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区域经济学教程(孙久文)重点资料整理

区域经济学教程(孙久文)重点资料整理

区域经济学教程(孙久文)重点资料整理

名词解释

区域经济学:狭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关系的科学。广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

我国区域经济学界一般主张将区域经济学划分为三大部分,即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关系、区域经济政策。

人力资源:是指某种范围内的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

人力资本:是指以人力资源为核心,主要以人的能力的利用、开发为表现的,包括教育、工作经验以及人口的健康营养状况等因素在内的资本形式。

区域经济增长:狭义的区域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区域内的社会总财富的增加,用货币形式表示就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用实物形式表示就是各种产品生产总量的增加。广义的区域经济增长还包括对人口的控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以及产品需求量的增加。

区域经济开发:是指人类运用发展经济的各种手段作用于特定区域的区域经济过程。

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包括经济增长、结构升级、技术创新、社会进步、人们福利提高等在内的更为宽泛、更为深刻的过程。

增长极:法国经济学家佩鲁主导部门集中而优先增长的先发地区称为增长极。

地区主导产业:是指以地区资源优势为基础,能够代表区域经济发展方向,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支撑、主宰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

地区生产的专业化:是指生产在空间上高度集中的表现形式,它是指按照劳动地域分工规律,利用特定区域某类产业或产品生产的特殊有利条件,大规模集中发展某个行业或某类产品,然后向区外输出,以求最大经济效益。

新产业区:指基于合理劳动地域分工基础上结成的网络,这些网络与本地的劳动力市场密切连接,实行专业化分工。(产业集群相关

知识)P126

区域贸易:是指一个地区与其他地区进行商品交换的活动。

要素禀赋理论:每个区域都应该专门生产本区域相对丰裕和便宜的要素密集型商品,并用于出口,同时进行那些本区域相对稀缺和昂贵的要素密集型商品。

贸易条件: 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输出商品价格与输入商品价格的比率,一般用进出口商品价格指数表示。(T=Px/Py*100%, T表示贸易条件。Px表示输出商品的价格总指数,Py表示输入商品的价格总指数。如果一个地区的T值不断增加,则意味着该区域输出商品价格总水平比输入商品的价格总水平上升的幅度大,说明区域贸易条件得到改善;反之则意味着区域贸易条件恶化)

区域经济合作:是指经济主体为了谋求经济社会利益,而促使生产要素在区域之间流动和重新组合的过程。

经济区:是指以劳动地域分工为基础客观形成的不同层次、各具特色的经济地域。

区域经济发展:是对区域经济总体发展的设想、思路和谋划。

区域经济规划: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具体安排,是战略思想的细化。

区域经济政策:区域政策是处理“区域问题在何处进行经济发展”的一种经济政策。

区域空间结构:是指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中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相互关系。

区域城镇体系:城镇体系,是指在一个区域内经济社会联系密切的,具有不同职能、不同规模、不同等级的城镇体系。具有以下特征:(1)关联性城镇体系的关联性是指体系内部各城镇之间有着合理的分工和密切的经济社会联系。

(2)整体性由于城镇体系的各个城镇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经济社会联系,决定了各个城镇之间必然由发达的交通通讯网络连结。

(3)层次性城镇体系的层次性包括行政级别层次和规模层次两个方面。

基础设施:是指用于保证区域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包括区域基础设施和社会基础设施。

基础产业:工业中上游产品的生产,包括采掘业和原材料工业,属第二产业。

区域空间结构:指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中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相互关系。

经济区:指以劳动地域分工为基础客观形成的不同层次,各具特色的经济地域。

经济区划:在认识客观存在的经济区的基础上,根据特定时期经济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对全国区域进行分区划片,阐明各经济发展的条件、特点和问题,指出他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发展方向,最终为中央政府对区域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地方政府制定区域发展规划,企业进行区域分析活动提供科学依据。

区域规划: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指导下的区域和产业发展的详细安排。它包括区域发展,产业发展,土地利用,城镇体系等多方面内容。

投资环境:指存在于受资区域内,能够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及其结果的一切企业外部因素的总称。

地区形象塑造:对地区形象的科学的总结和设计,是将已经存在的地区特征归纳,总结出来,并设计出一个鲜明的表达方式,便于区内,区外公众对该区域的认识和了解。

简答题

1、区位理论与区域经济学的形成

农业区位论

杜能农业区位论是在古典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采用孤立化方法研究而形成的。通过四个假定,杜能认为在什么地方种植何种作物最有利完全取决于利润(P),而利润是由农业生产成本(E)、农产品的市场价格(V)与运费(T)这三个因素决定的。数学表达式为P=V(E+T)。但也存在一些缺陷如忽视了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没有研究其他产业的布局等。

工业区位论

韦伯认为:运费,劳动费和聚集因素都会对工业布局产生影响。首先,如果原料指数大于1,则工业为原料地指向,如果原料指数小于1,则工业以消费地为指向;其次,如果劳动指数越大,则通过节约劳动费来降低生产成本的可能性就越大;最后,如果企业规模越大,布局越集中,反之,则布局越分散。

市场区位论

主要观点是:产业布局必须充分考虑市场因素,尽量将产业布局在利润最大的区位。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商品销售问题日益突出,这是在考虑生产成本与运费的同时,还必须充分考虑到市场划分与市场网络合理结构安排。

2、现代区域经济学的的产生

现代区域经济学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其创始人之一的艾萨德教授将纯理论的推导带入到对空间上的区域的各发展阶段的经济分布和其空间结构的研究,并设计出区域分析和应用的模型。为区域经济学进入主流经济学奠定了基础。

埃德加.胡佛构筑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提出了区域经济学的三个基石:

(1)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生产要素包含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自然资源的位置确定之后很难被移动;社会资源的流动也需要付出相应的流动资本。

(2)生产要素的不完全可分性。由于集中和规模经济的存在,不可能将生产要素进行彻底的分割,并将其均衡的分布于所有的区域。

(3)产品与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由于距离因素的影响,产品与服务的流动,必须付出相应的流动成本。为了减少距离成本,产品和服务生产的地方化十分必要。

3、现代区域经济学的主要流派

区域经济学的三大流派:新经济地理学派,新制度经济学派,区域管理学派。

新经济地理学派:新经济地理学派的宗旨是将经济地理学,即区

域经济学带进主流经济学的殿堂。其理论的基石建立在三个命题之上:其一是收益递增,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带来产出的增加,从而带来生产成本的下降;其二是不完全竞争;其三是运输成本。由于这三个基石,克鲁格曼指出中心—外围均衡的条件,依赖于制造品在支出中的份额,以倒数衡量的运输成本和成反比的均衡规模经济。

新经济地理学派认为,经济地理学有五大传统,并依照这五个方面向前发展:德国几何学,社会物理学,积累因果关系,当地外部经济,地租与土地利用。

4、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的类型

(1)纯自然资源(2)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相结合(3)社会资源为主,自然资源为辅(4)资源缺乏型

5、人力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一)以人为本是区域经济的主要特征之一。

(二)人力资源开发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三)人力资本运营是区域经济的基本经营模式。

6、区域经济增长的机制(上述案例用到哪几种增长机制?)

(一)要素投入的驱动机制(投入高效率产业的杠杆;投入高效率地区的杠杆)

(二)中间投入的拉动和驱动机制。

(三)产业部门增长的拉动机制

(四)先行地区的增长的拉动机制

7、低水平均衡的描述理论

(1)莱宾斯坦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理论

(2)内尔森的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

(3)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8、新增长理论

(1)外部性与经济增长理论

(2)受益递增和经济增长理论

(3)创新与经济增长理论

9、增长极模式

法国经济学家佩鲁主导部门集中而优先增长的先发地区称为增长极。增长极只能是区域内各种条件优越、具有区位优势的少数地点。一个增长极一经形成,它就吸纳周围的生产要

素,使本身日益壮大,并使周围的区域成为极化区域。当这种极化作用达到一定程度,并且增长极已扩张到足够强大时,会产生向周围地区的扩散作用,将生产要素扩散到周围的区域,从而带动周围区域的增长。

实际上,任何一个增长极都同时存在着极化效应的扩散效应,两者的综合效应称为溢出效应。如果极化效应强于扩散效应,溢出效应为负值,表明生产要素向增长极点的聚集作用较强,反之,则溢出效应为正值,表明增长极已经具有一定规模,生产要素产生了向周围极化区域的回流。

10、区域产业部门更替的基本原理P60

11、区域开发部门空间转移的规律P63

12、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内涵:

区域经济发展是指通过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和社会进步实现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提高。包括三方面的含义

(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通常用人均GDP来衡量。

(二)以技术进步为基础的产业结构升级。

(三)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13、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理论P75(我国目前处于工业化后期时代)

14、区域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及其动因P78

配第—克拉克定律:随着经济的发展,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进而向第三产业转移;从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劳动力的比重则呈现出增加的趋势。

三次产业结构演变的动因:

(一)各产业产品需求收入弹性的差异是产业结构演变的基本动因。某产业的收入弹性系数=该产业产品需求增加率/人均GDP的增加率(有可能考计算题),如果某产业产品的收入弹性系数弹性小于1,

意味着人们增加的收入中,用于购买该产业产品的比重在下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收入的增加,该产业产品相对处于萎缩状态。

(二)各产业技术进步及技术结构特征是决定产业结构变动的第二原因。技术进步和技术特征的不同,决定了他们在技术进步过程中创造财富能力的增长状况的不同,以及它们对劳动力需求的不同,从而决定了三次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对比关系的变化。只要技术进步过程不断变化,那么三次产业之间的演变规律就会客观的起作用。

15、制造业内部结构演化可分为三个过程。

(一)重工业化过程,即工业结构以轻工业为主向以重工业为主转换。(霍夫曼系数=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生产资料工业的净产值,霍夫曼认为:在工业化进程中,霍夫曼

系数是不断下降的。这就是著名的的霍夫曼定理)

(二)深加工化过程(在重工业化过程中,制造业结构又表现为由以原材料工业为主逐步转向以深加工工业和组装工行为主,这就是工业结构中的深加工化过程)

(三)技术集约化(即在制造业结构深加工化的过程中,进一步表现出高技术化的趋势)。

不仅表现为所有制造业部门都采用越来越高的技术,越来越先进的工艺并实现自动

化,而且表现为大批以技术密集为特征的高技术产业得以兴起和发展,并逐步成为

工业的主体。

16、地区专业化部门的判定

1、地区专业化部门的判定(计算题):通常用区位商来判定。区位商是指一个(地区特

定部门的产值在地区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与(全国该部门产值在全国工业总

产值中所占比重)之间的比值。当区位商大于1,可以认为该产业是该地区的专业

化部门,且区位商越大,专业化水平越高。当区位商小于1则认

为该产业是该地区

的自给性部门。

2、地区专业化部门专业化水平的判断:专业化系数=1-区位商的倒数。

17、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的四个条件

(1)有较高的区位商或专业化水平,一般q值在2以上或专业化系数在0.5以上,该产业的生产主要为区外服务。

(2)在地区生产中占有较大比重,能在一定程度上主宰地区经济发展。(分析:总数多我国区位商>1专业化部门多达408个,绝大多数省区都有10个以上的专业化部门,

许多省区更多达19个专业化部门。但是专业化水平比较低,达到一级主导专业化水平的部门仅16个,达到二级的也仅有27个,有18个省区没有一级主导专业化部门,更有上海等发达省市没有一级主导专业化部门,还有省市两个都没有。我国地区经

济“大而全”、“小而全”的状况可见一斑。)

(3)与区内其他主要产业关联度要高,二者之间联系越广泛,越深刻,就越能通过乘数效应带动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

(4)能够代表区域产业发展方向,富有生命力的企业。

18、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的问题

(1)各地区产业结构普遍出现“大而全”“小而全”,地区优势的不到发挥。

(2)地区间产业结构雷同,区域经济发展缺乏效益

19、区位选择的三个标准:

(1)成本最低(首先寻求运费最低点,其次寻求劳动费最低点。用等费用曲线)

(2)市场份额最大

(3)聚集效应(聚集是成本和市场两个要素的综合反映,聚集效应是指由于某些产业部门,某些企业向某个特定地域集中所产生的使生产成本降低的效果,主要是通过企

业间的分工协作,扩大生产规模等方法来实现,表现为联合化和

协作化。在有些情

况下,聚集所带来的效益要大于由于偏离运费最低点和劳动费最低点所增加的运输

费和劳动费。)

20、区位选择的基本要素

(1)自然因素对区位选择的影响

(2)社会经济因素对产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3)科技因素对产业区位因素的影响

21、产业布局指向的类型P119

1、燃料动力指向

2、原料地指向

3、消费地指向

4、劳动力指向

5、交通运输枢纽指向

6、

无固定指向7、高科技指向

22、比较利益学说的基本内容

即使两个区域中的一个在每一种行业上都比另一个具有较高的绝对效率,两个区域之间的贸易同样对双方有利。贸易条件是:在生产不同的商品上两个区域之间存在着相对的效率差异,这时,每个区域都专业化于本区域具有相对有利条件的商品,并用该商品区换取另一区域具有相对有利条件的商品,从而产生贸易利益。

23、生产要素禀赋论决定的区域贸易格局P142

24、行业内部贸易及中间产品的贸易与区域贸易利益P148

产业内贸易的根本原因在于规模经济。如果说,由比较优势确定的产业间贸易主要发生在要素禀赋差别较大,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之间,那么产业内贸易主要发展在要素禀赋类似,经济发展基本处于同等水平的国家和地区之间。

25、动态比较优势理论与区域贸易模式P149

26、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说及其决定的区域贸易模式P150

27、区域经济合作类型

(1)根据区域经济合作范围不同,可以划分为不同主权国家之间的国际经济合作和一国范围内的不同地区间的区域经济合作。

(2)根据区域经济合作双方提供的生产要素水平不同,可以划分为水平合作和垂直合作。(3)根据区域经济合作对象和内容不同,可以划分为生产合作,资金合作,劳务合作,技术合作,信息合作等。

(4)根据区域经济合作主体不同,可划分为民间合作,官方合作,及官民合作。

28、区域经济合作的基本理论P166

29、区域发展的相互依赖理论:

区域发展的相互依赖理论阐明了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不是独立的,而是彼此依存,相互联系的,因此各国,各地区之间应该积极开展经济合作,以便谋求共同发展。各国经济之所以相互依赖,主要依赖于三个方面:

(1)政治军事力量的制衡。

(2)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各国都具备了各自的特殊优势,同时也都不可能在一切技术领域居领先地位。

(3)20世纪中后期,随着世界范围内工业化程度的加深,产生了一系列足以影响全球经济社会生活的重大问题。

30、区域经济合作的内容(看一下)P172

31、城市化

城市化是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它表现为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城市数量的增加、规模的扩大以及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提高,是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并获得巨大发展空间的表现。

城市化水平的测度:1城市化水平=(城镇人口/总人口)*100%

2:城市化速度平均城市化速度=(P1—P0)/n式中:P1为报告期城市化水平;P0为基期城市化水平;n为间隔年数。(应该说城市化水平提高了i%)

3城市成长力系数:用S表示。当S>1时,为强增长;当S<1或

=1时为弱增长。

32、城市化动力机制的一般分析:

(1)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原始动力

(2)规模化和积聚共同构成城市对企业的拉力

(3)较多的就业机会和城市文明共同构成城市对居民的拉力。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互动机制:

(一)工业化促进城市化的经济条件

(1)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2)产业结构的递次演进

(3)规模化和专业化的充分发展

(4)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其中

(二)城市化对工业化的促进和推动

(1)城市化将通过拉动市场扩张促进工业化进程

(2)加速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为工业现代化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33、城乡结构转换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P211

34、对中国城市规模及发展方针的讨论P227

35、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

(1)基础设施的建设工程规模巨大,需耗费巨额投资

(2)基础设施的生产需要能够反映时代技术特点

(3)基础设施经营的经济效益比较低

(4)为保证社会正常运行,必须保证满足社会对基础设施最低水平的消费需求

36、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1)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同步增长关系

(2)区域基础设施结构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而不同

(3)投资于基础设施是政府刺激经济增长的有效措施

(4)投资于基础设施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37、我国区域重心的移动情况:

从地理重心,人口重心,工业重心,和经济重心四个方面研究我

国区域重心的推移状况。从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区域重心的移动中可以看出:

第一,我国区域重心总的变化不大,人口重心、工业重心、经济重心都在东经113~118、北纬32~35之间移动。

第二,从各类重心的变化幅度看,工业重心变化最大,人口重心的变化幅度最小,经济重心变化幅度居中。48年间,工业重心向西向南大跨度推进274公里:工业重心以南为主要方向推进力119公里;人口重心推移方向几经变化,2000年几乎回到50年

代初的重心位置,其距离仅为6.28公里。

第三,从不同时期的变化特征看,1978年以前区域重心主要向西、向北推移,推移跨度不大,个重心推移方向也不尽相同。1978年以后,我国区域重心大幅度的向南推移,个区域重心推移方向也大体一致。

从对重心偏离程度的分析可以看出:

第一、我国人口重心,工业重心和经济重心对地理重心的偏离程度很大。

第二、我国工业重心,经济重心对人口重心的偏度相对较小。

第三、从建国以后到90年代初的主要时期,区域重心偏离程度,包括工业重心,经济重心,对地理重心,人口重心的偏离程度不断缩小。

第四、90年代以来,工业重心,经济重心对地理重心和人口重心的偏离程度开始扩大了。

38、区域经济核心与外围的关系:

核心区是指在全国经济或者区域经济发展中居于主导地位、经济增长快、发展质量高的地区,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经济发展的主要地区,通常其人均GDP要大大高于全国人均水平;

外围区则是指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发展水平比较低的地区,处于经济技术低梯度上,接受核心区的经济技术辐射而得到发展。

核心区与外围区的判断通常用人均GDP的标准化值为标准。计算方法如下:

某地区人均GDP标准化值=某地区人均GDP-全国人均GDP/各省

区人均GDP的标准差

核心区:人均GDP标准化值大于0.5;

外围区:人均GDP标准化值小于-0.3;

过渡区:人均GDP标准化值介于-0.3~0.5之间。

(案例题)中国核心区,外围区的变化P277

39、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特征

(1)区域性(2)预见性(3)综合性(4)可操作性

40、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模式与类型

(一)初级产品出口战略

初级产品出口战略的特点是利用本国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发展农业、矿业产品的出口,来带动本国经济发展,属于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这种发展战略最大的局限性,就是严重依赖国际市场,国内经济结构单一,经济具有很大的脆弱性。对于一国内部的落后地区,由于缺少发展的机会,只有开发某种优势资源才能启动经济发展,所以在发展的初期,选择这种战略具有客观必然性。但是,必须寻找新的发展机遇,进行发展战略的

升级。)

(二)进口替代战略

进口替代战略,就是用本国产品替代进口产品的战略。是出于工业化初期阶段的发展中国家应付国际竞争,发展本国现代工业的一种内向型战略。分为下游产业进口替代和上游产业进口替代。(进口替代战略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国家长期对民族工业的保护,是本国产品质量差,竞争能力低,资源配置不合理,劳动生产率低下等。进口替代是否适用于国内地区之间的经济关系,目前理论上尚无定论)(三)出口替代战略

出口替代战略,主要含义是发展面向出口的产品,用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来代替农矿产品的出口,并利用劳动力价格低的优势,以廉价的产品打开国际市场。

(四)工业赶超战略

工业赶超战略,主张以发展工业来带动经济的发展,缩小同发达

国家的差距,一个落后的国家或地区,要想在短期内赶上先进国家,就必须大规模发展工业,以工业的快速增长来促进其他产业的增长,实现国家社会的跃进。(局限性在于单纯追求工业增长,忽视农业基础,导致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较慢,但也建立起来了完整的工业结构,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五)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战略

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战略,是将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考虑,以经济发展为手段,以社会进步为目的。强调满足人民生活的基本需求,减少和消除贫困,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这包括:增加生产,扩大生产性就业,增加对农业部门的投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加快资源的开发,发展对外贸易,扩大出口,建立相应的制度,消灭贫困,是整个国家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41、重点产业的选择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的重点产业选择,是确定该区域的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选择支柱产业,应当遵循以下条件:

1、有很高的区位商(区位商的计算简P296)

2、在地区工业总产值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3、要有比较大的产业关联度

4、要有较高的产业规模经济

42、区域规划制定原则

1、发挥优势原则

2、兼顾全局原则

3、效益原则

43、区域规划的主要内容

1、城市发展规划

2、工业区域规划

3、资源开发区区域规划

4、风景旅游区区域规划

5、农业区开发规划

6、综合性区域规划

44、区域经济政策的必要性

1、市场经济在区域发展与运行方面存在功能失灵

2、区域经济具有要素分布的空间上的不平等

3、不平等的区域竞争使区域差异扩大不可避免

45、区域经济政策手段

(1)财政金融和税收手段。由财政转移支付,税收优惠,贷款优惠和地区援助等手段。(2)基础设施投资手段。由公共设施建设,投资环境改善和专项基础设施建设基金地区分配等组成。

(3)政府行政手段。由政府工业建设许可分配,政府项目,政府采购和军事订货分配,就业补助,技术援助等组成。

(4)区域开发手段。由区域与城市开发规划,贫困地区开发基金,国土整治规划,研究与开发经费分配等组成。

区域经济学的概念范畴与理论前沿

区域经济学概念、分支与学派 杨开忠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100871) 内容提要:区域经济学是日益重要的区域科学和经济学分支学科。本文系统地梳理和总结了区域经济学的概念、学科划分和理论方法架构,明确了区域经济学描述性和分析性两种定义途径,提出了描述性和分析性两种区域经济学分支学科分类体系,指出了区域经济学的四大学派。 关键词:区域经济学区域科学地理经济学经济地理学学派 区域经济学,又称为地域经济学、地区经济学、区位经济学。上个世纪90 年代以来,这门学科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在西方已经成为主流经济学关注的重要领域;在我国,已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列为应用经济学的分支学科之一,有 关区域经济学的博士点、硕士点在全国高校和研究院所可谓爆炸式增长。然而,当前我国对区域经济学的认识是相当混乱的,如不澄清势必会影响到该学科的健康持续发展。本文试图立足国内外区域经济学学术思想史和近今趋势,系统梳理 和厘定区域经济学的内涵、外延及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以供参考。 一、区域经济学的概念 区域经济学的定义和结构是丰富多彩的。几乎每一个区域经济学家或每一本区域经济学教科书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定义,即使这种差异常常是微小的。这种 状况首先基于一个事实,即目前国内部分区域经济学家通常不引用或接受任何特定的定义,习惯于按自己的方式去定义和理解这门学科。另一原因,区域经济学 是更为广大的区域科学(Regional Scienee难以分割的一部分(理查森,1990;瓦尔特•艾萨德,1991第2页;杨开忠,1999) 1 2,涉及经济、地理、政治、社会、文化、生态诸因素。然而,纵观学术思想历史,区域经济学无非有描述和分析两种定义角度和途径。从描述角度讲,区域经济学是关于区域经济的经济学。在这里,所谓区域经济,也称空间经济、区位经济,是指一定区位条件下在生活中相互作用的一群人,或者说相互作用的一群人之空间分布。许多学者都或多或少从这个角度定义过区域经济学。如Nousre(1968)指出,区域经济学是研究经济空间秩序、研究稀缺资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我国区域城镇化管理的系统研究”(项目资助号:70433002) [作者简介]杨开忠(1962-),男,湖南常德人,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会长,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经济学与公共政策教授,北京大学中国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学研究。 2周起业(1989)教授等把区域科学等同于区域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教学大纲

《区域经济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区域经济学 系(院、部):公共管理学院 教研室:公共事业管理系 XX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公共事业管理系

编写说明 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和区际经济联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它是应用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当今经济学研究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区域经济学是我院经济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限选课程,是该专业高年级学生在修完数理统计与概率论、线性代数、西方经济学、财政学、统计学等学科基础课后继续从事经济学专业的学习与实践所要求的必修课程。对该课程的学习与掌握,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的理论功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学生学习发展经济学、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等相关专业课程的重要辅助。 本课程由三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着重介绍经济区域的基本理论和我国经济区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及现存格局;第二部分主要介绍区域经济分析的理论与方法;第三部分是实践部分,以介绍区域经济开发与发展的基本知识及总结我国有关区域经济实践的基本经验和规律为主要内容。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区域”、“经济区域”、“区域经济资源与环境”、“区域经济增长和发展”、“区域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区际经济关系”、“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区域经济规划与开发”、“区域经济政策与管理”等基本概念、基本方法与基本理论,了解区域经济学的形成背景、发展历程及未来展望,熟悉区域分析与规划的基本方法和技术,并能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分析区域经济问题的思维和能力,学会解决区域经济具体问题的方法,并能独立地进行区域经济政策与管理方面的思考,且能较为科学地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教学过程中任课老师应注意以下问题: 1.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学习该门课程,不但要求学生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更应将理论学习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善于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又在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善于总结经验和规律,以进一步检验和发展区域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因此,无论是在教师讲授知识,还是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实证分析和典型案例分析应贯穿始终,让学生们通过学习,不但能够提高理论素养,而且还能具备实际操作能力。 2.注意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系统性 区域经济学具有边缘学科的性质,其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广泛汲取和借鉴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成果与实践经验,因而,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就区域经济学而论区域经济学,相反,应善于抓住时机向学生介绍和讲授能够为

《区域经济学》主要参考书目

《区域经济学》主要参考书目 中文部分 [美]埃德加?M?胡佛,王翼龙译,区域经济学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美]艾伯特?赫希曼,潘照东等译,区域经济学导论,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 安虎森,区域经济学通论,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白雪梅,中国区域发展的比较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 陈栋生主编,区域经济学,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 陈鸿宇主编,区域经济学新论,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1998 陈秀山、孙久文,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陈秀山、张可云,区域经济理论,北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崔功豪、魏清泉等编著,区域分析与规划,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方创林,区域发展规划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费洪平,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郝寿义、安虎森主编,区域经济学,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黎鹏,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厉以宁主编,区域发展新思路,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 刘树成等主编,中国地区经济发展研究,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4 刘再兴主编,经济地理学理论与方法,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1994 刘再兴主编,区域经济理论与方法,中国物价出版社,1996 刘再兴主编,中国区域经济:数量分析与对比研究,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1993 陆大道,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 陆大道、刘毅等,1999中国区域发展报告,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陆大道、刘毅等,2000中国区域发展报告—西部开发的基础、政策与态势分析,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陆大道、薛凤旋等,1997中国区域发展报告,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孟庆红,区域经济学概论,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任保平,区域经济理论、方法与政策,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孙久文,中国区域经济实证研究——结构转变与发展战略,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 孙久文、叶裕民,区域经济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孙久文主编,区域经济学,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 王一鸣主编,中国区域经济政策研究,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8 魏后凯,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格局,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 魏后凯,现代区域经济学,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吴传钧、刘建一等,现代经济地理学,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 吴传钧主编,中国经济地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吴殿廷等,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理论?方法?实践,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吴殿廷主编,区域分析与规划,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吴殿廷主编:区域经济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杨开忠,中国区域发展研究,北京:海洋出版社,1989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考研参考书目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考研参考书目 考研专业真题试题的来源大都出自于各高校推荐的参考书目,因此同学们一定要把招生单位推荐的参考书目复习透彻。当然也有些高校不会列出参考书目清单,这种情况下建议考生以真题为主,多咨询下之前考过的同学。新东方在线整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考研参考书目,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考研参考书目 备注:考901 经济学的考生除参考两本参考用书外,考试内容还包括 ① 2013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与经济相关的内容 ②《经济学考研考核点题解》张连城、刘英骥编著经济日报出版社教育部如对考试科目进行修改,我校会相应变动,请随时关注我校研招网发布的信息 专业 考试科目 初试专业课参考用书 复试参考用书 政治经济学 (020101) 初试: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 ③303数学(三) ④901经济学 复试:政治经济学综合(含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与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研究》经济日报出版社(刘英骥编著) 《经济学教程》2012年第三版,经济日报出版社(张连城编著) 《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经济日报出版社2008年版(张连城主编) 《中国经济概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马方方,王少国主编 经济思想史 (020102) 初试: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 ③303数学(三) ④901经济学 复试:经济学说史综合(含经济学说史、现代西方经济流派) 初试:《政治经济学与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研究》经济日报出版社(刘英骥编著) 《经济学教程》2012年第三版,经济日报出版社(张连城编著) 复试:《经济学说史》姚开建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现代西方经济学说》中国经济出版社,丁冰、张连城主编 西方经济学 (020104) 初试:①101政治理 论 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 ③303数学(三) ④901经济学 复试:西方经 《政治经济学与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研究》经济日报出版社(刘英骥编著) 《现代西方经济学说》中国经济出版社,丁冰、张 连城主编

区域经济学参考书目

区域经济学参考书目 1、高洪深,《区域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李京文,《中国区域经济教程》[M],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 3、李清泉,《落后地区经济发展与农村城市化》[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 4、郝寿义,安虎森,《区域经济学》[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5、张敦富,《区域经济学原理》[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 6、吕拉昌,《区域整合与发展》[M],科学出版社,2003。 7、谢一地,《政府规制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8、顾朝林等,《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城市发展——跨世纪中国城市发展战略研究》 [M],商务印书馆,2003。 9、李小建,《经济地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10、成德宁,《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理论、模式与政策》[M],科学出版社, 2004。 11、林善浪,张国,《中国农业发展问题报告》[R],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12、姜爱林,《城镇化、工业化与信息化协调发展研究》[M],中国大地出版 社,2004。 13、王梦奎,冯并,谢伏瞻,《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C],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4。 14、陆立军等,《区域经济发展与欠发达地区现代化》[M],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2。 15、张一民,《论中国的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4。 16、宋奇成,《以城市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战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M],四川 大学出版社,2002。 17、朱若峰,朱泽,《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M],湖北科 学技术出版社,2001。 18、姚士谋,汤茂林等,《区域与城市发展论》[M],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 社,2004。 19、郭熙保,《经济发展理论与政策》[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20、王自亮,钱雪亚,《从乡村工业化到城市化——浙江现代化的过程、特 征与动力》[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21、赵苑达,《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22、唐宇文,《区域经济互动发展论》[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 23、王梦奎、李善同等,《中国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研究》[M],商 务印书馆,2000。 24、王必达,《后发优势与区域发展》[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25、陈秀山,张可云,《区域经济理论》[M],商务印书馆,2004。 26、冯之浚等,《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27、罗勇,《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28、安虎森,《区域经济学通论》[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29、方创琳,《区域发展战略论》[M],科学出版社,2002。

区域经济学定义

一、区域经济学定义 区域经济学(Regional Economics)是研究经济活动在一定自然区域或行政区域中变化或运动规律及其作用、机制的科学。是经济学与经济地理学相结合的产物。从区域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两岸物流业合作,就是从物流业市场供求运行的角度,从区域经济学需求观、交易费用、寻找费用等经济理论,分析两岸物流业合作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以区域经济学的财富观阐述推动两岸物流业合作的基本动力因素,进而探讨两岸物流业合作态势和物流业经营方式的变革。 ————参考资料:《区域经济学》 作者:栾贵勤等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二、区域的概念: 从地理上讲,区域是指一个空间的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具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 从经济上讲,区域是按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规律划分的,具有均质性和集聚性,经济结构基本完整,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发挥特定作用的地域单元。区域经济是一个国家经济的空间系统,是经济区域内部社会经济活动和社会经济关系或联系的总和,是经济区域的实质性内容。 ———参考资料:书名: 《区域经济学》 作者:孙久文 出版社: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三、区域的空间界定: 随着区域经济发展复杂程度的加大,单纯从地理学的角度来定义区域的边界对区域经济的研究有很大的制约性。 系统论认为系统的整体性表现在同环境相接触时出现的特殊的边界反应。系统的边界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起到保护系统稳定的作用。区域经济系统的边界划分应该遵从这一原则,即区域经济要素之间的联系和功能发生突变的节点的连线构成区域经济系统的界面。 传统的区域划分是以自然地理边界为依据的,这是由于传统的经济活动以农业为主,运输和联系方式落后,地理条件制约很大。经济活动局限于平平原地带,构成区域经济系统的边界往往是河流、山脉等自然边界。工业化以后运输和联系方式虽有所改进,但是资源流动的成本依然很大,区域经济系统的边界受到自然和人工因素两种影响,其界面除了河河流、山脉外,还可能是铁路和权力以及政治上的边界等,这些对经济活动空间成本起约束作用的因素构成了区域经济系统的界面。 信息时代的到来迎来了新的人地关系和新的区域经济景观,以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技术空间形成了空间事物和人地关系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出现了所谓虚拟化的信息地理空间,这种区域经济系统的界线除了资源、成本等经济上的因素影响外,更多地表现为语言、价值观等文化方面以及网络标准和网络规则等技术方面虚拟的界线。可以看到,区域经济系统的边界是随经济活动联系方式的进步而不断延伸的。区域经济活动空间在一定

经济子系统在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问题

经济子系统在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问题 一、背景 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的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其可从自然的(生态学)、经济的、社会的、自然科学(科学技术)和区域(地理学)五个不同的角度进行解释。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经济发展,从经济角度来说,可持续发展就是“在保持自然资源的质量和其所提供服务的前提下,使经济发展的净利益增加到最大限度。”,而这对我们的其实就是生态经济学。 我国经济进入新阶段,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产业结构加快调整,如何以更好的质量、更多的品种满足多样化的社会需求,通过自主创新、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产品开拓市场,成为持续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同时,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资源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与社会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矛盾趋于突出。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容量不足,已经成为我国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将难以为继。这表明,我国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提高质量和效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实现经济和社会协调的要求,相对说来比一味只追求经济增长的数量和速度更为突出。 胡锦涛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 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并且十七大报告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将“转变经济

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两个字的改动,寓意深远,意义重大,针对性和指导性更强,有着深刻内涵。经济增长方式强调的是提高经济增长效益经济发展方式除了涵盖经济增长方式的含义外,还对经济发展的理念、战略和途径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强调的不仅是提高经济增长效益,还包括促进经济结构优化。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发展成果合理分配内容。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质就是要求我们采取综合措施,加快形成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相一致的发展方式。 我国在新世纪的发展中面临严重的资源短缺的瓶颈制约和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必须从整个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协调不同区域的经济活动,保护自然资源和改善生态环境,因而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实现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因此,无论是从现实出发还是从未来着眼,都要求我们不断探讨经济子系统在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问题,并找出此问题的解决方法。 二、问题表现 (一)研究目标:经济效用最大化到人类整体福利最大化 人类是整体人类,不仅是个体人的福利选择问题、当代人的问题,而且是包括后代人的福利选择问题;福利最大化不仅是物质财富的最大化,还包括与人生息相关的其他财富,也包括财富代际间的合理分配。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目标不再仅仅是经济效用最大化,

城市经济学孙久文 教案-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城市经济学孙久文教案-范文模板及概述示例1: 文章主题:城市经济学孙久文教案 引言: 城市经济学是当代经济学的重要分支,研究城市的经济发展、城市经济政策、城市规划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孙久文教授是中国著名的城市经济学家,他的研究成果对于深化理解和发展城市经济学领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介绍孙久文教授以及他在城市经济学领域的教案。 孙久文教授简介: 孙久文,现为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他广泛涉及城市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房地产市场与政策、城市与区域规划等领域。在城市经济学领域具有深厚的研究基础和丰富的经验,被誉为中国城市经济学的奠基人之一。 孙久文教案: 孙久文教案是他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的一套方法和课堂内容的整理。这些教案涵盖了城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基础、实践案例等内容。通过系统化的教学设计,孙久文教授能够将复杂的理论知识融入到学生的实践中,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城市经济学的原理。

孙久文教案的特点之一是注重实证研究。他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和实地案例的引入,让学生能够从实际问题出发,深入了解城市经济的运行机制。孙久文教授鼓励学生参与实践调研,通过实地考察和数据分析,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城市经济学的原理和实践应用。 另一个特点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孙久文教授在教学中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他通过精选的案例和实践项目,让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培养学生解决城市经济问题的能力。 孙久文教案的应用影响: 孙久文教案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对学生的学习和职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通过孙久文教案的学习,学生能够建立起扎实的城市经济学理论基础,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这些对于他们在城市规划、政府部门、咨询机构等领域的职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结论: 孙久文教授在城市经济学领域的教案为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他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城市经济学思维、解决城市经济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帮助。随着城市经济学的不断发展,孙久文教案将继续为培养优秀的城市经济学人才发挥重要作用。 示例2:

区域经济学之雁阵模式(预习题)

5、雁阵模式(又称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说) (1)这一理论是谁在什么时候在什么文献中提出来的? 提出者: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 提出时间及文献: 对该理论形成的时间及其标志物等问题上说法不一。 ①有学者认为该理论最早是在《中国经济发展的综合原理》(1932 年)中提出的。 ②也有学者认为该理论最初提出于1956年。 ③赤松要的门生、日本著名经济学家小岛清认为,该理论是赤松 要于1935年在他所撰写的论文《日本羊毛工业品的贸易趋势》中提出的。 现在普遍认同①。 补充:(1927年7月从美国哈佛回国后,赤松要利用两年左右时间对日本的纺织工业进行了系统调查,写出了3份题为《本邦纺织业经营调查》的报告。1934-1937年,赤松要着重研究了日本的毛纺织工业,与酒井正合作,三郎合作,先后发表了《爱知县尾西地方的毛纺工业经营调查》、《我国羊毛工业公司企业的经营分析》、《我国羊毛工业贸易》等报告,通过对纺织工业和毛纺工业的调查分析,赤松要从上述产业的兴衰过程中看到了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的内在联系。雁行形态理论在这时开始构思并逐步形成。) (2)这一理论研究的现实背景是什么? 明治维新以后由于日本近代经济的发展,国内需求增加,棉线、棉制

品的进口也随之增加。不久以后,国内产量猛增,并且逐步取代进口产品。棉线和棉纺织品国内生产分别于1890年和19世纪80年代中期前后超过了进口。这是实现进口替代的转折点。以后随着国内产量的不断增加,出口出现并开始扩大。赤松要在20世纪30年代研究日本的棉纺织工业史时发现了这些,因此把这种进口--生产、进口替代--出口的形式称之为“雁行形态”。 (3) 这一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雁行理论主要包括四个内容: 第一,重视本地区生产力的发展,不断调整经济结构。重视教育和人力资本的投资,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 第二,坚持出口导向战略,包括向外地区提供商品,积极促进贸易,投资和金融自由化,努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第三,依靠本地区内部积累,适当控制外债规模和外债结构. 第四,政府与市场机制的有效结合,政府调控行为与市场机制紧密结合,相互交融。 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大量引进产品和技术。 第二阶段:国内开始生产进口产品。 第三阶段:大量出口制造业产品。 第四阶段:失去比较优势,转移到次梯度的国家。

区域经济学教学大纲

区域经济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区域经济学/ Regional Economics 学分:3 学时:48(实验: 上机: ) 建议修读学期:6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说明本课程是经济学相关专业的专业课。区域经济学是经济学的分支之一,是研究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与协调问题的学科,又叫“空间科学”或“空间经济学”。学生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能够深刻地理解区域的概念及内涵,掌握影响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因素、区域经济的空间相互作用机理、区域经济增长和发展问题、城市和区域经济的关系及国家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等,能够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现实中存在的区域经济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方案及思路,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可以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分配

(教学基本要求:A-熟练掌握;B-掌握;C-了解) 三、建议实验(上机)项目及学时分配 无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随着教学和研究的逐步积累,已经形成了独立的理论和知识体系。该课程的教学方法

与手段主要是:⑴课堂讲授与互动讨论相结合,最大程度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⑵知识点讲授与案例、专题讨论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⑶多媒体演示辅助教学,以丰富课程内容、课堂气氛、拓展学生思路;⑷网络((如电子邮件等)互动答疑,以便学生时刻与教师保持联系。 五、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标准 以平时考核为主、期末集中考核为辅的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占比60~70%,而期末成绩占比30~40%。平时考核的方式主要包括出勤及课堂表现、课堂测试及课后练习、专题小组讨论及课堂演讲等;期末集中考核以课程论文报告方式或考试方式进行。 六、教材与主要参考书目 1.教材:区域经济学,孙久文,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区域经济学:理论与方法,,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版。 2.参考书目: [1] 区域经济学, 高洪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2] 新区域经济学,安虎森,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3] 区域经济学原理, 郝寿义,格致出版社,版。 [4] 区域经济学,吴殿廷,科学出版社,版。 [5] 区域经济学,罗伯特.卡佩罗著,赵文、陈飞等译,经济管理出版社,2014年版。 七、大纲编写的依据与说明 本课程教学大纲,是适应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以及新世纪社会对复合型经济学人才的需求特征,根据经济学专业本科生的培养计划、培养目标与要求,结合本课程的性质、教学的基本任务和基本要求,经学院教学委员会审定后编写而成。 .28

孙久文区域经济学课后习题总结

1.区域经济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答区域经济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2.狭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它要回答一个区域是如何 实现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各个地区以及主要城市在全国劳动地域分工中具有什么样的优势应该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承担什么样的功能应该与其他地区建立什么样的技术经济联系如何建立这样的联系。这是区域经济学必须回答的问题是研究任何区域经济发展起码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别的学科不能替代的研究领域。广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区域经济学是以特定的空间为研究对象的而所有的经济现象都会在这一空间发挥作用区域经济学必须研究在各种经济现象的交互作用下区域经济作为一个相对独立整体的一般发展规律。因此研究区域经济学需要熟悉其他相关的经济学知识研究它们在区域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作用方式和作用特征。同时区域经济学是以一定的地理空间为研究对象的因此研究区域经济学必须要熟悉地理学。实际上区域经济学是地理学与经济学相结合的产物它是研究各种经济现象在地理空间上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区域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边缘科学。 2. 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区域经济学的特殊作用是如何体现的答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深入研究适合中国国情的区域经济学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在中国跨世纪的发展中中国区域经济学担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第一是中国在新世纪发展中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的需要。伴随着进入2l 世纪的钟声人类社会已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发达国家及相当一部分发展中国家都由工业社会进入信息社会技术进步日新月异信息高速公路缩短了空间距离把世界密切地联为一体。这无疑使经济实力强大的发达国家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新的经济发展空间、扩张其经济统治变得更为容易借助于知识经济的东风发达国家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代。世界经济的发展给中国提出了极其严峻的挑战。中国在新世纪的发展中既要完成传统的工业化过程又要追赶世界知识经济发展的步伐。中国已经多次错过参与世界发展的机会并因此受到太重的历史惩罚。中国没有理由再次错过历史的发展机遇也没有时间再次走经济发展的弯路。为此必须深入研究中国作为一个特定区域的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及人们利用规律驾御经济活动、提高发展效率的基本途径。这正是中国区域经济学所要研究的核心问题。第二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条件与环境千差万别。全国资源有效利用必须落实到各个地区需要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利用各地区的资源条件使处于传统工业化不同阶段的地区根据各自的区情加速工业化进程缩小与世界发展的差距在工业化已经达到较高程度的发达地区及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的某些城市则需要义不容辞地担负起发展信息产业和知识经济、追赶世界发展步伐的历史重任。因此中国区域经济学者有义务回答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要求及人们有效作用于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途径与措施。第三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各级政府将在很长时期内承担区域经济发展第一主体的重任它们将负责制定各自区域的开发与发展规划并采取各项政策措施参与、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政府官员需要一种系统阐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资源开发的理论该理论应能够回答区域发展各个过程中所产生的基本使命。 3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答本书是从广义的角度去构筑区域经济学框架并且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每一章的分析都包括理论和实证分析两大部分。理论分析部分阐述相关的区域经济学基本理论揭示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在实证研究部分以大量的具体资料揭示半个世纪以来区域经济的运行轨迹产生的主要问题及其历史根源针对当前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全书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区域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包括第一章主要介绍区域经济学学科的产生与发展状况。第二部分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包括第二章至第五章。主要研究介绍区域经济发展所依托的资源环境的主要内容和评价方法研究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理

孙久文《区域经济学教程》名词解释与简答题整理

孙久文《区域经济学教程》名词解释与简答题整理 《区域经济学教程》 (第二版) Textbook of Regional Economics 孙久文叶裕民编著 资料整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一章导论 一.名词解释 1.区域:指拥有多种类型的资源、可以进行多种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片相对较大的空间范围。 2.区域经济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广义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3. 区域开发:是指一定的开发主体对特定区域的自然、经济、技术、文化、社会等各种资源进行综合利用,在保持区域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和谐统一的前提下,求得最大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二.简答题 1、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区域经济发展(2)区际经济关系(3)区域经济政策。 2、区位理论 (一)古典区位理论1、农业区位论2、工业区位论3、运输区位论 (二)现代区位论1.市场区位论。区位论对市场因素的研究,标志着古典区位论向现代区位论转化。市场区位论产生于垄断资本主义时代。这一学派的主要观点是:产业布局必须充分考虑市场因素,尽量将企业布局在利润最大的区位。 2.中心地理论。中心地理论的基本要点为:(1)一个区域的发展必须有自己的核心,它拥有若干大小不同的城镇。(2)各级中心地及其市场区在一个完整网络系统中形成大小不同的层层六边形,各级中心

位于六边形的中心或边的中心与 顶点上。(3)不同规模的中心地提供不同种类的服务,较小中心地提供需要较低门槛人口水平的服务,较大中心地能维持需较多门槛人口水平的服务设施。(4)同一等级的两个相邻中心地之间的距离相等,级别越低,相邻两个中心地间的距离越短。(5)不同等级中心地的市场区采取三种模式分布。 3.区位经济学。廖什于l940年出版了《区位经济学》一书。研究了区域平衡理论、发展了工业区位理论、经济区理论与市场区位理论等。 3、现代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第一部分: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包括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区域产业结构、区域产业17布局、区域空间结构、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和区域开发理论等。 第二部分:区域经济关系理论。包括区域贸易理论、区域经济合作、区域生产要素流动、区域分工理论、区域经济差距和区域经济传播等。 第三部分:区域经济政策理论。包括区域经济制度、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划、区域投资环境、区域地方政府和区域经济政策体系等。 4、现代区域经济学的主要流派 (一)新经济地理学派 以克鲁格曼、藤田等学者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派,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宗旨是将经济地理学,即区域经济学带进主流经济学的殿堂。 其理论的基石建立在三个命题之上:其一是收益递增。其二是不完全竞争模型。其三是运输成本。由这三个基石,设计出区域经济的“中心一外围模型”。 新经济地理学派认为,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有五大传统,并依照这五个方面向前发展。1.德国几何学2.社会物理学3.积累因果关系4.当地外部经济5.地租和土地利用(二)新制度学派 新制度学派,或者是“区域政策”学派,其研究的中心是将制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