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加法的验算》PPT课件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加法的验算》PPT课件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加法的验算》PPT课件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加减法的验算》教案三篇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加减法的验算》教案三 篇 篇一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使学生初步学会加法的验算,并通过加法验算方法的交流、让学生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2、培养学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3、让学生用所学到的验算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让学生体验加减法验算方法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 让学生理解理解验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加减法的验算,在学习新课之前,老师先给同学们说一件事,好不好?(点课件:出示他们一起去商店的图片)东东要参加学校举行的运动会,因此星期天,妈妈带他去商店买运动服和运动鞋 【设计意图】用买东西的生活实例引出验算问题,目的是创设实际问题的情景,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验算的意义和作用。

二、探究新知 1、师:点击课件,出示东东说的一句话(我们买了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师:商店的阿姨问东东,小朋友,你能帮阿姨解决一个问题吗? 东东说:没问题,阿姨。 阿姨:你们刚才在买的运动服的价钱是135元,运动鞋的价钱是48元,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那些数学问题吗? (学生会提出各种问题,如:运动服的价钱比运动鞋的价钱贵多少?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多少钱?)当学生说出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多少钱?时教师用屏幕显示这个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能帮一下东东解决这个问题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数学问题,并把教材情景图上的问题抛给学生,放手让学生解决问题,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2、教学例1(加法的验算) 教师让学生根据刚才自己提出的问题,独立计算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多少元?师面批学生答案,个别学生应给予指点,课件出示: 讲解之前先处理学生在解决问题中遇到的问题。 师问:那么怎样才能知道你们计算的结果是不是正确呢?怎样才能对它进行验算呢? 我们先讨论怎样检验加法计算的结果? 小组讨论并在班上交流,师点评。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2课时 连续进位加法及加法的验算

第2课时连续进位加法及加法的验算【教学内容】 教材38页例3,练习八4~9题。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方法,掌握“十位满十向前一位进1”。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运用加法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3.经验目标:体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可以利用学过的旧知识,通过自主思考,迁移学习新知识。 【重点难点】 掌握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也就是“十位满十向前一位进1”;理解连续进位加法的算理。 【教学准备】 课件、表格。 【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去过动物园吗?动物园里有很多珍奇的动物,你们都知道哪些? 生:我知道大象,老虎,熊猫…… 师:我们国家地大物博,有很多独有的动物,是别的国家所没有的,比如:熊猫、东北虎、丹顶鹤……通过观察统计表,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中国特有动物种数统计表 生:我知道了哺乳类动物有31种;鸟类有271种;爬行类有122种;两栖类有30种…… 师:同学们发现了许多的数学信息,那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怎样的数学问题? 生1:哺乳类比鸟类多多少种? 生2:两栖类比鸟类少多少种? 生1:哺乳类和鸟类一共有多少种特有动物? 生2:鸟类和爬行类一共有多少种特有动物? 师:同学们真不错,提出了许多的数学问题,这些问题中,有的我们用以前学过的知识就能解答出来,有的还需要在学了新知识后才能解答。现在老师选择了同学们提出的两个问题,在这节课上和同学们共同解决。 (1)中国特有的鸟类和爬行类一共有多少种? (2)中国特有的鸟类和两栖类一共有多少种? 指名读题后提问:同学们能正确列出算式吗? 学生说,教师板书:271+122= 271+30= 【进行新课】 1.屏幕出示:中国部分动植物种数 野生植物 445 野生动物

三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法的验算)说教材

三年级数学《加、减法的验算》说教材 第八中学李炜 一、课标对本学段的要求: 第一学段(1~3年级) (一、数与代数) 在本学段中,学生将学习万以内的数、简单的分数和小数、常见的量,体会数和运算的意义,掌握数的基本运算,探索并理解简单的数量关系。 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应减少单纯的技能性训练,避免繁杂计算和程式化地叙述“算理”。 二、教材分析 我说教材的内容选自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中《加、减法的验算》。本节课是在学习了笔算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首先通过买东西的情境图,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验算的意义和作用。其次学生在以往学习加、减法计算中已经初步感受到加、减法的关系。由此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使学生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加减法的验算的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的过程,能正确验算 ?引导学生感受验算方法的多样性,启发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 ?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况提出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加减法的验算。 教学难点:加减法的验算方法的多样化。 三、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以有意注意为主,易于对新鲜事物产生兴趣。依据对新课标的认识,数学教学应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又贴近生活这一特点。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本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1、创设情境,激疑设思。 2、合作学习,主动探究。 3、实践应用,回归生活。 四、教材的编排意图: 本节教学内容是学习加减法的验算方法。教材的编排有以下特点:

《加法的验算》

《加法的验算》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27页,例1及附属练习。 二、教学目标 (一)理解验算的意义,经历探索方法的过程,学会对加法进行验算;(二)培养检验的意识和习惯。 三、重、难点分析:加法的验算方法。 四、教学准备 五、教学过程 (一)准备铺垫: 看第一个算式填出下面三个算式的得数。 45+56=101 56+45= 101-56= 101-45= 讨论:你是怎样填的?怎样想的? (二)讲授新知: 1.教师:小明要参加学校运动会,妈妈带他去商店买运动服和运动鞋。用屏幕显示教材第27页第一幅图画。 请学生说一说这幅图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提问:这个买东西的过程中包含有什么数学问题? 小组讨论并汇报,教师板书或用屏幕显示。 (1)妈妈买了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付多少钱? (2)妈妈付了200元,售货员应该找给妈妈多少钱? 请同学们独立列式并计算。 出现第二幅图画,并出现画外音:找的钱对不对呢?

教师:谁能帮助小明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发表看法)。 教师:售货员找的钱对不对,也就是要检查计算的结果正确不正确。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出示课题:加、减法的验算。 2.用屏幕显示例1: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多少元? 135+48=183(元) 1 3 5 + 4 1 8 1 8 3 教师:我们先讨论怎样检验加法计算的结果? 小组讨论并在班上交流。 教师: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27页,这些小朋友想出了哪些验算的方法?哪些是我们想到的?哪些是我们没有想到的? 教师:我们来一起总结一下加法验算的方法。 学生发言教师板书或用屏幕显示。 (1)用48+135,看得数是不是183。 (2)用183-135,看得数是不是48。 (3)用183-48,看得数是不是135。 (如果学生提出重新加一遍也应当肯定。) 归纳:我们看到,验算加法的计算结果一般用三种方法。第一种是把加数的位置 交换后再加一遍,看结果是不是相同。根据这个方法,我们也可以利用原来的竖 式从下向上再加一遍。第二种和第三种方法都是用和减去一个加数,看得数是不 是等于另一个加数。要做到计算的正确,我们要掌握验算的方法,并自觉地在计 算中运用这些方法。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弃九”验算法

“弃九”验算法 “弃九”验算法也叫“弃九法”,利用这种方法可以验算加、减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 把一个数的各位数字相加,直到和是一个一位数(和是9,要减去9),这个数就叫做原来数的弃九数。 例如,3217:3+2+1+7=13(去掉1个9)1+3=4 ,4为弃九数。 1.验算加法:851+346=1197。 先分别求出两个加数的弃九数与和的弃九数,851的弃九数是5,346的弃九数是4,1197的弃九数是0。两个加数的弃九数相加得4+5=9,弃掉9后是0,而题目中和的弃九数也是0,可以说这道题没有错误。验算时,可采用下面的简便做法: 851+346=1197 因为7911643158 ///=//+//

5 + 4 = 0 0 = 0 等号两边的弃九数相同,所以原结果正确。 或 上、下的弃九数相同,所以原结果正确。 2.验算减法:1345-732=613。 因为 1 1 1 3 4 316 237 54 13 = = - / / = / / - / 等号两边的弃九数相同,所以原结果正确。 或 上下的弃九数相同,所以原结果正确。 又如:3413-2546=867

2 - 8 = 3 不够减,被减数上加9再减 (2+9)- 8=3 等号两边的弃九数相同,所以原结果正确。 应该说明的是,这种方法并不是万能的。 l.答案中多写或少写O是查不出来的; 2.答案中数字顺序写颠倒了是查不出来的; 3.你写错的数正好也符合弃九法,这也查不出来。(可能性很小) 但作为一种辅助方法,应该说在大多数情况下弃九法还是有用的。弃九法不仅可以验算多位数加、减法,也可以验算乘除法。

三年级 年级上册《加法的验算》说课稿二

三年级上册《加法的验算》说课稿二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三年级上册《加法的验算》说课稿二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三年级上册《加法的验算》说课稿二各位评委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三年级上册《加法的验算》这一课时。我将采用四说模式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本节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已经学习并掌握了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中连续进位加和连续退位减法、及学生在以往学习加、减法计算中已经初步感受到加、减法的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以往加、减法的验算是放在加法和减法的计算中分别学习的,现在采用加、减法验算集中编排,加法和减法的几种验算方法集中出现,以利于学生通过加、减法的互逆关系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体现方法多样化。教材设计了两幅有联系的买东西的情境图:①妈妈买一套运动服135元和一双运动鞋48元,付出200元。②售货员找给妈妈17元。本节课是第一课时,集中教学加法的验算,针对一套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多少元?的计算结果提出:怎样检验加法的计算结果?,以小组讨论的形式,由学生提出了三种具体的验算方法,归纳起来有两种:(1)交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看和是不是相同。 (2)用和减一个加数,是不是等于另一个加数。验算能有

效纠正错误,提高计算正确度,因此比较重要。 (二)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分析,结合学生实际,我制订了以下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交流加法验算的方法,体会验算方法的多样化,学会用减法验算加法。 2、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渗透加法交换律以及加减法各部分间关系,掌握用多种方法验算加法。 3、养成自觉验算的意识和学习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验算能有效纠正计算中的错误,是计算教学中不可或者的内容,因此我确定教学重点是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加法的验算方法,能正确进行验算。由于部分学生学习习惯不好,缺乏验算检查的习惯,再说习惯也不是一促就会的事,因此,我确定教学难点是养成自觉检查验算的习惯。 二、说教法:本节课中我将采用尝试教学法和讨论法。从哲学角度看,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要求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知识,发展思维,培养能力。本课通过创设买运动服的情境,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证明计算是否有误。尝试教学法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一开始就要求学生进行尝试验算,再讨论,把学生推到主动的地位;尝试练习中遇到困难,学生便会主动地自学课本或寻求教师的帮助,学习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同时,本课也较适宜用谈话法来组织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加减法的验算教案)

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一) 加减法的验算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使学生初步学会加法的验算,并通过加法验算方法的交流、 让学生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2、培养学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水平。 3、让学生用所学到的验算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让学生体验加减法验算方法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 让学生理解理解验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加减法的验算,在学习新课之前,老师先给同学们说一件事,好不好?(点课件:出示他们一起去商店的图片)东东要参加学校举行的运动会,所以星期天,妈妈带他去商店买运动服和运动鞋 【设计意图】用买东西的生活实例引出验算问题,目的是创设实际问题的情景,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验算的意义和作用。 二、探究新知 1、师:点击课件,出示东东说的一句话(我们买了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师:商店的阿姨问东东,小朋友,你能帮阿姨解决一个问题吗? 东东说:没问题,阿姨。 阿姨:你们刚才在买的运动服的价钱是135元,运动鞋的价钱是48元,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那些数学问题吗? (学生会提出各种问题,如:运动服的价钱比运动鞋的价钱贵多少?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多少钱?)当学生说出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多少钱?时教师用屏幕显示这个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能帮一下东东解决这个问题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数学问题,并把教材情景图上的问题抛给学生,放手让学生解决问题,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2、教学例1(加法的验算) 教师让学生根据刚才自己提出的问题,独立计算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多少元?师面批学生答案,个别学生应给予指点,课件出示: 讲解之前先处理学生在解决问题中遇到的问题。 师问:那么怎样才能知道你们计算的结果是不是准确呢?怎样才能对它实行验算呢?我们先讨论怎样检验加法计算的结果? 小组讨论并在班上交流,师点评。 师:这些小朋友想出了哪些验算的方法?哪些是我们想到的?哪些是我们没有想到的?点击课件:出现验算的方法。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精品】

本单元是在学生比较熟练地掌握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学习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这部分内容包括三位数加三位数,三位数减三位数以及加、减法的验算、估算。 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的加、减法计算,也就是说学生基本掌握了竖式计算的法则,本单元的教学是对以前学过的计算法则的延伸,因此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就能很好地解决类似的教学问题。 1.通过学习,使学生会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的估算,进一步领会加、减法估算的基本方法,增强估算意识。 3.理解验算的意义,会对加法和减法进行验算,初步养成检验和验算的习惯。 4.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学会与人合作学习。 1.运用迁移的方法进行加、减法的计算教学,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 教学时,教师应充分运用知识“迁移”的方法,使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可采用尝试、讨论等形式学习新的内容,充分发挥知识的迁移效力,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2.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习计算。 计算往往是与应用紧密结合起的,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教学中应注意从实际问题引出计算,并通过计算去解决实际问题。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背景,或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学习计算方法,进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注意加强估算,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在加法和减法的教学中,教材均安排了“先估计一下”的教学环节,教师要充分认识估算的作用,加强估算,鼓励学生用多样化的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 4.恰当、适时地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学习。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是《新课标》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在教学中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有机地、适时地运用这些方式,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讨论和交流,充分发表意见和看法;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敢于质疑,乐于交流和合作,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1 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加).................................................................................... 1课时 2 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1课时 3 三位数减三位数及验算................................................ 1课时 4 解决问题与估算...................................................... 1课时 5 整理和复习.......................................................... 1课时 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加)。(教材第36、第37页) 1.引导学生利用旧知,学会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2.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结合所学知识对学生进行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 重点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算理。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加减法的验算》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加减法的验算》 【导语】课件中包含了课文中的所有内容以及该课文的寓意。可全面提升孩子们对于语文的兴趣。课件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经过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任务分析,教学活动结构及界面设计等环节设计的。下面是小编整理分享的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加减法的验算》,欢迎阅读与借鉴。【篇一】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学会加法的验算,并通过对加法验算方法的交流,体会验算方法的多样化。 2.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渗透加法交换律以及加减法各部分间关系,掌握用多种方法验算加法。 3.养成自觉验算的学习习惯。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与爸爸、妈妈一起去超市买过东西吗? 2.根据信息,提出问题。 师:(出示课本27页情境图)小明和妈妈去超市买东西,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提出加法或减法计算的问题,如:①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多少元?②妈妈给售货员200元,应找回多少元?③运动服比运动鞋贵多少元?……学生提出这些数学问题老师都给予肯定,然后引导学生计算第一个问题。 3.选择问题,独立解决。 让学生独立计算、解决第一个问题: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多少元? 板书:135+48=183(元) 4.提出问题,揭示课题。 师:我们刚才的计算到底对不对呢?怎样检验加法计算的结果?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加法的验算方法。 (板书:加法的验算)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检验刚才的计算结果? 2.小组合作,交流讨论。 师:和小组里的同学说说你的想法,共同研究怎样检验加法计算的结果。 3.全班交流,反馈方法。 师: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把你们验算的方法介绍给大家? 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验算方法和结果,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验算,并说明理由。 4.师:同学们真聪明,验算方法这么多!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27页,看看这些小朋友想出了哪些验算方法?哪些是我们想到的?哪些是我们没有想到的?你最喜欢哪种验算方法?5.引导小结,归纳方法。 师:大家讨论一下,加法的验算有几种方法?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精品教材内容分析小学优秀公开课

第二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一、教材内容 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在课本的P15-P33,内容的结构如下: 两位数加两位数(和超过100) 例1 加法 三位数加三位数。例2 连续退位 例1 减法 中间有零连续退位 例2 整百数减三位数 例3 验算 加法验算 例1 减法演算 例2 整理与复习 以前这部分内容与万以内的加减法(一)共同编排在第四册。 和九义教材相比,这部分内容在编排上有以下变化: 1、原来把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编排在这一单元。现在这部分内容在二年级上册已经出现。 2、原来按不连续进位加――连续进位加、不连续退位减――连续退位减的顺序编排,现在不单独出现不连续进位加和不连续退位减的例题,只在习题中出现,让学生自己类推,改革的步子更大。(刚开始时也编排了不退位减的例题,根据审查意见删去。) 3、对于连续进位、连续退位的算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能力,不再借助直

观图,也不再用动态的竖式计算过程来帮助学生理解。(刚开始也通过直观图、计数器图等方式说明连续进位加、连续退位减的动态过程,后根据审查意见删去。) 4、根据课标要求,万以内的加减法限于三位数以内的加减。更多位数的可以用计算器计算。 5、原来加法验算、减法验算分别结合着加法和减法进行编排,验算的方法相对单一(加法只能用交换加数的方法验算,减法只能用差加上减数的方法验算)。现在在学完加减法以后,把加减法验算结合编排,更突出加减法的互逆关系,并且验算的策略更加多样化。 二、教学目标 1、正确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能结合情境进行估算,提高估算意识和能力。 3、理解验算的意义,会进行加减法的验算,初步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4、经历与他人各自交流算法的过程。 三、课时安排 课时安排本单元教学内容分为四大块,共有10个课时: 四、教学建议 1、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计算。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万以内的加法、减法(一)第...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万以内的加法、减法〔一〕第... 篇一: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万以内加减法教案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教学内容 本单元主要是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以及加减法的验算。以前这局部内容与万以内的加减法〔一〕共同编排在第四册。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试验教科书和旧教材相比,有以下变化:原来把求比一个数多或少的数的问题编排在这个单元。现在这局部内容在三册已经出现。原来按不连续进位到连续进位、不连续退位到连续退位的顺序编排,现在根本不教学不连续进位和不连续退位,改革的步子大。原来把加法验算、减法验算分别编排在加法和减法的局部,并且验算的方法单一。现在把加减法验算结合编排,更突出加减法的互逆关系,并且验算的策略更加多样化。根据课标要求,万以内的加减法限于三位数的加减。更多位数的可以用计算器计算。对于算理,不再借助直观图,也不再动态的竖式计算过程来帮助学生理解。教学时,要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计算。要从实际问题出发,让学生产生解决计算问题的欲望,同时可以利用教材上的题材,也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自行设计情境。放手让学生探索,自己完成计算任务。要让学生利用已学的知识,运用迁移类推能力,通过学生间的合作、交流、讨论,自己解决计算问题。但有一点也要注意,如果学生掌握起来有困难的话,还可以借助直观帮助学生理解算理。虽然连续进位加和连续退位减的算理不难理解,但学生在学习时还是很容易出错,教学时还是要保证一定的训练时间和数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正确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使学生能结合情境进行估算,提高估算意识和能力。 3、理解验算的意义,会进行加减法的验算,初步养成检查和 验算的习惯。 过程与方法 通过结合情境、小组合作交流等方法体验三位数加、减三位数。情感与态度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4单元第4课时《加减法的验算》精选习题+详细解析(完美版)

人教版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第4课加减法的验算 精选习题(解析版) 【本套习题含详细解析,为Word文档,支持在线编辑、下载打印,可用于课堂练习和考试复习。】

加减法的验算--课后习题 1.如果要验算“100-49=51”,可以用下列哪种方法验算? A. ① B. ③ C. ①②③都可以 正确答案:C 解析:本题考点:减法的验算。 ①②③三种方法都可以验算“100-49=51”。减法的验算方法有3种:第一种,用减法验算,用被减数减差,看是否等于减数,第二种和第三种,用加法验算,计算减数与差的和,看是否等于被减数。 2.在里填上数,正确的是()。 A.848 B. 948 C. 198 正确答案:B

解析:本题考点:三位数的加减法。 方框中的数为“被减数”,根据“被减数=减数+差”,计算375+573=948,所以方框里填948。 3.一套运动服135元,一双运动鞋48元。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多少元? A.183元 B. 193元 C. 283元 正确答案:A 解析:本题考点:加法计算及验算。 问一共要多少元,列加法式子:135+48=183(元)。可以用3种方法来验算:48+135=183,183-135=48,183-48=135。 4.水果店有980千克西瓜,卖出去750千克后,还剩下多少千克? A.330千克 B. 230千克 C. 130千克 正确答案:B

解析:本题考点:三位数的减法及验算。 问还剩下多少,列减法式子:980-750=230(千克)。然后进行验算:230+750=980。所以还剩下230千克。 5. 验算一个加法算式“120+150=270”,常见的验算方法最多有几种? A.1种 B. 2种 C.3种 正确答案:C 解析:本题考点:加法的验算方法。 验算一个加法算式,一般有3种验算方法。要验算“120+150=270”,验算方法如下: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看150+120是否等于270;②用和减去一个加数,看270-120是否等于150;③用和减去另一个加数,看270-150是否等于120。 6.在里填上数,使竖式成立,正确的算式是()。

人教新版数学小学三年级上册《加法的验算》教案

人教新版数学小学三年级上册 加法的验算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使学生初步学会加法的验算,并通过加法验算方法的交流、让学生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用所学到的验算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学会加法的验算,并通过加法验算方法的交流、让学生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教学难点: 通过加法验算方法的交流、让学生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挂图或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小明要参加学校运动会,妈妈带他去商店买运动服和运动鞋。 请学生说一说这幅图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提问:这个买东西的过程中包含有什么数学问题? 小组讨论并汇报,教师板书或用屏幕显示。

(1)妈妈买了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付多少钱? (2)妈妈付了200元,售货员应该找给妈妈多少钱? 请同学们独立列式并计算。 出现第二幅图画,并出现画外音:找的钱对不对呢? 教师:谁能帮助小明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发表看法。 教师:售货员找的钱对不对,也就是要检查计算的结果正确不正确。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出示课题:加、减法的验算。 2.用屏幕显示例1: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多少元? 135+48=183(元) 1 3 5 + 4 8 1 8 3 教师:我们先讨论怎样检验加法计算的结果?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小组合作,探究怎样检验加法计算的结果。(反馈学生验算的结果) 师:哪组同学愿意把你们验算的方法告诉大家? 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自己的验算方法和结果。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方法,如:用183-135,看得数是不是48。用48+135,看得数是不是183。用183-48,看得数是不是135。 师:同学们的方法这么多,你最喜欢哪种? 三、巩固练习,运用新知。 数学门诊部来了许多患者,请同学来当小大夫为患者治病。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加减法的验算》教案三篇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加减法的验算》教 案三篇 篇一 1、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使学生初步学会加法的验算,并通过加法验算方法的交流、让学生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2、培养学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3、让学生用所学到的验算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让学生体验加减法验算方法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 让学生理解理解验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加减法的验算,在学习新课之前,老师先给同学们说一件事,好不好?(点课件:出示他们一起去商店的图片)东东要参加学校举行的运动会,因此星期天,妈妈带他去商店买运动服和运动鞋 【设计意图】用买东西的生活实例引出验算问题,目的是创设实际问题的情景,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验算的意

义和作用。 二、探究新知 1、师:点击课件,出示东东说的一句话(我们买了一套运动 服和一双运动鞋)。师:商店的阿姨问东东,小朋友,你能帮阿姨 解决一个问题吗? 东东说:没问题,阿姨。阿姨:你们刚才在买的运动服的价钱是135 元,运动鞋的价钱是48 元,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那些数学问题吗? (学生会提出各种问题,如:运动服的价钱比运动鞋的价钱贵多少?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多少钱?)当学生说出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多少钱?时教师用屏幕显示这个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能帮一下东东解决这个问题吗?【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数学问题,并把教材情景图上的问题抛给学生,放手让学生解决问题,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2、教学例1(加法的验算)教师让学生根据刚才自己提出的 问题,独立计算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多少元?师面批学生答案,个别学生应给予指点,课件出示: 讲解之前先处理学生在解决问题中遇到的问题。 师问:那么怎样才能知道你们计算的结果是不是正确呢?怎样才能对它进行验算呢?我们先讨论怎样检验加法计算的结果? 小组讨论并在班上交流,师点评。师:这些小朋友想出了哪些验算的方法?哪些是我们想到的?哪些是我们没有想到的? 点击课件:出现验算的方法。师:我们来一起总结一下加法验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法的验算》教学设计[修改版]

第一篇: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法的验算》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法的验算》教学设计 思茅港镇小学三年级数学组(二备) 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7~31页的有关内容 二、教材分析: (一)分析教材所处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过了用竖式计算加、减法,基本掌握了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基础上分别学习的,学生在以往学习加、减法计算中已经初步感受到加、减法的关系,教材利于学生通过加、减法的互逆关系理解来突出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体现方法多样化。使学生对已学知识的灵活运用的展示。 (二)分析教材的编写意图: 本节教学内容是学习加减法的验算方法。教材以用买东西的生活实例引出验算问题。以往加、减法的验算是放在加法和减法的计算中分别学习的,现在采用加、减法验算集中编排,加法和减法的几种验算方法集中出现,以利于学生通过加、减法的互逆关系理解和掌握加、体现方法多样化。教学加法的验算。教材设计了两幅有联系的买东西的情境图”,提出检验计算结果 三、教材的重难点: 重点:通过加减法的互逆关系,理解掌握加减法的验算方法。难点:加减法的验算方法的多样化。 四、学前分析: 部分学生对连续进位减法掌握较好,但仍有部分学生会出现进位数忘加,退位了忘减的情况。在加减法的验算中需加巩固其算法,在掌握加减法验算方法的同时,才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运算。 五、目标预设: 1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通过加减法的验算,加强加减法互逆关系的认识。 3六、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加减法的验算方法。 难点:理解验算的意义,能够熟练地进行验算。

七、解决重难点的策略和发法: 1、加法相对比减法容易计算,所以在加法验算时采用交换加数的方法来进行验算。 2、减法退位比较容易出错,所以在验算减法时,采用“差+减数”的方法进行验算。 八、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例1) (一)复习导入 根据第一个算式填出下面算式的得数。 54+67=121121-54= 67+54=121-67= 讨论:说一说你是怎样填的,怎样想的。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题1. (1)出示教科书第27页的主题图的第一幅。 提问:请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画画的内容。如果要求“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多少元?”想一想该怎样1 三备 列式?学生独立列式,让学生说清楚列式的根据。 列式:135+48=183 1 3 5 +4 8 1 8 3 教师: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183元。这一道题到底算得对不对呢?我们除了掌握计算法则认真计算外,还要学会验算的方法,养成验算的好习惯。以便能及时地发现自己的错误,及时纠正。那这一道题该怎样验算呢?请同学们四人一小组讨论。 (2)学生讨论后,汇报讨论结果: ①可以把加数135和48交换一下位置,看得数是不是还是183.

三年级上册《加法的验算》的一等奖说课稿

三年级上册《加法的验算》的一等奖说课稿 《三年级上册《加法的验算》的一等奖说课稿》这是优秀的说课稿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1、三年级上册《加法的验算》的一等奖说课稿 三年级上册《加法的验算》说课稿《加减法的验算》小学新课标实验课本第五册教材中的内容。本教材的安排据有以下特点(1)用买东西的生活实例引出验算问题。 (2)本册教学采用加、减法验算集中编排,加法和减法的几种验算方法集中出现,以利于学生通过加、减法的互逆关系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体现方法多样化。 (3)体现合作学习的要求,加减法的验算方法都是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得出。 教学本节内容,首先要注意创设实际问题的情景,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验算的'意义和作用。其次学生在以往学习加、减法计算中已经初步感受到加、减法的关系,例如,根据一幅图画,写出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可以想加法算减法等,教学中要从这些已有认识出发,去探索加、减法的验算方法。要注意体现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索的要求。 在本课教学中充分利用应有的资源,设计如下的教学进程 一、准备铺垫 利用学生已经熟练的加法之间的数量关系的转换对新授进行较好的铺垫。使学生在讨论加法的验算方法时更水到渠成。 二、新授 1、利用课件设置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更好的解决新知。 2、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自己讨论归纳加法验算的几种方法,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反馈练习:第27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组织交流:你是用什么方法验算的?通过验算看

出你的计算结果正确吗? 三、巩固练习 1、通过第27页做一做进一点巩固验算的方法及书写格式 2、通过数学门诊部来运用各种不同的验算方法。 3、结合刚刚结束的残奥会我国奥运健儿夺取的奖牌数设置一道更为灵活多样的习题,更广的训练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同时对学生渗透了爱国主义教育和意志品质的教育。 2、三年级上册《加法的验算》的一等奖说课稿 《加减法的验算》小学新课标实验课本第五册教材中的内容。本教材的安排据有以下特点 (1)用买东西的生活实例引出验算问题。 (2)本册教学采用加、减法验算集中编排,加法和减法的几种验算方法集中出现,以利于学生通过加、减法的互逆关系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体现方法多样化。 (3)体现合作学习的要求,加减法的验算方法都是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得出。 教学本节内容,首先要注意创设实际问题的情景,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验算的意义和作用。其次学生在以往学习加、减法计算中已经初步感受到加、减法的关系,例如,根据一幅图画,写出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可以想加法算减法等,教学中要从这些已有认识出发,去探索加、减法的验算方法。要注意体现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索的要求。 在本课教学中充分利用应有的资源,设计如下的教学进程 一、准备铺垫 利用学生已经熟练的加法之间的数量关系的转换对新授进行较好的铺垫。使学生在讨论加法的验算方法时更水到渠成。 二、新授 1、利用课件设置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更好的解决新知。 2、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自己讨论归纳加法验算的几种方法,以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