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总复习-冀教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总复习-冀教版

总复习

第1课时数与代数

【教学内容】

第1单元——年、月、日

第2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第6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

第8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理解12时计时法、24时计时法之间的转化,会计算经过的时间。

2.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不进位,及乘数末尾有零的乘法,掌握笔算原理。

3.学会小数的加减法和分数的加减法的笔算方法和计算法则,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分数的加减法、小数的加减法及两位数乘法的笔算原理和24时计时法的有关计算。

【教学难点】

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

一、复习24时计时法和年、月、日

1.12时计时法前面加时间词,24时计时法第一圈去掉时间词,第二圈是12时计时

法去掉时间词加上12。

2.计算经过的时间。

3.和年、月、日的实际问题有关的计算。

二、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和算理

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和不进位,及乘数末尾有零的乘法的笔算原理。

(1)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

(2)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

(3)乘数末尾有零的乘法。

(4)估算。

2.PPT课件出示一些练习题。

3.指名说一说在计算过程中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容易出错的地方。

三、复习分数、小数的加减法

1.小数的加减法的笔算原理。

2.分数的加减法笔算原理和分数的大小比较。

3.利用分数、小数的加减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四、课堂小结

师:你们获得了几颗星?通过这节复习课你们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数与代数

12时与24时计时法

两位数乘两位数

分数和小数的加减法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本课时在学生学习了分数加减法、小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及用其解决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再次巩固,以点代面,使学生能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不足之处]对于一些细节问题处理得不得当。

[再教设计]再次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处理教材中的细节问题,抓住重点。

第2课时图形与几何

【教学内容】

第3单元——辨认方向

第4单元——毫米和千米

第7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教学目标】

1.会识别八个方向,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根据平面图确定图中任意两地的相对位置,能描述简单地点之间的路线。

2.知道1毫米的长度,1千米的长度,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3.理解面积的定义、面积单位之间的转化,面积公式的推导,会用面积公式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教学重点】

强化对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理解,了解测量单位“毫米”和“千米”在现实中的例子,并学会单位之间的转化,掌握确定物体的位置等知识。

【教学难点】

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回顾所学的内容

课前布置学生回忆本学期第三、四、七单元所学的内容,把学到的知识写在一张

纸上,要求学生尽量详细地概括所学知识,鼓励学生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表示。

1.让学生根据整理的内容汇报: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哪些方面的知识。

2.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板书整理。

(1)尽量记录详细(包括文字、举例等),避免漏掉内容。

(2)有意识地按照类别进行板书。

3.展示学生比较好的整理方法。

(1)学生交流自己是如何整理知识的。

(2)学生做出最初的评价。

(3)教师有意识地介绍几种比较普遍的整理方式。

二、开展知识的整理

1.小组内交流课前的整理情况。

2.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再次比较全面地整理。

(1)注意选择比较好的整理方式,如文字、表格或画图等方法。

(2)重新仔细地阅读教材,防止有遗漏。

(3)简单地交流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学习中的重点、难点。

(4)尝试让学生整理一下学习的方法。

3.分小组向全班汇报。

(1)汇报整理的过程和方式。

学生整理的方式主要是:文字、表格、图示(知识树、思维导图)。

(2)根据交流的体会,清楚地表达知识之间的联系。

4.评价小组的整理情况。

(1)你们认为他们整理的优点在哪里?说说你们的想法。

(2)还有哪些不足的地方?该怎么进行整理?说说你们的看法。

三、知识的应用和拓展

1.请你们结合整理的网络图,给每个知识点举个例子。

(1)学生尝试自己举例子说明问题。

(2)PPT课件出示一些训练的题目。

①理解题意,明白题目中蕴含的知识点。

②在独立完成的基础上,全班交流自己做题的思路和想法。

(3)结合例子,尝试总结一些数学方法。

2.结合网络图反思。

(1)你们还有什么问题?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2)对于目前不能解决的问题,先写在“问题银行”里面。

四、展示与交流

将整理的网络图贴在板报上,在教室内展示,在复习时可以随时根据网络图进行系统的复习。

五、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复习课你们有什么收获?

六、布置作业

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图形与几何

1.会认识八个方向,会确定相对位置,能描述简单地点之间的路线。

2.认识毫米和千米的长度单位,并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3.面积的定义,会比较面积的大小,会进行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4.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5.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本课时在例题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掌握进行了充分预设。不同于以往课时教学中的例题讲解,紧紧围绕知识的重点、难点、易错点等问题展开,提高了学生的复习效率,便于学生掌握和整合知识。

[不足之处]在复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知识时,应多给学生一些时间进行系统梳理。

[再教设计]再次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面积单位的换算,避免混淆。

第3课时统计与概率

【教学内容】

第5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第9单元——探索乐园

【教学目标】

1.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有所体验,根据图示推断扣子和火柴棒的数量。

2.知道可以从报纸、杂志、电视等媒体中获取数据信息,能从图形和信息中找出规律。

3.根据统计图、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

题,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教学重点】

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有所体验,能通过图形和信息推断规律。

【教学难点】

根据统计图、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

一、知识点的回顾

1.了解调查表和统计表,从问题中填写调查表,再从调查表中填写统计表。通过观

察统计表回答相关的问题。

2.从扣子的排列中得出扣子的数量规律,从火柴棒的排列中得出火柴棒的排列规

律并填写公式。

3.根据信息填写记录表从而得出规律。

二、加强巩固

1.PPT课件出示练习题,培养学生自己观察、自己总结并填写调查表和统计表的

能力。

2.根据给出的扣子数、火柴棒推断一般的计算公式。

3.根据图中的数据推断并填写记录表,并会制出记录表来表示信息。

三、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四、布置作业

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统计与概率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推断信息,填写记录表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本课时在例题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掌握进行了充分预设。不同于以往课时教学中的例题讲解,紧紧围绕知识的重点、难点、易错点等问题展开,提高了学生的复习效率,便于学生掌握和整合知识。

[不足之处]在做推断题时,填写记录表、推断信息没有给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的空间。

[再教设计]再次教学时,教师要帮助学生全面掌握统计与概率的知识。

冀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一、旋转与平移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交流等活动,经历认识旋转、平移现象的过程。 2、结合实例,初步感知旋转、平移现象。在对物体旋转、平移运动探索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认识旋转、平移现象。 教学过程: 一、认识旋转现象。 (一)做风车: 1、指导学生动手用正方形彩纸做风车。 2、让学生将自己亲手制作的风车玩一玩。观察风车转动的情形,说说风车转动有什么特点。学生在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使学生了解风车是绕一个点或一个轴转动的,说明风车的转动就是旋转。(二)说一说: 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可直接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出在生活中见过哪些旋转现象。二、认识平移现象。 (一)做一做: 1、在教师的带领下,师生共同操作。 2、让学生交流自己取书、推书的动作。 3、讨论: 取书、推书的动作以及书的移动有什么特点? 使学生了解书是沿一个方向做平移运动。 (二)说一说: 1、先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事例,说出平移现象。 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在生活中还看到过哪些平移现象。 三、练一练: 第1题:鼓励学生用多种方式做平移、旋转动作。 第2题:给学生充分的观察、交流空间。 第3题:先让同桌讨论,再全班交流。先让学生指出事物的运动情况,再说出哪些是平移现象,哪些是旋转现象。重点了解学生用不同的符号表示的情况。 四、作业:课本第4页的第4题。 教学随笔: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操作活动,经历认识图形平移和在方格纸上画平移图形的过程。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在探索简单图形平移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总复习-冀教版

总复习 第1课时数与代数 【教学内容】 第1单元——年、月、日 第2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第6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 第8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理解12时计时法、24时计时法之间的转化,会计算经过的时间。 2.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不进位,及乘数末尾有零的乘法,掌握笔算原理。 3.学会小数的加减法和分数的加减法的笔算方法和计算法则,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分数的加减法、小数的加减法及两位数乘法的笔算原理和24时计时法的有关计算。 【教学难点】 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 一、复习24时计时法和年、月、日 1.12时计时法前面加时间词,24时计时法第一圈去掉时间词,第二圈是12时计时 法去掉时间词加上12。 2.计算经过的时间。 3.和年、月、日的实际问题有关的计算。 二、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和算理 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和不进位,及乘数末尾有零的乘法的笔算原理。 (1)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 (2)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 (3)乘数末尾有零的乘法。 (4)估算。 2.PPT课件出示一些练习题。 3.指名说一说在计算过程中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容易出错的地方。 三、复习分数、小数的加减法 1.小数的加减法的笔算原理。 2.分数的加减法笔算原理和分数的大小比较。 3.利用分数、小数的加减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四、课堂小结 师:你们获得了几颗星?通过这节复习课你们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数与代数 12时与24时计时法

两位数乘两位数 分数和小数的加减法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本课时在学生学习了分数加减法、小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及用其解决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再次巩固,以点代面,使学生能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不足之处]对于一些细节问题处理得不得当。 [再教设计]再次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处理教材中的细节问题,抓住重点。 第2课时图形与几何 【教学内容】 第3单元——辨认方向 第4单元——毫米和千米 第7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教学目标】 1.会识别八个方向,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根据平面图确定图中任意两地的相对位置,能描述简单地点之间的路线。 2.知道1毫米的长度,1千米的长度,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3.理解面积的定义、面积单位之间的转化,面积公式的推导,会用面积公式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教学重点】 强化对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理解,了解测量单位“毫米”和“千米”在现实中的例子,并学会单位之间的转化,掌握确定物体的位置等知识。 【教学难点】 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回顾所学的内容 课前布置学生回忆本学期第三、四、七单元所学的内容,把学到的知识写在一张 纸上,要求学生尽量详细地概括所学知识,鼓励学生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表示。 1.让学生根据整理的内容汇报: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哪些方面的知识。 2.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板书整理。 (1)尽量记录详细(包括文字、举例等),避免漏掉内容。 (2)有意识地按照类别进行板书。 3.展示学生比较好的整理方法。 (1)学生交流自己是如何整理知识的。 (2)学生做出最初的评价。

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冀教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冀教版)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一、旋转与平移第1课时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交流等活动,经历认识旋转、平移现象的过程。 2、结合实例,初步感知旋转、平移现象。在对物体旋转、平移运动探索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教学重点:认识旋转、平移现象。教学过程:一、认识旋转现象。(一)做风车:1、指导学生动手用正方形彩纸做风车。2、让学生将自己亲手制作的风车玩一玩。观 察风车转动的情形,说说风车转动有什么特点。学生在小组讨论。3、全班交流,使学生了解风车是绕一个点或一个轴转动的,说明风车的转动就是旋转。(二)说一说: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可直接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出在生活中见过哪些旋转现象。二、认识平 移现象。(一)做一做:1、在教师的带领下,师生共同操作。2、让学生交流自己取书、推书的动作。3、讨论:取书、推书的动作以及书的移动有什么特点?使学生了解书是沿一个方向做平移运动。(二)说一说:1、先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事例,说出平移现象。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在生活中还看到过哪些平移现象。三、练一练:第1题:鼓励学生用多种方式做平移、旋转动作。第2题:给学生充分的观察、交流空间。第3题:先让同桌讨论,再全班交流。先让学生指出事物的运动情况,再说出哪些是平移现象,哪些是旋转现象。重点了解学生用不同的符号表示的情况。四、作业:课 本第4页的第4题。教学随笔:第2课时教学目标:1、结合操作活动,经历认识图形平移和在方格纸上画平移图形的过程。2、 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3、在探索简单图形平移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重难点: 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教 学过程:一、在方格纸上移动图形(课本第5页的做一做):1、 指导学生边操作、边交流。先让学生把纸片放在方格纸的中间位置,再把纸片向右平移5个方格,然后交流平移的过程、方法、结果。通过交流使学生了解把一个图形平移几个方格,只要看图形一条边平移的格数即可。 2、将纸片从A处向下平移到C,方法同上。重点了解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整理与复习冀教版(2014秋)

整理与复习 ◆教学内容 教材42~43页整理与复习。 ◆教学提示 复习活动中要给学生充分的回顾整理、交流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学会单位换算。关于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表示物品长度的练习,除教材上给的素材外,还要补充一些学生们常见的、熟悉的物品,让学生选择合适的测量单位,还可以给出学生熟悉的物品和数据,让学生填写单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能恰当的选择长度单位进行测量和表示物品的长度。 过程与方法:经历对所学的长度单位进行系统复习和整理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巩固长度单位的知识,培养复习整理知识的良好习惯。 ◆重、难点 重点:根据单位之间的进率正确进行单位换算,会选择恰当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难点:建立每1个长度单位的长度观念,并会实际应用。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课件 学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本单元是我们在已经认识了厘米、分米和米的基础上来学习毫米、千米的,在小学阶段毫米和千米是两个极端的长度单位。这节课我们就来把咱们已经学过的所有长度单位复习一下。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点明复习内容。 二、边回顾整理,边巩固练习。 1、整理复习所学过的长度单位。 师提出问题: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学过哪些长度单位?从小到大的顺序是怎样排列的? 学生回顾,交流。师板书: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公里)。 2、复习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同桌合作交流整理出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然后全班交流,师板书: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1米=100厘米1米=1000毫米1分米=100毫米 根据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完成教材43页练一练的第1题和第2题,全班进行交流。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复习教学内容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复习

冀教版版三年级数学下知识点复习 ▼▼▼▼ 一、年、月、日 1、邮电、交通、广播电视等部门计时时,为了简明且不易出错,都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这种计时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 2、时针走1圈是12小时,走2圈是24小时。 3、第一圈:从夜间0时到中午12时。第二圈:从中午12时到夜间24时。24时也叫0时。 4、一天有24小时。一星期有7天。一年有12个月。 5、12时计时法:时针走到几时就说几时,然后在前面加上上午、中午、下午、晚上、凌晨等词语来区别不同的时刻。 6、24时计时法:钟表时针走第1圈,用24时计时法时,几时就是几时,去掉早上、上午等词语。钟表时针走第2圈,加上12时,去掉下午、晚上等词语。 7、计算经过的时间时,要统一化成24时计时法后再计算。 8、经过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 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时间 开始时刻=结束时刻-经过时间(重点) 9、年、月、日也是时间单位。 10、大月7个月: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每月31天。 小月4个月:4月、6月、9月、11月。每月30天。 一个特殊的2月,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 11、平年全年365天,闰年全年366天。 12、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整百年份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13、季度:一年分为四个季度,每三个月为一个季度。1~3月第一季度,4~6月第二季度, 7~9月第三季度,10~12月第四季度。 14、旬:一个月分上、中、下三旬。1~10日为上旬,11~20日为中旬,21日至月末为下旬。 二、两位数乘两位数(本学期重点) 15、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重点) #相同数位对齐。 #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二个乘数的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要和第二个乘数的十位对齐。 #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16、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 哪一位上相乘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前一位计算时要加上进位的数。 17、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 把0前面的数对齐,先乘0前面的数,再看两个乘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几个0。 知识巧计 乘数末尾若有0,前面的数先相乘。乘数中有几个0,积的末尾添够0。 18、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 把算式中的两个乘数分别看作和它们接近的整十数或整百数,然后计算,结果用“≈”连接。 三、辨认方向 19、辨认方向太阳从东边升起,西方落下,中午在头顶偏南。 20、面向东时,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面向西时,后面是东,左面是南,右面是北。 面向南时,后面是北,左面是东,右面是西。 面向北时,后面是南,左面是西,右面是东。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备课教案 一、课标对本单元的要求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初步认识小数的过程,会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能读写小数。 2、结合具体情境比较小数大小并发展数感。 二、单元分析 本单元是充分利用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创设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情境,感悟小数的含义.为了适应儿童的年龄特点,本单元的小数教学结合元、角、分或常用的长度、质量单位出现,便于学生联系实际,初步认识小数的含义,进行小数大小比较和加减法。学习这部分内容既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又能为今后系统地学习小数打下初步基础。 本单元的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小数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两部分。 三、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写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 3、使学生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理解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小数。 2、认识小数的学习过程。 3、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 难点: 1、小数部分位数不相同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2、运用所学知识,正确解决实际问题。 《认识小数》整体感受课及尝试研究课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小数知识的首次课,因此安排从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场景入手,创设各种活动,吸引学生的目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读、写小数,并能够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结合起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下经历通过商品价格认识小数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学会认识小数。 2. 能正确地读、写简单的小数。能把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类比、迁移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对数学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 体会合作交流的学习经历。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难点:结合具体的情境,体会小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炫我两分钟: 讲小数的故事: 在遥远的地方,有一个很大的数学王国,在这个国度中,四处都是数字、数学符号,其中小数点也生活在这里。 小数点十分活泼可爱,成天的跑来跳去,并且时不时地还闯下祸来。这不!今天又偷偷的跑出去玩了,他漫步在数学大街上,十分无聊。对了!他想:我不如去小音乐剧院听歌吧!但音乐剧院里的门票需要不少钱呢,小数点犯难了,因为他并没带多少钱,他十分懊恼,突然,他发现0也来了。而0也没带够钱,正站在门前叹气。这时3也摇摇晃晃的来到了剧院前,他同样也面临没钱的烦恼。怎么办,他们凑在一起商量对策,突然小数点灵机一动,大喊一声:“有了!”他让3站在前边,自己在中间,0跟在后边,形成了3.0,而他们把所有的钱掏出来买了一张票。他们三个大摇大摆地走到了剧院门口。检票员“x”大声地说:“请出示一下门票!”小数点递上了一张票,“x”纠正说:“对不起,请出示三张票。”小数点连忙分辩道:“根据小数的性质,一个数加上小数点后,后面就可以有无数个0,所以,我们是一个数,只需要付一张票!”“x”号哑口无言,只好放他们进去了。 怎么样啊,小数点够聪明吧!说不定他们现在还在剧院里享受优美的音乐呢!哈哈!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认识小数的学习兴趣

冀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数学教案

冀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数学教案 (三年级下册)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冀教版)三年级下册是供义务教育阶段三年级学生下学期使用的,下面分三部分对本册教材进行辅导。 一、教材内容安排 本册教材共安排了九个单元,“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活动”等四个领域的单元安排和主要内容如下:(一)数与代数(共5个单元) ●第二单元——除法 主要内容: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和解决问题。 ●第三单元——时间 主要内容:认识24时计时法和年、月、日,解决有关时间的简单问题等。 ●第四单元——乘法 主要内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结合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连乘;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第七单元——生活中的小数 主要内容: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小数;简单的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第九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

主要内容: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比较同分母或同分子分数的大小;同分母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分母小于10)计算。 (二)空间与图形(共3个单元) ●第一单元——旋转与平移 主要内容:结合实例,初步感知旋转、平移现象;在方格纸上画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第六单元——测量 主要内容:在测量较长的距离中认识千米;认识时间、路程和速度之间的数量关系;在测量较短物体长度的过程中认识毫米。 ●第八单元——面积 主要内容: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的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厘米²、分米²、米²),会进行简单的面积换算;探索、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计、计算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三)统计与概率(1个单元) ●第五单元——统计 主要内容:通过丰富的实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求一组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为整数)。 (四)实践活动(全册共安排4个主题活动) 气球装饰方案——安排在第二单元“除法”之后,是综合应用找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整理与复习_冀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整理与复习_ 冀教版 ◆教学内容 教材75~76页,整理与复习 ◆教学目标 1、整理复习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2、通过对本单元知识的系统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面积的计算等知识。 3、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综合概括的能力。 ◆重、难点[来源:] 教学重点:对本单元知识的整理和复习。 教学难点:掌握概念间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准备:毛巾 一、教学过程[来源:] 一、启发谈话。 今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这一单元,主要学习了什么内容? 小组讨论、思考下面问题: 1、本单元主要学习了什么内容? 2、怎样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呢? 3、表示面积和计算面积时要用什么单位? 4、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长度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进率

是多少? 我们今天把这些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板书课题:整理和复习) 设计意图: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梳理,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 二、边整理,边练习。 1、让学生说出常用的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 师板书。 长度单位:毫米厘米、分米、米。进率10 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进率100 学生独立完成课本75页第1题 2、让学生指出黑板的面积和周长,并说说面积和周长的含义。 师板书含义。 周长: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面积:物体表面和图形的大小。 出示课本第2题,学生回答1cm和1cm2的不同,并在练习本上完成1dm和1dm2画图,同桌互相检查对错。 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式、面积公式。生说师板书。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周长=边长×4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4、周长和面积的对比小结: (1)不同点。面积和周长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计量单位三方面不同。

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4.5整理与复习教案教学设计

第五课时整理与复习 ◆教学内容 教材42~43页整理与复习。 ◆教学提示 复习活动中要给学生充分的回顾整理、交流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学会单位换算。关于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表示物品长度的练习,除教材上给的素材外,还要补充一些学生们常见的、熟悉的物品,让学生选择合适的测量单位,还可以给出学生熟悉的物品和数据,让学生填写单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能恰当的选择长度单位进行测量和表示物品的长度。 过程与方法:经历对所学的长度单位进行系统复习和整理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巩固长度单位的知识,培养复习整理知识的良好习惯。 ◆重、难点 重点:根据单位之间的进率正确进行单位换算,会选择恰当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难点:建立每1个长度单位的长度观念,并会实际应用。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课件 学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本单元是我们在已经认识了厘米、分米和米的基础上来学习毫米、千米的,在小学阶段毫米和千米是两个极端的长度单位。这节课我们就来把咱们已经学过的所有长度单位复习一下。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点明复习内容。 二、边回顾整理,边巩固练习。 1、整理复习所学过的长度单位。 师提出问题: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学过哪些长度单位?从小到大的顺序是怎样排列的? 学生回顾,交流。师板书: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公里)。 2、复习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同桌合作交流整理出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然后全班交流,师板书: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1米=100厘米1米=1000毫米1分米=100毫米 根据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完成教材43页练一练的第1题和第2题,全班进行交流。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时间》复习课教学设计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时间》复习课教学设计 王志强 教学内容: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 设计理念:本单元是本册书的重点,也是难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讲课时,我就发现优等生的知识结构掌握的比较好,但是在做题中出现错误,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使优等生能够进一步熟悉知识结构和熟练做题;中等生虽然也掌握了知识的结构,但知识掌握不牢,有时还发生混淆,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使中等生能够理清知识脉络,牢固掌握,不在混淆,提高做题水平;学困生的知识只能说掌握一部分,不能够彻底掌握,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使学困生能够进一步掌握知识,熟悉知识,提高做题能力。 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时、分、秒,会进行简单“经过时间”的计算,以及学生丰富的生活经验和近三年学校生活的基础上学习的,主要内容包括24时计时法和年、月、日,解决有关时间的简单问题等。 学情分析:本单元是本册书的重点,又是难点,在期末考试时肯定会有题出现,在讲课时也重点强调过,优等生感觉学的还可以,但个别学生做题时不认真,马虎,通过本节课希望优等生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本节课主要针对中等生和学困生,希望本节课结束后能够进一步熟悉知识结构,做题水平得到提高。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时间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生活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使学生掌握做题的方法和技巧。 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使学生熟练掌握知识,提高做题能力。 教学重点:(这是各个课时的重点,本节课也作为重点) 1、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之间的转换。 2、理解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转化规律。 3、区别时间和时刻。 4、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5、发现并掌握闰年的判断方法。 6、计算现实中年、月、日的经过时间。 教学难点: (这是各个课时的难点,本节课也作为难点)

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

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1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24时记时法的表示方法,及24时记时法简单的时间计算。 2、培养学生自己的观察比较能力,能通过小组合作制作出一张属于自己的周末一天的安排,并通过相互交流,让学生从中受到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的教育。 教学重点:体会24时记时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教学对策: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旧知。 1、4:00是下午( )时 16:00是下午( )时 18:30是下午 ( )时( )分

2、晚上8时睡觉,第二天6时起床。她睡了()小时。 二、实践活动。 1、出示小华周末一天的生活安排 2、学生分组讨论:从小华的作息时间表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3、根据这些信息,你可以提出哪些问题? 4、师从中选择出具有代表性的一些问题,如:做家务用了多少时间?做作业用了多少时间?到新华书店购书呢? 小组围绕问题进行讨论解决。使学生从中得到更多的启示。 ○白天14小时,晚上睡觉10小时。 午睡1小时10分。 ○学习2小时,航模制作1小时30分。 购书1小时20分。 ○锻炼、做家务1小时。 ○娱乐:4小时40分。 ○每顿饭化费的时间均半小时。

5、让学生说说小华这样子安排有些什么好处?或者你认为他在哪些地方安排得很好的?好在哪里? 6、指导学生说说安排周末的时候:要合理,科学,充实而有意义。 三、那么你会安排你自己的周末吗? 如果让你安排你觉得该注意些什么地方?学生自由说说。 学生自己动手制作: 1、每个学生拿一张纸,自己动手制作自己的周末。 2、制作完后再让学生交流一下自己的周末时间安排表,说说好在哪里?也可以让学生在小组里说说。 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各别情况进行评比,鼓励一些安排得特别好的学生。 板书设计:周末一天的安排 ○白天14小时,晚上睡觉10小时。 午睡1小时10分。 ○学习2小时,航模制作1小时30分 购书1小时20分。

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

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 (实用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学习资料、英语资料、学生作文、教学资源、求职资料、创业资料、工作范文、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learning materials, English materials, student essays, teaching resources, job search materials, entrepreneurial materials, work examples, documents, contracts, agreements, other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

三年级下册数学冀教版教案

三年级下册数学冀教版教案 三年级下册数学冀教版教案1 教学目标: 1、经历市场调查、消费、家庭消费情况、与同学交流的全过程。 2、会搜集、记录信息,并进性,能应用掌握得计算技能解决生活中实际的问题。 3、在“今天我当家”的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劳动的乐趣和光荣,增强做家庭小主人的自主意识。 教具准备: 纸、笔、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市场调查: 1、老师出示小黑板,提出做一天家庭小主人的要求,并帮助学生看懂统计表和要完成的事情:(1)、让学生到菜市场调查,记录各种蔬菜的价钱。(2)、让学生记下自己买东西花了多少钱,然后填在表中。 2、老师与家长联系,请他们协助搞好这项活动。 二、消费:先让学生完成下面几个问题。 1、把自己亲手花的钱记录下来。 2、了解家中其他人花的钱,并记录下来。

3、完成“算一算”的要求。如果自己计算问题(2)有困难,可请家长帮助一起算。 4、写己的实践。 三、课内交流:让学生充分交流自己当家庭小主人的生活经历、解决的问题、获得的感受。 二、议一议: 让学生充分展开讨论,在讨论的基础上使学生了解父母的辛苦,增强做家庭小主人的自主意识。 三、:交流教法和学法。 教学反思: 三年级下册数学冀教版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数据整理的意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整理的方法。 2、使学生知道绘制简单统计表的方法,并学会看简单的统计表。 3、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互相合作的团队精神。 二、教学过程 1、师:统计数据除了可以分类制成统计表外,还可以制成统计图,统计图的种类很多,今天我们学习其中的条形统计图。出示P、126统计图 2、问:你有什么想法?(作用、制作方法、和统计表的区别) 3、认识统计图

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冀教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冀教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一、旋转与平移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操作、观察、交流等活动,经历认识旋转、平移现象的过程。 2、结合实例,初步感知旋转、平移现象。在对物体旋转、平移运动探索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认识旋转、平移现象。 教学过程: 一、认识旋转现象。 (一)做风车: 1、指导学生动手用正方形彩纸做风车。 2、让学生将自己亲手制作的风车玩一玩。观察风车转动的情形,说说风车转动有什么特点。学生在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使学生了解风车是绕一个点或一个轴转动的,说明风车的转动就是旋转。 (二)说一说:

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可直接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出在生活中见过哪些旋转现象。 二、认识平移现象。 (一)做一做: 1、在教师的带领下,师生共同操作。 2、让学生交流自己取书、推书的动作。 3、讨论: 取书、推书的动作以及书的移动有什么特点? 使学生了解书是沿一个方向做平移运动。 (二)说一说: 1、先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事例,说出平移现象。 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在生活中还看到过哪些平移现象。 三、练一练: 第1题:鼓励学生用多种方式做平移、旋转动作。 第2题:给学生充分的观察、交流空间。 第3题:先让同桌讨论,再全班交流。先让学生指出事物的运动情况,再说出哪些是平移现象,哪些是旋转现象。重点了解学生用不同的符号表示的情况。 四、作业:课本第4页的第4题。 教学随笔: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操作活动,经历认识图形平移和在方格纸上画平移图形的过程。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在探索简单图形平移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过程: 一、在方格纸上移动图形(课本第5页的做一做): 1、指导学生边操作、边交流。 先让学生把纸片放在方格纸的中间位置,再把纸片向右平移5个方格,然后交流平移的过程、方法、结果。通过交流使学生了解把一个图形平移几个方格,只要看图形一条边平移的格数即可。 2、将纸片从A处向下平移到C,方法同上。重点了解学生平移的方向和位置是否正确。 3、想一想:把纸片从A处向左平移到D的位置,纸片平移了几个方格? 让学生自己平移,再说一说平移的距离。 二、试一试: 做课本第5页的试一试。

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冀教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冀教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冀教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一、旋转与平移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操作、观察、交流等活动,经历认识旋转、平移现象的过程。 2、结合实例,初步感知旋转、平移现象。在对物体旋转、平移运动探索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认识旋转、平移现象。 教学过程: 一、认识旋转现象。 (一)做风车: 1、指导学生动手用正方形彩纸做风车。 2、让学生将自己亲手制作的风车玩一玩。观察风车转动的情形,说说风车转动有什么特点。学生在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使学生了解风车是绕一个点或一个轴转动的,说明风车的转动就是旋转。 (二)说一说:

教学目标: 1、结合操作活动,经历认识图形平移和在方格纸上画平移图形的过程。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在探索简单图形平移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过程: 一、在方格纸上移动图形(课本第5页的做一做): 1、指导学生边操作、边交流。 先让学生把纸片放在方格纸的中间位置,再把纸片向右平移5个方格,然后交流平移的过程、方法、结果。通过交流使学生了解把一个图形平移几个方格,只要看图形一条边平移的格数即可。 2、将纸片从A处向下平移到C,方法同上。重点了解学生平移的方向和位置是否正确。 3、想一想:把纸片从A处向左平移到D的位置,纸片平移了几个方格? 让学生自己平移,再说一说平移的距离。 二、试一试: 做课本第5页的试一试。

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冀教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冀教版) LT

教学目标: 1、结合操作活动,经历认识图形平移和在方格纸上画平移图形的过程。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在探索简单图形平移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过程: 一、在方格纸上移动图形(课本第5页的做一做): 1、指导学生边操作、边交流。 先让学生把纸片放在方格纸的中间位置,再把纸片向右平移5个方格,然后交流平移的过程、方法、结果。通过交流使学生了解把一个图形平移几个方格,只要看图形一条边平移的格数即可。 2、将纸片从A处向下平移到C,方法同上。重点了解学生平移的方向和位置是否正确。 3、想一想:把纸片从A处向左平移到D的位置,纸片平移了几个方格? 让学生自己平移,再说一说平移的距离。 二、试一试: 做课本第5页的试一试。

1、出示问题,让学生自己试着画,再交流。 2、鼓励学生画出其他平移后的图形。 三、练一练: 课本第6页的练一练。 第1题:师生一起边讨论,边填空。 第2题:鼓励学生探索、交流不同的平移路线。 第3题:先共同判断,再涂色。让学生说一说另一个虚线图是向右平移几个方格后得到的。 第4题:鼓励学生自己确定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并分别画出平移后的图形。交流时,让学生说出平移的方向和移动了几个格。 教学随笔: 二、除法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购书问题,经历自主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能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验算。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并愿意与他人交流自己的算法。 教学重、难点: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两位数的

冀教版三年级下数学教案全册

冀教版三年级下数学教案全册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一、旋转与平移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交流等活动,经历认识旋转、平移现象的过程。 2、结合实例,初步感知旋转、平移现象。在对物体旋转、平移运动探索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认识旋转、平移现象。 教学过程:

一、认识旋转现象。 (一)做风车: 1、指导学生动手用正方形彩纸做风车。 2、让学生将自己亲手制作的风车玩一玩。观察风车转动的情形,说说风车转动有什么特点。学生在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使学生了解风车是绕一个点或一个轴转动的,说明风车的转动就是旋转。 (二)说一说: 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可直接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出在生活中见过哪些旋转现象。 二、认识平移现象。 (一)做一做: 1、在教师的带领下,师生共同操作。

2、让学生交流自己取书、推书的动作。 3、讨论: 取书、推书的动作以及书的移动有什么特点? 使学生了解书是沿一个方向做平移运动。 (二)说一说: 1、先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事例,说出平移现象。 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在生活中还看到过哪些平移现象。 三、练一练: 第1题:鼓励学生用多种方式做平移、旋转动作。 第2题:给学生充分的观察、交流空间。

第3题:先让同桌讨论,再全班交流。先让学生指出事物的运动情况,再说出哪些是平移现象,哪些是旋转现象。重点了解学生用不同的符号表示的情况。 四、作业:课本第4页的第4题。 教学随笔: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操作活动,经历认识图形平移和在方格纸上画平移图形的过程。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3、在探索简单图形平移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过程: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2017年 冀教版三年级下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旋转和平移 一、单元备课: (一)单元的教材分析: 1.编者意图:物体的旋转、平移与对称一样,既是显示生活中广泛存在的现象,也是显示世 界物体运动变化最简捷的形式。图形的旋转与平移,是空间位置关系变化的主要特征。 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对于学生认识、理解图形的位置与变换,丰富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运用转化的思想方法探索解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都有很大的作用,物体或图形以一个点或一个轴为中心进行圆周运动,就可以近似的看作旋转现象。虽然旋转和平移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现象,但比较起来,旋转现象直观上特征更明显,更易于识别,因此教材先引导学生了解旋转先行,再认识平移现象。 2.教材结构:(1)认识旋转和平移现象(2)简单图形的平移。 3.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学生已经学习了对称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并且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见到过旋转和平移的现象,例如;学生玩的风车和转椅等现象学生都见到过,也都玩过,有可能他们不知道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 (二)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初步感知旋转、平移现象。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在简单物体和图形旋转、平移运动探索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4.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数学活动,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单元的知识点: (1)通过生活中的大量的学生熟悉的、感性趣的素材让学生认识旋转和平移现象。

(2)通过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认识简单的图形平移。 (四)单元的重难点:通过学生的操作和交流的活动让学生认识和感受旋转和平移的现象。 二、课时备课: 第一课时 1.教材结构:(1)通过大量的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素材让学生感受旋转现象(2)通过 学生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感受平移的现象。 2.编者的意图:教材选择了大量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素材设计数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生活中旋转、平移现象。为了加强学生对旋转、平移现象的体验,教材突出了学生的操作和交流活动,使学生通过操作初步感受与平移现象,,通过交流加深对两种运动现象的认识。教材首先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说一说在生活中见到过的旋转现象,认识平移现象时,同样先让学生从书包中沿同一方向拿书、在桌面上推书本,通过这些常见的擦活动,使学生初步感知平移现象。 3.已有经验:学生已经学习了对称现象,并在生活中见到过旋转的现象。 4.教学重难点: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感受旋转和平移现象。 5.课前准备:让学生准备好风车,教师准备好旋转和平移的课件。 第二课时 1.教材结构:(1)理解平移方向和平移的距离的含义。(2)画平移后的图形。 2.编者的意图:首先让学生在方格纸上按要求平移长方形纸片,了解平移过程中的两个因素,移动的方向和移动的距离,弄清纸片从一个位置平移到另一个位置时平移方向和平移的含义。第二个环节,在“试一试”中引导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沿水平或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已有经验:学生在上节课已经认识了旋转和平移现象。 4.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5.课前准备: 第一课时

最新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全册教案全集(53页)

最新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全集 年、月、日 第1课时 24时计时法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生活情景,使学生了解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 2、使学生在探索、认识24时计时法的过程中,体会24时计时法在生活中的应用。教会学生合理安排时间,养成珍惜时间的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24时计时法,会运用24时计时法表示某一时刻。 教学难点: 学会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的相互交换。 教学过程: 生活导入: 介绍普通计时法(出示钟表)。 师:现在钟面上是几时?你可能再干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上午 8:00 下午 8:00 师:原来一天中有两个8时,一个是上午8时,一个是下午8时,这种计时方法是普通计时法。 出示电视节目预报表: 说说从中了解到哪些信息。 生a:17时30分《动画城》开始播放。 b:17时30分就是下午5时30分。 c:晚上7时《新闻联播》开始播放。 d:00:30《半边天》开始。 …… 师:这些节目预报表中用的还是普通计时法吗?这里用的是一种新的计时法——24时计时法(板书)。 介绍24时计时法 钟面上只显示12时,所以同一时间在一天内显示上午和下午2次,常引起误会,因此邮局、交通、机场等部门计时时,都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 合作探究24时计时法:

观察钟面:12时(夜里) 说明:晚上的12时是旧的一天的结束,也是新的一天的开始,也可以说成是0时。24时计时法就是从0时计时了。 观察第二个钟面:转动到中午12时 说说发现了什么?根据学生发言小结,一天没有结束。 继续转动到12时 说说你又发现了什么?在小组中和同学交流一下。 得出:时针在钟面上转2圈,就是一天,一昼夜有24小时。 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师小结:用24时计时法时,从夜里12时到中午12时,时针指几就是几时,从中午的12时到夜里的12时,时针所指时数要加上第一圈走过的12小时。 如:下午2:30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为14:30或14时30分。 练习:练一练的1、2、3。 教学随笔: 第2课时计算经过时间 教学目标: 知道24时记时法在生活中的应用。会解答一些简单的经过时间。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意识,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理解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转化的规律,区别时间与时刻。 教学难点: 经过时间的计算。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出示“神五”图片及兔博士网站。 说说你从中了解到哪些信息? 生:15日9:00发射升空,16日6:23 安全返回。 你想不想知道:“神舟五号”飞船围绕地球飞行了多长时间?我们一起来算算吧!教法:15日9:00 → 15日24:00 16日00:00 → 16日6:23 24时– 9时=15小时 15小时 + 6时23分=21时23分 答:飞行了21时23分。 巩固练习: (一)出示列车时刻表,想想了解到哪些信息? 生(1)T1次列车从北京西开往长沙的开车时间是下午5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