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旅游学概论教案-4

旅游学概论教案-4

旅游学概论教案-4
旅游学概论教案-4

广东南方职业学院教案首页

任课教师雷艳职称___助教____ 备课日期2012-09-15

课程名称旅游学概论选用教材《旅游学概论》

本次授课的章节课题第四章旅游业

课型理论讲解、讨论、案例分析授课时数 6

本次授课的目的及要求

熟悉旅游业的构成及各部分的含义,掌握和了解旅游业的基本概念、旅游业的构成、旅游业在发展中的作用及性质和特点。了解旅游交通、旅游饭店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旅游景区、旅游商品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次授课的重点、难点

重点:旅游业各产业的特点、类型及作用,旅行社的经营特点。旅游饭店的发展趋势,旅游交通的类型。旅游景区、旅游商品的概念,旅游景区的作用。

难点:旅游业的构成,旅行社的分类。旅游饭店的兴起与发展,旅游交通的构成. 旅游景区的狭义定义,旅游景区的分类,旅游商品的开发。

本次授课教具及参考书

教具:多媒体;参考书:李天元《旅游学概论》、张培《旅游学》、张树夫《旅游心理学》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演示、提问讨论、分析案例等教学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练习思考题与作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次授课小结与改进措施

课程教学方法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核心。除讲授、提问、学生分析、讨论等常用的方法外,结合旅游类课程的特点,适应学生的要求,课后小结旅游业的产业定义、旅游业的特点、旅行社的定义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教学内容书写在本页后面

第四章旅游业

第一节旅游业的概述

一、了解“产业”并对“旅游业”进行定义

?农业、林业、塑料业等属于产业吗?

?“产业”指的是什么?

(一)在经济学中,“产业”是指其主要业务或产品大体相同的企业类别的总称。

共同点:

1、经营相同的业务或生产相同类型的产品。

2、投入和产出应当能准确地测算和确定。

旅游业显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产业”?原因:

1、不具备“产业”通常具有的生产功能。

2、没有可衡量的有形产出,其投入和产出难以准确地核算和确定。

3、并非为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所构成。

思考:旅游业是一项“产业”吗?

(二)产业被归纳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包括的行业多、范围广

?我国按实际情况把第三产业分为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

?其中服务部门包括金融、保险、旅游业、文化等

因此,旅游业属于第三次产业并具有第三产业的产业属性——服务性

旅游业是以旅游资源为依托,以旅游设施为条件,为旅游者提供各种服务的综合性产业。

共同的服务对象——旅游者

本质——服务行业

(三)旅游业就是以旅游者为服务对象,为其旅游活动创造便利条件,并提供旅游活动过程中所需商品和服务所涉及的行业群体而组成的综合性产业。

二、旅游业的特点

1、是一种综合性产业

旅游业的产品和服务是众多部门共同作用的产物,是以多种服务表现出来的集合体。

旅游业既涉及国民经济中的一些物质资料生产部门,如轻工业、建筑业等,又涉及一些非物质资料生产部门,如文化、教育、科技、卫生、金融、海关、邮电、园林、宗教等,同时还包括一系列旅游企业,如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交通、旅游纪念品销售单位等。

旅游业的各个组成部门在不同的地点,以不同的方式向旅游者提供不同性质的服务。它们互相区别、相互独立、相互依存、相互补充,共同满足旅游者的复杂需求,共同保证旅游活动的进行。所以,旅游业是一个横向联系广、综合性强的行业,具有新兴产业多层次、多方位、网络状、复杂性的特点。

旅游业构成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也印证了这一特点。

认识综合性特点的重要意义:

第一:各个关联行业运作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任何一个行业的滞后或行为失误,都会造成旅游者对总体旅游产品的不良评价。

第二:各旅游企业所有权的分散性及其为追求各自狭隘利益而各行其是的自由性,使它们之间不存在自动协调。

2、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的服务性产业

劳动密集型:为生产一定产量所必须投入的生产要素中,劳动投入

的比例高于其它生产要素比例的产业。这些产业占用资金少,设备的技术程度低,容纳劳动力较多。

简单来说就是:在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由于旅游业的产品是以提供劳务为主的旅游服务,同其它行业相比,不存在销售成本或销售成本较少,从而使工资成本在全部营业成本中占据了较大比重。所以旅游业被称为劳动密集型行业。

正因为这样,世界各国都一致把旅游业作为吸纳剩余劳动力的一个重要渠道。

3、具有高度依托性的产业

(1)以旅游资源为依托

(2)以客源市场为依托

(3)以国民经济发展为依托

(4)依托于各有关部门和行业的通力合作、协调发展

4、具有高度敏感性的产业

旅游业比其它经济部门更具敏感性,就是说,旅游业对其内外环境因素变化的影响都极为敏感。

从旅游业的内部环境看,它由多种部门构成,这些部门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比例关系,它们必须协调发展,其中任何一个部门脱节都会造成整个旅游供给的失调,进而影响旅游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一:从社会、经济、政治等外部环境看

各种自然的、政治的、经济的和社会的因素都可能对旅游业产生影响,其中有些因素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

例如:自然因素中的地震、恶劣气候、疾病流行;政治因素中的国家关系恶化、政治动乱、政府的政策变化及恐怖活动、战争等;经济因素中的世界经济危机、某些主要客源国经济衰退;还有社会时尚的变化等,都会导致旅游业的停滞。一部畅销小说、一部受人欢迎的电影会很快地刺激旅游业的发展。

旅游业的敏感性告诫人们: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过分依赖旅游业,一旦影响旅游业的某些因素发生巨大波动,后果将不堪设想。

第二:从旅游业内部环境看:

各相关产业的变化会导致旅游业发生相关变化,高度依托于其他产业、部门,各个产业的变化都会敏感地反映在旅游业上。

旅游活动的吃、住、行、游、购、娱各个环节联系紧密,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出现一系列连锁反应,造成整个供给失调。

例如:近年高铁对旅游业的影响

高铁的运营——更多旅游者选择高铁,而不选择飞机,航空业收到影响——温州高铁事件——高铁旅客大量减少,社会影响巨大,大量旅游者改而选择飞机、轮船、汽车等交通工具。

5、是涉外性产业

涉及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交往的产业,具有涉外性

每个国家可以是接待国,也可以是客源国。

社会制度、文化、生活方式等等都存在差异,使发展国际旅游具有强烈的政策性和涉外色彩。

三、旅游业的构成

1、由直接为旅游者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主体部门

住宿业(住)、餐饮业(食)、交通运输业(行)、游览娱乐业(娱、购)旅行社(游)、

2、相关部门

?商业、银行业、保险业、海关、邮电通信、文化艺术等

3、管理部门

?行政管理组织、行业管理组织(旅游局、社会协会等等)

◎我国把旅行社、旅游饭店和旅游交通作为旅游业三大支柱。

四、旅游业的性质

(一)经济性

1、旅游业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之上的。

2、旅游业可以带动和旅游相关的其他行业的发展,进而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3、旅游业可以增加外汇收入,促使货币回笼,保障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二)文化性

1、旅游资源具有文化性

2、旅游设施也具有文化性

(三)服务性

第二节旅行社

一、旅行社的产生与发展

(一)世界旅行社的产生与发展

(二)我国旅行社的产生与发展

1923年陈光甫在上海商业储蓄银行设立旅行部。

1927年“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旅行部”改为“中国旅行社”。

1949年厦门成立了华侨服务社,是新中国第一家国营旅行社。(后期的中旅)

我国三大旅行社:中旅、国旅、青旅

二、旅行社的概念

旅行社是指从事招徕、组织、接待旅游者等活动,为旅游者提供相关旅游服务,开展国内旅游业务、入境旅游业务或者处境旅游业务的企业法人。

三、旅行社的分类

(一)国外旅行社的分类

(1)旅游批发商(TOUR WHOLE SALER)。旅游批发商是组织并推销旅游产品的一种旅行社。它没有自设的零售网点,只是通过各种从事零售业务的中间商成套出售自己组织的包价旅游产品。这种旅行社按照旅游路线和旅游项目等制定年

度计划,然后进行广告宣传和推销,如印发旅游产品目录、刊登广告、参加旅游展销会等,还要向中间代理商提供有关的咨询服务。

(2)旅游经营商(TOUR OPERATOR)。旅游经营商的业务同旅游批发商类似。在西方旅游界人士中,两者常常被用于同义语。细究起来,略有区别。旅游经营商一般都拥有自己经营的零售网。因此,旅游经营商除了可通过中间代理商出售包价旅游产品外,还可通过自己经营的零售网点直接向广大公众出售这些产品。

(3)旅行代理商(TRAVEL AGENT)。旅行代理商是旅游零售商的典型代表,是指主要从事地面接待业务或代理旅游批发商、经营商以及有关食、住、行、游、娱等方面的旅游企业具体招徕和组织游客的旅行社。其收入主要来自被代理企业所支付的佣金。

(二)我国旅行社的类型

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成立了中国国际旅行社、中国华侨旅行社、中国旅行社、中国青年旅行社。

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1996年底,划分为一类旅行社、二类旅行社、三类旅行社。

第三阶段:1996年10月15日《旅行社管理条例》划分为国际旅行社和国内旅行社。

第四阶段:2009年2月20日《旅行社条例》的颁布,意味着凡是旅行社均可经营国内和入境旅游业务。

四、旅行社的作用

? 1.旅游活动的组织者

? 2.旅游产品最主要的销售渠道

? 3.旅游活动的接待者

? 4.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五、旅行社的主要业务

? 1.散客团队与包团的旅游产品

? 2.自由组合的单项旅游产品

六、旅行社经营的特点

(一)资金投入较少

(二)竞争激烈

(三)依附性较强

(四)季节性强

(五)经营风险较大

(六)良好的声誉与信用对旅行社经营至关重要

第三节旅游交通

一、旅游交通的定义

旅游交通就是指旅游者利用某种手段和途径,实现从一个地点到达另一个地点的空间转移过程,包括各种交通设施和与之相对应的一切旅途服务。

二、旅游交通的构成

1.旅游交通线路

2.旅游交通运载工具

3.旅游交通站点及辅助设施

4.旅游交通管理系统

三、旅游交通的特点

综合性、区域性、季节性、替代性

四、旅游交通在旅游业中的作用

1、旅游交通本身就是旅游活动的组成部分

2、旅游交通促进旅游地发展

3、旅游交通是旅游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

五、现代旅游交通的类型

?水路运输优缺点:运载量大、能耗小、成本低、价格便宜;速度慢、易受天气影响、准时性与灵活性差。

?铁路运输优缺点:运载能力大、价格便宜、安全性最强、观赏风光;

投资大、短途成本高、灵活性差。

?公路运输优缺点:自由灵活、“门对门”的运送;运载量小、速度慢、运费高、不适用长途旅游。

?航空运输优缺点:速度快、舒适、省时;费用高、噪音大、易受天气影响、不适用短途旅游。

六、影响旅游者选择旅游交通工具的主要因素:

1.旅行目的

旅行目的包括商务型、消遣型、家庭事务型等。商务型旅行者外出旅游的目的是办理公务,不能随便改变旅行目的地并且不能随便选择出发时间,对价格不太敏感,往往选择快速舒适的交通工具。

消遣型旅游者时间和旅行方式都不受限制,比较自由,但对价格比较敏感,会尽量选择价格较低的旅行方式。

家庭事务型旅行者的旅行目的地是固定的,时间有选择余地,通常选择安全、高效、价低的旅行方式。

2.运输价格

除了商务旅游者之外,其他各类旅行者对价格都比较敏感,他们通常会有自己的旅行预算,为了在一定的预算之内使旅游活动更为充分有效,获得更大的精神愉悦,通常会对不同的旅游方式进行比较,即使在选定了旅游方式之后还会对不同的旅游运输企业进行比较。价格因素成为旅游者比较、选择旅游方式的重要考虑因素。

3.旅行距离因素

人们在考虑价格因素的同时,通常希望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到达目的地,减少旅行途中花费的时间。因此,对于长距离旅行,人们通常会选择航空的旅行方式;反之则会倾向于选择铁路或公路等方式。

4.旅行者的偏好和经验

在各种旅行方式同时可供选择的条件下,具有相同条件的旅行者可能选择不同的旅行方式,这是由于各人的旅行偏好和经验不同导致的。他们对某种旅行方式的偏好主要受个性心理的影响。除此,旅游经验也是旅游者形成对于某种旅行方式偏好的一个原因。

第四节旅游饭店

一、旅游饭店的概念

旅游饭店是指以有形的空间、设备、产品以及无形的服务为凭借,在旅游消费服务领域从事生产和营销活动,具有法定独立性的经济实体。

二、饭店的发展简况(4个阶段)

1.客栈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商业兴盛和交通发达,“民间”旅馆渐渐兴起。这些旅馆最初叫“客栈”或“旅店”,食宿不分,主要为商人服务。例如平遥古城客栈、龙门客栈、悦来客栈等。

特点:设施简陋,无设备可言,谈不上管理。

2.豪华饭店时期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豪华奢侈的宫廷生活流向社会,豪华饭店顺势诞生。这一时期的饭店大多模仿宫殿的格局和装修,是上流社会的社交、活动、休息场所。特点:服务对象是上层贵族,主要的经营理念是使客人满意,并不考虑设备运行成本,技术含量较低,设备管理非常简单。

1829年波士顿的特里蒙特饭店是第一家有前厅的饭店。它推动了世界各地饭店业的发展。

塞萨.里兹(Cesar Ritz)是这一时期饭店管理者的代表。有“酒店之父”、“酒店业界之王”、“为帝王服务的酒店业人”等誉称。塞萨.里兹创

立了巴黎、伦敦、马德里等地名卓著的里兹卡尔顿酒店(丽思卡尔顿酒店)

3.商业饭店时期

在合理的成本价格控制下,尽可能为顾客提供更多的满意服务。

特点:服务对象是商人、平民百姓,以“方便、舒适、清洁、价格合理”为主,采用标准化的设备,大大降低成本,便于设备的维修与更新,以追求经营效益为根本目标。

美国人埃尔斯沃斯.米尔顿.斯塔特勒创立的布法罗斯塔特勒饭店,是第一间“一间客房一浴室”的饭店,由此斯塔特勒被誉为现代饭店的鼻祖。

4.现代饭店时期(新型饭店时期)

新的科技运用到饭店设备中,大饭店进行国际连锁经营,统一管理。例如希尔顿、喜来登、假日饭店等。

三、饭店的特点

1.服务性

2.综合性

3.享受性

4.文化性

四、旅游饭店的种类

(一)汽车旅馆(二)度假酒店(三)商务酒店

(四)青年旅舍(五)会与旅馆(六)旅游饭店

(七)主题酒店(八)精品酒店(九)特色旅馆

五、旅游饭店在旅游业中的作用

1、旅游饭店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2、旅游饭店是旅游者得以完成旅游活动的重要依托。

3、旅游饭店是国家或地区获取旅游收入、吸收外汇的重要渠道。

4、旅游饭店是创造社会就业的重要途径。

六、旅游饭店的发展趋势

1.服务多样化

2.组织集团化

3.设施设备的现代化

第五节旅游景区(点)

一、旅游景区(点)的定义

(一)广义的定义

(二)狭义的定义

旅游景区(点)是指专为来访公众参观、游乐和增长知识而设立和管理的长久性休闲活动场所。

旅游景区(点)特点:

1、专用性

2、长久性

3、可控性

二、旅游景区的类型

按设立的性质分类纯商业性旅游景区、公益性旅游景区

按所依赖的吸引因素形成原因分类自然旅游景区、人文旅游景区

按展示内容的数量分类单一性旅游景区、集合性旅游景区

按功能分类观光型、度假型、娱乐型、活动型等旅游景区按客源市场分类国际性、全国性、地区性旅游景区

按内容和表现形式分类古代遗迹、历史建筑、博物馆、主题公园等

三、旅游景区的作用

1.旅游景区是构成旅游产品的核心。

2.旅游景区是形成旅游目的地的基础。

四、我国几类主要的旅游景区

(一)风景名胜区

1.风景名胜区的概念

2.我顾风景名胜区的发展概况

(二)博物馆

1.博物馆的概念与功能

2.博物馆的类型

3.我国博物馆旅游的发展

(三)森林公园

1.森林公园的概念

2.我国森林公园的发展状况第一阶段是1982-1990年

第二阶段是1991年开始

(四)自然保护区

1.自然保护区的概念

2.我国自然保护区

(五)世界遗产

1.世界遗产的定义

2.我国的世界遗产资源

(六)地质公园

1.中国国家地址公园的定义

2.中国的国家地址公园

(七)主题公园

1.主题公园的概念

2.主题公园的类型

3.我国主题公园

第六节旅游商品

一、旅游商品的概念

(一)广义旅游商品

广义旅游商品是指旅游企业为满足旅游者的需求,以交换为目的而提供的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有形旅游劳动物品与无形服务的总称。

(二)狭义旅游商品

狭义旅游商品仅指旅游区商店对游客出售的有形商品。

二、旅游商品的分类方法

三、旅游商品的特点

1.纪念性

2.艺术性

3.地方性

4.民族性

四、旅游商品的地位与作用

1。满足了旅游者的购物需求

2.有助于提高旅游经济效益

3.有助于弘扬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艺术

五、旅游商品的开发

(一)要充分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民族文化特色

(二)要做到多元化、多品种、多规格

(三)树立品牌

旅游学概论培训教案

郑州交通职业学院 课程教学进度计划表 2011 ~2012学年第二学期 专业名称酒店管理 课程名称旅游学概论 总课时数72 理论时数44实践时数20 复习考试8其其它0 授课周数18 周学时4 教材名称旅游学概论出版社郑州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年6月 授课教师朱云娜实践教师辅导教师朱云娜授课班级11大专酒店1、2班 教研室主任签字系部教学主任签字

教务处编印 二O一一年元月 授课计划管理制度 授课计划是完成教学计划、落实教学大纲要求、安排学期授课内容、教学进度以及采用主要教学方式的主体计划,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文件。因此对制定授课计划做出如下规定: 第一条任课教师在承担某一课程授课任务后,必须做好调查研究,了解学生已有基础及相关课程的学习情况,同时要充分了解本课程在该专业中的地位、作用与要求。作为课程的教学组织者、实施者,应对本课程的教学质量全面负责,认真编写授课计划。 第二条任课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等有关文件,在新学期初第二周完成学期授课计划的编写工作。 第三条授课计划内容包括: (一)按讲授一次课(2学时)编写授课内容提要; (二)授课类别应分别注明理论讲授(包括理论讲解、讨论、练习答疑等)或实验(训); 第四条授课计划经教研室、系(部)审批后方可执行。 第五条授课计划一经批准,原则上不得随意变更。任课教师如要对学期授课计划作部分改动时,需经教研室主任、系(部)主任批准。如作重大变动,需经系部、教务处及教学院长批准,并报教务处、督导室备案。 第六条教研室主任应经常检查教师授课计划的执行情况,督促教师按计划完成各项教学任务;教学督导小组,可将授课计划作为检查教学情况的主要依据。教务处、督导室在系(部)、督导小组检查的基础上进行抽查。原则上,实际进度与计划相差小于±4课时。否则,按教学事故处理,主讲教师写出书面理由。 第七条学期授课计划填写部分统一用小四、楷书打印一式四份,系部、教务处、督导室各一份,任课教师留一份。

旅游学概论教案

教案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 ___________ 旅游学概论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 1432 (酒店) _______ 教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省航空技校

2015 年9 月

江苏省技工院校教案首页 课题: 1.1旅游的定义1.2旅游活动的构成与特点 1.1旅游的定义 1.2 1.艾斯特定义 1. 2.世界旅游组织的定义 2. 3.我国对旅游的定义 旅游活动的构成与特点 旅游活动的构成 旅游活动的特点 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旅游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掌握旅游活动的构成要素 教学重点、难点:旅游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授课方法:课堂讲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参考及教具(含电教设备)____________ 黑板____________________ 布置作业: 1.简述“艾斯特“定义的容 2.简述旅游活动的构成要素 3.简述旅游活动的异地性 授课执行情况及分析: 板书设计或授课提纲

提出问题 作为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为何要学习旅游学概论? 二、导入新课 判断下列活动哪些是旅游? 1?学生异地读书 2?农民异地打工 3?学者外地参加学术会议 4?三峡大移民 5?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回大陆定居 6.外籍教师来我校任教 7?留学生到外国留学 8.来到某担任外交人员 9.外国高层政府代表团来华访问 三、讲授新课 第一节旅游的定义一、“旅游”一词的来源

旅游学概论试讲教案

试讲人: 试讲科目:旅游学试讲日期:

《旅游学概论》课程教案首页

教学方法设计 组织教学1min) 复习旧课:旅游的产生(4min) 讲授新课:旅游活动的基本认识(30min) 一、旅游的内涵 二、个人需要与旅游动机 三、旅游活动三要素 四、旅游活动的性质 五、旅游活动的特点 巩固总结4min) 布置作业(2min) 1.什么是旅游,怎样理解旅游的定义? 2.今年10月新《旅游法》出台,明文规定:“不得安排购物,取消自费项目”对团费的影响? 3.十一假期,你计划选择去何地旅游,请详述旅游时间及线路安排。 教学反思: 机动时间(2min)

板书设计: 一、旅游的内涵 旅游,是为了休闲、商务和其他目的离开惯常的环境,到某个地方去以及在 某个地方停留,但连续不超过1年的活动。 二、个人需要与旅游动机 三、旅游活动三要素 1.主体 2.客体 3.介质 四、旅游活动的性质 1.社会现象 2.文化现象 3.经济活动 4.政治色彩 五、旅游活动的特点

旅游活动的基本认识 教学组织:请学习委员清点学生人数 复习旧课 旅游的产生:生产力发展——社会大分工——商品交换——商业旅行 现代旅游业的开端:1841年7月5日,托马斯·库克利用包租火车的方式,组织了一次从英国中部地区的莱斯特前往洛赫伯勒的团体旅游。参加这次旅游活动的人数达570人之多,往返全程24英里,目的是参加在该地举行的一次禁酒大会。(第一家旅行社:1845年,托马斯·库克旅行社) 讲授新课 一、旅游的内涵(教材41-42页) 旅游,是为了休闲、商务和其他目的离开惯常的环境,到某个地方去以及在某个地方停留,但连续不超过1年的活动。 二、个人需要与旅游动机 旅游是一种高层次消费方式,因为现代社会中的旅游不同于古代文人的游山玩水或徐霞客式的旅行和科学考察。它是人类社会中一种不断发展的生活方式。 马斯洛需求层次论——将需求分为五种,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求知需要和审美需要。这两种需要未被列入到需求层次排列中,他认为这二者应居于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之间。

旅游学概论教案

教案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旅游学概论 班级 1432(酒店) 教师 江苏省常州航空技校 2015 年 9 月江苏省技工院校教案首页 课题: 1.1旅游的定义 1.2旅游活动的构成与特点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旅游的定义 2.掌握旅游活动的构成要素 教学重点、难点:旅游的定义 授课方法:课堂讲授 教学参考及教具(含电教设备)黑板 布置作业: 1.简述“艾斯特“定义的内容 2.简述旅游活动的构成要素 3.简述旅游活动的异地性

授课执行情况及分析: 板书设计或授课提纲 1.学生异地读书 2.农民异地打工 3.学者外地参加学术会议 4.三峡大移民 5.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回大陆定居 6.外籍教师来我校任教 7.留学生到外国留学 8.来到某国家担任外交人员 9.外国高层政府代表团来华访问 三、讲授新课 第一节旅游的定义 一、“旅游”一词的来源 在我国,“旅游”一词最早见于南朝沈约的《悲哉行》:“旅游媚年春,年春媚游人。”行客留连春天的美景,春景也在取悦着游人。连个媚都是动词,这里有二者相互取悦的意思。

旅游:“旅”,旅行、离家出行(反义词:居家)。 “游”,游览、游玩。 二者关系:离家出行不一定是旅游;反过来,要去游览、游玩必须要离家出行。迁徙:由此地到彼地定居,主要目的是求生存,不再回来。 旅行:travel 由此地到彼地,主要目的不是游玩,且一定时间内要返回来。旅游:tour或tourism离家远行,又回到家里,在此期间参观、游览一个或几个地方。由此地到彼地,主要目的是游玩,且一定时间内要返回来。 我国古代文献中,“旅游”的姊妹概念是“观光”,“观光”一词来源于《易经》中观卦:“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观国之风光,宜于作国王的宾客。台湾、日本、韩国曾使用”观光“一词代表旅游,旅游管理机构被称为”观光局”二、旅游的定义 (一)最全面、最具代表性:“艾斯特”定义(1942年瑞士汉泽克尔和克拉普夫两位学者提出,70年代被“旅游科学专家国际联合会”采用,该组织英文缩写为AIEST): 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逗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这些人不会导致长期定居,并且不会牵涉任何赚钱的活动。 该定义特点:强调了异地性、暂时性、非就业性、综合性 优点:不把旅游看成某种单纯的活动,并指出旅游会引发广泛的社会关系。 缺点:“不从事任何赚钱的活动“会让人排除商务旅游,”不从事任何赚钱的活动“应正确理解为旅游者不从旅游地获得报酬,所以商务旅游也是旅游的一种类型。 (二)世界旅游组织(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 简称WTO)1991年6月加拿大渥太华会议对旅游的定义:

(完整版)旅游学概论教案-9

广东南方职业学院教案首页 任课教师雷艳职称___助教____ 备课日期2012-11-25 课程名称旅游学概论选用教材《旅游学概论》 本次授课的章节课题__第九章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课型理论讲解、讨论思考授课时数 2 本次授课的目的及要求 了解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了解目前旅游可持续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了解世界旅游业发展趋势。 本次授课的重点、难点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世界旅游业发展趋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次授课教具及参考书 教具:多媒体;参考书:李天元《旅游学概论》、张培《旅游学》、张树夫《旅游市场销售》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演示、视频举例演示、提问讨论、分析案例等教学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练习思考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次授课小结与改进措施 通过图解举例和视频演示,提出问题和分组讨论,使学生主动思考,学习和掌握概念性的知识,并且能够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教学内容书写在本页后面

旅游学概论教案4.1

广西高级技工学校 文化、专业技术理论教案首页 授课教师:于凤华科目:旅游概论时数:6时

教学过程: 导入:什么是旅游者?同学们大多都是从外地到来念书的,算不算旅游者?为什么? 第一节旅游者的定义 根据旅游研究和旅游管理的实际需要,对旅游者的定义有必要分国际旅游者和国旅游者作出技术性的界定。 一、国际旅游者 1、国际联盟定义 1937年,国际联盟的统计专家委员会对旅游统计中“外国旅游者”解释为:“离开自己的居住国,到另一个国家访问至少24小时的人。” 应列入来访旅游者统计的人员围包括: ①为了消遣、家庭事务及身体健康方面的目的而出国旅行的人; ②为出席会议或作为公务代表而出国旅行的人(包括科学、行政、外交、、体育等方面的会议或公务); ③为工商业务原因而出国旅行的人; ④在海上巡游度假(cruising)过程中登岸访问的人员,即使其上岸停留时间不足24小时,亦视为来访旅游者(停留时间不足24小时者应分开作为一类,必要时可不论其通常居住地为何处)。 不能列入来访旅游者统计的人员围包括: ①抵达某国就业任职(不管是否订有合同)或者在该国从事营业活动者,均不能列为旅游者; ②到国外定居者; ③到国外学习,膳宿在校的学生; ④边境地区居民中日常越境工作的人; ⑤临时过境而不停留的旅行者,即使在境时间超过24小时也不算旅游者; 2、罗马会议定义 联合国于1963年在罗马召开的全体成员国参加的国际旅游会议上对国际来访的“入境旅游者”的统计围作了新的规:凡纳入旅游统计中的来访人员统称为“游客"(Visitor)。即除为获得有报酬的职业以外,基于任何原因到一个不是自己通常居住的国家访问的人。

旅游学概论教案4.1

广西南宁高级技工学校 文化、专业技术理论教案首页 授课教师:于凤华科目:旅游概论时数:6时

教学过程: 导入:什么是旅游者?同学们大多都是从外地到桂林来念书的,算不算旅游者?为什么? 第一节旅游者的定义 根据旅游研究和旅游管理的实际需要,对旅游者的定义有必要分国际旅游者和国内旅游者作出技术性的界定。 一、国际旅游者 1、国际联盟定义 1937年,国际联盟的统计专家委员会对旅游统计中“外国旅游者”解释为:“离开自己的居住国,到另一个国家访问至少24小时的人。” 应列入来访旅游者统计的人员范围包括: ①为了消遣、家庭事务及身体健康方面的目的而出国旅行的人; ②为出席会议或作为公务代表而出国旅行的人(包括科学、行政、外交、宗教、体育等方面的会议或公务); ③为工商业务原因而出国旅行的人; ④在海上巡游度假(cruising)过程中登岸访问的人员,即使其上岸停留时间不足24小时,亦视为来访旅游者(停留时间不足24小时者应分开作为一类,必要时可不论其通常居住地为何处)。 不能列入来访旅游者统计的人员范围包括: ①抵达某国就业任职(不管是否订有合同)或者在该国从事营业活动者,均不能列为旅游者; ②到国外定居者; ③到国外学习,膳宿在校的学生; ④边境地区居民中日常越境工作的人; ⑤临时过境而不停留的旅行者,即使在境内时间超过24小时也不算旅游者; 2、罗马会议定义 联合国于1963年在罗马召开的全体成员国参加的国际旅游会议上对国际来访的“入境旅游者”的统计范围作了新的规范:凡纳入旅游统计中的来访人员统称为“游客"(Visitor)。即除为获得有报酬的职业以外,基于任何原因到一个不是自己通常居住的国家访问的人。

旅游学概论试讲教案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 试讲人: 试讲科目:旅游学试讲日期: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 《旅游学概论》课程教案首页 《旅游学概11酒店管理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 ____课程教案首页___ _ 教学方法设计 组织教学:学习委员清点学生人数(1min) 复习旧课):旅游的产生(4min讲授新课:旅游活动的基本 认识(30min) 一、旅游的内涵 二、个人需要与旅游动机 三、旅游活动三要素 四、旅游活动的性质 五、旅游活动的特点 巩固总结: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论,分析旅游动机(4min) 布置作业:(2min) 1.什么是旅游,怎样理解旅游的定义? 2.今年10月新《旅游法》出台,明文规定:“不得安排购物,取消自费项目”

对团费的影响? 3.十一假期,你计划选择去何地旅游,请详述旅游时间及线路安排。 教学反思: 机动时间(2min)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 ____课程教案续页___ _ 板书设计: 一、旅游的内涵 旅游,是为了休闲、商务和其他目的离开惯常的环境,到某个地方去以及在某个地方停留,但连续不超过1年的活动。 二、个人需要与旅游动机

三、旅游活动三要素.主体 1 .客体 2 .介质3 四、旅游活动的性质 1. 社会现象 2.文化现象经济活动 3. 政治色彩 4. 五、旅游活动的特点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 ____课程教案续页___ _

旅游活动的基本认识 教学组织:请学习委员清点学生人数 复习旧课 旅游的产生:生产力发展——社会大分工——商品交换——商业旅行 现代旅游业的开端:1841年7月5日,托马斯·库克利用包租火车的方式,组织了一次从英国中部地区的莱斯特前往洛赫伯勒的团体旅游。参加这次旅游活动的人数达570人之多,往返全程24英里,目的是参加在该地举行的一次禁酒大会。(第一家旅行社:1845年,托马斯·库克旅行社) 讲授新课 一、旅游的内涵(教材41-42页) 旅游,是为了休闲、商务和其他目的离开惯常的环境,到某个地方去以及在某个地方停留,但连续不超过1年的活动。 二、个人需要与旅游动机 旅游是一种高层次消费方式,因为现代社会中的旅游不同于古代文人的游山玩水或徐霞客式的旅行和科学考察。它是人类社会中一种不断发展的生活方式。 马斯洛需求层次论——将需求分为五种,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求知需要和审美需要。这两种需要未被列入到需求层次排列中,他认为这二者应居于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之间。

《旅游学概论》教案.pdf

重庆教育学院旅游系精品课程教案《旅游学概论》 责任教师:蒋述东 第1页共66页

绪论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国内外旅游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旅游学的学科体系和学习与研究旅游学的方法;认识旅游的定义及基本属性;认识旅游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及研究任务;明确学习与研究旅游学的意义。 重点:如何学习《旅游学概论》? 难点:旅游学研究的对象和研究任务 一、《旅游学概论》是怎样一门课? (一)什么是旅游学? 1、学科性质 旅游学是社会科学中一门具有多学科交叉特点的综合性学科。(陶汉军《新编旅游学概论》)多学科:一是经济学(如旅游经济学、统计学、旅游市场营销学等);二是文化学(如旅游历史学、旅游社会学、旅游文学、旅游美学、旅游心理学等);三是管理学,如饭店餐饮及客房管理、旅行社管理、旅游景区管理等。 2、研究对象和任务 旅游学的研究对象是旅游活动的内在矛盾及其表现。旅游学的任务是要通过研究来认识这种矛盾的性质及其发生原因、形态结构、运动规律和它产生的各种外部影响。(谢彦君《基础旅游学》,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 3、研究现状 旅游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作为一门科学,旅游学是随着近代旅游的出现而产生,并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而不断完善的。 ◎世界:二战之前,旅游发达的地区是欧洲,旅游研究的中心也在欧洲,欧洲有着良好的旅游研究传统。二战以后,原先繁荣的欧洲成了一片废墟,北美地区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旅游研究的中心也相应地转移到了北美地区。 ◎中国:中国旅游学科的建立和发展是在改革开放以后,研究总体情况是比较重视应用层面的研究,而忽视对基础理论研究。 主要代表著作有:1982年,邓观利等《旅游概论》;王洪滨《旅游概论》(1990年);孙文昌《旅游学导论》(1992年);李天元、王连义《旅游学概论》(1993年)等。其中1999年出版了两部旅游学基础理论著作比较重要,一是申保嘉、刘住主编《旅游学原理》(上海学林出版社),二是谢彦君、陈才、谢中田编著《旅游学概论》,初步构建了

旅游学概论试讲教案

旅游学概论试讲教案 试讲人: 试讲科目:旅游学 试讲日期: 《旅游学概论》课程教案首页 《旅游学概论》 11酒店管理专业学科授课教材授课班级旅游学概论 授课内容授课类型旅游活动的基本认识理论 本章节授课内容部分是为了使学生了解旅游行业,掌握旅游活动教材分析的界定以及作为旅游学研究对象的旅游概念,学会分析并掌握旅游活动的性质,熟悉旅游活动的特点及意义,了解旅游活动类型的划分。 了解:有关旅游的定义; 教学目的熟悉:马斯洛需求层次论以及对人类的旅游活动属于高层次需求的认与要求识; 掌握:旅游的定义、旅游活动的三要素、旅游动机。 旅游的定义、马斯洛需求层次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旅游动机 论、旅游动机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设备、黑板 1(什么是旅游,怎样理解旅游的定义, 2(今年10月新《旅游法》出台,明文规定:“不得安排购物,取消自思考题目费项目”对团费的影响, 3(十一假期,你计划选择去何地旅游,请详述旅游时间及线路安排。 1(李天元,《旅游学概论》,南开大学出版社;

参考资料 2(四川旅游政务网。 - 2 - , , , , 课程教案首页, , , , 教学方法设计 组织教学:学习委员清点学生人数(1min) 复习旧课:旅游的产生(4min) 讲授新课:旅游活动的基本认识(30min) 一、旅游的内涵 二、个人需要与旅游动机 三、旅游活动三要素 四、旅游活动的性质 五、旅游活动的特点 巩固总结: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论,分析旅游动机(4min) 布置作业:(2min) (什么是旅游,怎样理解旅游的定义, 1 2(今年10月新《旅游法》出台,明文规定:“不得安排购物,取消自费项目”对团费的影响, (十一假期,你计划选择去何地旅游,请详述旅游时间及线路安排。 3 教学反思: 机动时间(2min) - 3 - , , , , 课程教案续页, , , , 板书设计:

《旅游学概论》课程教案

《旅游学概论》课程教案 教学目的与要求 : 了解: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作用及对旅游者的界定 熟悉: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因素,旅游者的类型及其需求特点 掌握:旅游者的基本概念 教学重点:影响个人旅游需求的因素,旅游动机,旅游者的分类 教学难点:旅游动机与旅游分类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归纳法 思考题目: 1.旅游者在旅游活动过程中起什么作用? 2.我国是否应该推广带薪假期制度?怎样推行? 导入新课(5分钟) 提问:列举你参加过的旅游活动?你觉得是何种因素会影响你的旅游活动的进程? 讲授新课(35分钟) 一、旅游者 任何一个到其惯常环境之外的地方旅行,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12个月,且其旅行的主要目的是消遣、商务、朝觐、健康等,而并非通过所从事的活动从被访问地获取报酬或移民的人。 一般分为国内旅游者和国际旅游者: (1)公民在本国国境范围内的旅游活动。 细分:①过夜国内旅游;②不过夜的一日游。 (2)指一个国家的居民跨越国界到另一个或几个国家去访问的旅游活动。包括国际来访的入境旅游和本国居民出境旅游两种情况。 不可列为旅游者的人员包括: (1)到某国就业谋职的人,不管其是否定有合同; (2)到国外定居者; (3)到国外学习,寄宿在校的学生; (4)居住在边境地区、日常跨越国境到邻国工作的人; (5)临时过境但不作法律意义上停留的人,即使在境内时间超过24小时。 二、影响旅游者旅游活动的因素 (一)社会因素 (1)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例如:2010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发布会上,中国国民生产总值(GDP)赶超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预言成为现实。中高等发达国家的人均GDP也在5000美元至1万美元,而中国人均GDP才4000美元左右。人均GDP不但只有日本的十分之一,甚至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2)资源禀赋 案例:自然资源丰富:西班牙位于高原,风光秀丽,气候适宜。(萨马兰奇)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外汇的主要来源之一。著名旅游胜地有马德里、巴塞罗那、塞

第二章--旅游的产生与发展--旅游学概论教案

第二章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讲授内容: 第一节世界旅游历史发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能了解人类旅游活动的发展过程,认识人类旅游活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这一最基本的旅游活动发展规律,掌握旅游发展的各种形式、现代旅游发展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入式教学,采用多媒体技术,以启发和互动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并跟着教师的思路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主动参与学习思考,通过鼓励式教学使学生喜欢上所教的内容。 教学重点: 1、旅游发展的各种形式 2、产业革命对近代旅游的影响 3、托马斯·库克被尊为旅游业先驱的原因 4、现代旅游的特点 教学难点: 1、旅游活动的产生 2、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课堂启发、互动教学法、多媒体教学 学时分配:2学时 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1、建议教材 郭胜,旅游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7 2、教学参考书 田言付朱沁夫,旅游学概论,南开大学出版社; 《旅游学刊》; 国家旅游局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f818307368.html, 教学过程: 第一节世界旅游历史发展

第一部分:导入新课 1、回顾旅游的含义 2、测试:判断下列活动哪些是旅游? 学生异地读书;农民异地打工;学者外地参加学术会议; 三峡大移民;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回大陆定居; 外籍教师来教育学院任教;留学生到外国留学 ………… 判断的标准:旅游的本质特征(主要目的是追求愉悦和美)和外部基本特征(异地性、暂时性)和国家相关的规定。 第二部分:讲授新课 从历史的眼光看,人类的旅游活动大致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阶段:古代旅游;近代旅游;现代旅游。古代旅游:限定在有闲阶层中,其特征是以游乐为主,规模较小。近代旅游:开始普及到中产阶层,它源自于人本主义意识和科学技术进步,并直接促成了现代旅游业的出现。现代旅游:社会大众共同参与。 一、古代旅行——国际旅游的萌芽 (一)原始社会末期——人类旅行的起源时期 旅游现象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对于旅游现象具体起源时间,有人认为起源于原始社会晚期,有些人则认为是在人类社会跨入文明阶段之后才产生的。 1、原始社会的迁徙活动 迁徙行为,是人们出于谋生的目的,或者出于自然原因(如气候、天灾等对生存环境的破坏),或者出于人为原因(如战争)的威胁而被迫离开定居地,在新的定居点定居下来,不再回到原来的定居点。如非洲原始人类向亚洲、欧洲的迁徙;亚洲东北部的爱斯基摩人、印第安人通过白令海峡向美洲大陆迁移,成为那里的原始居民。[提问]:古代人类不断地为生存而奔波的迁徙能不能算旅游活动?为什么? 迁徙与旅游不同,迁徙的目的是为求生存而不是消遣游玩,是离开原来居住地而不是暂时的。 2、人类旅行的产生 旅行,是人们出于迁徙以外的任何目的,可以是经商、学习,也可以是旅游,离开自己的常住地到异地作短暂停留并按原计划返回的行为。 旅行与迁徙的区别:(1)目的不同;(2)离开后一般还要返回原来住地。 旅行与旅游的区别:(1)目的不同。(2)离开时间不同。(3)内容不同。

旅游学概论教学案例集

《旅游学概论》教学案例集

目录 第一章旅游学概述 (5) 案例一:发展旅游的价值 (5) 案例二:元旦或成小黄金周旅行社紧急追加 (7) 案例三:甘肃省变"传统"为"特色" 渔业发展连动旅游经济 . 8 第二章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9) 案例一:大型会展旅游——2010年上海世博会 (9) 案例二:全球首家巧克力主题公园将亮相 (11) 案例三:体验购物:旅游购物发展的新方向 (11) 第三章旅游者 (16) 案例一:欧洲旅游——到巴黎去做乞丐 (16) 案例二:带薪休假制度与旅游供求均衡 (17) 案例三:海南离岛免税政策近期放宽,将刺激旅游消费者 .. 20 第四章旅游资源 (22) 案例一:地中海俱乐部旅游投资和开发 (22) 案例二:多个城市欲大兴土木开发休闲娱乐地产拉动旅游经济 (24) 案例三:结构问题——困扰西藏旅游业发展的“切肤之痛”26 第五章旅游业 (30) 案例一:我国正加快打造“旅游新经济体” (30) 案例二:旅行社行业竞争激烈 (32)

案例三:未来旅游发展趋势 (34) 案例四:泰国计划打造亚洲“购物天堂” (35) 第六章旅游市场 (37) 案例一:我国旅游市场发展状况 (37) 案例二:青藏地区入境旅游发展方兴未艾 (39) 案例三:工业旅游产品透视 (41) 案例四:旅游需求市场的增长和变化——以佛罗里达中心地区为例 (46) 案例五:国外景区门票价格的特征及其启示 (49) 第七章旅游对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的影响 (52) 案例一:好客山东到途家闲置房产活了度假选择多了 (52) 案例二:55亿元打造“烟雨凤凰”能否保护古城 (56) 案例三:旅游:收入再分配下的中国旅游业展望 (59) 第八章生态旅游 (61) 案例一:切尔诺贝利之行 (61) 案例二:生态旅游地的收入与分配问题分析 (62) 案例三:乐陵“生态旅游“渐成经济增长点 (65) 第九章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66) 案例一:昔日“卖资源”今日“卖文化”兖州旅游经济释放正能量 (66) 案例二:栾川县旅游产业引领经济由黑色向绿色转型发展生态文明 (68) 案例三:神农架实现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 (73) 第十章旅游业危机管理 (76)

《旅游学概论》教案

重庆教育学院旅游系精品课程教案 《旅游学概论》 绪论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国内外旅游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旅游学的学科体系和学习与研究旅游学的方法;认识旅游的定义及基本属性;认识旅游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及研究任务;明确学习与研究旅游学的意义。 重点:如何学习《旅游学概论》? 难点:旅游学研究的对象和研究任务 一、《旅游学概论》是怎样一门课? (一)什么是旅游学? 1、学科性质 旅游学是社会科学中一门具有多学科交叉特点的综合性学科。(陶汉军《新编旅游学概论》)多学科:一是经济学(如旅游经济学、统计学、旅游市场营销学等);二是文化学(如旅游历史学、旅游社会学、旅游文学、旅游美学、旅游心理学等);三是管理学,如饭店餐饮及客房管理、旅行社管理、旅游景区管理等。 2、研究对象和任务 旅游学的研究对象是旅游活动的内在矛盾及其表现。旅游学的任务是要通过研究来认识这种矛盾的性质及其发生原因、形态结构、运动规律和它产生的各种外部影响。(谢彦君《基础旅游学》,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 3、研究现状 旅游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作为一门科学,旅游学是随着近代旅游的出现而产生,并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而不断完善的。

◎世界:二战之前,旅游发达的地区是欧洲,旅游研究的中心也在欧洲,欧洲有着良好的旅游研究传统。二战以后,原先繁荣的欧洲成了一片废墟,北美地区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旅游研究的中心也相应地转移到了北美地区。 ◎中国:中国旅游学科的建立和发展是在改革开放以后,研究总体情况是比较重视应用层面的研究,而忽视对基础理论研究。 主要代表著作有:1982年,邓观利等《旅游概论》;王洪滨《旅游概论》(1990年);孙文昌《旅游学导论》(1992年);李天元、王连义《旅游学概论》(1993年)等。其中1999年出版了两部旅游学基础理论著作比较重要,一是申保嘉、刘住主编《旅游学原理》(上海学林出版社),二是谢彦君、陈才、谢中田编著《旅游学概论》,初步构建了全面、开放的旅游学学科理论体系。 (二)什么是《旅游学概论》? 1、课程性质 《旅游学概论》是高等教育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该专业学生学习和掌握旅游管理专业知识的入门课程。 2、课程内容 中心问题主要有如下几个: (1)旅游的概念、旅游活动的类型和特点 (2)旅游活动产生与发展的历史 (3)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三大基本要素):主体—旅游者;客体—旅游资源;中介—旅游业。 (4)旅游活动的影响(包括经济、社会文化及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正面、负面影响) (5)其他相关问题,如旅游组织、旅游市场问题等。 3、特点 (1)从课程内容构成看,旅游学概论具有综合性的特点。 (2)从课程内容深浅程度看,旅游学概论具有基础性的特点 二、旅游专业学生为什么要学习《旅游学概论》? 一是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对旅游的总体认识(其它课程则是形成部分或某方面的认识);二是为其它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如何进行《旅游学概论》学习? 1、积累专业素养

旅游学概论教案

旅游学概论教案 第一章绪论 课题:1.1——1.5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重难点):1.了解和区分旅游的不同概念 2.重点掌握旅游的基本属性和特征 3.掌握旅游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法 教学思路:上课班级是06级高职新生,他们的文化基础知识参差不齐,但具有相当功底,在专业知识方面却是一无所知,摆在他们面前的,是全新的学习和全新的大学生活。针对现状,我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设计各种有学生参与的教学形式,并把学生的潜能挖掘出来,尤其是第一章节,是这门新课的导入过程,更要结合我院特色和旅游发展现状,促发学生对自我发展的思考和对这门课程的兴趣。 教学方法:1.生活体验总结法 2.问答、归纳法 3.对比教学法 教学过程: 【导入】:一、课程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一)旅游学研究起源于西方世界,而在我国仅有20年的历史,因此,探讨或评价旅游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必然要从国外旅游学研究历程开始。 对旅游现象的研究最早是在19世纪末重要的旅游接待地意大利开始的,1899年意大利政治统计局的鲍迪奥(L.Bodio)发表的《在意大利的外国人的移动及其消费的金钱》一文,是可见到的最早从学术角度研究旅游现象的文献。从

科学角度对旅游问题进行研究的活动,是二战以后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开始崛起的,许多学术界人士投入对旅游现象进行考察和解释性研究活动,专门的旅游教育和研究机构开始在不少的国家出现,如AIEST(国际旅游科学专家协会)、ACIT(国际旅游学会)、PATA(太平洋地区协会)等组织成立,旅游学方面出现了较重要的论著:《旅游业一般理论》、《旅游及旅游收入的经济理论》、《旅游业基本理论》、《观光概论》、《旅游经济学》等。 随着旅游事业的不断发展,旅游研究人员面临的课题日益复杂多样,扩大研究领域和多学科角度研究旅游现象已成为必然趋势。 (二)中国的旅游学研究历史很短,是伴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步伐而蹒跚起步的。 在短短的20多年中,我国的旅游研究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描述到诠释再到阐释的过程,逐步积累了一些学术成果。 以“旅游学”这门课程而论,在最初出版的著作中,王鸿滨、杨时进等人编写的《旅游概论》等几本教材,这本教材在框架上较多地受伯卡特与梅特利克撰写的《旅游:过去、现在与未来》(Tourism:Past,Present and Future)的影响。这些教材在我国旅游教育领域起到了奠基的作用。随后陆续出版一些旅游学著作,《旅游概论》(曾廷忠,1995;李光坚,1991)、《旅游学概论》(李天元、王连义,1991;孙文昌,1992、1998;田里,1994;徐明、谢彦君,1995;谢彦钧,1998;王鸿滨,1996;马勇,1998)、《旅游学》(邓观利,1994).伴随着旅游教育的迅速发展,旅游专业的教材建设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多、从粗到精、从肤浅到深刻的发展过程。 二、教材选择的标准 1.符合旅游专业培养计划的; 2.能反映当代世界、中国旅游发展情况的;

生态旅游学 教案范文

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案 2013~2014学年度下学期 课程名称:生态旅游学 授课教师:闵冬梅 课程所属部:基础教学部

课程名称:生态旅游学 授课班级:12级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 课程类型:理论课 使用教材:生态旅游学(主编:李俊清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年10月) 教学方法与手段: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 考核方式:考试 主要参考书: 张建萍.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钟林生,赵士洞,向宝惠.生态旅游规划原理与方法.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张广瑞. 生态旅游: 理论辨析与案例研究.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第一章生态旅游概述 课程的目的与任务:生态旅游是以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以自然生态环境和相关文化区域为场所,为体验、了解、认识、欣赏、研究自然和文化而开展一种对环境负有真正保护责任的旅游活动。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促使学生做一个文明的旅游者和注重生态保护的旅游开发和管理者。 生态旅游学是研究生态旅游活动规律与生态环境伦理的一门学科,是生态学与旅游学之间的一门交叉性学科。 教学目的与要求:1.使学生了解生态旅游产生的背景。 2. 使学生了解生态旅游概念的发展教学重点与难点:1.生态旅游的内涵。 2.生态旅游的特点。 教学方法与手段:以讲授和讨论为主,配合启发式教学。 第一节生态旅游的形成和发展 作为现代文明标志之一的旅游业,顺应人类文明的更替应运而生,并努力寻求本身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ecotourism)作为可持续旅游的一种发展模式,迅速兴起。它是当前各国生态学界和旅游学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也将成为21世纪的最新国际流行色。 一、旅游与生态学的关系 旅游是个人或集体外出旅行的一种观光活动。它是社会、经济、文化和科学发展的产物,是人们经济和文化生活不断提高的标志。旅游即能使人们的身体得到锻炼,又能提高人们认识自然的能力,(生理需求—精神需求),诸如参观历史文化遗产(宏村、故宫等),欣赏自然风光(黄山),游泳等都是最经常性的旅游活动。 (一)在旅游中描述生态:中国:司马迁,徐霞客。国外:马可波罗,哥伦布,麦哲伦等。 通过游历,研究和描述了自然现象、动物行为特征和生物进化规律。(你在旅游中遇到猴子吃东西、打架等来了解猴子的生活习性)。 (二)在考察生态中旅游:国外:海克尔在进化论的基础上提出生物改造环境(旱化与水化的演变),洪宝德在美洲做植物调查写出《热带旅游》(为旅游者提供旅游的适宜月份,植物对象和动物对象等一些旅游常识,会遇到的一些现象)。 这些人所做的旅游不是生态旅游,只是通过游历总结生态学的基本规律,为生态学的形成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这些认识生态学规律的旅游为生态旅游的发展奠定的基础。 总结:生态考察研究和旅游活动是结伴而生的,生态学是生态旅游的基础,二者共同点:旅游经历。 二、生态旅游的渊源 历史上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思想根深蒂固,生态旅游为这种保护思想提供了一个具有战略性意义的行为模式。 肯尼亚生态旅游:最先以捕杀野生动植物获得经济效益,捕杀大象的主要目的是要象牙(象牙梳子、吊坠、簪子等),大象尸体遍布草原,惨不忍睹。现在开发的生态旅游,让游客进入动物和植物保护区进行参观,和动物近距离接触,既保护了当地的自然环境,又获得了大量的经济效益。 20世纪80年代,随着人们户外旅游兴趣和环保意识的增强,以自然环境为基础的国际商业活动逐渐繁荣起来,为野营和徒步旅行配上积极先进的户外装置,旅游开发商的投资,鼓励当地居民参与,这些都促进了生态旅游的发展。 三、生态旅游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