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尿道下裂 个案 最终版01

尿道下裂 个案 最终版01

1尿道下裂术后尿瘘患儿的护理

雷莉

摘要目的探讨尿道下裂术后尿瘘患儿的护理。方法对本例尿道下裂术后尿瘘病人的心理护理、引流管护理、皮肤护理等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排尿通畅,尿线粗,射程远,排尿时间不延长,阴茎外观及伸直满意。结论尿道下裂手术难度大 ,术后护理要求高 ,积极有效的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 ,减少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尿道下裂、术后、尿瘘、护理

尿道下裂是指因前尿道发育不全,尿道开口于正常尿道口近侧至会阴部途径上,部分病例可伴发阴茎下弯。尿道下裂是男性泌尿生殖系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国内报道,在出生男婴中发病率为4‰~8‰。本病典型特点为患儿异位尿道口、阴茎下弯,包皮异常分布,故需手术矫治,否则会影响患儿排尿和成年后的性功能。

1.基本资料:

病人姓名:*** 性别:男年龄:6岁床号: 43

诊断:尿道下裂术后尿瘘

病史:

患儿男,6岁,因“尿道下裂术后尿瘘1年”入院,入院诊断:尿道下裂术后尿瘘。次日在静脉复合,骶管阻滞麻醉下行尿道瘘修补术,下弯矫正术,术后诊断为:尿道下裂术后尿瘘。术后当天患儿返回病房后全麻已醒,呼吸规则,口唇无绀,阴茎处弹力绷带包扎好,外敷料清洁干燥无渗出,龟头色泽红润,未见肿胀,保留尿管固定好,通畅,引流出淡黄清亮尿液。阴囊处伤口敷料包扎好,外观干洁,未见渗出,予以一级护理,麻醉清醒4小时后普食,心电监护6小时,保留尿管接引流袋于床旁,更换引流装置qd,血凝酶组液止血、头孢硫脒组液抗感染对症治疗。术后平稳。术后第7天生予患儿拆除阴茎处弹力绷带,拆开伤口处敷料见瘘口周围少许脓性分泌物。术后第8d阴茎处伤口溢尿明显,未见尿液自尿管流出,医生予患儿0.9%NS行膀胱冲洗,冲洗时阻力较大,阴茎处伤口处仍可见明显溢尿,尿液未自尿管流出,医生予患儿拔除尿管,重置尿管,尿管固定好,通畅,引流出淡黄清亮尿液。

1作者单位: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

雷莉,女,1992年,大专,护士

邮编:610091

以下为本案例护理体会:

2.1 心理护理患儿自制力、耐受力较差 ,对于手术创伤、尿道置管的疼痛反应极大 ,表现为烦燥不安 ,大哭大闹 ,对抗治疗。因此 ,要安排患儿父母陪护 ,满足患儿的心理依赖。稍大的患儿在护理时表现出羞涩、难为情 ,我们要尊重其人格 ,保护隐私 ,尽量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对术后疼痛 ,告知患儿疼痛是暂时的 ,拔除引流管后会像正常男孩一样排尿。患者有过一次尿道下裂手术或多次尿道修补术的经历,心理创伤较大。在护理过程中,年龄相仿患儿同住一室,可利用病房正面例子加以鼓励,提高患儿对不良刺激的耐受性。该患儿术后有出现尿管堵塞情况、阴茎处溢尿情况,家长情绪较激动,对术后期望过高,因此他们的心理压力比较大,我们要向其耐心讲解术后的相关知识,告知家长疾病的原因,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术后成功率及各种护理的方法,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及护理,给他们讲解留置导尿管的相关护理知识,促使患儿早日康复。

2.2引流管护理尿瘘修补术引流管的护理是尿瘘修补术成败的关键。该患儿术后第7天出现尿管堵塞,阴茎处伤口溢尿情况,予以重置尿管后,该情况缓解。患儿出现过尿管堵塞情况,因此,重点宣教应保持引流管的通畅,勿使管道打折、屈曲、受压等,再者就是嘱患者多饮水,以增加尿量,起内冲洗作用,防止管道再次阻塞,一旦引流量减少患者出现憋尿,应通知医生及时处理,嘱患者放松,不可自行处理。妥善固定防止脱落。手术回病房后应以胶布在腹部或大腿内侧皮肤加强固定。另外就是观察引流量多少,性状、有无组织块。患儿年龄为6岁,此阶段患儿每日尿量600~800ml/d,该患儿尿量平均1050~2200ml/d,尿量达标。引流袋需每日更换。更换一次性尿袋时必须严格消毒引流管接口再予更换 ,防止逆行感染。

2.3疼痛护理术后疼痛可引起患儿烦躁哭闹导致伤口出血。疼痛、膀胱尿道痉挛是尿道下裂术后常见症状。手术伤口创伤表现剧烈,患者多能忍受,必要时可以使用镇静剂、止痛药物。由于引流管刺激、引流管引流不通畅产生膀胱尿道痉挛更常见,对手术成功影响更明显。主要措施是保持引流管通畅状态,痉挛性疼痛时间多短暂,加强心理支持做好解释工作,告诉患儿疼痛、不舒服是术后正常的现象,躁动、紧张只会加剧疼痛,放松紧张状态,疼痛多能缓解。尽量创造优美、舒适的治疗环境,满足兴趣爱好需要,给患儿讲故事, 看儿童书, 看儿童频道的电视节目等分散患儿注意力2, 减轻疼痛。对疼痛时间长,疼痛发作频繁可以辅助止痛药物治疗,以减轻症状。对5岁以上患

儿,阴茎发育较好,术后常出现不同程度的阴茎勃起,夜间尤甚,可致切口裂开、出血,因此可酌情使用乙烯雌酚。

2.4 术后皮肤护理术后应注意观察局部有无肿胀,发紫或组织坏死。定时巡视,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处理。术后2~3d阴茎头皮肤出现肿胀高峰期,以后逐渐消退。手术后绷带被分泌物或尿液污染要及时更换,防止皮肤感染发生,该患儿术后第6d拆除阴茎处绷带,暴露手术切口,拆开伤口处敷料见瘘口周围少许脓性分泌物。医生予患儿继用抗生素抗炎治疗,按医嘱予以碘伏皮肤清洁。术后第8d,未见脓性分泌物溢出。会阴部护理:术后将患儿会阴部裸露,注意保持床单元整洁,每日排便后温水擦拭,保持皮肤干燥。

2.5 切口的护理术后使用支被架,防止重力压迫伤口,密切观察切口有无红肿、渗血、渗液,阴茎头有无发肿、水肿,敷料有无脱落、有无渗出及包扎过紧过松等不利于切口愈合的情况。保持伤口敷料干燥、清洁,如有渗液或浸湿,及时更换,尿道口每天用碘伏消毒2次。

2.6健康宣教保持患儿安静,勿频繁更换体位,翻身时应防止尿管扭曲、受压。温水坐浴:拔除尿管后即可以2%~3%温盐水坐盆,以消除肿胀,阴茎处伤口敷料带泡软后自行脱落,切勿强行撕扯。浸泡时间:20~30min/次,2~3次/d,2周后复查。日常生活:避免阴茎外伤,多饮水。教会患儿站立排尿的姿势, 增强患儿的自信心。指导家长给患儿穿宽松的内裤 ,避免内裤摩擦损伤龟头, 告诫患儿 6个月内不要做骑跨的动作 ,如骑单车、对会阴部有碰撞的动作。2周后门诊复查,期间按患儿如果有明显尿线变细、排尿困难、尿频、尿急、尿痛等情况,应及早复查处理。

3.讨论

尿道下裂手术难度大 ,术后护理较困难 ,并发症较多 ,如尿瘘的形成、吻合口狭窄、感染等 ,各型尿道下裂术后均需放置引流管 ,这样尿道内必然会产生分泌物。而尿道内分泌物的积聚可明显增加术后感染的机会 ,或者因引流管的堵塞而增加患儿的痛苦。而护理工作至关重要 ,直接关系到并发症的发生和手术成功率的高低 ,我们要预测和控制护理问题 ,调动患儿及父母的积极性 ,主动配合治疗 ,使其尽早康复。

参考文献:

1.临床护理杂志 2005年 2月第 4卷第 1期尿道下裂的术后护理段素芳吕金萍王志霞

2.现代临床护理 2005(4)先天性尿道下裂患儿家属的心理状况及对策陈培琴余雪华黄丽香陈育玲汕头市中

心医院广东汕头

3.四川医学 2002年 7月第 23卷 (第 7期 ) 尿道下裂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处理黄鲁刚 ,徐志诚 ,李建宏 ,向波 ,王明和 ,陈绍基

4.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05 年8月第26 卷第8 期尿道下裂尿道成形术后尿瘘的处理谢向辉黄澄如孙宁张潍平田军宋宏程

5.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10月第9卷第30期预防尿道下裂术后并发症的综合护理姚丽

6. 2011 年 9 月护理学报 September,2011第 18 卷第 9B 期综合护理干预对尿道下裂术后患儿尿瘘发生的影响吴萍凤,陈小莲,刘晓姝,陈勇,江丽娟,刘尉尉

尿道下裂 个案 最终版01

1尿道下裂术后尿瘘患儿的护理 雷莉 摘要目的探讨尿道下裂术后尿瘘患儿的护理。方法对本例尿道下裂术后尿瘘病人的心理护理、引流管护理、皮肤护理等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排尿通畅,尿线粗,射程远,排尿时间不延长,阴茎外观及伸直满意。结论尿道下裂手术难度大 ,术后护理要求高 ,积极有效的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 ,减少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尿道下裂、术后、尿瘘、护理 尿道下裂是指因前尿道发育不全,尿道开口于正常尿道口近侧至会阴部途径上,部分病例可伴发阴茎下弯。尿道下裂是男性泌尿生殖系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国内报道,在出生男婴中发病率为4‰~8‰。本病典型特点为患儿异位尿道口、阴茎下弯,包皮异常分布,故需手术矫治,否则会影响患儿排尿和成年后的性功能。 1.基本资料: 病人姓名:*** 性别:男年龄:6岁床号: 43 诊断:尿道下裂术后尿瘘 病史: 患儿男,6岁,因“尿道下裂术后尿瘘1年”入院,入院诊断:尿道下裂术后尿瘘。次日在静脉复合,骶管阻滞麻醉下行尿道瘘修补术,下弯矫正术,术后诊断为:尿道下裂术后尿瘘。术后当天患儿返回病房后全麻已醒,呼吸规则,口唇无绀,阴茎处弹力绷带包扎好,外敷料清洁干燥无渗出,龟头色泽红润,未见肿胀,保留尿管固定好,通畅,引流出淡黄清亮尿液。阴囊处伤口敷料包扎好,外观干洁,未见渗出,予以一级护理,麻醉清醒4小时后普食,心电监护6小时,保留尿管接引流袋于床旁,更换引流装置qd,血凝酶组液止血、头孢硫脒组液抗感染对症治疗。术后平稳。术后第7天生予患儿拆除阴茎处弹力绷带,拆开伤口处敷料见瘘口周围少许脓性分泌物。术后第8d阴茎处伤口溢尿明显,未见尿液自尿管流出,医生予患儿0.9%NS行膀胱冲洗,冲洗时阻力较大,阴茎处伤口处仍可见明显溢尿,尿液未自尿管流出,医生予患儿拔除尿管,重置尿管,尿管固定好,通畅,引流出淡黄清亮尿液。 1作者单位: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 雷莉,女,1992年,大专,护士 邮编:610091

临床医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指南-学生下发版

临床医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指南 一、临床医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设置的意义 毕业论文(设计)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在培养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其他教学环节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教育与生产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同时,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也是衡量教学水平的重要依据。 二、临床医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研究方向 (一)、内科学研究方向 1、呼吸内科研究方向: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进展 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危险因素分析 4)机械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应用研究 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健康教育研究 6)肺结核的用药管理 7)肺结核与耐药的研究 8)肺结核发病现状分析 9)支气管哮喘的治疗进展 10)支气管哮喘的病因研究进展 11)支气管哮喘的诊治体会 12)支气管哮喘的健康教育研究 13)老年人肺炎的病因分析 14)老年人肺炎的诊治体会 15)小儿肺炎的诊治体会 16)呼吸机相关肺炎的临床分析 17)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现状或进展 18)非小细胞肺癌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19)肺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20)肺癌早期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21)胸腔积液的病因诊断 22)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 2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诊治体会 24)支气管扩张的病因研究 25)呼吸系统疾病误诊报道或分析 26)呼吸系统少见或罕见病例个案报道 2、心血管内科研究方向: 1)心力衰竭病因分析 2)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体会 3)动态血压监测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4)顽固性高血压临床分析 5)高血压治疗的临床体会 6)心血管疾病患者健康教育的临床价值研究 7)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研究及进展 8)动脉粥样硬化防治体会 9)心电图检查在循环系统疾病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10)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治的临床研究 11)冠心病的临床研究 12)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体会 13)心律失常常见病因临床分析 14)感染性心内膜炎诊疗体会 15)心脏瓣膜疾病临床研究 16)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治体会或研究进展 17)心肌病的临床诊治体会 18)循环系统疾病误诊分析 19)循环系统疾病罕见病例个案报道 3、消化内科研究方向: 1)Barret食管的研究进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