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毫米分米的认识

毫米分米的认识

毫米分米的认识

毫米和分米都是长度单位,它们的换算关系是:1分米=10毫米。也就是说,1分米等于10个毫米,1毫米等于0.1分米。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用到这两个单位,下面我们来谈谈毫米和分米的认识。

我们来看看毫米。毫米是长度单位中的一种,通常用于测量非常小的物体或距离。比如,我们测量一根笔的长度时,可以用毫米来表示。毫米的符号是“mm”,它的发音是“miǎo mǐ”。

我们可以用毫米来表示很多物体的大小,比如说一张纸的大小、一颗种子的大小、一根头发的粗细等等。毫米也是制造业和建筑业中经常使用的单位,比如说制造一架飞机时,需要测量各个零部件的大小,这时就需要用到毫米。

接着,我们来看看分米。分米是长度单位中的一种,通常用于测量较小的物体或距离。比如说,我们测量一张桌子的长度时,可以用分米来表示。分米的符号是“dm”,它的发音是“fēn mǐ”。

分米也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单位之一,比如说我们去买衣服时,需要测量自己的身高,这时就可以用分米来表示。分米也是制造业和建筑业中经常使用的单位,比如说建造一栋大楼时,需要测量每个房间的大小,这时也需要用到分米。

可以看出,毫米和分米都是长度单位,它们的换算关系是1分米

=10毫米。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用到这两个单位来表示物体的大小或距离,它们都是非常实用的单位。无论是在制造业、建筑业还是日常生活中,我们都需要用到毫米和分米,因此学会它们的认识和使用非常重要。

小学数学认识单位教案

小学数学认识单位教案 【篇一:小学数学《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 小学三年级上(人教版)数学教材分析:这部分教材分三段进行教学,先教学毫米的认识,再教学分米的认识,最后教学单位的换算。分米的认识与毫米的认识在编排上类似,主要通过直观和操作帮助 学生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单位的换算主要是长度单位间的变换,这里限于单名数,目的是巩 固学生对长度单位之间进率的认识。学情分析:以前我们学习过量 一个物体的长度或量距离是用米和厘米作单位的,但不少学生基本 知识掌握得不牢固,概念模糊容易混淆;对上述这些出现的问题, 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要加强对比练习。让同学们明确毫米、 厘米、分米、米之间的区别,更分辨谈们之间的进率。在教学中加 强数学数量关系的分析,让学生学会分析,学会审题,提高解题能力。 设计思路:根据课标的要求及教材内容和结构,以及对学生学习情 况的分析和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本课的设计思路:1、结合教学, 向学生渗透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思想。同时培养学生 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2、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问意识、 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 长度观念。知道米、分米、厘米、毫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会用毫米、分米做单位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建立1 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2.知道1米、1分米、1厘米和1毫米相邻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 3.会进行相邻长度单位之间的化聚。 4.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会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测量。 5.在实际操作中,增强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操作技能,发展 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的建立, 会用毫米、分米做单位量出物体的长度。

小学三年级数学毫米分米的认识

小学三年级数学《毫米、分米的认识 》教案范本三篇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分米和毫米不仅是认识长度单位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学生逐步掌握测量方法和技能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三年级数学《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范本,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目标: ①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长度观念,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②引导学生探索米、分米、厘米、毫米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知道分米、毫米这二个长度单位和掌握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教学教法: 1.直观教学法。教学时利用直尺,观看分米、毫米标准的长度,观察1毫米、1分米的长度,在脑中建立表象,并让学生用生活中典型的长度帮助学生感悟用心体会。 2.练习法。学生巩固知识和形成各种学习技能需要反复的练习,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种主要的实践活动。在教学认识分米、毫米时,让学生去找生活中的典型例子做为参照物。

教学学法: 1.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和培养学生操作能力。在建立观念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的应用能力。 2.学会与人合作养成良好习惯。在估计测量中,由于毫米相对较小,容易出错,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分工完成,在课堂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 1 / 9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回忆学过的二个长度单位是什么?比划一下1米长度和1厘米的长度吗?二、教学新知 1、认识毫米,感受毫米的必要性。 2、建立毫米的表象。请你在尺子上找一找从哪里到哪里是1毫米? 用手比划一下。 师提问:生活哪些物体的长或厚约为1毫米? 3、学习厘米与毫米的关系追问:通过刚才比划和观察,你发现什么? 毫米是相对较小的长度单位,通过观察你发现。 (1)厘米与毫米有什么关系?得出1厘米=10毫米。师:拿出数学书,让学生观察其厚度,你觉得数学是多厚? (2)分米的认识 ①分米

毫米、分米的认识

毫米分米的认识 篇一:毫米、分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课题】 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教材分析】 本课为——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中信息窗1,以甜甜梦到齐天大圣为情境,以金箍棒的变化引入长度单位毫米、分米的认识。学生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并知道1米=100厘米,对1米和1厘米有一定的感知,能借助手势表示它们的长度,同时学生初步学会了测量的方法。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实际测量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能感知、估计物体的长度,进一步发展估测意识。 2在实际测量活动中,经历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的过程;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选用适当的长度单位、尺子进行测量. 3.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体会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学难点】

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选用适当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能估计物体的长度。 【教学用具】 常规:米尺、卷尺、小尺子、一元硬币、一分硬币 多媒体:课件 【学生用具】 直尺、卷尺、一元硬币、一分硬币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教师谈话:有个小朋友叫甜甜,他特别喜欢看《齐天大圣》这本书,每晚必读。这天晚上,甜甜读着、读着就睡着了,而且做了一个奇怪的梦。他梦到谁了?预设:齐天大圣。 教师谈话:对,孙悟空有一根神奇的金箍棒,它可以变长??.变成1千米长,还可以变小,变成1分米长,放在手心里。还能变得更小,变成5毫米,放在耳朵里。 观察图上呈现的数学信息,根据图上信息对话,变成1千米长,变成1分米,变成5毫米。 教师引导:可甜甜这时急了,她不知道1毫米有多长,你知道吗? 设计意图:用学生熟悉的情境导入新课,并为本课作简洁铺垫,提出问题。教师谈话: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哪些长度单位? 预设:厘米、米。 (板书:厘米、米) 教师谈话:用字母怎样表示?

毫米、分米的认识

毫米、分米的认识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用到长度单位。当我们需要测量某个物体的长度时, 我们就需要用到这些单位。其中毫米和分米是比较常用的单位。本文将探讨毫米、分米的认识。 毫米 毫米是一个十分小的单位,是长度单位中的一种。1毫米等于0.001米,也就 是说,1米等于1000毫米。在生活中,我们通常用毫米来表示一些非常小的尺寸,比如说针尖的直径、纤维的粗细等等,它们的长度往往在10毫米以下。 毫米的符号是“mm”。 在科技领域,毫米也是一种常用的单位。在电子器件中,元器件的尺寸越小, 它的性能通常越优秀。因此,毫米作为长度单位,对于电子器件的制造非常重要。同时,毫米也是3D打印中非常重要的单位。 分米 分米比毫米稍微大一点,是长度单位中的一种。1分米等于0.1米,也就是说,1米等于10分米。在生活中,我们通常用分米来表示一些比较小的尺寸,比如说 书的厚度等等,它们的长度往往在1分米以下。 分米的符号是“dm”。 分米是一种非常有用的长度单位。在建筑领域,分米是很常用的单位。比如说,测量一间房间或者一个房间的大小,我们通常会用分米来表示。分米也是很多商家打折、促销的重要单位。比如说,一些商家会把商品的价格打折到“9.9元/件”,就 是用分米来表示价格的。 相关应用 毫米和分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下面我们举几个例子。 医学领域 在医学领域中,毫米和分米是非常重要的单位。比如说,测量一个人的血压, 我们通常会用毫米汞柱来表示。同时,在医学图像处理中,毫米和分米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们需要制作X光片或者CT扫描图像,我们就需要用到毫米和分米来 表示图像的大小和位置等信息。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设计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设计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设计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设计篇1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2—4页,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一中的第1—3题,毫米、分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3、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观点,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建立 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 在建立长度观念时,对毫米、厘米、分米、米之间的关系易混淆,故教学时应讲清它们之间的关系,比较它们的长短,使学生能正确、深刻地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米尺;学生准备直尺一把、一枚一分或一角硬币、丝带、橡皮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你们猜一猜,钱老师的身高是多少? 学生猜完后教师说明:钱老师的身高是1米80厘米。

师:米和厘米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两个长度单位,请大家用手势比划一下,1米大约有多长?量哪些物体的长度一般用米作单位? 师:请大家再用手势表示一下,1厘米大约有多长?量哪些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厘米作单位? 师:我们每天上课都要用到数学课本,你们知道数学课本的长和宽大约是多少厘米吗?自己量一量。 生:数学书的长是21厘米,数学书的宽比15厘米多,比16厘米少。 师:数学书的宽比15厘米多,比16厘米少,那究竟有多长呢?你们想不想知道? 生:想! 师:要想比较准确地量出数学课本的宽,就要用一个比厘米小的长度单位——毫米来量。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毫米的认识。(板书课题) 二、探究体验,获取新知 1、认识毫米。 (1)师:1毫米有多长呢?请同学们拿起直尺认真观察:直尺上除了厘米刻度线以外,还有刻度线吗? (还有一些小刻度线,这些小刻度线把1厘米又分成了一些小格。) 教师指出:直尺上1厘米中间每一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 (2)看大屏幕上放大的直尺图 提问:从0刻度到刻度1是几厘米? 教师让学生用笔尖指着直尺上的小格数一数,在刻度0和刻度1之间有多少个小格? 提问:从刻度1到刻度2是几厘米?数一数,在刻度1和刻度2之间有多少个小格? 提问:从刻度3到刻度4是几厘米?数一数,在刻度3和刻度4之间有多少个小格? 提问:这就是说,1厘米中间有多少个小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分米、毫米的认识》说课稿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分米、毫米的认识》说课稿一、说教材: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教材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测量》的第一课时《毫米分米的认识》。 该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并且有了一定的用尺度量能力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认识分米和毫米,是日常生活中测量的需要,是对以前知识的补充。它有助于学生比较全面的认识常用的长度单位,并为以后学习千米打下基础。教材十分注重联系以前的知识,通过让学生观察直尺,体会新知分米、毫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再通过画、估、数、比、量等多种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感知。 根据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我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分米做单位量物体的长度。 2、能力目标: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发展空间观念。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并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 教学重点: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分米作长度单

位量出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让学生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二、说教法 本着“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律,这节课我所采用的教法是: 1、谈话引入法 2、现有知识与实际需要矛盾冲突法 3、直观教具和多媒体辅助教学相结合 三、说学法 新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此,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我选择如下学法:1、操作实践法2、联想类比法 四、教学准备(为了开展教学活动,我打算做如下教学准备。) 1、课件 2、为每小组准备一张估测记录单和一把没有毫米刻度的硬纸版做的尺子。 3、教师准备一把米尺、一枚一分硬币、一张电话卡等。学生自己准备常用直尺。 五、教学程序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以及教法学法的选择,我把本节课的教学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说课稿 6篇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说课稿 6篇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说课稿 1 一说教材: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有了一定的用尺度量能力的基础之上进行教学的。 对于新的计量单位毫米,学生通过使用直尺,已经有了一些感性认识,计量单位分米虽然不常用,但它对学生理解长度单位间的十进关系是很有必要的。新的课程标准的根本目的在于为个体的发展服务。个性的`和谐,理性的培养,情操的陶冶,身心发展的平衡等都是新课标所追求的目标。基于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除了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这个知识目标外,重在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存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简单的推理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________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在操作中培养学生的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说教法和学法: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情感态度、培养能力的关系。在《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学中,为了不让学生一味的接受和积存知识,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我们注重借助直观教具和多媒体,运用多种方式,以学生为学习主体,让学生分小组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他们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在轻松的氛围中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一系列活动,互相合作,集体探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 三说教学过程:

一、用自主探究,育实践能力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让学生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以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基于此,《分米和毫米的认识》中,对于分米的教学,我把空间留给了学生,让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通过实验、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自主探究。例如教师问:关于分米你已经知道了些什么?接着出示1分米的尺,让学生理解1分米在尺上的长度,并通过找一找、说一说、比一比、估一估、画一画、数一数、量一量等环节加深对一分米长度的印象,通过自已的操作来发现知识,学习知识。 二、以层层引入,导数学新知接受式的学习固然同样给了学生科学概念的结论,却没有给学生一个探索和探险的经历,学生随之失去了培养科学精神、科学观念、科学方法的机会。会发现学生把知识抛得很快,究其原因,是学生缺乏对教学知识主动的建构过程。因此,教学《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时,对于米、分米、厘米、毫米的进率关系,我们没有硬性灌输,而让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经验出发对教师所讲的1小格就是1毫米,10厘米就是1分米,重新加以解释,重新建构起新的认知结构。 在比较、分析、推理之后,学生形成了新的知识体系,也就是不同单位的长度: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从而真正地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某些实际问题。在认识毫米时,教师先让学生量一量数学书的厚度,问:你发现了哪些有关毫米的知识?当学生说出直尺上一小格就是1毫米时,教师立刻出示课件并引导问:那么1厘米有多少毫米呢?让学生来数一数,得出1厘米=10毫米。教师继续问:那么哪些物体的长度或厚度大约是1毫米呢?请学生量一量,了解生活中一毫米厚的物体有哪些,加深对毫米的认识。 三、让趣味练习,促知识巩固《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富于挑战性的,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及交流等等数学活动。可是在稍显枯燥的练习中,如何来体现数学学习的挑战性,如何让数学练习也能深深的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呢?我们设计了小明的日记这一环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学设计[修改版]

第一篇:《毫米、分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毫米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熟悉长度单位毫米,初步建立1毫米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2.会使用合适的单位来表示长度,会进行简单的长度测量. 3.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和合理推理的能力。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的思想。 教学重点: 使学生熟悉长度单位毫米,初步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形成表象,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并应用概念正确表示物体的长度. 学生准备:1分硬币、直尺、橡皮、磁卡、大头针、订书针 教师准备:磁卡、直尺、米尺、测量记录单、1分硬币、卡纸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回顾1厘米和1米: 师:大家好,今天这节课就由我和同学们一起来完成,如在上课中有什么不会的或不明白的地方可以举手问,让我们一起来帮你解决。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你记忆的宝库,回忆一下我们在二年级学过了哪些长度单位呢?请举手说一说。 生:厘米、米 师:现在请同学们拿出直尺找一找1厘米,并且用手势比划一下?(学生比划) 师:在请同学们看看老师的米尺,伸开你的双臂比划一下1米有多长?(学生比划,教师举起1米长的米尺验证) 2、故事设疑:师:好的,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了1厘米和1米长度,今天森林里的动物也开展了测量身长的活动,可是粗心的狐狸大姐忘记了写长度单位,你能帮他填上吗? 动物身长(幻灯2) 长颈鹿身长5 鸽子身长20 蚂蚁身长5 蜜蜂身长10

师:谁愿意说一说? 生1:长颈鹿5米,鸽子20厘米,蚂蚁5厘米,蜜蜂10厘米。 师:有不同意见吗?蚂蚁和蜜蜂的单位你们同意吗? 生:5厘米的蚂蚁太大了,不可能的。 是的。(你是一个会借助比较发现问题的小朋友,这种学习方法老师非常喜欢。 师:那同学们就在直尺上找一找5厘米有多长?生:在直尺上找5厘米。 师:是不是太长了呀,在第一排中的动物身长可以准确的用米和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来表示, 但对于第二排一些动物的身长来说,我们以前学过的长度单位就不能表示了,需要学习新的长度单位。 3、量数学书的宽的,引出课题(幻灯3) 师:在学习新的长度单位前先请同桌合作用直尺量一下数学书的宽的。(同桌合作测量18厘米多一些)师:在你测量时遇到了什么问题?生:不够整厘米。 师:那怎么办?当测量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时,我们就要用比厘米小的单位——毫米来表示。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认识毫米这个新朋友吧。 板书:认识毫米 二、毫米教学 1、借助硬币感知1毫米,认识1毫米。 师:请看,张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生:硬币 师:几分的硬币?请你看一看生:一分硬币 师:这个1分硬币的厚的就是1毫米。(出示一分硬币,指出一分硬币就是1毫米。) 同学们拿出你的硬币,让我们一起感知一下1毫米,请将左手的拇指和食指轻轻捏住,右手抽去硬币,手指的缝隙就是1毫米长。 师:你能在直尺上找出1毫米吗?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看大屏,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幻灯4) 生:直尺上两个相邻的较长刻度之间是1厘米,两个最短刻度之间的一小格就是1毫米。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1毫米的长度,就是直尺上最小得1小格。也就是直尺上的每小格都是1毫米。

二年级数学《分米、毫米的认识》教案

二年级数学《分米、毫米的认识》教案 二年级数学《分米、毫米的认识》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二年级数学《分米、毫米的认识》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二年级数学《分米、毫米的认识》教案1 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2.知道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形成初步的知识体系。 3.进一步发展同学的估测意识和估测能力。 4.培养同学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 怎样正确使用毫米、分米丈量物体的长度。 教具准备 课件,纸尺,直尺,卷尺,一分硬币。 公开课教案JIAOXUESHEJI数学三年级培训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老师有个惊喜的发现,发现大家都长高了!你现在有多高,知道吗? 生1:我1米32厘米。 生2:我1米37厘米。 师:请大家估一估,有多高? 生1:大约有1米30厘米吧! 生2:高1米35厘米。 答:答案不统一,要想准确地知道他的身高怎么办呢? 生:量一量。 师:谁能帮他丈量一下?(指名3人用卷尺丈量,实物投影仪上展示丈量结果。) 板书:1米39厘米 师:刚才谁估测的比较接近1米39厘米? 师:这里面有咱们学的几个长度单位? 生:两个,米和厘米。 师:那么1米有多长呢?用手势表示一下。(黑板上贴出1米长的纸条) 1厘米呢?用手势表示一下。(黑板上贴出1厘米长的纸条)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1米等于100厘米。 二年级数学《分米、毫米的认识》教案2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 2. 使学生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3. 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教学过程 一、铺垫练习 1. 提问:你己经知道了哪些长度单位?你能用手势表示一下1米、1厘米有多长吗?这两个长度单位中,哪一个大,哪一个小?1米等于多少厘米?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说课稿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说课稿《分米和毫米的认识》说课稿范文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说课稿1 教学目标: 1、在测量活动中,明确毫米、分米产生的实际意义,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表象。 2、在观察、猜想、验证等实践活动中掌握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的进率。 3、在实际的测量活动中,初步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度量物体长度。 4、逐步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 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毫米、厘米、分米、米的关系。 教学准备: 课件、直尺、硬币、磁卡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引发思考 师:(出示市场上新上市一种儿童饮料)你能先估计饮料盒的高度,再测量出它的高吗? 学生汇报测量的结果。 师:同学们测量时8厘米多的部分不够1厘米,我们用厘米无法精确表示测量的物体长度时,我们需要用到比厘米还小的长度单位:毫米。

【设计意图:通过小小饮料盒的测量活动,帮助学生在已有经验基础上体会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一)认识毫米 1、认识毫米,建立1毫米的表象。 师:你都知道毫米哪些知识?1毫米在直尺上怎样表示?(直尺上最小的格的长度是1毫米。)把你找的1毫米指给同桌看一看。 让我们来一次体验之旅:时间2分钟,在你们的学具袋中看一看、找一找、摸一摸、捏一捏找找1毫米,再动手测量一下验证验证。看谁找到得多? 生1:通过测量我发现1分硬币的厚度约是1毫米。 生2:通过测量我发现1张磁卡厚度约是1毫米。 生3:通过测量我发现字的宽度约是1毫米。 生4:通过测量我发现1张光盘厚度约是1毫米。 师:你能用自己的方法记住1毫米大约有多长? (学生捏一捏1张光盘或1分硬币或1张磁卡厚度、比手势等方法建立1毫米空间观念)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初步建立1毫米表象后,让学生自主地去寻找1毫米,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独立性、主动的在头脑中建构1毫米的表象。】 2、联系生活实际,进一步认识毫米。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毫米是常用的长度单位。你知道哪些地方用到毫米了吗?(课件)为什么这些物体的长度、高度或厚度要用毫米作单位? 生:毫米做单位测量结果更加精确。 【设计意图:寻找生活中的毫米,有利于使学生更加明确毫米的作用,同时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探究毫米、厘米之间关系。 师:毫米与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怎样验证这个猜测?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案六篇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案六篇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学会估测,提高估测能力。 3、组织有效的活动,激活参与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 2、使学生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教学具准备: 每人一条1分米长的纸条,1分硬币,磁卡,1厘米、1米的纸条,直尺,白纸1叠、米尺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出示身高图。 问:你知道这个小朋友在干什么吗?(量身高)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小朋友的身高是多少,齐读:1米32厘米

这里面用到了两个什么单位?(长度单位)分别是什么?(板书:米厘米) 2、复习米和厘米。 1米有多长?用手比划一下1米有多长,贴出1米纸条。问:你感觉1米比较怎样?所以我们一般用米作单位来量一些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 1厘米有多长?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有多长,贴出1厘米的纸条。问:你感觉1厘米的长度怎样?所以我们一般用厘米作单位来量一些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3、导入。 我们感觉1米和1厘米的长度相差太大了。如果我们要去量课桌的长,用米作单位太大了,用厘米作单位又太小了,所以我们今天要认识米和厘米之间的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分米。(板书) 二、思索探究,交流共享: (一)认识分米 1、师贴出纸条,指出:这张纸条的长就是1分米。 请学生也拿出相同的纸条,问:这张纸条的长就是什么? 2、我们周围哪些物体的长大约是1分米?举例说明。(插座的四条边、软盘的边) 3、师:分米和厘米都是长度单位,那么它们之间有没有什么关系呢?怎样证实你的猜测?用直尺量一量纸条。得出结论,板书:1分米=10厘米 4、判断:读:我的文具盒,长大约20厘米,宽大约10厘米。 你能换种说法吗?

小学三年级数学《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小学三年级数学《毫米、分米的相识》教案1 教学目标: ①使学生相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长度观念,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②引导学生探究米、分米、厘米、毫米间的联系,培育学生的视察实力、细心、仔细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知道分米、毫米这二个长度单位和驾驭1米=10分米、1分米=10 厘米、1厘米=10毫米。 教学教法: 1.直观教学法。教学时利用直尺,观看分米、毫米标准的长度,视察1毫米、1分米的长度,在脑中建立表象,并让学生用生活中典型的长度帮助学生感悟专心体会。 2.练习法。学生巩固学问和形成各种学习技能须要反复的练习,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种主要的实践活动。在教学相识分米、毫米时,让学生去找生活中的典型例子做为参照物。 教学学法: 1.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和培育学生操作实力。在建立观念的同时,进一

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实力和实际的应用实力。 2.学会与人合作养成良好习惯。在估计测量中,由于毫米相对较小,简单出错,采纳小组合作学习,分工完成,在课堂中培育了学生的合作实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打算 回忆学过的二个长度单位是什么?比划一下1米长度和1厘米的长度吗? 二、教学新知 1、相识毫米,感受毫米的必要性。 2、建立毫米的表象。请你在尺子上找一找从哪里到哪里是1毫米?用手比划一下。 师提问:生活哪些物体的长或厚约为1毫米? 3、学习厘米与毫米的关系追问:通过刚才比划和视察,你发觉什么? 毫米是相对较小的长度单位,通过视察你发觉。 (1)厘米与毫米有什么关系?得出1厘米=10毫米。师:拿出数学书,让学生视察其厚度,你觉得数学是多厚? (2)分米的相识 ①分米 出示一条10厘米长的小棒,让学生估,引出这条是10厘米。

毫米分米的认识

毫米、分米的认识 毫米、分米的认识 设计意图: 导入部分,让学生经历测量常见物体长度的过程,引出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让学生感到分米和毫米的建立是日常测量的需要。 本节课注意从感性入手,借助直观演示,充分调动学生动手操作的积极性。通过看、数、比、量使学生对长度单位1毫米、1分米形成深刻的印象,建立表象。然后通过对直尺的观察,放手发动学生独立探索厘米与毫米之间的关系,知道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巩固练习部分,设计习题使学生灵活掌握所学知识。 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分米、毫米,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在动手实践中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到学习数学的有用之处。 3、在实际操作中养成细心、认真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 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的形成过程。 教学用具: 米尺、学生直尺、准备测量的物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测量物体长度时,要用到长度单位,我们学过的长度 单位有哪几个? 生:米和厘米。 师:请大家用手势表示1米大约有多长?1厘米呢? 生:用手势表示1米、1厘米的长度。 师:量哪些物体的长度用米作单位合适?哪些用厘米合适?

生:回答哪些物体的长度用米作单位合适,哪些用厘米合适。 师: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测量一下桌面的长度、课本的长度、硬币的厚度,汇报时要汇报你测量了物体哪一部分的长度,长度是多少? 生:进行分组测量,并按要求进行汇报。 师:在测量中同学们是不是遇到什么问题了? 生:谈测量中遇到的问题。 师: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再来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毫米。 师:板书课题――毫米、分米的认识 教师点评: 通过实际测量,学生发现了已有知识解决不了的问题,从而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欲望。 二、新课。 1、认识毫米。 师:拿出直尺找0刻度,再找1厘米、2厘米。 生:找0刻度、再找1厘米、2厘米。 师:观察直尺1厘米之间每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用mm 表示,1毫米比1厘米短。 生:观察。 师:用铅笔尖数一数1厘米里有几个小格。 生:10个。 师:10个小格,就是10毫米。 师: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厘米和毫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学生讨论。 师:通过数我们知道1厘米=10毫米。 师:板书――1厘米=10毫米(mm) 师:用手在直尺上比一比,1毫米有多长,哪些物品的厚度约是1毫米。 生:用手在直尺上比一比1毫米有多长,估计身边哪些物品的厚度是1毫米。

分米和毫米认识 教学设计(共5篇)

分米和毫米认识教学设计〔共5篇〕 第1篇:认识分米和毫米教学设计认识分米和毫米 淮阴小学:卢婷 教学内容: 二年级下册第52~54页的例 1、例2和“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通过动手操作体验,进一步开展学生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的能力。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进一步开展估测意识。 3.能灵活运用观察、比拟、推理等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1毫米、1分米的实际长度及学会用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教学难点: 建立1毫米、1分米的表象。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米尺、学生尺以及可度量长度的物体假设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你们看,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么?量身高,你知道他的身高是多少吗? 预设:120厘米还有其他的说法吗?1米20厘米 我们之前学习过米和厘米,今天我们就要学习新的长度单位朋友分米。 二、认识分米 新课教授:请你给小吸管量一量他的身高量出来是多少?10cm 10cm还有一个更好听的名字叫做1分米谁能说说小吸管的身高是多少?

1、指一指一分米。从哪到哪是1分米?同桌互相说一说。组织交流。1分米里面有几个1厘米?所以我们能够得出什么结论?1分米=10厘米感受一分米的长短。我们直接来比划出1分米,不能动喔!请同桌用直尺量一量,哪些人比划得准呢?感受到1分米了吗?那赶快把它画下来。 2、画一画一分米,交流易错点。 3、找一找,请你静静地观察,谁先找到就送给你。〔学生说出第1个,老师验证;第二个学生自己验证,找对肯定,找错说建议。〕 4、数一数在米尺上能不能找到1分米呢?出示米尺图,指名答复。板书:1米=10分米 5、估一估。小朋友们对1分米啊,已经很有感觉了。有了这个1分米,我们就能估出身边很多物体的长度。比方说我们的课桌,请你用自己身体尺创造出的1分米去估一估课桌的宽、课桌的高大约是几分米呢?用手势告诉我,谁估得准呢? 6、量一量想要知道刚刚估的数据对不对我们就要准确的测量,再同桌合作用米尺量一量。学生量,交流。 三、认识毫米 过渡我们今天还有一个新的朋友他有点害羞,我们一起把他找出来好不好出示降雨量图适当解释降雨量完善板书认识分米和毫米。 1.指一指:1mm 有多长呢?想一想,哪里可以找到1毫米? 结合学生的发言,通过课件演示,小结:是啊,尺上有很多小格,直尺上1厘米中间每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课件在不同小格闪红线〕请小朋友在自己的尺上指一指,同桌互相指一指。都找到1毫米了吗? 2.找一找:小朋友真棒!在自己的尺上找到了1毫米,那我们桌上还有这么多材料,你能不能也找到1毫米呢?请你来找一找,用尺子量一量。〔板书:指、找、量〕 学生交流、展示、验证、体验,感受1毫米: 例:学生说磁卡的厚度是1mm,5角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mm。

新青岛版二年级数学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

新青岛版二年级数学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今天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新青岛版二班级数学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新青岛版二班级数学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1 一、说教材 认识分米和毫米这一课的教学内容,是苏教二班级的一个知识。本课学习是建立在学生学习过米和厘米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学生尺和米尺,会数学生尺上的大格和小格,知道1厘米是10小格,1米=100厘米。因此,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下面3点:1、认识新的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会用打手势的方法比划1分米和1毫米。2、掌握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3、培育学生的学习爱好,让学生主动参加教学活动,并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学重点:认识新的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教学难点:理解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二、教法和学法 1、直观演示 通过形象生动的课件演示,学生在观察和对比中体会新的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领悟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老师主导,学生主体 在老师的引导下,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乐

观性,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逐步认识1分米、1厘米。 三、教学过程 1、复习引新 (1)实物展示平台展示一把学生尺 提问:同学们,老师这里现在有一把学生尺,你能来介绍一下有关这把学生尺的知识吗? 设计目标:让学生产生回忆,联想曾经学过的知识米和厘米,知道学生尺分大格和小格,1大格是10小格。每1大格就是1厘米。 (2)画一条长10厘米的线段 提问:你能猜一猜老师准备用怎样的一句话介绍这条线段有多长吗? 设计目标:设疑,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 (3)今天,我们一起来继续学习长度单位。 2、新授 (1)出示情景(课件演示)教学分米 提问:从小男孩的介绍中,你发现新的长度单位是谁了吗?(学生:分米) 活动一: 要求:1、从你的直尺中找出1分米有多长。 2、用手比划一下1分米有多长。 设计目标:初步认识新的长度单位分米。感受1分米有多长。 活动二: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 点 认识分米、毫米、千米 1、分米用字母dm表示,1分米写成1dm 2、毫米用字母mm表示,1毫米写成1mm 3、千米用字母km表示,1千米写成1km 米、分米、厘米、毫米、千米之间的换算 1、1厘米=10毫米或1cm=10mm 2、1分米=10厘米或1dm=10cm 3、1米=100厘米或1m=100cm 4、1米=10分米或1m=10dm 5、1千米=1000米或1km=1000m 感受1分米、1毫米、1千米间的实际长度 1、一张IC卡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2、1扎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3、公共汽车两站地间的距离大约是1千米 4、根据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铅笔有多长(分米、毫米的认识) 知识点: 通过实际测量,了解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 1 / 6

系。 1分米=10厘米或1dm=10cm; 1米=10分米或1m=10dm; 1厘米=10毫米或1cm=10mm; 2.知道1分米或1毫米的实际长度。 3.能利用长度单位之间关系进行单位换算 1千米有多长(千米的认识) 知识点: 1.体验1千米有多长。 2.了解千米和米之间的关系;1千米=1000米或 1km=1000m。 3、能正确使用长度单位。 1、毫米、分米的认识: (1)会用厘米估计常见物体的长度,并在实际测量中引出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 (2)通过测量活动,实际感受1毫米和1分米大约有多长,会用毫米和分米作为长度单位进行估计。 (3)知道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进率,能根据具体情境选择恰当的长度单位,会用这些长度单位进行测量。 (4)能完成有关的计算和应用,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 2 / 6

认识分米和毫米

认识分米和毫米 什么是分米和毫米? 分米和毫米是表示长度的单位,它们是公制单位制中比较常用的小单位。在日 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分米和毫米来表示纸张的大小、物品的尺寸、衣服的尺码等。 分米 分米是一种长度单位,它的符号为“dm”,是公制长度单位制中的一种基本单位。分米的定义是:一米等于十个分米,即1m=10dm。 毫米 毫米是一种长度单位,它的符号为“mm”,是公制长度单位制中的一种基本单位。毫米的定义是:一米等于一千毫米,即1m=1000mm。 分米和毫米的换算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通常需要将分米和毫米进行换算。下面是分米和毫米的常 见换算方式。 分米和毫米的换算 1dm=10mm 毫米和分米的换算 当我们需要将毫米换算成分米时,只需要将毫米数量除以 10即可。例如:•120 mm = 12 cm •500 mm = 50 cm 当我们需要将分米换算成毫米时,只需要将分米数量乘以 10即可。例如:• 5 dm = 50 mm •8 dm = 80 mm 分米和毫米的应用 分米和毫米在测量中的应用 分米和毫米在测量中是非常常见的单位,例如: •测量一个水杯的高度为 10cm;

•查找一张A4纸的尺寸为 21cm x 29.7cm; •测量一个书桌的长度为 1.2m,即 120 cm; 分米和毫米在制作中的应用 在生产制作过程中,分米和毫米也是常见的单位,例如: •计算织物的长度与宽度; •按照标准尺寸制作衣服; •计算零件的规格尺寸等。 总结 认识分米和毫米有助于我们更加准确地进行测量和制作工作。在进行分米和毫米的换算时,只需要根据10的倍数进行计算即可。在实际生活或工作中,我们应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单位,并且掌握好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