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周仲瑛治疗肺癌经验02[优质PPT]
- 格式:ppt
- 大小:1.32 MB
- 文档页数:27
国医大师周仲瑛:治疗咳嗽的第一要法咳嗽虽有外感、内伤多类,但总属痰邪阻肺,肺气不得宣通,肃降无权,上逆为咳。
且外感咳嗽之中,尤以风寒袭肺为多见。
如张景岳说:“六气皆令人咳,风寒为主”。
程国彭亦说:“咳嗽之因,属风寒者十居其九”。
故治疗总以宣通为第一要着,肺气宣则病邪外达,肺气畅则肃降有权。
临证只要排除外感燥热,内伤气火、阴虚,皆可治以宣通。
寒热偏向不显者,可予辛平轻宣肺气;寒邪重者则当辛散宣通、温开肺气;若属外寒内热,肺气不利,又当温清宣肃并施。
宣肺药首选麻黄,因麻黄辛散温通,既善于宣通肺气之郁闭,同时又具苦降之性,可平肺气之上逆。
一般多视麻黄为平喘之要药,殊不知对肺气壅遏,宣降失司之咳嗽更为适合。
麻黄辛温微苦,故为治疗肺寒咳嗽必用之药。
如能根据辨证要求,分别配伍,更能较广泛地应用于多种证候而增效。
如配杏仁则增强止咳平喘,配干姜则温化寒痰,配石膏则宣泄肺热,配黄芩则清宣痰热。
若实中有虚,肺热郁而伤阴,还可配以沙参、知母;咳喘久延,肺气虚耗,肺失宣降,还可配以五味子散敛结合。
宣肺止咳,临床多以三拗汤为基本方,但必须随症配药方能增效。
通用性配伍可选桔梗、白前、前胡、佛耳草、枇杷叶等;辨证配药如表寒配苏叶、荆芥;肺热内郁配生石膏、知母;痰热蕴肺配黄芩、桑白皮;咳嗽迁延配百部、紫菀、款冬;咳逆气急痰壅配苏子、金沸草;痰稠量多胸闷加法半夏、厚朴、陈皮等。
《医学心悟》用止嗽散治诸般咳嗽,基本方为荆芥、紫菀、百部、白前、桔梗、甘草、陈皮等七味,自称服者多效。
我院曾将其改制合剂,验证观察,其效平平。
经反复修定,药用麻黄、杏仁、桔梗、甘草、款冬、瓜蒌皮、前胡、枇杷叶等八味,命名肺宁合剂,经临床多年大量应用,效果明显,博得病家交赞。
反思所得在于:一是重视了宣通肺气;二是参入了三拗汤基本方;三是用麻黄辛宣肺气,取代荆芥之疏风解表,更有利于治肺。
若陈寒伏肺,更非温散宣通不解。
因外感咳嗽,受寒深重,寒伏肺腧,往往逾年不瘥。
周仲瑛教授“癌毒”学说以毒攻毒治肿瘤清热解毒法与以毒攻毒法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根据60余年临床实践提出“癌毒”学说, 近年来我们课题组传承周仲瑛教授癌毒学术思想, 创建了中医肿瘤癌毒病机理论体系。
癌毒病机理论认为癌毒是肿瘤发生发展的关键, 是在肿瘤发病过程中体内产生的一种特殊毒邪, 既是致病因素, 也是病理产物。
癌毒病机理论提出肿瘤的基本病机是“痰瘀郁毒、正气亏虚”, 治疗原则为“消癌祛毒、扶正祛邪”, 其中“消癌”是指通过理气、化痰、祛瘀治法消散癌肿, “祛毒”是指祛除癌毒, 包含清热解毒与以毒攻毒两种治法。
目前清热解毒与以毒攻毒两种治法在肿瘤临床应用较为广泛, 现基于癌毒病机理论的指导, 从应用依据、应用原则、临床用药3个方面对二者简要探讨如下。
清热解毒法与以毒攻毒法的应用依据1.清热解毒法治疗肿瘤的主要依据热毒蕴结是肿瘤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 清热解毒法是临床治疗肿瘤的主要治法之一。
具体来说, 一方面, 若癌毒兼夹热邪, 应辨证选用清热解毒法;另一方面, 因肿瘤细胞多处于高代谢状态, 内部往往会表现出“热”象, 亦可应用清热解毒法。
癌毒病机理论认为临床运用清热解毒法治疗肿瘤并不拘泥于热毒证候, 即使患者表面无热邪兼夹, 也可根据其正气强弱酌情使用清热解毒法以发挥抗癌祛毒之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以下简称《药典》) 2010版一部共收载功能与主治为清热解毒的中药材有72种, 经文献检索发现其中45种已报道具有抗肿瘤活性[1]。
药理研究亦表明, 清热解毒药可通过直接抑制肿瘤、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抗炎、解毒、退热、阻断致癌和防突变、抗氧自由基、逆转肿瘤细胞的耐药性等多途径抗癌。
2.以毒攻毒法治疗肿瘤的主要依据癌毒病机理论认为癌毒的存在是恶性肿瘤形成的先决条件, 其首先具有“毒”的一般性质, 即毒是机体日久蓄积形成的邪气, 毒为邪之甚。
而癌毒又有其自身的特性, 它能导致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 故治疗肿瘤必须清除或者抑制体内的癌毒,若癌毒表现出猛烈和顽固之性, 患者正气强盛, 则非攻不克, 临床上常用以毒攻毒法, 借以毒攻毒药性峻力猛以攻顽除坚。
周仲瑛教授辨治肿瘤经验的初探叶丽红周仲瑛教授辨治肿瘤经验的初探周仲瑛教授在其五十余年的从医生涯中,诊治了大量肿瘤患者,他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发挥辨证论治的优势,积极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有益的成果,值得我们进一步学习、研究。
本人有幸随师临证学习,记录下先生经验点滴,兹将所学、所见、所闻、所思,整理总结如下,囿于个人中医理论功底的浅薄、悟性的不足以及笔头疏懒懈惰,实难全面系统反映周老在肿瘤证治方面的经验,恳请周老指正,并与各位师门同道交流学习。
证治要点一、辨证为本,有机结合辨病中医学的诊疗体系是建立在辨证论治基本之上的,立法、处方、用药无不以一系列症状集合反映出证候病机为依据,肿瘤亦不例外。
从总体上看,①肿瘤总属邪毒蕴结,气血失调,正气受损,但不同发病部位、不同的病变组织及患者素体的差异,其表现出的证候是不同的,如肺癌总属癌毒蕴肺,痰瘀阻滞,有表现气阴两伤,阴络受损,络伤血溢为主者;有表现痰浊壅肺,宣降失常,肺气上逆为主者,亦有表现肺气衰败,阴阳并损,正不胜邪者。
又如肝癌,有属湿热瘀毒壅盛,有属肝胆疏泄不利,气血瘀阻,还有寒湿瘀结,脾阳困遏,等等。
②病理性质本虚标实,在不同病期、不同个体主次有别。
③肿瘤是整体病变的局部反映,而非一脏一腑之变,病邪可随经络气血的运行而走窜,影响他脏。
④随着病程进展,正愈虚,邪愈盛,至晚期常为正气耗竭,邪气独盛。
故治疗当在祛邪解毒抗癌,调和脏腑气血,扶正培本的总原则下,坚持以“辨证”为核心,根据患者不同的证候、不同的体质特征、不同的病理因素,全面分析,综合考虑,衡量邪正虚实的主次轻重,确定个体化的治疗思路,进行施治。
在此基础上,结合辨病,根据肿瘤的某些病理因素,选择性应用一些特异性的药,如半枝莲、白毛夏枯草、莪术对肝癌;猫爪草、蛇舌草对肺癌;漏芦、天冬对乳房癌;土茯苓、石上柏对膀胱癌;石打穿、八月扎、刺猬皮对胃癌;山豆根、马勃、玄参对鼻咽癌等的作用。
换言之,某些业已证明对肿瘤有一定抑制作用的药物,在选用时应将其纳入辨证论治的轨道,才能取得应有的疗效,反对那种一见肿瘤就滥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甚至峻下、剧毒之品的做法。
周仲瑛教授从“复法大方”辨治肺癌1例
林穗爱;王志英;周仲瑛
【期刊名称】《河南中医》
【年(卷),期】2010(30)7
【摘要】文中案例虽采用复法组合,多药杂呈,邪正兼顾,但不是将消瘤抗癌或扶正固本药一味地推砌,而是在分清标本缓急、虚实主次的大前题下,对多种治法分层次地、有序地组合,使遗方用药主次分明,条理井然。
这是本案例能缩小肿瘤、取得良效的关键。
【总页数】2页(P717-718)
【关键词】肺癌;“复法大方”;周仲瑛
【作者】林穗爱;王志英;周仲瑛
【作者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4.2
【相关文献】
1.周仲瑛教授应用复法辨治胃癌1则 [J], 王小坤;朱垚;顾勤;周仲瑛
2.周仲瑛医案·复法大方治肺癌 [J], 陈四清
3.周仲瑛教授从复法辨治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1则 [J], 丁强;王志英
4.周仲瑛应用复法大方辨治肾癌一则 [J], 万秀贤;朱垚;郭立中
5.周仲瑛教授用复法大方辨治肺癌一例 [J], 李英英;贾晓玮;郭立中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周仲瑛:60年中医行医看诊之临床经验与案例Δ 周仲瑛,1928年出生,江苏如东人,主任中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首届国医大师。
曾任南京中医学院院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江苏省中医学会名誉会长。
2007年被聘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医诊法”代表性传承人。
九字养生经:吃得好睡得香想得开今年已经88岁高龄的周仲瑛教授(下称周老)不但外表非常年轻,鹤发童颜,脸色红润,目光炯炯有神,谈吐机智敏锐,而且精力充沛、思维敏捷、耳聪目明,目前仍然坚持定期门诊,接待慕名而来的求医者,并传带他的弟子们。
周老的养生之道,总结起来可精炼为九个字“吃得好,睡得香,想得开”。
“吃得好”吃得好,并不是指周老经常吃什么山珍海味、滋补保健品,而是指周老十分重视饮食的规律性和营养的合理搭配,什么都吃一点,但什么也不多吃。
遇高兴事,有朋自远方来,偶而也会小酌一两杯白酒,但决不贪杯。
周老喜爱饮用绿茶,并会依据季节与时令进行适当的饮食搭配,如在黄梅季节时,会在绿茶中加一两片家里栽培的藿香,以芳香化湿祛除湿邪。
周老的一日三餐,基本都是由老伴亲自制作的家常饭菜,很少在外应酬,这样也就保证了食品的卫生,减少了各种细菌损害胃肠道的机会,因此周老虽年至耄耋,但消化系统的功能至今仍非常好,粗茶淡饭他都能吃得津津有味,从来不挑食,更不暴饮暴食。
用周老的话说就是“心中有美味,自然能嚼得菜根香”。
“睡得香”周老起居时间非常规律,每天一般十点左右睡觉,早晨六点半起床,保证每天能有八九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尽量不熬夜。
这是周老多年一直养成的良好作息习惯。
周老的“睡得香”还表现在睡眠质量好。
不管是忙碌紧张,还是相对空闲;不论环境安静,还是喧嚣吵闹,只要到了睡觉时间,他都能倒头睡着。
有一次,他到江苏省建湖县去会诊病人,那时还没有高速公路,又正赶上道路整修,一路异常颠簸。
就在同行人都心烦气躁、怨天尤人时,周老却已经在前排的座位上进入梦乡了。
晚上,周老的学生和他住在一起。
周仲瑛从痰瘀辨治肺系难治病的常用方药根本方药常用的活血化瘀药物以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鸡血藤、丹参为主,化痰燥湿当以半夏、陈皮、瓜蒌仁、漏芦、杏仁、苍术、云苓、白术为主。
因为痰瘀有关,治痰即可治瘀,因痰化那么气畅血活;治瘀即可治痰,瘀去那么脉道畅达,而有助于痰消。
谨慎采用化痰祛瘀药物才能获取较满意成效。
可是所用化痰祛痰药应选择安稳有效之剂,慎用虻虫、水蛭、甘遂、商陆等孟浪过剂,免得耗气伤血。
经验用药对药配伍瓜蒌皮、天花粉:周老在治疗肺部肿瘤、肺痈时,常用瓜蒌皮和天花粉配合使用,因瓜蒌皮拥有清热化痰,宽胸散结的作用;而其根为天花粉,清热生津,润燥化痰,且有消肿排脓之效,二者合用,关于痰热与瘀热相搏而成的肺痈,及痰瘀互结气阴两伤的肺部肿瘤拥有化痰祛瘀清热润燥之疗效。
半夏、天南星:半夏与天南星为同科植物,二药均具毒性,皆能燥湿化痰,为治湿痰、寒痰的要药。
然半夏专入脾胃,善治脏腑之湿痰:又为止呕要药,和胃降逆,辛开痞结,以治湿痰为主,天南星那么兼走经络,善治风痰,能祛风定惊,兼能消肿止痛。
半夏燥湿健脾,以杜生痰之源:天南星开泄化痰,以搜经络中之风痰。
两药相伍,可散周身痰结,尤以祛风痰为著。
周老关于治疗肺癌时,多用二者配伍使用以起到清肺化痰解毒之效。
苏木、泽漆:慢阻肺后期,痰瘀饮互结者,周老常泽漆与苏木合用,泽漆辛苦而凉,有较强的行水消肿、祛痰散结之功,用于慢性咳喘伴有咽喉有痰不易咯出及咽喉肿痛者,多有较好疗效。
苏木咸能入血,辛能走络,功善活血祛瘀消肿,二者合用,能祛痰散结、活血行水,相辅相成。
杏仁、桃仁:周老以为桃仁苦甘性平,富含油脂,入肝经血分,逐瘀活血,润燥滑肠:关于治疗肺部肿瘤时,常取其活血化瘀之意,而治疗肺气失宣肃之咳嗽气喘同时伴有血瘀显然的患者,常配合杏仁使用。
如?圣济总录?双仁丸以二药参半两治。
杏仁苦辛而温,主入肺经气分,功专苦降润泄,兼辛宣分散,善破壅降逆、疏理开通,并可降气定喘,宣肺止咳,润肠通便。
国医大师周仲瑛,治疗肝癌经验方:清化热毒血瘀汤
用药:炙鳖甲(先煎),党参,太子参,生黄芪,石斛,天门冬,仙鹤草,枸杞子,灵芝,焦白术,生薏苡仁,炙女贞子,墨旱莲,续断,土鳖虫,失笑散(包煎),莪术,柴胡,蓣知子,山慈姑,制南星,茵陈,鸡骨草,地耳草,白毛夏枯草,白花蛇舌草,石见穿,半枝莲,炙鸡内金。
功效:清热化湿,解毒祛瘀,益气养阴。
主治:肝癌术后,肝区疼痛,热毒痰瘀互结,肝脾两伤,气阴两亏之证。
用药分析:
本方适宜肝癌术后或放化疗期间肝脾两伤,气阴交亏,湿热瘀毒互结。
病证特点是虚实相兼,多证杂合,既有气滞、血瘀、湿阻、热郁、毒聚的实证表现,又有脾气不健,气阴两虚之候。
治以健脾养肝,清化湿热瘀毒。
健脾当补气,养肝当补阴。
方中以生黄芪、党参、太子参、焦白术、灵芝健脾益气,以炙鉴甲、天门冬养阴,以柴胡、蓣知子理气舒郁,以失笑散、莪术、土鳖虫化瘀,以薏苡仁、茵陈、鸡骨草、地耳草利湿,以山慈姑、制南星化痰散结,以白毛夏枯草、白花蛇舌草、石见穿、半枝莲解毒抗癌,以枸杞子、炙女贞子、墨旱莲、石斛补肝肾。
整个方子肝脾同调,痰瘀并治,养正与消积并施,复法大方多环节增效,使病情得到稳定控制。
周仲瑛教授辨治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经验研究目的基于大样本病案开展多角度、多层次的数据挖掘分析,结合名医定性访谈,全面总结首批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辨治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经验及学术思想,进而形成周仲瑛病机辨治原发性肝癌临床方案。
研究方法通过国医大师周仲瑛工作室的病案数据库中原发性肝癌的病案资料,经过筛选、清洗符合纳入标准、剔除标准的数据资料,纳入病例总计279例(共998诊次)病案。
录入Excel 2010,建立病案数据库,主要采用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和因子分析方法,多层次的分析病案数据库的证候、病机、治法方药,并对典型病案深度分析和对名医进行定性访谈,最后确立病机辨治方案。
研究结果1、数据挖掘分析结果(1)病例分布一般情况:279例原发性肝癌病案中,男性218例,女性61例,年龄最大者84岁,最小者22岁。
平均年龄(54.57±12.24)岁。
其中:有慢乙肝病史记录165例,丙肝病史记录3例,肝癌合并肝硬化92例,曾经手术治疗者83例,行射频消融术后5例,行介入术后103例,肝移植术后3例。
(2)证候分析:279例病案中共出现155种症状,其中频数大于29的症状从高到低依次为胁痛(116)、口干(89)、纳差(85)、腹胀(80)、尿黄(77)、疲劳乏力(71)、腹水(42)、胃胀(37)、面色晦暗(34)、脾大(33)、胁胀(30)。
舌象、脉象频数大于20次以上的有,苔黄腻(52)、苔薄黄腻(49)、苔黄薄腻(32)、苔苔淡黄腻(26)、质暗红(78)、质暗(66)、质暗紫(60)、质红(32)、舌有裂纹(33)、脉弦滑(54)、脉细滑(54)、脉细(41)、脉弦(21)。
(3)病机分布:279例患者初诊病历中有88种不同病机描述,包括病性、病位和病理因素三方面构成,其中,病性皆属虚实夹杂,虚者以阴虚(20.79%)、气虚(20.07%)为主。
病理因素以瘀(93.91%)、湿(84.95%)、热(83.7%)、癌毒(74.91%)、气郁(15.77%)为主,痰(7.89%)少见。
周仲瑛辨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经验孙子凯,陈玉超,董筠,陈四清(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南京210029)摘要: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临床擅长治疗疑难杂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的治疗有独到之处。
周老认为本病咳喘爆作,兼有表证者,多因于外感;咳喘日久多属于内伤,但可常因感受外邪而发作或加重,故治辨外感内伤,并注重寒热虚实;痰阻于肺,肺失清肃,成为致病因素,故辨痰祛邪为要,重视肺之宣降;肺病咳喘日久涉及脾肾,重在培补;若肺病及心,心脉不利,气虚血瘀水停,当扶正补虚治本,兼顾利水化瘀。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药疗法;名医经验;周仲瑛中图分类号:R563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1719(2013)05-0881-02收稿日期:2012-11-20基金项目: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资助课题(LZ11028)作者简介:孙子凯(1963-),男,江苏淮安人,主任中医师,博士,研究方向:呼吸系统疾病研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disease ,COPD )是临床慢性病、疑难病,是以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的慢性气流受限或慢性气流阻塞为特征的一组肺部疾病的总称,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
其患病人数多,死亡率高,社会经济负担重,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
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临床擅长治疗疑难杂症,对COPD 的治疗亦有独到之处,今有幸侍诊左右,获益良多,兹将大师的临床经验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1治辨外感内伤,注重寒热虚实COPD 临床以咳、喘、痰为主症,临床分为急性加重期、慢性迁延期、临床稳定期,其病因为咳喘日久,久病肺虚,感受外邪。
周老认为咳喘爆作,兼有表证者,多因于外感;咳喘日久多属于内伤,但可常因感受外邪而发作或加重。
若咽喉发痒,咳嗽频剧有力多属风寒犯肺,治从宣肺化痰为主,方药可用三拗汤加减,药选麻黄、杏仁、甘草、桔梗、白前、前胡、法半夏、佛耳草、枇杷叶等;表证重的可配苏叶、荆芥、羌活、细辛、生姜;若咳声洪亮气粗,胸痛咽喉红肿则属风热或肺热,治从疏风清肺,常以桑菊饮、银翘散为基础,若风热表证偏重的以疏散风热为主,如豆豉、薄荷、桑叶、菊花、金银花、连翘;若肺热较著者的以清肺为主,如前胡、牛蒡子、象贝、甘草、桔梗、山栀、黄芩、石膏、枇杷叶。
国医大师周仲瑛辨治肺癌的中医药本体构建研究
王松;李正钧;杨涛;叶放;李柳;胡晨骏;胡孔法
【期刊名称】《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年(卷),期】2022(24)2
【摘要】目的构建国医大师周仲瑛辨治肺癌的中医药本体,实现中医药肺癌领域知识的共享和推理。
方法以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辨治肺癌门诊医案为知识源,采用protégé5.5.0工具,以OWL为本体的描述语言,借鉴“七步法”构建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辨治肺癌领域本体,实现肺癌中医诊疗知识表示和领域建模。
结果肺癌中医药本体较为全面展示周仲瑛教授病机辨证知识体系,共有类74个,实例206个,对象属性8个,数据属性5个,为从概念层次上掌握周仲瑛教授病机辨治肺癌知识体系奠定基础。
结论本体的构建对肺癌的中医诊疗经验的知识表示、知识共享、未来知识库及知识图谱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与应用价值。
【总页数】7页(P495-501)
【作者】王松;李正钧;杨涛;叶放;李柳;胡晨骏;胡孔法
【作者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人工智能与信息技术学院;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献研究所;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大师周仲瑛传承工作室;江苏省中医药防治肿瘤协同创新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03
【相关文献】
1.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辨治肺癌验案赏析
2.国医大师周仲瑛应用膏方辨治恶性肿瘤经验
3.国医大师周仲瑛从痰瘀郁毒辨治肺癌癌性疼痛
4.基于数据挖掘的国医大师周仲瑛辨治甲状腺癌医案数据解构与集外关联解析
5.国医大师周仲瑛复法组方辨治脑瘤经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名老中医周仲瑛临床经验.txt如果你看到面前的阴影,别怕,那是因为你的背后有阳光!我允许你走进我的世界,但绝不允许你在我的世界里走来走去。
名老中医周仲瑛临床经验.txt 心是自己的,干嘛总被别人伤......没有伞的孩子必须努力奔跑▓敷衍旳青春总昰想太多怨,只怨现实太现实╰⌒﹏为什么在一起要两个人的同意丶而分手只需要一个人周仲瑛学验俱丰的内科急难症大家周仲瑛过伟峰周宁整理编者按周仲瑛教授出身于中医世家,幼承庭训,并经上海中国医学院的系统学习,中医药学理论功底十分深厚。
数十年来,在中医药医疗、教学、科研战线上辛勤耕耘,成就卓著,是享誉国内外的著名中医学家。
他在中医内科,尤其是在疑难急症和心肺疾病方面进行了长期的潜心研究,具有深厚的造诣。
他在临床实践基础上坚持从事心、肺、肝、肾等多系统病种的科研工作,近10余年来,曾主持22项国家级、部级、省级中医药课题的研究,获得丰硕成果,受到多次奖励。
他创研新药16种,用于所治内科急难症,明显提高了临床疗效,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中医药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本文比较全面地介绍了周氏学术思想的精华,既继承了前人的理论成就,又反映出经过自己的钻研思考,从而发展创新中医传统理论所取得的独到的新成果。
“学术精华”中介绍的“审证求机论”等六“论”,每“论”均独立成篇,对所讨论的问题,密切结合临床实际,分析鞭辟入里,论证逻辑严密,言简意赅。
“临证特色”具体介绍了周氏对多种疾病的治疗经验,理论与临床密切结合,条分缕析,处处反映出他临证时匠心独运,疗效独特。
所选名案四则及医论医话八篇均言之有据、言之成理。
经验方共五首,均为周氏数十年经验总结而成,临床屡试不爽。
总之,细读本文,我们不仅能学到很多具体的经验和知识,更会受到周氏治学态度和方法的深刻启迪。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邓小平周仲瑛,男,1928年生,汉族,江苏如东县人。
家世业医,幼承庭训,随父周筱斋教授学习中医,曾就读于上海中国医学院(中医师进修班),1947年毕业后,悬壶桑梓。
周仲瑛痰瘀辨治肺系病当前位置:好大夫在线> 赵东奇大夫个人网站> 文章列表> 文章详情肺系病资料汇编周仲瑛痰瘀辨治肺系病(转载)发表者:赵东奇9人已访问全国著名中医学家周仲瑛教授,精于医理,工于临床,对于诊治疑难杂病有独特的见解。
他认为疑难病证虽涉及多脏腑,多系统,病机错综复杂,病情变化难测,但其实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通过多年的医疗实践,总结“ 怪证多痰、久病多瘀、疑症多郁、难病多毒、急症多风多火、寒热转化杂见、病实证虚、多脏相关"等辨治疑难病的基本要领,今重点探讨周老提出的‘’怪症多痰,久病多瘀” 对于肺系难治病的辨治经验。
【肺系难治病与痰瘀的相关性】肺系难治病中主要有肺痈、肺痨、肺痹、哮病、咳喘、肺癌、喉痹、肺胀等,属于内伤杂病范畴,在其病变的过程中所生之痰瘀乃各种原因影响肺的主气、主治节、主宣肃功能所致。
如风热犯肺,蒸液成痰,痰热壅结血脉致瘀,可以酿成肺痈。
若久病咳喘,肺气虚弱,气不布津,停而生痰;治节无权,血滞为瘀。
痰瘀交阻,壅遏肺气,则病肺胀、肺痿、喘哮等。
他如久病劳瘵,阴虚火炎,灼津炼液,损伤肺体,病久入络,又可因虚致实,兼夹痰瘀为患。
因此,由于肺脏功能失调,使得痰瘀内生,并有寒热虚实之别,痰瘀与其它致病因素相互作用于病体,使病证更为复杂。
【从痰瘀辨治肺系难治病的立论依据】[文献依据]有关痰瘀的论述最早可追溯到《灵枢经》,如《百病始生篇》就有“ 凝血蕴里而不散,津液涩渗着而不去,而积皆成矣’’,凝血、津液涩渗,亦即瘀血痰浊互结,是积病的病因,这是痰瘀证的最早记载。
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篇中不仅首先对“ 痰饮"病的证候和论治进行了论述,而且注意到了瘀血和痰湿互相为患的致病关系。
在该篇中治疗“ 胸痹心中痞气” 的“ 枳实薤白桂枝汤"及治疗“ 心中痞,诸逆心悬痛” 的“ 桂枝生姜枳实汤"都是具有温阳化痰,通经活血功效的方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