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语用学理论浅析翻译实例

从语用学理论浅析翻译实例

从语用学理论浅析翻译实例

摘要:语用学是英语这门学科中非常重要的知识,因为它主要关注的是具体语境下的语言运用。而且随着语用学的不断发展,其在翻译中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所以用语用学知识来分析具体的翻译是非常有意义的。在某种程度上,很多语用学理论甚至可以指导我们的翻译实践。而且因为语用学研究的是在具体句子中的语言运用问题,所以很多时候会考虑到文化这一关键因素对翻译的影响,总之,语用学在翻译实践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关键词:语用学;理论;文化;翻译实践

Abstract:pragmatics is the very important concept in our study of English because it mainly emphasize on the usage of language in specific contexts.Whats more,with the increasing development of pragmatics,its usage in translation becomes more and more wider,thus it is significant for us to analyze our specific translation with the knowledge of pragmatics.To some extent,many pragmatics theory even can be used to direct our translation.And because pragmatics study the usage of language in some specific sentences,we will consider the influence of culture made on translation in most time.In a word,pragmatics places a significant position in our translation practices.

一、語用学与翻译的关系

运用学是语言学各分支中一个以语言意义为研究对象的新兴学科领域,虽然其具体来说属于语言学项下,但是它的发展却明显有着自己的独立性。简单来说,语用学是研究具体语境下语言的运用和理解。而翻译通常被看作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是在理解的情况下降源语译成目的语,从而让读者理解的过程,所以严格来说,翻译也可以是理解的过程,这是语用学和翻译的相同点。不同之处则很明显,语用学很多地注重的是在口语中的运用,而翻译更多研究的是书面文字的处理。但是这并不代表两者没有联系,语用学理论可以用来完善翻译,使翻译更加符合语境。

正因为翻译更多地是研究书面语言,所以本论文主要研究的是语用学理论对书面文体翻译的指导,我们主要使用礼貌原则、讲究语境、上下文的联系理论和一些具体实例对语用学在翻译中的运用加以说明。

二、语用学理论与具体实例

上面我们大概地分析了一下语用学与翻译之间的关系,发现其实两种学科之间并不是全无联系的,语用学理论或多或少也是可以指导我们进行具体的翻译。所以这一节我主要从语用学中选择了几个主要的指导理论对实例加以分析。

(一)重语境和翻译

语境其实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上下文语境,它属于语用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同样的,语境也是翻译中不能跳过的一个概念,无论什么文体的翻译,都必然要考虑到语境这个大背景。语境其实就是我们在语用学中说到的对句子的理解和使用。语境在一个句子中看似是一个静态的概念,但是在翻译的时候语境随着文体的改变而有所不同,所以可以说他是动态的。翻译的过程其实也是在一定的语境中赋予单词或句子语用意义。下面我们可以看两个具体例子。

例1:The lady at the desk in that hotel was quiet friendly,full of stories of girls waiting for a divorce.

译文:那家旅馆服务台的办事员挺友善的,她有一肚子关于那些离婚妇女的故事。

这个例子其实翻译起来并没有很大的难度,不存在生词的障碍,但是从译文我们可以发现,翻译的时候很多单词并不能常规地按其字面意思去翻译。因为有了in that hotel这个大语境,我们不能忽视,lady也就不能简单地处理成“女士”,还有desk也不会是原义,而且从girls和waiting for a divorce可知,这里的girls 不是其最初意思“女孩们”,在这里应该翻译成“妇女们”才比较符合语境,同时整个译文也更为读者所接受。

(二)关联原则和具体实例

关联原则其实指的就是在语境中找到句子前后文或上下文之间的关联性,然后在考虑到读者背景和接受能力的基础上表达出来。毫无疑问,好的译文一定不能忽视句子之间存在的关联,所以译者在理解原文之后,要努力找到句子之间的联系,然后用文字的形式呈现给读者,让读者简单地就能理解整个句子要表达的关系。同样地,我们通过具体的例子来深入理解翻译中的关联原则。

例2:三个人品字式坐下,随便谈了几句。

译文:The three men sat down facing each other and exchanged a few casual words.

原文中的品字式坐法对中国人来说其实很容易理解,我们自然而然就能够想象出那个场景,其实就是三个人面对面坐着。但是对于和我们有着文化差异的外国读者来说,他们就很难理解到底是个什么坐法,但其实这里的品字式只是对于三个人坐下来方式的一种描写,在我们看来没什么特别,但是在翻译的时候我们就要考虑到关联原则,所以译文就要放弃把他们坐下来场景这一意象翻译出来,而是用另一种方法表达,即三个人就是面对面坐着,这样一来不会造成理解上的困难,同时也符合关联原则,读者很容易就能想象三个人谈话的场景。

(三)言外之意与具体实例

言外之意也是语用学中很重要的一个理论概念,它是由英国语言学家J.Austin提出来,他说我们说话在大多数情况下往往会实施三种行为:言内、言外和言后行为,其中言外行为应是我們研究的重点,确实如此,我们平常的交谈中很多时候也必须要揣摩说话人说话的言外之意,其实个人认为这也是说话的一种艺术,特别是中国人说话相对英美国家来说要更加地委婉,有时候我们会要对对方的表达进行消化和理解才能明白其真正意思,同样,翻译也是一种跨文化的语言,它通常要将作者、译者和读者联系起来,有的作者的写作手法可能偏委婉,这时候译者就要仔细揣摩一下其“弦外之音”,将作者真正隐藏的意思表达给读者,所以,这时候翻译就起到了一个桥梁和减少读者理解压力的作用。对于比较隐晦和委婉的文体,翻译无疑就成了把作者言外意图外显的核心作用,下面我们通过例子来加深理解。

例3:Jason passed Mary a cup of tea.

Mary:Its cold.

译文1:杰生递了玛丽一杯茶。

玛丽说:这是凉的啊。

译文2:杰生递了玛丽一杯茶。

玛丽说:真凉爽啊。

这是简单的日常用语,但是玛丽的回答却有两种言外之意,我们从两种译文也可以看出,其言外之意主要是与季节这个外在因素有关,从译文1读者可以推测出对话是发生在冬季,玛丽的意思是说嫌茶有点凉,她本期待的是热茶,也可以表明说话人并不一定觉得很满意。相反,从译文2我们可以推测出对话的季节可能是在夏天,感觉说话者很满意,因为可能这茶正是她说需要的。所以从小小的一个短对话我们可以看出,其实翻译中也存在一些言外之意的实例,同样地根据译者的译文,我们可以更加轻松地知道作者要表达的意思。

例4:While driving,they noticed particular homes that seemed isolated and free of activity.Over the next week,similar drives were taken at different times of day.Finally,a house was chosen and their work began in earnest.Through careful observation and several phone calls,they learned where the occupants worked.They studied the house,noting entrances and windows and anticipating the floor plan.Finally,they were ready to act.Phone calls made that morning confirmed that the occupants were at work.

译文:开车时,他们注意那些看似孤立的特别的房子以利于展开行动。下星期,在不同的时间重复驱车观察数次。最后选中一间,行动开始。他们通过仔细观察和有意地打电话,了解屋主的工作地点。研究房子时,重点关注通道和窗户并制定缜密的室内计划。最后他们展开行动:在早上打电话,确认房主已经

上班了。

这段话稍微有点长,但是意思我们还是可以体会出的。这段话描述的是白天行窃的场景,然而原文和译文更多呈现出的是一种幽默的手法,并没有把they 直接译成“盗贼”,因为从原文的写作风格可以看出,采用的是幽默的手法,所以译文中的“他们”这一表达更为合适,如果是直接把“they”处理成“盗贼”则失去了原来的幽默感,而这段话的言外之意就是让我们去体会原文中所描写的对象其实就是“盗贼”,同时也体会原文的幽默。如果从译文中可以体会到这些重要信息,那么翻译的最终效果也就实现了。

三、总结

通过以上对语用学中三个理论与翻译实例的分析,我们再次证明了其实很多学科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很多时候有助于我们深入研究。同样的,翻译不仅仅是与语用学有所联系,甚至它与政治学、心理学都是有一定关联的,只不过现在我们的研究有限,但并不代表没有,相信随着学科之间联系越来越紧密,翻译所涉及的学科范围也会越来越多。而这里的语用学之所以能够用来解释翻译现象,是因为其实其很多理论与翻译中我们所采取的原则是有共同之处的,它们本质上都是对语言的学习和理解过程。总之,希望这篇论文给我们的启示是不要将学科孤立,如果想要对学科进行深一步的研究,我们就要拓宽视野,找到学科之间的共同点进行分析研究。

参考文献

[1]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金定元.语用学-研究语境的学科[A].载西植光正.语境研究论文集[C].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170-176.

[3]吕俊.普通语言学的翻译观[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11:42-46.

[4]薛雁、戴炜华.语用视野下的翻译[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11:45-52.

从语用学理论浅析翻译实例

从语用学理论浅析翻译实例 摘要:语用学是英语这门学科中非常重要的知识,因为它主要关注的是具体语境下的语言运用。而且随着语用学的不断发展,其在翻译中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所以用语用学知识来分析具体的翻译是非常有意义的。在某种程度上,很多语用学理论甚至可以指导我们的翻译实践。而且因为语用学研究的是在具体句子中的语言运用问题,所以很多时候会考虑到文化这一关键因素对翻译的影响,总之,语用学在翻译实践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关键词:语用学;理论;文化;翻译实践 Abstract:pragmatics is the very important concept in our study of English because it mainly emphasize on the usage of language in specific contexts.Whats more,with the increasing development of pragmatics,its usage in translation becomes more and more wider,thus it is significant for us to analyze our specific translation with the knowledge of pragmatics.To some extent,many pragmatics theory even can be used to direct our translation.And because pragmatics study the usage of language in some specific sentences,we will consider the influence of culture made on translation in most time.In a word,pragmatics places a significant position in our translation practices. 一、語用学与翻译的关系 运用学是语言学各分支中一个以语言意义为研究对象的新兴学科领域,虽然其具体来说属于语言学项下,但是它的发展却明显有着自己的独立性。简单来说,语用学是研究具体语境下语言的运用和理解。而翻译通常被看作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是在理解的情况下降源语译成目的语,从而让读者理解的过程,所以严格来说,翻译也可以是理解的过程,这是语用学和翻译的相同点。不同之处则很明显,语用学很多地注重的是在口语中的运用,而翻译更多研究的是书面文字的处理。但是这并不代表两者没有联系,语用学理论可以用来完善翻译,使翻译更加符合语境。 正因为翻译更多地是研究书面语言,所以本论文主要研究的是语用学理论对书面文体翻译的指导,我们主要使用礼貌原则、讲究语境、上下文的联系理论和一些具体实例对语用学在翻译中的运用加以说明。 二、语用学理论与具体实例 上面我们大概地分析了一下语用学与翻译之间的关系,发现其实两种学科之间并不是全无联系的,语用学理论或多或少也是可以指导我们进行具体的翻译。所以这一节我主要从语用学中选择了几个主要的指导理论对实例加以分析。 (一)重语境和翻译

浅析语用学翻译研究及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

浅析语用学翻译研究及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 1前言 翻译研究是探讨译者解读原文、在译文中重构原文意义的学问。现代翻译理论注重如何从变化不定的语境中整体把握原语信息的动态系统, 追求非一字一词的对应,力求达到译文与原文整体效应或读者感受的一致或相似,这种转变同人们对待语言的观点有密切联系。从结构语言学到功能语言学到符号学,有关语言符号系统各层次都得以深入研究, 也给翻译标准的重新审视提供了基础。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往活动, 翻译研究与语用学密切相关, 语用学的迅猛发展, 必然影响和推动翻译活动。语用学源于哲学和逻辑学, 它研究语言的理解和使用, 研究特定情景中的特定话语, 尤其注重研究在不同的语言交际环 境下如何理解和使用语言。语用学是研究语言使用与理解的学问, 即研究发话人利用语言和外部语境表达意义的过程, 也研究听话人对发话人说出的话语的解码和推理过程。它研究的不是抽象的语言系统本身的意义, 而是交际者在特定交际情景中传达的理解的意义 以及理解和传达的过程。翻译研究和语用学理论有着共同的研究对象, 即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所不同者, 前者关心的是文本和书面语言, 而后者更重视口语交际及其动态特点。但是这种差异性并不妨碍翻译理论研究者借鉴语用学理论来探讨翻译活动, 反而能促使 完成作者与读者之间成功的交流。如果作者认为读者对某种知识或意境不熟悉并且会影响读者对作品的解释、理解,他就会把这方面写得详细一些,反之亦然。读者通过阅读作者的作品,获得新的知识、新鲜的感受、经验,与作者达到共鸣,甚至会受作品的影响而采取某种行动,成功地完成作者-读者之间的交流 2语用学与翻译 语用学是语言学各分支中一个以语言意义为研究对象的新兴学科领域,是专门研究语言的理解和使用的学问,它研究在特定情景中的特定话语,研究如何通过语境来理解和使用语言。语用学因其本身的目的性和价值性而不同于语法研究,它是关于人类语言本身的研究。在语言的使用中,说话人往往并不是单纯地要表达语言成分和符号单位的静态意义,听话人通常要通过一系列心理推断,去理解说话人的实际意图。 语用学的一个核心概念就是意义。何兆熊先生(1987)在他的语用学概要一书中指 出:“在众多的语用学定义中,有两个概念是十分基本的,一个是意义,另一个是语境。”从发展的观点看,语用学的崛起是语义研究的发展和延伸的结果,因此可以说语用学是一种对意义的研究。语用学研究说话者如何运用语言以达到交际的目的。从1938 年美国哲学家莫里斯(C. Morris) 对语用学这一术语的提出, 历经几十年, 语用学逐步得到发展和完善。其中英国哲学家奥斯汀( J. 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 Speech Act Theory) 、美国语言

英语翻译中的语用学分析

英语翻译中的语用学分析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英语已经成为了全球通用的交流语言。在各个领域, 人们都需要进行英语翻译,以便和各国人士进行交流和合作。但是,英语翻译中存在一些语用学问题,可能导致翻译流畅度和准确度的下降。本文将从语用学角度出发,对英语翻译中的语用学问题进行分析。 一、语用学概念简介 语用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语言在实际交际中的运用。语用学研究 的对象包括语言的意义、语境、话语行为、语用规则等等。在英语翻译中,语用学的研究可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译者和源语言之间的意义关系,进而进行更准确流畅的翻译。 二、语用学在英语翻译中的运用 1. 语境 语境是一个单词、短语或句子出现的环境。语境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单词的正确 意义,因为可能同一词汇在不同的语境中具有不同的含义。在英语翻译中,我们需要注意源语言中单词、短语、句子的实际语境,避免翻译错误。同时,也需要在翻译中加入必要的语境,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翻译内容。 比如,源语言中出现了“sea”的单词,如果没有上下文的提示,那么它可能代表海,也可能代表C国的一个购物中心。翻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需要结合上下文,把“sea”翻译成正确的汉语意思。 2. 文化背景 在语用学中文化背景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因为不同的文化背景对语言和交际方 式都有不同的影响。在英语翻译中,如果不了解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差异,

极易给翻译造成影响。对于某些语言中的成语,语用规则和习惯用法,源语言和目标语言文化背景的差异会给翻译带来很大的困难。 例如,在英语中“the elephant in the room”这个短语表示的是一个尽管显而易见 但没人想提的问题。但是,中国没有这样的成语,当然就涉及到翻译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译者需要转换句子结构,并用语言文化背景更为熟悉的成语或形容词来替换这句话。 3. 合适的展现方式 在英语翻译中,语用学还涉及展现方式的问题。我们不能简单地把源语言翻译 成目标语言,必须结合目标语言文化背景和译者自身的理解,采用合适的展现方式。 比如,在德语中,有一种叫做“Kaufrausch”的词,它表示突然间进入购物狂欢 状态。直译成中文会让读者感到生疏和不自然,译者可以根据文化背景运用“血拼”等类似的本土化词汇或类似化解释。 4. 礼貌性 在翻译中,礼貌性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们往往在日常交流中采用不同的语 言以体现谦卑、礼貌的态度,而在英语翻译中也需要做类似的工作。例如,当我们翻译一些网上购物评论或游戏中的互动,就需要格外注意礼貌性的问题。 比如,在翻译一篇用户评论时,如果对于一些内在缺陷过多的产品,直接表达 负面评价可能会引起卖家或某些买家的反感,但使用委婉的措辞可以保证可读性和礼貌性。同样,设计广告或者产品文案时的口吻也是需要考虑到这点。 三、结语 总之,英语翻译中的语用学分析极为重要,不仅影响翻译的准确度和流畅度, 而且涉及到语言、文化背景、社交礼仪等方方面面,需要翻译者具备充分的语境分析和综合判断能力。唯有这样,翻译的质量才能够得到保证。

语用等效理论在经贸英语翻译中的应用-2019年精选文档

语用等效理论在经贸英语翻译中的应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对外贸易也迅猛发展,国际间贸易商务往来日渐频繁,因此,经贸英语翻译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就逐渐显现。经贸英语翻译中,不仅要遵循外语翻译的原则,同时也需要大量运用商贸知识以及灵活应变的能力,以便在翻译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经贸英语作为专门用途英语的一个分支,在国际商务,例如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国际运输、国际大宗交易等都有很广泛的应用,因其具有的独特性,也备受关注。本文将从语用等效理论、经贸英语翻译的特点,以及如何将语用等效理论运用到经贸英语翻译中三方面来描述。 一、语用等效理论概述 语用学是语言学各分支中一个以语言意义为研究对象的新兴学科领域,这门学科主要研究语言的规范使用,研究特定场景特定语境的语言使用。美国哲学家查尔斯摩尔斯在他的《符号理论基础》中第一次提到了“语用学”这个词,二在1977年《语用学杂志》一书中,正式奠定了“语用学”这个术语在语言学中的地位。在此之后,三位哲学家,英国的奥斯汀、美国的赛尔以及同时美国的格赖斯分别提出了三个重要的语用学理论,分别是言语行为,间接言语行为以及会话合作原则,他们三人的理论不仅奠定了语用学的基本理论,同时也促进语用学的进一步发展。随着语用学学科知识的不断发展,语用学的扩展应用领域也不断

进步。语用学的一关注重点就是情景运用,在特定情景,同一句话不同的翻译方式更加贴切更加出彩。语境直接影响着双方接受程度以及理解程度,现代社会中经济贸易中以往那种直译已经不能满足大众需求了,重视语言跟语境的结合,运用语用等效理论的合理利用十分重要。 二、经贸英语翻译的特点 1、词意翻译专业性强。经贸英语翻译结合了商务英语以及专业英语的特点,属于商务领域的专门性语言运用,他具有专业的翻译专门的词语,用词严谨且针对性强。同一单词在不同的领域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例如“future”这个词,一般我们翻译为未来,美国俚语指“未婚妻”,但是在经贸英语翻译中是指特指期货,或者期货交易。“trust”一般我们翻译为动词相信,信任,但是在经贸英语中翻译特指信托、信托机构、信托基金。这类词在翻译中特别常见,一些词语在经贸英语中有特别特定专门的翻译,跟我们一般背诵的词语意思有时候相隔十万八千里,因此要熟练掌握经贸英语专业词汇,才能知道其在不同语境中所要表达的意思。 2、词语翻译常常一词多义。经贸英语中常常出现一词多义现象,例如,“finance”我们一般翻译为财政,金融,资金,财政来源,动词解释为为?提供财政支持等,但是一旦前面加上前缀,翻译起来就会有些微差别,有时候甚至两个词语翻译完全搭不上关系。因此在翻译中要懂得灵活变通,在充分掌握英语水

语用学与等效翻译———以动物谚语为例

语用学与等效翻译———以动物谚语为例作者:殷姗 来源:《现代职业教育.高职本科》 2018年第6期 随着英语语言学的发展,特别是语用学的迅速发展,与其他理论相结合产生了新的研 究意义。本文将语用学同翻译理论中的等效翻译相结合,以动物谚语为例,从语用学关注利用 语言和外部环境来表达意义,达到翻译等效。 一、语用学与翻译 随着语用学和翻译的迅速发展,两者之间产生了交集,都旨在研究怎样表达相同的语 用意义。由于英语和汉语属于两种不同语系,表达句式和思维不同,让两种语言在形式和内容 上实现完全对等是不可能的。这就需要翻译说话者的意图,并非等同的语言形式,听话者需结 合自己的文化背景、职业、文化等因素进行推理,最终实现交际者之间的交际意图。 二、以动物谚语为例的语用等效翻译实例分析 语用等效是指从语用学角度探讨翻译的实际问题。语言翻译会涉及译者的文化背景、 习惯用语等。有时需要在翻译完原文的基础上进行增译,有时却需要将说话者的意图隐含在字 面意思中,达到意会的效果。谚语作为民族文化的积淀和载体,内涵丰富,充分反映了不同文 化对翻译的影响。只有理解两种语言共同的语用意义,才能达到翻译的等效,准确地实现两种 语言之间的互译。 第一种是不同的动物表达同一种语用意义。在中文里有“爱屋及乌”但我们翻译为 Love me love my dog.用狗来指代乌鸦。例如,英语中用mouse 指代中文中的狡兔三窟。兔子 和老鼠含有相同的语用意义。“兔子不吃窝边草”在英语中用狐狸捕猎很远来形容,但都表达 人很狡猾。再比如,What can you expect from a pig but a grunt.英语用猪来比喻,而在中文中我们用的是狗,但是二者都表达人说话不沾边,不靠谱。A drowned rat落汤鸡。英语中 的落水老鼠和汉语中的落汤鸡有相似的语用意义。Lion in the way.在汉语中翻译为“拦路虎”而不能直译为“拦路狮”。Black sheep.在汉语中翻译为“害群之马”而不能直译为“黑羊”。Neither fish nor fowl.非驴非马。在英语中让狐狸养鹅,我们意译为引狼入室。 第二种是用不同的动物表达与人相关的谚语。这类谚语含有相同的语用意义,用不同 的字面表达。例如,Cats hide their claws. 知人知面不知心。掩耳盗铃在英文中我们用猫来指代人,The cat shuts its eyes when stealing cream. Fine feathers make fine birds. 暗指人要衣装,马要鞍。A crow is never the whiter for washing herself often. 用乌鸦 来暗指人的脾气秉性很难改变。Dog does not eat dog. 同类不相残,同时不操戈。Every dog has his day. 凡人皆有得意日。用狗来形容人,意指每个人都有走运的一天。以上诸多例子表明有很多关于动物的谚语实质上是在形容人,不同的翻译形式表达相同的语用意义。所以有些 翻译在中英翻译中是相通的。 第三种是运用具体的概念表达抽象的意义。例如,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 一石二鸟,我们意译成是一举两得。Don’t ride the high horse. 勿摆架子。所以翻译时要 考虑到源语言和目标语不同的文化背景知识。再比如我们表达语用意义达到目的的途径很多可 以说杀猫的办法很多,除了用黄油噎死它。There are more ways of killing a cat than by choking it with butter. Give a dog a bad name and hang him.按字面意思是说给狗一个坏名声,然后绞死它。但我们结合文化会背景会翻译成谗言可畏,欲加之罪,何患无辞。All

从语篇分析的角度看翻译及实例分析

从语篇分析的角度看翻译及实例分析【摘要】翻译活动的首要步骤就是要对原文进行语篇分析,具体包括分析语篇的主旨和中心思想,把握整个语篇的思想脉络,分析语篇的情景语境,即语篇产生的语言环境,如事件、场合、时间、地点、人物的活动及其角色关系,语篇所反映的人物的地位、身份、态度、动机以及社会、文化、时代、历史背景等等。近10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把系统功能语言学相关理论引入翻译研究领域,给翻译研究带来了新的活力。与此同时,有很多学者发现把功能语言学中的语篇分析手段应用于翻译实践往往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在翻译实践中应该强化语篇意识,注重分析语篇的语境问题,这样才能明确原文的文化背景和语言背景,才能更好地还原译文的交互传递功能,从而达到翻译的最佳效果。 【关键叔】功能语言学;语篇分析;语境 1 前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学者把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引入翻译研究领域,取得了很大成果。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语言和人类的社会实践密不可分,要在社会文化语境中解释语言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因此,对语篇结构和语境的分析是做好翻译的重要手段和提高译文翻译质量的重要途径。 在语篇分析这门学科尚未诞生之前,不能说译界不存在语篇意识,人们常说的“上下文”、“语境”等,其实质而言,就是一种感

性的、经验性和实用性的“语篇”意识。但是,自从译界将discourse analysis或text linguistics这一语言学研究成果与翻译学科嫁接后,译界对“上下文”的认识就产生了一个新的飞跃,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从经验上升到理论。译林跋涉者掌握了语篇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就能够合理、科学地将原文的词、句、段等单位置于语篇的宏观背景中去理解、去解释,译者文思更活跃,译文也更流畅。因此,建立明确的语篇意识对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语篇与翻译 2.1 语篇的定义 做好语篇分析首先要了解什么是语篇。语篇分析吸收了包括语言学、符号学、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文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近年来,西方学者纷纷把语篇分析理论引进翻译研究领域,把视野扩大到语境和语言的交际功能。本文主要探讨描写翻译研究中的一种研究方法:即翻译研究的语篇分析方法。从应用语言学的角度看,我们需要的是一种可操作性的方法,而不是翻译技巧或翻译手段。关于语篇的定义,目前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个是“形式和结构”(formal/structural)派的看法:从结构方面看,“语篇”是大于句子的语言单位;语篇由句子组成。一是“功能”派的看法:从功能方面看,语篇是一个语义单位,它不是一个比句子大的语法单位;它与句子不属于同一类型,因此它们之间不是“大”与“小”

从语用学顺应论分析英语电影片名翻译技巧

从语用学顺应论分析英语电影片名翻译技巧作者:陈静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9年第27期 摘; 要:电影片名是特殊的文体语言,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具有帮助受众提高审美能力的语用功能。电影片名是一种目的性强的特殊文本,其翻译是一种文化翻译,从语用学角度,以语言顺应论为理论基础,探讨电影片名翻译中语用顺应的翻译技巧。 关键词:语用顺应论;电影片名翻译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7--01 许多学者从文化差异等视角对电影片名翻译进行了研究,但尚未提出可行的翻译策略指导电影片名翻译工作。电影要体現其商业价值。电影片名的翻译要具有艺术欣赏性,具有美学功能与使役功能。现阶段进口电影片名翻译十分混乱,港台地区与各大视频网站有其独特的译名,本文从语境顺应与商业顺应方面对进口电影片名翻译进行了探讨。 一、顺应理论阐释 Verchueren 在1999年新作《语用学新解》中提出了顺应论,认为语言的使用是不断选择语言的过程,语言的选择与顺应是辩证统一的关系,Verchueren认为语用学是从认知与文化的角度对语用行为的纵观。语言的选择是根据不同心理意识程度做出某种顺应。从动态顺应中的意识凸显程度进行综合的语用研究,完成语用描写。 顺应的语境成分社交世界指交际双方的遗存关系,平等关系等方面。Verchueren认为语境是随着交际过程复杂不断更新[1]。 语言结构顺应主要体现在语言、语体的选择,话语语段的选择及话语建构成分的选择。动态顺应是Verchueren语用学综观理论的核心,说话人需要顺应的语境因素是语句山下文。语境关系的动态顺应特征能动态解释交际双方语言选择中的顺应作用。 意识凸显程度指交际者的认知心理状态及语言顺应时的意识凸显程度,其认知心理涉及感知,计划。由社会心理决定。 二、英文电影片名翻译中的顺应 1.与文化语境的顺应

浅析功能语言学角度下的语篇分析与翻译实践

《浅析功能语言学角度下的语篇分析与翻译实践》 摘要:以系统功能语言学角度为基础的语篇分析理论认为翻译的基本单位是语篇,而语篇分析理论的实质是传递文章主要信息,尽可能准确地表现出作者的中心思想,译文2从语篇角度出发,根据广告翻译的特征,“蚊子杀、杀、杀”这句广告 词肯定了自己产品的功效,且运用了意译的手法,将bye翻译成“杀”而不是“再见”,符合中国人的口语习惯,因此, 译文2更符合译语语类的表达方式,a major economic speech last Thursday, Mr Turnbull stopped to shake the man"s hand and slip some money into his coffee cup. 摘要以系统功能语言学角度为基础的语篇分析理论认为翻译的基本单位是语篇,而语篇分析 理论的实质是传递文章主要信息,尽可能准确地表现出作者的中心思想。本文主要从语类对应、语域对应和语义对等三个方面阐述语篇分析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必要性和具体应用。 关键词语篇分析;翻译;功能语言学 1 语篇分析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1952年,美国结构主义者哈里斯第一次提出“语篇分析”这一术语,其又被称为“话语分析”。 20世纪80年代,语篇分析开始受到重视,研究成果也逐渐增多。希夫森在Approaches to Discourse一书中介绍了六种用于语篇分析的理论,分别为言语行为理论、互动社会语言学、交际文化学、语用学、会话分析和变异分析。而在语篇分析领域最值得一提是韩礼德创建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他的理论为语篇分析提供了理论框架,他认为系统功能语言学可以应用在任何口头语篇和英语书面语篇。我国学者黄国文在《语篇分析概要》一书中用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作为理论指导,从语义、情景、语域等角度进行分析,证明了功能语篇分析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1]。 2 语篇分析在翻译实践中的必要性 首先,语篇分析主张意思连贯且合乎语法的语篇为研究对象,要在一个更大的范围内进行研究,而不是只局限于单个的句子。因此,在翻译时我们要着眼于全篇进行翻译,注意上下文的联系,最大可能符合原作者的思想。

语义翻译举例

语义翻译举例 【篇一:语义翻译举例】 1、客观性和主观性 比如“山|”“水”“长城”“故宫”“天安门”等,实实在在存在的事物以语 言词汇的方式表达出来就是语义的客观性;反过来主观性也就是那 些根本不存在在现实生活中,经过人们想象虚构出来的事物,比如“龙”孙悟空阎王天堂吸血鬼 2、稳固性以及变异性 经历时代的变迁,词义任然不变的情况就是语义的稳固性,例如“牛”“马”,现在来讲人在是“牛”和“马”;变异性就是指那些已经变 义的词汇,例如“钱”,古指一种农具,现在表示钞票和重量单位 3、概括性和具体性 例如“人”和“马克思”,这个你应该能够李姐把 希望能帮助你 【篇二:语义翻译举例】 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对比研究天府新区 / dlong 【摘要】翻译方法 的选择在翻译实践中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对peter newmark 提出的 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这两种最常见的翻译方法在理论上进行了比较 研究,并举例说明,从而弄清其概念,并对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语义翻译,交际翻译,对比研究一、概念及区别语义翻 译和交际翻译是英国翻译家纽马克提出的翻译理论的两种基本策略。他指出语义翻译在字面上更接近原文,优先考虑原文的意思及形式,比较适合翻译宗教、法律文书,文学及演讲等。而交际翻译在字面 上则更自由灵活,优先考虑的是语言的交际功能。交际翻译努力“使 译文对目的语读者所产生的效果与原文对源语读者所产生的效果相同”,即是说,交际翻译的重点是根据目的语的语言、文化和语用方 式传递信息,而不是尽量忠实地复制原文的文字。译者在交际翻译 中有较大的自由度去解释原文,调整文体、排除歧义,甚至是修正 原作者的错误。由于译者的翻译要达到某一交际目的,因此他所翻 译的译文在字面上及形式上必然不拘泥于原文,而是一个再创造的 过程。通常采用交际翻译的文体类型包括广告、旅游手册、产品描 述及使用说明书等。

应用语言学的例子

应用语言学的例子 应用语言学是一门研究语言及其使用的学科,通过分析和研究语言的结构、功能和使用情况,来解释和理解语言的本质和特点。在实际应用中,语言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各种与语言相关的问题。下面是十个应用语言学的例子。 1. 机器翻译:机器翻译是将一种语言自动翻译成另一种语言的技术。通过语言学的研究,可以对语言的结构和语法进行分析,从而改进机器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2. 语音识别:语音识别是将语音信号转化为文本的技术。语言学可以帮助我们分析语音的音素、音节和语调等特征,从而改进语音识别系统的准确率。 3. 语音合成:语音合成是将文本转化为语音的技术。通过语言学的研究,可以理解语音的音素、音节和语调规律,从而实现更自然、流畅的语音合成。 4. 自然语言处理:自然语言处理是研究如何让计算机能够理解和处理人类语言的技术。语言学可以帮助我们分析语言的语法、语义和语用等方面,从而改进自然语言处理系统的性能。 5. 语言教学:语言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语言的结构和规律,从而指导语言教学的方法和策略。通过语言学的研究,可以帮助学习者更

好地掌握语言的语法、词汇和语用等方面。 6. 口语评估:口语评估是对口头表达能力进行评估和分析的过程。语言学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口语表达的流畅度、语法准确性和语音特点,从而提供客观的口语评估指标。 7. 社交媒体分析:语言学可以帮助我们分析社交媒体上的文本数据,了解人们在社交媒体上的语言使用习惯和行为特征。通过语言学的研究,可以揭示社交媒体上的话题、情感和观点等信息。 8. 跨文化交际:语言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联系。通过语言学的研究,可以提供跨文化交际的指导原则和技巧,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有效沟通和理解。 9. 语言政策与规划:语言学可以帮助我们研究和制定语言政策和规划,包括语言标准化、语言教育和语言保护等方面。通过语言学的研究,可以促进语言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多样性保护。 10. 言语障碍治疗:语言学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和理解言语障碍的原因和机制,从而指导言语障碍治疗的方法和技术。通过语言学的研究,可以帮助言语障碍患者改善语音、语法和语义等方面的问题。 应用语言学在各个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对语言的研究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各种与语言相关的问题,提高语言技能和应用能力,促进人类与计算机、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有效交流与

翻译中的文本分析理论及其案例分析_英语论文

翻译中的文本分析理论及其案例分析_英 语论文 英语与汉语各有其独特的句式结构,翻译时句式转换,才符合行文表达习惯,避免译文出现翻译腔,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翻译中的文本分析理论探析的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借鉴。 一、概述 任何材料的翻译,译前通读全文并进行文本分析,是全面理解源语文本的前提。旅游景点材料,是一种内容包含有地方历史与特色的文本,其文本分析与小说、诗歌、政府报告、产品广告等其他类型的文本分析是否有所不同,还是有某种文本分析模式作为依据呢?德国功能学派第二代的代表人物克里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 Nord)提出:“我们需要一个能够适用于所有文本类型和文本范例的源语文本分析模式,可以应用于所有的翻译任务。她认为可以建立一个无须参照源语或目标语特征的以翻译为导向的文本分析模式” [1].笔者则认为,一种模式可以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但译者认为分析因素可根据个人主观意愿有所取舍与侧重。这正是本文旨在说明的焦点。 二、文本分析理论 翻译中的文本分析最早源起于德国学者凯瑟琳娜·莱斯

(Katharina Reiss)、费米尔(Hans Vermeer)创建的德国翻译功能理论及莱斯的功能文本类型理论。在语言学家布勒语言功能三分法的基础上,莱斯把语言功能与文本联系起来,根据交际功能范畴把文本划分为:信息功能(informative),表达功能(expressive),感召功能(operative)三大文本类型[2]. 在篇章语言学和文本类型理论基础上,诺德提出了翻译的文本分析模式,旨在为译者提供一个分析源语文本的模式,运用于所有的文本类型和翻译过程。 诺德的翻译导向的文本分析模式强调对源文本的充分理解和准确阐释,解释语言、文本结构及源语言系统规范的关系,为译者选择翻译决策提供可靠的基础[3].相对语篇结构语言学派的文本结构分析,诺德的文本分析模式更为详细全面,对源语文本中的文内外因素进行分析。诺德将源文本中的语言和非语言因素分为“文外因素”和“文内因素”,文外因素包括发送者、发送者意图、接受者、媒介、交际地点、交际时间、交际动机、文本功能八个方面。文内因素包括主题、内容、预设、文本构成、非语言因素、词汇、句子结构、超音段特征八个方面[4].这些因素的排列顺序可以改变,并互相依存,而且其分析是反复进行的,某一因素的分析可能会指引其他因素的分析。 翻译导向的文本分析模式放之四海而皆准,适用于任何

语用翻译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

语用翻译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 一、本文概述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翻译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翻译不仅仅是语言间的转换,更是一种文化、思维、语用等多个层面的复杂活动。语用翻译语用学理论作为一种新兴的翻译理论,为翻译实践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本文旨在探讨语用翻译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分析其如何指导翻译实践,提高翻译质量,并促进不同文化间的有效沟通。 本文将简要介绍语用翻译语用学理论的基本概念和核心思想,阐述其在翻译研究中的重要性和价值。接着,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探讨语用翻译语用学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方式及其效果。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总结语用翻译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特点,分析其优势与局限性,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本文的研究对于深化翻译理论研究、提高翻译实践水平、促进跨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深入探讨语用翻译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本文旨在为翻译从业者和研究者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推动翻译事业的发展。

二、语用翻译理论概述 语用翻译理论是一种将语用学原理应用于翻译实践的理论框架。语用学是研究语言在特定语境中的使用和理解的科学,它关注语言交际中的意义、意图、行为和社会文化因素。在翻译过程中,语用翻译理论强调译者不仅要传递文本的字面意义,更要关注原文作者的意图、读者的期待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 语用翻译理论的核心在于对原文进行深层次的解读,包括语言层面的词汇、语法和篇章结构,以及非语言层面的文化、社会和心理因素。译者需要运用语用学的相关理论,如合作原则、礼貌原则、言语行为理论等,来指导翻译实践。通过这些理论,译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原文作者的意图,以及原文在特定语境中的语用功能。 在语用翻译理论的指导下,翻译过程不再是简单的语言转换,而是一种跨文化、跨语言的交际行为。译者需要在尊重原文的基础上,根据目标语读者的期待和接受能力,对原文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写。这种调整可能包括词汇的选择、句式的变换、文化信息的增补或省略等。通过这些手段,译者可以确保译文在目标语中实现与原文相似的语用效果。

英汉翻译实践中语用翻译理论的运用

英汉翻译实践中语用翻译理论的运用 摘要:伴随着语用学理论的深入发展,其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英汉翻译中引入语用学理论有其必然性。本文系统阐述了语用翻译理论在英汉翻译实践中应用的必要性,并对其应用流程进行了大致的描绘,最后从语境的设定与关联原则两个方面分析了英汉翻译实践中语用翻译理论的应用细节。 关键词:语用翻译理论;英汉翻译实践;应用; 语用翻译理论是近年来产生的一种全新的翻译理论,是语用学与翻译领域相互融合的产物。语用学理论的核心在于如何在特定语境中理解语言的使用问题。语用学将文本从语言环境中过渡到了特定语境中,进而超脱了文本本身的语言范畴,通史寸会话内容的分析以及寻找最佳关联,实现了对语言功能意义的全面认知。伴随着研究的持续深入,语用学已经被广泛地用于二语习得、认知语言学以及语言教学等相关领域。 一、语用翻译理论在英汉翻译实践中应用必要性 翻译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吸收其他学科理论的精华,在兼容并蓄的同时,翻译理论得以升华与发展,从而为翻译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更加详实的理论依据。与此同时,语用学也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被更多的学者所广泛关注,理论更加完善,被广泛用于语言习得、语言教学以及翻译等相关领域,更多的学者开始研究语用学理论对于翻译实践工作的指导价值。随着语用学理论

以及翻译之间的联系不断紧密,语用学不同研究领域所获得的成果都能够为翻译工作提供更加科学和微观的分析手段,例如关联理论、言语行为理论、预设等内容。语用学理论能够有效地解决翻译进程中相关语言可能会出现的使用问题,所以被更多的学者用于翻译实践当中。语用学本身对于翻译有着较强的解释力,使得我们可以从全新的视角解释翻译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翻译和语用学之间的融合也提供了全新的翻译理论模式,为构建翻译学理论与方法提供了指导。除此之外,语用学理论有助于译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当采用目的语再现原文意思的时候,也要凭借语用学知识的帮助。除此之外,在翻译过程中,置身于文本所营造的语境下,理解文本的语用意义也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二、语用翻译理论在英汉翻译实践中的应用流程 英汉翻译过程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分别是原文本分析阶段、译语表达阶段以及译文的重新组织。 第一,原文本分析阶段。在翻译一篇文本的时候,需要对原文本的结构、词汇以及句法进行整体分析,译者要具备一定的文化、语言以及语境知识。该过程就是让译者在阅读的进程中推断出作者的交际意图以及信息意图。作者通常会通过一些逻辑、词汇信息将文本的交际意图表露出来,引导读者进入既定的语境中,为作者理解文本内容做好铺垫工作。交际意图通常是作者希望文本所达到的交际目的,从而引发读者的共鸣。译者会根据自身对于文本语境的理解,选择和作者交际意图最为贴切的假设。

论言语行为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作用

论言语行为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作用 言语行为理论是语用学中的一个分支,它主要探讨语言如何产生言语行为,即语言是如何影响人们的行为和思考的。在翻译实践中,言语行为理论起着重要的作用,下面将从几个方面介绍其作用。 一、帮助翻译更好地理解原文意图 言语行为理论认为,语言是行动的一种形式,人们通过采用不同的言语行为来执行不同的行动,例如发表陈述、做出承诺、提出要求等。在翻译实践中,理解原文中的言语行为对于准确传达作者的意图至关重要。翻译者需要分析原文中的各种言语行为,如陈述、命令、请求等,判断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图,并在译文中恰当地表达出来。这需要翻译者充分了解言语行为理论的相关概念和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灵活运用。 例如,在一篇英文商业合同中,原文可能用到了约定、承诺等言语行为,翻译者需要理解这些行为背后的意图和法律含义,确保译文与原文完全一致。如果没有足够的对言语行为理论的了解,就很难理解并准确翻译这些含有法律条款的语言。 二、帮助翻译更好地处理语言中的歧义和矛盾 言语行为理论认为,语言的使用会带来歧义和矛盾。在翻译实践中,歧义和矛盾是非常普遍的现象,翻译者需要通过深入理解原文的言语行为来解决这些问题。 例如,在一篇英文新闻报道中,原文可能存在不同的断言和推测,这种情况下可能会产生歧义和矛盾。在这种情况下,翻译者需要确定原文中每个言语行为的意图,并在译文中采取恰当的翻译策略,以准确表达原文的信息。 言语行为理论认为,口头语言的解释经常依赖于广泛的背景知识和语境,这种依赖关系可能导致出现语用误解。在翻译实践中,译者常常会在理解原文的语用方面遇到困难。 例如,在一篇英文小说中,原文使用了隐喻和象征等修辞手法,这些修辞手法涉及到文化、历史等方面的背景知识,如果译者没有足够的对言语行为理论的了解和对目标语言文化和历史的了解,则可能无法准确翻译出原文的意思。通过对言语行为理论的应用,翻译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原文的语用含义,从而准确翻译出原文的信息。 总之,在翻译实践中,言语行为理论是一种重要的理论基础和翻译方法,其应用可以帮助翻译者更好地理解原文的意图、处理歧义和矛盾以及解决语用误解等问题,从而更准确、更恰当地传达原文的信息。

语篇翻译理论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精品文档

语篇翻译理论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跨学科发展,翻译学者们试图运用其他学科的理论来指导翻译实践,并在此基础上改进和丰富翻译理论。与翻译理论产生联系最多的是语言学理论,学者们经常有选择地从各语言流派中创造性地汲取营养,用以丰富翻译理论。语篇翻译就是这样一个在语篇语言学指导下产生的翻译理论。语篇翻译理论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翻译实践活动。而另一方面,翻译教学总倾向于从句子层面进行考查和分析,不利于综合培养学生翻译能力。笔者认为,语篇翻译理论可以应用到翻译教学中,语篇翻译理论的注入将会对翻译教学产生巨大的指导意义。 1 语篇翻译 了解语篇翻译,首先要明确语篇的定义。语篇的定义相当宽泛,一般说来,所谓语篇,是指超出句子之上的语言单位,常常由一连串的言语或句子组成。它可以是一个路标、一封书信、一段对话、一首诗词、一篇散文、一部小说、一篇政治演说、一段体育评论、一则新闻报道、一个电视广告、一篇科技报告或一本医学教科书,等等(谭载喜,2002)。语篇翻译即指以语篇为准进行翻译操作。其具体内涵是:(1)将译者的视野从字句扩展到句群,篇章等大于句的单位。凸显不同语言级层上翻译操作的特点。强调篇章――一项翻译任务所处理的语篇整体――是翻译操作的最终决策级层。(2)语篇类型、交际功能与翻译策略、

方法密切相关。(3)语篇在一定的语境中发挥交际功能。翻译操作必须考虑翻译活动发生时译者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即翻译情境(李运兴,2003:9)。 2 语篇翻译与翻译实践 传统的翻译,包括翻译技巧指导书,多是以句子为单位进行分析与翻译,这种翻译方法有一个明显的弊端就是使译者过多地注意字句的翻译技巧,而忽视了译文的语篇性。 哲学上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告诉我们,整体不是各个部分的简单相加,而是按一定联系或关系结合在一起的,整体不等于部分的总和,优化的系统整体大于部分的总和。篇章正是这样一个所谓“优化的系统”。 黄国文先生在谈到什么是语篇时指出,语篇无论以何种形式出现,都必须合乎语法,并且语义连贯,包括与外界在语义上和语用上的连贯,也包括语篇内部在语言上的连贯(黄国文,1988:7)。因此,以句子为单位进行翻译可能会丢失语篇的总体效果。正如哈蒂姆指出,“把一个句子或一语篇的意义看成是由每个单词意义叠加的总和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此,任何企图在这些层面上的翻译都不可避免地会漏译一些重要的意义成分”。译者在进行语篇翻译时,必须带有语篇意识。所谓语篇意识,就是在翻译研究及实践中始终强调篇章在交际过程中的完整性和一体性,研究语篇诸层次作为语言符号系统与相应外部世界的关系,以语篇的交际功能、交际意向统辖对语篇诸层次的观察和研究(李运

从语用学角度探讨商务英语的翻译策略

从语用学角度探讨商务英语的翻译策略 马冰 【摘要】商务英语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语际交流,受到英汉两种不同语言规律和文化特征的制约。进行商务英语翻译应该根据具体语境把握语用原则,准确理解原文的语用含义、交际意图和交际功能,并将其完全反映到译文中。应用语用学来进行商务英语翻译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包括:把握语境,选择对等词语;拆分整合,句子结构重组;礼貌等值,确保表达得体;音译法和谐音取义法;恰当切换、模拟译语表达等。%Business English is the language ot cross-cuitural exchange, and it is subject to two different languages rules and cultural identity constraints. Business English translation should be carried out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Context and Pragmatic principles. Also, pragmatic and accurate understanding communicative intention should fully be reflected of the original meaning, and communicative functions in the translation. Some effective methods in pragmatic application to conduct business English translation include: grasp the context, choose the words; split integration, restructure sentences; attain polite equivalence to ensure appropriate expression; apply transliteration and the homonym etc. 【期刊名称】《北方经贸》 【年(卷),期】2011(000)009 【总页数】3页(P169-171) 【关键词】商务英语;语用;翻译

语用学理论在口译教学中的应用-精品文档

语用学理论在口译教学中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对外交流不断增多,从对外经贸往来到文化交流,从政治活动到民间旅游,口译活动已经变得多种多样,口译也发展到多层次翻译。在这种形势下,对口译员的能力水平要求也更加严格。但是译员不掌握一定的语用知识,就很难成为一名优秀的口译员,甚至会出现错误,导致交际的失败。实证调查研究显示,语用失误是导致口译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加强对译员语用能力培养便显得尤为重要。而在口译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语用意识的培养是提高口译水平的 关键所在,这也是本论文研究的意义所在。 一、语用理论与原则概述 语用学是一门研究如何理解和使用语言,如何使语言合适、得体的学问。它描写和解释了语言在使用和交际中的诸多方面。随着语用学的发展,语用学框架下的语用原则与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也得到了重视和开发。经典的语用理论与原则主要有: 1、顺应论:由维索尔伦(1999)提出,它以新的视角来考察语言的理解与使用,为语用学理论框架提开创了新的思路。顺应论指出,语言是受语言内部和外部因素左右的不断选择的过程,具有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 2、关联论:由Sperber和Wilson构建的关联理论属于认知语用学的范畴,在语用学界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该理论阐释了

认知与交际的关系。他们认为语言交际是一个认知的过程,交际双方之间存在一个最佳的关联,并取决于语境效果和心智努力。人们在语言交际的过程中试图达到最佳关联,即以最小的心智努力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 3、合作原则:由美国语言学家格莱斯提出。他认为人们在交际会话中为达到交际目的而遵循的一套相互合作的原则,即:质量准则,数量准则,相关准则和方式准则。然而,人们在实际语言交际中,出于需要会违反合作原则。 4、礼貌原则:英国语言学家Leech提出了礼貌的六条准则从而达到良好的交际效果:1)得体准则 2)宽容准则 3)表扬准则 4)谦逊准则 5)同意准则 6)同情准则。 二、语用学理论对口译实践的影响 口译是翻译的一种高级形式,并且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在语言交际活动中,它将来源语所表达的信息,在经过分析和加工的基础上,将其转变为目的语,从而达到双方的交际目的。 语用学理论对口译这一复杂的现象有着很强的解释力,其一系列理论,特别是顺应论、关联理论、礼貌原则和合作原则等,能够指导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遵循交际原则,达到成功有效的交际。 根据顺应论,语言使用者构成了语境的中心,他们可以激活语境构成的各种因素,因此,译员在口译过程中须根据不同的交际目的,灵活安排所传达信息的话语结构,并根据不同的交际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