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8单元课题3金属的防护和回收 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8单元课题3金属的防护和回收 教案

《金属的防护和回收》教学设计

【教学分析】

内容分析《金属的防护和回收》是第5章第3节,本节主要内容为:金属生锈的原理、防锈的一般方法;废金属回收的一般意义。本节在本章中的地位与作用:通过钢铁生锈的研究性学习,进一步提高科学探究的欲望和分析、归纳能力。认识处理废金属,回收金属的价值,提高资源意识和环保意识。

对象分析初三学生已经上过二年多的信息技术课,在计算机操作技能和信息素养方面已经具备进行网络自主探究的能力。铁钉锈蚀的实验需提前一周进行,没有办法在课堂上演示,于是将实验过程用网络展示。铁锈蚀的原因、防锈的方法、废金属的知识与废金属回收等,网络上能搜索到很多相关知识,而是学生通过网络自主学习,自主建构获取知识,这样印象会特别深刻。

媒体分析微机室室的数十台电脑构成一个局域网,整个局域网与校园网接通,不仅在校内交流信息畅通无阻,而且可以访问因特网。网络以其强大的主动性需求、交互活动方式、开放的空间与广泛的信息来源,启发学习者的主动性和探究性潜能。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知道金属生锈的原因和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办法。

2、认识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认识回收金属的重要性。

能力方法目标

1、培养通过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2、通过学习,培养交流表达及科学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目标

1、认识到金属生锈给国家和个人带来的损失。

2、在宽松和兴趣盎然的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体会到计算机网络不仅是娱乐的工具,更是辅助学习的工具。

【教学重点】

通过自主探究获取铁锈蚀的原因、防锈的方法、废金属的回收等知识。

【教学难点】

技术难点:建立怎样的网络平台以及如何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提高教学效率

知识难点:金属生锈的原因及防止金属锈蚀的方法。

【学习方法】

在老师引导下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多媒体、网络辅助学习

【所需时间】1课时

【设计思路】

科学素质教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化学教学对于加强学生科学素质教育具有独特的作用。为什么在日常生活中,有的金属会生锈,而有的金属却很难生锈?在日常生活中,学生或多或少的知道一些防止金属生锈的措施,但并不知道采取这些措施的原因、原理是什么。铁钉锈蚀实验需用一周的时间才能完成,无法在课堂上直接演示,将实验过程拍照后用多媒体展示,有利于学生了解铁钉锈蚀的过程,帮助学生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由于本节知识学生要了解的常识性的内容较多,完全可以采用自主上网学习,我尝试以“探究性学习”为主导,以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来开展教学活动。

建构主义教学模式视学生为认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在金属锈蚀的原因及防锈方法的教学过程中,我作为教师,只作为学生认知的指导者,引导他们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来发现问题,研究解决自己发现的这些问题,从而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

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在于探索金属锈蚀的原因和防止金属锈蚀的方法,在教学中我设计以“抛锚式教学模式”来开展学习。

(一)创设情景:教学一开始,用多媒体和实物创设问题情景。

展示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一只搪瓷洗脸盆,盆底因使用不当形成了许多空洞,这些空洞是如何形成的?

据估计,全世界每年被腐蚀损耗的钢铁材料,约占钢铁全年产量的十分之一。金属锈蚀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为了减少损失,人们需要探究金属锈蚀的原因、防护的方法和废金属的回收利用。

(二)确定问题:要防护金属,减少锈蚀,就必须探究金属锈蚀的原因。废

金属有哪些?随意丢弃废金属有哪些危害?回收废金属有哪些好处?

(三)自主学习:当确定了要探究的问题以后,我不是告诉学生如何去解答这些问题,而是为他们提供解决问题的有关线索。如:用哪些方法去研究这些问题:书籍收集资料、上网查询、实验等。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获取信息,从而掌握如

何来获取和处理这些信息的能力。

(四)协作学习:

当学生分组找到信息来解决原先确定的探究问题以后,互相讨论、交流,补充,修正自己的观点,从而达到掌握本节课的知识内容。

(五)效果评价:以一组课堂检测题,对本节所学知识进行达成检测,自我评价学习效果。

【教学流程】

根据教材、教学对象分析和教学目标,本节课教学流程作如下设计:

【教学后记】

1、学生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能够熟练进行网页浏览,关键词搜索,会进行网上讨论。如果不具备这几点,自主探究就会受阻。

2、鉴于学生参差不齐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建议在上课之前对本节课用到的计算机相关操作进行简短培训。

3、网络教学需要网络课件的支持,学生要在网络课件的基础上进行学习,不是漫无目的学习,所以网络课件的设计是网络探究课成功与否的关键。

4、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既是导演,又是演员。教学中,以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富有情趣的讲解,通过师生间的情绪相互感染,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良好的教学效果及对学生心理产生的正面效应,是任何形式的电子媒体所不能替代的。因此,切忌整个教学过程都在教师机位置,单纯地操纵机器。应携带随身麦克风、电子教鞭,适当走动,尽量用身体语言来提示、交流教学信息,调动课堂

气氛。教学网络只是你手中的一种教学工具,人的要素是第一位的,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地位。

第8单元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教学案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教学案(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知道一些常见金属如铁、铝、铜等矿物,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 2、会根据化学方程式对含有某些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进行有关计算。 重点:了解从常见铁矿石中提炼铁的原理。 【自主学习】 知识点一:金属资源的存在方式与矿石 【阅读】课本P15-16,完成以下题目: 1、地球上的金属资源广泛的存在于和中,除少数很不活泼的金属如、等以形式存在外,其余都以形式存在。 2、工业上把能叫作矿石,常见的矿石有:赤铁矿(主要成分:)、黄铁矿()、菱铁矿()、磁铁矿()、铝土矿()等。知识点二:铁的冶炼 【阅读】课本P16-17内容,完成以下题目: 3、把铁矿石炼成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工业上炼铁时,把、和 一起加入,在下,利用与反应生成的 把铁从铁矿石还原出来。 4、按课本图8-20实验时,可以看到的现象是:、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在C处放置燃着的酒精灯,目的是。 注意:(1)实验前应先通CO把装置内空气排干净,然后再加热的原因是 。反应完成后,须待试管内物质冷却后再停止通CO,原因是。 (2)反应完毕后,把得到的黑色粉末倒在白纸上观察,并试验它能不能被磁铁吸起,以判断反应中是否生成了铁。 知识点三:含杂物质的化学方程式计算 【课堂检测】 1、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有下面四步:(1)点燃酒精灯,给氧化铁加热。(2)通入一氧化碳(3)停止通入一氧化碳(4)停止对氧化铁加热;则正确的顺序是。 2、炼铁的高炉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有、、 。 3、炼铁的铁矿不仅要选“含铁量”高的,还要选“有害元素”少的。常见的铁矿石有:磁铁矿(主要成分Fe3O4)、赤铁矿(主要成分Fe2O3)、菱铁矿(主要成分FeCO3)、黄铁矿(主要成分FeS2),你认为最适宜炼铁的两种矿石是,理由是。 4、计算多少吨生铁中含铁的质量分数为96%,含铁560t? 5、我国是世界钢铁产量最大的国家,炼铁的主要原料是铁矿石。用赤铁矿石炼铁的反应原理为:3CO+ Fe2O3高温2Fe + 3CO2 。 (1)上述反应不是置换反应的理由是:。 (2)Fe2O3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用含Fe2O360%的赤铁矿石800 t,理论上可炼出纯铁多少吨? 6、某炼铁厂计划用一氧化碳还原赤铁矿的方法,生产1000吨含杂质5%的生铁,需要含杂质20%的赤铁矿多少吨? 7、工业上火法炼铜的一个主要反应是Cu2S+O 22Cu+SO2。用500吨含Cu2S 80%的铜矿石,理论上可以炼出多少吨铜? 8、100 t纯度80%的赤铁矿石能冶炼出含杂质3%的生铁多少吨?(要求用两种方法解题)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8单元课题3金属的防护和回收 教案

《金属的防护和回收》教学设计 【教学分析】 内容分析《金属的防护和回收》是第5章第3节,本节主要内容为:金属生锈的原理、防锈的一般方法;废金属回收的一般意义。本节在本章中的地位与作用:通过钢铁生锈的研究性学习,进一步提高科学探究的欲望和分析、归纳能力。认识处理废金属,回收金属的价值,提高资源意识和环保意识。 对象分析初三学生已经上过二年多的信息技术课,在计算机操作技能和信息素养方面已经具备进行网络自主探究的能力。铁钉锈蚀的实验需提前一周进行,没有办法在课堂上演示,于是将实验过程用网络展示。铁锈蚀的原因、防锈的方法、废金属的知识与废金属回收等,网络上能搜索到很多相关知识,而是学生通过网络自主学习,自主建构获取知识,这样印象会特别深刻。 媒体分析微机室室的数十台电脑构成一个局域网,整个局域网与校园网接通,不仅在校内交流信息畅通无阻,而且可以访问因特网。网络以其强大的主动性需求、交互活动方式、开放的空间与广泛的信息来源,启发学习者的主动性和探究性潜能。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知道金属生锈的原因和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办法。 2、认识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认识回收金属的重要性。 能力方法目标 1、培养通过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2、通过学习,培养交流表达及科学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目标 1、认识到金属生锈给国家和个人带来的损失。 2、在宽松和兴趣盎然的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体会到计算机网络不仅是娱乐的工具,更是辅助学习的工具。 【教学重点】 通过自主探究获取铁锈蚀的原因、防锈的方法、废金属的回收等知识。 【教学难点】

技术难点:建立怎样的网络平台以及如何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提高教学效率 知识难点:金属生锈的原因及防止金属锈蚀的方法。 【学习方法】 在老师引导下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多媒体、网络辅助学习 【所需时间】1课时 【设计思路】 科学素质教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化学教学对于加强学生科学素质教育具有独特的作用。为什么在日常生活中,有的金属会生锈,而有的金属却很难生锈?在日常生活中,学生或多或少的知道一些防止金属生锈的措施,但并不知道采取这些措施的原因、原理是什么。铁钉锈蚀实验需用一周的时间才能完成,无法在课堂上直接演示,将实验过程拍照后用多媒体展示,有利于学生了解铁钉锈蚀的过程,帮助学生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由于本节知识学生要了解的常识性的内容较多,完全可以采用自主上网学习,我尝试以“探究性学习”为主导,以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来开展教学活动。 建构主义教学模式视学生为认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在金属锈蚀的原因及防锈方法的教学过程中,我作为教师,只作为学生认知的指导者,引导他们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来发现问题,研究解决自己发现的这些问题,从而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 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在于探索金属锈蚀的原因和防止金属锈蚀的方法,在教学中我设计以“抛锚式教学模式”来开展学习。 (一)创设情景:教学一开始,用多媒体和实物创设问题情景。 展示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一只搪瓷洗脸盆,盆底因使用不当形成了许多空洞,这些空洞是如何形成的? 据估计,全世界每年被腐蚀损耗的钢铁材料,约占钢铁全年产量的十分之一。金属锈蚀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为了减少损失,人们需要探究金属锈蚀的原因、防护的方法和废金属的回收利用。 (二)确定问题:要防护金属,减少锈蚀,就必须探究金属锈蚀的原因。废 金属有哪些?随意丢弃废金属有哪些危害?回收废金属有哪些好处?

第八单元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说课稿

第八单元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说课稿 金属资源保护说课稿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前两节知识的延伸,与前两节课在内容上是相辅相成的。通过对金属腐蚀条件的探究,使学生在收集、整理资料、提出问题、设计方案等多方面的能力得以提高,再介绍废金属的遗弃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从而树立资源意识和环保意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的化学素养切实得到提高,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本阶段学生的认知基础 通过近一个学期的对“空气、氧气、二氧化碳、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质量守恒定律”等的探究学习活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化学知识、实验技能和探究问题的方法,小组内同学合作也较为默契,希望老师给他们发表自己见解和表现才华的机会,满足他们的创造性愿望,让他们进行自主学习。为进一步促使学生的探究习惯的养成,本课题改变以往灌输式教学和验证性实验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运用探究学习策略第一次对物质进行较系统的探究,掌握金属腐蚀的条件、影响生锈的外界因素,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钢铁锈蚀的条件,了解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和原理; 2、知道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认识回收金属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1、课前进行素材收集、实验设计、交流讨论等探究活动以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实验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 2、学会课后查阅资料、上网搜索、实践调查等获取知识的方法; 3、初步学会小论文的撰写与表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进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育,树立学以致用的观念,并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以及在小组探究实验及交流讨论中的合作学习态度;

8.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2课时金属资源的保护)教学设计---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第2课时金属资源的保护 一、核心素养 (一)化学观念 1.知道金属锈蚀的原理; 2.知道防护金属锈蚀的一些措施,有保护金属资源的意识。 (二)科学思维 通过铁生锈条件的探究,进行收集材料、猜想、设计、验证、观察、分析、得到结论、讨论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三)科学探究与实践 评论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了解废旧金属回收的意义,并积极主动地去做。 (四)科学态度与责任 使学生体会学习化学的价值;保持和增强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铁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2.合理利用金属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难点 对铁的锈蚀防护的“活动探究”的结论的辨析归纳,从而得出铁生锈的条件,以及防锈的方法。 三、教具准备 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在一周前做好的铁钉锈蚀条件探究的对比实验等。

四、教学过程 【课程回顾】 高炉炼铁加入的焦炭和石灰石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焦炭:提供还原剂,提供热量;石灰石:将矿石中的二氧化硅转化为炉渣【新课导入】 根据有关报导,现在世界上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金属设备和材料相当于年产量的20%~40%。防止金属腐蚀已成为科学研究和技术领域中的重大问题。(一)探究金属锈蚀的原理 【提出问题】 从你的生活经验来看,铁制品生锈的原因可能是什么?你能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吗? 【提出问题】 铁制品锈蚀的条件有哪些? 【猜想与假设】 铁制品锈蚀可能与氧气、水有关。 【实验探究】铁制品锈蚀的条件(观看实验视频) 【进行实验】 一周前准备实验,取3枚无锈的洁净铁钉,分装在不同条件的试管内,如下表图中所示,并按下表要求观察、记录: 【思考与交流】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第八单元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教案设计

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1) 课型:新授 目的要求: 1、知道常见金属铁、铜、铝等的矿物,了解从铁矿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 2、会根据化学方程式对含有某些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进行有关计算。 重点难点: 了解铁矿石中提炼铁的原理。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国土防卫是离不开钢铁的。地球上的金属资源广泛存在于地壳和海洋中,只有极少数如金、银这些不活泼金属以单质的形式存在,其它金属在自然界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二、讲授新课 1、我国人民在商代就能制造出青铜器、春秋战国时期就能冶炼钢铁。 2、铁的冶炼。 ①、赤铁矿(Fe 2O 3 )、磁铁矿(Fe 3O 4 )、菱铁矿(FeCO 3)、黄铁矿(FeS 2)中,都含铁元素。炼铁时选用那种矿石好呢? 金 银 赤铁矿 黄铁矿 主要成分Fe 2O 3 主要成分FeS 2 菱铁矿 铝土矿 黄铜矿 辉铜矿 主要成分FeCO 3 主要成分AJ 2O 3 主要成分CuFeS 2 主要成分Cu 2 S

Fe 2O 3中含铁70%; Fe 3O 4中含铁72.41%; FeCO 3中含铁48.27% ; FeS 2中含铁46.67% 。用赤铁矿或磁铁矿都行。 ②、冶炼原理:Fe 2O 3 + 3CO 高温 3CO 2 + 2Fe 模拟铁冶炼过程的实验装置图。 实验步骤:在硬质玻璃管中,放入少量 的氧化铁粉末,先通入一氧化碳,排出装置 内的空气后,加热氧化铁,当红色粉末变黑 时,停止加热。玻璃管内物质冷却后,停止 通入一氧化碳,观察。 实验现象:红色粉末变黑色粉末;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论:Fe 2O 3 + 3CO 高温 2Fe + 3CO 2 ④、工业炼铁的整个过程 3、在实际生产中,我们冶炼的铁矿石和炼出铁都是含有杂质,下面我们来学习有关杂质问题的计算。 例题:用1000t 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理论上可以炼出含铁96%的生铁多少吨? 分析:①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是纯物质之间的数量比,故计算时须先进行换算。 ②纯物质的质量 = 不纯物质的质量 × 纯净物的质量分数 三、课堂练习 若赤铁矿中Fe 2O 3 的质量分数为80%,多少吨这样的赤铁矿可炼出含碳等其 它杂质为7%的生铁365吨? 解:设需含Fe 2O 3 为80%的赤铁矿的质量为X Fe 2O 3 + 3CO 高温 2Fe + 3CO 2 x = 600t 答:需含Fe 2O 3 为80%的赤铁矿的质量为600t 。 四、小结: 五、作业:P21、5 160 2×56 80%·x 365t (1-7%) 160 2×56 80%·x 365t (1-7%) =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8.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教案设计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钢铁生锈的条件; 了解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 知道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认识回收金属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铁锈蚀条件的探究活动,进一步提高科学探究的欲望和分析、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处理废金属,回收金属的价值,提高资源意识和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铁生锈的原因及防止铁生锈的办法 难点:铁生锈的原因。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演示、实验探究法和讨论法。 以多媒体展示PPT课件内容的形式将本课内容展示清晰,结合实验探究对本课重难点进行突破以及突出,让学生在实验中获取结论从而提高其观察、分析以及总结的能力,并结合讨论思考完善本节课学习。 四、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课前给学生时间复习本课第一课时的内容)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金属资源的利用和防护的第一课时,金属资源的利用。我们知道金属资源广泛存在于地壳和海洋中,大部分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主要介绍了金属铁的矿石以及工业上冶炼金属铁的原理。 提问旧知:含铁元素的矿石主要介绍了哪些?工业冶炼铁的原理是什么? 学生回答:赤铁矿(氧化铁)磁铁矿(四氧化三铁) 新知构建:

教师:每年人类会从大自然中索取众多的矿物来提取数以亿吨计的金属,而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金属材料以及金属设备多至金属产量的20%--40%,而在我们生 活中也存在着各种被腐蚀的金属材料,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提问:请同学们思考一下,生活中你遇到过哪些生锈的金属制品? 教师给予提示:PPT课件首页上有一颗“生病”了的铁钉(即生锈的铁钉) 学生回答。 展示:PPT中准备的几幅生锈图片:生锈铁锁,自行车,铁钉,铁门,铁管道,以及生锈的铁轨。以及向学生展示一把生锈的钥匙,一个手柄处生锈的镊子实物。教师:金属锈蚀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为了减少损失,需要研究金属锈蚀的原因和防护的方法,寻求废金属回收利用的途径。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探究一下金属生锈的条件。 指导学生阅读书中17页探究实验 教师:(将提前一周做好的实验拍照记录展示)将书中的三组对比实验细化到五组,一:干燥剂,干棉花球;二:冷却的沸水浸没;三:冷却的沸水浸一半;四:稀硫酸浸过,置于空气中;五:食盐水浸一半。 展示:PPT照片一天、三天以及一周的生锈情况。 学生回答:第一天:1、2没有生锈,3不明显,4、5明显生锈。第三天:1、2没有生锈,3、4、5明显生锈。一周后:1、2没有生锈,3、4、5生锈明显加重。教师:铁钉生锈,一定是铁接触了什么物质发生了一定的反应。接下来请同学们讨论得出结论,五只试管的铁钉分别接触的物质有哪些? 学生讨论后:1.氧气2.水3.氧气、水4.氧气、水、酸5.氧气、水、氯化钠教师:在强调个别关键词后,给予补充并完善。 教师:探究:1.对比试管1、3,分析铁锈蚀需要:与水接触。 2.对比试管2、3,分析铁锈蚀需要:与氧气接触。 3.对比试管1、2、3,分析铁锈蚀需要: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 4.对比试管3、4、5,分析铁锈蚀必要条件: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酸和氯化钠能加速铁锈蚀。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2课时》教学设计附反思

§8-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2课时) 一、教材分析: 第二部分“金属资源的保护”,重点是有关铁的锈蚀以及防护的“活动与探究”内容。该活动与探究内容包括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并实施、讨论、得出结论、对结论进行应用等多个步骤,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大的价值。关于金属资源的保护,教材中首先以图示的方法给出了一些矿物可供开采的年限,形象地说明了金属矿物资源是有限的,以及金属资源保护的重要性。教材中简要地介绍了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合理开采矿物等保护金属资源的措施。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这一节之前,对金属锈蚀和保护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因此,联系生活把生活经验化学化、化学问题生活化,体现“化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三、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防止金属生锈的简单方法,知道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认识回收金属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通过收集材料、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等具体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四、重难点: [重点] 了解金属锈蚀的条件和金属资源的保护方法,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难点] 如何使学生解决生活中金属锈蚀的问题。 五、课前准备: [教师] 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 在一周前做好的铁钉锈蚀条件探究的对比实验。

七、板书设计:(要求使用框图式板书): 第八单元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2) 八、随堂练习:(3~5分钟的练习题) 1.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铁与和直接接触,防锈的方法有许多例如:、 。 2.金属资源有限,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有许多,举三种方法、、。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同步练习金属资源的回收和防护教案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回收和防护 5分钟训练 1.写出下列金属制品防锈的方法: 自行车钢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铁水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来水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铁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金属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家用电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常见金属的防锈方法。 答案:喷镀(涂油层) 镀锌油漆喷漆喷漆皮包或漆包 2.金属材料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废金属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纯金属与合金金属废弃物或锈蚀的金属材料 3.由于废金属不但造成____________,还会造成____________,所以对废金属必须进行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解析:废旧金属可以回收利用,能够节约金属资源。 答案:浪费环境污染回收利用 4.铜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生成铜绿[Cu2(OH)2CO3],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是信息给予题型。根据所给的条件,铜生锈反应的反应物应该是水、二氧化碳和单质铜。 答案:2Cu+CO2+H2O====Cu2(OH)2CO3 10分钟训练 1.通常情况下,下列物质中,颜色不一致的是( ) A.氢气、氧气、甲烷、一氧化碳 B.四氧化三铁、二氧化锰、氧化铜 C.纯铁片、铝片、镁片 D.硫酸铜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硫酸亚铁溶液 解析:A项中均为无色气体;B项中都是黑色固体;C项中都是银白色固体;D项中硫酸铜溶液呈蓝色,氯化亚铁溶液、硫酸亚铁溶液都是浅绿色。 答案:D 2.光亮的铁在下列情况下最易生锈的是( ) 解析:同时存在空气和水,是金属腐蚀的基本条件,二者缺少其一,腐蚀都很缓慢。 答案:B 3.下列地区金属相对容易生锈的是( ) A.上海 B.青岛 C.吐鲁番盆地 D.海南岛 解析:生锈的条件是有水和空气。吐鲁番盆地最干燥;海南岛最温暖潮湿。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说课设计 8.3金属资源的保护 说课稿

金属资源的保护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及作用 本课题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三课题第二课时的内容。 本课题的涉及面很广,是在学生已学习金属性质的基础上,侧重介绍合理利用金属资源的意识,重点介绍铁锈蚀的条件。既有知识、技能方面的内容,又有环境意识和资源意识等情感领域的内容。 学生在前一阶段的学习中已经做过燃烧条件的探究和灭火的原理等的实验,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由锈蚀金属制品的资料引入,自然转入重点的学习。对金属锈蚀条件的探究上,采用讨论——归纳——欣赏实验的探究方式,通过对实验事实的分析,层层诱导,帮助学生归纳得出铁锈蚀的条件,并通过金属的锈蚀及资源的使用情况、社会的发展分析,进而引出金属资源的保护措施。通过学习,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体会到合理使用资源的意识,保护资源的责任,感受到化学学习的价值,也为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和信心。 2. 教学目标分析 本课题的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金属锈蚀的条件以及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 (2)知道废旧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认识回收利用废旧金属等金属

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阅读资料、联系实际等方法获取信息。 (2)运用比较、分析、联想、分类等方法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与讨论,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学生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2)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3)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3.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 重点:1铁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2合理利用金属资源的意识。 难点:对铁锈蚀条件及其防护措施的初步探究。 首先对于金属锈蚀条件的探究的教学,我利用课件展示锈蚀危害的文献资料,激起起学生的探索欲望,以便于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从而引导学生分析出科学的反应原理、设计出理想的实验进行证实理论与实际的吻合。让学生感觉到学有所用,化学与生活紧密相连。 其次本课题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对铁锈蚀的条件的探究上,不仅仅是为了获得铁锈蚀的条件,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获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8单元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教案(新版)新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8单元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教案(新 版)新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常见的金属(铁、铝等)矿物;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 2.会根据化学方程式对含有某些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进行有关计算。 3.了解金属 锈蚀的条件以及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练铁的原理,使学生认识化学原理对实际生产的指导作用。 2.通过对某些含有杂质的物质的计算,使学生把化学原理、计算和生产实际紧密地 结合在一起, 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我国古代练铁的介绍,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悠久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通过对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认识回收利用废旧金属等 金属资源保护 的重要性。 3.通过对矿物可供开采的年限的介绍,让学生产生金属资源的危机意识,更让学生 懂得要保护金 属资源。 [教学重难点] 重点:铁的冶炼,以及有关铁的锈蚀以及防护的“活动与探究” 难点:化学方程式中有关杂质问题的计算,以及对铁的锈蚀防护的“活动探究“的结 论的辨析归纳, 从而得出铁生锈的条件,以及防锈的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流 程教师活动(第一课时)〈课前准备〉发动学生课前查找金属资源的有关资料:矿物 标本、实物照片、图表、有关金属资源的文字描述等。学生活动学生课前准备,搜集 材料。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收集资料,培养学生的资料收集的能力。课前 准备 1 展示〈展示资料〉学生展示材料,交流信由课上来展示收集材由小组分别展示收集 的资料。息,讨论、小结:的成果,不仅可以培料、地球上金属资源养学生的兴趣, 而且导入很丰富,我国矿物储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新课〈过渡〉种类齐全。在所有的金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复习学案设计(无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复习学案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金属资源除金、银等少数以单质形式存在外,其余都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工业上把用来提炼金属的矿物叫矿石,矿石是混合物。 ■金属被开发和利用的先后与金属的活动性有关,越活泼利用越晚。 一、铁的冶炼 1、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 2、设备:高炉。 3、原理:3CO + Fe2O32Fe +3CO2(注意,不是C还原Fe2O3。) 4 、CO还原Fe2O3实验: 现象: 红色粉末变为黑色、石灰水变浑浊、尾气燃烧产生蓝色火焰。 化学方程式: 3CO + Fe2O32Fe +3CO2CO2 + Ca(OH)2 = CaCO3↓+ H2O 2CO + O22CO2 注意: ①要先通CO再加热,以防止爆炸。 ②反应完全后,要先停止加热,再停止通CO,防止生成的铁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③尾气必须点燃处理,以防止污染空气。 二、金属资源的保护。 1、金属的腐蚀和防护 铁生锈的条件:铁与水、氧气同时接触。 防止铁生锈的措施: ①保持铁制品表面洁净、干燥。 ②在铁制品表面覆盖保护层.如:涂油或刷漆、镀一层不易锈蚀的金属。 ③将铁制成不锈钢。 2、金属资源保护: ①防止金属的腐蚀。②回收就、利用废旧金属。 ③合理有效的开采矿物④寻找金属的代用品。 3、铁锈是混合物,主要成分是Fe2O3 .xH2O,铁锈疏松,不能阻碍里层的铁继续生锈,所以要及时除去铁锈,否则会加速铁的锈蚀。 【达标练习】 1、地球上金属资源广泛地存在于和中,除少数很不活泼的 金属、等有单质形式存在外,其余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如铁、铜等,它们主要存在于矿石中。而把矿石冶炼成金属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如用赤铁矿炼铁,其主要的反应原理是在高温下,用把铁从铁矿石中还原出来,化学方程式为。 2、下列矿石的主要成分表达错误的是()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金属防护和废金属回收

《金属防护和废金属回收》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节课设计是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章第三节内容。课标中具体的教学标准及活动与探究建议确定了本课教学内容的要求是:了解钢铁锈蚀的条件,设计实验探究铁制品生锈的原理,了解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认识回收利用金属资源的重要性。 二、说教法 在化学教学中,已经将科学探究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钢铁的冶炼及其锈蚀与防护与生产、生活实际紧密相连。针对本节教学内容的知识背景,本节课运用设置情境、实验探究、多媒体辅助手段等教学方法将课前和课堂的实验探究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机融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达成三维教学目标。 三、说学法 学生自主的进行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铁是学生最常见的金属,铁生锈是常见现象。我在教学中,结合教材特点,指导学生采用课前实践、实验探究、交流讨论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学习,将所学知识系统化和结构化。 四、说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 让学生在家提前一周准备材料并根据课本做实验,然后将实验结果记录下来,带回课堂,与同学之间交流讨论。 2.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3.实验探究,获得新知 这个环节是本课的重点,我引导学生采用实验探究的学习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合作学习以获得新知。 4.思考交流,深入探究 5.分析问题,得出结论 6.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五、说板书 第三节金属的防护和回收 一、钢铁的锈蚀及其防护 1、钢铁锈蚀的条件:铁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 2、防止钢铁生锈的常见方法 (1)保持铁制品表面干燥洁净 (2)在钢铁表面覆盖保护层 (3)将铁制品制成不锈钢 二、废金属的回收和利用 1、废弃金属的危害 2、回收废金属的重要意义

初中九年级化学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2课时)教案

第八单元课题3:金属资源的保护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2012年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的第2课时。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金属材料及金属的化学性质,定性的认识到金属资源的重要性及金属在不同条件下易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在第七章燃烧条件环节接触过控制变量法的运用,这些知识与能力为本节课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本节课对铁制品锈蚀条件的探究既承接了前面所涉及的金属化学性质、控制变量法的运用,又是对该知识与能力的拓展。通过“如何进行金属资源的保护”为引线,引入“防锈原理”的探索,落脚点在“铁的锈蚀条件”的探究及运用,有助于学生掌握基本的解决问题策略:弄明白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引导学生应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生产中的金属保护问题,在强化科学探究法研究物质性质等的研究模式及掌握“2W1H”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同时,树立环保意识、资源意识。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了解了金属资源的重要性及相关化学性质,掌握了质量守恒定律的原理,同时也具备了一些学习化学的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科学探究法;但缺乏将质量守恒定律等理论知识运用于探究实践的体验及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生产问题的意识。 在基本实验知识和操作技能、分析实验现象方面,学生初步具备并能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实验,得到较直观的结论,但是独立设计实验的能力尚显薄弱。通过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结合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合理猜测,善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设计,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探究兴趣,灵活掌握和应用知识。 三、素养目标(即教学与评价目标) 【教学目标】

1.了解金属锈蚀的条件以及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知识与技能) 2.学习运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探究铁锈蚀的条件;掌握解决问题的办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过程与方法) 3.知道废旧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认识回收利用废旧金属等金属资源保护的重要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评价目标】 1. 通过生活中常见铁制品的防锈措施判断,诊断和发展学生对铁锈蚀条件的掌握程度。 2. 通过铜锈蚀条件探究的实验设计,诊断与发展学生对控制变量法的迁移掌握水平。 3.通过日常生活中常见金属的保护措施,诊断并发展学生对金属资源及环境保护的认知水平。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铁制品锈蚀条件的探究,防止铁制品锈蚀。 (2)教学难点:科学探究法猜测依据、控制变量法分析。 五、教学方法 项目化学习、合作探究、实验法、自主学习 六、教学过程

化学初三人教新课标8.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化学初三人教新课标8 一、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包括金属资源的利用(如铁的冶炼以及冶炼时有关杂质问题的运算),金属资源的爱护(如金属的腐蚀和防护、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等。教材比较集中地介绍了金属资源的用途和资源爱护等多方面的内容,与以往的初中教材相比,表达了义务教育时期化学学习的全面性;注意从学生的生活体会和实验事实动身,采纳对比的方法;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专门注意对一些重点内容(如金属腐蚀的条件等)采纳探究的方式,通过实验,层层引导,深入讨论,并归纳得出结论;在活动与探究的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培养学习能力,同时使他们获得新知识;注意对学生进行金属资源爱护意识的教育,以事实来说明化学学习的价值。 二、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程序教学环节教学内容 三、教案

学案: 学生设计的铁钉实验方案: 第一组设计的实验方案:将五根铁钉分别放在五支试管中,第一支试管用酒精灯烘干后放铁钉,并用橡皮塞塞紧试管口,使试管只与空气接触,而不接触水;在第二支试管中倒入经煮沸后而迅速冷却的蒸馏水,使水浸没铁钉,再在上面加入一些植物油以隔绝空气,使铁钉只与水接触不与空气接触;在第三支试管中倒入蒸馏水,浸没铁钉的二分之一,使铁钉既与水接触,又与空气接触;在第四支试管中倒入蒸馏水,浸没铁钉的二分之一,并加入少量的盐水;在第五支试管中倒入蒸馏水,浸没铁钉的二分之一,并加入少量的盐酸。 第二组设计的实验方案:在第一支潮湿的试管中加入一团细铁丝并固定在试管底部,再将试管倒置于盛有清水的烧杯中,注意试管中的铁丝要高出水面;在第二支干燥的试管中放一小团细铁丝,再放入棉团和干燥剂,并用橡皮塞塞紧试管口。 第三组设计的实验方案:在第一支潮湿试管,加入一块铁片,并塞上带导管的橡皮塞,将导管与盛水的烧杯相连;在第二支干燥的试管中放一块铁片,再放入棉团和干燥剂,并用橡皮塞塞紧试管口。 四、教学反思 本课题的知识内容学生较为熟悉,“收集有关钢铁锈蚀造成的经济缺失的资料,设计实验探究铁制品锈蚀的条件,讨论防止铁锈的方法”是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周围的化学物质”主题中的活动与探究建议。教师用丰富的素材引导学生感知熟悉学习的对象,从生活体会动身,引出课题。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家庭生活材料,如学生常常使用的剪刀、自行车、水龙头等。对学生学习的情形创设作用,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用于生活和学习中,易激发学生的爱好。 认识金属腐蚀的危害以及爱护金属材料、金属资源的重要性,探究铁制品锈蚀的条件,能够使学生学习和体会研究一个复杂的实际问题的角度和方法,初步认识到操纵实验条件是设计实验方案的关键,体会科学探究过程所需要遵循的一些原则,如客观性、批判性、严密性等,从而养成以科学事实和证据说明问题的适应和态度。 探究铁制品锈蚀的条件,提出“铁什么缘故会生锈,铁生锈的条件是什么?”如此的问题后,适当放开教师的扶手作用,让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究与实践,学生在合作、研究、探讨与设计实验方案的过程中。通过思维的相互碰撞与激发,产生灵感的火花,共同探讨出各具特色的实验方案,并亲自动手去实践。在那个过程中,学生的设计能力、对比的方法、探究能力都得到了培养,而学生亲自接触了活生生的实例,比教师把实验结果展现给学生更有乐趣、更真实、更满足,学生在试验进行的过程中,总是惦念着实验现象,总是抽空去看一下现象显现没有,从中可见学生感爱好的程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表达了学生“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理念。

(名师整理)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优秀教案

第八单元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一、教材分析: 本课题涉及面很广,包括地球上及我国的金属资源情况、铁的冶炼、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杂质问题计算、金属的腐蚀和防护,以及金属资源的保护等,既有知识、技能方面的内容,又有环境意识和资源意识等情感领域的内容。是对前面两课题知识的应用,体现了金属材料某些化学性质,并针对这些性质提出炼铁的方法以及从我们日常生活中常有的现象来推出金属生锈的条件和防锈的方法。把化学原理和生产生活实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学习活动成为有机的整体,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课时分配:2课时。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 学会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 (2) 学会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杂质问题计算。 (3) 理解金属锈蚀的条件以及生活中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 2.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观察、实验、阅读资料、联系实际等方法获取信息。 (2) 通过对铁钉生锈条件的探究,学习运用对比实验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 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2) 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3) 通过铁的冶炼原理和根据化学方程式有关杂质计算的学习,懂得化学原理、计算和生活实际是紧密结合的一个有机整体,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炼铁的原理;铁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2、难点:有关杂质问题的计算;对铁锈蚀条件的初步探究。 四、学情分析: 本课题内容处在九年级整个教材的中间位置,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原因分析能力,而铁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学生对于铁是如何得到的很有兴趣,并且学生对于铁制品容易生锈的事实较为熟悉,对防止金属生锈的措施也有所认识,但对其变化的实质尚不清楚,可通过阅读资料、探究性实验来合作学习本课题内容。 五、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1、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讲练结合、分组讨论。 2、学习方法: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注意优等生和后进生在学法上的区分)。 六、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教案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本课题涉及面广,包括地球上及我国的金属资源概况、铁的资源、有关含杂质的化学方程式计算、金属的腐蚀及防护、金属资源的保护等,既有知识、技能方面的内容,又有环境意识和资源意识等情感领域的内容。 第一部分“铁的冶炼”是本课题教学的重点,教案设计时,把铁的冶炼原理和实验室模拟工业冶炼原理的实验设计成了探究内容,以便学生主动参与,深刻理解,对金属资源概况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也特意的精心设计,一是对学生的视野进行了拓展,二是为他们将来高中的学习作铺垫。 第二部分“金属资源的保护”重点是有关铁的锈蚀以及防护的“活动与探究”内容。此部分内容全由学生通过实验、讨论、应用等环节来完成。关于金属资源的保护,也由学生通过联系实际,发挥想象,进行讨论等方式来认识和学习。 总之,本课题教案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探究为主,教师引导这一特点。 第1课时铁的冶炼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常见金属:铁、铝、铜等的矿物,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 (2)会概括化学方程式对含有某些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进行有关计算。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炼铁的原理,使学生认识化学原理对实际生产的指导作用。 (2)通过对某些含有杂质的物质的计算,使学生把化学原理、计算和生产实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我国古代炼铁史的介绍,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悠久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3)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4)树立为社会的进步而学习化学的志向。 【教学重点】 1.铁的冶炼。 2.有关炼铁的杂质问题计算。 【教学难点】 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杂质问题的计算。

第八单元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教学设计1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怀宁县金拱初级中学孙长舟 教学内容:初中化学课本(人教版、下册)第15~22页 课题分析: 本课题涉及面很广,包括地球上及我国的金属资源情况、铁的冶炼、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杂质问题计算、金属的腐蚀和防护,以及金属资源的保护等,既有知识、技能方面的内容,又有环境意识和资源意识等情感领域的内容。 本课题由常见金属矿物的照片以及资料"金属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表引入,简单介绍了地球上及我国的金属资源情况。人类对地球上金属矿物资源的利用主要是用来冶炼金属,而其中冶炼量最大的是铁。因此,教材很自然地转入到对铁的冶炼的讨论。 第一部分"铁的冶炼"是本课题教学的重点。教材除简要地介绍了我国冶炼铁的历史外,主要是通过实验,说明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化学反应原理,并结合炼铁的实际情况,以例题的方式介绍了化学方程式计算中有关杂质问题的计算。这样,把化学原理、计算和生产实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学习活动成为有机的整体,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第二部分"金属资源的保护",重点是有关铁的锈蚀以及防护的"活动与探究"内容。该活动与探究内容包括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并实施、讨论、得出结论、对结论进行应用等多个步骤,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大的价值。关于金属资源的保护,教材中首先以图示的方法给出了一些矿物可供开采的年限,形象地说明了金属矿物资源是有限的,以及金属资源保护的重要性。教材中简要地介绍了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合理开采矿物等保护金属资源的

措施。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认识一些常见金属如铁、铝、铜等的矿物,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 ⑵.初步学会根据化学方程式对含有某些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进行有关计算。 ⑶.了解金属锈蚀的条件以及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了解废旧金属对环境的污染。 ⑷.了解我国矿物的储量情况及金属资源保护措施。 ⒉过程与方法 ⑴、通过了解金属资源的存在及在地壳中的含量,认识标本、图片、图表的直观作用。 ⑵、通过科学探究铁的冶炼主要原理,进一步明确“探究”的认识作用。 ⑶、通过对铁钉的生锈条件的探究,学习运用单因素对比实验方法,并能对其他常见金属锈蚀的原因进行实验探究。 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通过介绍我国冶炼铁的历史及解放前后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情况,知道铁与我国国民经济的关系,认识金属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进而认识到保护金属资源的重要性。 ⑵、通过铁的冶炼原理和根据化学方程式有关杂质计算的学习,懂得化学原理、计算和生产实际是紧密结合的一个有机整体,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