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区域经济学复习重点

区域经济学复习重点

区域经济学复习范围

第一章导论

1.1 区域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狭义上: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

广义上: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研究经济现象在地理空间上的发展变化规律。联系上:研究区域经济学需要熟悉其他相关的经济学和地理学知识。

1.2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六个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海陆统筹。

三期叠加: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集约、可持续、创新。

一、区域经济学的作用:

1.综合开发利用区域条件

2.确保生态环境良性循环

3.建立国家或地区经济系统

4.开展地域空间结构研究

二、中国区域经济学的特殊历史使命:

第一,研究的核心问题:深入研究中国作为一个特定区域的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及人们利用规律驾驭经济活动、提高发展效率的基本途径。

1.农业—集体—承包

2.城市—公有—多种所有制

第二,区域经济学者有义务回答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要求及人们有效作用于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途径与措施。

1.港口发展问题

2.中等收入陷阱问题

第三,研究的历史使命:我国的政府需要一门系统阐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资源开发的

理论,该理论应能够回答处于区域发展各个过程中所产生的基本问题以及政府可能采取的对策。

1.3 区域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一、经济地理对区域的认识:

1.对区域认识的延伸

在自然地理的基础上加入人类和经济的因素。

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人类和自然都应属于区域的特征。

把一个地区的自然特征和人类所从事的经济活动结合起来,是经济地理学对区域进行研究的主要特点。

2.区域的分类——区划

自从人们认识了区域,区划就成为人们对区域内部的组成及其区域之间相互关系认识的一种必然手段。

首先把地表看作一个整体,然后对地表进行逐层分解,形成一个区域系统。

3.类型区(产业相同的一个地区)

类型区的划分是依据区域的相同性或相异性的关系,即区内的相同性和区际的相异性来划分的。

静态的排列。

划分需要有明确的自然或者经济标识。

4.系统区(长江流域)

系统区是区域之间位置关系和相互作用关系的一种表现形式。

系统区的划分是将位置相连的区域放在一起,并不强求自然和经济的统一性,而仅仅是去研究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经济地理学与区域经济学的关系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产生较晚的学科,它是借助地理学的一些方法论来研究经济问题。

认为“凡是研究经济现象位置移动的经济学都是区域经济学”的观点是错误的,这混淆了经济现象位置移动与区域经济特征。

区域经济学不是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也不是区域经济学,但两者是在日益靠拢,日趋溶合,无论从方法,还是从研究本身,都难以分清。

三、古典区位论

1.农业区位论

(1)杜能《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孤立农业圈层理论、级差地租

(2)四个假设:城乡二元、自然禀赋相同、运费取决于运距、获取最大利润

(3)P = V – ( E + T )

(4)划分为六大圈层

2.工业区位论

(1)韦伯运费、产业聚集和劳动费对工业布局的影响,四个假设

(2)原料指数决定工业布局的原料地指向、消费地指向

(3)企业迁至劳动费最低点所减少的支出是否大于运费的增加

(4)企业的种类与结构,聚集的规模

3.运输区位论

胡佛《区位理论与皮革制鞋工业》《经济活动的区位》。

运输成本:线路运营费(运距的函数) + 站场费用(常数)。

终点区位优于中间区位理论:用一种原料生产一种产品的企业,在产销地可直达的条件下应该布局在原料地或者消费地,而在产销地不能直达且原料指数大于1时应该布局在港口

或者其他转运点。

对区位论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深化了运输因素的研究,促进了古典区位理论向现代区位论转化。

四、现代区位论

1.市场区位论

区位论对市场因素的研究,标志着古典区位论向现代区位论的转化。

产业布局必须充分考虑市场因素,企业尽量布局在利润最大处。

生产成本与运费、市场划分与市场网络合理结构。

谢菲尔的空间相互作用理论、费特的贸易区边界区位理论、帕兰德的市场竞争区位理论、罗斯特朗的盈利边界理论、吉·李的自由进入理论。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任何两地之间都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关系,两地的市场间分界点为两地作用均衡点。

引力模型。

2.中心地理论

(1)克里斯塔勒《德国南部的中心地》

(2)三个步骤:确定经济活动半径、形成多中心商业网络、纳入经济活动

(3)假设:研究地区为均质平原,资源、人口购买力、交通条件完全一致

(4)五个基本要点:多核心、六边形、大代小、同等同距、三模式

3.区域经济学

(1)廖什《区位经济学》区位平衡理论布局寻求最大利润

(2)部门经济边界与综合经济区边界(边界线和边界区域)

(3)五组均衡条件:最大利润、占满空间、价格同成本、区域小、无差异曲线

(4)假设、啤酒企业为例、蜂巢状市场网、四个新观点

1.4 现代区域经济学及其主要流派

一、主要流派

1. 新经济地理学派

克鲁格曼、藤田昌久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

德国几何学;社会物理学;积累因果关系;当地外部经济;地租和土地利用。

2. 新制度学派

研究的中心是将制度要素引入到区域分析当中,研究政府及其体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并通过制定相应的区域政策,协调区域发展。

3. 区域管理学派

区域管理是区域经济学从理论到应用的桥梁,其基本观点是借助管理学的方式把区域作为对象进行管理。

二、中国区域经济学界目前研究面临的问题

1. 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2. 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和制度创新

3. 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区域关系

4. 区域经济政策

5. 区域开发

1.5课后思考题

一、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区域经济学的特殊作用是如何体现的?

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深入研究适合中国国情的区域经济学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在中国跨世纪的发展中,中国区域经济学担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

第一,是中国在新世纪发展中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的需要。伴随着进入21世纪的钟声,人类社会已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发达国家及相当一部分发展中国家都由工业社会进入信息社会,技术进步日新月异,信息高速公路缩短了空间距离,把世界密切地联为一体。这无疑使经济实力强大的发达国家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新的经济发展空间、扩张其经济统治变得更为容易,借助于知识经济的东风,发达国家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代。世界经济的发展给中国提出了极其严峻的挑战。中国在新世纪的发展中,既要完成传统的工业化过程,又要追赶世界知识经济发展的步伐。中国已经多次错过参与世界发展的机会,并因此受到太重的历史惩罚。中国没有理由再次错过历史的发展机遇,也没有时间再次走经济发展的弯路。为此,必须深入研究中国作为一个特定区域的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及人们利用规律驾御经济活动、提高发展效率的基本途径。这正是中国区域经济学所要研究的核心问题。

第二,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条件与环境千差万别。全国资源有效利用必须落实到各个地区,需要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利用各地区的资源条件,使处于传统工业化不同阶段的地区根据各自的区情加速工业化进程,缩小与世界发展的差距;在工业化已经达到较高程度的发达地区及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的某些城市,则需要义不容辞地担负起发展信息产业和知识经济、追赶世界发展步伐的历史重任。因此,中国区域经济学者有义务回答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要求及人们有效作用于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途径与措施。

第三,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各级政府将在很长时期内承担区域经济发展第一主体的重任,它们将负责制定各自区域的开发与发展规划,并采取各项政策措施,参与、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政府官员需要一种系统阐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资源开发的理论,该理论应能够回答区域发展各个过程中所产生的基本使命。

二、举例说明类型区和系统区的相同点和相异点。

1.类型区

类型区的划分是依据区域的相同性或相异性的关系,即区内的相同性和区际的相异性来划分的,显然,这是一种静态的排列。类型区的划分需要有明确的标识,这种标识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经济的,然后通过主成分法去提炼和归纳。类型区在区域研究中之所以显得重要,关键在于它所表现出来的是一个区域享自然景观和经济景观的类型差异性差异研究是区域研究的生命,有差异才有类型。但是,我们必须防止一种倾向:由于经济发展使得经济性的标识日趋重要,因而人们常常忘记了还有自然的存在,或者把自然当作了经济的附属物。2.系统区

系统区是区域之间位置关系和相互作用关系的一种表现形式。系统区的划分是将位置相连的区域放在一起,并不强求自然和经济的统一性,而仅仅是去研究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例如,如果我们把一条河流的整个流域作为一个系统区,那么河流的上游、中游和下游之间的所有自然和经济特征可能都是迥异的,但所亭位置上的相连,使我们完全有必要把它们看做是一个整体来研究。先研究整体的特征,再研究各部分的特征。

经济地理学给区域经济学提供的基础,中心点是区域的概念及其空间关系。导然现代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内容看起来离地理学越来越遥远,而且内容越来越庞杂,但任何脱离区域的空间关系的研究,都不应当属于区域经济学的范畴。

三、目前中国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目前中国区域经济学界正在下列几个方面进行潜心研究。

1.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2.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和制度创新

3.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区域关系

4.区域经济政策

5.区域开发

第二章区域经济增长与条件评价

2.1 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理论

一、基本概念

狭义:指一个区域内的社会总财富的增加。货币形式表示为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实物形式表示为各种产品生产总量的增加。

广义:除狭义上的含义外,还应包括对人口数量的控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以及产品需求量的增加等。

基本特征:是一个长期的时间序列过程。呈现出:基钦周期(短)、朱格拉周期(中)、库兹涅茨周期(长)、康德拉季耶夫周期(长)。

影响因素:不能把影响因素等同于生产要素(资本、劳动力和技术)。

1.投入型生产要素:资本、劳动力、资源、技术等等;

2.形成生产环境的要素:硬环境(基础设施)、软环境(制度)

二、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1. 均衡增长理论

不发达地区存在着生产与消费的低水平均衡状态,这些地区的经济想要增长,就必须打破这种均衡,从而使整个区域的经济同时得到增长。

均衡增长理论适用于落后地区经济增长的描述和开发。

(1)低水平均衡的描述理论

赖宾斯坦:“临界最小努力命题理论”。

内尔森:“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

纳克斯:“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2)打破低水平均衡的增长理论

纳克斯:“均衡增长观点”。

罗森斯坦·罗丹:“大推进理论”。

2. 非均衡增长理论

非均衡增长与均衡增长的现实基础一样,都是不发达地区的低水平均衡现象,但是主张打破这种均衡的方法和路径不一样。

与均衡增长理论的联系:

相同点:现实基础一样,都是不发达地区的低水平均衡现象。

不同点:落后地区资本有限,不可能大规模地投向所有部门,只能集中起来投入到几类有带动性的部门,更有效地解决资本不足的问题。

3. 新增长理论

许多区域已经从不发达地区发展成了发达地区,地区增长问题不再符合均衡和非均衡理论的现实基础,由此促进了新增长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2.2 区域经济开发模式

一、区域经济开发模式

1. 区域经济增长的乘数效应

区域经济产业部门可以分为主导部门和其他部门,主导部门影响力系数较大,对其他部门的带动效应会形成乘数效应。

2. 增长极模式

佩鲁将主导部门集中而优先发展的先发地区称为增长极。

增长极是区域内条件优越、具备区位优势的少数地点,可以使周围地区称为极化区域,并在足够强大时对周围区域产生扩散作用。

极化作用与扩散作用的综合影响为溢出效应。溢出效应可为正也可为负。

3. 点轴模式

是增长极模式的扩展,随着增长极的增多,增长极之间产生了相互连接的交通线,增长极和交通线就具有了高于增长极的功能。

点轴同样存在聚集和扩散效应。

发展带是点轴模式的成长和演化的结果。

4. 网络型模式

是点轴模式的演化结果,由若干个点轴联合在一起。

极化效应产生的聚集规模经济在更大的范围表现出来,意味着增长结果和增长极的分散化。

整个增长网络可以视为一个巨大的增长极,其效应更强,影响也更大。

二、产业部门更替模式

区域内部产业部门的更替就是区域经济要素从衰退部门转到兴旺部门,是相同的投入获得更多的产出。

生产要素的部门转移和新技术的应用同时发生,生产的技术水平同时提高,出现经济增长的新局面。

三、区域开发部门空间转移规律

高梯度地区:创新活动频繁,新的产业部门、新产品、新技术等都不断产生和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对新产品需求的增加以及旧产品成本的上升,使高梯度地区产业部门在区域间的转移有充足的动力。

低梯度地区:一类地区由于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资金、技术都很缺乏,愿意接受高梯度地区转移来的产业部门;另一类地区由于资源耗竭而产生经济停滞,迫切需要从发达地区转入新的产业部门,改善部门结构。

防止资源性衰退:

1. 尽量节约资源,合理开发。

2. 适时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的产业部门,形成新的支柱产业。

3. 区位影响经济,需要从发达地区引入新的产业机制,改善区位条件。

4. 环境恶化影响经济,需要发达地区转入新技术,改善生产环境。

5. 体制造成经济停滞,需要从发达地区引入新的发展机制,注入新的发展动力。

2.3课后思考题

一、区域经济增长的机制和模式有哪些?

1.区域经济增长机制

区域经济增长与宏观经济的增长是同质的,所以其增长的机制从总体上看是一致的,大致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需求的拉动,包括区内的需求和区外对本区产品和劳务的需求,由

需求拉动生产;其二是供给的驱动,原材料、资本、技术、劳动的供给,必然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并形成新的需求。如果我们深入分析区域经济增长的机制,又会发现其本身的特点:

(1)要素投入的驱动机制

资本、劳动和技术的投入,从区域经济来看,存在两个杠杆:其一是投入高效率产业的杠杆。按照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的观点,经济增长就是生产要素从效率低的部门到效率高的部门的转移。一旦一个地区将其有效的生产要素资源集中到高效率的、能够起带动作用的部门,则这个地区必然会获得增长。其二是投入高效率地区的杠杆。对不同的产业来讲,处于不同的地区,其生产的效率相差很大。如果我们将有效的生产要素资源都投入到那些具有高效率的地区和部门,宏观的经济增长必然会十分明显。需要强调的是,高效率的地区并不仅仅是指发达地区,因为有很多时候不发达地区在某些发展的时段,会获得比发达地区高得多的效率。

(2)中间投入的拉动和驱动机制

中间产品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中间产品投入对某些部门来说,形成了其需求市场,对另外一些部门来说,又形成了其投入的要素。中间投入比重的增长是区域经济增长的一种趋势。特别是在工业化的过程中,第二产业的中间投入增加很快,并随着增加中间投入的使用量来增加经济产品的价值,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

(3)产业部门增长的拉动机制

区域经济增长可以具体化为各种产业部门的增长。在一定时期,可能有某一个或几个部门增长速度很快,成为带动性的产业,从而区域经济获得整体上的增长。例如,中国北京市近年来的增长,主要靠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的增长,即使在传统部门总量下降的情况下,仍然使北京的经济总量(GDP)保持年均10%以上的速度,相应地北京的主导产业部门由过去的钢铁、化工、机械、建材转变为高新技术、旅游、新兴第三产业。

(4)先行地区增长的拉动机制

区域经济增长还可以具体化为各地区的增长,在一定时期,可能有某一个或几个地区增长速度很快,成为带动性的先行地区,从而区域经济获得整体上的增长。例如,中国沿海地区近20年来的经济增长,受到三大直辖市和五个“新兴工业省份”,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山东经济增长的巨大拉动,而沿海地区更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拉动区域。

2.区域经济增长模式

(1)均衡增长理论

均衡增长的基本命题是:由于不发达地区存在着生产与消费的低水平的均衡状态,这些地区的经济要增长,就必须打破这种均衡状态,使整个区域的经济同时得到增长。这个理论命题适用于落后地区经济增长的描述和开发。均衡增长理论实际上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低水平均衡的描述,第二部分是打破低水平均衡战略的理论设计。

(2)非均衡增长理论

非均衡增长主张首先发展某一类或几类有带动作用的部门,通过这几类部门的发展,带动其他部门的发展。非均衡增长与均衡增长的区别,就在于认为由于落后地区资本的有限,不可能大规模地投向所有部门,而只能集中起来投入到几类有带动性的部门,这样可以更有效地解决资本不足的问题。

(3)新增长理论

①外部性与经济增长理论

②收益递增和经济增长理论

③创新与经济增长理论

总之,因为发达地区既具有均衡增长的条件,也具有非均衡增长的必要,可以认为是一

种综合性的,或者是混合型的经济增长。

二、区域经济空间转移模式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产业部门的转移受到资本收益率和工资率的影响,同时还要加上其他的各类条件的影响,诸如基础设施、管理制度等等。

如果从D区域向x区域转移的部门越来越多,而这些部门的技术水平又都高于x区域的平均技术水平,则x区域的平均水平将得到提升。产业部门平均技术水平高的地区,我们称之为高梯度地区;反之,称为低梯度地区。产业部门的梯度转移,是产业部门空间转移在我国的具体表现形式。

三、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经验有哪些?

1.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经济发展水平提高

2.资源配置趋向合理,地区优势难以发挥

3.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区域经济发展和环境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4.对外开放深入发展,西部大开发将成为新的热点,区域经济发展将获得新的活力

5.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立,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区域贸易将会更快发展,区域关系将更趋紧密

2.4地理区位的影响与评价

一、位置

绝对位置:经纬度位置。莫河、曾母暗沙。(不变)

自然地理位置:某一事物与周围的山脉、河流、湖泊、海洋等自然地理事物的空间关系。(不变)

经济地理位置:某一事物与交通运输、矿产资源、旅游资源、商业贸易等事物的空间关系。(可变)

政治地理位置:某一事物所处的国家政策、外交、宗教、军事、科技教育等环境。(可变)二、中国地理位置评价

三、中心、重心邻接、门户位置

中心位置:城市位于区域中央,城市与周围各个方向的联系距离都较近,即便于四面八方的交通线向中心会聚,也利于中心向四周开辟交通线。(综合运输成本最低)

重心位置:当一个区域内部的人口分布、区域条件等存在空间差异时,按照不均匀性进行加权,就会得出个区域优势明显的重心位置。

邻接位置:区域之间相互连接的位置,处于边缘地区,既可不与中心过度竞争,又可方便同周边展开贸易。

门户位置:某一区域(一般指国家)主要运输通道的盲端位置。

2.5课后作业

一、中国地理位置综合评价。

1.绝对位置(经经纬度位置)

2.自然地理位置(适宜农业、气候条件)

3.经济地理位置(将中国放在亚太地区来论述,交通运输条件)

4.政治地理位置(地缘政治,贸易区,领土争端)

二、“一带一路”战略对中国地理位置的影响?受到影响最大的是那些地方?为什么?

交通、资源方面的影响

2.6自然资源的影响与评价

一、自然资源的概念及其内涵

定义:自然资源是由人们发现的有用途和有价值的物质。

特点:

1.稀缺性:

一定的时间范围内,资源和人口增长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2.区域性:

(1)地带性影响;

(2)非地带性影响。

3.整体性:

各种资源和自然要素之间相互联系,构成完整的资源生态系统。

价值:人类为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发展所耗费的劳动构成了自然资源的价值实体。

二、为经济发展和生产布局提供必要的自然基础

1.为工业、农业、交通、商业等经济活动提供空间和场所,种植庄稼、放牧等需要占用必要的空间,交通线路和站点同样也占用空间。

2.为各种经济活动提供水源,人类可以在没有电、煤、石油的时代生存,但一刻也离不开水源,水是人类的命脉。

3.为工业生产提供生产对象,如矿物等。

三、为地区的劳动地域分工提供基础

1.劳动地域分工是指为充分合理、有效的利用各地的优势,满足国家或地区的需要,而在地域上进行的不同分工,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佳的社会经济效益。

2.要实现合理的劳动地域分工,就必须具备某方面的优势,其中自然条件是最重要的基础。我国山西成为全国的能源生产基地是以该省拥有全国30%以上煤炭资源为基础的。辽宁的工业基础(冶金、石油、机械、化工)也建立在自然条件上。

3.一般说来,在自然条件优良、资源较丰富的中等以上地区,往往可以形成多种产业部门,但在某个时期适应本地条件的产业结构则是不同的。确定地区的产业结构必须和地区条件有机的结合。

四、影响产业分布的地理界限(受自然条件影响农业最明显、交通次之,工业相对较小。)

1.工业生产:原材料消耗量大的工业多分布在原材料产地,采矿业只能在矿体所在地;钢铁工业。

2.交通运输:江、海水运集中在湖、河、海水面广阔的地域,铁路、公路线多分布于地形条件较适宜的地区。

3.农业:经济林木和农作物分布的界限受自然条件限制,橡胶──原产巴西热带雨林,要求高温(18℃以上)、高湿(1000MM以上降水)、静风(3米/秒)。

2.7要素投入的影响与评价

一、能源的影响评价

能源危机已经显现

1.石油:估计石油储备2035年就将消耗殆尽。

2.天然气:由于天然气的年消耗量增长很快,枯竭的时限有可能是2040年。

3.煤炭:估计在2100年煤炭退出历史舞台。

4.核燃料铀:可以维持到2030年左右。

二、劳动力的影响和评价

劳动力的影响(人口也是消费者)

1.特色

劳动力是人口中有劳动能力的一部分人口。

人口密集地区(大都市)有着多种多样的熟练劳动力,这利于区域发展。

2.素质

普通劳动力对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影响越来越小。

高素质科技劳动力的需求成为影响现代经济活动区位。

3.成本

劳动力的空间上分布不均及其空间移动性。

劳动力成本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区位选择。

4.移动

劳动力的空间移动也对经济活动的区位选择及其变化产生重要的影响。

中国“民工潮”现象。

2.8市场因素的影响与评价

一、市场的其它主要影响

1.市场需求的变化影响产业结构。

2.市场价格将影响产品的比例关系,具体包括产品--半成品、产品--原料之间的关系。

3.市场竞争影响生产水平。

4.市场这支处看不见的手对经济的调解作用已经公认:

(1)在消费者之间调剂成千上万种产品,反映他们的偏好

(2)可在生产者之间调剂成千上万种生产性投入,从现有投入中获得最大的产出。国家要担当这个任务,要承担大量的责任,带来决策和控制的高成本;

(3)市场通常比政府更加灵活,并能适应变化着的条件,自动的为经济增长、创新、和调整提供激励机制,这些功能政府有时无法做到,或收效甚微。

二、市场失灵

1.不断增长的集中与垄断势力――规模经济影响巨大,在某些行业形成垄断。

2.外部经济——一个项目的多种利益被与此无关的人们享受。

3.外部不经济——不由企业承担的外部成本,如污染、水产资源的消耗等;(交通\基本建设)

4.市场不能提供发展所需要的经济结构。一些全新企业管理者和生产者边干边学,生产率不断提高,成本下降,投资者不投资这样的企业;

5.在发达国家公民用美元投票。而在发展中国家,偏僻无知的民,无权投票决定生产和服务,对经济的影响不正常

6.条件变化后,全国范围内的劳动市场、信贷市场、外汇市场无法迅速调整,不能达到供需平衡,也是现代经济的特征,影响市场功能的发挥。

第三章区域产业结构的研究

3.1前言

产业结构研究的目的:

产业结构总是处于动态的演变中。虽然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特点、组成各不相同,但产业结构的演变都遵循一定的普遍规律。也是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参考指标。

1. 揭示地区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

2. 产业结构特点与地区经济增长的关系

3. 探讨影响地区产业结构特点因素

4. 确定调整的方向和途径,促进经济发展

3.2产业结构的划分

一、高新技术型产业的划分及基本特点

高技术产业是指那些技术变化快、产品寿命周期短、产品性能和工艺技术改进快,以高技术为核心力量发展起来的产业。高技术产业是个动态的概念,对其认识也在逐步深化。 OECD(经合组织)则依据产业的R&D密集度将制造业分类为高技术、中高技术、中低技术和低技术四大类。我们认为,后一种分类方法能更准确的反映出动态变化着的高技术产业基本特点:

1. 产品知识密集程度高

2. 产品附加价值高,垄断价格与专利利润

3. 激烈的市场竞争

3.3产业结构的总体演变

一、产业结构演变的影响因素

1、技术进步的影响

技术进步对一、二产业有差异,第二产业更容易受到技术的影响。技术---劳动力减少;规模扩大---吸收农业劳动力;

技术进步把更多劳动力从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二、三产业劳动率高也是原因。

2、收入水平提高及消费结构变化

随着收入的增加,用于第一产业产品的比重下降;对第二、三产业提出要求;恩格尔定律。

3、社会分工与市场经济水平

社会分工细化后,第一、二产业对第三产业需求增加。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与市场化程度相关。

4、利益的趋动

5、国际贸易平台也是重要条件

5、劳动生产率的差异

3.4中国产业结构的演变

一、中国产业结构的演变历程

二、中国重工业超前发展阶段产业结构的演变及原因

1.新中国成立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对中国持敌视态度,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中国要获得真正的独立,必须加快发展国民经济,建立独立完整的国民经济系;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正在由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过渡,重工业的规模和水平仍然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三、中国重工业超前发展的政策体制环境

1.扭曲的低工资政策;

2.低利率与低汇率政策,降低重工业投入的资金成本;

3.基础产业产品低价格,制造业产品高价格政策;

4.农产品低价格和各种服务低价格;

5.高度集中的企业管理制度和物资分配制度。

四、中国重工业超前发展的成败得失

1.从产业结构的演变看,改革开放以后发展最快的产业是传统体制下受压制的产业,它们依次是农业、轻工业、家电产业及服务业;

2.从总体上看,中国正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开始了新一轮的重化工业过程;

3.地区间产业结构雷同,区域经济发展缺乏效益是中国在21世纪之初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4.中国区域经济跨世纪发展的主要任务就是要规范政府职能,加强宏观调控力度,发展大量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特别是培育一批大型企业集团,使其成为实现资源跨区域优化组合的重要力量,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3.5课后思考题

一、如何理解中国改革开放之前有悖于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的工业化道路?

建国初期,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很低。1952年中国人均GDP仅为119元;在GDP中,第一产业比重高达50.5%,第二、第三产业比重分别为20.9%和28.6%。根据工业化的一般规律,建国以后中国应该首先发展轻工业,增加就业,进行资本积累,逐步由轻工业发展到重工业,促使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但是,中国政府选择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1978年以前三次产业结构演变的过程基本上表现为第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下降,以及第二产业中重工业比重上升、轻工业比重下降的过程,重工业的增长远远快于国民经济其他各产业的增长。建国以后,中国选择重工业优先发展的道路是由当时国际国内环境所决定的:

第一,由当时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所决定。新中国成立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对中国持敌视态度,.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中国要获得真正的独立,必须加快发展国民经济,建立独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

第二,由当时世界经济所处发展阶段所决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正在由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过渡,以电子为代表的一系列新兴产业尚未得到迅速发展,重工业的规模和水平仍然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力图富强的新中富民,在世界经济体系中自立自强中国重工业超前发展是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客观上大大促进了中国重工业的迅速发展,很快建立了中国的重化工业体系,中国

国力也得到大幅度增强,1952—1978年中国国民收入年均增长6.1%,以1952年中国GDP 为100,1978年GDP指数为471.4,这一时期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产业结构也得到一定程度的调整,农业在GDP中的比重由50.5%降至28.1%,第二产业由20.9%上升到48.2%,第三产业则由28.6%降到23.7%。但是,由于重工业超前发展的工业化道路有悖于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产业结构优化困难,除重工业以外的农业、轻工业和第三产业发展受到了严重限制,第三产业比重绝对下降是极不合理的产业结构走向;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改善,国民难以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企业效益低下,投资效益低下,国民经济运行困难;城市与乡村差距不断扩大,二元经济结构日益呈现刚性。所有这些重大问题与矛盾日积月累,不断加剧,呼唤中国重新思考经济发展的道路选择,需要彻底改革经济管理制度。1978年改革开放是历史的必然。

二、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特征是什么?为什么?

到90年代中期,中国的产业结构及轻重工业结构基本理顺,从总体上看,中国正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开始了新一轮的重化工业过程。这一重化工业过程与传统体制下的重工业超前发展有质的不同,它将为中国21世纪的发展开辟崭新的天地。

第四章工业部门结构的演变与调整

4.1基础产业和主导产业的划分

4.2主导产业的选择

主导产业的选择指标

理论依据:主导产业是在区域比较优势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区域比较优势可以用比较优势系数来测度。

指标:由比较集中系数、比较生产率系数、比较输出率系数和比较利税系数等构成的一个综合指标。比较优势系数是这四个系数的乘积。

判断标准:区域某产业的比较优势系数的值越大,越具备成为主导产业的条件。

一、比较集中系数

1.区位商

指某个地区特定部门职工人数占地区职工总数百分比与全国该特定部门职工人数占地区职工总数百分比的比值。区位商越大,说明地区该部门的专门化水平越高。

2.比较集中系数

比较集中系数= (a/A)/(b/B)

式中: a——某产业的产值;

A——区域所有产业的产值;

b——全国该产业的产值;

B——全国所有产业的产值。

3.比较输出率系数

比较输出率系数=(m/M)/(n/N)

式中:m——某产业产品的输出量;

M——区域该产业产品的生产量;

n——全国该产业产品的区际交换量;

N——全国该产业产品的生产量。

4.比较利税率系数

比较利税率系数= t/T

式中:t——区域某产业的产值利税率;

T——全国该产业的产值利税率。

二、高产业关联度

理论依据:主导产业通过与相关产业的关联来组织、带动它们发展。因此,一个产业若只是比较优势系数高,而产业关联度低,仍不能成为主导产业。重要的是投入产出表研究,难度比较大。(动态/静态/实物/货币)

关联产业概念: 直接与主导产业在产品的投入产出、技术等方面有联系,为主导产业发展进行配套、协作的产业。

关联产业类型:

前向联系产业:利用主导产业产品的产业。

后向联系产业:为主导产业提供生产资料的产业。

侧向联系产业:为主导产业提供技术、能源及其它服务的产业。

指标:某产业的关联度可以利用投入-产出逆阵系数表,通过计算其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来判断。

投入产出方法假设:

纯部门性假设,生产同一产品生产规模报酬不变,线性变化

价格不变

技术系数不变

静态投入产出,需要动态的更符合实际

列昂惕夫逆矩阵

感应度系数=a/A

式中:a ——某产业横向逆阵系数的平均值;

A——全部产业横向逆阵系数的平均值的平均。

其它产业部门增加一个单位的最终需求时,对该产业所产生的生产需求。

影响力系数=b/B

式中:b——某产业纵列逆阵系数的平均值;

B——全部产业纵列逆阵系数的平均值的平均。

当一个产业部门增加一个单位的最终需求时,对其它产业所产生的生产需求。

三、高生产率上升率

理论依据:主导产业是生产率上升率高的产业。

指标:综合生产率,包含了资源生产率、劳动生产率、资金生产率和技术生产率在内的综合生产率。

判断标准:对各产业的各个生产率上升率进行综合权衡,其中综合生产率上升率最高的产业就可以作为主导产业。

4.3 工业结构的诊断与调整

一、区域产业结构病理的类型

区域经济病:因区域经济失调或企业竞争能力衰退,而产生的慢性病。特征是经济长期增长缓慢、失业率高、生活水平低、人口大量外流。

1. 结构性老化

(1)地区内长期起主导作用的产业,技术发展停滞、产品更新换代慢、产品缺乏竞争能力,市场乏力;

(2)由于昔日的主导产业市场变小,迫使生产企业缩小规模,结果导致工人失业,这些失业工人迁到容易就业地方;

(3)由于人口和劳动力大量外迁,导致区内税收下降,国民收入减少,结果是拿不出钱扶持新产业、新技术及开拓新的市场。

2. 经济结构落后地区

主导产业仍然是那些初级产业,如林业、矿业;另工业主要有农林矿产品加工等简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产品销售增长慢、生产停滞设备利用率低。

经济发展水平低——文教卫生条件差——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受限制——地区经济发展环境恶化——与先进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更大。

3. 经济结构臃肿、紊乱

出现在经济过渡繁荣的地区。基本模式是经济规模过大——超过区域的承载能力——比例失调——地区经济发展速度趋于缓慢。

国家的经济中心,集中了一些早期的生产部门如纺织、服装等。积累资金、科技、信息、经济基础、市场等方方面面的有利条件。相应也把许多新兴工业吸引到这里落脚。

4. 主导产业面临严重的产能过剩

产能过剩是指在计划期内,企业参与生产的全部固定资产,在既定的组织技术条件下,所能生产的产品数量,或者能够处理的原材料数量超出市场消费能力。生产能力是反映企业所拥有的加工能力的一个技术参数,与生产过程中的固定资产数量质量、组织技术条件有很大关联,因此,有种说法认为产能过剩并不意味着产品过剩是有道理的。

5. 区域企业竞争能力减弱

(1)地区企业的集聚效益逐步消失

(2)企业布局不合理(石油化工\钢铁)资源优势消失

(3)工业设备老化,技术落后,致使产品质量下降、生产成本提高。

二、区域产业结构病理的诊断

三、调整工业结构依据的主要理论

1. 发展阶段论(钱纳里模型)

(1)以轻工业为主阶段

也称劳动力密集型工业时期,是个资金和技术装备的积累过程。

(2)重化工业阶段,

①煤炭、电力、冶金、化学等能源和原材料为主的资金密集型时期,经过第一阶段的发展资金有一定积累,但技术条件还差。

②电子、机械等加工组装工业为主导阶段,也是技术密集型阶段。

(3)以高技术为主,又称后工业化社会

具体工业部门包括微电子、激光、机器人、生物工程、海洋工程、航天技术、核能技术等,也称知识密集型产业。

2. 动态比较费用论

发达地区的资金雄厚、技术和基础设施条件好,产品的需求弹性高;

不发达地区的产业以农业和原材料工业等初级产品的生产为主,产品的需求弹性低,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后,两者间的差距将进一步拉大。

为了充分发挥“后发展”优势,不发达地区可选择一些起点较高,产业的关联度也较高的产业发展,增强产业的竞争能力。经过一个动态的消涨过程,缩小两类地区之间的差距。

美国的硅谷是比较典型的。

3. 如何应用相关理论指导区域发展?

发达地区---产业循环

落后地区---动态比较

发展阶段论全部适用

第五章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

5.1 空间结构的理论与实践

一、区位论

也被称为标准化理论或立地原理,是企业或生产项目选择最优区位的理论。

产生:该理论最早出现于经济学界,十九世纪初期,德国经济学家杜能根据农业商品生产与市场的空间关系,探索由于区位不同引起的农业生产地域分异。

二、农业区位论

农业区位论——系指以城市为中心,由内向外呈同心园状分布的农业地带。

杜能既是学者也是农场主,1800年在德国南部麦克伦堡城东购置了146公顷土地,经过多年经营,积累了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

杜能采用了“孤立法”进行研究,即在众多影响农业生产的要素中,分离出一种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探讨其它要素相同的条件下,农业生产的分异规律。

三、农业区位论的假设条件(由此推算在一定时期内唯有运费是个变量,运费低,利润才大。)

1.孤立国中的唯一城市在平原的中央,周围为农业生产基地,外侧为荒野(黑箱)

2.城市是多余农产品唯一的市场,而且城市与其它市场也不存在农产品的交流;

3.孤立国内部的唯一交通工具是马车(假定无水运,当时火车运输还没有);

4.腹地是匀质,即认为气候、土壤等环境条件相同,农业生产经营者的水平相同

5.农业生产追求最大利润,并可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生产结构;

5.运费与距离成正比,运费是由生产者支付的。P-T=V-E=K

6.P──利润;T──运费;V──市场价格;E──生产成本;K──常数。

四、农业生产孤立国的六个地带及特征(产品的可运输性增强)

五、对杜能农业区位论的评价

优点问题

1.阐明了市场距离对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的影响,及土地利用方式的带状分异;

2.揭示了农业生产的基本地域分异规律;

3.把众多的影响农业生产要素抽象化,经过演绎、分析,确定了运输这个主要影响因子;

4.研究方法对今天的研究也有启示。1.采用单一因子的分析的方法,把可能引起农业生产地域差异的土地、地形、土壤、气候等自然因素;人口、劳动力、社会经济条件等都看作常数,不符合实际。正是由于这些条件的差异才形成农业生产的地域差异;

2.由于运输成本的降低,也由于冷冻保鲜技术水平的提高,距离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在减弱。相反,技术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已经成为重要影响因素。

3.也正是由于问题的复杂性,对农业生产地域差异的研究还在进行。多是综合研究基础上建立模式。如线性规划等方法。

地域空间核心即经济地域的中心城市.现代经济条件下,地域空间核心以工业为主要内容,但也有商业、金融、旅游或行政管理等内容。

1.组织作用

核心城市不只是地域的经济中心,往往也是不同等级的行政中心,可以充分利用行政杠杆和经济杠杆的作用,发挥中心城市的核心组织作用。

2.聚集作用

首先,外围区域人口与人才的向核心集聚;其次,是外围区域农矿产品和初级加工产品的集聚;再次,是资金通过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税收、储蓄等金融流通渠道的集聚。3.辐射扩散作用

核心城市的专业化部门带动作用、专业化与协作、专业化与地区分工等横向经济联系的不断发展;科技文教事业向外辐射扩散作用的加强。

4.传输作用

人员、能源、原材料、工农业产品、资金、信息情报的传输,核心城市则成为所在地域空间结构的中枢。

七、区域中心---空间网络---外围空间(三者的关系)

空间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依靠三者的统一协调来推动经济地域的发展。

表现为经济功能的一致性和结节、网络与规模等级的协调性。

经济地域内,核心城市的大小,其它城镇的数量与规模,外围地域的经济内容和经济实力强弱与网络的密度、质量和数量之比,有着正常的比例关系。

总之,核心、外围、网络三者之间就是在不断的协调→不协调→协调……的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5.2社会空间结构的演变阶段

一、演变阶段

社会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演变方向。

每个特定的发展阶段,社会经济的个体在大致相同的方向集聚。

即产业的空间演变有一定规律可循;个体无规律,总体有趋势。

演变阶段:

1.农业经济占绝对地位的阶段

2.由农业经济向工业化的过渡阶段

3.工业化的中期阶段

4.后工业化阶段

产业结构的演变是基础—空间结构\环境条件——三条线

二、韦伯工业区位论的假设条件

1.分析特定的工业生产区域,只探讨影响工业布局的经济要素,而假定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和人口密度等条件不存在差异;

2.原料分为水、砂石等遍在性的,也有煤、铁等局地原料。原料地和燃料地是已知的;

3.不同区位的劳动工资水平有差异,但是这种空间差异是不变化的;

4.消费地是一定的,工业产品只在指定的消费市场销售;

5.Y=KXY──运费、K──运费率、X──运距,主要以铁路运输为参照系。

目标──选择工业生产成本最低的区位。

6.影响因子──①原料和燃料②工资③运费④集聚⑤地租⑥维修及折旧⑦借贷和利息。

三、工业区位论的启示及应用中注意的问题

启示:

1.因子分析方法可以借鉴;

2.运输因子、劳动力、聚集因子的确是工业区位的重要因子;

3.等费用法也个比较形象可行的分析方法。

4.由此分析的结论对解释今天工业布局的现象也有参考价值。

注意:

1.结合GIS方法可以进行更系统的分析;

2.仿真系统已经发展到现在这个水平,期待能对现实情况进行计算机仿真;

3.工业部门之间的影响日益明显,仅考虑成本因素有进也会陷入困局;

4.工业布局更多与产业发展阶段、园区功能等有密切联系。

四、工业化中期阶段轴带为主的原因

全社会的投资能力增强,处于强烈的动态增长时期。

一方面,钢铁、机械、化工、动力、纺织等工业部门日益强大;

另一方面,第三产业迅速发展,稠密的交通运输网延伸到比较广的区域。

城市的规模日益扩大,区域内往往形成二级、三级的次级中心城市。

城市现城市间、城乡间的交流也日益频繁。

1.大区间的发展不平衡程度增大,集聚原则在经济区位的决策中占统治地位。

2.发展轴线和城市居民点共同构成了“点—轴开发系统”,产业主要集中在高等级城市和交通轴线上。

3.大城市不断发展,城市的规模等级更明显。

五、工业化中期阶段的机制与典型

所有部门都有发展:轻工业地位下降,铁路运输、船舶制造、机械制造业的大规模发展。

煤、铁、石油、天然气、铜、铝等对地区经济发展起决定作用:

1.资源数量和分布决定采掘工业规模和方向;

2.资源的组合特征影响原材料加工体系和加工工艺路线;

3.资源的品种和质量影响加工工业的技术经济指标。

德国鲁尔区:在大规模开发煤炭的基础上,形成煤—钢—电—化—机械为主的产业体系。“移铁就煤”

辽宁中部:煤铁丰富、冶金辅助材料配套好。电力、金属冶炼、机械工业、炼油工业、石化工业。

六、工业化阶段以网络为主的原因

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收入达到较高的水平,信息要素日益重要,产业布局的经济原则面临挑战。地区间就业、收入、消费、和选择机会的差异逐步消失。

以高技术布局为主:资源在某种意义上被“淹没”,追求安静、清洁的环境,形成美国的硅谷、日本的筑波、中国的北京中关村。

1、逐步消除了地区间的不平衡。集聚经济在区位决策中的作用下降,而公平、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日益受到重视。

2、完成了点---轴的开发系统,逐步向网络系统过渡。

网络:各种行为主体之间在交换资源\传递资源过程中发生联系时而建立的各种关系的总和。

5.3区域空间结构演变模式

一、增长极理论的概念

增长极理论是由法国的经济学家佩鲁在50 年代提出来的,是不平衡发展理论的主要依据。

增长极最初是指工业部门的关联和乘数效应。作为增长极的产业部门被称作关键产业,它的特征是生产规模大,有很强的增长推动力,并且与其它产业有广泛的关联,该产业的发展将带动地区经济的全面振兴。

逐步引入区域的开发模式中。即认为在工业化条件下,经济增长在空间上是不均衡的,当关键的产业增长时,该部门所在地区的其它产业也开始增长,地区的税收情况改善,购买力上升,新的产业被吸收过来。

二、极化效应

累计优势:形成极点城市不断的积累有利条件。

集聚效应:部门联系、共同使用基础设施。

规模效益:边际成本递减。

乘数效应:产业关联效应,投入产出法,列昂惕夫逆矩阵。

三、增长极的扩散作用

规模经济效益将随着生产要素的不断投入而形成“收益递减”,企业的边际效益达到最大后下降。

极点的区域是有限的,其环境、空间、经济容量也是有限的,不是靠增加投资和设施所能解决的,扩充到一定程度后将产生经济病理(环境、资源、社会、交通),必然出现经济的扩散趋势。

区域经济发展高级化阶段的重要表现,国家或地区政策。

四、增长极理论——扩散效应的影响

1.增长极的成长,对周围地区有关原料的生产部门或行业起着推动作用;

2.创造和扩大了有关部门的产出量,将刺激周围地区建立新部门或新行业;

3.有关行业的发展,创造新的与工资收人增长同步的消费品需求;

4.推动创造发明或有效地吸收国内外先进生产技术,并迅速扩散;

5.促进进口替代品的生产,出口贸易相应增加;

6.同步地将在空间上形成或扩大不同层次的节点——城镇;

7.有关企业的全面发展,会产生对周围地区劳动力的有效需求,会形成向周围地区的投资扩散,从而解决一些落后地区的劳动力转移问题和建设资金不足问题。

五、增长极理论——反波效应分析

增长极的成长也可能产生对区域发展的不利影响——反波效应。

将抑制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从而扩大区域内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和不平衡。

1.增长极会抢先占用区域内稀缺资源;

2.所产生的聚集力,使原来的产业发生空间转移或因失去地方市场而被挤垮;

3.增长极会吸引很多人才,造成这些地区的人才外流,降低地区人口素质;

4.良好的投资环境,会强烈吸引周围资金,进而减少这些地区的投资来源。

5.4发展轴的类型及结构

一、点—轴系统的概念和特征

点--主要是指各级中心城市。

轴--在一定方向上联结若干不同级别中心城镇而形成的相对密集的人口和产业地带。

轴线是区域经济设施、社会设施相对集中的地区。

根据空间相互作用原理,该带对周围地区存在一个“力场”,有吸引作用。

轴线附近的产业则产生一种向心力,这个力不仅指向一个点而是若干个点或一条线。

轴线上集中的产业及设施通过产品、信息、技术、人员、资金等,对附近地区有扩散作用。扩散的物质和非物质要素作用于周围的区域,与区域的其它要素结合形成新的生产力。

增长极的极化与扩散作用仍然起作用,表现方式由点扩展为线,甚至是网络。

二、点轴模式在区域开发中的作用

1.顺应社会经济发展必须在空间上集聚成点、产生巨大的空间集聚效应;点-轴形式可发挥这种效应。

2.充分发挥各级中心城市的作用,区域规划中,首先必须把各级中心城市作为规划的重点。

3.实现产业布局与线状基础设施的最佳结合。

4.沿着轴线的方向,往往是经济发展阻力最小的方向;点-轴开发有利于城市之间、区域之间、城乡之间方便的联系。有利于实现区域专门化,形成有机的地域经济网络。

三、沿海发展轴

海岸带发展轴的形成:

1.世界经济联系普遍加强,海洋运输的发展和海洋运输技术的不断提高,加强了海岸带地区的地位。现代化的海洋运输大大缩短了经济距离,使资源对产业布局的限制减弱。许多工业部门向沿海地区转移。

2.海洋生物资源、矿产资源、能源及海水的利用相联系。

3.沿海地区的地形、气候、水资源等方面条件也存在明显的优势。

4.沿海地区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累各因果。

5.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海岸带发展轴的一般特点:

1.新技术、新产业的发源地和扩散源。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最易于接受其它地区的新思想、新技术;同时也由于长期的经济技术积累,许多创新也出现在海岸带地区。如美国、德国的阳光地带,和东南亚国家的沿海。

2.产业的关联不强。海岸带地区的产业结构,一方面反映了引进的先进技术结构,同时也反映腹地的资源和产业结构特征。因此,协作关系一是对“外”(引进技术),一是对“内”(利

区域经济学复习资料.doc

区域经济学复习资料 1经济区位:经济区位则是某一经济体为其社会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 2经济区域:经济区域是人的经济活动所造就的、围绕经济中心而客观存在的、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耍素并且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经济区域是劳动地域分工的必然给果。3区域经济:是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国民经济,亦是指在经济上有密切相关性的一定空间范围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总称。它是以客观存在的经济地域单元为基础,按照地域分工原则建立起来的具有区域特点的地域经济。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和区际经济联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 4区域结构:所谓社会劳动的地域分工就是指相互关联的社会生产体系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巾于地域分工则形成了区域结构,区域结构最终是巾区域产业结构表现出来的。 5新区域经济观: 第一,突破了传统的区域经济学的理论观念。 第二,新的区域经济学不仅扩大了它的研究范围和层次,而且丰富和修正了区域经济学的一系列理论和方法。 第三,科技园区和工业园区是人类进入21世纪所选择的最佳区域经济模式,它为人类科学技术的发现、发明和创造迅速转化生产力提供了极好的区域经济环境。 第四,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经济特区的设立。 6综合经济区:综合经济区是一个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以交通通信网络系统为脉络,上下级城||了密切联系、城乡结合,拥有某些方而优势和一定经济发展实力,可以为实现更高一级(直至国家)总的发展目标独立承担一个方面任务的连接成片的区域。综合经济区的划分是按极化方法,以区内经济结构的非同一性,即差异互补和相互联系为前提,强调全区功能上的整体性与区内务部门、各个下级区域间经济联系的紧密性,在全国宏观经济战略布局中,形成相对完整的经济结构和体系。 7经济特区:为了发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和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山中央政府设立,给予特殊的经济管理权限,允许海外投资者进行投资活动的特殊地区。 8城市经济:城市经济增长是指城市经济的动态演化过程, 是城市经济作为一个整体的规模扩张与质量提高。城市经济增长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范畴。 科技工业园区:科技工业园区是科技与经济一体化的模式,他解决了科技与经济相脱离的难题,成为经济增长的核心区(增长极),是经济实现突发式、跨越式、阶跃式的发展模式。 9区域产业结构:区域内具有不同经济功能各产业部门的组成及其比例关系。 10二重结构:二重结构,就是在一国一地区的产业结构中,现代化的领域同未现代化的领域同时并存,在这两个领域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断层。 变动导向理论:区域产业结构变动导向,是指从宏观上看, 区域产业结构沿着一个什么样的方向演进。 11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和区际经济联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 12、类型经济区 13、变动导向理论 14、科技工业园区 18、区域开放度 19、极化效应:根据迈达尔理论,任何一?个区域,不管什么原因,只耍它的发展达到了一定的水平,超过了起飞阶段,就会具有一种自我发展的能力,可以不断地积累有利因素,为自己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这口寸,即使原先赖以发展的优势巳经消失,它仍可以向前发展。所以在资本主义市场机制自发作用的情况下,发达地区越来越富,贫穷地区则越来越困难。 20、要素禀赋 21、回程效应:同波效应:指为了在发达区域获得更高的报酬,不发达区域流出其劳动和资木,发达区域或核心区域凭借自身的优势,从不发达和边缘区域吸入要素和资源壮大自己,引起不发达和边缘区域的衰落,扩大区域经济差异。 22、涓滴效应: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并不给与贫困阶层、弱势群体或贫困地区特别的优待,而是由优先发展起来的群体或地区通过消费、就业等方面惠及贫困阶层或地区,带动其发展和富裕。 思考题 1.经济区位的含义是什么? 经济区位则是某一经济体为其社会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 2.经济区域和区域经济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3.研究区域经济的意义是什么? 1、我国是一个自然、人文条件差异大、发展极不平衡的大国。 2、西方国家都曾经出现过箫条区、衰落区,我国某些老矿区集中的地区,人口超载地区等不同类型与成因的“问题区域”至今还没有针对性强,具体可操作的区域政策。 3、任何资源空间优化配置方案的实现,必须以各利益主体合理权益得到保证为前提。 4、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有哪些内容? 关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形成机制,即区域结构变动的理论——地域分工理论;大国经济的区域化发展规律——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理论;关于单个区域经济发展的静态研究理论——经济增长理论。此外,还有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理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理论等 5、传统的有关区域经济学研究的观点有哪几种?请分别论述。 6.区域经济问题与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政策有什么关系? 7.战后区位论有哪些特点? 8.从五个层次上阐述新区域经济观。 第一,突破了传统的区域经济学的理论观念。 第二,新的区域经济学不仅扩大了它的研究范围和层次,而且丰富

区域经济学考试重点

《区域经济学》 题型:名词解释、选择、判断、简答、论述 1、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特点 (1)要求靠近市场。 (2)要求靠近科研机构和大学。 (3)要求有高级的企业管理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力 (4)要求优良的基础设施。 (5)要求具有完备的辅助工业和发达的第三产业支撑。 (6)要求有优良的投资软环境。 (7)要求能靠近投资机构。 (8)要求该地区具有创业精神的城市气氛。 (9)要求聚集性。 (10)要求良好的周边环境和生活质量。 2、主导产业选择的标准 (1).需求潜力大。主导产业的产品应在国内和国际市场具有较大量、长期、稳定的需求。当然首先是针对国内市场。市场需求是所选择的主导产业生存、发展和壮大的必要条件。没有足够的市场需求拉动,主导产业很快就会衰落。 (2).技术进步快且适用性强。主导产业的选择必须特别重视技术进步的作用,所选择的主导部门应当能够集中地体现技术进步的主要方向和发展趋势。与此同时,我们还应注意到,我国受科技和教育水平的制约,整个产业技术水平还很低,不能过分追求高技术。我国技术与经济发展本来就有多层次的特点,技术进步也具有不同层次的内涵,并非一定具有最高水平。所以,我国选择主导产业,必须考虑到技术发展的多层次性和协调性,选择具有启动关联作用的“适用技术”。 (3).部门带动性强。主导产业的选择必须充分考虑它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它应具有较大的前、后向联系和影响,通过这种关联产生对一系列部门的带动与推进作用,并使这些部门派生出对其它部门的进一步促进作用,从而产生经济发展中的连锁反应和加速效应。 (4).就业效果好。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相对过剩,这一方面是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另一方面也造成巨大的就业压力。因此,我们选择的主导产业应具有强大的劳动力吸纳能力,能创造大量就业机会,这样可以既缓解就业压力,又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这一比较利益优势。 (5).有进口替代或出口创汇能力。虽然我国主导产业应以国内市场作为主体市场,但在开放条件下,还必须具有国际竞争意识,重视国际贸易的作用。主导产业应在立足国内市场的基础上,有外向发展潜力,能在国际市场上形成较强的竞争能力,从而既增加有效供给时间,又可为国家换取外汇。在选择主导产业时还应注意选择那些有一定技术基础,但产品长期大量依赖进口的产业加以重点扶植,尽快实现产品的进口替代,并能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增强对引进技术的吸收、转化、创新能力,闯出一条“进口依赖——进口替代——出口创汇”的道路。 3、生命周期理论对于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 产业生命周期是每个产业都要经历的一个由成长到衰退的演变过程,是指从产业出现到完全退出社会经济活动所经历的时间。一般分为初创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四个阶段。 对一个地区来讲,只有懂得产业生命发展周期,才能了解产业发展规律,针对生命周期每个阶段的特征进行产业规划,制定产业政策。通过对产业生命周期曲线、产业生命周期阶段、产业生命周期机制三个方面对产业生命周期进行研究,掌握产业生命周期规律,了解各种因素对产业生命周期的影响,正确判断产业所处阶段,认识产业在不同阶段的特征。才能做出正确的产业战略,区域战略,企业战略,实现真正的产业结构调整。能否抓住产业生命周期规律是一国经济能否稳定快速发展的关键,也是企业能否发展壮大的关键。

区域经济学复习提纲

区域经济学复习提纲 一、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理论体系,主要理论的创立者及其代表作,基本理论观点 1.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从广义的角度构筑区域经济学框架共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区域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部分: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 第三部分:区际关系 第四部分:区域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 第五部分:区域经济政策与管理 第六部分:区域经济学的展望 2.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目前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研究是循着两条路径在向前发展: 第一,理论经济学的路径。从理论分析、原理推导和模型化着手,建立一套规范的区域经济学体系。 第二,应用经济学的路径。从实证分析的要求出发,形成一套适应实际应用的理论体系。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目前仍在构建中。 3.主要理论的创立者及其代表作,基本理论观点’ A、古典区位论 a 农业区位论:德国经济学家杜能(V on Thunen)其代表作是《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奠定了农业区位理论的基础。他认为,在这些方面起作用的是级差地租,首先是特定农场(或地块)距离城市(农产品消费市场)的远近。 b 工业区位论:德国经济学家韦伯(Alfred Weber)其代表作是《关于工业的区位(第一步区位的纯理论)》,从而创立了工业区位理论。其基本框架是,研究运费对工业布局的影响,再研究劳动费与凝集因素对工业布局的影响。 c 运输区位论:美国学者胡佛其代表作是《区位理论与皮革制鞋工业》和《经济活动的区位》终点区位优于中间区位理论 B、现代区位论 a 市场区位论:产生于垄断资本主义时代,主要观点是产业布局必须充分考虑市场因素,尽量将企业布局在利润最大的区位。代表理论有:谢费尔的空间相互作用理论、费特的贸易区边界区位理论、帕兰德的市场竞争区位理论、罗斯特朗的盈利边界理论、吉的自由进入理论 b 中心地理论:克里斯塔勒,其代表作是《德国南部的中心地》 c 区位经济学:廖什,其代表作是《区域经济学》,研究了区位平衡理论,发展了工业区位理论,经济区理论与市场区位理论等。他认为工业布局原则是寻求最大利润。 二、区域、区域开发,区域经济开发的模式和手段 1.区域:通常是指特定的地理空间范围 2.区域开发:是指一定的开发主体对特定区域的自然、经济、技术、文化、社会等各种资源进行综合利用,在保持区域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和谐统一的前提下,求得最大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过程。 3.区域经济开发的模式和手段: A.增长极模式:极化效应+扩散效应=溢出效应 B.发展轴模式

区域经济学复习资料

区域经济学 名词解释 一.中心地:城市化地区或大都市区内占有支配地位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周围区域的中心,是指能够向周围区域的消费者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地点,可以是商店,超市,城市。 二.新产业区:是弹性专精的区域,强调专业化企业之间广而精细的合作,手工技术与现代微处理技术的混合使用,公共和私立部门提供广泛的商业服务。强有力的非正式或制度化地调节企业间的合作与竞争。 三.城镇规模体系理论: 定义:指以一定地域范围的中心城市为核心,由一种规模不同特点各异而又互相关联的城镇组成的空间系统,城镇规模分布是一个区域城市人口规模的层次分布。 特点: (1)关联性。城镇体系的关联性是指体系内部各城镇之间有着合理的分工和密切的经济社会联系,关联性是城镇体系最重要的特征。 (2)整体性。城镇体系的建立,使得各个城镇之间有发达的交通通讯网路连接,从而形成完整的整体。 (3)层次性。城镇体系的层次区域之间的科技合作是科学技术在不同的地区转移和再配置的过程,其内容主要包括科技研发合作、技术贸易和技术转让与技术援助三大类。 四.艾萨德的《区域分析方法》标志着区域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 五.城乡一体化:以城市为中心、小城镇为纽带、乡村为基础,城乡依托、互利互惠、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 六.经济学产生的背景: 区域就是一定的地理空间。区域内的自然资源状况、人口分布状况、交通状况、教育水平、技术水平、工农业发展水平、消费水平、政治制度等等,对于该区域的社会经济活动和生产过程的影响极大。如何使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达到整体最优效果呢?区域经济学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 它的形成和发展最早源于1826年德国经济学家杜能提出的农业区位论,至今已有近180年的历史。然而,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科学,它大体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区位研究由微观向宏观领域的不断扩展,以及各国政府为解决区域问题而加强对区域经济活动的干预,大规模开展各种区域规划工作,区域经济学获得了迅速的发展。最初兴起于西方国家,东欧和原苏联在60年也掀起了区域经济学研究的热潮。我国则直到80年代后才开始这方面的工作。 区域经济学与经济地理学密切联系的一门学科。它一方面对区域的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进行经济评价,对区域的经济、社会因素进行分析,更主要的是制定区域发展纲要提出科学的依据,并为区域经济建立起计量经济模型。 区域经济学产生的历史背景有三个方面:

区域经济学知识要点

区域经济学知识要点 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地区内部和地区之间经济现象和经济关系的学科。它探讨了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资源分配和经济政策等问题。以下是 区域经济学的几个重要概念和理论。 1. 区域发展差异 区域发展差异是指不同地区在经济发展方面存在的差异。这种差异 可以基于地理位置、资源禀赋、政治环境和经济政策等因素。区域发 展差异的研究有助于了解经济的空间分布格局,同时也对政府制定区 域发展政策有指导作用。 2. 区域竞争与合作 区域间的竞争与合作是指不同地区在经济上的相互影响和互动关系。一方面,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异会导致竞争,各地区会争夺资源和市场 份额。另一方面,地区也会通过合作提升整体经济效益,例如共享基 础设施、合作开展研发等。 3.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主要探讨了为什么一些地区经济增长更快,而其 他地区增长相对较慢。其中一个重要的理论是新经济地理学,提出了 地理因素对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它认为地理要素如交通、市场和劳 动力流动等对于促进经济增长至关重要。 4. 区域产业集聚

区域产业集聚是指同一地区内相关产业的聚集现象。这种集聚可以 减少交通成本和信息传递成本,提高产业效率并实现规模经济。同时,区域产业集聚也能够促进技术创新和知识跨域共享。 5. 区域规划与政策 区域规划与政策是指政府为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和解决区域差异而采 取的措施。这些规划和政策包括优化资源配置、提供基础设施、鼓励 企业投资和培养人才等。区域规划与政策的制定需要综合考虑市场环境、地方特点和经济潜力等因素。 6. 区域经济一体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多个地区在经济上的合作与整合。它可以通过 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化和人员流动自由化等措施来促进地区间的经 济联系与合作。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助于提高整体效益、降低交易成本 和促进资源配置的优化。 总结起来,区域经济学研究了地区发展差异、区域竞争与合作、区 域经济增长、区域产业集聚、区域规划与政策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等 问题。通过深入研究这些问题,可以为地方政府决策和经济发展提供 理论依据和参考。

区域经济学复习题

区域经济学复习题 一、区域及区域经济的概念。 区域:区域指便于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经济活动而以整体加以考虑的、并考虑行政区划基础上的一定的空间范围,是经济活动相对独立、内部经济联系紧密、体系较为完整、具有特定功能的地域空间区域 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对资源、要素和市场在空间上进行优化配置,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进社会福利的经济科学 二、区域差异形成的原因 1.自然禀赋差异即要素分布的非均衡性。 2.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 3.经济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 三、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1、地理位置因素:地理位置是对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经常有影响的因素,它能加速或延缓地区经济的发展。因为地理位置不仅关系到自然条件,而且还关系到交通、信息和一系列社会经济条件。 2、自然因素:自然因素包括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两个方面。自然条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包括未经人类改造、利用的原始自然环境,还包括经过人类改造利用后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是经人们发现的有用途和价值的物质。 自然因素是产业布局形成的物质基础和先决条件。 3、人口因素: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这两方面的属性对产业布局都有深刻的影响。 (一)作为生产者的人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人口数量对市场规模和资源开发程度有较大影响。 人口质量或人口素质也对产业布局产生重大影响。 (二)作为消费者的人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人口的消费状况对产业布局也有明显的影响。各个地区人口数量、民族构成和消费水平的差异,要求产业布局与人口的消费特点、消费数量相适应。

4、社会经济因素:影响产业布局的社会经济因素主要有历史基础、市场条件、国家的政策、法律、宏观调控、国际政治条件等。 5、科技因素:首先,科技的进步改变了自然资源的经济意义,扩展了产业布局的地域范围,改善了各类矿物资源的平衡状况及其地理分布,从而使产业布局的自由加大。 其次,技术进步改善了产业本身的分布状况。由于生产工艺、运输技术、输电技术等方面的进步,降低了生产成本,扩展了时空范围,从而改变了产业布局的面貌。 再次,技术进步改变了产业内部结构。新的工业部门不断出现,老工业部门不断赋予新的内涵,在产业区位选择上也出现新的情况。 四、是产业布局指向,产业布局指向的类型有哪些? 产业布局指向:在各种因素和机制的共同作用下,大范围区域的产业布局往往具有倾向于某一类地域的趋势,称为产业布局指向。 产业布局指向的类型: (一)资源指向型: 1、燃料动力指向 2、原料地指向 3、劳动力指向 4、技术指向 (二)市场竞争指向 1、市场布点指向 2、交通运输枢纽指向 3、消费地指向 (三)、无差异指向 五、据报道,经中国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批准,首钢集团已将其钢铁冶炼部分全部从北京迁到了河北省唐山地区曹妃甸,在那里建设一个具有国际水准的钢铁联合企业,这意味着中国前所未有的、规模最大的、最系统的城市特大型企业实现了搬迁工作。请分析: 1.当年首钢选址北京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首钢选址北京,主要是附近京西煤矿的煤炭和周边铁矿石的充足供应,属于原料导向型的钢铁工业。 2.新首钢迁址曹妃甸,布局的主导因素有无变化?

(完整版)区域经济学吴殿廷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区域、区域系统与区域经济学 1.区域的概念 地理学把区域定义为地球表层的地域单元,并且具有可重叠性和不可遗漏性; ?政治学将区域看作是国家管理的行政单元,具有可量性和层次性; ?社会学则视区域为具有相同语言、共同信仰和民族特征的人类社会聚落。 经济学中的区域必然是一个具有特定经济功能的、具有同质性或内聚性特征的区域即经济区域。 2.区域的类型 [1[、按物质内容划分:A:自然区域B:社会经济区域 [2[、按内在结构划分A:均质区域B:枢纽(结节)区 3.区域的特征:内在整体性、空间界线的客观性与模糊性 4.区域系统的组成 ?按照系统科学的思路研究区域系统的组成,首先是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等子系统,各子系统更进一步分成更小的子系统,乃至要素。 ?对区域经济系统来说,更关心的是区域产业结构的构成和地域构成。 5.区域系统的特征 ?(一)综合性与整体性 ?(二)动态性与开放性 ?(三)空间性与区域性 ?(四)层次性 ?(五)自适应性与自组织性 6.区域系统主要涉及下列14个方面的结构: ?1)空间结构2)城镇结构3)资源结构 ?4)社会(人口与劳动)结构5)产业结构6)规模结构 ?7)技术结构8)投资结构9)消费结构 ?10)交通结构11)能源结构12)消费积累结构?13)进出口结构14)市场结构 7.区域系统结构的分析方法 1、要素比例分析法 包括:百分比、区位商、基尼系数、集中化指数、多样化指数等计算与分析等。 (1)百分比--个要素占总体的比重。 (2)洛伦兹曲线-----研究的是国民收入在国民之间的分配问题。它是美国统计学家洛伦兹提出的。 基尼系数小于0.2表示绝对平均; 0.2—0.3表示比较平均; 0.3—0.4表示基本合理; 0.4—0.5表示差距较大; 0.5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8区域系统的演化 [1]、演化方向无序----有序的过程:由简单到复杂; [2]、地域演化点—线—网—面的融合。 [3]、演化方式 A 渐变模式---普遍的。B 突变模式---特殊的。 9.区域经济系统形成和发展的客观基础 ●【1】自然禀赋的差异性

区域经济学复习资料

区域经济学 一.填空和名词解释 1.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分为三部分,即区域发展理论区域关系理论和区域政策理论。P15 2.区域经济合作的内容,主要包括工业贸易合作资金合作劳务合作及科学技术合作等四大方面 3.区位商:是指一个地区特定部门的产值在地区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与全国该部门产值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之间的比值。 4.生产要素禀赋:指区域内各种生产要素的相对丰裕程度。 5.产业政策:是以区域经济各产业为对象,通过对各产业的保护扶植调和完善,直接或间接参与产业或企业的生产经济活动的总称。 6.主导产业是指以地区资源优势为基础,能够代表区域经济发展方向,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支撑主宰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 7.区位理论是微观经济理论,它要解决的主要是厂商如何布局才能使成本最低或利润最大的问题。古典区位理论包括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运输区位论。现代区位论包括市场区位论中心地理论区位经济学。 8.聚集效应是指由于某些产业部门某些企业向某个特定地域集中所产生的使生产成本降低的效果,主要是通过企业间的分工协作扩大生产规模等方法来实现,表现为联合化和协作化。 9.增长极是指围绕集中而优先增长的主导部门而组织的有活力的高度联合的一组产业,它不仅能迅速增长,而且能够带动其他相关部门的发展。 10.人力资本:是指以人力资源为核心,主要以人的能力的利用开发为表现的,包括教育工作经验以及人口的健康营养状况等因素在内的资本形式。 11.投资环境存在于受资区域内,能够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及其结果的一切企业外部因素的总称。 12.工业贸易合作又叫工贸合作,它包括合作双方在制造业领域的生产合作和加工贸易合作两个方面。 13.城市化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它表现为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城市数量的增加规模的扩大以及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提高,是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革并获得巨大发展空间的表现。 14. 地区形象是公众对该地区的综合评价和总体印象。 15. 区域规划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具体安排,是战略思想的细化。它包括区域发展产业发展土地利用城镇体系等多方面的内容。 二.简答 1.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答:第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制定符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经济发展战略。第二,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间的协调发展。第三,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第四,把握市场,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把区域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第五,进一步规范政府职能,加强宏观调控力度。第六,提高企业竞争力,打造一批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企业或企业集团,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2.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是什么? 答: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是指在城市的过程中,能够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各种力量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可以概括为农村的推力和城市的拉力,以及它们交互作用所产生的共同的作用力。表现为:一.农村与农业是城市化的原始动力;二.规模化与积聚共同构成城市对企业的拉力;三.较多的就业机会与城市文明共同构成城市对居民的拉力。 3.区域经济增长的机制是什么? 答:区域经济增长机制大致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需求的拉动,包括区内的需求和区外对本区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有需求拉动生产;其二是供给的驱动,原材料资本技术劳动的供给,必然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并形成新的需求。.区域经济增长的机制表现为:一.要素投入的驱动机制二.中间产品投入的拉动和驱动机制三.产业部门增长的拉动机制四.先行地区增长的拉动机制。 4.区域经济发展的含义是什么?

区域经济学复习重点

区域经济学复习范围 第一章导论 1.1 区域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狭义上: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 广义上: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研究经济现象在地理空间上的发展变化规律。联系上:研究区域经济学需要熟悉其他相关的经济学和地理学知识。 1.2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六个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海陆统筹。 三期叠加: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集约、可持续、创新。 一、区域经济学的作用: 1.综合开发利用区域条件 2.确保生态环境良性循环 3.建立国家或地区经济系统 4.开展地域空间结构研究 二、中国区域经济学的特殊历史使命: 第一,研究的核心问题:深入研究中国作为一个特定区域的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及人们利用规律驾驭经济活动、提高发展效率的基本途径。 1.农业—集体—承包 2.城市—公有—多种所有制 第二,区域经济学者有义务回答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要求及人们有效作用于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途径与措施。 1.港口发展问题 2.中等收入陷阱问题 第三,研究的历史使命:我国的政府需要一门系统阐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资源开发的

理论,该理论应能够回答处于区域发展各个过程中所产生的基本问题以及政府可能采取的对策。 1.3 区域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一、经济地理对区域的认识: 1.对区域认识的延伸 在自然地理的基础上加入人类和经济的因素。 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人类和自然都应属于区域的特征。 把一个地区的自然特征和人类所从事的经济活动结合起来,是经济地理学对区域进行研究的主要特点。 2.区域的分类——区划 自从人们认识了区域,区划就成为人们对区域内部的组成及其区域之间相互关系认识的一种必然手段。 首先把地表看作一个整体,然后对地表进行逐层分解,形成一个区域系统。 3.类型区(产业相同的一个地区) 类型区的划分是依据区域的相同性或相异性的关系,即区内的相同性和区际的相异性来划分的。 静态的排列。 划分需要有明确的自然或者经济标识。 4.系统区(长江流域) 系统区是区域之间位置关系和相互作用关系的一种表现形式。 系统区的划分是将位置相连的区域放在一起,并不强求自然和经济的统一性,而仅仅是去研究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经济地理学与区域经济学的关系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产生较晚的学科,它是借助地理学的一些方法论来研究经济问题。 认为“凡是研究经济现象位置移动的经济学都是区域经济学”的观点是错误的,这混淆了经济现象位置移动与区域经济特征。 区域经济学不是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也不是区域经济学,但两者是在日益靠拢,日趋溶合,无论从方法,还是从研究本身,都难以分清。 三、古典区位论 1.农业区位论 (1)杜能《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孤立农业圈层理论、级差地租 (2)四个假设:城乡二元、自然禀赋相同、运费取决于运距、获取最大利润 (3)P = V – ( E + T ) (4)划分为六大圈层 2.工业区位论 (1)韦伯运费、产业聚集和劳动费对工业布局的影响,四个假设 (2)原料指数决定工业布局的原料地指向、消费地指向 (3)企业迁至劳动费最低点所减少的支出是否大于运费的增加 (4)企业的种类与结构,聚集的规模 3.运输区位论 胡佛《区位理论与皮革制鞋工业》《经济活动的区位》。 运输成本:线路运营费(运距的函数) + 站场费用(常数)。 终点区位优于中间区位理论:用一种原料生产一种产品的企业,在产销地可直达的条件下应该布局在原料地或者消费地,而在产销地不能直达且原料指数大于1时应该布局在港口

《区域经济学》复习题

《区域经济学》复习题 第一章:导论 区域:它通常是指特定的地理空间范围,可以泛指大到整个地球,小到县,乡,村或者一个工厂,一个学校,甚至一个车间,一个办公室,区域无处不在。 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对资源,要素和市场在空间上进行优化配置,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加社会福利的经济科学。 古典区位理论:1:农业区位论(德国学者-杜能《孤立国》) 2:工业区位论(德国学者-韦伯) 3:运输区位论(美国学者-胡佛) 现代区位论:1:市场区位论 区位论对市场因素的研究,标志着古典区位理论向现代区位理论的转化 2:中心地理论 克里斯塔勒于1933年出版了《德国南部的中心地》一书,提出了中心地理论 (假定k为某级中心市场区面积与低一级中心市场区面积的比值,这三种模式 分别为k=3,k=4,k=7。其中k=3模式又称为市场最优原则,k=4模式 又称为交通最优原则,k=7模式又称为行政最优原则。) 3:区位经济学 埃德加.胡佛构筑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提出了区域经济学的三个基石: (1)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 (2)生产要素的不完全可分性 (3)产品与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 现代区域经济理论体系由三个彼此相连的部分组成: (1)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2)区域经济关系理论 (3)区域经济政策理论

第二章:区域经济环境 自然资源的特点:(1)稀缺性(2)区域性 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的类型:(一)纯自然资源型 (二)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结合型 (三)社会资源为主,自然资源为辅型 (四)资源缺乏型 人力资源:是指某种范围内的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 人力资源与经济增长理论:(一)古典经济理论与人力资源 (二)新古典经济理论与人力资源 (三)新增长理论与人力资源 在区域经济学的环境条件中,制度环境是相当重要的一个方面,它与自然资源环境,人力资源环境一起,构成了区域经济发展所必备三大环境。 区域经济制度环境的构成:(一)制度环境中的产权 产权理论是制度环境的核心内容 (二)制度环境中的组织 市场组织理论和治理结构理论构成制度安排的主要内容 中国人口,资源和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中国的人口,资源的基本观念 (二)中国人口与资源的矛盾:(1)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量少,地域分布不均,可更新资 源趋向负荷极限。 (2)资源要求与消费的矛盾不断加深 (3)传统的发展模式和资源的利用模式尚未根本改变 (4)区域资源的管理和决策机制也根本改变 实现资源环境合理利用的政策措施:(1)建立完善的资源开发规划

区域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鲁东大学地理与规划学院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李赫龙 名词解释(部分) 1,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规律和区域经济关系以及与此有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 2,经济区位:产业、企业或者其他经济组织经济活动最适合的空间位置,是关于经济过程的一种相对区位。是资本、技术和其他经济要素高度积聚的地区,也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地区。 3,经济辐射:是指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相对较高地区与经济发展较落后的地区之间进行资本、人才、技术、市场等要素的流动和转移,以及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传播,以现代化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替代与现代化相悖的旧习惯势力,从而进一步提高经济资源配置的效率。[ 4,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和聚集的过程,包括城市人口和城市数量的增加,以及城市经济社会化、现代化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 5,二元产业结构:就是一国或一地区的产业结构中,现代化的领域同未现代化的领域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断层同时并存的现象。 6,区域:区域是按一定标准划分的连续的有限的空间范围,是具有自然、经济或社会特征的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的同质性或异质相关联的地域单位。 7,中心地:是周围区域的中心,即指向周围区域的为消费者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地点。 8,极化效应:指伴随主导产业或推动型产业在一定地域形成,从而使其它产业在周围地域集中的现象,也是各种生产要素向增长极集中的过程。 9,均质区域:根据区域内某些重要因素特征的一致性或相似性进行划分的区域。 10,极化区域:根据若干异质部分在功能上紧密联系进行划分的区域。 11,计划区域:指实际存在的管理区域。 12,区位:是资本、技术和其他经济要素高度积聚的地区,也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地区。 13,区域经济发展:指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不断优化和高度化的演进过程。 第一章导论 1.简述区域经济学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基础。 (1)自然禀赋的差异性: ①自然条件的不同:区域差异可以理解为“级差收益” ②资源的稀缺性:要求资源的优化配置 ③生产要素的不均衡分布和不完全流动性 (2)经济活动的极化性; ①规模经济 ②聚集经济 (3)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 运输成本、储藏成本和空间成本 (4)创新能力的部分排他性和竞争性 2.区域有什么特征?对区域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 特征:地域性;独立性;开放性;综合性。 影响: (1)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的特点,它的发展可以借鉴其他区域的经验,但必须与当地的具体情况相结合才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2)区域具有独立性。区域从地理位置上看是一个独立的整体,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独立的区别于其他区域的特征。所以应区别对待每个区域,找到针对不同区域发展的政策、方法,才能促进经济的增长。 (3)区域之间在许多方面没有根本差别,人为的限制性较少。区域之间的互补性强,则开放程度越高,因而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4)区域是一个整天、体,是各因素的综合,只有处理好各利益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1

考研区域经济学知识点精讲

考研区域经济学知识点精讲编者按:本文旨在全面介绍考研区域经济学的重要知识点,为考生提供备考指导。以下将围绕区域经济学的概念、主要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展开讲解。 一、区域经济学的概念 区域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一个特定地理范围内的经济活动及其相关联的问题。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地区间的经济差异、地区经济发展的规律以及地区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等。 二、区域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1. 区域发展理论:研究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趋势和规律。其中包括地区差异理论、地区增长理论等。这些理论帮助我们理解不同地区经济现象的产生和演变。 2. 区域经济政策:研究地区经济政策的制定、调控与实施。政府在制定区域经济政策时需要考虑到地区的特点和需要,以促进地区经济的健康发展。 3. 区域经济分析方法:为了研究区域经济问题,我们需要运用一定的分析方法。包括空间分析方法、计量经济学方法等。这些方法帮助我们从数量化的角度去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 三、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 实证研究方法:通过实证研究,我们可以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 数据来验证和检验理论。这种方法对于理解地区经济发展规律具有重 要意义。 2. 比较研究方法:通过比较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可以发现地 区差异的原因和特点。这种方法有助于我们制定合适的政策和措施。 3. 空间分析方法:通过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对地区经济活动 进行空间分析。这种方法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地区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 四、区域经济学的实践领域 1. 区域发展规划:为了促进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政府需要制定相 应的发展规划。这种规划需要兼顾地区的特点和需要,以实现经济发 展的长远目标。 2. 区域经济政策制定与实施:政府通过制定和实施区域经济政策, 来促进地区经济发展。这些政策可以包括税收优惠、基础设施建设等,以吸引投资和促进经济增长。 3. 区域经济风险评估:在全球化背景下,地区经济面临着各种风险 挑战。通过进行风险评估,可以在经济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制定相应的 对策,以减少地区经济的波动。 五、总结 通过以上对考研区域经济学的知识点的精讲,我们可以了解到区域 经济学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 的分布与发展问题。我们还介绍了区域经济学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

区域经济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导论 一.名词解释 1.区域:指拥有多种类型的资源、可以进行多种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片相对较大的空间范围。 2. 区域经济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广义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3. 区域开发:是指一定的开发主体对特定区域的自然、经济、技术、文化、社会等各种资源进行综合利用,在保持区域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和谐统一的前提下,求得最大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二.简答题 1、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区域经济发展(2)区际经济关系(3)区域经济政策。 2、区域开发的影响:该主观行为如果是科学合理的,就会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如果是伪科学、不合理的,就是限制区域经济的发展。 第二章区域资源环境 一、名词解释 1.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环境中一切对人类社会物质生产有用的物质。

2.人力资源:是指某种范围内的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 3.人力资本:是指以人力资源为核心,主要以人的能力的利用、开发为表现的,包括教育、工作经验以及人口的健康营养状况等因素在内的资本形式。 二、简答题 1.自然资源利用的特点 1.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2.自然资源利用的数量减少、依赖程度降低的趋势 3.自然资源与经济、社会、环境的相互协调越来越重要 2.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的类型 1.纯自然资源型。 采取这种发展模式的区域往往有着储量巨大的一种甚或多种重要的矿产资源。 特点是:以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为区域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四种基本类型:高消耗高效益型(如美国)和高输出高收益型(如中东各石油输出国等):在资源消耗殆尽后区域仍能持续发展。 高消耗低效益型(如苏联、中国)和高输出低收益型(如非洲资源输出国和 我国中西部地区的资源输出省份):一旦资源消耗完毕,严重影响整个区 域的发展。 2.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结合型(四种发展模式里最好的一种,典型例子:美国。)

区域经济必考知识点

区域经济必考知识点归纳 区域定义 区域是指在某一主权国家疆域内的,在经济功能上具有同一特征的相对独立的地域单元。 西方区域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古典区位理论: 核心观点:理想的厂商区位是生产和分配过程中所需运输里程最短和运输货物重量最少的地点。主要研究厂商选择何种地点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运输成本问题。 新古典区位论 核心观点:理想的生产区位是最大限度地降低厂商或生产部门的生产成本,能够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地点。主要研究以市场规模为中心的利润最大化问题。 区位研究转向区域研究 二战后,随经济的高速增长,发达国家区际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现象越来越严重。随着这种区域问题和城市问题的出现,许多经济学家根据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政策,运用宏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研究区域经济政策、劳动力就业以及城市问题。这样,从单纯的区位研究逐渐转向区域经济研究,从微观逐渐转向宏观,进而区域经济学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经济活动空间聚集机制 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的规模收益不变和完全竞争假说,无法解释经济活动空间聚集现象。为此,克鲁格曼等学者以迪克西特和和斯蒂格利茨的理论为基础,建立了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为解释经济活动空间聚集做出了贡献。随着这些基本理论的突破,区域经济学进一步趋向于成熟,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区域经济学理论框架 中国区域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改革开放前,萌芽时期 改革开放前,我国区域经济研究领域重点研究了生产力布局问题,其核心思想是要实现生产力的平衡布局,而实现生产力平衡布局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地区投资倾斜和兴建国有企业,把国内资本和工业从沿海转移到内陆地区,为广大内陆地区基础设施和工业发展奠定基础,改变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发展差距过大的局面。 改革开放后20至90年代初步形成 改革开放后,我国强调以效率为主,投资重点放在效益高、见效快的沿海地区。学术界也提出了倾斜式不平衡发展理论,认为欠发达地区不具有经济全面增长所需的资本和其他资源,无法实现平衡的经济增长,选择一些具有发展潜力较大的部门或地区进行投资,使得这些部门和或地区优先得到发展,然后带动其他部门或地区的发展。 十八大之前,蓬勃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区域经济学研究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首先,提出了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 其次,研究和布局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等区域发展战略。

经管类专业课复习资料-区域经济学(知识要点)

区域经济学 1、区域:“区域”是由地质构造、气候条件、历史基础和现实条件等因素共同形成的地球上的一个特定范围,包含着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差异性,特别是自然赋存的不均匀。 2、空间:经济活动中的“空间”,是经济变量、经济现象在一定地理范围内的存在形式和客观实体,它以分布的位置、形态、规模和相互作用为特征,不仅是事物的“容器”,而且是区域发展状态的“指示器”。 3、区域经济:指在人类经济资源总量稀缺、赋存不均和不能或不能完全自由流动的前提下,人类的经济活动与特定的地理位置相结合的复合体。简而言之,“区域经济”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的人类经济活动。 4、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应用性经济科学。 5、区域经济的本质内涵及其基本特征: 1)“区域经济”的定义:指在人类经济资源总量稀缺、赋存不均和不能或不能完全自由流动的前提下,人类的经济活动与特定的地理位置相结合的复合体。简而言之,“区域经济”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的人类经济活动。 2) 区域经济”的基本特征:①经济资源分布的差异性;②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性;③经济利益的相对独立性;④经济系统的一定完整性。 6、区域经济学的科学定义及其基本内涵:、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应用性经济科学。它的基本内涵是:第一,它的研究对象是区域经济发展;第二,它的研究重点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问题”;第三,它的研究要以国家宏观调控和总体战略为指导;第四,它属于应用经济学范畴。 7、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区域经济理论(联系实际) 1)“部分先富”论提出: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和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部分先富”的战略思考:①改革必须首先打破平均主义;②允许和鼓励“部分先富”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和带动作用;③中国的经济建设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 2)“共同富裕”论伟大构想:“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其内涵:①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光辉旗帜,社会主义应当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②共同富裕不是也不可能是同步富裕、同等富裕,部分先富是最终达到共同

区域经济学名词解释及其考试重点总结(第三版)高洪深

区域经济学(第三版)高洪深考试重点总结 一、名词解释 1经济区位:某一经济体为其社会经济活动所占有旳场合。 2经济区域:人旳经济活动所造就旳、环绕经济中心而客观存在旳、具有特定地区构造要素并且不可无限分割旳经济社会综合体。 3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活动旳自组织和区际经济联系,以及与此有关旳区域决策旳科学。 4区域构造:各个经济区域在国民经济空间中所处旳区位位置和其数量对比关系旳总和。 5综合经济区:是一种以中心都市为核心,以交通通信网络系统为脉络,上下级都市密切联系,城乡结合,拥有某些方面优势和一定经济发展实力,可觉得实行更高一级总旳目旳独立承当一种方面任务旳连接成片旳区域。 6都市化:一种国家或者一种地区旳人口、产业、资本、市场旳集中过程。 7核心区:指在全国或者区域发展中居于主导地位,经济增长快,发展质量高旳地区,一种国家或者地区实现经济发展旳重要地区。 8外围区:指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发展水平比较低旳地区,处在经济技术水平低旳梯度上,接受核心区旳经济技术辐射而得到发展。 9区域经济一体化:指地理上邻近旳国家或者地区,为了维护共同旳经济利益和加强经济联系与合伙,互相间通过契约和协定,在区域内逐渐消除成员国间旳贸易与非贸易壁垒,进而协调成员国间旳社会经

济政策,形成一种跨国界旳商品、资本、人员、和劳务等自由流通旳统一旳经济区域旳过程。 10区位单位:指布局与某一区位上旳某一社会经济统一体内旳各个构成部分。 (往年旳考试不会超过这个界线) 二、重点理论和考试旳考点(只要记住,考试九十分以上没有任何 问题) 1、经济发张与现代化进程中旳辐射理论(重要内容) 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限度较高旳地区与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限度相对较低旳地区进行资本、人才、技术、市场信息等旳流动和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旳传播。 2、简述点辐射理论: 一般以大中都市为中心向周边地区推开,逐渐扩散到周边地区旳一种辐射方式。 3、线辐射理论: 一般以铁路干线、公路干线、大江大河及大湖沿边航道和濒临海旳陆地带为辐射旳带状源,向两翼地区或者上下游地区推开旳一种辐射方式。 4、面辐射理论 某些地区旳中心都市和小都市连成一片,形成了具有较强辐射能力旳辐射源,并进一步和周边地区进行互相辐射,这些地区体现为一种面,因此称之为面辐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