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状突骨折的分型和微创治疗手术方法的正确选择
- 格式:pptx
- 大小:12.93 MB
- 文档页数:30
齿状突骨折的处理
沈慧勇;刘尚礼;黄东生;李春梅;陈燕涛;王延斌
【期刊名称】《实用医学杂志》
【年(卷),期】1999(15)9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类型齿状突骨折的处理方法.方法:分析12例齿状突骨折的治疗及随访结果,其中5例保守治疗,2例枕颈融合,4例寰枢融合,1例前路螺丝钉直接固定齿状突骨折.结果:随访2个月~15年,5例保守治疗中3例骨折愈合,6例后路手术均达骨性融合,但有不同程度的活动障碍,1例前路螺丝钉固定愈合好,且颈部活动基本正常.结论:Ⅰ型、Ⅲ型及大部分的儿童枢椎齿状突骨折可保守治疗,合并脊髓受压、颈部症状或移位明显者应积极手术,其中前路螺丝钉直接固定是值得推广的手术方法.
【总页数】2页(P726-727)
【作者】沈慧勇;刘尚礼;黄东生;李春梅;陈燕涛;王延斌
【作者单位】中山医科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骨科,510120;中山医科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骨科,510120;中山医科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骨科,510120;中山医科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骨科,510120;中山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骨科;广东省武警医院骨科【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
【相关文献】
1.椎间盘镜下中空螺钉内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的围手术期处理 [J], 陈志文;林斌;郭志民;王伟
2.齿状突骨折前路微创内固定的围手术期处理 [J], 陈梓锋;林斌;郭林新;郭志民
3.寰枢椎后路钉棒内固定治疗新鲜Ⅱ型齿状突骨折的疗效 [J], 朱云荣;张云庆;方剑锋;邓雄伟
4.枢椎齿状突骨折伴寰枢关节后脱位合并Klippel-Feil综合征1例报告 [J], 曹金;王维群;赵庆禹;马亚萍;王信
5.儿童枢椎齿状突骨折的围术期护理体会 [J], 黄储莹;向珊;汪淑婷;王彬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颈椎前路内固定治疗颈椎齿状突骨折在基层医院中的开展应用摘要目的:总结枢椎齿状突骨折颈前路内固定治疗的效果。
方法:收治齿状突骨折患者15例,对临床治疗资料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颈前路空心螺钉内固定,随访8~20个月,平均随访14个月,15例患者齿状突骨折均愈合。
结论:空心螺钉颈前路内固定治疗颈椎齿状突骨折疗效显著,愈合率较高,是治疗颈椎齿状突骨折较好的手术方法。
关键词空心螺钉颈前路内固定效果评价齿状突骨折在成人颈椎损伤中较为常见。
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提高,为临床骨折的治疗提供了很好的入路,2008年8月以来采用颈前路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患者15例,对临床治疗经验进行总结分析,现论述如下。
资料与方法2008年8月以来收治齿状突骨折患者15例,男9例,女6例,年龄25~55岁,平均40岁。
骨折原因主要为车祸10例,暴力型外伤3例,重物砸伤1例,高空坠落1例。
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受伤后患者出现肢体麻木5例,颈部疼痛并伴发活动受限8例,肌张力减弱2例。
手术方法:患者采取颅骨牵引术下仰卧位,全麻,在口中塞入无菌纱布,目的是保持张口位,便于术中观察。
以环状软骨为中心,在其右侧缘切开约5cm的横行切口,切开颈阔肌,小心分开颈动脉鞘及食管,充分暴露枢椎前下缘及c3椎体的前上缘,经c型壁确认后,取出c3椎体的前上缘部分骨质,c型臂x线机监控下于枢椎椎体前下缘距中点3mm处钻入导针1支,导针以矢状位向后呈10°~15°角方向钻入c2椎体内约1cm,再于前后位上透视,证实导针在齿状突中轴线上后,c型臂监视下导针继续向前钻入直至齿状突的顶部。
分别再用中空钻头、丝锥钻孔,选择相应长度的ao空心钉,拧入空心螺钉,拧紧、断端加压。
术后抗感染治疗并戴颈围保护直至骨折愈合。
结果经颈前路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后,15例患者伤口均全部ⅰ期愈合。
术后回访8~20个月,经螺旋ct三位重建,齿状突骨折全部愈合,空心螺钉未见断裂及松动,伤口未见感染,未见其他并发症。
尺骨冠突骨折的临床分类及治疗方案的选择目的本文旨在探讨目前临床常见尺骨冠突骨折的临床分类及其相应的治疗法,希为今后的临床选择提供参考。
方法选取2009年1月到2014年来我院进行尺骨骨折救治的100例患者,并进行治疗后1年的随访。
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和尺骨骨折部位,并总结临床治疗方案。
结果所有患者的骨折部位愈合均良好,愈合率为100%。
对其进行1年的随访,结果可见60例患者均预后良好,无神经损伤现象出现,其中Ⅱ型骨折中有1例患者出现轻微感染,Ⅲ型和Ⅳ型各有2例出现关节炎和异位骨化的现象,此外,Ⅳ型骨折患者愈合时间较长,且患侧存在轻度的活动障碍现象。
结论根据患者尺骨冠突骨折的程度主要分为4型,其中Ⅰ型多采用保守治疗,结果较好。
Ⅱ型和Ⅲ型则根据患者的骨折程度进行选择,若选择手术治疗,则应注意韧带的修补和修复。
Ⅳ型冠突骨折,则多选用的为手术治疗,且在手术中应对副韧带进行检查,及时进行修复和重建。
标签:尺骨;冠突骨折;临床分类;治疗方案从生理角度来说,冠突是稳定肘关节的主要基础之一,人体在进行翻肘时,其可对抗60%屈肘和67%的伸肘内翻压力,对外翻则有75%到80%的对抗能力,在临床中,冠突骨折发生率较其他部位略低,但一经发生,不仅会导致肘关节外、内侧副韧带的损伤,严重者还可导致尺骨鹰嘴骨折或桡骨骨折。
则是尺骨冠突骨折的常见并发症,愈合情况与后续的日常的生活能力有极大的关联。
目前,部分学者根据影像学的检查结果,将临床尺骨冠突骨折的程度分为3类[1],然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和尺骨冠突骨折发生率的不断提高,原有的临床分型已经无法适应临床诊治的需要,临床治疗方案也随之改变,故笔者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以2009年1月到2014年来我院进行尺骨骨折救治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骨折程度进行分型和比较,并总结其临床治疗方案,现归纳如下,希為今后的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1 临床资料与研究方法1.1 临床资料以2009年1月到2014年来我院进行尺骨骨折救治的100例患者作为此次试验的研究对象,其中男性57例,女性43例,年龄在18-57岁之间,平均年龄35岁,常用手都为右手,伤侧在左者有36例,在右者有64例。
经皮前路螺钉内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临床疗效分析目的探讨经皮前路螺钉内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临床疗效。
方法对16例成人新鲜齿状突Ⅱ、Ⅲ型,有寰枢椎脱位者术前先行颅骨牵引复位,X线片显示复位满意后在C形臂X线监视下,行前路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及并发症。
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36个月,平均23.6个月,X线片显示所有患者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无明显颈部运动受限,无螺钉断裂、移位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
结论在严格把握适应证、详细的术前准备、精确的手术操作情况下,经皮前路螺钉内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具有微创、内固定牢靠、愈合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不错的治疗选择。
标签:齿状突骨折;内固定;经皮前路齿状突骨折是临床上一种较常见而严重的上颈椎损伤,不稳定型的齿状突骨折可导致上颈椎失稳,寰枢椎脱位,若患者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出现颈脊髓的急性或慢性压迫,导致瘫痪,甚至危及生命。
目前有关齿状突骨折治疗的报道众多,但究竟哪种方法为最佳选择目前争议较大[1]。
本院自2009年2月-2011年2月行经皮前路螺钉内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6例患者,男9例,女7例;年龄21~46岁,平均32岁。
受伤到就诊时间1 h~5 d,平均20.1 h。
致伤原因:交通伤10例,高处坠落伤3例,重物砸伤3例。
骨折按Anderson分型,Ⅱ型骨折12例,Ⅲ型骨折4例。
伴寰椎前脱位10例,后脱位3例,无移位3例。
合并伤:合并头部损伤2例,四肢骨折3例。
脊髓损伤表现为上肢麻木,无力,感觉异常,Frankel分级D级3例,E级13例。
所有患者均有颈部活动受限,颈肩部疼痛,严重者表现为颈部僵硬。
1.2 方法1.2.1 术前准备术前均行颈椎正侧位及张口位X线片、三维CT检查及MRI 检查,明确诊断,了解骨折情况及脊髓损伤情况。
术前均行颅骨牵引,依据X 线片,按骨折复位要求调整牵引方向及重量,至骨折复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