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应激(习题)

应激(习题)

应激(习题)
应激(习题)

第九章应激

一、选择题

1.应激是机体受到各种强烈因素刺激时所产生的一种:

A.特异性全身反应B.损害性全身反应C.非特异性全身反应

D.代偿性全身反应E.防御性全身反应

2.能作为应激原的是:

A.高温B.惊恐C.中毒D.感染E.以上都是

3.全身适应综合征(GAS)的抵抗期时体内起主要作用的激素是:

A.胰岛素B.醛固酮C.胰高血糖素D.糖皮质激素E.垂体加压素4.应激时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所产生的防御性反应不包括:

A.心率增快、心肌收缩力增强B.支气管扩张加强通气

C.促进糖原分解使血糖升高D.血液重分布E.血黏度增高

5.应激时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所产生的对机体不利的反应是:

A.组织缺血B.血黏度增高C.促进脂质过氧化物生成D.能量消耗过多E.以上都是

6.应激过程中儿茶酚胺促进下列激素分泌,除了:

A.胰高血糖素B.甲状腺素C.生长素

D.促肾上腺皮质激素E.胰岛素

7.一般在应激时体内分泌减少的内分泌激素是:

A.抗利尿激素B.胰高血糖素C.胰岛素D.糖皮质激素E.醛固酮8.应激过程中最突出的表现为:

A.胸腺细胞肥大B.淋巴组织增生C.肾上腺皮质增大

D.淋巴细胞增多E.中性粒细胞减少

9.应激时糖皮质激素不具有下列哪一种作用?

A.促进蛋白质分解B.促进脂肪动员C.稳定溶酶体膜

D.降低血糖E.维持心血管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

10.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对下列何种化学介质的生成和释放具有抑制作用?

A.前列腺素B.白三烯C.5-羟色胺D.缓激肽E.以上都是11.应激时急性期反应蛋白增加最多的是:

A.纤维蛋白原B.α2-巨球蛋白C.C反应蛋白

D.补体蛋白E.α1蛋白酶抑制剂

12.能使细胞产生热休克蛋白的因素是:

A.高温B.缺氧C.中毒 D. 感染E.以上都是13.应激时泌尿系统的变化中下列哪一项不存在?

A.尿少B.尿比重高C.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D.尿钾降低E.尿钠降低

14.应激时影响机体情绪反应的主要结构基础是:

A.大脑皮质B.大脑边缘系统C.下丘脑D.中脑E.间脑15.下列哪些疾病属于应激相关疾病?

A.原发性高血压B.冠心病C.支气管哮喘

D.溃疡性结肠炎E.以上都是

16.应激时交感一肾上腺髓质反应中,下列哪一项既具有防御意义又具有不利影响? A.心率加快,心收缩力加强B.儿茶酚胺增多

C.支气管扩张D.促进糖原分解,升高血糖E.血液重分布

17.应激时心律失常的产生与下列哪一项因素无关?

A.心肌细胞的钙内流增加B.心肌细胞膜电位负值变小

C.心肌钙离子慢通道激活D.心肌不应期延长E.心肌传导加速18.GAS的警觉期内哪种激素分泌增多?

A.垂体加压素B.甲状腺素C.胰高血糖素D.糖皮质激素E.胰岛素19.GAS的警觉期的特点是:

A.胸腺、淋巴组织缩小B.皮质醇起主要作用C.机体的适应能力趋向衰退D.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儿茶酚胺均增加,机体处于最佳动员状态

E.糖皮质激素受体数量和亲和力下降,机体内环境明显失衡

20.GAS抵抗期的特点:

A.糖皮质激素受体的数量和亲和力下降B.以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为主C.机体代谢率降低,炎症免疫反应增强D.此期机体对任何应激原的抵抗力增强E.此期机体各器官功能处于最佳动员状态

21.应激使心率增加,主要由下列哪一作用引起?

A.儿茶酚胺兴奋α受体的作用B.儿茶酚胺兴奋β受体的作用

C.糖皮质激素的作用D.抗利尿激素的作用E.醛固酮的作用

22.应激时,机体免疫系统功能抑制的主要原因是:

A.吞噬细胞减少,活性降低

B.补体、C反应蛋白等非特异性抗感染的急性期蛋白减少

C.糖皮质激素和儿茶酚胺的分泌对免疫功能产生的抑制效应

D.热休克蛋白在应激时合成增加的作用

E.各种应激原对免疫系统的抑制作用

23.应激时,消化系统的改变主要表现为:

A.胃肠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B.胃酸分泌增加

C.胃黏液蛋白分泌增加D.平滑肌麻痹E.胃黏膜糜烂、溃疡、出血

24.应激时物质代谢变化特点是

A.分解减少,合成减少B.分解增加,合成增加C.分解减少,合成增加D.分解增加,合成减少E.分解增加,合成不变

25.关于热休克蛋白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清除异物和坏死组织B.充当“分子伴娘”的作用

C.增强机体抗出血能力D.抑制蛋白酶活性E.清除自由基

26.热休克基因的转录活性是通过下列哪项作用而启动的?

A.热休克转录因子三聚体的作用

B.热休克转录因子单体蛋白的作用

C.变性蛋白与热休克转录因子三聚体结合后的作用

D.变性蛋白与热休克因子单体蛋白结合后的作用

E.HSP70的中介作用

27.急性期反应蛋白主要由下列哪种细胞合成?

A.单核吞噬细胞B.成纤维细胞C.血管内皮细胞

D.肝细胞E.淋巴细胞

28.应激时血液系统的变化是:

A.白细胞数目增加,核左移B.血小板数量减少,黏附能力减弱

C.纤维蛋白浓度降低D.红细胞沉降率降低E.凝血因子V、Ⅷ浓度降低29.应激时机体最突出的表现是:

A.免疫功能增强B.造血功能增强C.血液重新分布

D.白细胞数目增加E.神经内分泌反应

30.应激性溃疡形成的最基本条件是:

A.胆汁反流B.酸中毒C.胃黏膜缺血

D.胃腔内H+向黏膜内的反向弥散E.碱中毒

31.蓝斑-交感-肾上肾髓质系统的中枢位点是:

A.肾上腺髓质B.腺垂体C.蓝斑

D.大脑边缘系统E.室旁核

32.应激时蓝斑-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的外周效应是:

A.CRH释放B.血浆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浓度迅速升高

C.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D.ACTH释放

E.引起兴奋、警觉、紧张、焦虑等情绪反应

33.参加应激反应的关键性器官是

A.心脏B.肺C.前列腺D.甲状腺E.肾上腺

34.下面哪项是有关“分子伴娘”的正确描述?

A.能提高细胞对多种应激原的耐受能力B.与受损蛋白质修复或移除有关C.帮助蛋白质的正确折叠、移位、维持和降解

D.诱生性HSP即是一类重要的“分子伴娘” E.以上都对

35.下列哪种蛋白为负性急性期反应蛋白?

A.纤维蛋白原B.铜蓝蛋白C.α1蛋白酶抑制剂

D.白蛋白E.C反应蛋白

36.下面有关急性期反应的描述哪项不正确?

A.急性期反应少数蛋白浓度可降低

B.急性期反应构成了机体对外界刺激的保护性系统

C.AP包括C反应蛋白、补体等

D.急性反应时相的特点是免疫球蛋白大量生成

E.AP主要由肝细胞合成

37.应激时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机制中和下列哪项无关?

A.胆汁反流B.黏膜缺血,不能及时运走黏膜内的H+

C.幽门螺旋杆菌感染D.胃腔内H+向黏膜内的反向弥散

E.上皮细胞能量产生不足

38.应激所致内分泌功能障碍可表现为:

A.慢性应激可致儿童生长发育缓慢B.慢性心理应激时GH分泌减少

C.甲状腺轴可受抑D.性腺轴可受抑E.以上都对

39.下面有关应激的心理性反应不正确的是:

A.绝大多数应激都包含心理、情绪上的反应B.总是损害认知功能

C.应激可引起情绪反应D.应激可致社会行为改变

E.情绪反应可能会成为左右应激反应的关键因素

答案:1-5CEDEE;6-10ECCDE;11-15 CEDBE;16-20 BEDDB;21-25 BCEDB;26-30ADA EC;31-35CBECD;36-39DCEB

二.填空题

1.应激反应的主要神经内分泌改变是, 。

[答案] 蓝斑-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兴奋

2.应激原可粗略地分为、、三类。

[答案] 外环境因素机体的内在因素心理、社会环境因素

3.全身适应综合征分为、、三期。

[答案] 警觉期抵抗期衰竭期

4.应激时蓝斑-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的外周效应主要表现为血浆、浓度的迅速升高。

[答案] 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

5.HPA轴兴奋释放的中枢介质为和,特别是,它可能是应激时最核心的神经内分泌反应。

[答案] CRH ACTH CRH

6.热休克蛋白的基本结构为和。

[答案] N端的一个具ATP酶活性的高度保守序列C端的一个相对可变的基质识别序列7. 急性期反应的主要特征是。

[答案] 体内急性期反应蛋白迅速增多

8.慢性应激时引起的食欲降低可能与的分泌增加有关。

[答案] CRH

9.急性应激时GH的分泌,慢性心理应激时GH的分泌,且靶组织对出

现抵抗。

[答案] 增多减少IGF-I

10.应激时变化最明显的激素为和,两者对免疫功能主要都显示效应。

[答案] 糖皮质激素儿茶酚胺抑制

11.心血管系统在应激时的基本变化为心率,心肌收缩力,心输出量。

[答案] 增快增强增加

12.应激时泌尿功能的主要变化为尿量,尿比重,水钠排泄。[答案] 减少升高减少

13.应激性溃疡形成的最基本条件是。

[答案] 胃粘膜缺血

14.应激性溃疡形成的必要条件是。

[答案] 胃腔内H+向粘膜内反向弥散

15.应激时情绪反应的主要结构基础是。

[答案] 大脑边缘系统

三.名词解释

1.应激(stress)

[答案] 应激是指机体在受到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非特异性全身反应。

2.应激原(stressor)

[答案] 凡是能够引起应激反应的各种因素皆可称为应激原。

3.全身适应综合征(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 GAS)

[答案]GAS是对应激反应所导致各种各样的机体损害和疾病的总称。可分为警觉期、抵抗期、衰竭期三期。

4.急性期反应蛋白(acute phase protein, AP)

[答案] 应激时由于感染、炎症或组织损伤等原因可使血浆中某些蛋白质浓度迅速升高,这些蛋白质被称为急性期反应蛋白。属分泌型蛋白质。

5.热休克蛋白(heat-shock protein, HSP)

[答案] 是指由应激原诱导生成或作为细胞固有组分的一组细胞内蛋白质,主要用于帮助新生蛋白质的正确折叠、移位和受损蛋白质的修复和移除,从而在分子水平上起防御保护作用。

6.应激性溃疡(stress ulcer)

[答案] 是指病人在遭受各类重伤(包括大手术)、重病或其他应激情况下,出现胃、十二指肠粘膜的急性病变,主要表现为胃、十二指肠粘膜的糜烂、浅溃疡、渗血等,少数溃疡可较深或穿孔。

四.问答题

1.应激反应对机体是有利还是有害?为什么?

[答案要点] 在机体遇到有害因素时发生应激反应,可提高机体的准备状态,有利于机体进行战斗或逃避,有利于在变动环境中维持机体的自稳态,增强机体的适应能力。但应激原作用过强或持续时间过长,可导致机体发生疾病,甚至死亡。

2.试述全身适应综合征的概念和分期。

[答案要点] GAS是对应激反应所导致各种各样的机体损害和疾病的总称。可分为警觉期、抵抗期、衰竭期三期。

⑴警觉期:是机体保护防御机制的快速动员期,以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的兴奋为主,并伴有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增多。

⑵抵抗期:表现为以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为主的适应反应,对特定应激原的抵抗程度增强,但同时机体的防御贮备能力消耗,对其他应激原的抵抗力下降。

⑶衰竭期:表现为肾上腺皮质激素持续升高,但糖皮质激素受体的数量和亲和力下降,机体的抵抗能力耗竭,应激反应的负效应陆续出现。

3.应激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HPA)轴兴奋的基本效应有哪些?

[答案要点] ⑴中枢效应:HPA轴兴奋释放的中枢介质为CRH和ACTH,特别是CRH,它可能是应激时最核心的神经内分泌反应。CRH的功能:①刺激ACTH的分泌进而增加GC的分泌;②调控应激时的情绪行为反应,适量的CRH增多可促进适应,使机体兴奋或有愉快感;但大量的CRH的增加,特别是慢性应激时的持续增加则造成适应机制障碍,出现焦虑、抑郁、食欲性欲减退等;③促进内啡肽的释放;④促进蓝斑-交感-肾上腺素能神经元的活性。

⑵外周效应:糖皮质激素(GC)的分泌增多是应激的一个最重要的反应,对机体抵抗有害刺激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慢性应激的GC的持续增加也对机体产生不利影响。有利影响:①升高血糖;②维持循环系统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③抗炎、抗过敏。不利影响:

①抑制免疫反应;②抑制生长发育;③抑制性腺轴;④抑制甲状腺轴。

4.热休克蛋白的来源和功能有哪些?

[答案要点] 来源:应激原诱导生成,或作为细胞的结构蛋白在应激原作用下生成增加。

功能:主要用于帮助新生蛋白质的正确折叠、移位和受损蛋白质的修复或移除,可增强机体对多种应激原的耐受能力,如HSP合成的增加可使机体对热、内毒素、病毒感染、心肌缺血等多种应激原的抵抗能力增强。

5.什么是急性期反应蛋白?其生物学功能如何?

[答案要点] 应激时由于感染、炎症或组织损伤等原因可使血浆中某些蛋白质浓度迅速升高,这些蛋白质被称为急性期反应蛋白。其生物学功能为:⑴抑制蛋白酶;⑵清除异物或坏死组织;⑶抗感染、抗损伤;⑷结合、运输功能。

6.试述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机制。

[答案要点] ⑴胃粘膜缺血,这是应激性溃疡形成的最基本的条件;⑵胃腔内H+向粘膜内的反向弥散,这是应激性溃疡形成的必要条件;⑶其他:如酸中毒;胆汁返流等。

7.如何理解应激时免疫系统除受神经内分泌的调控外,又反过来参与对应激的调控?

[答案要点] 免疫系统受应激时的神经内分泌的调控(免疫细胞上有参与应激反应的大部分

激素及神经递质的受体):急性应激反应时,免疫功能增强;持续强烈的应激反应造成免疫功能抑制等。免疫系统参与对应激时神经内分泌的调控主要是通过免疫细胞产生的各种神经内分泌激素和细胞因子而发挥作用。

第七章 应激

第七章应激 复习提要 一、概述 (一)应激概念和基本特征 非特异性 防御性 反应的模式化 (二)应激原 躯体性 心理性 二、应激时的神经内分泌反应 (一)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的反应 1.反应 2.表现 3.意义 ①防御意义 提高心输出量,提高血压 改善通气,增加供氧 升高血糖,提供更多的能量 血液重新分布,保证心脑血液供应 ②不利影响 外周小血管收缩,组织微循环灌流量降低,缺血、缺氧 儿茶酚胺促进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阻碍血流,组织缺血、缺氧能量代谢增加,消耗过多能量 心肌耗氧过多 (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的反应 1.反应 2.意义 ①应激时最重要的一个反应,可以提高机体抵抗力 ②判断机体是否处在应激状态和应激程度的最常用指标 ③作为非特异性的指标可以判断病情的发展

3.作用和机制 ①通过促进蛋白质的分解和糖原异生,保持血糖高水平; ②糖皮质激素对儿茶酚胺的允许作用; ③稳定溶酶体膜; ④抗炎抗免疫 4.糖皮质激素抵抗 (三)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 1.反应 2.意义 3.胰岛素抵抗 (四)调节水盐平衡的激素 1.反应 2.机制 3.意义 (五)组织激素及细胞因子的表达和释放增多 1.组织激素 2.细胞因子 (六)其它cAMP等 (七)心理应激时神经内分泌反应的特点 三、应激时机能和代谢变化(器官和组织水平的应激) (一)应激时能源物质代谢的变化 1.特点动员增加,贮存减少。 2.表现 3.机制 4.意义 5.几个概念应激性高血糖,应激性糖尿,创伤性糖尿病,负氮平衡(二)应激时循环系统的改变 表现 机制 意义 严重后果 5.几个名词应激性心律失常、应激性心脏病 (三)应激性急性胃粘膜病变和应激性溃疡

应激性溃疡的预防

应激性溃疡的预防 应激性溃疡(stress ulcer, SU)又称为急性胃粘膜病变,是指在各种应激状态下,胃或十二指肠、食管发生的急性粘膜糜烂和溃疡。它可导致消化道出血、穿孔,并使原有病变恶化。 据文献报道在各种严重应激状态下,患者在数小时到数天(多在3~5天)内即可出现胃、十二指肠或上消化道的糜烂和/或溃疡,内镜检查显示其发生率可达75%~100%,而应激性溃疡大出血的发生率在0.1%~39%之间,平均约6%左右,一旦发生大出血其死亡率高达50%~77%[1、4、11、14],因而预防SU是抢救重症病人不可忽视的环节。本文将对应激性溃疡的病因、发病机制、预防指征、监测指标,预防措施及预防应激性溃疡与医源性肺炎、胃肠营养的关系等方面进行综述。 一、应激性溃疡的病因: 多种疾病可导致应激性溃疡的发生,其中最常见的应激源有[2、3]: 1、重症颅脑外伤(又称为Cushing溃疡) 2、严重烧伤(又称为Curling溃疡) 3、严重创伤及各种困难、复杂的大手术术后 4、全身严重感染 5、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和/或多脏器功能衰竭(MOF) 6、休克、心、肺、脑复苏术后 7、心脑血管意外 8、严重心理应激,如精神创伤、过度紧张等 二、应激性溃疡的发病机理: 近年来,许多研究证实除了部分颅脑损伤的患者确实存在胃酸分泌增多外,大多数患者发生应激性溃疡的最主要原因和最根本的条件是胃粘膜血流量(GMBF)减少、胃粘膜微循环障碍[1、5、13]。GMBF使胃粘膜保护机制损伤,攻击因子(如胃酸等)相对增强,最终导致消化道的糜烂、溃疡甚至大出血。

胃粘膜血流量(GMBF)降低,可以通过以下机制引起胃粘膜的损伤: 1、胃粘膜血管收缩,胃粘膜灌注不足引起胃粘膜上皮细胞能量代谢障碍,ATP合成障碍,粘膜内cAMP含量减少,粘膜上皮合成减慢; 2、胃粘膜缺血,HCO3-的产生与转运功能减弱,细胞内外H+浓度梯度不能维持,大量H+逆向扩散,过多的H+又因GMBF降低而不能及时带走而局部积聚,导致胃腔内酸碱平衡失调; 3、胃肠道粘膜缺血再灌注时,氧自由基产生增多,使血管通透性增强导致粘膜的水肿损伤; 4、循环障碍可导致胃肠运动紊乱,胃排空延缓,胃内容物潴留可使胃窦膨胀,刺激胃泌素分泌增加,而致胃酸分泌增加;胃十二指肠的不协调收缩使反流物清除障碍,反流入胃的胆汁酸可进一步引起粘膜的炎性反应,进一步加重胃排空延缓和胃的高分泌状态。 三、应激性溃疡的预防指征: 由于重症监护医学的发展,应激性溃疡出血(SUB)的发生率已明显降低,但一旦应激性溃疡出血(SUB)发生,其死亡率是非常高的,因此我们对高危人群应积极采取预防措施。 目前国内外[3、4、14]普遍认为具有以下高危因素一项以上的患者应采取预防措施: 1)呼吸衰竭(机械通气超过48小时) 2)凝血机制障碍 3)一年内有消化性溃疡或上消化道出血史 4)颅脑损伤,GCS评分≤10 5)烧伤面积>35% 6)器官移植,部分肝切除术 7)多发伤(创伤程度积分≥16) 8)肾功能不全 9)肝功能衰竭 10)脊髓损伤

PSTR心理应激自测表

PSTR心理应激自测表 指导语:请用15分钟时间完成这个测验,不要花费太多时间考虑,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最符合自己的答案。 总是经常有时很少从未 1.受背痛之苦 A B C D E 2.睡眠无规律且不安稳 A B C D E 3.头痛 A B C D E 4.颚部痛 A B C D E 5.如果需要等候,会感到不安 A B C D E 6.脖子痛 A B C D E 7.比多数人更容易紧张 A B C D E 8.很难入睡 A B C D E 9.感到头部发紧或痛 A B C D E 10.胃不好 A B C D E 11.对自己没有信心 A B C D E 12.对自己说话 A B C D E 13.担心财务问题 A B C D E 14.与人见面时感到窘迫 A B C D E 15.担心发生可怕的事 A B C D E 16.白天觉得累 A B C D E 17.下午感到喉咙痛,但并非感冒所致 A B C D E 18.心里不安,无法静坐 A B C D E 19.感到非常口干 A B C D E 20.心脏有毛病 A B C D E 21.觉得自己非常无用 A B C D E 22.吸烟 A B C D E 23.肚子不舒服 A B C D E 24.觉得不快乐 A B C D E 25.流汗 A B C D E 26.喝酒 A B C D E 27.很自觉 A B C D E 28.觉得自己像四分五裂了 A B C D E 29.眼睛又酸又累 A B C D E 30.腿或脚抽筋 A B C D E 31.心跳加速 A B C D E 32.怕结识人 A B C D E 33.手脚冰冷 A B C D E 34.便秘 A B C D E 35.未经医生处方乱吃药 A B C D E 36.发现自己很容易哭 A B C D E 37.消化不良 A B C D E 38.咬手指 A B C D E 39.耳朵有嗡嗡声 A B C D E

第九版病理生理学第九章应激考点剖析

第九版病理生理学第九章应激考点剖析 内容提要: 笔者以王建枝主编的病理生理学第九版教材为蓝本,结合40余年的病理生理学教学经验,编写了第九版病理生理学各章必考的考点剖析,共二十章。本章为第九章应激。本章考点剖析有重点难点、名词解释(9)、简述题(6)、填空题(3)。适用于本科及高职高专临床、口腔、医学、高护、助产等专业等学生学习病理生理学使用,也适用于临床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考试人员及研究生考试人员使用。 目录 第九章应激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应激时机体功能代谢改变及机制 第三节应激与疾病 第四节病理性应激的防治原则 重点难点 掌握:(1)应激的概念和生理病理意义(2)应激时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变化和意义(3)应激性溃疡的概念及发病机制。 熟悉:(1)应激原的概念和应激反应的分类(2)急性期反应和急性期蛋白的概念(3)应激时机体的代谢和器官功能变化。 了解:(1)应激时的其他神经内分泌反应(2)细胞应激、热休克蛋白、氧化应激的概念。 一、名词解释(9) 1、应激: 是指机体在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刺激下所出现的全身性的非特异性适应性反应称为应激或应激反应。 2、应激原: 是指引起应激反应的各种刺激因素。 3、全身适应综合征: 是指应激原持续作用于机体,应激表现为动态的连续过程,并最终导致内环境紊乱和疾病。 4、应激性溃疡: 指患者在遭受各类重伤及大手术、重病或其它应激情况下,出现胃、十二指肠粘膜的急性病变。表现为粘膜糜烂、浅表溃疡、渗血等,少数溃疡可发生穿孔。 5、急性心因性反应: 是指在急剧而强烈的心理社会应激原作用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所引起的功能性精神障碍。 6、适应障碍: 是由于长期存在的心理应激或困难处境,加上患者本人脆弱的心理特点及人格缺陷而产生的以抑郁、焦虑、烦燥等情感障碍为主,伴有社会适应不良,学习及工作能力下降,与周围接触减少等表现的一类精神障碍。 7、热休克反应: 是指生物体在热刺激或其他应激原作用下所表现出的以热休克蛋白生成增多为特征的反应,也称热应激。 8、氧化应激:

论述应激在典型情况下不同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以及预防应激的措施分析

课程名称:《家畜环境卫生与畜牧场设计》 论文题目:论述应激在在典型情况下不同发张阶段及其特点,以及预防应激的措施 学生姓名 专业 层次 批次 学号 学习中心 201 年3月6 日

目录 1前言 (1) 2猪应激综合征 (1) 3应激源及其猪应激反应的影晌 (1) 3.1 应激源 (1) 3.2 猪应激的危害 (2) 4猪应激反应的产生和发展阶段 (3) 5猪应激反应的发病机理 (4) 6应激效应的预防措施. (4) 6.1挑选抗应激猪种 (4) 6.2猪舍管理要科学合理,改善舍内环境条件 (4) 6.3合理分配饲料营养 (5) 7小结 (7) 参考文献 (7)

猪的应激反应的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1前言:在养猪过程中的应激是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要出现的问题,如重视不够将造成严重的影响,应激造成的危害既有单一的,也有综合的,且其影响是多方面的。如能针对不同的具体情况,妥善做好各项预防措施,必将大大降低应激引起的不必要的损失。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应激在典型情况下不同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以及预防应激的措施,猪应激综合征是指一些猪在应激因子的作用下,以异常高的频率发生的恶性高温综合征,是现代生产条件下常发生的一种疾病,猪死亡后肌肉常呈DFD和PSE征候,严重困扰着养猪业。本文就猪应激综合征的产生、征候及预防等几方面作了较全面的综述。 关键词:猪;应激综合征;应激源;预防;措施 2 猪应激综合征 应激是动物体受到体内外非特异的有害因子(应激原)的刺激所表现的机能障碍和防御反应,是指机体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异常刺激所产生的非特异性应答反应的总和,或者说应激是机体对向它提出任何要求所做的非特异性应答。应激反应初期,患猪肌肉和尾巴震颤,呼吸困难,皮肤红一阵白一阵,体温迅速升高,黏膜发绀。后期,肌肉显著僵硬,站立困难,眼球突出,高热,呈休克状态。应激反应最严重的,见不到任何症状就突然死亡,即所谓“突毙型综合征”。 Topel等于1968年将猪对应激敏感和产生劣质肉的综合征定名为“猪应激综合征”(Porcine Stress Syndrome,PSS),为世界所接受。猪应激综合征(Porcine Stress Syndrome,PSS),是猪受到应激刺激而出现的综合征候群,主要临床表现是肌肉紧张,由于肌糖元过量迅速酵解引发内分泌和代谢失调,出现一系列酸中毒征状,呼吸促迫,心跳加快,体温升高,严重者可致突然死亡;这种猪宰后会产生PSE 和DFD肉。 3 应激源及其猪应激反应的影晌 3.1 应激源

第七章答案

参考答案 [X 型题] 28.A B C D 29.B D 30.B D 31.A B C 32.B D 33.A C 34.A B C D 35.A C 36.A B C 37.A B C 38.B D 39.A B C 40.A B C D 41.A B C 42.A B C D 43.A B C D 44.D 45.A C 46.B D 47.D 48.A B C 49.B D 50.A B C [B 型题] 一种非特异性的变化:即诱导一些新的蛋白质的合成。与此同时某些基因的表达受到抑制,这种反应称为热休克反应。 63.急性炎症,感染,组织损伤时血浆中某些蛋白质升高,这些蛋白称为急性期蛋白,这种反应称为急性期反应。 64.由于应激(包括心理应激和躯体应激)时的防御反应(主要是神经-内 分泌反应)不适当而引起的疾病称应激性疾病,如应激性溃疡,应激性 心律失常,就是典型的例子。 65.应激是防御反应,但不适当的应激可引起疾病。如应激性溃疡。 66.应激一词的创始人,Selye 在大鼠观察到,机体受到不利的环境因素作 用时,出现一系列的非特异性的动态过程的全身性的变化,Selye 认为 这是一种适应性的变化,故称为全身适应综合症,分三期:警觉期,抵 抗期,衰竭期。 67.应激时血小板数目增多,血小板粘附能力升高。白细胞数目增多,血浆纤维蛋白原增多,由此造成血液粘度升高,引起血液流动变慢等,血液流变学变化,称为血液应激综合症。 68.在整个生物界,从原核生物到人,从植物到动物都发生。 69.C -反应蛋白是IL-1作用于肝细胞产生的急性期蛋白。这两个病人虽未查出有炎症病灶。但体内IL-1生成增多,说明有组织损伤,隐性感染或有抗原-抗体反应。病人甲数日后C -反应蛋白已测不出,说明体内损伤、炎症已消失。病人乙C -

大学生的心理应激

大学生的心理应激 摘要:本文通过介绍应激与心理应激的概念,进而认识心理应激对于个体生活特别是大学生的重要影响。文章列举了几个常见的大学生心理应激问题,简单说明了现象与产生原因,并在文末给出了本研学小组对于解决大学生心理应激问题的一些合理建议。 关键字:应激心理应激健康心理应激问题人格特质认知方式应对方式正文: 随着时代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我们这些80、90后的大学生群体,因为我们代表着社会的未来。进入大学,我们接触到了更为专业的知识,接触到了多彩多样的生活元素,认识到了五湖四海的同学,那么我们的心理状态在怎么发展呢?日常生活中,大学生遇到了哪些心理问题,又是如何反应的呢?通过对于心理应激的学习与研究,我们能够更加了解和认识大学生的心理应激。 一、应激与心理应激 所谓应激是机体在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及社会、心理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全身性非特异性适应反应,又称为应激反应。引发应激的因素我们则称作应激原。应激原是指能引起全身性适应综合症或局限性适应综合症的各种因素的总称。根据来源不同,将其分为三类: (1)外部物质环境:包括自然的和人为的两类因素。属于自然环境变化的有寒冷、酷热、潮湿、强光、雷电、气压等,可以引起冻伤、中暑等反应。属于人为因素的有大气、水、食物及射线、噪声等方面的污染等,严重时可引起疾病甚至残废。 (2)个体的内环境:内、外环境的区分是人为的。内环境的许多问题常来自于外环境,如营养缺乏、感觉剥夺、刺激过量等。机体内部各种必要物质的产生和平衡失调,如内分泌激素增加,酶和血液成分的改变,既可以是应激源,也可以是应激反应的一部分。 (3)心理社会环境:大量证据表明,心理社会因素可以引起全身性适应综合症,具有应激性。尤其,亲人的病故或意外事故常常是重大的应激源,因为在悲伤过程中往往会伴有明显的躯体症状。研究表明,在配偶死亡的这一年中,丧偶者的死亡率比同年龄其他人要高出很多。心理应激(mental stress)是指个体因认知水平、价值观念、宗教信仰、伦理道德造成的心理冲突和情绪反应。心理应激又包括情绪应激(emotion stress)和精神应激(spirit stress)。情绪应激源是引起恐惧、喜悦、焦虑、生气等感觉。例如,跳降落伞、演讲应激、考试应激。精神应激源则需要更多合理的认知过程而缺乏强烈的情绪成分。例如,Stroop颜色—词汇冲突测验、心算等。 二、心理应激的影响 适当的心理应激可以提高个体生活中的应对和适应能力,可提高注意力和工作效率,从而促使心身成长、发展和身心健康。 近期研究发现,持久、过强的紧张、焦虑、愤怒情绪,可使交感-肾上腺、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垂体-甲状腺系统活化而产生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脑血管病等;而持久、过强的失助、失望、压抑、孤独、抑郁则使副交感神经、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障碍而产生哮喘、溃疡病、皮肤病、肿瘤等。 2 如果没有应激,人们就会产生一种无聊的厌倦感,导致不健康的状态。在一般情况下,心理

应激性溃疡防止专家建议

应激性溃疡防治专家建议(20 1 5版) 柏愚李延青任旭李兆申代表应激性溃疡防治专家组 一、定义 应激性溃疡( stress ulcer,SU)是指机体在各类严重创伤、危重疾病或严重心理疾病等应激状态下,发生的急性胃肠道黏膜糜烂、溃疡等病变,严重者可并发消化道出血、甚至穿孑L,可使原有疾病的程度加重及恶化,增加病死率。因而,预防SU是救治危重症患者不可忽视的环节。SU在内镜下可表现为急性胃黏膜病变,急性糜烂性胃炎、急性出血性胃炎、消化道溃疡等。 二、发病率及预后 重症监护病房(ICU)中的危重症患者在发病后的24 h内即可发生应激相关的胃肠道黏膜损伤,发病后的1~3 d内胃镜检查发现75%—100%的危重症患者出现胃黏膜损伤,SU并发出血的发生率为1%~17%,平均为8%,SU并发穿孔的发生率约为1%,但出血、穿孔一旦发生,病死率将明显升高,可达50%~80%,为ICU患者常见死亡原因之一。最近一项研究发现急性胃黏膜病变已经是我国上消化道出血的第二常见原因纠。 三、应激源和危险因素 1.诱发SU的基础疾病称为应激源,其中最常见的应激源如下纠:(1)严重颅脑、颈脊髓外伤(又称Cushing溃疡);(2)严重烧伤,烧伤面积>30%(又称Curling溃疡);(3)严重创伤、多发伤;(4)各种困难、复杂的手术;(5)脓毒症;(6)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 (7)休克,心、肺、脑复苏后;(8)严重心理应激,如精神创伤、过度紧张等;(9)心脑血管意外等。 2.在上述应激源存在的情况下,以下危险因素会增加SU并发出血的风险:(1)机械通气超过48 h;(2)凝血机制障碍;(3)原有消化道溃疡或出血病史;(4)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合并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5)急性肾功能衰竭;(6)急性肝功能衰竭;(7)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8)器官移植等。 四、SU的发病机制 在原发病早期发生的SU,常位于胃的近端(胃底、胃体部),而在原发病的后期,SU 常位于胃的远端和十二指肠陋1。尚不清楚两者的病理生理机制是否有区别,但目前认为胃黏膜防御机能降低与胃黏膜损伤因子作用相对增强是SU发病的主要机制。 1.胃黏膜防御机能减低:在应激状态下黏膜局部发生的微循环障碍可导致胃肠道黏膜缺血,危重症患者常合并胆汁及其他毒素反流,使得黏膜屏障(碳酸氢盐)及上皮屏障功能降低。 2.胃黏膜损伤因子增强:在各种损伤因素中,胃酸的作用最为重要。在发病早期胃酸分泌增加,其他损伤因子如胃蛋白酶原等分泌增多,以及在缺血情况下可产生各类炎症介质。 3.神经内分泌失调:下丘脑、室旁核和边缘系统是对应激的整合中枢,促甲状腺索释放激素( TRH)、5一羟色胺(5-HT)、儿苯酚胺等中枢介质可能参与并介导了SU的发生。 五、SU的临床表现 (一)临床特征 1.原发病的程度越重,SU的发生率也越高,病情越加凶险,病死率越高。 2.患者常无明显的前驱症状(如上腹痛、反酸等),主要临床表现为上消化道出血(呕血或黑粪)与失血性休克的症状。对无显性出血的患者,若出现胃液或粪便潜血试验阳性、不明原因血红蛋白浓度降低≥20 g/L,应考虑有SU伴出血的可能。 3.SU发生穿孔时,可出现急腹症的症状与体征。 4.SU的发生大多集中在原发疾病发生的3~5d内,少数可发生在2周左右。

目前应对压力与应激的干预措施

目前应对压力与应激的干预措施 一.应激反应的心理应对机制 1.建造有力的社会支持系统。社会支持是指个体与社会各方面包 括亲属、朋友、同事、伙伴等个体以及家庭、单位、党团、工会等社团组织所产生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联系程度。一般认为社会支持具有减轻应激的作用,是应激作用过程中个体“可利用的外部资源”。目前,社会支持对健康的保护机制主要有两种假说,即缓冲作用假说,认为社会支持本身对健康并无直接影响,而是通过提高个体对突发事故伤害性刺激的应对能力和顺应性。从而削减应激反应,起到缓冲生活事件的作用。其次是独立作用假说,认为社会支持不一定要在心理应激存在下发挥作用,而是通过社会支持本身的作用,以缓解受灾者的情绪进而促进健康。根据后一假说,普遍改善个体的社会支持水平将有利于促进健康。例如,当人对巨大的压力要善于倾诉,向自己的家人、朋友、同事倾诉心中的苦闷,倾倒出“心理垃圾”,这样自身的压力会明显减轻,并且在倾诉的过程中可能获得帮助。必要时,可 以找心理医生。 2.培养乐观的思维方式。乐观的人与悲观的人相比更不容易得病,能够从疾病中更快地恢复过来,更加健康长寿。例如,相对于体验消极情绪的人而言,体验积极情绪的人更可能想办法来处理事情,脱离困境并且更加乐观。塞利曼格研究显示,乐观思维方式有三个特点:1?乐观思维方式将不愉快的经历归因为具体原因,而不是盲目扩大归因范围。2.乐观思维方式倾向于将问题归因为外部原因,而不是内部原因 3.乐观思维方式会假设导

致痛苦和疾病的原因是暂时的。塞利曼格认为乐观的思维方式是可以学习的,在本质上,乐观是通过培养建设性的思维方式,自我评估及行为规划习得的。培养乐观的思维方式,应该做到加强自身修养,培养自己应对各种困难的能力;建立积极的心态,不悲观、不怨天尤人;在生活和工作中善于与人沟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保持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 3.重建正确的认知策略。认知重建心理是建立在对应激源,突发灾难事故的重新评估之上。相关的救护人员提供灾难相关信息,帮助危机个体正确认识灾难,帮助个体客观、理智地面对现实,纠正错误、不合理认知。突发灾难事故发生后,受害者是否发展成创伤后应激障碍以及是否会成为慢性创伤后应激障碍与个体的认知模式有关。恐 惧、抑郁情绪可导致个体的认知功能障碍,使人失去目标,失活动能力和生活兴趣,甚至自恨和自杀。因此,现在的护理工作主要在于纠正其不合理思维,提高受害者应对生理、心理的应激能力。 4.建立有效的危机干预网络。心理危机干预网络的建立和完善是社会保障系统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受灾后的人群及时进行心理干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社会文明理念,同时也体现了救援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和成熟。目前,把心理救灾纳入救灾预警机制。完整的救援体系 包括物质支持、医疗救援、卫生防疫、心理救助等方面的内容。目前, 在各地成立精神卫生干预网络,举办学习班提高干预网络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对社区卫生人员、护理人员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的专业培训。二.应激反应的生理应对机制 1.加强锻炼,自我释放。主要是一些自我进行的正当的压力和恐惧的

第七章应激

第七章应激 学习要求: 应激是机体适应和保护机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机体在受到不同的刺激时所出现的反应各有特点,但又出现一些大体相同的、非特异性的反应模式,这就是本章要介绍的应激。通过学习,要求做到: 掌握 掌握::应激、应激原、全身适应综合征、热休克蛋白和急性期反应蛋白的概念;全身适应综合征的分期及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机制。 熟悉::应激时蓝斑-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下丘脑-熟悉 垂体-肾上腺皮质激素系统的基本效应。 第一节应激反应的基本表现 应激:机体在受到各种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非特异性全身性反应称为应激,又称应激反应。能引起应激反应的各种因素称应激原。应激原可大致分为三类:环境因素;机体的内在因素;心理和社会因素 一、应激的神经内分泌反应与全身适应综合征 机体受到应激原刺激时,主要的神经-内分泌反应为蓝斑-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强烈兴奋,使血浆中儿茶酚胺和糖皮质激素含量明显增高,并由此引起生理、生化的变化和心理、行为的变化。 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 去甲肾上腺能神经元//交感 (一)蓝斑--去甲肾上腺能神经元 (一)蓝斑 1.结构基础及在应激时的效应:该系统的基本结构为脑桥的蓝斑所含的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群、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蓝斑为该系统的中枢。应激时该系统兴奋产生中枢和外周两方面效应。 中枢效应:引起兴奋、警觉及紧张、焦虑等情绪反应。 外周效应:血浆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等儿茶酚胺的浓度迅速升高。 2.蓝斑-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对机体的影响 有利影响:兴奋心血管系统;增加肺通气;促进糖原和脂肪的分解;促进其它激素的分泌;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 不利影响:局部组织器官缺血;能量大量消耗;氧自由基生成增多。 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 (二)下丘脑 (二)下丘脑--垂体 1.结构基础及在应激时的效应 基本结构为下丘脑的室旁核、腺垂体和肾上腺皮质,室旁核为该系统的中枢

慢性应激

慢性应激,不可怠慢 2008年5·12地震发生后的几天里,有些幸存者出现了焦虑、惊恐、情绪失控、行为杂乱冲动等表现,专业上称为急性应激反应。即对于超乎寻常的意外打击,所产生的强烈心理行为表现。这种状态的起因和表现都明显,也易于得到关注和干预。而与急性应激反应相对的另外一种状态:慢性应激反应,则常常不被人重视,但其危害,有时并不亚于急性应激。 慢性应激反应,简称慢性应激。即指个体处于一种长期慢性的压力状态之中。这种压力不是某一个突发的紧急事件,而是让当事人感到无助无望的一种情境,而其结局也常常是“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有这样的一个案例发人深省。鲁西南某地的一位转业军人王某,几年前贷款开办了一家农产品加工厂。由于当地很多同类的工厂都生意兴隆,所以他最初信心满满,在事业起步的时候还被选举当上了村长,可谓春风得意。可后来由于经营不善,厂子连续亏损。近百万的贷款也血本无归。更主要的是贷款中的一部分是以其同村的两个堂兄弟的名义借贷的。这样,他不仅时时要应付银行的催款,还要不时和两个兄弟、弟媳周旋。但王村长又是个很要面子的人,尽管处于窘境,但仍强颜欢笑,只是人显得老了很多。前年秋天的一个傍晚,他应邀去朋友家喝酒。在自己门前摔了一个跟头,倒在地上就没有再起来。医生诊断为猝死。 当地人为其唏嘘不已。此时,才觉察到是长期持续的压力把他压跨的。而他平时的笑容掩盖了内心深处的很多东西。慢性应激的发生与处境以及当事人的个性均有关。如果有一个持续的恶劣的人际关系,如不良的夫妻关系、婆媳关系、亲子关系等,都有可能让人处于慢性应激当中。而当事人的如果有好面子、要强、求全的个性,而又有压抑、回避、忍耐的特点,则更容易促使慢性应激的发生。 中原地区有一位中年男子在某企业当司机,也是一位转业军人,与妻子在同一个单位。可妻子却不能洁身自好,频频红杏出墙。而与之有染的又大多是单位的同事。有时为了打麻将的一点钱,妻子都有可能与同事在单位发生不齿之事。可这位司机考虑到孩子和家庭,一味地忍让。就是被同事说到脸上,也不回应。但其内心的压力可想而知。一天出差,他上楼的时候摔倒了,抢救两个小时后仍一命归西。大家都说,他是窝囊死的。 在这位司机的心里,一定累积了很多愤怒、怨恨和委屈、悲伤等负性情绪。如果这些情绪得不到宣泄和表达,那么就会郁积在心里,长期压抑之后,对身心健康就会形成侵蚀。这些情绪能量对生命力有很大的破坏性,要么降低人的免疫功能,使人生病,如发生癌症、高血压、冠心病等身心疾病,甚至猝死;要么消耗人的心理储备,使人的生命逐渐枯萎,不堪一击。 有位妻子,与丈夫关系不佳,两个人虽然同在一个屋檐下,却分居多年,形同末路。两人又在同一个单位,但对方的一些事情,自己往往比同事知道的还晚。由于彼此几乎不说话,经济界限又很分明,装修的时候,妻子都是通过工人询问丈夫买来的一些材料、饰品的价格,让工人都觉得莫名其妙。在这样充满冷战的家庭里,数年前妻子患了乳腺癌。而象这样的身心疾病,据报道与夫妻关系恶劣有一定的关系。这个时候,家不再是一个爱的港湾,而成为了一个让人受伤的地方。 为什么在慢性应激中有的人会生病呢?因为这些人在无意识中常常过度采用“压抑”的心理防御方式来应对矛盾冲突中产生的不良情绪。过度压抑的结果就是,不仅抑制了愤怒、攻击等情绪行为反应,由于身心一体性,在压抑中,作为具有机体防御功能的免疫系统也同时被压抑了,这样有些病变就会在免疫监控削弱的时候发生。于是肿瘤、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就会悄悄降临,使当事人雪上加霜。有时甚至会发生猝死,即如上面的案例中所描述的一样。

预防名词解释

1医学模式;是人类在认识自身健康与防治疾病过程中对医学问题的整体思维方法。 1.2健康:是一种动态的身体、心理、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 1.3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又称为物质环境,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它包括各种生物因素与非生物因素,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条件。 1.4生态平衡;指生态系统中的各个生物群落的数量、结构与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相互适应、相互协调的状态。生态系统可不断通过反馈调节系统来保持其内部组成和结构的稳定性。 1.5公害病;是指由严重的环境污染引起,经过政府认定的一类地区性环境污染性疾病。 1.6人类环境:是指地球上围绕着人群的空间及其中能够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生活和发展的各种因素的总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分为物质环境与非物质环境两大类 1.7自然环境:又称为物质环境,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它包括各种生物因素与非生物因素,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条件。根据其有无人为活动污染,自然环境又可以分为原生环境和次生环境。 1.8生态系统: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由生物群落(包括微生物、动物、植物和人类等)与非生物环境(包括空气、水体、土壤等)所组成的生物环境体系。是生物圈内物质和能量循环的功能单位。 1,9食物链:是指环境中较低级别的生物体以食物形式被另~种生物体吞食,而后者又被较高级别的生物体吞食,在生物体之间构成不同营养级别的生物体逐级被吞食的生存链关系。 1.10食物网:生态系统中多条食物链交错相连.形成复杂的网络状食物关系即食物网。 1,11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为的或自然的污染原因,使得进入环境的污染因素的量或作用强度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使环境的组成与性质发生了改变,造成了生态平衡失调,并对人类健康产生了直接、间接或潜在的有害影响的现象。 1,12二次污染:是指污染物排放到环境中后,在环境中发生各种反应而转化形成的与一次污染物理化性状不同的新污染物。 1,13剂量-效应关系:指某化学物质的摄人量与其引起机体生物学效应强度之闻的关系。 1.14剂量-反应关系:指暴露于某化学污染物的群体中,暴露剂量与群体中出现某种强度的生物学效应的发生率之间的关系。 1.15化学物的联合作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学物质同时或先后进入机体并相互影所产生的综合毒性效应.称为化学物的联合作用。 1.16拮抗作用:指多种化学毒物同时存在时的毒效应小于各化学毒物单独作用时毒效应之和 1生活环境:是指人类生活活动所依存的各种外界环境要素的总和,它包括大气、水、土壤、住宅以及健康相关产品等。 2.2急性危害:当大气污染物的浓度在短期内急剧增高,使当地居民吸入大量的污染物可造成人体健康的急性损害作用。 2.3慢性危害:居民长期接触低浓度的大气化学污染物可引起各种慢性危害,还可引起免疫功能下降、变态反应,甚至可导致肿瘤与胎儿畸形等。 2.4温室效应:指地球表面大气中的CO2、CH4、N2O和CFC5等气体吸收地表发射的热辐射,使大气温度增加的现象。 2.5臭氧空洞:臭氧层能吸收太阳辐射中的大部分紫外线,是地球的保护层。近年来,由于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被广泛应用的氯氟烃和溴氟烃等物质进入大气,导致污染区臭氧层臭氧被消耗,即出现臭氧层空洞。 2.6大气卫生标准:是为了改善环境空气质量,防止生态破坏,保护人群健康,评价大气污染程度,对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大允许浓度以法律形式做出的限值规定。 2.7集中式供水:是指由水源集中取水,经集中净化的消毒后,通过输水设施输送到用户的供水方式。 1营养素;食物中所含的营养成分即营养素,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为人体需要的5大类营养素。 3.2平均需要量:指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的群体对某种营养素需要量的平均值。 3.3推荐摄入量;:等于平均需要量+2SD(标准差)。推荐摄人量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的人群中绝大多数(97%~98%)个体的需要,长期摄入这个水平,可以使组织维持适当的储备。 3.4适宜摄入量:是通过观察或实验研究获得的健康人群的某种营养索的摄入量。适宜摄入量应该能满足目标人群中几乎所有个体的需要,其主要用作个体的营养素摄入目标,同时用作限制过多摄人的标准。3.5可耐受最高摄入量:是平均每日可以摄人营养素的最高量。这个量对一般人群中几乎所有的个体都不至于引起不利健康的结果;当摄入量大于可耐受最高摄人量(UL)时,可能导致损害健康的危险性增大。UL 的主要用途是检查个体摄人量过高的可能。 3.6食品营养价值:是指某种食品所含营养素和能量满足人体营养需要的程度。 3.7膳食结构:又称为食物结构,是指消耗的食物种类及其数量的相对构成,它表示食物中各种营养素的组成关系。 3.8食品添加剂:系指为改菩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物或者天然物质。 3.9食品污染:是指食物从种植、养殖到食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及销售过程中有害物质进入食物,使食品安全性、营养性和/或感官性状发生改变的过程。 3.10食品的外援性污染:是指食品在加工、运输、储藏、销售、食用过程中,通过水、空气、人、动物、机械设备及其用具而导致的微生物污染,亦称第二次污染 .1职业性有害因素:在生产环境、生产过程或劳动过程中存在或产生的可直接危害劳动者健康或劳动能力的因素称为职业性有害因素。 4.2职业生命质量:是指劳动者对工作的感受和职业对劳动者的身心效应.如劳动者对本身职业的满意度、工作安全感等。 4.3职业健康促进:是指综合对职业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对企事业单位经营管理政策、法规、制度和组织进行卫生干预,改变不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环境条件,加强职业卫生服务等,达到促进劳动者健康,提高工作生命质量的目的。

应激性溃疡防治专家建议

应激性溃疡防治专家建议 应激性溃疡(stress ulcer,SU)是指机体在各类严重创伤、危重疾病或严重心理疾病等应激状态下发生的急性胃肠道黏膜糜烂、溃疡等病变,严重者可并发消化道出血、甚至穿孔,可使原有疾病的程度加重及恶化,增加病死率。因而,预防SU是救治危重症患者不可忽视的环节。SU在内镜下可表现为急性胃黏膜病变、急性糜烂性胃炎、急性出血性胃炎、消化道溃疡 等。 定义 应激性溃疡(stress ulcer,SU)是指机体在各类严重创伤、危重疾病或严重心理疾病等应激状态下发生的急性胃肠道黏膜糜烂、溃疡等病变,严重者可并发消化道出血、甚至穿孔,可使原有疾病的程度加重及恶化,增加病死率。因而,预防SU是救治危重症患者不可忽视的环节。SU在内镜下可表现为急性胃黏膜病变、急性糜烂性胃炎、急性出血性胃炎、消化道溃疡等。 发病率及预后 重症监护病房(ICU)中的危重症患者在发病后24 h内即可发生应激相关的胃肠道黏膜损伤,发病后1~3 d胃镜检查发现75%~100%的危重症患者出现胃黏

膜损伤,SU并发出血的发生率为1%~17%,平均为8%;SU并发穿孔的发生率约为1%。出血、穿孔一旦发生,病死率将明显升高,可达50%~80%,为ICU患者常见死亡原因之一。我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急性胃黏膜病变已经是我国上消化道出血的第二常见原因。国际多中心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ICU患者SU并发出血的发生率为4.7%,具有临床意义出血的发生率为2.8%。我国一项多中心回顾性研究显示,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在原发病后14 d内的出血比例平均为12.9%,原发病后第1天的出血比例为6.8%,第7天的出血比例为11.3%,平均的出血时间为原发病后3 d。 应激源和危险因素 1.诱发SU的基础疾病称为应激源,其中最常见的应激源如下: (1) 严重颅脑、颈脊髓外伤(又称Cushing溃疡); (2) 严重烧伤,烧伤面积>30%(又称Curling溃疡); (3) 严重创伤、多发伤; (4) 各种困难、复杂的手术; (5) 脓毒症; (6) 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 (7) 休克,心、肺、脑复苏后; (8) 严重心理应激,如精神创伤等;

猪的应激反应的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猪的应激反应的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摘要:猪应激综合征是指一些猪在应激因子的作用下,以异常高的频率发生的恶性高温综合征,是现代生产条件下常发生的一种疾病,猪死亡后肌肉常呈D FD和PSE征候,严重困扰着养猪业。本文就猪应激综合征的产生、征候及预防等几方面作了较全面的综述。 关键词:猪;应激综合征;应激源;预防;措施 在养猪过程中的应激是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要出现的问题,如重视不够将造成严重的影响,应激造成的危害既有单一的,也有综合的,且其影响是多方面的。如能针对不同的具体情况,妥善做好各项预防措施,必将大大降低应激引起的不必要的损失。 1 猪应激综合征 应激是动物体受到体内外非特异的有害因子(应激原)的刺激所表现的机能 障碍和防御反应,是指机体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异常刺激所产生的非特异性应答反应的总和,或者说应激是机体对向它提出任何要求所做的非特异性应答。应激反应初期,患猪肌肉和尾巴震颤,呼吸困难,皮肤红一阵白一阵,体温迅速升高,黏膜发绀。后期,肌肉显著僵硬,站立困难,眼球突出,高热,呈休克状态。应激反应最严重的,见不到任何症状就突然死亡,即所谓“突毙型综合征”。 Topel等于1968年将猪对应激敏感和产生劣质肉的综合征定名为“猪应激综合征”(Porcine Stress Syndrome,PSS),为世界所接受。猪应激综合征(Po rcine Stress Syndrome,PSS),是猪受到应激刺激而出现的综合征候群,主要临床表现是肌肉紧张,由于肌糖元过量迅速酵解引发内分泌和代谢失调,出现一系列酸中毒征状,呼吸促迫,心跳加快,体温升高,严重者可致突然死亡;这种猪宰后会产生PSE和DFD肉。 2 应激源及其猪应激反应的影晌

体育心理学题库第七章

第七章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 一、填空题(将正确的答案填入空格) 1.心理健康强调个体内部的协调及其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它是指在智力正常的基础上所形成良好的心里个性特质和稳定的情绪,它是一种能够有效处理内外关系的良好状态。 2.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体育锻炼对情绪、人格和认知功能的影响。 3.研究体育运动对智力的影响之所以有较大的难度,其主要原因是无法排除研究中的干扰因素,因而也就无法得出智力的变化就是由于体育运动而引起的结论。 4.关于体育锻炼与情绪关系的问题,是锻炼心理学领域中研究最多、内容最丰富、方法最成熟的热点话题。 5. 体育锻炼对情绪影响的最早理论研究是詹姆斯和朗格提出的情绪学说。 6.著名的情绪心理学家坎农将其的理论归纳为刺激情境-身体反应-情绪体验。 7.以特殊的锻炼方式影响人类情绪的首次尝试,是雅各布森提出用渐进性放松法来干预焦虑情绪。 8.列出与焦虑有关的三个心理生理指标:血压、心率、皮肤电。 9.列出与健康体能有关的三个指标:心肺耐力、柔韧性、肌肉耐力。 10.体育锻炼影响心理健康的生理学假说有:氨基酸神经递质假说、单胺类神经递质假说、脑内神经肽假说、心血管健康假说。 11.体育锻炼影响心理健康的心理学假说有:心境状态改善假说、注意力分散假说、认知行为假说、社会交互作用假说心理控制感假说、运动愉快感假说。

12. 注意力分散假说认为:通过体育锻炼可以使人分散对当前的忧虑和挫折的注意力,使消极情感得以发泄,使紧张情绪得到松弛,并趋向稳定。 13. 20世纪70年代,人格与运动关系的研究大多是从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两个方面来进行研究 14.影响人们参加体育锻炼的个人因素有:个人统计学变量、个体生理状况、个人行为、个人心理特征和状态。 15.影响人们参加体育锻炼的环境因素有:物理环境、社会环境、体育活动特征。 16.关于锻炼行为的理论主要有:健康信息理论、合理行为理论与计划行为理论、社会认知理论、控制理论、跨理论模型。 17.跨理论模型分为5个不同阶段:前意向阶段、思考阶段、准备阶段、行动阶段、保持阶段。 18、人们行为改变的过程包括:一是认知过程,它在阶段变化的早期比较重要;二是行为过程,它主要应用于阶段变化的后期。 19.根据HBM模型的观点,人们一般不会主动进行体育锻炼,除非他们具备了一定水平的锻炼动机和锻炼意识,或自己有潜在的健康问题,或明白了进行体育锻炼的好处并且感到完成运动并不困难。 20.合理行为理论指出,行为由行为意向来决定,行为意向又由行为态度和主体规范来决定。 21.目前采用的锻炼干预手段主要有四种:一对一的方式、小群体干预、社区范围的活动、政策干预。 22.常用的一对一干预和小群体干预的策略有:情境安排、积极反馈、 目标设置、决策评定、社会支持。23、最早采用心理测量方法评定锻炼成瘾行为的学者是卡尔马克和马腾

生理和心理应激反应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及保护措施

?综述? 生理和心理应激反应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及保护措施 靳杭红,潘兴华 [摘要]各种生理和心理性的伤害刺激均可引起神经、内分泌、免疫和代谢紊乱等全身性应激反应,严重或长期的应激反应可导致免疫功能抑制,诱发感染、肿瘤等疾病。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之间在细胞和分子水平存在精确的相互调节关系,神经、内分泌系统通过各种递质和激素影响免疫细胞的活性和功能,而免疫细胞的各种变化也可通过各种细胞因子因子等对神经、内分泌系统产生调控,他们之间还存在共同的信号调控机制。针对应激诱导免疫抑制的发生机制,采取去除应激源、降低应激反应强度、心理治疗和行为训练、免疫调节药物治疗和营养支持等措施可有效防治应激反应诱导的免疫功能抑制。 [关键词]应激反应;神经内分泌;免疫抑制;调节措施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81-5122(2007)07-0591-04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str ess on immunity function and ther a2py measur es JIN Hang2hong,PA N Xing2hua.Depa rtment of Out2patient,Kunming General Hospital,Chendu Military District of PLA,Kunming650032,China [Abstr act]Different kinds of psych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stress on human results in neural system, endocrine,immunity,metabolism and other systemic disorders.Severe or continuative stress can induce inhibition of immunity function and this may be one cause of the development of infect disease,tumor and other diseases. Between neural system,endocrine and immunity system there are correlation of regulating each other on cell and molecules of signal transmit level.Neural system and endocrine effect the function and activity of immunity by produce neuropeptide,neurotransmitter and hormone and immunity system also regulate the function of neural and endocrine by secreting different cytokine.There are common signal molecule regulating mechanism among neural, endocrine,immunity system on their biological activity.Based on the systematic reaction of the immunity suppres2sion,taking the complex measures of moving out stress stimulation,reducing the stress react level,psycho2therapy, behavior training,immunity therapy and nutrition support therapy are effective measures to prevent and treat the immunity inhibition after stress. [K ey words]stress reaction;neuro2endocrine;immunity inhibition;regulating measure 应激反应是由各种伤害性刺激引起的一系列非特异的定型反应,表现为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系(HPA ax2is)及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的兴奋,并伴有众多组织和器官的功能变化。应激反应实际是机体的一种非特异性防御性反应或自我保护机制,合适的应激反应对动员机体的神经、内分泌和代谢功能等力量和对抗各种刺激对机体的伤害有积极意义,它是机体整体调节、反馈、适应、保护、防病、抗病机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过强或长期的生理(如闪光、强声、高温、冰冻、电击、震荡等)和心理(如孤独、忧伤、权力欲望、考试、工作和生活压力等)应激,均可导致以交感-肾上腺髓质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兴奋为主的神经、内分泌、免疫反应及一系列的呼吸、循环、运动、消化、泌尿、生殖、神经、肌肉系统之功能代谢改变等躯体功能性不适应症状,如: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肌肉紧张、胃肠松弛、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升高,血糖与游离脂肪酸升高,肾上腺皮质激素与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分解代谢加快、负氮平 作者单位:650032云南昆明,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门诊部衡,血浆中某些蛋白质的浓度升高等[2]。另一方面还可表现为持续的各种类型的神经官能症,出现睡眠障碍、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工作效率下降、易疲劳、慢性疼痛、情绪不稳、易激惹,有抑郁、焦虑、恐惧心境,出现强迫观念、疑病观念等[3]。应激反应对机体的影响不仅取决于外因刺激的种类、强度、持续时间,还受个体心理因素的影响。构成应激性刺激的内外环境因素,可分为躯体性为主、以心理性为主及混合型三类刺激源,但机体对各种刺激诱发的应激反应机制具有相似性,均涉及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等系统性全身性反应,而且体内各系统之间有相互影响、相互调控。强烈或持续的神经、内分泌、免疫反应的严重后果之一是使机体的免疫调控失衡,细胞免疫功能下降,体液免疫反应功能不足等系统性功能变化,结果是容易诱发感染性疾病和肿瘤等。 1应激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传统认为,免疫系统是一个调节精细、相对独立的网络系统。近半个世纪以来,大量的实验研究报道认为,体内各系统之间也存在相互调控的关系,特别是在应激反应情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