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物工厂设计概论 复习题

生物工厂设计概论 复习题

生物工厂设计概论 复习题
生物工厂设计概论 复习题

生物工厂设计概论

绪论

1.课程的目的:培养学生具备工厂工艺设计的能力,结合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完成工程师的综合性基本训练。

2.总(整)体设计:凡是设计范围涉及到整个工业企业的,称总体设计。——发酵工厂的总体设计有总平面、工艺、供排水、供电、供汽、土木建筑等设计以及有关厂址选择、生产检测与控制仪表、环境保护、生产组织与劳动定员、技术经济与概算等内容。

3.局部设计:凡是设计的范围不涉及整个工业企业的全部内容,而只是其中的某些部分,甚至

于某一个部分或某一个设备,称局部设计。——新建厂的设计一般属于总体设计,扩建厂的设计一般属于局部设计者居多。

4.生产工艺设计的主要依据

(1)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及设计计划任务书。

(2)项目工程师或项目总负责人下达的设计工作提纲和总工程师作出的技术决定。

(3)如采用新原料品种、新技术和新设备时,必须在技术上有切实把握并且依据了正式的试验研

究报告和技术鉴定书,经设计单位领导核准后方可作为设计依据。

5.内容和深度:按初步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有不同的内容和深度

第一章基本建设程序

1. 基本建设程序的内容

(1).建设前期阶段

工作内容包括:项目申报阶段、初步设计阶段

工作程序为:(了解)

一个工程项目从社会发展、工业布局、市场需求和地区、行业发展规划—→项目申请报告—→上报审批、备案—→初步设计、总概算工作—→初步设计图纸、文件、总概算—→上报审批(批准后,才能进入第二阶段建设期工作。)

(2).建设期阶段

(3).交付使用期的工作程序

2.项目申请报告的任务

项目申请报告是设计工作的前奏,其任务是向国家、省、市有关主管部门直接申请工程项目,以期批准立项,进行厂址选择调研工作及可行性研究工作。

对于大、中型工程项目国家有严格的管理规定,需要按程序报国家有关部门批准。

对于小型工程项目,项目建议书由主管部门批准,可按明确的设计方案,直接进行施工图设计,使设计程序得以简化。

3.可行性研究的任务和意义

可行性研究,是按照批准的项目建议书,由上级主管部门组织,也可委托咨询或设计单位进行。任务是根据三级经济规划(包括国家、地区与行业的)要求,或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对拟建(扩、改建)工程项目的技术性、经济性和工程实施性,进行全面调查、预测、分析和论证,作出是否合理可行的科学评价,最后,写出可行性研究报告,为对项目作出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如若批准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确定的设计方案与设计原则及其附属的基础资料,应当作为编制设计任务书的主要依据。

4.设计任务书是一个指令性文件,是确定基本建设项目,编制设计文件的主要依据。

设计任务书是在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编写的。

5.设计阶段的划分,一般按工程规模的大小、工程的重要性、技术的复杂性、设计条件的成

熟程度以及设计水平的高低,总的可以分为三阶段设计、两阶段设计和一阶段设计三种情况。三阶段设计: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对于新而复杂、规模特大或缺乏该种设计经验的大、中型工程,经主管部门指定的才按三阶段进行设计。

两阶段设计:扩大初步设计(也简称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我国目前大多数改建、扩建和新

建工程,都采用两阶段设计。

一阶段设计:施工图设计。一般为小厂的新建或小规模的改、扩建工程。

6.初步设计是基本建设前期工作的组成部分,是实施工程建设的基本依据。

7.初步设计的依据是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及其附件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及可靠的设计基础资料。

8.初步设计的目的是保证工程项目投产后,收到预期的经济效益。

9.初步设计的成果是设计说明书与设计图纸。

第六节施工图设计阶段(以下老师上课没说考)

一、施工图设计的内容

Q B J S34-2005轻工业建设项目施工图设计编制内容深度规定

1.设计文件——施工说明书内容:

(1)如果对初步设计的某些内容必须进行修改时,应详细说明修改的理由和原因。但有

些主要内容如生产规模、产品方案、工艺流程、主要设备、建筑面积和标准、定员等等,须报请原来审批初步设计的机关批准后才能据以修改。

(2)设备安装和验收标准及其注意事项。

(3)管道安装和验收标准及其注意事项。

2.设计图纸

施工图阶段的图纸包括:

(1)生产工艺系统详图;

(2)生产设备布置安装图、管路布置安装图,比例都采用1:50,1:25;有些细部详图可采

用1:10、1:5、1:2等比例,以便于施工安装和制造;

(3)非标准设备制造和安装图,按机械制图标准绘制;

(4)设备和电动机明细表,施工、安装、现场制作件材料汇总表;

(5)其他为了设备订货和安装的补充说明和图纸。

第二章厂址选择与工厂平面设计

1.厂址选择的重要性(了解)

厂址选择正确与否,不仅关系到建厂过程中能否以最省的投资费用,按质按量按期完成工厂设计中所提出的各项指标,而且对投产后的长期生产、技术管理和发展远景,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并同国家地区的工业布局和城市规划有着密切的关系。

2.厂址选择的原则

厂址选择包括建厂地区和工厂场地位置的选择

建厂地区:就是对所建厂在某地区内的方位(即地理坐标)及其所处的自然环境状况,进行勘测调查、对比分析。

场地选择:就是对所建厂在某地点处的面积大小、场地外形及其潜藏的技术经济性,进行周密的调查、预测、对比分析,作为确定厂址的依据。

3.厂址选择的总原则:

(1)厂址选择,首先应符合国家的方针政策,符合所在地区、城市规划,符合工业布局。

(2)充分利用各地有利条件,避免和克服不利条件;三废少,污染小;节约用地。

(3)企业接近原料、能源产地和产品消费区,消除不合理运输;总体经济效益好。

4.一般原则:自然条件;技术经济条件及所在行业的特点。

5.厂址方案比较两种方法(记住名):统计学法、方案比较法

统计学法:就是把厂址的诸项条件(自然条件和技术经济条件)当作影响因素,把要比较的厂址编号,然后对每一厂号厂址的每一个影响因素,逐一比较其优缺点,并打上等级分值,最后把诸因素比较的等级分值进行统计,得出最佳厂号的选择结论。这种比较方法,把诸影响因素看成独立变量,逐一比较,工作十分细致,但很繁琐。只有借助计算机技术处理数据,方可推广使用。

方案比较法(概念记住):就是以厂址自然条件为基础,以技术经济条件为主体,列出其中若干条件作为主要影响因素,形成厂址方案。然后对每一方案的优缺点进行比较,最后结合以

往的选择厂址经验,得出最佳厂号的选择结论。这种方案比较法的理论依据是:主要影响因素起主导作用和设计方法同实践经验相结合的原则,因而得出的结论较为可靠,做法上避免了繁琐而广为采用。

6.工厂总体布置的平面设计的任务:将工厂的所有建筑物,构筑物和其它工程设施,合理的布

置在所选择厂址的界区内。

深度:厂址选择前,初步规划;厂址确定后,详细设计;施工设计阶段,确定准确位置及标高。

7.总平面设计的基本内容包括:平面布置设计、竖向设计、运输设计、管线综合布置、绿化布

置五项内容。

8.总平面设计的主要依据:审批的设计任务书、厂址选择报告、厂址总平面布置方案草图及生

产工艺流程简图。

基本要求:(判断题)

(1)必须符合生产流程的要求。原料、半成品、成品的生产作业线应顺直、短捷,避免作

业线的交叉和返回。因此,建、构筑物厂房布置既要分区划片,还要结合厂址地形合理选择标高,顺应等高线布置。如果地形坡度较大时,应采用阶梯式布置,以减少平整场地土石方量和缩短车间之间距离。

(2)应当将占地面积较大的生产主厂房布置在厂区的中心地带,以便其他部门为其配合服

务。在地形地质受限制的条件下,应采取施工措施加以解决,既不能勉强追求方正,又不能迁就施工简便,以免留有后患,长期影响生产经营。工厂大门及生活区应与生产主厂房相适应,便于工人上下班。

(3)应充分考虑地区主风向的影响,合理布置各建、构筑厂房及厂区位置。发酵工厂菌种

各异,应防止环境染菌。厂内生产区总有废气、废水排出,为了确保生活区、行管区的环境卫生,生产区应处在生活区的下风向,而卫生要求高的车间应处在上风向。

(4)应将人流、货流通道分开,避免交叉。工厂大门至少应设置两个以上,包括正门(职工

出入)、侧门(产品、材料出入)、后门(指原料、燃料、废料进出)等。同时,合理设计厂内运输系统(包括仓库、堆场等),保证良好的运输条件和效益。

(5)应遵从城市规划的要求。面向城市交通干道方向作工厂的正面布置。正面的工厂建筑

物应直线性布置,与城市建筑群保持协调,以利市容美观整齐。

(6)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范和规定。如《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厂矿道路设计规范》、《工业企业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规范》、《工业锅炉房设计规范》、《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规定》、《工业与民用通用设备电力装备设计规范》等,以及厂址所在地区的发展规划。保证工业企业协作条件。

9.工厂组成:生产车间、辅助车间、动力车间、行管部门、职工宿舍。

10.厂区划分为厂前区、生产区、厂后区及左右两侧区

11.主生产车间建筑物的布置位置

(1)是全厂布置的关键,布置在中心地带。

(2)地势平坦,地耐力超过(1.5~2)×105N/m2;

(3)应正面朝阳或偏南向布置。或能与地区主风向成60°~90°的方位角布置;

(4)平面外形多是长条形,外表面平直整齐。

(5)生产车间位置应直通生活区和厂大门。

(6)当城市建设规划有要求时,将主要生产车间设计成高层建筑或沿街道直线布置。

总平面布置和运输设计的有关参数

1、总平面布置的有关参数(老师上课复习的时候没说考)

(1)建筑物间距X

当a<3m时,则要

当a>3m时,则要求

式中H,H1,a——甲建筑物的肩高,顶高,肩宽

h——乙建筑物的肩高

2.厂房建筑物正面与全年(或夏季)主风向的夹角,以60~90°为宜,即“迎风位置”布置。目的改善通风条件

3.建筑系数K l与场地系数K2

4.坐标网

(1)地理测量坐标网——X、Y坐标系

此坐标规定南北向增减以横坐标X表示,东西向以Y表示。在X、Y坐标轴上作间距为50m 或100m的方格网上,标定厂址和厂房建筑物的地理位置。

这是国家地理测量局规定的坐标系,全国各地都必须执行。

(2)建筑施工坐标网——A、B坐标系

由于厂区和厂房的方位不一定都是正南正北向,即与地理测量坐标网不是平行的(即有一个方位角θ)。为了施工现场放线的方便和减少每一点地形位置标记坐标时的繁琐计算,总平面设计时,常常采用厂区、厂房之间方位一致的建筑施工坐标网。规定横坐标以A表示,纵坐标以B表示。也作间距50m或100m的方格网,用来标定厂区、厂房的建筑施工位置。12.几项竖向布置参数(判断)

(1)建、构筑物的标高应于计算洪水水位0.5m以上。锅炉房应位于全厂最低处,以利于回收凝

结水,但也应至少高出最高洪水位0.5m以上。

(2)综合管线埋设深度一般要在冻土层以下,以免遇到极冷时刻被冻裂。

(3)散水坡的坡度应大于3%,保证雨水顺利排除,但是也不能大于6%,以免产生冲刷现象。

(4)厂区自然地形坡度大于4%,车间之间高差达1.5~4.O m,多采用阶梯竖向布置。

第三章工艺流程设计

1.工艺流程设计的主要任务:其一是确定由原料到成品的各个生产过程及顺序,说明生产过程

中物料和能量变化及流向,采用的生物反应或化工过程及设备。其二是绘制工艺流程图。2.选择生产方法的主要依据:(1)原料来源、种类和性质(2)产品的质量和规格(3)生产规模(4)

技术水平(5)建厂地区的自然环境(6)经济合理性

3.工艺流程的设计原则(了解)

(1)保证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或外销质量要求。

(2)采用成熟、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努力实现高效低耗。

(3)环境友好、资源利用充分、可持续发展。

(4)确保人身和设备的安全。

(5)尽量采用机械化和自动化,实现稳产、高产。

4.工艺流程设计经历三个阶段:(1)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2)生产工艺流程草图;(3)生产工艺流程图。

一、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老师上课复习的时候没说考)

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在物料衡算前进行,作用是:定性地表明原料变成产品的路线和顺序,以及采用的单元操作、操作方式及设备。

(一)工艺流程草图的制图要求

工艺流程草图是由物料流程、图例、设备一览表以及必要的文字说明所组成,一般是初步设计阶段的草图。

(1)应表示出厂房各层楼面的标高。

(2)画出设备示意图,设备的尺寸大小应适当相称且大致形似,并标明其流程号。

(3)画出设备的物料及水、汽、真空、压缩空气、冷冻剂等管线和流动方向,以及管线上的主要

阀门及管路附件如过滤器、疏水器等。

(4)画出必要的计量器具和控制仪表。

(5)必要的文字注释,如半成品、副产品的去向等。

(6)附注图例,并按国家规定画出图签、图框。制图比例大致按1:100进行绘制,如设备过小或

过大时则可采用1:50或1:200。

第四章 工艺计算

1. 物料衡算的原理:质量守恒定律

物料衡算: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引入系统或设备的物料质量G m ,等于输出系统或设备的物料(常

为产物)的质量G p 和物料损失量G w 之和,即: G m =G p +G w

此法则,既适于单元操作过程,也适于整个生产过程;既可进行总物料衡算,也可对混合物

中某一组分作部分物料衡算。

(二)物料衡算的方法和步骤(老师上课复习的时候没说考)

1.弄清题意和计算的目的要求 ——充分了解物料衡算的目的要求,决定计算方法。

2.绘出物料衡算流程示意图 ——使用框图和线条图表示系统。把主要物料和辅助物料都在图

上标清楚,并尽可能标出各物料的流量、组成、温度和压力等参数。

3.写出生物反应方程式——根据工艺过程发生的生物反应,写出主反应和副反应的方程式。对

复杂的反应过程,可写出反应过程通式和反应物组成。副反应很多,可把所占比重很小的副

反应略去。对那些产生有毒物质或明显影响产品质量的副反应,其量虽小,但不能忽略。

4.收集设计基础数据和有关物化常数

需收集的数据资料包括:生产规模,年生产天数,原料、辅料和产品的规格、组成及质

量等。

常用的物化常数可在相应的化工、生化设计手册中查到。

5.确定工艺指标及消耗定额等

设计所用的工艺指标、原材料消耗定额及其他经验数据,可根据所用的生产方法、工艺

流程和设备,对照同类型生产工厂的实绩水平来确定,这必须是先进而又可行的,它是衡量

企业设计水平高低的标志。

2. 选定计算基准

(1)以单位时间产品量或单位时间原料量作为计算基准。这类基准适用于连续操作过程及设备

的计算。

(2)以单位重量、单位体积或单位摩尔数的产品或原料为计算基准。

(3)以加入设备的一批物料量为计算基准。

3. 热量衡算的意义

(1) 计算生产过程能耗定额指标。

(2)热量衡算的数据是设备选型、确定台数的依据。

(3)热量衡算是组织和管理、生产、经济核算和最优化的基础。

4. 热量恒算式

—输入的热量总和(kJ) —输出的热量总和(kJ) —损失的热量总和(kJ) 第五章 设备的设计与选型

1. 设备选型的依据

(1)由工艺计算确定的成品量、物料量、耗汽量、耗水量、耗风量、耗冷量等。

(2)工艺操作的最适外部条件(温度、压力、真空度等)。

(3)设备的构造类型和性能。 Q Q Q =+∑∑∑入出损Q ∑入Q ∑出

Q ∑损

2. 间歇操作设备生产能力数量和容积的设计计算

(1)间歇操作设备生产能力的确定

生产能力的表示方法,一般为t /(罐·批)或m 3/(罐·批)。例如3000t /a 味精厂选容

积为100t 的发酵罐,其生产能力为:

100×70%×15%×48%×80%×112% (1-1%)

=4.47[t /(罐·批)]

式中 100——发酵罐容积(t ) 15%——发酵初糖浓度 70%——填充系数

48%——发酵转化率 80%——提取率 112%——精制收率 1%——染菌率

(2)间歇操作所需设备数量的确定(重点)

式中 N ——设备的操作台数(不含备用)

Z ——工段的生产能力,以每昼夜加工原料和半成品的吨数表示

τ——设备的每一个操作周期(h )

G ——设备操作有效量(t )

r ——一昼夜内设备操作的小时数

V 0——昼夜内被加工的原料、半成品的容量(m 3)

V a ——一台设备的容量(m 3)

? ——设备的填充系数,此值为经验值,主要考虑物料的泡沫性质和将来可能增加的容

量余地。

(3)设备容积的计算 式中 V ——设备的总容积(m 3)

V a ——24h 内加工的成品或半成品的容积()

r ——操作周期,包括预备时间、操作和清洗等辅助操作时间(h ) ? ——设备的填充系数,装有搅拌和冷却装置的或产生泡沫多的物料应取0.6~0.8,酒精

发酵罐等取0.8~0.85,汽液分离器取0.7等

(4)设备主要尺寸的计算

发酵工厂的设备多为容器型设备。不同的设备,高径比有很大差别。锥形底制作容易,

排料干净,间歇操作采用较多。

通常根据已知容量V 以及高径比、封头高度,列出数学方程求出各部尺寸。

直径计算出来后,应将其值圆整到接近的公称直径系数。然后校核总容量是否可满足工

艺计算的容量要求。如偏差太大,还要作相应调整,直到符合要求。

直径确定后,可根据关系求出其他尺寸。

3. 管道的画法:

i 线型规定:工艺物料管道用粗实线绘制,辅助管道用中实线绘制,仪表管则用细虚线或

细实线绘制。

ⅱ交叉与转弯:绘制管道时,应尽量注意避免穿过设备或使管道交叉,不能避免时,

应将横向的管道断开一段。管道要尽量画成水平或垂直,不用斜线。若斜线不可避免时,应

使只画出一小段,以保持图面整齐。图上管道转弯处,一般应画成直角而不是圆孤形.

ⅲ放气口、排液管及液封管:管道上的取样口、放气口、排液管、液封管等应全部画

出。放气口应画在管道的上边,排液管则绘于管道下侧,U 型液封管尽可能按实际比例长度

表示。

i v 来向和去向:本流程图与其他流程图连接的物料管道应引至近图框处。与其他主项

连接者,在管道端部画一个由细线构成的空心箭心。箭头框中写明来向或去向的设备图号,

上方则注明物料来向或去向的设备位号。习惯来向集中在图纸左侧,去向集中在图纸右侧。

生物工程设备

第四章液-固分离设备

1.过滤介质分类:①织物介质:②堆积介质③多孔固体介质④多孔膜

过滤介质起着支撑滤饼的作用,并能让滤液通过,对其基本要求是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尽可能小的流动阻力,同时,还应具有相应的耐腐蚀性和耐热性。

2.分离因子

离心设备的一个重要技术指标是其

力的比值,称为分离因数。分离因数

是衡量离心程度的参数,用Z表示

Z越大,越利于分离

式中,r为离心半径,即从旋转轴心到沉降颗粒的距离,

N为离心机的转数(s-1)。ω为旋转角速度(r a d/s)

3. 板框过滤机结构组成:(简答)

(1)机架:机架是压滤机的基础部件,两端是止推板和压紧板,两侧的大梁将二者连接起来,大梁用以支撑滤板,滤框和压紧板。

(2)压紧机构:板框的压紧方式有手动压紧、机械压紧、液压压紧三种。

(3)过滤机构:由滤板、滤框、滤布组成

4. 明流过滤:每个滤板的下方出液孔上装有水咀,滤液直观地从水咀里流出。

5. 暗流过滤:每个滤板的下方设有出液通道孔,若干块滤板出液孔连成一个出液通道,由止推板下方出液孔相连接的管道排出。

6.间歇操作——过滤、洗涤、卸渣、整理、装合

7.板框过滤机主要优缺点

构造简单,过滤面积大而占地省,过滤压力高(可达1.5MPa左右),便于用耐腐蚀性材料制造,便于洗涤。它的缺点是装卸、清洗劳动强度较大。

8. 型号:(主要记数字表示的意思,出判断)

例如:XAMZG160/1250-30u型压滤机。

X 是厢式压滤机(B是板框式压滤机);

A 是指的滤液流出方式是暗流的(M既是明流);

Z 是自动(S是手动,Y是液压),G是隔膜滤板;

160 既是过滤面积160平方米;

1250 是指的滤板的外型尺寸是1250×1250;

30 滤板的厚度,

U 塑料X 橡胶铸铁省略

9. 选用:

悬浮液的特性(黏度、含固量、处理量、流速等)、

处理要求、材质、明流或暗流、压紧方式等

无菌过滤:不锈钢、暗流(还有易挥发)

浓度:高的选厚框

尽量选自动压紧

滤布:料液pH值,固体粒径等因素选用合适的滤布材质和孔径以保证低的过滤成本和高的过滤效率,使用时,要保证滤布平整不打折

10. 真空鼓式过滤机由转鼓、液槽、抽真空装置和喷气喷水装置组成。核心部件是转鼓和分布装置。

11. 真空鼓式过滤机的四个工作区:(1)滤饼形成区,(2)洗涤吸干区,(3)吹松脱落区,(4)再生区

12. 真空转鼓式过滤机的主要优缺点:

优点:连续操作,易实现自动,对处理量大而容易过滤的料浆特别适宜。

缺点:转筒体积庞大而过滤面积相形之下嫌小;用真空吸液,过滤推动力不大,悬浮液中黏度

不能高,颗粒尺寸不能太小;辅助设备多,能耗大。

13. 生产能力:(判断)

首先取决于转筒的面积(国产GP型固式过滤机过滤面积由1、2、5、20m2四种);

对于特定的过滤机,提高转速和浸入角度均可提高其生产能力。

但浸入角度过大会引起其它操作的面积减小,甚至难以操作;若转速过大,则每一周期中的过滤时间很短,使滤饼太薄,难于卸渣,且功率消耗也很大。合适的转速需要通过实验来确定。

14. 离心分离设备的分类

?按作用原理分类

过滤式:(分离机):转鼓壁上有孔并装滤布(三足式)液-固分离

沉降式:(澄清机):转鼓壁上无孔无滤布,碟片式、管式液-液分离

?按离心分离因素分类

常速离心机,分离因素f小于3000

中速离心机,分离因素f3000-50000

高速离心机,分离因素f大于50000

超高速离心机,分离因素f大于20万;

15.管式离心机和碟片式离心机相比的优缺点:

(1)管式离心机

优点:转速可达2×104r/m i n,离心力较大,设备简单,分离效率高,操作稳定;缺点:沉降面积小,处理能力低(可达10m3/h)

(2)碟片式离心机

优点:沉降面积大(碟片),提高处理能力(最大300m3/h);

缺点:转速较管式离心机低,约1×104r/m i n,结构复杂

16.管式离心机转鼓的直径小而长度较长。

其特点:

●结构简单,运转可靠;(D40~150m m,H/D4~8)

●转速高;一般在10000转/分以上

●分理效果好;离心分离因数可达15000~65000

缺点:处理能力低

17.管式离心机型号标记(数字表示的重点记住)

18.碟片式离心机

●结构复杂,价格昂贵;

●转速较管式离心机低;4000~12000r/m i n

●分理效果较好;离心分离因数3000~13000

●沉降面积大;可达10000~m2,生产能力可达100m3/h。

19.离心分离设备的放大

(1)以等效时间放大

等效时间:依据离心力和离心时间的乘积来估计离心分离的难易程度。

f :分离因数 f 愈大,t 愈短 (2)以几何特征参数放大 对于管式离心机,其几何特征参数

对于碟片式离心机,其几何特征参数

20.板式、框式、卷式、中空纤维膜过滤器相比各自的特点

(1)板式膜过滤器

? 类似于板筐过滤机

? 为减少浓差极化,滤板的表面为凹凸型,以形成湍流

(2)管式膜过滤器

? 类似于列管式换热气,管子为膜的支撑体

? 特点:

优点:结构简单,适应性强,清洗,安装方便,单根管子可以更换,耐高压,无死角,适于处理高黏度和固体含量高的料液。

缺点:压降大,单位体积所含过滤面积小。

(3)中空纤维式膜分离器

? 内经 0.5~1.4mm 外经 1.1~2.3mm

? 内压式和外压式操作

? 特点:单位体积膜面积大,操作压力低(<0.3MPa )单根损坏,需更换整个膜件,易堵塞,需预处理

(4)螺旋卷式膜分离器

主要元件:螺旋卷膜

特点:

优点:膜面积大,湍流状况好,换膜容易,适于反渗透;

缺点:流体阻力大,清洗困难 第五章 萃取设备

1. 单级萃取

缺点:效率低

解决办法:

加大萃取剂量,使产品浓度降低,萃取剂回收,处理工作量加大。

采用多级萃取。

2、多级错流萃取

多级逆流接触萃取

3. 萃取设备的选择(判断、选择)

选择原则:

(1)稳定性及停留时间

稳定性差—停留时间尽可能短—离心萃取器;

伴有较慢的化学反应时—停留时间长—混合-澄清槽。

(2)所需理论级数

需理论级数少(2~3级)—各种萃取设备;

需理论级数4~5级—转盘塔和振动筛板塔;

需理论级更多—离心萃取器或多级混合-澄清槽。

(3)物系的分散与凝聚特性

物系易乳化,不易分相—离心萃取器;

物系界面张力较小,或两相密度差较大—重力流动式。

(4)生产能力

生产处理量小—填料塔;

生产处理量大—筛板塔,转盘塔,混合-澄清槽等。

(5)防腐蚀要求

具有腐蚀性—结构简单的填料塔;

(6)建筑物场地要求

空间高度有限—混合-澄清槽;

占地面积有限—塔式萃取设备。

4. 混合-澄清槽的优缺点:

优点

①处理量大,级效率高;

②结构简单,容易放大和操作;

③两相流量比范围大,运转稳定可靠,易于开、停工;

对物系的适应性好,对含有少量悬浮固体的物料也能处理;

④易实现多级连续操作,便于调节级数。不需高大的厂房和

复杂的辅助设备。

缺点

①占地大,溶剂储量大。

②需要动力搅拌和级间物流输送设备,设备费和操作费较高。

5.塔式萃取设备

(1)喷洒塔(喷淋塔)

特点:无塔内件,阻力小,结构简单,投资少易维护。但两相很难均匀分布,轴向反混严重,理论级数不超过1~2级,传质系数小。

(2)填料萃取塔

特点:填料萃取塔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操作方便,级效率较低,在工艺要求的理论级小于3,处理量较小时可考虑采用。

(3)转盘萃取塔

特点:结构简单,造价低廉,维修方便,操作弹性和通量较大,应用较广。

6. 离心萃取器

优点:处理量大,效率较高,提供较多理论级,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应用广泛。

缺点:能耗大,结构复杂,设备及维修费用高。

应用:适用于要求接触时间短,物流滞留量低,易乳化,难分相的物系。

7. 混合塔式和混合澄清槽各有什么特点?(综合上面的优缺点回答即可)

8.

第六章层析设备和离子交换设备

1. 层析柱装置:

(1)进样系统,(一般为恒压泵)(2)层析柱(3)收集器(4)检测系统

2.离子交换概述

结构型式:罐式、塔式、槽式

操作方式:间歇式与连续式;

两相接触方式:固定床、移动床、流化床

2. 固定床吸附和流化床吸附相比其优缺点(参照分离工程中)

固定床吸附特点:

优点:近似平推流,反混小,柱效率高

缺点:无法处理含固体的料液,会堵塞床层,造成压力降增大,最终操作无法进行。

因此,原料需预处理

流化床吸附

主要优点是压降小,可处理高粘度或含固体微粒的粗料液。不需特殊的吸附剂,操作简便。较容易进行连续化操作;

流化床的缺点是床内固相和液相的返混剧烈,特别是高径比较小的流化床,利用效率远低于固定床和膨胀床。

3.会画穿透曲线的图(分离工程中有涉及到)

4.膨胀床和流化床的区别在于:

流化床的吸附剂粒子和液体在床层内混合程度高,吸附效率低;

膨胀床的吸附剂粒子基本悬浮于固定的位置,液体的流动与固定床相似,接近平推流,吸附效率高。

5.离子交换设备的结构

外形:带有椭圆形封头(顶和底)的圆筒形设备

高径比(H/D):一般为2~4,也有高至5的

树脂层高度:约占圆筒高度的50~70%,留有空间 ,已备反冲时树脂层的扩胀。

溶液分布装置:在交换罐的上部,以使含有被交换离子的溶液、解吸液或再生剂能在整个罐截面上均匀地通过树脂层。

底部装有多孔板、筛网及滤布以支持树脂层,或者用块石英石或卵石直接铺于罐底以支持树脂层

6.两种离子交换罐结构图

7. 离子交换设备的计算

罐高径比一般取Hi/D=2~3。

罐体积V t :

8. 交换设备的放大

1.根据交换罐负荷相同的原则放大;

2.根据交换罐中溶液空塔流速相同的原则放大;

3.溶液通过床层的压力降

(1)根据交换罐负荷相同的原则放大

● 单位树脂床体积中所通过的溶液的体积流量也可称为交换器负荷,可以用m l (溶液)/m l (湿

树脂)·m i n 或m 3(溶液)/m 3(湿树脂)·h 表示。 (2)根据交换罐中溶液空塔流速相同的原则放大

● 单位树脂床截面积上通过溶液的体积流量可以用m l (溶液)/c m 2·m i n 或m 3(溶液)/m 2·h 来表示。此值即为溶液通过树脂床的线速度。根据此法放大时,要维持大设备与小设备的树脂床层高度相同,仅直径加大,以保证两者线速度相同,实际上也是保证两者接触时间相同。

(3)、液体通过固定床层的压力降计算

● 正吸附时,溶液通过床层的压力降为:

● 计算压力降可为输送设备选择或高位槽位置提供参考。 V Q a =232)1(200p d H p εωεμ-=?

生物技术概论复习题

生物技术概论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细胞融合:两个或多个细胞相互接触后,其细胞膜发生分子重排,导致细胞合并、染色体等遗传物质重组的过程。P55 2、干细胞:动物胚胎及某些器官中具有自我复制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原始细胞,是重建、修复病损或衰老组织、器官功能的理想种子细胞。P81 3、原生质体:脱去细胞壁的细胞叫原生质体P60 4、目的基因:在基因工程设计和操作中,被用于基因重组、改变受体细胞性状和获得预期表达产物的基因。P37 5、固定化酶技术:将酶素服在特殊的相上,让它既保持酶的特有活性,又能长期稳定反复使用,同时又可以实现生产工艺的连续化和自动化。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即载体结合法、共价交联法和包埋法。P126 6、工程菌:用基因工程的方法,使外源基因得到高效表达的菌类细胞株系一般称为“工程菌”。P114 7、转化:通过生物学、物理学和化学等方法使外源裸露DNA进入受体细胞,并在受体细胞内稳定维持和表达的过程。P43 8、胚胎分割;借助显微操作技术或徒手操作方法切割早期胚胎成二、四等多等份再移植给受体母畜,从而获得同卵双胎或多胎的生物学新技术。173 9、限制性内切核酸酶:是一类能识别双链DNA中特殊核苷酸序列,并在合适的反应条件下使每条链一定位点上的磷酸二脂键断开,产生具有5’-磷酸基(-P)和3’-羧酸(-OH)的DNA片段的内切脱氧核糖核酸酶。P21 10、SCP :单细胞蛋白,生产蛋白质的生物大都是单细胞或丝状微生物个体,而不是多细胞复杂结构的生物。P184 11、外植体:即能被诱发产生无性增殖系的器官或组织切段。P56 12、生物传感器:用生物活性物质做敏感器件,配以适当的换能器所构成的分析工具。P136 13、基因芯片:利用反相杂交原理,使用固定化的的探针阵列样品杂交,通过荧光扫描和计算机分析,获得样品中大量基因及表达信息的一种高通量生物信息分析技术。又称为DNA芯片P49 14、脱毒植物:用脱毒剂除去寄生病毒的植物。P68 15、植物次级代谢产物:许多植物在受到病原微生物的侵染后,产生并大量积累次生代谢产物,以增强自身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植物次生代谢途径是高度分支的途径,这些途径在植物体内或细胞中并不全部开放,而是定位于某一器官、组织、细胞或细胞器中并受到独立的调控。 16、基因治疗:指将目的基因导入靶细胞,以纠正或补偿因基因缺陷和异常引起的疾病,以达到治疗目的。P240 17、生物能源: 18、单克隆抗体:利用细胞融合技术,在体外大量培养融合细胞,由融合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优点:特异性强、成分均一、灵敏度高、产量大和容易标准化生产。)P226 19、RNA反义技术:天然存在的或人工合成的一类RAN分子,它不能编码蛋白质,但它的核苷酸顺序与某种mRNA可互补配对,所以这种反义RNA可与mRNA结合配对从而干扰mRNA的翻译,使相应的基因不能表达。P243 20、HGP:人类基因组计划,旨在为30多亿个碱基对构成的人类基因组精确测序,发现所有人类基因并搞清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破译人类全部遗传信息。P245 二、基础知识 1、基因工程研究的理论依据是什么?P12 ①不同基因具有相同的物质基础;②基因是可以切割的;③基因是可以转移的;④多肽与基因之间存在对应关系;⑤遗传密码是通用的;⑥基因可以通过复制把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

生物信息学复习题及答案

生物信息学复习题 名词解释 1. Homology (同源):来源于共同祖先的序列相似的序列及同源序列。序列相似序列并不一定是同源序列。 (直系同源):指由于物种形成的特殊事件来自一个共同祖先的不同物种中的同源序列,它们具有相似的功能。 (旁系(并系)同源):指同一个物种中具有共同祖先,通过基因复制产生的一组基因,这些基因在功能上的可能发生了改变。基因复制事件是促进新基因进化的重要推动力。 (异同源):通过横向转移,来源于共生或病毒侵染而产生的相似的序列,为异同源。 Score:The sum of the number of identical matches and conservative (high scoring) substitutions in a sequence alignment divided by the total number of aligned sequence characters. Gap总是不计入总数中。 6.点矩阵(dot matrix):构建一个二维矩阵,其X轴是一条序列,Y轴是另一个序列,然后在2个序列相同碱基的对应位置(x,y)加点,如果两条序列完全相同则会形成一条主对角线,如果两条序列相似则会出现一条或者几条直线;如果完全没有相似性则不能连成直线。 7. E值:得分大于等于某个分值S的不同的比对的数目在随机的数据库搜索中发生的可能性。衡量序列之间相似性是否显著的期望值。E值大小说明了可以找到与查询序列(query)相匹配的随机或无关序列的概率,E值越小意味着序列的相似性偶然发生的机会越小,也即相似性越能反映真实的生物学意义,E值越接近零,越不可能找到其他匹配序列。 值:得分为所要求的分值比对或更好的比对随机发生的概率。它是将观测得到的比对得分S,与同样长度和组成的随机序列作为查询序列进行数据库搜索进行比较得到的HSP(高分片段对)得分的期望分布联系起来计算的。通常使用低于来定义统计的显著性。P=1-e-E 9.打分矩阵(scoring matrix):在相似性检索中对序列两两比对的质量评估方法。包括基于理论(如考虑核酸和氨基酸之间的类似性)和实际进化距离(如PAM)两类方法,是序列相似性分析的基础,其不同的选择将会出现不同的分析结果。 10.空位(gap):在序列比对时,由于序列长度不同,需要插入一个或几个位点以取得最佳比对结果,这样在其中一序列上产生中断现象,这些中断的位点称为空位。 :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学中心,属于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的一部分,具有BLAST, Entrez ,GenBank等工具,还具有PubMed文献数据库。另外还具有Genome, dbEST, dbGSS , dbSTS, MMDB, OMIM, UniGene, Taxonomy, RefSeq, etc. 序列格式:是将DNA或者蛋白质序列表示为一个带有大于号(>)开始的核苷酸或者氨基酸序列的新文件,其中大于号后可以跟上序列的相关信息,其他无特殊要求。 13genbank序列格式:是GenBank 数据库的基本信息单位,是最为广泛的生物信息学序列格式之一。该文件格式按域划分为4个部分:第一部分包含整个记录的信息(描述符);第二部分包含注释,主要包含生物功能或数据库信息;第三部分是feature,对序列的注释;第四部分是序列本身,以“统发生树(Phylogenetic tree )是研究生物进化和系统发育过程中的一种用树状分支图来概括各种生物之间亲缘关系,是一种亲缘分支分类方法。在树中,每个节点代表其各分支的最近共同祖先,而节点间的线段长度对应演化距离(如估计的演化时间)。是用来研究物种进化与多样性的基础,是相近物种相关生物学数据的来源。17.基因树与物种树:物种树反映一组物种进化历程的系统树,其中每一个内部节点就代表一个物种形成的过程,而基因树则是代表来源于不同物种的单个同源基因的差异构建的系统树,而其内部的一个节点则代表一个祖先基因分化为两个新的独特的基因序列的事件。基因

最新《企业管理概论》复习要点-案例

《企业管理概论》复习要点 (案例) ▲做案例题需要注意:①考试中涉及到的案例的理论依据是教材上的知识,所以在对案例进行分析后,首先要找到与本案例相关的理论知识。 ②再根据案例实际将理论知识应用上去,切勿只对理论描述,而脱离实际。 该课程出现案例可能所涉及到的章节有:第三,四,五,六,七,八,十一,十二,十三章 下面举例说明: 第三章 3.1 企业组织结构合理性问题 例:(07年4月考题) 河北××集团是一家成立于1994年,以生产食品为主的民营企业。该集团在成立之初就采用股份制形式,通过吸收社会闲散资金,增强自己的竞争实力。在短短的几年内就发展成为一个大型企业集团。 在随后的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市场风险越来越大,集团的管理工作也日趋复杂。原先的股东管理水平远远不能适应生产发展速度的要求。为实现企业迅速腾飞,促进生产力发展,集团决策者冲破各种思想束缚,打破私人资本积累所属管理的限制,果断实行企业所有权与决策权、经营管理权、监督权相分离,用专门人才的科学化管理取代了业主的经验型管理。集团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经理聘任制,建立了科学的管理机制—企业管理委员会,形成了高效而完善的决策管理体制,从而为集团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制度基础。 实践证明,该集团的管理制度改革取得了良好效果,使企业在改革中得到了健康快速的发展。 问题分析: 该集团改革取得良好效果的制度基础是什么?结合该集团实际谈谈企业建立这种合理结构的重要性。 3.2 经营管理者的激励约束机制问题 例: 某企业工作为实现企业迅速腾飞,促进生产力发展,集团决策者冲破各种思想束缚,打破私人资本积累所属管理的限制,果断实行企业所有权与决策权、经营管理权相分离,即聘用专门的职业经理人来管理企业。但经过一段时间后企业也出现了以下状况:由于职业经理人不是企业的所有者,于是他们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因为在他看来,无论企业经营效益如何,他们都会拿到应有的报酬。另外,由于经营管理者拥有企业经营决策大权,这就意味着他们的一些行为和决策是所有者所无法观察和监督的。因此经营管理者做出不利于企业的行为,如:上班时间上网炒股,通私人电话等,有时后努力学习,但也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由于上述原因,企业经济效益并没有显著提高。 问题分析: 假如你是该企业的所有者,你将如何去改变经营管理者的行为? 3.3 企业组织结构形式的辨别 例1:(03年4月考题) 我国北方某公司原来是一个生产经营产品品种比较单一、市场需求比较稳定的中小企业。近年来,它陆续收购了许多小公司,规模急剧扩大,而内部管理却十分混乱,于是公司总经理下定决心进行企业改革,其重大举措之一就是

生物学概论

生物技术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生物技术:是指人们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先进的工程技术手段和其他基础学科的科学原理,利用生物得体或其体系或它们的衍生物来制造人类所需要的各种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的学科。 2、基因工程:是指在基因水平上的操作并改变生物遗传特性的技术。即按照人们的需要,用类似工程设计的方法将不同来源的基因(DNA分子)在体外构建成杂种DNA分子,然后导入受体细胞,并在受体细胞内复制、转录和表达的操作,也称DNA重组技术。 3、细胞工程:是指在细胞为基本单位,在体外条件下进行培养、繁殖或人为地使细胞某些生物学特性按人们的意愿发生改变,从而达到改良生物品种和创造新品种的目的,加速繁育动植物个体,或获得某种有用物质的技术。 4、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的品质(色、香、味)以及有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到食品中的化学合成物或天然物质。 5、湖泊的富营养化:由于环境的污染,象农业上的化肥、工业废水等大量排放使水中含有大量的营养元素象氮磷钾等非常丰富,使微生物生长迅速,造成富营养化。 6、生物反应器(bioreactor):主要包括微生物反应器、植物细胞培养反应器,动物细胞培养反应器以及新发展起来的有活体生物反应器之称的转基因植物生物反应器,转基因动物生物反应器等。 7、转基因植物:是指通过体外重组DNA技术将外源基因转入到植物细胞或组织,从而获得新遗传特性的再生植物。 8、细胞融合:是指促融因子的作用下,将两个或多个细胞融合为一个细胞的过程。 9、抗原:凡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发生免疫应答的物质均称为抗原。 10、组织培养:指在无菌和人为控制外因(营养成分、光、温、湿)的条件下,培养研究植物组织、器官,甚至进而从中分化发育出整个植株的技术。 11、原生质体培养:是关于原生质体分离,原生质体纯化、原生质体培养、原生质体胞壁再生,细胞团形成和器官发生,等技术。 12、有益微生物:指对人类有帮助,能满足人们需求的某些微生物。 13、供体:提供一些手续操作需要的东西地生物体或器官等总供体。

生物信息学题库说课材料

生物信息学题库

■一、选择题: 1.以下哪一个是mRNA条目序列号: A. J01536■. NM_15392 C. NP_52280 D. AAB134506 2.确定某个基因在哪些组织中表达的最直接获取相关信息方式是:■. Unigene B. Entrez C. LocusLink D. PCR 3.一个基因可能对应两个Unigene簇吗?■可能 B. 不可能 4.下面哪种数据库源于mRNA信息:■ dbEST B. PDB C. OMIM D. HTGS 5.下面哪个数据库面向人类疾病构建: A. EST B. PDB ■. OMIM D. HTGS 6.Refseq和GenBank有什么区别: A. Refseq包括了全世界各个实验室和测序项目提交的DNA序列B. GenBank提供的是非冗余序列 ■. Refseq源于GenBank,提供非冗余序列信息D. GenBank源于Refseq 7.如果你需要查询文献信息,下列哪个数据库是你最佳选择: A. OMIM B. Entrez ■ PubMed D. PROSITE 8.比较从Entrez和ExPASy中提取有关蛋白质序列信息的方法,下列哪种说法正确:A. 因为GenBank的数据比EMBL更多,Entrez给出的搜索结果将更多B. 搜索结果很可 能一样,因为GenBank和EMBL的序列数据实际一样■搜索结果应该相当,但是ExPASy中的SwissProt记录的输出格式不同 9.天冬酰胺、色氨酸和酪氨酸的单字母代码分别对应于:■ N/W/Y B. Q/W/Y C. F/W/Y D. Q/N/W 10.直系同源定义为:■不同物种中具有共同祖先的同源序列B. 具有较小的氨基酸一致性但是有较大的结构相似性的同源序列 C. 同一物种中由基因复制产生的同源序列 D. 同一物种中具有相似的并且通常是冗余的功能的同源序列 11.下列那个氨基酸最不容易突变: A. 丙氨酸 B. 谷氨酰胺 C. 甲硫氨酸■半胱氨酸 12.PAM250矩阵定义的进化距离为两同源序列在给定的时间有多少百分比的氨基酸发生改变: A. 1% B. 20%■. 80% D. 250% 13.下列哪个句子最好的描述了两个序列全局比对和局部比对的不同:A. 全局比对通常用于比对DNA序列,而局部比对通常用于比对蛋白质序列B. 全局比对允许间隙,而 局部比对不允许C. 全局比对寻找全局最大化,而局部比对寻找局部最大化■全局比对比对整体序列,而局部比对寻找最佳匹配子序列 14.假设你有两条远源相关蛋白质序列。为了比较它们,最好使用下列哪个BLOSUM和PAM矩阵:■ BLOSUM45和PAM250 B. BLOSUM45和PAM 1 C. BLOSUM80和PAM250 D. BLOSUM10和PAM1 15.与PAM打分矩阵比较,BLOSUM打分矩阵的最大区别是:A. 最好用于比对相关性高的蛋白B. 它是基于近相关蛋白的全局多序列比对 ■它是基于远相关蛋白的局部多序列比对D. 它结合了全局比对和局部比对 16.如果有一段DNA序列,它可能编码多少种蛋白质序列: A. 1 B. 2 C. 3 ■. 6 17.要在数据库查询一段与某DNA序列编码蛋白质最相似的序列,应选择: A. blastn B. blastp C. tblastn D. tblastp■ blastx 18.为什么ClustalW(一个采用了Feng-Doolittle渐进比对算法的程序)不报告E值:A. ClustalW报告E值■使用了全局比对 C. 使用 了局部比对 D. 因为是多序列比对 19.Feng-Doolittle方法提出“一旦是空隙,永远是空隙”规则的依据是:A. 保证空隙不会引物序列加入而填充B. 假定进化早期分歧的序列有较高优先级别■假定最近序列空 隙应该保留 D. 假定最远序列空隙应该保留 20.根据分子钟假说: A. 所有蛋白质都保持一个相同的恒定进化速率 B. 所有蛋白质的进化速率都与化石记录相符合C. 对于每一个给定的蛋白质,分子进化的速率是逐渐 减慢的,就如同不准时的钟■对于每一个给定的蛋白质,其分子进化的速率在所有的进化分支上大致是恒定 21.系统发生树的两个特征是: A. 进化分支和进化节点■树的拓扑结构和分支长度C. 进化分支和树根D. 序列比对和引导检测方法 22.下列哪一个是基于字母特征的系统发生分析的算法: A. 邻位连接法(NJ法)B. Kimura算法■最大似然法(ML)D. 非加权平均法(UPGMA) 23.基于字母特征和基于距离的系统发生分析的算法的基本差异是:■基于字母特征的算法没有定义分支序列的中间数据矩阵 B. 基于字母特征的算法可应用于DNA或者蛋白质序列,而基于距离仅能用于DNA C. 基于字母特征的算法无法运用简约算法 D. 基于字母特征的算法的进化分支与进化时间无关 24.一个操作分类单元(OTU)可指:A. 多序列比对■蛋白质序列C. 进化分支D. 进化节点 25.构建进化树最直接的错误来源是:■多序列比对错误B. 采样的算法差异C. 假设进化分支是单一起源D. 尝试推测基因的进化关系 26.第一个被完整测定的基因组序列是: A. 啤酒酵母的3号染色体B. 流感病毒■ФX174 D. 人类基因组 27.普通的真核生物线粒体基因组编码大约多少个蛋白质:■ 10 B. 100 C. 1000 D. 10000 28.根据基因组序列预测蛋白质编码基因的算法的最大问题是: A. 软件太难使用■. 假阳性率太高,许多不是外显子的序列部分被错误指定C. 假阳性 率太高,许多不是外显子功能未知 D. 假阴性率太高,丢失太多外显子位点 29.HIV病毒亚型的系统演化研究可以: A. 证实HIV病毒是由牛病毒演化而来■. 用于指导开发针对保守蛋白的疫苗C. 证实哪些人类组织最容易遭受病毒侵染 30.一个典型的细菌基因组大小约为多少bp: A. 20000■. 200000 C. 2000000 D. 20000000

生物工程工厂设计概论

绪论 生物工程工厂设计概论:是一门以生物工艺学、生物制药学、GMP和工程学及相关科学理论和工程技术为基础,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工程学科,是在学生基本学完大学全部课程,扎实掌握基本理论、工程技能及专业理论、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开设的。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具备生物工程工厂设计的工程能力和工程素质,结束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完成工程师的综合性基本训练。 工厂设计基本的任务:是要作出体现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切合实际,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好的设计,为我国社会注意现代化建设服务。 工厂设计工作的内容包括参加建设项目的决策,编制各个阶段设计文件,配合施工和参加验收,进行总结的全过程。 第一章:基本建设程序 一个新建项目从计划建设到建成投产,按照建设项目发展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过程,建设程序一般要经历:建设前期、建设期和交付使用期三个阶段。 建设前期的工程程序:1、项目建议书2、可行性报告3、设计任务书4、初步设计5、总概算 项目申请报告的主要内容:1、项目申请单位情况2、拟建项目情况3、建设用地及相关规划4、资源利用和能源耗用分析5、生态环境分析6、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7、建设与实施8、结论与建设9、有关附件 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1、总类2、根据经济预测、市场预测确定项目建设规模和产品方案3、资源、原材料、动力、运输、供水等配套条件及公用设施落实情况4、建厂条件、厂址选择方案及总图布置方案5、工艺技术、主要设备选型、建设标准和相应的技术经济指标6、主要单项工程、公用辅助设备、总体布置方案和土建工程量估算7、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劳动卫生、消防、GMP等要求和采取的相应措施方案8、企业组织、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设想9、建设工期和实施进度10、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11、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评价12、总论 设计任务书:是一个指令性的文件,是确定基本建设项目,编制设计文件的主要依据。 第二章:厂址选择与工厂总平面设计 厂址选择的总原则: 第一:厂址选择必须符合工业布局、符合所在地区、城市规划的要求,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建设前期工作的规定进行。 第二:充分利用各地区的有利条件,避开或克服不利条件;充分利用当地人力、物力、财力和自然资源,环境保护;节约用地,不占用良田及经济效益高的土地,并符合国家现行土地管理、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等法规有关规定。 第三:使企业接近原料、能源产地和产品消费区,消除不合理运输;总体经济效益好,有利于加快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 具体厂址所在地点的选择,则要从场地的自然条件、技术经济条件及所在行业的特点三方面考虑,依次满足相应的条件

生物技术概论试题版

2016年生物技术概论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 1.基因工程:分子水平的遗传工程,按照人的意愿将某一生物的遗传信息转移 到另一生物体内,以改变其生物机能或创造新生物物种的技术。 2.蛋白质工程:通过改造与蛋白质相对应的基因中碱基顺序,或设计合成新的基因,将它克隆到受体细胞,通过基因表达获得新的特性的蛋白质技术。 3.同尾酶:指识别序列不同,但是酶切DNA分子产生的DNA片段具有相同的粘性末端的一组限制性内切核酸酶。 4.转化:通过生物学、物理学和化学等方法使外源裸露DNA进入受体细胞,并在受体细胞内稳定维持和表达的过程。 5.包埋法:是将酶包埋在高聚物凝胶网格中或高分子半透膜内的固定方法。 6.cDNA文库:某种生物基因组转录的全部mRNA经反转录产生的各种cDNA 片段分别与克隆载体重组,贮存在一种受体菌克隆子群体之中,这样的群体称为cDNA文库。 7.基因组DNA文库:将某一种基因DNA用适当的限制酶切断后,与载体DNA 重组,再全部转化宿主细胞,得到含全部基因组DNA的种群,称为基因组DNA文库。 8.发酵:利用微生物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的生命活动来制备微生物菌体或其代谢产物的过程。 9.生物技术:综合运用现代生物学、化学、工程手段,直接或间接的利用物体、生命体系和生命活动过程生产物质的一门高级应用技术科学。 10.基因克隆载体:把能够承载外源基因,并将其带入受体细胞得以稳定维持的DNA分子称为基因克隆载体。 11.蛋白质组学:研究细胞内所有蛋白质及其动态变化规律的科学,在蛋白质组层次上揭示生命活动的本质及其规律。 12.基因组文库:把某种生物基因组的全部遗传信息通过载体贮存在一个受体菌克隆子群体中,这个群体即为这种生物的基因组文库。 13.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基因工程P21):是一类能识别双链DNA中特殊核苷酸序列,并在合适的反应条件下使每条链一定位点上的磷酸二酯键断开,产生具有5‘—磷酸基和3‘—羟基的DNA片段的内切脱氧核糖核酸酶。 二、填空题 1.脱氧核苷酸分子由脱氧核糖、碱基、磷酸基团。

生物信息学题库

■一、选择题: 1.以下哪一个是mRNA条目序列号: A. J01536■. NM_15392 C. NP_52280 D. AAB134506 2.确定某个基因在哪些组织中表达的最直接获取相关信息方式是:■. Unigene B. Entrez C. LocusLink D. PCR 3.一个基因可能对应两个Unigene簇吗?■可能 B. 不可能 4.下面哪种数据库源于mRNA信息:■dbEST B. PDB C. OMIM D. HTGS 5.下面哪个数据库面向人类疾病构建: A. EST B. PDB ■. OMIM D. HTGS 6.Refseq和GenBank有什么区别: A. Refseq包括了全世界各个实验室和测序项目提交的DNA序列B. GenBank提供的是非冗余序列 ■. Refseq源于GenBank,提供非冗余序列信息D. GenBank源于Refseq 7.如果你需要查询文献信息,下列哪个数据库是你最佳选择: A. OMIM B. Entrez ■PubMed D. PROSITE 8.比较从Entrez和ExPASy中提取有关蛋白质序列信息的方法,下列哪种说法正确:A. 因为GenBank的数据比EMBL更多,Entrez给出的搜索结果将更多B. 搜索结果很可能 一样,因为GenBank和EMBL的序列数据实际一样■搜索结果应该相当,但是ExPASy中的SwissProt记录的输出格式不同 9.天冬酰胺、色氨酸和酪氨酸的单字母代码分别对应于:■N/W/Y B. Q/W/Y C. F/W/Y D. Q/N/W 10.直系同源定义为:■不同物种中具有共同祖先的同源序列B. 具有较小的氨基酸一致性但是有较大的结构相似性的同源序列 C. 同一物种中由基因复制产生的同源序列 D. 同一物种中具有相似的并且通常是冗余的功能的同源序列 11.下列那个氨基酸最不容易突变: A. 丙氨酸B. 谷氨酰胺 C. 甲硫氨酸■半胱氨酸 12.PAM250矩阵定义的进化距离为两同源序列在给定的时间有多少百分比的氨基酸发生改变: A. 1% B. 20%■. 80% D. 250% 13.下列哪个句子最好的描述了两个序列全局比对和局部比对的不同:A. 全局比对通常用于比对DNA序列,而局部比对通常用于比对蛋白质序列B. 全局比对允许间隙,而局 部比对不允许C. 全局比对寻找全局最大化,而局部比对寻找局部最大化■全局比对比对整体序列,而局部比对寻找最佳匹配子序列 14.假设你有两条远源相关蛋白质序列。为了比较它们,最好使用下列哪个BLOSUM和PAM矩阵:■BLOSUM45和PAM250 B. BLOSUM45和PAM 1 C. BLOSUM80和PAM250 D. BLOSUM10和PAM1 15.与PAM打分矩阵比较,BLOSUM打分矩阵的最大区别是:A. 最好用于比对相关性高的蛋白B. 它是基于近相关蛋白的全局多序列比对 ■它是基于远相关蛋白的局部多序列比对D. 它结合了全局比对和局部比对 16.如果有一段DNA序列,它可能编码多少种蛋白质序列: A. 1 B. 2 C. 3 ■. 6 17.要在数据库查询一段与某DNA序列编码蛋白质最相似的序列,应选择: A. blastn B. blastp C. tblastn D. tblastp■blastx 18.为什么ClustalW(一个采用了Feng-Doolittle渐进比对算法的程序)不报告E值:A. ClustalW报告E值■使用了全局比对 C. 使用了局部比对 D. 因为是多序列比对 19.Feng-Doolittle方法提出“一旦是空隙,永远是空隙”规则的依据是:A. 保证空隙不会引物序列加入而填充B. 假定进化早期分歧的序列有较高优先级别■假定最近序列空隙应 该保留 D. 假定最远序列空隙应该保留 20.根据分子钟假说:A. 所有蛋白质都保持一个相同的恒定进化速率 B. 所有蛋白质的进化速率都与化石记录相符合C. 对于每一个给定的蛋白质,分子进化的速率是逐 渐减慢的,就如同不准时的钟■对于每一个给定的蛋白质,其分子进化的速率在所有的进化分支上大致是恒定 21.系统发生树的两个特征是: A. 进化分支和进化节点■树的拓扑结构和分支长度C. 进化分支和树根D. 序列比对和引导检测方法 22.下列哪一个是基于字母特征的系统发生分析的算法:A. 邻位连接法(NJ法)B. Kimura算法■最大似然法(ML)D. 非加权平均法(UPGMA) 23.基于字母特征和基于距离的系统发生分析的算法的基本差异是:■基于字母特征的算法没有定义分支序列的中间数据矩阵 B. 基于字母特征的算法可应用于DNA或者蛋白质序列,而基于距离仅能用于DNA C. 基于字母特征的算法无法运用简约算法 D. 基于字母特征的算法的进化分支与进化时间无关 24.一个操作分类单元(OTU)可指:A. 多序列比对■蛋白质序列C. 进化分支D. 进化节点 25.构建进化树最直接的错误来源是:■多序列比对错误B. 采样的算法差异C. 假设进化分支是单一起源D. 尝试推测基因的进化关系 26.第一个被完整测定的基因组序列是:A. 啤酒酵母的3号染色体B. 流感病毒■ФX174 D. 人类基因组 27.普通的真核生物线粒体基因组编码大约多少个蛋白质:■10 B. 100 C. 1000 D. 10000 28.根据基因组序列预测蛋白质编码基因的算法的最大问题是:A. 软件太难使用■. 假阳性率太高,许多不是外显子的序列部分被错误指定C. 假阳性率太高,许 多不是外显子功能未知 D. 假阴性率太高,丢失太多外显子位点 29.HIV病毒亚型的系统演化研究可以:A. 证实HIV病毒是由牛病毒演化而来■. 用于指导开发针对保守蛋白的疫苗C. 证实哪些人类组织最容易遭受病毒侵染 30.一个典型的细菌基因组大小约为多少bp:A. 20000■. 200000 C. 2000000 D. 20000000

工厂设计概论习题集

工厂工艺设计概论 (一)名词解释 1.物料平衡计算—— 2.厂区建筑系数—— 3.设备布置—— 4.物料储存期—— 5.平板玻璃重量箱—— 6.湿法粉磨—— 7.可塑成型—— 8.窑外分解技术—— 9.连续式生料均化—— 10.平板玻璃浮法成型—-—- 二)填空题 1.基本建设程序可分为、、三个阶段。 2.工艺设计的基本原则为、、。3.工厂的运输方式一般分为、、。4.工艺设计的主要任务是。5.厂房布置包括、。 6.原料粉磨的基本粉磨方法有、。 7.水泥熟料煅烧方法的发展趋势是。 8.物料均化效果的表达式为。9.物料预均化堆场的基本布置型式有、。 10.原料预均化的基本原理是。 11.平板玻璃生产工艺的发展方向是。 12.工艺专业的三大平衡计算是、、。13.陶瓷厂主要包括、、三个车间。14.陶瓷制品的成型方法主要有、、三种。 15.现代建筑陶瓷煅烧用窑炉通常采用。 16.工厂设计的设计阶段划分为、二个阶段。 17.工艺设计的基本原则为、、。18.工厂的运输方式一般分为、、。19.工艺设计的主要任务是、。 20.厂房布置包括、。 21.平板玻璃厂的总平面布置通常以为中心展开。 22.水泥熟料煅烧方法的发展趋势是。23.原料预均化的基本原理是 24.土建设计包括、。 25.工艺专业的三大平衡计算是、、。26.陶瓷厂主要包括、、三个车间。27.建筑陶瓷烧成工艺的发展方向是。

(三)简答题 1.工厂生产中物料必须具有一定储存期的原因是? 2.工厂按功能可以划分为哪几个部分? 3.工厂总平面布置中的竖向布置的方式有? 4.什么叫主机设备?什么叫辅机设备?如何选择? 5.工厂生产中物料必须具有一定储存期的原因是? (四)多项选择题 1.对于小块物料的输送,适合选用的输送设备为() ①空气输送斜槽②螺旋输送机③胶带输送机④埋刮板输送机 2.选用闭路粉磨系统粉磨物料,主要是考虑() ①提高磨内物料流速②减少物料的过粉磨现象③降低磨内温度④提高料球比3.绘制工艺设计图纸时使用的基本绘图比例是() ①1∶50 ②1∶100 ③1∶200 ④1∶20 4.风向玫瑰图表达的意义是() ①所示风向由外边吹向中心②所示风向由中心吹向外边③玫瑰图的绘制方法④向心线最短的风向,为最小频率风向 5.适宜用于大型水泥厂的生料均化设施有() ①机械倒库②多库搭配③间歇式空气搅拌库④混合室均化库⑤CF库 6.为使球磨机系统的产量大幅度提高,适合采取的措施有() ①降低研磨体的平均球径②增设选粉设备③降低入磨物料的粒度④加快磨机转速 7.预均化堆物的堆料方法中,理论上讲,均化效果相对较好的堆料方法是() ①水平层②单人字形③纵向倾斜层④横向倾斜层⑤波浪形 8.生产建筑陶瓷所用的施釉方法主要有() ①浸釉②喷釉③浇釉 9.平板玻璃的包装及发运现在多采用() ①木箱②集装架③纸箱④草绳捆扎 10.粉状物料采用气力输送的优点是() ①运行费用低②工艺布置方便③设备投资低④能输送含水分较大的物料11.建筑陶瓷成型方法主要有() ①可塑成型②干压成型③注浆成型④半干压成型 12.生产建筑陶瓷所用的施釉方法主要有() ①浸釉②干压施釉③浇釉④喷釉⑤静电施釉 (五)填图题 1、如图,是一水泥厂生产工艺线的平面布置图。试按工艺过程,填上所空部分的名称;并将石灰石、粘土、铁粉、混合材堆场及煤粉制备车间画在适当位置上。

生物工厂设计概论

第一章 1、建设程序的三阶段:建设前期、建设期和交付使用期。 简述发酵工厂建设基本程序 1)建设前期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任务书初步设计和总概算 2)建设期阶段批准的初步设计和总概算→设计单位、筹建单位、施工单位准备→施工安装总进度表→开工报告→上报→开工建设→单项工厂验收→调试→试运行→主管部门验收→移交生产 3)生产期阶段 2、项目申请报告的内容 1)项目申报单位情况; 2)拟建项目情况; 3)建设用地及相关规划; 4)资源情况利用和能耗分析; 5)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6)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 7)建设与实施; 8)结论与建议; 9)有关附件。 3、可行性研究的任务和意义 可行性研究,是按照批准的项目建议书,由上级主管部门组织,也可委托咨询机构或者设计单位进行。其任务是对拟建项目的技术性、经济性和工程可实施性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和论证,做出是否合理可行的科学评价,最后写出可行性研究报告,为国家主管部门对项目做出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意义是对拟建工程项目进行全面的技术经济分析,从而避免和减少建设项目决策的失误,提高建设投资的综合效益,是决定项目投资命运的关键。 4、可行性研究的内容 1 总论 1)研究工作的目的、依据和范围; 2)项目提出的背景、投资的必要性和经济意义; 3)研究工作概况及结论。 2 市场需求预测和建设规模 1)国内外市场需求情况的预测; 2)国内现有工厂生产能力的估计; 3)销售预测、价格分析、产品竞争能力; 4)产品方案和发展远景的技术经济比较及分析; 5)拟建工程的最佳规模 3 原材料、燃料及资源情况及公共设施落实情况 1)原料、辅助材料、燃料的种类、数量、来源和供应情况; 2)公用资源设施的数量、供应方式和供应条件。 4 建厂条件和厂址方案及总图布置方案 1)厂址地理自然条件(指位置、地形、海拔、地质、气象、水文等)以及社会经济现状; 2)交通、运输及水、汽、电等现状和发展趋势; 3)生活设施状况和协作条件; 4)厂址比较和选择意见。 5 设计方案

生物工程概论期末考试题讲解

发酵工程复习题 一、选择题: 1.厂用谷氨酸棒状杆菌发酵生产谷氨酸,结果代谢产物没有谷氨酸而产生乙酰谷氨酰胺,其 原因是() A.温度控制不适 B.通气量过多 C. pH呈酸性 D.溶氧不足 2.青霉素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B) B.用紫外线、激光、化学诱变剂处理青霉菌再经筛选的方法可以选育高产菌种 3.有关谷氨酸棒状杆菌的生长和谷氨酸发酵的叙述.错误的是( B) B.菌体能合成各种生长因子,不需要从外界补充 4.属于生长因子的是( D ) D 维生素 5.菌培养液中常含有一定浓度的葡萄糖,但当葡萄糖浓度过高时,反而会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原因是(A ) A.碳源供应太充足 6.作为生产菌种和科研材料的细菌群体,应该是代谢旺盛、个体形态和生理特性比较稳定的。所以应选择在它的(B ) B 对数期 7.与调整期缩短有关的因素中,最全面的一组是(C ) ①用与菌种相同的培养基②营养丰富的培养基 ③稳定期获得的菌种④对数期获得的菌种 ⑤接种时间提前⑥接种量加大 ⑦接种量减少⑧接种种类增多 C.①④⑥ 8.谷氨酸发酵过程中,如果环境条件控制不当,则可能使代谢产物成为乳酸,那么乳酸是下列哪种条件下的产物( D ) D.溶氧不足 9. 能影响发酵过程中温度变化的因素是( D) A.微生物分解有机物释放的能量 B.机械搅拌 C.发酵罐散热及水分蒸发 D.A、B、C都对 10.应用发酵工程生产的产品不包括( D) D.目的基因 二、名词解释: 1.发酵工程(fermentation engineering):研究发酵工业生产过程中,各个单元操作的工艺和设备的一门科学。发酵工程具体包括菌种选育、菌体生产、代谢产物的发酵以及微生物机能的利用等 2.培养基 : 原料其化学成分明确、稳定适合于研究菌种基本代谢和过程的物质变化规律培养基营养单一,价格较高,不适合用于大规模工业生产 3.培养基: 80%~90%是水,其中配有可溶性的或不溶性的营养成分,是发酵工业大规模使用的培养基。 4.生理性酸性物质;生理性碱性物质 经微生物生理作用(代谢)后能形成酸性物质的营养物叫生理酸性物质,若菌体代谢后能产生碱性物质的营养物称为生理碱性物质 5.连续培养 指在向反应器中添加培养基的同时,从容器中放出等体积的培养液,就可以形成一个生产细胞的连续过程,即在培养器中所形成的新细胞数量与从容器中流失的细胞数目相等,反应体系达到稳态; 菌的积累速率=生长速率-流出速率,

生物信息学试题整理

UTR的含义是(B ) A.编码区 B. 非编码区 C. motif的含义是(D )。 A.基序 B. 跨叠克隆群 C. algorithm 的含义是(B )。 A.登录号 B. 算法 C. RGR^ (D )。 A.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 D.水稻基因组计划 下列Fasta格式正确的是(B) 低复杂度区域 D. 幵放阅读框 碱基对 D. 结构域 比对 D. 类推 B. 国家核酸数据库 C. 人类基因组计划 A. seql: agcggatccagacgctgcgtttgctggctttgatgaaaactctaactaaacactccctta B. >seq1 agcggatccagacgctgcgtttgctggctttgatgaaaactctaactaaacactccctta C. seq1:agcggatccagacgctgcgtttgctggctttgatgaaaactctaactaaacactccctta D. >seq1agcggatccagacgctgcgtttgctggctttgatgaaaactctaactaaacactccctta 如果我们试图做蛋白质亚细胞定位分析,应使用(D) A. NDB 数据库 B. PDB 数据库 C. GenBank 数据库 D. SWISS-PROT 数

据库 Bioinformatics 的含义是(A )。 A. 生物信息学 B. 基因组学 C. 蛋白质组学 D. 表观遗传学 Gen Bank中分类码PLN表示是(D )。 A.哺乳类序列 B. 细菌序列 C.噬菌体序列 D. 植物、真菌和藻类序列 ortholog 的含义是(A)0 A.直系同源 B.旁系同源 C.直接进化 D.间接进化 从cDNA文库中获得的短序列是(D )o A. STS B. UTR C. CDS D. EST con tig的含义是(B )o A.基序 B. 跨叠克隆群 C. 碱基对 D. 结构域 TAIR (AtDB)数据库是(C)o A.线虫基因组 B. 果蝇基因组 C. 拟南芥数据库 D. 大肠杆菌基因组ORF的含义是(D )o A.调控区 B. 非编码区 C.低复杂度区域 D. 幵放阅读框

《企业管理概论》复习要点-案例

企业管理概论》复习要点 (案例) ▲做案例题需要注意:①考试中涉及到的案例的理论依据是教材上的知识,所以在对案例进行分析后,首先要找到与本案例相关的理论知识。 ②再根据案例实际将理论知识应用上去,切勿只对理论描述,而脱离实际。该课程出现案例可能所涉及到的章节有:第三,四,五,六,七,八,十一,十二,十三章下面举例说明: 第三章 3.1 企业组织结构合理性问题 例:(07年 4 月考题) 河北X>集团是一家成立于1994年,以生产食品为主的民营企业。该集团在成立之初就采用股份制形式,通过吸收社会闲散资金,增强自己的竞争实力。在短短的几年内就发展成为一个大型企业集团。 在随后的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市场风险越来越大,集团的管理工作也日趋复杂。原先的股东管理水平远远不能适应生产发展速度的要求。为实现企业迅速腾飞,促进生产力发展,集团决策者冲破各种思想束缚,打破私人资本积累所属管理的限制,果断实行企业所有权与决策权、经营管理权、监督权相分离,用专门人才的科学化管理取代了业主的经验型管理。集团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经理聘任制,建立了科学的管理机制—企业管理委 员会,形成了高效而完善的决策管理体制,从而为集团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制度基础。 实践证明,该集团的管理制度改革取得了良好效果,使企业在改革中得到了健康快速的发展。 问题分析: 该集团改革取得良好效果的制度基础是什么?结合该集团实际谈谈企业建立这种合理结构的重要性。 3.2 经营管理者的激励约束机制问题 例: 某企业工作为实现企业迅速腾飞,促进生产力发展,集团决策者冲破各种思想束缚,打破私人资本积累所属管理的限制,果断实行企业所有权与决策权、经营管理权相分离,即聘用专门的职业经理人来管理企业。但经过一段时间后企业也出现了以下状况:由于职业经理人不是企业的所有者,于是他们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因为在他看来,无论企业经营效益如何,他们都会拿到应有的报酬。另外,由于经营管理者拥有企业经营决策大权,这就意味着他们的一些行为和决策是所有者所无法观察和监督的。因此经营管理者做出不利于企业的行为,如:上班时间上网炒股,通私人电话等,有时后努力学习,但也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由于上述原因,企业经济效益并没有显著提高。 问题分析:假如你是该企业的所有者,你将如何去改变经营管理者的行为? 3.3 企业组织结构形式的辨别 例 1:(03 年 4 月考题) 我国北方某公司原来是一个生产经营产品品种比较单一、市场需求比较稳定的中小企业。近年来,它陆续收购了许多小公司,规模急剧扩大,而内部管理却十分混乱,于是公司总经理下定决心进行企业改革,其重大举措之一就是重新设计组织结构,具体内容包括: (1) 在公司内按产业组建了 3 个分公司;

生物工程工厂设计

生物工程工厂设计概论复习思考题 1、项目建议书和可研报告一般应分别包括哪些内容? 项目建议书的内容:1、项目名称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依据3、产品方案、市场预测、拟建规模和建设地点的初步设想;4、资源情况、建设条件、协作关系和技术、设备可能的引进国别、厂商的初步分析;5、环境保护;6、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设想,包括偿还贷款能力的大体预算;7、项目实施规划设想;8、工厂组织和劳动定员估算;9、经济效果和社会效益的初步估算。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1、总论2、市场需求预测和建设规模3、原材料、燃料及资源情况4、建厂条件和厂址方案5、设计方案6、环境保护调查环境情况,预测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提出环境保护和三废治理的初步方案7、企业组织、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8、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2、初步设计可以分为哪三种情况?初步设计阶段包括哪些内容? 按工程规模的大小、工程的重要性、技术的复杂性、设计条件的成熟度及设计水平的高低分为三阶段设计、两阶段设计、一阶段设计三种情况。 主要内容有:1、设计文件(1)、设计依据及设计范围(2)、设计的指导思想、建设规模和产品方案(3)、生产方法及工艺流程的比较、选择和阐述(4)、主要生产技术经济指标和生产定额(5)、主要设备的选型及计算(6)、车间布置的说明(7)、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建议2、设计图纸(1)、生产流程图(2)、车间设备布置图(3)全厂总平面布置图(4)、主要生产设备和电动机一览表(5)、主要材料估算表等。 3、厂址选择的重要性。厂址选择应当考虑哪些因素? 厂址选择正确与否,不仅关系到建厂过程中能否以最省的投资费用,按质按量按期完成工厂设计中所提出的各项指标,而且对投产后的长期生产、技术管理和发展远景,都有着很大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