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一课三测:第7课 诗三首 Word版含解析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一课三测:第7课 诗三首 Word版含解析

第7课*诗三首

记一记

一、通假字

契阔谈讠燕,心念旧恩通

答案:讠燕宴乐

二、一词多义

1.遗

①采之欲遗.谁

②桓公饮酒醉,遗.其冠

③得遗.金一饼

④深追先帝遗.诏

答案:①读wèi,赠送,给予②遗失③遗失的④死者留下的

2.适

①少无适.俗韵

②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③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④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

⑤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

答案:①适合,迎合②到……去③女子出嫁④顺从,适合⑤刚才,刚刚

3.故

①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②君安与项伯有故.

③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④此物故.非西产

答案:①原因,缘故②老交情③仍旧④通“固”,本

4.顾

①还顾.望旧乡

②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③君臣相顾.,不知所归

④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⑤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答案:①回头看②考虑,顾虑③看④探望,拜访⑤反而,难道

5.当

①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②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

③当.是时也,商君佐之

④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⑤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答案:①对着②掌管,主持③处在某个时候④对等,比得上⑤把守

辨一辨

三、古今异义

1.同心

..而离居

古义:

今义:齐心。

答案:指感情深厚

2.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

古义:

今义:数学上的专有名词。

答案:多少

3.但为君故,沉吟

..至今

古义:

今义:迟疑不决,低声自语。

答案:这里指对贤才的思念和倾慕

4.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古义:

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答案:过去的

5.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古义:

今义:转折连词。

答案:只是

6.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古义:

今义:存在,生存。

答案:问候,怀念

四、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答案:向南

2.名词用作动词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答案:弹奏

3.使动用法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答案:使……归顺

4.意动用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答案:感到苦以……为满足

填一填

五、作者

曹操(155~220),即魏武帝,年、、,字,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与其子、合称“三曹”,形成文学的兴盛局面,并以自己的创作实践开创文学新风气。他的不少乐府诗充分表现了他的雄心和精神。其诗风慷慨、沉郁、古朴。

其诗大致分两类:一类反映汉末动乱的现实,代表作等;一类主要表现一统天下的雄心和顽强的进取精神。代表作、、等。

陶渊明(约365~427),又名,字,自号,世称,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时期诗人、辞赋家。他生活在政治黑暗腐朽的东晋末年,对社会现实极为不满,又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只好。他的诗留存有120多首,其中有20多首是写的田园诗,是诗人农村生活的反映。他的诗文朴素自然,意境高远,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对后世文学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有《陶渊明集》传世。

作品有:、、、、、《桃花源诗》等。

答案: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孟德曹丕曹植建安一统天下顽强的进取《蒿里行》《龟虽寿》《短

歌行》《观沧海》潜元亮五柳先生靖节先生东晋归隐田园生活和景色《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

六、背景

《古诗十九首》

桓帝、灵帝时,士子为了谋求前程,往往背井离乡,外出或,以便获得一官半职。他们长时间远离家乡,过着坎坷辛苦的生活,自然会产生浓重的乡愁。《古诗十九首》中就有相当多的作品反映了游子思乡、闺妇怨别的痛苦,《涉江采芙蓉》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篇。

答案:东汉中下层游学游宦

《短歌行》

曹操巩固了北方割据势力后,在建安十三年回到邺都,立刻着手改革官制,自任丞相,将大权紧紧地掌握在自己手中。此时,孙权统一了江南,建立东吴政权;刘备在荆州积蓄扩展力量,伺机活动。曹操深感今后的敌人更强更难对付,必须广招贤才,迅速壮大自己的力量,方有取胜的把握。的战事迫在眉睫,曹操的这层忧虑也日益加深。终于在一次宴会上,他用“”的形式将自己的思虑公布于众。

答案:南征短歌

《归园田居(其一)》

公元405年(东晋安帝义熙元年),陶渊明在江西彭泽做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便声称“”,挂印回家,从此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共五首,描绘与,抒发。

答案: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田园风光的美好乡居生活的淳朴可爱归隐后的愉悦心情

七、文化常识

建安文学

文学史上的建安,指(黄初是魏文帝曹丕的年号)这段时间。建安文学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最突出的是在诗歌方面。建安时期,文人五言诗繁兴,这时期的诗坛,可谓群星璀璨,代表诗人有“三曹”(、、)、“建安七

子”(、、、、、、)和女诗人。他们继汉乐府之后,打破汉代文人诗歌消沉的局面,第一次掀起文人诗歌的高潮。他们直接继承了的现实主义精神,反映了丰富的社会生活,表现了新的时代精神,具有“慷慨悲凉”的独特风格,并且形成了“”这一优良传统。同时,他们普遍采用新兴的五言形式,奠定了五言诗在文坛上的地位。

答案:建安到黄初曹操曹丕曹植孔融陈琳王粲徐幹阮瑀应玚刘桢蔡琰汉乐府民歌建安风骨

田园诗派

田园诗派是我国古代诗歌流派中重要的一支,是其重要代表人物。他的诗大部分取材于,有的接近于口语,有的近似歌谣,有的直抒胸臆,抒发诗人热爱躬耕生活之情;语言平淡而自然,朴实而又毫不缺乏色彩,给人一种的感受;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境界,并创造出一种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此后田园诗不断发展,到唐代形成了,名家辈出,、是其代表人物。此类诗歌总体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

答案:陶渊明田园生活清新、静谧、悠闲、淳美田园牧歌式田园山水诗派王维孟浩然

理一理

八、思路归纳

(一)《涉江采芙蓉》

(二)《短歌行》

(三)《归园田居(其一)》

九、主题提炼

《涉江采芙蓉》是一首采用“”的“虚拟”方式表达游子思乡苦闷的怀乡之作。全诗不仅虚拟了“思妇”之词,而且在虚拟中又借思妇口吻,想象出游子“”的情景,婉曲奇思,令人动容。

《短歌行》体现了和顽强的进取精神,抒发了诗人对、的深沉感慨和、的宏伟抱负。

《归园田居(其一)》,描述了诗人由官场回归田园以后的田园生活及其乐趣,表达了他对的厌恶之情。

答案:思妇调还顾望旧乡曹操一统天下的雄心时光流逝功业未成求贤若渴慷慨激昂悠然闲适官场生活感悟体会

想一想

下列各句对《诗三首》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涉江采芙蓉》的“芙蓉”“兰泽”“芳草”等语,让人顿感抒情主人公形象的雅洁以及所表达的感情的纯洁、美好。

B.曹操《短歌行》由“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表达希望能够延揽人才、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的雄心壮志。

C.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是诗人真诚的自我表白,是诗人的愤激之词。

D.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四句,是对归返田园生活的总结和赞美,也是对官场生活的否定。

解析:“愤怒之词”太绝对,应为“自我告白”。

答案:C

[文本细读]

一、整体感知

诗歌讲究锤炼语言,试对下列诗句进行赏析评点。

(1)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2)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3)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答案:(1)“还顾”一词,动作性和画面感很强,可以清晰地表现出主人公孤独、忧愁、怅惘的形象和心情。“漫浩浩”一词是写主人公与环顾所见“旧乡”的距离,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这两个词含蓄地传达了主人公极度痛苦的心情,可是,这两句诗并没有直接点明主人公的痛苦,这样就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艺术效果。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两句是在就男女双方的心境做对比之后所做的总结。在上文微嘘短叹之后,把心里的“忧伤”痛快地发泄出来,便陡然煞住。表现得愈直率,情致就愈显得沉痛深挚。

(2)这四句诗主要的情感特征就是一个“愁”字。由于自私、颓废,甚至反动的缘故而愁,这愁就是一种消极的感情;为着某种有进步意义的目的而愁,那就成为一种积极的情感。

(3)“羁鸟”就是笼子中受羁绊束缚的鸟,“池鱼”就是养在池子里供人观赏的鱼,二者都是误落尘网之人的象征。“恋旧林”“思故渊”正是鱼、鸟的本性,这两句诗是形容诗人归园田居的愉快心情。鸟归山林,鱼得潭水,故旧相逢,怡然自得,分外亲切。“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则是回归田园之后生活的真实写照。归园田后,要“开荒”,要“守拙”,而这与居官场、吃俸禄、巧取豪夺形成鲜明的对照。这样的对照正突出了诗人躬耕自食、安贫乐道的高贵品格。

二、细节探究

1.请结合诗句,分析《涉江采芙蓉》一诗中反衬手法的运用。

答案:此诗采用了反衬的手法来表达诗人的凄清心境。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诗人先营造了一个美好、欢乐的情境。然后情绪一转,发出了“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的感叹,所以开头两句极写美好、欢乐的景色,以乐景衬哀情,表现了诗中人物的孤独寂寞之感。

2.《短歌行》中作者使用了哪些典故?使用这些典故有什么作用?

歌分析。

答案:(1)情景交融。

描写了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落炊烟、狗吠鸡鸣,这种富有生活气息的远离尘世、宁静安谧、淳朴自然的境界,与陶渊明内心追求的那种恬静的生活情趣浑然一体,水乳交融。

(2)比喻手法。

用“尘网”“樊笼”比喻官场的庸俗、黑暗;以“旧林”“故渊”比喻乡土,贴切形象,能加深读者对诗歌内容的理

解。

(3)白描手法。

描写田园风光平淡质朴,不加任何修饰,却极为精练自然,如出水芙蓉。

(4)对比手法。

把“适俗”与“守拙”对比,写鸟时将“飞翔”与“囚于樊笼”对比,写鱼时把回归自然、厌恶官场的心情表达得生动又自然。

三、思维发散

我们应如何看待陶渊明的隐居生活?

答案:观点一陶渊明放弃了大济苍生的理想,有其消极的一面。要改造社会,要清除污浊,不能单靠“归隐”与“善”,应该兼济天下,积极地参加社会活动。如果人人都像他那样,因憎恶黑暗而避世,那我们这个社会岂不没入了黑暗之中而不见光明了吗?

观点二从当时的社会现实来看,陶渊明坚持高尚的志趣是一种对黑暗官场的反叛,具有积极意义。陶渊明辞官归隐是在对污浊的现实社会绝望之后选择的一条洁身自好、追求恬静的田园生活、完善独立人格、渴望自由的道路。我们应像他那样,淡泊名利,不随波逐流,保持自己的尊严和人格。

[素材化用]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

“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诗人陶渊明刚直坦率,面对前来视察的督邮,他不愿按世俗规矩去小心谨慎地恭迎侍候,而是愤然抗辞:“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他不为金钱、官位所累,毅然辞官归隐,展现了崇高的气节。

爱惜人才两明君

(1)刘邦重用人才。

刘邦得天下后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

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可见,刘邦所以能夺取天下,成就统一大业,除有若干客观因素外,从其主观因素上看,主要是善用贤士良将。

(2)唐太宗珍惜人才。

唐太宗李世民能成为一代明君,确有其过人之处,他把主要精力放在为国家选拔人才上。他对人才高度重视,他的身边总是能人如云,做秦王时即有房玄龄、杜如晦,后来连太子建成的谋士魏徵也成了他的股肱之臣,并成就了圣君贤臣的一段佳话。

答案:(略)

关于人才的名言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管仲

致安之本,惟在得人。——李世民

得贤杰而天下治,失贤杰而天下乱。——范仲淹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即学即练

任选上面的素材,以“选择”为话题,写一段文字,不少于80字。

答:

答案:(示例)他来了,带来了一阵阵菊香,带来了与自然契合的豁达心境。面对宫阙,他选择了归田园,选择了自然的那份恬适。他追求的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他有着“阡陌交通,落英缤纷”的理想,他绽放了压在心底的那份“自然”。他的丰碑永远树立在田园郊野之上。

[写法借鉴]

1.《涉江采芙蓉》

(1)长于抒情。其抒情往往用事物来烘托,融情于景,寓景于情,二者密切结合,达到天衣无缝、水乳交融的境界。

(2)善于通过某种生活情节抒写作者的内心活动,使诗中

主人公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3)善于运用比兴手法,映衬烘托,着墨不多,而言近旨远,语短情长,含蓄蕴藉,余味无穷。

2.《短歌行》

(1)起兴手法的运用。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等。

(2)比喻手法。如“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比喻人才难得,这里写求贤不得。“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以“乌鹊南飞”的形象比喻当时贤士大夫四处奔走,流露出诗人唯恐贤者不来归附的焦虑。“山不厌高,海不厌深”暗喻自己像山一样不厌其多地容纳土壤,像海一样不厌其大地容纳众水,表明自己会宽宏大量、广纳人才。

(3)借代手法。如用“君”“鹿”“嘉宾”“月”“乌鹊”等指代人才,用“山”“海”“周公”来指代自己。

(4)用典。如引用“周公吐哺”的典故,以周公自比,倾诉自己求贤若渴的迫切心情,表明自己为完成统一大业而不遗余力的真诚态度。

3.《归园田居(其一)》

(1)白描手法的运用。诗人几乎完全采用白描手法,以村落、草屋、榆柳、炊烟、狗吠、鸡鸣等农村平常的景象,勾画出一幅恬静、平和、质朴的田园风光图,其中融入了诗人的高雅情趣,表现了诗人对自由闲适的田园生活的热爱,营造出宁静淡远的意境,令人神往。

(2)以田园之景写胸中之意。诗人笔下的田园是与浊流纵横的官场相对的理想天地,寻常的农家景象无不是迷人的诗情画意。诗人在用白描手法描绘田园风光的同时,也巧妙地融入了自己的生活理想、人格情操。

(3)层次清晰,画面感强。本诗显现的画面很有层次。近处,宅院、林木,亲切可即;远处,村落、炊烟,给人悠长的遐思。一近一远,使画面具有纵深感。

(4)语言质朴无华。本诗语言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情趣,使陶诗独具魅力。

[技法指导]

用典及其作用

1.定义:用典亦称用事,凡诗文中引用过去有关人、地、事、物之史实,或语言文字,以为比喻,而增加词句之含蓄与典

雅者,即称“用典”。

2.作用:用典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以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等。

○尝试练笔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请从用典的角度简要赏析其表达效果。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注】。

【注】《后庭花》:乐曲《玉树后庭花》的简称,而以南朝陈后主(陈叔宝)所作最为有名。因陈后主溺于声色,作此曲与后宫美女寻欢作乐,终致亡国,所以后人把他所喜爱的《玉树后庭花》曲、词当作亡国之音的代名词。

答:

答案:诗歌第三、第四句用典,借南朝陈后主纵情声色,终至亡国的历史事实,谴责了当时唐王朝荒淫无度、醉生梦死的腐朽生活。

语言应用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一些地方贪一时之功、图一时之名,对容易从数字上反映出来的、能够吹糠见米

....的成绩十分用力,对打基础、管长远的项目不感兴趣。

②国民党军队一路溃败,从福州往厦门方向逃奔,士兵们一

个个筚路蓝缕

....,狼狈不堪。

③本公司承诺十九天完成家装工程,拖一天罚一千元,一言

..

九鼎

..,决不食言。

④前进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越是取得成绩的时候,越要如.

履薄冰

...,居安思危,绝不能犯战略性、颠覆性错误。

⑤一些运动员在不完全了解国家乒乓球队管理模式调整具体

内容的情况下,意气用事

....,擅自退赛,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⑥石墨烯在超级电容器尤其是微型超级电容器方面的应用前

景稍微靠谱一点,而在锂离子电池上的应用前景微乎其微

....。

A.①③④B.②③⑥

C.②④⑤D.①⑤⑥

解析:①吹糠见米:比喻见效快。②筚路蓝缕:驾着简陋的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苦。褒贬误用。

③一言九鼎:形容所说的话分量很重,作用很大。此处应用“一诺千金”。④如履薄冰: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⑤意气用事:缺乏理智,只凭一时的想法和情绪办事。⑥微乎其微:形容非常小或非常少。对象错配。

答案:B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从房地产行业的长期发展看,在中国未来的10年内依然是一个很好的行业,可是这个行业需要洗牌,需要价格和利润回归正常。

B.高中语文课标强调,课内必读书目中传统的经典作品必须应占1/2以上,因为高中孩子学习古诗文的能力毕竟增强了。

C.之前很多旅客对我们的工作有很多不解,通过报道,很多旅客对我们的工作有了更多支持和理解,也使春运旅客的进站秩序更加良好。

D.新时代的根本特征之一就是追求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就要淡化GDP,政府要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调整结构和深化改革上。

解析:A项,成分残缺,“依然”前缺主语。B项,不合逻辑,“必须”“应”保留一个。C项,语序不当,应去掉“也使”,“支持”和“理解”位置对调。

答案:D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过去,搜寻外星生命的大多数研究都将目光对准氧气,①:如果一颗遥远行星上存在甲烷和二氧化碳,且没有一氧化碳,那么其上很可能存在生命。

②?因为二氧化碳和甲烷代表碳原子相反且极端的氧化水平,非生物过程很难在不产生一氧化碳(中间物)的情况下做到这一点。如果某颗行星富含一氧化碳,③。这种新认识可能带来新突破,人类有望在不远的将来发现外星生命。

解析:答题时注意语意和结构上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如第①空根据前文“都将目光对准氧气”和空格后的观点,可知应该填写“但现在有了一种新的认识”;第②空根据后面的“因为”“非生物过程很难在不产生一氧化碳”可知应该填写“为什么不能有一氧化碳呢”;第③空根据前文“非生物过程”可知应该填写“就不可能有生物存在”。

答案:①但现在有了一种新的认识②为什么不能有一氧化碳呢③就不可能有生物存在

4.假设《涉江采芙蓉》中“采芙蓉”的是一名女子,请展开合理的联想,用散文化的语言改写下面的句子。注意描述要有文采。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答案:夏秋之交,正是荷花盛开的美好季节。风和日丽,一群农家女子荡着小舟,穿行在“莲叶何田田”“莲花过人头”的湖泽之上,摘几枝红莹可爱的莲花,回去送给各自的心上人。还有那数不清的芳草,一并摘置袖中,插上发际,幽香袭人,叫人心醉。一位怅立船头的女子与众多姑娘的嬉笑打诨不同,她注视着手中的芙蓉默然无语。“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长长的吁叹萦绕在船头,然后随风而逝。

5.仿照下面文段中的画线句子再写两个句子。

对酒当歌,酒,被三滴泉水不停润泽,朦胧中任岁月穿越了时空,依然能看到智者对酒当歌时的潇洒。酒,让人于热烈、奔放与豪情中,回味着“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时诗人的顾影自怜,回味着“酒酣胸袒尚开张”时官人的豪兴傲气,

……

如今,古时的佳酿已无处可寻,而佳酿制成的诗句,倒是历久弥香,愈发芳醇。

答案:回味着“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时文人的多情善感

回味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时壮士的悲怀壮行

6.认真观察下面这幅题为“摇钱树”的漫画,分析并写出其寓意。

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观察漫画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确保漫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不遗漏。在分析寓意时,要注意漫画的标题是“摇钱树”,要分析“摇钱树”在漫画中具体指什么。同时,要明白绝大部分漫画都是具有讽刺性的,所以作答时要思考此幅漫画讽刺了一种什么样的社会现象。

答案:画面具有象征意义:曹操墓即代表文化遗产。漫画讽刺了单纯地把文化遗产当成牟利的手段的做法。(或: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是当务之急)

文本巩固

一、课内阅读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7~8题。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7.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答:

解析:从采花草送给亲人的行为不难看出这首诗抒发的是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

答案:这首诗写的是游子采芙蓉芳草想送给家乡的妻子亲朋,抒发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8.“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王维《相思》)看来采摘花草赠给远方的亲人朋友,是古人常有的举动。你能说说这首诗中写“采芙蓉”赠给所思之人在营造意境上的作用吗?

答:

解析:将“芙蓉”的特点(美丽,高洁)与人、人的感情联系起来即可。

答案:芙蓉让人感到抒情主人公的雅洁以及所表达的感情的纯洁美好,使意境更加高洁、清幽。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9~10题。

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

枉用相存。契阔谈讠燕,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9.“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诗人以“朝露”喻指什么?

答:

解析:“朝露”见日经风则无,生命极其短暂,与转瞬即逝的时光相似。由此不难看出本义。

答案:由朝露经风吹日晒转瞬即逝来比喻人生短暂、时光易逝。诗人想到自己年华过半,壮志未酬,心中涌起无限忧虑,这是诗人对时光易逝、人才难得的焦虑。

10.“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和“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分别出自何处?在此表达了怎样的心情?

答:

解析:这几句诗表达的心情为求贤若渴及得到人才后的欣喜之情。

答案:“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郑风·子衿》,承接了上面对贤才的“忧思”,比喻对贤才的渴望。后四句引自《诗经·小雅·鹿鸣》,是古人宴饮宾客时所唱的歌。前者写出了求贤才不得时的日思夜念,后者写出了得贤才之后的欣喜。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1~12题。

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11.诗中“尘网”“羁鸟”“池鱼”“樊笼”等词语分别比喻什么?作者运用这些比喻,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解析:四处比喻可分为两组,“尘网”“樊笼”指官场、尘世,“羁鸟”“池鱼”指身在官场的自己。明确了这些,就不难回答思想感情,即厌恶官场、尘世,热爱田园生活。

答案:“尘网”“樊笼”比喻庸俗的官场和尘世。“羁鸟”“池鱼”比喻受官场束缚的自己。作者用这些比喻,表达了他憎恶官场和尘世,不求宦达,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12.“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在表达上有什么特色?

答:

解析:这四句中“村”“烟”“狗”“鸡”等意象明显指的是农村生活。在这些景象中,有静有动,以动(声)衬静的手法很明显。

答案:描绘了一幅远离尘嚣的农村生活的图景。前两句勾勒出村庄的远景,“暧暧”是对村庄轮廓的勾勒,“依依”是对袅袅炊烟的形态的描摹,“暧暧”是静景描绘,“依依”是动景描写,动静结合,将宁静而富有生气的村庄的朦胧美表现了出来;后两句虽未写人,但借深巷中的狗吠、桑树颠的鸡鸣,表现出村庄的宁静,以声衬静,颇有意趣。

二、课外探究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3~14题。

移居(其二)

陶渊明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

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①不胜,无为忽去兹。

衣食当须纪②,力耕不善欺。

【注】①将:岂。②纪:经营。

13.对这首诗的理解,恰当的两项是()

A.全诗生动地描写了诗人佳日登高赋诗的美好情景。

B.“有酒斟酌之”意思是与友人边饮酒边斟酌诗句。

C.“相思则披衣”意思是因相思而夜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D.“无为忽去兹”意思是不要急着离开这种生活。

E.最后两句是说应该通过自己的辛勤劳作解决衣食问题。

解析:A项,全诗生动地描写了诗人移居后与邻人相处的情景。B项,此句诗意思是与邻人有酒辄喝。C项,此句诗的意思是夜里互相思念时便披着衣出门互相寻访。

答案:DE

14.本诗表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的乐趣,请具体说明表现了什么乐趣,这种乐趣是怎样表现的?

答:

答案:第一问:感受到一种美好的人际关系,即人与人之间充满了纯真而质朴的友情。

第二问:这种乐趣主要是通过“过门更相呼”至“言笑无厌时”六句对具体生活情景的白描表现出来的。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白帝【注】

杜甫

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

高江急峡雷霆斗,古木苍藤日月昏。

戎马不如归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

哀哀寡妇诛求尽,恸哭秋原何处村?

【注】此诗写于安史之乱后诗人寓居夔州期间。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联照应题目,写白帝城云雨翻腾的景象:云气从城门涌出,大雨倾盆而下。

B.颔联对句工巧,写出了黑云压城大雨将至的昏暗沉寂气氛,

【创新设计】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2 学案:李白诗三首 Word版含答案[ 高考]

第4课李白诗三首 文本导学 学习重点 1.积累诗中文言基础知识。2.体悟诗歌的思想情感,赏析李白诗歌想象与夸张的艺术手法,体会李白的浪漫主义情怀。 1.读准字音 (1)瀛.洲(yínɡ)(2)天姥.(mǔ) (3)向天横.(hénɡ) (4)剡.溪(shàn) (5)渌.水(lù) (6)脚著.(zhuó) (7)谢公屐.(jī) (8)熊咆.(páo) (9)殷.岩泉(yǐn) (10)栗.深林(lì) (11)水澹.澹(dàn) (12)洞天石扉.(fēi) (13)訇.然中开(hōnɡ) (14)霓.为衣(ní) (15)鸾.回车(luán) (16)魂悸.(jì) (17)恍.惊起(huǎnɡ) (18)长嗟.(jiē) (19)觉.时(jué) (20)鼓瑟.(sè) (21)噫吁嚱 ..(xūxī) (22)鱼凫.(fú) (23)秦塞.(sài) (24)石栈.(zhàn) (25)猿猱.(náo) (26)萦.岩峦(yínɡ) (27)扪参 ..历井(ménshēn) (28)酣.高楼(hān) (29)弄扁.舟(piān)

2.词语理解 (1)通假字 ①列缺霹雳,丘峦崩摧:通“裂”,分裂。列缺,闪电。 ②訇.然中开:通“轰”,大声,读hōnɡ。 ③所守或匪.亲:同“非”,不,不是。 (2)古今异义 ①烟涛微茫信.难求 古义:副词,确实,实在。 今义:名词,书信。 ②势拔.五岳掩赤城 古义:动词,超出。 今义:动词,拉出。 ③虎鼓.瑟兮鸾回车 古义:动词,弹奏。 今义:名词,一种乐器。 ④可以横绝.峨眉巅 古义:动词,横渡,穿越。 今义:形容词,绝妙。 ⑤以手抚膺坐.长叹 古义:空、徒。 今义:坐着。 ⑥使人听此凋朱颜 .. 古义:脸色红润。 今义:红颜色。 ⑦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古义:离开。 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跟“来”相对)。 (3)一词多义

人教版语文必修2课时作业:第7课诗三首 Word版含解析

第二单元第7课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同心 ..而离居同心:指感情深厚 B.但.为君故但:但是 C.桃李罗.堂前罗:罗列 D.暧暧 ..远人村暧暧:昏暗,模糊 【答案】B 【解析】“但”应解释为“只,只是”。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采之.欲遗谁食野之.苹 B.忧伤以.终老何以.解忧 C.同心而.离居忍尤而.攘诟 D.所.思在远道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答案】D 【解析】D.放在动词前面,组成名词性词组。A.代词,代“芙蓉”/助词,的。B.连词,相当于“而”/介词,凭借、依靠。C.连词,表转折,却/连词,表并列,和。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越陌.度阡陌:东西向的田间小路 B.何时可掇.掇:停止

C.枉.用相存枉:枉驾 D.绕树三匝.匝:周、圈 【答案】B 【解析】掇:拾取,采取。 4.下列各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契阔谈,心念旧恩 B.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C.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D.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答案】A 【解析】“”通“宴”。 5.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误落尘网中B.开荒南野际 C.为仲卿母所遣D.狗吠深巷中 【答案】C 【解析】C项是被动句,A、B、D三项是省略句、状语后置句,都省略了介词“于”。 6.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A.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B.乌鹊南.飞 C.天下归.心D.又非君所详. 【答案】A 【解析】例句与A项都是名词用作动词。B.南,名词作状语,向南。C.归,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归服。D.详,形容词用作动词,详知。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同心 .. ..而离居B.汝岂得自由 C.忧思 .. ..难忘D.人生几何 【答案】C 【解析】A.同心,古义:感情深厚;今义:齐心。B.自由,古义:自作主张;今义:不受拘束、不受限制。C.忧思,古今义均指“忧愁的思绪。”D.几何,古义:多少;今义:几何学。 二、文本阅读

第07课 诗三首-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2)(解析版)

第二单元 第7课 诗三首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谄谀(chán ) 稼穑艰难(sè) 譬如(pì) 如蚁附膻(shān ) B .子衿(jīn ) 趾高气扬(zhǐ) 堑壕(zhán ) 绕树三匝(zā) C .龃龉(jǔ) 运筹帷幄(wò) 羁鸟(jī) 风声鹤唳(lì) D .谈(yàn ) 唾手可得(tuò) 吐哺(bǔ) 叽叽喳喳(chā) 【答案】C 【解析】A 项,“谄”读chǎn ;B 项,“堑”读qiàn ;D 项,“喳”读zhā。 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去. 日苦多(逝去的) 池鱼思故.渊(旧,原来的) 少无适俗韵. (韵律) 羁. 鸟恋旧林(束缚) B .契阔谈.(通“宴”) 悠悠.. 我心(悠闲) 方. 宅十余亩(方圆,周围) 榆柳荫.后檐(遮蔽) C .老大徒. 伤悲(徒然,白白地) 焜黄华叶衰.(衰败) 暧暧.. 远人村(模糊不清的样子) 还顾.望旧乡(回头看) D .山不厌. 高(嫌恶) 绕树三匝.(周,圈) 周公吐哺. (哺育) 误落尘网.. 中(比喻官场) 【答案】C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 .?????采之.欲遗谁食野之.苹 B .?????忧伤以.终老何以. 解忧 C .?????同心而.离居忍尤而. 攘诟 D .?????所.思在远道此人一一为具言所. 闻 【答案】D 【解析】D 项,放在动词前面,组成名词性词组。A 项,代词,代“芙蓉”/助词,的。B 项,连词,相当

于“而”/介词,凭借、依靠。C项,连词,表转折,却/连词,表并列,和。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A.逆以煎.我怀B.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C.高.余冠之岌岌兮D.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答案】A 【解析】A项与例句一样,为动词的使动用法;B项,名词做状语;C项,形容词的使动用法;D项,名词做动词。 5.下列各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B.但为君故,沉吟至今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C.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D.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中的通假现象。A 6.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误落尘网中B.开荒南野际 C.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D.狗吠深巷中 【答案】C 7.下列关于修辞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涉江采芙蓉”中的“芙蓉”,按江南民歌常用的谐音双关手法,暗关“夫容”,表达了丰富的情感,含蓄蕴藉,余味隽永。 B.“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四句诗,引用《诗经》成句,表达自己对贤才的期盼之情。 C.“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两句诗,巧妙运用比喻修辞,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诗人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 D.“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两句诗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赋予动物以人的情感和动作,抒发了诗人对恬淡自由生活的赞美。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一课三测:第7课 诗三首 Word版含解析

第7课*诗三首 记一记 一、通假字 契阔谈讠燕,心念旧恩通 答案:讠燕宴乐 二、一词多义 1.遗 ①采之欲遗.谁 ②桓公饮酒醉,遗.其冠 ③得遗.金一饼 ④深追先帝遗.诏 答案:①读wèi,赠送,给予②遗失③遗失的④死者留下的 2.适 ①少无适.俗韵 ②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③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④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 ⑤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 答案:①适合,迎合②到……去③女子出嫁④顺从,适合⑤刚才,刚刚 3.故 ①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②君安与项伯有故. ③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④此物故.非西产 答案:①原因,缘故②老交情③仍旧④通“固”,本

来 4.顾 ①还顾.望旧乡 ②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③君臣相顾.,不知所归 ④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⑤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答案:①回头看②考虑,顾虑③看④探望,拜访⑤反而,难道 5.当 ①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②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 ③当.是时也,商君佐之 ④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⑤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答案:①对着②掌管,主持③处在某个时候④对等,比得上⑤把守 辨一辨 三、古今异义 1.同心 ..而离居 古义: 今义:齐心。 答案:指感情深厚 2.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 古义: 今义:数学上的专有名词。 答案:多少 3.但为君故,沉吟 ..至今 古义: 今义:迟疑不决,低声自语。 答案:这里指对贤才的思念和倾慕

4.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古义: 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答案:过去的 5.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古义: 今义:转折连词。 答案:只是 6.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古义: 今义:存在,生存。 答案:问候,怀念 四、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答案:向南 2.名词用作动词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答案:弹奏 3.使动用法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答案:使……归顺 4.意动用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答案:感到苦以……为满足

高中语文必修二第7课诗三首试题

第7课诗三首·知识概览· 【重点理解】 通假字 词类活用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名词作状语,向南) 榆柳荫.后檐(名词作动词,遮蔽) 守拙.归园田(形容词作名词,愚拙的本性)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名词作动词,弹奏)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使动用法,使……归顺) 去日苦.多(意动用法,以……为苦) 古今异义 同心 ..而离居 古义:指感情深厚。 今义:齐心。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古义:内心。 今义:跟四周、上下或两端的距离相等的部分。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 古义:多少。 今义:几何学。 明明 ..如月,何时可掇 古义:明亮的样子。 今义:副词,表示显然如此。 暧暧远人村,依依 ..墟里烟 古义:轻柔而缓慢地飘升。 今义:留恋,不忍离开。 复得返自然 .. 古义:田园生活,自然的本性。 今义:自然界;理所应当的。

一词多义 顾?????还顾. 望旧乡 (动词,回头看)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动词,探问,拜访)子布、元表诸人各顾. 妻子 (动词,顾惜,顾念) 遗?????采之欲遗.谁 (动词,送给)以光先帝遗. 德 (形容词,遗留的) 适?????少无适.俗韵 (动词,迎合)始适.还家门 (动词,出嫁)处分适. 兄意 (动词,依照) 归?????守拙归. 园田 (动词,回到)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使动用法,使…… 归服)不图子自归. (动词,回娘家) 当?????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动词,对着)不久当.归还 (副词,必定,一定)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动词,对等,比得上)一夫当. 关,万夫莫开 (动词,把守) 存?????枉用相存. (动词,问候,怀念)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动词,活着)求大同,存. 小异 (动词,保留)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动词,存有)救亡图存. (动词,生存) 文言特殊句式 何以解忧?(宾语前置句) 误落尘网中。(省略句) 开荒南野际。(状语后置句、省略句) 狗吠深巷中。(状语后置句、省略句) 鸡鸣桑树颠。(状语后置句、省略句) 【难点探究】 1.“芙蓉”在全诗意境的营造上有什么作用? 【答案】芙蓉,即荷花。荷花给人以清幽、高洁的感觉。起首“涉江采芙蓉”一句,营造了清幽、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习题:7 诗三首 含答案

7诗三首 课后篇巩固提升 随堂演练 一、课文精读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2题。 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1.导学号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诗的开头以女子的口吻写起,在荷花盛开的美好季节,在风和日丽中,荡一叶小舟摘几枝可爱的荷花,归去送给各自的心上人。 B.“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长长的吁叹,点明了这女子全部忧思之由来。 C.第五、六两句空间突然转换,出现在画面上的,似乎已不是拈花沉思的女主人公,而是那身在“远道”的丈夫了:“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D.“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这无疑是全诗的主旨之语,将一对同心离居的夫 妇的痛苦之情准确而又含蓄地表达了出来。 E.芙蓉花在我国古典诗歌中具有高洁、素雅、清幽的特点,诗歌采用比喻的手法,用芙蓉花赠人,能营造素雅的意境,象征纯洁的爱情。 解析D项,“含蓄”的说法不当,诗歌的结尾两句,是直抒胸臆。E项,“采用比喻的 手法”错误,“芙蓉”是诗歌中的一个美好意象,诗人用这一意象营造意境,表达情感。 答案DE 2.从诗歌的内容上看,这首诗的前四句和后四句有不连贯的地方,似乎是叙述的角度发生了变化。你是怎样理解这种变化的? 解析对这首诗结构的理解,历来有不同的说法,可以把该诗理解为女子思夫之作, 也可以把该诗理解为游子思归之作。正是因为这看似不连贯的结构,才造成了蒙太奇般的审美效果。 参考答案既可以把该诗理解为女子思夫之作,也可以把该诗理解为游子思归之 作。前一种理解,诗歌的后半部分为虚写;后一种理解,诗歌的前半部分为虚写。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3~4题。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人教版必修2课时优案3 第7课 诗三首 Word版含解析

课时优案3 对应学生用书P41 1.梳理文章的脉络结构,完成填空。 归园田居(其一):“归” 因何而归?从何而归?归向何处?归去如何? (1)少无适俗韵 (2)□01 (5)羁鸟恋旧林 (6)池鱼思故渊(3)□02 (4)一去三十年(7)开荒南野际 (8)□03 (9)方宅十余亩 (10)草屋八九间 (11)榆柳荫后檐 (12)桃李罗堂前 (13)暧暧远人村

答案 □ 01性本爱丘山 □02误落尘网中 □03守拙归园田 □04官场生活 □ 05陶渊明 2.诗人运用了哪些意象来展现田园景色?这些意象共同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意境? 答: 答案 选择了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等意象。营造了一幅宁静、安详、自然的田园风光画卷。 3.下面对《归园田居(其一)》一诗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人用“羁鸟”和“池鱼”作对比,说明自己跟“羁鸟”和“池鱼”一样早有摆脱官场束缚、返回田园隐居的强烈愿望。同时也体现出诗人对“羁鸟”“池鱼”的热爱。 B .诗歌前六句表明诗人归隐田园的原因,中间十二句描写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和情趣盎然的田园生活,最后两句以摆脱仕途和尘俗约束,复归自然,感到内心喜慰作结。 C .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归隐躬耕的原因有二:一是当时政治黑暗,官场污浊,他感到厌恶;二是他天性淡泊,不愿受束缚。前者是社会原因,后者是个性所致。 D .诗人笔下宁静和平的田园风光是他当时心境的反映,而这些都是通过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真率自然地抒写出来的。

答案 A 解析A项,分析错误,诗人用“羁鸟”“池鱼”来比喻自己,且诗中透露的是对农村生活的喜爱,而不是对“羁鸟”和“池鱼”的热爱。 1.[高考源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诗人归园田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守拙”? 我的答案: 答案①“归园田”是为了保持自己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②“守拙”是反对机巧圆滑,反对官场生活中的八面玲珑、尔虞我诈,保持自己正直高洁的人格与精神。 2.[高考源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归园田居(其一)》这首诗历来为人所称道,请结合诗句内容,谈谈它为什么具有如此魅力。 我的答案: 答案(1)景美。“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墟里烟”“狗吠”“深巷”“鸡鸣”“桑树”等,无不是身边真实的景物,却又无不具有自然的美丽。 (2)情真。诗人本性热爱农村生活、田园风光,尤其是在彻底逃离官场生活之后,对于田园生活更增添了感情。他把这种至真的情感融入平常的农村景物中,使这些景物也具有了闲适、自在、喜悦之情。这样的情,自然容易打动人。

高中语文第7课诗三首教师用书新人教版必修2-含答案

第7课 *诗三首 乐观地生活 1.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2.乐观是失意后的坦然,使你不会迷惘;乐观是挫折后的不屈,使你更加坚强;乐观是困苦中的从容,使你更有思想;乐观是艰难时的信念,使你充满希望;乐观是贫穷时的力量,使你拼搏向上;乐观是平淡中的自信,使你更加强壮。拥有乐观,就可以健康成长;拥有乐观,就有了奋进的力量;拥有乐观,就有了前进的方向;拥有乐观,就有了希望的曙光;拥有乐观,就能够创造明天的辉煌。 魏武帝——曹操 曹操(155-220),即“魏武帝”。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 曹操是三国时代魏国的奠基人和主要缔造者,封为魏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他为魏武帝。曹操一生征战,为尽快统一全国,他在北方广泛屯田,兴修水利,对当时的农业生产恢复有一定作用;其次,他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门第观念,抑制豪强,所统治的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此外,他还精于兵法,著《孙子略解》《兵书接要》《孟德新书》等书。他精通音律,善作诗歌抒发政治抱负,诗风慷慨悲凉。 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写诗虽用乐府旧题,却不因袭古人诗意,不受束缚,独辟蹊径,并继承了乐府诗“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曹操主要作品有《蒿里行》《观沧海》《薤露行》《短歌行》《苦寒行》《碣石篇》《龟虽寿》等。后人辑有《曹操集》。 一代归隐诗人——陶渊明 陶渊明(365或372或376-427),东晋诗人。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 他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由于其学习的儒道思想的矛盾性,时官时隐。后因时局动荡,

高一语文同步精品课堂提升版(必修2)(练)专题07诗三首—练(教师版)Word版含解析

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滥觞,汉代儒家将其奉为经典,列为五经之首;“楚辞”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以《离骚》为代表,又称“骚体”诗。 B.《涉江采芙蓉》选自《古诗十九首》,艺术成就十分突出,独特的抒情艺术风格,使这些作品成为我国文学史上早期抒情诗的典范。《行行重行行》即出于此。 C.《短歌行》是曹操的作品,他的诗歌深受乐府民歌的影响,但富有创造性,气魄雄伟,抒情苍凉悲壮。 D.《归园田居》的作者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东汉时期著名诗人,我国诗歌史上“山水田园” 诗风的开创者。 【答案】D 【解析】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阅读曹操《短歌行》,回答后面问题。 2.下列句中横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慨当以慷(没有实际意义。以:而。) B.唯有杜康(这里指代酒。) C. 鼓瑟吹笙(弹奏) D.枉用相存(白白地)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D项:枉:枉驾。本句意思是屈驾来访。 考点:理解文中常见实词、虚词的含义。 3.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句是() A. “譬如”两句是说人生犹如朝露一样短暂,逝去的日子不必再提,忧苦也正一天天地增多。 B.“青青”两句出自《诗经?郑风?子衿》,原写姑娘思念情人,这里用来比喻渴望得到有才识的人。 C.“山不”两句是借用《管子?形解》中的话,意思是表示希望尽可能多地接纳人才。 D.“周公”两句是诗人借用周公三次吐哺的典故,表示自己像周公一样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

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譬如”两句是说苦于过的日子太多了。有感慨人生短暂之意。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的情感。 4.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诗是曹操晚年所作,表现出诗人渴望得到贤才、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 B.“青青子衿”以下八句写思念贤才,忧思绵绵;“明明如月”以下八句写得到贤才,热情款待。两部分,一正一反抒发了对贤才的渴望。 C.“山不厌高”以下四句,诗人以借代和引用手法,深化了诗人渴求贤才的热望和得到贤才、 统一天下的雄心。 D. 通篇运用了比兴手法来达到寓理于情,以情感人的目的。诗中比喻用得多而贴切,化用《诗 经》成句自然而不露痕迹。 【答案】C 【解析】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 点评:本鉴赏题采用客观题的形式考查,大大降低了难度,但也不要掉以轻心,一定要认真考虑每一个选项,因为这种情况往往考查点比较细。分析选项时,不仅要考虑手法,还要考虑内容分析是否正确。 古代诗歌阅读(6分)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上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5.“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 【答案】比喻,用“千里马虽然形老体衰,屈居枥下,但胸中仍然激荡着驰聘千里的豪情”来说自己是仍有志干一番事业的人,虽然到了晚年,但一颗勃勃雄心永不会消沉,一种对宏伟理想追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学案4:第7课 诗三首《短歌行》(含答案)

诗三首《短歌行》 学习目标 1、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品味诗歌的语言,领会诗歌的意象,感悟词中阔大的意境。 2、反复诵读,体会词人豪迈的情感,意识到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的重要性。 1、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领会全诗的主旨。 2、反复诵读,体会本诗的艺术特点, 学会鉴赏诗歌的方法。 学习重点 体会诗人曲折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 学习难点 通过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境(内容)。 运用典故及引用诗句表达感情的技巧。 课前预习 教材助读: 走近作者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罗贯中《三国演义》将其刻画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京剧脸谱也将曹操勾成白脸,这与历史的真实面目颇有出入。实际上,曹操雄才大略,“外定武功,内兴文学”,对历史的发展有不可泯灭的功勋。 作为政治家:曹操初举孝廉,任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后在镇压黄巾起义和讨伐董卓的战争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初平三年(公元192年),为衮州牧,分化、诱降青州黄巾军的一部分,编为"青州兵"。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迎献帝都许(今河南许昌)。从此“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官渡之战大破河北割据势力袁绍后,成为北方势力最强的军阀,并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建安十三年,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他在北方大力屯田,兴修水利,解决了军粮缺乏的问题,对农业生产的恢复有一定作用;他实行“唯才是举”的政策,几次下《求贤令》,打破当时以德行和家世为用人标准的惯例,任人唯贤,罗致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当时四方知名的文士几乎网罗无遗,而具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才更是济济一堂。封魏王。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太祖武帝。 作为军事家:实践方面,指挥了官渡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理论

高中语文第7课诗三首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语文第7课诗三首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1.下列各句书写正确的一组是( ) A.月明星稀误落尘网中鸡鸣桑树巅 B.我有嘉宾长路漫浩浩池鱼思故渊 C.僻如朝露兰泽多芳草桃李罗堂前 D.契阔谈复得反自然少无适俗韵 答案:B 解析:A项“巅”应为“颠”;C项“僻”应为“譬”;D项“反”应为“返”。 2.下列各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契阔谈,心念旧恩 B.但为君故,沉吟至今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C.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D.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答案:A 解析:“厌”通“餍”,满足;“”通“宴”,欢饮。 3.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A.鸷鸟之不群.兮 B.乌鹊南.飞 C.足以荣.汝身 D.夙兴夜.寐 答案:A 解析:A与例句均为名词作动词,B、D为名词作状语,C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4.下列句中加点词与其他项读音、意义不同的是( ) A.采之欲遗.谁 B.留待作遗.施 C.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D.路不拾遗. 答案:D 解析:A、B、C读“wèi”有“赠送”之意;D项读“yí”,意思是“遗失的东西”。 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同心 ..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B.汝岂得自由 .. C.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 D.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 答案:C 解析:A项,古义:感情深厚;今义:齐心;B项,古义:自作主张;今义:不受拘束和限制;D项,古义:多少;今义:研究物体的形状、大小和位置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的学科。 6.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无误的一项是( ) A.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存:保存 B.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韵:韵律,节奏 C.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掇:拾取,采取 D.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当:应当 答案:C 解析:A.存:问候,怀念;B.韵:本性、气质;D.当:对着。 7.文学文化常识填空。 (1)《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些文人诗作的选辑,最早见于南朝________的《________》。 (2)陶渊明,一名________,字________,号五柳先生,东晋田园诗人,《饮酒》是其名篇之一,其中的名句:“采菊东篱下,________。” (3)曹操,即魏武帝,字________,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三国时________家、军事家、诗人。《短歌行》是其名篇之一,其中的名言警句:“________,海不厌深。” (4)文学史上的“三曹”指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他们都是建安诗坛的代表诗人。建安时代的诗文内容充实,感情充沛,被后人尊为典范,称“________”。 答案:(1)萧统《文选》(2)陶潜元亮悠然见南山(3)孟德政治山不厌高(4)曹操曹丕曹植建安风骨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涉江采芙蓉》写主人公还顾张望、感情痛苦到极点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涉江采芙蓉》写主人公担忧此生不能与心爱的人相守相聚,黯然神伤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曹操在《短歌行》中借《诗经》中的句子表达了自己对人才的渴望。这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短歌行》中劝说那些有才能的人赶快择主而事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5)《归园田居(其一)》用鸟和鱼来表达自己对田园和自由的向往,这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归园田居(其一)》揭示陶渊明辞官归隐的根本原因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2)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3)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4)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5)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6)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一)阅读《涉江采芙蓉》一诗,完成9~10题。 涉江采芙蓉

2020语文人教版必修2课时优案2 第7课 诗三首 Word版含解析

课时优案2 对应学生用书P39 1.梳理文章的脉络结构,完成填空。 答案 □01对酒当歌 □ 02招贤纳士 2.第一段中最能体现诗人情感的两个字是 ,分析这两个字在行文中的作用。 答: 答案 “忧思” 作用:它是全诗之脉,全诗抒写的正是时光流逝而未能建功立业、统一中国的忧思;这“忧思”既解释了前面痛苦感叹的原因,又为后面求贤若渴埋下了伏笔。 3.下列对文意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全诗四句一节,共八节。开头两句抒发诗人对时光易逝、功业未成的感慨。首句“对酒当歌”及第三句的妙用比喻“譬如朝露”,突出了短句的精髓,展示了一种时间不等人的急迫境界,蕴藏着促人及时努力的意思。 B .三、四节在内容上,表现了诗人对贤才的思慕,艺术手法上则是巧借“引用”,诗人引古喻今,突出了他求贤而不得时的朝思暮想和求得贤才后的恭敬。 C .五、六节承接上文,进一步抒发诗人渴望贤才的情怀,时忧时喜,感情有起伏。 D .最后两节仍运用借代和引用的手法,深化诗人渴求贤才的热望和统一天下

的雄心。 答案 D 解析D项,“最后两节仍运用借代”错误,从诗中来看,最后两节应是运用比兴和引用的手法,而不是借代,如以乌鹊绕树、“何枝可依”来比贤才的投奔。 1.[高考源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这几句诗的表达好在哪里? 我的答案: 答案(1)设问开头,破空而来,表达诗人对人生的思考。 (2)以“朝露”为喻,表达年华易逝的感慨。 (3)以造酒的杜康代酒,形象突出,引人联想。 2.[高考源点:鉴赏诗歌的思想感情]下面的句子各有什么比喻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乌鹊南飞 (2)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3)山不厌高 我的答案: 答案(1)“乌鹊南飞”比喻贤才尚在徘徊选择之意,流露出诗人唯恐贤才不来归附的焦急心情。(2)“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比喻贤士徘徊选择明主之意;诗人以此情景来启发贤士们:不要三心二意,要善于择枝而栖,赶紧到我这边来。 (3)“山不厌高”以山高海深比喻广招人才的博大胸怀,意在表明诗人以开阔的胸怀接纳贤才,唯才是举,多多益善。 3.[高考源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短歌行》一诗中,诗人是如何曲折表

人教版语文必修2学案:第7课 诗三首 Word版含答案

第7课诗三首 “诗言志”是我国古代文论家对诗的本质特征的认识。游子思亲怀亲,于是涉江采芙蓉来赠送给远道的亲人,用以聊慰相思之苦;“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曹操,通过一曲《短歌行》抒发了招纳贤才、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性本爱丘山”、视官场为“尘网”的陶渊明,为自己最终能够挣脱世俗羁绊、回归仰慕已久的山林田园而欣喜若狂。这些凝练的语言、形象而理性的描述、抑扬顿挫的节奏,都彰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呼唤及呐喊。 (1)《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文人作品,原非一人一时所作。因各篇风格相近,南朝梁萧统将其合在一起,编入《文选》,题为《古诗十九首》。内容大多

表现游子思妇的离愁别绪,人生苦短、彷徨失意的消极情绪和及时行乐等思想,充满感伤低沉的情调,这和当时的社会动乱有关。艺术上,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具有天然浑成的艺术风格。刘勰的《文心雕龙》称它为“五言之冠冕”,钟嵘的《诗品》赞颂它“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2)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操雄才大略,“外定武功,内兴文学”,对历史的发展有不可泯灭的功勋。 作为军事家,指挥了官渡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 作为文学家,曹操精音律,善诗歌,即使在鞍马劳顿中,也常常横槊赋诗,随章命题。他的诗歌内容较为丰富,风格苍劲悲凉。有反映战乱和民生疾苦的《蒿里行》等,有反映个人政治抱负的《短歌行》,有写景的《观沧海》和抒情的《龟虽寿》等。 (3)隐逸的田园诗人——陶渊明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世号靖节先生,自号五柳先生。东晋

新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2教学教案-第二单元-7诗三首-归园田居(其一)-含解析

《归园田居·其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理解作者所抒发的感情 2、过程与方法:学习描写景物的艺术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黑暗官场的厌恶之情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领悟作者憎恶官场,热爱田园,追求自由的思想倾向 2、学习诗中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三、教学方法:朗读、比较、探究、品读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上课之前,老师先请同学们做一道选择题:如果大家走入社会,有两条道路给你们选择,A做大官,有名有利;B做农民,平平淡淡。同学们选择哪条路? 大家的选择都有各自的理由,但其实我们都在做同一件事:舍、得。舍和得充满繁琐的人生,我们总是在不断地舍去,又不断地得到。东晋著名文学家陶渊明也曾做过和大家同样的选择,但不同的是,他选择的是做农民。而且他为自己的选择写了一系列的文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归隐之后所写《归园田居·其一》,学习陶渊明的舍与得。(二)作者简介 陶渊明是汉魏南北朝800年间最杰出的诗人。他的诗今存125首,

多为五言诗。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陶渊明的田园诗数量最多、成就最高,充分表现了诗人鄙夷功名利禄和守志不阿的高尚节操;充分表现了他对黑暗官场的憎恶,对淳朴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劳动的认识以及劳动人民的友好感情,作为一个文人士大夫在文学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尤其是在门阀制度和观念森严的社会里显得特别可贵。 (三)走进文本,朗读并了解诗歌内容。 1、检查预习,(字音、字义) 2、全班齐读,初步感知课文(注意字音,朗读停顿和感情) 3、学生代表朗读,要求读出感情。 4、理解诗歌内容,疏通文意。(注意重点字词的赏析) 明确:韵:天性、本性丘山:田园生活 尘网:尘世的罗网,这里指仕途 羁鸟:笼中鸟,自喻池鱼:池中鱼,自喻 守拙:守住愚拙,指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 荫:动词,遮蔽暧暧:模糊,昏暗 依依墟里:轻柔而缓慢地飘升颠:枝头 尘杂:世俗的杂事余闲:闲暇 樊笼:官场生活自然:田园生活 (四)再读诗歌,整体感知课文: 《归园田居》突出表现了诗人厌恶官场、热爱田园诗的感情。(五)合作探究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2习题:第2单元+学业分层测评7 诗三首+Word版含答案

学业分层测评(七) 诗三首 [基础巩固层]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同心 ..而离居(指感情深厚) B.但.为君故(但是) C.桃李罗.堂前(罗列) D.暧暧 ..远人村(昏暗,模糊) 【解析】B项,但:只。 【答案】 B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代汉语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导学号:08332059】 A.青青 ..子衿,悠悠我心 B.迢迢牵牛星,皎皎 ..河汉女 C.盈盈 ..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D.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 【解析】D项,“自然”这里指田园,又指天然本性;今指大自然。 【答案】 D 3.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是( ) A.误落尘网中B.开荒南野际 C.何以解忧D.狗吠深巷中 【解析】A、B、D三项均为省略句,C项为宾语前置句。 【答案】 C 4.下列句子中,没有用“互文”手法的一句是( ) 【导学号:08332060】A.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B.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C.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D.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解析】要注意从互文特点的角度来分析。 【答案】 D 5.将下列句子中的空缺处补充完整。 【导学号:08332061】 (1)汉乐府民歌《野望》诗中“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化用了曹操《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来表现诗人百无

聊赖的彷徨之情。 (2)曹操在《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句写诗人通过想象与贤才亲密交往的场景。 (3)《归园田居》中表现作者早出晚归,不辞劳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归园田居》中描写乡村中常见的声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2)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心念旧恩(3)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4)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阅读提升层]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6~7题。 行行重行行 无名氏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6.这首诗的开头,连叠四个“行”字,只用一“重”字绾结。这样的句式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语句的鉴赏能力。“行行重行行”,这种写法别具一格,复沓重叠的声调中传达出来的是沉重的情感。 【答案】重叠使用四个“行”字,极言行程之远,兼有分离长久之意。用复沓重叠的声调、弛缓的节奏、疲惫的步伐,给人以感情的沉重感,使痛苦伤感的氛围笼罩全诗。 7.古人常有“诗眼”之说。所谓“诗眼”,是指一句诗中最凝练传神的一个字。请指出“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两句中的“诗眼”各是什么,并简要解说。 【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鉴赏诗歌语句的炼字能力。两句诗中最能体现作者感情的词语是“老”和“晚”,这正是诗歌的诗眼。答题时,要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分析。 【答案】“老”和“晚”。“老”并非只言年龄,更指消瘦的体貌和忧伤的心情,身心憔悴、精神衰老之感;“晚”指行人未归,岁月已晚,表明春秋忽代谢,相思又一年,暗喻女主人公青春已逝、红颜已老的迟暮之感。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导学号:08332062】

20212021学年高中语文大题精做07诗三首(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诗三首 【2021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唐人古体 古体诗,亦名古诗、古风或往体诗,指的是产生于唐以前并和唐朝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体。它的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没必要拘守对偶、声律,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不过唐人的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杂言也多以七言为主体。 五七言古诗自汉魏以来已经有了悠长的传统,至唐朝又发生了新变。唐朝社会生活领域的扩展和人的思想情感的复杂化,要求诗歌作品在表现范围上有较大的开拓,加上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的近体诗走向定型化,更促使这种少受时空限制的古诗朝着发挥自己特长的道路迈进。一般说来,较之魏晋六朝诗歌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唐人的古诗则趋向笔力驰骋、气象峥嵘、边幅开阔、语言明畅,不仅抒写波澜起伏的情感心理活动,还直接叙述事件,刻画人物,铺捧场景,生发议论,使诗歌表情达意的功能取得空前的发挥。唐朝诗人中也有接近于汉魏古诗含蓄淳厚作风的,如王、孟、韦、柳,但较为少见,不组成唐人古诗的主流。另外,在音节上,唐朝古诗受今体诗的影响,或则吸取声律的和谐与对仗的工整,或则成心走上反律化的途径,皆不同于晋、宋以前诗歌韵调的纯任自然。所以明代格调论者以唐人古诗为汉魏以来古诗的“变体”,并非算错。只是他们从伸正黜变、荣古虐今的传统观念起身,贬抑唐人古诗的成绩,乃至宣言“唐无五言古诗”(李攀龙《唐选诗序》),那就太过度了。清王士禛《古诗选》在五言古诗部份选了一百多位汉魏六朝作家的作品,于唐人只取陈子昂、张九龄、李白、韦应物、柳宗元五家,还说是“四唐古诗之变,可以略睹焉”(《古诗选·五言诗凡例》),显示出同一成见。却是明末许学夷在《诗源辩体》中强调指出“唐人五古自有唐体”,它以敷陈充畅为特色,不能拿汉魏古诗委婉含蓄的作风来硬加绳尺,可谓通达之见。

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课时跟踪检测(七) 诗三首 Word版含答案

课时跟踪检测(七) *诗三首 (时间:40分钟 满分:60分) 一、基础巩固(23分,第1~5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芙.蓉(fú) 赠遗.(wèi) 譬.如(bì) B .慷慨.(kǎi) 子衿.(qīn) 鼓瑟.(sè) C .采掇.(duō) 阡陌.(mò) 培育..(pǔ) D .羁.鸟(jī) 守拙.(zhuō) 樊. 笼(fán) 解析:选D A 项,“譬”应读pì;B 项,“衿”应读jīn;C 项,“哺”应读bǔ。 2.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采之欲遗.谁(赠送) 还顾.望旧乡(看) B .但.为君故(但是) 何时可掇.(收获) C .少无适.俗韵(迎合) 山不厌.高(满足) D .桃李罗.堂前(排列) 复. 得返自然(重新) 解析:选B B 项,“但”,只是,仅仅;“掇”,拾取,实行。 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 采之.欲遗谁呦呦鹿鸣,食野之. 苹 B.⎩⎪⎨ ⎪⎧ 同心而离居,悲伤以.终老何以. 解忧 C. ⎩⎪⎨⎪⎧ 同心而.离居,悲伤以终老忍尤而.攘诟 D. ⎩⎪⎨⎪⎧ 所.思在远道此人一一为具言所. 闻 解析:选D D 项,放在动词前面,组成名词性词组。A 项,代词,代“芙蓉”/助词,的。B 项,连词,相当于“而”/介词,凭借、依靠。C 项,连词,表转折,却/连词,表并列,和。 4.下列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B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C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D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解析:选D A 、B 、C 三项,都使用了比方。A 项,“尘网”喻官场;B 项,“譬如”是喻词;C 项,“樊笼”喻官场。D 项,接受了借代,“杜康”代酒。 5.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 .误落尘网中 B .开荒南野际 C .马之千里者 D .狗吠深巷中 解析:选C C 项,是定语后置句,“千里”修饰前面的“马”。A 、B 、D 三项是省略句,都省略了介词“于”。 6.名句默写。(8分,每空1分) (1)《短歌行》中运用比方感叹人生短暂,年华易逝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曹操在《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用典故,说明自己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 (3)《归园田居》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接受了比方修辞手法,表达思归田园的迫切心情。 (4)《归园田居》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诗人进入官场却最终辞官归田的根本缘由。 答案:(1)譬如朝露 去日苦多 (2)周公吐哺 天下归心 (3)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 (4)少无适俗 韵 性本爱丘山 二、阅读鉴赏(22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7、8题。(11分) 杂诗(其四) 曹 植 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 朝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 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 俯仰岁将暮,荣耀难久持。 7.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手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 .一、二句运用比方手法描写“南国佳人”的美貌,如桃李花开绚烂,耀人眼目。 B .三、四句写佳人的行踪,朝游长江之北,夕宿潇湘之滨,表现出其不同凡响的举止。 C .五、六句说世俗之人接近佳人时显得有些轻薄,佳人会为谁轻启朱唇一展歌喉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