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区域经济学孙久文重点(寝室合作完成)

区域经济学孙久文重点(寝室合作完成)

区域经济学孙久文重点(寝室合作完成)

城市化的概念

城市化就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城市数量的增加、规模的扩大以及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提高,是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并获得巨大发展空间的表现。

城市化的内涵

1.、城市化是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

2.城市化是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

3.城市化是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

4.城市化是城市文明不断发展并向广大农村渗透和传播的过程。

5.城市化过程是人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

6.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的统一。

城市化动力机制的一般分析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是指在城市化的过程中,能够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各种力量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可以概括为农村的推力和城市的拉力,及其交互作用所产生的共同的作用力。

1.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原始动力

城市化总是起步于农业基础良好的地区。

农业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了寻求新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进入城市。

2.规模化和集聚共同构成城市对企业的拉力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经济支柱。在城市化过程中,表现为企业对规模化和集聚的追求而集中在城市发展。城市对企业的空间配置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拉力

3.较多的就业机会和城市文明共同构成城市对居民的拉力

工业化造就了足够多的就业机会,为乡村富余劳动力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

间;

城市文明能够为进入城镇的农村人口提供更高的生活质量。

结论:城市化的速度取决于农村的推力、城市对企业和农村居民的拉力综合作用的结果。

如果推力大而拉力小则城市化速度缓慢大量的劳动人口滞留在农村;

如果拉力大而推力小,则说明城市化已基本完成。

城市化规律

1.城市化与经济社会发展过程相互促进,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

提高而提高。

2.城市化的阶段性规律

城市化的阶段性规律:城市化的阶段性规律是指城市化的发展进程要规律性地经过若干阶段(起步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全过程呈现出S形运动轨迹。起步阶段工业化前期,城市化进程缓慢,城市化水平在30%以下。

发展阶段工业化中期,城市化加速,城市化水平由30%持续上升到60%左右。

成熟阶段工业化后期,城市化减缓,城市人口比重大体稳定在70%一80%。

影响区位选择的四个机制

1.目标驱动机制

2.利益驱动机制

3.宏观调控机制

4.市场调控机制

产业布局的指向

概念:所谓产业布局指向是指在各种因素和布局机制共同作用下的产业布局,往往反映出倾向于某一类地域的倾向。这是从产业自身的角度来分析产业的布局。

产业布局指向的类型

1.能源指向

2.原料地指向

3.消费地指向

4.劳动力指向

5.交通运输枢纽指向

6.高科技指向

7.无固定指向

地域合理规模概念:

企业生产装置和设备的最佳组合,会使生产能力和产量大幅度增加,产品成本下降,从而带来大规模的节约效益。具有这种节约效益的企业在地域上的相互协作,又可以带来更大的规模效益,这种能够带来大规模节约效益的企业在某个地域的聚集规模,我们称之为地域合理规模。

地域合理规模的构成

1.企业的合理规模(企业的合理规模是产业布局的地域合理规模的基础。)

企业的规模效益:1.单项设备的经济合理规模。2.联合企业的合理规模。

2.地域合理规模

地域合理规模主要由地域的环境容量来决定,地域的环境容量主要取决于下列三点:

⑴资源要素的供给限度。⑵基础设施要素的容量。⑶管理要素的能力边界。地域合理规模的评价

1.产业聚集在某地的原因分析

⑴由于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相互联系,这些企业共同布局在某一个地域,形成地域产业聚集。

⑵为了共同使用基础设施,一些企业共同布局在某一个地域,形成地域产业的聚集。

⑶为了管理上的方便,一些企业共同布局在某一个地域,形成地域产业的聚集。

2.地域合理规模的评价标准

(1)企业的经济效益是否最好。(2)地区产业结构是否最优。(3)社会效益是否最大。

聚集与分散

概念:聚集与分散,也称集聚和消聚,是实现产业布局的地域合理规模的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相辅相成。

1.聚集可分为功能聚集和非功能聚集

功能聚集: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增加生产能力或企业个数,相互采取联合化与专业化方式,形成分工协作达到效益最优,在区域内相互联系的生产聚集;

非功能聚集:指工业基础设施、文教卫生等服务功能以及人才、信息等方面的聚集2.聚集可分为两个阶段,即低级阶段和高级阶段高级阶段:则表现为各类工厂由于不同因素的作用而向某一个地域集中,包括第三产业与工业的聚集。

如何处理好聚集与分散的关系

1、工业化大生产发展要求按规律促进生产的空间集中。

2、不能过大,大并不等于强。

3、知识经济时代的新要求:“小与活”。

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特点

(1)要求靠近市场。(2)要求靠近科研机构和大学。⑶要求有高级的企业管理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力(4)要求优良的基础设施。 (5)要求具有完备的辅助工业和发达的第三产业支撑。(6)要求有优良的投资软环境。

(7)要求能靠近投资机构。(8)要求该地区具有创业精神的城市气氛。

(9)要求聚集性。(10)要求良好的周边环境和生活质量。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1.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是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两个概念。

经济增长是指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产品和劳务的产出的增长。

经济发展则是随着产出的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的变化,这些变化包等在内的变化。2.经济增长的内涵较狭窄,是一个偏重于数量的概念;

经济发展的内涵较宽广,则是一个既包含数量又包含质量,既包含经济因素又包含非经济因素的概念。

3.经济增长是手段,经济发展是目的。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核心内容,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必然结果。一般而言,没有经济增长就不可能有经济发展,但有经济增长不一定会带来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

一、产业结构演化的一般规律

1. 产业结构随着社会分工的永远发展而有不断复杂化的规律--部门越来越多,部门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

2.产业结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有不断高级化的发展规律--资源的配置总是趋向从利用效率相对较低的产业流向效率相对较高的产业。表现为:资源从生产力水平较低的传统产业部门流向生产力水平较高的新兴产业部门。

二、三次产业的演化规律

1.配第一克拉克定律

⑴配第定律

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弟(William Petty)。早在17世纪,他在其著名的

《政治算术》一书中描述了不同产业之间的,并将这种差异与劳动力就业

结构联系起来。

他说:工业的收益比农业多得多,而商业的收益又比工业多得多。”这

种产业之间的收益差异会推动劳动力由低收入产业向能获得高收入的产

业流动。这就是所谓的配第定律。

⑵克拉克定律

20世纪5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科林·克拉克通过对40多个国家的截面

和时序统计分析,得出结论: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

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进而再向第三产业转移。从劳动力在

三次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重逐渐下降,

第二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劳动力的比重则呈现出增加的趋势。

此即为“配第—克拉克定律”。

2.库兹涅茨法则(美)

第一,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区域内第一产业实现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

收入中的比重,与第一产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一样,处于不断

下降之中。

第二,在工业化阶段,第二产业创造国民收入的比重及占用劳动力比重都

会提高,其中前者上升的速度会快于后者。在工业化后期特别是后工业化

时期,第二产业的国民收入比重和劳动力比重会不同程度地下降。

第三,第三产业创造国民收入的比重及占用劳动力比重会持续地处于上升

状态,其中在工业化中、前期阶段,其劳动力比重的上升速度会快于国民

收入的比重。

三次产业结构演变的动因

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是由各产业产品需求的收入弹性及产业技术进步和技术结构特征所决定。

1.各产业产品需求收入弹性的差异是产业结构演变的基本动因。

2.各产业技术进步及技术结构特征是决定产业结构变动的第二因素。

制造业内部结构的演变规律:在整个工业化过程中,制造业内部结构的演化可分为三个过程。

1.重工业化过程,即工业结构由以轻工业为主逐步向以重工业为

主转换。

(霍夫曼系数反映了重工业化程度,其计算公式:

霍夫曼系数=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生产资料工业的净产值)

2.深加工化过程,即在工业结构中的深加工工业比重不断提高。

3.技术集约化,即在制造业结构深加工化的过程中,进一步表现出高技术化的趋势。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

1.有较高的区位商或专业化水平,一般q值在2以上或专业化系数在0.5以上,该产业的生产主要为区外服务。

2.在地区生产中占在较大的产值比重,能在一定程度上主宰地区经济发展。

3.与区内其他主要产业关联度高,二者之间的联系越广泛、越深刻,越能通过乘数效应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

4.能够代表区域产业发展方向,富有生命力的产业。

主导产业的发展

1.一个地区的主导产业要得到良好的发展,至少应该注意解决如下问题:

第一,选择先进的技术武装主导产业。一个地区主导产业的发展是否成功,关键在于其技术水平和产品竞争力。

第二,培育大型企业集团作为地区主导产业发展的载体。

第三,选择具有发展潜力的幼小产业进行扶持,为未来时期主导产业的升级和更替做准备。

地区主导产业的组成:

主导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

1.主导产业升级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区域经济发展是通过产业结构升级来实现的,主导产业是区域产业的核心,主导产业的升级是实现区域整体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动力。

2.建立以主导产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一个地区除了大力发展主导产业外,还应该发展如下性质的产业,以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1.与主导产业直接产生生产性和非生产性联系的产业。2.基础设

施产业。3.为地方生产和生活提供服务的产业。)

地区产业结构示意图

由上往下:服务业主导产业群主导产业基础设施产业区域资源基础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一)均衡增长理论

均衡增长的基本命题是:由于不发达地区存在着生产与消费的低水平的均衡状态,这些地区的经济要增长,就必须打破这种均衡状态,使整个区域的经济同时得到增长。这个理论命题适用于落后地区经济增长的描述和开发。

1.赖宾斯坦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理论

2.内尔森的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

3.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4.大推动理论

(二)非均衡增长理论

核心观点是: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不具备全面发展的资本和资源,均衡发展是行不通的,应当集中有限的资本和资源优先发展一部分产业或区域,以此带动和扩大其他产业或区域经济的发展。

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

1.无论是增长过程还是发展进程,其本质都是不平衡的。

2.发展政策的任务不是取消,而是维护不均衡,使不均衡的链条保持活力。

连锁效应

1.前向关联效应

2.后向关联效应

3. 旁侧关联效应

增长极理论

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提出。

基本观点:经济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相反,它将首先出现在某些具有优势条件的地区,如沿海港口、主要城市、交通要道、

资源富集地等,这些就是经济空间的中心--增长极。增长极通过不同渠道向外扩散,带动整体经济的发展。

增长极具有两种效应:一是极化效应二是扩散效应

区域经济开发模式

1.增长极模式

2.发展轴模式

3.网络型模式

(产业转移)区域开发部门空间转移的规律:

1.由于处于发展的传统阶段,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资金、技术都很缺乏,所能够发展的大多是技术简单、劳动密集的低水平的产业部门,与高梯度地区存在着明显的技术水平上的差距。

2.由于资源耗竭而产生经济停滞,迫切需要从发达地区转入新的产业部门,改善部门结构。

3.由于区位条件变化而产生经济停滞,迫切需要从发达地区引入新的产业机制,加强与发达地区的经济联系,改善区位条件。

4.由于环境恶化而影响经济发展,迫切需要从发达地区转入新的生产技术,改善生产环境。

5.由于体制原因造成的经济停滞,迫切需要从发达地区引入新的发展机制,改善部门的发展战略,注入新的发展动力。

第一章导论

区位理论是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它的许多理论和方法都成为区域经济学理论的组成部分,是微观经济理论,它要解决的主要是厂商如何进行布局才能成本最低或利润最大的问题。

(一)古典区位理论

研究各种经济活动布局在什么地方最好,传统区位论研究的是如何在一国国内进行生产布局。

区位理论早期代表人物有杜能、韦伯、克里斯泰勒、廖什等。

1.农业区位论

杜能是区位理论的创始人,提出了农业区位理论,他从运输费用和空间距离的关系入手,分析了区位地租随市场空间距离的变化而变

化,从而阐明

了农业生产类型围绕市场而呈现的空间变化规律。

杜能农业区位论是在古典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采用孤立化方法研究而形成的。

⑴理论的假设

第一、肥沃的平原中央只有一个城市;

第二、马车是唯一的交通工具;

第三、土质条件一样,任何地点都可以耕作;

第四、距城市50英里之外是荒野,与其它地区隔绝;

第五、人工产品供应仅来源于中央城市,而城市的食物供给则仅来源于周围平原;

第六、矿山和食盐坑都在城市附近。

因农产品的生产活动,是以追求地租收入为最大的合理活动,所以农场主选择最大的地租收入的农作物进行生产,从而形成了农业土地利用的杜能圈结构

杜能圈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这样的同心圆结构。

第一圈——自由式农业圈。主要生产蔬菜、鲜奶及草莓等易腐难运的产品。

第二圈——林业圈。供给城市用的薪材、建筑用材、木炭等。

第三圈——轮作式农业圈。在所有耕地上种植农作物,以谷物(麦类)和饲料作物(马铃薯、豌豆等)的轮作为主要特色。

第四圈——谷草式农业圈。为谷物(麦类)、牧草、休耕轮作地带。

第五圈——三圃式农业圈。此圈是距城市最远的谷作农业圈,也是最粗放的谷作农业圈。

第六圈——畜牧业圈。生产谷麦作物仅用于自给,而生产牧草用于养畜,以畜产品如黄油、奶酪等供应城市市场。

2.韦伯的工业区位论

20世纪初,韦伯创立了工业区位理论,他从空间的角度,考察了

运费、劳动费用、集聚等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作用,讨论如何通过选择工业企业的区位来降低工业生产成本。

⑴理论的假设

第一、已知原料供给地的地理分布;

第二、已知产品的消费地与规模;

第三、劳动力存在于多数的已知地点,不能移动;各地的劳动成本是固定的,在这种劳动花费水平下可以得到劳动力的无限供应。

⑵研究方法

第一阶段是寻求运费最低点,

第二阶段是寻求劳动费用最低点

第三阶段是综合分析聚集效应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并对选定的工业区位作进一步的修正。

所谓聚集效应是指由于那些在生产或分配上有着密切联系或在布局上指向性相同的产业按一定比例与规模集中布局在拥有特定优势的区位所产生的生产成本降低的效果。这主要是通过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扩大生产规模等方法来实现的。

聚集效应的大小,一方面取决于聚集的产业或企业的种类与结构;另一方面还取决于聚集的规模。

3.胡佛的运输区位论

⑴分析了运输费用的结构。

运输费用分为线路运营费用和站场费用。

运费率递减规律

1.每吨公里的运费随着货物运输距离的增加而相对递减。

终点区位优于中间区位的区位理论

1.大城市工业集中的重要原因之一

⑵研究了运输方式和运输费用之间的关系。

就站场费用而言,水运最大,其次是铁路和公路运输。

运行费用则相反,公路最大,其次是铁路和水运。

一般站场作业费用低、线路运输费用高的运输方式适合于短距离运输;站

场作业费用高、线路运输费用低的运输方式进行长途运输较有利。

公路适合于短途货物运输,水运有利于远距离的货物运输,而铁路适宜于中长途货物运输。

(二)现代区位论

1·市场区位论

市场区位论的诞生,标志着古典区位理论向现代区位理论的转化。

主要观点是:产业布局必须充分考虑市场因素,尽量将企业布局在利润最

大的区位。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商品销售问题日益突出,这时在考虑生

产成本与运费的同时,还必须充分考虑到市场划分与市场网络合理结构安

排。1·市场区位论

奥古斯特·廖什(August Losch)的市场区位理论把市场需求作为空间变量来研究区位理论,

●市场区位理论将空间均衡的思想引入区位分析,研究了市场规模和市场需求结

构对区位选择和产业配置的影响。

●理论的主要观点

●⑴廖什认为区位选择的最终目标是寻取最大利润地点。

●⑵他认为区位空间达到均衡时,最佳的空间模型是正六边形。即均衡时单一市

场区以正六边形形状环绕每一生产中心或消费中心。

廖什市场区位论的特点

它把生产区位和市场结合起来, 在理论上确定了能够获取最大收益的地

域。他认为企业应该尽可能地接近市场区,市场及利润的最大化是企业布

局的原则及目标,因此,廖什的理论被称为“最大市场学派”。

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的重要性:

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以市场需求作为空间变量对市场区位体系的解释,在

区位理论的发展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进一步发展了区位理论,解释了为

什么区域会存在,它定义了依赖于市场区以及规模经济和交通成本之间的

关系的节点区。这样,不仅使区位分析由单纯的生产扩展到了市场,而且

开始从单个厂商为主扩展到了整个产业。

2·中心地理论

中心地理论又称“中心地学说”。是研究城市空间组织和布局时,探索最优

化城镇体系的一种城市区位理论。

中心地理论是由德国城市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W.Christller)和德国经济学家廖什提出。

理论的中心内容:

论述一定区域内城镇等级、规模、职能之间的关系及其空间结构的规律性,

并用六边形图式对城镇等级与规模关系加以概括。

基本概念:

中心地

是指为周围居民提供商品和服务的场所。

在实际生活中,中心地可以是城市,也可以是城市内的商业中

心。

中心地的等级:

划分依据:提供职能种类的多少和中心地的服务范围。

划分类别:职能种类少,服务范围小为低级中心地。职能种类多,服务

范围大的为高级中心地。

高低级中心地之间的关系:即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高级中心地

不仅有低

级中心地所具有的职能,而且有低级中心地所没有的较高级的职能。

中心地理论的基本要点为:

一个区域的发展必须有自己的核心,它拥有若干大小不同的城

镇。--中心地。

各级中心地及其市场区在一个完整网络系统中形成大小不同

的层层六边形,各级中心位于六边形的中心或边的中心与顶点

上。

不同规模的中心地提供不同种类的服务。

不同等级中心地的市场区采取三种模式分布。假定k为某级中心市场区面

积与低一级中心市场区面积的比值。这三种模式分别为:

k=3,又称市场最优原则,它能保持市场组织最优,但不利于

交通布局;

k=4,又称交通最优原则,它有利于安排交通路线,但由于相

邻两级市场去面积比值较大,不利于市场组织;

k=7,又称行政最优原则,它有利于行政组织,但不利于组织

市场与交通。

市场原则(三三制原则)

首先确定一级中心地的六边形市场区;

在它的六个角的顶端各布置一个二级中心地,并形成相应的六边形市场

区,其面积=一级市场区的1/3。

依次建立三、四…..级中心地及其市场区。

优点:有利于组织商品销售

缺点:(1)不便于组织交通联系。以一级中心地为起点向外辐射的交通

线路理应通过它的市场区的六个角的顶点,但这样布局的线路能够连接的

其它各级中心地的数量却很少;(2)一、二级之间的交通线路不经过任

何三级中心地;(3)一、一级中心地之间没有直接的通路,这与事实不

符。

交通原则(四四制原则)

为了弥补K=3的缺陷,提出了K=4原则,即交通原则。

首先确定一级中心地及其六边形市场区;

然后在六边形的六条边的中点各布局一个二级中心地,并形成相应的六

边形市场区。

优点:便于组织交通,从一级中心地经二级中心的向外辐射线路可以穿越

三、四级,且一、一级之间的线路直达。

缺点:增加了K值,给予市场组织带来一定困难。

行政(管理)原则

按K=3或K=4原则组织起来的城市体系,其共同的缺陷就是使经济区与行

政区完全脱节,因而经济中心也就不能兼任行政中心。

要使经济区与行政区尽可能统一,这就提出了行政管理原则,即K=7原则。◎首先确定一级中心地及其六边形市场区;

◎然后在一级六边形市场的六个角上各布局一个二级中心地,并形成相应的六边形市场区。

◎这样就把每个大市场区划分为七个低一级的市场区。但这样一来,除一级市场信息区外,其余各级市场区已经不能保持六边形,而是五边形。

优点:经济区与行政区统一,便于行政管理。

缺点:K值过大,不利于组织市场供应和进行交通组织。

高级中心地对远距离的交通要求大。因此,高级中心地按照交通原则布局;

中级中心地按照行政原则作用较大;

低级中心地的布局用市场原则解释比较合理。

第十二章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区域规划

第一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概念

三.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模式与类型

(一)初级产品出口战略

特点:利用本国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发展农业、矿业产品的出口,来带动本国经济发展,属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局限性:严重依赖国际市场,国内经济结构单一,经济具有很大的脆弱性。对于一国内部发落后地区,由于缺少发展的机会,只有开发某种资源优势才能启动经济发展。

(二)出口替代战略

概念:用本国产品替代进口产品的战略,是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的发展中国家应付国际竞争,发展本国现代工业的一种内向型战略。

1.下游产业进口替代

从市场的消费品入手,由轻工业开始的工业化道路,分三阶段:第一阶段,消费品替代;第二阶段,中间产品替代;第三阶段,资本货物替代。

2.上游产业进口替代

上游产业指生产资料的生产部门,如钢铁、化工等,上游产业发展需要投资大,对技术和劳动力要求高,生产规模宏大,必须在国家统一安排下,调集巨大人力物力财力才有可能实现。

进口替代局限性:表现在国家长期对民族工业的保护,使本国产品质量差,竞争能力低,资源配置不合理,劳动生产率低下等,是一种发展处于低级阶段采取的战略。

(三)出口替代战略

含义:发展面向出口的产品,用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来替代弄矿产品的出口,并利用劳动力价格低的优势,以廉价的产品打开国际市场。

低级出口替代:技术水平较低的产品,如食品、服装、玩具等;

高级出口替代:高档耐用消费品,如机械设备、电子仪器等。各

国都有一个从初级到高级的转化过程。

(四)工业赶超战略

主张以发展工业来带动经济发展,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

优先发展轻工业优点:利用其所需资金少、劳动密集型、原料来源广泛、产品的市场化程度高,在资金严重短缺的落后地区,以发展轻工业来积累资金。

优先发展重工业优点:奖励国家工业生产的物质技术基础,改善工业结构,提高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使工业化能够快速实现。

(五)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战略

将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考虑,以经济发展为手段,以社会进步为目的,强调满足人民生活的需求,减少和消除贫困,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包括:增加生产、扩大生产性就业、增加对农业部门的投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加快资源的开发,发展对外贸易,扩大出口,建立相应的制度。

第二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

区域~战略的指导思想和区域定位

战略指导思想:一般要有区域的针对性,并与区域经济的发展阶段相一致。在初期发展的起飞阶段,发展工业、建立农业体系是发展的关键;在中期发展的成熟阶段,调整和完善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创新是发展的关键;到后期发展的追求生活质量阶段,充分就业、提高平均收入水平成为当务之急。

区域定位:规定本区域在一个较大的区域范围内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区域~战略的目标体系

总目标:是区域在一定时期经济发展的总纲领,是区域进行规划、制定五年和年度计划的依据。

包括内容:

1.以经济效益为主的目标:充分利用一起可以调动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争取咋

战略制定和实施的期间,取得最大的经济效果。

2.以社会公平为主的目标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尽最大的可能,兼顾社会公平。包括缩小地区和居民收入差距,提高就业等。

具体目标:

国民生产总值、工农业总产值、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口。

分阶段、分区域、分产业发展目标

1.分阶段目标:对总目标进行时段分解,依据事前划分的发展阶段,分步骤实施

总目标,具体指标应比总目标有所增加。

2.分区域目标:县和县级以上制定。还有中心区与边缘区。

3.分产业目标:最粗的一二三产业划分。

区域资源、条件评价

绝对量评价:经过调查、勘探与分析而确定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不同等级的实物或价值数量,称为绝对量。

平均量评价:1.资源密度:反映一定地域空间的资源丰饶程度。2.人均资源拥有量:按人口平均的资源情况。

需求量评价:根据各类资源的数量,与现行的需求进行对比,可以反映资源供应情况和资源丰、谦程度。

综合评价:对某一个地区各类自然和社会经济资源数量进行综合评价,以获取一个总体概念,并作为区域定位的依据。1.资源综合优势度评价2.综合国力评价

区域产业结构的确定与重点发展产业的选择

产业结构的确定:

待开发地区:缩小第一产业,增大第二产业,着重发展加工工业。

成长阶段地区:第二产业不断发展,第三产业赶上来。

后工业化地区:产业顺序三、二、一,第三产业比重最高。

重点产业的选择:

1.应当有很高的区位商

2.在地区工业总值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3.要有比较大的产业关联度

4.要有比较高的产业规模经济(怎么选:1)根据地区的自然资源情况;2)根据

地区的市场情况;3)根据产业扩张)

政策建议与战略设计

战略对策必须具备针对性,是针对区域内经济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而提出来的,能够切实解决一些难题。

特征:有限性;系统性;阶段性。

名词解释

区域经济学:狭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关系的科学。广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

我国区域经济学界一般主张将区域经济学划分为三大部分,即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关系、区域经济政策。

人力资源:是指某种范围内的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

人力资本:是指以人力资源为核心,主要以人的能力的利用、开发为表现的,包括教育、工作经验以及人口的健康营养状况等因素在内的资本形式。

区域经济增长:狭义的区域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区域内的社会总财富的增加,用货币形式表示就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用实物形式表示就是各种产品生产总量的增加。广义的区域经济增长还包括对人口的控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以及产品需求量的增加。

区域经济开发:是指人类运用发展经济的各种手段作用于特定区域的区域经济过程。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包括经济增长、结构升级、技术创新、社会进步、人们福利提高等在内的更为宽泛、更为深刻的过程。

增长极:法国经济学家佩鲁主导部门集中而优先增长的先发地区称为增长极。

地区主导产业:是指以地区资源优势为基础,能够代表区域经济发展方向,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支撑、主宰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

地区生产的专业化:是指生产在空间上高度集中的表现形式,它是指按照劳动地域分工规律,利用特定区域某类产业或产品生产的特殊有利条件,大规模集中发展某个行业或某类产品,然后向区外输出,以求最大经济效益。

新产业区:指基于合理劳动地域分工基础上结成的网络,这些网络与本地的劳动力市场密切连接,实行专业化分工。(产业集群相关知识)P126

区域贸易:是指一个地区与其他地区进行商品交换的活动。

要素禀赋理论:每个区域都应该专门生产本区域相对丰裕和便宜的要素密集型商品,并用于出口,同时进行那些本区域相对稀缺和昂贵的要素密集型商品。

贸易条件: 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输出商品价格与输入商品价格的比率,一般用进出口商品价格指数表示。(T=Px/Py*100%, T表示贸易条件。Px表示输出商品的价格总指数,Py表示输入商品的价格总指数。如果一个地区的T值不断增加,则意味着该区域输出商品价格总水平比输入商品的价格总水平上升的幅度大,说明区域贸易条件得到改善;反之则意味着区域贸易条件恶化)

区域经济合作:是指经济主体为了谋求经济社会利益,而促使生产要素在区域之间流动和重新组合的过程。

经济区:是指以劳动地域分工为基础客观形成的不同层次、各具特色的经济地域。

区域经济发展:是对区域经济总体发展的设想、思路和谋划。

区域经济规划: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具体安排,是战略思想的细化。

区域经济政策:区域政策是处理“区域问题在何处进行经济发展”的一种经济政策。区域空间结构:是指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中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相互关系。

区域城镇体系:城镇体系,是指在一个区域内经济社会联系密切的,具有不同职能、不同规模、不同等级的城镇体系。具有以下特征:(1)关联性城镇体系的关联性是指体系内部各城镇之间有着合理

区域经济学教学大纲

《区域经济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区域经济学 系(院、部):公共管理学院 教研室:公共事业管理系 XX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公共事业管理系

编写说明 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和区际经济联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它是应用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当今经济学研究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区域经济学是我院经济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限选课程,是该专业高年级学生在修完数理统计与概率论、线性代数、西方经济学、财政学、统计学等学科基础课后继续从事经济学专业的学习与实践所要求的必修课程。对该课程的学习与掌握,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的理论功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学生学习发展经济学、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等相关专业课程的重要辅助。 本课程由三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着重介绍经济区域的基本理论和我国经济区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及现存格局;第二部分主要介绍区域经济分析的理论与方法;第三部分是实践部分,以介绍区域经济开发与发展的基本知识及总结我国有关区域经济实践的基本经验和规律为主要内容。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区域”、“经济区域”、“区域经济资源与环境”、“区域经济增长和发展”、“区域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区际经济关系”、“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区域经济规划与开发”、“区域经济政策与管理”等基本概念、基本方法与基本理论,了解区域经济学的形成背景、发展历程及未来展望,熟悉区域分析与规划的基本方法和技术,并能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分析区域经济问题的思维和能力,学会解决区域经济具体问题的方法,并能独立地进行区域经济政策与管理方面的思考,且能较为科学地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教学过程中任课老师应注意以下问题: 1.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学习该门课程,不但要求学生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更应将理论学习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善于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又在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善于总结经验和规律,以进一步检验和发展区域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因此,无论是在教师讲授知识,还是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实证分析和典型案例分析应贯穿始终,让学生们通过学习,不但能够提高理论素养,而且还能具备实际操作能力。 2.注意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系统性 区域经济学具有边缘学科的性质,其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广泛汲取和借鉴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成果与实践经验,因而,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就区域经济学而论区域经济学,相反,应善于抓住时机向学生介绍和讲授能够为

《区域经济学》主要参考书目

《区域经济学》主要参考书目 中文部分 [美]埃德加?M?胡佛,王翼龙译,区域经济学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美]艾伯特?赫希曼,潘照东等译,区域经济学导论,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 安虎森,区域经济学通论,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白雪梅,中国区域发展的比较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 陈栋生主编,区域经济学,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 陈鸿宇主编,区域经济学新论,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1998 陈秀山、孙久文,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陈秀山、张可云,区域经济理论,北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崔功豪、魏清泉等编著,区域分析与规划,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方创林,区域发展规划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费洪平,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郝寿义、安虎森主编,区域经济学,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黎鹏,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厉以宁主编,区域发展新思路,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 刘树成等主编,中国地区经济发展研究,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4 刘再兴主编,经济地理学理论与方法,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1994 刘再兴主编,区域经济理论与方法,中国物价出版社,1996 刘再兴主编,中国区域经济:数量分析与对比研究,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1993 陆大道,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 陆大道、刘毅等,1999中国区域发展报告,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陆大道、刘毅等,2000中国区域发展报告—西部开发的基础、政策与态势分析,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陆大道、薛凤旋等,1997中国区域发展报告,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孟庆红,区域经济学概论,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任保平,区域经济理论、方法与政策,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孙久文,中国区域经济实证研究——结构转变与发展战略,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 孙久文、叶裕民,区域经济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孙久文主编,区域经济学,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 王一鸣主编,中国区域经济政策研究,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8 魏后凯,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格局,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 魏后凯,现代区域经济学,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吴传钧、刘建一等,现代经济地理学,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 吴传钧主编,中国经济地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吴殿廷等,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理论?方法?实践,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吴殿廷主编,区域分析与规划,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吴殿廷主编:区域经济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杨开忠,中国区域发展研究,北京:海洋出版社,1989

区域经济学参考书目

区域经济学参考书目 1、高洪深,《区域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李京文,《中国区域经济教程》[M],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 3、李清泉,《落后地区经济发展与农村城市化》[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 4、郝寿义,安虎森,《区域经济学》[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5、张敦富,《区域经济学原理》[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 6、吕拉昌,《区域整合与发展》[M],科学出版社,2003。 7、谢一地,《政府规制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8、顾朝林等,《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城市发展——跨世纪中国城市发展战略研究》 [M],商务印书馆,2003。 9、李小建,《经济地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10、成德宁,《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理论、模式与政策》[M],科学出版社, 2004。 11、林善浪,张国,《中国农业发展问题报告》[R],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12、姜爱林,《城镇化、工业化与信息化协调发展研究》[M],中国大地出版 社,2004。 13、王梦奎,冯并,谢伏瞻,《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C],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4。 14、陆立军等,《区域经济发展与欠发达地区现代化》[M],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2。 15、张一民,《论中国的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4。 16、宋奇成,《以城市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战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M],四川 大学出版社,2002。 17、朱若峰,朱泽,《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M],湖北科 学技术出版社,2001。 18、姚士谋,汤茂林等,《区域与城市发展论》[M],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 社,2004。 19、郭熙保,《经济发展理论与政策》[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20、王自亮,钱雪亚,《从乡村工业化到城市化——浙江现代化的过程、特 征与动力》[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21、赵苑达,《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22、唐宇文,《区域经济互动发展论》[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 23、王梦奎、李善同等,《中国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研究》[M],商 务印书馆,2000。 24、王必达,《后发优势与区域发展》[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25、陈秀山,张可云,《区域经济理论》[M],商务印书馆,2004。 26、冯之浚等,《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27、罗勇,《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28、安虎森,《区域经济学通论》[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29、方创琳,《区域发展战略论》[M],科学出版社,2002。

区域经济学定义

一、区域经济学定义 区域经济学(Regional Economics)是研究经济活动在一定自然区域或行政区域中变化或运动规律及其作用、机制的科学。是经济学与经济地理学相结合的产物。从区域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两岸物流业合作,就是从物流业市场供求运行的角度,从区域经济学需求观、交易费用、寻找费用等经济理论,分析两岸物流业合作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以区域经济学的财富观阐述推动两岸物流业合作的基本动力因素,进而探讨两岸物流业合作态势和物流业经营方式的变革。 ————参考资料:《区域经济学》 作者:栾贵勤等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二、区域的概念: 从地理上讲,区域是指一个空间的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具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 从经济上讲,区域是按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规律划分的,具有均质性和集聚性,经济结构基本完整,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发挥特定作用的地域单元。区域经济是一个国家经济的空间系统,是经济区域内部社会经济活动和社会经济关系或联系的总和,是经济区域的实质性内容。 ———参考资料:书名: 《区域经济学》 作者:孙久文 出版社: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三、区域的空间界定: 随着区域经济发展复杂程度的加大,单纯从地理学的角度来定义区域的边界对区域经济的研究有很大的制约性。 系统论认为系统的整体性表现在同环境相接触时出现的特殊的边界反应。系统的边界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起到保护系统稳定的作用。区域经济系统的边界划分应该遵从这一原则,即区域经济要素之间的联系和功能发生突变的节点的连线构成区域经济系统的界面。 传统的区域划分是以自然地理边界为依据的,这是由于传统的经济活动以农业为主,运输和联系方式落后,地理条件制约很大。经济活动局限于平平原地带,构成区域经济系统的边界往往是河流、山脉等自然边界。工业化以后运输和联系方式虽有所改进,但是资源流动的成本依然很大,区域经济系统的边界受到自然和人工因素两种影响,其界面除了河河流、山脉外,还可能是铁路和权力以及政治上的边界等,这些对经济活动空间成本起约束作用的因素构成了区域经济系统的界面。 信息时代的到来迎来了新的人地关系和新的区域经济景观,以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技术空间形成了空间事物和人地关系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出现了所谓虚拟化的信息地理空间,这种区域经济系统的界线除了资源、成本等经济上的因素影响外,更多地表现为语言、价值观等文化方面以及网络标准和网络规则等技术方面虚拟的界线。可以看到,区域经济系统的边界是随经济活动联系方式的进步而不断延伸的。区域经济活动空间在一定

基于区域经济发展新特征的《区域经济学》教学改革探索

基于区域经济发展新特征的《区域经济学》教学改革探索 作者:白鹏飞 来源:《陕西教育·高教版》 2017年第3期 【摘要】随着构建“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中西部重点开发区 建设,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等发展战略的提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新特征已基本形成。相对而言, 区域经济理论的发展滞后于社会实践,高校《区域经济学》课程的教学也亟待改革和创新。当 前《区域经济学》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教材内容更新缓慢、培养缺乏实践性、教学队伍存在结 构缺陷等问题。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最新实践是提高《区域经济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即要不断加强教材建设,凸显中国特色:强化教学队伍建设,弥补结构缺陷;创新教学方法, 突出实践性教学;革新教学手段,增强师生间互动:加大过程考核比例,保障教学效果。 【关键词】区域经济学教学改革中国特色过程考核结构缺陷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 码:A 基金项目:本文为延安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的《区域经济学》 教学改革研究”(编号:YDJG 2015-06)。 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关系和区域经济政策等规律的综合性、应用性 很强的边缘科学,其主要任务是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区域规划和区域经济政策的制定以及实 现区域经济发展目标提供理论支持。《区域经济学》课程的使命主要体现在深入分析特定区域 经济发展规律,指明人们如何利用规律提高经济发展效率的基本途径:回答区域发展中产生的 基本问题,参与政府可能采取对策的讨论与制定。我国区域经济理论研究起步较晚,相对于区 域经济发展实践,理论体系还需不断完善和发展,应致力于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学理论 体系。 现阶段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特征 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大战略出发,以及扩大内需、生态保护等方面的考虑,西部大开发 战略成为新世纪中央政府的第一大决策,在大量投资和倾斜性政策支持下,西部地区经济社会 实现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国家先后实施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深化东部开 放等重大战略举措。“十二五”期间,国家重点推进五大战略”,在进一步深入实施区域经济 发展战略的基础上,加大了对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扶持力度。随着 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的提出和实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格局更 加清晰,体系更加完善,举措更加充实,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逐渐增强。总体来说,现阶段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以下新的特征。 1.区域经济国际化发展迅速 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区域经济国际化趋势日益增强。一个国家和地区要想获得较 快发展,就要充分考虑政治环境、经济互补性、毗邻区经济发展特色等要素,要创新发展思路, 改革发展模式,找准发展战略重点,在引进本国、本地区所需技术和管理经验等要素的基础上, 坚持对外输出产能、技术、资金,实现多领域的合作,确立经济新支点。当前,在我国大力推 进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新形势下,更需要我们高度关注、深入研究区域经济国际化问题。 2.次区域经济合作日益加强

经济子系统在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问题

经济子系统在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问题 一、背景 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的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其可从自然的(生态学)、经济的、社会的、自然科学(科学技术)和区域(地理学)五个不同的角度进行解释。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经济发展,从经济角度来说,可持续发展就是“在保持自然资源的质量和其所提供服务的前提下,使经济发展的净利益增加到最大限度。”,而这对我们的其实就是生态经济学。 我国经济进入新阶段,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产业结构加快调整,如何以更好的质量、更多的品种满足多样化的社会需求,通过自主创新、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产品开拓市场,成为持续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同时,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资源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与社会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矛盾趋于突出。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容量不足,已经成为我国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将难以为继。这表明,我国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提高质量和效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实现经济和社会协调的要求,相对说来比一味只追求经济增长的数量和速度更为突出。 胡锦涛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 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并且十七大报告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将“转变经济

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两个字的改动,寓意深远,意义重大,针对性和指导性更强,有着深刻内涵。经济增长方式强调的是提高经济增长效益经济发展方式除了涵盖经济增长方式的含义外,还对经济发展的理念、战略和途径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强调的不仅是提高经济增长效益,还包括促进经济结构优化。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发展成果合理分配内容。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质就是要求我们采取综合措施,加快形成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相一致的发展方式。 我国在新世纪的发展中面临严重的资源短缺的瓶颈制约和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必须从整个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协调不同区域的经济活动,保护自然资源和改善生态环境,因而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实现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因此,无论是从现实出发还是从未来着眼,都要求我们不断探讨经济子系统在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问题,并找出此问题的解决方法。 二、问题表现 (一)研究目标:经济效用最大化到人类整体福利最大化 人类是整体人类,不仅是个体人的福利选择问题、当代人的问题,而且是包括后代人的福利选择问题;福利最大化不仅是物质财富的最大化,还包括与人生息相关的其他财富,也包括财富代际间的合理分配。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目标不再仅仅是经济效用最大化,

区域经济学之雁阵模式(预习题)

5、雁阵模式(又称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说) (1)这一理论是谁在什么时候在什么文献中提出来的? 提出者: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 提出时间及文献: 对该理论形成的时间及其标志物等问题上说法不一。 ①有学者认为该理论最早是在《中国经济发展的综合原理》(1932 年)中提出的。 ②也有学者认为该理论最初提出于1956年。 ③赤松要的门生、日本著名经济学家小岛清认为,该理论是赤松 要于1935年在他所撰写的论文《日本羊毛工业品的贸易趋势》中提出的。 现在普遍认同①。 补充:(1927年7月从美国哈佛回国后,赤松要利用两年左右时间对日本的纺织工业进行了系统调查,写出了3份题为《本邦纺织业经营调查》的报告。1934-1937年,赤松要着重研究了日本的毛纺织工业,与酒井正合作,三郎合作,先后发表了《爱知县尾西地方的毛纺工业经营调查》、《我国羊毛工业公司企业的经营分析》、《我国羊毛工业贸易》等报告,通过对纺织工业和毛纺工业的调查分析,赤松要从上述产业的兴衰过程中看到了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的内在联系。雁行形态理论在这时开始构思并逐步形成。) (2)这一理论研究的现实背景是什么? 明治维新以后由于日本近代经济的发展,国内需求增加,棉线、棉制

品的进口也随之增加。不久以后,国内产量猛增,并且逐步取代进口产品。棉线和棉纺织品国内生产分别于1890年和19世纪80年代中期前后超过了进口。这是实现进口替代的转折点。以后随着国内产量的不断增加,出口出现并开始扩大。赤松要在20世纪30年代研究日本的棉纺织工业史时发现了这些,因此把这种进口--生产、进口替代--出口的形式称之为“雁行形态”。 (3) 这一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雁行理论主要包括四个内容: 第一,重视本地区生产力的发展,不断调整经济结构。重视教育和人力资本的投资,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 第二,坚持出口导向战略,包括向外地区提供商品,积极促进贸易,投资和金融自由化,努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第三,依靠本地区内部积累,适当控制外债规模和外债结构. 第四,政府与市场机制的有效结合,政府调控行为与市场机制紧密结合,相互交融。 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大量引进产品和技术。 第二阶段:国内开始生产进口产品。 第三阶段:大量出口制造业产品。 第四阶段:失去比较优势,转移到次梯度的国家。

孙久文区域经济学课后习题总结

1.区域经济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答区域经济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2.狭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它要回答一个区域是如何 实现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各个地区以及主要城市在全国劳动地域分工中具有什么样的优势应该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承担什么样的功能应该与其他地区建立什么样的技术经济联系如何建立这样的联系。这是区域经济学必须回答的问题是研究任何区域经济发展起码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别的学科不能替代的研究领域。广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区域经济学是以特定的空间为研究对象的而所有的经济现象都会在这一空间发挥作用区域经济学必须研究在各种经济现象的交互作用下区域经济作为一个相对独立整体的一般发展规律。因此研究区域经济学需要熟悉其他相关的经济学知识研究它们在区域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作用方式和作用特征。同时区域经济学是以一定的地理空间为研究对象的因此研究区域经济学必须要熟悉地理学。实际上区域经济学是地理学与经济学相结合的产物它是研究各种经济现象在地理空间上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区域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边缘科学。 2. 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区域经济学的特殊作用是如何体现的答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深入研究适合中国国情的区域经济学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在中国跨世纪的发展中中国区域经济学担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第一是中国在新世纪发展中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的需要。伴随着进入2l 世纪的钟声人类社会已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发达国家及相当一部分发展中国家都由工业社会进入信息社会技术进步日新月异信息高速公路缩短了空间距离把世界密切地联为一体。这无疑使经济实力强大的发达国家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新的经济发展空间、扩张其经济统治变得更为容易借助于知识经济的东风发达国家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代。世界经济的发展给中国提出了极其严峻的挑战。中国在新世纪的发展中既要完成传统的工业化过程又要追赶世界知识经济发展的步伐。中国已经多次错过参与世界发展的机会并因此受到太重的历史惩罚。中国没有理由再次错过历史的发展机遇也没有时间再次走经济发展的弯路。为此必须深入研究中国作为一个特定区域的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及人们利用规律驾御经济活动、提高发展效率的基本途径。这正是中国区域经济学所要研究的核心问题。第二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条件与环境千差万别。全国资源有效利用必须落实到各个地区需要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利用各地区的资源条件使处于传统工业化不同阶段的地区根据各自的区情加速工业化进程缩小与世界发展的差距在工业化已经达到较高程度的发达地区及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的某些城市则需要义不容辞地担负起发展信息产业和知识经济、追赶世界发展步伐的历史重任。因此中国区域经济学者有义务回答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要求及人们有效作用于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途径与措施。第三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各级政府将在很长时期内承担区域经济发展第一主体的重任它们将负责制定各自区域的开发与发展规划并采取各项政策措施参与、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政府官员需要一种系统阐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资源开发的理论该理论应能够回答区域发展各个过程中所产生的基本使命。 3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答本书是从广义的角度去构筑区域经济学框架并且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每一章的分析都包括理论和实证分析两大部分。理论分析部分阐述相关的区域经济学基本理论揭示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在实证研究部分以大量的具体资料揭示半个世纪以来区域经济的运行轨迹产生的主要问题及其历史根源针对当前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全书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区域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包括第一章主要介绍区域经济学学科的产生与发展状况。第二部分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包括第二章至第五章。主要研究介绍区域经济发展所依托的资源环境的主要内容和评价方法研究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理

孙久文《区域经济学教程》名词解释与简答题整理

孙久文《区域经济学教程》名词解释与简答题整理 《区域经济学教程》 (第二版) Textbook of Regional Economics 孙久文叶裕民编著 资料整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一章导论 一.名词解释 1.区域:指拥有多种类型的资源、可以进行多种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片相对较大的空间范围。 2.区域经济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广义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3. 区域开发:是指一定的开发主体对特定区域的自然、经济、技术、文化、社会等各种资源进行综合利用,在保持区域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和谐统一的前提下,求得最大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二.简答题 1、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区域经济发展(2)区际经济关系(3)区域经济政策。 2、区位理论 (一)古典区位理论1、农业区位论2、工业区位论3、运输区位论 (二)现代区位论1.市场区位论。区位论对市场因素的研究,标志着古典区位论向现代区位论转化。市场区位论产生于垄断资本主义时代。这一学派的主要观点是:产业布局必须充分考虑市场因素,尽量将企业布局在利润最大的区位。 2.中心地理论。中心地理论的基本要点为:(1)一个区域的发展必须有自己的核心,它拥有若干大小不同的城镇。(2)各级中心地及其市场区在一个完整网络系统中形成大小不同的层层六边形,各级中心

位于六边形的中心或边的中心与 顶点上。(3)不同规模的中心地提供不同种类的服务,较小中心地提供需要较低门槛人口水平的服务,较大中心地能维持需较多门槛人口水平的服务设施。(4)同一等级的两个相邻中心地之间的距离相等,级别越低,相邻两个中心地间的距离越短。(5)不同等级中心地的市场区采取三种模式分布。 3.区位经济学。廖什于l940年出版了《区位经济学》一书。研究了区域平衡理论、发展了工业区位理论、经济区理论与市场区位理论等。 3、现代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第一部分: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包括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区域产业结构、区域产业17布局、区域空间结构、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和区域开发理论等。 第二部分:区域经济关系理论。包括区域贸易理论、区域经济合作、区域生产要素流动、区域分工理论、区域经济差距和区域经济传播等。 第三部分:区域经济政策理论。包括区域经济制度、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划、区域投资环境、区域地方政府和区域经济政策体系等。 4、现代区域经济学的主要流派 (一)新经济地理学派 以克鲁格曼、藤田等学者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派,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宗旨是将经济地理学,即区域经济学带进主流经济学的殿堂。 其理论的基石建立在三个命题之上:其一是收益递增。其二是不完全竞争模型。其三是运输成本。由这三个基石,设计出区域经济的“中心一外围模型”。 新经济地理学派认为,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有五大传统,并依照这五个方面向前发展。1.德国几何学2.社会物理学3.积累因果关系4.当地外部经济5.地租和土地利用(二)新制度学派 新制度学派,或者是“区域政策”学派,其研究的中心是将制度

区域经济学教学大纲

区域经济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区域经济学/ Regional Economics 学分:3 学时:48(实验: 上机: ) 建议修读学期:6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说明本课程是经济学相关专业的专业课。区域经济学是经济学的分支之一,是研究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与协调问题的学科,又叫“空间科学”或“空间经济学”。学生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能够深刻地理解区域的概念及内涵,掌握影响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因素、区域经济的空间相互作用机理、区域经济增长和发展问题、城市和区域经济的关系及国家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等,能够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现实中存在的区域经济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方案及思路,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可以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分配

(教学基本要求:A-熟练掌握;B-掌握;C-了解) 三、建议实验(上机)项目及学时分配 无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随着教学和研究的逐步积累,已经形成了独立的理论和知识体系。该课程的教学方法

与手段主要是:⑴课堂讲授与互动讨论相结合,最大程度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⑵知识点讲授与案例、专题讨论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⑶多媒体演示辅助教学,以丰富课程内容、课堂气氛、拓展学生思路;⑷网络((如电子邮件等)互动答疑,以便学生时刻与教师保持联系。 五、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标准 以平时考核为主、期末集中考核为辅的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占比60~70%,而期末成绩占比30~40%。平时考核的方式主要包括出勤及课堂表现、课堂测试及课后练习、专题小组讨论及课堂演讲等;期末集中考核以课程论文报告方式或考试方式进行。 六、教材与主要参考书目 1.教材:区域经济学,孙久文,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区域经济学:理论与方法,,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版。 2.参考书目: [1] 区域经济学, 高洪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2] 新区域经济学,安虎森,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3] 区域经济学原理, 郝寿义,格致出版社,版。 [4] 区域经济学,吴殿廷,科学出版社,版。 [5] 区域经济学,罗伯特.卡佩罗著,赵文、陈飞等译,经济管理出版社,2014年版。 七、大纲编写的依据与说明 本课程教学大纲,是适应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以及新世纪社会对复合型经济学人才的需求特征,根据经济学专业本科生的培养计划、培养目标与要求,结合本课程的性质、教学的基本任务和基本要求,经学院教学委员会审定后编写而成。 .28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教务处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教务处 关于转发教育部《关于公布2014年下半年全国高校教师 网络培训计划的通知》的通知 各教学单位: 为进一步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与水平,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在我院的应用和共享,根据教育部《关于公布2014年下半年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计划的通知》(教高司函[2014]33号,详见附件1)文件精神,学院决定组织教师参加网络培训。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培训对象 院内承担与所培训课程相同或相近教学任务的在职教师,重点为中青年教师。 二、培训方式 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以先进教学理念、经验、技术和方法的传授与交流为主要内容,由“高校教学名师奖”获奖教师、国家精品课程主持人、国家级教学团队带头人等担任主讲教师。 培训方式主要通过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系统进行,分为集中培训、网络直播培训、在线培训和网络公益讲座,详见附件1。 三、参加方法 1.参训教师需在“网培中心”网站

(https://www.doczj.com/doc/c819066909.html,)上提前注册报名。 2.培训费先由教师个人垫付,待完成学习内容并取得《高等学校骨干教师培训证书》后,凭证书原件、复印件和学习总结到教务处确认、审核、报销。 请各教学单位根据本单位师资培养规划和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需要,本着专业相近、课程相近的原则组织教师报名参加培训,每位教师限报一门课程,每门课程限报一人。已参加过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计划的教师不可报名参加本次集中及在线培训课程。 请各教学单位于9月24日前将汇总整理好的《网络培训报名汇总表》发送至教务处徐践老师的办公网邮箱。 联系电话:7626121。 附件1:关于公布2014年下半年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计划的通知 附件2:网络培训报名汇总表 教务处 2014年9月15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