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静脉血栓栓塞症年度进展2022

静脉血栓栓塞症年度进展2022

静脉血栓栓塞症年度进展2022

【摘要】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包括肺血栓栓塞症(PTE)及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国内PTE的病死率与国际水平相当,是全球疾病负担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呼吸系统疾病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关于VTE的研究进展迅速,尤其体现在VTE预防方案及诊断策略、危险分层及治疗策略、不良预后及并发症等方面。国内外研究者已逐渐认识到其作为一种慢性多系统疾病,全流程的诊治及随访有待进一步规范。本文就2022年国内外VTE领域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未来研究提供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包括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及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全球重大健康问题之一。VTE是一种多因素疾病,具有临床表现隐匿,临床表型异质,危险因素混杂,治疗决策困难,并发症发生率高等特点,往往需动态监测及定期规律随访。近年来,关于VTE的预防、特定病种及重症患者的救治、危险分层动态评估以及并发症的识别与管理等备受关注。

一、VTE的预防策略

多种危险因素可能单独或共同导致VTE的发病,大致可分为急性及亚急性诱发因素,或者基础性以及获得性危险因素。准确评估相关危险因素,制定有效的VTE预防措施至关重要,尤其是存在特定VTE风险因素或既往VTE病史的患者,这将能最大限度地降低VTE的社会负担。VTE预防策略的重点在于有效识别和预防可能发生的致命性PTE及预测治疗相关严重出血的风险,采用相关风险评分模型及出血风险评分

模型有助于临床医生筛选能获得最佳预防收益的患者,进而制定个体化预防策略。

在对内科住院患者进行血栓预防时,权衡延长血栓预防的时间以及可能造成的相关出血风险增加至关重要。一项研究对内科住院患者延长血栓预防的出血风险和病死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事后分析,发现只有发生大出血事件的患者事后全因病死率显著增加,而临床相关非大出血事件并不总是与全因病死率有关,这提示临床医生对于因急性内科疾病住院的患者应延长血栓预防时间,即使其出现了临床相关非大出血事件,也不应轻易停止预防性抗凝。

而在我国这一结论仍应谨慎实践:我国住院内科患者的大出血事件和临床相关非大出血事件与全因病死率之间有无相关性?我国风险获益的平衡点应如何设置?如在VTE预防期间发生临床相关非大出血事件是应停止抗凝,减量抗凝还是继续原剂量抗凝?如果既是VTE高危人群又是高出血风险患者,如何选择VTE预防方案?未来仍需大样本及严格的随机对照研究来探索适合我国住院患者的VTE预防方案,这对更新基于风险获益分析的抗栓指南推荐策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新型口服抗凝药物是骨科大手术患者首选的VTE预防药物,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是妊娠期女性和围产期VTE预防的首选药物,但具体预防剂量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发现对于存在VTE病史的妊娠期及围产期女性,固定的低剂量LMWH 是预防妊娠相关复发性VTE事件的合适剂量。一项针对接受腹腔镜手术的结直肠恶性肿瘤患者的研究探索应用LMWH预

防(7±2)d后使用利伐沙班延长预防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最终发现利伐沙班延长预防可在降低结直肠恶性肿瘤患者术后VTE发生率的同时,并未显著增加术后出血风险。

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患者由于合并多种VTE危险因素,发生血栓事件的风险高达13%~31%,指南推荐大多数患者应在ICU入院后24 h内接受VTE预防,未行血栓预防与VTE风险和病死率显著升高有关。然而现实世界中VTE的预防情况参差不齐,目前已通过开发多种VTE 风险评估工具、设置电子卡控及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等方法提高VTE规范预防率。

一项大规模研究数据表明临床医生更容易遗漏年轻患者的VTE预防,而设立专门负责ICU质控的医疗领导能优化VTE的预防。我国各地医院也在开展VTE防治体系建设相关工作,并进一步深化其信息化应用。正在开展的随机试验将针对临床决策支持的质量改进干预是否可提高VTE预防的有效率,降低住院患者VTE风险进行深入探索,而这些数据也将为加强VTE预防提供现实依据。未来仍需进一步的研究,探索我国特定病种患者(包括ICU、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恶性肿瘤)的VTE患病率、预防率及相关危险因素,进一步完善VTE高危患者的全程监管。

二、疑似PTE的诊断策略

PTE临床表现不特异,易被漏诊或误诊,PTE遗漏或延迟诊断均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出于对漏诊PTE的恐惧,临床上存在过度应用计算机断层扫描肺动脉造影(CTPA)检查的现象,这可能导致了PTE的过度诊断。为了规范临床,不同研究提出并验证了疑诊PTE的临床可能性评分,包括

Wells评分、改良版Geneva评分、Years原则、PERC标准、PEGeD评分及4PEPS评分等。

一项回顾性研究基于大规模数据对不同评分进行评估,发现Years原则、PEGeD联合PERC以及4PEPS评分可安全排除急诊PTE,失败率<1.85%,然而该研究纳入的患者中PTE 患病率仅4.5%,能否应用于不同医疗环境仍有待商榷。一项荟萃分析评估了不同医疗环境中临床可能性评分排除PTE的能力,发现不同医疗保健环境应根据各中心情况选择适合的诊断策略,临床疑诊策略在PTE患病率较高的医疗保健环境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均会降低,因此临床医生仍需注意权衡。另外,这些策略在特殊人群包括妊娠期女性、老人及儿童中有待进一步验证及改良。

目前已公认D-二聚体检测在疑似PTE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排除诊断价值,然而其诊断特异度不佳,感染、肿瘤等疾病状态均可能导致其升高。有研究发现就诊于急诊科的恶性肿瘤患者中,高于10倍参考上限的高浓度D-二聚体数值仍与PTE的诊断和预后有关,可能有助于风险评估。未来仍需在特殊人群中寻找D-二聚体的最佳校正方法及其界值。

三、PTE的危险分层策略

PTE的危险分层策略至关重要,不同的危险分层预后不同,而相应的分层结果决定了患者的治疗场所及初始治疗方案。对于血流动力学稳定的中危及低危组PTE患者,如何能早期发现其临床恶化的可能性并针对性地进行升级治疗至关重要。一项多中心前瞻性的研究以5 d内临床恶化为终点,发现超声心动图提示的右心室扩张、右心室收缩功能减低可预测患者不良预后,预示可能需要接受进一步干预的患者。

右心室功能在PTE危险分层中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简化版PTE严重程度评分(simplified pulmonary embolism severity index,sPESI)未包含右心室功能的评估。一项多中心前瞻性研究针对低危患者,以5 d内临床恶化为终点,发现即使经sPESI评估为低危,仍有约12%的PTE患者在未来5 d内会出现临床恶化。

因此,即便是临床评估为低危的PTE患者,如有化验或检查提示其右心室功能异常,仍应密切监测,警惕其临床恶化。然而目前仍缺乏公认的右心室评估方案,简单易操作的定量诊断依据及能准确反映疾病严重程度的特异性右心室参考指标。未来仍需进一步研究中危及低危PTE患者短期出现临床恶化的原因及危险因素,以尽早识别及处理。

四、PTE的治疗策略

PTE患者病情复杂,合并症多,治疗方面存在一定困难及矛盾,尤其是针对特殊人群如高龄、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人群,以及特殊情况如心脏呼吸骤停、合并高出血风险等。我国开展的PTE注册登记研究(China 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 registry study,CURES)是一项真实世界研究,针对合并肾功能不全的PTE患者进行了深入探讨,发现临床中LMWH是此类患者常用的抗凝药物,但临床医生常未根据肾功能进行个体化的调整,这可能与患者的院内相关出血风险有关。

高危PTE患者易猝死,中危PTE患者存在病情加重风险。因此,为了能及时对急性危重症PTE患者做出最佳的治疗策略,早在2012年马萨诸塞州总医院首次提出肺栓塞救治团队的概念(pulmonary embolism response team,PERT),

我国也在2017年成立了PERT联盟。PERT通常由来自不同学科的专家团队组成,包括急诊科、心脏科、呼吸科、(介入)放射科、心胸外科、血管外科等。根据每家医院的具体情况,不同学科专家占比不同。PERT流程往往包括PERT激活、数据收集、咨询专家等各阶段,通过实时讨论做出相应决策。随着PERT模式的发展,其理念逐渐扩展到PTE诊治及随访的各阶段,强调多学科协作及全流程患者管理。

2019年欧洲肺栓塞指南推荐建立多学科肺栓塞救治团队,我国也在2022年发布了《急性肺栓塞多学科团队救治中国专家共识》。有研究指出引入PERT有助于缩短PTE患者的ICU住院时间,增加ECMO和CDT等前沿治疗的应用,降低PTE患者病死率,减少住院时长,但不同研究关于PERT 对患者预后的影响仍存差异。另外,PERT可能导致医疗决策延迟、专家时间利用率低等问题,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尤其是随机对照试验等高质量研究,探讨PERT模式能否改善临床实践及PTE患者预后。

血流动力学稳定的PTE患者如在抗凝期间出现血流动力学恶化,可考虑行肺动脉血栓切除术或经皮导管介入溶栓治疗。有研究发现经导管介入治疗可降低中高危PTE患者的病死率,减少并发症(包括大出血),并降低30 d再入院率。目前多项研究正在探索这类患者的治疗策略,包括PEITHO、HI-PEITHO、EXTRACT-PE、SUNSET等,但最佳治疗措施仍有

VTE的表型研究近年来,组学技术及生物信息技术的发展加深了我们对VTE发生发展机制的理解。与临床实践经验相符,VTE具有多种临床表型,不同表型之间存在的

差异可以部分解释不同患者对同一治疗的反应的差异。有研究将PTE分为单纯的PTE及DVT相关性PTE,通过对比孤立性PTE患者(96例)与DVT相关性PTE(276例)或孤立性DVT(160例)患者的急性期血浆蛋白质,应用高通量蛋白质组学、机器学习和生物信息学等方法,发现不同VTE表型之间的蛋白质分子标志物存在重叠及差异,单纯PTE患者(不合并DVT)的病理生理学过程可能与DVT相关性PTE不同,更可能合并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提示炎症及免疫反应在其中可能参与一定的作用。

血小板可通过触发炎症和凝血过程,促进静脉系统血栓形成。但关于血小板在不同VTE亚型中的作用尚不清楚,一项研究基于机器学习方法对541例VTE患者的靶向血浆蛋白谱数据进行分析,旨在确定与血小板释放物相关的血浆蛋白特征在不同VTE亚型间的区别。最终发现与单纯DVT相比,释放的不同血小板蛋白有助于急性PTE血浆蛋白的差异调节,这可能与不同的血小板活化模式有关。

我国CURES研究也提示不同临床表现的VTE患者存在不同的临床表型。研究发现有无晕厥的PTE患者临床特征存在差异,基于主成分分析的聚类分析方法,我们发现存在晕厥症状的PTE患者可分为4种不同的临床表型,其中具有更快脉搏及呼吸频率的亚型住院期间病死率更高。未来针对我国的PTE患者仍需进行进一步的临床表型研究,从不同角度探求我国PTE患者的表型,以预测可能存在不良预后的患者。

六、VTE的并发症及随访管理

VTE后并发症包括VTE复发、慢性血栓栓塞性肺病(chronic thromboembolic pulmonary disease,CTEPD)、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hronic thromboembol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CTEPH)及血栓后综合征等,近年来关于VTE后并发症尤其是不良预后的患病率、危险因素及诊治策略等方面颇为重视。对于初次发病且无主要危险因素的患者,是否进行延展期抗凝仍未知。无主要危险因素这一组患者存在很大的异质性,包括短时危险因素、持续危险因素及无诱因患者。一项多中心前瞻性研究发现在初次VTE 事件后停止抗凝的患者中,根据个体因素复发风险强度调整后的复发风险因素分类能更好地区分低复发风险患者(包括女性雌激素暴露)和高复发风险患者,但关于复发研究的数据均基于欧美人群,其个体的危险因素及合并症与亚洲人群相比可能存在较大的异质性,因此仍需进一步针对我国复发性PTE展开进一步的研究。

近年有研究针对PTE队列行长期随访发现其发病后6个月到3年,高达50%的PTE患者常存在持续性或进行加重的呼吸困难和机体生理功能减退的表现。部分患者通过临床、实验室化验及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综合评估后可诊断为肺栓塞后功能受限(post-PE impairment,PPEI),如合并有影像学证据证实的慢性机化性血栓,可诊断为CTEPD。研究报道74%的PTE患者在1年复查CTPA时发现存在残余血栓。一项多中心研究(FOCUS研究)随访急性PTE患者2年,发现PPEI累计发病率达16.0%,而CTEPH达2.3%。PADIS研究针对无诱因的PTE患者进行了长达8年的随访,最终发现CTEPH 的累积发生率为2.8%,可能的危险因素有高龄,狼疮抗凝物抗体,PTE起病及6个月随访时较重的血栓阻塞程度及较高的肺动脉压力,但尚缺乏针对CTEPD的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部分患者在诊断急性PTE后可能已经存在持续性的灌注缺损,但由于症状隐匿,未完善影像学检查以明确CTEPD的诊断,因此,不伴肺动脉高压的CTEPD发生率可能被低估。明确不伴肺动脉高压的CTEPD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既有助于规范PTE的随访,也可早期识别CTEPH高危患者。尽管如此,目前尚缺乏CTEPD确切的流行病学数据,也无针对CTEPD的最佳筛查及诊断策略。

近年来在国内外VTE领域专家的不懈努力下,VTE的预防、诊断及危险分层、治疗与随访管理策略较前更加规范。CURES研究也证实在真实世界的临床环境中,基于危险分层的治疗策略与住院期间病死率下降有关。然而,目前仍缺少特殊人群及特定病种的VTE细致研究,尤其是合并心肺疾病及恶性肿瘤的患者,复合病及共病与VTE之间的相互影响仍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另外,在2022年欧洲肺动脉高压指南更新肺循环血流动力学标准后,VTE后CTEPD及CTEPH的流行病学数据及筛查随访策略亟待更新及研究。

静脉血栓栓塞症年度进展2022

静脉血栓栓塞症年度进展2022 【摘要】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包括肺血栓栓塞症(PTE)及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国内PTE的病死率与国际水平相当,是全球疾病负担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呼吸系统疾病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关于VTE的研究进展迅速,尤其体现在VTE预防方案及诊断策略、危险分层及治疗策略、不良预后及并发症等方面。国内外研究者已逐渐认识到其作为一种慢性多系统疾病,全流程的诊治及随访有待进一步规范。本文就2022年国内外VTE领域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未来研究提供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包括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及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全球重大健康问题之一。VTE是一种多因素疾病,具有临床表现隐匿,临床表型异质,危险因素混杂,治疗决策困难,并发症发生率高等特点,往往需动态监测及定期规律随访。近年来,关于VTE的预防、特定病种及重症患者的救治、危险分层动态评估以及并发症的识别与管理等备受关注。 一、VTE的预防策略 多种危险因素可能单独或共同导致VTE的发病,大致可分为急性及亚急性诱发因素,或者基础性以及获得性危险因素。准确评估相关危险因素,制定有效的VTE预防措施至关重要,尤其是存在特定VTE风险因素或既往VTE病史的患者,这将能最大限度地降低VTE的社会负担。VTE预防策略的重点在于有效识别和预防可能发生的致命性PTE及预测治疗相关严重出血的风险,采用相关风险评分模型及出血风险评分

血栓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血栓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血栓性疾病是一类以血栓形成为特征的疾病,包括静脉血栓栓塞症、动脉血栓形成等。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和寿命的延长, 血栓性疾病的发病率逐渐增加,给公共卫生和医疗领域提出了重大挑战。本文将对血栓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进行详细阐述。 一、静脉血栓栓塞症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包括深静脉血 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和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VTE是一种严重的、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可以导致 疾病或死亡。近年来,对其流行病学研究得到了广泛关注。 1. 发病率与危险因素:研究发现,VTE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尤其是60岁以上的人群。除此之外,肥胖、长时间久坐、吸烟、妊娠 等因素也被确认为VTE的危险因素。 2. 预防措施:为了降低VTE的发病率,预防措施非常重要。如行 动预防措施包括改善生活方式、控制体重、增加体力活动等。药物预 防措施主要是使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肝素等。 二、动脉血栓形成 动脉血栓形成是指在动脉内形成血栓,导致动脉栓塞或闭塞性动脉 疾病。其主要发病部位包括冠状动脉、颈动脉、下肢动脉等。

1. 发病率与危险因素:动脉血栓形成与一系列危险因素密切相关, 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吸烟、家族遗传等。研究表明,高胆固醇血症是动脉血栓形成的重要危险因素。 2. 预防措施:预防动脉血栓形成的关键在于控制危险因素。例如, 通过调节饮食结构、降低胆固醇、控制血压和血糖等方法可以有效预 防动脉血栓形成。此外,改善生活习惯、避免长时间久坐等也是预防 的重要手段。 三、新进展与研究挑战 近年来,并非仅仅关注血栓性疾病的既有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研 究人员也开始关注一些新的因素和研究领域。 1. 遗传因素研究:遗传因素在血栓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 对与血栓形成相关的基因以及外显子和基因组变异进行了深入研究。 这些研究为个体化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2. 血栓溶解剂的研发与应用:血栓溶解剂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血栓性 疾病。近年来,研究人员不断努力开发新型血栓溶解剂,以提高溶栓 效果和降低副作用。 3. 人群干预研究:在大规模人群中进行干预研究,以改变生活方式 和降低血栓性疾病发病率,已成为研究热点。这种类型的研究对于公 共卫生和疾病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

2023年版静脉血栓栓塞症诊治和预防指南

2023年版静脉血栓栓塞症诊治和预防指 南 简介 本指南旨在提供2023年版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的指导和建议。VTE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血管疾病,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和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 诊断 - 根据典型病史、体征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综合评估病情。 - 使用下肢超声检查和/或其他影像学检查确认DVT的诊断。 - 使用肺动脉造影和/或其他影像学检查确认PE的诊断。 治疗

- 对于DVT和PE患者,初始治疗建议使用抗凝治疗,如低分 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或华法林(Warfarin)。 - 对于高危患者(例如癌症患者、长时间卧床患者),推荐使 用直接口服抗凝药(Direct Oral Anticoagulants,DOACs)作为初始 治疗。 -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进展,调整抗凝治疗的剂量和疗程。 - 对于DVT和PE患者,推荐在抗凝治疗的同时进行自发溶栓 治疗。 预防 - 高危患者在手术前、手术期间和术后应接受预防性抗凝治疗。 - 长时间卧床患者应进行积极的机械预防,如弹力袜的使用。 - 长途旅行时,建议采取适当的措施减少VTE的风险,如定期 活动腿部、保持水分摄入和避免长时间静止。 结论

本指南为医疗工作者提供了2023年版VTE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的指导和建议。在实践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进展进行个性化的诊疗决策,并遵循最新的临床指南和研究成果。

2023年静脉血栓指南

2023年静脉血栓指南 一、血栓形成机制 静脉血栓形成是由于多种因素引起的血管内血栓形成,导致血管腔狭窄或闭塞,血流受阻。这些因素包括血管内皮损伤、血流淤滞和血液高凝状态等。静脉血栓形成主要发生在深静脉,如下肢深静脉和盆腔静脉等。 二、风险评估和预防 对于存在静脉血栓形成高危因素的人群,应进行风险评估和预防。这些高危因素包括长期卧床、下肢骨折、手术、肿瘤等。对于存在高危因素的人群,建议采取以下预防措施:早期活动:在无禁忌症的情况下,早期活动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机械预防:使用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IPC)或弹力袜等机械装置,有助于增加下肢静脉回流,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药物预防:对于存在高危因素的人群,可以考虑使用抗凝药物或抗血小板药物进行预防。 三、诊断技术和工具 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静脉造影和磁共振血管成像等。其中,超声是无创、无痛、无辐射的检查方式,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四、治疗方案和药物选择

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对于急性期血栓,应以溶栓治疗为主;对于慢性期血栓,则以抗凝治疗为主。在药物选择方面,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选择。常用的溶栓药物包括尿激酶、链激酶等,常用的抗凝药物包括华法林、利伐沙班等。 五、患者管理和随访 对于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应加强管理和随访。在住院期间,应定期评估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出院后,应定期进行复查和随访,以确保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同时,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避免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 六、并发症处理和预防 静脉血栓形成可能导致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如肺栓塞、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等。对于这些并发症,应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此外,应采取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如早期诊断和治疗、定期随访等。 七、康复和日常护理 在康复期间,患者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和日常护理。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长时间久坐或久站,注意保持适当的运动量;在饮食方面,应保持低脂、低糖、高纤维的饮食习惯。同时,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状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2022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方式(全文)

2022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方式(全文) 深静脉血栓(DVT):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属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DVT 好发部位为下肢,常见于骨科大手术后,是肺栓塞栓子的主要来源。 根据下肢深静脉血栓栓塞的部位可分为远端DVT(位于小腿)和近端DVT(位于腘静脉内或以上部位)。累及下肢深静脉的血栓可以局限于腓肠静脉,但其中15%-25%的腓肠静脉血栓栓塞可以波及腘静脉或近端静脉。 DVT的主要不良后果是肺血栓栓塞症(PE)和血栓栓塞后综合征(PTS)。 01、抗凝治疗 抗凝是DVT的基本治疗,可抑制血栓蔓延、利于血栓自溶和管腔再通、降低PE发生率和病死率。但是单纯抗凝不能有效消除血栓、降低PTS发生率。 抗凝药物有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LMWH)、维生素K拮抗剂(VKA)、和新型口服抗凝剂,后者包括直接凝血酶抑制剂、Xa因子抑制剂等。 它们具有抗凝效果稳定、药效不受食物影响、药物之间相互作用很小、半

衰期较短、用药剂量固定、服药期间无需定期监测凝血功能等特点。 抗凝治疗时间 根据DVT发生的原因、部位、有无肿瘤等情况,DVT的长期抗凝时间不同。 1、对于由于手术或一过性非手术因素所引起的腿部近端或腿部孤立性远端的DVT或PE患者,推荐抗凝治疗3个月。 2、无诱因的腿部近端或腿部孤立性远端的DVT或PE患者,推荐抗凝治疗至少3个月;3个月后,应评估延长治疗的风险收益比,决定是否延长抗凝,D-二聚体值可作为重要参考。 3、无诱因的首次近端DVT或PE患者,伴有低或屮度出血风险,建议延长抗凝治疗。有高度出血风险者,推荐抗凝治疗3个月;复发的VTE患者,如伴有低、中度出血风险,推荐延长抗凝治疗;伴有高度出血风险,建议抗凝治疗3个月。 4、患有肿瘤的VTE患者,无高出血风险者,推荐延长抗凝治疗;有高出血风险者,建议延长抗凝治疗。 5、对于高复发风险的孤立远端DVT抗凝治疗至少3个月。

2023年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防治行业市场研究报告

2023年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防治行业市场研究报告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是指静脉系统内发生的血栓 形成,并且这些血栓可以脱落并经过血液循环到达其他部位引发血栓栓塞的一种疾病。VTE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可引起肺栓塞等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每年全球范围内约有1000万人患上VTE,其中有50万人由于VTE导致死亡。因此,VTE的防治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力。 目前,全球范围内VTE的防治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数百亿美元。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VTE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进一步推动了VTE 防治市场的发展。 在VTE防治市场上,主要的产品包括抗凝剂和血栓溶解剂两大类。抗凝剂主要通过抑制血液凝固而预防和治疗血栓形成,其中最常用的抗凝剂是华法林(Warfarin)和肝素(Heparin)。血栓溶解剂主要通过溶解已形成的血栓来治疗VTE,目前常用的血 栓溶解剂包括尿激酶(Urokinase)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等。 从市场规模来看,抗凝剂市场占据了VTE防治市场的主导地位。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型抗凝剂的研发和推广逐渐加速。新型抗凝剂具有作用快、副作用小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预计在未来几年内,新型抗凝剂市场的增长速度将超过传统抗凝剂市场。 除了药物治疗外,VTE防治市场还包括其他治疗手段,如压力袜、血管滤器等。随着人们对于健康的关注度不断增加,预防VTE的意识也在提高,压力袜等非药物治疗方式的应用也在逐渐增加。

在地区分布上,北美地区是全球VTE防治市场的主要收入来源。北美地区的医疗设施、技术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对较强,在VTE防治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此外,亚太地区也是一个快速增长的市场,该地区人口众多且经济发展迅速,对于健康问题的关注度也在提高。 尽管VTE防治市场规模巨大,但由于竞争激烈,市场份额相对分散。目前,全球范围内的VTE防治市场主要由制药公司和医疗设备公司主导,如辉瑞(Pfizer)、拜耳制药(Bayer)和美敦力(Medtronic)等。同时,一些新兴公司也在不断涌现,通过 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来提升市场竞争力。 总体而言,VTE防治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改变的持续推进,VTE的发病率将进一步增加,对于VTE防治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也将持续增长。此外,新型抗凝剂和其他治疗手段的不断推广也将进一步推动市场的发展。但同时,市场竞争也将加剧,企业需要不断创新以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PDCA循环管理在下肢静脉血栓栓塞症高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PDCA循环管理在下肢静脉血栓栓塞症高危患者中的应用效 果 朱冬梅;张家雄;刘贻尚;李健洪 【期刊名称】《中国当代医药》 【年(卷),期】2022(29)19 【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下肢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高危患者中的应 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佛山市中医院放射介入科收治的 97例下肢VTE高危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92例 下肢VTE高危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VTE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PDCA循环管理,包括计划阶段、实施阶段、检查阶段和处理阶段。记录两组患者 的血栓发生率、住院时间、院内死亡率、住院满意度、焦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肺栓塞发生率、院内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 患者的住院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 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 评分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比常规护理,PDCA循环管理能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高危患者VTE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总页数】3页(P176-178) 【作者】朱冬梅;张家雄;刘贻尚;李健洪 【作者单位】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放射介入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5 【相关文献】 1.PDCA循环管理在降低肝病内科高危跌倒风险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预防跌倒护理管理中的效果分析 2.PDCA循环管理在降低肝病内科高危跌倒风险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预防跌倒护理管理中的效果分析 3.预防性护理干预在骨科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栓塞症中的应用效果 4.PDCA循环在防治静脉血栓栓塞症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 5.PDCA循环管理方法在农村高危孕产妇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2医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质量评价与管理指南(全文)

2022医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质量评价与管理指南(全文)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住院患者非预期死亡的重要原因,已构成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的潜在风险。质量评价与管理是VTE防治中的重要环节,是推动VTE防治形成长效机制的关键,也是促进临床医务人员规范合理地进行动态评估与落实防治措施的重要途径。 目前,我国尚缺乏系统评价VTE防治质量的指标。基于此,全国肺栓塞和深静脉血栓形成防治能力建设项目办公室组织专家委员会,在回顾国内外已发布指南、政策和标准的基础上,经过德尔菲专家咨询和多学科专家研讨,以“重要性、特异性、代表性、敏感性、可获得性”为标准,制定了评估质量、预防质量、结局质量三大类核心指标,明确了各项质量指标的名称、定义、计算公式、意义、数据来源、评价方法、相关解释和推荐意见,以期强化临床医务人员对VTE风险、出血风险动态评估以及规范化预防和治疗的关注与执行,缩小临床实践与循证指南间的差距。 本文针对指南的“医院内VTE防治质量评价与管理要点”部分展开阐述。 医院内VTE防治质量评价与管理要点 一、医院内VTE防治的重点人群 本指南适用于年龄≥13岁的住院患者,特别是入住VTE高风险科室的患者(如骨科、重症医学科、神经科、妇科、产科、肿瘤科)以及其

他手术科室的患者。不适用于年龄<13岁的患儿、住院时间≤24 h的患者以及正在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如已确诊VTE、房颤、急性心肌梗死、缺血性脑卒中、正在接受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体外膜肺氧合(ECMO)、血液透析以及机械瓣膜植入状态等人群。 推荐意见1 基于已掌握的循证医学证据,以下七类人群多为VTE高风险,应重点关注评估和预防的质量。 (1)重症患者:包括但不限于入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内科ICU(MICU)、冠脉监护病房(CCU)、急诊ICU(EICU)、肾脏ICU(KICU)等所有重症科室的患者。 (2)骨科手术患者:包括但不限于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创伤外科手术患者、脊柱外科手术患者、骨折手术患者等。 (3)肿瘤手术患者:因恶性肿瘤行外科手术的患者,包括但不限于因恶性肿瘤入住普外科、胸外科、泌尿外科、神经外科等的手术患者。(4)因急性内科疾病而住院的患者:≥40岁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性呼吸系统疾病、脑卒中、风湿性疾病、合并感染(如脓毒血症、腹腔感染等)的患者。

2022中国创伤骨科患者围手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主要内容

2022中国创伤骨科患者围手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主要内容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创伤骨科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也是导致患者围术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对创伤患者施以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降低VTE 的发生风险,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医疗费用。 一、定义: VTE 是指血液在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使血管完全或不完全阻塞,属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有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 DVT) 和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 PTE) 两种类型。 二、创伤骨科患者VTE 的流行病学: 国内文献报道新鲜下肢骨折,接受抗凝措施后DVT 发生率为16.5%,具体骨折部位DVT 发生率从高到低分别为: 多发骨折(29.6%)> 骨盆与髋臼骨折(21.1%)> 股骨中上段骨折(20.0%)> 膝部周围骨折(17.8%)> 小腿骨折(10.3%)> 足踝骨折(2.2%)。 三、VTE 的危险因素

任何引起静脉损伤、静脉血流淤滞及血液高凝状态的原因都是VTE 的危险因素。 创伤(特别是重大创伤或下肢损伤)、手术、活动受限、制动和下肢瘫痪是主要危险因素。 四、创伤骨科患者VTE 的预防措施 1、DVT 筛查和VTE 风险评估: 推荐对所有创伤骨科患者进行DVT 风险评估和筛查 2、基本预防措施: ①手术操作尽量轻柔、精细,避免静脉内膜损伤; ②规范使用止血带; ③术后抬高患肢,防止深静脉回流障碍; ④常规进行VTE 的相关知识宣教,鼓励患者勤翻身、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主动和被动活动、做深呼吸和咳嗽动作,特别是老年患者这一点尤为重要;

2023年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防治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防治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病症,通 常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和肺部血栓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VTE的发病率逐年增加,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健康 问题。 市场规模及增长趋势 随着VTE防治意识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VTE防治行业市场规模呈现出快速 增长的趋势。据报告显示,全球VTE防治行业市场规模在未来几年中将保持稳定增长,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数十亿美元。亚太地区是该行业市场增长最为迅猛的地区,其 发展受益于亚洲国家人口众多和快速的经济发展。 市场竞争格局 VTE防治行业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竞争对手包括药企、医疗器械公司和研发机构。在药物领域,华法林(warfarin)是VTE防治的主要药物,但其需要密切监测和副作用较多,因此,一些新的口服抗凝血药物如阿哌沙班(apixaban)、达比加群酸(dabigatran)等逐渐受到青睐。在医疗器械领域,VTE防治领域的便携式超声仪器和压力袜等产品也受到瞩目。 市场发展趋势 1. 新药研发:传统口服抗凝药物的副作用使得研发高效、低副作用的新药成为VTE 防治行业的发展趋势。各大药企纷纷加大研发力度,推出更安全、有效的新药。

2. 抗凝器械的创新发展: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便携式超声仪器、机械型及气压型压力袜等抗凝器械被广泛运用于静脉血栓栓塞的防治领域。这些产品有效地改善了患者抗凝治疗的便利性和舒适性。 3. 个性化治疗的发展:随着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的发展,个性化治疗在VTE防治领域逐渐兴起。通过基因检测和分析,可以预测患者对抗凝药物的反应及副作用风险,为患者提供更加精确的治疗方案。 4. 医疗信息化建设:在VTE防治行业中,医疗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将对市场带来积极的影响。通过电子病历、远程医疗等手段,可以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和协作,提高患者群体的防治水平。 市场机遇和挑战 市场机遇:随着全球老龄化的趋势加剧,VTE的发病率将继续上升,为VTE防治行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机遇。此外,各国政府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支持力度,也将促进VTE防治行业的发展。 市场挑战:VTE防治行业面临一些挑战,如药物副作用、高昂的治疗成本以及公众对VTE认知不足等。此外,缺乏标准化的诊断和治疗指南也制约了该行业的发展。 总结 VTE防治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从新药研发、抗凝器械的创新发展、个性化治疗、医疗信息化等方面来看,VTE防治行业正处于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然而,依然需要克服一些挑战,提高治疗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加强公众对VTE的健康教育以及建立标准化的诊断和治疗指南。

2023年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防治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2023年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防治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可引发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在过 去几十年中,VTE的诊断和治疗技术得到了显著改进。然而,VTE仍然是一种常见而且具有挑战性的疾病,因此防治VTE的需求和市场前景仍然非常广阔。 市场环境分析: 1. VTE患者数量不断增加,市场需求旺盛。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VTE患者数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根据统计数据,全球每年发生VTE的患者数量约为100万例,相应的严重病例也在 不断增加。据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数据,每年有超过60万美国人死 于VTE相关的肺栓塞。这说明预防和治疗VTE的市场需求非常旺盛。 2. 防治技术不断更新和完善,市场前景广阔。 随着生物技术和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防治VTE的技术不断更新和改善,包括抗凝治疗和机械性预防措施等。近年来,随着权威组织的推荐和医生的临床实践,多种新型VTE防治技术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例如,利用因子Xa抑制剂抗凝剂治疗VTE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机械性预防措施也不断推陈出新。因此,防治VTE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3. 竞争压力不断增加,市场规模扩大。 伴随着防治VTE市场需求的不断提高,防治VTE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各种制药公司 纷纷推出新型抗凝剂,医疗设备公司也竞相推出更加先进的机械性预防设备。这些企业在市场规模扩大的同时,也在加速VTE防治技术的创新和完善。

4. 医保政策对市场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近年来,多个国家在医保政策上加大了对VTE防治的支持,这对VTE防治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影响。例如,美国的社会安全保障法将多种抗凝剂以及机械性预防设备纳入了医保范围内,为患者提供了更为便捷和经济的治疗方式。相应地,医疗防护产品的销售额也随之增加。 总之,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VTE防治的需求和市场前景不断扩大,同时也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医保政策的挑战。在未来的发展中,VTE防治企业需要不断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加强产品研发和市场化推广,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最新:静脉血栓栓塞领域年度进展全文

最新:静脉血栓栓塞领域年度进展(全文) 摘要 以肺血栓栓塞症(PTE )和深静脉血栓形成(DVT )为主要临床类型的静脉血栓栓塞症(VTE )领域近20年来备受国内外学者关注。VTE相关的风险评估与抗凝预防、PTE相关的诊断策略与模型探索、新药研发与疾病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尤其是针对FXI抑制剂预防VTE s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合并凝血功能改变及抗凝干预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本文就2021年1月至12月VTE领域的最新进展和研究成果进行简要介绍,期待对VTE的诊治及未来研究方向提供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及研究思路。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 , VTE ),包括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 , DVT )及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 , PTE ),是目前全球疾病负担的主要部分之一[1 ]o VTE是一种慢性疾病,有复发的风险,并可能导致死亡、残疾及抗凝药物治疗后发生大出血[2 J o每年急性VTE发病率约1-2 Wl 000人,风险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与性别无关,并且在高收入国家中发病率为低收入国家的4倍[3 ]o PE患者死亡率逐年下降,死亡原因多为合并症而非肺栓塞本身[2 ],我国CURES研究[4 ]发现,无论对于血流动力学稳定或不稳定的患者,恶性肿瘤、高龄和肾功能不全均是住院期间全因死亡的危险因素。

一、危险因素和发病机制 作为一种多因素疾病,多种危险因素可单独或共同导致VTE。根据国际血栓与止血协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n thrombosis and haemostasis , ISTH )发布的指南[5 ],目前已知的危险因素可分为强弱两类。强危险因素:(1)持续性:活动期肿瘤、抗磷脂综合征;(2) 一过性:剖宫产、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因急性疾病住院、重大创伤或骨折、长期制动(如卧床>3 d \手术时间>30 min0弱危险因素:(1)持续性:慢性感染性疾病、肥胖、有VTE家族史、起搏器植入;(2) 一过性:肥胖、短暂制动 (<5 hl感染、小型创伤或骨折、使用雌激素治疗、起搏器植入、孕期或产褥期、手术时间<30 min、中心静脉置管等。 关于VTE发病机制,Virch。W血栓形成三要素是基础,即血管壁内皮损伤、血液成分异常、血流淤滞。瘀血和血管壁损伤或功能障碍可导致缺氧或炎症——这些过程会降低内皮细胞的天然抗凝特性,从而诱发高凝状态[6 I O 静脉内皮细胞的激活导致表面黏附分子如P-选择素和VOn Willebrand因子的表达增加,促进随后与循环白细胞、微粒子和血小板结合[6 ;活化的白细胞表达促凝血组织因子,进一步启动凝血级联的外在途径,导致因子X 及凝血酶激活,并最终形成由纤维蛋白、红细胞和血小板组成的血栓 [6 ]o同时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凝血和炎症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凝血瀑布级联激活触发了免疫系统,而先天性免疫细胞在免疫血栓形成的过程中促进了血栓的形成[2 , 7 ]O

2022多发性骨髓瘤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

2022多发性骨髓瘤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M)是一种浆细胞克隆性疾病,由于大多数患者为高龄且伴有高免疫球蛋白血症所致高凝状态、应用免疫调节剂(IMiD)和大剂量糖皮质激素以及因手术或疼痛制动等危险因素,容易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VTE的发生不仅限制了治疗药物的应用,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致残甚至威胁生命。为了规范国内MM的治疗、降低患者VTE风险,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浆细胞疾病学组、血栓与止血学组联合召集国内相关领域专家,基于不同级别循证医学依据制定本版中国MM相关VTE防治专家共识。 一、MM相关VTE的临床表现 MM相关VTE的首发表现多为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也可以表现为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 PE)。DVT以下肢多见,约占所有DVT的80%,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肢体疼痛、水肿、触痛以及浅静脉曲张等。PE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胸痛、咯血、心动过速和低氧血症,严重者可表现为严重的血流动力学障碍(低血压、休克、晕厥、神志不清、猝死等)。 二、MM相关VTE的诊断

注:临床可能性:不可能:总分≤2分(发生率4%);有可能:总分>2分(发生率27%)

注:临床可能性低:总分≤1分(发生率4%);临床可能性中:总分2~6分(发生率21%);临床可能性高:总分>6分(发生率67%);不可能:总分≤4分(发生率8%);可能:总分>4分(发生率41%) 三、MM相关VTE的鉴别诊断 临床上疑似DVT的患者需要与肌肉扭伤或断裂、下肢扭伤、淋巴管炎或淋巴管梗阻、静脉逆流、腘窝囊肿、蜂窝织炎、肾功能不全导致的下肢肿胀、膝关节病变等鉴别;疑似PE的患者需要与心肺功能异常的各种疾病相鉴别,主要包括肺炎、胸膜炎、气胸、急性肺水肿、支气管扩张、心肌梗死、心肌炎及心包炎、心包填塞等。 四、MM相关VTE的

《老年人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中国专家共识》2023要点

《老年人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中国专家共识》2023要点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 embolism,VTE)包括两个方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和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VTE的发病率在年龄<50岁的人群中,其年增长率<1‰,而在年龄>80岁的人群中,其年增长率达到6‰~8‰。大约有60%的VTE发生在65岁以上的人群中,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VTE的老年人群比例也在上升。 推荐意见一 1-1老年急性VTE患者,建议积极寻找相关危险因素:包括可去除的危险因素(如手术、创伤、骨折、急性内科疾病、制动因素等)和非可去除危险因素(如恶性肿瘤、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炎症性肠病、肾病综合征等) 1-2对有明显诱因形成的老年VTE患者,不推荐进行易栓症的检查 1-3对无明显诱因的老年VTE患者,推荐进行性别特异性恶性肿瘤的筛查,而不是进行常规广泛的筛查,尤其不推荐进行常规易栓症的检查 1-4家族性VTE且没有确切可逆诱发因素的老年VTE患者,建议进行易栓症筛查 推荐意见二 2-1非手术老年患者建议选用Padua评分量表进行VTE风险评分,此模型包括11个危险因素,按照不同Padua评估分值,将VTE风险分为:低危(0~3分)、高危(≥4分)。其把年龄≥70岁作为危险

因素之一,尽管该风险评估模型存在固有的不足之处,但它仍然是目前可以用来评估非手术患者VTE风险的模型 2-2手术老年患者建议选用Caprini评分量表(2005年版)进行VTE 风险评分,此模型包括38个危险因素,按照不同Caprini评估分值,将VTE风险分为:低危(0~1分)、中危(2分)、高危(3~4分)、极高危(≥5分) 推荐意见三 3-1根据老年患者的VTE风险等级,VTE风险为低危的老年人群,其预防措施以健康教育、鼓励活动为主,也可以选择机械预防;VTE风险为中危或高危的老年人群,如有抗凝禁忌证,建议单用机械预防;VTE风险为高危的老年人群,如无抗凝药物应用禁忌,建议机械预防与药物预防联合应用 3-2基础预防是预防VTE的最基本方法 3-2-1合理饮食:多吃应季蔬菜、豆类、全麦面粉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品,保持大便通畅 3-2-2多饮水:每日饮水1500mL左右,心脏病、肾病疾病患者适当减少饮水量 3-2-3加强运动:实施踝泵运动是有效的预防措施。禁忌证:全身情况极差、病情不稳定的;踝关节不稳或踝部骨折未愈、未作内固定的;罹患骨关节肿瘤的老年人;运动破坏愈合过程造成该部位新的损伤、疼痛或炎症加重时

2022急性肺栓塞多学科团队救治中国专家共识(全文)

2022急性肺栓塞多学科团队救治中国专家共识(全文) 急性肺栓塞是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最严重的表现形式,在心血管死亡原因中位列第3,仅次于冠心病和卒中[1]。新近流行病学资料显示,高危急性肺栓塞患者30 d病死率达22%[2],尽早给予较佳治疗有望改善预后。 2015年和2018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Chinese Society of Cardiology,CSC)肺血管病学组和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栓塞与肺血管病学组相继推出了急性肺栓塞诊疗共识和指南[3, 4],2019年欧洲也发布了急性肺栓塞诊疗指南更新版[5],为肺栓塞的诊疗提供了指导建议。然而,急性肺栓塞病情复杂、治疗方法多样,早期救治涉及多个学科,亟须探索高效的团队救治新模式。2012年美国麻省总医院建立了全球第一支肺栓塞救治团队(pulmonary embolism response team,PERT)[6]。研究显示,引入PERT机制提高了肺栓塞的救治效率,促进了高级别治疗的应用,降低了大出血与死亡的风险[7, 8, 9, 10, 11]。为了推广团队救治理念、规范PERT中心建设、进一步提高我国肺栓塞的救治水平,CSC肺血管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肺血管疾病学组与中国肺栓塞救治团队(PERT)联盟等组织10余个相关学科的专家,总结了我国PERT建设的初步经验,并结合肺栓塞的救治现状提出了PERT建设、运行与质量提升的专家建议。本共识相关推荐主要针对急性肺栓塞最常见的表现形式肺血栓栓塞症。

急性肺栓塞的救治现状 2000年以来,在心内科、呼吸科、急诊科、影像科等多学科共同努力下,我国在肺栓塞流行病学研究、早期救治、医院内VTE防控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12, 13]。2019年发表的肺栓塞与肺血管病防治协作组数据显示,我国肺栓塞患者的住院率从2007年的1.2/10万人上升至2016年的7.1/10万人,住院病死率从8.5%下降为3.9%[14]。 然而,我国急性肺栓塞的早期救治还存在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临床重视程度不够,多学科参与度不高。近期CSC肺血管病学组牵头的一项全国肺栓塞团队救治能力调查显示,我国肺栓塞救治仍以心内科、呼吸科和急诊科等为主,而介入科和心外科的参与度分别仅为54%和39%[15]。(2)重症患者救治手段单一,高级别治疗开展不足。目前我国中高危肺栓塞的治疗仍以抗凝和静脉溶栓为主,多数三级医院尚未开展导管介入、外科肺动脉切开取栓术(surgical pulmonary embolectomy,SPE)和机械循环支持等高级别治疗。(3)早期救治效率低下,缺乏有效团队协作。一方面肺栓塞的漏诊、误诊、诊断延迟、未结合危险分层选择较佳治疗、未积极寻找肺栓塞发生潜在病因等现象普遍存在,另一方面70%以上的三级医院尚未建立多学科团队协同救治的机制[15]。 PERT的建设与运行 一、PERT的核心理念

2023老年人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中国专家共识

2023老年人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中国专家共识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包括两个方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和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VTE的发病率在年龄<50 岁的人群中的年增长率<1‰,而在年龄>80 岁的人群中的年增长率达到6‰~8‰[1-3]。大约有60%的VTE发生在65 岁以上的人群中,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VTE的老年人群比例上升。虽然在老年人群中VTE 的发生率较高,同时由VTE导致的致残率、致死率以及医疗费用也较高,但是在大量VTE相关随机对照及非随机对照研究中并未对患有多种基础疾病的老年人群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很多关于VTE防治的具有重要意义的临床试验中,常常将具有高出血风险、肾功能不全、近期内脑卒中以及8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排除在外。 因此,绝大多数的VTE指南所推荐的研究结果均是来源于较年轻患者和健康的老年人,同时大多数相关VTE防治指南或者共识是针对住院患者制定,而对于真正需要关注的存在VTE 风险的居家、养老机构等非医院内老年人群来说,其推荐意见是不确定的。在此背景下,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周围血管疾病管理分会结合国内外指南、相关研究等循证证据,制定《老年人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中国专家共识》,希望为更多老年人群VTE 防治提供指导建议(按照国际规定,60 周岁以上的人确定为老年;我国《老

年人权益保障法》第2条规定老年人的年龄起点标准是60周岁,即凡年满60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属于老年人)。 1、老年人VTE的流行病学及危险因素 1.1 老年人VTE的流行病学特征 1.1.1 老年人VTE的发病率 目前国内针对大规模人群VTE 发病率的研究较少,国外大样本量数据[4-11]显示,欧洲人群VTE 年发病率介于1.04‰~1.83‰之间。我国VTE发病率逐年升高,12年间由0.28‰(2004年)逐渐攀升至0.48‰(2016 年)[12]。VTE 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呈指数上升:<50 岁人群年发病率<1‰,80 岁以上人群年发病率6‰~8‰[1-3]。75 岁以上老年人的VTE发病率是50岁以下成年人的7~10倍。 1.1.2 老年VTE患者的死亡率 既往数据[13-17]显示,老年人VTE的30 d 和1年死亡率分别为10.6%和23.0%。值得注意的是,只有部分死亡病例在生前得到正确诊断,因此,在结合尸检数据后,老年人VTE 的30 d内死亡率可高达30%,死因大多为PE。美国一项多中心研究[18]发现,随着国家静脉血栓栓塞防治项目的实施,PE死亡率在11年间自25.1%下降至8.7%,但即便如此,老年VTE患者中发生PE的比例及VTE 相关死亡率仍明显高于年轻VTE 患者。

2022年VTE防治管理小组工作计划

2022年VTE防治管理小组工作计划 2022年VTE防治管理小组工作计划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是指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thrombosis DVT)和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两种主要形式。在住院患者中,VTE的发病率很高,是院内非预期死亡及围手术期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VTE的发生与患者卧床、高龄、基础疾病或并发症、手术或损伤等因素有关。 VTE是可预防可治疗的疾病。针对VTE高危因素,采取恰当的预防措施,可减少或避免发展成VTE。已经发生了VTE,也要进行正确的评估和治疗,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为了推进我院VTE防治护理管理的标准化与规范化,实现VTE 的早期预防和精准治疗,制定了VTE治疗小组的年度工作计划。 一、建立健全组织结构 组长:

副组长: 秘书: 核心成员: 二、VTE防治管理小组工作目标 建立院内VTE综合防治体系,在全院范围内开展VTE风 险评估、高危因素及疾病早期筛查、VTE综合预防、VTE规 范化治疗等工作,指导临床科学有效进行VTE防治,达到降 低院内VTE发生率,降低医疗风险,保障患者安全。 三、VTE防治管理小组人员分工 1.组长: 1)组织、指导各项研究、培训; 2)制定、督促、落实该小组各项工作的开展; 3)监督各项工作开展的质量;指导本小组其他人员工作。 2.副组长: 1)协助组长制定、督促、落实本组各项工作的开展; 2)负责会诊、个案追踪、档案资料的整理; 3)为临床护士提供培训、指导,监督各项工作开展的质量。

3.秘书: 1)加强与组长、核心成员之间的沟通; 2)负责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并反馈; 3)协助组长开展小组的全部工作。 4.核心成员: 1)负责本病区参与VTE领域相关质量改进工作,对本病区护士进行相关培训、指导和帮助; 2)参与VTE防治小组的活动。每月负责总结所管辖科室的VTE防治相关资料收集与汇总,及时反馈与组长; 3)参加院内VTE治疗的会诊、讨论。 四、VTE防治管理小组工作职责 1.制定医院VTE防治管理工作开展的规划和相关制度, 协调医院VTE防治管理方案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对医院VTE防治管理方案的实施过程进行监督,定期 召开管理委员会会议,对相关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汇总,并提出持续改进措施。 施指南》等相关指南和政策法规。医院领导、医务部、护理部、信息科、临床、医技科室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专家参加。

(VTE)2022年 VTE护理管理委员会工作计划(1)

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2022年VTE护理管理委员会工作计划 据文献报道,临床住院患者40%-60%存在VTE风险,且高危人群的预防比例较低,为提高护理人员对预防VTE评估及防范意识,及时识别患者静脉血栓风险,提前采取干预措施,减少深静脉血栓症的发生,保证患者的安全,结合医院实际,特制订2022年度静脉血栓栓塞症护理管理委员会工作计划如下: 一、VTE护理管理委员会工作要求: 1.VTE护理管理委员会根据2022工作计划完成本年度培训与质控。 2.根据VTE评估表及健康教育在临床的使用情况,不断进行修订完善。 3.制订VTE预防腿围测量记录单,方便护理人员观察腿围并记录,供医生参考。 4.外派VTE护理管理委员会成员进修学习,掌握预防VTE的评估及预防措施,以及预防VTE新进展,更好的为临床服务。 5.鼓励VTE护理管理委员会成员积极发表论文。 二、内训师培训: 1.根据VTE内训师培训计划,以PPT授课及工作坊形式完成4次培训。 2.每季度完成内训师专项培训及考核;内训师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进行本科室护理人员的二次培训,有培训记录及考核。

3.根据全年内训师培训考核综合情况,对个别科室内训师进行动态调整。 三、护理质控: 1.严格落实三级质控督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将VTE的评估、预防措施是否到位作为重点督察内容。 2.重点质控护理人员对中高位患者VTE风险评估是否准确、预防措施是否落实到位,对存在的不足给予合理化建议。 3.通过访谈患者及家属对预防VTE健康教育的知晓情况,掌握护理人员对健康教育落实率。 4.每季度召开内训师工作反馈会,解决临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困惑。 5.VTE护理管理委员会每两月质控督察中进行内训师科室二次培训督查。 6.VTE护理管理委员会成员双月进行质控督查、总结反馈;半年总结一次,年终PPT汇报。 附件: 1.附件一:2022年VTE护理专业委员会工作安排甘特图 2.附件二: 2022年 VTE护理管理委员会内训师培训安排表 VTE护理管理委员会 2021年12月2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