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做到数学课堂堂清

如何做到数学课堂堂清

如何做到数学课堂堂清
如何做到数学课堂堂清

如何做到数学课堂“堂堂清”

芹池中心学校张学锋在新课程改革进程中,积极推进与新课改相适应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所追求的目标。“堂堂清”教学模式就是为了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达到以人为本,和谐教学,促进教学质量提高为目的而采用的一种教学模式。它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会学习,积极消化、吸收、理解知识。

在教学中,我深深感触到:要想真正做到小学数学课堂“堂堂清”,贵在引导,重在练习。因为,练习是学生巩固知识的基本手段,是学生在理解和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把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所以,我认为在教学中注重练习的优化,是使学生系统、有序地掌握、巩固、探索和获取新知识,启迪思维,发展智力的重要环节。

首先,要精选练习内容。练习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练习设计的优化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要以教材为核心,精心地、有侧重地选择和设计练习题。一项调查表明,现在的学生普遍存在厌学心理。究其原因,大量机械的练习使学生不感兴趣,学习效率低下。重复的练习,不仅加重学生的负担,而且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没有什么作用;同样,过少的练习也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因此,练习设计应做到重点突出。教师应从大量的练习中挑选最主要的东西让学生练习,以保证学生高质高效地掌握知识。如:在教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图形

与变换的第一课“角的认识”一课中,我为学生设计了如下习题“(1)分别画出这三种角。(2)在班级中找一找哪些地方有角,是什么角?(3)小组内,动手用三角板上的角拼出不同的角。”这样的练习题。我认为要比硬生生的在题中、图中找角要好得多。我的这堂课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就连平时不爱听课的孩子也主动参与进来了。所以,在练习设计时应注重操作练习的优化。设计一些开放性的练习,给学生提供较为广阔的创造空间,激发他们的求异思维。

其次,要注重练习形式。每堂课都要完成基本练习,不拔高,不降低。基本练习是使学生把刚刚获得的概念、规律,首次应用于实际之中,是对教材内容的直接反映,它是学生深化知识,提高能力的第一级台阶。所以在设计练习时,我紧扣“双基”设计一些基础知识的练习,使每个学生较熟练地掌握基本知识。特别是对于那些对学习缺乏信心,没有承受难题的能力,遇到挫折就停步的学困生来说,这一环节的设计,使他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多给学生一些成功的机会,孩子们就多几分成功的喜悦。真正让学生感到我进步了,我真行。对于易混的概念或相反的不易分清的内容,可以进行比较练习,使学生更好的把握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抓住本质、掌握规律。变式练习即在不改变知识的本质特征的前提下,变换其非本质的特征,让学生在不同情境的应用中突出对本质特征的理解,提高对知识的概括能力。

总之,落实“堂堂清”策略,在练习时应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能力与水平为着眼点,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得到学习的愉悦感、成就感,从而不断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

初二年级上册数学作业本答案2020人教版

初二年级上册数学作业本答案2020人教版第1页—第3页 1. 选择题 1A 2D 3A 4C 2. 填空 (1)T=20-6h 20,6 T h h (2)Q=6x105-pt 6x105 p Q t 0≤t≤6x105/p (3)S=1.5b (4) 0≤x≤7 0≤y≤5 5 0 3.解答题 (1)y= Q/a-x –Q/a (0≤x≤a) (2)y=80-2x 20(3) ①-2≤x≤3 ②当x=3,y有最小值为1/2 ③当-2≤x≤0,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0≤x≤3,y随x的增大而减小 (4)①`v=800-50t ②0≤t≤16 ③当t=8时, v=800-50x8=400 ④当v=100时,100=800-50t T=14 第5页—第7页

选择题 1B 2C 3C 4B 5B 6A 7B 8D 填空 (1)1 (2)y=2x+1 -1 (3)my1 (5)y=-2x+100 25(6)9 3.解答题 (1) ① Q=200+20t② (0≤t≤30) (2) ①y=80 (0≤x≤50) y=1.9x-15 (50≤x≤100) ②y=1.6x ③选择方式一 (3)①在同一直线上 y=25/72x ②当x=72时,y=25 当x=144时,y=50 当x=216时,y=75 y=25/72 x (0≤x≤345.6) ③当x=158.4时,y=25/72x158.4=55 (4) ①y甲=2x+180 y乙=2.5x+140 ②当x=100时,y甲=200+180=380 Y乙=140+250=390 380〈390

租甲车更活算 第13页—第15页 1.选择题 (1)D (2)C (3)C 2.填空 (1)x=2 y=3 (2)x=2 x>2 (3)-3 -2 x= -5/8 y= -1/8 (4)1/2 0 x=2 y=3 (5)y=5/4 x 2. 解答题 3. (1)略 (2)①依题意 -k+b= -5 2k+b=1 解得 k=2 b= -3 y=2x+3 当y≥0 时

八年级下册数学作业本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数学作业本答案人教版 参考答案第1章平行线【1.1】1.∠4,∠4,∠2,∠5 2.2,1,3,BC 3.C4.∠2与∠3相等,∠3与∠5互补.理由略5.同位角是∠BFD 和∠DEC,同旁内角是∠AFD 和∠AED6.各4对.同位角有∠B 与∠GAD,∠B 与∠DCF,∠D 与∠HAB,∠D 与∠ECB;内错角有∠B 与∠BCE,∠B 与∠HAB,∠D 与∠GAD,∠D 与∠DCF;同旁内角有∠B 与∠DAB,∠B 与∠DCB,∠D 与∠DAB,∠D与∠DCB 【1.2(1)】1.(1)AB,CD (2)∠3,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略3.AB∥CD,理由略 4.已知,∠B,2,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5.a与b平行.理由略6.DG∥BF.理由如下:由DG,BF 分别是∠ADE 和∠ABC 的角平分线,得∠ADG=12∠ADE,∠ABF= 12 ∠ABC,则∠ADG=∠ABF,所以由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得DG∥BF 【1.2(2)】1.(1)2,4,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1,3,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D3.(1)a∥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b∥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a∥b,因为∠1,∠2的对顶角是同旁内角且互补,所以两直线平行4.平行.理由如下:由∠BCD=120°,∠CDE=30°,可得∠DEC=90°.所以 ∠DEC+∠ABC=180°,AB∥DE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5.(1)180°;AD;BC(2)AB 与CD 不一定平行.若加上条件∠ACD=90°,或∠1+∠D=90°等都可说明AB∥CD6.AB∥CD.由已知可得∠ABD+∠BDC=180°7.略 【1.3(1)】1.D 2.∠1=70°,∠2=70°,∠3=110°3.∠3=∠4.理由如下:由∠1=∠2,得DE∥B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4(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4.垂直的意义;已知;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305.β=44°.∵AB∥CD,∴α=β6.(1)∠B=∠D(2)由2x+15=65-3x解得x=10,所以 ∠1=35° 【1.3(2)】1.(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2.(1)×(2)× 3.(1)DAB (2)BCD4.∵∠1=∠2=100°,∴m∥n(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4=∠3=120°(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5.能.举例略6.∠APC=∠PAB+∠PCD.理由:连结AC,则∠BAC+∠ACD=180°.∴ ∠PAB+∠PCD=180°-∠CAP-∠ACP.10.(1)B′E∥DC.理由是∠AB′E=∠B=90°=∠D又 ∠APC=180°-∠CAP-∠ACP,∴∠APC=∠PAB+∠PCD(2)由B′E∥DC,得∠BEB′=∠C=130°. 【1.4】∴∠AEB′=∠AEB=12∠BEB′=65°1.2第2章特殊三角形2.AB 与CD 平行.量得线段BD 的长约为2cm,所以两电线杆间的距离约为120m 【2.1】3.15cm 4.略5.由m∥n,AB⊥n,CD⊥n,知AB=CD,∠ABE=∠CDF=90°.1.B∵AE∥CF,∴∠AEB=∠CFD.∴△AEB≌△CFD,2.3个;△ABC,△ABD,△ACD;∠ADC;∠DAC,∠C;AD,DC;AC∴AE=CF3.15cm,15cm,5cm 4.16或176.AB=BC.理由如下:作AM ⊥l5.如图,答案不唯一,图中点 C1,C2,C3均可2于 M,BN ⊥l3于 N,则△ABM ≌△BCN,得AB=BC6.(1)略(2)CF=15cm7.AP 平分∠BAC.理由如下:由 AP 是中线,得 BP=复习题PC.又AB=AC,AP=AP,得△ABP≌△ACP(SSS).1.50 2.(1)∠4(2)∠3(3)∠1∴∠BAP=∠CAP(第5题) 3.(1)∠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2】(2)∠5,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BCD,C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1.(1)70°,70°(2)100°,40° 2.3,90°,50° 3.略4.(1)90°(2)60°4.∠B=40°,∠C=40°,∠BAD=50°,∠CAD=50° 5.40°或70°5.AB∥CD.理由:如图,由∠1+∠3=180°,得6.BD=CE.理由:由AB=AC,得∠ABC=∠ACB.(第又∵∠3=72°=∠25题) ∠BDC=∠CEB=90°,BC=CB,∴△BDC≌△CEB(AAS).∴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3单元堂堂清

因数与倍数 第1课时 因数和倍数的意义、求一个数的因数 1、填空不困难,全对不简单。 (1)在等式5×8=40中,()和()是()的因数,()是()和()倍数。 (2)16有()个因数。 (3)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最小的因数是(),最大的因数是()。 2、我是上法官,对错我会判。 (1)1是最小的自然数,也是最小的整数。() (2)因为32÷4=8,所以32是倍数,4和8是因数。() (3)2的倍数的个数比20000的因数的个数少。() (4)一个数的因数一定不小于它的倍数。() 3、脑筋转转转,答案全发现。 (1)64一共有()个因数。 A.3 B.5 C.7 D.8 (2)已知m×n=23,那么m等于()。 A.1 B.23 C.1或23 (3)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至少有()个。 A.1 B.2 C.3 D.4 4、动动小脑瓜,快来选一选。(在正确数字下面打“√”) (1)13的因数有:1,2,3,13。 (2)15的因数有:1,2,3,4,5,10,15。 (3)19的因数有:1,3,9,19。 (4)31的因数有:1,3,31。 5、我是小天才,答案我会猜。 (1)有两个数的和是17,其中一个数既是2 倍数,又是5的倍数,这两个数分别是()和()。 (2)在自然数中,有一种数,它等于除了它本身以外的所有因数之和,请你写出其中最小的一个数是()。 6、我是列式计算小专家。 (1)有两个自然数,其中一个是最大的两位数,另外一个数比第一个数的3倍少4,这两个数的和是多少? (2)有3个因数的最小自然数与有4个因数的最小自然数之和是多少?

第2课时 一个数的倍数的求法 1、填空不困难,全对不简单。 (1)72÷8=9,所以()和()是()的因数,()是()和()倍数。 (2)3的倍数有(),说明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最大的倍数。(3)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42,这个数是()。 (4)在自然数1,5,10,15,20,40,60,120中,20的因数有();20的倍数有();既是20的因数又是20的倍数的数是()。 2、我是小法官,对错我会判。 (1)3是因数,12是倍数。() (2)15是45 的倍数,45是15 因数。() (3)1是任何非零自然数的因数。() (4)一个数的倍数一定比这个数的因数大。() 3、脑筋转转转,答案全发现。 (1)A=m·n(A、m、n都不为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只是m的倍数 B.n不是A的因数 C.m、n都是A的因数 (2)15的因数有()个,倍数有()个。 A.3 B.4 C.5 D.无数 (3)30以内,既是4 倍数,又是6的倍数的有()个。 A.2 B.3 C.4 D.5 4、快来帮我找朋友。 2, 3, 4, 6, 8, 12, 24, 36, 30, 42, 72 6的倍数 24的因数 5、亲自练一练,动笔算一算。 12是6 的倍数,18也是6的倍数,那么12和18的和是6的倍数吗? 6、解决问题。 (1)小明有连环画的本数是小亮的3倍,小亮比小明少24本,小明、小亮各有多少本连环画? (2)某工厂要运1004吨煤,先用4辆载重3.5吨的卡车运36次,剩下的煤若用载重为4吨的卡车一次运完,需要几辆这样的卡车?

初二数学下册练习题

1、△ABC 中,∠C=90°,AD 平分∠BAC ,ED ⊥BC ,DF//AB ,求证:AD 与EF 互相垂直平分。 A B C D E F 2、我市某中学举行“中国梦?校园好声音”歌手大赛,初、高中部根据初赛成绩,各选出5名选手组成初中代表队和高中代表队参加学校决赛.两个队各选出的5名选手的决赛成绩如图所示. (1)根据图示填写下表; (2)结合两队成绩的平均数和中位数,分析哪个队的决赛成绩较好; (3)计算两队决赛成绩的方差并判断哪一个代表队选手成绩较为稳定.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的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叫做此一次函数的坐标三角形.例如,图中的一次函数的图象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A ,B ,则△OAB 为此函数的坐标三角形. (1)求函数3 34y x =- +的坐标三角形的三条边长; (2)若函数3 4 y x b =-+(b 为常数)的坐标三角形周长为16, 求此三角形的面积. 选手编号

4、如图,已知在□ABCD中,E,F是对角线BD上的两点,BE=DF,点G,H分别在BA和DC 的延长线上,且AG=CH,连接GE,EH,HF,FG.求证:四边形GEHF是平行四边形. F G E H C D B A 5、小聪和小明沿同一条路同时从学校出发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学校与图书馆的路程是4千米.小聪骑自行车,小明步行,当小聪从原路回到学校时,小明刚好到达图书馆.图中折线OA-AB-BC和线段OD分别表示两人离学校的路程s(千米)与所经过的时间t(分钟)之间的函数关系,请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小聪在图书馆查阅资料的时间为________分钟,小聪返回学校的速度为_________千米/分钟; (2)请你求出小明离开学校的路程s(千米)与所经过的时间t(分钟)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当小聪与小明迎面相遇时,他们离学校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6、“如图1,在正方形ABCD中,点E是CD的中点,点F是BC边上的一点,且∠FAE=∠EAD, (1)求证:EF⊥AE. (2)将“正方形”改为“矩形”、其他条件均不变,如图2,你认为仍然有“EF⊥AE”.若你同意,请以图2为例加以证明;若你不同意,请说明理由.

人教版PEP小学五年级英语上册堂堂清课课练习题资料

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堂堂清训练题 Unit1 My new teachers 第一课时 一、翻译单词 1. young _______________ 2. funny _________________ 3. tall ____________________ 4. strong __________________ · 5. kind ___________________ 6. old _________________ 7. short ________________ 8. thin __________________ 9. Mr __________________ 10. like _________________ 二、根据情景用适当的单词补全对话。 A: 1 2 art teacher | B: Mr Li is our art teacher. A: 3 he 4 B: He’s tall and srtong. He’s very kind. 第二课时 一、单项选择

( ) 1.—Who is your ____ teacher can draw pictures. A.English B. art C. Chinese * ( ) 2.—What’s he like ---He’s ________________. A.Young and old B. young and thin C. an old ( ) math teacher is very ______ . We all like ______. A.funny;he ; him ;him ( ) _______ man is my grandfather . A. old B. young C. art ( ) . teacher is not thin. He is ___________. % A. short B. tall C. strong 二、连连看 1. What’s Lucy like A. A cat and a dog. 2. What are they B. Mrs Wang. 3. Who is your English teacher C. He’s from Canada . 4. Where is he from D. She is tall . 第三课时 一、翻译词组 } 1 three new teachers ____________ 2 short and thin ____________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作业本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作业本答案 篇一: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作业本标准答案(全) - 1 - - 2 - - 3 - - 4 - - 5 - 篇二:八年级上册数学作业本答案篇三:八年级上册数学作业本答案八年级上作业本同步练答案(人教版)跟别人要答案的学生,不是好学生哦,做个好学生吧!独立完成作业,然后再来对照答案,祝你学习进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八年级上册数学作业本答案,供大家参考。八年级上数学作业本[人教版]答案,浙教版也可以用,参考答案第1章平行线【1.1】1.4,4,2,52.2,1,3,BC3.C4.2与3相等,3与5互补.理由略5.同位角是BFD和DEC,同旁内角是AFD和AED6.各4对.同位角有B与GAD,B与DCF,D与HAB,D与ECB;内错角有B与BCE,B与HAB,D与GAD,D与DCF;同旁内角有B与DAB,B与DCB,D与DAB,D与DCB【1.2(1)】1.(1)AB,CD(2)3,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略3.AB∥CD,理由略4.已知,B,2,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5.a与b平行.理由略6.DG∥BF.理由如下:由DG,BF分别是ADE和ABC的角平分线,得ADG=12ADE,ABF=12ABC,则ADG=ABF,所以由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得DG∥BF【1.2(2)】1.(1)2,4,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1,3,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D3.(1)a∥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b∥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a∥b,因为1,2的对顶角是同旁内角且互补,所以两直线平行4.平行.理由如下:由BCD=120,CDE=30,可得DEC=90.所以DEC+ABC=180,AB∥DE(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5.(1)180;AD;BC(2)AB与CD不一定平行.若加上条件ACD=90,或1+D=90等都可说明AB∥CD6.AB∥CD.由已知可得ABD+BDC=1807.略【1.3(1)】1.D2.1=70,2=70,3=1103.3=4.理由如下:由1=2,得DE∥B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4(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4.垂直的意义;已知;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305.=44.∵ AB∥CD,=6.(1)B=D(2)由2x+15=65-3x解得x=10,所以1=35【1.3(2)】1.(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

五年级下册数学堂堂清

五年级下册数学堂堂清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因数与倍数 第1课时 因数和倍数的意义、求一个数的因数 (1)填空不困难,全对不简单。 1、在等式5×8=40中,()和()是()的因数,()是()和()倍数。 2、16有()个因数。 3、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最小的因数是(),最大的因数是()。 3、我是上法官,对错我会判。 (1)1是最小的自然数,也是最小的整数。() (2)因为32÷4=8,所以32是倍数,4和8是因数。() (3)2的倍数的个数比20000的因数的个数少。() (4)一个数的因数一定不小于它的倍数。() (1)脑筋转转转,答案全发现。 (1)64一共有()个因数。 3、已知m×n=23,那么m等于()。 或23 4、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至少有()个。 3、动动小脑瓜,快来选一选。(在正确数字下面打“√”) (1)13的因数有:1,2,3,13。 (2)15的因数有:1,2,3,4,5,10,15。 (3)19的因数有:1,3,9,19。 (4)31的因数有:1,3,31。 4、我是小天才,答案我会猜。 (3)有两个数的和是17,其中一个数既是2 倍数,又是5的倍数,这两个数分别是()和()。 (4)在自然数中,有一种数,它等于除了它本身以外的所有因数之和,请你写出其中最小的一个数是()。 (1)我是列式计算小专家。 1、有两个自然数,其中一个是最大的两位数,另外一个数比第一个数的3倍少4,这两个数的和是多少 2、有3个因数的最小自然数与有4个因数的最小自然数之和是多少 第2课时 一个数的倍数的求法

八年级下册数学作业本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数学作业本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数学作业本答案人教版 参考答案第1章平行线【1.1】1.∠4,∠4,∠2,∠52.2,1,3,BC3.C4.∠2与∠3相等,∠3与∠5互补.理由略5.同位角是∠BFD 和∠DEC,同旁内角是∠AFD 和∠AED6.各4对.同位角有∠B 与∠GAD,∠B 与∠DCF,∠D 与 ∠HAB,∠D 与∠ECB;内错角有∠B 与∠BCE,∠B 与 ∠HAB,∠D 与∠GAD,∠D 与∠DCF;同旁内角有∠B 与∠DAB,∠B 与∠DCB,∠D 与∠DAB,∠D与∠DCB 【1.2(1)】1.(1)AB,CD(2)∠3,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略3.AB∥CD,理由略4.已知,∠B,2,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5.a与b平行.理由略6.DG∥BF.理由如下:由DG,BF 分别是∠ADE 和∠ABC 的角平分线,得 ∠ADG=12∠ADE,∠ABF= 12 ∠ABC,则∠ADG=∠ABF,所以由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得DG∥BF 【1.2(2)】1.(1)2,4,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1,3,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D3.(1)a∥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b∥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a∥b,因为∠1,∠2的对顶角是同旁内角且互补,所以两直线平行4.平行.理由如下:由∠BCD=120°,∠CDE=30°,可得∠DEC=90°.所以∠DEC+∠ABC=180°,AB∥DE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5.(1)180°;AD;BC(2)AB 与CD 不一定平行.若加上条件

∠ACD=90°,或∠1+∠D=90°等都可说明AB∥CD6.AB∥CD.由已知可得∠ABD+∠BDC=180°7.略 【1.3(1)】1.D2.∠1=70°,∠2=70°,∠3=110°3.∠3=∠4.理由如下:由∠1=∠2,得DE∥B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4(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4.垂直的意义;已知;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305.β=44°.∵AB∥CD,∴α=β6.(1)∠B=∠D(2)由2x+15=65-3x解得x=10,所以 ∠1=35° 【1.3(2)】1.(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2.(1)×(2)×3.(1)DAB(2)BCD4.∵ ∠1=∠2=100°,∴m∥n(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4=∠3=120°(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5.能.举例略 6.∠APC=∠PAB+∠PCD.理由:连结AC,则 ∠BAC+∠ACD=180°.∴ ∠PAB+∠PCD=180°-∠CAP-∠ACP.10.(1)B′E∥DC.理由是 ∠AB′E=∠B=90°=∠D又∠APC=180°-∠CAP-∠ACP,∴∠APC=∠PAB+∠PCD(2)由B′E∥DC,得∠BEB′=∠C=130°. 【1.4】∴∠AEB′=∠AEB=12∠BEB′=65°1.2第2章特殊三角形2.AB 与CD 平行.量得线段BD 的长约为2cm,所以两电线杆间的距离约为120m 【2.1】3.15cm4.略5.由m∥n,AB⊥n,CD⊥n,知AB=CD,∠ABE=∠CDF=90°.1.B∵AE∥CF,∴

数学作业本八年级上参考答案2020

数学作业本八年级上参考答案2020第1页—第3页 1. 选择题 1A 2D 3A 4C 2. 填空 (1)T=20-6h 20,6 T h h (2)Q=6x105-pt 6x105 p Q t 0≤t≤6x105/p (3)S=1.5b (4) 0≤x≤7 0≤y≤5 5 0 3.解答题 (1)y= Q/a-x –Q/a (0≤x≤a) (2)y=80-2x 20 (3) ①-2≤x≤3 ②当x=3,y有最小值为1/2 ③当-2≤x≤0,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0≤x≤3,y随x的增大而减小 (4)①`v=800-50t ②0≤t≤16 ③当t=8时, v=800-50x8=400 ④当v=100时,100=800-50t T=14

第5页—第7页 选择题 1B 2C 3C 4B 5B 6A 7B 8D 填空 (1)1 (2)y=2x+1 -1 (3)my1 (5)y=-2x+100 25 (6)9 3.解答题 (1) ① Q=200+20t② (0≤t≤30) (2) ①y=80 (0≤x≤50) y=1.9x-15 (50≤x≤100) ②y=1.6x ③选择方式一 (3)①在同一直线上 y=25/72x ②当x=72时,y=25 当x=144时,y=50 当x=216时,y=75 y=25/72 x (0≤x≤345.6) ③当x=158.4时,y=25/72x158.4=55 (4) ①y甲=2x+180 y乙=2.5x+140 ②当x=100时,y甲=200+180=380

Y乙=140+250=390 380〈390 租甲车更活算 第13页—第15页 1.选择题 (1)D (2)C (3)C 2.填空 (1)x=2 y=3 (2)x=2 x>2 (3)-3 -2 x= -5/8 y= -1/8 (4)1/2 0 x=2 y=3 (5)y=5/4 x 2. 解答题 3. (1)略 (2)①依题意 -k+b= -5 2k+b=1 解得 k=2 b= -3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堂堂清测试卷

五年级数学第三单元堂堂清测试卷姓名_______ 一、填空题。(18%) 1.长方体有()个顶点,有()条棱,有()个面。 2.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8分米,它的棱长总和是()分米,表面积是()平方厘米,体积是()立方分米。 3.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7.9立方分米=()升 86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980立方分米=()立方米 9.4立方米=()立方分米 4.一个长方体的底面积是80平方厘米,高是7厘米,它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5.一个长方体的金鱼缸,长是8分米,宽是5分米,高是6分米,不小心前面的玻璃被打坏了,修理时配上的玻璃的面积是()平方分米。 6、把30升盐水装入容积是250毫升的盐水瓶里,能装()瓶。 7.至少要()个小正方体才能拼成一个大正方体,如果一个小正方体的棱长是5厘米,那么大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体积是()立方厘米。 8、一个正方体的底面积是25平方分米,它的表面积是()平方分米,它的体积是()立方分米。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5%) 1.所有的长方体都有六个面。………………………………() 2.长方体的表面中不可能有正方形。………………………() 3.长方体是特殊的正方体。………………………………() 4.把两个一样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后,体积和表面积都不变。()5.一瓶白酒有500升。…………………………………………() 三.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7%) 1.我们在画长方体时一般只画出三个面,这是因为长方体()。 A.只有三个面 B.只能看到三个面 C.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2.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60厘米,它的表面积是()。 A.21600平方厘米 B.150平方厘米 C. 125立方厘米 3.正方体的棱长扩大3倍,它的表面积扩大()。 3eud教育网https://www.doczj.com/doc/8615329225.html, 教学资源集散地。可能是最大的免费教育资源网!

八年级下数学课堂作业本答案浙教版

八年级下数学课堂作业本答案浙教版 参考答案第1章平行线【1.1】1.∠4,∠4,∠2,∠52.2,1,3,BC3.C4.∠2与∠3相等,∠3与∠5互补.理由略5.同位角是∠BFD和∠DEC,同旁内角是∠AFD 和∠AED6.各4对.同位角有∠B与∠GAD,∠B与∠DCF,∠D与∠HAB,∠D与∠ECB;内错角有∠B与∠BCE,∠B与∠HAB,∠D与∠GAD,∠D与∠DCF;同旁内角有 ∠B与∠DAB,∠B与∠DCB,∠D与∠DAB,∠D与∠D CB 【1.2(1)】1.(1)AB,CD(2)∠3,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略3.AB∥CD,理由略4.已知,∠B,2,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5.a与b平行.理由略6.DG∥BF.理由如下:由DG,BF分别是∠ADE和∠ABC的角平分线,得∠ADG=12∠ADE,∠ABF=12∠ABC,则∠ ADG=∠ABF,所以由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得DG∥BF 【1.2(2)】1.(1)2,4,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1,3,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D3.(1)a∥c,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b∥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a∥b,因为∠1,∠2的对顶角是同旁内角且互补,所以两 直线平行4.平行.理由如下:由∠BCD=120°,∠CDE= 30°,可得∠DEC=90°.所以∠DEC+∠ABC=180°,AB∥DE(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5.(1)180°;AD;BC(2)AB与CD不一定平行.若加上条件∠A CD=90°,或∠1+∠D=90°等都可说明AB∥CD6.A B∥CD.由已知可得∠ABD+∠BDC=180° 7.略 【1.3(1)】1.D2.∠1=70°,∠2=70°,∠ 3=110°3.∠3=∠4.理由如下:由∠1=∠2,得DE∥ B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4(两直线平行,同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寒假作业

从江县加榜中学八年级数学上册 寒假作业 姓名: 班级:

一、精心选一选 ⒈下列各组条件中,不能判定△A BC 与△DE F全等的是 ( ) A. AB=D E,∠B =∠E,∠C=∠F B. AC =D F,BC =DE,BA=E F C . A B=EF ,∠A=∠E,∠B=∠F D. ∠A =∠F,∠B=∠E,AC=E F 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必不可少的条件是 ( ) A.至少有一边对应相等 B .至少有一角对应相等 C .至少有两边对应相等 D.至少有两角对应相等 ⒊在△ABC 和△DEF 中,已知AB=DE,∠A=∠D,还需具备什么条件①AC=DF;②BC=EF ;③∠B=∠E;④∠C=∠F ,才能推出△AB C≌△DEF,其中符合条件有 ( ) A、1个 B 、2个 C 、3个 D、4个 二、细心填一填 ⒋ 如图1,AO 平分∠B AC,A B=AC ,图中有__________________对三角形全等. ⒌ 举例说明三角形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应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⒍ 如图2,在△AB C中,∠C=900 ,AD 是∠BAC 的平分线,交BC 于D ,BC=16,DC :DB=3:5,则点D到AB 的距离是___________. 三、用心做一做 ⒎如图,已知AD=AE,AC=A B,∠A=400, ∠B =350,求∠EOC 的度数 ⒏.如图,已知∠1=∠2,∠3=∠4,AB 与C D相等吗?请你说明理由. 一、精心选一选 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B.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C.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D.两边和一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⒉在ΔAB C和ΔA ′B ′C ′中,AB=A ′B ′,∠B=∠B ′,补充一个条件后仍不一定能保证ΔABC 与ΔA ′B ′C ′全等,则补充的这个条件是 ( ) A.B C=B′C′ B.∠A=∠A ′ C .AC =A ′C ′ D .∠C=∠C ′ ⒊在△ABC 和ΔA′B′C ′中,AB= A′B ′ ,∠A=∠A ′,∠C=∠C ′ ,可推出(1)∠B =∠B′;(2)∠B 的平分线与∠B′的平分线相等;(3)BC 边上的高与B ′C ′边上的高相等;(4) BC 边上 的中线与B /C / 边上的中线相等.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 ) A. 1个 B. 2个 C . 3个 D . 4个 二、细心填一填 ⒋如图1: 在ΔAB C和ΔADC 中,下列三个论断:⑴AB=AD ,⑵∠BA C=∠D AC,⑶BC=D C,将其中两个论断作为条件,另一个论断作为结论,请你写出一个正确的推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⒌如图2,在ΔAB C与ΔAED 中,A B=AE ,A C=AD, 请补充一个条件条件:____________(写一个即可),使ΔABC ≌ΔA ED. ⒍如图3,在ΔABC 中,∠C=900,AC=BC ,AD 平分∠CA B,交BC 于D ,DE ⊥AB 于E,且AB=6cm ,则ΔDEB 的周长为________. 三、用心做一做 ⒎如图,AC=BD,AC ⊥A B,DB ⊥CD ,则AB 与DC 相等吗?为什么? ⒏如图,ΔABC 中,BE 、CD 分别是AC 、AB 边上的高,BE 、CD 相交于点O,若A O平分∠B AC,那么OB=OC 吗?为什么? 图1 A C D O E B 图2 B C B C A 图3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堂堂清

1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一、填空: 1、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 )和( ),沉浮状况不会改变。 2、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自身的()、()无关。 二、判断: 1、轻的一定浮,重的一定沉。() 2、把一整块橡皮擦放入水中橡皮擦沉入水中,但切成八分之一放入水中,橡皮擦就会浮起来。() 三、简答题: 试述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变化有什么规律. 2、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一、填空: 1.同样大小的物体,我们可以改变它的()来改变它在水里的沉与浮,如用塞子塞好的空瓶,会()在水面上,往瓶里加些沙,增加瓶的(),它就会()到水底了。 2. 同样重量的物体,我们可以改变它的()来改变它在水里的沉和浮。如一块铁放在水里会(),把它压成铁片,再制成盒子,放在水里,它会()。 3、在判断在水中的沉浮时,往往采取改变()、控制其它因素不变的的方法来研究。

4、不同种材料制成的物体,大小相同看(),()的容易浮,()的容易沉; 轻重相同看(),()的容易浮, ()的容易沉。 二、简答你知道潜水艇的原理吗?试着说一说。 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一、填空: 1、要让橡皮泥浮起来,可以在大小不变的情况下改变(),如挖空成船或碗形。重量不变的下改变(),如做成空心的各种形状。 2、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有关。 3、全部沉入水里的物体排开的水量就是(),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排开的水量指物体在()。 二、选择: 1、用钢铁制成的轮船能浮在水面上,这是改变了() ①它的重量②液体浓度③它的体积 三、简答:铁制的轮船为什么能漂浮在水中? 4、造一艘小船 一、填空: 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它的装载量也随之()。 二、简答:一块橡皮泥放入水中是下沉的,你有什么办法让橡皮泥浮起来吗? 5、浮力

八年级上册数学寒假作业

初二数学寒假作业(1) 一、精心选一选 ⒈下列各组条件中,不能判定△ABC 与△DEF 全等的是 ( ) A. AB=DE ,∠B=∠E ,∠C=∠F B. AC=DF ,BC=DE ,BA=EF C. AB=EF ,∠A=∠E ,∠B=∠F D. ∠A=∠F ,∠B=∠E ,AC=EF 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必不可少的条件是 ( ) A.至少有一边对应相等 B .至少有一角对应相等 C .至少有两边对应相等 D .至少有两角对应相等 ⒊在△ABC 和△DEF 中,已知AB=DE ,∠A=∠D ,还需具备什么条件①AC=DF ;②BC=EF ;③∠B=∠E ;④∠C=∠F ,才能推出△ABC ≌△DEF ,其中符合条件有 (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二、细心填一填 ⒋ 如图1,AO 平分∠BAC ,AB=AC ,图中有__________________对三角形全等. ⒌ 举例说明三角形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应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⒍ 如图2,在△ABC 中,∠C=900 ,AD 是∠BAC 的平分线,交BC 于D ,BC=16,DC :DB=3:5,则点D 到AB 的距离是___________. 三、用心做一做 ⒎如图,已知AD=AE,AC=AB,∠A=400 , ∠B=350 ,求∠EOC 的度数 ⒏.如图,已知∠1=∠2,∠3=∠4,AB 与CD 相等吗?请你说明理由. 图1 A C D O E B A 图2 B C

初二数学寒假作业(2) 一、精心选一选 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B .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C .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D .两边和一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⒉在ΔABC 和ΔA ′B ′C ′中,AB=A ′B ′,∠B=∠B ′,补充一个条件后仍不一定能保证ΔABC 与ΔA ′B ′C ′全等,则补充的这个条件是 ( ) A .BC=B ′C ′ B .∠A=∠A ′ C .AC=A ′C ′ D .∠C=∠C ′ ⒊在△ABC 和ΔA ′B ′C ′中,AB= A ′B ′ ,∠A=∠A ′,∠C=∠C ′ ,可推出(1)∠B=∠B ′;(2)∠B 的平分线与∠B ′的平分线相等;(3)BC 边上的高与B ′C ′边上的高相等;(4) BC 边上的中线与B /C / 边上的中线相等.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二、细心填一填 ⒋如图1: 在ΔABC 和ΔADC 中,下列三个论断:⑴AB=AD ,⑵∠BAC=∠DAC ,⑶BC=DC ,将其中两个论断作为条件,另一个论断作为结论,请你写出一个正确的推断: ⒌如图2,在ΔABC 与ΔAED 中,AB=AE ,AC=AD ,请补充一个条件条件:____________(写一个即可),使Δ ABC ≌ΔAED. ⒍如图3,在ΔABC 中,∠C=900,AC=BC ,AD 平分∠CAB , 交BC 于D ,DE ⊥AB 于E ,且AB=6cm ,则ΔDEB 的周长为________. 三、用心做一做 ⒎如图,AC=BD ,AC ⊥AB ,DB ⊥CD ,则AB 与DC 相等吗?为什么? C B A 图3

八年级下册数学作业本答案人教版-2019年精选学习文档

八年级下册数学作业本答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作业本答案人教版 参考答案第1章平行线【1.1】1.∠4,∠4,∠2,∠52.2,1,3,BC3.C4.∠2与∠3相等,∠3与∠5互补.理由略5. 同位角是∠BFD 和∠DEC,同旁内角是∠AFD 和∠AED6.各4对.同位角有∠B 与∠GAD,∠B 与∠DCF,∠D 与∠HAB,∠D 与∠ECB;内错角有∠B 与∠BCE,∠B 与∠HAB,∠D 与 ∠GAD,∠D 与∠DCF;同旁内角有∠B 与∠DAB,∠B 与 ∠DCB,∠D 与∠DAB,∠D与∠DCB 【1.2(1)】1.(1)AB,CD (2)∠3,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略3.AB∥CD,理由略4.已知,∠B,2,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5.a与b平行.理由略6.DG∥BF.理由如下:由DG,BF 分别是∠ADE 和∠ABC 的角平分线,得 ∠ADG=12∠ADE,∠ABF= 12 ∠ABC,则∠ADG=∠ABF,所以由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得DG∥BF 【1.2(2)】1.(1)2,4,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1,3,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D3.(1)a∥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b∥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a∥b,因为∠1,∠2的对顶角是同旁内角且互补,所以两直线平行4.平行.理由如下:由∠BCD=120°,∠CDE=30°,可得 ∠DEC=90°.所以∠DEC+∠ABC=180°,AB∥DE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5.(1)180°;AD;BC(2)AB 与CD 不一定平行.

若加上条件∠ACD=90°,或∠1+∠D=90°等都可说明 AB∥CD6.AB∥CD.由已知可得∠ABD+∠BDC=180°7.略 【1.3(1)】1.D2.∠1=70°,∠2=70°,∠3=110°3.∠3=∠4.理由如下:由∠1=∠2,得DE∥B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4(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4.垂直的意义;已知;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305.β=44°.∵AB∥CD,∴α=β6.(1)∠B=∠D(2)由2x+15=65-3x解得x=10,所以 ∠1=35° 【1.3(2)】1.(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2.(1)×(2)×3.(1)DAB(2)BCD4.∵ ∠1=∠2=100°,∴m∥n(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4=∠3=120°(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5.能.举例略 6.∠APC=∠PAB+∠PCD.理由:连结AC,则 ∠BAC+∠ACD=180°.∴ ∠PAB+∠PCD=180°-∠CAP-∠ACP.10.(1)B′E∥DC.理由是∠AB′E=∠B=90°=∠D又∠APC=180°-∠CAP-∠ACP,∴∠APC=∠PAB+∠PCD(2)由B′E∥DC,得∠BEB′=∠C=130°.【1.4】∴∠AEB′=∠AEB=12∠BEB′=65°1.2第2章特殊三角形2.AB 与CD 平行.量得线段BD 的长约为2cm,所以两电线杆间的距离约为120m 【2.1】略5.由m∥n,AB⊥n,CD⊥n,知AB=CD,∠ABE=∠CDF=90°.1.B∵AE∥CF,∴∠AEB=∠CFD.∴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

初中数学试卷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八年级数学练习题(1) 一.选择题 1.如果下列各组数是三角形的三边,那么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一组数是( ) A .7,24,25 B .321,421,521 C .3,4,5 D .4,721,82 1 2.如果把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同时扩大到原来的2倍,那么斜边扩大到原来的( ) A .1倍 B .2倍 C .3倍 D .4倍 3.在下列说法中是错误的( ) A .在△ABC 中,∠C =∠A 一∠ B ,则△AB C 为直角三角形 B .在△AB C 中,若∠A ∶∠B ∶∠C =5∶2∶3则△ABC 为直角三角形 C .在△ABC 中,若a =53c ,b =5 4c ,则△ABC 为直角三角形 D .在△ABC 中,若a ∶b ∶c =2∶2∶4,则△ABC 为直角三角形 4.四组数:①9,12,15;②7,24,25;③32,42,52;④3a ,4a ,5a (a >0)中,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的边长的有( ) A .4组 B .3组 C .2组 D .1组 5.三个正方形的面积如图1,正方形A 的面积为( ) A . 6 B . 36 C . 64 D . 8 6.一块木板如图2所示,已知AB =4,BC =3,DC =12,AD =13,∠B =90°,木板的面积为( ) A .60 B .30 C .24 D .12 7.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为5cm ,12cm ,其中斜边上的高为( ) A .6cm B .8.5cm C .1330cm D .13 60cm 8.两只小鼹鼠在地下打洞,一只朝前方挖,每分钟挖8cm ,另一只朝左挖,每分钟挖6cm ,10分钟之后两只小鼹鼠相距( ) A .50cm B .100cm C .140cm D .80cm 9.小明想知道学校旗杆的高,他发现旗杆上的绳子垂到地面还多1m ,当它把绳子的下端拉开5m 后,发现下端刚好接触地面,则旗杆的高为 ( ) A D B C 图2 图1 A 100 64

八年级数学作业本上学期答案2020

八年级数学作业本上学期答案2020 2. 填空题 (1)完全重合对称轴另一个图形对称轴对应 (2) 2 角平分线 (3)700 (4)A B C D E H I K M O T U V W X Y 3.解答题 (1) (2)(3) (4) (5)略 第41~43页 1. 选择题 (1)C (2)C (3)B (4)C (5)B 2.填空题 (1)(2,-3) (2)A‘(1,3) B(-1,-1) C(-3,-1) (3)700,400和400 800和200 或500和500 (4)350 (5)1080 3.解答题 (1)∵AD平分∠BAC ∴∠BAD=∠DAC=300 ∵AD=BD ∴∠B=∠BAD=300 ∴∠C=1800-∠B-∠BAC=750

∠ADB=∠DAC+∠C=1100 (2)∵∠E+∠CDE=∠ACB=600 ∵CD=CE ∴∠CDE=∠E=300 BE=BC+CE=AB+1/2AC=15 (3) 略 第41~43页 1. 选择题 (1)C (2)C (3)B (4)C (5)B 2.填空题 (1)(2,-3) (2)A‘(1,3) B(-1,-1) C(-3,-1) (3)700,400和400 800和200 或500和500 4)350 (5)1080 3.解答题 (1)∵AD平分∠BAC ∴∠BAD=∠DAC=300 ∵AD=BD ∴∠B=∠BAD=300 ∴∠C=1800-∠B-∠BAC=750 ∠ADB=∠DAC+∠C=1100

(2)∵∠E+∠CDE=∠ACB=600 ∵CD=CE ∴∠CDE=∠E=300 BE=BC+CE=AB+1/2AC=15 (3) 略 第45-47页 1. 选择题 (1)A (2)D (3)D (4)D (5)B 2.填空题 (1) 2 4 (2)((a-c)(b-c) (3)2x-3 (4)6m+6n (5) –a+b-c (6) -4 (7)14 3解答题 (1) 有问题 (2) n+4=6 n=2 ∵/m+n/=4 /m-2/=4 ∴/m-2/=4 ∴m=6或m=-2 ∵1/2m2=2 ∴m=6(舍去) m=-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