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特征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7.21 MB
- 文档页数:81
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通勤大客流特征分析豆飞;潘晓军;张琦;肖文锦;马坤【摘要】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通勤大客流的产生原因、特征及其主要表现.结合大客流对线网的影响作用,构建大客流指标体系,提出针对通勤大客流时空分布特征的评价分析方法;定义相对满载率,对大客流时空传播进行量化表征.基于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统计数据,对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早高峰通勤大客流的总体特征及时空变化进行分析,定位了发生大客流的线路、车站和断面,获取早高峰通勤大客流在规模、方向、时空分布等方面的基本规律.结果表明,换乘方向客流不均衡对换乘站大客流具有重要影响;最拥堵断面常分布于郊区线与主干线换乘点附近;换乘站较多的线路,拥挤持续时间较短且疏散较快.【期刊名称】《交通信息与安全》【年(卷),期】2016(034)006【总页数】11页(P37-47)【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通勤大客流;相对满载率;客流特征【作者】豆飞;潘晓军;张琦;肖文锦;马坤【作者单位】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北京100044;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地铁运营技术研发中心北京102208;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地铁运营技术研发中心北京102208;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北京100044;北京交通大学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44;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北京100044;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北京10004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91.1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不断发展,中国的很多城市拥有或在建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而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已经逐步实现了地铁的网络运营。
地铁运营逐步进入网络时代,网络规模效应使其对客流的吸引能力急剧增加,产生了大客流现象。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人流密集的聚集场所,在规定的运行时间内,有限的地下空间承载着大规模的客流,因此城市轨道交通突发客流的产生会对网络中乘客的安全带来极大的影响。
在客流大规模聚集的轨道交通车站,拥挤、踩踏是乘客安全的最大威胁。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与分析方法》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交通网络的不断扩展,城市轨道交通在人们日常出行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客流预测与分析作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与规划的关键环节,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文旨在阐述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的重要性,探讨并分析客流预测与管理的常用方法及实际应用效果,以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和实用技术指导。
二、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的重要性客流预测作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和运营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对未来的运营、设备购置、线路规划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准确的客流预测有助于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为城市交通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能为政府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三、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与分析方法(一)传统预测方法1. 历史数据法:通过分析历史客流数据,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未来客流进行预测。
该方法简单易行,但受历史数据质量和时间序列长度等因素影响较大。
2. 回归分析法:以影响客流的各种因素为自变量,以客流量为因变量,建立回归模型进行预测。
该方法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二)现代预测方法1. 人工神经网络法:通过模拟人脑神经网络的工作方式,对大量数据进行学习、训练和优化,以实现对未来客流的预测。
该方法具有较高的自学习和自适应能力。
2. 组合预测法:结合多种预测方法,如灰色预测、时间序列分析等,综合运用各种方法的优点进行预测。
该方法能够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提高预测精度。
四、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分析方法的应用(一)基于大数据的客流分析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基于大数据的客流分析已成为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分析的重要手段。
通过收集和分析海量数据,可以实时掌握客流动态,为运营管理和线路规划提供有力支持。
(二)实时监控与应急处理通过实时监控系统对城市轨道交通的客流进行实时监测,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如大客流聚集、拥堵等,可以及时采取应急措施,保障乘客的安全和舒适度。
五、结论与展望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与分析方法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到其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与规划中的重要作用。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浅析轨道交通大客流的特点轨道交通是现代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客流问题愈发突显。
轨道交通大客流主要集中在城市的交通枢纽、商业中心、居民聚集区以及大型活动场馆等区域,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高峰集中。
轨道交通大客流的高峰时段一般消灭在早晚的上下班时段和周末的购物消遣时段。
这些时段通常人流量大、时间短暂且密集,给轨道交通运营带来肯定的挑战。
其次,长时间连续运营。
轨道交通通常需要长时间持续运营,特殊是在大城市的地铁系统中,晚上也需要保持运营才能满足夜间出行需求。
大客流时期,轨道交通需要提高运营密度,保证车辆和站点的到达频率,确保乘客能够准时进站、进车。
再次,乘客流淌性强。
轨道交通大客流的乘客往往是多次搭乘的,他们有着相对稳定的出行需求和频率。
这就要求轨道交通运营方在组织布局、运行调度、换乘设计等方面考虑乘客的流淌性,为乘客供应更好的出行体验。
此外,交通换乘需求突出。
轨道交通大客流往往与其他交通方式进行换乘,例如与公交、出租车和私家车之间的接驳,这就要求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进行对接,提升交通网络的整体效率。
最终,平平稳定性要求高。
轨道交通大客流在高峰时段不行避开地会消灭拥挤、乘客流失以及其他平安问题。
因此,运营方需要加强平安设施建设,加强运营和平安管理,提高应急处理力量,确保乘客的平安和运行的稳定。
针对轨道交通大客流的特点,可以实行以下措施进行管理和优化: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首先,加强设备升级和扩容。
依据客流猜测数据,运营方可以提前增加列车运行密度和调配站台资源,通过设备升级和扩容来满足大客流时期的需求。
其次,优化站点和换乘设计。
合理规划和设计站点布局和乘车换乘的方式,缓解站点拥堵和乘客流淌的瓶颈,提高乘客的便利性和出行效率。
再次,加强客流监测和调度。
通过设置客流监测设备和运用大数据技术,把握客流分布和变化规律,实时调整车次和班次的支配,提高运行效率和乘车体验。
第1篇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轨道交通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速度和规模日益扩大。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市民出行,提高轨道交通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对轨道交通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本报告将对某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数据进行全面分析,旨在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优化轨道交通运营策略。
二、数据来源及分析方法1. 数据来源本报告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某城市轨道交通公司提供的运营数据,包括列车运行数据、客流数据、设备故障数据、乘客满意度调查数据等。
2. 分析方法(1)描述性统计分析: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包括均值、标准差、最大值、最小值等,以了解数据的基本特征。
(2)时间序列分析:分析列车运行和客流数据的时序变化规律,识别高峰时段、客流分布等。
(3)相关性分析:分析不同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如列车运行时间与客流量的关系、设备故障与客流量的关系等。
(4)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轨道交通运营效率的关键因素。
三、数据分析1. 列车运行数据(1)列车运行时间根据列车运行数据,分析列车运行时间的稳定性。
结果显示,列车运行时间基本稳定,平均运行时间约为30分钟。
在高峰时段,运行时间略有延长,平均延长时间为5分钟。
(2)列车运行频率分析列车运行频率与客流量的关系,结果显示,列车运行频率与客流量呈正相关关系。
在高峰时段,增加列车运行频率可以有效缓解客流压力。
2. 客流数据(1)客流分布通过对客流数据的分析,发现客流量主要集中在早晚高峰时段,且在周末和节假日客流高峰更为明显。
(2)客流密度分析客流密度与列车运行时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客流密度与列车运行时间呈正相关关系。
在客流密度较高的站点,列车运行时间相对较长。
3. 设备故障数据(1)故障类型分析设备故障数据,发现最常见的故障类型为信号系统故障、供电系统故障和通信系统故障。
(2)故障频率分析故障频率与列车运行时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设备故障频率与列车运行时间呈正相关关系。
轨道交通客流分析论文轨道交通客流分析论文导语: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是为轨道交通建设规模决策的主要依据,并在项目设计中起着重要作用。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轨道交通客流分析论文,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1. 引言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是城市一项百年大计的工程,因此必须要预知轨道交通未来年的客流规模,并对轨道交通工程规模充分预留,而不能仅仅是用来缓解现状的交通压力,因此客流预测就显得尤为重要。
毫无疑问,客流预测是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前期研究中最重要的专项,它决定了轨道交通设置规模、设施形式以及投融资等方方面面。
然而,客流预测不像其它的研究专项,可以分析出对与错,它是对未来城市若干年后的预测,城市发展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增加了客流预测的风险性。
目前,国内部分轨道交通方面的研究学者对客流预测并不重视(认为其技术性不高,误差很大),设计方案也往往根据其经验而定,然而,如此重要的专项研究太缺少我们的反思,到底客流预测为什么不准,是客流预测研究者出了问题,还是基础资料方面出了问题,或者还是我们的研究方法论(交通模型)出了问题。
2. 国内外客流预测研究历程2.1 国内外客流预测研究历程1962 年美国芝加哥市发表的.《Chicago Area Transportation Study》为标志,交通规划理论和方法得以诞生,并首次提出了四阶段预测理论。
1962 年美国制订的联邦公路法规定凡 5万人口以上城市,必须制订以城市综合交通调查为基础的都市圈交通规划,方可得到联邦政府的公路建设财政补贴。
目前,欧美主要发达国家非常重视交通预测模型的建立与维护,部分地方政府甚至通过颁布地方法规的形式对交通预测模型的地位、重要性,以及交通模型师的收入等进行了规定,主要城市均已建立一套适合本地区的成熟的交通模型,随着城市发展不断稳定与成熟,预测精度逐步提高。
2.2 国内外客流预测研究对比分析从国内外客流预测研究发展历程来看,国内外客流预测研究均有一个由简单、误差较大到一个逐步完善、成熟的交通预测体系发展趋势。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问题分析及建议摘要客流预测是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的基础之一,影响整个规划过程,既是前期轨道交通投资决策的基础,又是轨道交通网络规模拟定的依据,也是网络客流预测的直接工具,还是多方案评选过程中的重要因素。
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中普遍存在着规划阶段的预测结果与运营之后的实际客流有较大差异、实际客流远小于远期预测客流、不同机构预测的客流量离散性较大的问题,本文在分析形成这些问题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政策协调和控制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的共同发展、尽快建立我国城市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完整体系、加强城市交通基础数据调查等改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问题建议目录摘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Ⅰ目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Ⅱ一、前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二、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2(二)原因分析---------------------------------------------------------------------- 2三、改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的建议------------------------------------------------- 3注释------------------------------------------------------------------------------------------ 4参考文献------------------------------------------------------------------------------------ 51 前言客流量是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设计、建设及运营各环节的基本依据,客流预测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是各项设计工作的基础,预测结果的可靠与否直接关系到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投资、运营效率和经济效益。
轨道交通车站客流组织评价分析摘要: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客流量较大,给相关的管理部门带来了很大的工作压力。
需要通过仿真软件的作用,为客流组织的方法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并对仿真结果做出一定的评价。
客流组织中的步速、步频等,可以通过统计的方法进行科学地记录,在软件仿真中作为相关参数的参考依据。
建立城市轨道交通车载客流组织的仿真模型,对于组织方案的合理性进行必要的评价,能够为相关的研究工作带来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城市基础设施组成中,轨道交通极大缓解了城市整体的交通压力,为人们正常的出行提供了很多的便利。
这种设备的安全性能好、节能环保、社会效益明显,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为了更好地服务乘客,完成一系列的换乘操作,需要通过客流组织的基本方法进行必要地分析。
客流组织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各个工作环节合理的布置,利用科学的引导措施及时地做好客流组织运送的过程。
结合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组织整体的发展现状,建立科学的参考模型,并对具体的组织方案做出客观地评价,对于有效协调过于集中的客流量、提升轨道交通整体的服务水平有着积极的影响。
一、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组织的相关内容1、客流组织的主要作用城市轨道交通运行中,需要承载较大的客流量,客观地为相关的管理部门带来了一定的工作压力。
为了保证乘降安全,需要对乘客进行及时地疏散,引导他们进入安全区域,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
除此之外,客流高峰期需要及时地组织乘客正确地进入或离开一些重要的公共区域,避免堵塞来往之间的乘客路线。
规模大小不一的城市轨道交通实际中客流组织的方法也有一定的区别,需要结合车站实际的状况制定合理的客流组织方案,提高轨道交通车站整体的服务水平。
2、客流组织方案实施相关影响因素的表现形式结合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组织整体的发展现状,能够发现具体的客流组织方案在实施的过程中受到了一些客观因素的干扰。
主要的表现形式有;(1)过于混乱的交通路线,不同的通道口乘客进出站的方向不明确,冲突现象严重,降低了车站整体的服务水平。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客流是规划轨道交通线网及线路走向、选择轨道交通制式及车辆类型、安排轨道交通项目建设顺序、设计车站规模和确定车站设备容量、进行项目经济评价的依据,也是轨道交通安排运力、编制列车开行计划、组织日常行车和分析运营效果的基础。
客流指在单位时间内轨道交通线路上乘客流动人数和流动方向的总和。
客流的概念既表明了乘客在空间上的位移及数量,又强调了这种位移带有方向性和具有起讫位置。
客流可以是预测客流,也可以是实际客流。
一、客流的分类1、根据客流的时间分布特征,客流可分为全日客流、全日分时客流和高峰小时客流。
(1)全日客流。
全日客流是指全日的总客流。
(2)全日分时客流。
全日分时客流是指全日各小时的客流。
(3)高峰小时客流。
高峰小时客流是指以小时为时间单位计算的高峰小时的客流。
2、根据客流的空间分布特征,客流可分为断面客流与车站客流。
(1)断面客流。
断面客流是指通过轨道交通线路各区间的客流。
1)断面客流量。
在单位时间内,通过轨道交通线路某一地点的客流量称为断面客流量。
这里,单位时间通常是1 h或全日。
显然,通过某一断面的客流量就是通过该断面所在区间的客流量。
断面客流量分为上行断面客流量和下行断面客流量,计算公式为:Pi+1=Pi-Pd+Pu 式中,Pi+1为第i+1个断面的客流量(人);Pi为第i个断面的客流量(人);Pd为在车站下车的人数(人);Pu为在车站上车的人数(人)。
2)最大断面客流量。
在单位时间内,通过轨道交通线路各个断面的客流量一般是不相等的,其中的峰值称为最大断面客流量。
轨道交通线路上行、下行方向的最大断面客流量不一定在同一个断面上。
3)高峰小时最大断面客流量。
在以小时为时间单位计算断面客流量的情况下,全日分时最大断面客流量一般是不相等的,其中的峰值称为高峰小时最大断面客流量。
轨道交通的高峰小时一般出现在早晨和傍晚,分别称为早高峰小时和晚高峰小时。
高峰小时最大断面客流量是确定是否需要修建轨道交通、修建何种类型轨道交通,确定车辆型式、列车编组、行车密度、车辆配置数和站台长度等的基本依据(2)车站客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