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皆以修身为本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皆以修身为本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皆以修身为本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皆以修身为本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皆以修身为本

圣人吴太伯

孝行天下,德配千古

太湖大学堂秘书长马宏达先生

在七都老太庙文化广场奠基暨“七都孝贤”表彰仪式上的发言

尊敬的父老乡亲们:大家好!

首先,我谨代表

南怀瑾老先生和太湖大学堂全体同仁,对老太庙文化广场奠基仪式暨“七都孝贤”表彰活动,致以最诚挚的祝贺!

今天,由七都公众推举的孝道贤人们,在此集体亮相,接受七都镇党委政府代表全镇公众的隆重表彰,并且集体为老太庙文化广场奠基剪彩,这个活动非常特别,值得写入七都镇、吴江市乃至整个环太湖地区的历史。为什么这样说呢?

众所周知,百年以来,中华文化,在国际国内的风云变乱中,被破坏得七零八落,命如悬丝。时至今日,教育与文化的迷惘、道德与风气的混乱,使得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可以说,我们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深深感到切肤之痛。埋怨、无奈、迷惘、不信任、不耐烦甚至激愤的情绪,在社会中泛滥。但与此同时,希望、求索、重建美好社会的愿望,也越发强烈和急迫。

有句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是讲文化教育培养合格人才的不易。而中国近百年来文化教育的彻底变乱,使得我们的社会,培养合格的顶天立地的人,就更是数倍的艰难。

我们究竟从哪里入手呢?从哪里入手改善我们的社会,改善我们的国家呢?

所谓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每个人、每个家庭,都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因而社会的问题,文化教育的问题,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都有责任,而绝不仅仅是学校或政府的责任。所谓国家、政府,也是由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组成的,其中的每个人,也都有其不可推卸的相应责任。

因此,大家的事,要大家来办。大家的问题,要大家来解决。每个人,都可以出一份力;每个人,都应该尽一份心。点亮自己,自然会照亮别人。如果每个人能够从我做起,从当下做起,随时随地改善自己的心态与行为,为教育自己、建设家庭、建设良好的社会国家,各自尽心尽力,那么,我们的社会与国家,将会迅速改善,我们今天的社会理想,就会变成明天的社会现实。如果相反,我们仅仅是抱怨、埋怨,仅仅是寄希望于他人改善、社会改善、政府改善,而不能从改善自己做起,那就如同每一支蜡烛都希望别的蜡烛点亮,却不点亮自己一样,终究还是一片昏暗。

可喜的是,七都(庙港)——这个曾经有着优秀历史文化的太湖古镇,在21世纪初的今天,又重新张扬起人文文化的正气,号召公众推举孝道贤人,并且恢复重建太湖文化的标志——老太庙文化广场,这两件事,都是在新时代继承优良传统文化的标志性大好事。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长辈,是人之所以为人,区别于禽兽的第一个标志。一个尽心尽力孝敬父母长辈的人,必定成长为一个具有深沉情怀与厚道人格的人,必定成长为一个勇于担当和承受苦难的贤德之人,必定成长为一个与人为善、诚恳待人、有礼义廉耻之人,也必定成长为一个使人受益的好公民、好同事、好朋友、好邻居。

曾子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诚哉斯言!不论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国家,在广义上,最好的教育,永远是以率先垂范身教言传的潜移默化,来影响启发别人自觉改善自己,好好做人,好好做事。而以管理和传授知识为本的教育,已经舍本逐末,属于教育的外围了。

今天这八位孝道贤人,他们不是教育家,而是普通的群众,但是他们以克尽孝道的行为,

国学课教学教案

欢迎阅读 第一课:国学教育的认识 ?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民族,初步了解民族的特征以及生活习俗等。 举例——当奥运会我国运动员获得金牌时,会场上会升起一面五星红旗,问小朋友会怎么样?激动、高兴、鼓掌等。 ???中国历史悠久,古代有四大发明(造纸、火药、印刷、指南针)。

现在我们的国家日益富强,我们国家制造的产品畅销全世界。说明我们的人民聪明有智慧。你做为一个中国人应该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 让学生自己来举一些例子,参与到课堂的气氛中来。 地吐痰、乱扔东西、大声喧哗、不能敬老协幼。比如坐公共汽车不能给老者让座等。道德方面:自私自利、以我为核心,骄傲、懒惰、不讲诚信等等。那么怎么来挽救呢?就是要从小来学习《弟

子规》。学习礼貌、学习做人的道理。首先要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兄弟姐妹友好相处。做一个勤劳勇敢、诚实守信的人。 ???(3)内容学习古代的礼节——鞠躬、 ???学习介绍自己——姓名、年龄、学校等 以后我要学习传统文化,从《弟子规》开始。先学会向长者鞠躬。 ????注意事项:上课时身要坐端正。讲话要先举手,经老师同意后方可讲话。

????请学生到前边表演时要他自己提出要求,不要勉强。否则有的不愿意来的孩子会拒绝,会给别的孩子带来负面影响。 ????教学体会:刚开始学习鞠躬的时候。学生可能不习惯,胆小的不敢到前边来表演。说话也不大声,不连贯。个别的学生 节——鞠躬,会表达自己的感情和需要。 讲解题目:《弟子规》——先介绍原文的出处。 原名:训蒙文。故名思义;教训启蒙幼童的文章。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

内容:采用《论语》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等文字编写而成,后改叫《弟子规》。是启蒙学生、教育子弟,在家、出外接人待物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生活方面的教育。 我们首先要孝敬他们。 ????悌:代表顺从兄长。兄弟姐妹友好相处也就等于孝顺了父母。

一年级上册国学经典背诵内容

目录 第一单元《弟子规》总叙入则孝 总叙 (1) 入则孝(一) (4) 入则孝(二) (9) 第二单元千家诗朋友,我们一起品尝生活吧 1.秋浦歌李白 (13) 2.咏史高适 (15) 3.罢相作李适之 (18) 4.洛阳道储光羲 (20) 5.悯农(其二) 李绅 (22) 第三单元《弟子规》出则悌 出则悌(一) (26) 出则悌(二) (29) 第四单元千家诗同学,我们一起领略季节风光吧 1.左掖梨花丘为 (33) 2.江南《汉乐府》 (35) 3.秋日耿湋 (38) 4.秋风引刘禹锡 (40) 5.风李峤 (42) 第五单元《弟子规》谨 谨(一) (45) 第六单元千家诗同伴,我们一起感受真情吧 1.送郭司仓王昌龄 (50) 2.逢侠者钱起 (52) 3.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 (55) 4.思君恩令狐楚 (58) 5.观永乐公主入番孙逖 (60) 6. 答李浣韦应物 (63) 第七单元《弟子规》谨 谨(二) (67)

第八单元千家诗伙伴,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吧 1.长干行李白 (72) 2.早发白帝城李白 (74) 3.竹里馆王维 (77) 4.鹿柴王维 (80) 一国学驿站--《弟子规》总叙 总叙 dìzǐɡuīshènɡrén xùn shǒu xiào tìcìjǐn xìn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fàn ài zhònɡér qīn rén yǒu yúlìzéxuéwén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一国学驿站--《弟子规》入则孝 入则孝(一) fùmǔhūyìnɡwùhuǎn fùmǔmìnɡxínɡwùlǎn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fùmǔjiào xūjìng tīnɡfùmǔzéxūshùn chénɡ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dōnɡzéwēn xiàzéqìng chén zéxǐnɡhūn zédìnɡ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chūbìɡào fǎn bìmiàn jūyǒu chánɡyèwúbiàn 出必告返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shìsuīxiǎo wùshàn wéi ɡǒu shàn wéi zǐdào kuī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wùsuīxiǎo wùsīcánɡɡǒu sīcánɡqīn xīn shānɡ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qīn suǒhào lìwèi jùqīn suǒwùjǐn wèi qù

勤以修身,俭以养德,勤俭则天下平(勤俭文化文章)

勤以修身,俭以养德,勤俭则天下平 ——论构建中学生勤俭文化内涵的必要性 三台县观桥中学罗杰 唐代“药王”孙思邈把“修身养德”作为做人的第一要旨。“修身养德”或许因时代、地域、年龄的不同而被赋予了文化价值迥异的内涵。面对当代中学生,我以为最应构建其修身养德的文化内涵应是“勤俭”。 一、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农谚云“一勤二俭三节约,全家老少幸福多”“节约好比燕衔泥,浪费好比河决堤”;军事家诸葛亮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为修身之道;理学大师朱柏庐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作为治家格言;政治家毛泽东奉行“厉行节约,勤俭建国”而平天下。可见,勤俭节约确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的祖辈依靠它从黑暗走向了光明,从懦弱走向了坚强;完成了独立,完成了富强…… 历览前贤古圣,他们在勤俭节约方面为我们做出了极好的表率。 明太祖朱元璋的故乡凤阳,至今还流传着四菜一汤的歌谣:“皇帝请客,四菜一汤,萝卜韭菜,着实甜香;小葱豆腐,意义深长,一清二白,贪官心慌。”朱元璋给皇后过生日时,只用红萝卜、韭菜,青菜两碗,小葱豆腐汤,宴请众官员。而且约法三章,今后不论谁摆宴席,只许四菜一汤,谁若违反,严惩不贷。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21岁中进士,前后共做了40年的官,做官期间他总是注意节俭,常常精打细算过日子。为了不乱花一文钱,他实行计划开支:先把所有的钱计算出来,然后平均分成12份,每月用一份;每份中又平均分成30小份,每天只用一小份。钱全部分好后,按份挂在房梁上,每天清晨取下一包,作为全天的生活开支。拿到一小份钱后,他还要仔细权衡,能不买的东西坚决不买,只准剩余,不准超支。积攒下来的钱,苏轼把它们存在一个竹筒里,以备意外之需。 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一件睡衣竟然补了73次、穿了20年。经济困难时期,他自己主动减薪、降低生活标准,不吃鱼肉、水果。他曾以“浪费是极大的犯罪”教育了几代中国人艰苦创业、勤俭节约,创造了中国一个又一个的经济腾飞。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经常说的一句英国谚语是“节约便士,英镑自来”,

大学入学征文《正心以为本,修身以为基》

正心以为本,修身以为基 时间总是在不经意间倏然消逝,当我真正拿起笔写下这篇文章时,才有了自己已经是一个大学生的实感。从小都很好奇大学是什么?古人曾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止于至善,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心正”。但于我而言,大学却是一个审视自己,表达自己,提升自己进而成就自己的过程,正心和修身是大学多年以来不变的意义。 经厉过高三,也就是经厉过拼搏与热血,在老师引领和家长支持下,我们努力,我们进步。但好像大学不一样,它不是高中的应试教育,考的更多的是厚积薄发,知而践之,大学在于知行合一,在于形成独立人格去面对人生,而在人生这条雄关漫道上,我们会找到一个最终的目的地和归宿——称之为目标,正如林清玄所说“有航道的人,再渺小也不会迷茫”。所以我在开学立下目标,写下关于大学未来的规划。 其实我心里的大学是同学友善互助,学校不会辜负每个努力的孩子,学习有学风,有氛围,充满挑战与机遇,在一次又一次尝试中学会成长,但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大学意味踏进社会,肯定会遇到意料之外的不欢之事,对于我来说,每件小事以笑意相对,每个人以真诚相待就很好了,毕竟只要对未来有了憧憬有了努力,以后在追忆时才不会后悔。 而对于自己,我希望接下来的日子记住: 一.自律即自由,大学不是和清晨的读书声,夜里的灯影无关,

反而需要更多的努力去考取一些证书,不仅要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也要养成好的习惯好的人生价值观,为步入社会铺路。 二.学会多看书来充实自己,外物之味,久而可厌,读书之味,愈读愈深。大学适宜的娱乐是正常的,但一定不要迷失了自我,希望自己记住“书中自有黄金屋”,希望以书来塑造自己的个人价值观。 三.多交朋友,多帮助他人,“以独立之志,和他人之群,以思想和良心去担当”,一直保持开朗,与人为善。 …… 大学是一场修行,修行,是一场自己对自己的较量,旁人无法施于援手,或者说不可能只依附于别人帮忙,大学的孤独是一场修行,热闹是一场修行,松绑是一场修行,缠绕同样也是一场修行。大学的目的是学会在嘈杂的世界里发现社会的诗意,是在现实的扰囊中,任能对他人的苦难怀悲悯与温柔,在困难面前,有直面困难的炽热爱心和冷静行动力,最后在社会中活出自我。 最后,希望我的大学能够无畏无悔!以正心为本,以修身为基!

读史以修身

读史以修身 历史是对过去的记载。“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历史的每一页都储蓄着极为丰富的经验教训,它于个人有教化之功效,于国家则有资政之作用,所以人们常说:学习历史可以汲取智慧,借鉴历史能够获取力量。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甚至断言:“如果我们不向历史学习,我们就将被迫重演历史。”的确,教化个人是修身,资政治国是更高层次上的修身,唯有读史以修身才是对待历史的正确态度,抛开历史,我们便无法掌握未来的命运。 读史励志,在坚定人生信仰中修身。历史就像一条沙尘飞扬的征途,又像一条奔腾激涌的河流,纵观历史,能够名垂青史者莫不博古通今、胸怀大志。毛泽东同志自小通读史籍,观古思今,才有了后来的“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迈与“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气慨;红岩烈士沿着党史的足迹,以诗明志,才有了革命胜利之际“对着死亡我放声大笑,魔鬼的宫殿在笑声中动摇”的高唱和“用鲜血染红旗帜”的信仰。历史昭示未来,他们透过历史看到未来,不断修正自身航向,发出了“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的铮铮呐喊。我们身在当代,更应重温历史,读史励志,因为有了历史这道底气,我们的内心才会变得坚强,才能培育出鲲鹏之心、鸿浩之志,不断坚定人生信仰,将个人修身置于前人未竟的事业之中,明确努力的方向,并以生生不息的活的历史,作为矢志向前的动力源泉,担负起历史与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 读史增智,在丰富知识阅历中修身。诸如《百家讲坛》一类,向历史取经是一种智慧,只要我们将读懂历史当作掌握人生的一把“金钥匙”,善于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便可以少走弯路,更好地掌控未来。所以唐太宗李世民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遂招贤纳谏、励精图治,缔造了一个鼎盛繁荣的黄金时代,被后世称道为“贞观之治”。晚了唐太宗一千年的英国哲学家培根也说“读史使人明智”,并身体力行,首次总结出基于历史实验数据的科学实验的归纳法,对近代科学发展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头脑里装满历史的人,必然具有让人敬畏的睿智的历史眼光,我们读史,便是要通过了解朝代的兴亡盛衰和前人的成败得失,将取自历史的思想、知识、经验乃至教训,转化为真正属于自己的明辨是非的素养、察人观事的眼光、鉴往知来的思维、知行合一的能力,从而增长自身的聪明才智,积累人生的阅历见闻,通过不断修身实现经世致用。 读史自治,在提升道德品行中修身。立德、立言、立功被古人称颂为“三不朽”,其中最能传之久远、历久弥新的当属立德,“感动中国”或者“最美系列”的那些人物正是这样典型的立德者。道德品行往往可以直通人的心灵,折射人的本性,而本性的好与坏、高贵与庸俗又往往与一个人的史学涵养有关,毕竟历史就像一面面镜子,照出了一个个德的磁场,跑到哪个磁场里修行多取决于自治的愿望。历史上有所作为的官员往往通过立言为箴的方法规劝约束自己,譬如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在担任大清王朝两广总督期间,就曾在自己的府衙里写下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更多的人们则在家中悬挂诸葛亮《诫子书》中的名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修德是修身的重要内容,需靠自治自修,将历史的长度折叠成自身的厚度,将历史的重量转化为自身的力量,使自身道德品行于潜移默化中提升。 过去的一切已化作历史,现在和将来同样会日渐沉降为新的历史。而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读史以修身,通过挖掘历史、学习历史、解读历史,我们便可以借古鉴今,问道于盲,在独善己身的同时,学会运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正确把握历史发展的主题和脉络,沉着应对“四个考险、四个危验”的挑战,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律,找回能够使我们的事业不断发展的支点,推动历史的车轮驶向新的纵深。

共产党员必须要严以修身

共产党人要始终做到严以修身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严以修身作为总书记“三严三实”重要论述的第一句话,其分量最重的,是前提、是基础、是根本。习总书记指出:“严以修身,就是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习总书记还强调,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思想觉悟、道德水平不会随着党龄的增加而自然提高,也不会随着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高,而需要终身努力。由此可见,要始终做到严以修身,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员要扎实践行的重大课题。 做官先做人,做人先修德。古人讲到:“君子为政之道,以修身为本”。中国的传统文化历来把修身作为做人做事做官的基础和根本。党员干部的道德价值具有导向功能,严以修身,要担负起“风成于上,俗形于下”的责任。 “严以修身”首先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理想信念一旦坍塌,必然会导致思想上颓废,行动上的失范,人生的变质。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就是要牢记党的性质宗旨,就要自觉深入学习党的最新创新理论,当前最重要的是深入学习习

总书记治党治国治军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切实深刻理解 习总书记把严以修身放在三严之首,有其深刻含义,说明所有党员干部应把修身作为毕生要修炼的功课,它是做人做官的基础,要形成廉洁品性,必须时时刻刻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守住清贫,不为浮华生活所诱才能保持内心的平静。加强自身修养,培育高尚道德操守和健康生活情趣, 常修为政之德,常怀为民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无论小事大事都能把得住小节。无论事前事后都能守得住规矩,无论何时何地都能挡得住诱惑,达到“竹影扫街尘不动,月穿潭底水无痕”的境界。 信仰如山,仰之弥高,行之愈奋;信仰如河,流之弥远,饮之愈甘。严以修身,就要保持信仰的本色,砌好信仰的基石,不忘初衷、不悔初心。 做到严以修身,一是修,就是做,从思想上、从行动上,二是严,就是从小处做起,从小事做起,一丝不苟,毫不马糊,时时刻刻。共产党员

修身立德,诗词之本

修身立德,诗词之本 《礼记·大学》有言:“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起点,是格物致知的落脚点。所以历代诗词大能,无不怀着一腔热血与抱负,在修身的道路上砥砺前行。在这一道路上,并不只是诗人从修身中获取自身德行增长,更重要的是,当诗人挥笔而就时,笔下的文字就蕴含着作者修身立德而产生的积极人生态度以及自身非凡的道德修养所带来的不同视角。拥有如此内涵的诗词,无谓文法笔法,终将无畏时间的大浪淘沙,在世世代代都能熠熠生辉。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于字,毫无生僻;于景,不过菊,篱,山;于法,也不过简单自然。但这十字却浑然天成,浅浅一吟,一片田园乡村的清新气息就扑面而来,细细一品,自觉恬静淡雅,心平气和。其中无他,正是陶渊明修身立德之道的自然流露延伸。 陶渊明二十入仕,宦海漂浮多年不过“倾身营一饱,少许便有馀”,黑暗的环境、复杂的人心使洁身自好的陶渊明终日于官僚底层无谓的奔波,消磨意志。于是他便开始渴望出世,渴望自然。他开始半仕半隐,最终在彭泽县督邮充满官僚主义的傲慢下,终究大手一挥,以那首《归来去兮辞》辞别官场。 由此看来,许多诗人的流芳百世也不难理解了。杜诗字字沉重悲切,字里行间自能看见一副忧国忧民的愁色。李诗漫无边际,不见其人也能窥见一位豪放洒脱的侠客。与其说是诗成就李杜诗名,不如说是李杜历经世事修得的举世无双之人格之大德,成就其不朽诗篇。

现如今,诗在社会中已逐渐隐退,让位于五花八门的娱乐综艺和潮流音乐。虽的确有大众逐渐浮于世事,娱乐至死的心态,但也的确现代少有旷世之作能深入人心。近代时期虽有艾青,徐志摩,汪国真等诗人苦苦支撑,但那个时代也终究是逝去了。现在的时代,已不是司马光所说的那个“正心以为本,修身以为基”的社会。现代大多数的人,或就算是部分诗人、文人都已不再是追求“见贤思齐”的人。百姓崇尚资本,追求资本,高举享乐主义的大旗,而乐于见到消费刺激经济的当权者们也呼吁人们追求幸福。于是人,文化,社会形态,都愈发远离了那个孔孟所向往的社会,逐渐变质。人们崇尚金钱,崇尚权力,崇尚时尚,对道德,只是歌颂,而不是一个贯彻一生的信仰。如此看来,诗家之寞落,绝唱之沉默,也有迹可循了。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何时才能听到这句经典?何时,又再能听到“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空谷绝响? 愿众人都能为此守望,即使从一句悠悠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开始。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大学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条纲领,又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八个条目。八个条目是实现三条纲领的途径。在八个条目,修身是根本的一条,“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修在“修身”一词中做“使完善、使完美”讲。修身,就是要不断提高自已的品德修养,完善自身,臻于完美。修身是格物、致知、正心功夫的落脚点,又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始发点。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 修身修的是一种感觉,一种意境。李叔同修来修去得到的是“悲欣交集”的彻悟;凯撒大帝临终告诉侍者说:“请把我的双手放在棺材外面,让世人看看,伟大如我凯撒者,死后也是两手空空。”

修身不在乎形式,不在乎方法,在乎自已的心境,心境平和了,行为方能端正。 《古尊宿语录》中载“寒山问拾得:世人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我当如何处之?拾得曰:只要忍他、避他、由他、耐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修身对我们中学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培养良好的心态,锤炼完善的人格,铸造应对复杂环境的定力,养成 应对巨大压力的能力,在事业和人生的道路上更加顺利,使自已的一生过的更加从容、自如和幸福。曾国藩家书中云: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半时;体验静极生阳,来复之仁心。年轻人应做到:内而专静统一,外而整齐严肃。体会到其中之意蕴之后,深感修身当从修心始,修心当从静坐始。 注:《大学》原为《礼记》中的一篇。相传为曾子作,近代许多学者认为是秦汉之际儒家作品。全面总结了先秦儒家关于道德修养、道德作用及其与治国平天下的关系,南宋朱熹把它与《论语》、《孟子》、《中庸》合成为“四书”。

一年级上册国学背诵内容

一年级上册国学背诵内容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目录 第一单元《弟子规》总叙入则孝 总叙 (1) 入则孝(一) (4) 入则孝(二) (9) 第二单元千家诗朋友,我们一起品尝生活吧 1.秋浦歌李白 (13) 2.咏史高适 (15) 3.罢相作李适之 (18) 4.洛阳道储光羲 (20) 5.悯农 (其二) 李绅 (22) 第三单元《弟子规》出则悌 出则悌(一) (26) 出则悌(二) (29) 第四单元千家诗同学,我们一起领略季节风光吧 1. 左掖梨花丘为 (33) 2.江南《汉乐府》 (35) 3.秋日耿湋 (38) 4.秋风引刘禹锡 (40) 5.风李峤 (42) 第五单元《弟子规》谨 谨(一) (45) 第六单元千家诗同伴,我们一起感受真情吧 1.送郭司仓王昌龄 (50)

2.逢侠者钱起 (52) 3.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 (55) 4.思君恩令狐楚 (58) 5.观永乐公主入番孙逖 (60) 6. 答李浣韦应物 (63) 第七单元《弟子规》谨 谨(二) (67) 第八单元千家诗伙伴,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吧 1.长干行李白 (72) 2.早发白帝城李白 (74) 3.竹里馆王维 (77) 4.鹿柴王维 (80) 一国学驿站--《弟子规》总叙 总叙 dì zǐɡuīshènɡrén xùn shǒu xiào tì cì jǐn xìn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fàn ài zhònɡér qīn rén yǒu yú lìzé xué wén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一国学驿站--《弟子规》入则孝 入则孝(一) fù mǔ hūyìnɡwù huǎn fù mǔmìnɡxínɡwù lǎn

国学第二课《谢太傅盘桓东山》

第二课谢太傅盘桓东山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富有感情地诵读课文,特别要注意断句的准确性。 2.能够大致了解课文的情节和内容,能够初步了解谢安的有胆有勇、有节有度以及处变不惊的气度。 3.能够初步了解“魏晋风度”及《世说新语》。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诵读,其次理解谢安的主要性格和气度。 三.教学时间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故事导入法:看视频《淝水之战》,故事中的一个人物---谢安,就是今天要学习的主人公,板书课题:谢安是何许人也,我们看看?介绍谢安:东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年轻时谢安无意仕途,隐居于会稽山,经常与王羲之等名士一起游赏山水,吟咏抒情,虽经多人举荐,短暂做官,中年后,再次从政,优秀的政治才能得以展现“东山再起”的成语就是因此事而来。 (二)介绍《世说新语》,介绍刘义庆,播放视频资料。 (三)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读出节奏。强调重点字词和句子的翻译 1.教师首先范读,然后让学生指出其中不懂的字词。 2.给出1分钟,带领学生就所强调的字词,反复诵读。 3.给出5分钟,学生自读2遍,自行停止。 (三)理解文本 1.问题剖析 (1)在课文中谢安做了什么事,有什么表现?其他人是如何表现? 板书:泛海戏风起浪涌 谢安其他人 神情方王吟啸不言色并遽便唱使还 徐云喧动不坐(2)从谢安的行为,能看出他的主要性格是什么? 有胆有勇 胆量过人 有节有度 处变不惊 气度非凡等 3.小结写法: *主要抓住神态描写 *运用对比的写法突出人物性格特征。 (四)拓展延伸 1.日积月累:“魏晋风度”,播放视频资料。 2.拓展《世说新语》的故事。 3..拓展古诗:永王东巡歌。

关于修身修养的名言

关于修身修养的名言 立德修身,古今中外,自天子以至于庶人,皆以修身为本。为人平和,处世恭敬,品质清洁,身心静寂,这是传统的儒、道、释最高的修身养性的境界。良好的修养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品位与价值,每个人都想度过美好的一生,这就需要加强自我修养。今天励志哥给大家整理了关于修养的名言: 1.修养之于心地,其重要犹如食物之于身体。 (古罗马政治家、演说家、哲学家)西塞罗 2.修养的花儿在寂静中开过去了,成功的果子便要在光明里结实。 (中国作家、诗人)冰心 3.修养的本质如同人的性格,最终还是归结到道德情操这个问题上。 (美国散文家、诗人)爱默生 4.人生最重要的事莫过于提高自己的修养。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 5.君子不可以不修身。 (中国战国初哲学家)子思 6.君子之修身也,内正其心,外正其容。 (中国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 7.不修其身,虽君子而为小人;能修其身,虽小人而为君子 (中国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 8.性情的修养,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自己增强生活能力。 (日本思想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池田大作 9.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中国)《礼记·大学》 10.要使人成为真正有教养的人,必须具备三个品质:渊博的知识思维的习惯和高尚的情操。知识不多就是愚昧;不习惯于思维就是粗鲁或蠢笨;没有高尚的情操就是卑俗。 (俄国哲学家、文艺评论家、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 11.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中国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 12.慎言谨行,是修己第一事。 (中国清代大臣)魏裔介 13.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中国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 14.身要严重,意要安定,色要温雅,气要和平,语要简切,心要慈祥,志要果毅机要缜密。 (中国明代学者)吕坤 15.凡是有修养的人总是把精力花在内省上。 (挪威剧作家)易卜生 以上就是最经典的关于修养的名言,希望大家喜欢!一点要点收藏哦。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学习参考

国学第一课讲义

国学第一课讲义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龙桥中学国学第一课讲义 一、导语: 在山东“孔子故里”曲阜有这样一幅非常醒目的巨大标语——“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二千五百年前,从孔子那里寻找智慧”,这是1988年75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巴黎宣言”中的一句话。中华文化综罗百代,广博精微,国学经典特别是儒家经典中蕴藏着中国五千年历史中的智慧精髓。国学不仅是中国悠久传统文化的明证,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立身处世之本,更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如今,外来文化、网络文化等所谓“流行文化”对孩子们的影响越来越大,不少孩子不但在文化素养方面出现严重“营养不良”,还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浮躁、自私、好逸恶劳等不良心态。让他们在本国传统文化的滋养中成长,健全人格,培育民族精神,非常有必要。 二、国学指南 (一)什么是国学? 国学”本意是国家一级学校的称谓。“国学”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春官·乐师》:“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 注释: 《礼记·学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 注释: 今天我们所指称的“国学”概念,现代意义上的国学概念,是晚清以来逐渐形成的。泛指传统的中华文化与学术。它包括中国古代的思想、哲学、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旁及书画、音乐、术数、医学、星相、建筑等诸多方面。(二)国学分类 《四库全书》分类法:经,史,子,集 经:指儒家经典,如《诗经》、《论语》、《孟子》等 史:指一些史学着作,包括通史,如司马迁的《史记》,断代史,如班固的《汉书》;政事史,如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专详文物典章的制度史,如杜佑的《通典》及以地域为记载中心的方志。 子:指中国历史上创立一个学说或学派的人物文集。如儒家的《论语》,法家的《韩非子》,兵家的《孙子》,道家的《老子》,以及释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术数,艺术,谱录,杂家,类书,小说家皆入“子部”。

以修身为本

“自古重贤豪,诗书教尔曹,人生皆有事,修已最为高。”最近在学习中,我知道了君子应该做的最基本的事。我想作为中学生的我们,更需要这种基础吧! 周恩来,我国老一辈政治家,他从少年时就严格要求自己,规定自己做到五不虚度:读书不虚度,学业不虚度,习师不虚度,交友不虚度,光阴不虚度。就因为他以自我修养为基础,才铸造出自己的伟大业绩,为中国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什么时候我们也能做到周总理的五不虚度,学习他那伟大的精神?说实话,也许世界上只有40%的人才能做到,这是因为这40%的人尽力了,他们全身心地去做好这件事情,争取做到最完美。 在上数学课的时候,老师曾给我们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十分普通的英语老师,在花园学校就业。他出身在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可是因为自己好学,素质高,在40岁时考上北京大学研究生。可这位老师还是喜欢学习,尤其喜欢读书,喜欢沉浸在读书的乐趣中,现已经成为北京大学的教授。从一个普普通通的小老师转变成一个名声在外的大学教授,这种变化实在让人吃惊。也许我们羡慕他的社会地位,也许我们羡慕他这种追求到底、坚持不懈的精神,但我们更要清楚:他是用自己的努力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这位老师之所以会有这么大的成就,是因为他是一位“君子”,拥有君子所应该拥有的品质。“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对于我们这些青少年来说,做一个君子,也许是一个自我挑战。比如,我们明知道垃圾食品不能吃,可偏偏要吃;明知道不能玩游戏,可偏要玩;明知道要好好学习,可就是不虚心认真。这些不良行为已成为我们成长的病虫,我们一定要消灭它们,真正做一个十全十美的中学生,正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让我们认真对待自己的每一件事,与其做不好,受到责骂,还不如认真做好,受到夸奖。同样是做,为什么不试着去做好呢?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每个人都努力去做一名君子,做一名优秀学生,对自己怎能没有好处呢?对社会来说又将是一个多么大的进步啊!

学以修身,做以明志(两学一做演讲)

各位领导、同事,大家下午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学以修身,做以明志”。 《大学》有言“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庶人,皆以修身为本”,这就是我所理解的“两学一做”的意义。 何以修身,何以明志,便是今天我所演讲的内容。(停顿) “两学一做”基础在学。学什么呢?学党规党章,学系列讲话,目的就是为了弄清楚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明白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最基本的要求是什么。 “学”是为了坚定理想信念,就是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牢记心间,成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着力点、落脚点,就是雷锋同志为人民服务的那份坚持,就是焦裕禄同志兰考治沙的那份决心,就是孔繁森同志扎根西藏的那份执着…… “学”是为了筑牢防腐拒变思想防线。我局每年都组织到德州监狱接受教育警示,目的就是为了守好精神家园,做到诱惑面前洁身自好,避免出现“跑冒滴漏”的现象。 “学”是为了“打铁还需自身硬”。就是苦练内功,成就技能,做到博学多思,做“知全局、懂本行”的行家里手,真正做到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推动工作的举措、领导工作的本领和应对危机的对策。 “两学一做”关键在做。纸上得来终觉浅,要知此事须躬行。 “做”是敢于“洗澡治病”。是敢于直面自身缺点,着眼于自我净化、自我完善,是精神觉悟不高时醒醒神,是业务技能不熟时充充电,是夯实为人民服务的基础。 “做”是修身律己谋事干事。要严格践行“三严三实”讲话要求,进一步提升作风建设,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本职工作做起,真正做到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 “做”是坚守本职,从实际出发。作为一名基层规划人,我始终坚持立足规划大局,深耕运河,严格遵循我局“一个中心、两个重点、三大作用、四个转型、五项任务”的工作思路,坚持不断学习各项规划知识,锤炼规划技能,高标准高质量的完成各项本职工作。同时在工作中、在生活中不断向党、向组织靠拢,创先争优,勇于担当,以实际行动树合格规划形象,做优秀服务表率。 修身明志,不忘本心,不强求闻达于天下,但忠于不负于己任,始终相信在平凡的岗位上也能做出不平凡的成绩。我的演讲结束,谢谢大家。 1 / 1

国学第二课

第二次巧思妙想 孔子打破了教育垄断,开创了私学先驱,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七十二,便是著名的七十二贤。七十二人中有很多成为各国高官栋梁,又为儒家学派延续了辉煌。孔子的思想代代相传,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学习孔子的思想,变成国家栋梁呢? ----新斯文 【开课诵读五分钟】论语·学而 论语·学而 1.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 君子乎?” 1.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1.3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1.4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5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1.6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1.7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1.8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1.9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1.10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

“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 与?” 【听故事,说经典】—提升国学素养,打造完美人格 ◎听:关于独立思考的寓言故事 两小儿辩日列子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孔子小传——中华儒家创始人的传奇故事 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于鲁襄公二十二年,农历八月廿七日(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在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曲阜市东南的鲁源村)出生。 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名纥,字叔梁,是鲁国有名的武 士,曾建立过战功,任陬邑大夫。叔梁纥先娶妻施氏,生九 个女儿,没有儿子;又娶妾,生一个儿子,脚有疾病。叔梁 纥很不满意,于是再娶。 叔梁纥66岁时,再娶一个19岁的年轻女子颜征在为妻。由于没有明媒正娶,所以被称为野合,说明颜征在出身低微。老夫少妻结合后,向尼丘的神灵祈祷生一个男孩,果然如愿

国学第二课教学设计

《国学课》 三年级上册第二课、《无违为孝》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第二课选了《为政》篇中孔子对孟懿子、孟武伯、子游、子夏问孝的应答之辞,孔子针对他们各自的性格特点和实际情况,作了各不相同的具体回答,展现了孝的丰富内涵,强调孝的根本在于敬,也就是子女对父母发自内心深处的尊敬。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每天的“每日一诵”小课程,初步能够正确诵读论语,虽然不能了解它的内涵与实践方法,但确实感受了君子基本的行为方式。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能读出文言文和诗歌的语感、韵味。 2、能结合老师讲解和课文注释,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及原文的大意。 3、体察孔子对四人“问孝”回答的异同,理解“孝”的丰富含义,做到在现实 生活中孝敬父母、尊敬长辈。 教学重难点:读文、背文。 教法与学法: 以故事引入课题,留下问题。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引入内容,通过多形式、多层次的阅读,通过“引、读、猜、证、悟、疑、结”七个环节,让学生在反复的涵咏中,体会“无违”的涵义,从而理解大意,达成目标。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时确定: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从第1课《孝为根本》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孝悌”是“为仁之 本”。那么孔子在教学中是怎样把自己对“孝”的理解教给学生的呢?学 了第2课后我们就会了解孝在当时社会的重要意义,并能借此对孔子的教 学风格有所了解。让我们开始学习吧。 引出课题,一起走近儒家名士关于孝的谈论板书课题:无违为孝。

二、读:学生自读教材第二课。做到读音正确、断句规范。 1、根据学生自读情况,教师指名读,对字音存在的问题进行规范指导。 2、指名学生验证读,当学生基本通读之后。教师范读。 3、师生配乐读。 4、提问:这几段选段介绍了哪些人关于孝的疑问?学生回答:(展示课件相 关)。 5、追问:你认为孝应该是怎么样体现?指名答 6、师:孔子认为什么做法才算是孝的风范?请大家找出来,集体读一读。 7、出示课件:无违。 三、猜:请大家合上课本猜一猜,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学生小组讨论。(指导学生先理解字词,再理解讨论句子意思。) 四、证:翻开课本,结合注释,进入证义环节。教师展示句意,学生齐读。 五、悟:同学们,结合课文,找找孔子关于孝的回答? 学生讨论,回答。板书 1、举手读。 2、四个学生都向孔子问孝,但孔子的回答都不一样。为什么呢?因为“孝”有丰富的内涵,在不同的人身上有不同的体现。针对四人的不同特点,孔子给出了不同的回答,说明孔子能够因材施教,真正结合弟子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教育。(先相互分享,再举手或者指名分享)。 3、出示:“无违”(板书) 六、疑:回到开课,说说孔子在教学中是怎样把自己对“孝”的理解教给 学生的呢? 七、结:小结本课内容,本课告诉我们孝顺的行为风范。齐诵经典,结束 课堂。 板书设计: 无违 无违为孝唯其疾之忧孝敬父母 敬尊敬长辈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皆以修身为本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皆以修身为本 圣人吴太伯 孝行天下,德配千古 太湖大学堂秘书长马宏达先生 在七都老太庙文化广场奠基暨“七都孝贤”表彰仪式上的发言 尊敬的父老乡亲们:大家好! 首先,我谨代表 南怀瑾老先生和太湖大学堂全体同仁,对老太庙文化广场奠基仪式暨“七都孝贤”表彰活动,致以最诚挚的祝贺! 今天,由七都公众推举的孝道贤人们,在此集体亮相,接受七都镇党委政府代表全镇公众的隆重表彰,并且集体为老太庙文化广场奠基剪彩,这个活动非常特别,值得写入七都镇、吴江市乃至整个环太湖地区的历史。为什么这样说呢? 众所周知,百年以来,中华文化,在国际国内的风云变乱中,被破坏得七零八落,命如悬丝。时至今日,教育与文化的迷惘、道德与风气的混乱,使得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可以说,我们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深深感到切肤之痛。埋怨、无奈、迷惘、不信任、不耐烦甚至激愤的情绪,在社会中泛滥。但与此同时,希望、求索、重建美好社会的愿望,也越发强烈和急迫。 有句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是讲文化教育培养合格人才的不易。而中国近百年来文化教育的彻底变乱,使得我们的社会,培养合格的顶天立地的人,就更是数倍的艰难。 我们究竟从哪里入手呢?从哪里入手改善我们的社会,改善我们的国家呢? 所谓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每个人、每个家庭,都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因而社会的问题,文化教育的问题,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都有责任,而绝不仅仅是学校或政府的责任。所谓国家、政府,也是由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组成的,其中的每个人,也都有其不可推卸的相应责任。 因此,大家的事,要大家来办。大家的问题,要大家来解决。每个人,都可以出一份力;每个人,都应该尽一份心。点亮自己,自然会照亮别人。如果每个人能够从我做起,从当下做起,随时随地改善自己的心态与行为,为教育自己、建设家庭、建设良好的社会国家,各自尽心尽力,那么,我们的社会与国家,将会迅速改善,我们今天的社会理想,就会变成明天的社会现实。如果相反,我们仅仅是抱怨、埋怨,仅仅是寄希望于他人改善、社会改善、政府改善,而不能从改善自己做起,那就如同每一支蜡烛都希望别的蜡烛点亮,却不点亮自己一样,终究还是一片昏暗。 可喜的是,七都(庙港)——这个曾经有着优秀历史文化的太湖古镇,在21世纪初的今天,又重新张扬起人文文化的正气,号召公众推举孝道贤人,并且恢复重建太湖文化的标志——老太庙文化广场,这两件事,都是在新时代继承优良传统文化的标志性大好事。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长辈,是人之所以为人,区别于禽兽的第一个标志。一个尽心尽力孝敬父母长辈的人,必定成长为一个具有深沉情怀与厚道人格的人,必定成长为一个勇于担当和承受苦难的贤德之人,必定成长为一个与人为善、诚恳待人、有礼义廉耻之人,也必定成长为一个使人受益的好公民、好同事、好朋友、好邻居。 曾子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诚哉斯言!不论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国家,在广义上,最好的教育,永远是以率先垂范身教言传的潜移默化,来影响启发别人自觉改善自己,好好做人,好好做事。而以管理和传授知识为本的教育,已经舍本逐末,属于教育的外围了。 今天这八位孝道贤人,他们不是教育家,而是普通的群众,但是他们以克尽孝道的行为,

二年级上册国学经典背诵内容

目录 第一单元三字经 三字经之学习篇、道德篇 (1) 第二单元拥抱多彩的夏天 1.闲居初夏午睡起杨万里 (10) 2.客中初夏司马光 (13) 3.有约赵师秀 (15) 4.鄂州南楼书事黄庭坚 (18) 5.村晚雷震 (21) 第三单元三字经 三字经之常识篇(一、二) (24) 第四单元倾听秋夜的虫鸣 1.秋月朱熹 (32) 2.秋夕杜牧 (35) 3.寒夜杜耒 (38) 4.霜夜李商隐 (40) 5.泊秦淮杜牧 (44) 第五单元三字经 三字经之常识篇(三、四) (47) 第六单元追随诗人的脚步 1.上高侍郎高蟾 (54) 2.客中行李白 (56)

3.花影谢枋得 (58) 4.登山李涉 (60) 5.题壁无名氏 (62) 第七单元三字经 三字经之典籍篇(一、二) (64) 第八单元寻找诗人的身影 1.长歌行汉乐府诗歌 (71) 2.寻隐者不遇贾岛 (74) 3.乌衣巷刘禹锡 (76) 4.社日王驾 (78) 5.寒食韩翃 (80)

国学经典——第一单元《三字经》 sān zìjīnɡxuéxípiān 《三字经》学习篇 rén zhīchūxìnɡběn shàn 人之初性本善① xìnɡxiānɡjìn xíxiānɡyuǎn 性相近习相远 ɡǒu bújiào xìnɡnǎi qiān 苟②不教性乃迁 jiào zhīdào ɡuìyǐzhuān 教之道③贵④以⑤专⑥ xīmènɡmǔzélín chù 昔⑦孟母择邻处 zǐbùxuéduàn jīzhù 子不学断机杼⑧ dòu yàn shān yǒu yìfānɡ

窦燕山⑨有义方⑩jiào wǔzǐmínɡjùyánɡ教五子名俱扬?yǎnɡbújiào fùzhīɡuò养?不教父之过?jiào bùyán shīzhīduò教不严师之惰?zǐbùxuéfēi suǒyí子不学非所宜?yòu bùxuélǎo héwéi 幼不学老何为?yùbùzhuóbùchénɡqì玉不琢?不成器?rén bùxuébùzhīyì人不学不知义?wéi rén zǐfānɡshào shí为人子方少时 qīn shīyǒu xílǐyí 亲?师友习礼仪 sān zìjīnɡdào dépiān

[教材]二年级上册国学经典背诵内容

[教材]二年级上册国学经典背诵内容 目录 第一单元三字经三字经之学习篇、道德篇 第二单元拥抱多彩的夏天 1.闲居初夏午睡起杨万里 2.客中初夏司马光 3.有约赵师秀 4.鄂州南楼书事黄庭坚 5.村晚雷震 第三单元三字经三字经之常识篇(一、二) 第四单元倾听秋夜的虫鸣 1.秋月朱熹 2.秋夕杜牧

3.寒夜杜耒 4.霜夜李商隐 5.泊秦淮杜牧 第五单元三字经三字经之常识篇(三、四) 第六单元追随诗人的脚步 1.上高侍郎高蟾 2.客中行李白 3.花影谢枋得 4.登山李涉 5.题壁无名氏 第七单元三字经三字经之典籍篇(一、二)

第八单元寻找诗人的身影 1.长歌行汉乐府诗歌 2.寻隐者不遇贾岛 3.乌衣巷刘禹锡 4.社日王驾 5.寒食韩翃 国学经典——第一单元《三字经》 sān zì jīnɡ xu? xí piān 《三字经》学习篇 r?n zhī chū xìnɡ běn shàn 人之初性本善 xìnɡ xiānɡ jìn xí xiānɡ yuǎn 性相近习相远ɡǒu bú jiào xìnɡ nǎi qiān 苟不教性乃迁 jiào zhī dào ɡuì yǐ zhuān 教之道贵以专 xī manɡ mǔ z? lín chù 昔孟母择邻处zǐ bù xu? duàn jī zhù 子不学断机杼d?u yàn shān yǒu yì fānɡ 窦燕山有义方 jiào wǔ zǐ mínɡ jù yánɡ 教五子名俱扬yǎnɡ bú jiào fù zhī ɡu? 养不教父之过jiào bù yán shī zhī du? 教不严师之惰zǐ bù xu? fēi suǒ yí 子不学非所宜 y?u bù xu? lǎo h? w?i 幼不学老何为 yù bù zhu? bù ch?nɡ qì 玉不琢不成器 r?n bù xu? bù zhī yì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