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护理常规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护理常规

……………………………………………………………最新资料推

荐…………………………………………………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护理常规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又称持续胎儿循环(persistent fetal circulation,PFC),指由于多种病因引起新生儿出生后肺循环压力和阻力正常下降障碍,动脉导管和(或)卵圆孔水平的右向左分流持续存在所致的一种新生儿持续缺氧和发绀的病理状况,是新生儿临床常见危急重症,发生率占活产婴儿的

0.1%,死亡率高。

1.按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

2.保持呼吸道通畅:采取合理体位,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机械通气患儿按呼吸机使用护理常规。

3.特殊治疗的观察及护理:NO吸入治疗,NO可以选择性扩张肺血管,降低肺动脉压,增加肺血流,改善通气/灌流比例失调,改善换气和氧合,降低死亡率。注意观察NO吸入治疗时的不良反应,包括NO2的监测、凝血功能的监测等。

4.建立静脉通道,准确使用各种药物,纠正酸中毒,维持体循环压力,注意观察用药后反应。

5.注意保暖,维持体温在正常范围。

6.保证营养及水分的供给,保证各种药物的及时应用,记录出入量。

7.密切观察患儿面色、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等情况。

一氧化氮吸入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护理

一氧化氮吸入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护理 目的探讨吸入一氧化氮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的疗效和护理。方法10例PPHN患儿在机械通气下将NO气源加入呼吸机环路中,NO浓度为(15~20)×10﹣6,疗程为24h~7d.。治疗前后动态观察患儿心率血压,动态血气,氧合指数变化,重点加强一氧化氮使用过程中的观察及气道护理,密切观察不良反应。结果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降低患儿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一氧化氮吸入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疗效。结论机械通气配合一氧化氮治疗持续肺动脉高压有显著疗效。 标签:一氧化氮;持续肺动脉高压;机械通气;新生儿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可由胎粪吸入综合征,肺透明膜病,肺炎和先天性心脏病等多种疾病所致[1],病死率高达40%,特点是持续肺高压和右向左分流。近来吸入一氧化氮(inhaled nitric oxide INO)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获得良好效果,使病死率大为下降。现对我科NICU 2012年1月~2013年9月起10例由各种原因引起的PPHN应用机械通气配合使用一氧化氮吸入治疗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患儿10例(男7例,女3例),胎龄33~40w,出生体重2200~3700g,均为生后1d入院。原发病分别为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症5例,肺炎合并动脉导管未闭3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2例,所有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和青紫,与低氧血症的程度不相平行。入院后经常规治疗,病情无好转或进行性恶化,经心脏超声检查确诊有肺动脉高压,存在动脉导管或卵园孔水平的右向左分流。 1.2方法确诊病例采用机械通气配合NO吸入通气方式为SIMV或HFO模式,PaCO2目标值为30~35cmH2O(IcmH2O=0.098KPa)。NO气源由上海诺芬生物技术有限公司(10PMa)提供。通气质量流量控制仪调节流量,加入呼吸机输出环节路内(湿化器前)并使用NO×BO×PLUS型NO和NO2监测仪(英国)监测NO和NO2浓度患儿呼出的气体经特制管道排出室外。NO的初始浓度为20×10﹣6吸入NO 30min如SPO2升高>10%,PaO2升高>9098mmHg(1.33KPa)判定为有效,否则判定为无效。无效者增加吸入NO浓度(5~10)×10﹣6,若达到40×10﹣6仍无效,则停止NO吸入,有效者可每4h降低NO浓度5×10﹣6,直至6×10﹣6,以此低浓度维持24~72h。 2 护理 2.1清理呼吸道患儿入院后首先予以彻底清理呼吸道,予经口气管插管吸出气管内污染羊水、分泌物,再通过气管插管从气管内注入37℃无菌生理盐水0.5~1ml,加压给氧30s,用吸引器吸出冲洗液,如此反复至冲洗干净。

儿科必备知识之新生儿特点及护理

儿科必备知识之新生儿特点及护理 新生儿分类方法 1.根据出生时胎龄分类 (1)足月儿:是指出生时胎龄满37周~41周的新生儿。 (2)早产儿:是指出生时胎龄<37周的新生儿。 早产儿可再分为: 胎龄34周~36周者为晚期早产儿; 胎龄28周~31周者为极早产儿; 胎龄<28周者为超早产儿。 (3)过期产儿:是指出生时胎龄≥42周的新生儿。 2.根据出生体重分类 (1)正常出生体重儿:是指出生体重在2500~3999g的新生儿。(2)低出生体重儿:是指出生体重<2500g新生儿。 极低出生体重儿:是指出生体重<1500g的新生儿。 超低出生体重儿:是指出生体重<1000g的新生儿。 (3)巨大儿:是指出生体重≥4000g的新生儿。 足月小样儿:是指胎龄满37周~41周,出生体重低于2500g的新生儿。 3.根据出生体重与胎龄关系分类 (1)适于胎龄儿:是指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平均体重的第10~90百分位的新生儿。 (2)小于胎龄儿:是指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平均体重的第10百分位以下的新生儿。 (3)大于胎龄儿:是指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平均体重的第90百分

位以上的新生儿。 4.根据出生后周龄分类 早期新生儿是指出生后1周以内的新生儿。 晚期新生儿是指出生后第2~4周末的新生儿。 5.高危新生儿:是指已发生或可能发生危重疾病而需要监护的新生儿 正常足月儿特点 1.外观特点: 正常足月儿外貌成熟,神态自若。 2.呼吸系统: 胎儿肺内充满肺液。足月儿肺液约30~35ml/kg,出生时经产道挤压排出和由肺血管及淋巴系统吸收和转运。正常新生儿呼吸频率较快,约为40~50次/min,主要靠膈肌运动,呈腹式呼吸。 3.循环系统: 正常新生儿出生后血液循环发生显著变化: ①脐带结扎,胎盘-脐血液循环终止; ②随着呼吸建立、肺膨胀,肺循环阻力下降,肺血流增加; ③从肺静脉回流到左心房的血量显著增加,压力增高,使卵圆孔关闭; ④由于PaO2增高,动脉导管收缩,继而关闭,完成胎儿循环向成人循环的转变,现称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 正常新生儿心率比较快,波动范围比较大,通常为90~160次/min。足月儿血压平均为70/50mmHg。 4.消化系统:

新生儿肺动脉高压

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 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是指新生儿生后由于持续性的肺血管阻力增高而使其不能转为正常的宫外循环方式。PPHN常见于足月儿或过期新生儿,发病率约为1/1000-1/2000。机械通气技术的进步和体外膜肺技术的应用使其病死率明显降低,但严重的PPHN易并发慢性肺疾病,颅内出血或梗塞。 [诊断要点] PPHN的临床特点由于严重的低氧血症而表现为持续性的发绀,常见以下病因:(1)宫内或围生期窒息或缺氧;(2)肺实质性疾病MAS,RDS及肺炎等,严重或持续的低氧血症,酸中;(3)肺发育异常,包括肺实质与肺血管发育异常;(4)心肌收缩功能异常,如心肌炎,窒息导致的心肌受累,低血糖和低血钙,及高黏血症,宫内动脉导管的收缩;(5)先天性心脏病;(7)败血症。 [鉴别诊断] 任何时候新生儿表现为严重的持续性中心性发绀均应怀疑有PPHN的发生。这是诊断PPHN的必要条件。此外应有持续性肺动脉压力增高的客观指证:动脉导管或卵圆孔水平的右向左分流,导管前后动脉血氧分压>10-15mmHg,或血氧饱和度>10%,超声证实存在右向左分流的存在,同时除外其他结构异常所致的先天性心脏病。 鉴别是否有心脏结构异常和左右心室功能异常所致发绀是正确诊断PPHN的先决条件,持续的动脉血氧分压低于40mmHg,无明显呼吸困难的发绀均要考虑有青紫型心脏病的可能。 [PPHN的治疗] (1)纠正低氧血症和酸中毒是治疗PPHN的关键,应尽一切可能使PaO2>80mmHg, PaCO2>40mmHg。必要时可行机械用其治疗。 (2)纠正酸中毒和其他代谢紊乱,使PH维持在7.40-7.55. (3)保证足够的心搏出量,使体循环血压维持在一定水平(60-80 mmHg),可扩容,或应用正性肌力药物。 (4)NO吸入,NO有选择性地降低肺血管压力,但对肺发育不良的PPHN治疗效果较差。 (5)ECMO(体外膜肺)治疗。

产科、新生儿护理常规

产科危重疾病 抢 救 及 护 理

脐带脱垂抢救及护理 1、缓解脐带压迫 ①脐先露采取臀高头低位,脐带对侧的侧俯卧位。 ②脐带脱垂可采取脐带还纳术。 ③充盈膀胱或者经阴道上推先露,以缓解对脐带的压迫,直至剖宫产将胎儿娩出。 2、提高胎儿对缺氧的耐受性 ①给氧。 ②静脉点滴葡萄糖及维生素C。 3、分娩方式的选择: ①宫口开全,先露已降至盆底:立即阴道助产; ②宫口未开全,先露未达盆底,不具备助产条件者,立即就地行剖宫产手术。 4、术后常规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甲状腺危象抢救及护理 1. 请内科医生会诊,共同用药或转内科病房治疗。 2. 药物治疗:①丙硫氧嘧啶:一次口服或经胃管给药600—1200mg,以后每日维持量300—600mg,分三次口服。 ②碘溶液:每6时一次,每日20—30滴。 ③普萘洛尔:口服20—30mg,每6时一次,紧急情况下可采用静脉注射1—5mg(单次应用),降低周围组织对甲状腺素儿茶酚胺的反应。

前置胎盘的抢救及护理 1、一旦诊断明确或者高度可疑,应立即住院,在确保母亲安全的前提下,期待胎儿生存,降低婴儿死亡率。 2、给予补血、止血,及时做好输血及手术准备。(根据出血量多少、有无休克、孕龄、胎位、胎儿是否存活及宫口开大的程度,选择处理方法) 3、期待疗法:多用于部分性或边缘性前置胎盘,阴道出血不多,胎儿存活者。 ①住院观察,绝对卧床休息。 ②每日氧气吸入3次,每次20-30分钟。 ③给予补血药物纠正贫血。 ④应用宫缩抑制剂:硫酸镁、沙丁胺醇等防止早产。 ⑤宫颈内口环扎术:根据颈管长度选用,防止子宫颈口扩大,有助延长孕龄。缝合时,加用宫缩抑制剂,采用硬膜外麻醉。 ⑥期待至妊娠36周,主动终止妊娠。终止妊娠前,应用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 4、终止妊娠:①终止妊娠指征:⑴孕妇反复多量出血致贫血甚至休克者,无论胎儿是否成熟,均应立即终止妊娠。⑵胎龄达36周以后,胎儿成熟度检查提示胎儿肺成熟者。

1例新生儿RH溶血症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护理体会

1例新生儿RH溶血症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护理体会 新生儿RH溶血症是指因母子RH血型不合(母亲为RH阴性,胎儿为RH 阳性)而引起的同 族免疫性溶血。患儿多于生后24h内出现黄疸并迅速加重,如不及时治疗,可发生核黄疸, 造成患儿智力发育障碍甚至死亡,病死率高达34.4%[1]。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是指严重缺 氧和混合型酸中毒使肺动脉痉挛或其肌层增生(长期低氧血症),使肺动脉阻力增高,右心 压力增加,导致卵圆孔水平的右向左分流;同时有可使处于功能性关闭或未闭的动脉导管重 新活保持开放,导致导管水平的右向左分流。使低氧血症和混合型酸中毒进一步加重,形成 恶性循环。是临床上常见的新生儿危重症,同时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2]。但临 床中收治RH溶血症合并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新生儿非常少见。2019年7月28日,我科收 治1例RH溶血症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患儿,经过机械通气、冷光疗、换血等积极干预措施, 患儿痊愈出院。现汇报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儿,孕2产2,孕37周,男,剖宫产活产儿,主因生后即出现呻吟,并 逐渐出现青紫及呼吸困难,于生后30分钟收入我科。入院查体:T36℃,P140 次/分,R60次/分。呼吸急促、面色青紫、哭声不连贯、呻吟、轻度三凹征,双 肺呼吸音粗、入科经皮测氧饱和度(未吸氧):右上肢70%;左下肢45%。入科时 血气分析(静脉血):PH6.969,PaCO263.3mmHg,PaO214mmHg,HCO314.5mmol/L, BE-17mmol/L,SO28%。立即予气管插管,常频呼吸机辅助通气,模式:P-SIMV, 初调参数:呼吸频率60次/分,PIP20cmH2O,PEEP4cmH2O,氧浓度100%。禁食水、碳酸氢钠纠酸、咪达唑仑镇静。患儿血氧饱和度逐渐回升,右上肢在90%-100% 间,左下肢在78%-85%-左右;逐渐下调呼吸机参数至:呼吸频率60次/分, PIP18cmHO,PEEP4cmHO,氧浓度35-40%。因患儿存在持续肺动脉高压,予西地那非2.8mg 每6h鼻饲,降低肺动脉压力,动态监测血压。生后3小时患儿全身皮肤黄染,肝脏肋下 6cm,剑突下2.5cm,追问病史患儿母亲为RH阴性B型血,考虑RH溶血症可能,立即给予 强光疗。急诊完善肝功提示血清总胆红素220.60umol/l,RH溶血病筛查试验提示:患儿血型 O型RH阳性,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弱陽性,放散试验陽性,游离试验阴性,Rh血型C、c、E、e抗原均阴性。白细胞280.62↑↑↑10~9/L。予美罗培南、青霉素化脑量抗感染治疗。患 儿夜间血压持续偏低,停西地那非,给予多巴胺及多巴酚丁胺维持静点改善循环升血压。在 强光治疗下,血胆红素进行性升高,已达换血指征,因当时血站无O型RH阴性血源,继续 强光疗并积极寻找血源。次日仍无新鲜血源,经谨慎考虑后选择输注库存血换血。换血时无 菌操作下行动静脉置管,两路静脉通路分别输注AB型Rh(+)冰冻血浆150ml、O型Rh(-)去白悬浮红细胞300ml,一路动脉通路以同样速度出血行同步换血。换血过程持续2小时, 换血过程中监测患儿心率、血压、体温、经皮氧饱和度在理想范围内。换血结束后化验结果 回报:白细胞26.52↑10~9/L,总胆红素216.13↑μmol/L。第三日撤除常频呼吸机。改为无创 呼吸机给予呼吸支持。经21天治疗患儿痊愈出院。 2 护理 2.1 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新生儿的生命体征,持续监测心率、血压、右上肢及下肢血氧饱和度,以及患儿的皮肤颜色、神志,详细记录出入量。观察光疗效果,详细记录经皮测量黄疸值。 2.2 机械通气相关护理

新生儿肺动脉高压诊治专家共识(完整版)

新生儿肺动脉高压诊治专家共识(完整版)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ersistent pulmonary hypertension of the newborn, PPHN)是指生后肺血管阻力持续性增高,使由胎儿 型循环过渡至正常"成人"型循环发生障碍,而引起的心房和(或)动 脉导管水平血液的右向左分流,临床出现严重低氧血症等症状。 PPHN约占活产新生儿的0.2%,但在所有呼吸衰竭新生儿患儿中 伴有不同程度的肺动脉高压的比例可高达10%[1],并有相对较高 的死亡率。经典的PPHN多见于足月儿或过期产儿,但近年来由 于极低或超低出生体重儿存活率增加,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b r o n c h o p u l m o n ar y dy s p l a s i a,B P D)并发的肺动脉高压开始受到重视;这种慢性肺动脉高压可出现在新生儿后期,甚至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 出院后在儿科病房被诊断。2013年法国Nice第5次世界肺高压 论坛(WSPH)对新生儿肺动脉高压分类强调新生儿期不同肺疾病在 肺动脉高压发生发展中的作用[2],分为:(1)根据新生儿期特殊解 剖和生理特性所形成的肺动脉高压,患儿在生后肺血管阻力不能有 效地下降,即新生儿PPHN;(2)肺动脉高压基于肺部疾病和(或) 低氧,属于发育性肺疾病范畴,如产前、产后影响肺发育的肺泡、 肺血管和结缔组织损伤,常见有BPD并发的肺动脉高压。自2002 年发表"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诊疗常规(草案)" [3]以来,该病的诊 治已有较大的进展;为进一步规范诊治,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和指 南[4,5],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和《中华儿科杂志》编

新生儿肺动脉高压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及护理 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表现为严重的肺动脉高压,肺动脉压力水平升高等于或高于体循环压力,通过卵圆孔和动脉导管儿大量的右向左分流。 【生理病理】一旦脐带结扎,胎儿血液循环停止,新生儿充足的氧合取决于肺部的充气,胎儿血液循环停止,肺血流量减少肺血流量减少。正常情况下,肺血管阻力随生后的一次呼吸降低。当肺动脉压力持续高的时候,就会影响胎儿血液循环转变为新生儿血液循环。新生儿表现为持续性肺动脉高压,高肺血管阻力和肺动脉高压祖阻碍肺流量。 增加的肺血管阻力引起低氧血症、酸血症、高碳酸血症,最终导致酸中毒。引起肺小动脉收缩,进一步促进血流量减少,从而形成恶性循环。肺血管阻力持续增加,心内右侧压力等于或超过体循环压力。从而导致右向左分流,这是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特征。持续性肺动脉高压对心肌功能也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压力变化,缺氧和酸血症共同导致心输出量减少,肺血流量减少和进一步血管收缩的恶性循环。 生后由于发育不良,畸形或肺血管适应不良,出生后血管阻力持续存在。在宫内血管平滑肌增生或围产期因素引起血管痉挛是导致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主要机制。早产儿肺动脉高压的独立预测因素包括:1,Apear评分低;2,早产胎膜早破;3,羊水过少;4,肺发育不良;5,败血症。 足月儿有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肺部疾病称为肺泡表面活性蛋白B(SP-B),缺乏可引起渐进性、致命性的低氧血症的呼吸衰竭。 【临床表现】 1,病史母亲吸烟、孕妇肥胖、胎膜早破、经济因素、剖宫产、晚期早产儿或过期产儿、大于胎龄儿、种族(黑人、亚洲人)、母亲糖尿病和哮喘都与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危险因素增加有关。这些新生儿在既往史中有两点主要的考虑:1,识别与肺动脉高压高度相关的主要疾病过程或综合征;2,新生儿青紫发作和恶化的时机。 2,体格检查最初的临床表现通常发生在晚期(34周或较大胎龄)的早产儿,生后24小时内有青紫逐渐加重的足月或过期产儿,常见有呼吸急促伴随吸凹,表明肺顺应性下降。青紫可能出生时候就非常明显或与右向左的分流增加有关而逐渐恶化。 尽管增加给氧浓度,新生儿动脉血氧分压因为右向左分流的原因而持续性低下(低氧血症)。轻度持续肺动脉高压的特征是轻度气促和青紫,常与哭吵和喂养时应激有关。重症患者的特征是明显青紫,呼吸急促,体循环血压低和末梢灌注差。 肺动脉压力增高具有以下体征:1,肺动脉收缩期喷射性杂音;2,单一响亮的第二心音;3,左下胸骨边界即可见或可触及右心室搏动;4,肺部可闻及柔软地收缩期杂音。 【治疗原则】 1,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治疗包括:过度通气,静脉输液(如:血管扩张剂,镇静剂,麻醉剂,肌松,碱和强心药),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使用,高频通气,使用体外膜肺氧和/体外循环生命支持系统作为最终万不得已的手段。 2,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治疗集中于预防和干预恶性循环的发展。近期的治疗目标包括:1,处理相关的问题(如抗生素治疗败血症/肺炎;红细胞增多症/血液粘稠度高的部分换血;扩容)2,供给充分的氧合;3,通过肺血管扩张减少肺血管阻力以改善肺血流量;4,增加和维持全身血管阻力(SVR)(如全身血压);5,通过减少肺血管阻力和增加全身血管阻力防止右向左分流。如果肺血管阻力减小或全身性血管阻力增加肺血流量应该会增加。 3,充分的氧合维持充分的氧合是护理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婴儿中最主要的目标。从常规护理和处理方法上改变是要点。任何可引起患病新生儿动脉血氧分压下降原因的操作,常的护理操作比如更换床单,称体重,吸痰和生命体征的监测必须与医源性低氧血症的风险

早产儿与足月儿发生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特点分析

早产儿与足月儿发生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特点分析 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ersistent pulmonary hypertension of the newborn, PPHN)是新生儿常见的一种严重疾病,它会导致新生儿呼吸急促、氧合不良,甚至危及生命。近 年来研究发现,早产儿与足月儿在发生PPHN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对不同类型新生儿的PPHN特点进行分析,有助于制定更加精准的治疗方案和预防措施。 我们来看看早产儿与足月儿在发生PPHN方面的差异。早产儿是指在妊娠期小于37周 出生的婴儿,而足月儿则是指在妊娠期满足37周及以上出生的婴儿。早产儿由于胎儿器官未发育完全,易受外界刺激影响,因此发生PPHN的风险更高。而足月儿则在子宫内发育完全,发生PPHN的几率相对较低。 早产儿与足月儿在发生PPHN的病因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早产儿发生PPHN的原因 可能与肺动脉未充分扩张、肺血管平滑肌未充分发育、肺表面活性物质不足等因素有关。 而足月儿发生PPHN可能与围产期窒息、母体感染、羊水栓塞等因素有关。在临床治疗中,需要针对不同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早产儿与足月儿在发生PPHN后的临床表现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早产儿发生PPHN后, 常常呈现呼吸急促、氧合不良、发绀等症状,病情较为严重。而足月儿发生PPHN后,症状可能相对较轻,但仍需及时治疗,以免病情恶化。 早产儿与足月儿在PPHN治疗和预后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早产儿由于器官未充分发育,可能对药物治疗反应不佳,需要更长时间的呼吸机辅助通气和药物治疗。而足月儿则 可能对治疗反应更佳,预后相对较好。但无论是早产儿还是足月儿,一旦发生PPHN,都需要及时、有效的治疗来提高生存率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早产儿与足月儿在发生PPHN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需要根据不同类型新生儿的特点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通过加强对PPHN的研究和临床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新生儿的健康,降低其发生PPHN的风险,提高其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希望未来可以有更多的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为新生儿PPHN的治疗和预防提供更科学、更有效的方法。

早产儿护理常规

早产儿护理常规 早产儿护理常规 一、定义 早产儿:胎龄<37周出生的新生儿 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2500g者 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在1000~1500g的婴儿 超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1000g婴儿 二、临床表现 1、体重2500g以下,身长不到47cm 2、哭声轻,颈肌软弱,四肢肌张力低下 3、皮肤红嫩,胎毛多,耳壳软 4、指、趾甲未达指、趾端,乳晕不清,足底纹少 5、男婴睾丸未降或未完全下降,女婴大阴唇不能盖住小阴唇 生理特点: 1、呼吸系统:早产儿呼吸中枢相对更不成熟,呼吸不规则;常发生呼吸暂停。呼吸暂停指呼吸停止时间达15~20秒,或虽不到15秒,但伴有心率减慢(<100次/分)和出现紫绀。早产儿的肺发育不成熟,表面活性物质少,易发生肺透明膜病。有宫内窘迫史的早产儿,易发生吸入性肺炎。 2、循环系统:心率快,血压较足月儿低,部分可伴有动脉导管未闭。 3、消化系统:早产儿吞咽反射弱,容易呛乳而发生乳汁吸入。胃贲门括约肌松弛、容量小,易溢乳。早产儿以母乳喂养为宜,但需及时 增加蛋白质。各种消化酶不足,尤其是胆酸的分泌较少,对脂肪的吸收较差。在缺血、缺氧、喂养不当情况下易发生坏死性小肠炎,要注意乳汁的渗透压不可超过460mmol/L。早产儿肝不成熟,葡萄糖醛酰转换酶不足,生理性黄疸较重,持续时间长,易引起核黄疸。因肝功能不完善,肝内维生素K依赖凝血因子合成少,易发生出血症。

4、血液系统:早产儿血小板数量较足月儿略低,贫血常见;维生素K、铁及维生素D贮存较足月儿低,更易发生出血、贫血和佝偻病。 5、泌尿系统:早产儿肾脏浓缩功能更差,肾小管对醛固酮反应低下,易发生低钠血症。葡萄糖阈值低,易发生糖尿。碳酸氢根阈值低、肾小管排酸能力差,在用普通牛奶人工喂养时,因为酪蛋白含量较高,可发生晚发性代酸。 6、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功能和胎龄有密切关系,胎龄越小,反射越差。早产儿易发生缺氧,导致缺氧缺血性脑病。此外,由于早产儿脑室管膜下存在发达的胚胎生发层组织,因而易导致颅内出血。 7、免疫系统:皮肤娇嫩,屏障功能弱,体液及细胞免疫功能均不完善,极易发生各种感染。 8、体温调节:体温调节功能更差,棕色脂肪少,基础代谢低,产热少,而体表面积相对大,皮下脂肪少,易散热,汗腺发育不成熟和缺乏寒冷发抖反应。因此,早产儿的体温易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且常因寒冷而导致硬肿症的发生。 三、护理诊断 1、体温过低:与体温调节功能差有关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吸吮、吞咽、消化功能差有关 3、自主呼吸受损:与呼吸中枢不成熟、肺发育不良、呼吸肌无力有关 4、有感染的危险:与免疫功能不足及皮肤粘膜屏障功能差有关 四、护理措施 1、维持体温稳定:早产儿体温中枢发育不完善,体温升降不定,多为体温低下。因此早产儿室的温度应保持在24~26℃,晨间护理时提高到27~28℃,相对湿度55%~65%。应根据早产儿的体重、成熟度及病情,给予不同的保暖措施,加强体温监测,每日2~4次。一般体重小于2Kg者,应尽早臵婴儿培养箱保暖。体重大于2Kg在箱外保暖者,还应给予戴绒布帽,以降低耗氧量和散热量;必要的操作如腹股沟采血等须解包时,应在远红外辐射床保暖下进行,没有条件者,则因地制宜,采取简易保暖方法,并尽量缩短操作时间。

一氧化氮吸入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护理探究

一氧化氮吸入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 压的护理探究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采用一氧化氮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效果。方法:2019年12月至2021年1月,选取92例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展开研究,随机分为两组,患儿均采用一氧化氮吸入治疗,对照组联合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综合护理,对比两组结局。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血气指标(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氧合指数)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低血压、肺炎、心力衰竭、败血症)发生率 4.35%小于对照组17.39%(P<0.05)。结论:PPHN采用一氧化氮治疗期间实施综合护理,可改善血气指标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一氧化氮;常规护理;综合护理;血气指标;并发症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属于常见新生儿急危重症,死亡率在40%-50%[1]。临床多采用一氧化氮吸入疗法治疗疾病,临床验证该方案具有理想的治疗效果。但有研究[2]指出,为保障治疗效果,改善患儿预后,应在PPHN治疗期间积极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调节患儿身心健康,提升患儿的整体治疗效果。基于此,对比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9年12月至2021年1月,选取92例PPHN展开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男女比为26/20,胎龄36-42周(39.38±0.89)周,病程5-43h (24.24±8.79)h。观察组男女比为25/21,胎龄36-42周(39.23±0.81)周,病程5-44h(24.50±8.71)h。上述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

小儿肺动脉高压分型

肺动脉压力超过正常最高值称为肺动脉高压。一般说来,肺动脉收缩压高于 4kPa(30mmHg),平均压超过2.7kPa(20mmHg)即可认为肺动脉高压。胎儿时期由于胎肺未膨胀,肺微血管处于蜷曲状态,同时因为肺血管壁上具有丰富的平滑肌而使肺血管处于收缩状态,故胎儿肺血管阻力很高。妊娠后半期胎儿肺动脉压力与主动脉压力相近,约9.3/5.3kPa(70/40mmHg),平均压力6.7kPa(50mmHg)。出生后随着肺的膨胀及充气,肺动脉血中氧力和pH值升高,肺小动脉中层肌肉便停顿收缩而扩,肺动脉压力迅速下降,生后24h肺动脉压力相当于主动脉的一半,1~4周缓慢地降至成人水平。正常人肺动脉管壁很薄,且具有高度伸展性和弹性,血管紧度低,同时血管径路短,迅速分支为毛细血管,加之血管横截面积大,故肺循环压力低,阻力小,血流运行速度快。正常人肺循环阻力约为体循环阻力的1/10。肺循环的压力由肺血流量,肺血管力,横截面积和肺静脉压所决定。当肺流量增加,或肺血管力增强,横截面积缩小(如肺小血管痉挛),肺静脉压升高时,均可导致肺动脉压升高。正常人肺动脉压为2~4/0.67~1.3kPa(15~30/5~10mmHg),平均压约为2kPa(15mmHg)。假设肺动脉收缩压>4kPa,或平均压>2.7kPa(20mmHg),即称为肺动脉高压。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肺动脉高压的诊断标准为静息状态下肺动脉收缩压>3.3kPa(25mmHg),运动过程中肺动脉收缩压>4kPa(30mmHg)。 病症体征 1.继发性肺动脉高压 (1)病症:除原有根底疾病的临床病症外,肺动脉高压本身的病症都是非特异性的。肺动脉高压早期一般病症不明显,一旦出现临床病症提示已到了疾病的晚期。重

新生儿疾病一般的护理常规

新生儿疾病一般的护理常规 新生儿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保持病房空气流通、光线充足,室温22℃~24℃,湿度55%~65%,每日4次空气消毒。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按病种隔离,防止医院感染。 新入院患儿:洗澡(危重者除外),体检、更衣,戴姓名牌(姓名、性别),并与家属核对无误,测体重、量肛温,安排床位,通知医师。 患儿每日测体温6次,早产儿及低体温者给予适当保暖,监测体温。发热患者一般遵医嘱给予物理降温,并密切观察体温。 保持床单位整洁,体位舒适,保持皮肤清洁,病情允许者每日洗澡1次,换尿布后用温水洗净臀部并涂鞣酸软膏,预防红臀。 喂养:按医嘱喂养,喂奶时应抱起或抬高患儿头背部,喂奶后宜取右侧卧位;不能吸吮者用胃管或滴管喂养,喂奶前注意是否有胃潴留、腹胀、呕吐等喂养不耐受情况,同时做好口腔护理,食具及时消毒。 脐带护理:出生后1~2日开始不包扎,每日常规消毒2~3次,注意有无继发感染,酌情剪断脐带残端。 每周称体重2次,早产儿遵医嘱每日或隔日测体重1次。 危重患者遵医嘱给予多参数监护仪监护,随时评估生命体征、面色、皮肤颜色、哭声及自主活动等,一般患者每班至少评估2次,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师。

妥善固定各种管道,严格按医嘱给予液体和各种药物,用微量注射泵控制输液速度,危重患者遵医嘱每8小时记录总出入量1次。 及时、准确填写护理记录单,严格执行床旁交接班制度。 患儿出院时,仔细核对床号、姓名、性别,体查,更衣,并向家属做好出院宣教。 第一节早产儿护理常规 项目内容 临床 表现早产儿体重2500g,身长47cm,皮肤薄而红嫩,胎毛多,毛发短软而细,前囟及颅骨缝宽大,耳廓软骨发育不成熟,男婴睾丸未降入阴囊,女婴大阴唇,指甲未达指端,足底纹理少。 辅助 检查血糖测试 胸片 头颅彩超 完善相关检查 主要 护理 问题体温调节无效与体温调节功能差,产热少、散热多有关 不能维持自主呼吸与呼吸中枢、呼吸器官发育不成熟有关 喂养困难与吸吮、吞咽、消化吸收功能差有关 有感染的危险与免疫系统不成熟有关 主要

新生儿科诊疗常规-1 (1)

新生儿分类与简易胎龄评估法 [概要] 新生儿是指出生到满28天的婴儿。 [诊断要点] 1.据胎龄分类 (1)足月儿指胎龄满37周至未满42周的新生儿。 (2)早产儿指胎龄满28周至未满37周的新生儿。 (3)过期产儿指胎龄满42周以上的新生儿。其中有些由于胎盘老化引起胎儿瘦小者,又称过熟儿。 胎龄可根据母亲末次月经计算,也可根据新生儿出生后48h内的外表特征和神经系统检查估计。简易胎龄评估法见表-1。28周以下早产儿胎龄评估仍应采用Dubowitz法。 2.根据体重分类 (1)低出生体重儿(LBW)指出生体重不足2500g者。其中体重不足1500g者称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不足1000g者又称超低出生体重儿(ELBW)。 (2)正常出生体重儿指出生体重在2500~3999g之间者。 (3)巨大儿指出生体重≥4000g者 表-1 简易胎龄评估法

甲胎龄(天)=204+总的体格估价评分(适于神经系统受抑制的婴儿) 乙胎龄(天)=200+体格和神经发育估价总评分(适于健康婴儿) 3.根据体重与胎龄关系分类 (1)小于胎龄儿(SGA)指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平均体重的第10百分位以下的新生儿。胎龄已足月而体重在2500g以下的新生儿又称足月小样儿。 (2)适于胎龄儿(AGA)指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平均体重的第10~90百分位者。 (3)大于胎龄儿(LGA)指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平均体重的第90百分位以上的新生儿。 我国不同胎龄新生儿出生体重标准见表-2。正常新生儿是指胎龄在37~42周之间、体重在2500~4000g之间的健康适于胎龄儿。其他各类新生儿和患病新生儿均为高危新生儿。 表-2 中国15城市不同胎龄新生儿出生体重值(1986~1987年) 胎龄平均值标准差百分位数 第3 第5 第10 第50 第90 第95 第9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1389 1475 1715 1943 1970 2133 2363 2560 2708 2922 3086 3197 3277 3347 3382 3359 3303 302 331 400 512 438 434 449 414 401 368 376 371 392 396 413 448 418 923 963 1044 1158 1299 1461 1635 1815 1995 2166 2322 2457 2562 2632 2659 2636 2557 931 989 1086 1215 1369 1541 1724 1911 2095 2269 2427 2560 2663 2728 2748 2717 2627 972 1057 1175 1321 1488 1670 1860 2051 2238 2413 2569 2701 2802 2865 2884 2852 2762 1325 1453 1605 1775 1957 2147 2340 2530 2712 2882 3034 3162 3263 3330 3359 3345 3282 1799 2034 2255 2464 2660 2843 3013 3169 3312 3442 3558 3660 3749 3824 3885 3932 3965 1957 2198 2423 2632 2825 3004 3168 3319 3458 3584 3699 3803 3897 3981 4057 4124 4184 2071 2329 2563 2775 2968 3142 3299 3442 3572 3690 3798 3899 3993 4083 4170 4256 4342 [护理] 1.足月新生儿的常规护理 (1)足月正常新生儿应与母亲同室,每8h观察和记录生命体征和大、小便一次。每天称 体重。肌注维生素K10.5-1mg。 (2)生后半小时内即可开始母乳喂养。无法母乳喂养者可喂以母乳化的配方乳。 (3)皮肤护理刚出生时可用毛巾或纱布擦去血迹、胎脂和胎粪,24h后可每天洗澡。

早产儿护理常规

早产儿护理常规 一、定义 早产儿:胎龄<37周出生的新生儿 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2500g者 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在1000~1500g的婴儿 超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1000g婴儿 二、临床表现 1、体重2500g以下,身长不到47cm 2、哭声轻,颈肌软弱,四肢肌张力低下 3、皮肤红嫩,胎毛多,耳壳软 4、指、趾甲未达指、趾端,乳晕不清,足底纹少 5、男婴睾丸未降或未完全下降,女婴大阴唇不能盖住小阴唇 生理特点: 1、呼吸系统:早产儿呼吸中枢相对更不成熟,呼吸不规那么;常发生呼吸暂停。呼吸暂停指呼吸停止时间达15~20秒,或虽不到15秒,但伴有心率减慢(<100次/分)和出现紫绀。早产儿的肺发育不成熟,外表活性物质少,易发生肺透明膜病。有宫内窘迫史的早产儿,易发生吸入性肺炎。 2、循环系统:心率快,血压较足月儿低,局部可伴有动脉导管未闭。 3、消化系统:早产儿吞咽反射弱,容易呛乳而发生乳汁吸入。胃贲门括约肌松弛、容量小,易溢乳。早产儿以母乳喂养为宜,但需及时

增加蛋白质。各种消化酶缺乏,尤其是胆酸的分泌较少,对脂肪的吸收较差。在缺血、缺氧、喂养不当情况下易发生坏死性小肠炎,要注意乳汁的渗透压不可超过460mmol/L。早产儿肝不成熟,葡萄糖醛酰转换酶缺乏,生理性黄疸较重,持续时间长,易引起核黄疸。因肝功能不完善,肝内维生素K依赖凝血因子合成少,易发生出血症。4、血液系统:早产儿血小板数量较足月儿略低,贫血常见;维生素K、铁及维生素D贮存较足月儿低,更易发生出血、贫血和佝偻病。 5、泌尿系统:早产儿肾脏浓缩功能更差,肾小管对醛固酮反响低下,易发生低钠血症。葡萄糖阈值低,易发生糖尿。碳酸氢根阈值低、肾小管排酸能力差,在用普通牛奶人工喂养时,因为酪蛋白含量较高,可发生晚发性代酸。 6、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功能和胎龄有密切关系,胎龄越小,反射越差。早产儿易发生缺氧,导致缺氧缺血性脑病。此外,由于早产儿脑室管膜下存在兴旺的胚胎生发层组织,因而易导致颅内出血。 7、免疫系统:皮肤娇嫩,屏障功能弱,体液及细胞免疫功能均不完善,极易发生各种感染。 8、体温调节:体温调节功能更差,棕色脂肪少,根底代谢低,产热少,而体外表积相对大,皮下脂肪少,易散热,汗腺发育不成熟和缺乏寒冷发抖反响。因此,早产儿的体温易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且常因寒冷而导致硬肿症的发生。 三、护理诊断 1、体温过低:与体温调节功能差有关

肺动脉高压诊疗与护理考核试题及答案

肺动脉高压诊疗与护理考核试题 一.选择题 1 .肺动脉高压的诊断标准是什么?叫单选题]* A以肺动脉收缩压230mm HgV B肺动脉收缩压30〜49mmHg C肺动脉收缩压50〜79mmHg D肺动脉收缩280mmHg 2 .下列哪项不是肺动脉高压的临床表现?*[单选题]* A蓝嘴唇 B心绞痛 C蝶形红斑V 3 .WHO心功能分几级? *[单选题]*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4 .心功能III级的临床表现是什么?*[单选题]* A患者有心脏病,一般体力活动不引起过度疲劳、心悸、气喘或心绞痛。 B患者有心脏病,休息时无症状,一般体力活动引起过度疲劳、心悸、气喘或心绞痛

C患者有心脏病,休息时无症状,但一般体力活动明显引起过度疲劳、心悸、气喘或心绞痛V D患者有心脏病,休息时也有心功能不全或心绞痛症状,进行任何体力活动均使不适增加 5 .孕产妇血容量和血流动力学变化最大的时期是什么时候? *[单选题]* A孕30周后 B孕37周后 C孕32周-34周,产后72hV D予32周-34周,产后12h 6 .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处理原则正确的是?*[单选题]* A重度肺动脉高压,心脏基础疾病重,心功能较差者,可暂继续妊娠 B孕20周后无特殊,可在家继续观察妊娠 C心功能一般,肺动脉压有升高,但有强烈阴道分娩意愿的孕妇,可尝试阴道分娩 D剖宫产术可在短时间内结束分娩,避免长时间子宫收缩引起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并能减轻疲劳和疼痛等引起的耗氧量增加,故孕中晚期终止妊娠时,宜行剖宫产术, 7 .妊娠合并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患者行剖宫产手术时选择什么麻醉方式?*[单选题]* A静脉全麻 B硬膜外麻 C局麻 D气管内全麻。 8 .妊娠合并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患者最严重的的并发症是什么? *[单选题]* A心力衰竭V B肺出血

第六章新生儿及新生儿疾病的护理

第六章新生儿及新生儿疾病的护理 第一节新生儿分类 新生儿期:从脐带结扎到生后满28天,期间的小儿称新生儿。 围生期:是指围绕分娩前后的一段特定时期,期间的胎儿和新生儿称围生儿。目前我国将围生期定义为从妊娠28周至生后1周。 国际上常以新生儿死亡率和围生期死亡率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卫生保健水平的标准。 (一)根据胎龄分类 胎龄: 从最后1次正常月经第1天起至分娩时止,通常以周表示 1、足月儿:满37周至未满42周 2、早产儿:<37周 3、过期产儿:大于或等于42周 (二)根据出生体重分类 出生体重(BW):出生1 h内的体重 1、正常出生体重儿:2500-4000g 2、低出生体重儿:<2500g;极低、超低; 3、巨大儿:>4000g (三)根据出生体重和胎龄关系分类 1、适于胎龄儿: BW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的第10~90个百分位。 2、小于胎龄儿: BW <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第10个百分位;足月小样儿:胎龄已足月但BW <2500g的新生儿 3、大于胎龄儿: BW >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第90个百分位 (四)高危儿 指已发生或有可能发生危重情况而需要密切观察的新生儿。 常见于以下情况: 1、母亲异常妊娠史:母有各种急、慢性疾病;吸烟、吸毒或酗酒史;过去有死胎、死产或性传播病史等;阴道流血、高血压、先兆子痫、子痫、羊膜早破、胎盘早剥、前置胎盘等。 2、分娩史:难产、急产、产程延长;分娩过程中使用镇静和止痛药物史等。 3、新生儿:窒息、多胎儿、早产儿、小于胎龄儿、巨大儿、宫内感染和先天畸形等。 第二节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的特点及护理 一、正常足月儿的特点 (一)外观特点 体重在2500g以上,身长在47cm以上,哭声响亮,肌肉有一定张力。四肢屈曲,皮肤红润,胎毛少,耳壳软骨发育良好,指(趾)甲达到或超过指(趾)端,乳晕清楚,乳头突起,乳房可扪到结节,整个足底有较深的足纹,男婴睾丸下降,女婴大阴唇遮住小阴唇。 (二)生理特点 1、呼吸系统 胎儿肺内充满液体,分娩时儿茶酚胺释放使肺液减少,出生时经产道挤压,约1/3肺液由口鼻排出,其余在建立呼吸后由肺间质内毛细血管和淋巴管吸收,如吸收延迟,则出现湿肺。 呼吸频率较快,安静时40次/分,如持续超过60~70次/分称呼吸急促,常由呼吸或其他系统疾病所致。

儿科危重患者护理常规

新生儿窒息 一、病因 (1)孕妇因素母体有全身性疾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吸烟、年龄大于35岁或小于16岁等。 (2)胎盘、脐带因素前置胎盘或脐带受压绕颈等。 (3)分娩因素难产或分娩过程中药物使用不当等。 ()胎儿因素早产儿、先天畸形、羊水胎粪吸入气道等。 二、病理生理 胎儿缺氧时,胎动增加,呼吸运动增强,此时可吸入羊水或胎粪,缺氧引起严重酸中毒,致肺血管挛缩。由于肺流量减少,使缺氧进一步加重,心率开始增快(以后减慢),动脉压下将,全身皮肤苍白,心率衰竭,脑血管损害出现抽搐,肌张力消失,胎粪溢出而污染羊水。羊水吸入者肺部可见角质细胞和胎脂,甚至胎粪颗粒。 三、临床表现 (1)胎儿缺氧胎儿缺氧即宫内窒息,早期表现为胎动增快,胎心音不低于160次/分,晚期表现为胎动减少或消失,胎心音变慢不规则,羊水被胎粪污染。 (2)Apgar评分Apgar评分包括心率、呼吸对刺激的反应、肌张力和皮肤颜色等五项。每项0—2分,总共10分,8—10分为正常,4-7分为轻度窒息,0-3分为重度窒息。 (3)各器官受损表现: 心血管系统;缺血却养性心肌损害,表现为心率紊乱、心率衰竭、心

源性休克等。 呼吸系统:羊水或胎粪吸入综合征、持续性肺动脉高压、肺出血等。泌尿系统:肾功能不全、衰竭及肾静脉血栓形成等。 中枢神经系统:缺氧缺血性脑病和颅内出血。 消化系统:应激性溃疡、坏死性结肠炎等。 代谢方面:低血糖或高血糖、低钙或低钠血症等。 四、护理常规 立即按ABCLE程序复苏; A,通气道患儿仰卧头低位,肩部垫高用吸引器清除口、鼻、咽分泌物。 B建立呼吸确认呼吸道通畅后行人工呼吸,挺尸同时氧气吸入。 C恢复循环胸外按压心脏;一般采用拇指法,操作者双拇指并排或重叠于患儿胸骨下1/3处,其他手指围绕胸廓托在后背;按压频率为100-120次/分;按压深度为胸廓压下1-2cm。 D药物治疗建立静脉通道,保证顺利给药、纠正酸中毒常用5%碳酸氢钠脐静脉缓慢注入。 E评价复苏过程中随时评价患儿情况,一决定下一步骤的操作。(2)保暖在整个抢救过程中应注意保暖,体温维持在36.5,以利于减少耗氧和利于复苏。 2、吸氧 保证吸氧顺利 3复苏后护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