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第1节 热力学第一定律+第2节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 格式:doc
- 大小:118.01 KB
- 文档页数:8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的基本表达形式。
它指出,能量在物理系统中的转换和传递时,其总量保持不变。
本文将对热力学第一定律进行深入探讨,从概念解释到实际应用进行论述。
1. 能量的定义能量是物理系统中进行各种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基本属性。
它可以以多种形式存在,如热能、机械能、化学能等。
能量不会自行产生或消失,只会在不同形式之间转化或传递。
热力学第一定律就是描述这种能量转换和传递的规律。
2.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达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可以写作:ΔU = Q - W,其中ΔU表示系统内能的变化,Q表示系统吸收的热量,W表示系统对外做功。
该公式表明,能量的变化由系统吸收的热量和对外做的功共同决定。
3. 定律解读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一个物理系统可以以三种方式与外界交换能量:热传递、做功和物质交换。
系统内能的变化是由这些能量交换所决定的。
如果系统吸收的热量大于对外做的功,系统内能增加;如果系统对外做的功大于吸收的热量,系统内能减少;如果两者相等,则系统内能保持不变。
4.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热力学第一定律在各个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
在工程热力学中,可以通过对系统内外能量交换的计算和分析,确定系统的热效率和功率输出。
在生物学中,热力学第一定律可以解释生物体内能量转换的规律,如新陈代谢过程中的能量平衡。
在环境科学中,热力学第一定律可以应用于能源转换和环境评估中。
5.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局限性热力学第一定律虽然是能量守恒的基本表达形式,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它无法准确描述能量的质量和结构变化,以及一些微观过程中的能量转移情况。
对于开放系统和非平衡态系统,热力学第一定律需要与其他定律和理论相结合使用。
总结: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的基本表达形式,描述了能量在物理系统中的转换和传递规律。
它对于工程、生物学和环境科学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然而,在一些特殊情况下,热力学第一定律需要与其他定律和理论相结合使用,才能准确描述能量的变化和转移过程。
热力学第一定律与能量守恒热力学第一定律是热力学的基本定律之一,它与能量守恒原理紧密相关。
热力学第一定律用于描述能量在热力学系统中的转化和守恒。
本文将探讨热力学第一定律与能量守恒的关系,以及应用。
一、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基本原理热力学第一定律指出: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消失,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这种转化可以是热能转化为功或者功转化为热能的过程,但总能量守恒。
换句话说,能量的转化总和等于零。
热力学第一定律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ΔU = Q - W其中,ΔU代表系统内能量的变化,Q代表系统获得的热量,W代表系统对外做的功。
二、热力学第一定律与能量转化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在热力学系统中可以相互转化。
热力学系统可以是一个开放系统、封闭系统或者孤立系统。
在开放系统中,能量的输入和输出通过物质流动实现,例如蒸汽机的工作过程;在封闭系统中,能量的转化只有通过热传递和做功两种方式实现,例如汽车发动机的工作过程;在孤立系统中,能量不与外界交换,只能在系统内部转化,例如宇宙。
在实际应用中,将热力学第一定律与能量守恒原理结合起来,可以解释许多自然现象和实际工程问题。
例如,热力学第一定律可以解释燃烧过程中能量转化的原理,从而帮助优化燃烧系统的效率;它也可以用来分析热机的工作原理,评估热机的性能。
三、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举例1. 汽车发动机汽车发动机是一个典型的封闭系统,它将燃油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推动汽车行驶。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汽车发动机工作时,热量从燃烧室传递给工作物质(一般为气体),使其膨胀,从而产生做功的能力。
同样,发动机工作时也会有一部分热量通过散热、摩擦等途径损失,这是能量转化中不可避免的损耗。
2. 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是利用太阳能光子的能量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光子的能量通过光伏材料的吸收和电子之间的跃迁,产生电流。
这个过程符合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的输入为太阳光能,输出为电能,仍然满足能量守恒的原理。
热力学第一定律守恒能量热力学是研究能量转化和物质性质变化的学科。
热力学第一定律是热力学中的基本定律之一,它描述了能量在物质和系统中的转化过程。
本文将深入探讨热力学第一定律——守恒能量的原理和应用。
热力学第一定律可以简单地表述为能量守恒定律。
根据这个定律,能量可以从一个系统或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系统或物体,但总能量的数量保持不变。
这意味着能量不能被创造或破坏,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能量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属性,可以以多种形式存在,例如热能、电能、势能和动能等。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这些能量可以相互转化,但其总和保持不变。
在物理学中,热力学第一定律可以表示为以下方程式:ΔU = Q - W其中,ΔU代表系统内能的变化,Q代表系统吸收的热能,W代表系统对外做功。
这个方程式可以简化为能量守恒的形式,即热能和功的总和等于内能的变化。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一个重要应用是对热机的分析。
热机是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例如汽车发动机和蒸汽轮机等。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热机工作时从热源吸热Q,同时对外做功W,因此内能变化ΔU为零。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达式ΔU = Q - W,我们可以得出热机的效率公式:η = W / Q其中,η代表热机的效率,W代表热机对外做的功,Q代表热机从热源吸收的热能。
根据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热机对热源吸收的热能和产生的功的比值,从而评估热机的性能。
除了热机,热力学第一定律在其他领域中也有重要应用。
例如,它可以用于解释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根据化学反应的热力学计算,我们可以预测反应的放热或吸热性质,并进一步评估反应的可行性。
此外,热力学第一定律还可以用于分析能量输运和传递的过程。
例如,在建筑工程中,我们可以使用热力学第一定律来计算热量在建筑物内部和外部的传递和损失,从而优化建筑的节能效果。
总之,热力学第一定律是热力学中最基本的定律之一,它描述了能量在物质和系统中的转化过程。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但总能量的数量保持不变。
能量守恒和热力学第一定律1. 能量守恒定律1.1 定义能量守恒定律是指在一个封闭的系统中,能量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1.2 历史发展能量守恒定律的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他认为万物都是由不可分割的微小粒子组成,这些粒子在运动中保持能量守恒。
然而,真正形成科学理论是在18世纪和19世纪。
拉格朗日、亥姆霍兹、焦耳等科学家通过实验和理论研究,逐渐明确了能量守恒定律的地位。
1.3 守恒形式能量守恒定律可以表述为以下几种形式:(1)动能和势能的总和保持不变;(2)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总和保持不变;(3)内能(物体微观粒子的动能和势能总和)保持不变;(4)热能、电能、光能等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总量保持不变。
1.4 应用实例(1)水坝:水坝储存的水具有势能,当水从水坝流出时,势能转化为动能,推动水轮机发电。
发电过程中,部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但总能量保持不变。
(2)热机:热机(如蒸汽机、内燃机)在工作过程中,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内能再转化为机械能,驱动机器做功。
由于存在热量损失,实际效率不高,但总能量仍保持不变。
2. 热力学第一定律2.1 定义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在热力学领域的具体体现。
它指出: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不能被创造或者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2.2 表达式热力学第一定律可以用以下表达式表示:[ U = Q + W ]•( U ) 表示系统内能的变化;•( Q ) 表示系统吸收的热量;•( W ) 表示系统对外做的功。
2.3 内涵热力学第一定律揭示了以下几点:(1)系统内能的变化等于吸收的热量与对外做功的和;(2)系统内能的增加等于外界对系统做的功和提供的热量;(3)系统内能的减少等于系统对外做的功和释放的热量。
简述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定律是自然界中一个基本的原理,它描述了能量在各种形式之间的转化过程以及总能量的守恒。
能量的转化指的是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的过程。
例如,机械能可以转化为热能,电能可以转化为光能等。
在能量的转化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即能量守恒。
能量守恒定律可以用数学表达式表示为:能量的初始总量等于能量的最终总量。
这意味着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热力学第一定律,也称为能量守恒定律,表明能量在系统中的改变等于系统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与对外做功之和。
简单来说,热力学第一定律说明了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热力学第二定律是关于热力学过程方向性的定律。
它指出在孤立系统中,热量永远无法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而是总是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热量只能从热源流向冷源,不会反过来的原因。
热力学第二定律还提出了熵增定律,即孤立系统的熵(混乱程度)在自发过程中总是增加。
总之,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定律描述了能量在各种形式之间的转化过程以及总能量的守恒;热力学第一定律说明了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热力学第二定律则指出了热力学过程的方向性和熵增的规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原理在热力学中的体现。
它表明,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不能被创造或销毁,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本文将介绍热力学第一定律,并探讨其在能源转化和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
在热力学中,能量被分为几种形式,包括内能、机械能和热能等。
热力学第一定律指出,系统的能量变化等于系统所吸收的热量和做功之和。
这可以用以下方程式来表示:ΔU = Q - W其中,ΔU表示系统内能的变化,Q代表系统吸收的热量,W表示系统对外界所做的功。
根据这个方程式,我们可以看出,如果系统吸收的热量大于做的功,系统的内能将增加;而如果系统的做功大于吸收的热量,系统的内能将减少。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重要性体现在能源转化和可持续发展中。
能源转化是将一种形式的能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的过程。
热力学第一定律告诉我们,在能源转化中,能量是守恒的,不会凭空消失或增加。
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合理利用现有能源资源,避免浪费和不必要的能量损失。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热力学第一定律在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对于能源的利用,我们需要追求高效能源转化,减少能量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
通过优化能源系统的设计和运行,我们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另外,热力学第一定律也与能源管理密切相关。
对于工业生产和建筑设计等领域,合理利用能源是节约成本、提高效益的重要手段。
通过实施有效的能源管理措施,如能源审计、能源监测和能源优化等,可以更好地控制能源消耗,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
总结起来,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原理在热力学中的体现。
它告诉我们能量是不会凭空消失或增加的,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在能源转化和可持续发展中,热力学第一定律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我们需要合理利用能源资源,追求能源的高效转化,以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
通过有效的能源管理措施,我们可以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与转化能量是物质存在和运动的基本属性,热力学第一定律即能量守恒定律是热力学中的重要基本原理之一。
它阐述了能量在物质系统中的转化和守恒规律。
本文将会对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概念、能量守恒与转化以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进行详细阐述。
在热力学中,能量的转化是由系统内的各种能量形式之间的转化引起的。
热力学第一定律表明,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这是由于能量的本质是守恒的,无法创造或破坏。
对于一个闭合系统,即没有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系统来说,热力学第一定律可以表示为以下公式:ΔU = Q - W其中,ΔU代表系统内能量的变化,Q代表系统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W代表系统所做的功。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系统内能的变化等于从外界吸收的热量减去对外界所做的功。
从这个公式中可以看出,能量守恒的核心概念就是热量和功的平衡。
热量是由于系统与外界之间存在温度差而产生的能量传递,而功则是由于系统与外界之间存在压差、体积变化等引起的能量转化。
在实际应用中,热力学第一定律被广泛用于能量系统的分析和设计。
例如,将热力学第一定律应用于汽车发动机的工作过程分析,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引擎如何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并计算出发动机的热效率。
又如,应用于工业领域的热动力循环,如蒸汽汽轮机、蒸汽发生器等设备,利用热力学第一定律来分析能量转化效率,指导工程的设计和优化。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热力学第一定律也有很多应用。
例如,我们使用电热水壶时,通过电能转化为热能以加热水;使用空调时,通过电能将外界的热量转移到室外,从而实现室内的温度控制。
这些场景中,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使得我们能够更好地利用能量,提高效率,减少能源浪费。
总之,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的基本原理,它描述了能量在系统中的转化和守恒规律。
能量的转化是由于系统内各种能量形式之间的相互转化引起的,能量的总量始终保持不变。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与转化热力学第一定律是热力学中最基本的定律之一,它描述了能量的守恒和转化。
在研究热力学过程时,掌握和理解第一定律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并探讨能量在不同形式之间的转化过程。
1. 能量守恒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也称为能量守恒定律,是指能量在系统内的转化过程中总量保持不变。
换句话说,能量既不能创建也不能销毁,只能转化为不同的形式。
能量可以存在于多种形式,包括热能、动能、势能等。
在一个封闭的系统中,能量从一个形式转化为另一个形式,但总能量保持不变。
例如,燃烧产生的热能可以转化为机械能,用于推动汽车行驶。
无论是燃烧还是机械运动,系统中的总能量都保持不变。
2.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热力学第一定律可以用一个简洁的数学关系来描述,即能量转化过程的数学表达式:ΔU = Q - W在这个公式中,ΔU代表系统内部能量的变化,Q代表吸热过程中系统所吸收的热量,W代表工作过程中系统所做的功。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系统内能量的变化等于热量吸收减去所做的功。
如果ΔU大于零,表示系统内能量增加,系统吸收了热量并做了一定的功。
如果ΔU小于零,表示系统内能量减小,系统向外界释放了热量或做功。
3. 能量转化和热力学循环热力学第一定律的一个重要应用是分析和研究能量在热力学循环中的转化过程。
热力学循环是指系统在经历一系列的热力学过程后返回初始状态的过程。
在热力学循环中,能量以不同的形式在系统内部转化和交换。
例如,蒸汽发电厂中的热力学循环将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发电机发电。
而内燃机的工作过程也是一个热力学循环,将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化为汽车的动能。
热力学循环中,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系统内能量的变化应该为零。
即总热量的输入应该等于总功的输出。
这就是为什么在燃料电池等能源转化装置中,总能量的损耗需要尽可能减小的原因。
4. 能量守恒的实例能量守恒定律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实例。
例如,电动车的工作原理就涉及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热力学第一定律与第二定律热力学是关于能量转化和能量守恒的科学,它研究了物质与能量之间的关系以及能量转化的规律。
在热力学中,有两个基础定律,即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两个定律的定义、原理和应用。
一、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又被称为能量守恒定律,它表明能量在系统中的变化量等于系统所做的功加上系统吸收的热量。
简言之,能量是守恒的。
具体来说,热力学第一定律可以用以下方程式表示:ΔU = Q - W其中,ΔU代表系统内能的变化,Q代表系统吸收的热量,W代表系统所做的功。
根据这个定律,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系统吸收的热量等于系统内能的增加。
热量可以使系统内粒子的动能增加,也可以使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强,从而使内能增加。
2. 系统所做的功等于系统内能的减少。
当一个物体从高温区移动到低温区时,它会做功,从而导致内能减少。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在工程领域中,我们可以利用这个定律来计算热机的效率。
在化学反应中,我们可以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来判断反应是否放热或吸热,并求出反应的焓变。
总之,热力学第一定律是热力学研究中的基础,对于理解和应用能量转化的过程至关重要。
二、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是关于物质能量转化方向的定律。
它规定了能量在自然界中传递的方式和限制。
总结起来,热力学第二定律表明热量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而不会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
这个定律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解释:1. 热量不会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
这是因为能量在自然界中总是从高能态流向低能态。
如果低温物体能够将热量传递给高温物体,就违背了能量的自发流动方向。
2. 熵增定律。
熵是用来描述系统无序程度的物理量,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一个孤立系统的熵要么保持不变,要么增加。
换句话说,自发过程总是趋于增加系统的熵。
而熵的增加意味着能量的转化趋于不可逆。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约束,我们可以得出一些重要的结论。
第1节热力学第一定律第2节能量的转化与守恒1.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2.物体内能的改变(1)如果物体与外界无热传递,若外界对物体做功,则物体的内能增加;若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2)如果物体既不对外做功,外界也不对物体做功,则物体吸收热量时,它的内能增加;物体放出热量时,它的内能减少.3.热力学第一定律(1)内容:物体内能的增加量ΔU,等于外界对物体所做的功W与物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Q之和.(2)表达式:ΔU=W+Q.4.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定义(1)内能的变化必然伴随有做功或热传递.(2)一切涉及热现象的宏观过程中,能量可以发生转移或转化,此过程中总能量守恒.5.第一类永动机(1)概念:不消耗任何能量而能永远对外做功的机器.(2)结果17~18世纪,人们提出了许多永动机设计方案,但都以失败而告终.(3)原因设想能量能够无中生有地创造出来,违背了热力学第一定律.(4)启示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再判断]1.热量、功和内能三者单位相同,物理意义相同.(×)2.热量和功由过程决定,而内能由物体状态决定.(√)3.系统内能增加了100 J,可能是外界采用绝热方式对系统做功100 J,也可能是外界单纯地对系统传热100 J.(√)[后思考]有一种所谓的“全自动”机械手表,既不需要上发条,也不用任何电源,却能不停地走下去.这是不是一种永动机呢?如果不是,你知道维持表针走动的能量是哪儿来的吗?图5-1-1【提示】不是永动机.能量是通过摆动手臂对表内的转轮做功而储存的.[合作探讨]探讨1:若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吸收了热量吗?【提示】不一定,因为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探讨2:物体的内能不变,能否说明外界既没有对物体做功,也没有发生热传递?【提示】不能.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放出的热量(或物体吸收的热量等于物体对外界做的功).[核心点击]1.对ΔU=W+Q的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将单纯的绝热过程和单纯的热传递过程推广到一般情况,既有做功又有热传递的过程,其中ΔU表示内能改变的数量,W表示做功的数量,Q表示外界与物体间传递的热量.2.对公式ΔU、Q、W符号的规定(1)首先选定研究对象是哪个物体或哪个热力学系统.(2)根据符号法则写出各已知量(W、Q、ΔU)的正、负.(3)根据方程ΔU=W+Q求出未知量.(4)再根据未知量结果的正、负来确定吸热、放热情况或做功情况.4.判断气体做功正、负的方法(1)若气体体积增大,表明气体对外界做功,W<0.(2)若气体体积变小,表明外界对气体做功,W>0.5.几种常见的气体变化过程(1)绝热过程:过程是绝热的,则Q=0,W=ΔU,外界对气体做的功等于气体内能的增加.(2)等容过程:在该过程中气体不做功,即W=0,则Q=ΔU,气体吸收的热量等于气体内能的增加.(3)等温过程:在过程的始末状态,气体的内能不变,即ΔU=0,则W+Q =0或W=-Q,表示气体吸收的热量全部用来对外做功或外界对气体所做的功全部转换为热量放出.1.下列过程,可能发生的是()A.物体吸收热量,对外做功,同时内能增加B.物体吸收热量,对外做功,同时内能减少C.外界对物体做功,同时物体吸热,内能减少D.外界对物体做功,同时物体放热,内能增加E.物体对外界做功,同时物体放热,内能增加【解析】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ΔU=W+Q,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故由此可确定A、B、D正确,C、E错误.【答案】ABD2.景颇族祖先发明的点火器如图5-1-2所示,用牛角做套筒,木制推杆前端粘着艾绒,猛推推杆,艾绒即可点燃,对筒内封闭的气体,在此压缩过程中()【导学号:30110061】图5-1-2A.气体温度升高,压强不变B.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变大C.气体对外界做正功D.外界对气体做正功E.气体的内能增加【解析】压缩气体时,外界对气体做功,内能增加,温度升高,体积变小,压强增大,所以B、D、E正确.【答案】BDE3.一定量的气体内能增加了3×105 J,(1)若吸收了2×105 J的热量,则是气体对外界做功,还是外界对气体做功?做了多少焦耳的功?(2)若气体对外界做了4×105J的功,则是气体放热还是从外界吸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是多少?【解析】(1)由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得W=ΔU-Q=3×105 J-2×105 J=1×105 J外界对气体做功.(2)由ΔU=Q+W得Q=ΔU-W=3×105 J-(-4×105 J)=7×105 J气体从外界吸热.【答案】(1)外界对气体做功1×105 J(2)气体从外界吸热7×105 J气体状态变化与物理量对应方法(1)绝热过程:气体与外界没有热传递.(2)导热良好:气体与外界有热交换,且与外界温度保持相同.(3)体积减小,外界对气体做功;体积增大(不是对真空膨胀),气体对外界做功.(4)温度升高,理想气体的内能增加;温度降低,理想气体的内能减少.1.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1)迈尔的发现体力和体热必定来源于食物中的化学能,内能、化学能、机械能都是等价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如果动物体的能量输入与支出是平衡的,那么,所有这些形式的能在量上必定是守恒的.(2)焦耳的研究①确定了电能向内能转化的定量关系.②用了近40年的时间,不懈地钻研热功转换问题,为能量守恒定律提供了无可置疑的证据.(3)亥姆霍兹的贡献从理论上把力学中的能量守恒原理推广到热、光、电、磁、化学反应等过程,揭示了它们之间的统一性.2.能量守恒定律(1)内容能量既不会消失,也不会创生,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能量的总值保持不变.(2)意义揭示了自然科学各个分支之间的普遍联系,是自然界内在统一性的第一个有力证据.(3)应用①各种形式的能可以转化.但能量在转化过程中总伴有内能的损失.②各种互不相关的物理现象,可以用能量守恒定律联系在一起.[再判断]1.某种形式的能量减少,一定存在其他形式的能量增加.(√)2.某个物体的能量减少,必然有其他物体的能量增加.(√)3.石子从空中落下,最后静止在地面上,说明能量消失了.(×)[后思考]焦耳对物质运动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方法与迈尔有什么不同?【提示】焦耳是采用严格的定量实验分析方法,迈尔研究的范围比较广泛,但他采用的是定性研究的方法.[合作探讨]探讨1:能量守恒定律与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条件有什么不同?【提示】能量转化过程中能量总是守恒的,而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是只有重力(或系统内的弹力)做功.探讨2:为什么说第一类永动机不能制成?【提示】因为第一类永动机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核心点击]1.对能量守恒定律的理解(1)各种形式的能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总量守恒无需任何条件,而某种或几种形式的能的守恒是有条件的.例如:物体的机械能守恒,必须是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2)意义: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任何一部机器,只要对外做功,都要消耗能量,都只能使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他物体,而不能无中生有地创造能量.不消耗能量,却可以源源不断地对外做功的机器(第一类永动机)是不可能制成的.2.第一类永动机失败的原因分析:如果没有外界热源供给热量,则有U2-U1=W,就是说,如果系统内能减少,即U2<U1,则W<0,系统对外做功是要以内能减少为代价的.若想源源不断地做功,就必须使系统不断回到初始状态,在无外界能量供给的情况下是不可能的.4.说出下列过程中是什么能量转化为内能.(1)物体沿粗糙斜面下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变压器发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汽油机内气体燃烧后变成高温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车刀切下炽热铁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物体沿斜面下滑,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电流通过变压器线圈发热,电能转化为内能;气体(燃料)燃烧后变成高温气体,化学能转化为内能;车刀切下炽热的铁屑,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答案】(1)机械能——内能(2)电能——内能(3)化学能——内能(4)机械能——内能5.风沿水平方向以速度v垂直吹向一直径为d的风车叶轮,设空气密度为ρ,风的动能有50%转化为风车的动能,风车带动水车将水提高h的高度,效率为80%.则单位时间内最多可提升的水的质量为__________.【导学号:30110062】【解析】 在时间t 内吹在风车上的空气的质量为m 1=14πd 2·v t ·ρ,风的动能E k =12m 1v 2=18πd 2v 3t ρ.根据题意18πd 2v 3t ρ×50%×80%=mgh ,则m t =πd 2ρv 320gh .【答案】 πd 2ρv 320gh应用能量守恒定律的思路方法(1)能量守恒的核心是总能量不变,因此在应用能量守恒定律时应首先分清系统中哪些能量在相互转化,是通过哪些力做功实现的,这些能量分别属于哪些物体,然后再寻找合适的守恒方程式.(2)在应用能量守恒定律分析问题时,应明确两点:①哪种形式的能量减少,哪种形式的能量增加.②哪个物体的能量减少,哪个物体的能量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