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及中药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观察
- 格式:pdf
- 大小:176.67 KB
- 文档页数:2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观察和临床分析目的探讨采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和临床体会。
方法将经过确诊和具有保守适应症的异位妊娠患者52例,按照数字表示法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单用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和药物不良反应,总结临床体会。
结果两组在第5天时的妊娠孕囊直径和血β-HCG水平、包块消失时间、血β-HCG恢复时间和总有效率等方面比较,无差异显著(P>0.05);两组的药物不良反应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采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异位妊娠,在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同时,能显著促进妊娠孕囊的消失和血β-HCG水平的下降,提高治疗有效率,是一种一种安全可靠的临床治疗方法。
标签:异位妊娠;甲氨蝶呤;米非司酮;疗效;安全性异位妊娠又称宫外孕,是指受精卵着床于子宫腔以外的任何部位,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
异位妊娠的危害性在于起病突然,可发生大出血、低血容量性休克、甚至死亡,是孕产妇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1]。
近年来,随着人们的性观念改变、无痛人流术、辅助生育技术的开展等原因,异位妊娠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较多患者有保留生育的需求,不愿接受手术治疗,往往选择保守治疗的方法。
随着彩超的应用,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检测技术的开展,使大部分异位妊娠在破裂之前得到诊断,为药物保守治疗提供了依据和条件。
近年来,我们采用甲氨蝶呤和米非司酮联合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疗效显著,现总结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妇产科收治的经过确诊和具有保守适应症的异位妊娠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
年龄18~43岁,平均26.4±4.2岁;有明显停经史46例,停经23~78天,平均51.7±3.6天;已婚34例,未18例;已育27例,未育25例;曾有异位妊娠史6例,流产史21例。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临床观察(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异位妊娠是一种妇科常见病,今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
随着血清β-HCG、B超等测试技术的提高以及医生对异位妊娠认识的深入,已使大多数患者得到早期而准确的诊断。
而越来越多的患者迫切需要保留生育功能,保守性药物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现将对异位妊娠妇女采用甲氨蝶呤(MTX)联合米非司酮用药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1.1 研究对象2001年1月~2003年12月我院收治异位妊娠患者197例,其中符合入选标准的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患者60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采用甲氨蝶呤单项注射;观察组30例,采用甲氨蝶呤注射配伍米非司酮口服。
1.2 研究对象入选标准①所有患者尿或血β-HCG均确认为妊娠,B超证实无宫妊娠囊,附件异位妊娠包块最大直径≤3.5㎝者;②生命体征平稳,无明显腹腔内出血者;③肝肾功能正常,无血液系统疾病,自愿进行药物治疗者。
1.3 给药方法对照组甲氨蝶呤按50mg/m2剂量肌注且当日起早晨空腹服米非司酮75mg,2h后进食。
晚上9点口服米非司酮75mg,仍为服药前后2h后进食,连续服用3天,药物总量为450mg。
观察组: 在注射甲氨蝶呤后第4天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无异常口服米司酮,早口服50mg,12h后服50mg,均空腹服药,2h后进食。
对照组:给甲氨蝶呤体表面积50㎎/m2,单次肌内注射。
1.4 临床观察指标密切监测患者血压、脉搏、体温以及腹部体征、阴道流血情况,并注意药物的副反应。
用药后每隔3天复查血β-HCG及盆腔B超检查,了解包块大小及子宫直肠窝液体情况。
治疗期间禁止饮酒和性生活,禁服叶酸类维生素。
1.5 治疗评价治愈:①血β-HCG下降达50%;②包块缩小≤30%;③腹痛、阴道流血症状消失。
治疗失败:①保守治疗过程中出现输卵管破裂,内出血急症手术者;②血β-HCG持续高值2周后无下降,症状不能缓解或反而加重,包块不缩小或明显增大者,上述2项标准1项者为治疗失败。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异位妊娠临床疗效
方法:我们回顾性分析了2008年至2018年期间在我们医院接受保守治疗的93例异位妊娠患者。
这些患者的初步诊断是通过超声声像图和β-HCG水平检测来确定的。
经过详细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我们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组和仅用米非司酮治疗组。
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包括年龄、孕周、初次诊断β-HCG水平,输卵管破裂程度以及治疗后的疗效。
结果:我们对93例异位妊娠患者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其中45例患者接受了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48例患者仅使用了米非司酮治疗。
两组之间在年龄、孕周和初次诊断β-HCG水平方面没有显著差异。
在输卵管破裂程度方面,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组的患者较低,表明这种联合治疗可以减少输卵管破裂的风险。
治疗后的疗效也显示出明显差异。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组的病例中,96%的患者成功完成了保守治疗,而仅用米非司酮治疗组中仅有73%的患者成功完成了保守治疗。
讨论: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中显示出明显的临床疗效。
这种药物组合可以减少输卵管破裂的风险,并提高保守治疗的成功率。
甲氨蝶呤可以抑制细胞分裂和DNA合成,从而阻止异位妊娠组织的进一步扩展。
米非司酮则通过降低孕激素水平来防止异位妊娠的继续发展。
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这种联合治疗对减少破裂风险和提高保守治疗成功率非常有效。
结论: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方法。
这种联合治疗可以在一些早期病例中避免手术并提高治疗成功率。
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评估这种治疗方法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
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联合中药保守治疗异位妊娠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討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MTX)联合中药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
方法100例符合保守治疗条件的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A组与B 组,每组50例。
A组采用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联合中药治疗,B组单用甲氨蝶呤治疗。
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A组保守治疗治愈率92.00%高于B组7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A组平均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转阴时间(12.9±3.3)d短于B组(18.6±6.8)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A组平均住院时间(10.2±3.6)d短于B组(16.5±8.9)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甲氨蝶呤肌内注射次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保守治疗失败者主要为血β-HCG水平较高者,两组中血β-HCG0.05)。
结论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联合中药治疗异位妊娠安全、有效,适用于生命体征平稳无剧烈腹痛、血β-HCG0.05). Conclusion Combination of mifepristone,methotrexate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safe and effective for the treatment of ectopic pregnancy,and it is suitable for stable vital signs without severe abdominal pain,blood β-HCG 0.05),具有可比性。
见表1。
1. 2 纳入标准①生命体征稳定,无内出血或内出血少,无下腹痛或短暂下腹痛,无明显贫血。
②B型超声检查宫内无孕囊,可有附件包块和少量盆腔积液,包块≤5 cm,B超无明显心管搏动。
③血β-HCG4.0×109/L。
中药联合甲氨蝶呤及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疗效分析目的:探究中药联合甲氨蝶呤及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
方法:将20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甲乙丙丁四个组,分别服用甲氨蝶呤、米非司酮、散瘀活血汤和中药联合甲氨蝶呤及米非司酮治疗,观察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对痛经和症瘕体征、生活质量进行评分。
结果:通过中药联合甲氨蝶呤及米非司酮治疗的丁组疗效明显高于其他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痛经评分、症瘕体征评分高于其他三组,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讨论:中药联合甲氨蝶呤及米非司酮是治疗宫外孕的一种安全可靠的方式,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标签:异位妊娠;甲氨蝶呤;米非司酮;中药异位妊娠是一种受精卵未在子宫腔以内着床的急腹症,是育龄女性较为常见的病症,若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很容易引起大出血,甚至发生休克或者死亡,严重影响女性的身体健康[1]。
近年来,我国宫外孕发生率逐年递增,已成为妇产科的多发疾病,但随着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在早期已能被及时诊断出,而患者对于保守治疗的呼声日益高涨,所以非手术治疗已成为现阶段运用越来越广泛的一种治疗方式[2]。
甲氨蝶呤是治疗异位妊娠的一种常用药物,能够迅速杀胚,降低日后孕妇的畸胎率和流产率,且操作简便、疗效确切,但副作用较多,能引起口腔溃疡、胃肠道反应、损害感受功能和骨髓抑制等[3],本文就以中药联合甲氨蝶呤及米非司酮治疗宫外孕的疗效进行具体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次选择2010年3月至2015年3月就诊的宫外孕患者200例,患者经B 超、CT以及妊娠检查等均符合异位妊娠诊断标准,排除沟通障碍及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
所有患者都了解治疗方案并签订知情书。
患者年龄为25~40岁,平均年龄(32.5±3.5)岁,停经时间为32~60天,平均停经时间为(42.7±5.2)天。
所有患者随机均分为甲乙丙丁四个组,各50例,四组基本资料显示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米非司酮加甲氨蝶呤对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临床观察[关键词] 米非司酮;甲氨蝶呤;异位妊娠[中图分类号] r713.8[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7-054-01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种植在子宫体腔外部位妊娠,包括输卵管妊娠、腹腔妊娠、卵巢妊娠等,其中以输卵管妊娠多见。
近年来,异位妊娠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危及育龄妇女的生殖及生命健康,成为早期孕妇死亡首要原因。
由于血清β-hcg检测、妇科超声诊断和临床诊疗技术的不断提高进步,多数异位妊娠患者能早期明确诊断,为临床保守治疗提供了条件,其药物保守性治疗也因此而增多。
临床上保守治疗常用药物有天花粉、米非司酮、甲氨蝶呤,我院采用米非司酮及甲氨蝶呤单一或联合用药对我院收治的60例异位妊娠患者进行保守性治疗,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比较,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2007年10月-2010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异位妊娠患者,所有病例诊断标准参照乐杰主编的第七版《妇产科学》,并均具有保守治疗的临床指征。
①患者生命体征平稳;②异位妊娠包块≤5cm;③间隔24小时血β-hcg水平呈上升趋势或下降不明显;④肝功能正常,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正常,无药物治疗的禁忌证。
患者年龄19-42岁,平均年龄(28.5±5.6)岁,停经时间为30-60d。
临床表现、停经史、下腹胀痛、不规则阴道流血,结合妇科检查情况、b超提示宫腔内无妊娠迹象、附件区见包块、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的测定等,诊断异位妊娠。
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i组(米非司酮治疗组)20例、ⅱ组(甲氨蝶呤治疗组)20例和ⅲ组(米非司酮+甲氨蝶呤治疗组)20例,三组患者平均年龄、临床指征、停经时间等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i组米非司酮100mg/次,口服,1次/12h,连用3d,总量600mg,口服前后2h禁食。
中药联合米非司酮及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临床分析摘要】目的:观察中药联合米非司酮、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
方法: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予甲氨喋呤合米非司酮及中药口服,后期配合中药下腹部外敷合TDP理疗、中药直肠滴入治疗;对照组予甲氨喋呤合米非司酮,治疗后观察两组保守治疗成功率及血β-HCG下降、盆腔包块消失时间,随访再次妊娠宫内妊娠率。
结果:治疗组保守治疗成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组血β-HCG下降及盆腔包块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随访两组再次妊娠宫内妊娠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中医药联合米非司酮、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可使血β-HCG下降及盆腔包块吸收时间缩短,可显著增加再次妊娠宫内妊娠率。
【关键词】异位妊娠米非司酮甲氨蝶呤中药口服直肠滴入外敷合TDP理疗【中图分类号】R9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3-0150-02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种植在子宫腔外的妊娠,其发生部位较多,以输卵管妊娠最常见,约占异位妊娠的90%~95%[1]。
近年异位妊娠的发病率不断上升,随着阴道B超的发展及血β-HCG测定技术的提高,大多数异位妊娠可在早期诊断,为临床药物保守治疗创造了条件,随着异位妊娠越来越年轻化,患者对保留生育功能要求亦日趋强烈,因此,保守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
我科采用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疗效显著,现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1.1诊断及纳入标准所有病例经妇科检查及B超、血β-HCG检查,符合《妇产科学》[2]及《中医妇科学》[3]中异位妊娠诊断标准,且同时符合以下条件:(1)生命体征平稳,无休克症状及明显腹痛;(2)B超及查体估计内出血少于300ml;(3)血β-HCG>300mIU/ml而<3000mIU/ml,B超示盆腔包块≤6cm,异位灶未见原始心管搏动;(4)无应用米非司酮及甲氨喋呤的禁忌症;(5)保守治疗成功1年内有生育要求及孕育条件;(6)能坚持随访,签署保守治疗同意书。
中药联合甲氨蝶呤和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分析中药联合甲氨蝶呤和米非司酮对异位妊娠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自2017年10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89例异位妊娠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中药行气活血消癥方治疗;观察两组治愈率、输卵管通畅率、血β-HGG转阴时间、包块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和不良反应。
结果:观察组治愈率、输卵管通畅率均大于对照组(P<0.05),血β-HGG转阴时间、包块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不显著(P>0.05)。
结论:中药联合甲氨蝶呤和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治愈率,促进患者康复,且安全性高。
【关键词】异位妊娠;甲氨蝶呤;米非司酮;中药对于已确诊的异位妊娠患者而言,及时采取针对性的保守治疗,治愈率较高,且可保护患者的生育功能,原因在于保守治疗可保全患者输卵管的解剖结构[1]。
对比手术治疗,异位妊娠患者符合保守治疗指征,且无甲氨蝶呤或米非司酮禁忌症的情况下,保守治疗的应用前景广阔。
甲氨蝶呤是一种叶酸拮抗剂,广泛用于治疗异位妊娠,与该药具有细胞毒性、促进胚胎滋养细胞死亡密切相关[2]。
米非司酮是一种孕酮拮抗剂,其与孕激素受体相结合,使孕酮被阻断,从而引起蜕膜的变性、坏死以及黄体溶解,最终导致胚囊坏死发生流产[3]。
尽管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有一定效果,但又大量报道表明二者联合用药仍有一定失败率,而中医中药可有效弥补这方面不足。
因此,本研究选取我院自2017年10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89例异位妊娠患者,旨在分析中药联合甲氨蝶呤和米非司酮对异位妊娠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1.1 研究资料选取我院自2017年10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89例异位妊娠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43例,年龄24-38岁,平均(28.9±3.4)岁;孕龄34-52d,平均(45.5±3.7)d;包块大小(24.3±12.8)mm、血β-HGG水平(1242.1±302.6)U/L;观察组46例,年龄23-39岁,平均(29.2±3.6)岁;孕龄32-51d,平均(44.7±5.8)d;包块大小(22.9±13.1)mm、血β-HGG水平(1348.5±313.2)U/L;两组治疗前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异位妊娠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及研究进展,为临床治疗异位妊娠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在医院妇科确诊为异位妊娠的6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2例。
对照组单纯应用米非司酮治疗,治疗组应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异位妊娠,临床疗效好,输卵管再通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米非司酮;甲氨蝶呤;异位妊娠Minestrone combined hexameter conservative treatment of ectopic pregnancy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bservationAbstract: Objective:Observe minestrone combined hexameter conservative treatmentof ectopic pregnancy clinical effect and the research progress, provide reference basis for clinical treatment of ectopic pregnancy. Methods:In the hospital of department of gynaecology diagnosis of 64 patients of ectopic pregnanc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treatment group, 32 cases each.Control group pure application of minestrone treatment, the treatment group used joint treated with minestrone and hexameter compared two groups patients with clinical efficacy and adverse reactions occur.Results: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group patient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human chorea namedropping comparative differences between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mpar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 Minestrone combined hexameter ectopic pregnancy conservative treatment, good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high rate of Fallopian tubes, worth clinical promotion.Keywords:Minestrone;Hexameter;Ectopic pregnancy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在宫腔以外的位置着床,也称宫外孕。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异位妊娠临床疗效异位妊娠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妊娠并发症,发生在子宫外怀孕的情况下。
该病病因复杂,治疗难度大,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米非司酮和甲氨蝶呤是治疗异位妊娠的常用药物,本文旨在探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
一、米非司酮和甲氨蝶呤的药理作用1.米非司酮米非司酮是合成黄体素受体拮抗剂,可抑制黄体素对宫颈黏液、内膜和子宫肌肉的生理作用,从而减少子宫内膜的水肿和炎性反应,抑制异位胚胎的生长;同时也能刺激子宫收缩,产生排出异位胚胎的作用。
2.甲氨蝶呤甲氨蝶呤是一种叶酸拮抗剂,可抑制细胞分裂和增殖,阻断异位胚胎的发育和生长。
1.剂量和用法米非司酮和甲氨蝶呤的联合使用是目前治疗异位妊娠的常用方案。
米非司酮剂量一般为10-20mg/d,持续用药1-2周;甲氨蝶呤剂量一般为15-25mg/d,持续用药5-7天。
此外,也可根据患者情况适量调整用药剂量和疗程。
2.疗效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的治疗效果已得到临床证实,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成功率高: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成功率高达85%以上,比单独使用甲氨蝶呤或手术治疗更为有效。
(2)无需手术:相较于手术治疗,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为保守治疗方案,不需要手术切除异位胚胎,避免了手术风险和副作用。
(3)保守治疗较为安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属于保守治疗,不存在手术风险和费用,对于年轻女性保留子宫功能具有积极意义。
3.不良反应米非司酮和甲氨蝶呤联合使用较为安全,不良反应较少,但也需要注意:(1)米非司酮可能引起头晕、乏力、恶心等不适症状;(2)甲氨蝶呤可能引起胃肠道反应(如腹泻、恶心、呕吐等)和皮疹等过敏反应。
三、注意事项1.严密监测病情:实施保守治疗时应严密监测患者的临床症状、胚胎位置和大小、血β-HCG水平等指标变化,及时调整用药剂量和疗程。
2.避免怀孕:异位妊娠治疗后必须避免在一个月之内怀孕,否则会引起再次发病或妊娠诱发异位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