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普外科56种常见手术 术前准备、手术步骤、术中注意事项、术后处理系列

普外科56种常见手术 术前准备、手术步骤、术中注意事项、术后处理系列

普外科56种常见手术术前准备、手术步骤、术中注意事项、术后处理1鸡眼切除术

[适应证]

鸡眼为皮肤角质层增生呈圆锥形向真皮层伸入的肿物,好发生在足底、趾侧受压部位。一般小的鸡眼可用药物敷贴治愈。对位于足跖负重部位,行走剧痛,经药物治疗无效者,或屡发感染者,在炎症消退后均应行手术切除。

对于不能直接缝合的大鸡眼,则不应用单纯切除术,以免造成切口不能缝合,残留痛性瘢痕,更影响功能。应积极采用非手术治疗;如无效,再行切除术及皮瓣修复术。

趾(指)关节部位及手指掌面的鸡眼,切除后易形成瘢痕,影响活动或指端触觉,宜采用非手术疗法。

跖、趾骨畸形或突起所引起的鸡眼,须在畸形矫正或骨突切除后,才考虑作鸡眼切除术。[术前准备]

1.清洗局部皮肤。病变附近皮肤及趾(指)甲有真菌病者,应先予治疗后再行手术。

2.热水浸泡,除去表层厚皮。

[麻醉]

局麻(用1%普鲁卡因,以鸡眼为中心作局部菱形浸润麻醉,或直接注入鸡眼根部皮下组织内)。

[手术步骤]

沿鸡眼两侧作梭形皮肤切口,切至皮下后,用组织钳将皮瓣提起,可见鸡眼呈黄白色圆锥状,质坚硬,与周围组织分界明显。沿鸡眼周围钝性分离直至根部,如近根部断裂,可用刀尖剔出,不可残留,以免再发。出血点勿需结扎,缝合切口即可出血。用大弯三角针缝合切口。

[术后处理]

1.术后10~14日拆线,过早拆线易使切口裂开。

2.伤口保持清洁,避免过早负重行走,以免裂开。

2腱鞘囊肿切除术

[适应证]

囊肿较大,影响关节功能,非手术治疗无效或复发者,应手术切除。

[麻醉]

局麻。

[手术步骤]

沿皮纹作横切口。用小拉钩拉开切口,纵行切开皮下筋膜,注意避开附近的神经分支和血管(如桡侧应注意桡神经浅支和桡动脉掌深支),显露囊肿表面,作钝性或锐性分离,分

离囊肿四周直达底部。用剪刀分离基底部,切除整个囊肿。如囊肿蒂部与关节囊相通,在切除囊肿后应将关节囊缝合;如无法缝合,则可任其敞开。如囊肿壁与腱鞘紧密相连,可作大部分切除,保留紧贴腱鞘的部分,慎勿损伤腱鞘或肌腱。如分破腱鞘,亦宜任其敞开,不要缝合,以免造成狭窄。取出囊肿后,结扎出血点,缝合皮肤。

[术后处理]

术后保持伤口清洁。如无特殊情况,于术后7~10日拆线。

3颈部淋巴结切除术

颈部主要淋巴结,在颏下淋巴结群、颌下淋巴结群和颈淋巴结群等几组。

1.颏下淋巴结群在下颌舌骨肌浅面,收集下唇中部和口底部淋巴液,注入颌下及颈深淋巴结。

2.颌下淋巴结群约有3~5个,位于颌下腺浅部,收集面部、鼻、上唇、颊、下唇外侧部和舌前部淋巴,注入颈深淋巴结。

3.颈淋巴结群又分颈浅淋巴结群和颈深淋巴结群两组:

⑴颈浅淋巴结群主要沿颈外静脉和胸锁乳突肌的后缘及其浅面排列,收集来自耳下部及腮腺部淋巴,注入颈深淋巴结。

⑵颈深淋巴结群在颈内静脉周围,是头、颈部淋巴管汇合处,其最高者位于咽旁。在口腔器官(如舌后和鼻咽部)发生癌肿或炎症时,颈总动脉分叉平面(即颈内静脉和面总静脉所形成的分叉处)的淋巴结最早被侵犯;胃和食管下段癌肿,则常转移至左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角邻近的淋巴结。颈深淋巴结最后流入颈淋巴干,左侧极大多数直接流入胸导管,而右侧与锁骨下及支气管纵隔淋巴干汇合成右淋巴导管,或直接流入右侧颈内静脉。

[适应证]

1.性质不明的淋巴结肿大,或可疑的淋巴结转移癌,需作病理组织学检查以明确诊断者。

2.孤立的淋巴结结核,病情稳定,无其他活动性结核病灶,长期抗结核治疗无效,与周围无粘连,无急性感染与破溃者。

[术前准备]

1.采取淋巴结作病理检查者,应详细全面体格检查及必要的特殊检查;疑为转移癌者,应寻找原发病灶。预先作好切口标记。

2.对淋巴结结核,术前应先用抗结核药物1周。

[麻醉]

局麻。

[手术步骤]

以前斜角肌旁淋巴结切除术为例。

1.体位仰卧位。上半身稍高,背部垫枕,颈部过伸,头上仰并转向健侧。

2.切口根据病变部位选择。原则上切口方向应与皮纹、神经、大血管走行相一致,以减少损伤及瘢痕挛缩。

前斜角肌旁淋巴结切除时,采用锁骨上切口。在锁骨上一横指,以胸锁乳突肌外缘为中点,作一长3~4cm的横切口。

3.切除淋巴结切断颈阔肌,向中线拉开(或部分切断)胸锁乳突肌,辨认肩胛舌骨肌。于锁骨上三角内将颈横动、静脉分支结扎,钝性分离位于斜角肌及臂丛神经前面的淋巴结,结扎、切断出入淋巴结的小血管后,将淋巴结切除。

[术中注意事项]

1.颈部淋巴结周围多为神经、血管等重要组织,术中应作细致的钝性分离,以免损伤。

2.锁骨上淋巴结切除时,应注意勿损伤臂丛神经和锁骨下静脉;还要避免损伤胸导管或右淋巴导管,以免形成乳糜瘘。

3.淋巴结结核常有多个淋巴结累及或融合成团,周围多有粘连。若与重要组织粘连,分离困难时,可将粘连部包膜保留,尽量切除腺体。对有窦道形成者,则应梭形切开皮肤,然后将淋巴结及其窦道全部切除。不能切除者,应尽量刮净病灶,把伤口开放,换药处理。[术后处理]

1.注意防止出血、感染。

2.淋巴结结核切除术后,应继续用抗结核药物治疗。

3.病理检查确诊后,应根据病情及时作进一步治疗(如根治性手术等)。

4毛细血管瘤和海绵状血管瘤切除术

[适应证]

1.血管瘤发生在易引起出血、感染(如唇部海绵状血管瘤)或有碍功能的部位者。

2.血管瘤生长迅速,且因条件限制,不能冷冻或用硬化剂注射等治疗者。

[术前准备]

1.要周密考虑、充分估计血管瘤的范围大小及与邻近重要组织器官的关系,制定好相应的治疗方案。

2.对较大的海绵状血管瘤,可酌情先行硬化剂注射,使其体积缩小硬化后,再作切除手术。

3.血管瘤切除后,估计创缘不能直接缝合,需要植皮或作邻位皮瓣修复者,术前应供好供皮区皮肤准备。

4.较大、较深的血管瘤,术前应备血。

[麻醉]

1.局麻、神经阻滞麻醉或全麻。

2.小儿可在基础麻醉下辅加上述麻醉。

[手术步骤]

切口应稍大些,也可作梭形切口,以便充分显露血管瘤周围组织。从血管瘤周围正常组织内进行钝性和锐性分离。逐一分离、结扎、切断穿透筋膜层的分支和进入瘤体的主要血管,仔细将肿瘤彻底切除。注意勿损伤瘤体,以免引起出血,增加手术困难。逐层缝合切口。皮

肤有缺损者应同时植皮或作皮瓣修复。伤口加压包扎,肢体适当固定。

[术中注意事项]

1.血管瘤切除务必彻底,才能预防复发。术中应随时估计病变情况,如发现血管瘤范围广泛或已穿入深层组织和体腔,与原定治疗方案出入较大,应即停止,准备条件后再作手术,或改作其他疗法。否则,既不能彻底切除,又有发生大出血的危险。

2.海绵状血管瘤的管壁很薄,易被分破引起出血。预防的主要方法是,皮肤切开不要过深,免伤瘤体;要在瘤体周围正常组织中分离,容易识别和结扎进入瘤体的血管。一旦分破引起出血时,用细针线缝扎即可止血;如用止血钳钳夹,反会引起更多的出血。

[术后处理]

预防感染和注意局部出血。

5皮脂腺囊肿切除术

皮脂腺囊肿无感染时,应手术切除。

[术前准备]

局部皮肤剃去毛发,清洗干净。

[麻醉]

局麻。

[手术步骤]

以囊肿为中心作梭形切口,将皮瓣连同囊肿一并切除;如囊肿较小,可作一直切口。切开皮下组织后,用组织钳翻起一端皮瓣,轻轻提起肿物,再用组织剪(或止血钳)沿囊肿边缘分离,使之完全游离;囊肿底部的纤维条索,用止血钳钳夹、剪断后结扎,即可完整切除囊肿。伤口冲洗、止血后,分层缝合切口,稍微加压包扎。

[术中注意事项]

1.在分离囊肿时,应紧靠包膜外面,环绕其周围进行;若仅在一处分离,容易穿破囊壁。

2.如不慎穿破囊壁,应擦去流出的内容物,用止血钳夹住破口,再行分离。如囊肿分破后无法钳夹,可在排出囊肿内容物后,再将囊壁完全切除,以防复发。

3.如囊肿壁与周围组织粘连很紧,难以切除,可刮出囊肿内容物,然后用纯石炭酸或5%碘酊涂擦囊壁内侧面,将其上皮破坏,使以后肉芽组织生长,减少再发机会。

4.如囊肿已化脓,切开引流后也可用同法处理。

[术后处理]

术后6~7日拆线。

6脂肪瘤切除术

[适应证]

表浅脂肪瘤影响功能、劳动和美观者,可考虑手术。

[术前准备]

清洗局部皮肤。

[麻醉]

局麻。

[手术步骤]

沿皮纹切开脂肪瘤的表面皮肤。用弯止血钳沿瘤体包膜分离肿瘤,钳夹及结扎所有见到的血管。脂肪瘤多呈多叶状,形态不规则,应注意完整地分离出具有包膜的脂肪瘤组织。用组织钳提起瘤体分离基底,切除肿瘤。止血后,分层缝合切口。

[术后处理]

切口敷料要妥善包扎。术后6~7日拆线

7腹壁切口疝修复术

腹壁切口疝的发生,常受以下因素的影响:切口有无感染,切口有无张力,切口位置,缝线类型,缝合技巧等。这些因素大部分可设法避免和纠正,以预防切口疝的发生。

发生切口疝后,如无特殊禁忌情况,原则上宜及早手术修复。因时间愈长,疝囊增大,腹壁周围肌肉愈弱,手术成功机会也就相应减少。另一方面,切口疝多为切口感染的后遗症,切口愈合后短期内瘢痕尚有充血水肿,甚至尚有隐匿的感染存在,过早进行修复手术也不易成功。所以,一般以切口愈合后半年再行修复为妥。如病人有严重心血管系统等疾病不宜手术时,则可使用疝带治疗。

[术前准备、麻醉]

除与其他疝修复术相似处,还应注意术前加强腹股锻炼,消除增加腹内压力的因素等。[手术步骤]

手术切口需根据切口疝的位置、大小而定。因需将原切口瘢痕一并切除,故常采用梭形切口。现以上腹部经腹直肌切口疝为例:

对有皮肤覆盖的切口疝,可在切开皮肤瘢痕后锐性分离。对仅有瘢痕覆盖的切口疝,则可在皮肤和瘢痕结缔组织交界处切开,显露出切口疝外层覆盖的纤维结缔组织,即所谓假性疝囊,将假性疝囊四周的结缔组织充分分离,使之与邻近的腹壁皮肤和皮下组织分开。一般两侧需超出2~3cm,以减少缝合时的张力。用止血钳提起两侧腹直肌前鞘的筋膜组织,向外拉开,沿假性疝囊基部边缘切开腹直肌前鞘。再次腹直肌向前侧拉开,继续向深部锐性分离假性疝囊、直至显露疝囊颈和两侧的腹直肌后鞘和腹膜。

先在疝内容物与疝囊无粘连处切开疝囊,再沿假性疝囊颈部与正常腹膜组织交界处环形剪开。切开时要注意避免损伤内容,大网膜粘连可以结扎、切断。完全切除假性疝囊,将疝内容物送回腹腔。检查下面的腹内脏器无粘连和损伤后,用7-0号丝线间断褥式缝合腹直肌后鞘和腹膜。用4-0或7-0号丝线间断缝合腹直肌(间距1~1.5cm即可)。再用7-0号丝线重叠缝合(间断褥式缝合和间断缝合)腹直肌前鞘。最后缝合皮下组织和皮肤。

[术中注意事项]

1.术中应尽量减少损伤组织,彻底止血,减少切口张力,保证切口愈合,以免术后复发。

2.疝囊外组织很薄,切开皮肤时要注意避免损伤疝内容物。

3.如果遇到巨大的切口疝,腹膜和腹直肌后鞘由于瘢痕收缩,缺损较大,往往修复缝合有张力。这时,应在开始分离过程中保留切口两缘腹直肌前、后鞘间瘢痕组织的连续性,待修复缝合时,把两侧前鞘做翻转鞘膜瓣以修复后鞘缺损。

[术后处理]

切口疝修复术后,特别要注意防治各种增高腹内压力的因素,必要时胃肠减压2~3日。切口拆线时间应适当延长

8腹股沟直疝修复术

腹股沟直疝常发生在老年人,多为腹壁的薄弱所造成,与由先天性缺损所致的腹股沟斜疝不同,故在修复时,应注意加强局部腹壁。

[手术步骤]

1.显露直疝外突部皮肤切口应比斜疝修复术稍偏内侧。切开腹外斜肌腱膜,向上拉开联合肌腱,向下拉开精索,即可显露出直疝的外突部和附近组织结构。

2.环形切开疝基底部腹横筋膜分离并拉开精索后,先向内上方提起直疝突出部分,在其下缘用刀环形切开疝基底部的腹横筋膜。再向外下方拉开直疝,同样切开疝基底部内上缘的腹横筋膜,直疝是从腹壁下动脉内侧的腹股沟三角向外突出的,故切开基底部外侧时,要避免损伤腹壁下动脉。待整个基底部环形切开后,用止血钳向上提起切开的腹横筋膜远端缘,这部分腹横筋膜即被外翻呈杯状,并将其剥离。

3.分离疝囊分离腹膜外脂肪,显出直疝疝囊。用止血钳夹住疝囊顶部提起,沿疝囊壁将疝囊与膀胱作锐性分离,最后将疝囊完全分出。这样,既可估计其范围大小,又可稳妥地切开疝囊进行处理。

4.切开疝囊无论是进行斜疝修复或是直疝修复,都必须切开疝囊。如果轻度提起疝囊不予切开,仅在疝囊颈部简单结扎,既不能达到高位结扎的目的,又可能误伤内脏。切开并提起疝囊,仔细检查疝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特别要注意腹壁下动脉在直疝疝囊颈的外侧,而髂内动脉分出的闭合的脐支则常在直疝疝囊颈的内侧。

5.切除疝囊、缝合囊颈将疝内容物放回腹腔,清理疝囊后,在靠近疝囊颈部切除疝囊囊壁。因直疝疝囊颈一般较宽,不易行内荷包缝合或单纯缝扎,故常行间断缝合关闭。缝合宜使用4-0号丝线,第1层是间断褥式缝合,第2层是间断8形缝合。

直径小于3cm,基底宽的直疝囊,可以不切开腹横筋膜和疝囊,只在隆起处的腹横筋膜上缝合一排内翻缝合,使隆起的部分折叠内翻后,再按Halsted法修复加强腹股沟管后壁。

6.修复腹股沟管缝合腹股沟后壁时,先用4-0号丝线间断缝合腹横筋膜。然后将联合肌腱与腹股沟韧带缝合。重叠缝合腹外斜肌腱膜,将精索置于腹外斜肌腱膜的外面,最后缝合皮下组织和皮肤。

[术中注意事项、术后处理]

同一般腹股沟斜疝修复术

9腹腔脓肿切开引流术

腹腔脓肿主要系指两侧髂窝、肠间及肠管与腹壁间的脓肿。

[适应证]

腹腔内脓肿经全身抗感染治疗不见好转,局部炎症范围有扩大趋势者,应作切开引流。[麻醉]

参阅膈下脓肿切开引流术。

[手术步骤]

1.体位仰卧位。

2.切口取脓肿所在部位局部炎症反应最为明显处,或炎性包块处选择腹部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分开肌层。这种病人的肠管可能与腹膜粘连,因此在切开腹膜时应特别注意,以免损伤肠管形成肠瘘。

3.引流切开腹膜,找到炎性包块,先用纱布垫在其周围填塞,隔离保护。然后,用手指钝性分离进入脓腔,并分开纤维隔。切忌用刀、剪等锐器分离脓腔壁,以免损伤附近的肠管。吸尽脓液后,脓腔内放置1~2条香烟引流。切口较大者,可作部分缝合。香烟引流的周围置油纱布引流。

[术后处理]

参阅膈下脓肿切开引流术。

10膈下脓肿切开引流术

[膈下间隙的应用解剖]

膈下间隙为横膈膜以下,横结肠及其系膜以上和两侧壁层腹膜之间的间隙。膈下间隙被肝脏分为肝上及肝下间隙;又进一步被镰状韧带、冠状韧带、三角韧带等分隔为右肝上前、右肝上后、右肝下间隙(又称Morison囊)及左肝上、左肝下前、左肝下后等间隙;位于冠状韧带两层之间为腹膜外间隙,在右肝后裸区与膈之间。因此,隔下间隙共有7个,6个在腹膜内,1个在腹膜外;4个在肝上,3个在肝下。

膈下间隙感染后发生脓肿,称为膈下脓肿。脓肿多见于右肝上后间隙及右肝上前间隙,但其他区也可发生。各个间隙的手术途径不完全相同,但手术应遵循的共同原则是尽量避免污染浆膜腔。通常采用的途径有:胸膜外腹膜外途径(后侧腹膜外、前侧腹膜外途径),经胸腔途径和经腹腔途径。

11股疝修复术

股疝占整个腹外疝的5%,好发于中年以上的女性。股疝发生嵌顿的机会较多,所以宜及早手术修复。股疝的诊断常较困难,甚至发生误诊。如术前未能检查出来而按肠梗阻进行剖腹探查术,会造成术中困难。故凡遇成年肠梗阻病人,特别是女性病人,应在术前常规检查股部,以免遗漏。施行股疝修复术的原则与腹股沟斜疝修复术基本相同,主要是高位结扎疝囊,修复闭合股管。术中应避免损伤邻近组织特别是膀胱、小肠和闭孔动脉等。

[手术方法的选择]

股疝修复术的手术途径有经股部和经腹股沟两种,二者各有优缺点。

经股部手术可直接进入疝囊,术中操作简便,但显露较差,特别当疝囊较大时不易高位结扎,股疝嵌顿时不易解除嵌顿,发生肠坏死时也不易行肠切除术。

经腹股沟手术虽然显露途径比较间接,但显露较好,并可向下延长作纵行切口,以利显露疝囊,对较大的疝囊或嵌顿性股疝较易处理,必要时还可改行下腹纵行切口。

12 经股部股疝修复术

[术前准备]

同一般腹股沟斜疝修复术。

[麻醉]

局麻、腰麻或硬膜外麻醉。

[手术步骤]

1.切口在腹股沟韧带下方2~3cm处,以股管位置为中点,作也韧带平行的斜切口,长约6cm。如属嵌顿性疝,宜在股管部位作纵行切口,并根据术中情况向上延长,扩大显露范围。

2.显露疝囊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后,在腹股沟韧带下方的卵圆窝处分开覆于疝囊表面的脂肪结缔组织(包括筛筋膜、股中隔和腹膜外脂肪组织等),显露疝囊。用两把小弯止血钳夹起疝囊后将囊壁切开。用止血钳夹住疝囊壁的切缘,将囊壁切口张开、提起,即可见疝囊内的腹内脏器(小肠或大网膜等)。在疝囊颈外下方可见大隐静脉,应注意避免损伤。

3.高位结扎疝囊将疝内容物送回腹腔,用4号丝线高位缝扎疝囊颈,然后剪去多余的疝囊。

4.修复股管修复股管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将腹股沟韧带缝于耻骨肌筋膜上,一是将腹股沟韧带缝于耻骨韧带上。用4号丝线间断缝合3~4针,等全部缝好后,再一一结扎。缝合时要避开大隐静脉和股静脉,以免损伤。同时,注意缝线不要缝得太近血管,以免压迫大隐静脉进入股静脉处。

5.缝合仔细止血后,缝合股管下口周围的筋膜、皮下组织和皮肤。

[术中注意事项]

1.因为股疝自腹腔外突时压迫筛筋膜,使疝囊外各层组织发生变异,当手术显露疝囊(特别是经股部途径)时,易将疝囊内肠袢壁误认为疝囊壁而切开。所以,术中辨认疝囊遇到困难时,可改用经腹股沟手术途径,先切开腹腔,再辨认疝囊壁。

2.闭孔动脉的起源常有异常变化,当手术需要切开陷窝韧带以松解股环时,应另作腹股沟部斜切口显露韧带。异常血管应先行结扎后再切开陷窝韧带。

3.股疝疝囊内缘常与膀胱靠近,特别是术前未排空膀胱者,分离疝囊时应避免损伤膀胱。

4.股疝疝囊附近还有髂外与股动、静脉、腹壁下动脉、大隐静脉等,应注意避免损伤。

5.股疝修复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疝囊颈是否得到高位结扎。用经股部途径修复时,必须特别仔细将疝囊分离到颈部以上结扎、切断。遇有大的复发性股疝,最好采用经腹

股沟途径修复,或采用经腹股沟与股部联合纵行切口的途径修复,较为方便可靠。

[术后处理] 后侧腹膜外膈下脓肿切开引流术

13肝脓肿开引流术

[适应证]

右肝上后间隙脓肿、右肝下间隙脓肿以及腹膜外间隙脓肿均可采用右后侧腹膜外切开引流术。对于左肝下后间隙脓肿,可采用左后侧腹膜外脓肿切开引流术。

[麻醉]

局麻或全麻。

[手术步骤]

1.体位左侧卧位,健侧在下,稍向前斜15°左右。用沙袋垫起腰部,在第1腰椎棘突处作一标志。

2.切开从胸12腰1椎棘突平面之间向腋后线作一斜行或弧行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拉开背阔肌和下后锯肌(必要时可以切断),显露并在骨膜下切除部分第12肋骨。在剥离骨膜时,注意肋骨上缘和内面,以免损伤胸膜。切除肋骨后,在平第1腰椎棘突平面切开第12肋骨内面骨膜,缝扎肋间血管,显露深层的膈肌,将膈肌在脊柱的附着部切开,即为肾周围脂肪囊的上区。将肾周围脂肪作钝性分离,即见肾包膜的后壁。

3.引流用手指探查脓肿部位,如为肝上间隙,脓肿偏上,可用手指将腹膜从膈面剥下,向上分离;如为肝下肾前,可在肾上极之前向下分离。然后,再试验穿刺,如抽得脓液,即可沿穿刺针切开。切开后用止血钳分离脓腔,再以示指伸入脓腔分开纤维隔,以利充分引流。脓腔内放入2~3条香烟引流,如脓腔较大,则可用软胶管引流。

[术中注意事项]

术中如果发现胸膜破裂,有空气进入胸腔,可先用纱布压住,然后缝合裂口。如无呼吸困难或气胸不严重,可不予处理,术后胸腔内气体会被吸收;如果呼吸有困难,则应予处理。[术后处理]

1.气胸的处理如胸膜损伤,术后有气胸,气体较多,又有呼吸困难者,应抽出气体。

2.余同前侧腹膜外引流术

14滑疝修复术

腹股沟斜疝的部分疝囊壁由腹腔内脏本身构成时,即为滑疝。其发生率虽低,但如果处理不当,常损伤内脏或造成复发。手术时,除了要完成一般腹股沟斜疝修复术的手术步骤外,还需将脱出的内脏送回腹腔。对腹股沟滑疝常用的修复方法有腹腔外和经腹腔两种。

1腹腔外滑疝修复术(Bevan)

此法适用于一般滑疝,脱出肠袢长5cm以上,但不超过10cm者。对有较长肠袢脱出超过10cm以上的滑疝,用此法修复会引起肠折曲而致梗阻或影响血运,应采用经腹腔法修复。[手术步骤]

1.显露、切开疝囊皮肤切口与“一般腹股沟斜疝修复术”相同。因脱出的脏器形成疝囊

后壁,故疝囊的前侧即是脏器的腹膜反折。纵行切开疝囊前壁后,如见到疝内容物和由结肠(或其他内脏)构成的疝囊后壁,即可诊断为滑疝。

2.剪开结肠两边的腹膜将精索从疝囊上分离后拉开。铺开疝囊壁,把疝内容物经疝囊颈部送回腹腔,看清构成疝囊后壁的结肠。然后,用几把止血钳夹住并提起结肠旁边的腹膜,在离结肠边缘2cm处剪开结肠两边及顶端的腹膜,直至疝囊颈部。提起脱出的结肠,在结肠后面轻轻分离至内环以上。

3.重建结肠系膜撤除止血钳,用手提结肠,在结肠后面把两侧的腹膜切开缘拉拢缝合,形成一片新的结肠系膜,再缝合剩余的疝囊切开缘。

4.高位缝扎疝囊颈将结肠送回腹腔。在疝囊颈部高位结扎,切除多余的疝囊,或在上半段疝囊作3道荷包缝合,然后自内而外顺次结扎,将疝囊向内翻入。

5.修复腹股沟管用4号丝线间断缝合腹横筋膜缺损,按“精索皮下移位腹股沟斜疝修复术”修复腹股沟管,最后缝合皮下组织及皮肤。

2经腹腔滑疝修复术(LaRoque-Moschcowitz)

此法适用于滑脱肠管超过10cm以上的巨大滑疝。多用于左侧。

[手术步骤]

1.显露并切开疝囊按“一般腹股沟斜疝修复术”的切口及显露。分离、拉开精索后,将疝囊前壁切开线沿距肠壁1.5cm处延长至疝囊颈部,仔细分离脱出的结肠周围,但切勿损伤其血管。

2.另作腹膜切口再将腹外斜肌腱膜尽量向上拉开,充分显露出腹内斜肌。然后在髂腹下神经走向上方逐层切开腹内斜肌、腹横肌和腹膜。

3.自腹膜切口提出疝内容物切开腹膜后,术者一手示指自下方上推疝囊,另一手拇、示指在上方拉出滑疝内容物。双手配合操作,将滑出的内容物(部分乙状结肠)送回腹腔,并自上方切口提出。

4.重建乙状结肠系膜当滑疝被完全送回腹腔,又提出腹腔时,即可看到原来在中所示疝囊前壁切开时的两端方向已完全上下颠倒过来。切除乙状结肠系膜的多余部分,将两侧残留的游离缘用细丝线间断缝合。

5.还纳疝内容物将乙状结肠送回腹腔。一般情况下,并不需要与壁层腹膜固定。

6.缝合腹膜、修复腹股沟管用中号丝线分层缝合腹膜、腹横肌和腹内斜肌,完全闭合髂腹下神经上方的切开部分。然后修复内环口的腹横筋膜,并按精索皮下移位腹股沟斜疝修复术修复腹股沟管,缝合皮下组织及皮肤。

15 腹腔外滑疝修复术(Zimmerman)

随着腹股沟疝修补术的进步,利用腹横筋膜和修复内环口的重要性日益受到重视。而高位结扎疝囊原则已不被过分强调。这一新观点已被许多学者迅速应用于滑疝的修复。Zimmerman等1967年提出了一种简单技术修复滑疝。比LaRoque和Bevan两种方法大为简化,收到相当满意的效果。

[手术步骤]

1.切口、显露内环同一般腹股沟斜疝修复术。显露疝囊后与精索剥离达内环口水平。在前侧切开疝囊,切除多余的疝囊,不必剥离与肠管紧密粘连的疝囊后壁和进行腹膜化。

2.缝合疝囊用7-0号丝线仅作一单纯的外荷包缝合,然后缩紧外荷包缝合打结。助手扶持疝囊残端,术者用剥离子仔细把精索从疝囊后壁钝性剥开,达内环口以上。

3.修复内环口把疝囊残端返纳进内环口的腹膜外间隙。按常规用7-0号丝线间断修复内环口及腹横筋膜裂隙。其余可按Bassini法修复。

[术中注意事项]

1.滑疝的疝囊可大可小,也可没有,因此在未找到疝囊前切口不可开大,以免伤及内脏。对辨认确有困难者,应按经腹腔滑疝修复术切开上方腹膜,待伸入手指检查即可确定。

2.分离结肠时,除应避免分破肠壁外,还应注意在疝囊后面有脱出结肠的供应血管,慎勿损伤。在切除或高位缝扎疝囊颈时,尤应注意。

3.滑疝术后容易复发,除了因术中未能确认,未做恰当处理外,还可由于内环处的腹横筋膜缺损未得妥善修复,未将结肠分离至内口以上就作缝扎,以及残留腹膜突起等原因。

4.脱出的阑尾一般不宜切除,以免增加感染机会。

5.脱出的乙状结肠的脂肪垂不宜切除,以免误切潜在的憩室,造成感染或肠瘘。

6.疝囊内侧缘分离或切开前应试行穿刺,避免误伤膀胱,一旦膀胱被误切开,应立即缝合,并放留置导尿管,引流至拆线后拔除。

[术后处理]

同一般腹股沟斜疝修复术。

16绞窄性腹股沟斜疝修复术

腹股沟斜疝发生绞窄后,除了局部肠管坏死外,更严重的是引起肠梗阻和全身水电解质的平衡失调,必须紧急手术治疗。

手术前要施行胃肠减压,迅速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必要时输血。麻醉时必须提防反射性呕吐造成致命性窒息。

[手术步骤]

1.显露、切开疝囊手术切口可按一般腹股沟斜疝修复术切口向下延长2~3cm,以便于显露。切开时不要切得过深,因疝囊外各层因疝内容物肿胀压迫而变薄,容易切入疝囊,误伤疝内容物。

2.松解内环狭窄切开疝囊后,尽快松解内环的狭窄,以解除肠袢的绞窄。此时,可在疝囊颈前外侧的狭窄内环和疝内容物之间小心置入有槽探针或止血钳,然后沿槽或在略张开的钳翼间切开内环,以免损伤疝内容物和附近脏器。在此同时,需注意勿使坏死的肠段滑入腹腔。

3.处理绞窄肠袢绞窄解除后,应将整个疝囊内的绞窄坏死肠段连同近、远端部分正常肠袢提出切口,严格保护切口免受污染,再行检查和处理绞窄肠袢。肠袢的活力可依据色泽、

温度、弹性、蠕动、肠系膜血管搏动和疝囊内液体颜色、气味等情况来判断,绞窄解除,经温盐水纱布垫热敷或暂时放回腹腔内5~10分钟后,存活的肠管颜色应转为红润、肠壁有弹性和硬度,肠管浆膜恢复光泽和滑润,刺激肠管能产生肠蠕动,肠系膜血管恢复搏动。

如经上述处理仍有怀疑时,对老年病人宁可切除该肠袢为妥;而对婴儿或儿童应取谨慎态度,可先放回腹腔,术后严密观察。

4.修复腹股沟管将肠管处理完毕后,即可按“腹股沟斜疝修复术”进行修复、缝合。[术中注意事项]

1.切开皮肤时,可在肿块外的切口上端先显露腹外斜肌腱膜,然后在腱膜外上方向下分离、切开,以免损伤疝内容物。

2.切开狭窄的内环时,应在内环上缘靠外侧由内向外切开,以免损伤内环内侧的腹壁下血管。

3.肠袢的活力有疑问时,切不可侥幸放回腹腔,尤其是老年人。如病人情况允许,应作肠切除吻合术。

[术后处理]

1.术后继续胃肠减压;小儿应按时扩肛直至肠蠕动恢复。根据病情补液、输血。

2.腹胀严重时可用理气通肠药物及针灸治疗(见“腹壁切口裂开缝合术”的术后处理一节)。

3.术后注意观察。如腹部有肠梗阻和腹膜炎症状,以及对肠袢活力有怀疑而又已放回腹腔者,尤应严密观察,必要时重新剖腹探查。

4.应用抗生素,预防切口感染。

17经腹股沟股疝修复术

[术前准备]

同一般腹股沟斜疝修复术。

[麻醉]

同经股部股疝修复术。

[手术步骤]

1.切口与腹股沟斜疝修复术的切口相同。

2.显露疝囊先在腹股沟管上段将腹外斜肌腱膜近端切一小口,再向下剪开,至子宫圆韧带导出外环处时,用镊子保护后剪断外环,注意勿损伤髂腹股沟神经,再向深部分离出子宫圆韧带,用纱布条套过并将它拉向外下方,即可显露并切开腹横筋膜。分开腹膜外脂肪,在股管处可见到股疝的腹膜外突部分(疝囊)。用两把小弯止血钳夹起腹膜后将其切开,从腹膜切口将疝内容物轻轻拉回腹腔并检查。如疝内容物被嵌顿不易拉出时,必须切开陷窝韧带以扩大股环。切开时,先将钳夹腹膜的止血钳拉向外侧,用左手示指插在股疝疝囊颈部的腹膜和隐窝韧带之间;如有异常起源的闭孔动脉应先结扎,再切开陷窝韧带。经此处理,拉出肠管仍有困难时,应部分切开或Z形切开股环前壁的腹股沟韧带,进一步松解股环。检

查肠管,如未坏死,即可将其放回腹腔,处理疝囊;如已坏死,则应自腹股沟韧带上方提出坏死肠袢,施行肠切除吻合术。操作时要仔细,避免术野污染。

3.高位切除疝囊从腹股沟韧带浅面经皮下潜行分离疝囊后,将腹膜切口张开,用大止血钳向下探入股疝疝囊,找出疝囊下端。在囊外分开疝囊周围粘连,用左手示指将疝囊下端上推。再用止血钳夹住疝囊底部,边拉出边分离,将整个疝囊自腹膜切口提出,使疝囊向外翻转。沿疝囊颈最高处切除疝囊,用4-0号丝线间断褥式缝合疝囊颈部的腹膜,在高位切除疝囊的操作中,要注意避免损伤术野外侧的髂外血管。

4.修复股管自髂外静脉内侧0.5cm至耻骨嵴处,将耻骨韧带和腹股沟韧带用4号丝线间断缝合,最内侧1针可将陷窝韧带缝上。缝合时需用左手示指保护髂外静脉,以免损伤。第1针缝线不要太近静脉,以免引起大隐静脉和股静脉回流障碍。然后,缝合切开的腹横筋膜。

5.缝合仔细止血后,将子宫圆韧带放回原处,逐层缝合腹外斜肌腱膜、皮下组织和皮肤。

[术中注意事项、术后处理]

18经腹切开引流术

[适应证]

脓肿比较表浅,在耻骨上可以触到或直肠指诊不易扪清脓肿位置,或需要进行探查时,要考虑经此途径引流。

[麻醉]

局麻或腰麻。

[手术步骤]

平卧位,在耻骨上作正中纵切口,长约5cm~7cm。切开腹壁后,应先找到膀胱或子宫,将其向前下方推开,以纱布保护好盆腔。探查时沿直肠的前壁向下顺行至直肠膀胱(或子宫)凹,以血管钳分开脓腔壁,即有脓液流出,吸净脓液,放置1~2根香烟引流或软胶管至脓腔底部,由切口处引流。

[术中注意事项]

1.术前排尿,使膀胱空虚,必要时可导尿。

2.开腹后,如见有小肠与脓肿壁粘连,应仔细分离,以免损伤肠壁。

3.脓肿切开后,应以手指探入脓腔,轻轻分离纤维粘连,吸净脓液,不必冲洗脓腔,以免污染腹腔。

[术后处理]

术后注意引流通畅,一般需引流5~7日,过早拔除引流条,有发生残余脓肿的可能。19经阴道盆腔脓肿切开引流术

[适应证]

适用于已婚妇女直肠触诊包块不显著而后穹窿突出明显者。

[术前准备]

同经直肠盆腔脓肿切开引流术。

[麻醉]

局麻。

[手术步骤]

1.体位截石位。

2.消毒、留置导尿充分冲洗阴道,用1∶1000新洁尔灭消毒会阴,放置导尿管。以阴道扩张器扩开阴道,用1∶1000新洁尔灭消毒阴道;然后用子宫颈钳向上提起宫颈后唇,进行穿刺。

3.穿刺在后穹窿用长针头试验穿刺。抽得脓液后保留针头,将有槽探针沿穿刺针插入脓腔。

4.切开拔出针头,用尖刃刀沿探针槽切开脓腔。用血管钳或手指探入切口内扩大伤口,分开纤维隔,放出脓液。

5.放置引流按脓腔大小,放入1~2条香烟引流,自阴道引出。

[术中注意事项]

1.产后、孕期、经期妇女,应避免经此途径引流。

2.术前排空膀胱、通便。

3.其余参考经直肠切开引流术。

[术后处理]

同经直肠盆腔脓肿切开引流术。

20经直肠盆腔脓肿切开引流术

[术前准备]

1.术前1~2日改进低渣饮食。

2.手术前夜灌肠通便,手术当日早晨清洁灌肠。

3.术前排尿。

[麻醉]

1.肛门周围局麻。

2.鞍麻或全麻。

[手术步骤]

1.体位截石位,臀部尽量靠近或略超出手术台的边缘。

2.留导尿管会阴部及直肠粘膜1∶1000新洁尔灭液消毒后,放置置导尿管,排空膀胱。

3.扩肛复查和确定直肠前脓肿的部位和范围,然后用手指扩张肛门,使括约肌松驰。

4.脓肿穿刺放入肛门镜,显露脓肿在直肠前壁上的隆起部位,用长穿刺针在隆起部试验穿刺。当抽得脓液后,将穿刺针头留于脓腔内作引导,用有槽探针顺穿刺针插入脓腔,然

后拔出针头。

5.切开用尖刃刀沿有槽探针切开直肠前壁,排出脓液。再用弯止血钳扩大切口,伸入手指分开脓腔内的纤维隔,并嘱病人增加腹压或压下腹部,以便排尽脓液。

6.置入引流排尽脓液后,于脓腔内放入香烟引流。

[术中注意事项]

1.切开脓肿前必须先试验穿刺,抽出的液体须与小肠液区别。脓液一般均匀,黄色,有臭味,镜检见脓细胞;小肠液一般不均匀,有块状物,稍有臭味,颜色不一,有部分清冻样物,镜检无脓细胞或可见蛔虫卵。

2.脓肿与直肠前壁之间有肠管存在,试验穿刺抽得物为肠内容物时,不可采用本法引流。应改用经腹腔脓肿切开引流术。

3.经直肠切开时,切开方向应尽量向上前方,不可完全向前。要避免在直肠壁上作横切口。引流的位置要低,切口应够大,以使引流通畅。

4.探入脓腔时应轻柔,以免损伤周围脏器。血管钳插入方向应基本上与直肠壁相平行,探入不宜过深,以免脓腔壁向腹内破裂而引起感染扩散。

5.脓液常规送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度试验。

6.男性病人经直肠行盆腔脓肿切开,手术扩大引流后,应从导尿管向膀胱内注入200~300ml生理盐水。若有注入液自引流口流出,说明有膀胱损伤,应在放置引流后进行膀胱修补术。原因器械及敷料应全部更换,手术在耻骨上腹膜外进入膀胱。一般在膀胱三角区和输尿管间嵴部可找到损伤处,用肠线间断缝合损伤的肌层和粘膜;膀胱内留置一蕈状或伞状导尿管,最后关闭膀胱及腹壁。

[术后处理]

1.术后1~2日给流质或低渣饮食。

2.术后1~2日采半坐位以利引流;术中如有膀胱损伤进行修补者,术后应取头低足高或俯卧位,3~4日后改为平卧位。

3.术后3~4日内保持引流;一般在排便时引流管常脱出,不必再放。但引流条在24小时内脱掉将影响引流,或虽未脱掉但引流不畅时,应在局部消毒后,作肛门指诊,用手指或血管钳沿切口探入,扩大肠壁引流口,使残余脓液排出,并再次放入引流条。如引流口比较大,也可不再放引流条。

21剖腹探查术

[适应证]

1.腹部损伤

⑴有明显腹膜炎症状,腹腔穿刺抽出胃肠道内容,或X线检查有气腹者。

⑵失血性休克,腹腔穿刺有不凝血液者。

⑶胃肠道有出血或胃管内抽出血液者。

⑷腹壁损伤在清创时,发现损伤已深及腹腔者。

⑸腹壁伤口有气体、血液、尿液、胃肠内容或胆汁流出者。

2.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⑴弥漫性腹膜炎诊断不明而无局限倾向者。

⑵虽然腹膜刺激征不明显,但经腹腔穿刺证明有渗出液,而发病后病情恶化迅速者。

⑶急性腹膜炎在非手术治疗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况者:病情未见好转;病情有所加重;体温逐渐上升;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细胞不断增高;有休克趋势。

下列原因引起的腹膜炎,应采用非手术治疗:急性水肿性胰腺炎无并发症者;原发性腹膜炎;女性盆腔器官感染;腹膜后感染。

3.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⑴合并休克,非手术治疗病情不见好转者。

⑵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经三腔管压迫并输血后,出血暂停,但放松三腔管压迫后又有出血者。

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在非手术治疗下时好时犯,治疗效果不稳定者。

⑷过去曾有多次类似出血史者。

4.腹部肿块

⑴腹部有明显肿块,部分边缘明确,有关检查未能判明肿块的性质、部位及范围。

⑵腹部肿块经短期治疗观察,情况未见改善。

⑶腹部肿块有比较明显的症状,如腹痛、发热,但因病情不能行有关检查,且急待解决者。

⑷腹部肿块病情突变,无法进行应有的检查者。

凡疑有下列情况,不应手术,应反复检查,查明情况后再行处理:异位肾;多囊肾;多囊肝;代偿性肝肿大;妊娠子宫;膀胱尿潴留;大块粪结石;晚期癌肿腹腔内转移;肠系膜淋巴结结核;或慢性淋巴结炎。

5.急性肠梗阻

⑴急性肠梗阻,有腹膜炎体征,疑有肠绞窄者。

⑵急性肠梗阻,合并休克。

⑶急性肠梗阻,经非手术疗法治疗后病情未见好转,甚至有所加重者。

⑷急性肠梗阻,经非手术治疗时好时犯,效果不稳定。

[术前准备]

1.脱水的病人应快速输注生理盐水,纠正水、电解质平衡失调。

2.失血病人除输注生理盐水外,尚需快速补充全血、血浆、右旋糖酐等扩容剂。

3.病程长者宜适当补充钾离子。

4.胃肠减压,消除腹胀,以利于术中操作和术后恢复。

5.使用抗生素防治感染。

6.镇静、止痛,使病人精神安宁。

7.备血。

8.腹部外伤①合并休克时,快速输血;无休克时也应输液。输血、输液以经上肢静脉为妥,以防万一下腔静脉损伤时流入腹腔。②开放性外伤有肠道脱出时,应用湿纱布保护,不宜送回腹腔。③枪伤只有入口时,应作X线摄片,明确子弹、弹片所在部位,以判断弹道所经之处有何脏器可能受伤。

9.急性弥漫性腹膜炎①病因不明时作好下列检查:血清淀粉酶;腹腔穿刺或腹腔冲洗液检查;阴道后穹窿穿刺液检查;X射线检查;心电图检查。②一般均有全身中毒症状和水、电解质紊乱,应予积极纠正。③禁用灌肠。

10.急性上消化道出血①术前检查:肝功能测定;钡餐透视,了解食管有无曲张静脉;B超检查肝、脾及胆囊情况;血小板计数及出、凝血时间;纤维胃镜检查。②进行短时期非手术治疗:除采用输血外,静脉给予止血药物及血管收缩剂;应用三腔管压迫止血;通过胃肠减压管冲洗胃腔,对胃出血病变有良好止血效果。

11.腹部肿块①术前检查:胃肠钡餐透视;静脉或逆行肾盂造影;B超检查;CT检查;内窥镜检查;有关腹腔动脉造影。②肠道准备:术前2日用无渣饮食,服缓泻剂,术前清洁灌肠;口服新霉素,每日2~4g,共2~3日;③上腹部肿块要放胃管,下腹部包块要插导尿管,使胃及膀胱排空,以免妨碍探查。

12.急性肠梗阻①术前检查血清钾、钠、氯,二氧化碳结合力,X线腹部平片等。②重点在纠正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

[麻醉]

病情较好时,可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如血压偏低,情况较差的,可用全麻;病人一般情况差或有休克者,用局部麻醉较为安全。

[手术步骤]

1.体位平卧位。

2.切口选择一般切口应选择在最靠近病变的部位。

腹部损伤的剖腹探查一般多采用腹部正中切口,或正中旁切口,或经腹直肌切口,便于需要时向上下延伸,或向两侧横行扩大。对胸腹联合伤,如胸腹部均需手术,以尽可能不作胸腹联合切口,而于胸部及腹部分别作切口为宜。尽可能避免以创口作切口,以免术后切口感染或裂开。

急性腹膜炎的剖腹探查宜采用右中腹直肌切口,切口的上1/3在脐上,下2/3在脐下。切口的长度以能容手进入腹腔为适宜,然后再根据需要作适当延长。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剖腹探查常采用上腹部正中或正中旁切口。必要时作横形扩大切口或胸腹联合切口。

腹部肿块的探查切口应根据包块的所在部位及可能涉及的脏器来决定切口。一般正中或正中旁切口较横切口用得多。右上腹肿块可能涉及肝脏时,还应准备作胸腹联合切口。

肠梗阻的剖腹探查以采用正中或右正中旁切口为宜。

3.切开腹膜时的观察切至腹膜外时,应注意观察。腹腔内出血常可透过腹膜呈现蓝色;弥漫性腹膜炎的腹膜有充血、水肿的改变。切开腹膜时,应注意有无气体逸出,腹腔内有无

积液,辨别积液的气味、颜色、数量及性质。如有血液流出,说明有实质性脏器或血管破裂,在女性病人还应考虑有子宫外孕破裂可能;如有气体或胃肠道内容涌出,即有空腔脏器穿孔;如系粪样物或有粪臭者,则病变多在结肠或阑尾;如有胆汁样液体溢出,表示胆道或胃、十二指肠有病变;如有米汤样液体应注意是否回肠有伤寒穿孔或有腹膜结核;如腹腔内有血性浆腋性液体溢出,则可能有内脏血液循环障碍(肠系膜血管栓塞、绞窄性肠梗阻、卵巢囊肿蒂扭转等)。此外,应搜集部分液体作涂片及培养,明确病原菌及对抗生素的敏感情况。

4.清除腹腔内血液及渗液进入腹腔后,首先用吸引器抽吸腹内的血液、胃肠液或渗出液。有大出血时,应在抽吸血液的同时用手压迫出血处控制出血,如肝破裂时压迫肝门、脾破裂时压迫胰尾部。如是,才能减少失血量,挽救病人生命,显露术野,便于探查和操作。

5.探查清除腹腔内积液或积血后,即可探查腹腔内病变。探查部位、步骤和重点,可根据具体病情来定。应先探查正常区,最后探查病区。探查应轻柔细致;应特别注意易被疏忽的部位,如胃后壁、胃小弯部、贲门附近以及十二指肠、结肠的腹膜后部位。

⑴一般腹腔探查次序如下:

肝脏:用手在显露的肝面上滑动,触摸其韧度,配合视诊,探查肝脏有否损伤、炎症、囊肿、癌肿、硬化或结石。

食管裂孔:对上腹部有疼痛和胀感的病人,探查食管裂孔部是必要的,部分食管裂孔疝的病人可呈这些症状。先用拉钩将肝左叶拉向右上方,用手将胃贲门推向左下方,即可显露贲门部。而后用右手指触诊有无腹内脏器经食管裂孔进入胸腔,注意有无肿瘤及炎症病灶;并注意肝左叶有无肿块及转移癌病灶。

脾区:腹部外伤病人,应常规检查脾区。脾包膜下破裂,不一定呈现腹腔积血,只有在触诊脾脏时,才发现有包膜下积血,这时也应行脾缝合修补或切除术。此外,还须检查结肠脾曲有无肿瘤等病变。

胃:用右手触诊自贲门至幽门的整个胃前壁,大小弯,网膜及淋巴结。然后在小网膜下作一切口,并从胃大弯处分开胃结肠韧带,对胃后壁及胃床本身进行探查。

十二指肠:沿幽门向右,探查十二指肠球部有无溃疡病变。穿透性溃疡常有较重的粘连,穿孔性溃疡则周围有脓苔和渗出液。

胆道:先检查胆囊的大小、张力,有无粘连、水肿、化脓、坏疽,腔内有无结石等。然后,用左手示指伸入网膜孔(Winslow孔)内,触诊胆总管的粗细,有无结石,周围有无肿大的淋巴结、粘连或肿块压迫。

胰:提起横结肠,于横结肠系膜基部用手指向上后方按压触摸胰的头、体、尾部,了解其硬度,有无结节及肿块。于切开的胃结肠韧带口探查胰体部。必要时可分离十二指肠降部,以显露胰头部。

小肠:将横结肠及其系膜拉向上方,确诊十二指肠悬韧带(Treitz韧带)后,提出十二指肠空肠曲,根据病情需要,从空肠起始部依次一直检查到回盲瓣。在检查小肠的同时,检查相应的肠系膜有无血液循环障碍等情况。检查时,应及时将检查过的肠段送回腹腔。

阑尾和升结肠:急性腹膜炎时要特别注意阑尾。先找到回盲部,顺结肠带向盲肠顶端寻

找,即可见到阑尾。然后,探查升结肠,并注意右肾和右输尿管有无病变。

横结肠和大网膜:提起大网膜和横结肠向上翻起,检查大网膜有无坏死或转移癌灶,有时大网膜与其他脏器发生粘连,还需检查可能引起的内疝、肠梗阻等。再自肝曲至脾曲检查横结肠有无肿瘤、狭窄或梗阻。

降结肠、乙肠结肠和直肠:着重注意探查有无狭窄、梗阻、肿块、炎症病变和憩室等,并同时探查左肾和输尿管。

膀胱、子宫及附属器:术者手放入盆腔,检查膀胱。女性须查子宫、输卵管和卵巢情况;在疑及子宫外孕时,必须检查附件。

⑵腹部外伤探查原则:如腹腔内有大量出血,应首先寻找出血来源,控制出血,然后由出血脏器开始有步骤地探查其它各脏器。如腹腔内无出血,而有胃肠道内容和气体溢出者,则先探查胃肠道,然后再探查各实质性脏器。一般顺序是先探查胃、十二指肠、胆道、胰、空肠、回肠、结肠、直肠、膀胱等,后检查肝、脾,最后探查盆腔脏器和腹膜后脏器。

⑶急性腹膜炎探查的注意点:应先探查正常区,最后探查病区。大网膜常粘附于病变严重处,脓苔处多为病灶所在处。大网膜和肠系膜上有皂化点是急性胰腺炎的特有表现;如有肠壁充血、水肿肥厚、肠管膨胀应考虑肠梗阻的可能。

⑷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探查的步骤:

1)首先检查是否是胃十二指肠溃疡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进入腹腔后,检查有无腹水,肝、脾是否正常。初步判断有无食管静脉曲张存在。再从胃幽门部沿胃大小弯向贲门探查有无溃疡,这是判断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的最直接方法。容易疏忽的溃疡在胃后壁、贲门和胃底部,必要时应该进入小网膜囊,用手从胃后壁探查。穿透胃后壁进入胰的胃溃疡,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能被发现。从幽门部详查到贲门部,可发现由于胃癌而引起的大出血,这也是上消化出血的常见原因之一。

2)当上述探查阴性时,应即探查胆道。胆道有出血时,常具有胀满血液的胆囊及胆总管。穿刺吸取胆囊或胆总管内获得血液或血性的胆汁,可以确定胆道出血。注意穿刺胆总管时不宜过深,以免误入门静脉,造成判断错误。

3)溃疡除可以发生在十二指肠球部外,也可发生在十二指肠其他部位。因此,如胆道探查阴性,应探查全部十二指肠。方法为在十二指肠降部外侧切开腹膜,分离进入降部后侧;通过切开横结肠系膜根部右侧,可以显露十二指肠水平部;沿水平部下缘深入即可到达水平部后部。这样可以摸清十二指肠的一、二、三段有无溃疡、肿瘤或憩室。这些都可以是大出血的原因。

4)近十二指肠悬韧带的空肠上段病变(结核、肿瘤、憩室、异位胰等)。有时也是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原因,不能遗漏。

5)上述检查均为阴性时,应切开胃前壁探查胃内。胃前壁的切口应大些,如胃内有大量积血,应迅速吸尽排空,用牵引器将胃壁切口拉开,使胃内大部分清晰可见。如探查时出血尚未停止,即可见出血处不断涌出鲜血。若不能直视到出血点时,可先判明出血来自贲门还是幽门方向,以便进一步向上或向下检查出血所在。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可见血液不断自贲

门流入胃内,可见贲门处粘膜下曲张静脉粗如小指,与肛道内痔相似。还应注意贲门部有无呕吐引起的裂伤、溃疡或肿瘤,手指由贲门伸入食管下端检查,可以测到一些线索。胃内除溃疡外,引起出血病变还有出血性胃炎、应激性溃疡及动脉硬化引起的小动脉破裂。

6)食管下端及胃内未发现问题时,可通过幽门探查十二指肠有无病变。用手指经幽门进入十二指肠内,用另指在外作对合检查。也可用一胶皮导管通过幽门插入十二指肠内,吸尽积血,然后逐段抽吸以确定出血部位,明确部位后再切开十二指肠前壁寻找出血病变。亦可通过幽门插入纤维胆道镜进行检查。

7)异位胰是易被发现的出血原因之一。异位胰位于粘膜下,外表略高于四周,色泽较淡、质软,在出血停止时易被忽视,因此须细致寻找。

⑸腹部肿块探查的方法:探查的目的是在于明确肿块的性质和来源,肿块与周围脏器或组织的关系及能否被切除。在进行局部探查之前,可根据需要作附近或有关部位的探查,避免把注意力一下集中于局部,而忽略四周的重要变化。恶性肿瘤要查明肝脏有无转移,直肠前及腹膜有无转移。发现已有多处转移的恶性肿瘤时,不应再行局部深入的探查。

若包块体积大,涉及范围广,一时无法查清来源、与有关脏器的关系及能否被切除,但可很快查明肿块的活动性、系囊性抑或实质性;通过穿刺了解其实质是硬(纤维组织为主)、是软(浆液状可由粗针吸出);与周围组织间有无一定间隙;肿块本质与四周血运是否丰富;附近有否重要组织与之相连,如右上腹部的肝十二指肠韧带,中上腹部的肠系膜上动脉,中腹部的腹主动脉及下腔静脉,两侧的输尿管,下腹部的髂动脉。上述组织在探查中应避免损伤。

查明上述情况后,可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探查。进一步探查要从无重要组织的边缘部分开始,逐渐扩大并接近深部及内侧。如遇下列情况,肿块不能切除:肿块包绕腹主动脉或下腔静脉,无法分离;包围肠系膜上动、静脉,无法分离;包围肝十二指肠韧带或侵及肝门无法分离;肿块大部分侵入周围腹壁,没有间隙可以分离。

探查遇到粗大管形组织时,要判明是不是血管。在不能认清较大血管是否系供应肿块的血管时,要先用手指挤压或无损伤钳钳夹暂时阻断,以观察有关肠道血运或远端血运,确无影响时再予切断结扎为妥。

若肿块侵及输尿管或髂血管,在必要和具备下列条件时可考虑彻底切除:对侧肾脏正常,输尿管缺损部分能用肠管代替,有相等大小的人造血管可以代替髂动脉。

在分离肿块时,应将最困难、最危险、是没有把握的部分留待最后处理。这样,即使肿块大部分已经分离而最后发现不能切除时,也可中止手术,否则肿块不能切除而重要组织又已被损伤,可使手术处于困难境地。

体积较大的肿块,常常在探查分离过程中,逐渐认清与周围脏器或组织的关系,逐步明确切除的可能性。往往直到分离完毕,取下肿块时,才明确包块的来源。

有的肿块在显露后即能明确性质,无需探查,如胰腺假性囊肿、肝囊肿、胆囊积水等,可根据病情,作必要的手术处理。

有时肿块性质已经明确,四周也无粘连,仍需探查以决定能否切除,如肝癌要探查对侧

普外科56种常见手术 术前准备、手术步骤、术中注意事项、术后处理系列

普外科56种常见手术术前准备、手术步骤、术中注意事项、术后处理1鸡眼切除术 [适应证] 鸡眼为皮肤角质层增生呈圆锥形向真皮层伸入的肿物,好发生在足底、趾侧受压部位。一般小的鸡眼可用药物敷贴治愈。对位于足跖负重部位,行走剧痛,经药物治疗无效者,或屡发感染者,在炎症消退后均应行手术切除。 对于不能直接缝合的大鸡眼,则不应用单纯切除术,以免造成切口不能缝合,残留痛性瘢痕,更影响功能。应积极采用非手术治疗;如无效,再行切除术及皮瓣修复术。 趾(指)关节部位及手指掌面的鸡眼,切除后易形成瘢痕,影响活动或指端触觉,宜采用非手术疗法。 跖、趾骨畸形或突起所引起的鸡眼,须在畸形矫正或骨突切除后,才考虑作鸡眼切除术。[术前准备] 1.清洗局部皮肤。病变附近皮肤及趾(指)甲有真菌病者,应先予治疗后再行手术。 2.热水浸泡,除去表层厚皮。 [麻醉] 局麻(用1%普鲁卡因,以鸡眼为中心作局部菱形浸润麻醉,或直接注入鸡眼根部皮下组织内)。 [手术步骤] 沿鸡眼两侧作梭形皮肤切口,切至皮下后,用组织钳将皮瓣提起,可见鸡眼呈黄白色圆锥状,质坚硬,与周围组织分界明显。沿鸡眼周围钝性分离直至根部,如近根部断裂,可用刀尖剔出,不可残留,以免再发。出血点勿需结扎,缝合切口即可出血。用大弯三角针缝合切口。 [术后处理] 1.术后10~14日拆线,过早拆线易使切口裂开。 2.伤口保持清洁,避免过早负重行走,以免裂开。 2腱鞘囊肿切除术 [适应证] 囊肿较大,影响关节功能,非手术治疗无效或复发者,应手术切除。 [麻醉] 局麻。 [手术步骤] 沿皮纹作横切口。用小拉钩拉开切口,纵行切开皮下筋膜,注意避开附近的神经分支和血管(如桡侧应注意桡神经浅支和桡动脉掌深支),显露囊肿表面,作钝性或锐性分离,分

科普手术患者术前准备工作及注意事项

科普手术患者术前准备工作及注意事项 手术是治疗疾病的一种方式,通过主治医生和麻醉医生的专业操作、护理人员的合作配合,达到为患者去除疾病原发病灶的目的。手术虽有大小之分,难易之别,但是其治疗目的 都是一样的,都是为患者解决疾病所带来的机体问题,进行手术治疗,大家都会有产生莫名 的紧张感、恐惧感,也不知道该如何准备和术前的注意事项,那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吧。 一、心理准备 无论手术有多么重要,也不论手术大小,对患者来说都会有较强的紧张感,意识到了这 种紧张刺激感,大脑就会通过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使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有的患者在上手术台时还可能会出现四肢发凉、发抖,对手术环 境和器械等异常敏感,甚至出现病理心理活动,所以对患者进行术前的心理疏导是十分重要的,要想克服术前的恐惧心理,首先要提高患者对疾病以及手术的认知,要向患者详细介绍 有关手术的细节,告知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这样不仅可以提供给患者相 关信息、了解手术的意义,也会消除内心的某些错误观点以及不切实际的想法;告知患者用 积极乐观的态度去看待周围的事物,并且树立正确的目标,减少焦虑,家属和朋友在日常生 活中也应该多一些鼓励和安慰,能够让患者正确积极的面对疾病。焦虑、恐惧的心理会对手 术造成不良的影响,不利于患者术后机体的恢复。 二、胃肠道准备及注意事项 一般来说,术前一周最好维持清淡易消化饮食,吃些粗纤维食物、新鲜果汁、菜泥、肉 泥等,少吃或者不吃油腻、辛辣、凉性食品,手术前两日要禁食豆类、萝卜、红薯、南瓜等 易产气的食物,这样饮食既能保证摄取足够的能量又不增加肠胃的负担。术前一定要为患者

外科手术中的术前术后禁忌与注意事项

外科手术中的术前术后禁忌与注意事项 手术是医学中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而外科手术作为一种重要的治 疗手段,需要遵循一系列的术前和术后禁忌和注意事项。只有正确地 遵循这些规定,才能保证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安全。本文将就外科手 术中的术前术后禁忌和注意事项进行探讨。 一、术前禁忌和注意事项 1. 术前评估与特殊检查 在进行外科手术之前,严格的术前评估是不可或缺的。医生需要对 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包括检查相关器官的功能状态、血液 及生化指标、心理状况等。特殊的检查如心电图、胸片、B超等也可 能会被要求。 2. 药物使用与停药 术前,患者需要告知医生自己正在使用的药物,这包括处方药、非 处方药、保健品等。某些药物可能会干扰手术过程或增加手术风险, 因此医生可能需要要求患者在手术前停药。 3. 忌食与禁食 术前忌食与禁食是外科手术前必须要注意的事项。在手术前一定时 间内,患者需要忌口,特别是避免高脂、高糖、高蛋白等食物的摄入。术前禁食时间通常为手术前六小时,以免在手术过程中出现各种并发症。

4. 手术部位准备 手术部位的准备是外科手术不可或缺的一步。医生会对手术部位进行消毒和覆盖,以保证手术过程的无菌性。在准备手术部位时,医生需要注意患者的皮肤状况,特别是有无感染、创伤等。 二、术后禁忌和注意事项 1. 休息与恢复 术后的患者需要充分休息,促进身体恢复。医生会根据手术的具体情况和患者的身体状况,制定适合的休息和恢复计划。患者需要遵守医生的建议,避免剧烈运动及疲劳,以促进伤口的愈合和康复。 2. 用药与护理 术后,医生可能会给患者开具一些抗感染药物或止痛药物。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嘱咐正确服药,并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同时,患者还需要注意伤口的护理,保持伤口的清洁和干燥,避免感染。 3. 饮食与注意 术后的患者需要适当控制饮食,尤其是高糖、高脂等容易导致肠胃不适的食物。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有利于身体的康复和愈合。 4. 定期复查和随访

普外科常见手术要点

五、各种手术操作及要点 1.右半结肠切除术 右半结肠切除是大肠肿瘤外科最常见的术式。随着近年来近侧结肠癌发病率逐年上升。掌掘好右半结 肠切除术式是外科手术的基本功。尽管目前对右半结肠切除的手术步骤及清扫范围各家有所不同,但其根 本目的是遵循规范性,合理性及提高生存率。现将右半结肠D3式手术描述如下。 手术切口选择多采用右侧经腹直肌切口,应强调手术切口不宜过小,以免术中造成不必要牵拉及肿瘤_挤压,此均为手术禁忌;另外切口小,难以实施比较规范的解剖及清扫淋巴结,同时小切口甚至被怀疑是否仅行肠段切除,而非根治性手术。一般情况下,切口上端应达肋缘下2 cm左右,而下方达髂前上棘平面稍下方即可。在切开腹膜时注意勿损伤膀胱。 开腹后探查顺序应按照距肿瘤由远至近自上而下原则进行。严禁开腹后直接触摸肿瘤,更需避免挤压肿瘤,尤其是肿瘤较小时。手术探查顺序序一般由肝,脾,网膜,左侧髂血管旁淋巴结至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女性需了解子宫,双侧卵巢有无增大及肿物。然后再向右侧结肠系膜,回肠,盲肠,升结肠,横结肠肝曲等部位探查。探查肿瘤时应着重了解肿瘤的确切部位,是属于盲肠,或升结肠,横结肠。对于回盲部肿瘤一定要区分为回肠肿瘤抑或为盲肠肿瘤。因回盲部的概念模糊,到底是属大肠还是小肠肿瘤必须明确。对于升结肠肿瘤可描述为起始部,中段,近肝曲处。而位于横结肠的肿瘤可描述为近肝曲处,近侧1/3,中段,远侧l/3处。这样对考虑淋巴清扫的范围有所帮助。 肿瘤如果已浸及浆膜,应避免手套与肿瘤创面直接接触,可采用小纱布覆盖于肿瘤创面并缝于正常肠壁四周。或用生物胶喷涂于肿瘤表面,防止肿瘤细胞术中医源性播散。此步骤系肿瘤手术规范性措施,肿瘤术后复发及切口种植常与此保护不妥有关。探查肿瘤结束后,应予放置切口保护膜或切口保护巾。 肿瘤如向腹膜后间隙浸润或呈现侵犯十二指肠,输尿管,腰大肌等部位时,常认为切除困难或不能切除。有时虽然手术探查感觉手术困难,但经过认真,仔细解剖分离,常能行肿瘤切除或姑息性切除,甚至行根治性手术。单凭肿瘤侵犯腰大肌而放弃手术则甚为可惜,因为右侧腰大肌外侧并无任何重要组织结构。将部分肌肉与肿瘤一并切除常能完成。而内侧输尿管,腔静脉,十二指肠则系重点保护器官。 在决定切除肿瘤前,应将肿瘤部肠管提起,距肿瘤3 cm处两端系膜分别用布带予以结扎,并在肠腔内注入氟尿嘧啶0.5 g。注射前后消毒穿刺点,注射器注入肠腔后抽出有气体则推注药物。此步骤既可阻断肿瘤从静脉及淋巴管的扩散,又可使抗癌药物在肠腔肿瘤内起杀灭作用。 右半结肠切除的手术步骤常有两种方法。一种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Turnbull提出的手术中避免接触肿瘤的无瘤手术操作法,即先寻找到右结肠动脉和回结肠动脉,予以切断及结扎。再处理相应肠管及系膜,但往往未清扫至第3站淋巴结。另一种手术方法是先从右结肠外侧腹膜切开,游离并提起结肠与肿瘤,然后再予切断并结扎右侧所属血管支。有时也并不能确保在血管根部结扎。两种方法前者从理论上强调了肿瘤根治的观点,而后者则以临床实践切除肿瘤为主。肿瘤外科手术观点认为,先自外围清扫淋巴结的手术方式符合肿瘤根治,防止医源性播散。因此应用Turnbull的“非触摸肿瘤”的手术观点加之操作中的改进,达到清扫第3站淋巴结的目的是我们所提倡的。无疑采用这样的改良手术可以提高5年生存率,减少局部复发,也可能会有减少肝转移的趋势。 根据临床经验,如果肿瘤无外侵,与侧后方及重要脏器如十二指肠,输尿管无明显浸润,肿瘤已随肠管呈活动状态,均应考虑根治性淋巴清扫手术为主。因此时不必顾忌肿瘤无法切除,而淋巴血管均切断的尴尬局面。除非肿瘤巨大,浸润广泛,系膜淋巴结肿大及根部主淋巴结增大,十二指肠侵犯等特殊情况,或不能肯定肿瘤能否切除时,则可以适当考虑游离肿瘤后再切断血管及淋巴结清扫。过分强调手术先阻断肠管的血供,再进行其他步骤往往也有缺陷,因为手术操作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手术时直接在横结肠系膜根部立即寻找结肠中动脉及右结肠动脉起始部风险较大,外科医生难以在短时间进入如此复杂的应激状态。所以,依照循序清扫,到其解剖部位再结扎相应的血管,风险可降低,也避免了不必要的损伤及危险。 防止肿瘤播散的改良手术及结合临床实际可按下列描述进行,提起胃结肠韧带,从胃幽门下方开始切开

股骨骨折手术配合流程

股骨骨折手术配合流程 股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通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本文将介绍股骨骨折手术的配合流程,包括术前准备、手术步骤、术后护理等内容。 一、术前准备 1. 评估患者情况:医生会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身体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了解骨折的具体情况和损伤程度,以确定手术方案。 2. 术前准备:患者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术前准备,包括血液检查、心电图、胸部X线等检查,以确保手术安全。 3. 麻醉选择: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方式,医生会选择适合的麻醉方式,如全身麻醉、局部麻醉等。 二、手术步骤 1. 术前标记:在手术前,医生会使用标记笔在患者的腿部进行标记,以确定手术切口的位置和方向。 2. 切口开放:根据骨折的具体位置和类型,医生会在标记的位置进行切口开放,以便暴露骨折部位。 3. 骨折复位:医生会使用特殊的器械将骨折的骨头重新复位,确保骨折部位的正确对齐。

4. 骨折固定:根据骨折的类型和位置,医生会选择合适的内固定器械,如钢板、钢钉等,将骨折部位进行固定。 5. 创面处理:手术结束后,医生会对创口进行清洗和缝合,以促进创口愈合。 6. 术中影像学检查:在手术过程中,医生可能会进行术中影像学检查,以确保骨折复位和固定的准确性。 三、术后护理 1. 术后镇痛:手术结束后,患者会给予适当的镇痛药物,以缓解术后疼痛。 2. 康复训练:术后,患者需要进行康复训练,包括功能锻炼、肌肉力量训练等,以恢复肌肉功能和关节活动度。 3. 伤口护理:患者需要定期清洗伤口并更换敷料,以保持伤口的清洁和干燥,预防感染的发生。 4. 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会开具相应的药物,如抗生素、抗凝血药物等,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5. 定期复查:术后,患者需要定期复查,包括X线检查等,以评估骨折愈合情况和固定器械的稳定性。

常见外科手术术前及术后注意事项

常见外科手术术前及术后注意事项 1、术前有什么注意事项 手术前的病友首先要解除思想顾虑,可以向你的医生咨询手术目的、麻醉方式、手术体位、各种风险以及术中可能出现的不适等情况.尽量配合医务人员的指导作好术前准备,戒烟戒酒,早晚刷牙,有口腔疾患的要及早诊治,进行术后需要的各种训练等.术前因其它疾病服食药物的必须向医生说明,以明确是否需要停药. 入手术室前,禁饮禁食 10小时小儿4-8小时,未插尿管的病人要排空尿液.另外,由于麻醉医生需进行术前访视,患者术前一天最好留在病房不要外出,交流有困难者须有熟悉病情的家人陪同. 2、病人在手术前应该作哪些准备 1、训练床上大小便及深呼吸.因为有些手术后是需要在床上解决大小便之问题,而有效之深呼吸及适当之咳嗽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应先作预防练习. 2、手术前6~8小时内禁食禁水,目的是为了防止在麻醉胃内食物返流出来,吸入肺后引起肺炎.但必要的药物可用小口水服下 3、手术前一天晚上应保证睡眠,如果无法安睡,可以在医生的同意下服用安定类药物帮助睡眠.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对手术的耐受. 4、胃肠道手术等还需要进行灌肠以清洁肠道. 5、进手术室前,必先去掉“身外之物”,戴有活动假牙、齿托的病人,要取下假牙,以防麻醉插管时脱落,误入食管或呼吸道.有贵重物品如:眼镜、耳环、戒子、

手表、手镯、发夹、项链等在进手术室前,交给病房护士长或亲属保管,不要带到手术室去.要排空大小便进入手术室时,要按规定更换鞋子,戴上手术帽. 6、请勿化妆,以免影响正常肤色之观察. 3、手术前为什么不能吃饭、喝水 很多病人和病人家属对于手术前不能吃饭、喝水不理解、不明白,部分病人和家长生怕委屈了自己和孩子,甚至有的人认为在手术前要吃得饱饱的,才能更好地“耐受手术”,“饿着肚子手术是会受不了的”.因此,有时由于病人或家属不听医师的劝告或忘记了护士的嘱咐而在手术前吃东西,而不得不停止这次手术,择期另做. 胃肠道的准备是术前准备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主要是为了防止在麻醉或手术过程中出现呕吐反应而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而这种呕吐反应在麻醉过程中,特别在气管插管、吸痰管吸痰及拔出导管时可能随时发生,因为一些麻醉药物减弱人体正常的保护性反射.例如,肺对胃内容物有保护性咳嗽反射,防止它们进入肺内,但是麻醉以后,这些反射消失了.而胃酸对肺的刺激非常大,一旦进入肺内常引发吸入性肺炎,可导致呼吸衰竭,影响生命.如果进食或大量饮水后进行麻醉手术,则胃内容还没有消化进入肠道即可反呕出来,不仅会影响手术的正常进行,还可能造成严重的并发症,威胁病人的生命安全. 那么手术前从什么时候开始不能吃饭、喝水呢这取决于手术的部位、种类、大小及病人的年龄、一般状况等,一般的外科手术术前12小时都应禁止饮食,4小时开始禁止饮水.在我院,对于普通的整形外科手术,常规要求成人在术前一日晚

外科手术基本操作技能专题知识点小结

外科手术基本操作技能专题知识点小结 【知识文章标题】外科手术基本操作技能专题知识点小结:从简到繁,做好外科手术的关键步骤 【知识文章正文】 1. 引言 外科手术是现代医学中至关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要在手术时正确、 有效地操作,需要掌握一系列基本操作技能。本文将从简到繁,系统 介绍外科手术中的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帮助读者全面理解和掌握外 科手术基本操作技能。 2. 术前准备 (1)术前检查:在手术前进行系统的检查,包括患者的全身情况、特殊检查和评估手术风险等。这些信息对于手术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2)手术设备准备:确定手术所需的器械、药物、消毒液等,并进行准确的数量和质量核查。确保手术过程中能随时调用所需物品。 3. 体位及手术区域标记 (1)体位设置:根据手术所需,选择适当的体位,使手术区域暴露良好,并保持患者的舒适。 (2)手术区域标记:在患者身上标记手术区域,确定手术切口的位置

和方向,避免误切或切口位置不当的情况。 4. 局部麻醉与皮肤消毒 (1)局部麻醉:根据手术部位和性质,选择适当的局部麻醉方式,通过阻断神经传导来减轻患者的手术疼痛。 (2)皮肤消毒:使用适当的消毒药物和方法对手术区域进行彻底的消毒,以减少手术部位感染的风险。 5. 探查与切开 (1)探查:使用或配合适当的器械,对手术区域进行详细的探查,了解病变程度、范围和相邻组织情况,为手术做出准确的判断。 (2)切开:根据手术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切口方式,进行切开操作。 6. 切除与缝合 (1)切除:根据探查结果,将病变组织进行适当的切除,保留健康组织。 (2)缝合:采用适当的缝合方式和线材,将切口封闭,恢复组织结构的完整性。 7. 患者稳定与术后观察 (1)患者稳定:手术完成后,控制患者的疼痛、出血和感染等并发症,保持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 (2)术后观察:监测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术后并发

门诊手术流程

门诊手术流程 门诊手术是指患者在不住院的情况下,在医院的手术室进行的一种切口和局部麻醉下的手术。相对于住院手术而言,门诊手术具有操作简便、费用低廉、恢复快速等优点。下面将详细介绍门诊手术的流程。 一、手术准备阶段 1. 患者预约:患者首先需要提前进行手术预约。在预约时,患者需要提供相关资料,包括病历、检查报告和住址等信息。 2. 预手术检查:在手术前,患者需要接受一系列的预手术检查,以确保患者的身体状况适合进行门诊手术。这些检查通常包括血常规、心电图、呼吸功能检查等。 3. 术前准备:在手术前,患者需要提前到达医院,并在手术室等待。手术前,医生会对患者进行术前指导,告知手术细节和注意事项。患者需要进行术前洗礼,并穿上手术服。 二、麻醉和手术操作阶段 1. 麻醉:患者被送到手术室后,麻醉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麻醉方式。常用的麻醉方式有局部麻醉、腰麻和全麻等。麻醉后,患者将处于无痛或昏迷状态。 2. 手术操作:手术开始后,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相应的手术操作。操作过程中,医生会使用一些手术器械来进行切口、缝合等。 3. 手术监护:手术过程中,医生会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护。护士会记录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等数据,并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三、手术结束和恢复阶段 1. 手术结束:手术结束后,医生会对患者进行伤口处理,如缝合伤口或贴上创可贴等。医生会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手术的情况和注意事项,并给予术后用药指导。 2. 恢复观察:手术后,患者需要在恢复室或病房接受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护理。护士会定期检查患者的伤口和生命体征,并给予必要的护理措施。在这个阶段,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嘱咐,并进行必要的休息和饮食调理。 3. 出院和随访:如果在恢复观察期间患者的身体状况良好,医生会安排患者出院。出院前,医生会向患者和家属进行出院指导,并安排相应的随访。在随访期间,医生会对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跟踪和评估,并指导患者进行术后康复锻炼。 以上就是门诊手术的流程。在整个过程中,患者需要积极配合医生和护士的工作,按照医嘱进行操作和调理。通过门诊手术的规范和科学操作,可以达到减轻患者痛苦、缩短住院时间和降低医疗费用的效果。

术中注意事项

术中注意事项 术中注意事项是指在进行手术操作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下面将从常见手术操作、手术准备、手术器械、手术操作技巧等方面详细介绍术中注意事项。 一、手术准备 1. 手术前与术中所有的医疗器械和设备都要经过滅菌处理,保持手术环境清洁。 2. 准备好必要的器械和药品,确保术中需要的各种设备和物品齐全。 3. 确定手术患者身份,核对手术部位和手术内容,以免发生手术差错。 二、手术器械 1. 术中使用的手术刀片、手术刀柄等要经过专门医疗器械公司的认证,确保器械的质量安全。 2. 手术器械在使用前要进行清洗和消毒,避免术中感染。 3. 术中使用的电刀、电凝器等电器设备需要安全可靠。 三、手术操作技巧 1. 术前要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并选择适当的手术方案。手术过程中要注意操作技巧,避免对患者造成伤害。 2. 手术操作时要确保手术部位暴露良好,以便于操作。 3. 术中要根据手术需要进行适当的止血处理,避免大量出血。 4. 术后要进行必要的缝合处理和包扎,避免感染和出血。

四、术中安全 1. 每位手术人员要做好个人消毒防护,包括佩戴手套、外科口罩等防护措施。 2. 术中要遵守无菌操作的原则,避免术中感染。 3. 术中必要的交流要清晰明了,以便于各位手术人员的配合和协作。 五、麻醉药物使用 1. 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和药物,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需要进行调整。 2. 对于麻醉药物的使用量要掌握好,避免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风险。 六、手术监测 1. 术中要进行必要的监测,包括心电图、血氧饱和度、呼吸等生命参数的监测。 2. 对于特殊疾病患者或手术风险较高的患者,要加强术中监测。 七、手术操作记录 1. 术中要详细记录手术过程和术中处理方法,包括手术步骤、用药、器械的使用等。 2. 术后要将手术记录完整保存,以备日后参考和复查。 总结:术中注意事项涉及到手术准备、手术器械、手术操作技巧、术中安全、麻醉药物使用、手术监测和手术操作记录等方面。只有正确地把握和遵守这些注意事项,才能保障手术的安全和顺利进行。术者要有严谨的医学知识和高超的技术

常见介入手术的术前术后注意事项

常见介入手术的术前术后注意事项 胆道引流术 1、术前4小时禁食。 2、术后您穿刺处伤口出血、腹部疼痛应告知医护人员,术后平卧6—8小时后可下床活动。 3、术后您应学会引流管护理: 引流管应留置足够的长度,妥善固定,引流袋不得高于穿刺部位,防止液体倒流,脱落; 避免引流管受压,保持通畅;引流管连接应紧密、准确,记录引流液性质、量,一般500ml/天。 4、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少吃多餐,可吃高热量、低脂饮食,适量吃水果、蔬菜,保持大便通畅。不吃霉变、易胀气的食物,忌烟酒、辛辣刺激性食物。 5、定期复查肝肾功能、血常规、凝血功能等;如引流管脱落、堵塞应及时就诊。 6、穿宽松的衣服,便于引流袋妥善放置;长期引流者,引流管周围容易发生感染,应定时更换敷料和引流袋。 肝癌介入手术 1、术前3天训练在床上大小便、术前4小时禁食。 2、术后穿刺侧下肢制动24小时,穿刺伤口处用盐袋压迫6—8小时,24小时后解除绷带和纱布,您可下床活动。穿刺部位有渗血、肢体麻木应告知医护人员。 3、多饮水,以增加尿量,促进造影剂的排出;记录24小时尿量。3.术后如有疼痛、发热、恶心、呕吐等反应,应告知医生医护人员。

4、休息,避免腹部受到碰撞和剧烈运动,保证充足睡眠。 5、少吃多餐,可吃高热量、低脂饮食,多吃水果、蔬菜,保持大便通畅。不吃霉变食物,忌烟酒、辛辣刺激性食物。 6、术后1个月门诊复查,CT、甲胎蛋白,肝功能等,有不适者随时就诊。 7、遵医嘱按时服药,不可擅自增加或减少药物剂量,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8、调整心态,以乐观的态度面对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介入手术 1、术前3天训练床上大小便、术前4小时禁食。 2、术后穿刺侧下肢体制动24小时,穿刺伤口处用盐袋压迫6—8小时,24小时后解除绷带和纱布,您可下床活动。穿刺处有渗血、肢体麻木应告知医护人员。 3、术后无消化道出血者可吃高糖、高维生素、高蛋白、少渣食物;有消化道者出血应禁食,待大便转黄后可吃低蛋白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有胸腔积液、腹水者应吃低盐饮食。 4、术后如有发热、腹痛、腹胀、黑便、尿少等症状,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5、术后3个月、6个月、1年到门诊复查;出现呕血、黑便等不适要及时就诊。 6、注意休息,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睡眠,避免剧烈活动。 7、饮食应少吃多餐,禁食油煎、生冷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戒烟酒。 子宫肌瘤介入手术 1、术前4小时禁食。 2、术后穿刺侧下肢体制动24小时,穿刺伤口处用盐袋压迫6—8小时,24

普外科常见的大手术

普外科常见大手术的护理 一、普外科常见的大手术 1、各种腹腔内肿瘤的切除如:胃癌、结直肠癌、肝癌。 2、各种腹腔脏器穿孔出血如:肝脾破裂出血、胃肠穿孔破裂。 3、胰十二指肠切除 二、手术患者的交接 1做好接受患者的准备工作:备好麻醉床,准备好氧气、心电监护仪,插线板。 2安全平稳搬动病人,保护伤口,输液管及引流管; 3了解病人的手术方式手术部位及手术经过,了解病人的术中的失血失液及麻醉情况; 4查看病人的皮肤,输液,各种引流的放置及术后包扎情况; 5呼叫病人,了解病人的生命体征及神志是否清醒; 6交接病人的物品; 7在交接单上签名。 三、一般护理 卧位:全麻未清醒,自主呼吸未完全恢复或气管导管未拔除的,给予去

枕平卧,头偏向一侧;腰麻的病人平卧6小时;当病人清醒,生命体征平稳后,给予半卧位,利于呼吸及循环,减轻腹壁张力,使病人舒适。 2饮食:一般禁食,待病人肠蠕动恢复,根据情况给予流质饮食或胃肠内营养。如:甲状腺、胆结石、疝、静脉曲张、胃、肠、PPH 术的饮食。 3生命体征及病情观察:观察病人面色,神志,瞳孔大小及变化,体温、心率、呼吸、血压及尿量,血糖等,观察病人的伤口有无渗血及渗液,敷料有无脱落以及感染等情况; 4吸氧:一般给予低流量持续吸氧,2~3L/分,面罩给氧6~8L/ 分;一定注意检查鼻塞有无氧气流出。 5保暖:对于年老体弱及大手术后的病人要注意保暖,以免病人过低 体温引起循环障碍甚至休克。禁止使用热水袋,以防烫伤,可以加被。 6安全护理:对于躁动的病人应给予约束,必要时适当遵医嘱给予镇 静剂;约束病人应取得家属理解; 7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于清醒的病人应教会其深呼吸及有效咳嗽,有 效咳嗽的正确方法:(1)病人坐位,双脚着地,身体稍前倾,双手环抱一个枕头,有助于膈肌上升。(2)进行数次深而缓慢的腹式呼吸,深吸气末屏气,然后缩唇(撅嘴)缓慢地通过口腔尽可能呼气(降低肋弓、腹部往下沉)。(3)再深吸一口气后屏气3~5s,身体前倾,

心脏外科各种手术操作常规

心脏外科常用手术操作常规(暂行参考) 一、手术开始前准备 1、气管插管完成后,经麻醉医生许可,插导尿管,注意尿管的连接和固定。体外循 环手术要求插鼻、咽温度探头 2、各种麻醉操作完成以后,由手术组医师和手术室护士固定病人手术体位 3、检查各种监测导线的可靠性,各种输液管道的通畅和固定情况,检查负极板的连 接情况,并保证足够的手术消毒野 4、检查手术器械包(瓣膜手术需要瓣膜包,先心病需要先心包、小儿先心病需要准 备搭桥盒,冠脉搭桥手术需要准备搭桥盒、乳内牵开器、取血管包) 5、检查胸骨锯(二次手术要求准备摇摆锯)和除颤器的准备情况 6、冠脉搭桥手术需要按手术要求在手术开始前配制血管保存液 7、清点手术器械和敷料 8、手术组人员确认以上要求后开始消毒程序 二、心脏外科手术消毒铺巾方法 手术消毒应用碘酒消毒「遍,酒精脱碘2遍。婴幼儿手术应用碘伏消毒2遍。 1、非冠脉搭桥正中开胸手术的铺巾方法: 治疗巾球垫颈部两侧一一中单铺头侧(露出胸骨上窝)一一中单铺切口两侧(两侧锁骨中线附近)一一中单铺切口脚侧(剑突和脐之间)-治疗巾铺切口两侧(与原中单一致)一一贴护皮膜一一铺大孔巾一一加铺脚侧中单 2、正中开胸搭桥手术的铺巾方法: 治疗巾铺会阴一一治疗巾球垫颈部两侧一一中单铺头侧(露出胸骨上窝)——中单铺切口两侧一一大单从肩铺到对侧脚下*2——大单铺腿下一一中单包脚,绷带包扎*2——治疗巾铺切口两侧一一治疗巾铺切口脚侧一一贴护皮膜铺大孔巾 3、消毒上肢取梯动脉: 消毒上肢一一外展手架铺中单*2——无菌手套套手 三、开胸 ]、常规开脚. 切皮一一确定胸骨正中线一一直线剪剪开剑突一一分离胸骨后疏松组织间隙 一一胸骨锯锯开胸骨一一胸骨断面以软的骨蜡止血,骨膜以电刀止血一一应用 小开胸器牵开胸骨 2、再次手术开胸: a.准备:摇摆锯、小耙钩 b.操作:切皮一一确定胸骨正中线,并找到原固定钢丝一一钢丝剪剪断钢丝, 原位保留一一摇摆锯锯开胸骨一一拔除钢丝一一以小耙钩牵拉胸骨 断面,分离两侧胸骨后面的粘连一一小开胸器牵开胸骨一一进一步游 离术野

外科常见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目录 一、换药术 (2) 二、拆线 (5) 三、清创术 (8) 四、急救止血法. (9) 五、腹膜腔穿刺术. (10) 六、胃插管术. (12) 七、气管切开术. (13) 八、胃肠减压术. (15) 九、清创缝合术. (16) 十、胸腔闭式引流术. (19) 十一、骨牵引. (22) 十二、皮牵引. (23) 十三、石膏固定. (24) 十四、小夹板的制作和应用. (25) 十五、外固定架技术. (28) 十六、内固定技术. (29) 十七、关节穿刺及引流. (31) 十八、局部注射疗法. (32)

、换药术 【适应症】 1.手术、创伤、烧烫伤、感染。 2.术后复查、引流管、造瘘口。 【术前准备】 1.换药前应事先了解伤口情况,以便按伤口情况准备应用的器械、敷料及药品等。 2.与患儿及家属谈话,做好各种解释工作。争取病人及家长配合。 3.准备换药包、有时根据伤口创面的具体情况,还要准备引流条 (管)、无菌剪刀、探针和必须的外用药、绷带、腹带或宽胶布等。 4.洗手、戴帽子、口罩。 【操作方法及程序】 1.病人采取舒适的卧位或坐位,为保护隐私可用屏风遮挡。暴露创口,冬天应注意保暖。常规消毒皮肤,戴无菌手套。 2.用手取外层敷料固定物,使用消毒镊子揭去内层敷料,揭取方向与伤口纵向一致。如分泌物干结粘着敷料,可用生理盐水或3%双氧 水湿润后再揭下。 3.观察伤口周围皮肤、肉芽组织生长及伤口情况。如伤口创面出现感染或疑似感染分泌物时,应及时送检做微生物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 4.根据伤口、创面情况选择不同的敷料和换药的溶液进行相应处 理。清洁伤口由内向外回字型消毒,污染伤口应由外向内消毒 范围》15cmo有坏死组织或异物的应进行清理。清理后再消毒 5.创面处理完毕,覆盖无菌干纱布,胶布粘贴固定。创面大,渗2 遍,2 遍。

普外科常用诊疗技术操作常规

普外科常用诊疗技术操作常规 腹膜腔穿刺术 【适应证】 1.诊断性穿刺,以明确腹腔内有无积脓、积血,或抽液作化验和病理检查。 2.大量腹水引起严重胸闷、气短者,适量放液以缓解症状。 3.行人工气腹作为诊断和治疗手段。 4.腹腔内注射药物。 【禁忌证】 1.严重肠胀气。 2.妊娠。 3.因既往手术或炎症腹腔内有广泛粘连者。 4.躁动、不能合作或肝昏迷先兆。 【操作】 1.嘱患者排尿,以免刺伤膀胱。 2.取平卧位或斜卧位;如放腹水,背部先垫好腹带。 3.穿刺点的选择: (1)脐和髂前上棘间连线外1/3和中1/3的交点为穿刺点;放腹水时通常选用左侧穿刺点。 (2)脐和耻骨联合连线的中点上方1cm,偏左和右1~1.5cm处。 (3)若行诊断性腹腔灌洗术,在腹中线上取穿刺点。 4.常规消毒皮肤,术者带无菌手套,铺无菌孔巾,并用1%~2%

普鲁卡因2ml作局麻,须深达腹膜。 5.作诊断性抽液时,可用17~18号长针头连接注射器,穿刺针垂直刺入皮下在皮下潜行后再垂直刺入腹腔;抽液后拔出穿刺针,揉压针孔,局部涂以碘酒,盖上无菌纱布,用胶布固定。 6.腹腔内积液不多,腹腔穿刺不成功,为明确诊断,可行诊断性腹腔灌洗,采用与诊断性腹腔穿刺相同的穿刺方法,把有侧孔的塑料管尾端连接一盛有500~1000ml无菌生理盐水的输液瓶,使生理盐水缓缓流入腹腔,当液体流完或病人感觉腹胀时,把瓶放正,转至床下,使腹内灌洗液借虹吸作用流回输液瓶中;灌洗后取瓶中液体作检查;拔出穿刺针,局部碘酒消毒后,盖无菌纱布,用胶布固定。 7.腹腔放液减压时,用胸腔穿刺的长针外连一长的消毒橡皮管,用血管钳夹住橡皮管,从穿刺点自下向上斜行渐渐刺入,进入腹腔后腹水自然流出,再接乳胶管放液于容器内;放液不宜过多、过快,一般每次不超过3000ml;放液完毕拔出穿刺针,用力按压局部,碘酒消毒后盖上无菌纱布,用胶布固定,缚紧腹带。 中心静脉压测量 【适应证】 1.测量中心静脉压。 2.运用其进行输液或静脉高营养(TPN)。 【禁忌证】 1.出血素质。 2.穿刺或切开部位感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