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诗”加腰修改
- 格式:ppt
- 大小:1.17 MB
- 文档页数:16
认真阅读课文,并回答问题 1、出现了哪些人物? 2、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一件什么事? 3、本文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什么?1、课文讲述了传说有一天苏小妹、苏东坡和黄山谷三人讨论诗句,苏小妹提出给诗加“腰”。
苏东坡和黄山谷的回答虽然还算可以,但却没有苏小妹回答得那么完美、详细。
2、表达了诗中自有诗趣的道理,展现出苏小妹是个有才识的人。
右图为苏小妹: 1 . 小时候,爸爸教我一字一句地朗诵唐诗,还说,你长大了就能懂得读诗的妙处。
我问爸爸什么叫“妙处”,爸爸笑而不答。
不过,读诗的时候,纱窗外的萤火虫正提着灯笼跳舞,风吹竹叶沙沙伴唱,还有草丛中的牛蛙沙着嗓子呱呱地叫,把爸爸的呤哦声衬托得很“古典”。
2 . 我读诗一定始于某一个秋天,因为《子夜吴歌??秋歌》是我会背诵的第一首唐诗。
“长安一片月,迈出户捣衣声”,我问爸爸“捣衣”是什么意思,爸爸说,隔壁林家阿婆不是蹲在河边大石块上用棒子打衣服吗?这样,衣服可以洗得干净些,这就是“捣衣”。
哦,懂了。
子夜吴歌??秋歌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我就这样一首首读了下来,读了很多描写秋天的古诗。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哦,这首诗我懂得。
我家屋后有山,山上有树,每逢深秋雨后,看月光在树间空穿行,听山泉在岩石间流淌。
这诗句中的意境就隐隐地浮现出来了。
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近种篱边菊,秋天未著花。
”这两句我也懂得,只是我并不喜欢菊花的长相,它们的花瓣为什么这样整齐呆板呢?纸剪出来的似的。
谢了的花梗子又黏又滑,还有一种难闻的怪味。
读到“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就是一幅清淡的水墨画了,秋风送远了帆影――跟好朋友分别,心里是多么难舍啊!文中“我”是如何看着两首诗的?张籍有一首《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综合实践课—编辑诗集》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课时总第()课时课题综合实践课 -- 编辑诗集教学目标 1、学习、《给诗加“腰”》、《诗中的“秋”》,学习欣赏诗歌和读诗的方法。
2、积累关于秋天的诗歌,课堂交流。
3、小组合作编辑诗集,并加入鉴赏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欣赏诗歌和读诗的方法。
2、能通过学习,自己独立编辑诗歌。
3、通过学习与锻炼,能自己独立积累与编辑诗歌。
教学时间一课时课前准备资料收集、课件制作教学过程自我批注一、学习两篇课文 1、学习《给诗加“腰”》,谈谈自己的感受,小组交流自己收集的诗歌故事。
2、读读《诗中的“秋”》,交流体会,还可以交流自己读诗的方法。
二、导入活动,交流设想今天,我们大家把前几天收集起来的关于秋天的诗歌给展示出来,汇报我们的成果。
1、小组交流,每位同学拿出自己收集的关于秋天的诗歌,并告诉大家这句诗的出处、作者、以及诗歌的含义。
2、大家拿出准备好的 5 张 32K 纸,把你收集的诗歌现场书写一遍,并在诗歌后面写上你觉得自己对这诗歌的理解。
3、小组长收集各成员诗歌,准备装订成集。
三、小组合作,编辑诗集 1、关于栏目内容教学反思封面:诗集名称、作者姓名等。
附页:请老师或同学写序。
目录:书写诗歌名称、收集人、页码。
2、关于分工注意提高效率,在每个时段每个同学都要有事情做。
可以一人或几人做一个栏目。
3、大家开始编写诗集,教师巡回辅导。
四、交流展示,欣赏成果 1.请小组上台展示他们的诗集并作介绍,师生予以点评。
2.把诗集挂在读书角,方便大家翻阅。
五、小结延续,提醒准备 1.经过今天的合作遍诗集,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谈感受,教师给予鼓励。
) 2.课外同学们还可以把自己收集到的诗歌和自己写的诗编辑成一本诗集,拿到班上来交流,供大家学习。
课文《给诗加腰》教学反思课文《给诗加腰》教学反思范文《给诗加“腰”》的阅读材料让我们学习了诗人用词的精妙,读这样的故事让我们不禁想到王安石的“绿”和贾岛的“推敲”故事,感受着诗眼的诞生过程。
在学习过程中,揣摩着如何欣赏名家诗篇,我觉得首先要明白这首诗是描写什么的,是状物、写景、还是咏物记人;接下来,就要逐字逐句地分析、理解其中的含意;最后,体会诗人在诗中要抒发的`情感。
《诗中的“秋”》告诉我们读诗有些好办法:①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意境;②从诗句中展开想象;③不同的诗加以比较。
例如,在读李白的《古朗月行》时可以用边想象画面边感受意境的方法去体会“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的美妙描写,可以用已学过的中国地形西高东低的知识来理解“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样的句子,还可以用对比的手法来读高适的《别董大》和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体会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情感等等,运用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走近诗人,理解他们的思想感情,这样,读了李清照《如梦令》,就能体会到诗人对自己“红颜易老”的哀叹含蓄;读了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就能知道什么叫亡国之痛了,也能想到苏轼《赤壁怀古》的一腔豪情。
“与诗同行”活动虽暂告一段落,但我觉得徜徉在诗歌海洋里的感觉,真是太奇妙了!如果把诗歌比作海洋,我们只得到了沧海的一滴水;如果把诗歌比作花园,我们得到的仅仅是百花中的一朵小花。
我还得继续在诗的海洋里遨游,尽情地享受诗歌无穷的魅力。
活动展示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1)当一回小诗人“同学们,我们要想对古诗有更多的了解,还需要更多的时间,下更大的功夫。
《诗论》中写道‘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努力吧同学们,更好的诗歌也许会在你的笔下产生!”假如作者:黄清和假如我是一只小鸟在蔚蓝的天空中自由的飞翔快乐地唱响悦耳的赞歌假如我是一朵春天的小花我会释放出迷人的芳香送给世界送给人们送给辛勤的蜜蜂、蝴蝶假如我是一条小溪我要滋润万物让禾苗吮吸我甘甜的乳汁让花朵绽放艳丽的色彩假如我是一片从林我要遮住火辣辣的太阳让人们在树阴下乘凉让小鸟在树上筑巢让蚂蚁在树下安家让……。
给诗加“腰” 一、读课文,入情入境。 1、指名背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导语设计,在这首诗中有一句深入人心的名句,你们知道是哪一句吗?(春风又绿江南岸)因为什么?说说“绿”字好在哪里? 是呀,古人写诗用字是如此讲究,一个字就能让一句诗活起来,一个字让一句诗传诵千古。真是“吟成诗一句,捻断千根须”。今天我们来学习“给诗加‘腰’”,感受一下古人是如何做到“语不惊人死不休的”。
二、读课文,弄懂故事内容,明白诗“腰”在哪里 小组合作目标:①自由读课文,说说故事内容。②结合苏小妹的评价组内讨论一下个人加的诗“腰”。 1、自由读课文,说说故事内容。 2、品悟三人加的诗“腰”。 出示课件:轻风细柳,淡月梅花。 苏东坡: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 黄山谷: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 苏小妹: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借助苏小妹的评价进行品味) 3、归纳加“腰”的要求。 ①“腰”要符合全句的情感。美的事物要用能表现美的腰 ②“腰”要能形象。如文中的拟人化的手法 ③“腰”要传神。如“扶”的柔弱能很好的展现柳的美。 三、找佳句,赏名诗 一首好诗就像一杯好茶,善于朗读诗歌的人,就像功夫老到的泡茶师傅,能把茶的香气散发出来,而真正喝茶的高手是既懂得泡茶,又懂得品茶。今天我们要学着怎么品茶。 预设1:师朗诵《春夜喜雨》 ,生听并找出佳句好字。 课件出示: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一个“好”字,表达了诗人对春雨的赞美。春天是植物萌发、生长的季节,正需雨,它就下起来了。诗人用拟人手法,盛赞春雨善解人意,似乎懂得人们的心愿一般。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它伴随着和煦的春风,趁着夜色悄悄地飘洒大地,绵绵密密,无声无息地滋润着万物。“潜”说明了春雨悄悄地来到了大地。 导语:同学们,在学习诗歌的时候都知道,古人写诗用字非常讲究,今天我们学习,《苏小妹给诗加腰》感受诗人如何做到“语不惊人死不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