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张方子——通督活血汤,打通督脉,治颈椎、腰椎、椎管狭窄、腰腿疼痛!

一张方子——通督活血汤,打通督脉,治颈椎、腰椎、椎管狭窄、腰腿疼痛!

一张方子——通督活血汤,打通督脉,治颈椎、腰椎、椎管狭

窄、腰腿疼痛!

1

在武侠小说中经常会听到“任督二脉”,一些武林高手,打通“任督二脉”以后,仿佛就能功力大增,不仅能飞檐走壁,甚至摘叶飞花即可伤人。恰巧在中医界也有这么一个能打通人体“督脉”的方子。但它不是什么武功秘籍,不会让你拥有绝世武功。但这个方子是治疗一些脊柱疾病非常好的方子。如,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及急慢性腰腿疼痛,间歇性跛行迁延不愈,大小便障碍等……这里要注意一下,急慢性腰腿疼痛,这个范围可就广了,几乎包含所有腰椎引起的疾病。至于“间歇性跛行”,这个大家可能不好理解,这个主要是指它的症状。“间歇性跛行”迁延不愈,一般表现就是,走路是正常的,步伐也是正常,但走不了多远就会腰酸,僵硬,甚至麻木、疼痛,(严重者不到百米)就要停下休息片刻。有的甚至影响到坐骨神经,大腿小腿,腿跟,伴有放射性疼痛,至于大小便障碍,简单的说就是神经压迫。其实包括,腰椎间盘退行性变、椎间盘突出、膨出、强直性脊柱炎、强直性骶髂关节炎、腰椎肥大、增生等等……都可能引起神经压迫,出现“间歇性跛行”。

2

首先,腰椎管狭窄,或肥大,这类退行性改变,是骨骼的一种老化,人到了一定年龄都可能出现的问题,就像人老了会长白发,长皱纹一样。其次,就是椎间盘突出、膨出、增生、劳损、压迫到神经等…,多由长期地久坐,或外力外伤所引起的……这一点年轻人会居多。古人云,劳其筋骨老易治,养尊处优者难医。我没看,现在年轻人,懒懒散散的,有的坐绝不站,能躺着绝不坐,东倒西歪的。其不知,久坐动少,经络闭塞,伤筋伤骨。

而这些问题在中医看来都是淤血聚集,经络闭塞,“督脉”不通

所致。督脉位于人体的背部,背为阳,而这个“督”又有“总督”的意思,是统领一身阳气的一条经脉。因此,督脉又有“阳脉之海”的说法。督脉,是全身阳气聚集和运行的通道,而阳气的根就在于肾。如今肾精不足,阳气亏虚,督脉不通,不通则痛。瘀血内生,气不通则麻,血不通则木,气血瘀滞,就酸麻胀痛,自然就腰腿乏力、走不远路、跛行。

3

《通督活血汤》全方由:黄芪18克、当归9克、丹参18克、杜仲9克、没药9克、地龙9克、苏木9克、泽兰叶9克、狗脊12克、鹿角片18克。接下来就跟着小编来解读这个方子的搭配思路。这个方子基本分两步走,第一步,活血化瘀,通督脉;第二步就是,补肝肾,强筋骨,壮腰膝。用当归、丹参、苏木、泽兰、没药活血化瘀。当归就不用多说了,补血第一药,血足了才有可能活血;丹参活血行瘀,苏木、泽兰化瘀行滞;没药活血止痛;这些基本都是骨伤科常用药,无论外伤或内伤,只要出现瘀血疼痛,基本都会用到这几味药。当然气行则血行,用一味黄芪做为补气之用,气为血之帅嘛。如果没有黄芪的推动,前面这些血药就很难发挥其应有的功效。

地龙通经络,地龙就是蚯蚓的一种,僵硬的土地,没法种植,只要把蚯蚓放进去,它就会给你钻洞,把土地松一松。无论你椎管狭窄,还是突出、增生,压迫神经,地龙都可以把它钻透,打通。除此之外,地龙还可以修复经络。以前我们挖蚯蚓的时候,把它斩断,斩成一节一节的,然后在放回土里,它每一节又能各自成活。可见地龙修复经络的能力也是非常强的。用它入药,不仅能通经络,还能修复我们受损的经络。这样一来,气足了,就不会麻麻,血足了就不会木木的,经络通了,自然通则不痛,算麻胀痛就好了。接下来第二步就是用,鹿角片、狗脊、杜仲,三味药来补肝肾,强筋骨,壮腰膝。

鹿角片,是鹿头顶至阳会聚长出来的,补肝肾,壮阳,及其通督脉,督脉阳气一盛,脊背就不凉了,且阳主动,僵硬酸麻,自然就化解了。

狗脊,又称金毛狗脊,因外表有金色的毛而得其美名,狗脊最主要的也是补肝肾通督脉的,有补肝肾,强筋骨,去风湿而蠲痹痛。一般碰到很顽固的杰哥都会加,狗脊、鹿角的。

杜仲,是杜仲树的皮,你把它扯断,丝还是连着,像腰痛,痛的要断了,就要用杜仲。在《仁斋直指方》是这样记载的杜仲的。凡下焦虚,非杜仲不补,下焦湿,非杜仲不利,腰膝痛,非杜仲不除,足胫酸,非杜仲不去。可见杜仲补肝肾,强筋骨,壮腰膝治腰腿疼痛效果非常好。最后就是这个方子的加减:若湿邪重的,加苍术、防己、萆薢。湿重一般表现为,舌苔白腻,口不渴,或口渴不想引水瘀血重的,加桃仁、元胡或三七。瘀血重造成的疼痛,一般是固定不移,表现为刺痛。下肢痿痹麻木,加牛膝、木瓜;风湿走窜,加羌活、独活或威灵仙、秦艽、防风等…反正根据自己的症状加减。

一张方子——通督活血汤,打通督脉,治颈椎、腰椎、椎管狭窄、腰腿疼痛!

一张方子——通督活血汤,打通督脉,治颈椎、腰椎、椎管狭 窄、腰腿疼痛! 1 在武侠小说中经常会听到“任督二脉”,一些武林高手,打通“任督二脉”以后,仿佛就能功力大增,不仅能飞檐走壁,甚至摘叶飞花即可伤人。恰巧在中医界也有这么一个能打通人体“督脉”的方子。但它不是什么武功秘籍,不会让你拥有绝世武功。但这个方子是治疗一些脊柱疾病非常好的方子。如,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及急慢性腰腿疼痛,间歇性跛行迁延不愈,大小便障碍等……这里要注意一下,急慢性腰腿疼痛,这个范围可就广了,几乎包含所有腰椎引起的疾病。至于“间歇性跛行”,这个大家可能不好理解,这个主要是指它的症状。“间歇性跛行”迁延不愈,一般表现就是,走路是正常的,步伐也是正常,但走不了多远就会腰酸,僵硬,甚至麻木、疼痛,(严重者不到百米)就要停下休息片刻。有的甚至影响到坐骨神经,大腿小腿,腿跟,伴有放射性疼痛,至于大小便障碍,简单的说就是神经压迫。其实包括,腰椎间盘退行性变、椎间盘突出、膨出、强直性脊柱炎、强直性骶髂关节炎、腰椎肥大、增生等等……都可能引起神经压迫,出现“间歇性跛行”。 2 首先,腰椎管狭窄,或肥大,这类退行性改变,是骨骼的一种老化,人到了一定年龄都可能出现的问题,就像人老了会长白发,长皱纹一样。其次,就是椎间盘突出、膨出、增生、劳损、压迫到神经等…,多由长期地久坐,或外力外伤所引起的……这一点年轻人会居多。古人云,劳其筋骨老易治,养尊处优者难医。我没看,现在年轻人,懒懒散散的,有的坐绝不站,能躺着绝不坐,东倒西歪的。其不知,久坐动少,经络闭塞,伤筋伤骨。 而这些问题在中医看来都是淤血聚集,经络闭塞,“督脉”不通

胡光医师针方要诀98053

《针方要诀》参考资料之一 ━胡光医师临床治验医案、医话中经常使用的或曾经使用过的传统组穴、董氏奇穴组穴以及治验增补组穴 一.头面部组穴 (一)镇逆组穴: 此组穴为韩汝训教授妙用之攒竹穴和印堂上三分董氏奇 穴之镇静穴组成,三穴合为镇逆穴。 治疗范围:咳逆、喘息气逆、顽固呃逆、一切气机上逆诸症 及忧郁症、强迫症、疑病症、洁癖等。 治验应用:1.神经官能症、梅核气加失音穴或梅核点 2.喘息加重子穴、重仙穴、小间穴、大间穴、浮间穴、外间穴 3.奔豚气加膻中穴或开四关 (二)同步组穴:此组穴分为小同步、中同步、大同步三部分。 1.小同步为风池穴、完骨穴、天柱穴 2.中同步为百会、风池穴、完骨穴、天柱穴 3.大同步为百会穴、四神聪穴、风池穴、完骨穴、天柱穴、上星穴(或 神庭穴)、头维穴、率谷穴、印堂穴或加舌下三针。 治验应用:1.神经官能症(加中白穴、下白穴、肾关穴、心门穴) 2.血管性痴呆;早老性痴呆;脑萎缩卒中后遗症;嗜睡症(加三重穴) 3.帕金森病或症(加配灵骨穴、大白穴、三重穴或上三黄、下三皇) 4.精神分裂症(加1.怪三针、2.丰隆穴、3.少泽放血) 5.癫痫(临症加减) 二.腹部组穴 (一)新老十针: 学习参照金针王乐亭前辈的理论和老十针及老实针的应用,推 广并发挥已扩大其治疗范围。 取穴详解:神阙上下左右1.5—2寸等分点加右日月穴和开四关。 外老十针为以上穴位加子宫穴

临床应用及治验疾病: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萎缩性胃 炎、胃肠神经官能症、慢性胆囊炎、慢性肝炎、慢性胰腺炎。 1.治胃下垂、肾下垂加百会穴 2.治肾下垂、膀胱下垂、子宫下垂改为外老十针 3.治疗不育症、不孕症:外老十针加妇科穴、还巢穴 4.用于中风后遗症长期针灸调整期和久治不愈面神经坏死期面麻 分为两种刺法:1.重刺日月,轻刺中州(柴胡疏肝散症;逍遥散症) 2.重刺中州,轻刺日月(补中益气汤症;归脾汤症) 提示:运用见肝之病当先实脾的思想和脾胃论的学术思路 三.腰背部组穴 (一)华佗夹脊: 颈段、胸段、腰段、骶段,按宋冠生老师刺法,分为盘龙刺、 花盆刺,28对穴之详述 治疗范围: 1.脑血管疾患、帕金森病、假球麻痹、真球麻痹:颈段挟脊配 风池、完骨、天柱 2.胸痹(胸痛及冠心病):胸段挟脊加中白、下白肾关、心门 3.脾胃病:脾胃段挟脊加新老十针;足三里;火菊;火连;火散 4.萎缩性胃炎、慢性胰腺炎、胆囊炎、胆结石:脾胃段挟脊加 火主;火硬深透阳陵 5.妇科疾患:腰骶段挟脊加外老十针;妇科穴;还巢穴 6.用于胃下垂消瘦或肥胖病,调节下丘脑腹内侧核,腹外侧核的饱食、 饿食中枢;配风池、完骨、天柱及外老十针用于改善人体素质;调督 脉、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加中、下白穴;肾关穴;心门穴。 四.上肢部组穴 (一)制污穴: 治疗恶血不出、脓口不收、久年恶疮、褥疮久不收口。

治疗颈椎病祖传特效方

*治疗颈椎病祖传特效方 : 黄芪15克黄柏6克白芍6克蔓荆子9克党参16克葛根9克升麻克炙甘草3克每天一剂,水煎2次分2次服,有特效。一般病人五剂就基本痊愈了!如果将来又发作了,可再服五剂。 颈椎增生祖传经验方: 黄芪30克,鸡血藤30克,干地黄20克,补骨脂15克,骨碎补,菟丝子,狗脊,川断,枸杞子,当归,白芍,川芎,葛根各12克。每日一剂,水煎2次分2次服,本方已使用3代,效果如神! ?治疗颈椎病的偏方治疗颈椎病值得珍藏的偏方 全蝎10克,娱蚣2条、乌梢蛇,鹿衔草、当归、川芎、自然铜各15克。每日一剂,水煎2次取药汁混合,分2次服。 白芍30克,葛根,威灵仙,鸡血藤各20克,甘草6克。炙蜈蚣2条或全蝎8克(研未分3次冲药汤服)。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颈椎病奇效验方:让颈椎病见鬼去吧。 葛根50克、秦艽40克、威灵仙、羌活、苍术、白芷、王不留、制乳香、制没药各30克、麻黄、桂枝、骨碎补、当归、川芎、防风、甘草各20克、白酒五斤浸泡半月。每服20毫升,疗效相当好。羌防灵仙走膀胱经而善疗痹止疼,葛根舒筋活络,归芎乳没活血通络止疼。我曾经有很厉害的颈椎病,内服外用针灸理疗都用了,效果不理想,后来我学了中医,知道伤寒论的桂枝加葛根汤可以治疗颈椎病,我就连续喝了半月,效不足言,脖子还是难受的很,一次路过针灸科,无意看到了膀胱经的挂图,心中顿生灵感,我想颈项部正是此经啊,于是我便试着开了个方,试试看,结果没想一剂知,五剂若失十余剂至今未发,到临床后每遇颈椎病便开此方,均收良效。?为了方便服用,现做成药酒。 用自制药袋治愈多年的颈椎病?????? 用药袋治颈椎病的神效绝方 - xfrdf...? 颈椎病患者一般除了颈部疼痛外,后背和肩部也会痛。一般的疗法是做牵引和按摩。但大都效果甚微。有一个简单的自制药袋的方法可以治愈您多年的颈椎病。方法:当归、

精选民间的骨科秘方验方

精选民间的骨科秘方验方 精选民间的骨科秘方验方精选民间的骨科秘方验方手脚断只连少许皮能痊愈股骨头坏死秘方会自发热的中药外敷散四味药治好俺老伴的风湿滑膜炎能解决、大黄米加芥末!五代祖传骨科秘方颈椎病奇效良方颈肩腰腿痛、秘方很管用!仁炟法师推荐的治风湿秘方消肿止痛偏方:黄豆醋糊三两韭菜籽治好肩周炎著名骨科专家林如高给我师的秘方伤筋外洗验方——非常好用仙方接骨散止痛消炎排脓生肌--神效膏核桃泡酒治劳伤腰痛有效仙方接骨灵膏:骨结核、蛤蟆烟叶来愈合!类风湿变形、狗骨头祛病!羊头骨泡酒、颈椎病摆手!脚顶硬物治腿抽筋三种果核治糖尿病吊单杠、睡硬板可以治腰突三种药片治好俺的痛风风湿疼痛外用方!落枕不能动、鞋底来搞定!腰椎间盘、就怕土元!肩周炎、治好并不难!.骨质增生、一方轻松!.仙人掌治足跟痛.外敷治疗脚跟痛!.急性腰扭伤临床验方!.老苍子治风湿效果真不错.治疗骨髓炎的专利祖传秘方.腰间盘突出偏方.味药治好股骨头坏死.鸡蛋泡醋喝能治肩周炎.种材料治好骨刺.蝎子泡酒可治风湿病.颈椎病不用怕,啤酒瓶对付它!.老父亲还有一个治疗骨伤的祖传方.吃了天偏方腰疼病好了.小偏方治好俺媳

妇风湿病.“火疗,治好俺的风寒腿〞.个土鳖治好足跟痛.汉三七泡水可治骨股头坏死.个月治好腰突病.腰突无需手术、一方解除痛苦!.关节炎、骨刺偏方.骨质增生,本人献方.药物鞋垫治疗脚跟疼!.崴脚消肿偏方.跌打丸配白酒可治腱鞘炎.治疗手指僵硬肿胀泡手特效偏方.薛氏祖传秘方〔手掌痛〕.羊草配红花可以治崴脚.四种材料一周治好肩周炎.椎间盘突出的外用绝妙方.治腿抽筋见效最快的中医妙方.眩晕汤治疗颈椎病眩晕.奇!“苍耳草〞治好几十年的风湿病!.颈椎骨质增生,老壮医特献方!.皂角刺泡酒、颈椎病逃走!.跌打奇方(分钟止痛,分钟消肿).三代家传麻痛灵治风湿疼痛麻木百发百中.风湿腰疼久不愈小方也可顽疾去.治跌打损伤淤肿偏方.两个偏方俩月治好痛风.自制小偏方治好类风湿.白酒点燃、治疗腱鞘炎!.花椒食盐泡酒治肩周炎.按摩穴位治落枕.花椒泡酒赶走肩周炎.寥刁竹煮瘦肉巧治风湿痛.白酒泡指甲花治扭伤.点燃高度酒治损伤.艾叶水可治类风湿.白醋透骨草可治膝关节疼痛.早起含姜预防感冒.艾条大蒜熏消指关节肿.云南白药消褥疮[精].芝麻核桃酒赶跑腰疼.我用老陈醋治好了足跟痛.得了肩周炎不妨刮刮痧.芥末油治手脚麻木.特制米酒喝走坐骨神经痛.“特制姜水〞赶跑脚跟疼.陈醋泡走脚跟疼.药物+饮食治疗痛风.治疗腿脚疼痛有妙招.腰背酸痛试试醋蛋.仨法并用治好骨质增生.粗盐加热赶走腿疼.热敷食疗除疼痛.醋浇热砖“熏跑〞骨刺.中药水熏跑骨刺.颈椎不舒服,做个“豆枕

打通颈椎、胸椎和腰椎...

打通颈椎、胸椎和腰椎... 打通颈椎、胸椎和腰椎,这个方子相当精妙 原创温暖中医 今天这篇文章,我想跟大家聊聊脊柱问题。 话说有这么一位老太太,身子骨一向硬朗,可就是从年前开始,逐渐感觉腰部啊不舒服,究竟怎么个不舒服,老人家也说不好,似乎是有点酸,有点胀,还有点疼。 这种感觉在劳累过后更加明显,甚至能从后腰一直延伸到小腿。 到后面就连走路也跟着受影响,走一会儿那腰腿就酸疼的厉害,就得停下来歇歇,奇怪的是,歇一会儿又好了,起来再走两步吧,不适感又出现了。 这下,老太太可犯了愁,就在家人的陪同下到医院做了个检查,检查结果是腰椎管狭窄。 医生的建议是手术,老太太不肯。 问,中医能不能治? 下面我就把这张方子写下来,以供各位参考。 方药如下:黄芪18克、当归9克、丹参18克、杜仲9克、没药9克、地龙9克、苏木9克、泽兰叶9克、狗脊12克、鹿角片18克 方子的主人叫李同生,这位李老先生可了不得,是骨伤名医,在骨病领域颇有建树,李老给自己的这张方子取名为通督活血汤。

顾名思义,专门通人的督脉。 那么,督脉为什么不通了呢? 因为有瘀血,所以要活血。 有朋友可能要问了,这和腰椎管狭窄,和脊柱又有什么关系呢? 你看这个督脉,在人体后背的正中线上,它就包括了颈椎到尾骨这一段,换句话说,督脉和人的脊柱基本是重合的。 所以现代医学所谓的腰椎管狭窄,在中医看来,可以简单的理解为督脉不通。 督脉被瘀血阻滞了,所以会酸胀、麻木、疼痛,从后腰开始,连带着腿脚也跟着不舒服。 再深究一下,为什么会有瘀血? 因为肾阳不足。古人管督脉叫阳气之海,它是全身阳气聚集和运行的通道,而阳气的起点在哪里,就在肾,肾阳不足,督脉不通,瘀血内生。 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肾主骨,肾阳不足,骨骼也要出问题,这都是有一定关联的。 肾阳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减弱,身体也开始走下坡路,所以腰椎管狭窄,本质上来讲是退行性病变,是骨骼的一种老化,就像人老了会长白发,长皱纹一样。

治疗腰突症的“强脊通督”法

治疗腰突症的“强脊通督”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痛病常见原因,多发病于青壮年,男性居多。中医学认为本病属于“腰痛”“痹症”的范畴。 引起腰痛病主要有三个方面病因:内因是肾气亏虚、气血不足;外因一是外伤、劳损,二是外邪入侵。骨正方可筋柔,运用强脊通督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气血同调、筋骨同治、防治结合,疗效显著。 督脉循身之背,入络于脑,总督一身之阳气,络一身之阴气。如果督脉脉气失调,就会出现“实则脊强,虚则头重”的病证,此是督脉经络之气受阻,清阳之气不能上升之故。 强脊通督法是以中医督脉(脊柱)为中心的基本理论做出发点,用整复脊柱关节错动手法及针药辨治、强脊功法训练,从而使督脉的气血条达、经络通畅、阴阳调和,进而消除病痛,恢复腰脊、颈部肌肉弹性,松解通利关节,改变腰脊、颈项部僵紧状态,增强神经传导,

促进恢复,消除恢复期残存症状,使受损组织在短期内获得生理恢复。 本法理论上以经络学说以及脏腑经络及脊柱具体部位的相关性为基础,通过经络辨证和脏腑辨证,应用强脊通督手法结合针药辨治和强脊功法训练,对脊柱错动的骨节加以整复。强脊通督法循督脉(脊柱)辨证施治,调理脊柱关节、疏通经络、通调督脉、振奋阳气、激发经气,最终使脊柱条达、督脉通畅、骨正筋柔、脏腑各司其职,此为正本清源、标本兼治的治疗手法。 临证中我们总结出强脊通督十三法:三步强脊法,按脊松枢法,寰枢端转法,牵颈折顶法,颈椎旋提法,提胸过伸法,腰椎旋转法(坐位与侧位法),腰骶侧扳法,过伸压盆法,手牵顶盆法,屈髋踢拉法,悬动拔牵法,督脉罐蜡灸。 强脊通督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运用的是三步强脊法。该手法施用的关键在于正确掌握操作程序步骤,手法轻重适宜,按穴准确。具体操作步骤与手法运用如下: 理筋 患者采用俯卧位。 揉法:沿腰背部顺行向下至小腿进行揉摩,沿受累的经络路线重点按揉至小腿三遍,以松解肌肉,改善受累区血液循环,恢复麻木区的神经组织,以放松身体,舒通经络使气血得以畅通。 推法:用双手掌根沿脊柱两侧自背部开始推至臀部三遍,以调达气血、疏通经络,使腰背肌肉得以放松调整。 推理法:沿大腿后侧顺行向下至跟腱进行推理三遍,使下肢整体气血流通、肌肉舒展。 整脊 坐位定点旋转复位法:患者端坐于方凳上,双手抱头,双足分开同肩膀宽,术者坐于患者背后,首先用触摸定位偏歪之腰椎棘突部位与移位方向,然后一手伸入偏歪侧的腋下,手掌压住颈后,者稍低头,同时助手固定患者下肢,术者另一手拇指顶住偏歪之棘突腋下之手扣住患者颈部令上身前屈45度的同时提拉以另一手之拇指为旋转中心作纵向旋转45度的同时向上牵引躯干,可听复位之弹响。

椎管灵、活血通督汤.腰椎管狭窄症

椎管灵、活血通督汤.腰椎管狭窄症 椎管灵 熟地黄、地鳖虫、川牛膝、丹参、土茯苓、甘草、泽泻、桂枝、陈皮、赤芍、制附子、胆南星 1.椎管灵方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机理探讨 (1)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寒湿痹阻证的病理特点 椎管狭窄症因有内因与外因,外因为风寒湿邪及外伤劳损,内因为正虚。本病主要病机多认为风寒湿入侵,经络痹阻,为标实之证,治疗本病大多从治标入手,常施祛风除湿、活血化瘀、舒筋止痛等法。然古人云“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诸病源候论· 风痹候》说:“ 痹者,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成痹,其状肌肉顽厚或疼痛,由人体虚,腠理丌,故受风邪也。”《医宗必 读》云:“ 有寒有湿,有风热,有挫闪,有淤血,有滞气,有痰积,皆标也,肾虚其本也” 。患者素体虚弱,为外邪所仪;既病之后,正不能驱邪外出,以至风寒湿之邪,得以逐渐深入,留连于腰腿筋骨血脉,阻遏气机,气停血瘀痰阻。故肾阳虚是根本,风寒湿侵袭、痰瘀交阻为其标。椎管狭窄症多病程迁延,虚实夹杂为其病理特点,非能以一点以盖之。肾阳虚弱、寒湿痰瘀交互为患。治宜扶正与祛邪兼顾,标本兼治,以“ 温通” 为治则。既温补肾阳,治病求本,扶正方可祛邪,又祛寒除湿、活血化瘀、通络止痛,邪去病方能安。 (2)椎管灵方解 该方温肾祛寒,活血化痰,通络止痛,用于肾阳素虚,寒湿痹着,痰瘀交阻者,本虚标实之证。方中制附子、桂枝益肾助阳、宣痹散寒、温经通络为主药;伍以地鳖虫破血逐瘀,丹参、赤芍化瘀止痛,泽泻、土茯苓利水渗湿,佐以熟地、牛膝滋阴,以防温通太过;胆南星燥湿化痰,陈皮以疏通气机,宽中健运。 该方重用温通之剂,如附子、桂枝等,充分体现治疗该病“ 重在温通” 的理念,不同于目前临床常用的祛风除湿、活血化瘀、舒筋止

活血通络汤结合椎间孔镜下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分析

活血通络汤结合椎间孔镜下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分 析 一、活血通络汤的药理作用 活血通络汤是一种由丹参、川芎、白芍、桃仁、红花等多种中草药组成的中药制剂。 据文献报道,活血通络汤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以下作用:①活血化瘀:活血通络汤中的 丹参、桃仁等药物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能够改善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血液循环,减轻疼 痛和炎症。②祛风通络:川芎、红花等药物能够祛风通络,改善患者的气血流通,缓解疼 痛和肌肉僵硬。③镇痛止痒:活血通络汤中的白芍、川芎等药物对痛感有一定抑制作用, 能够缓解疼痛和止痒。活血通络汤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 二、椎间孔镜下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优势 椎间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方式,相较于传统的开放手术具有以下优势:①创伤小:椎间孔镜手术通过微小的切口进入椎间盘,减少了对周围组织的损伤。②恢复快:椎间孔 镜手术术后疼痛轻、恢复快,患者术后可早期下床活动。③并发症少:椎间孔镜手术术后 出血少、感染率低,术后并发症少。椎间孔镜手术成为了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首选手术 方式。 近年来,许多临床研究表明,活血通络汤结合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 良好的临床疗效。一项针对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研究显示,活血通络汤结合椎间 孔镜手术组患者的术后疼痛缓解时间明显缩短,术后功能恢复较快,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较低。另一项对比研究表明,活血通络汤结合椎间孔镜手术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明显优 于单纯手术治疗组。还有研究表明活血通络汤结合椎间孔镜手术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伴随 的椎管狭窄和神经根复杂性的患者也有良好的疗效。 四、临床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活血通络汤结合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但在临床应 用中仍需根据患者个体化特点和病情进行综合施治。随着中医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 的不断探索和深入发展,相信活血通络汤结合椎间孔镜手术将会在未来得到更为广泛的应 用和推广。

治腰椎管狭窄症秘方

治腰椎管狭窄症秘方 治腰椎管狭窄症秘方 通脉活血汤 【来源】李同生,《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当归9克,黄芪、丹参各18克,泽兰叶、赤芍、杜仲各9克,金毛狗脊12克,鹿角片18克(另包),地龙、苏木各9克。 【用法】方中鹿角片另包,先煎30分钟,再与诸药同煎,沸后,文火煎50分钟,每日1剂药,水煎两次。分两次服用,每服150毫升左右,饭后两小时温服。 【功用】通督活血,补益肝肾。 【方解】方中当归、黄芪补气生血,为“饥因劳疫”所设;丹参去瘀生新、行而不破;赤芍祛瘀止痛,常与当归、黄芪相伍行瘀血滞,发散内外之风气;地龙走血分,能通血脉、利关节、消瘀滞、疗痹痛。以上诸药均有活血通经,消肿止痛之功效。鹿角益肾,行血消肿;杜仲温肾助阳,益精补髓,强筋壮骨;狗脊补肾壮腰,祛风定痛,此三味皆有填补奇经,壮腰益肾之力。综观全方,可收补益肝肾、通督活血之效。 【主治】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及急慢性腰腿疼痛,间歇性跛行迁延不愈,腰脊椎过伸试验阳性、相应神经节段的肌力及感觉减退,跟腱反射改变,二便障碍,马鞍区麻木。中医辨证属肾精亏乏,痹阻督脉者。 【加减】 本方适用于肾精亏乏,痹阻督脉者,若下肢痹顽痿废,麻木疼痛甚者,加牛膝、木瓜、五加皮各9克;兼有舌苔白腻,脉濡缓,口渴不欲饮,怠倦困乏,湿重者,酌加萆薢、苍术、防己各9克;兼有口渴欲饮,舌红少苔,脉弦细,面色红赤,阴虚火旺者,酌加炙黄柏、生地各9克,泻火坚阴、滋养肝肾;疼痛甚者,加乌梅、元胡各9克,广三七5克,活血祛瘀镇痛;兼有风湿、游走窜痛、痛无定处、顽麻不仁者,酌加威灵仙9克,防风6克,秦艽、羌活各9克。

【疗效】临床治疗103例,一般在15--30剂皆治愈 【附记】本方系李氏骨伤科祖传验方。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基本方,多种腰腿疼痛如腰椎间盘突出症、腰3横突综合征、慢性腰肌劳损等都可使用。 腰椎管狭窄治验 原发性腰椎管狭窄辩证属肾阳虚者衡用 杜仲15g、淮牛膝15g、当归15、菟丝子15g、熟地20g、山萸肉20g、桑寄生30g、砂仁6g、泽泻10g水煎服,冲服海马粉3g、全蝎粉2g治疗,同时配服甲钴胺,疗效肯定。退行性腰椎管狭窄【辨证】肝肾亏损,瘀阻督脉。 【治法】通督活血,益精填髓。 【方名】通督活血汤。 【组成】黄芪18克,当归9克,丹参18克,杜仲9克,没药9克,地龙9克,苏木9克,泽兰叶9克,狗脊12克,鹿角片18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李同生方。 治疗腰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 【配方及用法】 地龙12克,土元、穿山甲、当归、川牛膝、川断各10克,全虫6克,制川乌、制草乌各3克,甘草6克,独活9克,桑寄生20克,水煎服。 【疗效】治疗腰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88例,治愈(临床症状消失、能参加正常体力劳动)74例,好转(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14例。患腰间盘突出症8年多,腰腿疼痛难忍,行走不便,十分痛苦。

活血通督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经验

活血通督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经验 组成:黄芪,地龙,泽兰叶,牛膝,川芎,赤芍,白芍。 方义:黄芪性甘温,归肺、脾经,方中重用黄芪,补气升阳、行气活血为君药;地龙性咸寒,归肝、脾经,通经活络、活血化瘀,可贯通督脉,强筋治痿为臣药;泽兰性辛温,归肺、脾、肾经,理气活血、通利督脉、利水消肿;赤芍性微寒,归肝经,长于活血散瘀止痛;白芍性微寒,归肝、脾经,长于养血调经,柔肝止痛,两者共用,以通督脉,活血散瘀,缓急止痛;川芎性辛温,乃血中气药,善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牛膝性甘平,可散瘀血,补肝肾,强筋骨,活血通经,利水通淋,引血下行。诸药合用,标本兼治,共奏理气活血、化瘀通督之效。 加减:对于寒湿型患者,治以祛寒除湿、温阳通督,方用活血通督汤加附子、肉桂、干姜、川乌、独活、肿节风,男性患者加薏苡仁以健脾渗湿,女性患者加木瓜以舒筋活络、和胃化湿;对于湿热型患者,治以清热化湿、化痰通络,方用活血通督汤加黄芩、栀子、绞股蓝、土茯苓、山慈菇、白扁豆;对于气滞血瘀型患者,治以理气活血、化瘀通督,方用活血通督汤加柴胡、川楝子、桃仁、红花、姜黄、乳香、鸡血藤、延胡索;对于肝肾亏虚型患者,治以滋补肝肾、通督复髓,方用活血通督汤加狗脊、杜仲、当归、党参、木香、茯苓、补骨脂、龟板。此外,兼气虚者,重用黄芪,加用党参;兼阳虚者重用牛膝,加用杜仲、补骨脂、鹿角胶;兼阴虚者,加用生地黄、北沙参、麦冬;腰背部痛甚者,加用杜仲、狗脊;下肢疼痛较重者,重用牛膝;下肢麻木较甚者,加用鸡血藤;痛剧、睡眠欠佳者,可加用延胡索、茯神、酸枣仁;大便不通畅者,加用桃仁或大黄粉冲服。 【来源】范筱,吴杨鹏,张俐.张俐应用活血通督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

治椎管狭窄、腰痛、腰突、腰肌劳损、急慢性腰腿痛等效方------通督活血汤

治椎管狭窄、腰痛、腰突、腰肌劳损、急慢性腰腿痛等效方--- ---通督活血汤 导读:通督活血汤,记载于李同生《名医治验良方》。主治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腰椎膨出,腰肌劳损及急慢性腰腿疼痛,间歇性跛行迁延不愈,腰脊椎过伸试验阳性、相应神经节段的肌力及感觉减退,跟腱反射改变,二便障碍,马鞍区麻木。中医辨证属肾精亏乏,痹阻督脉者。 方歌李氏通督活血汤,黄芪丹参地龙当;狗脊杜仲赤芍入,泽兰苏木鹿片尝;本虚表实腰腿痛,常服本方体自康 组成黄芪6钱,当归3钱,丹参6钱,杜仲3钱,没药3钱,地龙3钱,苏木3钱,泽兰叶3钱,狗脊4钱,鹿角片6钱用法方中鹿角片另包,先煎30分钟,再与诸药同煎,沸后,文火煎50分钟,每日1剂药,水煎两次。分两次服用,每服150毫升左右,饭后两小时温服 功用通督活血,益精填髓 主治肾精亏乏,痹阻督脉者(退行性腰椎管狭窄) 方解 “督”字的本义为观察、审察。《说文解字》:“督,察也。引伸其字义为统率、督促、总督、监督、正中等。督脉的命名即取此义,说明本脉主统率诸脉,行于正中,《奇经考》云:“督脉为阳脉之总纲”,所以督脉为十四经之首。 督脉总督一身之阳经,六条阳经都与督脉交会于大椎,督脉有调节阳经气血的作用,故称之为阳脉之海;与督脉最邻近的是足太阳膀胱经,体内各脏腑通过足太阳膀胱经背俞穴与督脉脉气相通,脏腑功能活动也受督脉经气影响。督脉为阳脉之都纲即是此意。古人将这种功能活动概括为背为阳理论,此方证责之肝肾亏损,虚实夹杂,虚者乃肾精亏乏,实者乃瘀阻督脉。 此证责之肝肾亏损,虚实夹杂,虚者乃肾精亏乏,实者乃瘀阻督脉。本方是李氏在祖传经验方基础上创制而成。为治疗退行性腰椎管

祖传补肾生精汤方、通督活血汤

祖传补肾生精汤方、通督活血汤 一】祖传补肾生精汤方: 红参10克.麦冬15克.五味子10克.熟地黄15克.当归12克.熟附片12克.水煎服,日一剂。功效:补肾生精,扶阳养阴。主治:男人房事疲倦,腰腿无力,眩昏无神。此乃祖传秘方,百发百中。 【二】通督活血汤: 组成当归9克黄芪18克丹参18克泽兰叶9克赤芍9克杜仲9克金毛狗脊12克鹿角片18克地龙9克苏木9克 功能通督活血,补益肝肾 主治用于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急慢性腰腿疼痛,间歇性跛行迁延不愈,腰脊椎过伸试验阳性,相应神经节段的肌力及感觉减退,跟腱、膝腱反射改变,二便障碍,马鞍区麻木,中医辩证属肾精亏乏、痹阻督脉者。 用法将鹿角片另包,先煎30分钟,再与诸药共煎。沸后文火煎50分钟,每日1剂,每剂分两次服,饭后两小时温服。服药过程中停止用其它任何中西药物、手法及其他治疗方法,卧硬板床休息,每日卧床时间为16小时以上。 加减运用下肢痹顽痿废,麻木疼痛甚者加牛膝9克、木瓜9克、五加皮9克;兼有舌苔白腻,脉濡缓,口渴不欲饮,怠倦困重,酌加萆薢9克、苍术9克、防已9克;兼有口渴欲饮,舌红少苔,脉弦细,面色红赤,阴虚火旺,酌加炙黄柏、生地,泻火坚阴,滋养肝肾;疼痛甚者加乌药9克、玄胡9克、广三七5克,活血祛瘀镇痛;兼有风湿,游走窜痛,痛无定处,顽麻不仁者,酌加威灵仙9克、防风9克、秦艽9克、羌活9克。 出处李宝顺主编《名医名方录》 【三】治疗黄褐斑中药秘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斑有显著疗效、用药简单方便的治疗黄褐的美容保健口服液。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有补益肝肾、活血化瘀、健脾除湿功能的中药按一般口服液的制取方法制成,其各组成成分及其含量(以干品重量份数计)为: 女贞子90-175、黄精90-175、旱莲草10-30、白芷10-30、益母草10-25、当归10-20、川芎10-15、薏苡仁40-60。 使用方法:口服,每次10-20毫升,每日2-3次,连服一个月为一疗程。 也可按上述比例,减少剂量,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一个月为一疗程。 1992年以来发明人用本发明的治疗黄褐斑的“女贞精”口服液治疗黄褐斑82例(其中女性80例,男性2例,年龄16-52岁,病程2个月至17年,全部患者均排除了其它面部黑变病和慢性肝炎、肝硬化等病变),治疗一个疗程后,黄褐斑消退90%以上(治愈)者46例;色斑消退50-90%(显效)15例;色斑消退50%、其余变浅(有效)19例;色斑基本无变化(无效)者2例。两个疗程后,治愈64例,显效9例,有效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以上。 实施例: 女贞子500克、黄精500克、旱莲草125克、白芷100克、益母草100克、当归75克、川芎50克、薏苡仁300克。 将各组份洗净按煎煮法提取3次,每次30分钟,合并煎液、过滤,将滤液浓缩至近3000毫升,加苯甲醇搅拌溶解,再添加蒸馏水至5000毫升,搅拌均匀,灌装封口,100度30分钟灭菌,得茶色澄清液体----即本发明之治疗黄褐斑的“女贞精”口服液。 典型病例: 林某某,女,40岁,患黄褐斑3年,经多次检查无其它疾病,曾长期使用西药维生素C片、维生素E片、数次行“美容换肤水”,色斑不减退,日渐增多。且心烦易怒,夫妻反目,求诊时见面部大片对

通天彻地一葛根,通经活络一碗汤!通太阳、通阳明、通督脉,经络通,百病不生!

通天彻地一葛根,通经活络一碗汤!通太阳、通阳明、通督 脉,经络通,百病不生! 通天彻地一葛根,通经活络一碗汤!通太阳、通阳明、通督脉,经络通,百病不生! 不管懂不懂中医,葛根汤要了解一下,通经络、通太阳、通督脉,经络通,百病不生! 这就是今天要说葛根汤的意义。 在说葛根汤之前,先说说葛根。葛根很多人都是知道的,很多人都是在用的,不用葛根,也在喝葛根粉,因为他们对葛根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或者已经从葛根那里得到了益处。 “葛根让我的后背不板了。”这是一位石材加工大户的亲身体会。3年前,老刘后背就发板,连带颈椎肩部都很不舒服,吃了很多药,贴了不少膏药,也做过针灸推拿还有踩背。还有一年两次的所谓挂吊瓶通血管。这一切,都没有解决后背至肩部的板结。 老刘今年52岁,原先的虎背熊腰略有点驼,以往喝茶是一种习惯。家里不缺钱,什么好茶都喝过。后来,江西一位客户告诉他,说现在知道保养的人已经很少喝茶,都喝保健茶了。客户说,他们那里的人几乎家家都在喝葛根粉,很少听说有腰痛腿痛胳膊痛的。再后来,客户带给他两袋当地农家自己加工的葛根粉。 葛根粉冲开后像浆糊,也没什么特殊的味道,能有什么作用?老刘还是按照客户的嘱咐,坚持喝完了。觉得后背发软了,灵活多了。从此他对葛根粉开始刮目相看了。 他儿子发现当地山上也有葛根,不过和客户那里的粉葛根不一样,是柴葛根。粉葛含淀粉多,柴葛属于木质含淀粉少。但作用是一样的。老刘儿子和工友到山上挖回一些葛根,用电锯切开之后,切面水津津的,晒干之后就是些小木块。 老刘把葛根拿到办公室里,煮水当茶喝。招待客户用这个葛根汤,自己员工也跟着喝。一直喝了半年,奇迹真的出现了。老刘的背直起来了,有的员工说眼睛亮了,有的说颈椎不疼了,有的说肩膀也不僵

张道宗:通督调神针法及临床应用

张道宗:通督调神针法及临床应用 专家简介 张道宗,男,主任医师,教授,全国名老中医,全国第三、四、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导师;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计划培养对象指导老师,博士生导师,安徽省针灸学会顾问。从事临床及教学工作50余年,有着丰富的临床及教学经验,中医理论功底深厚,临床上擅长针药并用治疗疑难杂症,特别是善于用针灸方法治疗疾病,提出了“四季皆有土”的学术观点,尤其对于督脉研究更为深入,把督脉的治疗作用发挥、利用到了极致。他治病强调:在整体观指导下,以脏腑经络辨证为核心,施以针灸、中药综合治疗。在针灸治疗脑血管病、消化系统疾病、妇科等病证临床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套独特的针灸治疗方法——通督调神针法。 通督调神针法及临床应用 督脉,起于下极之输,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为阳脉之海,主一身之阳,它与脑及其他脏腑器官有着密切联系。《素问·骨空论》日:“督脉者……与太阳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上,入络脑,还出别下项……挟脊抵腰,入循膂络肾……其少腹直上,贯脐中央,上贯心”。另外冲、任、督三脉皆起于胞中,一源而三歧。可见督脉与足太阳经、冲任二脉及心肾二经等在经络上有广泛的联系,而其中尤以足太阳膀胱经更为密切。督脉不仅别络太阳,而且有一部分与太阳经并行,在膀胱经上有各脏腑精气输注之所,即背俞穴。体内各脏腑通过该经的背俞穴而与督脉发生联系。可以这样说,督脉几乎与所有的脏腑经络均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因此,它主治疾病的范围很广,很受针灸临床学家的重视。张道宗教授对督脉尤其情有独钟,把它用于治疗各种疑难杂病,往往出奇制胜,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通督调神'法是以神-脑-心-肾-督轴论为核心的一种针刺方法。

完整版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中药处方

桑寄生30克秦艽20 防风20 细辛5克当归20克川芎15克熟地30克桂枝15克茯苓30克葛根30克天麻20克藁本20克希签草30克桑枝30克蔓荆子20克炙甘草10克每日一副水煎服早晚两次服 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中药处方 处方:熟地黄lO克,杜仲3克,枸杞子3克,破故纸lO克,菟丝子10克,当归尾3克, 山茱萸3克,红花2克,独活3克,肉苁蓉3克、地龙12克、威灵仙15克、乳香5克、细辛5克水煎服,每日1剂。 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非甾体类镇痛药如消炎痛、布洛芬等,镇痛效果强,消炎及抗风湿作用也较强。但一般消炎镇痛类药物不能较长时间服用,尤其是对于同时患有肝/肾病、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更要注意禁忌,以免引发新的不适症。中枢性肌肉松弛剂,对缓解肌肉疼痛有一定作用。一般消炎镇痛类药物需饭后服用、患者更要注意药物禁忌。对处于急性期的腰间盘突出症患者,静点类固醇类药物,辅以脱水剂,以消除神经根水肿。内服药物通过肠胃吸收、消化、分解,最后通过血液循环,才可将药物输入送给局部,整个过程需要通过层层屏障才能到达病灶部位,然药效已所剩无几,因此效果极为缓慢且低效,且临床应用这些方法只能缓解疼痛症状,功能康复是无法逆转的,骨质修复更是无从谈起。而且口服药对肝、肾、胃肠损伤极大,因此选择黄氏外用中药粉包,效果会更好,从外皮渗透,药物渗入骨质,也没有副作用,黄氏外用中药粉包能彻底解决腰间盘突出症的痛苦。磁疗腰椎间盘突出是由于外伤、长期劳累、劳损、用力不协调、姿势不当、风湿寒邪的侵袭等原因导致的椎间盘组织退变、纤维环破裂,“髓核”从破裂处突出,压迫相邻的神经根、脊髓,造成周围组织水肿、椎管狭窄、脊柱侧弯等。患者常常感到腰部疼痛酸困、并多沿坐骨神经往一侧或双侧下肢放射,小腿常出现胀痛、麻木、发凉甚至抽筋,坐立行走都难持久。严重者可出现间歇性跛行、腰部侧弯、足下垂、肌肉萎缩、力量减弱,甚至会阴部麻木、剌痛、排便、排尿无力、性功能障碍等。因为此病是机械性病痛,并非由免疫力低下引起,因此通过体育锻炼不能预防和治疗。相反,不当的运动会加重病情,建议患者在治疗期间应尽量多休息,完全治愈后,再循序渐进做运动,但仍预防做剧烈运动。磁疗即是以磁场作用于人体治疗疾病的方法。磁场影响人体电流分布、荷电微粒的运动、膜系统的通透性等,使组织细胞的生理、生化过程改变,产生镇痛、消肿、促进血液及淋巴循环等作用。我国在古代就用磁疗治病。60年代初用铁氧体磁块贴敷穴位治高血压、关节炎等症状。截止目前,我国的磁疗已进入多层次、多学科、多水平和深入提高的阶段。对磁疗的理论,生物效应,临床适应症,方法学,磁疗产品研究等,都有较明确的论证。磁疗已成为治疗失眠的主要方法。有许多医疗工作者对机理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多种磁疗服饰、磁疗睡眠系统正在向高层次发展。常用的是腰痛治疗带,它属医疗器械产品,产品设计结构兼具磁疗、热蒸、牵引和固定四大功效。产品结构由真皮带体、支撑曲度钢片和内置磁片以及固定附件四部分组成。适用于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骨质增生、腰部挫扭伤、以及各种原因引起. 的腰部疼痛,麻木,肿胀。足够的磁场强度确保治疗效果,对各种腰部疾病有明显疗效,且经济安全、使用方便,未发现毒副作用。中医膏穴治疗人体经络由经和络组成,经是干线,络是旁支,经络纵横交错,在人体里构成一张大网,穴位是经和络的交汇点。“褚病于内,必形于外”。当人体某个部位出现症状,治疗时要按照经络的走向,在“阿是穴”及其相应的穴位同时展开,并遵照该病症相应的疗程进行纵横膏穴结合治疗,以达到标本兼治,彻底切断复发根源的目的,膏药外敷刺激穴位,疏通微循环,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促使滑囊

中医疼痛辨证处方

中医疼痛辨证处方

中医疼痛辨证处方 颈椎病方 [组成]川芎15克,黄芪30克,桂枝10克,羌活15克,当归20克,白芍15克,姜黄15克,桑枝10克,丹参15克,细辛5克,鸡血藤15克,红花15克,茯苓15克,甘草10克。 [功效主治]温阳益气,舒筋通络。用于颈椎病。 [用法]:水煎服。1日2次。 颈病消晕饮 [组成]天麻12克,钩藤12克后下,蔓荆子12克,当归9克,川芎9克,生白芍12克,首乌12克,丹参12克,白菊花12克,青箱子12克,生龙骨12克(先煎),生牡蛎15克(先煎),石决明20克(先煎),玄胡12克,姜黄12克,杜仲15克,桑寄生12克。[功用主治]和血,活血,潜阳,镇逆。用治颈椎病引起的头昏,目眩,适用于椎动脉型颈椎病。 [用法]水煎服,头煎先将生龙骨,生牡蛎,石决明先煎煮沸15分钟后,再入天麻,蔓荆子,川芎,当归,生白芍,首乌,丹参,青箱子,玄明,姜黄,杜仲,桑寄生煮沸10分钟后再加入钩藤,白菊花继续煮沸3~5

分钟,即可取其汤服用。二煎,三煎将上药煮沸10~15分钟即可。每日3次。 [辨证加减]呕吐加用竹茹12克,法半夏12克;烦躁不安加用琥珀1.5克,研末冲服;小便黄赤加车前子12克,茯苓12克。 丹蚕米壳汤 [组成]丹参30克,赤芍20克,鸡血藤25克,米壳30克,蚕砂30克,元胡20克,防风15克,泽兰叶30克,猪苓20克,云苓20克。[功能主治]活血化瘀,利湿,通络,止痛。用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腰椎神经根炎 [用法]上方诸药以清水900ml浸泡20分钟后煎,每剂煎四次。共取汁450ml,待药稍凉后分四次口服。在饭后每次6~8小时一次口服。[特点与体会]有“一味丹参等四物”的说法,故有行气养血通经活络化瘀之功,与赤芍,鸡血藤配伍,更能强化丹参活血通经络作用,之外还能使瘀阻脉络之气,结而散之。元胡之延胡索素,米壳(即含罂粟硷的外壳)是药理学所公认的镇痛作用见长。猪苓,茯苓淡渗利湿有强功,泽兰叶最能利关节水,而防风能除经络中积留湿气,故滞留诸关节间水湿积液消散,即所谓不通则痛,通则不痛。组织间水肿消退,使神经鞘膜神经细胞营养得以供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