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鼠神经功能评分

小鼠神经功能评分

小鼠神经功能评分
小鼠神经功能评分

小鼠神经功能评分

1.神经行为评分

在梗死后24h,按照Masao Shmi izu-Sasamata的方法[3]对所有大鼠进行神经行为评分,评分标准包

括:①自主活动的程度,②左前肢偏瘫,③提尾时左前肢伸不直,④抗侧推能力,⑤向左倾斜度,⑥向左环行度,⑦对触须的反应。以上指标无异常为0分,中等异常为1分,严重异常为2分,将各项评分相加,总分为0~14分。

2.动物行为学评定

①0分:无神经损伤症状;

②1分:不能完全伸展对侧前爪;

③2分:向瘫痪侧转圈;

④3分:向对侧倾倒;

⑤4分:不能自发行走,意识丧失。

3.大鼠神经损伤严重缺损评分(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s,NSS):

0分:神经功能正常;

1分:轻度神经功能缺损(提尾时左前肢屈曲);

2分:中度神经功能缺损(行走时向左侧转圈);

3分:中度神经功能缺损(向左侧倾斜);

4分:无自发行走,意识减退;

5分:与缺血有关的死亡。

4.平衡木试验(Beam Balance Test,BBT):

把大鼠置于一宽1.5cm的木条上。木条一端悬空,另一端固定于一块40x40cm的平板中心,以防止大鼠从木条上爬到桌面上使实验失败。木条下备有软垫以防大鼠掉下时跌伤。根据2分钟内大鼠的平衡能力行神经学评分。正常大鼠的平衡能力在1-2分钟。

平衡试验评分标准:

1在木条上站稳,无摇晃,持续2分钟

2在木条上站稳,左右摇晃,未滑下,持续2分钟

3在木条上站立,下滑至一侧,未掉下,持续2分钟

4在木条上站立不到2分钟即从木条上掉下

5试图在木条上站稳、但在数秒钟即掉下

6无任何站立能力

5.抬高身体摇摆试验(Elevated Body Swing Test,EBST):

用于测量运动不对称,EBST测量时首先用手提起大鼠的尾根部,大鼠头部悬垂距平面5cm左右,这时大鼠头部会向左侧或右侧旋转,向单测旋转的角度大于100时为计数的标准,记录旋转的方向和角度,一次试验后让大鼠休息1min,再进行下一次实验,重复试验20次,记录总的次数和方向。

6.一次性被动回避平台试验(Step-down Passive Avoidance Test,SDPAT)是一种用于研究记忆的简

单行为模型,主要适用于研究记忆的巩固(memory consolidation)和记忆的保持

(memory retention)。该模型含有一定的空间记忆成份,试验箱是一个长方形的封闭空间,高为60cm,箱内有一较小的平台9cm X9cm,高出底面约2cm,动物只能不十分舒服地坚持在平台上,如跑下平台(铜棒,通电,30V)即遭到电击。训练过程是这样的:首先把动物放在平台上,大鼠一般在平台上只能停留几分钟,就会跑下来,但由于底面的金属条是通电的,大鼠在寻找一段时间后,能够找回平台。这时第一次试验结束,24h后,再次把大鼠放在平台上,这时底面的金属条并不通电,记录大鼠

在平台上滞留的时间,根据测试间隔时间的长短和在平台上滞留时间的多少来判定大鼠对上次电击的记忆保持能力。

7.水迷宫试验(Water Maze Test,WMT):

用于测量大鼠空间学习能力。每组于移植后的第7周进行。在相同室温(25±2)0C和象限条件下,将3组动物连续训练4d,2次/d,每次限定时间为120s,超过120s仍找不到平台者记为未找到平台,2次间隔为10min,第5天测试。

Bederson评分四个功能等级:

0分:无神经损伤症状

1分:悬尾实验不能完全伸展对侧前爪

2分:前肢抵抗对侧推力能力下降?

3分:向对侧转圈

小鼠脑缺血神经功能障碍行为学评价的研究进展

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及高致死率的疾病。在脑缺血及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中,最常使用大鼠或者小鼠的可逆性大脑中动脉阻塞(middlecerebralarteryocclusion,MCAO),因此小鼠MCAO模型在研究脑缺血及再灌注损伤病理生理变化及基因表达方面有着更大的优势脑梗死体积与神经功能缺损的行为学评价是判定脑缺血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许多研究报告对大鼠的行为学评价进行了阐述,而对小鼠的研究较少,其评价指标大多移植于大鼠的评价体系,至今为止,还没有对这一系列的综合性评价达成共识,不仅有许多不同的测试在使用,而且所应用测试的数量和频率也没有统一的标准。本文对小鼠脑缺血神经功能损伤评价方法包括感觉功能、运动功能、学习能力以及综合性评价做一综述。

1. 感觉功能评价

小鼠MCAO模型中,感觉功能的缺失是对其神经功能判定的一个可靠的指标目前最常用的是

墙角试验(cornertest),最先由Schallert改良,具体操作是将两个尺寸为30cm20cmcm的纸板呈30夹角放置,将小鼠置于夹角之间,进入夹角深部,双侧的触须受到刺激后会站立并转身面向夹角的开口端。正常小鼠从右面或左面转身的概率基本相等,而一侧脑损伤小鼠会优先向脑损伤侧转身。墙角试验可以准侧检测出感觉功能障碍,甚至90后的轻度局灶性脑缺血,特别是在纹状体发生缺血时。此实验简单易行,应用广泛,但Li认为墙角试验对感觉功能恢复程度的检测不敏感,可能是因为这项试验是对感觉和运动功能的综合评价,需要两种功能都较好的恢复后才能检测出来,而且不能准确反映单侧肢体的运动功能变化。

粘签试验(stickydottest又称感觉不对称试验,用来确定皮肤敏感性和感觉功能的整合性。缺血发生在大脑皮层的感觉区、皮质脊髓束和纹状体时,感觉功能发生明显缺失。具体方法是将直径mm的圆形背胶标签贴附在小鼠相对无毛的手腕处,当回到饲养笼时,一个正常的小鼠会用牙齿迅速除掉每个圆形标签,而发生脑缺血的小鼠首先除掉附着在正常前肢的标签,然后是病变的一侧,并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缺血性病变导致了感觉功能的不对称性此外,时间的延迟还表明运动功能的缺失,嘴和前肢运动障碍导致去除粘性标签相对困难。后续的测试可以通过逐步增加患侧所粘标签的大小并减小健侧的标签大小,直到患侧肢体所受的的刺激变得比健侧的更突出,小鼠就开始首先从患侧的肢体消除刺激〔10〕该方法主要用于对多种病因导致的前肢感觉、皮质运动区损伤后的功能评价,与人类顶叶受损后对侧肢体的忽视症状类似。

圆筒试验(cylindertest又称肢体不对称使用试验,最早应用于大鼠的行为学评价〔11〕通过改良用来评估小鼠前肢使用和旋转的对称性,当小鼠一侧的感觉皮层、皮质脊髓束、纹状体受到缺血损害时前肢的使用发生不对称性,进一步观察会发现离散运动障碍和协调运动也相继发具体操作是将小鼠放置在一个直径9cm,高度15cm的透明圆桶内。当小鼠后腿站立时,分别记录最初左前肢、右前肢及两侧前肢同时碰触筒壁的次数。当一侧前肢(如右侧)碰触筒壁后,另一侧前肢(左侧)在右侧未移开时也碰触到了筒壁,记录一次右侧和一次同时碰触。当两侧前肢交替碰触筒壁时,记录为同时碰触,共进行20次重复试验。最终得分=(右前肢的运动-左前肢运动)/(右前肢运动左前肢运动)100%。得分越高说明两侧肢体的不对称程度越明显。这种评分方法即使对于没有经验的评价者也有较高的可信度。

2运动功能评价运动功能的不协调性和伴随出现的的代偿反应是人类中风的突出特点。大部分脑缺血的动物模型都会在行走、转弯和游泳等运动中出现相应的功能障碍。Whishaw〔13〕在1986年建立了一种大鼠以前肢通过窄缝抓取食物的评价方法,称为伸爪试验(skilledreachingtest该方法可评价单侧肢体的运动功能,区分肢体损伤与修复的细小差〔14〕,还可以用来评估感觉运动皮层和皮质脊髓束的功能缺失〔15,16〕,对小鼠同样适用。伸爪实验盒用透明玻璃制成,长宽高分别为20cm,6cm和20cm,在盒的前壁正中央开一条宽度为0畅5cm狭长的缝隙,缝隙底部前壁的外侧有放置食物片的凹槽,迫使小鼠从缝隙处伸出患侧前肢抓取食物。正常小鼠可从缝隙处伸出前肢,抓取并吃到凹槽内的食物;而脑缺血后的动物不能完成。定的反映脑缺血慢性损伤变化,对动物伸爪、抓食及吃食过程可作细致的轨迹分析,进而发现更多的变化特征〔17〕烟囱试验(chimneytest最早由Boissier〔18〕改良,具体发方法是在一根长25cm,直径30mm的透明玻璃管的20cm一个记号,水平放置,将小鼠放置于入口处,当其爬至管底时,将玻璃管垂直放置,使其头朝下,正常状态下小鼠会通过快速反应学会倒着走路,到达标记处所需的时间最长不会超过120s,而发生脑缺血后所用时间会明显延长,此实验常用来测试小鼠的运动协调性。

立柱试验(verticalpoletest)主要对前肢的力量,抓握能力和平衡性进行评估〔19〕〔20〕提出并改进了评分方法,将一根长15英寸、直径0畅75英寸的木棍用胶带缠绕,以增加摩擦力,水平放置后将小鼠放在木棍中央,将木棍慢慢抬起直至与地面垂直,记录小鼠在木棍上的时间,评分标之间;3min,40<时间<60min,>60〔21〕提出的前肢踩空试验(footfaulttest)也可用于前肢运动功能的评价,将小鼠放置在不同尺寸的6边行的铁丝网上,小鼠在铁丝上行走,在此过程中会出现踩空或踩滑现象,记录前肢总共行走的次数以及踩空的次数,踩空的次数越多表明小鼠脑损伤越大。

爬板试验climbingboardtest〔22〕是将小鼠置于一块包有铜丝网的有机玻璃平板上,先保持平板在水平位置,后逐渐将平板竖起,至小鼠不能攀爬而从平板上落下,记录此时平板轴线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即爬板角度,重复三次取平均值。爬板试验用于评价整体协调功能,也是一种简便且可定量的指标,但是,该指标变化的恢复较快,仅能用于3内的急性功

能损伤。为了提高神经功能行为评价的准确性及可信度,近年来各种发明及改良的装置、软件层出不穷。

旋转加速试验(acceleratedrotarodtest首先用于研究神经系统功能的运作,后来才在脑损伤如脑缺血的研究中广泛应用〔23〕,主要用来评估脑缺血动物运动的平衡和协调能力。Ahmad〔24〕在研究中将其称为“旋转跑步机测试”,动物放置在直径3cm形转盘的中央,转盘与一个可调节速度的转轴连接,实验开始后转轴在1分钟内从0加速到24记录小鼠在圆盘上的时间,最大分值为60,脑缺血的严重程度与得分成反比。为了排除试验中可能出现的偶然情况,每只动物可做3次测试,取平均值作为最终得分。此法操作简单,可行性大,且灵敏度较高。

旷场试验(openfield)需要一旷场实验敞箱的装置〔25〕,木质,周壁及底面涂黑,底面由面积相等(10cm10cm)的方格组成,将小鼠放入旷场正中格,用摄像系统记录动物5min的行为变化,包括水平运动、垂直运动及粪便粒数,数据用相应的统计软件分析。该试验不仅可以用来评价小鼠的运动功能,也可用粪便粒数反应动物的焦虑状态〔26〕

挂试验(hangingtest最早开始于大鼠的行为学评价,后经Muhammad〔27〕的改进成功应用于小鼠,该试验〔28〕是将小鼠尾部1cm处用胶带粘贴悬挂于墙上,用摄像设备记录小鼠1min内在墙上运动情况,输入计算机保存图像。用计算机软件处理平均角、优势角和转动次数等参数,并计算出相对转动悬挂试验可以反映小鼠的偏瘫症状、运动和平衡能力,与梗死面积有较好的相关性,可客观的反应脑缺血损伤及神经症状〔29〕3学习与记忆能力评价人类脑卒中的发生经常伴随着认知与记忆功能障碍,因此在脑缺血的动物模型中也需要对认知、记忆功能进行检查。常用的评估方法包括水迷宫和跳台试验。

水迷宫最初由Morris〔30〕提出,最先应用于大鼠的认知功能评价,后来发现它对小〔31〕和人类〔32〕同样适用。将测试小鼠放置于直径的游泳池中,通过其视觉记忆找到隐藏于水下1cm的平台,如果找不到,表明其记忆受损,其损伤程度可用找到平台所需的时间进行量化,平台的位置也可每天变化。当小鼠的前额叶皮层、纹状体、小脑受损伤时测试结果明显,对海马损伤尤其敏感。水迷宫操作简单,可信度高,在国内外使用较多。

旋臂迷宫试验(radialarmmaze)可用于评估脑缺血动物的学习和记忆功能障碍,同样对海马的损伤尤为敏感〔33〕其实验装置包括一个中央平台及由平台向四周突出的八个或十二个径向臂〔34〕试验开始之前,将食物放置在某一径向臂的末端,动物需禁食一段时间,以保持一定的觅食动力。试验将小鼠放置在平台上,依靠其空间感来寻找食物,完成任务后将其放回平台中央,依靠记忆功能重新寻找食物,为了增加困难,可将食物放在其他径向臂的末端,记录犯错误的次数。实验结果表明脑缺血小鼠的学习与记忆障碍明显。

跳台测试(stepdowntest〔35〕需要用到小鼠跳台仪,此装置用黑色有机玻璃分割成5间,箱底放置铜栅,每间右后角置一高3cm,直径4cm的橡皮垫作为动物逃避电击的安全区,实验时小鼠放置在橡皮垫上,通36交流电,小鼠跳至铜栅上时会受到电击,正常反应是跳回安全区以躲避电刺激。时间持续5min,记录每只小鼠受到电击的次数作为记忆成绩。此实验受人的主观意识影响较小,能够客观的评价小鼠记忆能力。此外,测试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方法还有避暗试验、T形迷宫试验、穿梭箱试验和高架十字迷宫试验等。

4综合性评价国际脑卒中治疗临床前研究指南(STAIR)出,在脑缺血治疗药物研究中,多重指标综合评价很重要,各种行为学的结果都应该评价〔36〕目前,国内外主要采用Longa五分法〔22〕对小鼠进行综合性评分(以右侧脑缺血为例),即0分,无明显神经功能损害症状;1分,左肢体不能完全伸展;2分,行走时向右侧倾倒;4,不能自发行走;5分,死亡。另外Bederson〔37〕提出的3级评分方法和以后改良的4分法〔38〕的症

状评分法也被大多国内外研究者采用,上述两种评分方法操作简单,节约时间,但都存在主观性较大,结果不够客观的缺点,并且评价不够全面,评分不够细致。Clark评分〔39〕分别从局灶性功能损伤和一般功能损伤两个角度对小鼠的感觉运动功能进行了综合性评价,总分为28分,它通过对毛发、耳朵、眼睛、体态等细微的观察,以及步态、攀爬、身体对称性、自主运动和癫痫发作的测试进行了评价,并且与脑梗死体积的比例具有良好的的相关性。GarciaJH评分〔40〕与Clark评分相似,最早应用于大鼠,是对大鼠的运动功能和感觉功能的综合性评价,经过改良,也可对小鼠进行评价。综上所述,缺血性卒中引起的脑损伤通常与运动、感觉和认知功能障碍等相关,实验研究主要集中于评估与脑缺血动物模型相关的行为和认知上的改变。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单一的评价标准被普遍承认,大多数实验研究都采用多种不同的评价方法对缺血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神经行为学评价是一门不断发展的科学,现有的测试也正在不断的改进中。上述各项神经功能评分均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小鼠脑缺血后感觉功能、运动功能和认知功能障碍及后期恢复的程度,可作为造模是否成功的标每项评价都具有优缺点和侧重点,可以根据实验需

要进行选择或搭配使用,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和结果的可靠性与真实性。

神经系统检查方法

神经系统检查方法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教案(课时计划) 第八节神经功能评估

神经功能评估主要包括脑神经、运动功能、感觉功能、神经反射以及自主神经功能评估。评估时注意不能忽视意识状态和精神状态的评估。 一、脑神经 二、感觉功能 感觉包括浅感觉、深感觉和复合感觉。 (一)浅感觉 浅感觉感受器位于皮肤和黏膜。包括痛觉、触觉、温度觉。 1.痛觉用大头针轻刺评估对象皮肤,来判断痛觉是否异常。 2.触觉用棉絮或软纸片轻触评估对象皮肤或黏膜,判断触觉是否异常。 3.温度觉用盛有热水(40 ~50℃)与冷水(5~10℃)的试管,分别触及评估对象皮肤,来判断温度觉是否异常。 (二)深感觉 深感觉是来自肌肉、肌腱和关节等深部组织的感觉。 1.位置觉嘱评估对象闭目,评估者将其肢体放于某一位置,嘱病人说出所放位置,或用另一肢体模仿。 2.运动觉嘱评估对象闭目,评估者轻夹病人的手指或脚趾向上、下作伸屈动作,让其说出手指或脚趾活动方向。 3.震动觉将C128震动音叉柄端,放于评估对象肢体的骨隆起处(如内踝或外踝及桡骨茎突等),询问病人有无震动感觉,并注意感受时间,同时作好两侧对比。

(三)复合感觉 复合感觉又称皮层感觉,是经过大脑皮层的分析和综合来完成的感觉。评估时必须嘱评估对象闭目。常用方法有: 1.体表图形觉用钝物在评估对象皮肤上画出简单的图形(如圆形、方形及三角形),让其辨别并回答,左、右对称部位对比。 2.实体觉将熟悉的某种物品(如硬币、纽扣、钥匙等),置于评估对象的手中,让其辨别回答物品的大小、形状、名称及质地等。 3.两点辨别觉用分开的双脚规同时放置于评估对象皮肤上,如评估对象有两点感觉,再将双脚规距离缩小,直至其感觉到一点为止。身体各部位对两点辨别感觉灵敏度不同,以鼻尖、舌尖、手指最敏感,四肢近端和躯干最差。 4.皮肤定位觉评估者用手指轻触评估对象皮肤某处,让其指出被触部位,皮肤定位觉障碍见于皮质病变。 三、运动功能 运动包括随意运动和不随意运动,随意运动受大脑皮层运动区支配,由锥体束司理,不随意运动由锥体外系和小脑司理。 (一)肌力 l.肌力肌力是评估对象主动运动时肌肉的收缩力。嘱评估对象做肢体运动,观察肢体肌肉的收缩力量、运动幅度及速度,也可从相反的方向测试评估对象对阻力的克服力量。注意两侧肢体的对比,两侧力量显着差异时有重要意义。肌力的记录采用0~5级分级法。 0级:完全瘫痪。

各种神经行为学评价

大鼠行为学实验评价汇总 大鼠行为学评定方法比较 大鼠进行行为学评定(behavior test)的十分重要,对其评定的方法也颇多,但究竟那种方法更适用,目前未有人进行过比较。为了合理选择MCAO后的评定方法,如下对目前常用的几种行为学评定方法进行比较。 行为学检查方法:由3位参加试验的人员分别以单盲法对试验的大鼠进行打分和记录.然后将3组的记分结果进行平均后的得分进行统计计算。(国内) 由一个对试验实施过程不了解的观察者对大鼠进行行为学评测。评测续贯进行。如果大鼠在一次评测中出现恰当的行为,而以后却未出现,按前者记分。(国外) 1. 神经行为学检查Longa评分法 2.Berderson评分法姿势反射测验(postural reflex test) 3. 攀绳实验 4.网屏测验(screen test) 5.肢体放置测验(limb-placement test)Elicited Forelimb Placing 6.开野试验(Open-Field法)测定行为 7.MNSS 8.转动杆测验(rotating pole test) 9.Rotation 10.肢体对称试验评分法 11. rotarod test 12. adhesive-removal somatosensory test 13.Spontaneous Activity 14.Symmetry in the Movement of Four Limbs 15.Forepaw Outstretching 16.Climbing 17.Body Proprioception 18. Response to Vibrissae Touch 改善记忆作用 1.跳台试验 2.避暗试验 3.穿梭箱试验 4.水迷宫试验 Motor behavior (1) observation of spontaneous ipsilateral circling, (2) contralateral hindlimb retraction, (3) beam walking ability,平衡木测验(balance beam test) (4) bilateral forepaw grasp, Skilled forelimb function (1)staircase feeding apparatus nociception (1) plantar test

中枢神经系统各种疾病影像检查方法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学检查方法 ●X线检查 ?平片:评估颅骨的骨质改变,不能直接显示脊髓 ?造影检查 1.脊髓造影 ·将造影剂引入脊蛛网膜下腔中,通过改变患者体位,在透视下观察其在椎管内流动情况和形态,诊断椎管内病变的一种检查方法。 ·显示椎管内有无肿瘤、梗阻以及梗阻的部位和梗阻的程度。 ·有创,已被MRM代替 2.脑血管造影 ·将造影剂引入脑血管中,使脑血管显影的方法。 ·脑血管造影主要用于诊断脑动脉瘤、血管发育异常和血管闭塞等症并了解脑瘤的供血动脉。 ·常用DSA技术。 ●CT扫描:诊断价值较高,应用普遍 ?平扫:显示含有钙化、骨化的病变有优势 ?平扫+增强扫描 ?CTA:诊断效果类似DSA ●MR检查 ·MRI是利用原子核在磁场内共振所产生的信号经重建成像的一种成像技术。 ·MRI优点: ①软组织分辨率高②由于骨结构没有信号,故没有骨组织的干扰③无射线 ④任意平面成像⑤多种参数、序列成像 ?平扫:T1上解剖结构较好,T2发现病变敏感 显示肿瘤、出血、梗塞、感染、畸形。 ?增强:显示平扫不能显示的等信号病变; 进一步明确病变性质; 准确显示病变大小、形态、数目; 分辨肿瘤与水肿; 显示病变的部位及解剖关系。 ?MRA:显示血管性病变如动脉瘤、A-V-M等。 其他: 弥散加权成像DWI:对早期脑梗死敏感性极高 磁敏感成像SWI:对于小静脉、小出血灶显示有较大优势 血氧饱和度水平依赖成像BOLD(fMRI):显示功能情况 灌注成像 磁共振波谱分析MRS

正常影像学表现 中枢神经系统-正常CT表现 脑的解剖 大脑:间脑、颞叶、额叶、顶叶、枕叶 小脑:半球、蚓部、扁桃体 脑干:中脑、桥脑、延髓 脑室:侧脑室、三脑室、中脑导水管、四脑室 CT扫描 ?平扫:头部CT主要用横断面,有时加用冠状面。横断面CT多以眦耳线(眼外眦与外 耳道中心联线)为基线,依次向上扫描8~10个层面。 CT表现: 1、脑白质:密度稍低于灰质,CT值20-30Hu。 2、脑灰质:密度稍高于白质,CT值30-40Hu。 3、脑室脑池(含脑脊液):呈低密度,CT值0-10Hu。 4、颅骨:呈高密度,CT值>250Hu。 5、生理钙化:点片状致密影。CT值>60Hu。 ?造影增强CT及CTA:经静脉注入含碘水溶性造影剂再行扫描。 剂量:成人50~100ml;小儿~kg。 中枢神经系统——正常MR表现 MR形态:矢状位、冠状位、横断位可清楚显示脑部与脊髓的形态结构,如灰白质、脑室、脑裂、脑干、脑血管、脑垂体等。其效果可与大体标本媲美。 中枢神经系统--基本病变影像学表现 颅内疾病的平扫基本CT征象 1、常规CT通过密度的变化反应信息 1)低密度病变: ?脑水肿灶 ?脑梗死 ?脑软化 ?囊肿 ?慢性血肿 2)等密度病变: ?部分脑肿瘤 ?脑梗塞的等密度期 ?颅内血肿的等密度期 3)高密度病变: ?颅内血肿,钙化 ?炎性肉芽肿,部分肿瘤 4)混杂密度病变:脑肿瘤(恶性胶质瘤畸胎瘤),出血性脑梗塞,部分炎性病变 2.占位表现: 常见于肿瘤、出血等病变 中线结构移位;脑室及脑池移位、变形 颅内疾病的CT增强扫描的意义 1、病灶是否强化主要与病灶的血脑屏障是否完善或存在有关,同时还与病变局部的供血、

神经系统查体图文详解

神经系统查体详解 神经系统检查(一)一般检查 一般检查主要是检查病人的意识状态。通过与病人交谈并检查病人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而进行评价。意识状态可分为以下几类: 1.清醒状态(clear-headed state) 被检查者对自身及周围环境的认识能力良好,应包括正确的时间定向、地点定向和人物定向。当问诊者问及姓名、年龄、地点、时刻等问题时,被检查者能做出正确回答。 2.嗜睡状态(somnolence state) 意识清晰度降低为主的意识障碍的一种形式。指病人意识清醒程度降低较轻微,呼叫或推动病人肢体,病人可立即清醒,并能进行一些简短而正确的交谈或做一些简单的动作,但刺激一消失又入睡。此时,病人吞咽、瞳孔、角膜等反射均存在。 3.意识模糊(confusion) 指病人意识障碍的程度较嗜睡深,对外界刺激不能清晰地认识;空间和时间定向力障碍;理解力、判断力迟钝,或发生错误;记忆模糊、近记忆力更差;对现实环境的印象模糊不清、常有思维不连贯,思维活动迟钝等。一般来说,病人有时间和地点定向障碍时,即称为意识模糊。 4.昏睡状态(stupor state) 意识清晰度降低较意识模糊状态为深。呼喊或推动肢体不能引起反应。用手指压迫病人眶上缘内侧时,病人面部肌肉(或针刺病人手足)可引起防御反射。此时,深反射亢进、震颤及不自主运动,角膜、睫毛等反射减弱,但对光反射仍存在。 5.浅昏迷(superficial coma) 指病人随意运动丧失,呼之不应,对一般刺激全无反应,对强疼痛刺激如压眶、压甲根等有反应,浅反射消失,腱反射、舌咽反射、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存在,呼吸、脉搏无明显变化。见于重症脑血管病、脑炎、脑脓肿、脑肿瘤、中毒、休克早期、肝性脑病等。 6.深昏迷(deep coma) 指病人对各种刺激均无反应,完全处于不动的姿势,角膜反射和瞳孔对光反射均消失,大小便失禁,呼吸不规则,血压下降,此时可有去大脑强直现象。后期病人肌肉松弛,眼球固定,瞳孔散大,濒临死亡。见于肝性脑病,肺性脑病,脑血管病,脑肿瘤,脑外伤,严重中毒,休克晚期等。 去脑强直

神经系统 对颅神经的检查方法

神经系统12对颅神经的检查方法一,12对颅神经有哪些? 一嗅二视三动眼,四滑五叉六外展,七面八听九舌咽, 十迷又副舍下全 感觉纤维一二八,运动眼球三四六,耸肩伸舌十一二, 五七九十是混合。 二,颅神经的查体 1.嗅神经(olfactory nerve)-----特殊内脏感觉神经,(嗅中枢:颞叶钩回、海马回前部、杏仁核) 检查方法: 询问有无嗅幻觉等主观嗅觉障碍——令患者闭目——先后堵塞一侧鼻孔——用带有花香或其他香味(非挥发性,非刺激性气味)的物质置于患者受检鼻孔,令区分有无气味。 2.视神经(optic nerve)------特殊躯体感觉神经,(纹状区:即枕叶视皮质中枢:距状裂两侧的楔回和舌回) 检查方法: 视力: 远视力:就是大家平常近视眼的时候去配眼镜检查的那个表啦~~~如果最大的一行都看不清,就逐渐移近,辨认指数或眼前手动,记录距离表示视力;如不能辨认眼前手动,可在暗室中用手电筒照眼,记录有无光感,光感都没有了,那就失明啦~~~ 近视力:常用标准视力表,距离被检者30cm,照明充分,分别查左眼和右眼,自上而下逐行认读视标,直到不能分辨的一行为止,前一行标明的视力即代表实际视力。 视野: 周边视野:①手动法粗略测试:患者与检查者距离60cm相

对而坐,测试左眼时,患者遮住右眼,保持直视,用视标(比如:手指啦,笔啦~可辨识的东西都可以)在两人中间等距离处,分别从患者的颞上、颞下、鼻上、鼻下,从外向内,缓慢移动,患者看到后告知检查者。②用周边视野计精确测定。 中心视野:举个例子吧~嘱患者遮住一只眼睛,询问能否看到 检查者的脸,如果只看到一只眼睛或者没看到嘴巴,可能存在中心 视野缺损。必要时还是要用精确的视野计。 眼底:患者背光而坐,眼球正视前方,检查右眼时,医师站在患者 右侧,右手持眼底镜用右眼观察眼底,从离开患者50cm处开始寻找并逐渐窥入瞳孔,观察时眼底镜要紧贴患者面部,一般不需散瞳。应记录视乳头的形状大小,色泽,边缘,以及视网膜和血管情况。(该检查一般由专科医师来做哦,非专业人士请勿模仿)。 3.动眼神经(oculomotor nerve)、滑车神经(trochlear nerve )、展神经(abducent nerve)---共同支配眼球运动。一般躯体运动神经 动眼神经——支配上睑提肌、上直肌、内直肌、下斜肌、下直肌) 滑车神经——上斜肌 展神经——外直肌 外观:睑裂是否对称、上睑下垂?瞳孔大小?位置?形状?对称?眼球突出?内陷?斜视?眼震? 眼球运动:固定患者头部,嘱两眼注视检查者手指,并随之各方向 转动,并检查辐辏动作,观察运动受限?复视?眼球震颤? 瞳孔:对光反射:直接:嘱患者注视远处,用手电筒分别从侧面照射 瞳孔,观察收缩反应灵敏?对称?间接:检查右眼时,用不透明物体 (手)放中间,遮住来自左侧的光,用手电筒照射左侧瞳孔,观察右 眼瞳孔收缩反应。 调节反射(辐辏反射):嘱患者注视前方约1m处视标,再突 然移至面前约20cm处,观察是否出现两眼会聚、瞳孔缩小。 4.三叉神经(trigeminal nerve)-----混合型神经I(双侧皮质脑干束,中央后回感觉中枢下1/3区) 第一支:眼神经——眶上裂 第二支:上颌神经——圆孔

神经系统检查方法

神经系统检查 进行神经系统检查所需的物品应包括:视力表,眼底镜,手电,扣诊锤,针,音叉,压舌板,棉棍,芳香剂如薄荷, 及笔,纸,报纸等(为测阅读)。 一.一般检查: (一)意识状态 即病人神志是否清醒,包括以下几种不同层次的意识障碍: 1.嗜睡 为最轻的意识障碍,病人能被唤醒,能配合简

单的查体及回答问题,但停止刺激后又入睡。2.昏睡 病人经较重的刺激才能被唤醒,对提问只能含糊而简单地回答,不能配合查体,停止刺激后则很快入睡。 3.昏迷 病人已不能被唤醒,又分为浅昏迷和深昏迷两种不同程度。 (1)浅昏迷病人尚可保留部分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如压眶等强烈疼痛刺激时可有躲避或表情反应,生理及病理. 反射可存在。 (2)深昏迷病人对各种刺激的反应消失,各种反射亦消失。

(二)精神状态 1.定向力: 检查病人对时间,地点,人物的定向是否准确。2.记忆力: (1)远记忆力(病人能否记忆其生日,结婚日,以及初次工作的时间等) (2)近期记忆力:让病人叙述目前的病情,住院过程,近两天情况,或读一简单句子让病人复述。2.计算力: 让病人计算100-7,然后再减7,连续减下去。4.情感: 观察病人有无欣快,淡漠,焦虑,忧郁,以及幻觉,妄想等表现及感情反应的能力。 5.判断力及理解力: 列举一些常识性的问题,考察病人能否理解,

让病人判断是否正确。 (三)语言,即失语的检查 失语是由于脑损害引起的语言能力丧失或受损。病人 无听觉,视觉,或口咽部运动的损害,仅是对语言的表达和理解能力受损或丧失。失语的检查一般有以下几方面:自发谈话,口语理解,复述,命名,阅读,书写等。 进行失语检查要求病人意识清楚,定向力和判断力无障碍,以免影响结果。对于构音,视力,听力,肢体活动等方面的障碍,也要加以注意。 1.自发语言: 让病人对病史进行陈述,注意语量的多少,是否流利,语调和发音有否障碍,语法结构,短语的

大鼠神经行为缺损评分与脑梗死率相关性研究分析_张俊清

大鼠神经行为缺损评分与脑梗死率相关性研究分析 张俊清1,孟智宏2,樊小农 3 (1.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蒙古包头014010;2.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300193; 3.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研究所,天津300193)摘 要:目的:研究经典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梗死模型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与脑梗死率的相关性。方法:采用ZeaL-onga 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梗死模型,在不同时间段采用Zausinger 六分法对脑梗死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用 TTC (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溶液对脑组织染色,计算脑梗死率。结果:六次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脑梗死率之间呈 显著相关性(r 1=-0.528;r 2=-0.535;r 3=-0.529;r 4=-0.512;r 5=-0.535;r 6=-0.5888)。结论:经典线栓法制备的局灶性脑梗死模型(大脑中动脉栓塞)中,大鼠的肢体运动功能与脑梗死率有相关性,第六次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脑梗死率相关性最大,针刺能够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高评分,降低脑梗死率。 关键词: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率;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R364.1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19(2012)11-2140-03 Analysis on Correlation between Rats Neurobehavioral Scores and Cerebral Infarction Rate ZHANG Jun-qing 1,MENG Zhi-hong 2,FAN Xiao-nong 2 (1.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Baotou Medical College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Science &Technology ,Baotou 014010,Inner Mongolia ,China ;2.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ianjin 300193,China ;3.Institute of Acupuncture &Moxibustion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TCM ,Tianjin 300193,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relation between neurobehavioral scores and cerebral infarction rate in rats model which was made by method of classic suture method.Methods :ZeaLonga method was used to make focal cerebral infarction model.In different periods ,Zausinger six points method was used for neural function defect scale ,and with TTC (2,3,5-chlorinated three four nitro-gen phenyl )solution to make brain tissue dyeing ,the calculation of cerebral infarction rate was made.Results :The neural function defect scales and cerebral infarction rate at six time points had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r 1=0.528;r 2=0.535;r 3=0.529;r 4=0.512;r 5=0.535;r 6=0.5888).Conclusion :In the focal cerebral infarction model (brain artery embolization )made by classic su-ture method ,rat body movement function and cerebral infarction rate have correlation ,the sixth correlation of neural function de-fect scale and cerebral infarction rate is the largest.Acupuncture can improve neural function defects ,improve the grade ,reduce the rate of cerebral infarction. Key words :MCAO ischemia model ;neural function defect scale ;cerebral infarction rate ;correlation 收稿日期:2012-05-17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针刺手法的量效关 系及生物学机制研究(2010CB530506) 作者简介:张俊清(1979-),男,内蒙古呼和浩特人,博士研究生,研究 方向:针刺治疗脑血管病机理及针刺手法疗效关系。 通讯作者:孟智宏(1963-),男,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 方向:针刺治疗对心脑组织保护作用,针刺手法量效关系及生物学基础。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脑缺血模 型评价方法。资料显示, 50% 70%的脑梗死存活者遗留瘫痪、失语等,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可直观的反映这些症状和体征,症状与体征的检测又可以反映脑损伤与恢复的程度。脑梗死灶体积的测定是评价局部脑缺血及缺血性脑损害程度最重要的客观指标之一,是公认的评价药物是否具神经保护效果的金指标。TTC (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法能够直观地显示 脑缺血发生的部位和程度,进而对脑梗死体积做出评 价。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是评价造模成功的标准,也是 神经功能缺损的反应, 梗死率是评价脑缺血损伤程度最准确的指标,二者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相关程度如何罕见报道。本研究复制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MCAO ),以针刺频率的慢、中、快(1、 2、3次/s )和针刺时间的短、中、长(5s 、 60s 、180s )的两因素三水平针刺参数搭配组合9种针刺参数组, 以捻转手法刺激“内关穴”,以神经行为缺损评分、脑梗死率为效应指 标, 通过偏相关分析研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通过TTC 计算脑梗死率的相关性,以及相关的程度。分析TTC 计算脑梗死率与六次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相关性。 1材料和方法 1.1试剂与仪器水合氯醛(分析纯)(天津市瑞科 有限公司)、多聚甲醛(分析纯)、 PBS 溶液、TTC 粉末、生理盐水(天津市联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小鼠神经功能评分

小鼠神经功能评分 1.神经行为评分 在梗死后24h,按照Masao Shmi izu-Sasamata的方法[3]对所有大鼠进行神经行为评分,评分标准包 括:①自主活动的程度,②左前肢偏瘫,③提尾时左前肢伸不直,④抗侧推能力,⑤向左倾斜度,⑥向左环行度,⑦对触须的反应。以上指标无异常为0分,中等异常为1分,严重异常为2分,将各项评分相加,总分为0~14分。 2.动物行为学评定 ①0分:无神经损伤症状; ②1分:不能完全伸展对侧前爪; ③2分:向瘫痪侧转圈; ④3分:向对侧倾倒; ⑤4分:不能自发行走,意识丧失。 3.大鼠神经损伤严重缺损评分(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s,NSS): 0分:神经功能正常; 1分:轻度神经功能缺损(提尾时左前肢屈曲); 2分:中度神经功能缺损(行走时向左侧转圈); 3分:中度神经功能缺损(向左侧倾斜); 4分:无自发行走,意识减退; 5分:与缺血有关的死亡。 4.平衡木试验(Beam Balance Test,BBT): 把大鼠置于一宽1.5cm的木条上。木条一端悬空,另一端固定于一块40x40cm的平板中心,以防止大鼠从木条上爬到桌面上使实验失败。木条下备有软垫以防大鼠掉下时跌伤。根据2分钟内大鼠的平衡能力行神经学评分。正常大鼠的平衡能力在1-2分钟。 平衡试验评分标准: 1在木条上站稳,无摇晃,持续2分钟 2在木条上站稳,左右摇晃,未滑下,持续2分钟 3在木条上站立,下滑至一侧,未掉下,持续2分钟 4在木条上站立不到2分钟即从木条上掉下 5试图在木条上站稳、但在数秒钟即掉下 6无任何站立能力

5.抬高身体摇摆试验(Elevated Body Swing Test,EBST): 用于测量运动不对称,EBST测量时首先用手提起大鼠的尾根部,大鼠头部悬垂距平面5cm左右,这时大鼠头部会向左侧或右侧旋转,向单测旋转的角度大于100时为计数的标准,记录旋转的方向和角度,一次试验后让大鼠休息1min,再进行下一次实验,重复试验20次,记录总的次数和方向。 6.一次性被动回避平台试验(Step-down Passive Avoidance Test,SDPAT)是一种用于研究记忆的简 单行为模型,主要适用于研究记忆的巩固(memory consolidation)和记忆的保持 (memory retention)。该模型含有一定的空间记忆成份,试验箱是一个长方形的封闭空间,高为60cm,箱内有一较小的平台9cm X9cm,高出底面约2cm,动物只能不十分舒服地坚持在平台上,如跑下平台(铜棒,通电,30V)即遭到电击。训练过程是这样的:首先把动物放在平台上,大鼠一般在平台上只能停留几分钟,就会跑下来,但由于底面的金属条是通电的,大鼠在寻找一段时间后,能够找回平台。这时第一次试验结束,24h后,再次把大鼠放在平台上,这时底面的金属条并不通电,记录大鼠 在平台上滞留的时间,根据测试间隔时间的长短和在平台上滞留时间的多少来判定大鼠对上次电击的记忆保持能力。 7.水迷宫试验(Water Maze Test,WMT): 用于测量大鼠空间学习能力。每组于移植后的第7周进行。在相同室温(25±2)0C和象限条件下,将3组动物连续训练4d,2次/d,每次限定时间为120s,超过120s仍找不到平台者记为未找到平台,2次间隔为10min,第5天测试。 Bederson评分四个功能等级: 0分:无神经损伤症状 1分:悬尾实验不能完全伸展对侧前爪 2分:前肢抵抗对侧推力能力下降? 3分:向对侧转圈

浅论不同神经功能评分标准在小鼠EAE模型评价中的比较

浅论不同神经功能评分标准在小鼠 EAE模型评价中的比较 【摘要】目的:比较不同的神经功能损伤评分标准对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 性脑脊髓炎运动功能障碍评估的效能。方法:应用MOG35-55多肽加完全福氏佐剂乳化后 免疫20只C57BL/6小鼠,复制EAE小鼠模型,并使用3种不同的评分标准观察和评估实验动物的发病情况,对实验小鼠在发病初期、高峰期的神经功能障碍进行定量的功能损伤评价。结果:3种评分标准比较,在发 病初期,15分法和7分法评估神经损伤症状的敏感性相当,比5分法高;高峰期,以症状评分与病理评分的相关性程度来比较3种评分法的效度,15分法效度最高,7分法次之。结论:Weaver’s 15分法评价EAE模型神经功能损伤症状,具有明显的优势,推荐作为今后EAE研究的首选评分法。 【关键词】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动物模型评分标准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several methods of clinical assessment standards in mice model of EAE. Methods: The mice models of 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 (EAE) were established,and the neural symptoms and pathological changes were observed. Three clinical assessment methods,including 5-point,7-point and 15-point,were used to assess neurological function. Results: On the early onset,7-point,the 15-point disease score scales were more sensitivity than 5-point score scale to the incidence of disease. And the 15-point disease score scale was strongly correlated with pathological changes on EAE model and had good validity. Conclusion: The 15-point disease score scale has a obvious dominance for the assessment of the sympton of the neurological function. Therefore,the 15-point disease score scale is recommended as the first method

MCAO神经行为学评价

MCAO造模后行为学评定小结 MCAO后大鼠行为学评定方法比较 在对MCAO后大鼠进行行为学评定(behavior test)的十分重要,对其评定的方法也颇多,但究竟那种方法更适用,目前未有人进行过比较。为了合理选择MCAO后的评定方法,如下对目前常用的几种行为学评定方法进行比较。 行为学检查方法:由3位参加试验的人员分别以单盲法对试验的大鼠进行打分和记录.然后将3组的记分结果进行平均后的得分进行统计计算。(国内) 由一个对试验实施过程不了解的观察者对大鼠进行行为学评测。评测续贯进行。如果大鼠在一次评测中出现恰当的行为,而以后却未出现,按前者记分。(国外) 1. 神经行为学检查 Longa评分法 2.Berderson评分法姿势反射测验(postural reflex test) 3. 攀绳实验 4.网屏测验(screen test) 5.肢体放置测验(limb-placement test)Elicited Forelimb Placing 6.开野试验(Open-Field法)测定行为 7.MNSS 8.转动杆测验(rotating pole test) 9.Rotation 10.肢体对称试验评分法 11. rotarod test 12. adhesive-removal somatosensory test 13.Spontaneous Activity 14.Symmetry in the Movement of Four Limbs 15.Forepaw Outstretching 16.Climbing 17.Body Proprioception 18. Response to Vibrissae Touch 改善记忆作用 1.跳台试验

9、神经系统查体考核评分标准

神经系统体格检查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标准分100分) 考号:姓名: 项目评分标准标准分实得分 1.查体前准备(5分)1.查体前准备5分1)仪表端庄,着装整洁,站于患者右侧(1分); 2)患者体位正确(1分); 3)自我介绍,告知检查目的、内容、消除顾虑,取得同意和配合(1分);4)准备查体物品(听诊器、叩诊锤、音叉、棉签等)(1分); 5)手卫生(1分)。 2.神经系统体格检查 步骤(80分)2.1 一般检查 10分1)意识状态(1分); 2)体味及呼吸气味(1分); 3)发育及体型(1分); 4)营养状态(1分); 5)面容表情(1分); 6)语言、语调、语态和构音(1分); 7)姿势与步态(1分); 8)认知功能检查:记忆力、计算力、定向力检查(3分) 2.2颅神经检查22分1)嗅神经(1分); 2)视神经:(1)视力(2)视野(3)眼底(3分); 3)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 (1)外观(1分); (2)眼球运动:是否受限及程度和方向、复视、眼震(2分); (3)瞳孔及其反射(1分)。 4)三叉神经:混合神经 (1)面部感觉(1分); (2)咀嚼肌运动:肌容积、颞肌咬肌肌力、翼状肌肌力(1分); (3)反射:角膜反射、下颌反射(1分);

5)面神经: (1)面肌运动:观察额纹、眼裂、鼻唇沟、口角,有无痉挛,然后做皱眉、瞬目、示齿、鼓腮、吹哨(1分); (2)味觉:舌前2/3味觉(1分); (3)反射:角膜反射(同三叉神经中)掌颌反射(1分); (4)副交感神经:膝状神经节病变泪液减少(1分)。 6)位听神经: (1)蜗神经:听力,Rinne试验(比较骨导与气导的听敏度)。Weber试验,比较双侧骨导(1分); (2)前庭神经:观察自发症状,冷水试验和转椅试验(1分); 7)舌咽神经、迷走神经 (1)运动:发“啊”音,软腭抬举、腭垂是否偏斜(1分); (2)感觉:触及咽喉壁粘膜,询问感觉(1分); (3)味觉:舌后1/3味觉(1分); (4)反射:咽反射(1分)。 8)副神经:向对侧转颈和同侧耸肩(1分); 9)舌下神经:伸舌有无偏斜、舌肌萎缩、肌束颤动(1分)。 2.3运动系统检查15分 1)肌容积:比较双侧对称部位肌肉体积,周径相差大于1cm为异常(1分);2)肌张力检查:嘱患者肌肉放松,触摸感觉肌肉硬度,并被动屈伸肢体感知阻力(2分); 3)肌力检查:嘱患者做肢体屈伸动作,检查者从相反方向给予阻力,测试患者对抗阻力的克服力量,两侧比较(6分); 4)不自主运动:舞蹈样动作,手足徐动,震颤等。以及出现的部位、范围、程度(2分); 5)共济运动 (1)指鼻试验(1分); (2)跟膝胫试验(1分); (3)轮替动作(1分); (4)闭目难立征(1分)。 6)膀胱叩诊:在耻骨联合上方进行,从上往下,由鼓音转浊音,判断膀胱充盈情况(2分)。 2.4感觉系统检查10分 1)浅感觉:痛觉(1分);触觉(1分);温度觉(1分); 2)深感觉:运动觉(1分);位置觉(1分);振动觉(1分); 3)复合(皮层)感觉:定位觉(1分);两点辨别觉(1分);图形觉(1分);实体觉(1分); 2.5反射检查23分 1)深反射检查: 肱二头肌反射(1分);肱三头肌反射(1分);挠骨膜反射(1分);膝反射(1分);踝反射(1分);阵挛:髌阵挛,踝阵挛(1分);霍夫曼征(1分)。

神经系统检查方法

教案(课时计划)

第八节神经功能评估 神经功能评估主要包括脑神经、运动功能、感觉功能、神经反射以及自主神经功能评估。评估时注意不能忽视意识状态和精神状态的评估。 一、脑神经 二、感觉功能 感觉包括浅感觉、深感觉和复合感觉。 (一)浅感觉 浅感觉感受器位于皮肤和黏膜。包括痛觉、触觉、温度觉。 1.痛觉用大头针轻刺评估对象皮肤,来判断痛觉是否异常。 2.触觉用棉絮或软纸片轻触评估对象皮肤或黏膜,判断触觉是否异常。 3.温度觉用盛有热水(40 ~50℃)与冷水(5~10℃)的试管,分别触及评估对象皮肤,来判断温度觉是否异常。 (二)深感觉 深感觉是来自肌肉、肌腱和关节等深部组织的感觉。 1.位置觉嘱评估对象闭目,评估者将其肢体放于某一位置,嘱病人说出所放位置,或用另一肢体模仿。 2.运动觉嘱评估对象闭目,评估者轻夹病人的手指或脚趾向上、下作伸屈动作,让其说出手指或脚趾活动方向。 3.震动觉将C128震动音叉柄端,放于评估对象肢体的骨隆起处(如内踝或外踝及桡骨茎突等),询问病人有无震动感觉,并注意感受时间,同时作好两侧对比。 (三)复合感觉 复合感觉又称皮层感觉,是经过大脑皮层的分析和综合来完成的感觉。评估时必须嘱评估对象闭目。常用方法有: 1.体表图形觉用钝物在评估对象皮肤上画出简单的图形(如圆形、方形及三角形),让其辨别并回答,左、右对称部位对比。 2.实体觉将熟悉的某种物品(如硬币、纽扣、钥匙等),置于评估对象的手中,让其辨别回答物品的大小、形状、名称及质地等。 3.两点辨别觉用分开的双脚规同时放置于评估对象皮肤上,如评估对象有两点感觉,再将双脚规距离缩小,直至其感觉到一点为止。身体各部位对两点辨别感觉灵敏度不同,以鼻尖、舌尖、手指最敏感,四肢近端和躯干最差。 4.皮肤定位觉评估者用手指轻触评估对象皮肤某处,让其指出被触部位,皮肤定位觉障碍见于皮质病变。 三、运动功能 运动包括随意运动和不随意运动,随意运动受大脑皮层运动区支配,由锥体束司理,不随意运动由锥体外系和小脑司理。 (一)肌力 l.肌力肌力是评估对象主动运动时肌肉的收缩力。嘱评估对象做肢体运动,观察肢体肌肉的收缩力量、运动幅度及速度,也可从相反的方向测试评估对象对阻力的克服力量。注意两侧肢体的对比,两侧力量显著差异时有重要意义。肌力的记录采用0~5级分级法。 0级:完全瘫痪。 1级:肌肉可收缩,但无肢体活动。 2级:肢体能在床面上移动,但不能抬起。

神经系统护理评估

神经系统护理评估 目的: 1.评估患者神经系统功能及变化。 2.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治疗或治疗的效果。 相关理论知识: 1.神经系统包括由脑和脊髓组成的中枢部,以及与之相连的周围神经即脑神经、脊神经和内脏神经。 2.神经系统是人体结构和功能最复杂的系统,在体内起主导作用。其功能是:控制和调节其他系统的活动,使人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维持机体与外环境之间的统一。 3.神经系统评估是护理系统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准确的神经系统评估,可以判断神经系统的功能及变化,为进一步诊断、治疗提供资料,也可以为患者的抢救赢得宝贵的时间。 4.GCS—Glasgow昏迷评分表评定患者睁眼、言语及运动三方面的反应,根据所得评分高低可以反应意识障碍的程度。积分越低,表示意识障碍越严重。 5.本操作适用于需要严密观察神志、瞳孔、肌力变化的神经内外科患者。

1.神经系统评估要求准确性较高,需要护患双方的充分信任与合作。 2.评估过程中可能会对患者造成不适,但却可以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 3.在评估过程中,需家属共同协助护士防止患者发生拔管、坠床、伤人等意外情况。 4.指导家属:患者出现意识程度下降,如难以唤醒、鼾声加重、大小便控制力下降和烦躁不安、剧烈头痛、呕吐等情况,及时告诉护士。 护理记录: 1.结果记录在ICU的重症记录单和神经系统的重症记录单上。 2.需记录:GCS总分、各分项分数、瞳孔大小、对光反射、肢体肌力、生命体征及其他所发现的阳性症状和体征。 3.护士签名及日期、时间。

神经内科护理床边体格检查流程 1.自我介绍,必要时放下同侧床栏。 2.询问睡眠情况,关注病人情绪。 3. 神经系统:神志,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应。 4. 口腔粘膜情况:观察有无出血,破损,白斑等。 5. 呼吸系统: ·要求听诊器紧贴病人皮肤,勿隔衣操作。 ·双侧对称听诊,听诊区域前胸为肺尖,肺中部,肺底部,后胸为两侧肩胛骨下端,两侧肺底部。 ·听诊时嘱病人做深呼吸,听诊时间1—2个呼吸回合。 ·有无咳嗽,咳痰,胸闷,咯血,气急等。 6. 循环系统:听诊心尖部心律及心率,有无心脏杂音,测脉搏。 7. 评估双上肢肌力,双手握力,双侧手指毛细血管充盈度。 8. 全身皮肤情况:特别是骨隆突部位,如后枕,耳廓,肩胛骨,尾骶部,足跟部,双侧踝部等。 9. 消化系统: ·视诊:观察腹部有无包块等。 ·听诊:以脐为中心,划十字,分为4个象限,分别听诊肠鸣音,每个象限听到一次即可,最后一个象限听诊1分钟。 ·触诊:从左下腹开始。 ·询问有无腹痛,腹胀,大便情况等。 10.泌尿系统:关注尿色,尿量等。 11.检查下肢肌力。 12.水肿:找到胫骨前端,用大拇指按压,检查有无水肿,同法按压双侧内外踝。 13.检查双侧足背动脉。 14.将双手放置患者足底,嘱患者用力蹬检查者,检查双下肢的力量。 15.对有留置针的患者,应该评估留针的部位,有无红肿痛,留置时间等;有引流管的患 者,检查敷料,引流管有无扭曲,折叠,引流量,色,性状等。 16.此流程为体检的基本过程,在体检过程中,应该根据病人的病情有针对性地再仔细询 问及检查,总的原则视具体情况而定。 附:神经内科病人根据不同病种体格检查的重点: ·脑梗塞:神志,瞳孔,面舌瘫,咽反射,肌力,肌张力,全身皮肤特别是骨隆突部位,深浅感觉,平衡能力(能够下床活动的病人),足背动脉等。 ·重症肌无力:咽反射,延髓肌,颈肌,呼吸机,四肢骨骼肌等。 ·格林—巴利综合征:面瘫,咽反射,深浅感觉。 ·癫痫:全身皮肤粘膜,包括口腔粘膜。 ·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膜刺激征,睡眠,大便情况。 ·帕金森氏病:咽反射,震颤,面部表情,肌张力,步态,大小便情况等。

小鼠脑缺血神经功能障碍行为学评价的研究进展

小鼠脑缺血神经功能障碍行为学评价的研究进展 高志, 赵海苹, 罗玉敏, 吉训明1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脑血管病研究室,北京100053) 【摘要】在脑缺血及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中,小鼠的可逆性大脑中动脉阻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应用广泛。除了测量脑梗死体积外,神经功能缺损的行为学评价也是判定脑缺血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其评价指标大多移植于大鼠的评价体系,方法较多,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本文对小鼠脑缺血后神经功能损伤的行为学评价方法及各自的优缺点及侧重点做一综述。 【关键词】脑缺血;小鼠;行为学评价 The Behavioral Testing in Mice After cerebral ischemia GAO Zhi, ZHAO Hai-ping, LUO Yu-min, JI Xunming1(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Research Institute, Xuanwu Hospital,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53, China) 【Abstract】The mouse model of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MCAO) is applied in the research of cerebral ischemia and reperfusion widely. In addition to measuring infarction volume, behavioral evaluation of functional neurological deficit is also an important indicator in estimating the severity of stroke. Existing tests are mostly transplanted from rat evaluation system. There are many different tests being used, and no unified standard. This review describes the advantage and disadvantage of most commonly used behavior tests in mouse model of ischemia. 【Key words】Cerebral ischemia;mice;behavior test 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及高致死率的疾病。在脑缺血及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中,最常使用大鼠或者小鼠的可逆性大脑中动脉阻塞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01028, 81071058, 30770743)。 [作者简介]高志(1986-),男,硕士生。主要研究方向:脑卒中机制,E-mail: gaozhi1008@https://www.doczj.com/doc/6a15734227.html,。 [通讯作者]吉训明,E-mail: jixm@https://www.doczj.com/doc/6a15734227.html,。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