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3届山东省部分地区高三5月语文试卷汇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2023届山东省部分地区高三5月语文试卷汇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文言文阅读

2023届山东省济宁市高考三模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

初,霍氏①奢侈,茂陵徐生曰:“霍氏必亡。夫奢则不逊,不逊必侮上。侮上者,逆道也。在人之右众必害之霍氏秉权日久害之者多矣天下害之而又行以逆道不亡何待” 乃上疏言:“霍氏泰盛,陛下即爱厚之,宜以时抑制,无使至亡。”书三上,辄报闻。其后霍氏诛灭,而告霍氏者皆封,人为徐生上书曰:“今茂陵徐福,数上书言霍氏且有变,宜防绝之。乡使福说得行,则国无裂土出爵之费,臣无逆乱诛灭之败。往事既已,而福独不蒙其功,唯陛下察之。”上乃赐福帛十匹,后以为郎。帝②初立,谒见高庙,大将军光骖乘,上内严惮之,若有芒刺在背。后车骑将军张安世代光骖乘,天子从容肆体,甚安近焉。及光身死而宗族竟诛,故俗传霍氏之祸萌于骖乘。

班固赞曰:霍光受襁褓之托,任汉室之寄,匡国家,安社稷,拥昭,立宣,虽周公、阿衡③何以加此!然光不学亡术,闇于大理,阴妻邪谋,立女为后,湛溺盈溢之欲,以增颠覆之祸,死才三年,宗族诛夷,哀哉!

臣光④曰:霍光之辅汉室,可谓忠矣。然卒不能庇其宗,何也?夫威福者,人君之器也。人臣执之,久而不归,鲜不及祸矣。以孝昭之明,十四而知上官桀之诈,固可以亲政矣,况孝宣十九即位,聪明刚毅,知民疾苦。而光久专大柄,不知避去,多置亲党,充塞朝廷,使人主蓄愤于上,吏民积怨于下,切齿侧目,待时而发。其得免于身幸矣,况子孙以骄侈趣之哉!虽然,向使孝宣专以禄秩赏赐富其子孙,使之食大县,奉朝请,亦足以报盛德矣;乃复任之以政,授之以兵,及事丛衅积,更加裁夺,遂至怨惧以生邪谋,岂徒霍氏之自祸哉?亦孝宣酝酿以成之也。

(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十七》)

【注】①霍氏:指西汉权臣霍光家族。霍光,官至大司马大将军,历经汉武帝、汉昭帝、汉宣帝三朝。②帝:指西汉宣帝。③阿衡:商代官名,常代指商代开国名臣伊尹。④光:司马光。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人之右/众必害之/霍氏秉权/日久害之者多矣/天下害之而又行/以逆道不亡/何待/

B.在人之右/众必害之/霍氏秉权日久/害之者多矣/天下害之而又行/以逆道不亡/何待/

C.在人之右/众必害之/霍氏秉权日久/害之者多矣/天下害之/而又行以逆道/不亡何待/

D.在人之右/众必害之/霍氏秉权/日久害之者多矣/天下害之/而又行以逆道/不亡何待/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骖乘,指站在车右陪乘或担任警卫的人。古时乘车尊者居左,御者居中,骖乘居右。

B.颠覆,文中是覆灭之意,与《六国论》“至于颠覆,理固宜然”中的“颠覆”意思相同。

C.禄秩,指官吏的禄位、俸禄。文中假设皇帝赏赐禄秩给霍氏子孙,就会使他们变得富有。

D.徒,文中是只、仅仅的意思,与《孔雀东南飞》中“徒留无所施”的“徒”意思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徐福预言霍氏一定会被诛灭,于是向皇帝提出了抑制霍氏权势以使其免于覆亡的建议。在霍氏被诛灭之后,徐福与告发者一起得到封赏。

B.霍光和张安世曾经分别作为骖乘,陪同汉宣帝前去祭祀汉高祖。但二人给宣帝带来的感受不同,民间认为这是霍氏遭受诛灭之祸的开端。

C.班固对霍光的功绩给予了很高评价,认为霍光辅佐幼主,身担重任,匡扶国家社稷,先后辅佐昭帝、拥立宣帝,与周公、伊尹相比也毫不逊色。

D.司马光认为霍光辅佐汉室可以说是忠心耿耿,汉宣帝如果对霍氏子孙多加赏赐,让他们享食大县,定期参加朝会,就足以报答霍光的功德了。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往事既已,而福独不蒙其功,唯陛下察之。(4分)

(2)人臣执之,久而不归,鲜不及祸矣。(4分)

14.司马光认为霍光家族被诛灭的原因有哪些?(3分)

2023届山东省潍坊市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张守珪,陕州河北人也。守珪仪形瑰壮,善骑射,性慷慨,有节义。时卢齐卿为幽州刺史,深礼遇之,常共福而坐,谓曰:“足下数年外必节度幽、凉,为国之良将,方以子孙相托,岂得以僚属常礼相期耶?”先是,契丹及奚连年为边患,契丹衙官可突干骁勇有谋略,颇为夷人所伏。赵含章、薛楚玉等前后为幽州长史,竟不能拒。及守珪到官,频出击之,每战皆捷。契丹首领屈刺与可突干恐惧,遣使诈降。守珪察知其伪,遣右卫骑曹王悔诣其部落就谋之。悔至屈刺帐,贼徒初无降意,乃移其营帐渐向西北,密遣使引突厥,将杀悔以叛。会契丹别帅李过折与可突干争权不叶,悔潜诱之,斩屈刺、可突干,尽诛其党,率余众以降。守珪因出师次于紫蒙川,大阅军实,宴赏将士,传屈刺、可突干等首于东都,枭于天津桥之南。

(节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五十三》)

材料二

(开元二十二年甲戌,冬,十二月)乙巳,幽州节度使张守珪斩契丹王屈烈及可突干,传首。时可突干连年为边患,赵含章、薛楚玉皆不能讨。守珪到官,屡击破之。可突干迫困,遗使诈降,守珪使管记王悔就抚之。悔至其牙帐,察契丹上下初无降意,但稍徙营帐近西北,密遣人引突厥,谋杀悔以叛;悔知之。牙官李过折与可突干分典兵马,争权不叶,悔说过折使图之。过折夜勒兵斩屈烈及可突干,尽诛其党,帅余众来降。守珪出师紫蒙川,大阅以镇抚之。

(开元二十三年乙亥,春,正月)上美张守珪之功,欲以为相。张九龄谏曰:“宰相者,代天理物,非赏功之官也。”上曰:“假以其名而不使任其职,可乎?”对曰:“不可。惟名与器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也。且守珪才破契丹陛下即以为宰相若尽灭襄厥将以何官赏之?”上乃止。二月,守珪诣东都献捷,拜右羽林大将军,兼御史大夫,赐二子官,赏贵甚厚。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三十》)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3

分)

且A守B珪C才D破E契F丹G陛H下I即J以K为L宰M 相N若O尽P灭Q 奚R厥S 将T以U何V官W赏X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足下,古代下称上或称同辈的敬词。《孔雀东南飞》中“足下蹑丝履”的“足下”与此不同。

B.东都,历代王朝在京师以东的都城,具体城市不一。隋唐时期指洛阳,当时京都在长安。

C.初,原本,本来,与陶渊明《桃花源记》中“初极狭,才通人”的“初”含义相同。

D.勒兵,指挥军队。此处“勒”的意思是由成语“悬崖勒马”中“勒”的意思引申来的。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契丹王屈刺、可突干被李过折斩除后,张守珪举行大规模阅兵活动,以镇抚契丹和突厥;将屈刺、可突干的头颅传送到东都。

B.皇帝赞赏张守珪的战绩,并要拜他为宰相,遭到大臣张九龄的极力反对;后来皇帝对他加官并赏赐,赐其子以官职。

C.材料一记载历史力求客观公允。如用“骁勇有谋略,颇为夷人所伏”这样不乏褒扬的语言评论犯边的契丹将领可突干。

D.材料二的对话描写能折射出人物的性格,可圈可点。如张九龄劝阻皇帝的语言描写,表现了张九龄敢于直谏的性格特点。

13.把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守珪察知其伪,遣右卫骑曹王悔诣其部落就谋之。

(2)牙官李过折与可突干分典兵马,争权不叶,悔说过折使图之。

14.司马迁认为“列传者,谓列叙人臣事迹,令可传于后世”,宋神宗认为《资治通鉴》“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请据此分析两则材料的异同。(3分)

2023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文本一:

赞曰:书契之兴,肇乎中古,绳文鸟迹,不足可观,末代去朴归华,舒笺点翰,争相夸尚,竞其工拙。逮乎钟、王以降,略可言焉。钟繇虽擅美一时,亦为迥绝,论其尽善,或有所疑,至于布纤浓,分疏密,霞舒云卷,无所间然。然其体则古而不今字则长而逾制语其大量以此为瑕献之虽有父风,殊非新巧。观其字势疏瘦,如隆冬之枯树;览其笔踪拘束,若严家之饿隶。子云近出,擅名江表,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行行若萦春蚓,字字如绾秋蛇;以兹播美,非其滥名邪!此数子者皆誉过其实。详察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观其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烟霏露结,状若断而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直。玩之不觉为倦,览之莫识其端,心慕手追,此人而已。

(选自李世民《王羲之传论》)

文本二:

夫学书之法,先于研墨,凝神静虑,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则筋脉相联,意在笔前,然后作字。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齐平,此不是书,但得其点画耳。昔宋翼尝作是书,繇乃叱之,遂三年不敢见繇,潜心改迹。每作一波,常三过折;每作一撇,常隐锋而为之;每作一横画,如列阵之排云;每作一戈,如百钧之弩发;每作一点,如危峰之坠石;每作一屈折,曲折如

钢钩;每作一牵,如万岁之枯藤;每作一放纵,如足行之趋骤。状如惊蛇之透水,激楚浪以成文。似虬龙之蜿蜒,谓其妙也;若鸾凤之徘徊,言其勇也。摆拨似惊雷掣电,此乃飞空妙密,顷刻沉浮。统摄铿锵,启发厥意,能使昏迷之辈,渐觉称心;博识之流,显然开朗。

(选自王羲之《启心章第二》)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将加句读处的字母写在答题卡上。(3分)

然A其B体C则D古E而F不G今H字I则J长K而L逾M制N语O其P大Q 量R以S此T为U瑕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赞”,赞叹、赞美,同成语“不赞一词”的“赞”意思不同。

B.“逮”,及、等到,与《陈情表》中“逮奉圣朝”的“逮”意思相同。

C.江表,即江外,在古代中原人看来,江南地区在长江以外,故江南即江外。

D.“播”,传扬,与《谏太宗十思疏》中“仁者播其惠”的“播”意思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本一评论王献之和子云的书法,认为他们的书法作品一个缺少创新,一个则缺少大丈夫的豪气,都是名不副实。

B.文本一认为王羲之的字,一点一划都极其工整,整体看,像云烟弥漫、玉露凝结,笔划似断实连,让人在游玩之余消除疲倦。

C.文本二认为如果笔画平直呆板,字写得像摆算盘珠子,上下前后方正整齐,那就不能算是真正的书法。

D.文本二中王羲之认为好的书法应该遒劲有力,还能使蒙昧的人逐渐感到心情顺遂,使博识的人更加通达开朗。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详察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

(2)每作一戈,如百钧之弩发;每作一点,如危峰之坠石。

14.文本一、二都谈到了魏晋书法家钟繇,各有何作用?(3分)

2023届山东省高考考前模拟(二)语文试卷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杜)中立,字无为,以门荫历太子通事舍人。开成初,文宗欲以公主降士族,谓宰相日:“民间修昏姻不计官品而上阀阅,我家二百年天子,顾不及崔、卢耶?”诏宗正卿取世家子以闻。中立及校书郎卫沫得召见禁中,拜著作郎。月中,迁光禄少卿、驸马都尉,尚真源长公主。中立数求自试愦愦不乐因言朝廷法令备具吾若不任事何赖贵戚挠天下法耶帝闻异之转太仆卫尉二少卿历左右全吾大将军。京师恶少优戏道中,具驺唱珂卫,自谓“卢言京兆”,驱放自如。中立部从吏捕系,立棰死。迁司农卿。绳吏急,反为中伤,左徙庆王傅。久之,复拜司农卿,入谢,帝曰:“卿用法深,信乎?”答曰:“毂下百司养名不肯事,如司农尤丛剧。陛下无遽信流言,假臣数月,事可济。”帝许之。初,度支度六宫飨钱移司农,司农季一出付吏,大吏尽举所给于人,权其子钱以给之,既不以时,黄门来督责慢骂。中立取钱纳帑舍,率五日一出,吏不得为奸,后遂以为法。加检校右散骑常侍。京兆尹缺,宣宗将用之,宰相以年少,欲历试其能,更出为义武节度使。旧徭车三千乘,岁挽盐海濒,民苦之。中立置“飞雪将”数百人,具舟以载,自是民不劳,军食足矣。大中十二年,大水泛徐、兖、青、郓,而沧地积卑,中立自按行,引御

水入之毛河,东注海,州无水灾。卒,年四十八,赠工部尚书。中立居官精明,吏下寒栗畏伏。中虽坐累免,及复用,亦不为宽假。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中立数求自试/愦愦不乐/因言朝廷/法令备具/吾若不任/事何赖贵戚桡天下法耶/帝闻异之/转太仆少卿/历左右金吾大将军/

B. 中立数求自试/愦愦不乐/因言/朝廷法令备具/吾若不任事/何赖贵戚桡天下法耶/帝闻异之/转太仆少卿/历左右金吾大将军/

C. 中立数求/自试愦愦不乐/因言/朝廷法令备具/吾若不任/事何赖贵戚桡天下法耶/帝闻异之/转太仆少卿/历左右金吾大将军/

D. 中立数求/自试愦愦不乐/因言朝廷/法令备具/吾若不任事/何赖贵戚桡天下法耶/帝闻异之/转太仆少卿/历左右金吾大将军/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字,是在本名之外另取的与本名意思有一定关联的名字,字与名的意思不得相反。

B. 门荫,指子孙因先辈有功而获得人仕的权利,是除科举考试之外人仕的一条途径。

C. 司农,即司农寺,古代官署名,掌粮食积储、仓廪管理等事务,长官为司农寺卿。

D. 六宫,指天子的正寝和五处燕寝,即皇后和妃嫔的住处,也可用于指皇后和妃嫔。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杜中立执法严明,重惩不羁恶少。他执法严格,皇帝也有所耳闻;有京城恶少在路上耍杂戏,言行不羁,他派随从官吏前去抓捕,并处死恶少。

B. 杜中立实施新规,防止官员舞弊。有官员舞弊,挪用款项,六宫的饭食钱不能及时下发,他将相关款项收归钱库,及时发放,解决了这一问题。

C. 杜中立以船代车,减轻百姓之苦。他任义武节度使时设置“飞雪将”,以船运输物资,改变了徭役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的状况,碱轻了百姓负担。

D. 杜中立妥善治水,保障治所安全。大中十二年,大水泛滥,多地发生水灾,他亲自巡视,运用导引之法治水,使徐、兖、青、郓四州皆免遭水灾。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陛下无遽信流言,假臣数月,事可济。

(2)中虽坐累免,及复用,亦不为宽假。

14. 杜中立受文宗召见,升任驸马都尉、娶到真源长公主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说明。(3分)

2023届山东省济南市名校高三下学期5月第三次模拟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书何易于

【唐】孙樵

何易于尝为益昌令,县距刺史治所四十里。刺史崔朴尝乘春自上游多从宾客歌酒,泛舟东下,直出益昌旁。至则索民挽舟。易于即腰笏引舟上下。刺史惊问状。易于曰:“方春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夺易于为属令当其无事可以充役。”刺史与宾客跳出舟,偕骑还去。

益昌民多即山树茶,利私自入。会盐铁官奏重榷管①,诏下所在不得为百姓匿。易于视诏曰:“益昌不征茶,百姓尚不可活,矧②厚其赋以毒民乎!”命吏铲去。吏争曰:“今铲去,罪愈重,吏止死,明府公宁免窜海裔耶?”易于曰:“吾宁爱一

身以毒一邑民乎?亦不使罪蔓尔曹。”即自纵火焚之。观察使闻其状,以易于挺身为民,卒不加劾。

邑民死丧,子弱业破不能具葬者,易于辄出俸钱,使吏为办。百姓入常赋,有垂白偻杖者,易于必召坐与食,问政得失。庭有竞民,易于皆亲自与语,为指白枉直。罪小者劝,大者杖,悉立遣之,不以付吏。

会昌五年,樵道出益昌,民有能言何易于治状者,且曰:“天子设上下考以勉吏,而易于考止中上,何哉?”樵曰:“易于督赋如何?”曰:“上请贷期,不欲紧绳百姓,使贱出粟帛。”“督役如何?”曰:“度支费不足,遂出俸钱,冀优贫民。”“馈给往来权势如何?”曰:“传符③外一无所与。”“擒盗如何?” 曰:“无盗。”樵曰:“予居长安,岁闻给事中校考,则曰某人为某县,得上下考,由考得某官。问其政,则曰某人能督赋,先期而毕;某人能督役,省度支费;某人当道,能得往来达官为好言;某人能擒若干盗。县令得上下考者如此。”邑民不对,笑去。

樵以为当世在上位者,皆知求才为切。及其有之,知者何人哉?继而言之,使何易于不有得于生,必有得于死者,有史官在。

(选自《唐文粹》,有删节)

[注]①榷管:对盐铁等物实行专管专卖。②矧:何况,况且。③传符:用作凭证的东西。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方春/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夺/易于为属令/当其无事/可以充役

B.方春/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夺易于为属/令当其无事可/以充役

C.方春/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夺/易于为属令/当其无事可/以充役

D.方春/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夺易于为属/令当其无事/可以充役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引舟上下”的“引”指拉的意思,与《苏武传》中“虞常果引张胜”的“引”含义不同。

B.明府,汉魏以来对郡守牧尹的尊称,唐以后多用以专称县令。此处指何易于的长官。

C.上下考指吏部考核官吏划分等级,分上中下三等,每等又分上中下三级。D.“传符外一无所与”的“与”指《烛之武退秦师》中“失其所与”的“与”含义不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何易于体察百姓,不媚权贵。刺史乘船出游,何易于不役使百姓而亲自拉船,表达了对刺史的不满。

B.何易于心系百姓,不顾生死。为了不增加百姓的赋税负担,他冒着违抗诏令而获罪的风险烧掉茶树。

C.何易于一心为民,不求名利。不追求赋税、劳役、捉盗等方面的考核成绩,因此过路的高官也无法为他美言。

D.何易于爱护百姓,不滥施刑。每遇到有争执打官司的百姓,他都亲自过问,罪小的说服,罪大的杖责而不下狱。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吾宁爱一身以毒一邑民乎?亦不使罪蔓尔曹。

(2)使何易于不有得于生,必有得于死者,有史官在。

14.孙樵写《书何易于》有何用意?请简要概括。(3分)

文言文阅读

2023届山东省济宁市高考三模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

初,霍氏①奢侈,茂陵徐生曰:“霍氏必亡。夫奢则不逊,不逊必侮上。侮上者,逆道也。在人之右众必害之霍氏秉权日久害之者多矣天下害之而又行以逆道不亡何待” 乃上疏言:“霍氏泰盛,陛下即爱厚之,宜以时抑制,无使至亡。”书三上,辄报闻。其后霍氏诛灭,而告霍氏者皆封,人为徐生上书曰:“今茂陵徐福,数上书言霍氏且有变,宜防绝之。乡使福说得行,则国无裂土出爵之费,臣无逆乱诛灭之败。往事既已,而福独不蒙其功,唯陛下察之。”上乃赐福帛十匹,后以为郎。帝②初立,谒见高庙,大将军光骖乘,上内严惮之,若有芒刺在背。后车骑将军张安世代光骖乘,天子从容肆体,甚安近焉。及光身死而宗族竟诛,故俗传霍氏之祸萌于骖乘。

班固赞曰:霍光受襁褓之托,任汉室之寄,匡国家,安社稷,拥昭,立宣,虽周公、阿衡③何以加此!然光不学亡术,闇于大理,阴妻邪谋,立女为后,湛溺盈溢之欲,以增颠覆之祸,死才三年,宗族诛夷,哀哉!

臣光④曰:霍光之辅汉室,可谓忠矣。然卒不能庇其宗,何也?夫威福者,人君之器也。人臣执之,久而不归,鲜不及祸矣。以孝昭之明,十四而知上官桀之诈,固可以亲政矣,况孝宣十九即位,聪明刚毅,知民疾苦。而光久专大柄,不知避去,多置亲党,充塞朝廷,使人主蓄愤于上,吏民积怨于下,切齿侧目,待时而发。其得免于身幸矣,况子孙以骄侈趣之哉!虽然,向使孝宣专以禄秩赏赐富其子孙,使之食大县,奉朝请,亦足以报盛德矣;乃复任之以政,授之以兵,及事丛衅积,更加裁夺,遂至怨惧以生邪谋,岂徒霍氏之自祸哉?亦孝宣酝酿以成之也。

(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十七》)

【注】①霍氏:指西汉权臣霍光家族。霍光,官至大司马大将军,历经汉武帝、汉昭帝、汉宣帝三朝。②帝:指西汉宣帝。③阿衡:商代官名,常代指商代开国名臣伊尹。④光:司马光。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人之右/众必害之/霍氏秉权/日久害之者多矣/天下害之而又行/以逆道不亡/何待/

B.在人之右/众必害之/霍氏秉权日久/害之者多矣/天下害之而又行/以逆道不亡/何待/

C.在人之右/众必害之/霍氏秉权日久/害之者多矣/天下害之/而又行以逆道/不亡何待/

D.在人之右/众必害之/霍氏秉权/日久害之者多矣/天下害之/而又行以逆道/不亡何待/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骖乘,指站在车右陪乘或担任警卫的人。古时乘车尊者居左,御者居中,骖乘居右。

B.颠覆,文中是覆灭之意,与《六国论》“至于颠覆,理固宜然”中的“颠覆”意思相同。

C.禄秩,指官吏的禄位、俸禄。文中假设皇帝赏赐禄秩给霍氏子孙,就会使他们变得富有。

D.徒,文中是只、仅仅的意思,与《孔雀东南飞》中“徒留无所施”的“徒”意思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徐福预言霍氏一定会被诛灭,于是向皇帝提出了抑制霍氏权势以使其免于覆亡的建议。在霍氏被诛灭之后,徐福与告发者一起得到封赏。

B.霍光和张安世曾经分别作为骖乘,陪同汉宣帝前去祭祀汉高祖。但二人给宣帝带来的感受不同,民间认为这是霍氏遭受诛灭之祸的开端。

C.班固对霍光的功绩给予了很高评价,认为霍光辅佐幼主,身担重任,匡扶国家社稷,先后辅佐昭帝、拥立宣帝,与周公、伊尹相比也毫不逊色。

D.司马光认为霍光辅佐汉室可以说是忠心耿耿,汉宣帝如果对霍氏子孙多加赏赐,让他们享食大县,定期参加朝会,就足以报答霍光的功德了。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往事既已,而福独不蒙其功,唯陛下察之。(4分)

(2)人臣执之,久而不归,鲜不及祸矣。(4分)

14.司马光认为霍光家族被诛灭的原因有哪些?(3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10.C(正确标点:在人之右,众必害之。霍氏秉权日久,害之者多矣。天下害之,而又行以逆道,不亡何待!)

11.D(《孔雀东南飞》中“徒留无所施”的“徒”意思是徒然、白白地,与文中加点的“徒”意思不同)

12.A(“一起得到封赏”错误)

13.(1)过去的事情已经结束,却只有徐福没有因功受赏,希望陛下明察这件事。(4分。“已”“蒙”“唯”各1分,句意1分)

(2)(如果)臣子掌握了作威作福的权力,长期不归还君王,那么很少有不招致灾祸的。(4分。“执”“归”“鲜”各1分,句意1分)

14.①霍光长期专权,招致上下怨恨;②霍氏子孙骄横奢侈,意欲谋反;③孝宣皇帝举措失当,有意放纵。(3分。每点1分,意思答对即可)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当初,霍氏一家骄横奢侈,茂陵人徐福认为:“霍氏一定会败亡。奢侈无度,必然会傲慢不逊;傲慢不逊,必然会冒犯君上。冒犯君上就是大逆不道。身居高位的人,众人必然会厌恶他。霍氏一家长期把持朝政大权,厌恶他们的人很多。天下人厌恶他们,他们又做出有违道义的事,怎么可能不灭亡呢!”于是,上书朝廷说:“霍氏一家权势盛大,陛下既然厚爱他们,就应当随时加以约束限制,不要让他们发展到灭亡的地步!”上书多次,皇帝才批复知晓。后来霍氏一家被诛杀,曾告发过霍氏的人都有封赏,有人替徐福鸣不平,上书皇帝说:“如今茂陵人徐福多次上书说霍氏将会叛逆,应当预先防范制止。假如徐福的建言得以实行,那么国家就不会有划出土地分封爵位的费用,臣子也不会有谋逆叛乱、遭受诛杀的灾祸了。过去的事情已经结束,却只有徐福没有因功受赏,希望陛下明察这件事。”皇帝于是赐给徐福绸缎十匹,后又任命他为郎官。汉宣帝初即皇位时,前往汉高祖庙祭拜,由大将军霍光同车陪乘,宣帝心中十分畏惧,犹如芒刺在背。后改由车骑将军张安世代替霍光同车陪乘,宣帝这才觉得轻松从容,十分舒适亲近。等到霍光死后,其宗族最终遭到诛杀,所以民间传说霍家的灾祸早在霍光陪同宣帝乘车时就已经有苗头了。

班固评价认为:霍光身受辅佐幼主的重任,承担汉室的未来寄托,匡扶国家,安定社稷,拥护昭帝,拥立宣帝,即使是周公、伊尹,又怎能超过他!然而霍光不学无术,不明大理,隐瞒妻子的邪恶逆谋,立自己的女儿为皇后,沉溺于过多的

欲望之中,加剧了覆亡的灾祸,死后才三年,他的宗族就遭到诛灭,可悲啊!臣司马光认为:“霍光辅佐汉室,可以说是忠心耿耿。然而终究未能庇护他的宗族,为什么呢?威严权柄,是君王才能享有的国器。如果臣子掌握了威严权力,长期不归还君王,那么很少有不招致灾祸的。以汉昭帝的贤明,十四岁就能洞察上官桀的奸诈行为,本来可以亲理朝政了,更何况汉宣帝十九岁即位,聪明刚毅,了解民间疾苦。但是霍光却依然长期专擅大权,不知引退,反而广植私党,充满朝堂,致使在上君王积蓄怨愤,在下官民积蓄不满,咬牙切齿,侧目而视,都在等待时机而暴发。霍光自己能够免于祸患,已经是侥幸了,何况他的子孙因为骄横奢侈而加速灾祸到来呢!尽管如此,假如当初汉宣帝专门把官阶俸禄赏赐给霍光的子孙,使他们变得富有,让他们享用大县的收入,定期前来朝见皇帝,也就足以报答霍光的大德了;而汉宣帝仍然让他们主持朝政,授以兵权,等到事态罪行积累得更多,才对他们加以裁夺,以至于他们恐惧怨恨,产生反叛朝廷的阴谋,这难道只是霍氏家族自己招致的灾祸吗?也是汉宣帝酝酿而成的。

2023届山东省潍坊市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张守珪,陕州河北人也。守珪仪形瑰壮,善骑射,性慷慨,有节义。时卢齐卿为幽州刺史,深礼遇之,常共福而坐,谓曰:“足下数年外必节度幽、凉,为国之良将,方以子孙相托,岂得以僚属常礼相期耶?”先是,契丹及奚连年为边患,契丹衙官可突干骁勇有谋略,颇为夷人所伏。赵含章、薛楚玉等前后为幽州长史,竟不能拒。及守珪到官,频出击之,每战皆捷。契丹首领屈刺与可突干恐惧,遣使诈降。守珪察知其伪,遣右卫骑曹王悔诣其部落就谋之。悔至屈刺帐,贼徒初无降意,乃移其营帐渐向西北,密遣使引突厥,将杀悔以叛。会契丹别帅李过折与可突干争权不叶,悔潜诱之,斩屈刺、可突干,尽诛其党,率余众以降。守珪因出师次于紫蒙川,大阅军实,宴赏将士,传屈刺、可突干等首于东都,枭于天津桥之南。

(节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五十三》)

材料二

(开元二十二年甲戌,冬,十二月)乙巳,幽州节度使张守珪斩契丹王屈烈及可突干,传首。时可突干连年为边患,赵含章、薛楚玉皆不能讨。守珪到官,屡击破之。可突干迫困,遗使诈降,守珪使管记王悔就抚之。悔至其牙帐,察契丹上下初无降意,但稍徙营帐近西北,密遣人引突厥,谋杀悔以叛;悔知之。牙官李过折与可突干分典兵马,争权不叶,悔说过折使图之。过折夜勒兵斩屈烈及可突干,尽诛其党,帅余众来降。守珪出师紫蒙川,大阅以镇抚之。

(开元二十三年乙亥,春,正月)上美张守珪之功,欲以为相。张九龄谏曰:“宰相者,代天理物,非赏功之官也。”上曰:“假以其名而不使任其职,可乎?”对曰:“不可。惟名与器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也。且守珪才破契丹陛下即以为宰相若尽灭襄厥将以何官赏之?”上乃止。二月,守珪诣东都献捷,拜右羽林大将军,兼御史大夫,赐二子官,赏贵甚厚。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三十》)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3分)

且A守B珪C才D破E契F丹G陛H下I即J以K为L宰M 相N若O尽P灭Q

奚R厥S 将T以U何V官W赏X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足下,古代下称上或称同辈的敬词。《孔雀东南飞》中“足下蹑丝履”的“足下”与此不同。

B.东都,历代王朝在京师以东的都城,具体城市不一。隋唐时期指洛阳,当时京都在长安。

C.初,原本,本来,与陶渊明《桃花源记》中“初极狭,才通人”的“初”含义相同。

D.勒兵,指挥军队。此处“勒”的意思是由成语“悬崖勒马”中“勒”的意思引申来的。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契丹王屈刺、可突干被李过折斩除后,张守珪举行大规模阅兵活动,以镇抚契丹和突厥;将屈刺、可突干的头颅传送到东都。

B.皇帝赞赏张守珪的战绩,并要拜他为宰相,遭到大臣张九龄的极力反对;后来皇帝对他加官并赏赐,赐其子以官职。

C.材料一记载历史力求客观公允。如用“骁勇有谋略,颇为夷人所伏”这样不乏褒扬的语言评论犯边的契丹将领可突干。

D.材料二的对话描写能折射出人物的性格,可圈可点。如张九龄劝阻皇帝的语言描写,表现了张九龄敢于直谏的性格特点。

13.把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守珪察知其伪,遣右卫骑曹王悔诣其部落就谋之。

(2)牙官李过折与可突干分典兵马,争权不叶,悔说过折使图之。

14.司马迁认为“列传者,谓列叙人臣事迹,令可传于后世”,宋神宗认为《资治通鉴》“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请据此分析两则材料的异同。(3分)

(一)(20分)

10.GNS(3分,每处1分)

11.B(陶渊明《桃花源记》中“初”为“开始,开端”,与文本“初”含义不同)

12.A(“以镇抚契丹和突厥”错,镇抚的是李过折及其降兵)

13.(1)张守珪觉察出他们有诈,派右卫骑曹王悔到契丹的部落,接触他们,谋划这件事。(4分。“伪”“诣”"就谋”各1分,语意1分)

(2)契丹牙官李过折与可突干分掌兵马,因争权不和,于是王悔游说李过折,让他对付可突干。(4分。“分典”“叶”"图”各1分,语意1分)

14.相同:两则材料均记载了与张守珪守边除患有关的史实。(1分)相异:①材料一重在通过记叙张守珪的事迹反映其才干和品行,体现了“叙事”“传世”的特点。(1分)②材料二以时间为经、事件为纬,在叙述张守珪事迹的之后,还记载了张九龄与皇帝讨论如何赏赐军功一事,体现了“资于治道”的特点。(1分)

材料一

张守珪是陕州河北人。守珪身躯魁伟,善于骑射,生性慷慨,有节义。当时卢齐卿担任幽州刺史,以优厚的礼节相待,常常拉他同坐榻上,对他说:“你几年之后,一定会做幽州、凉州的节度使,成为国家的重要将领,(我)正想把子孙托付给你,怎么能用对待下属的平常礼节来对待你呢”原先,契丹、及奚连年侵扰为患,契丹衙官可突干勇猛而又有计谋,讲策略,很受夷人钦佩。赵含章、薛楚玉等前后担任幽州长史,始终不能抵抗他们。张守珪到任后,经常出击契丹,每次交战都能取胜。契丹首领屈刺与可突干恐惧,派遣使者前来假装投降。张守珪觉察出他们有诈,派右卫骑曹王悔到契丹的部落,接触他们,谋划这件事。王悔到屈刺帐营,贼人起初没有归降的意思,把军营逐渐迁往西北,暗中派使者招引突

厥,准备杀掉王悔反叛。适逢契丹另一首领李过折与可突于争权不和,王悔暗中劝诱李过折,李过折杀掉了屈刺及可突干,并杀掉了他们的全部党羽,率契丹余部投降唐朝。张守珪于是进驻紫蒙川,大规模演习军队,犒赏将士,把屈刺和可突于首级送到东都,悬挂在天津桥的南门示众。

材料二

(开元二十二年甲戌,冬,十二月)乙已(十八日),幽州节度使张守珪杀了契丹王

屈烈及可突干,并传他们的头颅到京城。当时可突干连年侵扰唐朝的边疆,赵含章和薛楚玉都无法讨平,张守珪任节度使后,多次击败了可突干。可突干处境艰难窘迫,就派使者假意归顺投降,张守珪就派管记王悔前去安抚。王悔到了可突干的牙帐,觉察到契丹上下并没有真心降附的意思,只不过是把军营稍往西北移了一些,并秘密地派人去联兵突厥,阴谋杀掉王悔而反叛。王悔知道了可突干是诈降。契丹牙官李过折与可突干分掌兵马,因争权不和,于是王悔游说李过折,让他对付可突干。李过折就在夜间领兵杀了屈烈及可突干,并杀掉了他们的党羽,然后率领其他部众来降附唐朝。张守珪率兵来到紫蒙州,大张旗鼓地阅兵以安抚契丹。

(开元二十三年乙亥,春,正月)玄宗赞美张守珪的功劳,想要任命为宰相。张九龄进谏说:“宰相是代表天子治理天下的,不是为了赏功而封的官。”玄宗说:“只让他挂宰相的虚名,而不让他任实职,是否可以”张九龄回答说:“不可以。权柄官位是天子所掌管的,不能随便授与人。再说张守珪刚打败了契丹,陛下就要任命他为宰相,如果以后消灭了奚与突厥,再加给他什么官呢”玄宗于是中止了拜相的打算。二月,张守珪至东都报捷。拜官为右羽林大将军,兼御史大夫,又赠两个儿子官位,赏赐的东西很多。

2023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文本一:

赞曰:书契之兴,肇乎中古,绳文鸟迹,不足可观,末代去朴归华,舒笺点翰,争相夸尚,竞其工拙。逮乎钟、王以降,略可言焉。钟繇虽擅美一时,亦为迥绝,论其尽善,或有所疑,至于布纤浓,分疏密,霞舒云卷,无所间然。然其体则古而不今字则长而逾制语其大量以此为瑕献之虽有父风,殊非新巧。观其字势疏瘦,如隆冬之枯树;览其笔踪拘束,若严家之饿隶。子云近出,擅名江表,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行行若萦春蚓,字字如绾秋蛇;以兹播美,非其滥名邪!此数子者皆誉过其实。详察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观其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烟霏露结,状若断而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直。玩之不觉为倦,览之莫识其端,心慕手追,此人而已。

(选自李世民《王羲之传论》)

文本二:

夫学书之法,先于研墨,凝神静虑,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则筋脉相联,意在笔前,然后作字。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齐平,此不是书,但得其点画耳。昔宋翼尝作是书,繇乃叱之,遂三年不敢见繇,潜心改迹。每作一波,常三过折;每作一撇,常隐锋而为之;每作一横画,如列阵之排云;每作一戈,如百钧之弩发;每作一点,如危峰之坠石;每作一屈折,曲折如钢钩;每作一牵,如万岁之枯藤;每作一放纵,如足行之趋骤。状如惊蛇之透水,激楚浪以成文。似虬龙之蜿蜒,谓其妙也;若鸾凤之徘徊,言其勇也。摆拨似惊

雷掣电,此乃飞空妙密,顷刻沉浮。统摄铿锵,启发厥意,能使昏迷之辈,渐觉称心;博识之流,显然开朗。

(选自王羲之《启心章第二》)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将加句读处的字母写在答题卡上。(3分)

然A其B体C则D古E而F不G今H字I则J长K而L逾M制N语O其P大Q 量R以S此T为U瑕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赞”,赞叹、赞美,同成语“不赞一词”的“赞”意思不同。

B.“逮”,及、等到,与《陈情表》中“逮奉圣朝”的“逮”意思相同。

C.江表,即江外,在古代中原人看来,江南地区在长江以外,故江南即江外。

D.“播”,传扬,与《谏太宗十思疏》中“仁者播其惠”的“播”意思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本一评论王献之和子云的书法,认为他们的书法作品一个缺少创新,一个则缺少大丈夫的豪气,都是名不副实。

B.文本一认为王羲之的字,一点一划都极其工整,整体看,像云烟弥漫、玉露凝结,笔划似断实连,让人在游玩之余消除疲倦。

C.文本二认为如果笔画平直呆板,字写得像摆算盘珠子,上下前后方正整齐,那就不能算是真正的书法。

D.文本二中王羲之认为好的书法应该遒劲有力,还能使蒙昧的人逐渐感到心情顺遂,使博识的人更加通达开朗。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详察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

(2)每作一戈,如百钧之弩发;每作一点,如危峰之坠石。

14.文本一、二都谈到了魏晋书法家钟繇,各有何作用?(3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10.H N R 11.A 12.B

13.(1)仔细地观察古往今来的书法家,精心地研究所有书法作品,能够做到尽善尽

美的,大概只有王羲之了!

(2)每写一个“戈”,如同百钧的力量拉开弓弩发射;每写一个“点”,如同从高高的山峰上坠下石头。

14.文本一谈到钟繇的书法特点,是为了突出王羲之书法的精巧自然;文本二陈述钟繇叱责学生宋翼,是为了说明写字时笔画不要平直呆板。

2023届山东省高考考前模拟(二)语文试卷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杜)中立,字无为,以门荫历太子通事舍人。开成初,文宗欲以公主降士族,谓宰相日:“民间修昏姻不计官品而上阀阅,我家二百年天子,顾不及崔、卢耶?”诏宗正卿取世家子以闻。中立及校书郎卫沫得召见禁中,拜著作郎。月中,迁光禄少卿、驸马都尉,尚真源长公主。中立数求自试愦愦不乐因言朝廷法令备具吾若不任事何赖贵戚挠天下法耶帝闻异之转太仆卫尉二少卿历左右全吾大将军。京师恶少优戏道中,具驺唱珂卫,自谓“卢言京兆”,驱放自如。中立部从吏捕系,立棰死。迁司农卿。绳吏急,反为中伤,左徙庆王傅。久之,复拜司农卿,入谢,帝曰:

“卿用法深,信乎?”答曰:“毂下百司养名不肯事,如司农尤丛剧。陛下无遽信流言,假臣数月,事可济。”帝许之。初,度支度六宫飨钱移司农,司农季一出付吏,大吏尽举所给于人,权其子钱以给之,既不以时,黄门来督责慢骂。中立取钱纳帑舍,率五日一出,吏不得为奸,后遂以为法。加检校右散骑常侍。京兆尹缺,宣宗将用之,宰相以年少,欲历试其能,更出为义武节度使。旧徭车三千乘,岁挽盐海濒,民苦之。中立置“飞雪将”数百人,具舟以载,自是民不劳,军食足矣。大中十二年,大水泛徐、兖、青、郓,而沧地积卑,中立自按行,引御水入之毛河,东注海,州无水灾。卒,年四十八,赠工部尚书。中立居官精明,吏下寒栗畏伏。中虽坐累免,及复用,亦不为宽假。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中立数求自试/愦愦不乐/因言朝廷/法令备具/吾若不任/事何赖贵戚桡天下法耶/帝闻异之/转太仆少卿/历左右金吾大将军/

B. 中立数求自试/愦愦不乐/因言/朝廷法令备具/吾若不任事/何赖贵戚桡天下法耶/帝闻异之/转太仆少卿/历左右金吾大将军/

C. 中立数求/自试愦愦不乐/因言/朝廷法令备具/吾若不任/事何赖贵戚桡天下法耶/帝闻异之/转太仆少卿/历左右金吾大将军/

D. 中立数求/自试愦愦不乐/因言朝廷/法令备具/吾若不任事/何赖贵戚桡天下法耶/帝闻异之/转太仆少卿/历左右金吾大将军/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时抓住句子中的重要名词和虚词,根据其在句子文中充当的成分和在句子中所起到的作用,可以判断出断句的正确划分;同时注意句子中对仗的地方,根据句式特点断句是最简洁的方法。

“求自试”为动宾短语,中间不停顿,排除CD,“言”后为说的具体内容,其后停顿,排除A。

句子翻译:杜中立多次请求自我尝试,闷闷不乐,因此说:“朝廷法令详备,我如果不称职,为什么要依靠贵戚扰乱天下法令呢?”皇帝听后很惊讶,改任杜中立为太仆、卫尉二少卿,历任左右金吾大将军。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字,是在本名之外另取的与本名意思有一定关联的名字,字与名的意思不得相反。

B. 门荫,指子孙因先辈有功而获得人仕的权利,是除科举考试之外人仕的一条途径。

C. 司农,即司农寺,古代官署名,掌粮食积储、仓廪管理等事务,长官为司农寺卿。

D. 六宫,指天子的正寝和五处燕寝,即皇后和妃嫔的住处,也可用于指皇后和妃嫔。【答案】A

【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A项,“字与名的意思不得相反”错误,字与名的意思可以相反。如韩愈,名愈,字退之。“愈”有超越之意,“退之”有后退之意。A错误。故选A。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杜中立执法严明,重惩不羁恶少。他执法严格,皇帝也有所耳闻;有京城恶少在

路上耍杂戏,言行不羁,他派随从官吏前去抓捕,并处死恶少。

B. 杜中立实施新规,防止官员舞弊。有官员舞弊,挪用款项,六宫的饭食钱不能及时下发,他将相关款项收归钱库,及时发放,解决了这一问题。

C. 杜中立以船代车,减轻百姓之苦。他任义武节度使时设置“飞雪将”,以船运输物资,改变了徭役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的状况,碱轻了百姓负担。

D. 杜中立妥善治水,保障治所安全。大中十二年,大水泛滥,多地发生水灾,他亲自巡视,运用导引之法治水,使徐、兖、青、郓四州皆免遭水灾。

【答案】D

【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选项内容多是命题者对原文的概括、转述和分析,所以首先要理解文意,通过对比法把选项与原文进行细致的对比、分析,从中发现选项与原文意思不一致的地方,进而找出选项的干扰之处。D“使徐、究、青、郓四州皆免遭水灾”理解错误。由原文“大中十二年,大水泛徐、充、青、郓,而沧地积卑,中立自按行,引御水入之毛河,东注海,州无水灾”可知,十二年,大水泛滥于徐、兖、青、郓四州,而沧州地势低洼,杜中立亲自巡视,将御水引入毛河,向东注入大海,沧州没有发生水灾。根据文意,不属杜中立管辖的徐、兖、青、郓四州遭受水灾,而杜中立管辖的沧州在他的治理下免遭水灾。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陛下无遽信流言,假臣数月,事可济。

(2)中虽坐累免,及复用,亦不为宽假。

【答案】(1)陛下不要轻信流言,给臣几个月的时间,就能扭转这种局面。

(2)其间即使因受牵累被免职,等到被重新任用,也不因此而有所宽容。

【解析】

此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赋分点:(1)遽信,轻信;假,给;济,成功。(2)坐,因犯……罪;累,受牵累;及:等到。复用:重新任用。宽假,宽容。

14. 杜中立受文宗召见,升任驸马都尉、娶到真源长公主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说明。(3分)

【答案】①文宗有将公主下嫁士族的想法,并下令选择世家子弟。②杜中立出身世家。③杜中立有才能。

【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筛选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应根据对文意的理解,从文本中筛选出文中的主要事件,然后运用文中词语概括作答。

由原文“开成初,文宗欲以公主降士族,谓宰相日:‘民间修昏姻不计官品而上阀阅,我家二百年天子,顾不及崔、卢耶?’诏宗正卿取世家子以闻”可知,开成初年,文宗打算把公主下嫁士族,对宰相说:“民间谈婚论嫁,不计较官位品秩而崇尚世家门第。我李家做了二百年天子,反而比不上崔、卢两家吗?”于是下诏令宗正卿选择世家子弟上报。由此可知,文宗有将公主下嫁士族的想法,并下令选择世家子弟。

由原文“诏宗正卿取世家子以闻。中立及校书郎卫沫得召见禁中”可知,下诏令宗

正卿选择世家子弟上报,杜中立及校书郎卫沫得到皇帝的召见。由此可知,杜中立出身世家。由原文“拜著作郎。月中,迁光禄少卿、驸马都尉”可知,被授予著作郎之职。月中,杜中立升任光禄少卿、驸马都尉。由此可知,杜中立有才能。参考翻译:

杜中立,字无为,因祖先的功勋历任太子通事舍人。开成初年,文宗打算把公主下嫁士族,对宰相说:“民间谈婚论嫁,不计较官位品秩而崇尚世家门第。我李家做了二百年天子,反而比不上崔、卢两家吗?”于是下诏令宗正卿选择世家子弟上报。杜中立及校书郎卫沫得到皇帝的召见,被授予著作郎之职。月中,杜中立升任光禄少卿、驸马都尉,娶真源长公主为妻。杜中立多次请求自我尝试,闷闷不乐,因此说:“朝廷法令详备,我如果不称职,为什么要依靠贵戚扰乱天下法令呢?”皇帝听后很惊讶,改任杜中立为太仆、卫尉二少卿,历任左右金吾大将军。京城恶少在路上耍杂戏,马匹装饰华丽在前面开道,自称“卢言京兆”,策马奔驰自由自在。杜中立部署随从官吏将恶少逮捕拘留,立即用杖刑处死。杜中立升任司农卿。制裁官吏心情迫切,反而受到中伤,降为庆王傅。过了很长时间,杜中立第二次任司农卿,入朝谢恩,皇帝说:“你执法苛刻,确实吗?”他回答说:“京城百官白养人员不做事,如司农寺尤其严重。陛下不要轻信流言,给臣几个月的时间,就能扭转这种局面。”皇帝允许。当初,财政部门计算出六宫所需饭食钱的数目如数交给司农寺,司农寺每个季度拿出钱交给官吏支付,其中大吏将拿到的钱全部借给他人,用所得的利息支付六宫,这样就不能及时将钱送到六宫,宦官前来督责谩骂。杜中立将钱收入钱库,大致五天支付一次,属吏不能作弊,后来就成为制度。加授检校右散骑常侍。京兆尹缺人,宣宗准备任用杜中立,宰相认为他年龄小,打算试试他各方面的才能,改变主意派他出任义武节度使。过去服徭役的车有三千辆,每年到海边运盐,百姓深受其苦。杜中立设置“飞雪将”数百人,用船来载运,从此百姓不再吃这份苦,军粮也充足了。大中十二年,大水泛滥于徐、兖、青、郓四州,而沧州地势低洼,杜中立亲自巡视,将御水引入毛河,向东注入大海,沧州没有发生水灾。去世,终年四十八岁,追赠工部尚书。杜中立为官精明能干,属下官吏害怕顺服。其间即使因受牵累被免职,等到被重新任用,也不因此而有所宽容。

2023届山东省济南市名校高三下学期5月第三次模拟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书何易于

【唐】孙樵

何易于尝为益昌令,县距刺史治所四十里。刺史崔朴尝乘春自上游多从宾客歌酒,泛舟东下,直出益昌旁。至则索民挽舟。易于即腰笏引舟上下。刺史惊问状。易于曰:“方春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夺易于为属令当其无事可以充役。”刺史与宾客跳出舟,偕骑还去。

益昌民多即山树茶,利私自入。会盐铁官奏重榷管①,诏下所在不得为百姓匿。易于视诏曰:“益昌不征茶,百姓尚不可活,矧②厚其赋以毒民乎!”命吏铲去。吏争曰:“今铲去,罪愈重,吏止死,明府公宁免窜海裔耶?”易于曰:“吾宁爱一身以毒一邑民乎?亦不使罪蔓尔曹。”即自纵火焚之。观察使闻其状,以易于挺身为民,卒不加劾。

邑民死丧,子弱业破不能具葬者,易于辄出俸钱,使吏为办。百姓入常赋,有垂白偻杖者,易于必召坐与食,问政得失。庭有竞民,易于皆亲自与语,为指白枉

直。罪小者劝,大者杖,悉立遣之,不以付吏。

会昌五年,樵道出益昌,民有能言何易于治状者,且曰:“天子设上下考以勉吏,而易于考止中上,何哉?”樵曰:“易于督赋如何?”曰:“上请贷期,不欲紧绳百姓,使贱出粟帛。”“督役如何?”曰:“度支费不足,遂出俸钱,冀优贫民。”“馈给往来权势如何?”曰:“传符③外一无所与。”“擒盗如何?” 曰:“无盗。”樵曰:“予居长安,岁闻给事中校考,则曰某人为某县,得上下考,由考得某官。问其政,则曰某人能督赋,先期而毕;某人能督役,省度支费;某人当道,能得往来达官为好言;某人能擒若干盗。县令得上下考者如此。”邑民不对,笑去。

樵以为当世在上位者,皆知求才为切。及其有之,知者何人哉?继而言之,使何易于不有得于生,必有得于死者,有史官在。

(选自《唐文粹》,有删节)

[注]①榷管:对盐铁等物实行专管专卖。②矧:何况,况且。③传符:用作凭证的东西。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方春/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夺/易于为属令/当其无事/可以充役

B.方春/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夺易于为属/令当其无事可/以充役

C.方春/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夺/易于为属令/当其无事可/以充役

D.方春/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夺易于为属/令当其无事/可以充役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引舟上下”的“引”指拉的意思,与《苏武传》中“虞常果引张胜”的“引”含义不同。

B.明府,汉魏以来对郡守牧尹的尊称,唐以后多用以专称县令。此处指何易于的长官。

C.上下考指吏部考核官吏划分等级,分上中下三等,每等又分上中下三级。D.“传符外一无所与”的“与”指《烛之武退秦师》中“失其所与”的“与”含义不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何易于体察百姓,不媚权贵。刺史乘船出游,何易于不役使百姓而亲自拉船,表达了对刺史的不满。

B.何易于心系百姓,不顾生死。为了不增加百姓的赋税负担,他冒着违抗诏令而获罪的风险烧掉茶树。

C.何易于一心为民,不求名利。不追求赋税、劳役、捉盗等方面的考核成绩,因此过路的高官也无法为他美言。

D.何易于爱护百姓,不滥施刑。每遇到有争执打官司的百姓,他都亲自过问,罪小的说服,罪大的杖责而不下狱。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吾宁爱一身以毒一邑民乎?亦不使罪蔓尔曹。

(2)使何易于不有得于生,必有得于死者,有史官在。

14.孙樵写《书何易于》有何用意?请简要概括。(3分)

10. A(3分)

11. B(3分)

12. C(3分)

13.(1)我岂能吝惜自己而损害全县的百姓呢?也不会使罪祸牵连到你们。(宁:岂、难道;蔓:牵连到、延及;尔曹,你们。各1分,句意1分,共4分)(2)即使何易于生前没有得到什么,死后必然有所得,因为有史官啊!(使:

即使;状语后置句1分,最后因果1分,句意1分,共4分)

14. ①赞扬何易于关爱百姓,执政有方。②何易于这样的好官却被评为中上等是不公平的,表达对考绩制度不公平的不满。③呼吁掌权者知人善任,表达希望何易于名垂青史的情感。(每点1分,共3分)

2023届山东省高三5月语文模拟试题汇编:语言文字运用Ⅱ(含答案)

语言文字运用Ⅱ 2023届山东省威海市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草原生物多样性主要是指生存于草原的生物以及生物、环境组成的群落与系统的多样性和变异性。我国草原面积大、分布广,类型多样而独特,这种天然资源的优势与草原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息息相关。我国草原拥有2000余种草原动物、1.5万余种草类植物,仅产于中国的特有植物种有沙打旺等近500种。作为筛选培育生态草、牧草和草坪草的基本材料,草类遗传资源必要的保证了我国草原生物的多样性,作物抗性育种的优异基因就来源于此。草原植物作为主要栽培作物和草种的野生亲缘种,具有重要科学研究价值。因此,草原生物多样性对人类具有重要意义。 但当前草原生物多样性面临着诸多威胁,包括草原退化引起的自然生存环境丧失与破坏,部分草原植物尤其是柴胡、防风、金莲花等药用植物乱挖滥采,外来物种入侵的生物多样性减少等。所以保护草原生物多样性的工作已经迫不及待。 21.把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为以“草类遗传资源”为主语开头的三个判断句,可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3分) 2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四处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山东省济南市2023届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每次吃完菠萝,嘴巴总觉得涩涩的,还有点疼,好像被针刺过一样。 菠萝之所以会扎嘴,①。当我们吃菠萝时,菠萝里富含的蛋白酶会分解掉口腔黏膜上的纤维蛋白,导致黏膜受损,使我们产生刺痛感。而草酸钙是一种白色结晶状的粉末,进入口腔后,也会刺破我们的口腔黏膜、舌头、咽喉等组织,造成损伤,产生扎嘴的感觉。 为了吃菠萝不扎嘴,人们使用盐水来泡菠萝,但这真的有用吗?菠萝中的草酸钙在盐水中会溶解,这一点确实会减少一些草酸钙针晶的含量。而菠萝蛋白酶的活性抑制,需受到温度、金属离子浓度等的影响,②。研究发现,盐会使得酶失去活性。但这里用到的盐一般指的是那些“金属的离子化合物”,比如含铅离子、汞离子等的重金属盐,③,而我们用来泡菠萝的盐水,用的是食盐(NaCl),Na⁺¹离对于蛋白酶的活性抑制效果较其他金属离子明显较差。所以,如果用低浓度的盐水泡菠萝,并且泡的时间还比较短的话,是无法

山东省德州市2023届高三三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山东省德州市2023届高三三模语文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经过近万年的人工选择,人类把粮食作物驯化成了一年生栽培种。水稻在经历了矮化育种(第一次绿色革命)和杂种优势利用(第二次绿色革命)后,单产和品质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即便如此,种植水稻的比较效益依然低下。概括起来,一年生稻作生产方式存在种子投入量大、劳动力和农机具投入大、水土流失加剧、土壤结构破坏和养分失衡等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问题。如果能够创制出像果树、甘蔗一样的稻作新类型,即多年生稻,就可以种植一次,连续收获多年。自第二年(季)起,不需要犁田耙田、买种育秧、移栽等生产过程,中间只需和水稻一样的田间管理,可以极大地减少稻作生产环节,实现稻作生产轻简化,进而节本增效,提高种粮效益。 我们常说的水稻,即亚洲栽培稻,经过近万年驯化和人工选择,是没有多年生性的,因此,寻找具有多年生性的种质资源成了创制多年生稻的关键因素。地下茎是许多植物实现无性繁殖和维持多年生的重要器官,是培育多年生作物的重要供体。稻属有22个野生种,其中的长雄野生稻因具有地下茎无性繁殖特性且与水稻具有相同的AA基因组,因而被看作是培育多年生稻的理想材料。但在实践过程中,长雄野生稻与栽培稻间存在严重的种间生殖隔离,如杂交幼胚致死、杂种不育等,极大地限制了长雄野生稻包括多年生性等有利性状(基因)向栽培稻转移的进程。 国内最早开展这项研究的当属四川农科院的李勤修研究员,他于1977年将柳州野生稻和栽培稻的后代与长雄野生稻继续杂交,获得了具有地下茎的杂交一代植株,期望继续选育出宿根杂交稻并实现“一次制种无性繁殖用多年”的目标,但经过20年的努力并未成功,高产与越冬性不能兼顾,很难培育出高产的宿根稻。1996年,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的陶大云研究员开展了大量的栽培稻与长雄野生稻种间远缘杂交研究,其中一个杂交组合,母本为泰国水稻研究中心的品种RD23(泰国主栽的优质稻品种),父本为来自尼日尔的长雄野生稻,在授粉后3天,通过幼胚挽救技术成功获得了具有部分育性、地下茎发达的杂交一代植株。云南大学胡凤益团队基于这一杂交组合继续进行多年生稻艰辛的创制研究工作,直到2018年才成功审定了第一个多年生稻品种“多年生稻23”,距离成功配制这一种间杂交组合已过去整整22年。实际上,研究团队之前想象的多年生稻应该是像长雄野生稻那样具有非常发达的地下

2023届山东省高三5月语文模拟试题汇编: 语言文字运用Ⅰ(含答案)

语言文字运用Ⅰ 2023届山东省威海市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每到假期,不少旅游景点都是游人如织。大部分游客能够自觉维护环境卫生、爱护公共设施,但仍有个别不文明行为出现,很“煞风景”。良好、文明的环境不是自发形成的,好的习惯固然要靠教育引导,___①___。对待不文明行为,管理部门应(),通过告知、规劝、处罚等手段予以纠正,有约束才能更好建设文明。而各地旅游部门也有必要(),做好预案,防止“乱”随“热”来。 文明出游需要他律,___②___。要想在旅途中看到最美的风景、获得最佳的体验,离不开游客们的共同努力,“入乡随俗”,对于法律、法规明文规定要遵守的事项,必须()地严格执行。同时,文明素养的提高更需要每个人从自身做起,传承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摒弃陋习,做遵纪守法的代言人。外出休闲、旅游,备好大包小包的同时,___ ③___,一起做文明出游的行动派,让自己的旅途成为另一道亮丽的风景。 18.请在文中括号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20.全面理解材料内容,拟写一则“文明出游”的标语。要求:内容简明,表达生动,不超过15字。(4分) 山东省济南市2023届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跨时代现实题材剧《胡同》热播引发热议。①剧作落脚于一个四合院中的充满亲情护佑的几家人相互之间的情谊为日常对象,可以堪称是一部优秀的电视剧。《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予以高度肯定,【甲】称其“以小见大,尺幅千里。” ②《胡同》以三段式的巧妙结构串联起祖孙三代积极投身祖国建设与发展、奉献青春与热血的故事。该剧分为三个时代篇章,选取三个代表性的年代,讲述了一家三代三位女性从居委会的开创、发展到发扬,始终秉持为人民服务之初心的故事。 演员排兵布阵上的【乙】别出心裁成为《胡同》一大创新。人气明星自带流量,表演生动有活力,为新剧赚足眼球。此外,《胡同》还吸引了吴刚等十余位演技派加盟,老戏骨们将剧中人物演得【丙】惟妙惟肖。《胡同》以京腔京韵书写生活烟火,“胡同串子”“得嘞”“您受累了”,这些话听来京味十足。【丁】抖空竹的,拉洋片儿的,变戏法的等等构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剖面,尽展瑰丽多姿的文化传承和蓬勃生命力。 18.对文中画横线处的判断和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甲】处标点使用有误,应将句末的句号放在下引号外。 B.【乙】处成语“别出心裁”使用正确。 C.【丙】处成语使用有误,应改为“栩栩如生”。 D.【丁】处标点使用有误,应将句中的逗号改为顿号。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①有两处语病,请指出错误类型并修改。(4分)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②是个长句,请改成四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山东省潍坊市四县市2023届高三三模考试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2023届山东省高三5月语文模拟试题汇编:古诗阅读(含答案)

古诗阅读 2023届山东省威海市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连雨江涨①(其二) 苏轼 急雨萧萧作晚凉,卧闻榕叶响长廊。 微明灯火耿残梦,半湿帘帷泥旧香。 高浪隐床吹瓮盎②,暗风惊树摆琳琅。 先生不出晴无用,留向空阶滴夜长。 [注]①此诗为苏轼被贬岭南所作。②隐床,即殷床,声彻于床。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照应标题写雨势之大,点明"江涨"原因。"萧萧""凉"渲染凄清的氛围。 B.颔联用词生动,体物深细,“耿"“渑”分别再现微火映照、雨湿残香的萧瑟之景。 C.前六句诗中无“我”,结尾有“我”,“晴无用”表达诗人被贬之后的孤寂之感。 D.全诗处处扣雨,多角度落笔以激活想象力。尾句以景结情,空阶滴雨,余味悠长。 16.苏轼身居岭南时作《连雨江涨》二首,“其一”颈联为"龙卷鱼虾并雨落,人随鸡犬上墙眠”,请比较与本诗颈联写雨方法的异同。(6分) 山东省济南市2023届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5~16题。 饮酒(其九) 陶渊明 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 问子为谁欤?田父有好怀。 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 褴缕茅檐下,未足为高栖。 一世皆尚同,愿君汩①其泥。 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 纡辔诚可学,违己讵非迷! 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

注释:①汩:搅混。②纡辔:回车。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在清晨的叩门声中发端,诗人衣裳还来不及穿好就去开门,写出了诗人的急切心情。 B.请问来者是谁,是农人提着壶远道来探望我,诗人有感于田父的好心肠,产生了与时相违之叹。 C.入仕做官确实可以学习,但违逆自己初心就会走入迷途,诗人态度非常坚决,我的车不能回转。 D.本诗的情怀志趣与《归园田居(其一)》类似,叙事朴实,有生活气息,体现陶诗典型风格。 16.《屈原列传》中屈原、渔夫问答的内容,与苏轼的《赤壁赋》主客问答的形式相近,本诗也设为问答方式,请解析这样写的作用。(6分) 山东省潍坊市四县市2023届高三三模考试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冬夜赠别友人 卢纶① 愁听千家流水声,相思独向月中行。 侵阶暗草秋霜重,遍郭寒山夜月明。 连年客舍唯多病,数亩田园又废耕。 更送乘轺归上国,应怜贡禹②未成名。 【注】①卢纶:大历十才子之一,一生仕途坎坷。②贡禹:西汉人,以精通经义、品行端正著称,官至御史大夫。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友人已经远去,而诗人的相思之愁,却正如这“千家流水”,扰人心绪,连绵不断。 B.诗人独自行走在冬夜月色之下,触景生情,心情压抑,更加重了月下独行的愁绪。 C.诗人久居他乡、身体多病、生活贫苦,与仕途不畅的友人可谓同病相怜,故离愁更浓。 D.诗人面对即将归京的友人,联想到自己的处境,抒发了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16.有人认为该诗颔联“极富画面感”,请简要分析。(6分) 2023届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蝶恋花 宋琬① 月去疏帘才数尺,乌鹊惊飞,一片伤心白。万里故人关塞隔,南楼谁弄梅花笛②? 蟋蟀灯前欺病客,清影徘徊,欲睡何由得。墙角芭蕉风瑟瑟,生憎③中遮掩窗儿黑。

2023届山东省部分地区高三5月语文试卷汇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文言文阅读 2023届山东省济宁市高考三模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 初,霍氏①奢侈,茂陵徐生曰:“霍氏必亡。夫奢则不逊,不逊必侮上。侮上者,逆道也。在人之右众必害之霍氏秉权日久害之者多矣天下害之而又行以逆道不亡何待” 乃上疏言:“霍氏泰盛,陛下即爱厚之,宜以时抑制,无使至亡。”书三上,辄报闻。其后霍氏诛灭,而告霍氏者皆封,人为徐生上书曰:“今茂陵徐福,数上书言霍氏且有变,宜防绝之。乡使福说得行,则国无裂土出爵之费,臣无逆乱诛灭之败。往事既已,而福独不蒙其功,唯陛下察之。”上乃赐福帛十匹,后以为郎。帝②初立,谒见高庙,大将军光骖乘,上内严惮之,若有芒刺在背。后车骑将军张安世代光骖乘,天子从容肆体,甚安近焉。及光身死而宗族竟诛,故俗传霍氏之祸萌于骖乘。 班固赞曰:霍光受襁褓之托,任汉室之寄,匡国家,安社稷,拥昭,立宣,虽周公、阿衡③何以加此!然光不学亡术,闇于大理,阴妻邪谋,立女为后,湛溺盈溢之欲,以增颠覆之祸,死才三年,宗族诛夷,哀哉! 臣光④曰:霍光之辅汉室,可谓忠矣。然卒不能庇其宗,何也?夫威福者,人君之器也。人臣执之,久而不归,鲜不及祸矣。以孝昭之明,十四而知上官桀之诈,固可以亲政矣,况孝宣十九即位,聪明刚毅,知民疾苦。而光久专大柄,不知避去,多置亲党,充塞朝廷,使人主蓄愤于上,吏民积怨于下,切齿侧目,待时而发。其得免于身幸矣,况子孙以骄侈趣之哉!虽然,向使孝宣专以禄秩赏赐富其子孙,使之食大县,奉朝请,亦足以报盛德矣;乃复任之以政,授之以兵,及事丛衅积,更加裁夺,遂至怨惧以生邪谋,岂徒霍氏之自祸哉?亦孝宣酝酿以成之也。 (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十七》) 【注】①霍氏:指西汉权臣霍光家族。霍光,官至大司马大将军,历经汉武帝、汉昭帝、汉宣帝三朝。②帝:指西汉宣帝。③阿衡:商代官名,常代指商代开国名臣伊尹。④光:司马光。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人之右/众必害之/霍氏秉权/日久害之者多矣/天下害之而又行/以逆道不亡/何待/ B.在人之右/众必害之/霍氏秉权日久/害之者多矣/天下害之而又行/以逆道不亡/何待/ C.在人之右/众必害之/霍氏秉权日久/害之者多矣/天下害之/而又行以逆道/不亡何待/ D.在人之右/众必害之/霍氏秉权/日久害之者多矣/天下害之/而又行以逆道/不亡何待/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骖乘,指站在车右陪乘或担任警卫的人。古时乘车尊者居左,御者居中,骖乘居右。 B.颠覆,文中是覆灭之意,与《六国论》“至于颠覆,理固宜然”中的“颠覆”意思相同。 C.禄秩,指官吏的禄位、俸禄。文中假设皇帝赏赐禄秩给霍氏子孙,就会使他们变得富有。

2023届山东省高三5月语文模拟试题汇编:默写专题(含答案)

默写专题 2023届山东省威海市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古诗中常塑造年轻人一心为国、斗志昂扬的英雄形象,如陆游《书愤》中写年轻的自己“_________”,高适在《燕歌行》中想象出征前“_______”的形象。 (2)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论语·先进》中面对子路的率性作答,孔子用“_________”表明治国之道;孟子《齐桓晋文之事》中“______”一句,强调要注重家庭之礼。 (3)"窗"之内外,景色大异。古人常以"窗"入诗,表达独特的视点与情思,如“______, ______”。 山东省济南市2023届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韩愈在《师说》中开篇即从职责上将教师界定为“”,与后文童子之师“”的职责形成对比。 (2)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当我们在校园里听雨赏花时,会联想到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的“,”。 (3)梦是古诗词常见的意象,或写梦中景梦中事,或忆梦中人梦中情,或借梦抒情,如“,”。 山东省潍坊市四县市2023届高三三模考试语文试题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杜甫在《登岳阳楼》中“ , ”两句,写眼望国家

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 (2)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 , ”,既再现陈后主置国事于不顾、寻欢作乐的可悲,又表达了对后朝统治阶级不以此为鉴、覆亡相继的遗恨。 (3)“汉朝情结”是唐代诗歌创作中的普遍现象,其表现是借用汉人汉事以寄托诗人的赞赏或讽刺之情,或直接以汉代唐,如“ , ”。 2023届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宋代秦观在《鹊桥仙(纤云弄巧)》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他对爱情的独特见解。 (2)《屈原列传》中,司马光认为屈原的文字描写的虽是寻常事物却关系国家大事、所举的事例浅近表达的意思却很深远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代以“水”为意象烘托意境或表情达意的诗词数不胜数,如杜甫《客至》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届山东省高考考前热身押题语文试题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纵横捭阖,张弛有度,习近平强调:一个高明的领导,要讲究领导艺术。他引用了《念奴娇·赤壁怀古》中“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两句,指出这是领导艺术的最高境界。 (2)古人对“窗”有独特的情怀,一扇窗犹如一个画框”镶嵌着居室主人的浮生所记,主人的日常悲欢就在其中回放和上演。《声声慢》中“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就是女词人在窗前的独特感悟。 (3)自古而今,中华民族对“为官先为人”的品质要求一以贯之。我们党坚持“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也说明党对领导干部做人的严格要求。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以树木、清泉为喻,对执政者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要求。

2023届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五月模拟练习(三模)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模拟试题 本试卷共13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一首短短的《游子吟》之所以流传千年,就在于它生动讴歌了伟大的母爱。苏东坡称赞韩愈"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讲的是从司马迁之后到韩愈,算起来文章衰弱了八代。韩愈的文章起来了,凭什么呢?就是"道",就是文以载道。我们要通过文艺作品传递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引导人们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真善美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健康向上、永远充满希望。 文艺创作不仅要有当代生活的底蕴,而且要有文化传统的血脉。"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如果“以洋为尊”

专题05 文言文阅读-2023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语文分项汇编(原卷版)

专题05:文言文阅读

曰思无邪”,孟子所谓“说《诗》者,以意逆志,是谓得之”。考经指归,而见毛、郑之得失,曰:“毛之《传》欲简,或寡于义理,非‘一言以蔽.之’者也。《笺》欲详,或远于情性,非“以意逆.志’者也。是可以无去取乎?”其学《春秋》,曰:“左氏记之详,得经之所以书者。”至三传之异同,均有所不取,曰:“圣人之意,岂二致邪?”欧阳修以文表其墓曰:“若周君者,事生尽孝,居丧尽哀,而以礼者也。君学长于毛、郑《诗》,《左氏春秋》。” (节选自《隆平集·儒学行义》)15.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母异A之B谓C族人曰D是儿E爱我F如此G多H知孝养我矣 16.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席薪枕块,文中指居丧时睡在柴草上,枕在土块上,以表示悲伤哀苦之意。 B.何怨,怨恨什么。“多歧路,今安在”中“安在”表示在哪里,两者结构相同。 C.蔽,有涵盖、概括之义。文中“一言以蔽之”意思是用一句话来概括《诗经》。 D.逆,意为揣度、预料。与《送东阳马生序》中“寓逆旅”的“逆”意义相同。 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尧卿从小聪明懂事,十二岁时父亲去世,他虽然年幼,但忧伤悲痛如同成年人。见到母亲则能抑制住自己的情感,强忍哀痛,唯恐让母亲伤心。 B.周尧卿为人简朴持重,不喜计较,对于不如自己的人,他会郑重地以礼相待,让对方产生羞愧之心;虽然俸禄不多,但周济宗族朋友,直到用完为止。 C.周尧卿为学注重独立思考,不迷信古人传注,而以通达文义为目的,他认为解释《诗经》的《传》《笺》各有得失,学习时应当加以分辨。 D.周尧卿学问品行俱佳,得到当世名臣范仲淹和欧阳修嘉许。范仲淹曾举荐他,但未及任用,他就去世了;欧阳修为他的墓碑撰文,对他褒扬有加。 1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泫然流涕曰:“过是,虽欲竭力,复可得乎?” (2)纭至邑,不复他察,第以所闻荐之。 (2023·福建漳州·统考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周武平纣之乱,以有天下;秦皇因.周之衰,遂吞六国。其得天下不殊,祚运长短若此之相悬也?”尚书右仆射萧瑀进曰;“纣为无道,天下苦之,故八百诸侯不期而会。周室微,六国无罪,秦氏专任智力,蚕食诸侯。平定虽同,人情则异。”太宗曰:“不然,周既克殷,务弘仁义;秦既得志,专行诈力。非但取之有异,抑.亦守之不同。祚之修短,意在兹乎!” (节选自《贞观政要·辨兴亡》)

2023届山东省部分地区高三5月语文试卷汇编:语言文字运用Ⅰ(含答案)

语言文字运用Ⅰ 2023届山东省济宁市高考三模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疟疾与艾滋病、癌症一起,被世卫组织列为世界三大死亡疾病。20世纪60年代,在原有抗疟药物氯喹已经失效的背景下,屠呦呦接受了抗疟研究的艰巨任务,从此与中药抗疟结下了___①___。 通过整理中医药典籍、知名老中医,屠呦呦汇集了治疗疟疾的640余种中医药方。在青蒿提取物实验药效不稳定的情况下,东晋葛洪著《肘后备急方》中对青蒿截疟的记载()“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给了屠呦呦新的灵感。 1971年10月4日,这是青蒿素发现史上最为关键的一步。这天,在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的一间实验室里,研究员们屏住呼吸等待着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样品抗疟实验的最后结果。前面的190次实验都失败了,紧张与期待交织在每个人心中。终于,结果出来了,该提取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100%!实验室沸腾了,课题组组长屠呦呦___②___,露出欣慰的笑容。 如今,年逾九十的屠呦呦___③___,依然躬耕在科研第一线。回顾起自己的科研生涯,屠呦呦说要用毕生精力让青蒿素物尽其用,让中国中医药造福全人类。 18.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请修改。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20.你认为文中括号处应该使用破折号还是冒号?请说明理由。(3分) 2023届山东省潍坊市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相对于中国古代小说而言,新文学时段里的现代小说,可称之为新小说。回眸新小说百年,世俗性始终是小说文体的根本规定。新旧小说在功能上并没有天壤之别,其所关注的都是世俗,都是人间。这一点无论新旧小说,还是中西小说① 。对于小说而言,世俗的关怀与同情,是不变的基调。梁启超的“欲新一国之民,必新一国之小说”,良苦用心不在小说,而在启发民智,小说、音乐、戏剧在这一点上的作用机理大同小异。 可见,百年新小说的传统,与旧小说的传统在文体趣味并无差别,对于俗世的关怀都② 。就小说自身而言,它忍不住关怀,虽如梁启超对旧小说评价不高,无非都是俗世,都是日常生活。而“丛残小语”的小说的“小道”,与西方小说的世俗“十日谈”,愤世嫉俗也罢,超凡脱俗亦好,都是如此。 事情、世情、人情与风情,都是世俗之情。百年新小说的“思路”,犹如是耶。在新小说的世界里,小说家更多的是平常人,是庸常人生和世俗世界的一份子,也是现代社会与现代世界的同路人。随着世俗社会的逐步开阔多了,小说凭借在叙事功能上的专长,现实世界有了日常生活表达的文艺主力。平凡的世界,新小说“时间开始了”。 新小说百年思世俗的“思路”虽不变,但视野之开阔③ ,目力所及不再是一家一姓,不再是一朝一代,而是当下社会与现代世界的万花筒,是某场某城的风云气象。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高中语文2023新高考5月名校文言文阅读模考试题练习(共三大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新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模考试题练习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 一、2023浙江义乌市高三适应性考试)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王朴字文伯,东平人也。少举进士,为校书郎,依汉枢密使杨邡。邡与王章、史弘肇等有隙,朴见汉兴日浅,隐帝年少孱弱,任用小人,而邡为大臣,与将相交恶,知其必乱,乃去郡东归。 世宗即位,迁比部郎中。世宗锐意征伐,已扰群议,亲败刘旻于高平,归而益治兵,慨然有平一天下之志。数顾大臣问治道,选文学之士徐台符等二十人,使作《为君难为臣不易论》及《平边策》,朴在选中。而当时文士皆不欲上急于用武,以谓平定僭乱,在修文德以为先。惟朴等言用兵之策,谓江淮为可先取。世宗雅已知朴及见其议论伟然益以为奇引与计议天下事无不合,遂决意用之。显德三年,征淮,以朴为东京副留守。还,拜户部侍郎,迁枢密使。 朴为人明敏多材智,非独当世之务,至于阴阳律历之法,莫不通焉。朴性刚果,又见信于世宗,凡其所为,当时无敢难者,然人亦莫能加也。世宗征淮,朴留京师,广新城,通道路,壮伟宏阔,今京师之制,多其所规为。其所作乐,至今用之不可变。其陈用兵之略,非特一时之策。至言诸国兴灭次第云:“淮南可最先取,并必死之寇,最后亡。”其后宋兴,平安四方,惟并独后服,皆如朴言。 六年春,世宗遣朴行视汴口,作斗门,还,过故相李谷第,疾作,仆于坐上,舁归而卒,年五十四。世宗临其丧,以玉钺叩地,大恸者数四。赠侍中。 呜呼,王朴之材,诚可谓能矣。不遇世宗,何所施哉?世宗之时,外事征伐,攻取战胜;内修制度,议刑法,定律历,讲求礼乐之遗文,所用者五代之士也,岂皆愚怯于晋、汉,而材智于周哉? 惟知所用尔。 (选自《新五代史·周臣传》,有删改) 材料二: 秦观:臣读五代史,见王朴为周世宗决平边之策,然后知朴者,天下之真材也。……朴尝为世宗画平边之策,……故朴以大而脆者为易,小而坚者为难,易者宜先,难者宜后,则所以先吴而后并也。皇朝受命,四方僭伪次第削平,皆如其策。非所谓天下之真材,其孰能与于此。 (选自《历代名贤确论》,有删改)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加句读,请把写出正确答案的序号。(3分) 及A见B其C议D论E伟F然G益H以I为J奇K引L与M计N议O天P下Q事R无S不T 合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人,古代既可以指平民百姓,也可以指人格卑鄙的人,本文中的“小人”指后者。 B、“数顾大臣问治道”的“顾”,与“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中的“顾”意义不同。 C、文学,一般指经学或儒学,往往包含写作方面的才能,与现代“文学”含义不同。 D、“京师之制”的“制”,意为形制、样式,与《岳阳楼记》“增其旧制”的“制”意义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世宗多次向大臣们询问良策,文士都认为以文治为先,只有王朴等人讲求用兵之策,世宗对此很满意,后决心重用王朴。 B、王朴预测了各国灭亡的次序:淮南可最先平定,并州可以在最后灭亡。后来果真像王朴说的一样,并州是最后臣服的。

2023届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高三下学期五月校际联考(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届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高三下学期五月校际联考(三模) 语文模拟试题 本试卷共12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元明之际,因政局混乱以及思想控制的松动,文人的思想活力获得极

大释放,一个传统的诗学话语——“穷而后工”被旧话重提。值得玩味的是,此际文人非但丧失仕进的机会,甚至穷困潦倒,避乱山林,却反对“穷而后工”,这来源于易代文人特有的儒者心态与生命意识。 哀世有变风变雅之音本属正常,却招致一些文人的反对,以“穷而后工”为非。刘永之、刘崧等人主张“诗非穷而后工”,其理论内涵有两点:一是超越个人穷达富贵,主张不为物累的超越性人格,如此为诗而易工巧;二是反对困厄无聊之辈的凄然愁苦之辞,倡导豪迈隽伟、怡然自得的审美趣味。 “诗非穷而后工”说虽受到元延祐以来雅正诗风的影响,但其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文人心态与出处态度的变化。由于元代汉人出仕艰难,南人尤甚,因此,江南文人普遍经历由积极仕进到甘守山林的心态历程,但其间亦有区别:有些文人仕进不能,加之遭遇元季战乱,便遵循儒家待时而动的处世哲学,蛰伏山林以待世运清平,宋濂、刘崧诸人可归于此类;有些文人则彻底断绝仕进的念头,怀道而隐,讲经论史以践行儒者之道,刘永之、梁寅诸人可归入此类。这两种心态,既是年齿不同之故,例如刘崧时值壮年,而梁寅则垂垂老矣,又在于他们对行道方式的态度差异。 两种士人心态与出处态度皆可导出“诗非穷而后工”说。待时而动的文人则倾向于强调儒者在遭遇低谷时的生命力,刘崧“乱石满江滩路浅,唱歌踏水负薪来”之语正是此种生命力的展现。因此,刘崧诸人否定“穷而后工”,实际上隐含着对身居清要之职而行儒者之用的向往。怀道而隐的文人倾向于模糊穷、达二者的界限,具有超越个人际遇的儒

2023届山东省部分地区高三5月语文试卷汇编:语言文字运用Ⅱ(含答案)

语言文字运用Ⅱ 2023届山东省济宁市高考三模语文试题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玉米自明朝传入我国,历经几百年的发展,___①___。人们难免好奇,作为“餐桌主力”的玉米,究竟___②___?从植物学角度来说,玉米等作物的颗粒常被称为果实;但在农业上,玉米籽粒又往往被叫作种子。___③___,其实跟玉米籽粒本身特殊的构造有关。在植物学分类中,玉米籽粒属于颖果,只含一粒种子,成熟时果皮与种皮合在一起不能分离,呈闭合状态。而在平时,我们还是习惯性地称玉米籽粒为种子。试想下,“玉米播种”是不是比“玉米播果”更符合我们传统农业生产的习惯?说购买“杂交玉米果实”是不是会让人一头雾水?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22.请概括材料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和转折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50个字。(4分) 2023届山东省潍坊市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工业快速发展,产生了大量有害气体。目前,废气的净化处理方法可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其中,生物法又称生物大气治理技术,是利用活性污泥等培养菌种,分解消化有害气体。常用的生物大气治

理技术主要有生物过滤、生物滴滤和生物洗涤三种。①,生物大气治理技术具有安全性好、无二次污染等优点。 生物大气治理技术尚处于发展阶段。②,而高浓度废气净化率普遍偏低;使用的设备主要包括壳体、风机、洗涤泵、循环泵、计量泵、营养液投加系统等,设备占地面积较大,维护成本也不低;市场也处于发展早期,很多人对生物大气治理技术认识不足。 从发展趋势来看,③。拓宽应用范围。如利用前沿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探究微生物对污染物的代谢机理与途径,提高污染物的降解效率;而如何吸收材料研发、制造技术的最新成果,对于设备改进和成本降低的作用也不可忽视。 2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22.请按要求概括材料内容,每句不超过40字。(4分) (1)生物大气治理技术。(侧重强调优势) (2)生物大气治理技术。(侧重强调不足) 2023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当下,线上线下的心灵成长课程( ),得到许多人的疯狂追捧。这种流行的“幸福营销”通过健身、交际、励志排除负面情绪,拥抱幸福真理,实现自我成长。 但是,社会对于积极心态的推崇,让普通人( ),总是在两种矛盾的情

2023届山东省部分地区高三5月语文试卷汇编:名篇名句默写(含答案)

名篇名句默写 2023届山东省济宁市高考三模语文试题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离骚》多用兰蕙、芙蓉等香草作比喻,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对这一表达特点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认为“木长”就必须“固其根本”,“流远”就必须“浚其泉源”,从而推理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 (3)“梦”作为一种带有虚幻色彩的意象,常被唐代诗人用来表意抒情,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届山东省潍坊市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刘克庄《贺新郎》中连用西汉张良遇谷城公传授《太公兵法》和唐将李签得骊山老母讲解《阴符经》而俱立大功的两个典故,来说明即使没有承授与凭借,照样也可以保家卫国、建立功勋的两句是:“,” (2)“半山文善用揭过法,只下一二语,便可扫却他人数大段”(刘熙载),王安 石《答司马谏议书》中,用“,”指出了人们的习惯和士大夫的苟且保守。 (3)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玉,石之美者。”“玉”质细而坚硬、温润而有光泽,深受人们的喜爱,也是古诗词中常见意象,如“,”。 2023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陆游《书愤》中“______,______”两句,意象叠加,写早年快意征战的生活,勾勒出气壮山河的战争图景。 (2)杜牧《阿房宫赋》中用“______,______”两句写出秦人不知珍惜从六国剽掠来的珍宝,生活极度奢侈。 (3)古诗词中,“风”是诗人表情达意的载体:可以承载愁苦情怀,如“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也可以表达高远志向,如“______,______”。 2023届山东省高考考前模拟(二)语文试卷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赤壁赋》中由无穷的江水、永恒的明月想到“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须臾人生。 (2)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诗人被贬出京,江州地处偏远,只能听到民间山歌和村笛小调。 (3)在博大精深的黄河文化中,诗歌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深刻的思想内容以及浩瀚的作品,深受世人喜爱和重视,如: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届山东省济南市名校高三下学期5月第三次模拟语文试题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重视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诗经·卫风·氓》中体现古代劳动妇女起早贪

2023届山东省部分地区高三5月语文试卷分类汇编:默写专题(含答案)

默写专题 2023届山东省临沂市高三下学期5月二模考试语文试题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认为,对于天地间不属于自己的事物,应有“”的洒脱;而对于造物者提供的无穷无尽的宝藏,又应有“”的快意。 (2)著名画家倪瓒的《容膝斋图》,就画名来看,明显取意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 (3)“桂”因其芬芳馥郁、秋芳冬荣等特点备受古代文人青睐,有时用以象征道德情操之高洁,有时用以描绘自然景物之美好,有时用以寄托浪漫唯美之情思……如“,”。 2023届山东省烟台市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练习(一)(二模)语文试题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中表达了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怀念之情,其中深情回忆与妻子在轩中学习时光的两句是“①,②” (2)刘克庄在《贺新郎》(国脉微如缕)中用“③,④”两句呼吁当权者要重视人才,这与龚自珍“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有异曲同工之妙。 (3)“金风”就是秋风,“玉露”常指秋露,这两个意象在古代诗词中常常同时出现,比如“⑤,⑥”。 2023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 6 分) (1) 《陈情表》中,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无人奉养为由,用比喻的手法向晋武帝提出

了" ”的请求,言语恳切、谦抑,措词委婉、得体。 (2)“春光”一般是指春天的风光、景致,《临安春雨初霁》中,陆游用春光作为背景来表达自己郁闷与惆怅心境的句子是" "。 (3)古诗词中,常借斑白的鬓发表情达意,如" "。 2023届山东省滨州市高三下学期5月二模语文试题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古人行军打仗时常敲击器具,如高适的《燕歌行》中“”写出师之时金鼓震天,士兵们气势高昂;身陷重围后,晚上所闻则是“”。(2)《庖丁解牛》中“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总结全文,《种树郭橐驼传》结尾“,”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3)古人创作讲究炼字,例如,善用“空”字营造意境氛围,这在唐宋诗词中屡见不鲜,如“,”。 2023届山东省聊城市齐鲁名校大联盟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语文试题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认为屈原写《离骚》的原因共有两句,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以“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自己在浔阳城中听到的音乐,衬托了琵琶声的优美。 (3)古代诗歌中常常用“雪”作喻来描写事物,如“________”或“________”。 2023届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区高考热身三模语文试题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荀子《劝学》中“”是说君子的天资与他人并无差异,通过“”来弥补自身的不足。

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2023届高三5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2023届高三5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本试卷共11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在现代学术史上,桐城派通常被视为文学流派。这固然不错,桐城派向以文章著称,素有“天下文章,其在桐城乎”之美誉。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又不尽然。桐城派从清初产生,延续有清一代,至民国依然余波不断,这三百年基业,显然不是单凭文章就可以支撑。如果深入了解桐城派,不难发现,它并非单纯的文派,其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教育、艺术等诸多领域,皆成就斐然。 纵观桐城派三百年发展历程,桐城派不仅诞生了方苞、方观承、陈用光、邓廷桢、姚莹、曾国藩等朝廷大员,在禁烟、禁酒、治河、戍边、保疆、治军、通商、洋务等各个方面卓有建树;也涌现出郭嵩焘、黎庶昌和薛福成等出使欧洲,成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先行者的一流外交家;并孕育出以姚鼐、吴德旋、祁寓藻、张裕钊等人为代表的书法碑帖艺术,与桐城文章交相辉映。同时,桐城派人物几乎都有丰富的教育经历,从翰林院教习,到省级学政,再到书院山长,可谓人才辈出,令人瞩目。有鉴于此,桐城派实际是一个真正的文化流派。众多流派成员之间虽然跨越了地域时空限制,但都遵循着大致相近的学术理念、价值追求与精神祈向,彼此声气相通,薪火相传,形成典型的中国传统文化共同体。

理念认同,是传统文化共同体生成的思想基础。共同体是人与人的群体集合,其彼此凝聚的基础是价值认同与思想归属。伊兹欧尼认为,共同体的形成不外两点:一是彼此交织的紧密关系,二是共同的价值规范与意义。从桐城派的生成历史来看,三百年一以贯之的是古文辞章与经世济民,而连接辞章与经世的理念是义法。义法最早是经史之学的通行概念,后来方苞把它引入辞章,开创“古文义法”。 简单地讲义法,“义”就是言有物,“法”就是言有序,两者相合而成文。其所言之物,并非凭空想象,而是源自现实,寄托经世济民之宏愿;所序之文,也并非辞藻堆砌,而是字里行间流贯生命之气。义法既是格律与神气之统一,也是德行与辞章之统一,还是立言与立功之统一。后来刘大概发展了义法理论,强调文人之能事,通过字句、音节来体悟文章的神气,在吟咏唱叹之间荡涤灵府,在吞吐俯仰之际贯通古今。姚鼐在方、刘基础上,吸收乾嘉汉学考据之法,与义理、辞章相融合,义理以尽性,考据以穷理,辞章发其奥蕴,最终实现义理、考据与辞章的统一。此三合一之论,既欲合真善美而为一,又欲合儒林、道学与文苑而为一,体现了姚鼐“道与艺合”“天与人一”的文章至境论。 曾国藩绍述姚氏,在义理、考据、辞章之外,增加了经济之学,经济在孔门乃政事之科。在四者之中,曾国藩虽重义理,坚守桐城派一贯之立场,但更强调经世济民才是思想的基础,如此一来,曾国藩挈揽众长,其文经史百家,其学思辨融通,其事经国济民,通达宏阔,中兴桐城,开辟新境。晚清民国,严复、林纾以桐城之文,翻译西文、西学,启蒙民智,他们与无数仁人志士合力,共同促进中国社会由古代向近现代的转化。可以说,桐城派三百年历史,延续几代人,弟子门人逾千,大体都遵循相近的价值理念,把辞章学术与立身相结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