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培养基模拟灌装(小容量注射剂)无菌生产工艺验证方案

培养基模拟灌装(小容量注射剂)无菌生产工艺验证方案

.

审批

部门

名署名

草拟人质量管理部

草拟人生产技术部

草拟人针剂车间

审查人针剂车间

审查人生产技术部

审查人质检中心

审查人质量管理部

同意人质量负责人

散发部门:

培育基模拟灌装(小容量注射剂)无菌生产工艺考证小组

一、概括

厂区无菌操作生产线,按2010版GMP及其附录要求进行设计,是专用于小容量注射剂非最后灭菌产品

生产使用。

某某产品因没法进行F0≥8分钟湿热灭菌,以达到SAL≤10-6,但处方能够经过微生物滞留过滤器过滤,

.

故采纳除菌过滤和无菌工艺相联合的灭菌方法。

无菌生产工艺是制药领域中最难的工艺之一,保证产品无菌是该工艺最大的难点,减少无菌工艺药品污

染风险的两项重要举措为:①人员的培训②无菌工艺考证。

按SFDA化学药品注射剂基本技术要求:培育基灌装考证是对设备、环境以及人员操作的一种系统验

证,是判断无菌保证水平的重点手段。故在正式生产前一定按某某产品生产工艺进行培育基模拟灌装验

证。

1本次考证重点生产工艺流程图

安瓿的冲洗称量配料工用具冲洗和灭菌

除菌过滤

干热灭菌

灌封

灯检

D级背景C级背景A级背景一般区

考证原理

将培育基裸露于设备、容器密封系统的表面和重点环境条件中,并模拟实质生产达成工艺操作。对装有

培育基的密闭容器进行培育以检查微生物的生长并评论结果,确立实质生产中产品污染的可能性。关于

失败的考证进行菌种剖析并检查,确认并解决可能造成失败的原由后,从头进行考证。

考证次数

按2010版GMP附录1要求因该生产线为新建厂区设备,为培育基模拟灌装试验的初次考证,故需进行连续三个批次的考证活动。

二、考证目的

经过该工艺考证活动证明新设计厂房采纳既定的无菌生产工艺能保证产品的无菌要求;

经过该工艺考证活动证明无菌操作有关人员资格,降低人员带入无菌的风险;

经过该工艺考证活动保证生产切合现行GMP法例要求。

三、考证范围和实行时间

1本考证方案合用于厂区小容量注射剂车间无菌生产线正式投入使用前某某品种小容量注射剂无菌生.

产工艺培育基模拟灌装考证活动;

2计划考证明行时间为2013年3月~4月连续三个批次。

四、考证小组和职责

1考证小组

依据考证的内容和考证管理文件要求,成立考证小组,考证小构成员见下表,小组人员应在最后考证报告中署名确认。在考证明行前,方案草拟人应付全部有关参加人员进行考证方案的培训,做好培训记录,

并将记录附于考证报告后。

姓名职务职责

生产技术部经理考证小组组长,负责考证文件的审查和工作整体安排和实行,组织

检查和办理考证过程中出现的异样状况

技术管理员负责考证文件的草拟,供给考证过程中有关技术支持,参加考证异

常状况检查工作

车间主任安排车间岗位人员配合考证工作的实行,对考证过程的异样状况进

行辅助检查,负责考证文件的审查

车间技术副主任负责考证文件的草拟,供给考证过程中有关技术支持,参加考证异

常状况检查工作

配料岗位人员负责配料操作和除菌过滤以及灭菌操作并记录

洗瓶岗位人员负责洗瓶和安瓿灭菌操作并记录

灌封岗位人员负责灌封操作并记录

灯检岗位人员负责灯检操作和产品7天和14天的察看与统计

维修员负责考证过程中设备的维修工作,参加考证模拟维修活动

QC负责考证有关查验工作和查验数据采集统计工作,参加考证过程异

常状况检查工作,负责考证结束后培育基的灭活办理工作

QC经理负责考证文件的审查,协调考证有关查验工作,参加考证异样状况

检查办理

QA负责考证文件的审查和文件的归档,协调各部门有关工作详细安排

QA保证考证活动按方案履行,保证考证活动切合GMP要求,负责有关

取样工作

QA负责考证文件的草拟,组织考证方案有关培训,参加考证异样状况.

.

检查工作

质量负责人负责考证文件的同意,考证证书的签发

各部门职责

质量管理部

辅助考证活动的履行

参加考证异样状况的检查和办理

参加考证文件的草拟工作

负责考证过程的取样

负责生产监察,保证全部数据的真切性和完好性

负责考证文件的审批和归档

质检中心

辅助考证活动的履行,供给必需的取样工具

参加考证异样状况的检查和办理

负责有关查验工作,供给有关查验数据

负责最后培育基的办理

生产技术部

负责考证活动的履行

负责考证数据的采集和有关文件的草拟

负责组织考证过程中异样状况的检查和办理

生产车间

负责考证有关操作活动

参加异样状况的检查和办理

参加考证文件的草拟和审查

工程部

辅助考证活动保证其顺利达成

维修人员参加考证活动的实行

物料管理部

辅助供给考证活动过程中所需物料

五、风险评估剖析表

经过风险评估,确认本次考证活动需要考证的项目

可严可

风险

风险描绘能重测风险控制举措考证项目指数

性性性

.

.

环境达不到相成立厂房洁净消毒规程,定培育基灌装全程对环境进中高高高

关生产要求期环境监测并趋向剖析行动向监测

人员培训并换衣查核上岗,全部有关人员,模拟生产实人员造成污染中高高高每批对进入无菌区人员取际活动后取样,对最多同意

样监控人数进行挑战

考证灭菌后储藏方式和有有关考证操作与正常生产灭菌后的衣服,效期,操作人员培训查核上一致,生产结束后对重点表用具等发生二低高高高岗,生产过程中进行严格监面取样,储藏方式和有效期次污染控,生产结束后与产品接触在有关洁净灭菌考证中完

表面取样成

全部灭菌装载和参数须经

灭菌成效未达

低高中中过考证,按经考证的操作方在设备考证中达成

式灭菌

配液/灌封超出依据工艺规定工序最大时低中低中工艺规程中明确规准时限

规准时限要求间挑战进行考证

灌封设备故障人员培训,使用前经过试模拟维修操作进行挑战验中中低中

并维修机,并按期设备保护养护证

过滤后对除菌过滤器进行在无菌过滤系统工艺考证过滤系统有效

低高高高起泡点测试,使用行进行清中达成,并取过滤后的药液性和污染

洁和灭菌办理进行无菌检查

全部有关工具,记录等进入

取样工具,记录无菌区随厂房消毒,暂时需

中低高高在消毒成效考证中达成

等传入污染要的经酒精消毒和紫外加

消毒从传达窗进入

洁净工具和清洁净工具需灭菌,洁净消毒

在无菌过滤成效和设备验洁消毒剂使用低高高高剂需除菌过滤后进入无菌

证中达成

带来的污染区

在洗烘线考证中达成灭菌灌封所用安瓿工艺规程规定安瓿的灭菌

低高高高成效和单向流保护,动向监造成污染参数和暂存时间

测灌封前地区,对灭菌后的.

.

安瓿进行取样

压缩空气加终端过滤器,并

压缩空气带来按期确认过滤器的完好性,

低中高高压缩空气系统考证中达成

的污染周期性进行压缩空气系统

考证和监测

生产过程中,异

严格异样操作的要求,关于模拟中控,倒瓶,倒液,破

常操作造成的中低中中

可能污染的药品报废办理瓶等状况进行挑战考证

风险

产品裸露过长挑战工艺规程中同意的最

中低高低严格控制同意的灌封速度带来的风险慢速度进行灌封

六、考证项目的合格标准与详细活动

保证已达成以下考证和确认工作:

WFI和PW系统考证

HVAC系统的考证

压缩空气系统的考证

过滤系统的考证

无菌区人员换衣确认

灭菌系统灭菌成效和储藏期确认

洗烘灌联动线确认

无菌区洁净消毒方法考证

恒温恒湿箱确认

配制罐确实认

无菌剖析方法学考证

保证以下文件已有草案或奏效某某品种的生产工艺规程

某某品种的批生产记录

配料岗位SOP

工用具办理岗位SOP

洗烘瓶岗位SOP

灌封岗位SOP

各有关设备的洁净、操作和保护养护SOP

考证可接受标准

依据《药品生产考证指南2003版》有关规定:无菌性的可置信限度为95%,产品同意污染概率不

.

.

得大于0.1%(即无菌分装药品的无菌保证水平SAL不得低于10-3)。其合格标准见下表

模拟灌装数目/瓶污染控制数目/瓶

2996~4742≤0

4743~6294≤1

6295~7751≤2

≥7752≤3

依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版》附录无菌药品第47条有关规定:养基灌装容器的数目应该

足以保证评论的有效性。批量较小的产品,培育基灌装的数目应该起码等于产品的批量。培育基模拟灌装试验的目标是零污染,应该依据以下要求:

(一)灌装数目少于5000支时,不得检出污染品。

(二)灌装数目在5000至10000支时:

有1支污染,需检查,可考虑重复试验;有2支污染,需检查后,进行再考证。

(三)灌装数目超出10000支时:

有1支污染,需检查;有2支污染,需检查后,进行再考证。(四)发生任何微生物污染时,均应该进行检查。

综合上述标准,本次考证数目定在5000~6294瓶之间,灌装量为2ml,且其污染数不得超出1瓶。

4考证活动前其余准备工作

经确认合格的胰酶酪胨大豆肉汤培育基(TSB)250g×2瓶,经湿热灭菌并用橡胶塞封口的无菌取样试管20支,接触碟60个,沉降菌培育皿15个,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黑曲

霉、生孢梭菌,枯草芽孢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等各种菌种,API鉴识菌种试纸,经灭菌的具塞三角瓶10

个,8000支5ml规格的无色安瓿瓶,能控制23~28℃和30~35℃的培育地区以及便于察看和运输的中转

箱若干。

5工用具灭菌和准备

将模拟灌装活动中需要用到的生产工用具、干净服和设备提早一天进行灭菌,按有关SOP要求储藏,将需要使用的消毒剂提早一天进行无菌过滤准备,将无菌操作区提早一天按洁净SOP要求进行洁净消毒,

按生产工艺流程提早一天领取TSB和有关包材寄存在车间内。

配料

配料前取该岗位所需注射用水进行内毒素检查,保证内毒素查验合格后,取胰酶酪胨大豆肉汤培育基

(TSB)360g按《配料岗位操作SOP》加入已洁净灭菌的配料罐中,慢慢加入60℃以上注射用水12L,搅拌10分钟使溶成均匀溶液(注:此处按实质生产工艺操作,将此中的原辅料换成TSB)。QA用灭菌的具塞三角瓶在配料间取样50ml,在瓶身注明取样地点、取样数目、取样时间和样品名称后送质检中心测

定溶液中微生物负载。其合格标准应≤1cfu/ml。

除菌过滤

用经提早一天灭菌(能否使用行进行完好性测试按新工艺规程定)的μm聚醚砜除菌过滤器,过滤

上述培育基溶液。QA取50ml×2瓶过滤完的培育基,在瓶身注明取样地点、取样数目、取样时间和样

.

.

品名称后送质检中心进行14天培育的无菌性检查(如有菌生长需对样品进行菌种判定),其余量分装于已洁净灭菌的中转储藏罐中。滤芯在过滤完后进行气泡点测试,以确认滤芯的完好性。另取经除菌过滤的培育基180ml分装于18支10ml的试管中,送质检中心进行培育基的微生物生长实验。

培育基无菌性检查

方法:此中一只三角瓶样品在23~28℃培育14天;另一支三角瓶在30~35℃培育14天。

可接受标准:两只三角瓶中的培育基在14天内应无任何微生物生长。

培育基的微生物生长试验:

方法:质检中心QC人员将QA所取的18支样品,在2支10ml试管中接种枯草芽孢杆菌,接种量<100cfu/管,另取一支作为空白比较;在2支10ml试管中接种白色念珠菌,接种量<100cfu/管,另取一支作为空白比较。其余每2支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黑曲霉、生孢梭菌,接种量<

100cfu/管,分别另取4支作为空白比较。接种后盖塞、封口并分别在30~35℃(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生孢梭菌)和23~28℃(白色念珠菌、黑曲霉)培育7天。

可接受标准:7天内接种的各试管的TSB培育基中应出现显然的所接种的微生物的生长,且空白

比较管应无菌生长则判断该培育基微生物性能生长试验切合要求规定。

8洗烘瓶

生产操作人员将提早一天领取的安瓿8000只,按《洗烘瓶岗位操作SOP》和有关工艺要求实时进行清洗灭菌。若洗烘瓶或灌封过程中消耗过大,应实时增补冲洗安瓿保证灭菌合格安瓿超出6294瓶。

9灌装加塞:将经地道烘箱灭菌合格的安瓿送入灌装线,开启灌装机,在与实质生产环境同样的条件下,将过滤后的培育基溶液灌入安瓿内,并封口,调理装量为2ml∕瓶,用干净区无菌空气取代惰性气体。

无菌灌装时限5~6小时(由生产工艺规程定)。全过程,设备慢速运转(灌装速度120支/分钟)。控制灌装模式,设置灌装前中后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约灌装2000支,其余时间设备正常运转(不走瓶),每灌封一盘实时记录好灌封时间和盘号放在装中间产品的盘内。灌封完的样品实时传出无菌区。

最差灌装条件的模拟:

设备模拟维修:在灌封正常运转过程中,停灌30分钟,进行设备模拟维修,保持现有人员在操作间内,维修结束按相应的洁净SOP消毒后后标志设备再次运转后一盘样品(约230支),并在记录上做好备注。

模拟现场人员最大控制数

在灌装正常运转过程中,模拟现场最多人员同意数,如7人,标志该过程中生产出的一盘样品(约230

支),并在记录上做好备注。

模拟灌装针/管调整、改换

在灌装正常运转过程中,进行紧迫停机,模拟调整、改换灌装针/管2支或以上,标志改换针/管后灌装的一盘样品(约230支),并在记录上做好备注。

模拟空瓶倒瓶、破瓶

在灌装正常运转过程中,模拟倒瓶,破瓶状况,停灌办理,办理结束后持续灌装,标志今后灌装的一盘

样品(约230支),并在记录上做好备注。

.

.

模拟药液瓶破瓶

在灌装正常运转过程中,模拟有药液瓶破裂,停灌办理,办理结束后持续灌装,标志今后灌装的一盘样

品(约230支),并在记录上做好备注。

模拟中控抽样办理的过程

在灌装正常运转过程中,模拟三次抽样测定可见异物、含氧量和装量的过程,抽样过程中进行灌封,标

记对应的三盘,并在记录中做好备注。

灌装过程的中间控制

接触碟和沉降菌的取样应做好空白比较。

人员表面微生物取样:对进入灌装地区的全部人员走开无菌区行进行许多于5个地点的用接触碟

进行表面微生物取样,可选用样部位包含:手套、眼镜、手臂、额头、口罩和前胸以及取样人员以为可

能污染的地区。合格标准为每个进入A级区操作人员每人均匀数<1cfu/碟(Φ55mm),且每个碟子不得

超出1cfu;B级区人员为≤5cfu/碟(Φ55mm)。

沉降菌的动向监测:对灌装全过程中应付灌装A级地区进行全程动向沉降菌监测,每过2h改换

取样碟,取样地点设为灌装针头处,出瓶口,和封口处以及取样人员以为可能污染的地区。A级区经时

间折算后均匀值<1cfu/4小时/皿(Φ90mm),且每皿不得超出1cfu/4小时。

对灌装地区悬浮粒子的全程动向监测:设备上自带监控系统一定知足所监控悬浮粒子数(≥μm)≤3520/立方米的要求;若为外用悬浮粒子计数器取样,取样部位选定为尽可能凑近灌装处,合格

标准为所监控悬浮粒子数(≥μm)≤3520/立方米。

对灌装地区的动向浮游菌取样:灌封过程中选定灌装针头处,

出瓶口,和封口处以及取样人员认

为可能污染的地区进行浮游菌取样,每个部位取样1立方米,要求其折算后均匀值<1cfu/立方米。

操作达成后对重点设备表面取样:有关操作程序结束后,对重点设备表面进行取样,以清除设备

污染,取样部位包含:灌装针头,出瓶后转盘,暂存药液的储罐,A级区的过滤器、呼吸器等,要求平

均数<1cfu/碟(Φ55mm),且每个碟子不得超出1cfu。

对安瓿的取样:在考证过程的前、中、后期分别取3支已灭菌的安瓿瓶搁置在装有足量已灭菌的

无菌培育基的三角瓶内,并做好标志,先后在23~28℃和30~35℃环境内各培育七天,要求无菌生长。

全部进入无菌区人员均应登记出入时间。

10灯检检查

将已灌封完成的产品传入灯检地区,翻转三次保证培育基与包材内壁充足接触,剔除破瓶,将其余产品

按原灌装盘号分别装盘送培育地区,每盘内放入原灌封物料标签和灯检合格数目。

11培育

将灯检完的产品先搁置在23~28℃环境内培育7天,时期在第三天将全部产品翻转一次,在第七天察看污染数;后来转入30~35℃环境中内培育7天,在第七天培育结束后统计污染数。

接受标准:依据实质观察数,依据本文件和项目要求,5000~6294之间,污染总数应≤1支,

若超出1支,除非有明确证明是破瓶所致,不然该考证失败。发现被污染的样品应进行菌种剖析。

培育基阳性比较试验

因培育基灌装过程中,全部样品无菌过滤后进行了时限储藏和高温灌封操作,为保证这些操作不影响培

.

.

养基的促生长性,故从灯检完产品抽取60支进行样品阳性比较,分为3组,每组20支,此中一组西

林瓶中接种枯草芽孢杆菌(30~35℃培育),一组西林瓶中接种白色念珠菌(23~28℃培育),一组接种

生产现场已发现的菌种(若无则撤消该组试验),接种浓度均小于100cfu/瓶,分别在相应温度下培育5

天。5天内起码50%以上接种的各安瓿瓶中的TSB培育基中应出现显然的所接种的微生物的生长;对

已经出现显然微生物生长的西林瓶,各组各取1瓶进行镜检、API等已确立是增添的菌。

七、可能的误差或漏项的办理

评论无菌模拟灌装试验结果的主要指标之一是微生物污染水平,假如试验结果证明其污染水平超出规定

的合格限度,则应立刻停止生产,检查并记录污染产生的原由。在检查结束并采纳相应的举措后应重复

进行培育基无菌模拟灌装试验。

原由检查起码应包含以下项:

a、生产环境微生物监测数据;

b、生产环境悬浮粒子监测数据;

c、人员和设备污染的监测数据;

d、生产环境浮游菌监测数据;

e、操作间的空气流向、压差;

、操作人员的操作方法、培训状况;

g、模拟灌装试验过程中的异样状况;

h、无菌室生产工具及其余用品的储藏状况;

、鉴识污染微生物的种、属,以找寻污染源的线索;

、无菌室的洁净、洁净堆规程的培训及履行状况;

k、无菌生产用设备的控制系统和监测系统的校订;

、生产后过滤器的完好性检测结果;

m、有关产品、有关生产过程存在的问题等。

原由检查结束后,应依据检查所确立的或可能发生的原由拟订纠正或改良方案并予以实行。当改良方案实行以后应重复模拟灌装试验。

八、再考证周期

1当空气净化系统、灌封和过滤设备、除菌过滤和灌封工艺以及灌封操作人员重要更改后,应该重复进

行培育基模拟灌装无菌生产工艺考证。

2当空气净化系统连续停机超出1个月,从头开启生产前

未出现异样状况时也需每半年起码进行一个批次培育基模拟灌装无菌生产工艺考证。

九、附件

《培训记录》,《表面微生物监测记录》,《悬浮粒子监测记录》,《沉降菌监测记录》,《浮游菌监测记录》,.

.

《菌种鉴识记录》,《细菌内毒素检测记录》,《确认有关考证和确认工作》,《确认有关文件》,《培育基信息确认表》,《TSB培育基过滤前微生物限度检查》,《TSB培育基无菌性检查记录》,《培育基微生物生长试验》,《安瓿瓶无菌检查记录》,《人员出入无菌区登记台账》,《培育基灌封试验产品培育过程温湿度记录》,《模拟灌封样品培育最后结果记录》,《培育基微生物阳性比较培育结果》和《TSB(小容量注射剂多少规格)批生产记录》。

.

.

附件1

确认有关考证和确认工作

项目考证报告文件号考证有效期至检查结论

WFI系统考证切合□不切合□PW系统考证切合□不切合□HVAC系统考证切合□不切合□压缩空气系统考证切合□不切合□过滤系统考证切合□不切合□灭菌设备确认切合□不切合□灭菌储藏和效期考证切合□不切合□洗瓶机确认切合□不切合□地道烘箱确认切合□不切合□灌装机确认切合□不切合□无菌区洁净消毒考证切合□不切合□恒温恒湿箱确认切合□不切合□配制罐确认切合□不切合□无菌剖析方法学考证切合□不切合□

备注

确认人/日期复核人/日期

附件2

确认有关文件

文件名称检查结论文件名称检查结论

工艺规程切合□不切合□配料岗位SOP切合□不切合□批生产记录切合□不切合□灌封岗位SOP切合□不切合□工用具办理岗位SOP切合□不切合□洗烘瓶岗位SOP切合□不切合□

配制罐洁净、操作和

切合□不切合□灭菌柜洁净、操作和

切合□不切合□

保护养护SOP保护养护SOP

洗瓶机洁净、操作和

切合□不切合□地道烘箱洁净、操作

切合□不切合□

保护养护SOP和保护养护SOP 备注

确认人/日期复核人/日期

.

.

附件3

培育基信息确认表

培育基灌封考证的批号:

TSB培育基进厂批号供给商上海中科昆虫生物科技开发有限企业

TSB培育基有效期至

培育基全称胰酪胨大豆肉汤培育基

说明书中的培育基的配取本品30g,加1L蒸馏水,加热溶解;分装,121℃高压灭菌15min。若本品

制方法出现结块,请勿使用。

备注:

确认人/日期:复核人/日期:

附件4

TSB培育基过滤前微生物限度检查

培育基灌封考证批号

培育条件

试验方法将ml的TSB先在23~28℃培育48h,再在30~35℃培育48h,统计菌落数。

培育时间24h48h72h96h 菌落数(cfu/ml)

结论□合格(≤1cfu/ml)□不合格

确认人/日期:复核人/日期:

附件5

TSB培育基无菌性检查记录

培育基灌封考证批号

培育日期

培育天数1234567891011121314 23~28℃培育

30~35℃培育

备注(打“-”表示不长菌,打“+表”示长菌)

结论□合格(培育14天后均无任何微生物生长)□不合格

确认人/日期:复核人/日期:

.

.

附件6

培育基微生物生长试验

培育基灌封考证批号

试验日期

菌种名称菌种信息培育条件试管1试管2空白结论

枯草芽孢杆

白色念珠菌

金黄色葡萄

球菌

铜绿假单胞

黑曲霉

生孢梭菌

备注“+”表示阳性,“-”表示阴性

结论:□合格(全部接种管出现显然的所接种的微生物的生长,空白管显阴性)

□不合格

确认人/日期:复核人/日期:

附件7

安瓿瓶无菌检查记录

培育基灌封考证批号

培育日期

取样时间先期中期后期培育结果

备注(打“-”表示不长菌,打“+表”示长菌)

结论□合格(培育14天后均无任何微生物生长)□不合格确认人/日期:复核人/日期:

.

.

附件8

人员出入无菌区登记台账

培育基灌封考证

批号

记录日期

进入人员出入无菌区时间主要操作活动

备注

.

.

附件9

培育基灌封试验产品培育过程温湿度记录

灌封试验批号:生产日期:

以下为23~28℃培育时期温湿度记录

产品入库的日期/时间:

入库时温湿度:能否切合要求:□是□否(标准:23~28℃)

培育上午下午

备注记录人天数时间温度湿度时间温度湿度

1

2

3

4

5

6

7

23~28℃培育结束日期/时间:

以下为30~35℃培育时期温湿度记录

产品入库的日期/时间:

入库时温湿度:能否切合要求:□是□否(标准:30~35℃)

培育上午下午

备注记录人天数时间温度湿度时间温度湿度

8

9

10

11

12

13

14

30~35℃培育结束日期/时间:

备注:

.

.

附件10

模拟灌封样品培育最后结果记录

灌封批号生产日期

培育日期至

盘号长菌数发现日期菌种判定盘号长菌数发现日期菌种判定119

220

321

422

523

624

725

826

927

1028

1129

1230

1331

1432

1533

1634

1735

1836

评论:

本次考证总合灌封瓶,灯检不合格品______瓶,实质培育瓶,先于℃下培

养___天,后于℃下培育___天,共有瓶长菌。长菌的产品中,经检查安瓿瓶损坏数为

______瓶。

备注:

检查人/日期复核人/日期

.

附件11

培育基灌封考证批号

试验日期

菌种

菌种信息培育条件名称

枯草

芽孢

杆菌

白色

念珠

备注:.

培育基微生物阳性比较培育结果

有无微生物生长

安瓿瓶编

(瓶号)

生长微生生长微生物号物的瓶号

结论

比率(%)

有无

01-05

06-10

11-15

16-20

21-25

26-30

31-35

36-40

41-45

46-50

51-55

56~60

61-65

66-70

71-75

76-80

81-85

86-90

结论:□合格(50%以上接种的TSB培育基中应出现显然的所接种的微生物的生长)

□不合格

确认人/日期:复核人/日期:

.

无菌培养基灌装试验验证方案及报告

无菌培养基灌装试验验证方案及报告

无菌培养基灌装试验 验证方案 编号:VMP-XZGY-YZFA-001 ****药业有限公司

目录 1 概述………………………………………………… (1) 2 验证目的 (1) 3 验证范围及要求 (1) 4 验证小组成员及职责 (2) 4.1 验证小组成员 (2) 4.2 相关职责 (2) 5 验证前提条件 (2) 5.1 厂房和空调系统验证情况检查 (2) 5.2 设备和公用系统确认情况检查 (2) 5.3人员和物料情况检查 (3) 5.4检验仪器确认情况检

查 (3) 5.5环境监测结果检查 (3) 6 验证标准 (3) 7 培养基适用性检查 (4) 7.1无菌性检查 (4) 7.2灵敏度检查 (4) 8 验证内容 (4) 8.1 取样及检测 (4) 8.2 验证程序 (7) 9 验证偏差和变更 (8) 10 再确认周期 (8) 11 确认结果评定及结论…………………………………………………

(8)

1、概 述: 无菌培养基灌装试验是指由掌握了无菌操作的 人员在一个有控制的环境中将培养基按工艺配制,并经除菌过滤后灌装于灭菌的容器中,并在适当条 名称:无菌培养基灌装试验 验证方案 编 号 VMP-XZGY-YZFA-001 版 本 号 00 替代版本号 —— 制 定 人 审 核 人 批 准 人 制定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制定部门 生产部 印 数 1份 执行日期 颁发部门 质量部 存档部门 质量部 分发部门 生产部、质量部 变更记载: 版本号 批准日 期 执行日期 变更历史及原因:

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方案(参考)

验证方案编码:STP-YZ-04702 A A A A药业有限公司 验证方案 项目名称培养基模拟灌装 方案日期 1

验证方案审批表

验证进度计划 3

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方案 目录 验证方案审批表 1. 验证目的 2.适用范围 3.职责 4.有关背景资料 5.验证项目、评价方法及结果 6.漏项与偏差 7.审阅本验证方案,并确认验证结果 8.验证总结 9.SOP的修订 10.再验证时间 11 证明

1.验证目的 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是用与实际生产工艺相同的条件与操作方法,包括生产环境,向安瓿内灌装经除菌过滤的液体培养基,然后将此模拟制品在适当条件下培养,以确认无菌工艺过程的可靠性。证明在本公司小容量注射剂车间生产线中灌装过程中所采用的各种方法和各种规程,防止微生物污染的水平达到可接受的合格标准的能力,或提供保证所生产产品的无菌性的可信限度达到可接受的合格标准的证据。充分验证无菌生产工艺的可靠性。同时评价生产操作人员的行为规范性。 我公司小容量注射剂车间于2011年3月5-6日进行过三批培养基无菌灌装验证,验证结果符合要求。由于小容量注射剂车间的纯化水系统、注射用水系统、空调净化系统于2011年8-10进行了改造和验证,关键生产设备如超声波洗瓶机、隧道干燥杀菌机、安瓿拉丝灌封机也于2011年9月进行了改造和验证,为充分验证无菌生产工艺的可靠性,故拟再次进行三批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 2.验证范围 本验证方案适用于本公司小容量注射剂车间培养基模拟灌装生产验证,当上述条件改变时,应重新验证。 3.职责 3.1验证领导小组 3.1.1负责验证方案会审 3.1.2负责验证方案的批准 3.1.3负责对验证方案修改稿的批准 3.1.4负责验证报告审核、批准 3.2 验证小组 3.2.1 负责验证方案的起草和审核。 3.2.2负责按验证方案对有关人员进行培训。 3.2.3负责组织、协调本验证方案的实施。 3.2.4负责收集、整理和审核验证数据,起草验证报告(如方案执行有偏差,要完成OOS调查报告)。 3.3 小容量注射剂车间 3.3.1 负责验证方案的实施。 3.3.2 负责组织培训岗位操作人员。 3.4生产部 3.4.1协助验证方案的实施,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5

培养基模拟灌装工艺验证方案

培养基模拟灌装工艺验证方案 1.引言 2.验证目标 验证目标是确保培养基在灌装过程中的质量和完整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确保培养基的成分和性能符合要求。 (2)确保培养基在灌装过程中不受到污染,避免细菌和其他有害微生物的污染。 (3)确保培养基的容器和封闭系统能够有效地保护培养基。 (4)确保培养基的灌装工艺能够满足生产需求,包括速度、稳定性和灌装量的精度。 3.验证方法 (1)实验室测试:通过实验室测试,对培养基的成分、pH值、微生物负荷、渗透压等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2)灌装设备验证:验证培养基灌装设备的性能和操作规程是否符合要求,包括设备的灭菌能力、管道清洗和灭菌程序的有效性等。 (3)灌装过程模拟:使用类似的物料和操作条件,模拟培养基的灌装过程,包括培养基的灌装速度、灌装量的精度、容器封闭性的测试等。 4.验证参数

(1)培养基的成分和性能:对培养基的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包 括有机物、无机盐、氨基酸、维生素等。 (2)培养基的pH值:测试培养基的初始pH值和在灌装过程中的pH值 变化。 (3)培养基的微生物负荷:测试灌装前、灌装过程中和灌装后的培养 基微生物负荷,包括总菌落数、细菌干扰菌和真菌的检测。 (4)培养基的渗透压:测试培养基的渗透压,在灌装过程中进行监测。 5.验证流程 (1)准备灌装设备和培养基:准备灌装设备,包括容器、管道和灌装 机等。根据所需灌装量制备相应的培养基。 (2)实验室测试:对培养基的成分、pH值、微生物负荷、渗透压等进 行实验室测试,确保符合要求。 (3)灌装设备验证:验证灌装设备的灭菌能力和管道清洗程序,确保 设备的操作规程符合要求。 (4)灌装过程模拟:使用类似的物料和操作条件,模拟培养基的灌装 过程。进行实际灌装操作,包括灌装速度的控制、灌装量的精度和容器封 闭性的测试等。 (5)验证结果的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对验证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和 总结,评估培养基模拟灌装工艺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6.验证结果的分析

培养基模拟灌装(小容量注射剂)无菌生产工艺验证方案

分发部门: 培养基模拟灌装(小容量注射剂)无菌生产工艺验证小组 一、概述 厂区无菌操作生产线,按2010版GMP及其附录要求进行设计,是专用于小容量注射剂非最终灭菌产品生产使用。

故采用除菌过滤和无菌工艺相结合的灭菌方法。 无菌生产工艺是制药领域中最难的工艺之一,确保产品无菌是该工艺最大的难点,减少无菌工艺药品污染风险的两项重要措施为:①人员的培训 ②无菌工艺验证。 按SFDA 化学药品注射剂基本技术要求:培养基灌装验证是对设备、环境以及人员操作的一种系统验证,是判断无菌保证水平的关键手段。故在正式生产前必须按某某产品生产工艺进行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 1 本次验证关键生产工艺流程图 2 验证原理 将培养基暴露于设备、容器密封系统的表面和关键环境条件中,并模拟实际生产完成工艺操作。对装有培养基的密闭容器进行培养以检查微生物的生长并评价结果,确定实际生产中产品污染的可能性。对于失败的验证进行菌种分析并调查,确认并解决可能造成失败的原因后,重新进行验证。 3验证次数 按2010版GMP 附录1要求因该生产线为新建厂区设施,为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的首次验证,故需进行连续三个批次的验证活动。 二、验证目的 1通过该工艺验证活动证明新设计厂房采用既定的无菌生产工艺能保证产品的无菌要求; 2通过该工艺验证活动证明无菌操作相关人员资格,降低人员带入无菌的风险; 3通过该工艺验证活动确保生产符合现行GMP 法规要求。 三、验证范围和实施时间

产工艺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活动; 2计划验证实施时间为2013年3月~4月连续三个批次。 四、验证小组和职责 1 验证小组 根据验证的内容和验证管理文件要求,成立验证小组,验证小组成员见下表,小组人员应在最终验证报告中签名确认。在验证实施前,方案起草人应对所有相关参与人员进行验证方案的培训,做好培训记录,并将记录附于验证报告后。

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TSB验证详解

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TSB验证详解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TSB 验证详解 针对TSB培养基,适用玻璃安瓿小容量注射剂产品一、关键点 1、培养基选择:基础培养基和选择性培养基。。。。。。本次讲解TSB培养基。一般为250g一瓶,每30g+1L注射用水配制。配制注意:注射用水不能热配,培养基不能通入氮气、二氧化碳等。目的是去除抑菌因素 2、生产线选择: 3、生产批次选择: 详见无菌附录 4、容器选择:易观察。应模拟全部规格,或计划中安排。容器应选择无色透 明 5、装量选择:足够微生物生长所需,能充分接触到内壁,采用倒瓶等容器大 小和装量应足够微生物生长和便于观察。一般装量为25~40% 如:5ml安瓿瓶,灌装2ml。并不一定要模拟某个品种的装量。 6、灌装速度选择:工艺范围内,快速和低速都有不同的模拟意义一般涉及洗 灌封联动的问题。比如安瓿瓶烘干灭菌的时间影响。 7、生产线人员选择:人员参与验证,或计划中安排 详见无菌附录 8、灌装数量选择:批量及置信区间选择等 详见无菌附录 2003验证指南 9、培养基试生长试验及培养后阳性对照试验: 试生长可参考:分别在30?,35?(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埃希菌)和23?,28?(白色念珠菌、黑曲霉)培养 7 天。应有对照组。

阳性对照:接种浓度均小于100cfu/ml 10、菌种选择: 中国药典 11、培养室选择及热分布:培养环境监控措施证明 对于很多企业来说,不可能会建设一个培养室。一般情况下,都是需要找个房间作培养室。这就需要培养室检查:23?,28? 与30?,35? 是否能稳定。这也与培养季节有关。 首先:空间是否合适、是否受认为干扰。必要时加锁 接着:制冷模式,测试最低控温;制热模式,测试最低控温。最后:选取不同测温点进行检测,以说明热分布均一。当放入培养瓶开始,应该已经是一个合格环境,并开始登记温湿度。期间应多次检查,并适当调节。 12、灌装环境监测项目及监测点选择: 分二关键部分:1:灌装区域 2:灌装设备所处环境项目:悬浮粒子、浮游菌、沉降菌等,详见无菌附录 注意:设备自带的检测项目不能取代验证需要的检测项目。换句话说: 设备的检测结果是否被认可的问题。 13、取样点及取样法选择: 对于过滤系统前后的培养基:微生物负载和无菌检查的取样,很难保证取样过程不染菌。 必须对取样人进行正规培训。何况取样必须是有资质,不得委托取样。验证中最好QA取样为佳。 14、更衣取样及监测选择: 无菌附录 15、常规操作及非常规操作模拟选择:

(生产管理知识)培养基模拟生产验证方案

培养基模拟生产验证 1概述: 对无菌灌装过程进行胰酪胨大豆肉汤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通过对其污染率的测试,来确认预充式无菌灌装过程和各种规程防止微生物污染的水平能达到可接受的合格标准。 2目的与范围: 2.1无菌生产环境、人员消毒卫生状况与产品无菌保证的验证。 2.2用棉球擦拭的方法验证设备设施清洁消毒效果。 2.3验证的试验过程中监测底塞、卡式瓶的无菌性,使之始终符合卡式瓶生产工艺要求。2.4验证除菌过滤的可靠性,保证生产出合格的中间体半成品。 2.5验证物料转移过程中物料的无菌性,使之满足卡式瓶生产工艺需要。 2.6模拟无菌灌装试验来考察灌装操作过程微生物的污染率不大于0.1%,进而证明灌装工艺条件符合无菌灌装的工艺要求。 2.7通过轧盖密封后瓶内抽真空进行气密性测试,证明与轧盖相关的工艺条件符合卡式瓶生产工艺要求。 3职责: 3.1相关生产人员必须依照本规程进行生产操作。 3.2生产部门负责人及QA负责指导与监查本文件的执行。 3.3文件的修定和定期审核应由生产部门负责人员和QA负责。 3.4所有参与本验证过程的生产人员都必须依照本方案进行生产操作。 3.5验证过程应严格按照规定的内容进行,若因特殊原因确实需要变更时,应填写验证方案变更申请及批准书(附表1),报验证委员会批准。 4参考文献: 4.1 Validation of aseptic filling for solution drug product 4.2药品生产验证指南(2003版) 5设备及仪器:

6物料 7验证内容 7.1判断标准 产品无菌性的可信限:95% 产品允许污染的概率:警戒限为<0.05%,可信限为>0.1% 7.2培养基配制、灭菌和过滤: 7.2.1 按30g胰酪胨大豆培养基溶于1L蒸馏水的比例配制适量的培养基溶液,搅拌并加热溶解或直接量取70℃以上的蒸馏水,搅拌溶解后,,将盛放培养基的桶在蒸汽灭菌柜内121℃灭菌15分钟,待灭菌后自然冷却 7.2.2 配制用于验证分装生产线的无菌性的培养基溶液体积应满足灌装3000支以上的量(一般灌装5000支左右)。 7.2.3冷却后用已灭菌的0.22um的套筒过滤器过滤于已灭菌的相应容量的不锈钢桶中。注:过滤过程应遵守无菌操作。 7.3培养基无菌性试验:

无菌工艺验证-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

无菌工艺验证-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培养基灌装试验方案LuiaStoppa 无菌药品生产-SFDAGMP检查员高级研讨会 Nanjing,thePeople’RepublicofChina–16-20November2022培训目的评估无菌生产模拟试验(培养基灌装或肉汤灌装) 了解在培养基灌装试验方案设计过程中的关键点,以符合法规要求学会如何对失败进行评估,以及可能带来的后果在团队中进行讨论 无菌药品生产-SFDAGMP检查员高级研讨会 2|Nanjing,thePeople’RepublicofChina,16-20November2022培训目的 无菌生产工艺: 无菌药品生产-SFDAGMP检查员高级研讨会 3|Nanjing,thePeople’RepublicofChina,16-20November2022培养基灌装的原则为什么无菌工艺的验证必须符合制药行业的规范?“无菌药品”的含义是“没有活体微生物”在无菌检测过程中,实际上并没有对每个产品进行检测,所以应采取所有努力减少污染的风险(洁净厂房、HVAC、压差、清洗程序、监测计划) 尽管采取这些措施,但污染永远是一个潜在的风险,因为无菌工艺操作是在一个受控但是非灭菌的环境中进行的,并且样品取样数量太小,所以只有严重污染才可能被发现。 无菌药品生产-SFDAGMP检查员高级研讨会 4|Nanjing,thePeople’RepublicofChina,16-20November2022

培养基灌装的原则制药相关法规:-法规:FDA“,无菌生产工艺生产无菌药品的行业指南–cGMP”-EUGMPPartI附录1–-PIC/SPI007-2“无菌生产工艺验证指南”虽然培养基灌装试验必须复制无菌生产条件,但是模拟试验与药品实际生产过程采取完全相同的方式是不可能的。什么培养基?灌装多少数量?多长时间? 无菌药品生产-SFDAGMP检查员高级研讨会 5|Nanjing,thePeople’RepublicofChina,16-20November2022 无菌药品生产-SFDAGMP检查员高级研讨会 6|Nanjing,thePeople’RepublicofChina,16-20November2022培养基灌装的原则通常情况下,应该包括产品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最差条件” 必须考虑可能采取那些干预措施 无菌药品生产-SFDAGMP检查员高级研讨会 7|Nanjing,thePeople’RepublicofChina,16-20November2022模拟试验:液体无菌灌装生产线压盖机 压塞机 清洗设备隧道烘箱无菌药品生产-SFDAGMP检查员高级研讨会 8|Nanjing,thePeople’RepublicofChina,16-20November2022灌装设备 模拟试验:培养基 灌装方案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试验的数量和频率培养基(产品的替代品)灌装的数量容器(玻璃瓶)体积灌装体积生产速度(或灌装速度)灌装过程的持续时间工作班次监测措施干预措施–常规的和非常规的培养方法可接受

培养基模拟灌装(小容量注射剂)无菌生产工艺验证方案

. 审批 部门 姓 名署名 日 期 草拟人质量管理部 草拟人生产技术部 草拟人针剂车间 审查人针剂车间 审查人生产技术部 审查人质检中心 审查人质量管理部 同意人质量负责人 散发部门: 培育基模拟灌装(小容量注射剂)无菌生产工艺考证小组 一、概括 厂区无菌操作生产线,按2010版GMP及其附录要求进行设计,是专用于小容量注射剂非最后灭菌产品 生产使用。 某某产品因没法进行F0≥8分钟湿热灭菌,以达到SAL≤10-6,但处方能够经过微生物滞留过滤器过滤, .

故采纳除菌过滤和无菌工艺相联合的灭菌方法。 无菌生产工艺是制药领域中最难的工艺之一,保证产品无菌是该工艺最大的难点,减少无菌工艺药品污 染风险的两项重要举措为:①人员的培训②无菌工艺考证。 按SFDA化学药品注射剂基本技术要求:培育基灌装考证是对设备、环境以及人员操作的一种系统验 证,是判断无菌保证水平的重点手段。故在正式生产前一定按某某产品生产工艺进行培育基模拟灌装验 证。 1本次考证重点生产工艺流程图 安瓿的冲洗称量配料工用具冲洗和灭菌 除菌过滤 干热灭菌 灌封 灯检 D级背景C级背景A级背景一般区 考证原理 将培育基裸露于设备、容器密封系统的表面和重点环境条件中,并模拟实质生产达成工艺操作。对装有 培育基的密闭容器进行培育以检查微生物的生长并评论结果,确立实质生产中产品污染的可能性。关于 失败的考证进行菌种剖析并检查,确认并解决可能造成失败的原由后,从头进行考证。 考证次数 按2010版GMP附录1要求因该生产线为新建厂区设备,为培育基模拟灌装试验的初次考证,故需进行连续三个批次的考证活动。 二、考证目的 经过该工艺考证活动证明新设计厂房采纳既定的无菌生产工艺能保证产品的无菌要求; 经过该工艺考证活动证明无菌操作有关人员资格,降低人员带入无菌的风险; 经过该工艺考证活动保证生产切合现行GMP法例要求。 三、考证范围和实行时间 1本考证方案合用于厂区小容量注射剂车间无菌生产线正式投入使用前某某品种小容量注射剂无菌生.

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验证方案

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验证方案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培养基的生产过程中,灌装是一个重要环节。灌装的准确与否直接关 系到培养基的质量和效果。为了验证培养基灌装的准确性以及提高生产效率,进行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是必要的。本文从试验方案的制定、具体步 骤和结果分析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试验方案的制定 1.确定试验目标:验证培养基模拟灌装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 2.选择适当的试验设备:选择一台能够准确模拟真实灌装流程的设备,例如自动灌装机。 3.确定试验参数:确定试验中需要测量和记录的参数,例如灌装速度、灌装量、灌装时间等。 4.制定操作流程:制定灌装试验的具体操作流程,包括设备准备、样 品准备、灌装过程、数据采集等。 5.确定试验样品:选择一种常用的培养基作为试验样品,根据生产需 求确定灌装量。 三、具体步骤 1.设备准备:检查试验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样品准备:准备试验样品,确保培养基的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3.灌装过程:根据试验方案确定灌装参数,将培养基灌装到目标容器中。

4.数据采集:在灌装过程中记录和采集重要数据,例如灌装速度、灌 装量、灌装时间等。 5.重复试验:进行多次试验,以获取可靠的数据并验证试验结果的可 重复性。 四、结果分析 1.数据处理:整理试验数据,计算平均值、标准差等统计数据。 2.数据分析: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不同试验之间的差异和变异 程度。 3.结果评估:评估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根据试 验结果确定是否需要调整灌装参数。 4.结论和建议:根据试验结果提出相应的结论和建议,为实际生产中 的培养基灌装提供参考依据。 五、实施方案 1.确定试验计划:按照前述步骤制定实施方案,并明确各个步骤的操 作要求和注意事项。 2.实施试验:按照试验方案进行试验,并确保每个步骤的操作准确无误。 3.数据分析和结果评估:对试验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和评估。 4.撰写报告:根据试验结果撰写试验报告,包括试验目的、试验方案、试验结果等内容。

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方案

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方案 一、背景介绍 在微生物实验室中,培养基的灌装是一个重要的实验步骤。正确的培 养基灌装可以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因此,为了验证培养基模拟 灌装的准确性和精确度,制定一套验证方案是必要的。 二、实验目的 验证培养基模拟灌装的准确性和精确度,以确保其符合实验要求。 三、验证方案 1.设计验证样本 选择不同容器(如试管、烧杯、培养皿)作为验证样本,并准备标准 培养基。 2.准备仪器和设备 准备一个称量器、一个热源、一个培养基灌装器和一组各种验证样本。 3.确定灌装重量 使用称量器称量灌装前和灌装后的每个验证样本的重量,并记录下来。 4.培养基灌装 将标准培养基加热至适当温度,在无菌条件下使用培养基灌装器向每 个验证样本中加入等量的培养基。 5.测量灌装后重量 将每个灌装后的验证样本再次称重,记录下灌装后的重量。

6.计算灌装精度 计算每个验证样本的灌装精度,公式如下所示: 灌装精度=(灌装后重量-灌装前重量)/灌装前重量×100% 7.统计结果 将每个验证样本的灌装精度记录下来,并计算平均值和标准偏差。 8.结果分析 比较平均值和标准偏差是否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如果平均值接近100%,且标准偏差较小,则说明培养基模拟灌装的准确性和精确度较高。 9.结论 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对培养基模拟灌装的准确性和精确度的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和措施。 四、改进建议和措施 1.定期校准设备:确保培养基灌装器的准确性和精确度,定期进行校准和检验。 2.培训操作人员:培训操作人员掌握培养基灌装的正确方法和技巧,提高实验操作的准确性。 3.优化工艺流程:对于培养基灌装的每个步骤进行优化,优化流程,提高操作效率和质量。 4.质量控制:建立培养基灌装的质量控制体系,制定相关的质量控制标准和标准操作规程,确保每次灌装的准确性和精确度。

培养基模拟灌装无菌生产工艺验证方案

培养基模拟灌装无菌生产工艺验证方案 一、研究目的及背景 无菌生产是制药和食品工业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工艺。培养基是无菌生 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提供了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生长所需的 营养物质。因此,为了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对培养基的无菌灌装工艺 进行验证是非常重要的。 本研究的目的是验证培养基的无菌灌装工艺的有效性,以确保生产过 程中的无菌状态。通过验证,可以确定灌装工艺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并提 供指导和保障无菌生产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二、研究方法 1.确定灌装工艺的关键参数和控制点:包括温度、压力和速度等因素。通过前期的实验研究和参考相关文献资料,确定灌装工艺的最佳参数设置。 2.建立合适的实验方案:选择合适的微生物作为试验菌株,并使用合 适的培养基进行培养。根据已有的灌装工艺参数,进行一定数量的灌装试验,并尽可能模拟实际生产过程。 3.进行灌装工艺验证试验:根据实验方案,按照一定的时间和数量进 行培养基的灌装试验。同时,进行相应的对照试验,采集样品进行微生物 学检验。 4.微生物学检验:采集灌装好的培养基样品,通过无菌条件下培养, 观察是否有微生物生长。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以判断培养基是否被污染。

5.数据分析和结果评估:根据实验结果,对培养基的无菌灌装工艺进 行评估。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差异,并统计相关数据,计算灌装工艺的 合格率和不合格率。 6.结果报告和验证方案调整:将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撰写验证 方案报告。根据结果对灌装工艺进行调整和改进,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三、实施计划和进度安排 1.研究期限:本研究计划为期三个月。 2.实施计划: -第一周:搜集相关文献资料,确定研究目的和方法。 -第二周:设计实验方案,确定试验菌株和培养基。 -第三周至第五周:进行实验,进行灌装试验并采集样品。 -第六周至第七周:进行微生物学检验,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 -第八周:数据分析和结果评估,撰写验证方案报告。 -第九周至第十二周:根据结果调整灌装工艺,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四、预期成果和意义 1.提供培养基的无菌灌装工艺验证方案,为无菌生产提供指导和保障。 2.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减少可能的污染和损失。 3.提高灌装工艺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4.对灌装工艺进行调整和改进,提高无菌生产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培养基无菌灌装模拟试验方案

XXXXX制药有限公司 培养基无菌灌装模拟试验 再验证方案 文件编号: YZML101P -09 所在车间:冻干粉针车间 起草人:日期: 2009年6月25日审核人:日期:2009年7月04日批准人:日期: 2009年7月05日

验证方案的起草与审批 验证方案的起草 验证方案的审批 验证进度计划 提出完整的验证计划,经验证小组批准后实施,整个验证活动分三个阶段完成。

验证方案目录 第一部分:概述 (4) 1、验证目的 (4) 2、验证概述 (4) 3、验证领导小组分工及职责 (4) 4、被模拟工艺 (5) 5、模拟试验中使用的设备设施 (6) 6、培养基的选择 (6) 7、微生物培养条件 (7) 8、工艺模拟的批量,批次 (7) 9、灌装体积、灌装速度及灌装用容器的确定 (7) 10、验证最差条件 (7) 11、可接受的合格标准 (8) 第二部分:试验实施 (9) 1、试验实施前的准备工作 (9) 1.1 培养基无菌性试验 (9) 1.2 培养基促生长试验 (9) 1.3 无菌环境控制与监测 (9) 2、试验实施过程 (11) 2.1厂房、空间清洁 (11) 2.2试验相关工序准备 (12) 2.3培养基配置、除菌过滤过程 (12) 2.4模拟灌装 (12) 2.5模拟冻干 (13) 2.6轧盖 (13) 2.7微生物培养 (13) 3、盖胶塞密闭系统挑战试验 (15) 4、偏差的处理 (15) 5、试验结果分析与评估 (16) 6、验证的维护 (17)

第一部分:概述 1、验证目的 评价一个无菌工艺操作能力的最有用的方法之一是工艺模拟,其提供了一个可能影响最终产品无菌的无菌工艺操作变更进行评价的方法,它可以用于鉴别无菌操作工艺中,可以导致产品微生物污染的潜在缺陷,通过模拟无菌冻干粉针的灌装试验,证明冻干粉针灌装过程中所采用的无菌灌装工艺参数和相关的SOP对于防止微生物污染水平达到可接受的合格标准,或提供保证所生产产品的无菌性的可信限度达到可接受的合格标准的证据。无菌工艺人员的资格和保证,以及验证生产系统的要素(包括厂房、公用系统、设备)和生产过程中工艺变化因素(物料、人员、方法)对产品质量,尤其是无菌结果影响的程度,以证明以后在正常生产条件下能生产出符合规定标准的无菌产品。 2、验证概述 冻干粉针生产线主要包括胶塞清洗机、超声波洗瓶机、隧道烘箱、灌装机、轧盖机,和贴签机。根据GMP的要求,在厂房、设施、设备均已经过全面验证的情况下,且操作人员熟练掌握了岗位SOP后,用大豆胰蛋白胨消化肉汤培养基代替无菌原料进行了模拟灌装培养基试验,可以直观、方便、准确地反映出无菌灌装过程的污染情况及问题。本次验证在第一次验证通过的基础上进行的再验证,根据再验证安排,车间经过六个生产后,再次考察车间的无菌保证。 3、验证领导小组分工及职责 公司成立验证领导小组,负责所有验证工作的领导和组织,负责审批验证方案和验证报告。 验证领导小组针对每一个具体验证项目成立专门验证工作小组,负责该验证项目的验证方案起草、实施、组织与协调,负责验证结果记录与评定,负责完成验证报告。 3.1验证小组成员

培养基灌装验证方案详解

安徽国森药业有限公司 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方案 执行日期2015.10.08文件编码:YZ-GY-XZ-001-2015(P) 颁发部门质量管理部颁发日期2015.09.25 目录 1.验证会签表 (2) 2.概述 (3) 3.验证目的 (3) 4.小容量安瓿瓶生产的工艺流程、操作区域、主要生产设备及生产安排 (3) 5.风险评估 (6) 6.实施验证相关的文件 (14) 7.验证前的确认 (15) 8.模拟灌装的实施 (16) 9.模拟灌装过程中的取样、监控及检测 (21) 10.模拟灌装的培养基培养及观察 (26) 11.模拟灌装的培养基培养结束后的促微生物生长试验 (26) 12.安瓿瓶的完整性测试 (27) 13.培养基模拟灌装结果的评价 (27) 14.培养基模拟灌装失败原因的调查 (27) 15.再验证周期 (28) 16.验证时间安排 (29) 17.验证相关记录及填写要求 (29)

文件起草、审核、批准: 起草人审核人审核人批准人部门生产管理部质量管理部生产负责人质量受权人姓名陈圆何勇夏蕴琼李瑛 签名 日期 执行日期 1.验证会签表 本次验证由质量管理部、生产管理部、小水针车间共同参与,成立验证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及分工如下: 姓名部门职务职责签到 夏蕴琼生产负责人 该验证项目组长,审核验证方案,指导、监 督验证的实施。 李瑛质量负责人 审核验证方案,指导验证实施,对偏差情况组织调查分析,对验证实施结果进行总体分析和评价。批准验证方案,审核验证报告。 汪承华动力工程部主任负责设备等动力系统的正常运转 陈圆生产管理部经理 起草验证方案及验证报告,组织、协调按验 证方案进行模拟灌装。 何勇质量管理部QA主管负责组织对验证过程进行监控,监督指导培养基培养后的目视检查,收集、整理本次验证的相关记录,汇总填写验证记录。 张得青质量管理部QC主管负责对灌装后培养基培养条件的确认和记录。 对验证的各项检验结果进行复核、判定 郑跃小容量车间 负责组织目检人员对培养后的培养基逐支 目视检查。

无菌制剂培养基模拟灌装工艺验证

无菌制剂培养基模拟灌装工艺 验证(总39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验证小组人员名单

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方案

目录 1 概述 2 验证目的 3 适用范围 4 相关部门职责 5 验证条件 6 验证引用的文件 7 培养基 8 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条件 9 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的频率 10培养基模拟灌装量和灌装数量的确定 11培养基模拟灌装最差条件的设计 12培养基配制和无菌灌装操作过程 13 取样计划 14试验样品的培养 15 试验结果评价 16环境监控和微生物限度控制 17清场与清洁 18培养基灌装过程监控记录 19偏差调差 20纠偏措施 21异常情况处理程序 22变更 23拟定再验证周期 24验证结果评定与结论 附录附录1:人员培训 附录2:系统验证及设备验证确认

附录3:纯化水检验报告单 附录4:注射用水检验报告单 附录5:环境监测报告单 附录6:胰酪胨大豆肉汤培养基适应性实验结果 附录7:胰酪胨大豆肉汤培养基灵敏度检查结果 附录8:培养基及内包材确认 附录9:最差条件确认 附录10:内包材检验结果 附录11:未参加培养灌装瓶原因说明 附录12:培养基的培养观察记录 附录13:培养基的培养阳性结果和培养基灌装失败情况说明 附录14:培养基灌装过程中监控统计表 附录15:灌装生产结束清洁记录 附录16:质控过程监控 产品基本信息: 1 概述 培养基模拟灌装主要用的是胰酪胨大豆肉汤培养基,适用于黑龙江天龙药业江北新厂滴眼剂车间生产线。依据批准的滴眼剂车间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方案,实施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评价无菌生产工艺的可信限度达到可接受的合格标准,确认滴眼剂车间生产过程的可靠性,有效性。本方案规定了滴眼剂车间培养基模拟灌装的验证方法和标准。 2 验证目的 通过对滴眼剂灌装过程中采用与正常生产工艺相同的条件和操作方法(包括生产环境等),向8ml滴眼瓶内灌装经过除菌过滤的无菌培养基,在适当条件下培养,并对培养品观察、结果判定的验证,来确定滴眼剂车间生产无菌灌装工艺的无菌保证水平,判定无菌生产要素是否能够达到可接受的合格标准的能力,以确认无菌生产工艺过程的可靠性。 3 适用范围

培养基无菌灌装工艺验证方案

目录 一、目的 二、范围与条件 三、职责与培训 四、验证项目 五、偏差 六、结论与建议

一、目的: 1.1验证目的: 通过培养基无菌生产工艺验证,证实无菌生产工艺过程的可靠性。 二、验证范围和条件: 2.1验证范围:本验证方案适用于冻干粉针生产线(激素)培养基无菌灌装。 2.2验证条件:培养基无菌灌装工艺验证是用与正常的实际生产工艺相同的条件和操作方法,在其他各个系统(诸如公用系统、无菌环境保持系统、设备验证等)验证工作完成的基础上进行的。本方案必须在动力部门相关验证和冻干车间相关验证完成的条件下进行。 2.3 按照《培养基灌装SOP》,在各个系统验证完成后,开始进行培养基灌装工艺验证。 工艺流程图: 2.4执行的标准操作规程:

严格按照冻干车间工艺SOP、设备SOP、卫生SOP、物料SOP、基础SOP执行操作。 三、职责和培训: 3.1 验证小组成员和职责: 3.2 培训内容: 3.2.1 培训目的:为建立并保持良好的质量保证系统,应配备足够数量并具有适当资质的人员完成各项操作,所有人员应明确理解自己的职责,熟悉与之相关的GMP原则,

并接受良好的培训。 3.2.2人员培训:所有负责该验证操作的操作人员。 四、验证项目: 4.1批的选择: 冻干生产线的产品规格为,用7ml的西林瓶灌装2ml的培养基。灌装大豆胰蛋白胨液体培养基(TSB)3批,批号为201406211、201406231、201406251,灌装装量为2ml。为确保冻干机A、B每台不少于40000支,灌装数量为8万支需16.8万ml大豆胰蛋白胨液体培养基,灌装完毕后,先置23-28℃培养7天,再置30-35℃培养7天,每天观察培养基的微生物生长情况。培养基灌装与培养基促生长试验同步进行。 4.2 抑菌作用的避免: 培养基灌装使用促进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来挑战评估污染风险,因此抑菌因素应当在培养基灌装中予以考虑。将培养基灌装的注射用水冷却至室温20-25℃配制,并在室温下保存培养基液体。 4.3 合格标准: 灌装数量为80000支。 4.4 控制点:

无菌培养基灌装验证方案

无菌培养基灌装验证方案

验证方案 1、目的:对生产部制剂车间的灌装机进行培养基无菌灌装试验,通过灌装后的 产品污染程度检测灌装工艺能否保证产品的无菌。 2、范围:生产部制剂车间的灌装生产线。 3、责任: 3.1验证小组 3.1.1设计、组织和协调验证试验。 3.1.2准备、检查和批准验证方案。 3.1.3准备验证报告并且流转批准。 3.1.4评估所有的测试结果。 3.1.5完成此文件规定的验证报告。 3.1.6验证小组成员名单

3.2生产部 3.2.1对灌装车间进行清扫、消毒,保证环境清洁。 3.2.2操作灌装机。 3.2.3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培养基灌装。 3.2.4进行日常清洗、维护。 3.3QA 3.3.1取样。 3.3.2进行目检。 3.3.3进行环境监测。 3.3.4检查和批准验证方案和报告。 4、描述 制剂车间使用x公司的灌装流水线,包括:洗瓶机、隧道烘箱、灌装机、轧盖机,y公司的冻干机进行冻干。 5、程序 5.1使用的设备及材料 5.1.1洗瓶机

5.1.2隧道烘箱 5.1.3灌装机 5.1.4冻干机 5.1.5灌装材料 5.1.5.1瓶子 5.1.5.2胶塞 5.1.5.3铝盖 5.1.6培养基 5.1.7菌种 5.1.7.1枯草杆菌(Bacillus Subtilis) ATCC 6633 5.1.7.2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lcans) ATCC 10231

5.1.7.3厂房环境分离菌 5.2培养基准备 5.2.1在10L血清瓶中加入2L的热注射用水,再加入240g胰蛋白胨大豆肉汤 充分搅拌,等溶解后再加入6L的热注射用水,整个培养基量为8L。5.2.2将配制好的培养基放到高压蒸汽灭菌柜中121℃灭菌30分钟,灭菌后取 出血清瓶,从瓶中取4瓶(50ml/瓶)作为阴性对照,其中2瓶于32±2℃ 培养14天,另外2瓶于23±2℃培养14天。观察有无微生物污染。5.3培养基无菌灌装 5.3.1准备无菌的灌装器具(针、硅管、等等),联接到灌装机上。硅管一头放 入灭菌培养基中。 5.3.2用的瓶子,胶塞和铝盖按标准操作规程(P-SOP-048,P-SOP-049)进行 洗涤,灭菌。 5.3.3按标准操作规程(P-SOP-051)进行液量调节,按标准操作规程 (P-SOP-050)进行灌装,每瓶灌装2ml灭菌培养基。 5.3.4使用2个针头进行灌装,每瓶2ml。灌装的速度为70瓶/分钟。 5.3.5灌装的总瓶数为3000瓶以上,全部为半压塞。 5.3.6灌装时将瓶子按顺序放箱中,给箱编上号,以便能够追查出受污染的瓶 子灌装时状态。 5.3.7灌装结束后,将半压塞的培养基转移至冻干机中,在机内压塞。 5.3.8加塞结束后将瓶子转移至轧盖间进行轧盖。

培养基模拟灌装无菌生产工艺验证方案

培养基模拟灌装无菌生产工艺验证方案 目录 1 概述 2 验证目旳 3 合用范围 4 验证小组组员与职责 5 文献资料及培训确认 6 编制根据 7 验证计划 8风险评估分析 9 验证内容 10验证成果旳分析与评价 11验证周期

验证立项申请表

验证方案会签审批表

1、概述

1.1我企业小容量注射剂车间2号生产线,按GMP2023版及其附录规定进行设计,是专用于 小容量注射剂非最终灭菌产品生产使用。维生素C注射液(5ml:0.5g)因无法进行F ≥ 0 8分钟湿热灭菌,以到达SAL≤10-6,但处方可以通过微生物滞留过滤器过滤,故采用除菌过滤和无菌工艺相结合旳灭菌措施。 1.2培养基灌装验证是用和实际生产工艺相似旳条件与操作措施(包括生产环境),向安瓿 内灌装经除菌过滤旳培养基,然后将此模拟制品在合适条件下培养,以确认工艺过程旳可靠性。对设备、环境以及人员操作旳一种系统验证,是判断无菌保证水平旳关键手段。 在正式生产前必须按维生素C注射液(5ml:0.5g)生产工艺进行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 1.3验证次数 按2023版GMP附录1规定,因该生产线为新建设施,本次为规格为5ml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初次验证,故需进行持续三个批次旳验证活动。 2、验证目旳 2.1证明无菌生产区旳设计及其设备布局,环境及卫生状态、人员无菌操作等各方面原因均 能保证产品旳无菌性。 2.2确定生产最差条件下仍能保证产品旳无菌性。 2.3通过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保证生产符合现行GMP法规规定。 3、验证范围 本验证方案合用于小容量注射剂车间无菌灌装生产线(二线)正式投入使用前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旳验证。 4、验证小组组员与职责 4.1验证小组组员

培养基模拟灌装方案

******药业有限公司验证方案 ****生产线培养基灌装

小组主要成员及职责 根据《确认与验证管理规程》规定,组织成立***培养基灌装验证小组,验证小组成员及职责如下表:

方案会签及审批

目录 一、概述 (5) 1.验证原因 (5) 2.验证原理 (5) 二、验证目的 (6) 三、参考文件 (6) 1.参考标准 (6) 2.公司规程 (6) 四、风险评估 (7) 五、验证范围 (13) 六、验证计划 (13) 七、方案培训 (13) 八、验证可接受标准 (13) 九、验证内容 (14) 1.配制 (14) 2.冷藏、除菌过滤 (15) 3.洗瓶 (15) 4.灌封 (17) 5.环境及人员卫生监测(动态) (17) 6.培养 (18) 7.培养基灌装后清洁确认 (19) 十、漏项与偏差处理 (20) 十一、再验证周期 (20) 十二、确立文件 (20) 十三、附件 (21) 附件1: (22)

一、概述 1.验证原因 公司****按照2010版GMP 附录1《无菌药品》的要求进行设计,洁净区级别分为A 级、B 级、C 、级、D 级,该线用于小容量注射剂非最终灭菌产品(****)生产使用。 现按2010版GMP 附录1要求对**生产线进行产品培养基灌装验证,以考察该线的无菌保证水平。本次为第四次培养基模拟灌装(上次验证报告编号R.4-001/2015),故只进行一个批次的验证活动。 验证关键生产工艺流程图如下: 2.验证原理 将培养基暴露于设备、容器密封系统的表面和关键环境条件中,并模拟实际生产完成工艺操作。对装有培养基的密闭容器进行培养以检查微生物的生长并评价结果,确定实际生产中产品污染的可能性。对于失败的验证进行菌种分析并调查,确认并解决可能造成失败的原因后,重新进行验证。 3.验证的先决条件 ➢ 参与培养基验证的人员经过培训。 ➢ 涉及培养基灌装试验使用的配液系统、冷藏系统、除菌过滤系统、灌封系统、洗瓶机、杀菌干燥 机、空调系统、水系统、压缩空气系统、纯蒸汽系统、脉动真空灭菌器均确认合格。 ➢ 用于培养基灌装试验使用培养基具备合格报告。 ➢ 涉及培养基灌装试验使用的配液系统、冷藏系统、除菌过滤系统、灌封系统、洗瓶机、容器具清 洁验证均合格。 ➢ 用于培养基灌装试验使用设备、系统清洁检查项目的检验方法验证合格,取样方法验证合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