阅读的.巨大魅力之一。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对作品进行再创作。

通过阅读文字可以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像这样简单的文言文,阅读之后我们会发现我们的阅读水平就会有很大的提高。对于我们阅读其他的文章会有巨大的帮助。大大提高了我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的感受能力。

另外《三国演义》文字的本身就具有非常高的艺术成就,非凡的叙事才能,全景式的战争描写,特征化性格的艺术典型,无不闪耀着熠熠的光辉,会带给我们巨大的艺术享受。

由此可见,我们阅读原著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有能力阅读原著

师:那么同学们具不具备阅读原著的能力呢?有的同学说嗯,可能已经具备了,为什么呢?因为其实我们已经在上个学期学过了《草船借箭》,当时我们就用的是原著的节选。当然,是无障碍版,课文给我们做了很详尽的注释。

下面我们就开始我们今天的小组合作学习,让我们带着两篇《三国演义》的节选,来检验一下我们对于这样文字的阅读能力。

从大家的表现可以看出,同学们,你们完全有能力来阅读《三国演义》原著,那么请大家,敞开心扉,张开怀抱,去拥抱精彩的《三国演义》原著吧,给大家一个月的时间进行阅读,一个月之后咱们进行讲《三国演义》故事大赛。

三、积累并进行快速记忆训练

《三国演义》在中国影响之深广,从大量的《三国演义》成语、歇后语就能够看出来。我找了一部分的《三国演义》歇后语发给大家,现在呢,咱们进行1个三分钟速记训练,看看你3分钟能背多少条,一会儿咱们就从第一个同学开始往后,一个人说一条,咱们在《三国演义》歇后语中结束我们今天的课。《三国演义》教学设计2

课程说明:

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阶段学生要阅读5本以上名著,字数达到150万以上。“名著导读”是新教材增设的一个板块,其目的

在于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掌握阅读名著的方法,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设想:

教学“导读”应结合文本的视觉和影视的视觉,使学生产生欣赏的欲望,然后以学生的潜心阅读为主。本导读拟设2课时,第1课时以教材中的导读内容为依托,较全面地介绍名著;第2课时让学生通过活动(名著故事会、精彩片段选读),感受名著的艺术魅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三国演义》的背景、作者、思想内容、价值等;

识记一些与《三国演义》有关的成语、熟语、歇后语;

复习《赤壁怀古》《蜀相》;

掌握名著欣赏的的基本方法。

过程与方法

语言积累以抢答的形式完成;

理解教材中导读内容,把握要点;

文学作品与历史记载的比较鉴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谋事在人”的积极人生观;

确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的社会历史观;

通过鉴赏典型形象获得精神愉悦。

教学重点:

1、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

2、语言知识积累;

3、了解阅读名著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文学语言与史传语言的比较鉴赏。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序幕。

展示篇首词,略作欣赏。

联系复习苏轼词《念奴娇-赤壁怀古》

展示课题:名著导读《三国演义》

一提起《三国演义》,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一个个耳熟能详的英雄我们脱口而出:诸葛亮、关羽、张飞、曹操……的确,这是一个群星璀璨的时代,智谋、权术、机变、口才、勇气……在三国鼎立的舞台上,发挥得淋漓尽致。

导读名著

名著的形成

《三国演义》的编撰者是罗贯中,名本,号湖海散人,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元末明初。

《三国演义》的形成,课件展示:晋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宋代讲史平话“说三分”元代讲史话本《三国志平话》《三分事略》

明初罗本贯中编撰《三国志通俗演义》清初毛纶毛宗岗整理和评点《三国志通俗演义》

名著的影响

老师讲意思和运用,学生抢答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熟语

课件显示:唱空城计,过五关斩六将,说曹操曹操就到,乐不思蜀,赔了夫人又折兵,人在曹营心在汉,扶不起的阿斗。

2)课件显示歇后语前半句,学生抢答后半句。

3)名著其他影响如:京剧“失”“空”“斩”是传统剧目;大型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易中天《品三国》让经典走向普通民众;教材选编《出师表》《赤壁之战》《孔明挥泪斩马谡》。

名著的价值

课件出示《三国演义》的内容和思想;教师介绍《三国演义》

的情节时间跨度、线索、作品倾向。

提问,要求从教材“导读”中找答案:

《三国演义》给予我们人生最宝贵的启示是什么?

《三国演义》表现了一种怎样的社会观、历史观?

课件展示。

名著的欣赏

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

要求学生说出几个《三国演义》故事回目。

生动典型的人物形象:

提问:毛氏父子评点《三国演义》所谓“三绝”是?

课件展示:奸绝——曹操

义绝——关羽

智绝——诸葛亮

课件展示“曹操小档案”,建议阅读长篇小说时,由于情节复杂,人物众多,可以通过制作人物档案的方式理顺内容。

谈谈诸葛亮的形象:

诸葛亮是群众智慧的化身,他足智多谋、神机妙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课件出示武侯祠楹联;复习背诵杜甫律诗《蜀相》欣赏《三国演义》中《孔明挥泪斩马谡》与晋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中对斩马谡的记载。

分角色朗读《孔明挥泪斩马谡》中孔明“三哭”片段

分5个角色:孔明、马谡、蒋琬、先主刘备及叙述者。

讨论“三哭”各含怎样的感情?

一哭:挥泪哀伤之哭

二哭:流涕惋惜之哭声

三哭大哭不已惭愧之哭

阅读《诸葛亮传》中记载,理解“戮谡以谢众”,意即:杀了马谡来向众人谢罪。

文学作品语言的形象性与正统史书叙事的客观性。

小结:

名著欣赏的方法:

1了解名著的形成和影响;

2把握名著的基本内容和思想;

3通读名著,欣赏精彩篇章,抓住小说三要素;

4积累语文知识。

作业:

课后准备“三国”故事会;

阅读《同步作业》中两篇文章《孔明挥泪斩马谡》和《群英会蒋干中计》

在《三国演义》片尾曲声中结束。

附板书提要:

名著《三国演义》导读

怎样阅读名著?

了解名著的形成和影响;

把握名著的基本内容和思想;

通读名著,欣赏精彩篇章;

积累语文知识。《三国演义》教学设计3

阅读指导目标:

1、掌握阅读欣赏小说的一般方法。

2、指导学生运用比较法等阅读《三国演义》中三处战斗场面描写的文字,结合听读评书分析人物性格,理解人物形象。

3、激发阅读名著兴趣,培养终身阅读的良好习惯。

4、学会欣赏作者的表现手法,怡情养性,陶冶情操,开启心智,提高审美能力。

评价任务:

1、比较人物及人物故事。

2、在对比中分析人物性格,了解作者塑造人物形象方法。

阅读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谈话了解,指导阅读小说的方法

1、讨论:你喜欢读名著吗?说说理由。阅读长篇小说,你有什么好方法?

2、你读《三国演义》原著还是青少年版?有什么阅读困难?怎么解决的?小结阅读小说的方法(点面结合法):

(1)面:理清故事情节

(2)点:抓住人物特征

环节二

比较法阅读《三国演义》三处片段活动一引入片段

你喜欢哪个三国英雄?

出示:关羽、张飞、赵子龙图片,阅读这三个人物经典的战斗场面描写文字

比肖像:有何不同,突出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

比语言:重点分析张飞的三声“喝”,体会人物性格。

比手法:恰如其分的动作词,不同内容的侧面描写,“张飞大闹长板桥”的夸张手法等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比赞词活动二阅读片段

(1)阅读片段《关云长温酒斩华雄》《赵子龙单骑救主》《张翼德大闹长坂桥》,指导原著阅读,读通读懂。

(2)阅读、讨论比较:三段文字的相同点?

(3)阅读、讨论比较:三段文字的不同点?

指导:不动笔墨不读书。用同一记号标出相同类项。

比阅读感受:练读谈理解

活动三听读评书片断

听评书“赵子龙单骑救主”

对比:听评书与阅读原著有何不同?

环节三总结提升1、比较法: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表现手法、主题思想时,都可采用比较法,可以将不同篇中的同类作品、同一篇中的不同类拿来比较。如在人物形象上,可将诸葛亮、司马懿、周瑜人物形象进行比较,同样是极具智慧的人物,诸葛亮智慧忠义、司马懿智慧多疑、周瑜智慧忌妒,通过比较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在内容上也可比较,也可进行表现手法上的比较,如《三国演义》和《项链》在揭示人物心理时表现手法的不同,从而了解我国传统小说的写法与西方惯用的心理分析的写法的区别。

2、参读法:如读完《三国演义》后,可参看他人对《三国演义》的评论,如对曹操的评价。阅读要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及文本的主题思想,要有自己的思考,切不可人云亦云。

1、注意倾听,能抓住重点字词,体会作者急切,快乐的心情。

2、能理解标点符号在表现人物用情感时的作用。

环节四总结升华

阅读拓展

1、交流《三国演义》读书成果和自己的阅读方法。

2、阅读作业:运用对比法读《三国演义》中《孔明用智激周瑜孙权决计破曹操》,体会诸葛亮因人而异的智慧。

3、书写作业:完成我喜欢的三国人物手抄报

推荐课外阅读。

附:板书设计

品读“三国”人物

方法:比较法参读法

点面结合以听促读读书做笔记《三国演义》教学设计4

【教学设想】

《三国演义》的“导读”应结合文本的视觉和影视的视觉,使学生产生欣赏的欲望,然后以学生的潜心阅读为主。本导读拟设2课时,第1课时以教材中的导读内容为依托,较全面地介绍名著;第2课时让学生通过活动(名著故事会、精彩片段选读),感受名著的艺术魅力。

【教学目标】

1、了解《三国演义》的背景、作者、思想内容、价值等;

2、对比、分析、评价《三国演义》主要人物的形象。

【教学准备】

PPT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歌,也即《三国演义》开篇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作简洁生动的赏析。并联系课内,背诵诗词《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赤壁》(杜牧)。

【PPT显示】

滚滚长江东流到海一去不回,翻腾飞溅的点点浪花,把多少英雄豪杰淘洗得无影无踪。这里以一去不返的江水比喻历史进程,带走英雄叱咤风云的丰功伟绩。

是非成败都如同过眼烟云,回首已成空。而青山依然矗立,夕阳也才几度染红。这里把前朝往事消逝之快与自然景物变化之慢进行对比,突出超然世外的淡泊旷达之意。

白发的渔父樵夫,往来于江渚之上,对秋月春风司空见惯。这一句写出了世外高人不拘于物的潇洒淡泊之风。

知己相逢,喜饮浊酒,古往今来的纷纷扰扰只不过是下酒助兴的谈资笑料。这一句再次抒发了淡泊洒脱的情怀。

二、展示课题:名著导读《三国演义》

一提起《三国演义》,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一个个耳熟能详的英雄我们脱口而出:诸葛亮、关羽、张飞、曹操……的确,这是一个群星璀璨的时代,智谋、权术、机变、口才、勇气……在三国鼎立的舞台上,发挥得淋漓尽致。

三、导读名著

(一)名著的作者

挑选小组成员填空,对“四大名著”之一的作者应该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PPT显示】

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一生著作颇丰,主要作品有: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三国演义》等。

【PPT显示】

(二)名著的梗概

通过读介绍,整体感知,系统把握《三国演义》框架和脉络。

【PPT显示】

《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描写的是从东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到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约九十七年的历史风云。书的开篇写的是东汉末年统治阶级昏庸、腐

败,造成社会的动荡,民众生活困苦,纷纷起来反抗,形成以张角为首的“黄巾”农民大起义;同时,各路诸侯也拉起军队,相互残杀。军阀董卓的行为引起别的军阀不满,多家联合起来声讨他。董卓被诛后,曹操当权,挟天子以令诸侯,削平北方的.抗拒势力,并进兵江南。孙权和刘备联合抗曹,赤壁一战打败了曹军,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此后,魏、蜀、吴三国互有战争,各有胜负。最后,西晋先后灭了蜀、吴,取代了魏,复归统一。

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

【PPT显示】

汉室倾颓·讨伐董卓

群雄逐鹿·吕布覆灭

内阁密诏·千里独行

官渡之战·大破袁绍

三顾茅庐·荆襄之变

赤壁之战·火烧曹兵

三气周瑜·大战马超

夺占西川·合肥会战

巧取汉中·痛失荆州

汉室末路·夷陵之战

七擒孟获·六出祁山

司马专政·九伐中原

偷渡阴平·三分归晋

(三)名著的影响

1、老师讲意思和运用,学生抢答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熟语。

【PPT显示】

掩饰力量空虚,以期骗过对方的策略。→空城计

比喻在竞赛中战胜对手,进入下一轮比赛,也比喻在前进中克服困难。→过关斩将

刚提及某个人,某个人就出现了。→说曹操,曹操到

比喻刚进入社会或刚到工作岗位上来,缺乏经验。→初出茅庐

比喻强占别人的房屋、土地、产业等。→鸠夺鹊巢

借指能及时解决紧急问题的办法。→锦囊妙计

泛指乐而忘返。→乐不思蜀

泛指样样都准备好了,只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比喻想占便宜,没有占到便宜,反而遭受损失。→赔了夫人

又折兵

比喻青年人勇敢大胆、敢做敢为。→初生之犊不畏虎

指敏捷的文采。→七步成章

指人虽然在对立的这一方,心却想着对立的另一方。→身在曹营心在汉

多用来指懦弱无能的人。→扶不起的阿斗

2、《三国演义》不仅深受中国读者喜爱,而且远传海外,得到很高的评价;《三国演义》也刺激了同类小说的编写和出版,现存的就有二百种之多;《三国演义》还在军事领域学习、借鉴和运用,产生巨大影响;《三国演义》还为其他文学样式提供了素材,如京剧“失”“空”“斩”等传统剧目……

(四)名著的价值

提问,要求从教材“导读”中找答案:

1、《三国演义》给予我们人生最宝贵的启示是什么?

历史不能改变,但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2、《三国演义》表现了一种怎样的社会观、历史观?

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

(五)名著的欣赏

1、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

(1)运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片断(桃

园结义、三顾草庐、舌战群儒、赤壁之战、空城计……)。借助多媒体资料,以影视作品给予学生直观的感受。要求学生说出几个《三国演义》故事回目并概括情节。

(2)欣赏《三国演义·孔明挥泪斩马谡》与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中斩马谡的记载。

分角色朗读《孔明挥泪斩马谡》中孔明“三哭”片段。(5个角色:孔明、马谡、蒋琬、先主刘备及叙述人)

讨论:“三哭”各含怎样的感情?

【PPT显示】

一哭:挥泪哀伤之哭

二哭:流涕惋惜之哭

三哭:大哭不已惭愧之哭

阅读《诸葛亮传》中记载,理解“戮谡以谢众”(杀了马谡来向大家承认错误)的心理,比较小说虚构与历史记载的不同。

文学作品叙事的形象性与正统史书叙事的客观性。

2、生动典型的人物形象:

提问:毛宗岗父子评点《三国演义》所谓“三绝”分别是谁?

【PPT显示】

奸绝——曹操

义绝——关羽

智绝——诸葛亮

(1)曹操形象阅读分析——奸诈

编制“曹操档案”,建议阅读长篇小说时,由于情节复杂,人物众多,可以通过制作人物档案的方式梳理内容。

【PPT显示】

名字:曹操,字孟德

别名:曹孟德、曹吉利、曹阿瞒

国籍:中国(东汉)

谥号:武皇帝

籍贯: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

生卒年:155年(乙未)—220年(庚子)

职业: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

成就:消灭群雄,统一北方;实行屯田制,安抚流民;创作《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

人生观: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评价: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重点引导学生阅读:

第一回目(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曹操一出场,便以整段篇幅予以描写,曹操的奸诈形象尽显无遗,为人物形象作了定位。

名著阅读《三国演义》教案

名著阅读《三国演义》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名著的形成和文学地位 2.掌握名著的人物形象特征和名著的主题思想 3.初步领悟欣赏名著的方法 教学重点:鉴赏人物形象和三绝的性格 教学难点:了解名著的主题思想以及名著的启示 教学方法:讲授法多媒体辅助点拨法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放电视剧《三国演义》片头曲开场,打开“滚滚长江东逝水”幻灯片开始,导入内容: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由明代杨慎作词,当代艺术家杨洪基演唱这首穿越时空的天籁之音带着我们走进“名著导读《三国演义》” 二.名著的影响: 放幻灯片成语和熟语,以及歇后语,让学生说出人名和歇后语的下句。激发学生课堂兴趣。 三.名著的形成 看课本2-5段,依据幻灯片,理清名著形成的过程 四.名著的内容和主题 让生浏览课本高度归纳名著内容的情节,依据幻灯片,掌握情节,老师课堂补充名著的三大部分。特别指出,名著主要内容是以蜀国为主,依此引出主题。探究:名著从桃园三结义写起,到孔明病逝,后文只有5个回合,作者如此安排情节,是要表现怎样的主题? 明确:拥刘反曹是因为刘备出生正统,仁义(打出关于主题幻灯片) 作者是要表现忠义思想,仁政思想

五.鉴赏任务形象 1.了解三绝是谁 2.鉴赏曹操 打出有关曹操的幻灯片,让学生说说曹操,评价曹操。让学生说出曹操在自己心中的形象。 老师归纳:曹操多疑但是爱才,奸诈然而有雄才大略。 (打出幻灯片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3.欣赏关羽 打出有关关羽的幻灯片,根据关羽的故事,让学生讲出自己喜欢的故事,并说说喜欢的理由,以此总结关羽的性格 老师归纳:桃园三结义,华容道可见他的义;刮骨疗伤温酒斩华雄可见他的勇但是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可见他的骄傲,狂妄。 第二课时 一:复习 二全班交流 1、了解诸葛亮 打出有关诸葛亮的幻灯片,老师读出对联,学生齐读《蜀相》。让学生积累有关诸葛亮的诗词。 2、合作探究: (讨论并概括诸葛亮的故事。借此概括诸葛亮的智和忠) 3、说说还有哪些鲜活形象 还有勇猛的张飞一身是胆的赵云意气风发的周瑜圆滑睿智有心计的司马懿 三、赏析精彩场面 1.与三有关的情节 (打出幻灯片) 2.精彩的战争场面 (打出幻灯片)

三国演义(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三国演义(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 学设计共3篇 三国演义(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1 三国演义(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能够: 1.理解全书的主题和基本情节, 并能够通过阅读全书来体验那个历史时期的生活情景; 2.理解小说人物形象的特点及其定义, 包括刘备、关羽、张飞、曹操、孙权等; 3.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和表达方式来描述和表现三国人物的情感和生活状态; 4.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属性,顺便介绍三国时期的历史文化遗产; 5.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提高其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理解全书的主题和基本情节; (2)理解小说人物形象的特点及其定义; (3)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和表达方式来描述和表现三国人物的情感和生活状态; 2.教学难点: (1)每个人物形象的特点及其定义; (2)如何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和表达方式来描述和表现三国人物的情感和生活状态。 三、教学方法和学习策略 1.教学方法: (1)讲授法:教师讲解内容并引导学生思考; (2)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并合作完成小组任务; (3)研究性学习法:通过学生的独立探究和发现、对比分析等方式来学习;

(4)情境教学法:通过情境的搭建来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习策略: (1)任务型学习:根据教师的指导和安排,利用自主性、合作性等在小组中进行任务的实践性学习; (2)问题探究学习:在知识的获取和掌握过程中,通过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手段来达到主动探究、创新思维和阅读能力提高等目的。 四、课时设计(主题:《三国演义人物篇》) 第一课时:课程导入 时间:10分钟 活动设计: 1.教师先向学生简要介绍三国演义的背景、人物和主要情节; 2.教师让学生观看三国演义人物资料概括的PPT介绍; 3.教师以提问的方式介绍人物形象。 第二课时:刘备

《三国演义》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三国演义》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三国演义》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名著之一,在人教版高二必修的课程中也被纳入统一教学计划中。本文将以“《三国演义》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为主题,从课程标准、课程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评价方式等五个方面探讨如何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教学。 一、课程标准 根据人教版高二必修的课程标准,学生需掌握基本的文学常识和写作技巧,了解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体验文学魅力,培养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对于《三国演义》来说,学生需要熟悉小说主要内容和故事情节,掌握小说的基本结构与人物形象,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和历史渊源,并运用文学知识进行分析和阐释。 二、课程目标 基于课程标准,教师应该设定针对性的课程目标,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了解《三国演义》的作者、成书历史与主要文学风格。2.熟练掌握小说的主要情节、人物形象和基本结构。 3.分析小说的主题思想、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了解小说与历史、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 4.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学

素养,提高文学审美水平。5.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文学创作热情。 三、教学方法 针对上述的课程目标,教师需要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来达成。首先是针对性的讲解和演示,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说的基本元素和结构;其次是互动式的课堂问答,以激发学生思考和交流,增强课堂氛围;再次是学生自主阅读配以课堂讲解,让学生在自己阅读的过程中逐步理解和体味小说的艺术魅力;此外,还应增加文学创作环节,让学生在文学创作中得到启示和体验,并进一步发展创新能力。 四、教学内容 基于上述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小说的作者、成书历史和文学风格介绍。2.小说的基本情节及人物关系、人物性格等方面的分析。3.小说的主题思想、历史背景及文学特点阐释。4.相关历史背景的了解和归纳,探讨小说与历史之间的相互关系。5.阅读小说的心得体会,发挥学生主观感受,丰富课堂讨论。6.学生文学创作和分享,加强学生文学素养和创造力的提高。 五、评价方式 对于课程教学的评价也是非常重要的,评价方式应该根据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要求,以综合评价为主,强调学生文学素养

《三国演义》 教学设计

《三国演义》教学设计 《三国演义》教学设计1 课程说明: 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阶段学生要阅读5本以上名著,字数达到150万以上。“名著导读”是新教材增设的一个板块,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掌握阅读名著的方法,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设想: 教学“导读”应结合文本的视觉和影视的视觉,使学生产生欣赏的欲望,然后以学生的潜心阅读为主。本导读拟设2课时,第1课时以教材中的导读内容为依托,较全面地介绍名著;第2课时让学生通过活动(名著故事会、精彩片段选读),感受名著的艺术魅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三国演义》的背景、作者、思想内容、价值等; 2)识记一些与《三国演义》有关的成语、熟语、歇后语; 3)复习《赤壁怀古》《蜀相》; 4)掌握名著欣赏的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语言积累以抢答的形式完成; 2)理解教材中导读内容,把握要点;

3)文学作品与历史记载的比较鉴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谋事在人”的积极人生观; 2)确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的社会历史观; 3)通过鉴赏典型形象获得精神愉悦。 教学重点: 1、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 2、语言知识积累; 3、了解阅读名著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文学语言与史传语言的比较鉴赏。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序幕。 2、展示篇首词,略作欣赏。 3、联系复习苏轼词《念奴娇-赤壁怀古》二、展示课题:名著导读《三国演义》

一提起《三国演义》,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一个个耳熟能详的英雄我们脱口而出:诸葛亮、关羽、张飞、曹操……的确,这是一个群星璀璨的时代,智谋、权术、机变、口才、勇气……在三国鼎立的舞台上,发挥得淋漓尽致。 三、导读名著 1、名著的形成 1)《三国演义》的编撰者是罗贯中,名本,号湖海散人,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元末明初。 2)《三国演义》的形成,课件展示:晋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宋代讲史平话“说三分”元代讲史话本《三国志平话》《三分事略》 明初罗本贯中编撰《三国志通俗演义》清初毛纶毛宗岗整理和评点《三国志通俗演义》 2、名著的影响 1)老师讲意思和运用,学生抢答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熟语 课件显示:唱空城计,过五关斩六将,说曹操曹操就到,乐不思蜀,赔了夫人又折兵,人在曹营心在汉,扶不起的阿斗。 2)课件显示歇后语前半句,学生抢答后半句。 3)名著其他影响如:京剧“失”“空”“斩”是传统剧目;大型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易中天《品三国》让经典走向普通民众;教材选编《出师表》《赤壁之战》《孔明挥泪斩马谡》。 3、名著的价值 1)课件出示《三国演义》的内容和思想;教师介绍《三国演义》的情节时间跨度、线索、作品倾向。

教案《三国演义》阅读课教学设计-三国演义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三国演义》读书推荐课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好书推荐活动中认识《三国演义》一书,并激发学生阅读《三国演义》的兴趣。 2、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形成初步的鉴赏能力。 3、培养学生阅读古典文学的兴趣,让学生学会运用“理清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的方法读《三国演义》。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水平。 教学准备: 1、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段。 2、课件。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杨洪基演唱。 2.过渡:刚才我们听到的这一首雄浑的歌曲就是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头曲,它让我们仿佛翻开了三国的历史画卷,回到金戈铁马的古战场。今天,让我们带着感慨“走进三国”。 二、了解三国 1、你对这本书有什么了解? 师出示图书图片。 教师介绍手中图书: 封面、书脊、封底、目录、及前言。 2.介绍书名及作者。 出示课件,指名读。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 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元末明初小说家。名本,字贯中,号湖

海散人,汉族,山西并州太原府人。罗贯中早年曾参与反元的起义斗争。明朝建立之后,专心致力于文学创作。罗贯中编著的小说有《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传》、《三遂平妖传》。其中《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力作,这部长篇小说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罗贯中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除小说创作外,尚存杂剧《赵太祖龙虎风云会》。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全书可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历史舞台上,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作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体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第一部文人长篇小说。 3、认识作品中的人物 在三国的舞台上,曾经出现了许多鲜活的面容,据统计此书中大约描写了1200多个人物,有名有姓的人物共1191人,其中武将436人,文官451人,汉、三国、晋的皇裔、后妃、宦官等128人,其他176人。在这些众多的人物中,哪个人物给你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你最佩服谁? 出示:书中哪个人物给你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同学们自由交流。 出示:书中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 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断,让学生观看,初步感受分析有关人物的特点,教师加以引导。 (1)、曹操——治国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这位自称英雄的人物有哪些“英雄”的壮举呢? (a)、挟天子以令诸侯,想称霸天下,具有胸怀大志,最后终于统一了北方。 (b)、他主张屯田,发展农业生产。 (c)、他不但腹有良谋,能够礼贤下士,而且知人善用。例如:曹操听说许攸来了,顾不上穿鞋,急忙光着脚迎出来。

《三国演义》欣赏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共3篇

《三国演义》欣赏教案教学设计(人 教版九年级)共3篇 《三国演义》欣赏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1 《三国演义》欣赏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 导言 《三国演义》是我国明代小说家罗贯中所著,以三国时期为背景,历时十年完成,是中国文学的经典之作。它具有极高的文学和历史价值,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欣赏。在人教版九年级的语文教材中,也有《三国演义》的选读和欣赏,这一部分内容包括四个小节:《战—开篇》、《空城计—困境中的智慧》、《三顾茅庐—知已知彼,百战不殆》、《赤壁之战—正义的胜利》。本文将以人教版九年级语文教材为基础,详细介绍《三国演义》欣赏的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 (1)了解《三国演义》的作者、作品背景及故事梗概。 (2)能够理解和分析《三国演义》选读文本,熟悉其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和主题。

(3)掌握文学分析方法,如文本结构、人物刻画、情节发展等,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文学欣赏能力。 (2)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够独立思考和表述自己的观点。 (3)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用恰当的语言表述对文 本的理解和感悟。 3、情感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文学经典,提高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2)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提高情感修养。 (3)引导学生尊重传统文化,倡导传统美德和顶天立地的正 义精神。 二、教学内容 1、文学作品:《三国演义》选读 2、教学重点

(1)了解《三国演义》的作品背景、作者和故事梗概。 (2)理解和分析选读文本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和主题。 (3)掌握文学分析方法,如文本结构、人物刻画、情节发展等。 3、教学难点 (1)理解选读文本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2)掌握文学分析方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设计 1、教学流程 (1)导入环节(5分钟) 通过提问,让学生了解《三国演义》的作品背景、作者和故事梗概。 (2)课文学习(25分钟) 针对每一篇选读文本,依次讲解其中的文本结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和主题。以《三顾茅庐》为例,教师可采用以下教学设计:

《三国演义》教案

《三国演义》教案 《三国演义》教案1 《三国演义》导读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说(历史小说的开山之作) ①曹操:权奸与英雄相结合的典型。“白脸曹操”成为奸臣的代名词。 ②诸葛亮:忠臣和智慧的化身。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个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 ③关羽:勇武和义气的化身。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身陷曹营终不降,镇守荆州时违背了诸葛亮“北拒曹操,东和孙权”的方针,致使荆州失守,败走麦城而死。 ④张飞:一个勇猛、坦率、刚直的武将。痛打索贿的督邮;三顾茅庐时,耐不住性子要放火;关羽从曹营回来后,他举起枪便刺,误会消除后,他又痛哭参拜;长坂坡单枪匹马拦住曹军百万大军;关羽死后,因粗暴急躁而为叛将所杀。 ⑤周瑜:东吴水军都督,英俊儒雅,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手腕。曹操幕僚蒋干到东吴劝降,他巧妙地运用反间计,使老谋深算的曹操反而损失了两员大将。火烧赤壁,火烧曹营,使曹军八十万水军大败而归。因过于好胜,心胸狭窄而被诸葛亮三气而死。 ⑥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是一位有胆有识的英雄。初为袁绍部将,后投奔刘备,为蜀汉大将。在长坂坡战斗中,突出重围,单骑救出刘备的太子刘阿斗;江汉之战,拦江夺斗,使曹操为之震慑。虢亭一战,退吴兵,救刘备。因他忠诚勇敢,一身是胆,具有远见,每战必胜,所以“常山赵子龙”成为常胜将军的代名词。 ⑦黄忠:归附于刘备时年近六十,在葭萌关,定军山等战役中有勇有谋,屡建战功。后在讨关战役中,以75岁高龄又斩吴一部将。后为暗箭所伤,不愈而死。“老黄忠”是老当益壮的老英雄的代名词。 ⑧鲁萧:字子敬,和周瑜同辅孙权。力排众议,与周瑜一起坚持联刘抗曹的主张,并力劝孙权把荆州借给刘备。待人宽厚诚恳,但他的忠厚有时显得近

《三国演义》导读教案(人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共3篇

《三国演义》导读教案(人教版高二 必修教案设计)共3篇 《三国演义》导读教案(人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1 《三国演义》导读教案(人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教案涉及的教材是人教版高二必修教材中的《三国演义》选,共计13篇,全书共32万余字。本书是明代小说家罗贯中所撰,被誉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中国小说史上的经典之作,以历史名人关羽、张飞、刘备、诸葛亮为主角,描绘了三国时期的社会与政治风貌,展现了男儿当顶天、江山如画的时代气象,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忠义、仁爱、智慧、勇气等伦理观念。 二、教学目标 1.了解《三国演义》的作者、写作背景及创作意图,了解其在中国文学史中的地位和影响。 2.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及主要历史人物,掌握其生平事迹、人物性格和代表作品。 3.熟悉小说情节、结构,理解小说中所反映的历史、社会和人生意义。

4.感悟中国传统美德和伦理观念,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修养。 三、教学过程 1.导入环节 (1)读几段经典语句:“桃园三结义,天下无贼”“吾虽赴死,义不抛也”等。让学生感受这些语句所代表的忠诚、勇气和仁爱精神。 (2)介绍《三国演义》的作者、写作背景及创作意图,让学生 了解其地位和影响。提问:“罗贯中为何写三国演义这样的作品?他希望向读者传达哪些思想情感?”引导学生认识到作品的价值和意义。 2.阅读教材 (1)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配章节,阅读教材,掌握历史人 物的生平事迹,并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共同挖掘人物的性格、思想、行为等方面的特点。 (2)学生以个人为单位,阅读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等各类 习题和探究题,并进行自我检测。 (3)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注意理解小说的情节和结构,反思小说

(完整版)《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案(四个课时)

《三国演义》阅读欣赏指导教案(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三国演义》的故事梗概,激发阅读《三国演义》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通过阅读《三国演义》,了解故事梗概,培养学生阅读古典文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欣赏《三国演义》的片头曲激发阅读兴趣。 2.过渡:听了这一首雄浑的歌曲,让我们带着感慨“走近三国"。 二、阅读故事梗概了解三国。 1.教师朗读故事梗概,边读边理解。 2.欣赏《桃园三结义》. 三、布置自读欣赏 1.继续阅读到《三江口曹操折兵,群英会将干中计》. 2.同学间开展互相讲《三国演义》故事. 《三国演义》阅读欣赏指导教案(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阅读指导,知道《三国演义》的一些情节,以及故事中的人物特点和形象。 教学重点:基本了解故事情节。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猜一猜: ⑴桃园三结义三兄弟是谁?(刘备、关羽、张飞)

⑵水镜先生所说的卧龙和凤雏分别指谁?(诸葛亮、庞统) ⑶“宁教天下人负我,休教我负天下”是谁说的?(曹操) ⑷《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罗贯中) ⑸“既生瑜,何生亮”是谁的临终一叹?(周瑜) ⑹闭月美女指《三国演义》中的谁?(貂禅) ⑺《三国演义》中有哪“三绝”,分别指谁?(智绝:诸葛亮,义绝:关羽,奸绝:曹操) ⑻“三足鼎立”指哪几个国家三分天下?(东吴、西蜀、北魏) 二、说一说 1.谁能向同学们说说《三英战吕布》的情节。 2.指名讲《曹操煮酒论英雄》的故事。 3.讲《美髯公千里走单骑》的故事。 三、群英聚会 1.《三国演义》情节曲折,人物众多,它描绘了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一个产生英雄的年代。同学们,你心目中的三国英雄是谁?用一两句话说出你敬佩他什么? 2.理解下面一段话的意思。 却说云长所骑赤兔马,日行千里,本是赶不上;因欲护送车仗,不敢纵马,按辔徐行。忽听背后有人大叫:“云长且慢行!”回头视之,见张辽拍马而至。关公教车仗从人,只管望大路紧行;自己勒住赤兔马,按定青龙刀,问曰:“文远莫非欲追我回乎?"辽曰:“非也。丞相知兄远行,欲来相送,特先使我请住台驾,别无他意。”关公曰:“便是丞相铁骑来,吾愿决一死战!"遂立马于桥上望之。见曹操引数十骑,飞奔前来,背后乃是许褚、徐晃、于禁、李典之辈。操见关公横刀立马于桥上,令诸将勒住马匹,左右排开。关公见众人手中皆无军器,方始放心。操曰:“云长行何太速?”关公于马上欠身答曰:“关某前曾禀过丞相。今故主在河北,不由某不急去。累次造府,不得参见,故拜书告辞,封金挂印,纳还丞相。望丞相勿忘昔日之言。”操曰:“吾欲取信于天下,安肯有负前言.恐将军途中乏用,特具路资相送.”一将便从马上托过黄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学设计多篇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学设计1 教学过程: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周恩来总理也曾经教导我们: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幻灯片)(学生上课前齐读) 一、导入: 师:同学们,让我们来欣赏一组画面和一首歌曲。(用多媒体放映《三国演义》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一首《滚滚长江东逝水》以其特有的雄浑和古朴为我们翻开了三国的历史画卷。做为欣赏者,我们宛然被带回到金戈铁马的古战场,经受了一番刀光剑影的洗礼。我们会发出由衷的慨叹“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同学们,让我们带着慨叹“走近三国”。 二、出示有关《三国演义》的评论介绍(幻灯片制作)(四名学生分别读四段内容) 《三国演义》内容梗概:故事起自黄巾起义,终于西晋统一,以魏、蜀、吴三国的兴亡为线索,描绘了三国时期尖锐复杂的统治军事斗争。 书中用大量篇幅描写了几次大战役,如袁、曹官渡之战,魏、

蜀、吴赤壁之战,吴蜀陵彝之战。每次战役各有特色,很少雷同,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描写战争的成功之作。 作者塑造了一大批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爱民如子的刘备,有惊人智慧的诸葛亮,打着“扶持汉室、拯救黎民”旗号,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等。 表现出鲜明的拥刘反曹的正统思想和儒家的仁政思想。同时也谴责了雄豪混战及暴君的苛政,寄托了人民渴求明君仁政,社会安定的愿望。 三、知识冲浪 师:我们先来个(出示课件“记忆小热身”)出几个小题考考大家怎么样?(一题一题出示,先出示题目,再出示答案)以小组为单位。 1、你来猜 ⑴桃园三结义三兄弟是谁?(刘备、关羽、张飞) ⑵水镜先生所说的卧龙和凤雏分别指谁?(诸葛亮、庞统) ⑶"宁教天下人负我,休教我负天下"是谁说的?(曹操) ⑷《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罗贯中) ⑸"既生瑜,何生亮"是谁的临终一叹?(周瑜) ⑹闭月美女指《三国演义》中的谁?(貂禅) ⑺ 《三国演义》中有哪"三绝",分别指谁?(智绝:诸葛亮,义绝:关羽,奸绝:曹操)

名著导读课《三国演义》教案

名著导读课《三国演义》教案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导读课的研究,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 1. 了解《三国演义》的作者、创作背景和主要内容; 2. 熟悉《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及其形象特点; 3. 掌握《三国演义》的基本故事情节。 二、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向学生介绍《三国演义》这本名著,并简要讲解其作者罗贯中、创作背景以及对中国历史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对这本书的兴趣和 探索欲望。 2. 研究主要人物(15分钟)

介绍《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及其形象特点,如刘备、关羽、张飞、曹操、孙权等。通过图文、视频等形式进行展示,并引导学 生对这些人物进行个性特点的分析和讨论。 3. 探讨故事情节(20分钟) 引导学生一起回顾《三国演义》的故事情节,从建安七子的结交、黄巾起义、赤壁之战、三英战吕布等重要事件展开讨论。鼓励 学生表达自己对这些情节的理解和感受。 4. 拓展阅读(10分钟) 推荐相关的名著或历史书籍,供有兴趣的学生进一步了解《三 国演义》的相关背景和历史知识。 5. 总结(5分钟) 对学生进行本节课的总结和回顾,鼓励学生留下自己对《三国 演义》的启发和思考。同时展示一些与主题相关的名言警句,以激 发学生的思维。

三、教学评估 本节课的教学评估主要通过以下方式进行: 1. 学生课堂参与度和表现; 2. 学生对《三国演义》主要人物及故事情节的理解和分析; 3. 学生拓展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 四、教学资源 - 《三国演义》相关资料 - 图文、视频资料 - 相关名言警句 - 其他名著或历史书籍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导读课的设计,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了解《三国演义》的基本情况,熟悉主要人物及其形象特点,并掌握故事情节的大致

《三国演义》教学设计

《三国演义》教学设计 课程说明: 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阶段学生要阅读5本以上名著,字数达到150万以上。“名著导读”是新教材增设的一个板块,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掌握阅读名著的方法,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设想: 教学“导读”应结合文本的视觉和影视的视觉,使学生产生欣赏的欲望,然后以学生的潜心阅读为主。本导读拟设2课时,第1课时以教材中的导读内容为依托,较全面地介绍名著;第2课时让学生通过活动(名著故事会、精彩片段选读),感受名著的艺术魅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三国演义》的背景、作者、思想内容、价值等; 2)识记一些与《三国演义》有关的成语、熟语、歇后语; 3)复习《赤壁怀古》《蜀相》; 4)掌握名著欣赏的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语言积累以抢答的形式完成; 2)理解教材中导读内容,把握要点; 3)文学作品与历史记载的比较鉴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谋事在人”的积极人生观; 2)确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的社会历史观; 3)通过鉴赏典型形象获得精神愉悦。 教学重点: 1、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 2、语言知识积累; 3、了解阅读名著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文学语言与史传语言的比较鉴赏。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序幕。

2、展示篇首词,略作欣赏。 3、联系复习苏轼词《念奴娇-赤壁怀古》 二、展示课题:名著导读《三国演义》 一提起《三国演义》,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一个个耳熟能详的英雄我们脱口而出:诸葛亮、关羽、张飞、曹操……的确,这是一个群星璀璨的时代,智谋、权术、机变、口才、勇气……在三国鼎立的舞台上,发挥得淋漓尽致。 三、导读名著 1、名著的形成 1)《三国演义》的编撰者是罗贯中,名本,号湖海散人,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元 末明初。 2)《三国演义》的形成,课件展示:晋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宋代讲史平 话“说三分”元代讲史话本《三国志平话》《三分事略》 明初罗本贯中编撰《三国志通俗演义》清初毛纶毛宗岗整理和评点《三国志通俗演义》 2、名著的影响 1)老师讲意思和运用,学生抢答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熟语 课件显示:唱空城计,过五关斩六将,说曹操曹操就到,乐不思蜀,赔了夫人又折兵,人在曹营心在汉,扶不起的阿斗。 2)课件显示歇后语前半句,学生抢答后半句。 3)名著其他影响如:京剧“失”“空”“斩”是传统剧目;大型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 易中天《品三国》让经典走向普通民众;教材选编《出师表》《赤壁之战》《孔明挥泪斩马谡》。 3、名著的价值 1)课件出示《三国演义》的内容和思想;教师介绍《三国演义》的情节时间跨度、线索、作品倾向。 2)提问,要求从教材“导读”中找答案: 《三国演义》给予我们人生最宝贵的启示是什么? 《三国演义》表现了一种怎样的社会观、历史观? 课件展示。 4、名著的欣赏 1)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 要求学生说出几个《三国演义》故事回目。 2)生动典型的人物形象: 提问:毛氏父子评点《三国演义》所谓“三绝”是? 课件展示:奸绝——曹操 义绝——关羽 智绝——诸葛亮 课件展示“曹操小档案”,建议阅读长篇小说时,由于情节复杂,人物众多,可以通过制作人物档案的方式理顺内容。 谈谈诸葛亮的形象: 诸葛亮是群众智慧的化身,他足智多谋、神机妙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课件出示武侯祠楹联;复习背诵杜甫律诗《蜀相》 3)欣赏《三国演义》中《孔明挥泪斩马谡》与晋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中对斩马谡的记载。

《三国演义》教学设计

《三国演义》教学设计 学科:语文 教材:《三国演义》 学年学期:七年级上学期 教学目标: 1. 了解《三国演义》的背景、作者、内容等基本信息; 2. 掌握《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故事情节和重要事件; 3. 培养学生对于历史情节和人物性格的分析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文学欣赏能力; 5. 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三国时期的背景和成因 1. 向学生介绍三国时期的背景和成因,包括东汉末年宦官专权、豪强势力的崛起、黄巾起义等; 2. 引导学生了解三国时期社会的动荡和政权的更替; 3. 分析东汉末年的社会矛盾和历史事件对《三国演义》故事情节的影响。 第二单元:《三国演义》的主要人物

1. 向学生介绍《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如刘备、关羽、张飞、曹操、孙权等; 2. 分析每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和行为举止,以及他们在历史事件中的表现; 3. 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或小组讨论,深入了解每个人物的内心世界和与其他人物的关系。 第三单元:《三国演义》的故事情节和重要事件 1. 向学生介绍《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情节和重要事件,如桃园三结义、赤壁之战、千里走单骑等; 2. 引导学生分析每个故事情节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理解其中的道德和历史意义; 3. 进行小组分工合作,模拟重要场景的表演或创作漫画、故事书等形式,加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第四单元:文学欣赏与口头表达能力培养 1. 阅读选取的《三国演义》片段,引导学生进行文学欣赏; 2. 分析选取片段的语言风格、表现手法和文学价值,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设计小组或个人口头表达任务,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选取片段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并进行演讲或朗读。 第五单元:与中国古代文化的关联 1. 将《三国演义》与中国古代文化进行关联,如儒家思想、忠

《三国演义》公开课教学设计

《三国演义》公开课教学设计 1. 引言 - 介绍《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经典之一,讲述了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和英雄人物。 - 引出公开课的目的和重要性。 2. 教学目标 - 了解《三国演义》的故事背景、人物形象和主要情节。 - 分析和评价《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性格和战略战术。 -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思考能力。 3. 教学内容和方法 3.1 教学内容 - 简要介绍《三国演义》的历史背景和基本情节。 - 分析主要角色的形象特点,如刘备、张飞、关羽、曹操等。 - 分析主要战役的策略和战术,如赤壁之战、长坂坡之战等。 3.2 教学方法

- 授课讲解: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向学生介绍《三国演义》的基本内容。 - 讨论互动: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分析《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形象和战争策略。 -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三国演义》中的不同角色,加深对人物的理解。 4. 研究评价 - 书面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三国演义》的读后感,对人物和故事进行分析和评价。 - 口头表达:要求学生口头陈述自己对《三国演义》的理解和感受。 5. 教学资源 - 《三国演义》主要故事书籍或简化版读本 - 讲义和PPT素材 - 角色扮演道具(可选) 6. 教学时间安排

1. 第一课时:介绍《三国演义》的历史背景和基本情节,让学生对故事有初步了解。 2. 第二课时:分析主要角色的形象特点,引导学生思考人物性格。 3. 第三课时:分析主要战役的策略和战术,激发学生对战争策略的兴趣与思考。 4. 第四课时:研究评价,学生书面作业和口头表达。 5. 最后一课时:复和总结,对学生的研究进行回顾和评价。 7. 教学评估 - 学生书面作业的评分 - 学生口头表达的评分 - 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参与度 - 学生对《三国演义》的理解程度 8. 总结 - 通过该公开课设计,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三国演义》的故事和人物,培养分析思考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和兴趣。

优质课《三国演义》教学设计

优质课《三国演义》教学设计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以中国古代经典文学作品《三国演义》为主题,通过阅读、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 1. 了解《三国演义》的背景、作者和主要故事情节; 2. 研究《三国演义》中的重要人物形象和他们的特点; 3. 能够运用逻辑分析、归纳总结等思维方法,理解和解释小说中的事件和冲突; 4.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通过角色扮演演绎小说中的场景和对话; 5.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 第一课时:背景与作者 1. 通过讲解和讨论,介绍《三国演义》的背景和作者刘备的生平;

2. 分发学生阅读材料,要求学生阅读并做简单的书面总结; 3. 学生展示他们的总结,并进行班级讨论。 第二课时:主要故事情节 1. 教师简要介绍《三国演义》的主要故事情节,并引导学生进 行相关讨论; 2. 分组活动: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故事情节进行 深入研究,并准备小组报告; 3. 小组报告和班级讨论,学生进行评价和反馈。 第三课时:重要人物形象 1. 教师介绍《三国演义》中的一些重要人物形象和他们的特点; 2. 学生分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人物形象进行深入研究,并准 备小组报告; 3. 小组报告和班级讨论,学生进行评价和反馈。 第四课时:逻辑分析与归纳总结 1. 教师引导学生使用逻辑分析和归纳总结的方法,理解和解释 小说中的事件和冲突;

2.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活动,通过角色扮演和讨论,解读小说中 的一个具体事件; 3. 每个小组进行小组展示,并进行班级讨论和思考。 第五课时:角色扮演和文学鉴赏 1.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演绎小说中的一个场景和对话; 2. 角色扮演结束后,学生进行反思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 体验; 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指导,引导学生进行文学鉴赏。 四、教学评估 1. 课堂参与:考察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 书面总结:检查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3. 小组活动:评估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专题研究能力; 4. 角色扮演和文学鉴赏:评估学生对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理 解和表达。 五、教学资源 1. 《三国演义》教材和相关阅读材料; 2. 角色扮演道具和场景布置。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三国演义》的背景和作者 2.掌握《三国演义》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 3.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理解能力 4.引导学生对巨作中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 二、教学内容 1.《三国演义》的背景介绍 2.《三国演义》的主要情节和人物介绍 3.关键章节的阅读和分析 4.相关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讨论和解读 三、教学步骤 步骤一:导入和背景介绍(15分钟) 1.引导学生了解《三国演义》的背景和作者罗贯中,介绍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和该作品在中国文学中的地位。

步骤二:主要情节和人物介绍(30分钟) 1.简要介绍《三国演义》的基本情节,例如黄巾起义、董卓之乱、官渡之战等重要事件。 2.介绍主要人物,如刘备、关羽、张飞、曹操、孙权等,并简要描述他们在故事中的角色和特点。 步骤三:关键章节的阅读和分析(90分钟) 1.选取关键章节,如赤壁之战、千里走单骑等,引导学生阅读并分析其中的情节转折、人物形象塑造和主题思想。 2.提供相关注释和解读,帮助学生理解章节中的复杂情节和文化内涵。 步骤四: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讨论和解读(75分钟)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深入探讨《三国演义》中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形象,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2.辅导学生进行相关阅读和研究,拓宽他们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 3.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和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的重要性及影响。

步骤五:总结和反思(15分钟) 1.让学生分享他们的研究收获和体会。 2.引导学生思考《三国演义》对个人的影响和价值,鼓励他们通过阅读来扩展自己的眼界和思考能力。 四、教学评估 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的积极参与程度和质量。 2.书面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三国演义》的读后感或对其中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分析。 五、教学资源 1.《三国演义》的简化版本或适合学生阅读的资料。 2.相关历史背景和人物介绍的资料或教辅书籍。 以上是《三国演义》阅读指导课的教学设计,旨在通过深入了解文本内容和相关历史背景,引导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历史意识,培养其对中国文学和历史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三国演义导读(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三国演义导读(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 案教学设计共3篇 三国演义导读(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 随着人们学习兴趣的不断提高和网络媒体的不断发展,电影和电视剧等受欢迎的视听作品不断涌现,但是文学作品在传承文化方面具有独特作用,而且也具有非常广泛的呈现方式,例如以电影、电视剧、音像资料等多种形式呈现。而《三国演义》作为我国古代文学代表之一,在历史传承、文化影响力和文学价值方面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是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途径。而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语文知识结构,对《三国演义》进行文学导读教学,使学生通过对“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和人物形象的研究,从感性认知逐渐转向理性认识和文学鉴赏能力的提高。 一、选取教材和设置教学目标 1、教材选取 《三国演义》中含有波澜壮阔的历史史诗词、逼真的真实细节和强烈的人文情感,而且结构严谨、语言优美,非常适合作为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之一。因此, 选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三国演义》作为教材。 2、教学目标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让学生了解“三国时期”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让学生对《三国演义》有一个全面且深刻的理解,掌握文学鉴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素质,

使学生得到综合发展。 二、课程设计和教学过程 1、教学方法 本次教学以启发式教学为主,为学生提供书面材料和一些活动学习,同时要求学生深入思考,积极探究,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展示。 2、教学过程 第一节《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 通过课件、PPT、影片等方式将“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向学 生展示,分析“三国时期”中国的政治分裂、文化交流、军事斗争和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了解“三国时期”人物形象和文学语言的相互关系,所处历史背景和文化环境对文学作品的影响。 第二节《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形象》 通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形象,如刘备、曹操、孙权等分析人物形象的特征,真正揭示《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性格、行为特点和演义风格。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体验和阅读感受,并参考相关材料,对人物形象的深度分析和评价。 第三节《三国演义的文学语言》 指导学生了解《三国演义》的文学语言,例如大量使用典故、古文体和情节铺陈等操作技巧,了解语言特点和文学创作风格。学生可以进行朗读、配乐、影视比较等操作方式来体验和感受文学语言方式。

《三国演义》教学设计3篇

《三国演义》教学设计3篇 《三国演义》教学设计1 阅读指导目标: 1、通过阅读《三国演义》,了解三国故事,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2、通过了解成语背后的三国故事深入理解成于含义,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发表自己的见解,发展学生个性,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并学会全面认识事物。 3、通过分小组汇报阅读成果,训练学生收集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 1、阅读少年版《三国演义》,每人准备一个有关三国的成语故事,要求了解成语背后的故事并能够用自己的话讲一讲 2、摘抄其中优美的语言或收集关于“三国”的成语、俗语、歇后语,谈谈自己的感悟。 评价任务: 1、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成语故事。 2、了解成语故事背后的深意,会运用部分成语。

阅读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 激趣导入 1、师:让我们首先来观看一个片段,欣赏一首曲子(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曲及开剧片段)。知道这出自哪一部电视剧吗? 2、生:(齐答)《三国演义》。 3、师:悲壮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把我们带到了群雄争霸的三国时期,《三国演义》让我们认识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诸葛孔明,骁勇善战、忠义为先的关云长,雄霸江东的.孙仲谋,一代奸雄曹阿瞒,旷世奇才周公瑾等生动传神的人物。也让我们目睹了桃园结义、官渡之战、火烧赤壁、草船借箭等场面。让我们再次漫游“三国”,本节课我们将重点学习三国中的成语(板书课题) 活动一成语知多少 1、师:我们先畅游知识园,考考大家对“三国”中的成语到底了解了多少。(多媒体出示“畅游知识园”及相关题目。)(1)魏国的霸主是谁?(曹操)蜀国的霸主是谁?(刘备)吴国的霸主是谁?(孙权) (2)《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罗贯中)是哪朝人?(明朝)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