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以修身为本

以修身为本

以修身为本
以修身为本

“自古重贤豪,诗书教尔曹,人生皆有事,修已最为高。”最近在学习中,我知道了君子应该做的最基本的事。我想作为中学生的我们,更需要这种基础吧!

周恩来,我国老一辈政治家,他从少年时就严格要求自己,规定自己做到五不虚度:读书不虚度,学业不虚度,习师不虚度,交友不虚度,光阴不虚度。就因为他以自我修养为基础,才铸造出自己的伟大业绩,为中国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什么时候我们也能做到周总理的五不虚度,学习他那伟大的精神?说实话,也许世界上只有40%的人才能做到,这是因为这40%的人尽力了,他们全身心地去做好这件事情,争取做到最完美。

在上数学课的时候,老师曾给我们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十分普通的英语老师,在花园学校就业。他出身在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可是因为自己好学,素质高,在40岁时考上北京大学研究生。可这位老师还是喜欢学习,尤其喜欢读书,喜欢沉浸在读书的乐趣中,现已经成为北京大学的教授。从一个普普通通的小老师转变成一个名声在外的大学教授,这种变化实在让人吃惊。也许我们羡慕他的社会地位,也许我们羡慕他这种追求到底、坚持不懈的精神,但我们更要清楚:他是用自己的努力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这位老师之所以会有这么大的成就,是因为他是一位“君子”,拥有君子所应该拥有的品质。“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对于我们这些青少年来说,做一个君子,也许是一个自我挑战。比如,我们明知道垃圾食品不能吃,可偏偏要吃;明知道不能玩游戏,可偏要玩;明知道要好好学习,可就是不虚心认真。这些不良行为已成为我们成长的病虫,我们一定要消灭它们,真正做一个十全十美的中学生,正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让我们认真对待自己的每一件事,与其做不好,受到责骂,还不如认真做好,受到夸奖。同样是做,为什么不试着去做好呢?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每个人都努力去做一名君子,做一名优秀学生,对自己怎能没有好处呢?对社会来说又将是一个多么大的进步啊!

勤以修身,俭以养德,勤俭则天下平(勤俭文化文章)

勤以修身,俭以养德,勤俭则天下平 ——论构建中学生勤俭文化内涵的必要性 三台县观桥中学罗杰 唐代“药王”孙思邈把“修身养德”作为做人的第一要旨。“修身养德”或许因时代、地域、年龄的不同而被赋予了文化价值迥异的内涵。面对当代中学生,我以为最应构建其修身养德的文化内涵应是“勤俭”。 一、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农谚云“一勤二俭三节约,全家老少幸福多”“节约好比燕衔泥,浪费好比河决堤”;军事家诸葛亮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为修身之道;理学大师朱柏庐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作为治家格言;政治家毛泽东奉行“厉行节约,勤俭建国”而平天下。可见,勤俭节约确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的祖辈依靠它从黑暗走向了光明,从懦弱走向了坚强;完成了独立,完成了富强…… 历览前贤古圣,他们在勤俭节约方面为我们做出了极好的表率。 明太祖朱元璋的故乡凤阳,至今还流传着四菜一汤的歌谣:“皇帝请客,四菜一汤,萝卜韭菜,着实甜香;小葱豆腐,意义深长,一清二白,贪官心慌。”朱元璋给皇后过生日时,只用红萝卜、韭菜,青菜两碗,小葱豆腐汤,宴请众官员。而且约法三章,今后不论谁摆宴席,只许四菜一汤,谁若违反,严惩不贷。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21岁中进士,前后共做了40年的官,做官期间他总是注意节俭,常常精打细算过日子。为了不乱花一文钱,他实行计划开支:先把所有的钱计算出来,然后平均分成12份,每月用一份;每份中又平均分成30小份,每天只用一小份。钱全部分好后,按份挂在房梁上,每天清晨取下一包,作为全天的生活开支。拿到一小份钱后,他还要仔细权衡,能不买的东西坚决不买,只准剩余,不准超支。积攒下来的钱,苏轼把它们存在一个竹筒里,以备意外之需。 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一件睡衣竟然补了73次、穿了20年。经济困难时期,他自己主动减薪、降低生活标准,不吃鱼肉、水果。他曾以“浪费是极大的犯罪”教育了几代中国人艰苦创业、勤俭节约,创造了中国一个又一个的经济腾飞。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经常说的一句英国谚语是“节约便士,英镑自来”,

大学入学征文《正心以为本,修身以为基》

正心以为本,修身以为基 时间总是在不经意间倏然消逝,当我真正拿起笔写下这篇文章时,才有了自己已经是一个大学生的实感。从小都很好奇大学是什么?古人曾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止于至善,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心正”。但于我而言,大学却是一个审视自己,表达自己,提升自己进而成就自己的过程,正心和修身是大学多年以来不变的意义。 经厉过高三,也就是经厉过拼搏与热血,在老师引领和家长支持下,我们努力,我们进步。但好像大学不一样,它不是高中的应试教育,考的更多的是厚积薄发,知而践之,大学在于知行合一,在于形成独立人格去面对人生,而在人生这条雄关漫道上,我们会找到一个最终的目的地和归宿——称之为目标,正如林清玄所说“有航道的人,再渺小也不会迷茫”。所以我在开学立下目标,写下关于大学未来的规划。 其实我心里的大学是同学友善互助,学校不会辜负每个努力的孩子,学习有学风,有氛围,充满挑战与机遇,在一次又一次尝试中学会成长,但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大学意味踏进社会,肯定会遇到意料之外的不欢之事,对于我来说,每件小事以笑意相对,每个人以真诚相待就很好了,毕竟只要对未来有了憧憬有了努力,以后在追忆时才不会后悔。 而对于自己,我希望接下来的日子记住: 一.自律即自由,大学不是和清晨的读书声,夜里的灯影无关,

反而需要更多的努力去考取一些证书,不仅要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也要养成好的习惯好的人生价值观,为步入社会铺路。 二.学会多看书来充实自己,外物之味,久而可厌,读书之味,愈读愈深。大学适宜的娱乐是正常的,但一定不要迷失了自我,希望自己记住“书中自有黄金屋”,希望以书来塑造自己的个人价值观。 三.多交朋友,多帮助他人,“以独立之志,和他人之群,以思想和良心去担当”,一直保持开朗,与人为善。 …… 大学是一场修行,修行,是一场自己对自己的较量,旁人无法施于援手,或者说不可能只依附于别人帮忙,大学的孤独是一场修行,热闹是一场修行,松绑是一场修行,缠绕同样也是一场修行。大学的目的是学会在嘈杂的世界里发现社会的诗意,是在现实的扰囊中,任能对他人的苦难怀悲悯与温柔,在困难面前,有直面困难的炽热爱心和冷静行动力,最后在社会中活出自我。 最后,希望我的大学能够无畏无悔!以正心为本,以修身为基!

读史以修身

读史以修身 历史是对过去的记载。“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历史的每一页都储蓄着极为丰富的经验教训,它于个人有教化之功效,于国家则有资政之作用,所以人们常说:学习历史可以汲取智慧,借鉴历史能够获取力量。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甚至断言:“如果我们不向历史学习,我们就将被迫重演历史。”的确,教化个人是修身,资政治国是更高层次上的修身,唯有读史以修身才是对待历史的正确态度,抛开历史,我们便无法掌握未来的命运。 读史励志,在坚定人生信仰中修身。历史就像一条沙尘飞扬的征途,又像一条奔腾激涌的河流,纵观历史,能够名垂青史者莫不博古通今、胸怀大志。毛泽东同志自小通读史籍,观古思今,才有了后来的“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迈与“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气慨;红岩烈士沿着党史的足迹,以诗明志,才有了革命胜利之际“对着死亡我放声大笑,魔鬼的宫殿在笑声中动摇”的高唱和“用鲜血染红旗帜”的信仰。历史昭示未来,他们透过历史看到未来,不断修正自身航向,发出了“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的铮铮呐喊。我们身在当代,更应重温历史,读史励志,因为有了历史这道底气,我们的内心才会变得坚强,才能培育出鲲鹏之心、鸿浩之志,不断坚定人生信仰,将个人修身置于前人未竟的事业之中,明确努力的方向,并以生生不息的活的历史,作为矢志向前的动力源泉,担负起历史与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 读史增智,在丰富知识阅历中修身。诸如《百家讲坛》一类,向历史取经是一种智慧,只要我们将读懂历史当作掌握人生的一把“金钥匙”,善于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便可以少走弯路,更好地掌控未来。所以唐太宗李世民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遂招贤纳谏、励精图治,缔造了一个鼎盛繁荣的黄金时代,被后世称道为“贞观之治”。晚了唐太宗一千年的英国哲学家培根也说“读史使人明智”,并身体力行,首次总结出基于历史实验数据的科学实验的归纳法,对近代科学发展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头脑里装满历史的人,必然具有让人敬畏的睿智的历史眼光,我们读史,便是要通过了解朝代的兴亡盛衰和前人的成败得失,将取自历史的思想、知识、经验乃至教训,转化为真正属于自己的明辨是非的素养、察人观事的眼光、鉴往知来的思维、知行合一的能力,从而增长自身的聪明才智,积累人生的阅历见闻,通过不断修身实现经世致用。 读史自治,在提升道德品行中修身。立德、立言、立功被古人称颂为“三不朽”,其中最能传之久远、历久弥新的当属立德,“感动中国”或者“最美系列”的那些人物正是这样典型的立德者。道德品行往往可以直通人的心灵,折射人的本性,而本性的好与坏、高贵与庸俗又往往与一个人的史学涵养有关,毕竟历史就像一面面镜子,照出了一个个德的磁场,跑到哪个磁场里修行多取决于自治的愿望。历史上有所作为的官员往往通过立言为箴的方法规劝约束自己,譬如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在担任大清王朝两广总督期间,就曾在自己的府衙里写下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更多的人们则在家中悬挂诸葛亮《诫子书》中的名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修德是修身的重要内容,需靠自治自修,将历史的长度折叠成自身的厚度,将历史的重量转化为自身的力量,使自身道德品行于潜移默化中提升。 过去的一切已化作历史,现在和将来同样会日渐沉降为新的历史。而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读史以修身,通过挖掘历史、学习历史、解读历史,我们便可以借古鉴今,问道于盲,在独善己身的同时,学会运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正确把握历史发展的主题和脉络,沉着应对“四个考险、四个危验”的挑战,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律,找回能够使我们的事业不断发展的支点,推动历史的车轮驶向新的纵深。

共产党员必须要严以修身

共产党人要始终做到严以修身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严以修身作为总书记“三严三实”重要论述的第一句话,其分量最重的,是前提、是基础、是根本。习总书记指出:“严以修身,就是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习总书记还强调,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思想觉悟、道德水平不会随着党龄的增加而自然提高,也不会随着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高,而需要终身努力。由此可见,要始终做到严以修身,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员要扎实践行的重大课题。 做官先做人,做人先修德。古人讲到:“君子为政之道,以修身为本”。中国的传统文化历来把修身作为做人做事做官的基础和根本。党员干部的道德价值具有导向功能,严以修身,要担负起“风成于上,俗形于下”的责任。 “严以修身”首先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理想信念一旦坍塌,必然会导致思想上颓废,行动上的失范,人生的变质。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就是要牢记党的性质宗旨,就要自觉深入学习党的最新创新理论,当前最重要的是深入学习习

总书记治党治国治军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切实深刻理解 习总书记把严以修身放在三严之首,有其深刻含义,说明所有党员干部应把修身作为毕生要修炼的功课,它是做人做官的基础,要形成廉洁品性,必须时时刻刻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守住清贫,不为浮华生活所诱才能保持内心的平静。加强自身修养,培育高尚道德操守和健康生活情趣, 常修为政之德,常怀为民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无论小事大事都能把得住小节。无论事前事后都能守得住规矩,无论何时何地都能挡得住诱惑,达到“竹影扫街尘不动,月穿潭底水无痕”的境界。 信仰如山,仰之弥高,行之愈奋;信仰如河,流之弥远,饮之愈甘。严以修身,就要保持信仰的本色,砌好信仰的基石,不忘初衷、不悔初心。 做到严以修身,一是修,就是做,从思想上、从行动上,二是严,就是从小处做起,从小事做起,一丝不苟,毫不马糊,时时刻刻。共产党员

修身立德,诗词之本

修身立德,诗词之本 《礼记·大学》有言:“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起点,是格物致知的落脚点。所以历代诗词大能,无不怀着一腔热血与抱负,在修身的道路上砥砺前行。在这一道路上,并不只是诗人从修身中获取自身德行增长,更重要的是,当诗人挥笔而就时,笔下的文字就蕴含着作者修身立德而产生的积极人生态度以及自身非凡的道德修养所带来的不同视角。拥有如此内涵的诗词,无谓文法笔法,终将无畏时间的大浪淘沙,在世世代代都能熠熠生辉。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于字,毫无生僻;于景,不过菊,篱,山;于法,也不过简单自然。但这十字却浑然天成,浅浅一吟,一片田园乡村的清新气息就扑面而来,细细一品,自觉恬静淡雅,心平气和。其中无他,正是陶渊明修身立德之道的自然流露延伸。 陶渊明二十入仕,宦海漂浮多年不过“倾身营一饱,少许便有馀”,黑暗的环境、复杂的人心使洁身自好的陶渊明终日于官僚底层无谓的奔波,消磨意志。于是他便开始渴望出世,渴望自然。他开始半仕半隐,最终在彭泽县督邮充满官僚主义的傲慢下,终究大手一挥,以那首《归来去兮辞》辞别官场。 由此看来,许多诗人的流芳百世也不难理解了。杜诗字字沉重悲切,字里行间自能看见一副忧国忧民的愁色。李诗漫无边际,不见其人也能窥见一位豪放洒脱的侠客。与其说是诗成就李杜诗名,不如说是李杜历经世事修得的举世无双之人格之大德,成就其不朽诗篇。

现如今,诗在社会中已逐渐隐退,让位于五花八门的娱乐综艺和潮流音乐。虽的确有大众逐渐浮于世事,娱乐至死的心态,但也的确现代少有旷世之作能深入人心。近代时期虽有艾青,徐志摩,汪国真等诗人苦苦支撑,但那个时代也终究是逝去了。现在的时代,已不是司马光所说的那个“正心以为本,修身以为基”的社会。现代大多数的人,或就算是部分诗人、文人都已不再是追求“见贤思齐”的人。百姓崇尚资本,追求资本,高举享乐主义的大旗,而乐于见到消费刺激经济的当权者们也呼吁人们追求幸福。于是人,文化,社会形态,都愈发远离了那个孔孟所向往的社会,逐渐变质。人们崇尚金钱,崇尚权力,崇尚时尚,对道德,只是歌颂,而不是一个贯彻一生的信仰。如此看来,诗家之寞落,绝唱之沉默,也有迹可循了。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何时才能听到这句经典?何时,又再能听到“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空谷绝响? 愿众人都能为此守望,即使从一句悠悠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开始。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大学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条纲领,又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八个条目。八个条目是实现三条纲领的途径。在八个条目,修身是根本的一条,“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修在“修身”一词中做“使完善、使完美”讲。修身,就是要不断提高自已的品德修养,完善自身,臻于完美。修身是格物、致知、正心功夫的落脚点,又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始发点。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 修身修的是一种感觉,一种意境。李叔同修来修去得到的是“悲欣交集”的彻悟;凯撒大帝临终告诉侍者说:“请把我的双手放在棺材外面,让世人看看,伟大如我凯撒者,死后也是两手空空。”

修身不在乎形式,不在乎方法,在乎自已的心境,心境平和了,行为方能端正。 《古尊宿语录》中载“寒山问拾得:世人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我当如何处之?拾得曰:只要忍他、避他、由他、耐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修身对我们中学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培养良好的心态,锤炼完善的人格,铸造应对复杂环境的定力,养成 应对巨大压力的能力,在事业和人生的道路上更加顺利,使自已的一生过的更加从容、自如和幸福。曾国藩家书中云: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半时;体验静极生阳,来复之仁心。年轻人应做到:内而专静统一,外而整齐严肃。体会到其中之意蕴之后,深感修身当从修心始,修心当从静坐始。 注:《大学》原为《礼记》中的一篇。相传为曾子作,近代许多学者认为是秦汉之际儒家作品。全面总结了先秦儒家关于道德修养、道德作用及其与治国平天下的关系,南宋朱熹把它与《论语》、《孟子》、《中庸》合成为“四书”。

关于修身修养的名言

关于修身修养的名言 立德修身,古今中外,自天子以至于庶人,皆以修身为本。为人平和,处世恭敬,品质清洁,身心静寂,这是传统的儒、道、释最高的修身养性的境界。良好的修养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品位与价值,每个人都想度过美好的一生,这就需要加强自我修养。今天励志哥给大家整理了关于修养的名言: 1.修养之于心地,其重要犹如食物之于身体。 (古罗马政治家、演说家、哲学家)西塞罗 2.修养的花儿在寂静中开过去了,成功的果子便要在光明里结实。 (中国作家、诗人)冰心 3.修养的本质如同人的性格,最终还是归结到道德情操这个问题上。 (美国散文家、诗人)爱默生 4.人生最重要的事莫过于提高自己的修养。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 5.君子不可以不修身。 (中国战国初哲学家)子思 6.君子之修身也,内正其心,外正其容。 (中国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 7.不修其身,虽君子而为小人;能修其身,虽小人而为君子 (中国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 8.性情的修养,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自己增强生活能力。 (日本思想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池田大作 9.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中国)《礼记·大学》 10.要使人成为真正有教养的人,必须具备三个品质:渊博的知识思维的习惯和高尚的情操。知识不多就是愚昧;不习惯于思维就是粗鲁或蠢笨;没有高尚的情操就是卑俗。 (俄国哲学家、文艺评论家、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 11.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中国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 12.慎言谨行,是修己第一事。 (中国清代大臣)魏裔介 13.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中国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 14.身要严重,意要安定,色要温雅,气要和平,语要简切,心要慈祥,志要果毅机要缜密。 (中国明代学者)吕坤 15.凡是有修养的人总是把精力花在内省上。 (挪威剧作家)易卜生 以上就是最经典的关于修养的名言,希望大家喜欢!一点要点收藏哦。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学习参考

以修身为本

“自古重贤豪,诗书教尔曹,人生皆有事,修已最为高。”最近在学习中,我知道了君子应该做的最基本的事。我想作为中学生的我们,更需要这种基础吧! 周恩来,我国老一辈政治家,他从少年时就严格要求自己,规定自己做到五不虚度:读书不虚度,学业不虚度,习师不虚度,交友不虚度,光阴不虚度。就因为他以自我修养为基础,才铸造出自己的伟大业绩,为中国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什么时候我们也能做到周总理的五不虚度,学习他那伟大的精神?说实话,也许世界上只有40%的人才能做到,这是因为这40%的人尽力了,他们全身心地去做好这件事情,争取做到最完美。 在上数学课的时候,老师曾给我们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十分普通的英语老师,在花园学校就业。他出身在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可是因为自己好学,素质高,在40岁时考上北京大学研究生。可这位老师还是喜欢学习,尤其喜欢读书,喜欢沉浸在读书的乐趣中,现已经成为北京大学的教授。从一个普普通通的小老师转变成一个名声在外的大学教授,这种变化实在让人吃惊。也许我们羡慕他的社会地位,也许我们羡慕他这种追求到底、坚持不懈的精神,但我们更要清楚:他是用自己的努力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这位老师之所以会有这么大的成就,是因为他是一位“君子”,拥有君子所应该拥有的品质。“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对于我们这些青少年来说,做一个君子,也许是一个自我挑战。比如,我们明知道垃圾食品不能吃,可偏偏要吃;明知道不能玩游戏,可偏要玩;明知道要好好学习,可就是不虚心认真。这些不良行为已成为我们成长的病虫,我们一定要消灭它们,真正做一个十全十美的中学生,正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让我们认真对待自己的每一件事,与其做不好,受到责骂,还不如认真做好,受到夸奖。同样是做,为什么不试着去做好呢?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每个人都努力去做一名君子,做一名优秀学生,对自己怎能没有好处呢?对社会来说又将是一个多么大的进步啊!

学以修身,做以明志(两学一做演讲)

各位领导、同事,大家下午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学以修身,做以明志”。 《大学》有言“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庶人,皆以修身为本”,这就是我所理解的“两学一做”的意义。 何以修身,何以明志,便是今天我所演讲的内容。(停顿) “两学一做”基础在学。学什么呢?学党规党章,学系列讲话,目的就是为了弄清楚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明白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最基本的要求是什么。 “学”是为了坚定理想信念,就是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牢记心间,成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着力点、落脚点,就是雷锋同志为人民服务的那份坚持,就是焦裕禄同志兰考治沙的那份决心,就是孔繁森同志扎根西藏的那份执着…… “学”是为了筑牢防腐拒变思想防线。我局每年都组织到德州监狱接受教育警示,目的就是为了守好精神家园,做到诱惑面前洁身自好,避免出现“跑冒滴漏”的现象。 “学”是为了“打铁还需自身硬”。就是苦练内功,成就技能,做到博学多思,做“知全局、懂本行”的行家里手,真正做到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推动工作的举措、领导工作的本领和应对危机的对策。 “两学一做”关键在做。纸上得来终觉浅,要知此事须躬行。 “做”是敢于“洗澡治病”。是敢于直面自身缺点,着眼于自我净化、自我完善,是精神觉悟不高时醒醒神,是业务技能不熟时充充电,是夯实为人民服务的基础。 “做”是修身律己谋事干事。要严格践行“三严三实”讲话要求,进一步提升作风建设,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本职工作做起,真正做到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 “做”是坚守本职,从实际出发。作为一名基层规划人,我始终坚持立足规划大局,深耕运河,严格遵循我局“一个中心、两个重点、三大作用、四个转型、五项任务”的工作思路,坚持不断学习各项规划知识,锤炼规划技能,高标准高质量的完成各项本职工作。同时在工作中、在生活中不断向党、向组织靠拢,创先争优,勇于担当,以实际行动树合格规划形象,做优秀服务表率。 修身明志,不忘本心,不强求闻达于天下,但忠于不负于己任,始终相信在平凡的岗位上也能做出不平凡的成绩。我的演讲结束,谢谢大家。 1 / 1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皆以修身为本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皆以修身为本 圣人吴太伯 孝行天下,德配千古 太湖大学堂秘书长马宏达先生 在七都老太庙文化广场奠基暨“七都孝贤”表彰仪式上的发言 尊敬的父老乡亲们:大家好! 首先,我谨代表 南怀瑾老先生和太湖大学堂全体同仁,对老太庙文化广场奠基仪式暨“七都孝贤”表彰活动,致以最诚挚的祝贺! 今天,由七都公众推举的孝道贤人们,在此集体亮相,接受七都镇党委政府代表全镇公众的隆重表彰,并且集体为老太庙文化广场奠基剪彩,这个活动非常特别,值得写入七都镇、吴江市乃至整个环太湖地区的历史。为什么这样说呢? 众所周知,百年以来,中华文化,在国际国内的风云变乱中,被破坏得七零八落,命如悬丝。时至今日,教育与文化的迷惘、道德与风气的混乱,使得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可以说,我们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深深感到切肤之痛。埋怨、无奈、迷惘、不信任、不耐烦甚至激愤的情绪,在社会中泛滥。但与此同时,希望、求索、重建美好社会的愿望,也越发强烈和急迫。 有句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是讲文化教育培养合格人才的不易。而中国近百年来文化教育的彻底变乱,使得我们的社会,培养合格的顶天立地的人,就更是数倍的艰难。 我们究竟从哪里入手呢?从哪里入手改善我们的社会,改善我们的国家呢? 所谓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每个人、每个家庭,都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因而社会的问题,文化教育的问题,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都有责任,而绝不仅仅是学校或政府的责任。所谓国家、政府,也是由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组成的,其中的每个人,也都有其不可推卸的相应责任。 因此,大家的事,要大家来办。大家的问题,要大家来解决。每个人,都可以出一份力;每个人,都应该尽一份心。点亮自己,自然会照亮别人。如果每个人能够从我做起,从当下做起,随时随地改善自己的心态与行为,为教育自己、建设家庭、建设良好的社会国家,各自尽心尽力,那么,我们的社会与国家,将会迅速改善,我们今天的社会理想,就会变成明天的社会现实。如果相反,我们仅仅是抱怨、埋怨,仅仅是寄希望于他人改善、社会改善、政府改善,而不能从改善自己做起,那就如同每一支蜡烛都希望别的蜡烛点亮,却不点亮自己一样,终究还是一片昏暗。 可喜的是,七都(庙港)——这个曾经有着优秀历史文化的太湖古镇,在21世纪初的今天,又重新张扬起人文文化的正气,号召公众推举孝道贤人,并且恢复重建太湖文化的标志——老太庙文化广场,这两件事,都是在新时代继承优良传统文化的标志性大好事。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长辈,是人之所以为人,区别于禽兽的第一个标志。一个尽心尽力孝敬父母长辈的人,必定成长为一个具有深沉情怀与厚道人格的人,必定成长为一个勇于担当和承受苦难的贤德之人,必定成长为一个与人为善、诚恳待人、有礼义廉耻之人,也必定成长为一个使人受益的好公民、好同事、好朋友、好邻居。 曾子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诚哉斯言!不论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国家,在广义上,最好的教育,永远是以率先垂范身教言传的潜移默化,来影响启发别人自觉改善自己,好好做人,好好做事。而以管理和传授知识为本的教育,已经舍本逐末,属于教育的外围了。 今天这八位孝道贤人,他们不是教育家,而是普通的群众,但是他们以克尽孝道的行为,

3、《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礼记·大学(选段) 【原文】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参考译文】 古代的想要把自己的光明之德推广于天下的人,首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要先管理好自己的家庭;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就要先修养好自身的品德;要修养好自身的品德,就要先端正内心;要端正内心,就要先意念真诚;要意念真诚,就要先知道什么是善恶吉凶,行善则有善报,行恶则有恶报。报应的不爽才能使其辨别善恶,能辨别善恶才能使其意念真诚,意念真诚才能使内心端正,内心端正才能使品德好生修养,品德好生修养才能使家庭管理得好,家庭管理得好才能使国家得到治理,国家得到治理才能使天下太平。上自天子,下至普通百姓,都要把修养自身品德的间题当做根本问题来抓,一这个根本问题没有抓好,而要使家庭、国家、天下的问题解决好,那是不可能的。该下力气的地方没有下,不该下力气的地方却下了力气,这样作而希望得到好的结果,也是没有的事。这就叫做知道根本,这就叫做最高的智慧。 【参考资料】 《礼记·大学》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相传为孔子弟子曾参(前505~前434)所作。唐代韩愈、李翱等把《大学》、《[1] 》看作与《孟子》、《[2] 》同等重要的

“经书”;宋代“二程”、朱熹祖述这种观点,竭力推崇其在经书中的地位,旨在弘扬理学。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于南宋绍熙元年(1190)刊刻成《四书章句集注》,因《论语》记载孔子言行,《大学》为曾子所作,《中庸》为子思所作,《孟子》记载孟子言行,故又称“四子书”。元延祐年间,以《四书章句集注》试士子,悬为令甲,从此,“四书”成为芸芸士子干禄之必读经典。

大庆市2020版高考语文三模试卷A卷

大庆市2020版高考语文三模试卷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3分) 1. (6分)(2017·新邵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现代人的修身、修心与力行 自古以来,我国先贤们就主张人要修身,最经典的表述是《大学》的“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现代人的生存境遇、生活方式和生命价值观与古人相观照有诸多异同之处,其修身方式自然也不尽相同。 修身最简要的定义是要修除个体身上的缺点不足,使之成为意志坚定、道德超拔的“君子”。古人的修身在很大的程度上具有境界性,是一种境界修身,鼓励人们不要被眼前艰难的生存状态所击垮。即使处于一种艰难的生存状态,也应有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精神。 绝大多数的现代人已经不再为生计烦恼,有时人们强调修身是防止过于优裕的生活容易使人失去有意义的生活目标和对生命价值的追求。更多时候,现代人面临的最大生存境遇是激烈的职场竞争压力、复杂的职业环境、严格的职责要求、以及职业发展的起伏与挫折等,于是,他们更需要通过修身来使心理、生理和伦理诸方面达到相对平衡的状态。同时,现代人开始追求生活品质,主张工作和生活分殊,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他们追求举家出游或结伴而行的方式以达“休身”和“修心”的目的。诚然,这种修身与古人的境界修身是有差距的,古人讲“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他们的修身是“正心”,现代人是“休心”、“松心”;古人的修身绝不是一件私人的事情,而是具有浓厚的心系天下百姓的政治理想与人文情怀。 现代人认为生命在于运动,修身健身要处于运动之中。一是与“独”相反的“群”修身健身方式。古人的修身多为“独”和“静”,而现代人独处的时间比古代人更多,心灵的孤寂更深。现代人也相信集体行动比个人行动更能够调节气氛。无论是职场人士还是就读的学生,在闲暇时间,三五成群到“KTV”去“飙歌”的情形时常可见。二是与“静”相对的“动”的修身健身模式。“琴棋书画”是传统的中国式修身方式,其主要特征是以静入胜。毋庸讳言的是,古人“静”的健身方式,表达的首先是修身,然后才是健身的精神追求。现代人的观念则相反,“动”则有活力。近年来,“广场舞”的兴起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健身新理念。或许有人会认为“广场舞”只是大妈们一种健身运动,算不上修身。在笔者看来,“广场舞”是健身为主且有益于修身,属于健身修身型。“广场舞”多数选择与舒缓、低沉的“静”相对的明快欢乐,甚至节奏感强的音乐曲调,其实反映了一个个独立又有些寂寞感的个体对同一时间空间集体交流的精神向往,这无疑也是一种修身。 古人的修身是一门功课,每天必需花一定的时间进行专门的反省。从前有一种“功过格”,每天做完事情之后,

正心以为本,修身以为基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4567046.html, 正心以为本,修身以为基 作者:廖丽霞 来源:《教育信息化论坛》2019年第07期 摘要:只有全体学生和班主任共同努力,增强集体凝聚力,创设融洽的学习氛围,才能促进班风、班貌整体发展,从而使学生在各方面得到进步。孩子们拥有健康的身心,在班级里幸福绽放。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心灵交流;表扬的力量 心是人的灵魂之所在,心和身体只有合而为一,才能使人精神抖擞。一直以来的班主任工作,让我深切地体会到:爱是无声的语言,是教师与学生沟通思想、增进感情最有效的手段。想要管理好班级,班主任必须关心、了解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健康。 一、作为一名班主任,我始终把工作的责任感放在第一位 我的教育对象是十岁左右的孩子,他们天真烂漫,那一颦一笑,处处充满着童稚童趣。做一个辛勤的园丁,使每朵鲜花都绽放、每颗幼苗都茁壮成长——这是我做班主任的信念。 班里的文轩胆小,不敢说话,不敢与同伴交流。通过与其家长的沟通,我弄清了文轩不敢说话的原因:孩子的接受能力相对比较慢,并且在幼儿园曾听到老师恐吓,因此孩子特别胆小怕事,尤其是面对老师,他的戒备心特别强烈。值得一提的是,文轩在家里说话很正常,只是声音有点小。在了解了孩子不敢说话的原因后,我心里有了底:要让这个孩子在课堂上说话,必须给他营造一个十分温暖的学习氛围。于是,我先告诉文轩,我了解了他的情况,没有关系的,我们慢慢来。在很长一段时间,我没有给文轩任何的压力,只是不时以不经意的眼神、手勢、语言、微笑等鼓励他的每一个优点,比如他听课非常认真、字写得特别棒等等。我还经常当着他的面把他的优点讲给他的妈妈听,慢慢地,孩子对我明显亲近了许多,也慢慢地开始大胆起来了。以前,幼儿园教师的语言恐吓让他产生了心理阴影,本就内向的他愈发阴郁,最后发展到只字不吐。而这种忧郁情绪又影响到他的人际交往,同伴的负面评价更加重了孩子对陌生环境的不认同,也进一步影响了孩子的自信,给将来对新环境的适应带来更大的困难。针对文轩的成长经历,我的辅导思路就是通过自己的语言、表情、动作等细节给孩子营造一个非常安全温暖的心理环境,并引导孩子的家长和同伴共同参与这个心理环境的营造,宽容地接纳他,热情地鼓励他,让大家的爱和关怀慢慢融化他,让他自己慢慢卸掉心理的盔甲,增加他对老师、学校的信任感和归属感。 二、班主任对学生的爱,应该是种宽容的爱

修身篇

修身篇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自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养心莫善于寡欲 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 居移气,养移体 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 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貌曰恭,言曰从,视曰明,听曰聪,思曰睿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志于道,据于德,仁于义,游于艺

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 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则民作让 君子之道,辟如行远而自迩,辟如登高而必自卑 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 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君子必慎其独也 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君子动则思礼,行则思义,不为利回,不为义疚 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 必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不矜细行,终累大德

四年级国学上册教案第二课《修身为本》

第二课修身为本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学习第二课修身为本: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shù)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二、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读出课文的气势。 2、大体理解课文两个自然段的基本内容。 3、通过诵读和讲解,体会“修身养性”的重要性;明白每个人都应拥有光明正大的品德,都应让自己的道德达到最完善的境界,这样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 三、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并且读出课文中推理论证的气势。能够联系实际,知道修身的重要位置。 2、通过诵读和讲解,体会“修身养性”的重要性;明白每个人都应拥有光明正大的品德,都应让自己的道德达到最完善的境界,这样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 四、教学准备 课件 五、教学方法 读中感悟、小组合作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课题 (二)新授 1、出示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可查字典或找老师、同桌帮忙,然后读给你的同桌听听吧! (2)、个别读 (3)、理解课文默读课文,看译文理解字词、文意,不懂的地方划记出来。 (4)、老师讲解课文,帮助理解课文。 (5)、小组合作,谈谈你对“修身文本”的理解,小组汇报。 (6)、指导朗读 (7)、练读男女比赛读,接龙读,个别读。

2、遨游汉字王国 了解“德”的演变和古今的意义。 (三)知识拓展 (1)日积月累《“扫一屋”与“扫天下”》,理解扫一屋和扫天下的必然联系。 (2)诗歌赏读《杂诗》,了解作者陶渊明,背诵古诗。 (3)读一读读下面的话,体会古人认为一个人应该具备哪些品行,同时结合实际,现代人对品行又什么要求? (四)总结

《荀子》修身原文及译文

《荀子》修身原文及译文 作者:荀况 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 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菑然必以自恶也。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故君子隆师而亲友,以致 恶其贼。好善无厌,受谏而能诫,虽欲无进,得乎哉!小人反是:致 乱而恶人之非己也;致不肖而欲人之贤己也;心如虎狼,行如禽兽, 而又恶人之贼己也。谄谀者亲,谏争者疏,修正为笑,至忠为贼, 虽欲无灭亡,得乎哉!诗曰:“嗡嗡呰呰,亦孔之哀。谋之其臧,则 具是违;谋之不臧,则具是依。”此之谓也。 扁善之度--以治气养生,则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则配尧禹。宜 于时通,利以处穷,礼信是也。凡用血气、志意、知虑,由礼则治通,不由礼则勃乱提僈;食饮,衣服、居处、动静,由礼则和节,不 由礼则触陷生疾;容貌、态度、进退、趋行,由礼则雅,不由礼则夷固、僻违、庸众而野。故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 则不宁。诗曰:“礼仪卒度,笑语卒获。”此之谓也。 以善先人者谓之教,以善和人者谓之顺;以不善先人者谓之谄, 以不善和人者谓之谀。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伤良曰谗,害良曰贼。是谓是,非谓非曰直。窃货曰盗,匿行曰诈,易言 曰诞。趣舍无定谓之无常。保利弃义谓之至贼。多闻曰博,少闻曰浅。多见曰闲,少见曰陋。难进曰偍,易忘曰漏。少而理曰治,多 而乱曰秏。 治气养心之术:血气刚强,则柔之以调和;知虑渐深,则一之以 易良;勇胆猛戾,则辅之以道顺;齐给便利,则节之以动止;狭隘褊小,则廓之以广大;卑湿重迟贪利,则抗之以高志;庸众驽散,则劫之以 师友;怠慢僄弃,则照之以祸灾;愚款端悫,则合之以礼乐,通之以 思索。凡治气养心之术,莫径由礼,莫要得师,莫神一好。夫是之 谓治气养心之术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演讲稿:修身立本,为民服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演讲稿:修身立本,为民服务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观众朋友们: 大家好!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修身立本,为民服务。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有两面旗帜,一面是用烈士鲜血染红的党旗,一面是“为人民服务”这面悬挂在心头的大旗。普天之下,再也找不出第二家执政党和政府始终高举这样一面旗帜,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就是要让最广大的老百姓过上富裕而有尊严的生活。 谁都知道,让少数人满意简单,让多数人满意复杂;照顾好个别人容易,照顾好一大群人则很困难,所谓“众口难调”;而中国共产党就背负着这样的使命。中国共产党的出生、成长、壮大,无不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命运紧密相连。可以说,“为人民服务”就是中国共产党存在的根本,失去了这个根本,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就会发生本质的改变。近年来,习李新政做了很多大动作,掀起了一场“反腐风暴”,落马官员级别之高,落马官员之多,查处速度之快,从历史上来看应该算得上是创下了全新记录。这种雷霆手段,让贪腐者心惊肉跳,同时也令昏庸者振聋发聩。我想这些人是没真正读懂中国的宪法和党章。如果他们真正理解了“为人民服务”这几个字,就不会有今天的下场了。 为人民服务,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佛门讲:净心第一,利他至上。为人民服务,不就是利他嘛!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是要有佛佗精神的。身为一名共产党员,应该是一个更加优秀的人,

是一个乐于为大众服务奉献的人。尤其是作为党的干部,更应该是如此。不错,人的天性里是存在着缺陷和弱点,党员也是人。当面临财色的拉拢腐蚀,我们就要有坚定的意志来抵制,如何培养这种意志,就要靠平日的“修身立本”。只要心中真正装着“为人民服务”,象佛教徒每天念“南无阿弥陀佛”一样,每天多念这句共产党员的“五字诀”,就决计不会犯原则性的错误。 一个人的思想就象一棵树,受土壤、阳光、空气的影响,有时也会长出一些斜枝或发生病虫害,所以也要除除虫、修修枝才能长得健康。 古人认为人的一辈子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修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现代的成功学直接教你“治国平天下”,而古人则认为“修身”才是最重要的。当全社会过分追捧成功者的时候,当无德之人以其权势和财富也可以征服众生,当大家笑贫不笑娼的时候,这是多么悲哀的事情啊!而原本品性高洁者则只剩下两条路可以走:或同流合污,或独善其身。 修身,是我们每个党员都要认认真真去做的事,这是可以倾其一生去完善的大工程,也应该是全社会普遍倡导鼓励的事情。修身也是修心,修身的重点在修心。一个知道修身的党员干部,心里只要时刻装着“为人民服务”这几个字,心就不会空虚,就不会为妄念所困惑。一个人的所有言行,其实都是内心的反映,一个人志趣高,自不会喜欢拉帮结派。一个人心地正,自不会贪恋钱

修身自古就是安身立命之本

修身自古就是安身立命之本,我国传统文化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把严以修身放在首位,凸现了“严以修身”的重要地位,与我国传统文化高度契合、一脉相承,对建设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严以修身,首先要勤于修“心”。心正方能身正。欲修其身者,必先正其心。要常存公心,即公正、大公无私之心。有公心者,必不为私利所迷,不为人情所困,为人行事就能不偏不倚。作为人民的公仆,党员干部就要讲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就要事事出于公心,一心为公,光明磊落、堂堂正正。要常怀诚心。与人交往,要坦诚相待;为人处事,要诚恳正直。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当群众遇到困难时,要诚心诚意帮助他们想办法、出主意、解难题。要常怀善心。善心是做人的根本,是人的内在本质。要与人为善,“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让善行义举成为自觉行动,弘扬真善美、传递“正能量”、引领社会新风尚。要常怀爱心。“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要以百姓之心为心,做到“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深怀爱民之心,做到心中有民、敬民、爱民,善听利民之言,善谋富民之策,多办惠民之事。 严以修身,重在勤于修“德”。“百行德为首,百业德为先”。做人要讲道德,当官要有官德。人而无德,行之不远。一些干部出问题,主要不是出在才上,而是出在德上。党员干部要切实加强道德修养,不断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操、锤炼道德意志、提升道德境界,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以自己高尚的道德品行影响和感染身边的群众,激励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鼓励全社会积善成德、明德惟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道德力量。要自觉把从政之德列入自身修养之中,作为守纪律、讲规矩的重要前提,始终把德的修养摆在突出位置,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锤炼个人品德,做到以德修身、以德立规、以德定行。要带头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真正使自己成为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脱离低级趣味的人和有益于人民的人。 严以修身,必须勤于修“智”。非学无以广才,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读书学习是加强修养、增长才智、提升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我们国家历来讲究读书修身、从政立德。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把学习作为一种习惯、一种操守、一种品质,“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要认真研读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刻苦钻研岗位业务知识,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学习掌握做好本职工作、履行岗位职责必备的各种知识,广泛涉猎经济、法律、科技、文化、管理、信息网络等方面的知识,努力提高工作本领。要广泛阅读古今中外优秀传统文化书籍,吸收前人在修身处事、治国理政等方面的智慧和经验,不断提高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要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做到学与思、知与行的有机统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