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京剧 教学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17.62 KB
- 文档页数:7
京剧唱腔联奏教案【篇一:六上音乐第四课《京腔京韵》 1《京剧唱腔联奏》】【篇二:京剧音乐教案】公开课教案标题:京剧的欣赏授课人:卢新洲授课班级:七年级(1)授课地点:南靖城关中学音乐多媒体教室授课时间:2010年3月9日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让学生对京剧有一定的了解,培养他们对京剧的兴趣和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
2、通过对京剧中唱、念、做、打四种艺术特征的介绍,启发学生如何感受京剧的魅力,从而提高学生鉴赏京剧的能力。
教学重点:1、能够正确辨别京剧的特征,从多种戏曲中找出那段是京剧。
2、认识并分辨京剧的四大行当,生、旦、净、丑。
教学难点:12教室。
1、引导学生如何静下心聆听京剧,做各种形式的参与和感受。
、认识并分辨京剧的四大行当,生、旦、净、丑。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上课前在多媒体教室播放京剧《智取威虎山》片段,学生听音乐走进二、导入1 在上世纪80年代,曾经有一个华侨在美国迷失方向,找不到回家路(不会说英语),在万分紧张的时候他突然听到有人在唱《智取威虎山》,因此很快就放松下来,循着唱戏的声音很快找到回家的路。
提问学生:刚才我们听的《智取威虎山》属于戏曲中的那一种?那个华侨为什么听到这首曲子就放松下来,并很快找到回家的路?三、介绍京剧的地位京剧的是中国的瑰宝:京剧是我国的国粹,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它是一个大剧种,在全国300多个地方戏曲剧种中,京剧排行第一。
它是第一个走向国际舞台,代表中华民族的表演艺术。
有个美国人说:“如果中国没有京剧了,我也就不承认中国了。
所以我认为作为中国人,有必要了解一下自己的国宝——京剧艺术。
四、介绍京剧的行当京剧的行当分为生、旦、净、丑四大类。
生:扮演男性角色的一种行当。
包括老生、小生、武生、文武老生、红生、娃娃生等几个门类。
(展示生行扮相的图片)旦:扮演女性角色的一种行当。
包括花旦、青衣、老旦、武旦、刀马旦、贴旦等。
(展示旦行扮相的图片)净:指在面部勾画各种脸谱,故又称大花脸。
铡美案教案【篇一:铡美案教案】《音乐欣赏:京剧《铡美案》选段》教学设计【设计思路】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 京剧音乐是中国戏曲音乐中的重要剧种,在高中音乐鉴赏课中进行学习是十分必要的。
但是,京剧艺术对当今的高中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喜爱程度也不高。
1、现状及分析音乐问卷综合数据(表一):总人数: 662 是否喜爱音爱听流行歌曲中国民中国戏曲民族器乐外国民歌西洋管弦乐曲人数 652 595 101 43 82 30 122 百分比 98.5% 90% 15.3% 6.5% 12.4% 4.5% 18.5% 从表(一)分析可以看出:(1)、学生对于音乐是十分喜爱的,也是乐于实践的。
(2)、学生的音乐审美价值取向是喜欢流行的、商业化气息强的、时尚的、贴近生活的音乐作品。
对中国的传统音乐缺乏基本的了解,甚至持否定态度。
对于世界经典的作品、传统而优秀的中国作品的了解是比较缺失的。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首先是京剧音乐、中国的戏曲艺术远离高中学生的现实生活、音乐生活,与当前学生的音乐审美心理有着较大的差距。
其次,社会商业化音乐的大量炒作、各种音乐传播媒体中通俗音乐、快餐音乐文化的泛滥,使得社会大气候对传统戏曲文化持一种漠视的态度。
2、理念及思路综合高中音乐课程标准的主要精神和高中学生的年龄特征。
首先,高中新课标强调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用“体验、比较、探究、合作”的方法进行音乐的学习。
其次,在音乐学习中,要“重视音乐实践,培养创造意识”。
高中学生有较强的想唱歌的愿望,虽然喜欢演唱通俗歌曲,但是对新生事物有好奇心,尽管京剧音乐是中国的传统音乐,但由于学生对它的陌生使得京剧音乐由“旧”变“新”,教师要有策略地“推陈出新”,让学生学唱京剧唱段。
再次,从学校每年的文艺汇演参赛的节目类型来看,高中学生对音乐剧的热情十分高涨,利用学生这一特点进行音乐艺术的实践活动,尝试进行京戏表演片段。
音乐欣赏《京剧的行当》教学过程一、从音乐情境入手导入播放《京调》音乐,投影“中国京剧”四个字。
1.简介京剧,导入课题京剧是中国最有代表性的戏剧剧种,是中国的“国粹”,两百多年来京剧名角辈出,流派纷呈,艺术成就显著,它不仅为中国的老百姓所喜爱,在国际上也享有很高的声誉。
为了让德国来我校的同学们了解我国的京剧艺术,我来给你们作些介绍。
京剧艺术的内容十分丰富,有京剧的历史、唱腔、流派等,今天我们来学习京剧的行当。
(投影课题及人物)2.讲解京剧行当的概念及分辨的方法京剧的行当就是指京剧演员的分类。
你们猜猜看,投影的四个人物分别代表哪四大行当?(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京剧划分行当,对演员来说,可按行当的特点和要求,集中学习某种行当的表演;对观众来说,京剧的行当把人物的内在特征加以外化,人物造型形象鲜明、风格多样,容易激起观众的欣赏兴趣;了解行当的特点后,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区分京剧的各种角色。
那我们又如何区分京剧的行当呢?应从人物的性别、年龄、身份、扮相、性格及表演特点来观察、分析京剧的行当。
二、从观察入手学习“生行”1.提出问题首先我们来学习“生行”。
京剧的行当以“生”为首,“生”在京剧中扮演什么性别的人物?常见的“生”有几种?他们有各有什么特点?2.观看三个“生行”人物录像分辨是何种生角?请观看三个“生行”人物的录像,分析三个人物的年龄、扮相、身份、及表演特点,分辨是种哪种生角?这三个人物分别是《空城计》中的孔明;《吕布与貂禅》中的吕布;《独木关》中的周青。
(看一个分析一个)孔明——中壮年,挂黑须,穿八卦衣、持鹅毛扇;三国时刘备的军师、充满智慧的文人;以唱为主、真声为主。
是老生。
吕布——年轻,穿蟒装,插雉尾;三国时董卓手下的将领;唱以假声为主,是小生。
周青——大唐元帅薛仁贵的结义兄弟;戴扎巾、穿箭衣、着薄底靴、手持棍,表演以武打为主,是武生。
3.归纳、讲解从上面的三个人物的分析可见,“生”在京剧中扮演男性人物。
《生旦净丑荟精粹》教学设计《生旦净丑荟精萃》是大荔城关镇中心小学提供的微课课程,主讲老师为陈巧红。
依据当前“戏曲进校园”的教学要求,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生旦净丑荟精粹》教学设计5篇,期望大家能有所收获!《生旦净丑荟精粹》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通过老师的引导,揭示学习的目标——京剧,引发学生学习的喜欢。
教学过程1. 导入听京剧选段。
提问:你想知道哪些有关京剧的学问?你想了解哪些有关京剧的问题?2. 老师结合学生问题,整理归纳若干个问题。
3. 老师将学生分成小组,仔细学习专题。
4. 学习本节课专题——京剧的历史(1) 学生学习汇报:京剧的产生。
(2) 老师导学(3) 学生学习汇报:京剧的舞台演化5.总结本节课的学习状况,布置下节课学习专题——《京剧的行当》。
教学评价1.学生参与程度和参与率。
2.学生能够主动主动地提出问题并查找问题的答案。
3.在小组学习中,“我”所发挥的作用以及在小伙伴心中的位置。
4.在小组汇报过程中担当的部分。
第二课时授课时间教学内容赏识《生、旦、净、丑荟精粹》教学目标:1、通过赏识使学生初步了解国粹京剧的基础学问,并通过对唱念做打的仿照充分体验京剧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京剧传统戏曲艺术的自豪之感和喜爱之情,宏扬中国传统艺术。
培育他们喜爱祖国优秀文化的感情。
2、了解京剧的有关学问。
初步熟识京剧的艺术特征,知道京剧的产生、进展和历史沿革。
3、激发进展学生对京剧艺术的喜欢和喜欢,引导学生感受、体验京剧的艺术表现力。
教学重难点:对京剧行当和京剧表演的熟识。
教具预备:1、电脑多媒体课件。
2、京剧脸谱。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超级联想。
超级联想,同学们可以依据老师提供的几个词组来联想另一个事物。
西皮二簧沙家浜国粹梅兰芳2、京剧学问知多少。
师:京剧是流行全国各地的戏曲剧种之一。
我国的京剧艺术与古希腊的悲喜剧,印度的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种。
而我国的京剧的艺术形式是保留最完整的。
其中京剧又被誉为是我国的国粹。
《夜深沉》教学教案设计4篇夜深沉》是一个京剧曲牌名。
曲调由繁至简,在快板段落作了较多发展,其中有大鼓的独奏及鼓与京胡的竞奏,使原曲的精华--刚劲且优美的音乐得到充分优美的表现。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夜深沉》教学教案设计4篇,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夜深沉》教学教案设计1教学内容:1.了解戏曲乐队中的“场面”。
2.欣赏“武场”《夜深沉》。
3.认识戏曲乐队中的各种乐器。
教学目标:1.了解京剧中乐队伴奏的形式。
2.认识乐队中的主要乐器。
3.欣赏《夜深沉》。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欣赏《夜深沉》。
教学难点:合作演奏《夜深沉》。
教学准备:板鼓、大锣、小锣和铙钹。
教学过程:一、乐队介绍1.认识乐器及乐队介绍。
师:京剧伴奏是京剧演出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自始至终联系剧情的纽带,在剧中起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掌握节奏的作用。
为京剧伴奏的乐队称为“场面”,有文场和武场之分。
生:什么是文场?师:文场即“管弦乐”。
京剧最初形成时伴奏乐器很简单,仅有京胡、月琴等三大件。
随着艺术日趋完美,才逐渐丰富起来。
教师播放乐器课件,介绍各种乐器。
京胡:这是京剧文场中的主要乐器,从西域传入中原,音色清脆,表现力极强。
京二胡:用二胡为京剧伴奏,始自梅兰芳排演《西施》的1923年,丰富了低音区。
月琴:这是为老生伴奏的主要乐器之一,节奏明快,补充了中音区。
三弦:在未突出月琴之前,三弦很重要,是文场的三大件之一。
笛子:是管乐中的主要乐器。
有些昆曲剧目专用笛子伴奏。
欣赏一段文场伴奏。
生:那什么是武场呢?师:武场的乐器主要是“打击乐”,打击乐器虽然只能奏出一个有固定高低的音,但音响强烈,节奏感鲜明,一般重武打的武戏,以打击乐伴奏为主,因此传统习惯称打击乐为武场。
武场的基本乐器包括:鼓板(鼓板实为檀板、单皮鼓两件乐器,因由一人掌握,故合称为鼓板)、大锣、铙钹、小锣四件乐器。
鼓板在京剧乐队中是起指挥作用的乐器。
不仅武戏用,文戏也用。
边看打击乐器课件,边介绍。
《唱脸谱》教案《《唱脸谱》教案》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作业内容《唱脸谱》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对京剧知识的介绍,能对京剧艺术产生一定的兴趣。
能够感受、体验京剧的唱腔、行当、场面以及脸谱的艺术魅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唱《唱脸谱》,感受、体验京剧的唱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拓展欣赏,使学生了解京剧的运用是越来越广泛,感悟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教学重点:了解京剧的相关知识并能用一定的京剧韵味来演唱歌曲《唱脸谱》教学难点:能有韵味的演唱歌曲《唱脸谱》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唱现代京剧《都有一颗红亮的心》请生说是哪个戏曲种类。
生答现代京剧二、京剧相关知识介绍:今天我们一同了解一下我国国粹京剧艺术,走进京剧。
多媒体:1、京剧脸谱的介绍,2、京剧的唱腔3、京剧的四大功夫三、学唱《唱脸谱》1、听范唱,问:这首歌曲的风格与其他歌曲相比有何不同?生:歌中包含戏曲京韵2、了解作品结构3、唱准歌曲旋律拖腔:京剧中一个字用许多乐音来歌唱的唱腔形式。
4、把握戏歌风格;(花脸的唱腔特点)并完整歌唱四、拓展欣赏:1、脸谱的定义:是指中国传统戏剧里男演员脸部的彩色化妆。
2、脸谱图案:非常丰富,每个部位的图案变化多端,有规律而无定论。
3、脸谱的分类:脸谱根据描绘着色方式,红色:忠勇侠义,多为正面角色。
黑色:直爽刚毅,勇猛而智慧等。
五、小结今天,我们学唱了《唱脸谱》这首歌曲,了解了许多京剧中的脸谱知识,认识到了祖国京剧艺术的博大精深,希望同学们能够把国粹艺术融入到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把国粹艺术发扬光大。
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参与,同学们对京剧及京剧脸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京剧本就是国粹,而现代的我们总感觉京剧太过博大精深,离我们有些远,通过本节课学习让同学们近距离的接触京剧感受京剧,同学们的感受是京剧其实就在身边,并且很热爱它,现在好好学习将来为把国粹艺术发扬光大而努力!今后要继续渗透这方面教学。
《走进京剧》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1.课题:《走进京剧》2.课时:13.所属单元: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4.课型:欣赏课4.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京剧相关物件5.教学方法:参与体验法二、课标要求聆听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了解有代表性的地区和民族的民歌、民间歌舞、民间器乐曲和以京剧为代表的中国戏曲及曲艺音乐,体验其不同的风格。
三、教材分析《我不挂帅谁挂帅》这一唱段不仅体现出梅派唱腔的特点,还通过〔西皮流水〕和〔西皮散板〕两种板式唱腔的对比,表现出剧中人物穆桂英报国杀敌的决心。
《我们是工农子弟兵》是本单元所有欣赏曲目中唯一一个现代题材的唱段。
将现代京剧的一个唱段选入教科书中,一是因其记录着一段京剧改革的历史;二是因其为二黄原板唱腔。
学生可以通过该唱段的欣赏,对比现代京剧在传统京剧基础上的发展变化,感受二黄与西皮唱腔在情绪与情感表现方面的不同特征。
四、学情分析本节课主要是欣赏课,《我不挂帅谁挂帅》是京剧大师梅兰芳的代表剧目《穆桂英挂帅》中的经典唱段。
学生主要是对梅兰芳以及其对京剧改革的重大贡献着手来对比学习现代京剧《我们是工农子弟兵》在感受西皮与二黄唱腔的区别的同时了解现在京剧与从传统京剧的不同。
五、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中国京剧的欣赏认识京剧的唱腔、伴奏场面、感受京剧的演唱韵味同时归纳梅兰芳对京剧改革作出的贡献。
2.过程与方法:学唱《我不挂帅谁挂帅》模仿青衣的演唱韵味,观看京剧的场面表演感受锣鼓经的表现。
欣赏《我们是工农子弟兵》感受京剧的念白,小组合作探究现代京剧与传统京剧的区别。
3.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在感受、体验京剧唱段中,积极参与演唱、欣赏等实践活动,并对中国传统艺术产生兴趣及自豪感。
六、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方法1.教学重点:欣赏并演唱《我不挂帅谁挂帅》、《我们是工农子弟兵》,学习京剧精粹。
2.教学难点:青衣唱腔演唱韵味的把握。
3.突破方法:反复聆听示范音乐,教师对唱法做深入的分析。
七、板书设计走进京剧教学环节学生活动教学意图一、导入小组讨论回答课自己对梅兰芳的了解(一)中国京剧大师:梅兰芳梅兰芳:中国四大名旦之首(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9岁开始学习青衣,11岁登台以嗓音圆融,唱腔委婉,身段优美表情细腻,享誉全世界其代表作为《打渔杀家》《穆桂英挂帅》《霸王别姬》《贵妃醉酒》等;其中以《贵妃醉酒》最为突出,至今无人超越。
京剧沙家浜智斗教学设计智斗京剧教学设计沙家浜京剧名段欣赏京剧沙家浜智斗唱段京剧沙家浜智斗第几场篇一:《沙家浜》教案《沙家浜·智斗》教案【教学目标】 1.学习欣赏选段,了解我国戏曲文化的悠久历史和传统。
2.了解京剧的知识。
能分辨京剧人物行当,了解京剧的发展与革新。
3.了解本剧剧情,把握剧中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感受、体验、认识和理解剧情的矛盾冲突、角色所处的环境以及当时的情绪表现等方面;同时,对京剧艺术的行当及唱腔板式有一些了解。
【教学难点】京剧知识,尤其是京剧的唱腔板式;选段的时代背景及人物形象理解【教学方法】用教学软件观看《斗智》选场【教学课时】2 【教学步骤】总第十九课时【要点】:导入、京剧简介《沙家浜》及选场剧情简介作业【步骤】一.导入你看过CCTV的曲艺频道吗?曲艺频道最有名的曲艺是什么?导入京剧简介二.京剧常识1.形成:京剧是我国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个剧种,流行全国。
有近二百年的历史。
清乾隆五十五年(1709年)四大徽班陆续近京演出,于嘉庆、道光年间,同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互相影响,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并吸收了一些民间曲调,逐步形成了相当完整的艺术风格和表演体系。
用京胡、二胡、月琴、三弦、笛、唢呐等管弦乐器和锣、鼓等打击乐器伴奏。
表演上唱、做、念、打并重,多用虚拟性的程式动作。
自咸丰、同治以来,经程长庚、谭鑫培、梅兰芳等加以改革和发展,,成为今天比较完整的一个剧种。
名称:京剧从产生以来有过许多名称,乱弹、簧调、京簧、京二簧、皮黄、大戏、平剧、旧剧、国剧、京戏等。
2.场面:(又称伴奏,分两类)1)文场:京胡、月琴、唢呐、三弦等;2)武场:锣、鼓、板等。
3.四大徽班:三庆、四喜、春台、和春。
4.四大行当:根据所扮演的性别、性格、年龄、职业以及社会地位等,在化妆、服装各方面加以艺术的夸张,这样就把舞台上的角色划分成为几种类型。
1)生:生行是扮演男性角色的一种行当,其中包括老生、小生、武生、红生、娃娃生等几个门类。
《甘洒热血写春秋》教学设计单县南城明德小学王莹教学目标1. 感受体验京剧艺术的博大精深,从而激发民族自豪感。
2. 了解《智取威虎山》的故事情节。
3、体验到京剧演唱与平时唱歌的不同之处。
教学重、难点1. 一字多音的拖腔唱法。
2. 感受、欣赏歌曲《甘洒热血写春秋》,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材分析京剧选段《甘洒热血写春秋》选自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
此唱段属于老生行当的唱腔,西皮快二六。
该选段1/4拍,节奏紧凑,速度较快。
表现了侦察排长杨子荣胆大心细、足智多谋,不畏艰险勇于献身的英雄形象。
整个选段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中一字多音的京剧唱腔比比皆是。
如:“日”、“志”、“未”、“显”等。
每一句话的起拍都在弱拍,落拍多在强拍,唱腔咬字归韵也很到位,色彩明朗。
第二部分运用了长拖腔,如:“秋”,演唱铿锵有力,流畅自如。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 播放《小苹果》和《甘洒热血写春秋》的音频。
请同学们听两段音乐,区别它们的音乐类型?学生回答:《小苹果》是歌曲,《甘洒热血写春秋》是京剧。
京剧分几个行当?(生旦净丑)二、感受体验1、视频欣赏现代京剧《甘洒热血写春秋》2. 介绍剧情,三、《甘洒热血写春秋》唱段学习1、初听。
力度、速度是怎样的?表现了什么情绪?2、介绍板眼3、读唱词。
(注意第一、二乐句弱起)4、分句教唱,注意咬字归韵:(1)一字多音的唱词(2)学唱最后一句。
5、随音乐完整演唱。
做到字正腔圆,唱出京剧的韵味6、学生随老师学习生的身段动作,随视频音乐表演唱!7、总结京剧唱腔与歌曲演唱的不同。
8、咱们再一起欣赏《智取威虎山》的经典唱段—《打虎上山》三、课堂小结。
六年级语文京剧趣谈教案优秀5篇六年级语文京剧趣谈教案篇一设计思路:1、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2、让幼儿尝试运用色彩来表现不同的情感,抒发内心的感受。
“中国京剧”是我们预设的“中国人”大主题中的一个内容版块,作为二级主题来开展,与其他内容相互渗透、推进,共同来实现大主题所追求的价值目标。
我们班的这一块内容开展得较其他班晚一些,切入是从学校展示橱窗里其他班级孩子的“京剧脸谱”作品开始。
从周围环境的变化入手,孩子们慢慢开始谈论、关心起京剧这一话题(由个别孩子,逐步影响更多的孩子),这样就能比较巧的顺着孩子的关注点进行,不显生硬与突然。
事实上,京剧并非是我们南方孩子生活中经常遇到和熟悉的事物,但从教育角度来说,又是比较有意义与必要的,能够通过这方面内容的系列活动,让孩子初步接触京剧,了解中国这一特有的戏曲形式,从而从一个侧面来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激发起孩子喜爱京剧、热爱祖国的情感。
根据孩子的学习特点,为了能够让他们亲眼所见、亲身经历,去更直观的感受体验京剧艺术的`魅力,我们充分利用社区资源,邀请了朱家角老年京剧团来幼儿园,开展了“重阳节——我们和爷爷奶奶同乐”活动。
那些爷爷、奶奶的京剧表演、京剧演出用的锣鼓乐器,把我们班所有孩子都吸引住了,也由此,全班孩子的兴趣点都到了京戏上,希望去了解更多有关京剧的事情。
于是“中国京剧”主题热火地开展起来,孩子们搜集信息、了解知识、看戏剧频道的京戏、学上一句京腔、摆上一个京剧架势,不亦乐乎。
过程中,教师及时组织孩子交流,在生生、师生的互动中,互享信息、知识,也互相感染着对京剧艺术的喜爱之情;我们还一起看京剧的折子戏,讲京剧故事,讲京剧脸谱人物的故事、传说,活动化、故事化使孩子们的兴趣更高,也对京剧艺术有了更多的了解。
另外,主题的开展,幼儿的全面发展,需要教师组织多样化的活动,同时还需兼顾领域与学科性的知识、技能,于是设计京剧脸谱成了我们的一个教学点,从中不仅让孩子对京剧脸谱艺术的特点有所了解,也能对“对称”、“夸张”等的美术表现方式有所了解与尝试。
4京剧唱腔联奏1、学情分析“生旦净丑小舞台,唱念做打大人生”、“京腔京韵,律响校园内;名家名段,编排教材中。
”按教育部的要求,修订后的教科书每年增加了京剧的内容,目的是通过听一听、唱一唱,培养学生从小对京剧的喜爱。
本课以”京腔京韵“为主题,是小学阶段对京剧学习的最后一课。
学生们对京剧艺术的四大行当及四大表演艺术并不能全面的了解。
为此展开了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使学生初步了解京剧艺术的四大行当及四大表演艺术特点,感受、体验京剧的音乐风格与韵味。
感受京剧的艺术魅力,弘扬中国传统艺术。
2、教学目标1.感受、体验我国民族艺术中的“国粹”------京剧的音乐风格与韵味,培养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兴趣,激发学生对京剧传统艺术的热爱之情,弘扬中国传统艺术。
2.认识京剧艺术的四大行当,并能通过“听一听、念一念、唱一唱、打一打”体会京腔京韵的特点。
初步了解“唱、念、做、打”的戏剧表演形式,初步感受京剧的艺术魅力。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初步了解京剧艺术的四大行当及四大表演艺术特点,感受、体验京剧的音乐风格与韵味。
教学难点: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欣赏、模仿、体会、能通过“听一听、念一念、唱一唱、打一打”体会京剧艺术的博大精深魅力。
4、教学过程4.1 共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谈话导入、激发兴趣一、组织教学:师生音乐问好,音阶模唱练习。
二、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教师由戏曲相关的书签、剪纸、泥人脸谱等谈话导入你们在哪里看到过脸谱?生:即兴回答。
2、师:戏曲是一种综合艺术。
集文学、音乐、美术、表演、武术等为一体,是我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戏曲剧种有三百六十多种。
发展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
3、师即兴演唱黄梅戏《天仙配》的两句,请学生听辨戏种?请学生唱一唱别的戏种,激发学唱的兴趣。
4、师:近半个世纪以来,流布最广泛,观众群最多的有五个剧种,即京剧、评剧、豫剧、越剧、黄梅戏,被称为“五大剧种”。
设问哪一种剧种最具影响力?生:即兴回答。
《梨花颂》教学设计作者:徐丽娟来源:《黑河教育》2011年第03期背景说明: 2009年3月,我校积极响应教育部“京剧进课堂”的号召,认真组织落实京剧特色的打造工程。
京剧课不是单纯教会学生一些唱段,还要将唱段背后的故事告诉学生,更重要的是通过接触经典作品,让学生了解京剧常识,对听京剧、唱京剧有兴趣,让他们坐下来爱听、站起来会唱,这样,京剧艺术才算走进学生的心田。
在让学生更多地体会艺术多样性的同时,引导学生热爱、继承和发展民族艺术文化。
由于京剧进课堂没有教材、没有经验可循,我通过查阅各方面的相关资料,决定先培养学生听京剧、唱京剧的兴趣。
然后,在欣赏的基础上,学唱著名唱段。
那么,怎样激趣呢? 我在四年级的京剧课上,选择了诗意唯美、现代感强的戏歌,调动学生学京剧的浓厚兴趣。
然后,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征,选择大型交响京剧《大唐贵妃》的选段《梨花颂》作为学生学京剧的第一部戏。
我在教会他们几个精彩唱段之后,设计了一节以《梨花颂》为主线的京剧课,现代的交响伴奏为学生伴奏。
教学目标:通过对京剧的接触,让学生初步从视听上感受到祖国戏曲艺术的魅力,认识戏曲,了解戏曲,热爱戏曲艺术。
教学重点:1.京剧的唱、念、做、打;2.能有韵味的演唱京剧《梨花颂》,认识到戏曲和歌曲在演唱上的区别。
教学难点:“情也痴”、“难自弃”等难点旋律的解决。
教学准备:电子琴、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欣赏导入请学生观看一段视频《贵妃醉酒》,提问:同学们,这是歌曲吗?那是什么?(戏曲)二、简介京剧戏曲是我国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种类特别多,比较著名的有六大剧种:京剧、评剧、黄梅戏、豫剧、越剧和秦腔。
刚才给大家播放的是京剧的一个唱段。
1.一说起京剧,我们就会感到自豪。
它是我国最大的戏曲剧种,有近二百年的历史,并已成功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播放课件)京剧是一门综合性的表演艺术,集唱(歌唱)、念(念白)、做(表演)、打(武打)于一体。
现在请几个同学分别向我们介绍一下。
现代京剧教学设计
1、培养,发展学生对京剧艺术的兴趣与爱好,激发其参与艺术实践活动积极性。
2、聆听《雄心壮志冲云天》及《家住安源》,了解唱段内容,感受其情感表现,理解角色的思想感情
3、初步懂得京剧音乐的声腔、板式、伴奏行当以及现代京剧的相关知识。
教材分析:广义地说,五四运动之后直至今天的所有反映现生活的京剧都可视为现代京剧。
狭义地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在双百方针指导下,通过戏曲改革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创作的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新京剧
教学重点:
1、京剧音乐的声腔、板式、伴奏、行为以及现代京剧的相关知识。
2、京剧知识在唱段中的作用。
教学用具:MP3播放器,音响,音响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欣赏李铁梅的《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同学们知道这个唱段是选自哪部京剧吗?这个唱段跟上节课欣赏的京剧有何区别吗?(引进了交响音乐,生不刮须,净不构脸)(导入现代京剧)
二、新课教学
1、什么是现代京剧?(书P64)
2、欣赏现代京剧《红灯记》选段《雄心壮志冲云天》
(1)、介绍作品(《红灯记》的简单剧情)
(2)、欣赏作品(提问:这个唱段主要表现人物什么样的情绪)(3)、分析作品(分段介绍参照教师用书P57)
(4)、请学生注意唱词中一些提示(如二黄导板,原板……)这是什么意思呢?
3、介绍京剧音乐(见书P64页)
4、提问:京剧中除了音乐很有讲究以外,她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京剧的行当,知道有哪些行当吗?(生,旦,净,丑)
5、介绍京剧的行当(提问:李玉和是属于哪个行当?接下来请学生欣赏作品,请学生回答作品中的人物属于哪个行当?)
6、欣赏《家住安源》
(1)、介绍《杜鹃山》简单剧情
(2)、欣赏《家住安源》
提问:①《家住安源》中的人物属于哪个行当?里面运用了哪些唱腔,板式?
②音乐是怎样来塑造人物形象的?(老师通过学生的回答分析作品)
7、总结所学知识(京剧音乐、京剧的行当)
8、聆听现代京剧《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及《当你爹心红胆壮志如钢》三个唱段。
提问:判断其中的人物属于哪个行当中的哪个细类?其唱腔属于二黄、西皮?
9、欣赏了很多现代京剧的作品,接下来让学生亲自尝试一下,学唱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选段《甘洒热血写春秋》(男生)和《红灯记》选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女生)。
要求学生尽量模仿演员的唱法,唱出京味。
(学唱的片段可以选适合学生
的)
三、课后讨论
1、人们将京剧视为综合艺术,那么京剧艺术的综合性表现在哪里呢?
2、你知道京剧脸谱吗?它是怎样起源的吗?这其中有个很有趣的故事,如果不知道的话,请查阅相关资料,并将故事说给大家听。
3、课后欣赏现代京剧《我是中国人》,判断其中人物所属的行当和所使用的京剧音乐。
第五单元第十节
下课!
第十节
第五单元第11节非洲歌舞音乐
课题非洲歌舞音乐
教学目标 1、通过书本上的曲目欣赏,引导学生感受、体验非洲民间音乐的风格特征;
2、初步了解非洲音乐的概况,知道非洲音乐的社会功能;
3、初步感受非洲音乐的节奏和乐器“马林巴”的音色。
教学重点 1、欣赏布隆迪的《鼓舞》片段;
2、节奏练习。
教学难点节奏练习组合
解决方法单个节奏打会、打熟,然后随教师口令由慢到快练习。
教具音响、教学磁带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问:班上哪位同学会跳街舞?
学生答:某某某
教师:热烈的掌声欢迎他来一段。
某学生:上来表演
教师:讲评
教师:街舞之所以受年轻人欢迎,是因为它没有固定的条条框框,舞者可以随音乐节奏自由发挥自己的动作,是种本能的体现,最适合年轻人张扬个性;街舞虽然成型在美国,但要追溯起源,可寻找到遥远的非洲大陆。
今天,我们大家来共同学习非洲的黑人音乐
二、新授板书非洲歌舞音乐
我们今天主要讲非洲的黑人音乐。
从影视作品的印象中,我们思考回答一下,非洲音乐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请同学们回答,如果答出来,就表扬;如果答不出,则引出下面的内容:看来,大家对于非洲音乐知之甚少,有必要来共同学习。
首先,我们来感受一下第一首乐曲,请大家注意两点:1、曲中大量运用了什么乐器?2、节奏变化程度?(教师不提供曲名),欣赏结束后,请大家归纳。
学生集体得出结论:1、大量运用鼓;
2、节奏复杂。
教师稍作补充:鼓是噪音乐器,它发出的不是乐音,但音乐作品除了使用乐音外,有时也使用噪音,非洲黑人音乐更是如此;非洲鼓的音色与中国鼓音色有明显的不同,形态也不一样;非洲鼓有几十种基本鼓型和几百种鼓的变型,大的象水缸,小的如茶杯,形状也希奇古怪,有的甚至象人一样。
刚才我们大家欣赏的是布隆迪的《鼓舞》片段;接下来我们欣赏第二首乐曲,没欣赏之前先学唱四小节旋律:
||: 2 1 6 6 | 5 1 6 6 |2 1 6 6 |5 1 6 6 :||
非洲有一种很有特色的乐器,音色有点类似于白居易描写的“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
接下来请欣赏《门库尔雅》,注意乐器的音色,猜想一下它是怎么演奏的。
播放音乐。
请同学们回答:1、乐器名称?(马林巴)
2、怎么演奏?(教师讲解,并看书上图片)
非洲音乐除了节奏、音色较特别外,它的功能性也很强,音乐活动大都伴随着社会日常生活。
非洲音乐,尤其是歌舞活动,有着强烈的自娱性质。
所以,非洲歌曲的曲调音域一般较狭窄,乐句比较短小,较少使用装饰音,而且很少用变奏,常作多次反复。
因为自娱性较强,
有时夹杂着叫喊声。
比如《非洲赞歌》
6.6 6 3| 5. 5 5 2 | 6.6 6 3 |1 1 1 5 | 6. 6 6 3 | 2 5. | 3 6. | 5 1. | 6 .6 6 3 | 2 5 5 ||
非洲人歌曲技法虽然不高,但不妨碍人们对音乐的喜爱,特别是对舞蹈,几乎是人人爱跳的。
下面欣赏《男孩之舞》,同时,观赏P82页的舞蹈图片。
三、练习与拓展
大家通过欣赏这四首乐曲,对非洲黑人音乐有了大致的了解,对他们那令人“眼花缭乱”的节奏组合佩服不已。
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
无论多么复杂的节奏都是由简单的、基本的节奏组合而成的,下面我们来练习一些非洲音乐的节奏。
第一部分:P80页《鼓舞》中的两
1、四二拍 X X X | X X X | X X X X | X X X :||
要求:双手同时拍击自己的大腿。
讲评。
2、四三拍 ||:X X X X X :|||: X X X X X :||
要求:先看老师用脚打一编;
学生跟老师慢速练习;
讲评;
逐渐加快速度。
讲评。
第二部分:P84页
学生自由练习这六条节奏,教师巡视、揪错、指导、讲评。
请同学表演。
讲评。
请熟练的同学一条接一条不间断地打,讲评。
选六个同学,在教师同一的速度指导下,合奏节奏,讲评。
四、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非洲歌舞音乐”的主要特点:
1、舞蹈伴随着歌唱;
2、节奏鲜明而强烈;
3、伴奏乐器是已鼓为主的打击乐器,马林巴也经常使用;
4、歌舞中常伴有喊叫,以抒发感情,增加舞蹈的气氛。
五、课外作业
1、非洲音乐为什么会对世界其他地区音乐产生影响?
2、非洲音乐对我们现代音乐有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