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孙久文区域经济学考试重点整理

孙久文区域经济学考试重点整理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区域经济学原理

考试重点整理

目录

第一章导论 (3)

✧区域 (3)

✧区域经济学 (3)

✧区域开发 (3)

✧区位 (3)

✧区位论 (3)

✧区位主体 (3)

✧区位因子 (3)

✧区位条件 (3)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3)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4)

✧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4)

✧区域经济学的相关区位理论 (4)

第二章区域资源环境 (6)

✧自然资源 (6)

✧人力资源 (6)

✧人力资本 (6)

✧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6)

✧区域资源优势度评价方法 (6)

第三章区域经济增长 (7)

✧区域经济增长的概念 (7)

✧区域经济增长机制 (7)

✧均衡增长的相关理论 (7)

✧不平衡增长(赫希曼) (8)

✧增长极(佩鲁)理论 (8)

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 (9)

✧区域经济发展 (9)

✧区域主导产业 (9)

✧三个连锁反应 (9)

✧发展阶段理论 (9)

✧产业间结构的演变规律 (10)

✧配第克拉克定律 (10)

✧库兹涅茨法则 (10)

✧制造业内部的三个变化规律 (11)

✧区域主导产业及其选择标准 (11)

第五章区域产业布局 (12)

✧产业布局指向 (12)

✧新产业区 (12)

✧产业布局的选择标准与影响因素布局机制 (12)

第六章区域贸易与区域经济合作 (13)

✧区域贸易 (13)

✧区域经济合作 (13)

✧区域创新 (13)

✧绝对优势理论 (13)

✧比较优势理论 (13)

✧动态比较优势理论 (13)

✧出口剩余理论 (13)

✧区域贸易的内涵与特点 (14)

✧区域经济合作的内容 (14)

✧创新与国家创新 (14)

✧区域创新 (15)

第八章区域城市化与城乡结构 (16)

✧城市化的概念、内涵 (16)

✧城市化水平的测度指标 (16)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城市化动力机制的一般分析) (16)

✧城市化与工业化的互动机制 (16)

✧第三产业的接续动力(应该就是上个问题的第三个小部分) (17)

✧城市化发展规律 (17)

✧我国城市化发展战略 (17)

第九章区域城镇体系建设 (18)

✧中心地理论的基本观点 (18)

✧中心地理论中三种模式的适合条件 (18)

✧城镇体系概念 (18)

✧城镇体系的特点 (18)

✧城镇体系的分布类型 (18)

第十章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 (20)

✧辨析基础设施与基础产业的概念、基本内容 (20)

✧基础设施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20)

第十一章区域空间结构 (21)

✧区域空间结构 (21)

✧核心与外围区的概念与相互关系、测度方法与划定标准 (21)

✧核心与外围理论 (21)

第一章导论

✧区域

(1)泛指:特定地理空间范围,其含义与“地域”、“地区”相近;

(2)区域经济学中拥有多种类型的资源、可以进行多种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社会经济活动的相对较大的空间范围。

✧区域经济学

(1)狭义: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与区际关系的科学;

(2)广义: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补充:世界经济背景下的“区域经济”有别于狭义或传统的区域经济学。

✧区域开发

定义:人类开发利用各种资源、谋求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的过程。

特点:

(1)有明确的开发主体(政府和企业)和客体(多指未被利用的资源)

(2)时效性与空间性

(3)综合性

(4)约束性

✧区位

区位不同于位置,既有区,也有位,还有被设计的内涵。

区位的主要涵义是事物活动的地理空间,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或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

✧区位论

区位论:是关于区位的理论。根据对区位的界定,区位理论是关于人类活动空间选择及分布规律的理论。它研究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及空间内人类活动的组合,主要探索人类活动的一般空间法则。

✧区位主体

区位主体:在人类活动中,有政治活动、社会和文化活动、经济活动等,像这样的人类活动内容或实体称之为区位主体,即区位中占有其场所或空间的事物。

✧区位因子

又称区位因素,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韦伯称“区位因子”(standortsfaktor);哈特向与格林哈特称“区位因素”(location factors);艾萨德称之为“区位力量”(locational forces)。

(1)最早提出区位因子概念的是韦伯,将区位因子定义为经济活动在某特定地点进行时所得到的利益,即费用的节约。

(2)分类:非经济因子和经济因子。经济因子又包括收入因子和成本因子(运费因子和非运费因子)。

✧区位条件

相对于区位主体而言,区位条件是区位所持有(特有)的属性与条件。

区位主体不同,区位条件也随之不同。

选择农业区位时:区位条件是光热与温度、土壤、劳动力、交通及市场条件;

选择工业区位时:区位条件一般来说是劳动力、资本、原材料、能源、运输、市场条件。但是,由于交通和制造技术的发展,原料、能源、运输条件等地位相对下降,劳动力尤其是高技能劳动力、地区智力支持程度、市场条件等地位大大提高。

根据对区位选择的影响程度分为主要和次要区位条件。例如:选择工业区位时,米勒将劳动力、资本、原料、能源、运输、市场作为主要区位条件,而将用水、研究开发、经营、税制、自然条件等其它要素归为次要区位条件。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

2.区际经济关系及其协调机制

3.区域经济政策内容、实施及评估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1.区域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动态

2.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

3.区际经济关系

4.区域产业布局与产业结构

5.城镇体系与区域空间结构

6.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政策

✧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一)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二)区际经济关系理论

(三)区域经济政策理论

✧区域经济学的相关区位理论

●古典区位论

☐冯·杜能的农业区位论

假设前提:

(1)世界上存在着一个孤立于世界之外,四周为荒地的孤立国,其中心有一个大城市,这个城市是唯一的,必须供应全境一切工业产品,而城市的食品供应则完全依赖四周的土地;

(2)孤立国内各地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完全相同;

(3)孤立国内各地交通条件完全一致,唯一的交通工具是马车,运费同运输距离成正比;

(4)农业生产以取得最大现金收益为目的,农产品价格、劳动者工资和利息固定不变。

基本命题:

(1)市场上单位农产品销售价格决定销售产品的种类和土地经营方式,运费是决定产品成本的重要因素,易于运输且运输成本占比较小的产品适宜远距离种植。

(2)单位产品的利润与三个变量有关:P=V-(E+T)

其中:P—利润;V—价格;E—生产成本;T—运费

结论:距中心城市的距离增加,利润水平就相应减少。

☐韦伯的工业区位论

前提条件:工业企业布局存在指向性。其区位影响因素:运费、劳动费、聚集因素。

运输指向型产业的区位选择:

原料指数:MI=生产中耗用的地方原料重量

制成品重量

MI >1,原料地指向;MI<1,消费地指向;MI=1,灵活布局。

劳动力指向型产业的区位选择:

劳动地指数:LI=劳动费

制成品价值

劳动费指数越大,则通过节约劳动费来降低生产成本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要考虑运费和劳动费的增减绝对值大小)。

集聚因素与产业区位选择:聚集效益——集聚引起的效益增加额大于集聚引起的成本增加额。

☐胡佛的运输区位论

(1)运输成本构成:线路运营费用+站场费用

(2)终点区位优于中间区位:产业或企业布局于运输线路的终点要优于中间任何一个地点(可以节省一次或几次站场费用)

●现代区位论

☐市场区位论

区位论对市场因素的研究,标志着古典区位论向现代区位论的转化,市场区位论产生于垄断资本主义时代。

主要观点:产业布局必须充分考虑市场因素,尽量将企业布局在利润最大的区位,即在考虑生产成本与运费的同时,还须考虑到市场划分与市场网络的结构安排,以获得最大市场份额。如谢费尔的空间相互作用理论、费特的贸易区边界区位理论、帕兰德的市场竞争区位理论、罗斯特朗的盈利边界理论和吉的自由进入理论等。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的市场均衡点公式:

☐中心地理论

1933年,克里斯塔勒(Christaller)研究了德国南部城市、乡村集镇及其与四周的农村服务区之间的空间结构特征,出版《德国南部的中心地》一书,提出了中心地理论。

构建路径:

1.假设研究地区为均质平原,资源、人口和购买力均匀分布,各地交通条件完全一致;

2.确定个别经济活动的市场半径;

3.引进空间组合概念,形成一个多中心商业网络;

4.将各种经济活动的聚集地(中心地)纳入一个多中心网络的等级序列中。

基本观点:

1.一个区域的发展必须有自己的核心,它拥有若干大小、等级或规模不同的城镇-“中心地”,等级越低,数

量越多,规模越小;

2.各级中心地及其市场区在一个完整网络系统中形成大小不同的层层六边形,各级中心地位于六边形的中心

或边的中心与顶点上;

3.不同规模的中心地提供不同层次或种类的服务;

4.同一等级两个相邻中心地之间的距离相等,级别越低,相邻两个中心地间的距离越短;

5.不同等级中心地的市场区采取三种模式分布:K=3(市场最优原则),4(交通最优原则),7(行政最优原

则)。

✧自然资源

1.定义:人在自然介质中可以认识、可以萃取、可以利用的一切要素及其集合体,包含这些要素互相作用的中间产物或最终产物,只要它们在生命建造、生命维系、生命延续中不可缺少;只要它们在经济系统中构成必需的“投入”并产生积极效益;只要它们在社会经济系统中带来合理的福祉、愉悦和文明,即称之为自然资源。

2.特点:稀缺性和区域性

3.价值:财富的物质基础

✧人力资源

1.人力资源:在一定空间和时间范围内的人口总体中所拥有的劳动(能)力总和。

2.特点:生物性、能动性、时效性、智力性、再生性、社会性。

✧人力资本

1.人力资本:通过教育、培训、卫生保健和迁移等方式,后天形成的、体现于劳动者身上并能带来未来收益的、非物质形态的资本。以人力资源为核心,主要以人的能力的利用、开发为表现的,包括教育、工作经验以及人口的健康营养状况等因素在内的资本形式。

2.经济意义:不可或缺的、能动的经济要素,经济发展的重要源泉之一。

✧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中的人力资源(劳动力)

以斯密、李嘉图和马尔萨斯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储蓄与投资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是由一定的分配形式、利润率、工资率和储蓄偏好或节俭的美德决定的。

劳动是仅需少量知识和技能的同质化的投入要素,对人的投资属于消费行为。

不承认人力资本的概念,认为人力资本的称呼有损人格。

●新古典(主义)增长理论中的人力资本

资本积累和劳动力投入仍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其中资本和劳动力投入增长之外所导致的产出增加归结于技术进步,技术进步水平是外生的,人力资本或劳动力的异质性作用已被意识到,但将人力资本或劳动力质量的提高所产生的作用归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中。

●新增长理论中的人力资本

雅各布、舒尔茨和贝克尔等从教育水平的提高促进了生产率或生产力提升视角,针对个人与家庭劳动时间的分配及投资、美国农业生产率的提高现象分析后认为,

人力资本是通过“知识效应”与“非知识效应”直接或间接地促进经济增长。人力资本积累或投资是内生的,是知识效应、外部性或溢出效应的重要载体与实现路径。

✧区域资源优势度评价方法

自然资源综合优势度评价方法:评价自然资源的相对丰度,主要考虑土地资源、水资源、能源资源、矿产资源等。首先将所需要考虑的各项资源排列出各地区拥有量占全国的位次(1 , 2 , 3 ,…),然后根据公式进行计算。

区域自然资源优势度评价公式

Pi为i地区自然资源优势度,m为被评价的资源种类数,n为对比的地区数,Dij为i地区j种资源拥有量占全国的位次。通过不同地区P值的比较,就可以看出各区域的资源优势,以及与其它地区的比较情况。

✧区域经济增长的概念

区域内的社会总财富增加,用货币形式表示,就是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用实物形式表示,就是各种产品(包括服务)生产总量的增加

✧区域经济增长机制

增长机制:需求拉动与供给驱动,具体而言:

1.要素投入的驱动机制:依靠增加要素投入来推动区域经济增长。

2.中间投入的拉动和驱动机制:依据前后向生产联系,生产关联度比较高的中间产品,拉动上游产品、驱动

下游产品生产规模的增长。

3.产业部门增长的拉动机制:大力发展主导产业,不同地区、不同发展阶段-主导产业不同。

4.先行地区增长的拉动机制:优先发展优势地区,然后带动落后地区的发展。

✧均衡增长的相关理论

●低水平均衡的描述理论

(1)赖宾斯坦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理论

美国发展经济学家赖宾斯坦在1957年出版的专著《经济落后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理论研究》一书中阐发了“临界最小努力理论”。

基本观点:每一种经济都受“震动”和“激励”的支配。震动有降低人均收入的初始影响,而刺激则趋向于使人均收入提高。不发达经济中存在人均收入提高的趋势,如通过要素投入促进经济的增长;也存在相反的趋势或障碍,如人口无限地增加。如果要想使区域经济获得增长,必须使投入量能够足够大,克服相反的趋势带来的影响,也就是存在一个投入临界点。

一些国家之所以是发展中国家,是因为刺激的量小而震动的量大。发展中国家摆脱困境的出路在于一定的“临界最小努力”,只有当被激起的提高收入的刺激因素大大超过降低收入的震动因素的时候,“临界最小努力”才能达到或实现,这种“临界最小努力”将把人均收入提高到能够使经济持续发展的水平或轨迹。例如,在一个有10万人口的地区,人口增长率为2% ,则临界投资率可能是10%。

(2)内尔森的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

内尔森(Nelson,1956)以马尔萨斯人口理论假设为基础,提出“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即一国或区域人均收入提高到生存水平以上时人口将增加。

基本内容:人口增长率对于人均收入水平的变化很敏感。生活贫困,死亡率必然高,从而会抑制人口增长。一旦人均收入增长率快于人口增长率,人民生活有所改善,生活改善将降低死亡率并提高出生率,从而使人口增长速度加快。快速上升的人口增长率,又将使人均收入回到原来的水平。这样,就出现一个人口增长率和人均收入的低水平均衡,可称其为“低水平均衡陷阱”。

理论核心: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人口的过快增长是阻碍人均收入迅速提高的“陷阱”,必须大规模投资,使投资和产出增长超过人口增长,以实现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的大幅度提高。

(3)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纳克斯1953年提出“贫困恶性循环”理论。他系统考察了发展中国家的贫困问题,探讨了贫困根源和摆脱贫困的途径。认为发展中国家或地区长期贫困的原因,不是因为国内资源不足,而是因为经济中存在着若干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恶性循环机制”,主要是“贫困恶性循环”。

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经济落后,人均收入水平低下。

1.反映在供给方面的循环。低收入居民不得不将绝大部分收入用于生活消费,而很少用于储蓄,从而导致储蓄水平低;低储蓄水平引起资本稀缺,从而使资本形成不足;资本形成不足使生产规模难以扩大,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又引起低产出,低产出又造成了低收入。这样循环往复,形成了“低收入-低储蓄能力-低资本形成-低生产率-低产出-低收入”的恶性循环。

2.反映在需求方面的循环。低收入意味着低消费和低购买力;低购买力造成投资引诱不足;投资引诱不足导致资本形成不足;资本形成不足又使生产规模难以扩大,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又带来低产出和低收入水平。这

样,周而复始,形成了一个“低收入-低购买力-低投资引诱-低资本形成-低生产率-低产出-低收入”的恶性循环。

●打破低水平均衡的增长理论

(1)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

20世纪40年代,发展经济学先驱人物之一罗森斯坦-罗丹提出了著名的“大推进”理论(Big-push Theory)。

主要观点: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重要特征是人口过多、农业劳动力过剩、收入低下以及投资规模过小。用三个“不可分性”来阐释他的“大推进”理论,即生产函数的不可分性、需求的不可分性和储蓄供给的不可分性。

主要内容:在一个足够大的外部投资推动下,增长在区域的各部门间推进,造成部门间的相互需求,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不平衡增长(赫希曼)

赫希曼(Hirschman,1958 )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提出了“不平衡增长”理论。

理论主张: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应集中有限资源先发展一部分产业,而后再以此带动其它产业的发展。审慎地使经济不平衡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实现经济增长的最好途径。

赫希曼认为,发展路径好比一个链条,经济增长是一种传递的过程,即从经济主导部门向次要部门传递,从一个产业向另一个产业传递,从一个企业向另一个企业传递。他把发展看成是一个“非均衡链”,这种非均衡关系必须坚持而不能消除,经济体间非均衡的盈亏是竞争经济的征兆。并指出,如果是政府投资,则应选择公共部门,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形成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如果是私人资本,则应投入到具有带动作用的制造业等部门。

✧增长极(佩鲁)理论

“增长极”理论是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于1955年提出的。

核心:在经济增长中,由于某些主导部门或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在一些地区或大城市集聚,形成一种资本与技术高度集中、具有规模经济效益、自身增长迅速并能对邻近地区产生强大辐射作用的“增长中心”或“增长极”,通过“增长极”的优先增长,可以带动(极化或集聚与扩散效应)与其存在经济联系地区的共同发展。

政策含义:发展中国家要实现工业化,必须建立“增长极”,通过“增长极”自身的发展和对其他地区或部门的影响,带动整个经济发展。“增长极”的形成有两种途径:一种是由市场机制自发调节引导企业在大城市与发达地区聚集而产生“增长极”;另一种是由政府通过经济计划和重点投资来建立“增长极”。

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

✧区域经济发展

定义: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包括区域的经济增长、技术进步与结构升级、社会进步与居民福利提高等在内的更为宽泛、更为深刻的过程。区域经济增长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

含义:(1)人均收入水平提高

(2)以技术进步为基础的产业结构升级

(3)城市化水平提高

✧区域主导产业

指以区域优势资源为基础,能够代表区域经济发展方向,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支撑、主宰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其选择以地区生产专业化为基本前提。

✧三个连锁反应

非均衡增长理论提出了著名的连锁效应的概念,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连锁效应包括:前向关联效应、后向关联效应、旁侧关联效应。

(1)前向关联效应。指主导产业在进行生产之前,有许多产业为其提供原料、燃料和生产设备等而产生的部门关联效应。

(2)后向关联效应。指主导产业在进行生产之后,其产品成为许多产业的原料、燃料或生产设备,或直接进人消费部门而产生的部门关联效应。

(3)旁侧关联效应。指主导产业在进行生产过程当中,有许多产业为其提供相关的服务而产生的部门关联效应。

✧发展阶段理论

●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论

主要以英国和美国的经济发展历史为依据,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划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传统社会阶段

传统社会——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第二,“起飞”准备阶段

☆政治因素在这一阶段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经济起飞最主要的三个前提条件:

☐致力于现代化的中央集权政府;

☐投资率提高;

☐农业、开采业→社会资本部门变化。

第三,“起飞”阶段

确定经济是否处于起飞阶段需要有3个相互关联、缺一不可的条件:

(1)生产性投资率由国民收入的5%或不到5%增加到10%以上;

(2)有一种或多种重要制造业部门成为主导部门;

(3)出现一个有助于国内筹集资金的政治、社会和制度结构,以保证

成长的持续性。

第四,向成熟推进阶段

投资率经常保持在占国民收入的10%~20%→超过人口增长率;由于技术的改进、新工业的加速发展和旧工业的停滞,经济结构不断发生变化,工业向多样化方向发展,新的主导部门代替旧的主导部门。

第五,高额群众消费阶段

(1)人均收入提高→居民可以在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之外还享用其它消费项目,如各种耐用消费品、家用电器和各种服务;

(2)劳动力结构的改变不仅使城市居民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增加,而且在办公室工作或从事工厂熟练工作的人

所占的比重也增加。

(3)越来越多的资源将用于生产耐用消费品和推广服务业,与耐用消费品有关的部门将成为经济的主导部门。

第六,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主导部门是提供劳务和改善生活质量的服务业。

●钱纳里的经济发展阶段论

☐理论概况

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1975)在《发展型式,1950-1970》一书中,对34个准工业国的经济发展历程进行了实证研究。

提出任何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都会规律性地经历6个阶段,任何一个阶段的跃迁都是通过产业结构的转化来实现的,产业结构的形态及其变化是划分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基本依据。

☐理论内容

第一阶段-传统社会

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生产力水平极低。

第二阶段-工业化初期阶段

由以落后农业为主的传统产业结构向以现代工业为主的工业化结构转变,工业中则以食品、烟草、采掘、建材等初级产品生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

第三阶段-工业化中期阶段

制造业内部由轻型工业的迅速增长转向资金密集型的重化工业的迅速增长,非农业劳动力开始占主体,第三产业开始迅速发展,即重工业化阶段,是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发展的关键性阶段。

注:重化工业是规模经济效益最为显著的产业。

第四阶段-工业化后期阶段

第一、二产业协调发展的同时,第三产业开始由平稳增长转入持续的高速增长,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第五阶段-后工业化社会

制造业内部结构由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导向以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导转换,同时,生活方式现代化,高档耐用的消费品在广大群众中推广普及。

第六阶段-现代化社会

第三产业开始分化,智能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开始从服务业中分离出来,并占主导地位;人们消费的欲望呈现出多样性和多变性,追求个性。

✧产业间结构的演变规律------配第克拉克定律

克拉克通过对主要发达国家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转换规律的实证研究,验证了配第观点,并予以理论上的总结,得出以下结论:

(1)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进而再向第三产业转移。

(2)从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劳动力的比重,则呈现出增加的趋势。

✧库兹涅茨法则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西蒙·史密斯·库兹涅茨(Simon Smith Kuznets),GNP之父。

在其著作《各国的经济增长》(1985年译)一书中,把整个国民经济划分为A、I 、S三大部门,从国民收入和劳动力这两个方面整理了欧美主要发达国家的长期统计数据,在配第-克拉克定律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了国民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演变关系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第一产业实现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与第一产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一样,都处于不断下降之中。

☐在工业化的初、中期阶段,第二产业创造的国民收入比重及占用劳动力比重都会提高,其中,前者上升的速度会快于后者。在工业化后期,特别是后工业化时期,第二产业的国民收入比重和劳动力比重会不同程度地下降

☐第三产业创造国民收入的比重及占用劳动力比重会持续地处于上升状态,在工业化中、前期阶段,第三产

业劳动力比重的上升速度会快于国民收入的比重。

✧制造业内部的三个变化规律

在整个工业化大多数时期,第二产业(制造业、建筑业和采掘业)处于决定性的地位,它始终是创造国民财富的主导部门。因此,人们又往往把近代经济的发展过程称为工业化过程,其中制造业内部结构的演变最为深刻。

1.重工业化过程

(1)概念:工业结构由以轻工业为主逐步向以重工业为主的转换过程。

(2)规律:在工业化进程中轻工业比重不断下降,重工业比重趋于上升。

2.深加工化过程

(1)概念:在工业结构中的深加工工业比重不断提高

(2)特点

在重工业化过程中,制造业结构又表现为由以原材料工业为主逐步转向以深加工工业和组装工业为主,这就是工业结构中的深加工化进程。

制造业结构的深加工化反映了工业增长对能源、原材料依赖程度逐步下降的趋势,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多地依赖于资本和技术投入。

3.技术集约化

(1)概念:在制造业结构深加工化的过程中,进一步表现出高技术化的趋势。

(2)特点:技术集约化不仅表现为所有制造业部门都采用越来越高的技术、越来越先进的工艺,并实现自动化,而且表现为大批以技术密集为特征的高技术产业得以兴起和发展,并逐步成为工业的主体。技术集约化过程中,科学技术将日益成为工业发展中最重要的资源。

✧区域主导产业及其选择标准

(一)区域主导产业的定义

指以区域优势资源为基础,能够代表区域经济发展方向,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支撑、主宰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其选择以地区生产专业化为基本前提。

(二)选择

1.较高的区位熵:区位熵≥2,或专业化系数≥0.5

2.产值比重较大:15%;10%

3.产业关联度较大: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1

4.能够代表区域产业发展方向,富有生命力的产业。

☐区域经济发展阶段;

☐产业发展阶段;

☐收入弹性

产业关联度较大

(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1)

第五章区域产业布局

✧产业布局指向

在各种区位因素和布局机制的共同作用下,产业趋于某类区域布局的倾向。

产业布局指向给出了一个产业的区位选择趋向:具有特色优势的地区对产业的吸引一般会局限于某一种或几类产业;有些地区发展生产的条件比较优越,资源集中,环境容量大,供电、供水及交通等基础设施均较好,这样的地区,可能对多种产业的布局来说,都是理想的地点。特别是这个地点如果能够集市场与原燃料地于一体,那么各类指向型企业都可能向此地集中。

✧新产业区

1.概念:基于合理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基础上形成的、充满活力的中小企业连片区。

2.特点:

☐由中小企业组成的地域系统;

☐具有积极的外部性,企业间密切合作,在创新的基础上竞争;

☐具有相互信赖的社会文化环境和积极的自助组织。

3.作用:

☐开拓产业布局视野;

☐对专业化分工认识更深刻;

☐对区域经济发展带动力量强。

✧产业布局的选择与影响因素

●成本最低

区位选择要达到成本最低,首先考虑的是寻求运费的最低点。存在多个市场和原料、燃料来源地的情况下,运费最低点应该是各种运费之和的最低点。其次是寻求劳动费的最低点,因为劳动费对某些产品的生产成本的影响,超过了运费的影响。当劳动费的影响增大时,企业可能会离开运费最低点,转向去寻求劳动费的最低点。

●市场份额最大

市场需求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企业往往把把占有市场作为生产的目的,其区位选择也会为占有相应的市场规模服务,是实现生产利润最大化的原则之一。

这种市场区位理论,由廖什最早提出来。他认为,影响企业区位选择的因素除了运输费用因素之外,市场因素、竞争因素、历史因素和政府作用等都很重要。

●聚集效益

聚集是成本和市场两种因素的综合反映。韦伯对聚集和分散因素的定义为:“聚集因素是由于把生产按某种规模集中到同一地点进行,因而给生产、销售带来的利益或造成的节约,分散因素则是因为把生产分散(分布到多个点上)进行而带来的利益或造成的节约。

聚集效应—某些产业、企业向某个特定地域集中所产生的使生产成本降低、生产率提高的效果。

当今经济发展中的区位选择是以上述三个标准或因素为实现路径,以符合区域发展经济目标、社会目标和生态目标等总体目标。

选择或布局机制

1.市场调控机制:企业通过考虑成本、市场、收益和投资风险等因素,选择合理的区位。

2.目标驱动机制:兼顾政府与企业利益,协调区域间、企业间的发展目标。

3.宏观调控机制:国家通过投资、财税政策从宏观角度选择适宜某产业部门布局的地域;同时要兼顾为地区选择适宜发展的产业部门。

4.利益驱动机制:是区位选择机制的主体部分,要受到法律、制度和政府意志的制约。

第六章区域贸易与区域经济合作

✧区域贸易

1.概念:一个地区与其它地区进行商品交换的活动。这意味着该区域是一个开放型地区。

2.特点:

(1)可以引进本地区缺少的生产要素和商品,促进区域生产与消费,提高生产率。

(2)相比单个区域,扩大市场空间和投资来源,形成了更高层次的竞争关系,促进企业和区域的发展。

(3)不同于国际贸易,区域贸易没有关税、贸易壁垒,以及汇率和贸易平衡等限制。

✧区域经济合作

区域经济合作:指不同地区的经济主体,依据一定的协议或合同,将生产要素在地区之间重新配置、组合,以便获取最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活动。

区域合作三要素:合作的主体、对象(客体)及效益。

✧区域创新

区域创新是指一个地区研究、开发、运用和扩散新技术和新知识,并以此促进地区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提升区域竞争力的过程。

区域创新是国家创新系统的基础和有机组成部分,是国家创新系统在具体领域和地区的深化和细化。

区域创新的核心在于地方政府应创造一个有利于企业创新和企业家创业的氛围和环境,促进区域内有创新能力的企业普遍地、持续地、富有效率地实现创新,从而推动本地区技术进步和结构升级,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区域竞争力。

✧绝对优势理论

各地区之间由于生产条件极其不同,各地区都生产具有绝对优势的特定商品,通过与其他地区进行贸易交换,互通有无,能够以较低的成本或较高的生产率,增加区域的生产与消费品种类,从而提高区域生产率。

缺陷:没有说明没有任何绝对优势的区域如何参与区域贸易。

✧比较优势理论

理论基础: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

基本观点:即使一个区域相比另一个区域在每一种行业上都具有较高的生产率,两个区域之间的贸易同样对双方有利。每个区域都专业化于本区域具有相对有利条件的商品,并用该商品去换取另一区域具有相对有利条件的商品,从而产生贸易利益。即所谓“两利相较取其重,两弊相较取其轻”。

✧动态比较优势理论

区域贸易模式的变化是由区域产业结构演变规律所决定的、产业在区域之间转移的结果。

经济发达区域随着要素禀赋优势的变化,某些生产要素相对成本(如劳动力成本等)逐步上升,在劳动密集型行业及较低技术装备的行业逐渐丧失优势,必然会更新其产业结构,随之而调整区域贸易结构,先从制鞋、纺织业,然后是塑胶,甚至钢铁、化工、一般机械制造业等,逐次减少其在贸易市场上的份额。

经济欠发达区域或不发达区域则逐次把上述市场份额从发达地区接收过来,并调整、放弃对它们来说相对不利的贸易市场份额。

●随着区域要素禀赋优势的变化,应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和贸易模式的理论——“动态比较优势理论”。

●区域动态比较优势产生的基础是区域动态技术差异的存在。

✧出口剩余理论

由于需求结构不同而产生贸易的理论又叫“出口剩余理论”,即一个区域在参加贸易之前就有剩余产品,如果能够通过贸易将这些剩余产品销售出去,该区域就会因此而获利。

英国经济学家瑟尔瓦尔(A.P.Thirlwall)在介绍“出口剩余理论”时,认为比较利益理论可以解释一个国家或区域为什么出口这种商品而不是其它商品,出口剩余理论则解释一个国家或区域为什么要进行贸易。

✧区域贸易的内涵与特点

区域贸易的内涵

内涵:一个地区与其它地区进行商品交换的活动。这意味着该区域是一个开放型地区

特点:

(1)可以引进本地区缺少的生产要素和商品,促进区域生产与消费,提高生产率。

(2)相比单个区域,扩大市场空间和投资来源,形成了更高层次的竞争关系,促进企业和区域的发展。

(3)不同于国际贸易,区域贸易没有关税、贸易壁垒,以及汇率和贸易平衡等限制。

✧区域经济合作的内容

一工业贸易合作

(一)生产合作

生产合作是指不同地区的企业共同完成某项产品的生产活动,通常表现为合作企业各自承担总项目中部分产品或部分工序的生产,最后共同完成全部项目。

(二)加工贸易合作

加工贸易合作是指合作各方在原材料来源、加工生产及商品销售全过程进行合作。主要形式有来样(图纸)生产、来料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俗称“三来一补”。

二资金合作

(一)直接投资合作

直接投资是指投资方将资金以资本或实物的形式直接投放于受资区域的特定项目,并始终参与或控制投资项目的生产、经营全过程,最终获取经济利益的经济行为。根据投资者参与项目方式的不同,又分为独资、合资经营两种类型。

(二)间接投资合作

主要有信贷和证券投资两种形式。

信贷: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进行存贷款业务的活动。在区域经济合作中,最有实质意义的是银行向所指向区域的企业贷款。

证券投资:通过买卖证券进行的。证券的发行者可以是政府和企业,其目的是为了筹资;证券的投资者包括政府、企业和个人,其目的是盈利。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看,股票是最有活力和生命力的证券。发行股票是发达国家大公司筹措资金的重要途径。一般来说,上市公司占公司总数的比重很小,但这些公司大部分是大规模的、效益良好的,它们是支撑所在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

三劳务合作

(一)纯粹的劳务贸易——主流

纯粹的劳务贸易是指一个地区向另一地区输出较低技术的劳动力,通过为对方提供各种形式劳动服务获取报酬。

(二)信息咨询业务——非主流

咨询是指征求意见。

信息咨询业则是指咨询机构接受政府、企业或个人委托,利用专业人才帮助客户分析解决自身难以解决的复杂问题。咨询人员必须对所咨询事项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并在短时间内提供良好的可行性方案。

从区域经济劳务合作的角度看,咨询业由于其高知识密集型特性,一般集中于发达地区和大城市发展,但服务对象遍布全国。它与纯粹的劳务合作正好相反,提供劳务方往往是发达地区,劳务输入方则经常包括欠发达地区在内的政府、企业和个人。另外,与纯粹的劳务输出相比,咨询业是一种高回报、高收益的劳务输出。

(三)旅游业——非主流

旅游业是依托地区特殊的旅游资源和旅游设施,为旅游者提供服务,并获取经济效益的服务性产业。

旅游业是一个特殊的劳务合作领域,劳务输出方并不是向外地输出劳务,而是在本地区为外来人员提供劳务服务,并获取劳务报酬。同时,劳务输入方需要到劳务输出地接受这种服务,并付出相应的劳务费用。

旅游业作为“无烟工业”是20世纪以来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它为世界创造的财富已经超过包括石油产业、汽车产业在内的任何传统制造业。

四科学技术合作

(一)科技研发合作

科技研发合作是指地区之间联合进行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科技研发合作是地区之间最先进科学技术领域的合作,一般发生在发达地区之间,或处于技术最前沿领域的企业及科研机构之间。

(二)技术贸易

技术贸易是指以贸易的方式使技术在地区之间转让的过程。在技术贸易过程中,技术供应地区表现为输出,技术接受地区表现为技术引进。

(三)技术转让与技术援助

技术转让是指地区之间无偿的技术交流,其形式是各种各样的。

技术援助是指技术较先进的地区或企业对技术落后地区或企业进行无偿的技术输出。

✧创新与国家创新

(1)创新及内涵。

创新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熊彼特在1912年以德文出版的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了创新理论。熊彼特认为: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它应该作为一种崭新的生产要素被引入生产函数。熊彼特把创新定义为“企业家实行对生产要素的新的结合”,包括以下五种情况:

1.引入一种新的产品或提供一种产品的新质量;

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

3.开辟一个新的市场;

4.获得一种原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给来源;

5.实行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

可见,创新不同于技术发明,它是将发明应用到经济活动中,并为当事人带来利润。因此,技术发明者不是创新者,只有那种敢于冒风险,把新发明引入经济之中的企业家才是“创新者”。

(2)国家创新理论

英国经济学家克里斯托弗·弗里曼1987年在他的著作《日本:一个新国家创新系统?》中首次提出了国家创新系统的概念。以后,纳尔逊、佩特尔、伦德瓦尔和波特等经济学家又从不同的角度进一步深化和丰富了国家创新系统理论。

国家创新系统是指有利于促进一个国家研究开发、引进、运用、扩散各种新技术的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机构所组成的网络,以及与此相关的一系列具体的国家制度。

强调政府在国家创新系统中的作用是各个国家创新理论流派的共同特点。其中尤以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的专家们最为突出,OECD专家提出的国家创新系统包括企业、大学研究机构、知识的流动、中介机构和政府五大要素,企业仍然是创新的主体和核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规模和效率对国家创新系统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区域创新

区域创新是指一个地区研究、开发、运用和扩散新技术和新知识,并以此促进地区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提升区域竞争力的过程。

区域创新是国家创新系统的基础和有机组成部分,是国家创新系统在具体领域和地区的深化和细化。

区域创新的核心在于地方政府应创造一个有利于企业创新和企业家创业的氛围和环境,促进区域内有创新能力的企业普遍地、持续地、富有效率地实现创新,从而推动本地区技术进步和结构升级,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区域竞争力。

第八章 区域城市化与城乡结构

✧ 城市化的概念、内涵

概念:城市化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变迁过程。它表现为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城市数量的增加、规模的扩大以及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提高,是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并获得巨大发展的空间表现。 城市化的内涵

● 城市化是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

● 城市化是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

● 城市化是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

● 城市化是城市文明不断发展并向广大农村渗透和传播的过程。

● 城市化过程是人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

● 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的统一。

✧ 城市化水平的测度指标

1.城市化水平

城市化水平=

城镇人口总人口×100% 2.城市化速度

式中, P1为报告期的城市化水平; P0为基期的城市化水平;n 为间隔年数

3.城市成长力系数

S =110∑(xi yi )10

i=1 式中,S 为城市成长力系数; Xi 为城市第i 项指标的年均增长率;Yi 为全国第i 项指标的年均增长率;Xi/Yi 为城市第i 项指标的增长指数。当S>1时,为强增长;当S<1时,为弱增长。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以下顺次的三条)

✧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城市化动力机制的一般分析)

城市化动力机制: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各种动力及其相互作用关系。

1.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原始动力:剩余粮食、劳动力、原材料及产业分工的出现。

2.规模化和积聚共同构成城市对企业的拉力:企业对规模和聚集效应的追求而集中于城市发展。

3.较多的就业机会与城市文明共同构成城市对居民的拉力:城市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并提供更好的生活质量。

✧ 城市化与工业化的互动机制

(一)工业化促进城市化发展

1.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2.产业结构的依次演进;

3.规模化与专业化的充分发展;

4.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其中。

(二)城市化对工业化的促进与推动

1.城市化将通过拉动市场扩张、促进工业化进程

(1)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随着企业集聚而集中于城镇;

(2)企业和人口集聚形成对城市第三产业的规模化需求;

n

p p /)(平均城市化速度01-=

(3)城市化带动耐用消费品需求增加,拉动工业化水平

2.加速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为工业现代化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1)城市基础设施是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及进一步扩张非生活必需品消费的重要条件。

(2)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也是工业现代化的前提条件。

✧第三产业发展是城市化的接续动力

✧城市化发展规律

(一)城市化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匹配,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提高

(二)城市化的阶段性规律

●起步阶段:区域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前期,城市化进程缓慢,城市化水平低于30%。

●发展阶段:区域经济发展进入工业化中期,工业化进程加快,城市化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城市化水

平由30%上升至60%。

●成熟阶段:区域经济发展进入工业化后期,城市化水平提升速度开始减缓,城市人口比重稳定在70%-

80%之间。

(三)大城市超前增长规律

大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要快于中小城市,并产生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和城市带。

✧我国城市化发展战略

多元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战略

●区域城市化策略

●“抓两头”策略,即重点解决大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问题,从而带动中间,构筑完整的城市体系

●城乡一体化策略(在城市化发达地区,打破行政区划,融合城乡)

未来城市化格局

●以大城市为核心构筑城市群

●以中城市为中心打造城市圈

●以小城市为基点培育城市带

第九章区域城镇体系建设

✧中心地理论的基本观点

1.一个区域的发展必须有自己的核心,它拥有若干个大小、等级或规模不同的城镇-“中心地”,等级越低,

数量越多,规模越小;

2.各级中心地及其市场区在一个完整网络系统中形成大小不同的层层六边形,各级中心地位于六边形的中心

或边的中心与顶点上;

3.不同规模的中心地主要承载不同层次或种类的服务;

4.同一等级两个相邻中心地之间的距离相等,级别越低,相邻两个中心地间的距离越短;

5.不同等级中心地的市场区采取三种模式分布:K=3(市场最优原则),4(交通最优原则),7(行政最优原

则)。

✧中心地理论中三种模式的适合条件

在三大模式中,K值从高到低的变化,是空间社会经济结构系统发展和进化的标志:

K=7,封闭系统,市场经济不活跃,适用于具有强大统治机构的绝对主义时代或社会主义国家以行政组织为基础的社会经济空间形态。

K=4,按交通最优模式形成的开放系统。适合对远距离交通条件要求大的中心地。

K=3,按市场最优模式形成的开放系统,适合市场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

✧城镇体系概念

一个区域内经济社会联系密切、具有不同职能、不同规模和等级的城镇群体。

✧城镇体系的特点

(1)关联性

城镇体系内部各城镇之间有着合理的分工和密切的经济社会联系。

关联性是城镇体系最重要的特性,紧密联系是城镇体系与城市群的最大差别。

(2)整体性

各城镇之间存在紧密的经济社会联系。

各城镇之间由发达的交通通讯网络联结。

每一个城镇及其联系通道共同组成了一个城镇系统。

每个要素或构件、环境的变化都会对城镇体系格局产生重大变化。

(3)层次性

行政级别层次:城镇体系中各城市行政级别不同;城镇体系的行政级别根据城镇体系的构成特征而不同。

规模层次:城镇体系由多个不同规模的城镇组成,从大到小依次为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和建制镇。

✧城镇体系的分布类型

(一)顺序-规模分布型

城镇数量随着城镇规模的增加而减少的城镇体系。顺序一规模分布的统计模式表达为:

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城镇体系规模分布要经过四个阶段

马克·杰弗逊在考察了多个国家城市体系规模分布之后、发现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领导城市”要比第二位城市及其他城市要大得多,而且也体现了整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智能与情感。

杰弗逊将这种在规模上与第二位城市保持巨大差距,吸引了全国城市人口的很大部分,在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占据明显优势的领导城市定义为首位城市。

首位度的概念,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最大城市与第二位城市规模差距的指标,它等于最大城市与第二位城市规模之比。

在一个城镇体系中,首位度很高的城市规模分布又称为首位分布,最大的城市称为首位城市。

首位度概念在被用于区域经济的分析中时,又有了新的意义和使用价值,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在城镇体系中最大城市对其他城市的影响带动作用。

如果城市体系的首位度很高,说明最大城市的发展与第二大城市的发展水平相差悬殊,最大城市的发展难以带动次一级城市的发展。

首位度太小,说明城镇体系的中心城市不明显,最大和第二大城市间的发展水平不相上下,属于双核心(或者多中心)体系。

当城镇体系的首位度在2-3时,可以认为是比较合适的。在这样的城镇体系中,中心城市地位突出,同时与次一级城市差别又不太大、可以通过中心城市的发展,带动次一级城市的发展,并进而带动整个城镇体系的发展。

(二)双中心型城镇体系

一个地区内最大城市与第二大城市在规模、经济与社会地位上差别不大的城镇体系。

●双中心分工合理-”1加1大于2”

●双中心恶性竞争-“浪费加低效率”

区域经济学的概念范畴与理论前沿

区域经济学概念、分支与学派 杨开忠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100871) 内容提要:区域经济学是日益重要的区域科学和经济学分支学科。本文系统地梳理和总结了区域经济学的概念、学科划分和理论方法架构,明确了区域经济学描述性和分析性两种定义途径,提出了描述性和分析性两种区域经济学分支学科分类体系,指出了区域经济学的四大学派。 关键词:区域经济学区域科学地理经济学经济地理学学派 区域经济学,又称为地域经济学、地区经济学、区位经济学。上个世纪90 年代以来,这门学科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在西方已经成为主流经济学关注的重要领域;在我国,已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列为应用经济学的分支学科之一,有 关区域经济学的博士点、硕士点在全国高校和研究院所可谓爆炸式增长。然而,当前我国对区域经济学的认识是相当混乱的,如不澄清势必会影响到该学科的健康持续发展。本文试图立足国内外区域经济学学术思想史和近今趋势,系统梳理 和厘定区域经济学的内涵、外延及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以供参考。 一、区域经济学的概念 区域经济学的定义和结构是丰富多彩的。几乎每一个区域经济学家或每一本区域经济学教科书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定义,即使这种差异常常是微小的。这种 状况首先基于一个事实,即目前国内部分区域经济学家通常不引用或接受任何特定的定义,习惯于按自己的方式去定义和理解这门学科。另一原因,区域经济学 是更为广大的区域科学(Regional Scienee难以分割的一部分(理查森,1990;瓦尔特•艾萨德,1991第2页;杨开忠,1999) 1 2,涉及经济、地理、政治、社会、文化、生态诸因素。然而,纵观学术思想历史,区域经济学无非有描述和分析两种定义角度和途径。从描述角度讲,区域经济学是关于区域经济的经济学。在这里,所谓区域经济,也称空间经济、区位经济,是指一定区位条件下在生活中相互作用的一群人,或者说相互作用的一群人之空间分布。许多学者都或多或少从这个角度定义过区域经济学。如Nousre(1968)指出,区域经济学是研究经济空间秩序、研究稀缺资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我国区域城镇化管理的系统研究”(项目资助号:70433002) [作者简介]杨开忠(1962-),男,湖南常德人,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会长,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经济学与公共政策教授,北京大学中国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学研究。 2周起业(1989)教授等把区域科学等同于区域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考试重点

《区域经济学》 题型:名词解释、选择、判断、简答、论述 1、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特点 (1)要求靠近市场。 (2)要求靠近科研机构和大学。 (3)要求有高级的企业管理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力 (4)要求优良的基础设施。 (5)要求具有完备的辅助工业和发达的第三产业支撑。 (6)要求有优良的投资软环境。 (7)要求能靠近投资机构。 (8)要求该地区具有创业精神的城市气氛。 (9)要求聚集性。 (10)要求良好的周边环境和生活质量。 2、主导产业选择的标准 (1).需求潜力大。主导产业的产品应在国内和国际市场具有较大量、长期、稳定的需求。当然首先是针对国内市场。市场需求是所选择的主导产业生存、发展和壮大的必要条件。没有足够的市场需求拉动,主导产业很快就会衰落。 (2).技术进步快且适用性强。主导产业的选择必须特别重视技术进步的作用,所选择的主导部门应当能够集中地体现技术进步的主要方向和发展趋势。与此同时,我们还应注意到,我国受科技和教育水平的制约,整个产业技术水平还很低,不能过分追求高技术。我国技术与经济发展本来就有多层次的特点,技术进步也具有不同层次的内涵,并非一定具有最高水平。所以,我国选择主导产业,必须考虑到技术发展的多层次性和协调性,选择具有启动关联作用的“适用技术”。 (3).部门带动性强。主导产业的选择必须充分考虑它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它应具有较大的前、后向联系和影响,通过这种关联产生对一系列部门的带动与推进作用,并使这些部门派生出对其它部门的进一步促进作用,从而产生经济发展中的连锁反应和加速效应。 (4).就业效果好。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相对过剩,这一方面是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另一方面也造成巨大的就业压力。因此,我们选择的主导产业应具有强大的劳动力吸纳能力,能创造大量就业机会,这样可以既缓解就业压力,又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这一比较利益优势。 (5).有进口替代或出口创汇能力。虽然我国主导产业应以国内市场作为主体市场,但在开放条件下,还必须具有国际竞争意识,重视国际贸易的作用。主导产业应在立足国内市场的基础上,有外向发展潜力,能在国际市场上形成较强的竞争能力,从而既增加有效供给时间,又可为国家换取外汇。在选择主导产业时还应注意选择那些有一定技术基础,但产品长期大量依赖进口的产业加以重点扶植,尽快实现产品的进口替代,并能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增强对引进技术的吸收、转化、创新能力,闯出一条“进口依赖——进口替代——出口创汇”的道路。 3、生命周期理论对于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 产业生命周期是每个产业都要经历的一个由成长到衰退的演变过程,是指从产业出现到完全退出社会经济活动所经历的时间。一般分为初创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四个阶段。 对一个地区来讲,只有懂得产业生命发展周期,才能了解产业发展规律,针对生命周期每个阶段的特征进行产业规划,制定产业政策。通过对产业生命周期曲线、产业生命周期阶段、产业生命周期机制三个方面对产业生命周期进行研究,掌握产业生命周期规律,了解各种因素对产业生命周期的影响,正确判断产业所处阶段,认识产业在不同阶段的特征。才能做出正确的产业战略,区域战略,企业战略,实现真正的产业结构调整。能否抓住产业生命周期规律是一国经济能否稳定快速发展的关键,也是企业能否发展壮大的关键。

区域经济学教学大纲

《区域经济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区域经济学 系(院、部):公共管理学院 教研室:公共事业管理系 XX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公共事业管理系

编写说明 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和区际经济联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它是应用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当今经济学研究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区域经济学是我院经济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限选课程,是该专业高年级学生在修完数理统计与概率论、线性代数、西方经济学、财政学、统计学等学科基础课后继续从事经济学专业的学习与实践所要求的必修课程。对该课程的学习与掌握,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的理论功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学生学习发展经济学、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等相关专业课程的重要辅助。 本课程由三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着重介绍经济区域的基本理论和我国经济区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及现存格局;第二部分主要介绍区域经济分析的理论与方法;第三部分是实践部分,以介绍区域经济开发与发展的基本知识及总结我国有关区域经济实践的基本经验和规律为主要内容。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区域”、“经济区域”、“区域经济资源与环境”、“区域经济增长和发展”、“区域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区际经济关系”、“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区域经济规划与开发”、“区域经济政策与管理”等基本概念、基本方法与基本理论,了解区域经济学的形成背景、发展历程及未来展望,熟悉区域分析与规划的基本方法和技术,并能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分析区域经济问题的思维和能力,学会解决区域经济具体问题的方法,并能独立地进行区域经济政策与管理方面的思考,且能较为科学地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教学过程中任课老师应注意以下问题: 1.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学习该门课程,不但要求学生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更应将理论学习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善于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又在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善于总结经验和规律,以进一步检验和发展区域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因此,无论是在教师讲授知识,还是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实证分析和典型案例分析应贯穿始终,让学生们通过学习,不但能够提高理论素养,而且还能具备实际操作能力。 2.注意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系统性 区域经济学具有边缘学科的性质,其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广泛汲取和借鉴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成果与实践经验,因而,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就区域经济学而论区域经济学,相反,应善于抓住时机向学生介绍和讲授能够为

2018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区域经济学专业考研考试科目、参考书目、复试分数线、录取名单、专业指导-新祥旭考研

020202区域经济学01(全日制) 区域经济理 论与方法 研究方向01-04 属于区域所招生 范围。 Y195M125 ①101思想政 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303 数学三④832 经济学基础 (微、宏观) 02(全日制) 区域发展战 略与区域规 划 研究方向01-04 属于区域所招生 范围。 Y195M125 ①101思想政 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303 数学三④832 经济学基础 (微、宏观) 03(全日制) 区域产业结 构分析与优 化 研究方向01-04 属于区域所招生 范围。 Y195M125 ①101思想政 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303 数学三④832 经济学基础 (微、宏观) 04(全日制) 区域经济政 策与管理 研究方向01-04 属于区域所招生 范围。 Y195M125 ①101思想政 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303 数学三④832 经济学基础 (微、宏观) 05(全日制) 区域经济理 论与政策 研究方向05-07 属于经研所招生 范围。 Y195M125 ①101思想政 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或203 日语③303数 学三④832经

济学基础(微、宏观) 06(全日制)新经济地理学基础研究方向05-07 属于经研所招生 范围。 Y195M125 ①101思想政 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或203 日语③303数 学三④832经 济学基础 (微、宏观) 07(全日制)城市经济理论与实践研究方向05-07 属于经研所招生 范围。 Y195M125 ①101思想政 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或203 日语③303数 学三④832经 济学基础 (微、宏观) 08(全日制)台湾经济研究方向08-10 属于台湾所招生 范围。 Y195M125 ①101思想政 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或203 日语③303数 学三④832经 济学基础 (微、宏观) 09(全日制)两岸经贸关系研究方向08-10 属于台湾所招生 范围。 Y195M125 ①101思想政 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或203 日语③303数 学三④832经 济学基础 (微、宏观) 10(全日制)两岸经济比较研究研究方向08-10 属于台湾所招生 范围。 Y195M125 ①101思想政 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或203 日语③303数 学三④832经 济学基础 (微、宏观)

《区域经济学》主要参考书目

《区域经济学》主要参考书目 中文部分 [美]埃德加?M?胡佛,王翼龙译,区域经济学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美]艾伯特?赫希曼,潘照东等译,区域经济学导论,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 安虎森,区域经济学通论,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白雪梅,中国区域发展的比较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 陈栋生主编,区域经济学,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 陈鸿宇主编,区域经济学新论,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1998 陈秀山、孙久文,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陈秀山、张可云,区域经济理论,北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崔功豪、魏清泉等编著,区域分析与规划,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方创林,区域发展规划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费洪平,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郝寿义、安虎森主编,区域经济学,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黎鹏,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厉以宁主编,区域发展新思路,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 刘树成等主编,中国地区经济发展研究,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4 刘再兴主编,经济地理学理论与方法,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1994 刘再兴主编,区域经济理论与方法,中国物价出版社,1996 刘再兴主编,中国区域经济:数量分析与对比研究,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1993 陆大道,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 陆大道、刘毅等,1999中国区域发展报告,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陆大道、刘毅等,2000中国区域发展报告—西部开发的基础、政策与态势分析,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陆大道、薛凤旋等,1997中国区域发展报告,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孟庆红,区域经济学概论,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任保平,区域经济理论、方法与政策,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孙久文,中国区域经济实证研究——结构转变与发展战略,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 孙久文、叶裕民,区域经济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孙久文主编,区域经济学,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 王一鸣主编,中国区域经济政策研究,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8 魏后凯,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格局,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 魏后凯,现代区域经济学,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吴传钧、刘建一等,现代经济地理学,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 吴传钧主编,中国经济地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吴殿廷等,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理论?方法?实践,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吴殿廷主编,区域分析与规划,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吴殿廷主编:区域经济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杨开忠,中国区域发展研究,北京:海洋出版社,1989

区域经济学定义

一、区域经济学定义 区域经济学(Regional Economics)是研究经济活动在一定自然区域或行政区域中变化或运动规律及其作用、机制的科学。是经济学与经济地理学相结合的产物。从区域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两岸物流业合作,就是从物流业市场供求运行的角度,从区域经济学需求观、交易费用、寻找费用等经济理论,分析两岸物流业合作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以区域经济学的财富观阐述推动两岸物流业合作的基本动力因素,进而探讨两岸物流业合作态势和物流业经营方式的变革。 ————参考资料:《区域经济学》 作者:栾贵勤等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二、区域的概念: 从地理上讲,区域是指一个空间的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具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 从经济上讲,区域是按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规律划分的,具有均质性和集聚性,经济结构基本完整,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发挥特定作用的地域单元。区域经济是一个国家经济的空间系统,是经济区域内部社会经济活动和社会经济关系或联系的总和,是经济区域的实质性内容。 ———参考资料:书名: 《区域经济学》 作者:孙久文 出版社: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三、区域的空间界定: 随着区域经济发展复杂程度的加大,单纯从地理学的角度来定义区域的边界对区域经济的研究有很大的制约性。 系统论认为系统的整体性表现在同环境相接触时出现的特殊的边界反应。系统的边界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起到保护系统稳定的作用。区域经济系统的边界划分应该遵从这一原则,即区域经济要素之间的联系和功能发生突变的节点的连线构成区域经济系统的界面。 传统的区域划分是以自然地理边界为依据的,这是由于传统的经济活动以农业为主,运输和联系方式落后,地理条件制约很大。经济活动局限于平平原地带,构成区域经济系统的边界往往是河流、山脉等自然边界。工业化以后运输和联系方式虽有所改进,但是资源流动的成本依然很大,区域经济系统的边界受到自然和人工因素两种影响,其界面除了河河流、山脉外,还可能是铁路和权力以及政治上的边界等,这些对经济活动空间成本起约束作用的因素构成了区域经济系统的界面。 信息时代的到来迎来了新的人地关系和新的区域经济景观,以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技术空间形成了空间事物和人地关系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出现了所谓虚拟化的信息地理空间,这种区域经济系统的界线除了资源、成本等经济上的因素影响外,更多地表现为语言、价值观等文化方面以及网络标准和网络规则等技术方面虚拟的界线。可以看到,区域经济系统的边界是随经济活动联系方式的进步而不断延伸的。区域经济活动空间在一定

区域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鲁东大学地理与规划学院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李赫龙 名词解释(部分) 1,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规律和区域经济关系以及与此有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 2,经济区位:产业、企业或者其他经济组织经济活动最适合的空间位置,是关于经济过程的一种相对区位。是资本、技术和其他经济要素高度积聚的地区,也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地区。 3,经济辐射:是指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相对较高地区与经济发展较落后的地区之间进行资本、人才、技术、市场等要素的流动和转移,以及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传播,以现代化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替代与现代化相悖的旧习惯势力,从而进一步提高经济资源配置的效率。[ 4,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和聚集的过程,包括城市人口和城市数量的增加,以及城市经济社会化、现代化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 5,二元产业结构:就是一国或一地区的产业结构中,现代化的领域同未现代化的领域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断层同时并存的现象。 6,区域:区域是按一定标准划分的连续的有限的空间范围,是具有自然、经济或社会特征的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的同质性或异质相关联的地域单位。 7,中心地:是周围区域的中心,即指向周围区域的为消费者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地点。 8,极化效应:指伴随主导产业或推动型产业在一定地域形成,从而使其它产业在周围地域集中的现象,也是各种生产要素向增长极集中的过程。 9,均质区域:根据区域内某些重要因素特征的一致性或相似性进行划分的区域。 10,极化区域:根据若干异质部分在功能上紧密联系进行划分的区域。 11,计划区域:指实际存在的管理区域。 12,区位:是资本、技术和其他经济要素高度积聚的地区,也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地区。 13,区域经济发展:指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不断优化和高度化的演进过程。 第一章导论 1.简述区域经济学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基础。 (1)自然禀赋的差异性: ①自然条件的不同:区域差异可以理解为“级差收益” ②资源的稀缺性:要求资源的优化配置 ③生产要素的不均衡分布和不完全流动性 (2)经济活动的极化性; ①规模经济 ②聚集经济 (3)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 运输成本、储藏成本和空间成本 (4)创新能力的部分排他性和竞争性 2.区域有什么特征?对区域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 特征:地域性;独立性;开放性;综合性。 影响: (1)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的特点,它的发展可以借鉴其他区域的经验,但必须与当地的具体情况相结合才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2)区域具有独立性。区域从地理位置上看是一个独立的整体,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独立的区别于其他区域的特征。所以应区别对待每个区域,找到针对不同区域发展的政策、方法,才能促进经济的增长。 (3)区域之间在许多方面没有根本差别,人为的限制性较少。区域之间的互补性强,则开放程度越高,因而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4)区域是一个整天、体,是各因素的综合,只有处理好各利益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1

城市经济学孙久文 教案-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城市经济学孙久文教案-范文模板及概述示例1: 文章主题:城市经济学孙久文教案 引言: 城市经济学是当代经济学的重要分支,研究城市的经济发展、城市经济政策、城市规划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孙久文教授是中国著名的城市经济学家,他的研究成果对于深化理解和发展城市经济学领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介绍孙久文教授以及他在城市经济学领域的教案。 孙久文教授简介: 孙久文,现为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他广泛涉及城市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房地产市场与政策、城市与区域规划等领域。在城市经济学领域具有深厚的研究基础和丰富的经验,被誉为中国城市经济学的奠基人之一。 孙久文教案: 孙久文教案是他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的一套方法和课堂内容的整理。这些教案涵盖了城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基础、实践案例等内容。通过系统化的教学设计,孙久文教授能够将复杂的理论知识融入到学生的实践中,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城市经济学的原理。

孙久文教案的特点之一是注重实证研究。他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和实地案例的引入,让学生能够从实际问题出发,深入了解城市经济的运行机制。孙久文教授鼓励学生参与实践调研,通过实地考察和数据分析,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城市经济学的原理和实践应用。 另一个特点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孙久文教授在教学中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他通过精选的案例和实践项目,让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培养学生解决城市经济问题的能力。 孙久文教案的应用影响: 孙久文教案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对学生的学习和职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通过孙久文教案的学习,学生能够建立起扎实的城市经济学理论基础,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这些对于他们在城市规划、政府部门、咨询机构等领域的职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结论: 孙久文教授在城市经济学领域的教案为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他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城市经济学思维、解决城市经济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帮助。随着城市经济学的不断发展,孙久文教案将继续为培养优秀的城市经济学人才发挥重要作用。 示例2:

区域经济学期末考试题整理

一、名词解释 1、增长极:指社会经济客体在特定城市的集聚而使经济的高效发展,同时在这种集聚基础上又进一步向外围地区扩散,带动这些地区的发展; 2、产业:是指由利益相互联系的、具有不同分工的、由各个相关行业所组成的业态总称, 3、产业结构:是指各部门之间以及各产业部门内部的构成 4、产业链:是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并依据特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关系客观形成的链条式形态; 5、产业集群cluster:是指集中于一定区域内特定产业的众多具有分工合作关系的不同规模等级的企业与其发展有关的各种机构,组织等行为主体,通过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空间积聚体,代表着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 6、城乡边缘区:是指大城市建成区外围在土地利用、社会和人口统计学特征方面处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一种过渡地带; 7、:是人的经济活动所造就的、围绕而客观存在的、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并且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 8、回波效应:是指别国由于“”所引起的增加,又会通过进口的增加使最初引起“”的国家的再增加; 二、概念辨析 1、经济区域与区域经济 是人的经济活动所造就的、围绕而客观存在的、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并且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区域regional economy 在一定区域内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以一定地域为范围,并与要素及其分布密切结合的区域发展实体;区域反映不同地区内的客观规律以及内涵和外延的相互关系; 2、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通常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经济发展除包含经济增长外,还包含经济结构的变化如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度化,消费结构的改善和升级,社会结构的变化如人口文化教育程度的提高,寿命的延长,婴儿死亡率的下降环境的治理和改善,收入分配的变化如社会福利的增进,贫富差别的缩小等; 3、主导产业与支柱产业 主导产业,顾名思义,就是在区域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产业,它是指那些产值占有一定比重,采用了先进技术,增长率高,产业关联度强,对其它产业和整个区域经济发展有较强带动作用的产业;支柱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中生产发展速度较快,对整个经济起引导和推动作用的先导性产业; 三、简答题 2.简述增长极形成的条件 1在一个地区内存在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群体和企业家群体,这实际上是熊彼特关于创新学说的反映,即创意与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元动力而非简单的或消费拉动;

孙久文区域经济学课后习题总结

1.区域经济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答区域经济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2.狭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它要回答一个区域是如何 实现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各个地区以及主要城市在全国劳动地域分工中具有什么样的优势应该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承担什么样的功能应该与其他地区建立什么样的技术经济联系如何建立这样的联系。这是区域经济学必须回答的问题是研究任何区域经济发展起码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别的学科不能替代的研究领域。广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区域经济学是以特定的空间为研究对象的而所有的经济现象都会在这一空间发挥作用区域经济学必须研究在各种经济现象的交互作用下区域经济作为一个相对独立整体的一般发展规律。因此研究区域经济学需要熟悉其他相关的经济学知识研究它们在区域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作用方式和作用特征。同时区域经济学是以一定的地理空间为研究对象的因此研究区域经济学必须要熟悉地理学。实际上区域经济学是地理学与经济学相结合的产物它是研究各种经济现象在地理空间上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区域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边缘科学。 2. 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区域经济学的特殊作用是如何体现的答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深入研究适合中国国情的区域经济学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在中国跨世纪的发展中中国区域经济学担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第一是中国在新世纪发展中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的需要。伴随着进入2l 世纪的钟声人类社会已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发达国家及相当一部分发展中国家都由工业社会进入信息社会技术进步日新月异信息高速公路缩短了空间距离把世界密切地联为一体。这无疑使经济实力强大的发达国家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新的经济发展空间、扩张其经济统治变得更为容易借助于知识经济的东风发达国家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代。世界经济的发展给中国提出了极其严峻的挑战。中国在新世纪的发展中既要完成传统的工业化过程又要追赶世界知识经济发展的步伐。中国已经多次错过参与世界发展的机会并因此受到太重的历史惩罚。中国没有理由再次错过历史的发展机遇也没有时间再次走经济发展的弯路。为此必须深入研究中国作为一个特定区域的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及人们利用规律驾御经济活动、提高发展效率的基本途径。这正是中国区域经济学所要研究的核心问题。第二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条件与环境千差万别。全国资源有效利用必须落实到各个地区需要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利用各地区的资源条件使处于传统工业化不同阶段的地区根据各自的区情加速工业化进程缩小与世界发展的差距在工业化已经达到较高程度的发达地区及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的某些城市则需要义不容辞地担负起发展信息产业和知识经济、追赶世界发展步伐的历史重任。因此中国区域经济学者有义务回答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要求及人们有效作用于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途径与措施。第三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各级政府将在很长时期内承担区域经济发展第一主体的重任它们将负责制定各自区域的开发与发展规划并采取各项政策措施参与、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政府官员需要一种系统阐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资源开发的理论该理论应能够回答区域发展各个过程中所产生的基本使命。 3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答本书是从广义的角度去构筑区域经济学框架并且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每一章的分析都包括理论和实证分析两大部分。理论分析部分阐述相关的区域经济学基本理论揭示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在实证研究部分以大量的具体资料揭示半个世纪以来区域经济的运行轨迹产生的主要问题及其历史根源针对当前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全书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区域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包括第一章主要介绍区域经济学学科的产生与发展状况。第二部分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包括第二章至第五章。主要研究介绍区域经济发展所依托的资源环境的主要内容和评价方法研究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理

区域经济学教学大纲

区域经济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区域经济学/ Regional Economics 学分:3 学时:48(实验: 上机: ) 建议修读学期:6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说明本课程是经济学相关专业的专业课。区域经济学是经济学的分支之一,是研究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与协调问题的学科,又叫“空间科学”或“空间经济学”。学生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能够深刻地理解区域的概念及内涵,掌握影响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因素、区域经济的空间相互作用机理、区域经济增长和发展问题、城市和区域经济的关系及国家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等,能够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现实中存在的区域经济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方案及思路,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可以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分配

(教学基本要求:A-熟练掌握;B-掌握;C-了解) 三、建议实验(上机)项目及学时分配 无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随着教学和研究的逐步积累,已经形成了独立的理论和知识体系。该课程的教学方法

与手段主要是:⑴课堂讲授与互动讨论相结合,最大程度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⑵知识点讲授与案例、专题讨论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⑶多媒体演示辅助教学,以丰富课程内容、课堂气氛、拓展学生思路;⑷网络((如电子邮件等)互动答疑,以便学生时刻与教师保持联系。 五、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标准 以平时考核为主、期末集中考核为辅的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占比60~70%,而期末成绩占比30~40%。平时考核的方式主要包括出勤及课堂表现、课堂测试及课后练习、专题小组讨论及课堂演讲等;期末集中考核以课程论文报告方式或考试方式进行。 六、教材与主要参考书目 1.教材:区域经济学,孙久文,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区域经济学:理论与方法,,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版。 2.参考书目: [1] 区域经济学, 高洪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2] 新区域经济学,安虎森,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3] 区域经济学原理, 郝寿义,格致出版社,版。 [4] 区域经济学,吴殿廷,科学出版社,版。 [5] 区域经济学,罗伯特.卡佩罗著,赵文、陈飞等译,经济管理出版社,2014年版。 七、大纲编写的依据与说明 本课程教学大纲,是适应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以及新世纪社会对复合型经济学人才的需求特征,根据经济学专业本科生的培养计划、培养目标与要求,结合本课程的性质、教学的基本任务和基本要求,经学院教学委员会审定后编写而成。 .28

区域经济学之雁阵模式(预习题)

5、雁阵模式(又称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说) (1)这一理论是谁在什么时候在什么文献中提出来的? 提出者: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 提出时间及文献: 对该理论形成的时间及其标志物等问题上说法不一。 ①有学者认为该理论最早是在《中国经济发展的综合原理》(1932 年)中提出的。 ②也有学者认为该理论最初提出于1956年。 ③赤松要的门生、日本著名经济学家小岛清认为,该理论是赤松 要于1935年在他所撰写的论文《日本羊毛工业品的贸易趋势》中提出的。 现在普遍认同①。 补充:(1927年7月从美国哈佛回国后,赤松要利用两年左右时间对日本的纺织工业进行了系统调查,写出了3份题为《本邦纺织业经营调查》的报告。1934-1937年,赤松要着重研究了日本的毛纺织工业,与酒井正合作,三郎合作,先后发表了《爱知县尾西地方的毛纺工业经营调查》、《我国羊毛工业公司企业的经营分析》、《我国羊毛工业贸易》等报告,通过对纺织工业和毛纺工业的调查分析,赤松要从上述产业的兴衰过程中看到了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的内在联系。雁行形态理论在这时开始构思并逐步形成。) (2)这一理论研究的现实背景是什么? 明治维新以后由于日本近代经济的发展,国内需求增加,棉线、棉制

品的进口也随之增加。不久以后,国内产量猛增,并且逐步取代进口产品。棉线和棉纺织品国内生产分别于1890年和19世纪80年代中期前后超过了进口。这是实现进口替代的转折点。以后随着国内产量的不断增加,出口出现并开始扩大。赤松要在20世纪30年代研究日本的棉纺织工业史时发现了这些,因此把这种进口--生产、进口替代--出口的形式称之为“雁行形态”。 (3) 这一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雁行理论主要包括四个内容: 第一,重视本地区生产力的发展,不断调整经济结构。重视教育和人力资本的投资,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 第二,坚持出口导向战略,包括向外地区提供商品,积极促进贸易,投资和金融自由化,努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第三,依靠本地区内部积累,适当控制外债规模和外债结构. 第四,政府与市场机制的有效结合,政府调控行为与市场机制紧密结合,相互交融。 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大量引进产品和技术。 第二阶段:国内开始生产进口产品。 第三阶段:大量出口制造业产品。 第四阶段:失去比较优势,转移到次梯度的国家。

区域经济学名词解释及其考试重点总结(第三版)高洪深

区域经济学(第三版)高洪深考试重点总结 一、名词解释 1经济区位:某一经济体为其社会经济活动所占有旳场合。 2经济区域:人旳经济活动所造就旳、环绕经济中心而客观存在旳、具有特定地区构造要素并且不可无限分割旳经济社会综合体。 3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活动旳自组织和区际经济联系,以及与此有关旳区域决策旳科学。 4区域构造:各个经济区域在国民经济空间中所处旳区位位置和其数量对比关系旳总和。 5综合经济区:是一种以中心都市为核心,以交通通信网络系统为脉络,上下级都市密切联系,城乡结合,拥有某些方面优势和一定经济发展实力,可觉得实行更高一级总旳目旳独立承当一种方面任务旳连接成片旳区域。 6都市化:一种国家或者一种地区旳人口、产业、资本、市场旳集中过程。 7核心区:指在全国或者区域发展中居于主导地位,经济增长快,发展质量高旳地区,一种国家或者地区实现经济发展旳重要地区。 8外围区:指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发展水平比较低旳地区,处在经济技术水平低旳梯度上,接受核心区旳经济技术辐射而得到发展。 9区域经济一体化:指地理上邻近旳国家或者地区,为了维护共同旳经济利益和加强经济联系与合伙,互相间通过契约和协定,在区域内逐渐消除成员国间旳贸易与非贸易壁垒,进而协调成员国间旳社会经

济政策,形成一种跨国界旳商品、资本、人员、和劳务等自由流通旳统一旳经济区域旳过程。 10区位单位:指布局与某一区位上旳某一社会经济统一体内旳各个构成部分。 (往年旳考试不会超过这个界线) 二、重点理论和考试旳考点(只要记住,考试九十分以上没有任何 问题) 1、经济发张与现代化进程中旳辐射理论(重要内容) 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限度较高旳地区与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限度相对较低旳地区进行资本、人才、技术、市场信息等旳流动和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旳传播。 2、简述点辐射理论: 一般以大中都市为中心向周边地区推开,逐渐扩散到周边地区旳一种辐射方式。 3、线辐射理论: 一般以铁路干线、公路干线、大江大河及大湖沿边航道和濒临海旳陆地带为辐射旳带状源,向两翼地区或者上下游地区推开旳一种辐射方式。 4、面辐射理论 某些地区旳中心都市和小都市连成一片,形成了具有较强辐射能力旳辐射源,并进一步和周边地区进行互相辐射,这些地区体现为一种面,因此称之为面辐射。

区域经济学在职研究生考试科目介绍

区域经济学在职研究生考试科目介绍 经济学作为热门专业,选择报考区域经济学在职研究生的人员越来越多,提前了解考试科目是非常重要的对考试通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区域经济学在职研究生考试科目都有哪些呢?接下来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 区域经济学在职研究生专业开设的诸多学习课程都集中在同等学力申硕领域,因此考试科目包含外国语水平和专业综合两项。 外国语水平考试语种繁多,包含英语、法语、日语、德语、俄语五种。而每个院校规定考试的语种都不一样,因此,考生在参加区域经济学在职研究生考试前,一定要了解清楚所报考院校外国语水平考试的语种,以便能够做好准备。 虽然区域经济学在职研究生考试包含语种较多,但英语考试的居多。英语考试内容都是最为简单的英语基础知识,考试难度不高,仅相当于大学英语四级的水平,而且只要考生能够达到60分,就算考试及格。所以只要考生做好准备工作,很容易就会通过区域经济学在职研究生考试。 以上就是关于区域经济学在职研究生考试科目的介绍,希望本文可以帮到您。 附:在职研究生热门招生院校推荐表 在职研究生热门招生院校推荐 院校名称热招专业方向推荐院校简介 中国人民大 学公共管理企业管理中国人民大学是一 所以人文社会科学 为主的综合性研究社会学人力资源管理 EMBA 艺术学

技术经济及管理 会计学 型全国重点大学,直属于教育部,由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目前学校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 计算机 哲学 市场营销 法学 国民经济学 网络经济学 历史学 项目管理 传播学 新闻学 在职研究生热门招生院校推荐 院校名称 热招专业方向推荐 院校简介 南开大学 劳动经济学 金融学 南开大学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入选首批“2011计划”、“111计划”、“珠峰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被誉为“学府北辰”。 金融投资与公司金融 金融管理与理财规划 金融投资与证券实务 金融投资与理财风控 财务管理与财政税收 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管理 项目管理 资本市场与会计 EMBA 行政管理 MBA 法学 西方经济学 国际金融与投资 世界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 财务管理 财政税收与金融实务 产业经济学 国际贸易 进出口管理与战略 教育学 心理学 国际政治学 风险管理与私募股权 民商法 经济法 在职研究生热门招生院校推荐 院校名称 热招专业方向推荐 院校优势 上海财经大 学 财务管理 金融学 上海财经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经管为主,法、文、理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之一。 经济学 金融管理与投资分析 国际财务管理 国际财务管理 法律金融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项目管理 企业管理决策 新闻学 大数据与商务智能 金融信息工程 法学 财税法 证券法 公司法 公司法 法律金融学 社会学 证券投资与理财 新闻学

《区域经济学》网上随机考试期末复习指导意见

《区域经济学》课程考核说明 第一部分课程考核的有关说明 一、考核对象 本课程考核对象为电大开放教育试点行政管理本科专业选修本门课程的学生。 二、考核方式 本课程采用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性考核包括4次网上平时作业、网上学习以及小组活动等。平时作业占学期总成绩的60%。终结性考核即期末考试,期末考试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40%。 三、命题依据 本课程的命题依据是《区域经济学》文字主教材和本考核说明。文字主教材是由丁四保编著的《区域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版。 四、试题类型及其结构 1、终结性考核(期未考试)题型: (1)单项选择题:在列出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这部分内容包括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运行规律的了解和掌握程度。 (2)多项选择题:在给出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这部分内容包括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运行规律的了解和掌握程度。 (3)判断题:要求对基本理论、基本概念的记忆与理解中容易出错和易引起似是而非的问题做出是“正确”还是“错误”的准确判断。 2、考核形式。形成性考核形式为平时作业,期末考试形式为开卷网上随机考试形式。 五、答题时限 期末考试的答题时限为90分钟。

第二部分考核复习题 《区域经济学》复习题1 一、单选题 1、萧条区是指曾经是发达区域,但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陷入经济危机之中的区域,其通病是:()。C A、经济结构落后 B、经济结构臃肿、紊乱 C、经济结构陈旧 D、经济结构单一 2、()是区内经济活动和区外经济联系的组织者和领导者。A A、城市 B、卫星城镇 C、乡村 D、经济开发区 3、“孔雀东南飞”的现象说明()在人口迁移中的作用更加明显。D A、政治因素 B、文化因素 C、地理因素 D、经济因素 4、把整个产业划分为消费资料产业、资本资料产业、其他产业是()的产业分类法。 D A、马克思 B、克拉克 C、库兹涅茨 D、霍夫曼 5、()是产业区位选择机制中的主体部分。B A、目标驱动机制 B、利益驱动机制 C、宏观调控机制 D、市场调控机制 6、区域经济学是“研究为人们所忽视的经济空间秩序,研究稀有资源的地理分布的科学”。这是()的观点。 B A、杜贝 B、诺斯 C、程必定 D、陈栋生 7、将整个产业划分为广义的农业、工业、服务业,这是()的产业分类法。D A、马克思 B、霍夫曼 C、库兹涅茨 D、克拉克 8、经济结构臃肿、紊乱是()区域的通病。 C A、经济落后区域 B、萧条区域 C、过度繁荣区域 D、潜在萧条区域 9、不同层次的城市功能不同,但所有的城市都有一些共有的功能,下面()不是城市的共有功能。B A、集聚功能 B、分配 C、创新功能 D、协调功能 10、工业化进程可按制造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划分,一般来说,其比值在23%以上时,为()。D A、工业化第一阶段 B、工业化第二阶段 C、工业化第三阶段 D、工业化第四阶段 11、地域生产综合体可分为大经济区综合体,中等范围地域综合体,小范围地域综合体。这是按()标志分类。 C A、生产的侧重面 B、专业化方向 C、地域范围 D、主要形成因素

孙久文《区域经济学教程》名词解释与简答题整理

《区域经济学教程》 (第二版) Textbook of Regional Economics 孙久文叶裕民编著 资料整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一章导论 一.名词解释 1.区域:指拥有多种类型的资源、可以进行多种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片相对较大的空间范围。 2.区域经济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广义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3. 区域开发:是指一定的开发主体对特定区域的自然、经济、技术、文化、社会等各种资源进行综合利用,在保持区域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和谐统一的前提下,求得最大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二.简答题 1、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区域经济发展(2)区际经济关系(3)区域经济政策。 2、区位理论 (一)古典区位理论1、农业区位论2、工业区位论3、运输区位论 (二)现代区位论1.市场区位论。区位论对市场因素的研究,标志着古典区位论向现代区位论转化。市场区位论产生于垄断资本主义时代。这一学派的主要观点是:产业布局必须充分考虑市场因素,尽量将企业布局在利润最大的区位。 2.中心地理论。中心地理论的基本要点为:(1)一个区域的发展必须有自己的核心,它拥有若干大小不同的城镇。(2)各级中心地及其市场区在一个完整网络系统中形成大小不同的层层六边形,各级中心位于六边形的中心或边的中心与 顶点上。(3)不同规模的中心地提供不同种类的服务,较小中心地提供需要较低门槛人口水平的服务,较大中心地能维持需较多门槛人口水平的服务设施。(4)同一等级的两个相邻中心地之间的距离相等,级别越低,相邻两个中心地间的距离越短。(5)不同等级中心地的市场区采取三种模式分布。 3.区位经济学。廖什于l940年出版了《区位经济学》一书。研究了区域平衡理论、发展了工业区位理论、经济区理论与市场区位理论等。 3、现代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第一部分: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包括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区域产业结构、区域产业17布局、区域空间结构、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和区域开发理论等。 第二部分:区域经济关系理论。包括区域贸易理论、区域经济合作、区域生产要素流动、区域分工理论、区域经济差距和区域经济传播等。 第三部分:区域经济政策理论。包括区域经济制度、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划、区域投资环境、区域地方政府和区域经济政策体系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