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京剧教学设计培训资料

京剧教学设计培训资料

京剧教学设计培训资料
京剧教学设计培训资料

《我们的国粹——京剧》教案

兰河中心校王金生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让学生了解京剧的唱腔、角色行当、四功五法等相关知识,知道不同脸谱各代表什么性格的人,掌握五种脸谱各代表什么性格。调动学生的兴趣,从而去关注京剧。

2、能力目标:

通过了解国粹、感受京剧等活动,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及独立思考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3、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亲近感。使学生初步对京剧产生兴趣;感悟到国粹京剧是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文化的精华。培养学生珍视我们的国粹──京剧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学习活动:让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京剧的角色行当、乐器、脸谱艺术等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从而去关注京剧;

难点:使学生初步对京剧产生兴趣;感悟到国粹京剧是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文化的精华。培养学生珍视我们的国粹──京剧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了解京剧。

2.教师准备:收集资料,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走进京剧。

1、课前播放歌曲《说唱脸谱》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脸谱是哪种戏曲所独有的吗?你们了解京剧吗?(学生自由回答)

(设计意图:分层教学重视学生在预习后的信息反馈,此环节就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状况,为分层教学做充分准备。)

偷偷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我发现京剧的脸谱里包含了很多京剧的知识,而且,他还和数字有关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同走进京剧,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板书:京剧)

(设计意图:将居庙堂之高的京剧于简单的数字相联系,拉近京剧与学生的距离。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了解京剧,说说国粹。

1、说说国粹

请同学们打开品德书78页,读一读小资料,思考:为什么京剧被称为国粹呢?(学生汇报)(设计意图:本节课由于学生不能提前预习,所以利用这个环节让学生通过阅读对京剧进行了解,同时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以及表达信息的能力。)

京剧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并传向世界。在莎士比亚的故乡,英国的皇家剧院里,在没有任何语言翻译的情况下,演出的京剧《三打陶三春》获得了长时间的热烈的掌声。有个外国人说:“中国如果没有了京剧,也就不成其为中国了”。京剧被称为国粹是理所当然的,称之无愧啊!

我们先来了解京剧的唱腔和乐器。京剧的唱腔有很多,应用最广的有两大唱腔——西皮和二黄

(1)播放一段西皮唱段《红灯记》选段和二黄唱段《银屏公主》选段

(2)引导学生对比西皮和二黄。(板书“2”)

(3)文场伴奏三大件(板书“3”)

2、京剧角色根据男女老少、善恶美丑分为四大行当,有人知道吗?

生:播放课件,让学生对比图片,说说区别

旦:先介绍旦角分类,然后让学生看图猜一猜。了解四大名旦。

净:这些演员脸上勾画着大家熟悉的_________

走进京剧大世界

《走进京剧大世界》 教学目标: 1. 学习《走进京剧大世界》——着名的京剧演员,了解四大须生及四大名旦,还有净行和丑行的演员。 2. 通过学习体验京剧演唱与唱歌的不同之处。 教学难点: 一字多音,如唱段最后一字“秋”的演唱。 教具准备: 影片剪辑:《智取威虎山》简介;《甘洒热血写春秋》唱段。 课件《京剧着名演员》及其视频剪辑;马连良《草船借箭》;裘盛戎《赤桑镇》;梅兰芳《霸王别姬》;朱世慧《报药名》。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播放《急急风》节奏,学生采用走圆场的方式进教室。 二、互动学习 1. 播放梅兰芳《霸王别姬》片段,说一说这是哪个角色?演员属于哪个行当?你认识这个演员吗? 2. 对!这是着名旦角演员梅兰芳《霸王别姬》片段,是旦行花衫。谁能根据自己课前查找的资料介绍一下这名京剧大师? 3. 在旦行里,还有三个人和梅兰芳齐名,你知道他们都是谁吗?四大名旦:1927年。北京顺天时报举办评选“首届京剧旦角最佳演员”,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当选,被誉为京剧的四大名旦。

4. 除了着名的四大名旦之外,你还知道京剧哪些着名演员? 5. 学生汇报上网查找的四大须生资料:30年代人们喜欢听京剧的唱腔,当时最负盛名的老生是:马连良、谭富英、杨森宝、奚啸伯,他们被誉为京剧的四大须生。 6. 欣赏马连良《草船借箭》片段。 7. 净行俗称大花脸。在京剧界有“十净九裘”的说法,你们知道为什么吗?教师介绍净行演员裘盛戎,并欣赏裘盛戎《赤桑镇》片段。 8. 认识着名丑行演员:朱世慧,并欣赏朱世慧的《报药名》。 三、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学习情况,布置下节课学习专题-----《京剧的行当》

音乐教案-走进京剧_小学音乐教案_模板

音乐教案-走进京剧_小学音乐教案_模板 走近京剧 一、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使学生初步了解国粹京剧的基础知识,并通过对唱念做打的模仿充分体验京剧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京剧传统戏曲艺术的自豪之感和热爱之情,宏扬中国传统艺术。 二、教学内容: 本课教学内容以浙江省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二课《都有一颗红亮的心》为基点,加入创新,将更多的京剧知识,如京剧的形成、京剧的行当、京剧的表演形式、京剧的艺术魅力等溶入其中。 三、教材分析: 京剧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在一节课中根本无法把它全部讲完,因此,本课选取了最为重要的京剧的形式和发展,京剧的行当,京剧的表演形式为切口做浅近的介绍,让学生对京剧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目的在于激发对中国传统戏曲的兴趣和自豪之情。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对象:六年级。 六、教具准备:1、四套代表生、旦、净、丑的京剧服饰及简单道具 2、电脑多媒体课件。 3、京剧脸谱。 4、京锣。 七、主要教学方法: 1、谈话法:用于京剧历史,行当的介绍等。 2、情境教学法:整个教室营造京剧氛围,并充分用媒体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京剧的表演过程,让课堂变戏台,使学生变成演员,身临其境。 3、体验教学法:让学生模仿京剧的唱念做打,感觉京剧的魅力。 八、教学过程():

一、随京剧武场音乐进教室。 二、导入新课。 1、师:刚才这段音乐是我国哪一种戏曲的音乐声? 生:京剧。 2、师:对了。我们知道京剧是我国的国粹,那么你对京剧有哪些了解呢?我想请同学们把你所知道的有关京剧的内容说给大家听听,让我们一起来走近京剧。 3、学生回答京剧的有关知识,当学生回答到相关的主题时教师马上加以详细的说明介绍。例如: 讲到动作时,教师抓住机会介绍京剧动作中的虚拟性,并请生一起模仿喝酒、开门、关门、骑马、摇船等; 讲到服装时,媒体出示头饰、靴子、服饰等图片; 讲到脸谱时,媒体出示脸谱的同时,教师讲解脸谱所代表的人物个性; 讲到票友时,教师说说慈禧太后作为票友,专门为看戏而搭的7米高的戏台。 三、京剧的形成。 1、师总结:刚才大家讲到了非常多的内容,使我们对京剧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谁能说说“京剧”中的“京”代表什么意思? 生答:“京”代表京剧在北京形成。 2、师:但是京剧的真正源头却是安徽,让我们来看看京剧是怎样形成的,(媒体出示图片或文字,教师口头讲解) 四、京剧四大行当的介绍。 1、媒体演示,教师讲解。 师:京剧根据人物的性别,个性等把人物分成四大类,就是我们所说的四大行当:生、旦、净、丑。“生”一般指男性演员,在每个行当里,不同的年龄职业的人物又有不同的行当名,比如:画面上的这个叫老生,而这个年轻的叫小生,另外还有武生。“旦”是指女性角色,如年龄大的叫老旦,年纪轻的叫花旦,“净”则是指“花脸”,就是我们刚才我们介绍的有脸谱的角色。“丑”则是指诙谐滑稽或小奸小恶的人,就象画面上的这位水浒传中的石迁一样。

现代京剧 教学设计

现代京剧教学设计 1、培养,发展学生对京剧艺术的兴趣与爱好,激发其参与艺术实践活动积极性。 2、聆听《雄心壮志冲云天》及《家住安源》,了解唱段内容,感受其情感表现,理解角色的思想感情 3、初步懂得京剧音乐的声腔、板式、伴奏行当以及现代京剧的相关知识。 教材分析:广义地说,五四运动之后直至今天的所有反映现生活的京剧都可视为现代京剧。狭义地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在双百方针指导下,通过戏曲改革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创作的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新京剧 教学重点: 1、京剧音乐的声腔、板式、伴奏、行为以及现代京剧的相关知识。 2、京剧知识在唱段中的作用。 教学用具:MP3播放器,音响,音响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欣赏李铁梅的《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同学们知道这个唱段是选自哪部京剧吗?这个唱段跟上节课欣赏的京剧有何区别吗?(引进了交响音乐,生不刮须,净不构脸)(导入现代京剧) 二、新课教学 1、什么是现代京剧?(书P64) 2、欣赏现代京剧《红灯记》选段《雄心壮志冲云天》

(1)、介绍作品(《红灯记》的简单剧情) (2)、欣赏作品(提问:这个唱段主要表现人物什么样的情绪)(3)、分析作品(分段介绍参照教师用书P57) (4)、请学生注意唱词中一些提示(如二黄导板,原板……)这是什么意思呢? 3、介绍京剧音乐(见书P64页) 4、提问:京剧中除了音乐很有讲究以外,她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京剧的行当,知道有哪些行当吗?(生,旦,净,丑) 5、介绍京剧的行当(提问:李玉和是属于哪个行当?接下来请学生欣赏作品,请学生回答作品中的人物属于哪个行当?) 6、欣赏《家住安源》 (1)、介绍《杜鹃山》简单剧情 (2)、欣赏《家住安源》 提问:①《家住安源》中的人物属于哪个行当?里面运用了哪些唱腔,板式? ②音乐是怎样来塑造人物形象的?(老师通过学生的回答分析作品) 7、总结所学知识(京剧音乐、京剧的行当) 8、聆听现代京剧《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及《当你爹心红胆壮志如钢》三个唱段。 提问:判断其中的人物属于哪个行当中的哪个细类?其唱腔属于二黄、西皮?

走进京剧

走近京剧 【教材及教学对象分析】:本课通过欣赏教学,使学生初步领略京剧的艺术风貌,感受京剧的音乐特色。鉴于当代学生缺少对传统戏曲的了解,本节以京剧为切入口,通过介绍京剧的一般常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戏曲的音乐特色。从而为学生学习音乐与戏剧的关系打下基础。 【课标要求】课标要求:了解京剧的基本知识、发展,并能有表情的演唱和进行简单的表演。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根据课标要求,本节课主要了解中国京剧艺术,起源、行当、脸谱及表演形式等基础知识,为进一步学习音乐与戏剧的关系打下基础。 能力目标:让学生在京剧欣赏中感受京剧的艺术美,体会唱念做打。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民族文化艺术的情感及民族自豪感。 【学习重点】:京剧的行当划分及京剧表演。 【学习难点】:京剧行当及脸谱的辨认,京剧基本功的体验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课间)播放京歌《唱脸谱》: 师:上课 生:起立,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请坐! 师:同学们进教室的时候听见一首歌曲,还记得不记得这首歌曲?我们以前学过。 生:记得。 师:很好。那同学们是否还记得类似这样的歌曲有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叫什么? 生:京歌。 师:对,很好。那么这个“京”字的含义是?也即是这类歌曲在创作过程中采用了那种传统的戏曲形式? 生:京剧! 师:非常好!把京剧融入到通俗音乐中,同学们还比较喜欢听,但如果单纯的播放一段京剧,我想同学们可就不是这个反映了,为什么呢?我想原因之一就是我们接触的太少,了解的太少,那么从中找到的乐趣也就太少,没有了乐趣也就没有了兴趣,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京剧,大概的了解一下京剧的一些基本常识。 首先,请同学们打开学案,第一个问题,你所了解的京剧知识?通过学案看,大部分同学们了解的不是很多,当然这也与我们的年龄阶段有关,也有的同学能通过字典等辅助工具查到一些知识,很好, 二、新授: (一)、京剧的起源: 我们来看预习中的第二个问题,京剧的起源,这个大部分同学能根据补充材料完成,很好,找同学起来说一下。 生:回答

《我们的国粹一京剧》教学设计.doc

《我们的国粹一京剧》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它是一个大剧种,在全国300多个地方戏1山剧种屮,京剧无论如何也算是个老大哥。它博采众长,形成了唱、念、做、打有机结合的艺术体系。京剧的唱腔有的悠扬委婉,有的铿锵有力,念白也有音兀性。表演上富有鲜明的舞蹈性和强烈的节奏感。乐队主奏乐器为京胡,其他还有京二胡、月琴及锣、钺、鼓等, 是我国影响最广的一种戏曲。本课木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针对学生的年龄、学习兴趣、实际接受能力以及所处的地域特点,从日常生活屮司空见惯的社会现彖入手,以他们的实际生活为基础整合学习内容,力求使学生感到亲切、真实。 同时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为动力,以生动的模仿实践活动来完成教学目标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它依据逻辑关系,经过有机的整合,丰富和扩大了教学内容,突出了综合学习的特点。此外,教材还特别关注社会的发展变化,将目前社会上发生的重要事件以及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作为课程内容,加强了与学生生活的社会环境以及学习活动的联系。 二、学情分析 小学五年级学生对H常生活屮存在的京剧只能做到“耳熟”而不“能详”。对京剧不了解,对京剧为什么被称为“国粹”不理解,对京剧在世界上的影响,更难有深刻的认识,更无法做到珍视屮华传统文化——京剧;从心理上分析,五年级学生已有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重要的心理基础。在现实生活中家长和老师应该有效地引导学生的对京剧的好奇心,激发其学习的兴趣、求知欲望和勤奋学习的精神;鼓励他们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做事情的坚持性,建立进取的人生态度,促进白我意识发展。通过说说国粹、感受体验京剧;收集、報理、表达有关京剧的信息等活动,使学生初步对京剧产生兴趣; 培养学生珍视我国的国粹——京剧的思想感情。才能真正感悟到国粹京剧是屮国人独特的, 精神文化的精华。 三、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1.教学目标: (1)通过说说国粹、了解京剧知识、欣赏京剧、感受体验京剧等活动,让学生对京剧有一个基木的了解,从而关注京剧,使学生初步感悟到国粹京剧是屮国人独有的,精神文化的精华。 (2)领悟屮华文化的精神风采和独具魅力的屮华文化。了解京剧在世界上的影响,从而更加珍视屮华传统文化——京剧; (3)通过课前预习,收集资料等学习活动初步培养学生收集、報理信息以及表达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重点:让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京剧的起源、京剧的行当、京剧的脸谱、京

初中音乐八年级《走进京剧》教案设计

《走进京剧》 课题:《走进京剧》 教学目标: 1.能认真聆听所选古典京剧和现代京剧唱段,体味京剧音乐的魅力。 2.了解京剧表演的三大特征,提升学生对京剧艺术的鉴赏能力。 3.通过随乐哼唱京剧片段,培养学生对国粹京剧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重点: 通过对名段《海岛冰轮初转腾》、《浑身是胆雄赳赳》的欣赏,体味京剧艺术的魅力,掌握欣赏京剧的基本常识。 教学难点: 学生能否准确的哼唱京剧片段 教学设备: 多媒体设备钢琴 教学过程: 课前音乐,营造气氛 (一)导入教学,出示课题 (二)新课教学 1.京剧的形成: 2.京剧的表演形式: 唱京剧的声腔体系京剧《苏三起解》片段 念京剧的道白特点京剧《野猪林》片段 做动作与身形京剧《拾玉镯》、《三岔口》片段 打京剧的武打表演。京剧《杨门女将》片段 3.京剧的行当: a生“生行” b旦“旦行” c净“净行”脸谱艺术和人物性格 d丑“丑行” 4.名段欣赏⑴: 《贵妃醉酒》选段《海岛冰轮初转腾》 这个唱段描写的是杨贵妃应唐明皇之约至百花亭赴宴,谁知唐明皇却爽约去 了西宫,杨玉环十分悲怨、孤寂。在太监及宫女的进劝下,她豪饮至醉,难以自持,以至失态。 欣赏与思考: ○剧中运用了那些表演形式?

○剧中的伴奏是什么场面? ○剧中杨玉环属于哪个行当? 欣赏小结1(归纳) 名段欣赏⑵ 现代京剧《红灯记》选段《浑身是胆雄赳赳》 ①作品简介 ②欣赏与思考:现代京剧在继承古典京剧优秀传统的同时,出现了哪些新的变化吗?音响有什么特点? ③分析探究 ④学唱与体验 学唱《浑身是胆雄赳赳》片段,体味京剧旋律特点 欣赏小结2 (三)课堂总结: 京剧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是国粹,也是世界音乐宝库的一朵奇葩!由于京剧博大精深,仅靠这节课实在无法领悟其全部内涵,课堂是有限的,而学习是无限的,希望大家能够走出课堂,进一步感受京剧的无穷魅力!

《现代京剧》教学设计

第九节《现代京剧》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一)聆听《雄心壮志冲云天》、《家住安源》唱段,了解唱段内容,感受体验现代戏曲音乐的表现力,理解角色的思想感情,享受表演唱段的乐趣。 (二)了解京剧音乐的声腔、板式、伴奏、行当以及现代京剧基本知识。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聆听《雄心壮志冲云天》及《家住安源》,感受、体验其变化着的音乐情绪,掌握一些有关声腔、板式、伴奏、行当及现代京剧的知识。 难点:理解声腔(以西皮、二黄为主)、板式、伴奏,在戏曲情感、情绪渲染表现中各自独立而又相互帮衬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内容安排 (一)唱段初次欣赏;引领学生思考教师课前已准备的试题板所示思考题目(题目的拟定主要围绕学习目标和知识重点中的内容,难易依据学生实际情况和能力水平而定)。 (二)二次欣赏唱段中重点部分节选,引领学生边听边依据题板、记录作答。 1.再次欣赏:学生间的交流,教师针对某些学生中还不清楚的知识点,进行讲解、总结、归纳后再次欣赏。 2.分组展示学生艺术实践活动:从完整唱段中根据声腔及板式的特点,有目的挑选简单的局部唱段让学生分组进行唱段模仿、板式节奏敲击体验 四、教学资源建议 (一)学生资源 (二)多媒体资源 (三)网络资源 五、教学方法与学习指导策略建议 (一)知识的学习,采用在教师指导下自主预习式学习方法,每个人搜集的资料互相交流,共享。同时在音乐实践活动中顺带讲解有关音乐知识。 (二)重要唱段的了解、掌握,采用针对性多次重复听赏、听辨法以及模唱唱段来获得在感受体验中的音乐理解。

六、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首先请同学们聆听两个京剧唱段,进而引领学生走进现代京剧。 播放《红灯记》中《雄心壮志冲云天》选段及《杜鹃山》中《家住安源》选段(mp3格式)引导学生思考: 两个唱段与上节课我们欣赏的京剧唱段有什么不同?大家有什么新的感受和体验? 学生畅谈自己的见解 二、新授 (一)了解现代京剧 (二)观看录像《雄心壮志冲云天》及《家住安源》 (三)聆听两个唱段的局部段落 (四)学生学唱自己认为《家住安源》中最喜欢的乐句,并附加表演 (五)再次复听两个唱段 教师不对知识做讲解,而是由学生代表把自己搜集到的有关资料介绍给大家,最后教师总结 1.播放两个唱段的录像,要求学生通过视听感受、体验两个唱段变化着的音乐情绪,教师顺带讲解京剧音乐的相关知识 2.简单了解剧情 采用比较唱腔和板式的方法,引导学生深入认识声腔、板式的艺术作用以及它们在表现人物感情、刻画人物性格方面所发挥的作用。 1.播放《家住安源》录像 2.教师随音乐边唱边表演

初中音乐_走进京剧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走进京剧》教学设计 情景导入: 媒体播放视频,李玉刚《梨花颂》 师:戏曲剧种?生:(京剧) 师:板书课题——“走进京剧” 新课学习: 1、京剧的起源: 师:同学们对京剧的了解,教师总结。 2、京剧的四大行当 生旦净丑 师:通过衣着打扮来区分四大行当 3、京剧的四大功夫 唱念做打 师:让我们进一步的了解京剧的四大功夫 (1)唱一唱 媒体播放:李玉刚《新贵妃醉酒》 吊嗓子: 波浪音:同学们身体保持正直,伸出右手,手心朝下,跟着老师做

yi 螺旋音:伸出右手,指尖朝下,做螺旋上升的动作,跟着老师做 根据刚才吊嗓子的的感觉,让我们也来过一把唱京剧的隐。 屏幕出示歌词,学生小声的哼唱 师:总结“唱”的特点及重要性。 (2)念一念: 视频《拾玉镯》 生:体会居中两个人物的语言特点有什么不同? 师总结,念分为(京白、韵白),各属于哪一种 让学生练一练剧中两个人物的对话,进一步体会京白和韵白的特点。小组练习,展示或找两位同学来表演。 (3)做一做 视频:《卖水》 看剧中人物都做了哪些动作,你能否模仿出来? 生:小组讨论,跟老师学动作。 找学生表演,进一步体会做的动作

拓展延伸:播放视频《拾玉镯》 生:思考,他在干什么?舞台上有没有实物?有没有伴奏等 总结出做的特点:夸张 无实物,虚实结合 身段表演(手眼身法步) (4)打一打 视频两段,有什么区别? 总结出:把子功夫:兵器武打功夫 毯子功:翻跃腾扑等技艺 总结回顾: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它博大精深,有着无穷的艺术魅力,希望同学们以后有机会要多多的接触京剧,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同时让自己成为一个小小的京剧票友,为我国的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做出自己的贡献 最后,在京剧的音乐声中,师生用京腔京韵的调子问候下课。

04欣赏传统京剧和现代京剧教案

第二单元第二课时 课题:欣赏传统京剧和现代京剧 教学内容: 1、复习演唱戏歌《唱脸谱》; 2、欣赏传统京剧《铡美案》选段《驸马不必巧言讲》及现代京剧《智取虎山》选段《打虎上山》(节选)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戏曲的基本特点,引导学生对戏曲这种舞台艺术产生兴趣,激发学生对民族艺术的热爱之情。 2、通过欣赏、分析戏曲名段、归纳等教学活动,感受京剧的魅力。 重点:传统京剧和现代京剧的赏析 难点:从哪个欣赏角度将同学们引入并深入了解京剧 教学方法:启发、互动 教具:多媒体 课型:欣赏课 【学生情况】 学生大多深受各种媒体的影响,对于音乐的欣赏兴趣,更趋向于当今的流行音乐,而对于本民族的音乐,特别是戏曲音乐知道的不多,有的学生甚至不想了解,觉得学习

欣赏戏曲音乐是“老土”,据老师初步了解,大多学生知道“梅艳芳”,却不知道京剧大师“梅兰芳”。 【设计思路】 民族戏曲音乐对于在城镇生活中的孩子来说是比较陌生的,只是从电视里有一点视觉和听觉上的感受,根本谈不上理性认识。初中学生不是专业学者,戏曲艺术又博大精深,在这一戏曲启蒙教学课中,在一堂课有限的时间内,对于戏曲知识内容了解上不可能太多,专业性也不可能太强,技能表现更不可能太难。在本课的教学中,以引导学生“走向戏曲”——“走近戏曲”——“走进戏曲”为主线,努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增进对戏曲艺术的了解和喜爱。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京剧、越剧、黄梅戏及其唱腔的介绍,增进学生对戏曲艺术的了解。(2)引导学生在欣赏及学唱戏曲唱段的过程中,初步感受和了解各剧种音乐的风格特点。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老师的引导示范及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感知戏曲音乐,加深对戏曲音乐及戏曲音乐形象的理解和把握。

大班美术活动走进京剧脸谱教案反思

大班美术活动走进京剧脸谱教案反思 大班艺术活动纳入京剧脸谱教案的反思主要包括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鼓励孩子们对称地画京剧脸谱,使用夸张的线条、丰富的色彩等。展现京剧脸谱的特色。他们知道京剧是中国的国粹,是中国悠久的文化,他们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它们适合幼儿园教师参加大型班级艺术活动课。来看看进入京剧脸谱的教案。 活动目标:256以上 1:鼓励幼儿用对称的方法画京剧脸谱,用夸张的线条和丰富的色彩表现京剧脸谱的特点。 2:知道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和悠久的中国文化,我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 3:激发儿童表达自己对京剧感受的能力 4:培养儿童的技能和艺术气质 5:培养儿童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1: 17塑料面具(数量的一半) 2年:一份脸谱纸,勾线笔,蜡笔橡皮筋,订书机 3:多媒体课件,宋磁带我是一个的中国人 活动流程: 1:京剧欣赏 1:你刚才听到了什么?(京剧)是哪个国家发明的?(中国)

2:京剧在中国是一种独特的戏剧。它被称为我们国家的国粹。为什么它被称为我们国家的国粹? 京剧是在皇帝生日那天特别上演的。它有200多年的历史,历史悠久。它被称为我们国家的国粹。表演京剧的人不仅需要有一副好嗓子来唱京剧,还必须有高超的技巧,如翻滚、摔倒、跳动、翻滚、攀爬等困难的动作。每个人都非常喜欢看它,所以它一直流传到现在。外国人也非常喜欢我们的京剧,所以中国人以它为荣。 2:脸书课件欣赏: 过渡:京剧人物脸上的妆也很特别,叫做脸谱。这是我们最后一次手工化妆,完全一样。实际上,面部化妆是多种多样的。让我们尽情享受吧。欣赏京剧音乐中的各种京剧脸谱 1:你喜欢这些面部化妆吗?为什么?(颜色,图案,), 2:为什么京剧脸谱有不同的颜色?每种颜色代表什么样的人?(欣赏四种颜色的脸) 总结:面部化妆非常丰富多彩。每种面部化妆至少使用三种或三种以上的颜色,颜色鲜艳:夸张的图案和对称的侧面红脸代表忠诚和勇敢的人。黑脸代表正直和智慧。黄色意味着凶狠和残忍。白色表示阴险狡猾的恶棍。 3:游戏:寻找朋友 1:游戏:脸谱网将和我们玩一个寻找朋友的游戏。(展示一半的面部化妆)让孩子们拿一半的面部化妆去找另一半。找到后,他们将成为一个完整的面部化妆,并贴在他们旁边的白纸上。

现代京剧--高中音乐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第9节现代京剧--高中音乐教学设 计 高中《音乐鉴赏》第四单元国之瑰宝—京剧 第九节现代京剧 作者单位:江阴市澄西中学音乐组教学目标:1、培养,发展学生对京剧艺术的兴趣与爱好,激发其参与艺术实践活动积极性。2、聆听《雄心壮志冲云天》及《家住安源》,了解唱段内容,感受其情感表现,理解角色的思想感情3、初步懂得京剧音乐的声腔、板式、伴奏行当以及现代京剧的相关知识。教材分析:广义地说,五四运动之后直至今天的所有反映现生活的京剧都可视为现代京剧。狭义地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在双百方针指导下,通过戏曲改革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创作的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新京剧教学重点:1、京剧音乐的声腔、板式、伴奏、行为以及现代京剧的相关知识。2、京剧知识在唱段中的作用。教学用具:P3播放器,音响,音响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请同学们欣赏李铁梅的《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同学们知道这个唱段是选自哪部京剧吗?这个唱段跟上节课欣赏的京剧有何区别吗?二、新课教学 什么是现代京剧?2、欣赏现代京剧《红灯记》选段《雄心壮志冲云天》、介绍作品、欣赏作品、分析作品、请学生

注意唱词中一些提示这是什么意思呢?3、介绍京剧音乐4、提问:京剧中除了音乐很有讲究以外,她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京剧的行当,知道有哪些行当吗?5、介绍京剧的行当6、欣赏《家住安源》、介绍《杜鹃山》简单剧情、欣赏《家住安源》提问:①《家住安源》中的人物属于哪个行当?里面运用了哪些唱腔,板式?②音乐是怎样来塑造人物形象的? 7、总结所学知识8、聆听现代京剧《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及《当你爹心红胆壮志如钢》三个唱段。提问:判断其中的人物属于哪个行当中的哪个细类?其唱腔属于二黄、西皮?9、欣赏了很多现代京剧的作品,接下来让学生亲自尝试一下,学唱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选段《甘洒热血写春秋》和《红灯记》选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要求学生尽量模仿演员的唱法,唱出京味。三、课后讨论人们将京剧视为综合艺术,那么京剧艺术的综合性表现在哪里呢?2、你知道京剧脸谱吗?它是怎样起源的吗?这其中有个很有趣的故事,如果不知道的话,请查阅相关资料,并将故事说给大家听。3、课后欣赏现代京剧《我是中国人》,判断其中人物所属的行当和所使用的京剧音乐。

以走近京剧为话题的作文范文

以走近京剧为话题的作文范文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不少人也都喜欢京剧。在写这一类是可以积累多些文章,以备写作时下笔更有神。下面是第一的一些走近京剧作文范文的相关资料。供你参考。 我最喜欢的戏剧是京剧,京剧是在北京形成的戏曲剧种之一,至今已有将近220xx年的历史,京剧更是我们中国的“国粹”。京剧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它博采众长,是中国戏曲艺术中的瑰宝。它是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形成的。京剧音乐属于板腔体,主要唱腔有二黄、西皮两个系统,所以京剧也称“皮黄”。京剧常用唱腔还有南梆子、四平调、高拔子和吹腔。京剧较擅长于表现历史题材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故事大多取自历史演义和小说话本。既有整本的大戏,也有大量的折子戏,此外还有一些连台本戏。京剧角色的行当划分比较严格,早期分为生、旦、净、末、丑、武行、龙套七行,以后归为生、旦、净、丑四大行。 京剧对于我来说非常陌生,可是我十分好奇,便找来了《中国儿童百科全书》。 我口中念念有词到“京剧、京剧”一边用手飞快地翻着目录。啊!找到了!在第58页!我飞快地把书翻到那页,一边一字一字地阅读起

来。在阅读中我知道了京剧是我国的艺术奇葩。行当分为生旦净丑四大类。裘盛戎是我国著名的净角黑头表演者。他的著名代表作就有我们学习过的课文《赤桑镇》。梅兰芳也是十分有名的著名京剧表演者。他的著名代表作就有《贵妃醉酒》。现在还有梅兰芳大剧院呢!我想:那裘盛戎演的是不是包拯呢?可是,我仍然有不少疑问书没有给解答,比如说:为什么很多京剧大师都是男演员呢?京剧的服装,道具有什么讲究吗?……于是,我打开电脑去互联网上寻找答案。 上了网,我在百度知道一栏里输入了“为什么很多京剧大师都是男演员呢?”网页给了很多答案,噢!我明白了!因为早年间是不允许女性唱戏的。所以戏中的女性角色也只能由男演员来演了。 我又输入了“京剧道具与服装”,网页又告诉我京剧服装很讲究,大致分为六大类,这六大类是:长袍类、短衣类、铠甲类、盔帽类和靴鞋类。长袍类有箭衣、长背心等。短衣类有旗袍裙子等。而京剧的道具有十分写意的象征意义。比如说演员一边挥马鞭,一边做出骑马的动作,便是在骑马了。 这次通过书、互联网得知了不少有关京剧的知识,算是一次走近京剧吧!

京剧教学设计

《我们的国粹——京剧》教案 兰河中心校王金生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让学生了解京剧的唱腔、角色行当、四功五法等相关知识,知道不同脸谱各代表什么性格的人,掌握五种脸谱各代表什么性格。调动学生的兴趣,从而去关注京剧。 2、能力目标: 通过了解国粹、感受京剧等活动,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及独立思考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3、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亲近感。使学生初步对京剧产生兴趣;感悟到国粹京剧是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文化的精华。培养学生珍视我们的国粹──京剧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学习活动:让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京剧的角色行当、乐器、脸谱艺术等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从而去关注京剧; 难点:使学生初步对京剧产生兴趣;感悟到国粹京剧是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文化的精华。培养学生珍视我们的国粹──京剧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了解京剧。 2.教师准备:收集资料,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走进京剧。 1、课前播放歌曲《说唱脸谱》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脸谱是哪种戏曲所独有的吗?你们了解京剧吗?(学生自由回答)(设计意图:分层教学重视学生在预习后的信息反馈,此环节就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状况,为分层教学做充分准备。) 偷偷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我发现京剧的脸谱里包含了很多京剧的知识,而且,他还和数字有关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同走进京剧,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板书:京剧) (设计意图:将居庙堂之高的京剧于简单的数字相联系,拉近京剧与学生的距离。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了解京剧,说说国粹。 1、说说国粹 请同学们打开品德书78页,读一读小资料,思考:为什么京剧被称为国粹呢?(学生汇报)

走进京剧教案

走进京剧 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京剧艺术的基础知识,为进一步学习音乐与戏剧的关系打下基础。 2、让学生在京剧欣赏中感受京剧的艺术美,提高对京剧艺术的鉴赏力。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民族文化艺术的情感及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京剧的行当划分及京剧表演。 教学难点:京剧行当的辨认。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欣赏一段戏曲片段,让学生回答剧种名称(学生答:京剧)。 2、请一位同学为大家演唱一段京剧。 3、播放投影,引出课题:《走近京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新授: 我国的戏剧非常丰富,不同的剧种有几百种之多。京剧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剧种之一,它历史悠久,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中华民族之国粹,很多人都称之为“国剧”。今天我们重点学习和了解有关京剧方面的一些基础知识,主要内容有:京剧的形成、京剧行当的划分和京剧的表演形式。 1、京剧的形成: 1790年,为给乾隆皇帝祝寿,一位官员邀请了安徽地区很受群众喜爱的徽戏班子进京演出,不想在北京一炮打响,轰动了戏剧舞台。后来,徽班为了适应北京观众的欣赏习惯,经过努力,把徽调、汉调衍化为京调,逐步形成现在的京剧。 2、京剧行当的划分: 行当,是根据戏曲中不同的人物性别、年龄、身份、性格而划分的人物类型。京剧形成后,吸收了昆曲、汉调的分行,形成了“生、旦、净、末、丑”五大行。虽然称作“五大行”,但因为扮演中年男子的“末”行,早已归入“生”行之中了,所以实际现今已成为“生、旦、净、丑”四行。京剧行当的划分,是随着京剧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 (1)通过投影,让学生了解生行:

在京剧中扮演男性人物的,称为“生”。“生”,常是剧中的主要人物,所以,京剧行当以“生”为首。“生行”分为老生、小生、武生。 老生,就是扮演中年以上男性,性格正直、刚毅的正面人物,如《空城计》中的诸葛亮; 小生,就是扮演年轻英俊的男性,如《玉堂春》中的王金龙; 武生,就是擅长武艺的男性人物,如《长坂坡》中的赵云。 (通过观看投影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老生、小生、武生的印象。) (2)通过投影,让学生了解旦行: 旦行均为女性人物,一般分为:青衣、花旦、武旦、老旦。 青衣,是指扮演家境贫寒或身受不幸遭遇的青年妇女,如《玉堂春》中的苏三; 花旦,是指扮演天真活泼、直率爽朗或放荡泼辣的青年妇女,如《柜中缘》中的刘玉莲; 武旦,是指以武功为主的女性人物,如《杨门女将》中的穆桂英; 老旦,是指扮演老年妇女,如《四郎探母》中的佘太君。 (通过观看投影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青衣、花旦、武旦、老旦的印象。) (3)通过投影,让学生了解净行: 净,俗称“花脸”。京剧的净,主要扮演性格、品质或相貌不同于一般、有突出特征的男性人物。这类人物按性格来说有正直、刚毅、勇猛、粗犷、鲁莽、狡诈、残暴、愚蛮等;按年龄来说,长者有八九十岁的老人,幼者有十来岁的少儿;按身份地位来说,上有帝王将相,下有庶民屠夫。这些人物既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可以说是形形色色的人物。 这些人物的性格、品质或相貌特征,是借以特定的脸谱来表示的。也就是根据人物性格、品质、相貌的不同,和红、黑、白、黄、紫、绿、蓝等颜色,按固定的图案,进行面部化妆。这种面部化妆,称作“勾脸”。脸谱不仅仅只是为了突出人物的性格,而且也是表示对人物褒贬的手段。比如红脸大多是表现忠诚正义的人物,黑脸大多是表现正直、勇敢或鲁莽的人物,白脸大多是表现奸险狡诈的人物,紫脸大多是表现沉勇果敢的人物,黄脸大多是表现性格残暴的人物,蓝脸大多表现勇猛顽强的人物。 净,分为文净和武净。一般有黑脸、老脸、奸白脸、架子花脸等。 黑脸,由于包拯是刚直不阿、秉公办案、执法如山的典范,而在京剧中包拯勾画的是黑脸,因此以包公为代表的黑脸,表示性格刚直、铁面无私的人物。

《我们的国粹——京剧》详细教案

《我们的国粹——京剧》详细教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中华传统文化在当今时代的继承和发展,以及表现出来的无穷魅力,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亲近感。 能力目标 1.通过了解国粹、感受京剧、体验京剧等活动,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以及表达信息的能力。 2.通过课前预习、收集资料等学习活动,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 1.通过了解国粹、感受京剧、体验京剧等活动让学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京剧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调动学生的艺术兴趣,从而去关注京剧; 2.通过学习、小组讨论交流等活动,了解京剧在世界上的影响,从而更加珍视中华传统文化──京剧。 设计理念 京剧是我国戏曲中影响最大的剧种,老一辈特别痴迷。但由于京剧普及程度还不高,对于小学生来说,接触得很少,对京剧所表达的一些内在的东西了解甚少,因此,不太感兴趣。本课中通过各种体验活动,激发学生关注这些生活中习以为常的文化积淀,尽可能地改变自己平常漠然或者不以为然的态度,调动学生的艺术兴趣,提升学生本身对文化的敏感和理性认识,让学生明白京剧业已融入我们的生活中,引导学生欣赏京剧的特色;认识到京剧是中国人特有的一种审美表达,是我们的国粹。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活动:让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京剧的表演手段、角色行当、脸谱艺术等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从而去关注京剧。 教学难点 1.使学生初步对京剧产生兴趣;培养学生珍视我们的国粹──京剧的思想感情。 2.感悟到国粹京剧是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文化的精华。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关于京剧人物的小故事。 2.教师准备:收集资料,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活动一说说国粹, 了解京剧。 1.师:同学们,2008年,是我们每个中国人都不能忘怀的年份。我们齐心协力举办了一场伟大的奥运会。奥运会开幕式巧夺天工的设计与完美的表演为中国人在世界面前的展示拉开了精彩的序幕。你们想重温一下那激动人心的时刻吗?播放短片。[见视频素材: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脚本描述: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中国传统文化的部分,如画轴、击缶而歌、武术、京剧等部分连接成一段短片。) 2.师:同学们,再次回味,哪个片段让你依旧热血沸腾呢? 3.学生交流。(师相机归纳这些片段的内容包括汉字书法、京剧、武术等) 4.师:开幕式结束后,各国的媒体都盛赞这场开幕式很有中国特色。想想,开幕式的导演们为什么要选择这样一些内容表演给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观看呢? 5.学生讨论汇报。(启发学生感受到这些表演展现了中国最有魅力的传统文化,这些文化是中国特有的,流传久远的,现在依旧被世人接受的内容。) 6.师:你们还知道其它的传统文化内容吗? 7.学生交流。(启发学生关注到如刺绣、评书、泥人等民间传统文化精华。) 8.小结:这些宝贵的文化积淀就被我们称之为——国粹。(板书课题:我们的国粹) 9.师:谈到国粹,首先让我们想到的就是中国独有的戏剧形式——京剧了。(板书:京剧)对于京剧这个剧种,你们想知道些什么呢? 生自由答:京剧为什么被称为我国的国粹?它到底有着怎样的历史呢?京剧和其他的艺术表演形式有什么不同呢?------ 10.师:看来,同学们有很多的为什么想弄清楚。为了找寻到这些答案,让我们一起走进缤纷夺目的京剧舞台,去认识这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剧种吧。(脚本描述:京剧如何由一个地方剧种变成全国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表演形式的介绍。)

【公开课教案】《京剧的前世今生—现代京剧》教学设计

《京剧的前世今生——现代京剧》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高中课堂教学对学生情感世界的熏陶不够,缺乏对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音乐作品脱离实际。而且,音乐教学没有升学考试的外界动力,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便成为他们学习音乐的主要动力。都是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导致重分数、轻素质、妨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基本以课本为主。 【教学目标】 1. 欣赏现代京剧唱段《家住安源》及《雄心壮志冲云天》,感受、体验唱段的音乐情绪及表达的思想情感,能够正确判断它们的唱腔及行当,掌握京剧音乐的板式、伴奏等京剧常识。 2. 能够积极大胆、有感情地演唱现代京剧唱段《甘洒热血写春秋》,体会现代京剧艺术的唱腔韵味,培养对京剧艺术的兴趣及爱好。 3. 探究现代京剧和传统京剧在内容、服装、伴奏等方面的区别。【教学重点】 欣赏现代京剧唱段《雄心壮志冲云天》,感受唱段的音乐情绪及表现的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 能够较为准确、有感情地演唱现代京剧唱段《甘洒热血写春秋》,体验京剧艺术的唱腔特点。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音乐视频:古典时尚组合与灰姑娘组合演奏的《打虎上山》。

【设计意图】这段视频既保留了京剧的独特韵味又增添了浓郁的时尚气息,让学生在动感十足的音乐声中走进教室,被京剧音乐所吸引,为新课创设情境。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 1.师播放两段京剧唱腔视频,请学生对比欣赏,并说一说:你知道这两个京剧唱段的题目分别是什么吗?它们有哪些不同之处?2.学生讨论回答,课件出示答案: 片段一:《贵妃醉酒》选段《海岛冰轮初转腾》; 片段二:《红灯记》选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两个唱段在服饰、内容、打扮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3.师总结: 《海岛冰轮初转腾》是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它属于传统京剧,《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则是现代京剧的代表作之一。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了解、感受第九节——现代京剧。(课件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选择传统京剧和现代京剧中的两个典型唱段,进行对比欣赏,引导学生运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探究两者的区别,从而引出新课课题。其中《海岛冰轮初转腾》为上节课学习内容,又起到复习回顾的作用,使本课内容与本单元内容融为整体。 三、新课: 1.简介现代京剧的概念:

《我们的国粹──京剧》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它是一个大剧种,在全国300多个地方戏曲剧种中,京剧无论如何也算是个老大哥。它博采众长,形成了唱、念、做、打有机结合的艺术体系。京剧的唱腔有的悠扬委婉,有的铿锵有力,念白也有音乐性。表演上富有鲜明的舞蹈性和强烈的节奏感。乐队主奏乐器为京胡,其他还有京二胡、月琴及锣、钹、鼓等,是我国影响最广的一种戏曲。本课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针对学生的年龄、学习兴趣、实际接受能力以及所处的地域特点,从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社会现象入手,以他们的实际生活为基础整合学习内容,力求使学生感到亲切、真实。 同时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为动力,以生动的模仿实践活动来完成教学目标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它依据逻辑关系,经过有机的整合,丰富和扩大了教学内容,突出了综合学习的特点。此外,教材还特别关注社会的发展变化,将目前社会上发生的重要事件以及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作为课程内容,加强了与学生生活的社会环境以及学习活动的联系。 二、学情分析 小学五年级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存在的京剧只能做到“耳熟”而不“能详”。对京剧不了解,对京剧为什么被称为“国粹”不理解,对京剧在世界上的影响,更难有深刻的认识,更无法做到珍视中华传统文化──京剧;从心理上分析,五年级学生已有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重要的心理基础。在现实生活中家长和老师应该有效地引导学生的对京剧的好奇心,激发其学习的兴趣、求知欲望和勤奋学习的精神;鼓励他们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做事情的坚持性,建立进取的人生态度,促进自我意识发展。通过说说国粹、感受体验京剧;收集、整理、表达有关京剧的信息等活动,使学生初步对京剧产生兴趣;培养学生珍视我国的国粹──京剧的思想感情。才能真正感悟到国粹京剧是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文化的精华。 三、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1.教学目标: (1)通过说说国粹、了解京剧知识、欣赏京剧、感受体验京剧等活动,让学生对京剧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从而关注京剧,使学生初步感悟到国粹京剧是中国人独有的,精神文化的精华。 (2)领悟中华文化的精神风采和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了解京剧在世界上的影响,从而更加珍视中华传统文化──京剧; (3)通过课前预习,收集资料等学习活动初步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以及表达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重点:让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京剧的起源、京剧的行当、京剧的脸谱、京剧的四大工夫等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从而去关注京剧。

幼儿园大班教案《京剧》

幼儿园大班课程计划《京剧》 大班课程《京剧》适用于大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它让孩子们可以通过京剧脸谱和人物的颜色轻松区分京剧人物的性格和人物,并试图模仿京剧中的不同人物形象.国家的精髓,了解京剧脸色的意义和“生,丹,网,丑”四大主题,感受京剧独特的艺术魅力,对探索国家的国民精神有浓厚的兴趣.京剧.快来看看幼儿园班《京剧》的课程计划吧. 活动目标: 1.了解京剧是中国的国粹,了解京剧脸色的意义和“生,丹,网,丑”四大行为. 2.通过京剧脸谱的颜色和人物的服饰,可以很容易地区分京剧中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人物形象,并试图模仿京剧中的不同人物. 3.感受京剧独特的艺术魅力,培养对探索中国京剧精髓的兴趣. 4.以团队合作的形式,以您喜欢的方式表达京剧的表现. 5.在活动期间展示孩子的可爱一面. 活动重点: 幼儿了解京剧的特点,了解不同颜色的脸部,以表现不同人物的性格和四个专业的特点,如“天生,丹,网,丑”. 活动困难:

通过对京剧脸书Facebook和四大行业的了解,可以区分京剧中人物的人物和人物.并尝试模仿京剧中不同人物的动作和人声. 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活动前,请听京剧,简单了解京剧面具和四大业务.了解着名的京剧剧目及其在剧中的代表角色. 材料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各种京剧脸谱,京剧四大系列,分类板,小篮子. 活动程序: 首先,展示京剧脸谱,激发孩子对京剧的兴趣 1.问题:这是什么?当你看到Facebook时,你会想到什么样的戏剧? 总结:京剧是中国的精髓.这是一种独特的戏剧.它有近200年的历史,是中国的骄傲. 3.介绍京剧人物课件,简要了解京剧的特点. 问:京剧有哪些独特的地方? 摘要:京剧有一个面孔,一个服装,一条线和一个声乐.它还分为四大业务线:“生活,丹,网和丑”. 第二,带领孩子了解面部,了解京剧面具不同颜色的含义 1.介绍课件,观察各种京剧脸谱的特点和差异. 题:

幼儿园大班活动教案-走进京剧

幼儿园大班活动教案:走进京剧 幼儿园大班活动教案:走进京剧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京剧唱段、服饰、脸谱等,增强幼儿对京剧艺术的热爱。 2、通过表演京剧联唱和动手制作脸谱,提高幼儿的表演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通过观看课件,了解中国的京剧艺术,知道京剧有四大行当之分,京剧脸谱颜色的不同分别代表着不同的意思。 【活动准备】 京剧磁带两盒、课件两份(京剧人物和视频唱段)、脸谱一套、未涂色脸谱(幼儿每人一份)、蜡笔、剪刀、丝带等、环境布置各种京剧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走台步入场,播放录音,请幼儿欣赏京剧唱段。 1、提问:“刚才我们走的是什么步”(台步) 2、提问:“小朋友们从录音机里听到了什么(京剧) 3、提问:“它们的唱腔一样吗为什么都是京剧”(幼儿进行讨论) 教师小结:京剧是我国的传统戏剧,是中国的国粹,京剧内容非常丰富,唱腔也各不相同,主要分为:生、旦、净、丑四大

行当,他们都是京剧中的不同角色。 二、初步展开活动:播放课件,请幼儿欣赏四大行当各自的扮相及唱段。 1、欣赏生、旦、净、丑四大行当的服装和扮相。如:旦又分为老旦、青衣、花旦;生又分为老生、小生;净角有蓝、红、白、黑等脸的颜色区分;丑角有男丑、女丑之分等。 2、欣赏四大行当的唱腔,并给幼儿进一步的讲解。如:《空城计》中的诸葛亮;《穆桂英》中的穆桂英;《铡美案》中的包拯;《群丑闹春》中的丑角等。 教师小结:从京剧人物的服饰和扮相上我们能看出他的性格特征,了解人物的忠奸、善恶、美丑,他们的唱腔也各不相同。 三、进一步展开活动:欣赏京剧脸谱,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1、欣赏京剧脸谱,知道各种脸谱代表的意思。如:蓝色脸谱代表着刚强,骁勇,有心计的人物;红色脸谱代表着忠贞,英勇的人物;黑色脸谱代表着正直,无私,刚直不阿的人物;白色脸谱代表着阴险,疑诈,飞扬,肃煞的人物;金、银花色脸谱代表着各种神怪形象;绿色脸谱代表着勇猛暴躁的人物等,各种颜色代表的意思不同,都有许多有代表性的人物造型。 2、动手操作制作京剧脸谱,激发幼儿的兴趣及对京剧的喜爱 (1)幼儿先对各种脸谱进行仔细的观察,然后挑选一件未涂色的京剧脸谱,进行涂色。教师巡回进行指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