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区域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区域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区域经济学

第一二章

● 1.基本概念:区域、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学

●区域: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区域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起点。它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概念,对其进行界定或定义,需要从地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角度出发。

地理学的区域概念:地理学时最早提出区域概念的学科。为了便于考查,地理学把地球空间按照其相互关系进行分类,或者是区分,并用一定的事先设定的法则,将其划分为各种区域,诸如海洋区、陆地区、高原区,平原区、丘陵区等等。由于每一类区域不同的特征以及温度、降雨和生物物种分布等的巨大差异,使每一个区域的内容更加丰富和更多样化。

地理学对区域研究的贡献,是把区域定义为地球表面的一个地域单元。

政治学的区域概念:政治学是从行政管理的角度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不同的地点,根据人口居民点和社会经济活动的位置及分布状况,划分系统的地方单元。政治学中的区域不但表示地理区域的概念,而且还包含地方公民间的文化联结、惯例认同、心理归属、民族历史、社会经济关系等意义。 政治学对区域研究的贡献,是把区域定义为行政管理的一个地方单元。

社会、文化区域:根据人类社会活动的特征,在人口、民族、宗教、语言、政治等因素交互影响下而产生的附加在自然景观上的“人类活动形态”

——文化景观特定性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而划分出来的地域单元,如华人文化圈、东方文化圈、穆斯林文化圈等;

经济学的区域概念:经济学的区域概念就是区域经济学的区域概念。经济学的区域是在地理学和政治学关于区域概念的基础上,考虑某个地域空间的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公共设施和行政管理的特点,是居民高度认同、地域完整、功能明确、内聚力强大的地域单元。

它一般以两种形式存在:同质区域和极化区域。

区域的特征:内在整体性、空间界线的客观性与模糊性

区域经济:区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总和。

如果我们把全国的国民经济看做是一个整体,那么区域经济就是整体的一部分,是国民经济整体不断分解的结果。

区域经济的特点包括:

区域性——区域经济最根本的特点

非均衡性

阶段性和连续性

开放性

思考:区域经济和国民经济的差异?

区域经济学: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

它要回答:一个区域是如何实现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各个区域之间是怎样相互联系的;各个地区以及主要城市在全国劳动地域分工中具有什么样的优势,应该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承担什么样的功能;

区域经济学具有很强的综合性,需要熟悉其它相关的经济学知识,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边缘科学。

区域经济学与经济地理学的关系

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关关系的学科。 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经济活动的内容、经济活动区位(经济活动在什么区位发生,为什么)、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经济活动与环境的关系(自然、社会文化、经济环境)

区域经济学与经济地理学的关系

区域经济学是在经济地理学基础上产生的一门应用经济学科。区域经济学是一门产生较晚的学科,它是借助地理学的一些方法论来研究经济问题。

区域经济学不是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也不是区域经济学,但两者是在日益靠拢,日趋溶合,无论从方法,还是从研究本身,都很难分清楚。

区域经济学与发展经济学的关系

概念和理论来源;区域概念;地理学基础。

区域经济学与产业经济学的关系

理论相互借鉴;区域的限定;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2.区域经济学的两个来源

区域经济学的地理学来源

通过地理学树立区域的概念

自从有了区域的概念,才有在此之上的与区域有关的各类学科。所以,我们应当把区域概念的建立作为区域经济学产生的起点。

地理环境及资源条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地理学认为,人类和自然都应属于区域的特征,但在某些地区,例如城市地区,人类的作用可能明显些,在另一些地区,例如极地、高原、海洋等,自然的作用可能更明显。把一个地区的自然特征和人类所从事的经济活动结合起来,地理环境及资源条件就成为经济发展的初始条件。

区域经济学的三个基石

埃德加.胡佛构筑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提出了区域经济学的三个基石。

(1)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自然禀赋的差异性)。

生产要素包含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自然资源的位置确定之后,或者不能被移动,如土地、森林、矿山、草原等,或者很难移动,如水资源等。社会经济资源当中最主要是人力资源、资本和技术,他们的流动虽然是正常的,但必须付出相应的流动成本。所以,任何一个地区都具有利用资源优势、发展区域经济的必要。

(2)生产要素的不完全可分性(经济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

由于集中和规模经济的存在,不可能将生产要素进行彻底的分割,并将其均衡地分布在所有的地区。必须考虑到规模经济和聚集的要求,在条件好的地方,集中布局各类产业。聚集区的形成又带来人口的增加,从而形成城市,成为地区的经济中心。

3)产品与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

所谓产品与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是指由于距离因素的影响,产品与服务的移动,必须支付相应的运输成本,否则就不可能流动。而为了减少距离成本,产品与服务生产的地方化就十分必要。

1、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区域经济学是研究特定地理范围的经济学

应从人类经济活动的地理分布和空间组织来界定区域经济学

应根据研究的主要问题来界定

应把区域经济研究分为区内和区际两个层次

从宏观角度研究国内不同区域经济发展及其相互关系的决策性科学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有两个部分: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和区域问题。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研究要对在现实的区域经济运行中可能产生的重大问题给予理论上的解释;区域问题的研究要为现实区域经济运行中问题的解决,提供思路、方法和政策。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区域经济发展。要素禀赋问题、增长极问题、发展差距问题、区域贸易问题、梯度转移问题。

区域经济关系研究。区域关系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区域内部的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另一类是区域之间的关系。包括竞争关系和合作关系。

现代区域经济学产生:现代区域经济学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区域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是美国著名区域经济学家艾萨德教授。把成本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的区位决策引入到一般化的经济学当中,探讨在平衡状态下空间经济的一般形态,并进而探讨空间经济的相互依存问题。

艾萨德对区域经济学的最大贡献,在于他将纯理论的推导带入到对空间上的区域的各发展阶段的经济分布及其空间结构的研究,并设计出区域分析和应用的模型。这些模型为区域经济学进入主流经济学奠定了基础。

目前,区域经济学形成了三大流派:新经济地理学派、新制度学派和区域管理学派。

1、新经济地理学派

以克鲁格曼、Macha Fujita等学者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派,形成于上个世纪90年代。

新经济地理学派的宗旨是将经济地理学,即区域经济学带进主流经济学的殿堂。正是从这点出发,其分析区域问题的模型框架,基本上是经济学的,其理论的基石建立在三个命题之上:

1)收益递增。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带来产出的增加,从而带来生产成本的下降。各国或区域间通过发展专业化和贸易,提高其收益。集中是规模经济的反映,地理上的集中形成大型的聚集地区,其规模优势远远大于某一个部门或产业的集中优势,从而为地区获得竞争优势创造了前提。

(2)不完全竞争模型。由于不完全竞争的存在,当某个地区的制造业发展起来之后,形成工业地区,而另一个地区则仍处于农业地区,两者的角色将被固定下来,各自的优势被“锁定”,从而形成中心区与外围区的关系。

(1)收益递增。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带来产出的增加,从而带来生产成本的下降。各国或区域间通过发展专业化和贸易,提高其收益。集中是规模经济的反映,地理上的集中形成大型的聚集地区,其规模优势远远大于某一个部门或产业的集中优势,从而为地区获得竞争优势创造了前提。

(2)不完全竞争模型。由于不完全竞争的存在,当某个地区的制造业发

展起来之后,形成工业地区,而另一个地区则仍处于农业地区,两者的角色将被固定下来,各自的优势被“锁定”,从而形成中心区与外围区的关系。

(3)运输成本。以保罗·萨缪尔森引入的“冰山”理论的运输成本计算方法为依据,即任何制成品的价值在运输途中都将有一部分丢失。

由这三个基石,设计出区域经济的“中心——外围模型”。

新经济地理学派认为,区域经济学有五大传统,并依照这五个方面向前发展: 第一,区位理论。克鲁格曼认为,它应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韦伯的工业区位论,它分析的是厂商的区位决策问题。另一部分是中心地理论,由克里斯塔勒和廖什提出,这个理论分析了制造业和市场营销中心的定位和作用,并认为中心地方论应当是层级的。克鲁格曼认为,“中心地方理论”及其模型化是区域经济学今后研究的方向之一。

第二,城市地理学。在城市地理学中,人们借助于物理学的公式,来描述城市地理现象。

第三,积累因果关系。缪尔达尔、赫希曼等人提出来的一种发展经济学理论。克鲁格曼认为,超发展理论的思想在区位问题中的应用比在发展经济学中更合适。

第四,外部经济。聚集——优势——聚集。外部经济对地区发展的作用很大,但人们对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它是区域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第五,地租和土地利用。杜能环模型只揭示了从中心到外围的扩散效应,而没有揭示同时存在从外围到中心的聚集效应,这方面也应是区域经济学要研究的重点方向

2、新制度学派

新制度学派,或者是“区域政策”学派,其研究的中心是将制度要素引入到区域分析当中,研究政府及其体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并通过制定相应的区域政策,协调区域发展。所以,新制度学派的中心是研究区域政策问题。 区域政策的主要特征是积极的区域倾斜和集中化,因而区域政策的内容包括: (1)通过政府的干预而导致生产的空间转移。政府可以选定可支持的部门,并由这些部门的分布来影响空间结构,从而提高地区的经济竞争力,改善贸易平衡,发展自身的R&D等。

(2)产业和部门规划是区域政策的第二个部分。国家通过制定援助规划,促进某些产业和部门的发展,或是延缓其衰退的过程。

(3)缩小区域差距是区域政策的第三部分内容,也是最直接的内容。国家通过财政政策、金融货币政策等,实现转移支付,帮助落后区域的发展,缩小地区差距,或者抑制地区差距的扩大。

3、区域管理学派

区域管理是区域经济溶入管理学的内容后形成的新的学派,对于区域经济学从理论到应用,起着一个桥梁的作用。

区域管理起源于人们对上世纪50~60年代区域发展和区域问题的认识,由于落后地区和发达地区的对立,人口大量从落后地区流向发达地区,而发达地区的产业部门却很难向落后地区转移,产业结构升级受到阻碍,要解决这一问题,人们认识到,仅有政策和规划是不够的,还必须借助管理学的方式,把区域作为对象进行管理。如日本的国土开发、美国的区域再开发等,都是著名的范例。

区域管理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区域经济发展管理。面对的主要是宏观经济问题,面临的两大挑战是: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案例: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

第二,区域人口管理。它是区域管理的基本问题。包括适度人口、人力资源开发、人口和劳动力迁移。

第三,区域环境管理

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研究的未来的总的趋势是:追踪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趋向,总结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经验,提出解决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的新

理念,形成区域经济学的新理论。

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区域经济学是一个新兴学科,其理论体系尚未完全成熟,正好留给研究者相当大的研究空间。目前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研究,是循着两条路径在向前发展:

第一,理论经济学的路径。从理论分析、原理推导和模型化着手,建立一套规范的区域经济学体系,其中心内容是: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基石、区域经济发展的要素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阶段分析、区域经济的空间结构、区域经济理论模型等。

第二,应用经济学的路径。从实证分析的要求出发,形成一套适应实际应用的理论体系。包括区域经济的影响条件、区域产业选择和优势分析、区域产业结构与布局、区域空间结构、区域经济关系、区域合作、区域开发

和区域经济政策等。

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到目前为止仍在构建当中。

2、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和制度创新

区域经济发展涉及到区域经济的增长方式、组织结构和发展过程,其核心内容是运行的机制研究。

认为区域经济增长必须考虑资本积累、劳动投入技术要素和人力资本影响等,这些要素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基础。

在所有影响机制当中,体制或制度机制是研究的中心内容。区域发展与制度创新关系的研究,由于地方政府实力的加强而显得更为重要。其中心点

是分析区域经济增长与地方政治、经济、文化制度间的互动关系,探索通过制度创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途径,包括借鉴马歇尔之后的经济学理论的侧重历史过程分析的突进分析思路、康芒斯的法律制度分析方法,并探索从新制度经济学当中为区域经济学寻找新的分析工具。

3、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区域关系

区域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区域之间的合作、冲突与协调。区域分工的产生,带来了区域合作的基础,但区域利益的增加,使区域冲突不可避免,在中国,最引人注目的区域关系,就是东、中、西三大地带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首先要在理论上有所依据,然后才是实践中

的应用方法。

区域合作是以横向经济联系为纽带、在自愿的基础上,按照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区域之间不同行为主体在某些领域进行联合的一种组织行为和经济行为。是区域经济关系的中心内容。目前研究的重点是:区域发展差距问题、区域分工协作问题,区域冲突的协调问题和区域贸易问题等。

基尼系数

4、区域经济政策

中国区域经济政策研究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对中国的区域经济政策,目前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目前不存在区域经济政策,要构建中国区域经济政策体系。所以,应当对区域经济政策概念,范畴进行理论的规范。

另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的区域经济政策应当是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区域化。也就是说,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制定专门的区域政策。整个经济政策是一个完整的体系,经济和产业政策制定时,必须充分考虑地方的特点,区域政策的实施是地方政府对这些经济和产业政策的区域化处理和解释。

两种观点虽然有很大区别,但都认为中国目前的区域政策尚缺乏理论的基础。

5、区域开发与区域规划

进入新世纪之后,我国的区域开发掀起高潮,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启动,对区域开发的研究也进入到新的阶段。其中,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区域规划是研究的重点。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要解决一个区域的发展方向、定位、结构、布局和政策等问题,勾画一个地区的发展的宏观蓝图,把握一个地区的发展方向和进程,并进行发展当中的调控。

区域规划是发展战略的具体化,解决具体的时间、地点,发展的部门、规模以及资源的配置等问题,现代区域规划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解决发展的实施问题,即具体的操作问题,这是区域经济学应用性的具体体现。

经济学的区域概念就是区域经济学的区域概念。经济学的区域是在地理学和政治学关于区域概念的基础上,考虑某个地域空间的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公共设施和行政管理的特点,是居民高度认同、地域完整、功能明确、内聚力强大的地域单元。它一般以两种形式存在:同质区域和极化区域。

区域经济是特定区域的经济特点和经济关系的总和。如果我们把全国的国民经济看做是一个整体,那么区域经济就是整体的一部分,是国民经济整体不断分解的结果。区域经济的特点是具有区域性、非均衡性、阶段性和连续性、开放性。

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的特点和区域之间关系的科学,它要回答的问题时:一个区域是如何实现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各个区域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在全国劳动地域分工中的地位。区域经济学有两个来源,一个是地理学,一个是区位论。区域经济学的三个基石是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生产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和产品与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有两个部分: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和区域问题。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研究要对在现实的区域经济运行中可能产生的重大问题给予理论上的解释;区域问题的研究要为现实区域经济运行中问题的解决,提供思路、方法和政策。

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可以分为三部分,即区域发展理论、区域关系理论和区域政策理论。区域发展理论以区域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为基础,研究一个区域内部的发展问题;区域关系理论以区域专业化分工与区域贸易为基础,研究一个区域与其他区域之间、若干区域之间的相互关系;区域政策理论以

区域发展和区域关系为研究对象,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政策与方法。区域经济学研究学派可划分为新经济地理学派、区域政策学派和区域管理学派。

复习与思考

1、简述区域和区域经济的概念。

2、区域经济学的两个来源是什么?

3、区域经济学的三个基石是什么?

4、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5、简述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6、区域政策学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第四章

第三节韦伯工业区位论

一、韦伯工业区位论的背景与目的

二、韦伯工业区位论概要

三、韦伯区位论的应用研究

四、韦伯区位论的评价

(一) 基本概念与理论前提

1.基本概念

(1)区位因子(locational factors)及其分类

区位因子概念:经济活动在某特定地点所进行时得到的利益。利益即费用的节约。从工业区位论角度讲,即在特定区位进行特定产品生产可比别的场所用较少的费用。

区位因子分为一般区位因子和特殊区位因子。前者与所有工业有关,如运费、劳动力、地租等;而后者与特定工业有关,如空气湿度等。

在区位因子中,使工业企业向特定地点布局的区位因子,被称为区域性因子,它们是形成企业区位基本格局的基础。而集聚、分散等因子对地域条件所决定的工业区位基本格局,发生偏移作用。

韦伯的一般区位因子确定

方法与步骤(略)

韦伯区位论考虑的一般区位因子:(原料和燃料费)、运费、劳动费用。

2、理论的主要前提条件

(1)已知原料供给地的地理分布;

(2)已知产品的消费地与规模;

(3)劳动力存在于多数的已知地点且无限供应。

3、理论的构建步骤(三个阶段)

(1)由运费指向形成地理空间中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

(2)劳动力成本指向,可以使在运费指向所决定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发生第一次偏移;

(3)集聚指向,可以使运费指向与劳动费指向所决定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再次偏移。

(二)运费指向论

1、主要观点:

在给定原料产地和消费地下,如何确定仅考虑运费的工厂区位,即运费(吨.公里)最小的区位。

(2)原料指数与区位重量,前者为局地原料重量与产品重量之比;后者为单位产品需要运送的总重量,形式上等于原料指数+1。

3、运费最小企业区位的讨论

(1)考虑一个市场和一个原料地时的区位:

原料指数>1(或区位质量>2)时,区位指向原料地;

原料指数<1(或区位质量<2)时,区位指向市场;

原料指数=1(或区位质量=2)时,区位指向自由区位。

(三) 劳动费指向论

1、主要观点:工业区位由运费指向转为劳动费指向,仅限于节约劳动力

成本大于因偏离运费最低点而增加的运费,此时廉价劳动力成本指向占主导。(图2.12)

2、理解劳动力成本指向的几个概念

(1)劳动力成本——指每单位重量产品的工资部分。它不仅反映工资水平,同时也体现了劳动能力的差距。

(2)劳动力成本指数——每单位重量产品的平均劳动力成本。如果指数大,那么,从最小运费区位移向廉价劳动力区位的可能性就大;否则,这种可能性就小。

(3)劳动系数——每单位区位重量的劳动力成本,其值越大,则远离运费最小区位的可能性大;其值越小则运费最小区位的指向强。或者说,劳动系数越高,企业就会更加向少数劳动廉价地集中。

3、劳动成本指数的影响因素

(1)决定劳动费指向有两个条件:基于特定工业性质的条件,该条件是通过劳动费指数和劳动系数来测定;人口密度和运费率等环境条件;

(2)运输技术可加强劳动力成本指向性;

(3)机械化则可能减弱劳动费指向性区位。

(四)集聚指向论

1、主要观点:集聚节约额比运费(或劳动力成本)指向带来的生产费用

节约额大时,便会产生集聚。一般发生在多数工厂互相临近的区域。3、集聚与分散的作用

(1)集聚作用:

便于协作生产、共享某些技术环节;

减少成品或半成品的运费;

共享基础设施而减少成本投入;

共享某些企业所需的相关信息。

(2)分散的作用

主要是消除由于集聚带来的地价上升造成的一般间接费、原料保管费和劳动费的上升。

4、集聚指向的判断

用加工系数,即单位区位质量的加工价值来判断,其值越高,工业集聚的可能性也大;相反,集聚的可能性就小。

四、韦伯区位论的评价

(一)理论借鉴

1、首次将抽象和演绎的方法运用于工业区位研究中,建立了完善的工业

区位理论体系,对其他产业区位乃至经济区位都有重大影响,被尊为近代

工业理论的奠基人;

2、最小费用区位原则对许多理论与实践有重大指导意义;

3、不仅限于工业布局,对其它产业布局也具有指导意义。

(二)理论与现实差距

1、单纯的运费是重量与距离的函数且成比例增加是不现实的,而现实中

运费率物品、交通方式、地形条件而不同;

2、研究方法是局部均衡的,如仅考虑个别企业,而且区位因子也是个别

的;

3、完全竞争条件不存在,企业除关注成本外,可能还有利润或某种满足

程度;

4、既使是个别企业区位分析,也是较为简单,还有许多经济与非经济因

子没有分析。如忽视了决策者的差异、技术变化、交通以及政策因子等对企业区位的影响。

补充:廖什市场区位论思想

(一)假设条件

1、在均质的平原上,沿任何方向运输条件都相同;进行生产必要的原料

充足,且均等分布。

2、在平原中均等地分布着农业人口,最初他们的生产是自给自足,且消

费者的行为相同。

3、在整个平原中居民都具有相同的技术知识,所有的农民都可能得到生

产机会。

4、除经济方面的作用外,其它因素都可不考虑。

二)主要观点

1、企业最佳区位是利润(收入-费用)最大化点;

2、需求附着价格变化与市场区大小不同而变化;

3、单个企业的市场区域围绕市场中心呈圆形区域,需求曲线围绕价格变

化轴旋转而成的需求圆锥体为需求总量;

4、多个企业市场区域的均衡空间呈蜂窝状的六边形市场结构。

第五章

第四节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

一、中心地理论产生的背景与目的

二、中心地理论的基本概念

三、中心地三原则与中心地系统的空间模型

四、中心地理论的评价

1、背景

20世纪开始,经济活动加速了集聚的进程;

城市(聚落)在区域社会经济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2、目的

探索“决定城市的数量、规模以及分布的规律是否存在,如果存在,那么又是怎样的规律”这一课题。

二、基本概念

1、中心商品——在少数的地点(中心地)生产、供给,而在多数的地点

消费的商品。可分高级与低级中心商品。

2、中心地——向周围供给中心商品与服务的场所。

3、中心性——中心地对其周围地区的相对重要性或发挥中心职能的程度。常用中心地供给自身中心商品后的剩余表示(总供给量与自身消耗量之差)。

4、补充区域(市场区域、中心地区域)——指从中心地接受中心商品供给的周围区域。当中心与周围的供给和需求均衡时的区域范围成为补充区域的范围。

5、商品服务范围(上限与下限)

上限是由对中心商品的需求所限定的,为中心地的某种中心商品能够到达消费者手中的空间边界。

下限是由中心商品的供给所规定的边界。中心地为供给某种中心商品而必须达到的该商品的最小限度的需要量,也称门槛人口或最小经济许可空间。

三、中心地三原则与中心地系统的空间模型

(一)假设条件

1、孤立平原的地表是个“理想地表”;

2、人口均匀地分布,且居民的收入和需求以及消费方式都相同。企业可自由布局。

3、生产与消费均为“经济人”行为;

4、消费者均为就近消费原则;

5、相同商品与服务的价格在任何中心地相同,且消费价格等于销售价格与交通费之和。从而,中心地职能在同一中心地集聚。

(二)满足六边形空间结构的原则

1、各级中心地服务必须达到其门槛值,以使商人有利可图(面积最大原则);

2、中心地区域所有消费者都应得到每种商品或服务的提供(弥合原则)。 满足原则1,则构成农村聚落的三角形格网,而中心地的等位圈是相切的,可有部分区域得不到供给;如是同时满足原则2,则构成中心地(市场区域)呈六边形格网。

(1)基本原则:每一个次一级中心地位于三个较高一级中心地形成的三角形中央,有利于与较高一级中心地展开错位竞争。显然,

(2)中心地市场区体系为1,3,9,27,81,…。从这一数字排列关系可看出,是按3的倍数在变化。

(3)中心地等级体系为1,2,6,18,54,…。即从区域内次级中心地开始,中心地的数量关系为低级中心地数量为其上一级中心地的3倍。 3、行政原则中心地系统(K=7系统)

1)特点:在行政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中,低级中心地从属于一个高级中心地。原因是在行政区域划分时,尽量不把低级行政区域分割开,使它完整地属于一个高级行政区域。

2)中心地市场区为市场区体系为:1,7,49,343,…。以7的倍数增加。从这一数字排列关系可看出,是按7的倍数在变化。

3)中心地等级体系为:1,6,42,294,2 058,…。中心地的数量关系为低级中心地数量为其上一级中心地的7倍。

4)应用:该系统是行政管理最优,而经济效率最低的一种。适用于行政36131=⨯+=K

统治较绝对时代、自给性强或区域与城市分离的相对封闭区域。

四、评价

(一)理论借鉴

(1) 引入演绎的思维方法,研究空间法则和原理,带来地理研究思维方法大革命。

(2) 该理论是城市地理学和商业地理学的理论基础。如城市等级划分、中心地影响(市场)区域、中心地之间的关系、中心地地位和规模及空间关系及零售业区位布局等。

(3) 中心地理论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理论基础之一。

(二)理论的不足

1、只重视商品供给范围的上限分析,缺乏对供给下限的详细分析。

2、K值在一个系统中固定不变。

3、把消费者看作“经济人”,认为其首先是利用离自己最近的中心地。

4、忽视了集聚利益。

5、没有研究商品需求增加、交通发展和人口移动带来的中心地系统的变化。

复习与思考

1、弄清区位论产生的背景;

2、弄清区位论的假设条件;

3、弄清区位论的主要观点;

4、辩证地分析区位论的理论与现实。

现代区位理论

现代区位理论的主要学派:

运输区位论学派

市场学派

成本-市场学派

行为学派

计量学派

社会学派

历史学派

新经济地理学中的区位理论

运输区位论学派

运输区位论学派十分重视运输因素。

胡佛提出运输成本由两部分构成:一是线路运营费用;二是站场费用。前者是距离的函数,后者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常数。此项研究奠定了运输区位论的理论基础。

胡佛根据运输本身的经济特点,指出:第一,若企业用一种原料生产一种产品,在一个市场出售,且在原料与市场之间有直达运输线,则企业布局在交通线的起点或终点最佳,因为在中间设厂将增加站场费用。这就是胡佛的“终点区位优于中间区位理论”。他认为这是大城市工业集中的重要

原因之一。

运输区位论学派

第二,如果原料地和市场之间无直达运输线,原料又是地方失重原料,则港口或

其他转运点是最小运输成本区位。

运输区位论的建立对区位论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仅仅用运费来说明产业布局的指向,存在很多问题。运输区位论建立以后,引出了人们对市场区的研究,加速了古典区位论向现代区位论的转化。

市场学派

市场学派出现在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其理论核心是产业布局必须充分考虑市场因素,尽量将企业布局在利润最大的区位,该理论关注的主要问题可分为市场划分与市场网络合理结构安排两类。

成本—市场学派

成本—市场学派是在成本学派与市场学派的基础上形成的,这一学派主张通过综合分析区位因素确定合理的布局,主要代表人物有艾萨德、俄林、弗农等。成本—市场学派建立了一般均衡理论,不仅研究了企业布局问题,而且探讨了区域产业布局和总体产业布局。

行为学派

行为学派的主要思想是把人的主观态度和由其决定的人的行为当做影响产业布局的重要因素。这一学派重视心理文化、消费者偏好等因素对产业空间活动的影响,主张寻求最满意的区位而非最佳的区位。

计量学派

计量学派的理论核心是用定量的方法进行区位选择研究,以保证工业区位选择的可能性和精确性。计量学派的基本特征体现在其研究方法上。

社会学派

社会学派的理论核心是政府干预区域经济发展,其特征是把政府及其政策作为区位选择的核心因素。

历史学派

历史学派的理论核心是空间区位发展的阶段性,其特征是把时间因素与空间因素相结合,从历史演化的角度分析区位的选择。

其基本思想是:前一时期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着现代区域经济的发展,使其具有非常明显的空间结构特征。

新经济地理学中的区位理论

迪克斯特与斯蒂格利茨主张的新贸易理论及相应的新经济地理理论,从运输成本的降低及由此引起的聚集经济、递增收益、规模经济性、外部性或者说溢出效应(如技术的溢出效应)等角度探讨企业区位的选择及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等。

传统的区位理论侧重于工业区位,而新经济地理理论则将工业区位理论延伸到办公区位、零售区位等。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介绍了区位和区域经济理论。区域经济理论是进行区域经济研究必须掌握的基础和前提,是区域经济学中重要的学习部分。

●区位是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

●区位理论是关于区位的理论。它研究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及空间内人类

活动的组合,主要探索人类活动的一般空间法则。

●区位条件是区位(场所)所持有的属性或资质。

●区位因子或称区位因素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古典区位理论主要指杜能的农业区位论和韦伯的工业区位论,两种近代

区位理论主要指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和廖什的市场区位论,现代区位

理论的主要学派包括运输区位论学派、市场学派、成本-市场学派、行为

学派、计量学派、社会学派、历史学派等,随着外部性、聚集经济、规模经济等概念的引入,新经济地理理论形成。

●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包括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劳动力条件、科技条件

和制度条件。

第六讲

现代区位理论

背景:1950年代以来,工业化、城市化浪潮,产生了

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重大区域经济问题,特别是宏观方

面的问题。因此,这一时期的区位研究对象扩大为区

域的国民经济体系,区位布局的目的是寻求经济活动

的部门结构和空间布局最优化,区域经济的发展必须

与社会、生态相协调,从而逐步形成了有别于传统区

位理论的空间区位理论和方法,使区位理论研究进入

到现代区位理论研究阶段。

现代区位理论的主要学派:

运输区位论学派

市场学派

成本-市场学派

行为学派

计量学派

社会学派

历史学派

新经济地理学中的区位理论

运输区位论学派

运输区位论学派十分重视运输因素。

胡佛提出运输成本由两部分构成:一是线路运营费用;二是站场费用。前者是距离的函数,后者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常数。此项研究奠定了运输区位论的理论基础。胡佛根据运输本身的经济特点,指出:第一,若企业用一种原料生产一种产品,在一个市场出售,且在原料与市场之间有直达运输线,则企业布局在交通线的起点或终点最佳,因为在中间设厂将增加站场费用。这就是胡佛的“终点区位优于中间区位理论”。他认为这是大城市工业集中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二,如果原料地和市场之间无直达运输线,原料又是地方失重原料,则港口或其他转运点是最小运输成本区位。

运输区位论的建立对区位论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仅仅用运费来说明产业布局的指向,存在很多问题。运输区位论建立以后,引出了人们对市场区的研究,加速了古典区位论向现代区位论的转化。

市场学派

市场学派出现在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其理论核心是产业布局必须充分考虑市场因素,尽量将企业布局在利润最大的区位,该理论关注的主要问题可分为市场划分与市场网络合理结构安排两类。

成本—市场学派

成本—市场学派是在成本学派与市场学派的基础上形成的,这一学派主张通过综

合分析区位因素确定合理的布局,主要代表人物有艾萨德、俄林、弗农等。

成本—市场学派建立了一般均衡理论,不仅研究了企业布局问题,而且探讨了区域产业布局和总体产业布局。

行为学派

行为学派的主要思想是把人的主观态度和由其决定的人的行为当做影响产业布局的重要因素。这一学派重视心理文化、消费者偏好等因素对产业空间活动的影响,主张寻求最满意的区位而非最佳的区位。

计量学派

计量学派的理论核心是用定量的方法进行区位选择研究,以保证工业区位选择的可能性和精确性。计量学派的基本特征体现在其研究方法上。

社会学派

社会学派的理论核心是政府干预区域经济发展,其特征是把政府及其政策作为区位选择的核心因素。

历史学派

历史学派的理论核心是空间区位发展的阶段性,其特征是把时间因素与空间因素相结合,从历史演化的角度分析区位的选择。

其基本思想是:前一时期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着现代区域经济的发展,使其具有非常明显的空间结构特征。

新经济地理学中的区位理论

迪克斯特与斯蒂格利茨主张的新贸易理论及相应的新经济地理理论,从运输成本的降低及由此引起的聚集经济、递增收益、规模经济性、外部性或者说溢出效应(如技术的溢出效应)等角度探讨企业区位的选择及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等。

传统的区位理论侧重于工业区位,而新经济地理理论则将工业区位理论延伸到办公区位、零售区位等。

本章小结

●区位是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

●区位理论是关于区位的理论。它研究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及空间内人类

活动的组合,主要探索人类活动的一般空间法则。

●区位条件是区位(场所)所持有的属性或资质。

●区位因子或称区位因素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古典区位理论主要指杜能的农业区位论和韦伯的工业区位论,两种近代

区位理论主要指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和廖什的市场区位论,现代区位理论的主要学派包括运输区位论学派、市场学派、成本-市场学派、行为学派、计量学派、社会学派、历史学派等,随着外部性、聚集经济、规模经济等概念的引入,新经济地理理论形成。

●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包括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劳动力条件、科技条件

和制度条件。

●第三章区域经济发展

● 3.1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 3.2 区域分工和比较优势

● 3.3 区域人力资本

●区域经济发展的内涵

●经济发展就是经济进步。对区域经济而言,有意义的经济进步基本是如下

5个方面:

●生产的增长

●技术进步

●产业结构的改进

●资本积累

●与外界经济关系的改善

●经济增长不等于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意味着更多的产出,简单地说就是指区域经济活动总量的增

长。

●“经济发展”则是伴随着经济结构、社会文化和政治体制变革的经济增

长,即不仅意味着产出增长,还意味着随着产出增加而出现的产出与收入结构上的变化以及经济条件、政治条件、文化条件等的变化。

● 3.1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 3.1.1 区域平衡发展理论

●平衡发展或平衡增长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方

●式。区域平衡发展理论是从发展经济学的有关理

●论引进并发展形成的。

●区域平衡发展理论(均衡增长理论)实际上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

低水平均衡的描述,第二部分是打破低水平均衡战略的理论设计。

● 3.1.1.2 纳尔逊的“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纳尔逊认为,不发达经济

中的人均收入提高和降低的趋势,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产生影响,即便在一个短期内经济有所增长,但经济增长又导致人口的增加,从而使人均收入的水平又回复到原来的状态,或者更低的水平。纳尔逊主要是从人口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来看这个问题,并指出,如果不能从制度上进行变革,不能靠国家进行投入,这种状态很难被打破。

● 3.1.1.3 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纳克斯则是从需求与供给的关系方面,论证同一个问题。不发达地区

的低收入意味着低储蓄力,低储蓄则资本形成不足,于是生产率低下,又造成低收入。这是从供给的角度看的,如果从需求的角度看,低收入则购买力低,低购买力无法吸引资本的进入,投资不足生产率难以提高,又会引起低收入。如此循环往复,贫困恶性循环。

● 3.1.1.4 纳克斯的“均衡增长”理论

●纳克斯认为:恶性循环的根源在于资本的不足,而外来资本的缺乏

在于本地区缺少有效需求,归根到底,要造就这种需求。如何造就呢?纳克斯认为只有在大范围内,各个部门当中平衡地进行投资,使各部门间互相形成需求,才可能造成这种需求,才可能促使资本进入。纳克斯的理论是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区域经济学在引入这一概念时,错误地认为均衡增长就是在所有地区同时增长,这其实是误解,因为纳克斯并没有谈到任何空间的问题,而只是谈部门的问题。

●均衡增长并不是指所有的部门都按照统一的比例、在所有地区按一个速度

增长,不可以机械地理解。均衡增长的中心在于区域内的产业应尽可能地完备,使产业间能够相互形成需求,从而获得内生的增长愿望。

● 3.1.1.5 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

●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与纳克斯的均衡增长观点是一致的,

他的贡献在于提出了大推进的三个理论基础:生产函数的不可分性、需求的不可分性和储蓄供给的不可分性。正由于三个“不可分性”,部门间的增长只有相互协调,经济才有可能增长。大推进理论是指:在一个足够大的外部资本的推动下,增长在区域的各个部门间推进,造成部门之间的相互需求,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 3.1.2 区域不平衡发展理论

●不平衡发展或非均衡增长主张首先发展某一类或几类有带动

作用的部门,通过这几类部门的发展,带动其他部门的发展。

●非均衡增长与均衡增长的区别,就在于认为由于落后地区资本的

有限,不可能大规模地投向所有部门,而只能集中起来投入到几类有带动性的部门,这样可以更有效地解决资本不足的问题。

● 3.1.2.1 艾尔伯特·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汉斯·辛格等是非均衡增长理论的代表。

●赫希曼认为,发展的路径好比一个链条,从主导部门通向其他部门,

不发达地区的发展战略就是选择若干战略部门投资,创造发展机会。赫希曼指出,如果是政府投资,则应选择公共部门,特别是基础设施,造成良好的发展的外部环境;如果是私人资本,则应投入到具有带动作用的制造业部门。

● 3.1.2.1 冈纳·缪尔达尔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

●“循环累积因果”理论是经济学家冈纳·缪尔达尔于1944年在其

《美国的两难处境》中首次提出的。他把社会经济制度看成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认为导致这种演进的技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因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互为因果的。如果这些因素中的某一个发生了变化,就会引起另一个相关因素也发生变化,后者的变化反过来又推动最初的那个因素继续变化,从而使社会经济沿着最初的那个变化所确定的方向发展。

● 3.1.2.1 威廉姆森的“倒‘U’型”理论

●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区域差异逐渐扩大,但在经济发展的成熟

阶段,这一差异趋于收敛。据此,威廉姆森认为区域差异遵循“全国增长轨迹上的倒‘U’型曲线”。

●根据威廉姆森的“倒‘U’型理论”,经济活动的空间集中式极化是

国家经济发展初期不可避免的现象,但由此而产生的区域差异将随着经济发展的成熟而最终消失。

● 3.1.2.1 诺思的“输出基础”理论

●输出基础模型将经济部门划分为两个部分,即一个输出基础部门和

一个自给性部门。在这种模型中,通常假定自给性部门不具备自发增长的能力。但是,随着外部需求的扩大,输出基础部门不断扩张并为地方经济带来额外收入时,这些部门也会随之相应扩张。

●按照诺思的观点,一个区域能否求得发展,关键在于能否在该区域

建立起输出基础产业,而特定区域能否成功地建立起输出基础产业,又将根据它在生产和销售成本等方面对其它区域所拥有的比较利益而定。

第七讲

第七讲区域分工与比较优势

分工表现为各种社会劳动的划分和独立化。

分工既包括部门间、企业间和企业内部分工,也包括把一定生产部门固定在国家一定地区的地域分工,即区域分工。

分工深化促进了生产制度的创新,推动了交易制度的规范与完善,由此带来收益递增,构成长期经济发展的源泉。

区域分工的性质:区域分工是劳动地域分工或地理分工,是社会分工在经济地理空间上的表现形式。

分工是经济主体在利益的驱动下,各地区根据自己的优势进行劳动地域分工,达到一定规模形成区域专业化部门。

另一方面,区域分工必须通过区际之间的贸易,从而实现其专业化部门生产的产品价值和满足自身对本区域不能生产或生产不利的产品的需求。

区域专业化生产发展具备的条件:

1、专业化的某一类或某一种产品的生产,必须超过当地的需求量。

2、区域分工所节约的劳动量,应该大于因产品进行区际交换而增加的劳

动量,这是根本的前提条件。

3、生产地与消费地之间的商品价格,必须有一定的梯度存在。

区域分工的特征:

1—地区的专业化生产是区域分工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区域分工发展的原动力。

2—地区间密切地联系是区域分工得以深化的前提。

3—区域分工具有层次性,包括国际分工地各种形式,也包括国内分工的各个层次。

4、区域分工普遍存在各种社会形态之中。

区域分工的经济性和外部性:

——1、区域分工的经济性

区域分工的经济性是建立在对分工经济分析的基础上的。分工经济指的是分工所带来的益处。

按照亚当·斯密和阿林·扬格的观点,分工以专业化为基础。

分工经济性的主要表现:

1—提高劳动生产率

2—分工使复杂的劳动分解为简单的甚至机械式的劳动,使得劳动者的工作在既定的技术水平下变得较为简单,无形中也降低了企业管理的复杂程度,从而提高管理效率。

3—引起的生产工具的变革,直接促进了迂回生产方式的发展。

分工的不经济性:分工使人局限于少数的操作,因而丧失了全面发展自己智慧的机会。

区域分工经济性的特点:

1—它使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条件得到充分的利用,从而提高区域经济的发展的水平,并增加区域经济的福利。

2—可以产生规模经济和聚集经济

3—有助于范围经济的形成。

范围经济用于区域经济研究中,它主要指的时由于分工演进推动着区域内新产业的衍生,以及区域内相关辅助产业的发展,从而带来的区域生产率

的增长。

2、区域分工的外部性

它指区域分工体系中,区域间形成的不由单个区域考虑或承担的其他区域所造成的正面或负面的影响

(1)区域分工可以带来整体功能效应

(2)具有相对优势的区域在分工发展过程中,可以通过区位因素在空间经济活动中所产生的乘数效应,带动周围区域相关活动的发展。

(3)合理的区域分工有利于生产要素的区际的自由流动

(4)在区域分工中,由于每个区域选择行为策略的依据是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非社会整体利益最大化,因此可能导致区域与社会整体的无效率。

区域分工的影响因素:

——内生因素和外生因素

内生因素:不依赖于分工的外生因素和分工演进过程中形成的内生因素。

外生因素:是区域客观存在的自然的与历史的条件,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外生变量。它是区域分工的基本前提;如自然资源、区位条件、人口与劳动力资源或作为历史知识载体的文化。

内生因素:是一个时期区域经济系统自身能够决定的变量。内生因素决定了区域的内生的比较优势。

✓内生比较优势:是在分工演进中,由于选择不同的专业化方向的决策造成的事后区域生产率的差别。

内生因素包括:专业化水平、生产率、贸易依存度、商品化程度、生产集中度、市场化程度、经济结构的多样化程度、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等

区域利益与区域竞争:

区域利益的特点:

1—区域经济利益是区域分工产生的原因也是区域分工的结果

2—区域利益是集合的概念

3—区域经济利益具有二重性,即自主性与整体性的统一。

——区域竞争力

是区域国民经济在国内外竞争中表现出的综合实力的强弱程度,是自然资源环境条件、产业结构优化水平、宏观经济效益状况、市场占有率、区域形象影响力等因素的综合作用的结果。

决定区域竞争力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

1、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决定的区位优势

2、政府公共管理水平和服务效率决定的制度供给优势

3、企业和相关产业集群决定的集聚优势

4、技术和人力资本积累决定的产业结构优势以及历史文化和政治体制决定的

社会发展环境优势

(2、3为最为关键的两个因素)

区域分工理论的发展与演变

1—绝对优势理论

2—比较优势理论

3—要素禀赋理论

一、绝对优势理论(斯密)

每个国家都有其绝对有利的、适宜于某些特定产品的生产条件,如果每个国

家都按其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去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各国资源就能得到有效配置和利用,从而提高劳动生产力,降低了成本,增加了国民财富,社会分工就是这样形成的。

斯密:将不同国家的同种产品的成本进行直接比较,认为在某种产品上成本绝对地低就称为具有绝对优势,只要有这种绝对成本优势,就应发展这种产品的专业生产,并出口换回自己在生产上不占优势的产品,贸易双方都从交易中获益,这就是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

按此理论,一个无任何绝对优势产品的地区就不能从贸易中获利。

然而现实的地域分工与贸易并非如此。

二、比较优势理论(李嘉图)

将本国不同产品成本比率与国外同种产品的成本比率进行比较,即不同国家的产品成本比率或机会成本的比较。只要成本比率在各国间存在差异,各国就能生产各自的比较优势产品(相对成本较低的产品),并在国家间进行交换,通过贸易增进利益,这就是李嘉图著名的比较优势理论。

三、赫克谢尔-俄林定理

(简称H—O定理——资源禀赋理论)

认为地域分工、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是各国各地生产要素禀赋上的差异,而不是古典学派认为而是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产生的。

基本观点如下:

1、每国或区域生产要素禀赋各不相同,利用自己相对丰富的生产要素从

事商品生产,就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

2、地域分工与贸易发生的直接原因是生产要素供给不同,它决定生产要素价

格的差异。产品中较多利用低价生产要素,产品成本就会低一些。

主流经济学的贸易分工理论经历了从斯密的绝对成本说到李嘉图的相对成本说,再到要素禀赋学说的转变。

二战后,著名的“里昂惕夫之谜”对要素禀赋理论提出质疑,要素禀赋理论的权威性因此而被动摇。

至此,主流经济学的贸易和分工理论都忽视了生产要素的空间流动,抽离了地理空间概念,无法真正解释经济空间现象的典型特征。

区域分工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4—相似偏好理论,林德(瑞典)

5—协议性区域分工理论,小岛清(日本)

6—相似条件下的地域分工理论,克鲁格曼(美国)

7—新兴古典专业化区域分工理论,杨小凯(澳大利亚)

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

1、比较优势的成因

根据区域分工理论,具有同样消费者偏好、技术、要素禀赋结构的国家,将会有同样的均衡价格比率出现,因而就不会有国际贸易的动力。三者之中有一项不同,就会产生价格差异,使比较利益拉开差距。

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

1、比较优势的成因

根据区域分工理论,具有同样消费者偏好、技术、要素禀赋结构的国家,将会有同样的均衡价格比率出现,因而就不会有国际贸易的动力。三者之中有一项不同,就会产生价格差异,使比较利益拉开差距。

2、比较优势的衡量指标:区位商

区位商的第一种表示形式:i地区j行业在本地区总产出中的份额与全国j 行业占整个国民经济产出份额之比。

区位商的第二种表示形式: i地区j行业占全国同业的比重与i地区经济总量占全国经济总量的比重之比。

3、比较优势的分类

从来源上看,可以分为三类:

资源优势

产业优势

环境优势

第三章小结

区域平衡发展理论包括“临界最小努力”理论、“低水平均衡陷阱”

理论、“贫困恶性循环”理论和“大推进”理论,论述一个区域内各个地区普遍增长的可能性。区域不平衡发展理论包括“不平衡增长”理论、“循环累积因果”理论、“输出基础”理论等,说明一个区域内由于要素供给的不足和区域分布的不均衡,只能在条件好的地方首先发展。威廉姆森的“倒U型”理论是对区域关系发展轨迹的描述。

区域分工理论,主要是从古典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中发展演变而来的。区域分工理论的起源,一般可以追溯到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提出的绝对利益学说。从绝对利益学说、比较利益学说到要素禀赋理论,再到相似偏好理论、协议性分工理论、相似条件下的地域分工理论和新兴古典分工理论,区域分工理论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沿革过程。

比较优势存在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从存在的形式上看,它可以有四种分类:有形优势与无形优势,绝对优势与相对优势,局部优势与全局优势,空间优势与时间优势。从来源上看,主要有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环境优势三种。

人力资本投资与资本、劳动、技术进步一起,推动着产业结构的升级,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而且在此之中人力资本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第八讲

第四章区域发展模式与结构

本章结构安排

一、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理论

二、区域经济的发展模式

三、区域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

四、制造业内部结构的演变规律

五、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内涵

区域经济增长是指区域经济总量的增加,包括地区GDP的增长和人均GDP 的增加,“不论采取何种办法,只要一个国家的商品产量和劳务量提高了,我们就可以把它看作是经济增长”

区域经济发展包括三方面的含义:

第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通常用人均GDP来衡量。这既是衡量经济增长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准。所不同的是,仅仅有

区域经济学要点总结

经济区域:指经济活动相对独立、内部经济联系紧密、体系较为完整、具有特定功能的地域空间。一般按照地理、行政、文化、经济特征划分区域。 区域经济的基本特征:①经济资源分布的差异性;②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性;③经济利益的相对独立性;④经济系统的一定完整性。 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对资源,要素和市场在空间上进行优化配置,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加社会福利的经济科学。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揭示区域与经济相互作用规律和相互关系。县域经济:是行政区与经济区重合的区域经济,作为以县为组建的县级经济,其行政管辖的边界是划定的;作为长期发展自然形成的、与周边城乡联系紧密的区域经济,其经济活动的边界是动态的、模糊的。 古典区位理论: 1:农业区位论(德国学者-杜能《孤立国》) 2:工业区位论(德国学者-韦伯)生产成本最低点 工厂规模既受一般技术经济因素影响,又受特定区位的条件影响。衡量最优规模有两个标准:一是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最低;二是企业总利润最大。用这两个标准确定的最优规模是不一致的,单位产品生产成本最低点为平均成本最低的那一点,而总利润最大点为边际利润为零的那一点。企业规模越大,布局越集中;反之,则布局越分散。 外部经济利益亦称聚集经济效益,它是由那些在生产或分配上有着密切联系或在布局上指向性相同的产业按一定比例与规模集中布局在拥有特定优势的区位所产生的增加效益。聚集经济效益,一方面取决于聚集的产业或企业的种类与结构,另一方面还取决于聚集的规模。 3:运输区位论(美国学者-胡佛) 现代区位论: 1:市场区位论。区位论对市场因素的研究,标志着古典区位理论向现代区位理论的转化 2:中心地理论 3:区位经济学 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中心地理论、市场区位论的中心思想或基本内容: 1)杜能于《孤立国》一书,提出了“农业区位论”。其中心思想是:农业的土地利用类型和土地经营集约化程度,不仅取决于土地的天然特性,而且取决于从农产品生产地到农产品消费地(市场)的距离。 2)韦伯的“工业区位论”核心内容是:通过对运输、劳动力、集聚因素相互作用的分析与计算,把工业品生产成本最低的那个地点,确定为工业企业的理想区位。 3)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即“城市区位论”结论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城市分布,应当形成A级城市1个,B级城市2个,C级城市6—12个,D级城市42—54个,E级城市108—128个。 4)廖什“市场区位论”认为,既然生产和消费都在市场上进行,而生产者的目的是追求最大利润,那么,最低成本并不是保证最大利润的决定性因素,而应当去谋求最大市场。 埃德加.胡佛构筑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提出了区域经济学的三个基石: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生产的不完全可分性;产品与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 现代区域经济理论体系: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区域经济关系理论;区域经济政策理论 如何认识和把握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框架 1、区域空间结构:区域空间结构是指各种经济活动在区域内的空间分布状态及空间组合形式。区域空间结构的基本要素有三个:节点及节点体系、线路及网络、域面。它们之间互相联系,纵横交叉,从而构成了一个区域空间。区域空间结构的核心理论是“发展极”理论、“中心——外围”理论、“倒U型”理论。 2、区域经济结构:区域经济结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经济结构是生产关系结构和生产力结构

(完整版)区域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区域经济学 第一二章 ● 1.基本概念:区域、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学 ●区域: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区域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起点。它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概念,对其进行界定或定义,需要从地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角度出发。 ?地理学的区域概念:地理学时最早提出区域概念的学科。为了便于考查,地理学把地球空间按照其相互关系进行分类,或者是区分,并用一定的事先设定的法则,将其划分为各种区域,诸如海洋区、陆地区、高原区,平原区、丘陵区等等。由于每一类区域不同的特征以及温度、降雨和生物物种分布等的巨大差异,使每一个区域的内容更加丰富和更多样化。 ?地理学对区域研究的贡献,是把区域定义为地球表面的一个地域单元。 ?政治学的区域概念:政治学是从行政管理的角度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不同的地点,根据人口居民点和社会经济活动的位置及分布状况,划分系统的地方单元。政治学中的区域不但表示地理区域的概念,而且还包含地方公民间的文化联结、惯例认同、心理归属、民族历史、社会经济关系等意义。?政治学对区域研究的贡献,是把区域定义为行政管理的一个地方单元。 ?社会、文化区域:根据人类社会活动的特征,在人口、民族、宗教、语言、政治等因素交互影响下而产生的附加在自然景观上的“人类活动形态” ——文化景观特定性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而划分出来的地域单元,如华人文化圈、东方文化圈、穆斯林文化圈等; ?经济学的区域概念:经济学的区域概念就是区域经济学的区域概念。经济学的区域是在地理学和政治学关于区域概念的基础上,考虑某个地域空间的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公共设施和行政管理的特点,是居民高度认同、地域完整、功能明确、内聚力强大的地域单元。 ?它一般以两种形式存在:同质区域和极化区域。 ?区域的特征:内在整体性、空间界线的客观性与模糊性 ?区域经济:区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总和。 ?如果我们把全国的国民经济看做是一个整体,那么区域经济就是整体的一部分,是国民经济整体不断分解的结果。 ?区域经济的特点包括: ?区域性——区域经济最根本的特点 ?非均衡性 ?阶段性和连续性 ?开放性 ?思考:区域经济和国民经济的差异? ?区域经济学: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 ?它要回答:一个区域是如何实现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各个区域之间是怎样相互联系的;各个地区以及主要城市在全国劳动地域分工中具有什么样的优势,应该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承担什么样的功能; ?区域经济学具有很强的综合性,需要熟悉其它相关的经济学知识,是一门应

区域经济必考知识点

区域经济必考知识点归纳 区域定义 区域是指在某一主权国家疆域内的,在经济功能上具有同一特征的相对独立的地域单元。 西方区域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古典区位理论: 核心观点:理想的厂商区位是生产和分配过程中所需运输里程最短和运输货物重量最少的地点。主要研究厂商选择何种地点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运输成本问题。 新古典区位论 核心观点:理想的生产区位是最大限度地降低厂商或生产部门的生产成本,能够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地点。主要研究以市场规模为中心的利润最大化问题。 区位研究转向区域研究 二战后,随经济的高速增长,发达国家区际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现象越来越严重。随着这种区域问题和城市问题的出现,许多经济学家根据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政策,运用宏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研究区域经济政策、劳动力就业以及城市问题。这样,从单纯的区位研究逐渐转向区域经济研究,从微观逐渐转向宏观,进而区域经济学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经济活动空间聚集机制 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的规模收益不变和完全竞争假说,无法解释经济活动空间聚集现象。为此,克鲁格曼等学者以迪克西特和和斯蒂格利茨的理论为基础,建立了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为解释经济活动空间聚集做出了贡献。随着这些基本理论的突破,区域经济学进一步趋向于成熟,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区域经济学理论框架 中国区域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改革开放前,萌芽时期 改革开放前,我国区域经济研究领域重点研究了生产力布局问题,其核心思想是要实现生产力的平衡布局,而实现生产力平衡布局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地区投资倾斜和兴建国有企业,把国内资本和工业从沿海转移到内陆地区,为广大内陆地区基础设施和工业发展奠定基础,改变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发展差距过大的局面。 改革开放后20至90年代初步形成 改革开放后,我国强调以效率为主,投资重点放在效益高、见效快的沿海地区。学术界也提出了倾斜式不平衡发展理论,认为欠发达地区不具有经济全面增长所需的资本和其他资源,无法实现平衡的经济增长,选择一些具有发展潜力较大的部门或地区进行投资,使得这些部门和或地区优先得到发展,然后带动其他部门或地区的发展。 十八大之前,蓬勃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区域经济学研究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首先,提出了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 其次,研究和布局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等区域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学-吴殿廷-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区域、区域系统与区域经济学 1.区域的概念 地理学把区域定义为地球表层的地域单元,并且具有可重叠性和不可遗漏性; ∙政治学将区域看作是国家管理的行政单元,具有可量性和层次性; ∙社会学则视区域为具有相同语言、共同信仰和民族特征的人类社会聚落。 经济学中的区域必然是一个具有特定经济功能的、具有同质性或内聚性特征的区域即经济区域。 2.区域的类型 [1[、按物质内容划分:A:自然区域B:社会经济区域 [2[、按内在结构划分A:均质区域B:枢纽(结节)区 3.区域的特征:内在整体性、空间界线的客观性与模糊性 4.区域系统的组成 按照系统科学的思路研究区域系统的组成,首先是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等子系统,各子系统更进一步分成更小的子系统,乃至要素。 对区域经济系统来说,更关心的是区域产业结构的构成和地域构成。 5.区域系统的特征 (一)综合性与整体性 (二)动态性与开放性 (三)空间性与区域性 (四)层次性 (五)自适应性与自组织性 6.区域系统主要涉及下列14个方面的结构: 1)空间结构2)城镇结构3)资源结构 4)社会(人口与劳动)结构5)产业结构6)规模结构 7)技术结构8)投资结构9)消费结构 10)交通结构11)能源结构12)消费积累结构 13)进出口结构14)市场结构 7.区域系统结构的分析方法 1、要素比例分析法 包括:百分比、区位商、基尼系数、集中化指数、多样化指数等计算与分析等。 (1)百分比--个要素占总体的比重。 (2)洛伦兹曲线-----研究的是国民收入在国民之间的分配问题。它是美国统计学家洛伦兹提出的。 基尼系数小于0.2表示绝对平均; 0.2—0.3表示比较平均; 0.3—0.4表示基本合理; 0.4—0.5表示差距较大; 0.5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8区域系统的演化 [1]、演化方向无序----有序的过程:由简单到复杂; [2]、地域演化点—线—网—面的融合。 [3]、演化方式 A 渐变模式---普遍的。B 突变模式---特殊的。 9.区域经济系统形成和发展的客观基础 ●【1】自然禀赋的差异性 ●【2】经济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 ●【3】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距离成本); ●【4】创新能力的部分排他性和竞争性。 10.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1】区域经济发展【2】区域经济关系【3】区域发展决策和政策 第二章区域发展与科学发展

孙久文区域经济学课后习题总结

1.区域经济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答区域经济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2.狭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它要回答一个区域是如何实现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各个地区以及主要城市在全国劳动地域分工中具有什么样的优势应该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承担什么样的功能应该与其他地区建立什么样的技术经济联系如何建立这样的联系。这是区域经济学必须回答的问题是研究任何区域经济发展起码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别的学科不能替代的研究领域。广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区域经济学是以特定的空间为研究对象的而所有的经济现象都会在这一空间发挥作用区域经济学必须研究在各种经济现象的交互作用下区域经济作为一个相对独立整体的一般发展规律。因此研究区域经济学需要熟悉其他相关的经济学知识研究它们在区域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作用方式和作用特征。同时区域经济学是以一定的地理空间为研究对象的因此研究区域经济学必须要熟悉地理学。实际上区域经济学是地理学与经济学相结合的产物它是研究各种经济现象在地理空间上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区域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边缘科学。 2. 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区域经济学的特殊作用是如何体现的答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深入研究适合中国国情的区域经济学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在中国跨世纪的发展中中国区域经济学担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第一是中国在新世纪发展中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的需要。伴随着进入2l 世纪的钟声人类社会已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发达国家及相当一部分发展中国家都由工业社会进入信息社会技术进步日新月异信息高速公路缩短了空间距离把世界密切地联为一体。这无疑使经济实力强大的发达国家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新的经济发展空间、扩张其经济统治变得更为容易借助于知识经济的东风发达国家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代。世界经济的发展给中国提出了极其严峻的挑战。中国在新世纪的发展中既要完成传统的工业化过程又要追赶世界知识经济发展的步伐。中国已经多次错过参与世界发展的机会并因此受到太重的历史惩罚。中国没有理由再次错过历史的发展机遇也没有时间再次走经济发展的弯路。为此必须深入研究中国作为一个特定区域的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及人们利用规律驾御经济活动、提高发展效率的基本途径。这正是中国区域经济学所要研究的核心问题。第二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条件与环境

区域经济学考点(25个题目)

1、区域主导产业的特征有哪些 区域主导产业”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具有很高的创新率,对于一定阶段的产业结构升级转换具有重大的关键性的导向和推动作用,且本身增长率较高、带动力较强的成长型产业,其特征:1、地域分工基础上形成的专门化优势2、较大的生产规模、较高的增长率和较好的经济效益 3 具有先进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4、关联效应强 2、怎样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性 1、已形成的产业结构同期资源结构是否适应,能否发挥区域资源的优势 2、区域产业系统 的功能能否承担起全国性地域分工的任务,对全国或上一层次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协调能否做出应有的贡献。3、区域产业之间的关联度如何,各产业之间是否能协调特别是主导产业与非主导产业之间的关系是否协调。4、区域产业结构的转化能力和应变能力。5、结构性效益的高低 3、区域空间结构中的点线面有何含义 区域空间结构由经济中心、经济腹地和经济网络三个基本要素所构成,可以通过点、线、面三种形式得到表达。点状要素指的是某些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集聚而形成的点状分布形态。通常是区域经济活动的重要场所,是区域经济的重心所在。现状要素指的是某些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集聚而形成的现状分布形态。有较强的变动性,可以对其作不同类型的划分,例如,交通线、通信线、能源供给线、城镇连绵线等。面状要素是指某些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集聚而形成的面状分布形态,其特征有:界限的非规则性和不确定性,类型的多样性 4、T字型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 T”字形发展战略也是在上世纪80年代被提出的,这种发展战略认为,东部沿海地区和长江沿岸地带又称的T“形地域具有地理位置优越、经济技术基础雄厚、交通便利等多方面优势,应当作为国家的一级重点开发轴线,重点建设、重点布局,以实现最佳的空间组合。亦即,以东部沿海地域和长江流域为两条轴线,形成的国家的一线生产布局与开发重点,在此基础上再确定若干二级、三级开发重点。”T“字形发展战略在确定东部沿海地区作为国家生产布局重点的同时,增加了长江流域地带,强调和重视长江的运输和辐射功能,推动长江流域广大地区的经济开发进程 5、三次产业结构演变规律(配第克拉克定律+库兹涅茨的进一步推论) 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将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移动,但人均国民收入进一步上升时,劳动力将进一步向第三产业移动。。。

区域经济学计算题

区域经济学计算题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区域经济学计算题概述 2.区域经济学计算题的主要类型 3.区域经济学计算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4.区域经济学计算题的实际应用案例 5.总结 正文 一、区域经济学计算题概述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地理空间组织和区域发展过程的学科。它主要研究某一特定地区的经济活动、产业结构、人口流动、资源配置等问题。区域经济学计算题作为这门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学原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类题目涉及的范围广泛,既可以是理论性的,也可以是实证性的。 二、区域经济学计算题的主要类型 1.经济模型构建题:这类题目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问题,构建合适的经济模型,以解释和预测某一地区的经济现象。 2.数据分析题:这类题目要求学生运用统计方法和计量经济学方法,对给定的数据进行分析,以得出有关区域经济的结论。 3.政策分析题:这类题目要求学生针对某一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分析政策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以及可能产生的经济效果。 4.情景模拟题:这类题目要求学生设定一定的初始条件和发展参数,模拟某一地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经济发展过程。

三、区域经济学计算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1.理解题目: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明确题目要求,了解问题的背景和约束条件。 2.选择合适的方法:根据题目类型和问题特点,选择合适的经济学方法和分析工具。 3.构建模型:对于模型构建题,要充分考虑问题的实际情况,构建简化的、能够反映问题本质的经济模型。 4.分析数据:对于数据分析题,要运用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方法,对数据进行严谨的处理和分析。 5.制定政策:对于政策分析题,要结合实际情况,分析政策的可行性和效果,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 6.情景模拟:对于情景模拟题,要设定合理的参数和初始条件,进行模拟计算,得出未来发展的预测结果。 四、区域经济学计算题的实际应用案例 例如,某地区政府希望了解该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路径,可以设置一个区域经济学计算题,要求学生分析该地区的产业结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产业政策建议。在解题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产业经济学、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等知识,进行实证分析和政策模拟,最终得出对该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的建议。 五、总结 区域经济学计算题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有效手段,对于提高学生的经济学素养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解题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经济学方法和技巧,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严谨的分析和计算。

经济地理知识点

第一章 1. 何谓经济地理学?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是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 试述20世纪经济地理学发展的特点 (一)研究区域尺度的变化 1.区位研究 代表理论:杜能农业区位论;韦伯工业区位论;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廖什区位经济论 特点:侧重于区域内的单体企业的微观分析。 2.区域研究 (1)区域科学 代表理论:艾萨德创立的区域科学。特点:侧重于区域内各企业之间的联系和协调发展。 (2)其它区域研究 3.全球化研究 (二)研究企业组织的变化 研究客体的变化:企业组织向多部门、多区域、跨国经营和全球性经营发展。以及公司地理、企业地理等研究领域形成。 (三)研究思维方法的变化 1.规范性分析2.实证主义分析3.行为主义分析4.结构主义分析 3. 简述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 4. 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1.经济活动的内容:从产业角度观察包括第一产业(或初级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四产业,所有这些产业均属经济地理学研究范畴。 2.经济活动区位:经济地理学研究经济活动在什么区位(场所)发生以及为什么在这些区位(场所)发生。 3.经济活动空间组织:经济地理学研究区域内不同企业、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协调发展;研究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经济增长变化、经济分工与联合、经济要素的区际流动等问题。 4.经济活动与环境的关系:经济地理学研究的经济活动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经济环境等。该研究包括微观上的企业区位与环境关系,中观尺度上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宏观尺度上的经济全球化与环境条件利用。 5. 简述经济地理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及其意义 一、经济地理学与经济科学的关系 1. 经济地理学与经济学:经济学研究资源如何配置才能满足人类需要等问题。经济地理学试图寻求经济 活动的区位和空间组织的一般规律。而这种空间分异规律形成的关键是经济规律的作用。 2. 经济地理学与区域经济学:经济地理学在发展中借用了不少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成果 3. 经济地理学与政治经济学:按照政治经济学观点,生产关系(国家制度等)和生产力(经济活动)互相影 响。经济地理学家在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时,应该考虑国家制度等生产关系的影响。 二、经济地理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 自然地理条件和自然资源对于经济活动区位和空间组织具有重要影响。经济地理学对于自然地理学和自

一建经济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建经济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经济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社会科学,是我们了解和解释 现代社会的重要工具。对于考取一建资格的考生来说,经济学是其中 一门重要的考试科目。下面将对一建经济学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帮 助考生更好地准备考试。 第一部分:经济学基本概念与分类 在经济学的学习中,首先需要了解一些基本概念与分类。例如,经 济学的定义、经济学的基本问题、资源的分类与配置方式等等。同时,还要熟悉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区别,了解市场经济的基本要素和运 行机制。 第二部分: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一个整体经济系统,包括国民经济总体状况和 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在这一部分中,需要掌握国民收入与国民生产 总值的概念、计算方法和相互关系。还需要了解通货膨胀和失业对经 济的影响,以及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结构性政策对经济的调控作用。 第三部分: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个体经济行为和市场机制。在这一部分中,需 要了解供求关系、市场的均衡价格和数量。同时,还需要了解边际效 用和边际成本的概念,以及最优决策的原则。此外,还需要了解市场 结构与市场行为之间的关系,包括垄断、寡头垄断和竞争等相关知识点。

第四部分:经济增长与发展 经济增长与发展是研究经济长期变化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这一部分中,需要了解经济增长的因素和影响因素,包括资本积累、劳动力素质提升和技术进步等。同时,还要掌握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模式的分类与特点。 第五部分:国际经济与贸易 国际经济与贸易是经济学中涉及国际关系的重要内容。在这一部分中,需要了解国际贸易的基本原理和模式,包括比较优势原理、绝对优势原理和相对优势原理等。同时,还需要了解国际收支和国际经济关系的基本概念。 第六部分:区域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地区经济之间联系和区域发展问题的一个重要领域。在这一部分中,需要了解区域生产和消费的地理分布规律,以及区域经济之间的联系和竞争等。同时,还需要了解区域经济政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相关内容。 以上是一建经济学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希望考生通过系统地学习和理解这些知识点,能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同时,也希望考生能够将经济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加深对经济运行规律的理解,从而更好地应用于实践中。经济学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我们认识世界并参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工具。

一建经济必会知识点大全

一建经济必会知识点大全 经济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个人、企业还是国家,都需要了解和应用一定的经济知识来进行决策和规划。对于即将参加一建考试的人来说,了解一定的经济知识也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为大家整理一些一建经济必会的知识点,以供参考。 1. 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运行的规律。在一建考试中,常见的宏观经济学知识点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通货膨胀、失业率、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等。了解这些指标的计算方法和影响因素,有助于我们理解经济的整体状况。 2. 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经济主体的行为和决策。一建考试中的微观经济学知识点主要包括需求和供给关系、价格弹性、生产要素市场等。通过了解市场机制和行为规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市场运行和商品价格的形成。 3. 货币银行学 货币银行学是研究货币与银行机构的关系。在一建考试中,货币银行学常见的知识点包括货币的定义和职能、货币供应与货币乘数、商业银行的职能和作用等。了解货币的本质和货币供应对经济的影响,有助于我们理解货币政策和金融市场的运作。

4. 国际经济学 国际经济学研究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关系。在一建考试中,国际经 济学常见的知识点包括国际收支平衡、汇率和汇率制度、国际贸易理 论等。了解国际经济关系的基本原理和政策,有助于我们理解国际贸 易和全球产业链的运行。 5. 经济增长与发展 经济增长与发展是研究经济长期增长和发展的规律。在一建考试中,我们需要了解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力资本、技术进步等与经济增长 相关的知识点。掌握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原因和推动因素,有助于我们 理解经济的长期走势和发展趋势。 6. 区域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研究地区经济发展和区域差异。在一建考试中,我们需 要了解经济区域化的特点、地区经济政策等。掌握区域经济发展的基 本概念和政策,有助于我们理解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和区域经济 的整体格局。 7. 经济法规和经济伦理 经济法规和经济伦理是保障经济秩序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在一建考试中,我们需要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和道德伦理的基本概念 和原则。合法合规的经济行为和良好的经济伦理,对于个人和企业都 是非常重要的。

区域经济学教学大纲

区域经济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区域经济学/ Regional Economics 学分:3 学时:48(实验: 上机: ) 建议修读学期:6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说明本课程是经济学相关专业的专业课。区域经济学是经济学的分支之一,是研究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与协调问题的学科,又叫“空间科学”或“空间经济学”。学生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能够深刻地理解区域的概念及内涵,掌握影响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因素、区域经济的空间相互作用机理、区域经济增长和发展问题、城市和区域经济的关系及国家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等,能够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现实中存在的区域经济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方案及思路,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可以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分配

(教学基本要求:A-熟练掌握;B-掌握;C-了解) 三、建议实验(上机)项目及学时分配 无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随着教学和研究的逐步积累,已经形成了独立的理论和知识体系。该课程的教学方法

与手段主要是:⑴课堂讲授与互动讨论相结合,最大程度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⑵知识点讲授与案例、专题讨论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⑶多媒体演示辅助教学,以丰富课程内容、课堂气氛、拓展学生思路;⑷网络((如电子邮件等)互动答疑,以便学生时刻与教师保持联系。 五、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标准 以平时考核为主、期末集中考核为辅的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占比60~70%,而期末成绩占比30~40%。平时考核的方式主要包括出勤及课堂表现、课堂测试及课后练习、专题小组讨论及课堂演讲等;期末集中考核以课程论文报告方式或考试方式进行。 六、教材与主要参考书目 1.教材:区域经济学,孙久文,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区域经济学:理论与方法,,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版。 2.参考书目: [1] 区域经济学, 高洪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2] 新区域经济学,安虎森,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3] 区域经济学原理, 郝寿义,格致出版社,版。 [4] 区域经济学,吴殿廷,科学出版社,版。 [5] 区域经济学,罗伯特.卡佩罗著,赵文、陈飞等译,经济管理出版社,2014年版。 七、大纲编写的依据与说明 本课程教学大纲,是适应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以及新世纪社会对复合型经济学人才的需求特征,根据经济学专业本科生的培养计划、培养目标与要求,结合本课程的性质、教学的基本任务和基本要求,经学院教学委员会审定后编写而成。 .28

考研区域经济学知识点精讲

考研区域经济学知识点精讲编者按:本文旨在全面介绍考研区域经济学的重要知识点,为考生提供备考指导。以下将围绕区域经济学的概念、主要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展开讲解。 一、区域经济学的概念 区域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一个特定地理范围内的经济活动及其相关联的问题。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地区间的经济差异、地区经济发展的规律以及地区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等。 二、区域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1. 区域发展理论:研究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趋势和规律。其中包括地区差异理论、地区增长理论等。这些理论帮助我们理解不同地区经济现象的产生和演变。 2. 区域经济政策:研究地区经济政策的制定、调控与实施。政府在制定区域经济政策时需要考虑到地区的特点和需要,以促进地区经济的健康发展。 3. 区域经济分析方法:为了研究区域经济问题,我们需要运用一定的分析方法。包括空间分析方法、计量经济学方法等。这些方法帮助我们从数量化的角度去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 三、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 实证研究方法:通过实证研究,我们可以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 数据来验证和检验理论。这种方法对于理解地区经济发展规律具有重 要意义。 2. 比较研究方法:通过比较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可以发现地 区差异的原因和特点。这种方法有助于我们制定合适的政策和措施。 3. 空间分析方法:通过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对地区经济活动 进行空间分析。这种方法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地区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 四、区域经济学的实践领域 1. 区域发展规划:为了促进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政府需要制定相 应的发展规划。这种规划需要兼顾地区的特点和需要,以实现经济发 展的长远目标。 2. 区域经济政策制定与实施:政府通过制定和实施区域经济政策, 来促进地区经济发展。这些政策可以包括税收优惠、基础设施建设等,以吸引投资和促进经济增长。 3. 区域经济风险评估:在全球化背景下,地区经济面临着各种风险 挑战。通过进行风险评估,可以在经济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制定相应的 对策,以减少地区经济的波动。 五、总结 通过以上对考研区域经济学的知识点的精讲,我们可以了解到区域 经济学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 的分布与发展问题。我们还介绍了区域经济学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

区域经济学名词解释及其考试重点总结(第三版)高洪深

区域经济学(第三版)高洪深考试重点总结 一、名词解释 1经济区位:某一经济体为其社会经济活动所占有旳场合。 2经济区域:人旳经济活动所造就旳、环绕经济中心而客观存在旳、具有特定地区构造要素并且不可无限分割旳经济社会综合体。 3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活动旳自组织和区际经济联系,以及与此有关旳区域决策旳科学。 4区域构造:各个经济区域在国民经济空间中所处旳区位位置和其数量对比关系旳总和。 5综合经济区:是一种以中心都市为核心,以交通通信网络系统为脉络,上下级都市密切联系,城乡结合,拥有某些方面优势和一定经济发展实力,可觉得实行更高一级总旳目旳独立承当一种方面任务旳连接成片旳区域。 6都市化:一种国家或者一种地区旳人口、产业、资本、市场旳集中过程。 7核心区:指在全国或者区域发展中居于主导地位,经济增长快,发展质量高旳地区,一种国家或者地区实现经济发展旳重要地区。 8外围区:指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发展水平比较低旳地区,处在经济技术水平低旳梯度上,接受核心区旳经济技术辐射而得到发展。 9区域经济一体化:指地理上邻近旳国家或者地区,为了维护共同旳经济利益和加强经济联系与合伙,互相间通过契约和协定,在区域内逐渐消除成员国间旳贸易与非贸易壁垒,进而协调成员国间旳社会经

济政策,形成一种跨国界旳商品、资本、人员、和劳务等自由流通旳统一旳经济区域旳过程。 10区位单位:指布局与某一区位上旳某一社会经济统一体内旳各个构成部分。 (往年旳考试不会超过这个界线) 二、重点理论和考试旳考点(只要记住,考试九十分以上没有任何 问题) 1、经济发张与现代化进程中旳辐射理论(重要内容) 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限度较高旳地区与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限度相对较低旳地区进行资本、人才、技术、市场信息等旳流动和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旳传播。 2、简述点辐射理论: 一般以大中都市为中心向周边地区推开,逐渐扩散到周边地区旳一种辐射方式。 3、线辐射理论: 一般以铁路干线、公路干线、大江大河及大湖沿边航道和濒临海旳陆地带为辐射旳带状源,向两翼地区或者上下游地区推开旳一种辐射方式。 4、面辐射理论 某些地区旳中心都市和小都市连成一片,形成了具有较强辐射能力旳辐射源,并进一步和周边地区进行互相辐射,这些地区体现为一种面,因此称之为面辐射。

高考地理常考的区域经济知识点

高考地理常考的区域经济学问点 一、考点1 分析亚洲水稻种植的区位优势 1.自然条件 (1)气候亚洲水稻种植区大部分分布在雨热同期的季风区,水分、热量、光照条件协作很好,特别适合水稻生长。 (2)地形亚洲水稻主要集中在一些河流的中下游平原、三角洲地区和滨海地区,总体说来,这些地区地形都很平坦,便于引水浇灌而且水源有保证。 2.社会经济条件 (1)丰富的劳动力水稻种植业的生产过程困难、劳动强度大,须要投入大量劳动来精耕细作,所以它是一种劳动密集型农业。东亚、东南亚、南亚是世界上几大人口稠密地区之一,所以可以为亚洲的水稻种植业供应特别廉价的劳动力。 (2)种植历史悠久水稻种植业起源于亚洲,历史悠久,农夫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种植阅历,通过精耕细作,能够很好地提高稻谷单产量。 (3)生活习惯的影响长期以来,稻米已经成为当地人们宠爱的主要食粮,市场需求量较大。 二、考点2 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分析及发展措施 1.小农经营 (1)成因分析:亚洲水稻生产主要以家庭为单位。由于人均耕地少,每户耕种的田很少。 (2)发展措施:适度扩大生产规模,施行集约化生产。

2.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 (1)成因分析:通过农夫精耕细作,水稻单产高,但由于耕种规模小,每户总产量不大。受传统观念和经济水平的制约,农夫将收来的稻谷相当一部分留作全家的口粮及家禽、家畜的饲料用粮,而很少送到市场去出售。 (2)发展措施:限制人口数量,增加人们的商品意识。 3.机械化水平低 (1)成因分析:由于田地规模小,经济水平低;再加上亚洲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农夫主要凭自己的人力来完成农活。 (2)发展措施:加快机械化发展,提高机械化水平。 4.水利工程量大 (1)成因分析:水稻生产过程须要大量的水,所以浇灌系统是必不行少的;加之,亚洲夏季风不稳定,水旱灾难频繁,对水稻生产威逼很大,水稻区必需修建各种防洪、防旱的水利设施。 (2)发展措施:政府需大力投资并组织兴建水利工程。 5.科技水平低 (1)成因分析:农夫文化科技素养低,主要凭阅历精耕细作。 (2)发展措施:政府加大科技投入,如全国各地建立一些农业科技站和推广系统等。 三、考点3 分析潘帕斯草原的区位优势 1.优良的自然牧场 阿根廷潘帕斯草原,东临大西洋,受大西洋水汽和巴西暖流的影响,气候特点表现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柔(七月平均气温

【课程思政优秀案例】《区域经济学》课程

一、课程简介 区域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研究区域经济的形成发展规律和区域经济联系以及与此有关的政府决策的科学。现代区域经济学尤其强调企业、产业和区域经济有机融合的全新理念。区域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应用经济学科,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一方面能够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区域观,系统地掌握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区域经济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另一方面能够在学习本课程的过程中广泛阅读相关参考书籍和学习材料,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二、教学案例展示 (一)落实课程思政大纲,明确课程思政目标

《区域经济学》的课程思政大纲是具体教学内容和思政目标结合后的具体阐述,可以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不同层面进行考察。 《区域经济学》的课程思政目标可以归纳为:透过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成果的高度认可,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透过中国区域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历程认知,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学科自豪感;透过区域政策和案例的解析,培养学生爱国、爱家的理念。 (二)细化课程思政内容,有机融合课程内容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特色鲜明、与时俱进的应用型课程。该课程一般在经济学专业学生中开设,以已经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的大三学生为主,因此教学内容设置侧重理论的应用和对策部分,尤其注重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区域经济理论和实践为重点。

在授课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区域经济发展实践是学生需要重点了解和把握的内容。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学初步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进入21世纪后得到较快的发展。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间的矛盾,以人民为中心、平衡充分发展理论框架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学研究内容正在不断丰富起来。中国共产党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学理论框架,尤其是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平衡充分发展理论中提到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总体布局方案,是我国的实践经验总结,是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因此,不论是将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融入课堂教学,还是将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问题作为案例,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科认同感和学习动力。 (三)细化实际案例,优化实践文本 实践案例一:区域经济案例分析 区域经济案例分析活动是针对区域经济学“理”、“实”结合的课程性质所设计的。该活动以小组竞赛的形式为依托,要求学生分析区域经济案例同时提供解决方案,并作现场演示。该活动旨在鼓励学

区域经济学理论知识点区域经济学理论知识点

区域经济学理论知识点区域经济学理论知识点区域经济学理论是研究地理区域内经济活动分布的学科,它对产业、 劳动力、资本、技术创新等要素在地理区域内的流动与分布进行科学分析,揭示不同地理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及其形成机制。以下是区域经济学理论 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1.区域发展差异理论 区域发展差异理论主要研究为什么不同地区存在经济发展差异。其中,区位理论认为地理位置是决定经济发展差异的重要因素,地区禀赋理论强 调地区资源禀赋是影响发展差异的重要因素。此外,区域创新理论认为技 术创新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在地区发展差异中起着重要作用。 2.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主要研究地区内生产要素的配置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其中,新古典增长理论强调技术进步是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人 力资本理论则认为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有重要作用。此外,研究新兴 产业和新经济增长理论对于理解区域经济增长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区域经济政策 区域经济学理论也涉及到区域经济政策的研究。区域经济政策主要包 括区域发展规划、区域产业政策、区域创新政策等。其中,区域发展规划 是指通过制定规划方案来引导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区域产业政策则是指 采取措施来发展区域特色产业,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区域创新政策则是指 通过支持技术创新和创新型企业的发展来推动区域经济创新。 4.区域间贸易与一体化

区域经济学理论还涉及到区域间贸易与一体化的研究。国际贸易理论 中的区位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都有助于解释不同地区间的贸易现象。此外,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研究的是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一体化现象,如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等。 5.城市经济学 城市经济学是区域经济学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城市作为区域经 济的核心,对经济活动的密集程度、经济规模、劳动力市场等方面进行分析。城市经济学理论包括城市空间结构、城市升级理论、城市职能划分等。 6.区域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总体而言,区域经济学理论是一个综合性学科,涵盖了地理、经济学、政策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通过对不同地区的经济活动进行科学分析,揭 示经济差异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可以促进地区经济的均衡发 展和可持续发展。

《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区域经济学》是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的必修专业课程。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方法的应用经济学科。区域经济学以“经济地理区域”为研究对象。它从不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研究各类区域经济运行的特点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以及区域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关系。以区域生产发展和产业布局为核心,对区域的生产要素按照地域分工与合作的原则,进行空间调度和优化组合,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建立最能发挥区域优势的产业结构,形成多层次的城镇系统为节点,由运输网、信息网和服务网等网络组成的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系统。区域经济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为区域生产布局、产业结构优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与规划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同学们掌握区域经济研究的基本原理、一般方法,为日后的实际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二、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区域经济学产生的主要学科渊源是经济学、生产布局学和经济地理学。早期对区域经济学的建立和发展影响最大的是古典区位理论。区域经济学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吸收了与它同时发展起来的

一些新兴经济学科的理论,如发展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其研究对象,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结构,对区域经济学有一个总体的认识。 2、掌握区域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了解学科发展的新理论与新思想。 3、紧密联系实际,学会分析案例,解决实际问题,把学科理论的学习融入对经济活动实践的研究和认识之中,切实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掌握课程的核心内容,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服务,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作出贡献。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建议 1、要系统、全面、准确地阐述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在原理的阐述和案例的列举中要多联系中国实际,使之既忠实于学科原貌,又通俗易懂。 2、增加案例教学的比重,文字教材、音像教材中都要突出典型案例的剖析。同时安排必要的作业和实验,给学生接触实际、动手分析的机会。 3、日常的面授辅导应着重于重点的归纳、难点的剖析以及作业讲解。建议布置适量的作业题,以综合练习和案例分析的形式为主。

经济地理学知识点概括

第一章绪论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 区位:是指决定人类活动场所的各种因素和关系的总和。 区位理论的基本内涵:(1)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2)空间内人类活动的有机组合。 区位条件:是区位(场所)所特有的属性或资质。 区位因子(或称区位因素):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 一、土地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土地作为经济活动的一个影响因素主要是由其自然特性及所处的经济区位决定的。土地的自然特性决定了土地利用的可能性,但并不决定土地利用的可行性。土地利用可行性更多地取决于土地所处的经济区位。 土地一般以两种基本方式参与经济活动:1、劳动对象2、作为作业的空间或活动场所 二、原材料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原材料因子主要是通过:⑴运费大小,⑵原材料的可运性、⑶可替代性⑷价值尤其是在产品成本中的构成状况对经济活动区位施加影响 三、能源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四、资本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五、劳动力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六、技术与知识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第三节区域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 一、自然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自然环境是影响经济活动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但不是决定性因素。 经济活动的环境影响特性差异,导致其具有不同的区位选择。 二、市场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一)市场规模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1)对经济活动持续性的影响 经济活动无论是生产活动还是服务活动都要求达到一定规模,这一规模也就是所谓的需求门槛。需求门槛因经济活动的性质和类型而不同。 2)对经济活动合理性的影响 (1)内部规模经济 (2)外部规模经济 (二)市场特性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市场不仅有规模之差,更有内容之差,不同的市场特性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是完全不同的。市场特性往往是由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偏好的特点而引起。在不同的区域,由于不同的消费习惯和其它不同因素,占首要地位的需求层次往往并不相同。 三、产业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