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五十载 浇灌满园春
- 格式:doc
- 大小:100.00 KB
- 文档页数:4
二十年心血浇灌一片绿
张芳;张杰
【期刊名称】《湖南林业》
【年(卷),期】2007(000)003
【摘要】在麻阳苗族自治县的最西南边,有一座连绵起伏、雄伟壮观的西晃山,山腰上有一大片大片郁郁葱葱的树林,其中有67公顷就是造林大户张应保、潘丽华夫妇20多年心血的结晶。
【总页数】1页(P17)
【作者】张芳;张杰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6.2
【相关文献】
1.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唐山市中心血站站长高仕卿:用心血浇灌生命的春天[J],
2.二十年浇灌之花朵——珠海赛车&珠海国际赛车场二十周年专访 [J], 李能彬;
3.育出的一片"绿",是心中的一片情——访重庆学海种苗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J], 陈静
4.洒下一片绿照亮一片城——国电永福发电有限公司节能减排侧记 [J],
5.洒下一片绿照亮一片城——国电永福发电有限公司节能减排侧记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校庆诗歌》
春华秋实五十年,
辛勤耕耘,细心浇灌,
播种一畦又一畦绿色的希望.
春华秋实五十年,
桃李满枝,硕果飘香,
收获一个又一个人生的璀璨.
五十年,
一步一个坚实的脚印,
都镌刻着美丽温馨的力量.
五十年,
一年一层喜人的发展,
都酝酿成如诗如画的辉煌.
五十年,
在漫漫的历史长卷,
时间,只能算是不经意的短暂.
五十年,
在秀丽的浦江大地,
母校,是横扫愚昧和落后阴影的阳光. 五十年,
风风雨雨,
薪火传承,
奏响艰难创业中激昂的乐章.
五十年,
日日夜夜,
继往开来,
谱写锐意改革里骄人的辉煌.
啊,上海电大,
今天,是您五十周年的华诞,
今天,湛蓝的天空写满了温馨的阳光,
今天,靓丽的校园流溢着喜悦的馨香.
今天,四方学子欢聚一堂,
今天,各地来宾送来吉祥.
让我们一起呈上我们的祝愿.
祝您雄姿英发,日日荣昌.
祝您康健如愿,年年辉煌.
2、《百年贵大百年辉煌》
一百年,那是奋斗书写的一百年
一百年,那是风雨兼程的一百年
一百年,那是光辉历史的一百年
一百年,那是翻天覆地的一百年
一百年,多么悠久的历史
一百年,多么伟大的业绩
走过百年,辛勤耕耘,开启蒙昧心灵
走过百年,桃李芬芳,绽放生命辉煌
走过百年,胜名远扬,播种绿色希望
走过百年,开拓创新,拨亮智慧之光
贵大,在您百年华诞之际
请让我道一声,生日快乐!。
五十载辛勤路,风雨兼程岁月歌。
耕耘岁月几多梦,披星戴月不停梭。
春华秋实映晴空,汗洒田间换新容。
五十年间耕读路,一季一季换新装。
晨曦初照照心田,朝露晶莹挂枝头。
挥汗如雨洒汗水,收获季节笑声留。
岁月悠悠水东流,风雨同舟渡江舟。
五十年间情意浓,同心协力筑长城。
稻花香里说丰年,麦浪滚滚泛金波。
勤劳双手绘蓝图,五十年间谱新歌。
风雨无阻心向党,矢志不渝跟党走。
为国家富强献力量,为人民幸福谋福祉。
春华秋实映晴空,岁月沧桑换新容。
五十年间耕耘路,一季一季换新装。
霜染鬓发映朝霞,步履蹒跚仍向前。
五十年间风雨路,心志如磐情意浓。
勤劳双手绘蓝图,勇攀高峰展宏图。
五十年间奋斗史,铸就辉煌共荣光。
汗水洒满大地间,稻谷金黄丰收年。
五十年间春华秋,笑对沧桑岁月长。
岁月如歌歌如梦,五十载辛勤路。
春华秋实映晴空,心路历程谱新篇。
五十年间风雨兼,同舟共济渡难关。
峥嵘岁月映辉煌,携手共进谱华章。
春回大地万物新,五十年间岁月深。
披星戴月不停歇,为家为国献青春。
耕耘岁月几多梦,汗水浇灌收获丰。
五十年间春华秋,岁月如歌歌如梦。
携手共筑中国梦,五十年间情意浓。
同心协力筑长城,共谱辉煌新时代。
风雨同舟渡江舟,五十年间情意浓。
同甘共苦心相连,共度难关创辉煌。
岁月悠悠水东流,五十年间风雨兼。
携手共进筑梦想,为家为国献青春。
春华秋实映晴空,五十年间谱新篇。
勤劳双手绘蓝图,为家为国献忠诚。
汗水洒满大地间,五十年间岁月长。
披星戴月不停歇,共筑辉煌新时代。
五十载辛勤路,岁月如歌歌如梦。
春华秋实映晴空,心路历程谱新篇。
五十年间风雨兼,同舟共济渡难关。
峥嵘岁月映辉煌,携手共进谱华章。
携手共筑中国梦,五十年间情意浓。
同心协力筑长城,共谱辉煌新时代。
五十年间耕耘路,一季一季换新装。
披星戴月不停歇,为家为国献青春。
汗水洒满大地间,五十年间岁月长。
春华秋实映晴空,岁月如歌歌如梦。
五十载辛勤路,风雨兼程岁月歌。
为国家富强献力量,为人民幸福谋福祉。
岁月悠悠水东流,五十年间风雨兼。
五十载风雨兼程路,岁月如歌忆往昔。
青春献与企业兴衰事,白发丛中生华发。
初入职场青涩貌,脚踏实地学无涯。
严师指路心向往,求知若渴勇攀爬。
挥洒汗水筑基业,风雨同舟共进退。
历经磨难见真金,共度难关显豪迈。
岁月如梭人易老,时光荏苒情更深。
同事携手同行路,友谊长存似酒醇。
今朝功成名就日,回首来路感慨生。
奋斗拼搏结硕果,喜看今朝谱新篇。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春华秋实满园香,硕果累累映日辉。
不忘初心使命重,砥砺前行路更长。
矢志不渝报国志,勇担时代新担当。
企业兴衰国运昌,砥砺前行谱华章。
五十载沧桑巨变,砥砺前行新时代。
丹心铸就辉煌业,满载荣誉归故里。
感恩岁月磨砺情,笑对人生无悔意。
江山代有才人出,薪火相传继往开。
不忘初心谋发展,砥砺前行谱新篇。
壮志凌云豪情在,砥砺前行新时代。
五十载风雨兼程路,共筑辉煌新时代。
回首往昔,岁月如歌,青春献与企业,历经风雨,共度春秋。
五十载风雨兼程,岁月如梭,时光荏苒,不禁感慨万千。
在此,以一首七律,抒发我参加工作五十年的感言。
初入职场,青涩少年,怀揣梦想,脚踏实地,勇攀知识高峰。
严师指路,同伴互助,求知若渴,砥砺前行。
在企业的沃土上,我播下了希望的种子,辛勤耕耘,终于收获了硕果累累。
岁月如梭,时光荏苒,转眼间,五十载春秋已过。
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我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历经磨难,共度难关。
回首往事,感慨万千,那一段段拼搏的岁月,犹如一幅幅画卷,历历在目。
五十载风雨兼程,五十载砥砺前行。
在这漫长的征程中,我见证了企业的兴衰,经历了时代的变迁。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国有企业到民营企业,我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我,也在这变革的浪潮中,不断成长,不断进步。
今朝功成名就日,回首来路感慨生。
五十载春秋,我从一个青涩少年,成长为一名经验丰富的企业人。
在这五十年的职业生涯中,我不仅为企业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也为自己的成长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五十载沧桑巨变,五十载砥砺前行。
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新时代,我将继续保持初心,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园丁颂诗歌:中国诗词园丁颂诗歌话题:园丁颂诗歌知识分子民族文化新文化东方文化园绝句世博放歌盛赞上海世博会金一初黄浦江边世博城,环球科技向天横。
民心盛会星辰动,天下安居山水清。
灿若明珠辉贝阙,飘然霓舞庆洲盟。
百年激荡中华梦,圆了龙人一往情。
赞中国馆之清明上河图叶序梅时光隧道越千年,北宋汴梁现眼前。
岸上踏青人接踵,河中商客舫梭穿。
车轿行进长街闹,驼马铃声热卖喧。
图画写真如梦境,满城春色似诗篇。
世博感怀单忠桃世博名声扬五洲,汇邀百国共谋筹。
斗奇争艳高科技,美好人生梦幻游。
吟上海世博会蔡圣波(一)旌旗万国舞长空,场馆巍峨气势雄。
人涌浦江如浪滚,千秋盛举五洲崇。
(二)万国珍奇世博花,峥嵘万象望无涯。
琳琅满目多新颖,五彩缤纷羞彩霞。
金缕曲·上海世界博览会开幕①高卓万国衣冠盛。
夏初临、风云际会,环球同庆。
天下人文新生态,荟蔚申城丽景。
观世界、天胜物竞。
造化无穷由智慧,喜推新、出异惊神圣。
文教溥,科技挺。
百年踔厉风骚领。
美中华、皇皇古国,文明早称。
四大传承光今古②,探索与时俱进。
广交谊、和平诚敬。
共创人间真善美,更保全、城市佳环境。
赞博览,献觞咏。
①上海世界博览会于2010年5月1日开幕至10月31日闭幕,有20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
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②“四大”指四大发明:指南针、火药、纸和印刷术。
临江仙·贺上海世博会开幕蒋樟炎璀璨华灯流溢彩,焰花灿烂腾空。
舞台表演气氛浓。
普天同喜庆,举世意交融。
车水马龙人汇聚,馆厅气势恢宏。
文明古国现昌隆。
百年圆好梦,盛誉遍寰中。
世博会开幕有感(古风)王星火世博盛会在上海,政界巨商潮涌来。
群英荟萃显神通,技艺歌唱跃舞台。
黄浦江畔不夜城,璀璨焰花满天开。
崛起中华多奇志,河山无处不光彩。
纪念缅怀中秋缅怀毛主席杜永清中秋皓月照当空,户户团圆举酒杯。
嚼蜜缅怀毛主席,鲜花一束献灵台。
缅怀刘少奇杜永清擎天大树遭风狂,祸似汪洋性命丧。
遮月乌云驱散尽,今昭冤雪复流芳。
校庆演讲稿:五十载风雨兼程的校园岁月:大家好!今天是我们学校50周年校庆,作为一名学生代表,非常荣幸能在这里发表演讲,为我们的母校献上祝福和感恩之情。
五十年前,我们的母校在这片热土上崛起,承载着时代的使命和人民的希望。
那是一个物质匮乏、知识匮乏的时代,但那时的人们仍不屈不挠地在脚下这片土地上努力学习和工作,千辛万苦,终于将这所学校建设起来。
那些勤勉、拼搏,为五十年之后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今天我们追求科学、尊重人文、创新实践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回顾发展历程,我们学校在过去的五十年里不断创新,为社会注入不竭的正能量,赢得了良好声誉。
五十年来,母校一次次教育我们:只要付出,就会有收获。
只要追求,就能有所成就。
你看,母校的学子们五十年来不断塑造个人人格,创造梦想余景,为祖国富强量力而行,为人类文明进步敬献智慧和力量。
五十年风雨兼程,我们的母校走过了荆棘丛生的道路,却依然开创了一段辉煌的历史。
我们的母校是一座山,这座山拥有高峰,这些高峰是学术高峰、科研高峰、全球化高峰,并且这些高峰都是在过去的五十年里建立的。
我们的母校是一艘大船,这艘大船承载着无数的青年学子们,在鲜花和掌声中穿过了暗礁和狂风,一路向前。
时光印刻着岁月,有着母校五十年的沧桑和辉煌;成长轨迹上,有母校五十年的角色转换和生命历程。
五十载风雨兼程的校园岁月虽然回忆已像枯萎的花朵捧在手里,但母校熙熙攘攘的校园上,依然洋溢着教育活力和人文温情。
母校的徽标上有学术、文化、创新、人文等的符号,在母校的历程中,母校不断注入着新鲜血液,不断突破发展中的新难题。
回顾母校五十年的岁月,有着名师辈出的企业家和创新者,母亲们的辛勤付出成就了一个个优秀的母校学子,在各行各业担任着重要的职位,为祖国的发展付出着良好的贡献。
50年的岁月沧桑换代,给母校的发展带来的是期望和挑战,母亲们一直在努力,想方设法地让母校站在时代的前沿,让母校恢复人文的温馨和传统的尊重。
回首过去,展望未来,五十载风雨兼程的校园岁月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们需要一份奋斗和拼搏的青春精神,我们需要一份敬畏和敬重的传统文化,我们需要一份坚定的自信和昂扬的斗志。
风雨兼程五十载繁花似锦万木春--讷河市拉哈一中建校五十
年掠影
董悦今
【期刊名称】《活力》
【年(卷),期】2006(000)11X
【摘要】光阴荏苒,岁月如梭。
讷河市拉哈一中这所三江口畔的璀璨明珠,在超常规跨越式发展进程中,走过了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
【总页数】3页(P21-22,26)
【作者】董悦今
【作者单位】《活力》编辑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99.277.1
【相关文献】
1.四十年风雨兼程四十年春华秋实--在林芝地区八一中学建校40周年庆典上的致辞 [J], 扎西桑珠
2.风雨兼程六十载继往开来铸辉煌——在拉萨市第一小学建校60周年庆典上的致辞 [J], 刘群英
3.风雨兼程六十载继往开来铸辉煌——热烈祝贺右江民族医学院建校60周年 [J], 邓砚;姚金光
4.五十载风雨兼程,半世纪铸就辉煌——沙洋师专建校五十年回望 [J], 易秀龙
5.风雨兼程二十载一路创新一路歌——内蒙古丰垦种业有限责任公司20周年庆典暨第十一届草原玉米节掠影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建院50周年祝福语
1.五十载春秋,铸就辉煌篇章。
祝福贵院五十周年庆典,愿事业再
创辉煌,前程似锦!
2.五十年风雨兼程,贵院已发展成为业界翘楚。
感谢贵院为国家和
人民做出的贡献,祝愿未来更加美好!
3.五十载砥砺前行,贵院硕果累累。
祝贺贵院五十周年庆典,愿继
续为国家繁荣和人民幸福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4.贵院五十载,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社会发展做出了卓
越贡献。
祝愿贵院未来更加繁荣昌盛!
5.五十年砥砺前行,贵院已成为行业的领军者。
祝福贵院五十周年
庆典,愿继续引领行业潮流,再创辉煌!
6.五十载春秋,贵院不断探索、创新、发展。
祝贺贵院五十周年庆
典,愿继续保持创新精神,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7.五十年风雨同舟,贵院与国家、人民共成长。
祝贺贵院五十周年
庆典,愿未来的日子里再创辉煌!
8.五十载春华秋实,贵院硕果累累。
祝福贵院五十周年庆典,愿继
续保持优良传统,为国家繁荣和人民幸福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五十载风雨兼程,岁月如歌未曾停。
人生半世纪回首,感慨万千心中生。
幼时稚嫩无忧虑,童年时光笑盈盈。
追逐蝴蝶戏水间,欢声笑语绕梁鸣。
少年壮志凌云志,奋发图强志未移。
寒窗苦读数十载,笔耕不辍终有成。
青春岁月如梦影,花开花落似流水。
情窦初开羞涩态,初恋甜蜜入心扉。
时光荏苒人事变,半生沧桑砥砺行。
事业有成家和睦,儿女承欢膝下情。
五十岁,人生新起点,感悟岁月真谛深。
历经风雨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勇攀登。
回首往昔心感慨,青春不再梦难寻。
岁月如歌歌未老,往事如烟烟不散。
世间繁华皆过客,唯有真情永相随。
珍惜当下把握时,笑对人生笑对天。
五十岁,岁月催人老,健康长寿是福报。
关爱家人与朋友,共度人生夕阳红。
青春不再怕时光,笑看风云任我行。
历经磨难终有成,五十岁,人生新篇章。
珍惜岁月莫等闲,把握时光笑开颜。
人生如梦梦如幻,五十岁,回首人生半世纪。
往事如烟随风散,珍惜今朝共欢颜。
五十岁,人生新起点,砥砺前行永向前。
岁月如歌歌未老,五十岁,感悟人生真谛。
风雨兼程不言弃,砥砺前行永向前。
五十岁,人生新篇章,把握时光笑开颜。
笑对人生笑对天,共度人生夕阳红。
回首半生风雨路,感慨万千心中生。
五十岁,人生新起点,砥砺前行永向前。
岁月如歌歌未老,五十岁,感悟人生真谛。
风雨兼程不言弃,砥砺前行永向前。
五十岁,人生新篇章,把握时光笑开颜。
笑对人生笑对天,共度人生夕阳红。
五十载春秋如梦,世间繁华阅尽收。
风华正茂渐成影,岁月无声换白头。
少年豪情意气满,壮年拼搏志未酬。
而今回首沧桑路,笑谈人生百态秋。
少年时,父母怀抱,悠悠岁月伴我行。
书声琅琅学堂里,笔墨纸砚绘青春。
梦里花开花又落,梦中蝶舞蝶又飞。
青春岁月似流水,悠悠岁月不可追。
壮年时,世事纷扰,职场奔波为生计。
汗水洒满征程路,风雨兼程不言弃。
风霜雨雪砥砺行,勇攀高峰不畏难。
铁肩担道义,豪情满怀展宏图。
五十载风雨兼程,世间沧桑皆经历。
历经磨难成真金,笑对人生百态秋。
回首往昔,青春如梦,岁月如歌。
父母恩情铭记心,兄弟情深似海深。
夫妻携手共度日,相濡以沫情意浓。
子女承欢膝下笑,幸福满溢乐融融。
五十岁,人生过半,知天命而自省。
过往岁月皆成忆,未来路途任我行。
历经风雨见彩虹,笑对人生百态秋。
五十岁,人生新起点,再创辉煌展宏图。
江山如画映夕阳,岁月如歌伴我行。
五十岁,感悟人生,珍惜时光。
勿忘初心,砥砺前行,不负韶华不负己。
笑对人生,笑对风雨,笑对沧桑。
五十岁,人生新篇章,携手共度夕阳红。
岁月静好,时光荏苒,笑谈人生百态秋。
青春岁月已逝去,五十岁,人生新起点。
笑对人生,笑对风雨,笑对沧桑。
岁月如歌,人生如梦,五十岁,感悟人生。
珍惜时光,珍惜亲情,珍惜友情,珍惜爱情。
五十岁,人生过半,笑对人生百态秋。
勿忘初心,砥砺前行,再创辉煌展宏图。
五十岁,人生新篇章,携手共度夕阳红。
笑对人生,笑对风雨,笑对沧桑。
五十岁,感悟人生,珍惜时光。
笑对人生,笑对风雨,笑对沧桑。
五十岁,人生新起点,再创辉煌展宏图。
勿忘初心,砥砺前行,不负韶华不负己。
五十岁,人生过半,笑对人生百态秋。
岁月静好,时光荏苒,笑谈人生百态秋。
五十岁,感悟人生,珍惜时光。
笑对人生,笑对风雨,笑对沧桑。
五十岁,人生新篇章,携手共度夕阳红。
勿忘初心,砥砺前行,再创辉煌展宏图。
五十岁,人生过半,笑对人生百态秋。
岁月静好,时光荏苒,笑谈人生百态秋。
五十岁,感悟人生,珍惜时光。
笑对人生,笑对风雨,笑对沧桑。
风雨五十载浇灌满园春
作者:欧阳启名
来源:《中关村》2008年第05期
半个世纪前,1956年7月的北京,由著名学者俞平伯等人发起组织新中国第一个昆曲研习机构——北京昆曲研习社,推举俞平伯、项远村、袁敏宣等11人为社务委员,并成立传习、公演、研究等7个小组开展活动。
1956年9月26日,文化部副部长丁西林先生来到北京昆曲研习社,对大家谈到王昆仑副市长对组织昆曲研习社的关怀。
10月10日,丁西林部长告知,北京昆曲研习社已正式批复,在北京还要成立一个公私合营的昆曲剧团和一个戏曲学校,其中有昆曲演员的培养。
10月14日上午10点,北京市副市长王昆仑在北海庆霄楼设茶宴约请北京昆曲研习社社委俞平伯、周铨庵、许宝騋、袁敏宣、张允和,着重讨论北京地区昆曲的继承问题。
俞平伯先生首先向副市长汇报了曲社成立的经过,各组的组长也汇报了已经开展的工作,当然,也谈到了工作中的一些困难,比如场所、经费问题。
副市长耐心、细心地了解情况之后,谈到了北京市对于昆曲的规划:政府准备成立3个昆曲组织:昆曲剧团,以演戏为主;戏曲学校,以学习、培养为主;北京昆曲研习社,以研究为主。
讨论延续了2个半小时,然而大家兴致未尽,被丁西林副部长请至仿膳,边进午餐,边继续探讨。
11月2日,北京昆曲研习社领到文化局的一年经费1050元,供日常活动所用。
活动场所经王昆仑副市长关怀被安排至东城区文化馆,12月7日,领到北京市民政局的社会团体登记证。
从此,在北京市政府、文化部、文化局的大力支持下,北京昆曲研习社这个北京地区昆曲爱好者的业余团体,踏踏实实、有条不紊地继承、研究着昆曲艺术。
然而,“文革”中断了研习社对于昆曲的继承和研究工作。
1979年,张允和老师与周铨庵老师等为了恢复北京昆曲研习社的日常活动四处奔忙,在文化部和北京市文化局的支持下,70高龄的张允和老师以她高度的凝聚力和组织力,接替俞平伯先生,用柔弱之躯,挑起了北京昆
曲研习社的大梁,终于在曲社中断15年活动之后,恢复了对于昆曲的研习活动。
文化部艺术局和北京市文化局一直以专项经费支持着业余昆曲社的日常活动。
50年来,北京昆曲研社在文化部艺术局、北京市文化局、北京市文联的支撑下(活动经费至1993年止),先后演出106场,挖掘、继承传统剧目64折,包括《告雁》、《定天山》、《卸甲封王》、《激秦三挡》、《送客》、《吃茶》等舞台上鲜有演出者;整编全本传奇一部,1959年,作为向国庆十周年献礼的剧目,北京昆曲研习社在长安剧院上演了由华粹深整编、俞平伯校订的中国第一个《缩编全本牡丹亭》,新编历史剧目一出、现代戏3出;出版昆曲研究专著《昆曲入门》(钱一羽)、《曲韵易通》(项远村)、《中国戏曲的艺术形式》(谢锡恩撰)、《清代戏曲史》(周妙中)、《昆曲日记》(张允和)等10余部,发表论文百余篇,举办昆曲讲座、展览数十次,包括俞平伯《我怎样看琵琶记》(1962年)、吴小如《谈谈牡丹亭》(1963年)、楼宇烈《汤显祖和牡丹亭》(1980年)、许承甫《昆曲的音乐》(1981年)、朱家溍《二百年来昆腔在北京的盛衰》(1986年)和《近代保留在京剧团体的昆剧》(1989年)、傅雪漪《昆曲的流派及〈牡丹亭〉演出琐谈》(1990年)、朱复《徽班进京与昆曲》(1990年)、肖漪《传统工尺谱的原理和习唱》(1991、1995年)等,组织同期演唱会157次,坚持每周一次的日常活动,长期以来,不间断地在北京各大学普及昆曲,特别是80年代,76岁高龄的周铨庵老师在直肠癌手术后,仍每周不辞辛劳地奔走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等学府之间,为北京各大学培养了众多昆曲爱好者。
50年间,中央领导、文化部、文化局以及各方面的领导及知名人士始终关心着昆曲研习社的工作,周恩来总理、陈叔通、张奚若、叶圣陶、文化部副部长郑振铎、中央戏剧学院院长欧阳予倩、京剧研究专家张伯驹、昆曲研究专家华粹深、文联主席周巍峙、文化部艺术局局长俞琳、北京市文化局局长吴雪、对外友协主席楚图南、北京市剧协曹禺、冷克、北方昆曲剧院院长金紫光、昆曲表演艺术家侯玉山、马祥麟、俞振飞、朱传茗、郑传鉴、王传蕖、姚传芗等都曾观看过曲社的演出,留下了珍贵的历史照片。
2006年7月1日、2日,为庆祝五十周年生日,北京昆曲研习社在前门建国饭店梨园剧场举办了专场演出和庆祝曲会,上演了《天官赐福》、《西厢记·惠明下书》、《孽海记·思凡》、《南柯记·瑶台》、《牡丹亭·游园惊梦》等剧目,演员阵容庞大,有96岁高龄的老者,也有北京各大学的研究生、本科生,还有大学毕业以后仍深爱着昆曲的曲友。
他们利用业余时间习曲、练功、排练、演出,认认真真,一丝不苟。
文化部办公厅主任陆耀儒先生、文化部人事司专家处处长杨帆先生、原文化部艺术局戏曲处处长、现文化艺术出版社社长查振科先生、中国书法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副秘书长陈洪武先生、全国政协京昆室赵景发局长、北京市振兴京昆协会会长孙毓敏先生、北京剧协秘书长杨乾武先生、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吴宗济先生(97岁)、中国昆剧研究会会长丛兆桓先生、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幺书仪女士、北京传媒大学教授周华斌、路应昆、周靖波先生、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欧阳中石先生、原中国戏曲学院副院长钮彪先生、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沈世华女士、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砚秀女士、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刘雪涛先生、著名戏曲评论家迟金声、周桓先生、著名京昆表演艺术家杨春霞女士、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冯志孝先生、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
张学津先生以及美国纽约昆曲研习社社长陈安娜女士、天津甲子曲社、秀兰昆曲剧团等500余名来宾观看了演出。
戏曲研究专家刘曾复先生、刘乃崇先生和吴小如先生出席了7月2日的同期曲会,吴小如先生特别回忆了创设之初俞平伯先生、许宝驯先生、袁敏萱先生、张允和先生、周铨庵先生和朱家溍先生等诸位前辈。
长期支持北京库曲研习社工作的各界专家特题词庆贺:101岁的语言文字学家周有光先生题词:“曲中幽兰”;98岁昆曲传字辈艺术家倪传钺先生题词:“知音喜遇知音在,一曲霓裳播千载。
摘《长生殿·弹词》李龟年唱词祝北京昆曲研习社成立五十周年纪念”;96岁曲社社员邵怀民先生题词:“雨雨风风五十年,缅怀旧事记从前。
当时耆老伤凋谢,此日名师又任肩。
朱李作场多创意,肖杨拍曲更精严。
行看茁壮新苗盛,继往开来尽俊贤。
”95岁的国学大家季羡林先生题词:“任重道远”、戏曲研究专家刘曾复先生题词:得和得赓;文联主席周巍峙先生题词:“昆曲艺术,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喜迎新生”;戏曲研究专家马少波先生题词:“经营惨淡实堪夸,成果辉煌赖大家,遗产奇珍寰宇颂,前程如锦爱中华”;武生泰斗王金璐先生题词:“艺源”;戏曲研究专家刘乃崇先生题词:“昆曲研习五十年,京华子弟代相传。
长江后浪催前浪,永葆青春志趣坚”;迟金声先生集瓦当字:“千秋万岁”为贺;吴小如先生题词:“盛世遗珍”;欧阳中石先生题词:“曲高知音不少,词雅和者绵长”;周寰先生题词:“昆剧宝贵遗产,曲高典雅动听。
研讨探索乐由衷,习练以求致用。
社里人才济济,建成良好学风。
立足演出并传承,五法四功至重。
十分艰辛治艺,年年业绩飙升。
志在国粹大繁荣,喜看灿烂前景。
”
1996年,为庆祝北京昆曲研习社成立40周年,曲社选编了一部四册的《谷音曲谱》,取俞平伯先生当年创立的“谷音社”之意,空谷传音,不绝其响。
2006年,为庆祝曲社成立50周年,曲社亦影印了成书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重刊于光绪十八年(1885年)的《韵学骊珠》,以享爱护、研究昆曲之众曲友,为我国的昆曲事业提供学习、研究的工具书,促进我国戏曲事业的繁荣。
1956年10月14日,这个令人不能忘记的日子,王昆仑副市长和丁西林副部长与北京地区昆曲名家的座谈,奠定了昆曲辉煌的未来。
因此,昆曲并非墙内开花墙外香,没有墙内园丁的辛勤浇灌、百般呵护,哪来的繁华似锦,香飘世界!北京昆曲研习社的50年历程,只是昆曲百花园中之一景。
由于北京昆曲研习社经费有限,兼无固定场所,曾被马少波先生誉为:“惨淡经营、成果辉煌”,而五十年来我们惨淡经营的结果,却是辉煌的:昆曲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它足以告慰为昆曲毕生奋斗的前辈们。
然而,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做的工作很多,如何不负前贤,如何抢救、保护、承传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我们的确任重而道远。
”
链接:
北京昆曲研习社是北京昆曲爱好者研究和传习昆曲艺术的业余文化团体。
它是在1956年由俞平伯教授等业余曲家发起,在文化部副部长丁西林、北京市副市长王昆仑两位先生关怀下成立的。
1956年8月19日举行成立大会;10月14日丁西林、王昆仑接见我社主要负责人。
12月7日经北京市民政局签发登记证,属北京市文化局领导,每月发给活动经费250元。
首届社委主任委员是俞平伯先生,社委是项远村、许时珍、伊克贤、袁敏宣、周铨庵、许宝騋、许宝驯、郑缤、钱一羽、张允和。
“文革”前夕被迫停止活动。
十年浩劫后原社员58人于1979年夏联名呈请复社,经市剧协领导批准,于1979年12月19日在吉祥戏院举行庆祝曲社恢复活动演出招待会,俞平伯先生亲自出席,由于年事已高,不再担任社务工作。
主委改推张允和。
复社后曾担任历届社委的有:周铨庵、朱家溍、楼宇烈、樊书培、肖漪、周妙中、陈颖、王湜华、王汉华、徐书城、宋铁铮、杨大业、蔡安安、欧阳启名、段宏英、朱世藕、严渭渔、杨剑抒、朱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