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发酵工厂设计概论复习题含答案文档13页

发酵工厂设计概论复习题含答案文档13页

发酵工厂设计概论复习题含答案文档13页
发酵工厂设计概论复习题含答案文档13页

发酵工厂设计概论复习题

考试形式:填空15个(15 分),名词解释5个(20分),简答题7个(35分),综合

题(计算题和画图题)2个(30 分)。

一、名词解释

1、基本建设程序: 指基本建设项目在整个建设过程中各项工作必须遵循的先后顺序。

2、设计任务书:一个指令性的文件,是确定基础建设项目,编制设计文件的主要依据。

3、初步设计:在下达的设计任务书或与建设单位签署的设计合同基础上,确定全厂设

计原则、设计标准和重大技术问题。

4、厂区总平面图:亦称“总体布置图”,按一般规定比例绘制,表示出厂内各建筑物,构筑物、间距以及道路网、绿化、管网等准确位置及标高。

6、周边式布置:基于厂址四周情况与城市规划的需要, 将生产车间环绕厂区周边, 首先从大门处开始布置, 逐一带起辅助部门与动力部门, 相随着布置, 此称为周边式布置.

5、区带式布置:在厂区划分的前提下, 保证区域功能分明的特点, 以主要生产车间的定位布置, 带起辅助车间和动力车间的逐一布置.

7、物料流程图:是一种以图形和表格结合的形式,反映设计计算结果,表达各车间内部工艺物料流程的图样。

8、工艺流程图:是用来表达工艺生产流程的图样。用图表符号形式,表达产品通过工艺过程中的部分或全部阶段所完成的工作

9、带控制点工艺流程图:是表示全部工艺设备、物料管道、设备附件以及工艺和自控仪表的图例、符号等的一种工艺流程图。

10、厂区利用系数:

11、物料衡算:指根据物料守恒定律,凡引入某一系统或设备的物料质量必等于所得到的产物质量和物料损失量之和

12、热量衡算:当物料经物理或化学变化时,如果其动能、位能或对外界所作之功,对于总能量的变化影响甚小可以忽略时,能量守恒定律可以简化为热量衡算

13、通用设备:泵、风机等各行各业都可以使用的设备称为通用设备。

14、标准设备:指某件设备用途单一,性能广泛。即为做某件事所需要的设备,而它的功能可完成其他同类设备的要求

16、非标准设备:指生产车间中除专业设备和通用设备之外的、用于与生产配套的贮罐、中间料池等设备和设施。

17、柱网:柱子的纵向和横向定位轴线垂直相交,在平面上排列所构成的网格线,称为柱网

18、柱距:柱距是由横向定位轴线间的尺寸表示的

19、跨度:跨度是由纵向定位轴线间的尺寸表示的,跨度在18m和18m以下时,应采用

3m的倍数,跨度在18m以上时,应采用6m的倍数。

20、设备布置图:设备布置图是用来表示设备与建筑物、设备与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并能直接指导设备的安装的重要技术文件。

21、相对标高:相对标高是把室内首层地面高度为相对标高的零点,用于建筑物施工图的标高标注。

22、GMP药品生产管理规范,是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适用于药品制剂生产的全过程和原料药生产中影响成品质量的关键工序。

23、公称直径:管子的公称直径是指管子的名义直径,即不是管子内径,也不是它的外径,而是与管子的外径相近又小于外径的一个数值。

24、公称压力:通称压力,一般应大于或等于实际工作的最大压力。

25、清洁生产: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它彻底改变了过去被动的、滞后的污染控制手段,从根本上扬弃了末端治理的弊端,强调在污染产生之前就予以削减,即

在产品及其生产过程并在服务中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二、填空题

1、生物工程工厂生产车间一般由生产部分、辅助部分、生活行政部分等部分组成。

2、厂房的框架结构是由横梁和立柱组成。

3、生物制药的车间布置设计必须达到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GMP对洁净厂房的要

求。4、空气洁净的含义,其一是指洁净空气,其二是指空气净化。

5、生物工程工厂建筑物按厂房的层数分类,可分为单层、多层和层次混合厂房三类,主要由生产工艺特点和工艺设备布置要求所决定。

6、生物工程工厂厂房外形一般有长方形、L型、工型、E型和II型等数种。

7、生物工程工厂常用的管材有钢管、铸铁管、有色金属管、非金属管。

8、管道布置设计主要依据是带控制点的工程流程图、设备布置图、土建图、有关配管

规范等。

9、按锅炉燃用的燃料可分为:_______ 、_______ 和________ o

三、问答:

1、基本建设程序包括哪些内容?

(1)、可行性研究,即对建设项目在投资决策前进行技术经济论证。

(2)、计划任务书,又称设计任务书,是确定基本建设项目、编制设计文件的依

据。

(3)、建设地点的选择,按项目隶属关系,由主管部门组织勘测、设计等单位和

所有相关部门共同进行。

(4)、编制设计文件、设计概算及审批设计文件。

(5)、建设准备,即进行工程补充勘测与组织设计文件的编审、落实施工材料、

施工力量、施工条件等。

(6)、计划安排,建设项目必须有经过批准的初步设计和总预算,进行综合平衡后,才能列入年度计划。

(7)、组织施工,建设项目必须列入国家或省、市级年度计划,做好建设准备后,才能开工。

(8)、生产准备,以使基本建设项目部分或全部早日投产。

(9)、竣工验收、交付生产或使用。

2、简述新建工厂的基本建设阶段及其内容。按项目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过程,建设程序一般包括:(1)、建设前期的工作程序,其主要内容有项目申请阶段和初步设计阶段等;

(2)、建设期的工作程序,主要包括开工建设、单项工程验收、试生产、主管部门验收和移交生产等;

(3)、交付使用期的工作程序,主要内容是设计单位进行回访总结、资料存档等工作。

3、简述可行性研究的任务内容和意义。

任务:根据三级经济规划(包括国家、地区与行业的)要求或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对拟建(扩、改建)工程项目的技术性、经济性和工程实施性,进行全面调查、预测、分析和论证,做出是否合理可行的科学评价,最后,写出可行性研究报告,为对项目做出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意义:可行性研究实质是对投建的工程项目,进行全面的技术经济分析,从而避免和减少建设项目决策的失误,提高建设投资的综合效益,是决定项目投资命运的关键。如果没有可行性研究,或者有研究但不深入、分析预测不准确、经济评价不科学,都会对项目的投资与投产带来难以弥补的经济损失。

4、什么是初步设计?初步设计的内容和成果分别包括哪些?初步设计:是在下达的设计任务或与建设单位签署的设计合同基础上,确定全厂设计原则,设计标准,设计方案和重大技术问题。

初步设计的内容包括总图、运输、工艺、土建、电力、照明、采暖、通风、空调、给排水、动力及设计概算等。

初步设计的成果是设计说明书和设计图纸。

5、初步设计的步骤?

(1)选择并确定生产工艺流程,确定技术经济指标

(2)进行生产工艺的各种计算

(3)设备的选型和计算,确定生产设备的规格和台数

(4)车间设备布置设计

(5)向配套专业提出设计要求和有关资料

(6)正式绘制车间设备布置图,工艺流程图,编制设备和主要材料估算表

(7)编写初步设计有关生产工艺部分的文件

6、厂址选择的总原则?

(1)厂址选择必须符合工业布局、符合所在地区、城市规划要求,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及建设前期工作的规定进行。

(2)充分利用各地区的有利条件,避开或克服不利条件;充分利用当地的人力、物力、财力和自然资源,保护环境;节约用地,不占用良田,并符合国家现行土地管理、环境保护等法规有关规定。尽量远离风景游览区和自然保护区,不污染水源,有利于三废处理,并符合现行环境保护法规规定。

(3)使企业接近原料、能源产地和产品消费区,消除不合理运输; 总体经济效益好,

有利于加快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

7、工厂内道路有哪些布置形式?

(1)一种是循环式布置即道路为环绕厂房建、构筑物的闭合系统的道路网,并保证物流人流的运输方便、安全、高效以及消防要求。

(2)另一种是道路不兜环、各有分散终点的分散式布置。其特点是在终点端设置回车场,以便车辆调头。

8、生物发酵工厂常有哪些车间组成?

(1). 生产车间(2). 辅助车间(3). 动力车间(4).行政部门

(5).绿化区域(6. )道路及运输设施和各类地上、地下工程网(7. )三废治理

9、工厂总平面设计包括哪些内容。

包括五方面:平面布置设计、竖向设计、运输设计、管线综合布置、绿化布置。

10、简述工艺流程图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步骤。

原则:(1)保证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2)尽量采用成熟的、先进的技术和设备。(3)实施清洁生产,有完善的三废治理措施,以减少或消除对环境的污染并做好三废回收和综合利用。(4)确保安全生产,以保证人身和设备的安全。(5)生产过程尽量采用机械化和自动化,实现稳产、高产。

步骤:(1)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2)生产工艺流程草图;(3)生产工艺流程图;

11、简述生产工艺流程设计的三个阶段。

(1)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

(2)生产工艺流程草图;

(3)生产工艺流程图;

12、简述物料衡算的方法和步骤。

(1. )弄清题意和计算的目的要求(2). 绘出物料衡算流程示意图(3)、写出生物反应方程式(4)、收集设计基础数据和有关物化常数(5)确定工艺指标及消耗定额等(6. )选定计算基准。(7. )由已知数据进行物料衡算(8).校核与整理计算结果,列出物料

衡算表。

9. )绘出物料流程图

13、设备标注方法和管道标注方法。(见课本P49-52)

设备的标注:①标注内容:在图上标注位号和名称②标注方式:设备的位号和名称一般标注在相应的设备上方或者下方并且各设备在横向之间的标注方式应基本排成一行。

14、车间布置设计的任务?

确定车间火灾危险类别、爆炸和火灾危险性场所等级、GMP吉净度等级、卫生等级等

确定车间的结型式及主要尺寸,并对生产区、辅助区、行政生活区位置进行布局;确定车间所有设备在车间建筑平面和空间的相对位置。

15、车间布置设计的内容?

(1)厂房整体布置和轮廓设计厂房边墙的轮廓、车间建筑的轮廓、跨度、柱距等;门窗楼梯的位置;吊装孔、预留孔、地坑等位置尺寸;标高

(2)设备的排列和布置设备外形的几何轮廓;设备的定位尺寸;操作台位置及标高

(3)车间附属工程设计配电室、汽配室、空气压缩室、化验室、储藏室等生活用房配置,办公室,会议室等

(4)车间布置说明

16、车间布置设计的原则?符合生产工艺的要求;符合生产操作的要求;符合设备安装、检修的要求;符合厂房建筑的要求;符合建设投资的要求;符合安全、卫生和防腐蚀的要求;符合生产发展的要求

17、设备布置露天化或半露天化的优点?

可以节约大量建筑面积,从而节约大量基本建设投资;节约土建施工工程量,从而加快基本建设进度;将有毒物质的设备、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的设备露天化或半露天化,可节约厂房通风设备及动力,降低厂房防火、防爆等级,降低生产费用和厂房造价;对厂房的改建、扩建,增加灵活性。

18、管道设计与布置的步骤?(任写不少于 5 项)

年产一万吨味精发酵工厂设计讲课教案

年产一万吨味精发酵工厂设计 摘要:味精是一种家常调味品,它采用面筋或淀粉用微生物发酵的方法制成。别名又叫:味素、味粉、谷氨酸钠。味精又称味素,是调味料的一种,主要成分为谷氨酸钠。 一.设计的任务及主要设计内容 1.生产工艺阶段 味精生产全过程可划分为四个工艺阶段:(1).原料的预处理及淀粉水解糖的制备(2).种子扩大培养及谷氨酸发酵(3).谷氨酸的提取(4).谷氨酸制取味精及味精成品加工 2.设计内容 主要设计内容包括(1).工艺流程设计(2).物料衡算(3).设备的设计与选型(4).车间布置设计及物料管道设计 二.工艺流程设计

三.物料衡算 1.计算指标 主要技术指标见下表 (1)主要原材料质量指标 淀粉原料的淀粉含量为80%。含水14% (2)二级种子培养基(g/L ):水解糖50m ,糖蜜20,磷酸二铵钾1.0,硫酸镁0.6,玉米浆8,泡敌0.6,生物素0.02mg ,硫酸锰2mg/L ,硫酸亚铁2mg/L 。 (3)发酵初始培养基(g/L ):水解糖150,糖蜜4,硫酸镁0.6,氯化钾 0.8,磷酸0.2,生物素2μg ,泡敌1.0,接种量为8%。 2.物料衡算 首先计算生产1000Kg 纯度为100%的味精需耗用的原材料及其他物料量。 (1)设发酵初糖和流加高浓糖最终发酵液总糖浓度为220kg/m 3,则发酵液量为: 31 6.55m 122% 99.8%95%60%2201000 v =????= (2)发酵液配置需水解糖量 以纯糖计算:)(1441220m 11kg V == (3)二级种液量)(312m 0.5248%v v ==

(4)二级种子培养液所需水解糖总量)(kg 26.250v m 22== (5)生产1000kg 味精需水解糖总量)(kg 1467.2m m m 21=+= (6)耗用淀粉原料量 理论上,100kg 淀粉转化生成葡萄糖量为111kg ,故耗用淀粉量为: ) (淀粉kg 1529.9111% 108%80%1467.2 m =??= (7)液氨耗用量 发酵过程用液氨调pH 和补充氮源,耗用260-280kg ;此外,提取过程耗用160-170kg ,合计每吨味精消耗420-450kg 。 (8)甘蔗糖蜜耗用量 二级种液耗用糖蜜量为:)(kg 10.4820v 2= 发酵培养基耗糖蜜量为:)(kg 26.24v 1= 合计耗糖蜜36.68kg (9)氯化钾耗量)(24.58.0m 1k cl kg v == (10)磷酸镁用量)(kg 0.5241.0V m 23== (11)硫酸镁用量)()(kg 4.24v v 0.621=+ (12)消泡剂(泡敌)耗用量)(kg 6.551.0V 1= (13)玉米浆耗用量(8g/L ))(kg 4.198V m 24== (14)生物素耗用量)(g 0.02360.002V 0.02V m 125=+= (15)硫酸锰耗用量)(g 1.0480.002V m 26== (16)硫酸亚铁耗用量)(g 1.0480.002V m 27==

工厂设计概论习题集

工厂工艺设计概论 (一)名词解释 1.物料平衡计算—— 2.厂区建筑系数—— 3.设备布置—— 4.物料储存期—— 5.平板玻璃重量箱—— 6.湿法粉磨—— 7.可塑成型—— 8.窑外分解技术—— 9.连续式生料均化—— 10.平板玻璃浮法成型—-—- 二)填空题 1.基本建设程序可分为、、三个阶段。 2.工艺设计的基本原则为、、。3.工厂的运输方式一般分为、、。4.工艺设计的主要任务是。5.厂房布置包括、。 6.原料粉磨的基本粉磨方法有、。 7.水泥熟料煅烧方法的发展趋势是。 8.物料均化效果的表达式为。9.物料预均化堆场的基本布置型式有、。 10.原料预均化的基本原理是。 11.平板玻璃生产工艺的发展方向是。 12.工艺专业的三大平衡计算是、、。13.陶瓷厂主要包括、、三个车间。14.陶瓷制品的成型方法主要有、、三种。 15.现代建筑陶瓷煅烧用窑炉通常采用。 16.工厂设计的设计阶段划分为、二个阶段。 17.工艺设计的基本原则为、、。18.工厂的运输方式一般分为、、。19.工艺设计的主要任务是、。 20.厂房布置包括、。 21.平板玻璃厂的总平面布置通常以为中心展开。 22.水泥熟料煅烧方法的发展趋势是。23.原料预均化的基本原理是 24.土建设计包括、。 25.工艺专业的三大平衡计算是、、。26.陶瓷厂主要包括、、三个车间。27.建筑陶瓷烧成工艺的发展方向是。

(三)简答题 1.工厂生产中物料必须具有一定储存期的原因是? 2.工厂按功能可以划分为哪几个部分? 3.工厂总平面布置中的竖向布置的方式有? 4.什么叫主机设备?什么叫辅机设备?如何选择? 5.工厂生产中物料必须具有一定储存期的原因是? (四)多项选择题 1.对于小块物料的输送,适合选用的输送设备为() ①空气输送斜槽②螺旋输送机③胶带输送机④埋刮板输送机 2.选用闭路粉磨系统粉磨物料,主要是考虑() ①提高磨内物料流速②减少物料的过粉磨现象③降低磨内温度④提高料球比3.绘制工艺设计图纸时使用的基本绘图比例是() ①1∶50 ②1∶100 ③1∶200 ④1∶20 4.风向玫瑰图表达的意义是() ①所示风向由外边吹向中心②所示风向由中心吹向外边③玫瑰图的绘制方法④向心线最短的风向,为最小频率风向 5.适宜用于大型水泥厂的生料均化设施有() ①机械倒库②多库搭配③间歇式空气搅拌库④混合室均化库⑤CF库 6.为使球磨机系统的产量大幅度提高,适合采取的措施有() ①降低研磨体的平均球径②增设选粉设备③降低入磨物料的粒度④加快磨机转速 7.预均化堆物的堆料方法中,理论上讲,均化效果相对较好的堆料方法是() ①水平层②单人字形③纵向倾斜层④横向倾斜层⑤波浪形 8.生产建筑陶瓷所用的施釉方法主要有() ①浸釉②喷釉③浇釉 9.平板玻璃的包装及发运现在多采用() ①木箱②集装架③纸箱④草绳捆扎 10.粉状物料采用气力输送的优点是() ①运行费用低②工艺布置方便③设备投资低④能输送含水分较大的物料11.建筑陶瓷成型方法主要有() ①可塑成型②干压成型③注浆成型④半干压成型 12.生产建筑陶瓷所用的施釉方法主要有() ①浸釉②干压施釉③浇釉④喷釉⑤静电施釉 (五)填图题 1、如图,是一水泥厂生产工艺线的平面布置图。试按工艺过程,填上所空部分的名称;并将石灰石、粘土、铁粉、混合材堆场及煤粉制备车间画在适当位置上。

发酵厂设计任务书

一.啤酒工厂设计 (重点为糖化,发酵车间) 基础数据:生产规模:50,000吨/年(或100,000吨/年) 产品规格:12度(或10度)淡色啤酒 生产天数:300天/年 原料配比:麦芽:大米=70:30 原料利用率:98% 麦芽水分:6%;大米水分:12% 无水麦芽浸出率78%;无水大米浸出率:90% 啤酒损失率(对热麦汁):冷却损失:7%; 发酵损失:1.5%;过滤损失:1.5%: 装瓶损失:2%;总损失:12% 糖化次数:生产旺季(150天) 8次/天 生产淡季(150天) 4次/天 工艺指标:由具体指导老师下达。 设计内容:1.根据以上设计任务,查阅有关资料、文献,搜集必要的技术资料,工艺参数与数据,进行生产方法的选择,工艺流程与工艺条件的确定与论证。 2.工艺计算:全厂的物料衡算;糖化车间的热量衡算(即蒸汽耗量的计算);水用量的计算;发酵车间耗冷量计算。 3.糖化车间、发酵车间设备的选型计算:包括设备的容量,数量,主要的外形尺寸。 4.选择其中某一重点设备进行单体设备的详细化工计算与设计。 设计要求:1.根据以上设计内容,书写设计说明书(以《发酵工厂工艺设计概论》P.254车间初步设计说明书的编写要求书写)。 2.完成图纸两张(1号图纸):全厂工艺流程图(初步设计阶段),重点单体设备总装图。 二、酒精工厂设计 (重点为蒸煮糖化车间) 基础数据:生产规模:20,000吨/年(50,000吨/年) 产品规格:国标食用酒精 生产方法:以薯干为原料,双酶糖化,连续蒸煮,间歇发酵;三塔蒸馏 副产品:次级酒精(成品酒精的3%)杂醇油(成品酒精的O.6%) 原料:薯干(含淀粉68%,水分12%) 酶用量:高温一淀粉酶(20,000U/m1):10 U/g原料 糖化酶(100,000U/m1):150 U/g原料(糖化醪) 300 U/g原料(酒母醪) 硫酸铵用量:7kg/吨酒精 硫酸用量:5kg/吨酒精 蒸煮醪粉料加水比:1:2.5 发酵成熟醪酒精含量:11%(V) 酒母醪接种量:糖化醪的10%(V)

年产1000吨色氨酸发酵工厂的设计毕业论文

年产1000吨色氨酸发酵工厂的设计毕业论文 第一章绪论 色氨酸的分子式为:C11H12N2O2分子量为214.21,含氮13.72%,仅一氨基氮6.86%。色氨酸有三种光学异构体,L-色氨酸呈绢丝光泽、六角片状自色晶体,无臭,有甜味,水中溶解度1.14 g/l(25℃),溶于稀酸或稀碱,在碱液中较稳定,强酸中分解,微溶于乙醇,不溶于氯仿、乙醚。 色氨酸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它是人体和动物生命活动中必需的氨基酸之一,对人和动物的生长发育和新代谢起着重要的作用。被称为第二必需氨基酸。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和饲料等方面。在生物体从L-色氨酸出发可合成4 一羟基色胺等激素以及色素、生物碱、辅酶、植物激素等生理活性物质。可预防和治疗糙皮病。同时具有消除精神紧、改善睡眠效果等功效。另外,由于色氨酸是一些植物蛋白中比较缺乏的氨基酸。用它强化食品和傲饲料添加剂对提高植物蛋白质的利用率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继蛋氨酸和赖氨酸之后的第三大饲料添加氨基酸。 1.1 设计项目概述 (1)设计课题:年产1000t色氨酸工厂初步设计 (2)厂址:皖南地区 (3)重点车间:提取车间 (4)重点设备:发酵罐 (5)需要完成的设计图纸:全厂工艺流程图、全厂平面布置图、重点车间平面布置图,重点车间侧视图。 1.2 设计依据 (1)学校下达的毕业设计任务书和相关可行性报告,以及可靠的设计资料; (2)我国现行的有关设计和安装设计的规与标准; (3)其他氨基酸的发酵工艺及色氨酸的特性发酵。 1.3 设计围 (1)厂址选择及全厂概况介绍(地貌、资源、建设规模、人员); (2)产品的生产方案、生产流程、及技术条件的制定; (3)重点车间详细工艺设计、工艺论证、设备选型及计算; (4)全厂物料、能量衡算; (5)车间布置和说明; .专业.专注.

生物工程发酵工厂设计概论

生物工程工厂设计概论(考试题) 一、名字解释 柱网:柱子的纵向和横向定位轴线垂直相交,在平面上排列所构成的网格线,称为柱网 柱距:柱距是由横向定位轴线间的尺寸表示的 跨度:跨度是由纵向定位轴线间的尺寸表示的,跨度在18m和18m以下时,应采用3m的倍数,跨度在18m以上时,应采用6m的倍数。设备布置图:设备布置图是用来表示设备与建筑物、设备与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并能直接指导设备的安装的重要技术文件。 相对标高:相对标高是把室内首层地面高度为相对标高的零点,用于建筑物施工图的标高标注。 GMP:药品生产管理规范,是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适用于药品制剂生产的全过程和原料药生产中影响成品质量的关键工序。公称直径:管子的公称直径是指管子的名义直径,即不是管子内径,也不是它的外径,而是与管子的外径相近又小于外径的一个数值。公称压力:通称压力,一般应大于或等于实际工作的最大压力。 清洁生产: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它彻底改变了过去被动的、滞后的污染控制手段,从根本上扬弃了末端治理的弊端,强调在污染产生之前就予以削减,即在产品及其生产过程并在服务中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二、填空题 1、生物工程工厂生产车间一般由、、等部分组成。 2、厂房的框架结构是由和组成。 3、生物制药的车间布置设计必须达到对洁净厂房的要求。

4、空气洁净的含义,其一是指,其二是指。 5、生物工程工厂建筑物按厂房的层数分类,可分为,和厂房三类,主要由生产工艺特点和工艺设备布置要求所决定。 6、生物工程工厂厂房外形一般有、、、和型等数种。 7、生物工程工厂常用的管材有、、、。 8、管道布置设计的主要依据是带控制点的、、、等。 9、按锅炉燃用的燃料可分为:、和。 三、简答题 1、车间布置设计的任务 (1)确定车间火灾危险类别、爆炸和火灾危险性场所等级、GMP洁净度等级、卫生等级等 (2)确定车间的结型式及主要尺寸,并对生产区、辅助区、行政生活区位置进行布局; (3)确定车间所有设备在车间建筑平面和空间的相对位置。 2、车间布置设计的内容 (1)厂房整体布置和轮廓设计 厂房边墙的轮廓、车间建筑的轮廓、跨度、柱距等;门窗楼梯的位置;吊装孔、预留孔、地坑等位置尺寸;标高 (2)设备的排列和布置 设备外形的几何轮廓;设备的定位尺寸;操作台位置及标高

工厂设计概论 物料平衡计算例题

例 题 计 算 过 程 1.某厂年产100万m 2釉面砖,产品规格152×152×5mm ,物料平衡计算的主要参数及结果见表1及表2。 解:A 计算过程如下 ⑴年产量 年出窑量=100×104m 2×10kg/m 2×10-3kg=10000 (t ) ⑵釉烧 年装窑量= 烧成废品率 年出窑量 -1 = )/(7.108%8110022 年万万m m =- =年/10870 t ⑶装窑、施釉 年施釉量=% 11/7.10812-= -年 万施釉废品率年装窑量m =年年/10980/10983 2t m = 年需釉料量10980×6%=658.8t/年

⑷素烧、干燥 年干燥量(釉+坯)= % 1518 .109,1-= -干燥损失率素烧年施釉量 =年万/2.1292m 换算成t/年: 坯:釉=94:6 ∴坯重9.4kg/m 2 坯年干燥量= 灼减 坯重 坯釉年干燥量-?+1)( % 8110/4.9102.1293224-???=-m kg m =)/(13198 年t ⑸成型 年成型量=% 1012.12912-= -年 万成型损失率坯年干燥量m )/(6.1432年万m = = )/(14665% 10113198 年t =- 规格152×152×5mm 的釉面砖1m 2以44片计 成型量(万片/年)=143.6×44=6314(万片/年) ⑹喷雾干燥 年喷雾干燥量= 年喷干损失率年成型量/15437% 5114665 1t =-=- ⑺新坯料加工量(干基) 新坯料加工量(干基)年回坯量年喷雾干燥量-= )(成型回坯率年成型量喷干回坯率年喷干量年喷雾干燥量?+?-= =)/%](814665%315437[)/(15437 年年t t ?+?==)/(13800年t 表2 坯用原料加工量计算表(干基)

发酵工厂设计概论

现代生物制药工厂设计理念 姓名:许忠福学号:201011805125 班级:生工101班 1、我国生物制药工厂发展概况 新中国成立后,制药工业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巨大成绩,1980年全国制药工厂共有800家,到1996年增至8000多家,2004年通过GMP达标的制约工厂有5000多家。尤其是生物制药异军突起,发展迅速。1953年青霉素在上海第三制药厂正式投产,1958年中国最大的抗生素生产厂华北制药厂建成,随后全国各地陆续建成一批抗生素生产厂,主要品种都能生产,不仅能满足国内需求,还能实现出口创汇。改革开放后,各地又建设了一批高新生物制药工厂,开发生产重组乙肝疫苗、痢疾疫苗、甲肝疫苗、狂犬疫苗、干扰素、重组人生长激素、促红细胞生成素、白细胞介素—2、各种诊断试剂等产品。 我国生物制药企业可分为如下三大类型: 1.1 中小型生化制药企业 在20世纪50--60年代逐步建成和发展起来,主要生产脏器制品和生化药物,如从猪胰脏中生产胰酶和胰岛索,从猪脑垂体中生产后叶针、缩宫素和加压素等。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生物分离工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这类企业逐步壮大、整合、发展成为现代生化制药企业,如生产肝素钠和各种治疗酶的常州干红生化制药公司、生产胰岛素及其制剂的徐州万邦生化制药厂和生产玻璃酸钠及其制剂的山东正大福瑞达制药有限公司。 1.2 大型微生物制药企业 应用发醉工程和晦工程技术生产抗生素、有机酸、维生素和氨基酸类药物,如生产青霉素v甲、7—氨基—3—去乙酰氧基头孢烷酸(7—ADCA)和万古霉素等的华北抗生素制药厂,生产7—氨基头抱烷酸(7—ACA)、辛伐他汀和美伐他汀的浙江海正药业,生产大观霉素和头孢地嗪的山东鲁抗制药,以及中国维生素产业“四大家族”:东北制药总厂、江苏江山制药、维尔康药业和维生药业。氦基酸工业年生产能力已达20多万吨.其生产企业近百家,如湖北八峰氨基酸公司、浙江亚美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南昌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安徽科苑股份有限公司等。 1.3 现代生物工程制药企业 国内目前至少有3000多家单位从事生物工程研究,有200余家现代生物医药企业,50多家生物工程技术开发公司,已上市近30种生物技术药物,主要有基因工程药物、疫苗和单克隆抗体,并开始步人自主创新研发阶段。企业格局正向群落化、集约化转变,形成生物谷、生物城、生物岛等新模式。这类较大型的生产企业有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成都科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沈阳三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海南新大洲药业有限公司、长春长生基因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微安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深圳海王药业有限公司、珠海丽珠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四环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等。 2、现代生物制药工厂设计理念 生物制药工厂工艺设计是指工艺工程师在一定工程目标的指导下,根据对拟建工程的要求,采用科学方法统筹规划,制定方案,对生物制药工厂进行扩建与技术改造时,从事的一种创造性工作。生物制药工厂工艺设计,不仅要具有一般制药工厂工艺设计知识.如生产工艺流程设

工厂设计概论

第一章:基本建设程序和前期工作 基本建设程序的三个阶段:准备阶段,设计阶段,建厂阶段 三个阶段设计指: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两阶段设计指: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 项目建议书:1.项目名称、项目的主办单位及负责人2.项目内容、设立项目的理由及相关情况分析3.建厂地区或承办企业的基本情况4.产品名称、规格、生产能力及销售方向5.主要原料、燃料、材料、电力、交通运输和协作配套等方面的要求或者已经具备的条件6.资金的估算和来源7.项目的进度安排8.初步的技术、经济分析 可行性研究报告(1)总论(2)承办单位或企业的基本情况和条件(3)需求预测和产品规划(4)资源、原材料、燃料及公用设施情况(5)厂址方案和建厂条件(6)技术方案(7)环境保护(8)企业组织、劳动定员的人员培训(9)项目实施进度的建议(10)投资估算好资金筹措(11)产品成本估算(12)社会及经济效果评价 市场需求是前提,工艺技术是手段,效率利润是关键 设计任务书:(1)根据经济预测和市场预测确定项目建设规模和产品方案(2)资源、原材料、燃料和公用设施的落实情况(3)建厂条件和厂址方案(4)技术工艺、主要设备选型、建设标准和相应的技术经济指标(5)主要单项工程、公用辅助设施、协作配套工程的构成,全厂布置方案和土建工程量估算(6)环境保护、城市规划、防震、防洪、防空和文物保护等要求和采取相应措施方案(7)企业组织、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设想(8)建设工期和实施进度(9)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10)经济效果和社会效益(11)附近 厂址选择:选择建厂的地区位置和选择建厂的具体厂址。建厂地区的选择:(1)靠近销售地区和原料基地,并有良好的燃料、电力供应(2)考虑当地运输和资源条件建厂地址的选择:(1)考虑地质条件,注意地下水位及侵蚀性等问题(2)尽量避免地形起伏变化过大,有一定坡度(大于21°),便于排水(3)避免在农业生产区建厂(风向)(4)无污染源 设计的方案:工艺流程方案、交通运输安排、人流跟物流的分流、环境评价 第二章总平面及运输设计 设计任务:在满足生产要求条件下将厂区划分及确定各建筑物相对位置(面积、形状) 设计程序:(1)确定建筑物的层数;(2)厂区内外交通形式,产品原料运输,车间与车间之间的运输、连通;(3)建筑物间的相互位置,按生产工艺流程走;(4)绘制总平面图,竖向图;(5)方案对比,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案。 总平面布置基本原则:①满足工艺条件下,周期短,资金周期短;②设置两个以上的门,人、货分开;③同类建筑集中布置;④建筑物外形简单、紧凑;⑤辅助设施靠近服务对象;⑥电源靠近负荷中心;⑦尽量直道少拐弯⑧采光、通风、风向;⑨考虑扩建,车间内预留、车间外预留,整个生产线全部预留;⑩合理利用地势,生产线从上往下布置;满足运输线路环保卫生要求;厂内生产区不设服务设施;合理布置的更美观。 主要措施:(1)厂区划分:生产区、辅助生产区、厂前区;(2)合理组织人流、物流、主厂门、货物门

发酵工厂设计

发酵工厂中空气净化工艺的合理选择 无菌空气是通气发酵过程中的关键流体。它用于细菌的培养、发酵液的搅拌、液体的输送以及通气发酵罐的排气。在通气发酵过程中,空气系统的染菌一直被列为发酵生产的第一污染源。据报道,由于空气系统纰漏而导致发酵染菌,在总染菌数中比率高达19.96%,而我国的生产现状还远远高出这一数据。为了防止压缩空气染菌给发酵液造成污染,进入发酵罐的空气必须达到(0.5μm)100级净化标准,即每立方英尺空气中含有≥0.5μm的微粒数应≤100个。目前,空气净化的主要方法是通过介质过滤达到除菌目的。为了保证过滤后的空气达到净化标准,过滤前的空气要进行降温、除水、除油、减湿的预处理。据文献记载,只有当压缩空气的相对湿度φ≤60%,高效过滤器内的过滤介质保持干燥时,空气通过高效过滤方能达到过滤的期望值。因此,发酵空气净化实际上包括两部分:一是空气的预处理;二是选择性能优良的过滤介质和过滤设备。怎样使科学合理、经济实用的工艺与完善的工程设计有机地结合,使空气系统在优化条件下运行,是发酵行业工程设计者不懈努力的目标。 1 发酵工厂常用的空气预处理路线 1.1 标准路线(流程1) 该流程系80年代初由华东化工学院等单位提出。其工艺成熟,操作方便,适应各种气候条件,不受大气的绝对湿含量和相对湿度的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传统理论和处理方法不断完善,特别是近年来空压机的技术有了突飞 猛进的发展。由于空压机选型不同,空气预处理的流程也不同。传统的活塞式机型容量小,规模生产时需要多台组合,且要用空气贮罐来消除排气产生的脉冲。目前发酵工厂多选用出气稳定、容量大的涡轮式或螺杆式机型,不必设置空气贮罐。改进后的流程增加丝网除沫器,加强了除雾滴能力。 1.2 混合型路线(流程2) 此流程适用于中等湿含量的地区,其特点是将部分来自空压机的热空气不经冷却,而直接 与大部分经降温除水的冷空气混合进入过滤器,可省去加热器;气体进过滤器的控制指标与 流程1相同;流程比较简单,冷却水用量相对节省。流程控制的关键是:空气的冷却温度和空气分配比的关系会随采风口所吸取空气的参数而变化。 该流程的特点是经降温除水的冷空气进换热器与来自空压机的热空气进行热交换,将冷空气温度提至30~35℃后去过滤器过滤,省去加热蒸汽;热空气经换热后降低了进冷却器的温度,节省了冷却水用量。其不足是空气的传热系数小,传热面积需要很大。 1.4 热空气路线(流程4)

年产1.5吨味精发酵车间设计

年产1.5万吨味精工厂发酵车间设计说明书 引言 味精是人们熟悉的鲜味剂,是L—谷氨酸单钠盐(Mono sodium glutamate)的一水化合物(HOOC-CH2CH(NH2)-COONa·H20),具有旋光性,有D—型和L—型两种光学异构体。味精具有很强的鲜味(阈值为0. 03%),现已成为人们普遍采用的鲜味剂,其消费量在国内外均呈上升趋势。1987年3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专家联合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宣布取消对味精的食用限量,再次确认为一种安全可靠的食品添加剂[1]。早期味精是由酸法水解蛋白质进行制造的,自从1956年日本协和发酵公司用发酵法生产以后,发酵法生产迅速发展,目前世界各国均以此法进行生产。 谷氨酸发酵是通气发酵,也是我国目前通气发酵产业中,生产厂家最多、产品产量最大的产业[2]。该生产工艺和设备具有很强的典型性,本文对味精发酵生产工艺及主要设备作简要介绍,以期有助于了解通气发酵工艺和主要设备的有关知识。 设计内容为,了解味精生产中的原料预处理、发酵、提取部分的生产方法和生产流程,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发酵工段合适的生产流程,并对流程中的原料进行物料衡算、热量衡算及设备的选择。最后,画出发酵工段的工艺流程图和平面布置图。 整个设计内容大体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味精生产的工艺和设备选择;第二部分包括发酵罐、种子罐及空气分过滤器的设计与选型;第三部分是工艺流程和平面布置图。 由于我的水平有限,加之对先进设计的了解甚少,设计中有好多不足的地方敬请各位老师和同学批评指正。 1 味精生产工艺 1.1 味精生产工艺概述 味精生产全过程可划分为四个工艺阶段:(1)原料的预处理及淀粉水

年产1.5万吨味精工厂发酵车间设计说明书

年产1.5万吨味精工厂发酵车间设计 说明书 1 2020年4月19日

年产1.5万吨味精工厂发酵车间设计说明书 引言 味精是人们熟悉的鲜味剂,是L—谷氨酸单钠盐(Mono sodium glutamate)的一水化合物(HOOC-CH2CH(NH2)-COONa·H20),具有旋光性,有D—型和L—型两种光学异构体。味精具有很强的鲜味(阈值为0. 03%),现已成为人们普遍采用的鲜味剂,其消费量在国内外均呈上升趋势。1987年3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专家联合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宣布取消对味精的食用限量,再次确认为一种安全可靠的食品添加剂[1]。早期味精是由酸法水解蛋白质进行制造的,自从1956年日本协和发酵公司用发酵法生产以后,发酵法生产迅速发展,当前世界各国均以此法进行生产。 谷氨酸发酵是通气发酵,也是中国当前通气发酵产业中,生产厂家最多、产品产量最大的产业[2]。该生产工艺和设备具有很强的典型性,本文对味精发酵生产工艺及主要设备作简 2 2020年4月19日

要介绍,以期有助于了解通气发酵工艺和主要设备的有关知识。 设计内容为,了解味精生产中的原料预处理、发酵、提取部分的生产方法和生产流程,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发酵工段合适的生产流程,并对流程中的原料进行物料衡算、热量衡算及设备的选择。最后,画出发酵工段的工艺流程图和平面布置图。 整个设计内容大致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味精生产的工艺和设备选择;第二部分包括发酵罐、种子罐及空气分过滤器的设计与选型;第三部分是工艺流程和平面布置图。 由于我的水平有限,加之对先进设计的了解甚少,设计中有好多不足的地方敬请各位老师和同学批评指正。 1 味精生产工艺 1.1 味精生产工艺概述 3 2020年4月19日

发酵工厂设计终极版

目录第一章前言 1.1设计目的 1.2设计意义 第二章选址 2.1厂址选择原则 2.2厂址选择具体条件 2.3选择厂址 第三章厂区规划 3.1全厂总平面设计 3.2车间内发酵设备的布置 3.3车间内蒸馏设备布置 第四章工艺计算 第五章设备选型 第六章环保工程 6.1 废物总类 6.2 废物利用 6.3废气处理 6.4废水和废渣处理

第七章技术经济分析7.1 项目概算 7.2总投资估算

正文 第一章前言 1.2设计意义: 随着经济的发展,究竟这种重要的工业原料被广泛用于化工、塑料、橡胶、农药、化妆品及军工等工业部门。且石油资源趋于缺乏、全球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各国纷纷开始开发新型能源。燃料乙醇是目前为止最理想的石油替代能源,它的生产方法以发酵为主。菌种的优劣对发酵效果的影响非常大,能够筛选出具有优良性状的菌株及对菌株进行改良,对于降低生产成本,乃至实现酒精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解决能源危机都有着重大意义。 在我国石油年消费以13%的速度增长,2004年进口原油量超过1亿吨,是世界第二大的石油进口国。我国燃料乙醇起步虽然较晚,但发展迅速,以成为继巴西美国之后世界第三大燃料乙醇生产国。2001年4月,原国家计委发布了中国实施车用汽油添加燃料乙醇的相关办法,同时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了“变性燃料乙醇”和“车用燃料乙醇汽油”2个国家标准。作为试点,国家耗资50余亿元建立4个以消化“陈化粮”为主要目标的燃料乙醇生产企业。2006年,我国燃料乙醇生产能力达到102万t,已实现年混配1020万t燃料乙醇汽油的能力。2002年车用汽油消耗量占汽油产量的87.9%,如果按10%比例添加生产燃料酒精换算,需要燃料酒精381万吨,而全年酒精总产量仅为20.7万吨,如果在不久将来,能用燃料酒精替代500万吨等量的汽油,就可以为我国节省外汇15亿美元。在目前中国人均石油开采储量仅为2.6吨的低水平条件下,开发新能源成为社会发展,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燃料酒精作为国家战略部署的新型能源之一,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第二章选址

味精工厂发酵车间设计

味精工厂发酵车间设计 目录 前言 (3) 第一章全厂工艺论证 (7) 1.1 味精生产工艺 (7) 1.1.1味精生产工艺概述 (7) 1.1.2味精生产全厂工艺流程图 (8) 1.2原料预处理 (9) 1.3淀粉水解糖制备 (9) 1.4淀粉的液化 (9) 1.5淀粉的糖化 (10) 1.6种子扩大培养 (10) 1.7谷氨酸的发酵 (11) 1.8谷氨酸的提取 (12) 1.9谷氨酸制取味精 (12) 第二章物料衡算及热量衡算 (13) 2.1味精工厂发酵车间的物料衡算 (14) 2.1.1工艺技术指标及基础数据 (14) 2.1.2谷氨酸发酵车间的物料衡算 (15) 2.1.3 8000t/a味精厂发酵车间的物料衡算结果 (16) 2.1.4谷氨酸提取车间的物料衡算 (16) 2.1.5 8000t/a味精厂提取车间物料衡算表 (17) 2.2 谷氨酸提取车间热量衡算 (18) 2.2.1提取车间热量衡算的意义和具体计算 (18) 2.2.2 提取车间热量衡算表 (19) 第三章设备的设计与选型 (20) 3.1 发酵罐 (20) 3.1.1发酵罐的选型 (20) 3.1.2生产能力、数量和容积的确定 (20) 3.1.3主要尺寸的计算 (21) 3.1.4冷却面积的计算 (21) 3.1.5搅拌器计算 (22) 3.1.6搅拌轴功率的计算 (23) 3.1.7设备结构的工艺计算 (24) 3.1.8设备材料的选择 (26) 3.1.9发酵罐壁厚的计算 (26) 3.1.10接管设计 (27) 3.1.11支座选择 (28) 3.2 种子罐 (28) 3.2.1二级种子罐容积和数量的确定 (28) 3.2.2一级种子罐 (34) 3.3 空气分过滤器 (34)

年产10000吨柠檬酸发酵工厂的设计

第一章总论 一、设计项目 设计课题:年产10000吨柠檬酸发酵工厂的设计 厂址:珠三角 重点车间:糖化车间、发酵车间 重点设备:发酵罐 二、设计范围 1、全厂初步设计 2、重点车间的工艺设计 3、环境保护、卫生和“三废”处理设施 4、重点车间工艺流程图一张 5、重点车间设备布置平面图一张 6、重点车间设备布置立面图一张 7、重点设备装配图一张 三、设计依据 1、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系下达的毕业设计任务书 2、我国现行的有关设计和安装的技术规范和标准 3、参考资料: 《现代发酵技术》、《新型发酵食品》、《发酵有机酸生产与应用》、《发酵工厂设备》、《发酵工厂工业设计概论》 四、设计原则 1、设计工作要体现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切合实际,安全使用,技术先进,作到精心设计,千方百计把工厂设计得合理,力求作到投资省,技术新,质量好,收效快,使设计工作符合社会市场经济建设的总原则; 2、设计工作必须从设计出发,认真调查研究,学会查阅文献,收集设计必须的技术基础资料,加强技术经济的分析工作。设计的技术经济指标以达到或超过国内同类型工厂生产实际平均先进水平为宜; 3、要积极采用新技术,力求设计在技术上具有现实性何先进性,尽可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兼顾社会和环境效益; 4、设计工作要贯彻经济的原则,反对盲目最求形式;厂房和厂区设计以适用、经济为主导,适当讲究美观。注意节约用地,尽量少占耕地; 5、生物产品的工厂设计要考虑其工厂的独特要求,既要注意到周围环境(包括空气、水源)的清洁卫生,又要注意到工厂内各车间对卫生、无菌条件、防火等的要求。另外,食品类工厂还要贯彻国家食品卫生法有关规定,充分体现卫生、优美、流畅的原则。 6、设计过程中必须加强计划性,各阶段工作都要有明确的进度,使毕业设计工作能如期完成,最终通过毕业设计提高自身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厂址选择的要求 1、符合国家方针政策,厂址满足生产需要尽量不占良田,节约用地,又有发展余地 2、厂址的位置符合城市规划(供汽、供电、给排水、交通运输、职工文化生活、商业网点……) 3、厂址周围有良好卫生环境,空气质量要好,选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上风侧,不受其他单位的烟尘和污染影响

发酵工厂设计知识要点

生产工业设计在总体设计中的重要性:生产设计是总体设计的主导设计,生产工业专业是主体专业,它起着贯穿全过程并组织协调各专业设计的作用,而其他配套专业是根据生产工艺设计提出的要求来进行设计的。 初步设计依据: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及其附件和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及可靠的设计基础资料。初步设计目的:保证工程项目投产后,收到预期的经济效益。(多方案比较、积极采用选进技术设备) 初步设计成果: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 初步设计步骤:1、选定并确定生产流程,确定技术经济指标;2、进行生产工艺的各种计算;3、设备的选型和计算,确定生产设备的规格和台数;4、车间设备布置方案比较和设备配置的平面和空间关系的确定及设计制图;5、向配套专业提出设计要求和有关资料;6、正式绘制车间生产设备布置图,工艺流程图、编制设备表和主要材料估算表;7、编写初步设计有关生产工艺部分的文件。 初步设计深度应满足的要求:1、设计方案的比较选择和确定;2、主要设备和材料的订货;3、土地征用;4、建设投资的控制;5、提供材料给主管部门和有关单位进行设计审查;6、确定生产工人和生产管理人员的岗位、技术等级、人数并安排人员技术培训;7、施工图设计的主要依据;8、进行施工安装准备和生产准备工作。工艺设计的主要内容:生产工艺流程设计和车间布置设计,其原因在于生产工艺流程设计在整个工艺设计中最先开始,但又几乎是最后才完成。 生产工艺流程设计的主要任务:确定由原料到成品的各个生产过程及顺序。即说明生产过程中物料和能量发生的变化及流向,应用了哪些生物反应或化工过程及设备;绘制工艺流程图生产工艺流程设计三阶段: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生产工艺流程草图、生产工艺流程图决定设计成败的关键工作(步骤):生产方法的选择和工艺流程的设计 生产方法的选择:生产方法即工艺路线的选择,是发酵工厂设计的关键步骤;一般要对可选择的各种生产方法进行全面的比较,选出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工艺路线。 生产工艺流程图:

发酵工厂设计知识要点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生产工业设计在总体设计中的重要性:生产设计是总体设计的主导设计,生产工业专业是主体专业,它起着贯穿全过程并组织协调各专业设计的作用,而其他配套专业是根据生产工艺设计提出的要求来进行设计的。 初步设计依据: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及其附件和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及可靠的设计基础资料。初步设计目的:保证工程项目投产后,收到预期的经济效益。(多方案比较、积极采用选进技术设备) 初步设计成果: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 初步设计步骤:1、选定并确定生产流程,确定技术经济指标;2、进行生产工艺的各种计算;3、设备的选型和计算,确定生产设备的规格和台数;4、车间设备布置方案比较和设备配置的平面和空间关系的确定及设计制图;5、向配套专业提出设计要求和有关资料;6、正式绘制车间生产设备布置图,工艺流程图、编制设备表和主要材料估算表;7、编写初步设计有关生产工艺部分的文件。 初步设计深度应满足的要求:1、设计方案的比较选择和确定;2、主要设备和材料的订货;3、土地征用;4、建设投资的控制;5、提供材料给主管部门和有关单位进行设计审查;6、确定生产工人和生产管理人员的岗位、技术等级、人数并安排人员技术培训;7、施工图设计的主要依据;8、进行施工安装准备和生产准备工作。工艺设计的主要内容:生产工艺流程设计和车间布置设计,其原因在于生产工艺流程设计在整个工艺设计中最先开始,但又几乎是最后才完成。 生产工艺流程设计的主要任务:确定由原料到成品的各个生产过程及顺序。即说明生产过程中物料和能量发生的变化及流向,应用了哪些生物反应或化工过程及设备;绘制工艺流程图生产工艺流程设计三阶段: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生产工艺流程草图、生产工艺流程图决定设计成败的关键工作(步骤):生产方法的选择和工艺流程的设计 生产方法的选择:生产方法即工艺路线的选择,是发酵工厂设计的关键步骤;一般要对可选择的各种生产方法进行全面的比较,选出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工艺路线。 生产工艺流程图:

二零二零年工厂设计年产3万吨味精工厂发酵车间设计word可直接编辑

生化工厂设计概论课程设计题目:年产3万吨味精工厂发酵车间设计 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专业:生物工程 年级:06 级 姓名:XXX 学号:XXX 指导教师:XXX 时间:2009年12月9日

前言 课程设计是普通高校本科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同时也是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重要环节。本设计为年产3万吨味精厂的生产车间设计,通过双酶法谷氨酸中糖发酵以及一次等电点提取工艺生产谷氨酸钠。 谷氨酸单钠(monosodium glutamate),呈强烈鲜味,商品名为味精。因味精具有肉类鲜味,现已成为人们普遍采用的鲜味剂,其消费量在国内外均呈上升趋势。随着人们对味精的认识不断深入提高,对它的营养价值、安全性及如何正确使用都有了普遍的了解。味精具有很强的鲜味(值为0.03%),现已成为人们普遍采用的鲜味剂,其消费量在国内外均呈上升趋势。1987年3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专家联合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宣布取消对味精的食用限量,再次确认为一种安全可靠的食品添加剂。 味精是一种强碱弱酸盐,它在水溶液中可以完全电离变成谷氨酸离子(GA︱+︱)和钠离子。味精进入胃后,受胃酸作用生成谷氨酸。谷氨酸被人体吸收后,参与体内许多代谢反应,并于其他许多氨基酸一起共同构成人体组织的蛋白质。味精可以增进人们的食欲,提高人体对其他各种食物的吸收能力,对人体有一定的滋补作用。因为味精里含有大量的谷氨酸,是人体所需要的一种氨基酸,96%能被人体吸收,形成人体组织中的蛋白质。它还能与血氨结合,形成对机体无害的谷氨酰胺,解除组织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氨的毒性作用。因此,谷氨酸能用来预防和治疗肝昏迷。由于谷氨酸参与脑组织的蛋白质代谢和糖代谢,故而能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活动,对治疗脑震荡和脑神经损伤有一定疗效。 从总体上说,味精行业的发展前景是比较广阔的,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而我国的味精出口不足年产量的1%,绝大部分味精都在国内市场上消化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味精的需求会越来越大,况且国内外市场上对味精的消费不仅仅限于调味,而是广泛的作为一种原材料或香料表面活性剂应用于医药和化妆品生产行业。由此可见,味精的消费市场开拓是很有前景的。 本文对味精发酵生产工艺及主要设备作简要介绍,以期有助于了解通气发酵工艺和主要设备的有关知识。 设计内容为,了解味精生产中的原料预处理、发酵、提取部分的生产方法和生产流程,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发酵工段合适的生产流程,并对流程中的原料进行物料衡算、热量衡算及设备的选择。最后,画出发酵工段的工艺流程图和平面布置图。 整个设计内容大体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味精生产的工艺和设备选择;第二部分包括发酵罐、种子罐及空气分过滤器的设计与选型;第三部分是工艺流程和平面布置图。 在本次设计过程中,自始至终得到王能强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同学的热心帮助,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虽然作者在编写和修改过程中已做了很大努力,但由于水平有限以及经验不

年产10万吨酒精发酵车间设计01

年产10万吨酒精发酵车间设计01

摘要 酒精在我国酿酒行业、化工行业等,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食用酒精作为硬饮料中不可缺少的添加成分,它的品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我国做为世界白酒消费大国,食用酒精品质的好坏,就显得更重要了。 本设计是对年产10万吨酒精工厂发酵车间工艺设计。主要包括酒精生产的工艺流程设计、工艺计算、全厂物料衡算(工艺技术指标及基础数据)、各个工段物料和热量衡算(蒸煮工段、糖化冷却工段、发酵工段、蒸馏工段以及酒精生产过程中的供水供气衡算)、设备的设计与选型(包括发酵罐、预发酵罐、酒精捕集器、酒母培养罐,泵),厂房的整体布置和轮廓设计、发酵车间的布置设计。绘制酒精生产工艺流程图、发酵车间带控制点工艺流程图和发酵车间平面、立面布置图。 关键词:酒精;工艺;设计;设备

目录 摘要 ............................................................... I 目录 .............................................................. II 前言 .............................................................. VI 第1章全厂工艺论证. (1) 1.1 生产原料:木薯(淀粉质原料) (1) 1.1.1木薯的主要成分 (1) 1.1.2木薯作为酒精原料的特点 (1) 1.1.3生产过程中的木薯干相关工艺参数 (2) 1.2 原料的预处理 (2) 1.2.1原料的除杂 (2) 1.2.2原料的粉碎和输送 (2) 1.3 原料蒸煮工艺 (4) 1.3.1蒸煮目的 (4) 1.3.2粉浆的预煮 (4) 1.3.3间歇蒸煮与连续蒸煮工艺相比较其优缺点 (4) 1.4 糖化工艺 (5) 1.4.1糖化的目的 (6) 1.4.2糖化工艺 (6) 1.4.3测定糖化醪质量的方法 (6) 1.5 糖化醪的发酵 (8) 1.5.1糖化醪发酵目的 (8)

食品工厂设计概论试题库答案

食品工厂设计概论试题库 开卷考试 不能有填空题,名词解释。选修课只要一份试卷质量分析表 一、名词解释 1、产品方案:产品方案又称生产纲领,实际是食品厂准备全年(季 度、月)生产哪些品种和各种产品的规格、产量、产期、生产车间及班次等的计划安排。 2、工艺流程:.工艺流程:就是各种产品生产所采用的方法、步骤和途径及其各环节必需的技术参数。 3、风向玫瑰图:在极坐标图上绘出一地在一年中各种风向出现的频率。 4、管道的补偿:防止管道因温度升高引起热伸长产生的应力而遭到破坏所采取的措施。 ?5、基本建设:是指固定资产的建筑、添置和安装。 6、工艺流程设计:是确定生产过程的具体内容、顺序和组合方式,并最后以工艺流程图的形式表示出整个生产过程的全貌。 7 、三联槽:三联槽:清洗槽、消毒槽、漂洗槽 8、基本建设程序:基本建设程序:是指基本建设项目在整个建设过程中各项工作的先后顺序。 9、建设项目:又称“基本建设项目”。指在一个场地或几个场地上,按照一个总体设计进行施工的各个工程项目的总体。 10、生化需氧量(BOD):是指在一定期间内,微生物分解一定体积水中的某些可被氧化物质,特别是有机物质所消耗的溶解氧的数量。?11、构筑物:一般是指人们不直接在其内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建筑,如水塔、烟囱、堤坝、墙、蓄水池等。 12、管道附件:管路中除管子以外,为满足工艺生产和安装检修的 需要,管路中还有许多其他构件,如短管、弯头、三通、异径管、法兰、阀门等。 我们通常称这些构件为管路附件,简称管件和阀件。 13、安全阀:进口蒸汽或气体侧介质静压超过其起座压力整定值时能突然全开的自动泄压阀门。是锅炉及压力容器防止超压的重要安全部件。 ?14、疏水器:排除加热设备或蒸汽管路中的蒸汽凝结水,同时能阻止蒸汽的泄漏的部件。 16、管路的标志:为了区分各种管道,往往在管道外壁或保温层外面涂有各种不同颜色的油漆,这就是管路的标志。 17、HVAC系统:采暖通风与空调系统。 Heating, Ventilating and Air Conditioning的缩写 18、CIP清洗装置:即不分离生产设备,又可用简单操作方法安全自动的清洗系统。 19、內包裝室(间) :指從事與產品內容物直接接觸之內包裝作業場所。 20、外包裝室(间) ::指從事未與產品內容物直接接觸之外包裝作業場所。三、判断题 1、食品工厂GMP工程设计可减少食品安全的风险。(F ) 2、生产过程、操作、检验是食品工厂设计重点。(F ) 3、环境、设备、是食品工厂设计重点。(T ) 4、食品工厂清洁空气流向设计应从非清洁区流向清洁区。(F ) 5、设计食品车间内排水沟,废水的流向应从非清洁区流向清洁区。(F ) 6、蒸汽、水、電等配管可以設於食品暴露之直接上空。(F ) 7、食品工厂因污染少建设项目不用报环保部门审批。(F ) 8、气象资料是食品工厂排水系统设计的主要依据。(T ) 9、食品原料的产地对食品企业没有影响。( F) 10、食品工厂车间清洁区域应设在厂内的上风向区。( T) 11、食品工厂的构筑物如生产车间、办公室、检验室。(F ) 12、罐头食品工厂主车间应设在锅炉房的下风向。(F ) 13、生产车间工艺布置图就是生产工艺流程图。( F) 14、管路设计是食品工厂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T ) 15、管子、法兰和阀门等标准化的最基本参数就是公称直径和公称压力。(T ) 16、疏水器的作用是为了控制蒸汽压力不超过允许数值。(F ) 17、安全阀在锅炉、和各种压力容器中,是为了能阻止蒸汽的泄漏。(T ) 18、蒸汽管路法兰连接靠螺栓来达到,不须用密封垫圈材料。(F ) 19、食品罐头厂蒸汽管路法兰连接的垫圈材料是浸渍石棉纸板。(T ) 20、食品工厂生产车间需要的管道较多,往往在管道外壁或保温层外面涂有各种不同颜色的油漆。( F) 21、表达车间内管道空间位置等的平、立面布置情况的图样,是管路 平面图和管路透视图。(T ) 22、食品车间人员流动卫生控制的区域的换鞋间只要一个门。( F)23实验室要求通风采光良好应考虑机械排气方便,一般置于下风向。(唔知) 24、无菌室需设立两道缓冲走道,在走道内设等紫外灯消毒。(T ) 25、生产用水蓄水池要有完善的防尘、防虫、防鼠的措施。( T) 26、食品车间人员流动卫生控制的区域顺序,换水鞋间、更衣室。(F ) 27、食品车间人员流动卫生控制的区域顺序,换鞋间、更衣室。(T ) 28、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可用于设备设计、选型。( T) 29、设计任务书是指导食品工厂生产的纲领性文件。( T ) 30、设计计算时应以班产量为计算标准。( T) 31、食品工厂仓库设置的特点之一是类别多。( F) 32、食品工厂仓库设置的特点之一是类别多。( F) 33、车间入口灭害虫灯是紫外线灯。( T ) 34、粗加工车间更衣室和精加工车间更衣室要分开。(T ) 35、食品车间洗手水龙头为非手动开关。(T ) 36、食品车间墙角要有弧度。(T ) 37、食品工厂设计包括工艺设计和设备设计两大组成部分。(F ) 38、食品生产车间的更衣室是人员流动的卫生控制的区域。(T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