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六盘水市第十三中学2014届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20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导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86.00 KB
- 文档页数:2
第20课第三次科技革命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时间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生物工程海洋工程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地和影响①通过引导学生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影响等进行分析,培养学生概括、归纳问题能力。
②通过引导学生对三次科技革命进行对比分析,培养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先引导学生了解生活中的高科技产品,并将它们进行归类,进而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内容。
展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成果,探究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让学生体会科技进步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的积极作用;同时也认识到它进一步扩大了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带来了环境污染、军备竞赛等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讲述,使学生明确认识到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充分说明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认识到“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科技发明、科技创新的热爱。
②认识第三次科技革命对每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刻苦学习,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中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中华民族在21世纪的腾飞做出应有的贡献。
③认识到第三次科技革命也带来了军备竞赛、环境污染等问题,培养学生爱好和平、保护环境、善待人类自身的情感。
重点难点重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和发展难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影响教学过程课前引导引导学生回顾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主要成果。
然后提问: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它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新课教学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和发展1.兴起的时间20世纪四五十年代2.主要内容:①原子能、航天技术、电子技术领域的成就1945年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1957年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②生物工程、海洋工程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的成就20世纪七十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飞速发展。
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导学案)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1.时间:__ 世纪__ 年代。
2.标志:人类在__ 、__ 、__ 、__ 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3.计算机领域:__ 的广泛使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
而国际互联网的出现又使人类进入__ 社会。
4.生物工程领域:生物工程中的__ 技术尤为引人注目。
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影响1.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1)不仅涌现出大量的__ ,而且大大加快了__ 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缩短了__ 变为物质财富的过程。
(2)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__ ,一种技术的发展引起几种技术的革命。
(3)__ 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__ 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
2.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1)推动__ 空前发展。
(2)进一步引起了__ 和__ 的变化。
(3)推动了__ 的多极化。
【合作导学】【问题1】与前两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三次科技革命有哪些不同?【问题2】你认为克隆技术是否应该有所限制?是否应该克隆人呢?为什么?【分层导练】一、选择题1.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于20世纪()A.20~30年代B.40~50年代C.60~70年代D.80~90年代2.第三次科技革命取得重大突破的领域是()①原子能②电子计算机③生物工程④航天技术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3. 20世纪40~50年代发生的科技革命,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生产的迅速发展,推动了社会生活的现代化。
这场科技革命的核心是()A.原子能的广泛应用B.航天技术的迅猛发展C.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D.克隆技术的广泛使用4.对待克隆技术,你认为正确的态度应该是()A.坚决支持B.放任自流C.加强管理D.全面发展5.下列不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特点的是()A.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B.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相互促进C.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壁垒森严D.科学技术促进生产力发展二、连线题把下面相关的内容连接起来:第一次工业革命以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为主要标志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使用为主要标志第三次科技革命以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为主要标志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教学案)一、知识梳理二、重点难点分析重点:概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最新初中九年级下册历史精品导学案 最新初中九年级下册历史精品导学案 第17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 一、学习目标: 1.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兴起的情况;掌握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及其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 2.联系实际、感知历史: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时间、标志各是什么?第三次科技革命产生了怎样的正面影响? 3.比较分析、认识规律:与前两次科技革命相比,第三次科技革命具有哪些特点?电子计算机广泛使用和基因工程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占有什么样的地位?对克隆技术是否应该有所限制? 二、重点难点: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三、自主预习 1.自读课文。 2.结合学生用书“自主学习案”,在书中找到答案。 四、激情导入 1. 温故知新:近代历史上已经发生过哪两次重要的技术革命?它们的理论和标志是什么? 比较项目 时间 理论 标志 第一次 18世纪60年代 牛顿力学 蒸汽机的广泛运用 第二次 19世纪70年代 电磁学 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使用 2.导入: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的又一次重大飞跃,与前两次科技革命相比,它具有哪些特点?它对于人类历史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请同学们阅读课文。 五、合作探究 探究一 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于何时?你知道第三次科技革命在哪些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你比较熟悉、体会较深的是哪些技术? 答:兴起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在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体会较深的是计算机技术。 探究二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是什么?有何影响? 答:特点:首先,这次科技革命不仅涌现了大量的科技成果,而且大大加快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缩短了知识变为物质财富的过程。其次,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一种技术的发展引起好几种技术的革命。第三,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进步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 影响:推动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并进一步引起了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高科技,增强自己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从而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硅谷的传奇故事硅谷的崛起,可谓是20世纪的一个神话。
硅谷在极短的时间内造就了一大批百万富翁。
硅谷象征着智慧,是各种高、精、尖技术的发源地,它成了高科技的代名词。
大概每一位在网上冲过浪的人都领教过yahoo搜索引擎。
在以阳光与海滩著称的美国加州,几间低矮而拥挤的小屋中,没有外面世界的灿烂阳光,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的计算机和屏幕发出的荧光。
然而这里却是Internet中最热闹的站点之一,免费而强劲有力的信息检索服务吸引了每天大约100万的来访者,大概比整个加州一年的游客还多。
但是你看不到他们,因为他们穿梭于这个虚拟的网络空间之中。
这造就了世界上最大的一个看不见的市场,大量的商业广告收入为yahoo带来了滚滚财源。
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yahoo,最初只是源于两个人、两台个人电脑和一个新奇的想法,真可称得上是硅谷群雄中的一只丑小鸭。
一个普通的中国台湾移民,斯坦福大学的一名研究生──杨致远和他的好朋友大卫·费洛一起在Internet中畅游,纷乱庞杂的信息使他们萌生了一个奇妙的主意:按照类似于图书馆中的分类条目,将网络中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使得用户可以依照不断细化的分类描述找到他们想要从网络上得到的东西。
这样他们开始搜集Internet中的各种各样的信息,并且邀请其他的网友加入他们的网上寻“宝”的工作,然后将他们分类后组织成树状结构:主干上长满了分叉,分叉上还有更小的细枝……如今这株稚嫩的小树已深深地扎根于Internet肥沃的信息土壤之中,枝繁叶茂,蓬勃发展。
yahoo每天接受数千个网地登记的申请,成为名符其实的Internet信息服务行业中的大哥大。
精明的杨致远与大卫·费洛迅速成为Internet淘金浪潮造就的第一批百万富翁之一。
三次科技革命和全球化导学案(世界现代史)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课件www.5y XX学年度第二学期历史资料编号:7世界现代史导学案第10课三次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预习+反馈)姓名:班级:组号:学号:【学习目标】三次科技革命的内容和特点。
【学习重点、难点】三次科技革命的对比一、熟悉知识要点三次科技革命对比简表比较内容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时间8世纪60年代9世纪70年代20世纪四五十年代完成时间9世纪上半期9世纪末20世纪初正在进行主要标志蒸汽机的发明和推广电力的广泛应用原子能、电子计算机(核心)、航天工程、生物技术主要发明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瓦特改进蒸汽机史蒂芬孙发明“旅行者号”蒸汽机车(火车)爱迪生发明电灯卡尔本茨发明汽车莱特兄弟发明飞机互联网克隆技术原子弹国际格局东方从属于西方东西方联系更加密切,但差距进一步拉大;资本主义国家力量对比发生变化进一步拉大了发达国家与不少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生产力大机器生产出现,进入蒸汽时代,英国成为“世界工厂”高度发展,进入电气时代极大发展,进入信息时代和“太空时代”特点.首先发生在英国,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到机器生产机器;2.开始于轻工业(棉纺织)部门,发明机器者大多是具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和技师;3.大机器生产代替工场手工业、科学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与技术结合,推动生产力的发展;2.同时在几个国家发生,规模广泛,发展迅速;3.有许多国家与第一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2.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相互促进;3.科学技术各个领域间相互渗透,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经济全球化、原因:高科技的迅速发展,尤其是交通和交往手段的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国际资本流动加剧,全球性经济组织、区域性经济集团和跨国公司进一步发展;冷战的结束,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2、表现:世界贸易组织、欧洲联盟、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等国际和区域性经济组织继建立;国际贸易大幅增长,国际巨额资本流动加速;各国经济越来越成为一个整体。
专题复习第20课时 三次科技革命 课 题 三次科技革命 课时安排 1课时
考标 内容
第一、二、三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主要领域 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于“珍妮机”等一系列工作机的发明 瓦特改进蒸汽机及其影响、史蒂芬孙发明火车机车及其图 电力的使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发明大王“爱迪生”卡尔本茨发明内燃机和汽车 莱特兄弟发明飞机及图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教学 重点 比较三次工业革命
自 学 导 航 一、选择题: 一、选择题: 1.一位历史学家说:“当法国革命和拿破仑战争在欧洲大陆上造成血腥和暴烈的悲剧时,在英国正在发生着一个变化。这一变化归根结底使得围攻巴士底狱和滑铁卢战役在相形之下似乎无足轻重了。”出现在这一变化时期的发明包括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下列各项在历史上不可能发生的是( ) A.1825年,史蒂芬孙晚上坐在电灯下进行铁路工程设计 B.1900年德国人乘汽车到法国旅游 C.1940年德国法西斯的飞机对伦敦进行轰炸 D.2012年,一位中国学生给联合国秘书长发了一封呼吁和平的电子邮件 3.现在人们出行越来越方便主要得益于科技不断发展,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瓦特改良蒸汽机为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奠定了基础 B.19世纪传入中国的汽船是以电作为动力的交通工具 C.爱迪生的发明为汽车的问世作出了贡献 D.计算机技术的出现为飞机的发明提供了技术支持 4. “1800年,大约五分之一的英国人口居住在城镇,城镇规模大约1万多人。而接下来的一个世纪中,庞大的乡村社会被城市化了,全国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在城里工作和生活。”这则材料最适合用来说明( ) A.启蒙运动的意义 B.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C.工业革命的影响 D.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意义 5.某历史兴趣小组进行探究性课题研究,他们搜集资料的关键词有“瓦特”“蒸汽时代”“爱迪生”“电气化”。下列主题最适合该课题的是( ) A.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 B.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C.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D.整体世界的最终形成 6.美国南达科他州的一个农民,他种植遗传基因作物,驾驶有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拖拉机。这则材料反映出哪一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 A.工业革命 B.第三次科技革命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文艺复兴时的科学成就 学法指导: 1、请独立完成经典习题,将不会或没有把握的习题做好标记。(要求:不看书,不交流。时间8—10分钟) 2、完成经典习题后,请打开教材,进行自纠。(要求:主要针对自己不会和没有把握的题目,如还不能解决,依然做好标记。时间2—3分钟。) 7.从火车和汽车最早出现来看,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都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B.都带动了相关产业兴起与发展 C.都带来了能源与环境相关问题 D.都体现了电力技术的运用转化 8.“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践;1946年美国投入使用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最初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的;德国人研制成功远程液体燃料火箭,是用于空袭英国的。”以上史实说明( ) A.科技革命是战争爆发的导火索 B.科技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C.第二次世界大战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 D.第三次科技革命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9. 1931年,当美国一位伟大的发明家逝世时,美国总统胡佛提议全国各地同时熄灭电灯一分钟,以示哀悼。这位发明家是( ) A.瓦特 B.爱迪生 C.本茨 D.史蒂芬孙 10.我国的航天技术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起来的。下列属于我国航天技术成就的是( ) ①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③神舟系列飞船发射成功 ④嫦娥奔月工程顺利实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 11. 美丽的地球是人类共同家园,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地球更加美丽,却也带来
第20课第三次科技革命
课题学
情
预
设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通过对第三次科技革命内容的总结,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
2.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影响,得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结论。
3.通过对三次科技革命进行对比分析,培养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知识产权法》
学习重难点【重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和发展。
【难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知识链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和启示:
成果: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
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
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
这次科技革命不仅极大地推
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而且也影响了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
方式,使人类社会生活和人的现代化向更高境界发展。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第
三次科技革命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科技革命,
是人类文明史上不容忽视的一个重大事件。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启示:科技革命的结果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促进
了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因此,我们从中可以看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
力,当代国际竞争的重点已促成为以科技和经济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因此,
我们一定要坚持科教兴国战略,把发展科技,发展教育放在突出的地位,努力培
养科技人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我们中学生也应从小树立爱科学、学科学、
用科学的新风,努力学习科技知识,将来更好地报效祖国。
自主学习【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小组交流,合作探究。
学生讨论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结对子检查“展示学习”阶段的各个小题,将疑难问题进行组内讨论,不能解决的问题作好标记。
学生展示学习内容(说明:基础内容,课堂独立预习完成,请学生在书本上勾画和标注;本环节主要以小组协作的形式共同完成.)
时间:
兴起: 发展: 特点:
影响:
中考链接
反思(学生、教师)
学生或教师反思总结:((可以从学习内容、学习收获、不足之处、改进方法择其一、二进行总结反思)
第
三次科技
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