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国家创新系统的理论演变

论国家创新系统的理论演变

论国家创新系统的理论演变

随着新科技的不断涌现和全球竞争的加剧,国家创新能力成为了每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而国家创新能力的提升,不仅仅是企业自身的发展需要,更是国家战略性制胜的必要条件。而国家创新能力的提升,离不开国家创新系统的理论演变。

国家创新系统的理论演变可以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单一产业创新理论

在20世纪初,国家创新能力的研究主要关注于单一产业

或单一领域中的技术创新问题。该理论认为,创新能力的提升是通过企业运用内部和外部资源,进行技术创新从而获利的。然而,这种理论存在局限性,无法解释国家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和跨领域创新。

第二阶段:跨领域创新理论

20世纪60年代后期,随着科技的逐步发展,国家创新理

论开始向跨领域创新转移。这种理论认为,创新应该是一种以科技为基础的数字或高新技术的颠覆性重构。在此理论下,企业需要将资源整合到科技研究和产品设计的所有方面,以达到提高创新能力的目的。然而,这种理论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创新,比如本土化的创新和服务创新。

第三阶段:全面创新理论

20世纪80年代,全面创新理论逐渐成为国家创新理论的

主流。该理论强调,创新是一种全面的、系统性的活动,需要采取多种方式,包括基础研究、开发、应用、推广和生产。此外,国家政策和创新环境也应该得到关注和协调。因此,企业、大学、政府等各种力量应该协同合作,共同推进全面创新。

第四阶段:创新之外的创新系统理论

随着数字技术、全球化和社会变革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国家创新理论已经不再适应实际情况。因此,最新的理论提出,创新不仅仅是科技创新和产品创新,更包括了过程、制度、组织和商业模式等方面的创新。这种理论认为,创新系统必须考虑环境保护、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非科技领域的问题,并结合地方、国家和全球各种因素,以建立全面、具有适应性的创新系统。

综合来看,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的演变表明了国家创新能力与全球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从单一领域到跨领域、再到全面创新,国家政策和创新环境都必须随之不断调整。同时,在充分发挥各方力量的同时,还要考虑到环境、社会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才能进一步提高国家创新能力,不断适应未来的挑战。

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的演变及未来研究方向

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的演变及未来研究方向 内容摘要:国家创新系统理论自提出至今已有近百年时间,已经发展得相对完善,但在我国这一理论尚有很多方面需要进一步发展。本文对国家创新系统理论进行了简要阐述,包括概念、演变过程以及该理论在我国的研究现状。最后,在综合前面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该理论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国家创新系统研究方向创新主体 国家创新系统的概念 国家创新系统的英文表述为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简称NIS)。目前在国际上,NIS还没有一个确切的概念,各国学者根据自己的理解,以不同形式给出了不同的定义。弗里曼和纳尔逊认为国家创新系统是一组制度,制度的设定和功能是决定创新系统运行效率的关键因素。经合组织认为“创新是不同主体和机构间复杂的、互相作用的结果。技术变革并不以一个完美的线性方式出现,而是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互相作用和反馈的结果。这一系统的核心是企业,是企业组织生产和创新、获取外部知识的方式。外部知识的主要来源则是别的企业、公共或私有的研究机构、大学和中介组织”。 冯之浚教授认为“国家创新系统是指一个国家内各有关部门和机构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推动创新网络,是由经济和科技的组织机构组成的创新网络。创新是一个从新思想的产生到产品设计、试制、生产、营销和市场化的一系列活动,也是知识的创造、转换和应用的过程。其实质是新技术的产生和商业应用,它既包括技术创新,也包括管理创新、组织创新和服务领域的创新。但它不是一个简单的线性过程,而是企业内部的研究开发部门、生产部门、营销部门,以及企业与企业外的研究开发机构、高校及其他机构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些研究的表述方式虽然不同,但在强调不同部门和机构之间的相互作用上,却是一致的。可以说,国家创新系统就是将企业、科研机构、大学、政府部门和中介机构之间的创新行为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并试图通过相互协作产生最大创新绩效的一个组织和制度网络。 国际创新系统理论的演变 (一)李斯特的国家体系

创新型经济和结构跃迁的理论梳理

创新型经济和结构跃迁的理论梳理 自熊彼特提出“创新理论”之后,许多学者在该理论的基础上不断地发展创新,使其内容更加丰富和完善。迄今为止,创新理论已经发展成两个分支,一是以技术变革与技术推广为对象的技术创新经济学,二是以制度变革与制度形成为对象的制度创新经济学。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经济进化理论的主题下,这两个分支又呈现出融合的趋势。这些思想对江苏省发展创新型经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一)技术创新理论及其新发展 美国哈佛大学的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首次提出“创新”概念。1912 年,熊彼特在其以德文发表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经济发展是一个以创新为核心的演进过程”,开创了用“创新理论”解释经济发展的先河。他认为,经济若没有创新,则是一个静态的、没有发展和增长的经济。经济之所以不断发展,是因为在经济体系中不断地引入创新。 此后,许多的经济学家也从不同角度对技术创新进行定义,表述不尽相同,各有侧重。从这些定义中可以看出,技术创新具有两方面基本内涵:一是新颖和非连续性,二是必须获得最终的成功实现。纵观国外经济学家对企业技术创新理论的研究成果,内容十分广泛,主要涉及技术创新源动力、创新与市场结构选择、扩散问题等诸多方面。 技术创新理论的研究对象是技术变革和技术推广。其新发展代表人物主要有爱德温·曼斯菲尔德、莫尔顿·卡曼、南赛·施瓦茨、理查德·列

文、海莱纳等等。他们对技术创新理论的新发展主要体现在: 1)新技术推广模式。这主要是爱德温·曼斯菲尔德对熊彼特创新理论的发展。对新技术推广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分析了影响新技术在同一部门内部不同企业之间推广的经济因素。他对“模仿”和“守成”的研究是他对创新理论的重要发展。2)市场结构与技术创新。熊彼特在论述创新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时,是假定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实现的,他没有就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的关系问题作出具体说明。卡曼和施瓦茨从垄断竞争的角度对技术创新过程进行了研究,这是对熊彼特技术创新理论的又一发展。卡曼和施瓦茨认为,决定技术创新的因素有三个方面:竞争程度、企业规模和垄断力量。因为竞争会促使企业不断创新,以便击败竞争对手,获得更多的利润。所以,竞争越剧烈,创新的动力会越大。企业规模则会影响创新所开辟的市场前景的大小,企业规模越大,它在技术上的“创新”所开辟的市场就越大。垄断力量影响着技术“创新”的持久性。即企业的垄断程度越高,对市场的控制能力就越强,它所进行的“创新”也就能持久,不容易在短期内被模仿者所仿制。3)技术创新的类型。目前,西方经济学家将技术创新活动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节约劳动的技术创新,即指产品成本中活劳动所占比重有所减少的技术创新。第二种,节约资本的技术创新,即指那种能使产品成本中物化劳动所占比重有所减少的技术创新。第三种,中性的技术创新,是指既不偏重于节约劳动又不偏重于节约资本的技术创新。技术创新类型的划分是对熊彼特创新概念的重大发展,因为它既有理论上的意义又有政策上的意义。通过这种划分可以说明经济增长

中国国家科技创新体系

海量免费资料尽在此 中国国家科技创新体系 (一)概况 国家创新体系是社会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引擎和基础,是培养造就高素质人才、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社会进步的摇篮,是综合国力竞争的灵魂和焦点,其主要功能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知识传播和知识运用。 “十五”计划《纲要》首次提出:“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建立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促进知识创新工程”;实施“跨越式发展”的宏伟战略。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同年11月,中国科学院成立。随后,政府部门的科研机构、企业的科研机构、大学的科研机构、地方科研机构都相继建立。可以说,中国国家的创新发展是和新中国的成长同步的。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创新系统在不断发展演化着。从总体上看,在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中,我国的国家创新体系不断完善和加强。 (二)中国的国家创新战略阶段 中国的国家创新战略的演化大体上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张凤等,1999)。 1. 形成阶段(1949—1977年) 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建立各类科研机构,制定国家科技发展计划,逐步形成国家创新体系。这个时期的科技计划主要有“12年科技发展规划”等。这—阶段主要是为了国防安全的需要,中国的高新技术发展倾向于军事方面,在高能物理、化学物理、近地空间海洋科学等方面进行了不懈努力,“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是其重要的标志。这些科技的成就,不但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而且促进了此后中国高新技术的建立和发展。 此时的国家创新模式主要是“政府主导型”,由政府直接控制,相应的组织系统按照功能和行政隶属关系严格分工;创新动机来源于政府认为的国家经济的社会发展和国防安全需要,等等;创新各级政府制定;政府是资源的投入主体,资源严格按计划配置,创新的执行者或组织者进行创新是为了完成政府任务,其利益不直接取决于它们的现实成果,同时也不承担创新失败的风险和责任。 2. 发展阶段(1978—1995年) 这一阶段的主要表现是探索国家创新系统的发展模式和创新政策,出台了改革政策和措施。 在这一时期,创新模式主要是计划主导模式,即设立国家科技计划,在国家科技计划中引人竟争机制。这种模式的形成是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而出现的,随着国有企业自主权的不断扩大,市场对企业的调节作用不断增强。通过改革拨款制度、培育和发展技术市场等措施,科研机构服务于经济建设的活力不断增强,科研成果商品化、产业化的进程不断加快,这一切都加速了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发展。在这一时期,国家科研经费大多以国家科技计划的形式出现,政府工作人员管理着科研经费的配置。国家先后出台了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学术渊源与政策体系探析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学术渊源与政策体系探析引言 1. 创新驱动发展的理论基础 创新驱动发展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奥地利经济学者约瑟夫·熊彼特的“创新拉动的经济增长理论”。他认为,创新对于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应该是通过技术、产品、生产工艺以及服务等多种渠道进行。而后,美国经济学家斯齐格弗里德·多布斯将创新因素引入到经济学的里面来,形成了“结构创新”。同样,另一位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约瑟夫·舒姆佐尼则提出了“创新生命周期理论”,他认为创新是一种演变的过程。 随着世界范围内的科技进步与经济全球化,创新驱动发展的学术研究也呈现出成熟化的趋势。从宏观层面来看,创新驱动发展始终受到宏观经济政策、技术创新理论等多方面的影响。从微观层面来看,创新驱动发展在实践中也积累了大量的案例经验。这些理论和实践的积累使得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了坚实的学术基础。 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政策体系 1. 21世纪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政策指导 随着经济全球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全面发展,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已经成为各国共同的重大议题。建设一个完备的国家创新系统,就是为了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的优势,加强基础研究与产业的融合,并通过政府的引导和扶持,加速技术的转化和产业的升级。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开放市场之一,其创新体系建设实践也备受瞩目。中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政策举措包括:落实以人为本的科技创新理念,创新体系的优化和完善,以及鼓励和扶持科技创新等方面。中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实践探索对于全球范围内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三、总结与展望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既有其承前启后的学术渊源,也有其具体的政策体系。从学术的角度来看,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制定应该在政策构想与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术研究的支撑作用。从政策的角度来看,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应该根据国情及时调整,并不断加强政策的完善和落实,以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长期目标。 展望未来,随着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的不断推进,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不断迭代优化,为国家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全球范围内的创新合作也将不断深化,促进世界经济的共同繁荣。

国家创新体系构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国家创新体系构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国家创新体系构建是促进国家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它关乎 到一个国家未来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国家创 新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首先,国家创新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是一种系统化的思维方式。在世界 范围内,国家创新体系构建已成为推动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这一理 论基础主要包括创新型国家的概念、创新生态系统的建立和优化、政府、企 业和学术界的协同合作等方面。创新型国家是指依赖创新驱动发展的国家, 它不仅仅包括技术创新,还包括制度创新、产业创新和社会创新等多个层面。创新生态系统的建立和优化是指建立一种有利于创新的环境和机制,包括科 技体制改革、知识产权保护、创新人才培养和科研机构的改革等。政府、企 业和学术界的协同合作是指各方共同参与创新活动,形成合力,促进科技成 果的转化和产业化。 其次,国家创新体系构建的实践经验是多样的。不同国家在推动创新体 系构建的路径和方式上存在差异,但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例如,中国的创 新体系构建经验强调以市场为导向,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并注重科技体 制改革和人才培养。韩国的创新体系构建则注重政府的牵引作用和资金投入,以及产学研的紧密合作。美国的创新体系构建则注重创新基础设施的建设和 风险投资的发展。这些实践经验都对国家创新体系构建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最后,国家创新体系构建的未来发展方向是注重创新生态系统建设和加 强国际合作。创新生态系统建设是国家创新体系构建的核心内容,包括建立 创新政策和法律体系、完善科技体制机制、提升创新能力和创新环境等。创 新生态系统建设不仅关乎国家竞争力和经济发展,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

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与发展

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与发展科技创新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只有通过不断的创新,才能使国家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科技创新已成为各国的重要政策之一,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和发展,是实现科技创新的必要条件之一。 一、什么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 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是由政府、高等教育机构、科研机构、企业等多个组成部分构成的一个科技体系。这些组成部分在某种程度上互相依存、互相支持、共同协作,使得国家可以在科技创新领域具有更有竞争力的实力。 二、构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必要性 科技创新对于国家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科技创新可以提高国家的经济竞争力。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中,科技创新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其次,科技创新可以改善人民生活。从医学、教育、环保到交通等方方面面,科技创新都可以为人民带来更好的生活质量。以我国的高速铁路为例,正是高科技支撑着中国的高速铁路发展,使得我们的出行变得更加便利。最后,科技创新是人类未来发展的基石。未来,随着技术的持续进步,可能会实现人类在能源、环保、医疗等方面的突破。因此,构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三、构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困难与挑战 要构建一个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并非易事。首先,科技创新是一 个长期、艰巨的过程。与“速成”经济相比,科技创新需要比较长 的时间来孕育、发展、推广。其次,当前的科技创新环境非常复杂,竞争激烈。国家不仅需要大量的人才、研究资金、研究机构 等条件来支持科技创新,还需要消除各种矛盾、协调各种利益关系。最后,构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也需要打破传统的观念和体制 机制。在当前的国际竞争中,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和改变业务模式 变得越来越重要,这也意味着我们需要一种更加活跃、协作和创 新的企业生态系统。 四、构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路径与措施 借鉴国外的经验,当前,构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需要推进以下 措施: 1.政策引导。国家需要制定一系列相关的政策,鼓励科技创新,优惠政策特别是税收政策可以给研究和开发企业提供强大的推动力。 2.吸引人才。华丽的钱不是吸引人才的唯一关键。通过创立疏 通的渠道与机构,可以吸引并留住高技能的人才。

国家创新体系素材_New

国家创新体系素材

国家创新体系素材

1、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的主要流派 1.1弗里曼的国家创新系统理论 国家创新系统这个概念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克里斯托弗·弗里曼在1987年首先提出来的1。他在1987年研究日本时发现,日本在技术落后的情况下,以技术创新为主导,辅以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只用了几十年的时间,便使国家的经济出现了强劲的发展势头,成为工业化大国。这说明国家在推动一国的技术创新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他认为,在人类历史上,技术领先国家从英国,到德国美国,再到日本,这种追赶、跨越,不仅是技术创新的结果,而且还有许多制度、组织的创新,从而是一种国家创新系统演变的结果。换句话说,在一国的经济发展和追赶、跨越中,仅靠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是不够的,需要政府提供一些公共商品,需要从一个长远的、动态的视野出发,寻求一个资源的最优配置,以推动产业和企业的技术创新。日本的通产省在历史上和在今天正是起到了这样一个作用。 概括起来,日本的创新系统有以下几个重要特色: 政府的重要干涉作用,尤其是通产省的重要作用。 企业研究开发的作用,尤其是在引进技术基础上的创新。 教育和培训的重要作用,如强调对就业工人的培训、教育, 打破白领工人和黑领工人的界限。 4、独特的产业结构,尤其是企业集团的重要作用23。 从而,在费里曼的国家创新系统的框架中,国家创新系统的功能是提高国家竞争力,其构成可用下图来表示: 1理查德·R·纳尔逊:美国支持技术进步的制度;克里斯托弗·弗里曼:日本:一个新国家创新系统?载G·多西等主编《技术进步与经济理论》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23Freeman, C. (1987).Technology Policy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Lessons from Japan. London: Pinter.

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的演变及未来研究方向

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的演变及未来研究方向 作者:傅海霞 来源:《商业时代》2010年第20期 中图分类号:F124.3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 :国家创新系统理论自提出至今已有近百年时间,已经发展得相对完善,但在我国这一理论尚有很多方面需要进一步发展。本文对国家创新系统理论进行了简要阐述,包括概念、演变过程以及该理论在我国的研究现状。最后,在综合前面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该理论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国家创新系统研究方向创新主体 国家创新系统的概念 国家创新系统的英文表述为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简称NIS)。目前在国际上,NIS还没有一个确切的概念,各国学者根据自己的理解,以不同形式给出了不同的定义。弗里曼和纳尔逊认为国家创新系统是一组制度,制度的设定和功能是决定创新系统运行效率的关键因素。经合组织认为“创新是不同主体和机构间复杂的、互相作用的结果。技术变革并不以一个完美的线性方式出现,而是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互相作用和反馈的结果。这一系统的核心是企业,是企业组织生产和创新、获取外部知识的方式。外部知识的主要来源则是别的企业、公共或私有的研究机构、大学和中介组织”。 冯之浚教授认为“国家创新系统是指一个国家内各有关部门和机构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推动创新网络,是由经济和科技的组织机构组成的创新网络。创新是一个从新思想的产生到产品设计、试制、生产、营销和市场化的一系列活动,也是知识的创造、转换和应用的过程。其实质是新技术的产生和商业应用,它既包括技术创新,也包括管理创新、组织创新和服务领域的创新。但它不是一个简单的线性过程,而是企业内部的研究开发部门、生产部门、营销部门,以及企业与企业外的研究开发机构、高校及其他机构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些研究的表述方式虽然不同,但在强调不同部门和机构之间的相互作用上,却是一致的。可以说,国家创新系统就是将企业、科研机构、大学、政府部门和中介机构之间的创新行为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并试图通过相互协作产生最大创新绩效的一个组织和制度网络。 国际创新系统理论的演变

立足中国实践 创新国家理论

立足中国实践创新国家理论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立足中国实践创新国家理论的发展,并分析其中的关键词。首先,本文介绍了中国实践创新国家理论的相关背景、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接着,文章重点介绍了中国实践创新国家理论所涉及的关键词,通过具体案例突出其重要性。最后,总结了中国实践创新国家理论的发展历程以及对国家未来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中国实践;创新理论;关键词;发展;启示 正文: 中国实践创新国家理论是一个新兴的学术研究课题。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中国不断加强与世界的联系,国家实践和创新理论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中国实践创新理论首先产生于20 世纪90年代,是由一批来自中国大陆、台湾、香港等岛屿的 知名学者在思想和学术上的努力下形成的特殊影响力的理论体系。 中国实践创新国家理论的发展受到一些关键词的启发和影响,如“人文精神”、“历史文化”、“民族情怀”、“国家意识”、“政治主义”、“全球责任”等等。这些关键词点明了中国实践创新国 家理论的核心理念和方向,体现了中国实践创新理论在继承传统文化基础上,运用现代视野和思维模式表达出来的独特理念。近年来,中国实践创新国家理论在世界各国的学术界、政界、媒体领域中被广泛应用。比如在政策研究方面,它已经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国家意识形态和学术界中,它也正在成为一种重要的思想影响力。总的来说,中国实践创新国家理论的发

展,不仅推动了中国的发展,而且也为其他国家的发展带来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本文对中国实践创新国家理论的发展及其关键词进行了详细介绍,以期为未来国家社会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启示。中国实践创新国家理论是一个全新的学术话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在当今全球化时代,应用比学术研究更为重要。有效的利用和应用这一理论可以带来很多好处,为国家发展提供了基础支持。 首先,我们应该积极推动中国实践创新国家理论的实践应用。比如,在制定国家政策时,应该从历史文化,民族情怀,政治主义,社会责任等方面考虑,不能把握片面,追求单一的目标。另外,在实行中国实践创新国家理论的时候,要注意保持传统文化与现代视野和思维之间的平衡,使其统一发展、协调发展,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 其次,要在国际上全面推广中国实践创新国家理论的实践应用。比如,我们可以主动与各国交流,介绍中国实践创新国家理论的理念,共同探讨相关理念与研究成果,以扩大实践应用的范围,并促进国际实践创新国家理论的发展。 最后,我们应该积极参与中国实践创新国家理论的国际学术研究。只有以开放、合作、互惠的态度积极参与,才能获得更 好的发展。未来,我们可以在国际学术界中不断提高我国实践创新国家理论的研究程度,正确引导实践并有效应用,进而加深国际实践创新理论的交流和沟通,最终使其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同时,基于中国实践创新国家理论,要积极提升

弗里曼国家创新体系理论的改进初探

弗里曼国家创新体系理论的改进初探 弗里曼国家创新体系理论从宏观经济角度,分析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以思想创新和制度创新等诸多因素所组成的一个产生和推动创新的网络系统,从而找出创新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服务创新作为上述“诸多因素”中的一个方面,被认为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外围条件,关系到该体系能否存在于一个有利于创新的大环境之中。但是服务行业及服务行为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已经日益上升,服务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应该被低估:它一方面通过促进技术创新间接推动经济,另一方面,它本身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第一大产业,对GDP的直接贡献更是不容轻视。本文试图从弗里曼的理论的局限性出发,探讨服务创新在该体系中地位提升的可能性,达到理论改进的目的。 一、国家创新体系(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NIS)的理论渊源 (一)、创新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早在《经济发展理论》中就提到:国家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是生产方式的某个领域的创新。他把创新定义为:“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一种从未有过的新组合”,认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并引人经济活动中”。在熊彼特看来,经济的变革与增长归因于创新活动,尤其是“创造性破坏(cfeature destruction)”。 在“国家经济增长由什么因素决定”的问题上,曼斯菲尔德和比尔科克等人创立的技术创新经济学派认为“技术的进步与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 但技术进步本身由什么因素决定?以戴维斯和诺思等人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家,在承认技术进步在国家经济增长中地位的同时强调,国家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是制度安排。他们把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与制度学派的“制度”理论结合起来,运用大量史实论证了制度创新对技术创新的决定作用:制度创新决定技术创新,好的制度选择会促进技术创新,不好的制度则使技术创新偏离经济发展的轨道或扼制技术创新。 (二)、国家创新体系(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N,I s)的提出 1987年弗里曼在《技术和经济运行:来自日本的经验》中首次使用“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并将创新归结为一种国家行为,随之便被OECD正式接受,1996年,OECD对国家创新体系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实证研究,定义了国家创新体系是“公共和私人部门中的机构网络,这些部门的活动和相互作用决定着一个国家扩散知识和技术的能力,并影响着国家的创新业绩!”换句话说就是由公共和私有机构组成的网络系统,在这个网络中各个行为主体相互作用,旨在成功引入、扩散知识与技术,使一国的技术创新取得更好效绩。OECD其后又对组织内的十几个成员国的国家创新体系的进行比较研究并发表了《国家创新体系》报告,该报告成为国际上国家创新体系研究中最权威的成果。至此,现代意义上的国家创新体

从熊彼特创新驱动发展到国家创新体系

从熊彼特创新驱动发展到国家创新体系 熊彼特,是20世纪初著名的经济学家,他提出了以创新驱动发展的理论,并将其系统化为创新体系。熊彼特认为,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通过不断地创新,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从而有效地带动整个社会的发展。 在熊彼特的理论中,创新不仅仅是指科技方面的创新,还包括生产方式、产品设计、 管理模式等方方面面。他提出了创新链和创新体系的概念,认为创新是由一系列互相关联 的创新环节组成的,只有形成完整的创新链,才能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而创新体系则是 指在国家层面上,通过建立一整套促进创新的制度、政策和机制,推动全社会的创新活 动。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对如今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仍有深远的指导意义。随着时代的变迁 和经济全球化的加剧,各国都意识到创新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因此纷纷加大对创新的投 入和支持。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从熊彼特创新驱动发展到国家创新体系的发展历程。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引发了国家对创新的重视。20世纪后期,人们逐渐意识到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各国纷纷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的理念,并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和 计划来推动创新。这些政策和计划主要包括科技投入、研发支持、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 旨在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 在此基础上,各国开始建立起了相对完善的国家创新体系。国家创新体系是指由政府、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各方共同参与的创新网络,通过政策制定、资源整合、成果 转化等手段,推动创新要素的协同发展,形成全社会的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这一体系的 建立极大地促进了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竞争力的增强。 国家间的创新合作也逐渐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众所周知,创新是一项 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和资源整合。各国之间积极开展科技合作和创新 交流,共同研究解决全球性挑战,促进科技成果的共享和应用。 当前国家创新体系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一些国家创新体系中存在政策支持不足、创新环境不佳、创新要素缺乏等问题,阻碍了创新活动的开展。国家间的创新竞争也日益 激烈,各国都希望通过创新取得更大的竞争优势,这带来了一定的合作障碍和资源竞争。 一些新兴科技的快速发展,给国家创新体系带来了挑战,需要加强对新兴科技的支持和应用。 为了进一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的效能,各国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研究解决全球性 挑战,推动科技成果的共享和应用。各国也要加大对创新的投入和支持,建立完善的创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演进与创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演进与创新 社会主义是人类历史上一种先进而又富有人道主义精神的社会制度。作为世界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在实践中不断推动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和创新,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本文将回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演进和创新。 一、理论演进的历史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社会主义理论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指导思想在中国得到了普及和运用。在毛泽东的领导下,马列主义理论得到深化和创新,形成了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基础。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具有时代性和历史性意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过渡时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取得了重大成果,中共在此背景下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与发展。2002年,胡锦涛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进一步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推向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201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要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崛起。 二、基本特点的创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大特点是符合中国国情,创新性提出了许多特色。具体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创新特点如下:(一)坚持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强调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之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高领导者,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核心,是所有制、经济结构、文化制度、生态文明建设等各方面的最高保障。

(二)坚持人民至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把人民作为社会发展的主体 和最终受益者,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追求,人民至上既是指导社会发展的方向,也是对党和政府工作的要求。 (三)坚持发展是硬道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强调了发展的市场经济 体制、科技创新、生态文明、国际化等特点,旨在为中国未来社会进一步发展提供具体的方向和路径。因此,努力推进社会发展,是当前和未来中国社会主要的任务。 (四)坚持与时俱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历经了61年的实践与创新,对于这段历史重要的演进,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和尊重。 三、发展的趋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趋势可以从以下方面来进行阐述。 (一)继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与中国国情相适 应的新型社会制度,也是全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重大探索。 (二)增强创新精神,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已经成为一个 观察创新型社会主义制度如何建设的重要样本。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将继续加强在创新中发展的努力。 (三)加强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协调才能更好地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在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实践中,一直有相应的政策支持,政府的相应机构也在增多。 (四)加强中外的合作,引导整个国家朝着更加开放的方向推进。在目前的时 代背景下,要想让中国社会主义一直前行进取,必须变革和适应潮流,以更好地适应新世纪的发展要求。 深入理解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演进和发展特点,建立更加全面、深入的认识,对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繁荣发展,推动全社会的团结统一和稳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应该一如既往地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

熊彼特创新理论及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熊彼特创新理论及其对我国经济开展的启示 一、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创新是一个比较广泛的概念可以应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在经济学范畴中,创新主要是指通过技术进步和制度变革来进步消费力、推动经济及社会开展的动态过程,西方经济学中第一个系统地、完好地描绘创新理论的是熊彼特(J.Shupeter)。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开展理论?一书中熊彼特首次提出“创新理论〞。 1、创新概念 熊彼特认为“创新(Innvatin)〞就是把消费要素和消费条件的新组合引入消费体系,即“建立一种新的消费函数〞,其目的是为了获取潜在的利润,熊彼特指出这种“创新〞或消费要素的新组合具有五种情况:“一是消费新的产品,即产品创新;二是采用一种新的消费方法即工艺创新或消费技术创新;三是开拓一个新的市场,即市场创新;四是获得一种原料或半成品的新供给来源,即材料创新;五是实行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即组织管理创新。〞熊彼特的创新概念主要属于技术创新范畴,也涉及到了管理创新、组织创新等,但他强调的是把技术等要素引入经济,使技术与经济相结合,因此他所说的创新是一个经济学的概念,是指经济上引入某种“新〞的东西,不能等同于技术创造,他认为,只有当新的技术创造被应用于经济活动时,才能成为“创新〞。 2、创新与企业家的关系 熊彼特指出:“我们把新组合的实现称为‘企业’,把职能是实现新组合的人们称为‘企业家’〞,企业家活动的动力源于对垄断利润或超额利润的追逐,其目的或结果是实现“新组合〞或创新,可以说创新的承担者(主体)只能是企业家,企业家的创新活动是经济兴起和开展的主要原因,按照熊彼特的观点,创造者不一定是创新者,同样,资本家和股东也不同于企业家,拥有资本的资本家或技术创造者,假设不把他们的资本和技术用于消费方式的新组合,没有创新行为,那他们就不能成为企业家。 3、创新与经济开展的关系

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演化与理论分析

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演化与理论分析 近年来,创新已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之一。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的 国家将创新作为引领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并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创新体系建设,提升国家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创新型国家战略的落地和实施,有着复杂的历史演化和深层次的理论分析,本文将对其进行探讨。 一、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演化 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演化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初期。1981年,美国科 技委员会提交的《科技政策纲要》提出了“技术领导”的政策,标志着美国从简单的技术制胜时代进入了技术领导时代。从此之后,美国开始致力于打造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高科技产业,加强创新体系建设,大力推动经济技术进步。而此时,日本作为新兴经济体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快速崛起,由此启发了其他国家的创新型战略 思考。 经过多年努力和探索,全球范围内的创新型国家战略体系逐渐形成。例如,美 国采取了“以基础研究为核心、以产业研发引领技术创新、以高新技术企业为载体、以高精尖人才为支撑”的深度发展战略;韩国则以“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变革、重点支持核心技术研发、鼓励创业和新兴产业发展”为基本思路。同时,一些新兴经济体 采取了直接引进先进技术和吸收消化再创新的模式,从而快速提升创新能力。例如,中国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以“引进来、消化吸收、再创新”为技术创新的基本 路径,依托国家政策和产业政策等方面的支持,不断扩大创新能力和产业优势。 随着时代变迁和全球化进程的发展,创新型国家战略也在不断演进。近几年, 数字化、智能化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加快了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步伐,进一步加强了创新型国家战略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 二、创新型国家战略的理论分析

论国家创新系统的理论演变

论国家创新系统的理论演变 作者:苗向荣 来源:《人民论坛》2013年第05期 【摘要】“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的提出,经历了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20世纪初熊彼特提出“创新”学说,80年代弗里曼首次提出国家创新系统的概念,但这一时期学者们研究的重点是技术创新系统。20世纪90年代之后,世界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这一变化给学者带来了许多新的研究课题,这些研究促使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的内涵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 【关键词】创新技术创新系统国家创新系统 国家创新系统概念出现之后,众多学者对这一概念从不同角度作了许多相关研究。有些学者是从创新系统的结构要素入手,进行深入的分析。有些人则是从创新系统的外在环境出发进行考察,分析法律、制度、政策等因素对国家创新系统的影响。 在这些不同的研究视角中,国家创新系统的概念只是作为一个简短的介绍出现在文章中。很少有人专门从“国家创新系统”这一概念演变的原因,不同时期学者们研究的重点以及不同阶段之间的联系等出发,来研究国家创新系统。本文试图从这一角度出发,对国家创新系统概念的发展演变进行详细梳理。 熊彼特创新理论 熊彼特最早将“创新”思想引入经济学。熊彼特认为经济发展不只是由外部要素推动的,他建立了以“创新”为核心的经济发展理论,来解释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规律和世界经济不均衡增长问题。熊彼特认为,“创新”是指新技术、新发明在生产中的首次应用,是指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或供应函数,是生产要素与生产条件的新组合。熊彼特还区分了发明与创造,他强调发明要在实际中得到具体应用,否则对经济的发展起不到任何作用。只有将发明引入生产体系才是创新行为。熊彼特强调创新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而且这种增长呈现周期性。创新推动经济增长,为创新者带来利润,由此其他企业为了获取利润,也会对其进行模仿,这种模仿会引起经济的普遍高涨。但当大部分企业都模仿统一创新之后,经济就开始出现停滞。这时,必须进行新一轮的创新。这也就解释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的周期性。之后,熊彼特又进一步发展了他的创新理论,强调大企业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创新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最初并没有引起学者的重视,直到20世纪50年代之后,西方经济迅速发展,传统的经济学解释开始失效。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兴起,发达国家的技术进步成为其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这些现象的出现刺激学者们开始广泛关注熊彼特的思想,出现了一批熊彼特主义学者,并发展出了技术创新理论和制度创新理论。熊彼特的“创新”思想以及熊彼特主义学者们的思想都为后来形成的国家创新系统理论所继承、消化、吸收。

我国农业创新体系发展历程的回顾与思考

我国农业创新体系发展历程的回顾与思考作者:温兴琦 来源:《学习月刊》 2020年第4期 温兴琦 农业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支撑。新中国成 立以来,我国农业创新体系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落后到先进、从僵化脱节到有机协同的发展历程。为此,笔者通过对创新体系发展历程的系统回顾,梳理其演进升级的基本脉络,总结历史 经验,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展望,以期为我国当前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背 景下进一步推进和完善农业创新体系提供相关政策建议。 一、我国农业创新体系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国民经济经历了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作为国民经济根基的农业也 历经曲折,不断在摸索中前进,顺应改革潮流获得新生。新中国农业在千百年来小农经济的薄 弱基础上,通过党和国家的科学规划引导及广大农民的积极自主探索,以土地改革为主线,不 断释放农民的生产活力,走上了一条持续发展更新的道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成就。同时,在农业发展变迁的过程中,农业创新从无到有、由点到面,逐渐发展为系统化的农业创新体系。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创新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新中国建国之初的准备期(1949—1977年) 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国农业发展基础薄弱,农业整体生产效率和发展水平十分低下,仍然 是封闭的小农经济模式。在这种背景下,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生产,进行了全国范围的土地 改革,实现“耕者有其田”,农民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紧接着,实行了耕作制度、种子改良 与推广、植物保护、畜牧业生产等方面的农业生产改革措施,改进耕作技术,试用新式农具, 推广优良品种,掀起了我国农村新的生产热潮,使得农业生产逐步恢复,农业产量迅速增加, 为新中国农业发展和国民经济恢复奠定了必要的基础。为解决生产资料微薄、生产分散、生产 规模狭小、农业科技落后、劳动生产率低下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问题,1953年至1956年底, 我国开展了广大农村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运动,为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奠定了 坚实基础。 《1956年到1967年我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的出台,体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 规划和调控农业长期发展的愿望和能力,也为新中国农业的加快发展提供了全面系统的思路, 明确了农业的长期发展指标和主要策略。其中涉及的农业技术推广制度、储备粮制度等事关农村、农业发展和有关农民利益保护的长效制度,许多至今仍然发挥着积极作用。这些制度对于 农业产业和农村生产生活的规范和持续发展具有切实保障功能,也为农业生产领域的创新活动 提供了动力和指导。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我国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国家对农业投资较少,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号召下,全国各地开展了大规模农田基本建设,改善了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同时成 立了中国农业科学院,为农业科技发展奠定了基础。此外,国家实行户籍制度、统购统销政策 和人民公社制度,尽管这些制度变革是以服务工业化为出发点,但对我国农业生产和农村各项 事业的发展也产生了深刻持久的影响。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我国农村合作化运动和人民公 社化运动普遍展开,在“政社合一”的组织模式下,农村实现了高度有序、刚性集权的治理结 构体系,形成了国家强力主导乡村社会的强大而严密的政治控制体系,这一体系有效地动员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