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GC_ECD测定聚偏二氯乙烯类药品包装材料中偏二氯乙烯单体含量_金宏

GC_ECD测定聚偏二氯乙烯类药品包装材料中偏二氯乙烯单体含量_金宏

GC_ECD测定聚偏二氯乙烯类药品包装材料中偏二氯乙烯单体含量_金宏
GC_ECD测定聚偏二氯乙烯类药品包装材料中偏二氯乙烯单体含量_金宏

饮用水中氯乙烯测定

Applicatio n 饮用水中氯乙烯测定 1.前言: 氯乙烯也称乙烯基氯,化学式为CH2CHCl,是卤代烃的一种,工业上大量用作生产聚氯乙烯(PVC)的单体。它在室温下是无色有毒的气体,微溶于水,有醚样的气味。 单体氯乙烯是聚氯乙烯树脂(PVC)及其复合物中含有的一种成分,氯乙烯是有毒物质,肝癌与长期吸入和接触氯乙烯有关。近年来PVC市场需求越来越大,生产企业越来越多,时有发生地下水源氯乙烯超标、污染的报道。我国也有针对氯乙烯含量检测的相关标准:GB/T4651-2013聚氯乙烯残留氯乙烯单体的测定、GB/T 5750.8-201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有机物指标。 本文参考GC/T5750.8-2013标准方法对地下水源中氯乙烯进行检测。 2.仪器配置、试剂 2.1仪器配置 仪器配置及主要部件名称数量 GC79001台 毛细管分流/不分流进样器(S/SL)1套 氢火焰检测器(FID)1套 顶空进样器1套 TM-624色谱柱1根 2.2试剂: 甲醇(色谱纯) 氯乙烯标样 3.实验过程:

3.1定性分析: 通过顶空瓶内空气空白运行、甲醇溶剂分析运行、氯乙烯标样运行,优化分析方法,保证氧气、氯乙烯、甲醇各组分在色谱柱上的保留时间不同,将这些组分进行分离。 图1:氯乙烯标液色谱图 氯乙烯峰保留时间5.29min,与空气峰和甲醇峰完全分离。 3.2定量分析: 氯乙烯定量分析标准曲线的建立:以氯乙烯标准品用甲醇进行稀释配置标准使用液,取不同体积的标准品使用溶液加入顶空瓶中,配置成5、10、20、30、40μg/L的标准溶液,测定各浓度的峰面积,绘制标准曲线。 图2:氯乙烯不同浓度标准溶液色谱图重叠对比

PVDC(聚偏氯乙烯)薄膜

PVDC(聚偏氯乙烯)薄膜 百为PVC市场网编辑2007-1-16【大中小】评论:0条【收藏】【留言】 摘要: PVDC对氧、水均具有良好的阻隔性,不足的是其成膜性及单独成膜强度差,成本高延伸阅读 ·5月份国内PVC市场展望 ·PVC下游如何迎接即将到来的传统旺季 ·PVC市场操作人士心态真好吗? ·PVC一周行情综述 ·PVC缘苑上游一周动态综述 ·PVC一周行情综述 ·PVC上游一周动态综述 一、PVDC的特性 PVDC即聚偏二氯乙烯,其树脂呈淡黄色、粉末状,其制品除塑料的一般性能外,还具有自熄性、耐油性、保味性以及优异的防潮、防霉等性能,同时具有优良的印刷和热封性能(在120-158℃)。PVDC对氧、水均具有良好的阻隔性,不足的是其成膜性及单独成膜强度差,成本高。尽管如此,从综合阻隔性能上看,PVDC仍是当今世界上塑料包装中最好的一种包装材料。它既不同于聚乙烯醇随着吸湿增加而使阻气性急剧下降,也不同于尼龙膜由于吸水性使阻湿性能变差。它是一种阻湿、阻气皆优的高阻隔性能材料,因此,受到发达国家食品和医药包装业的高度重视。 PVDC燃烧特性:

很难燃烧,火焰呈黄色、端部绿色,离火即灭,燃烧时软化,类似蔗糖,当它碳化时膨胀。裂解时放出单体和氯化氢成为一股强酸性白烟,有特殊气味。 目前市售的PVDC树脂有两大类。成型级PVDC是粉末状的二氯乙烯同氯乙烯的共聚物,加入稳定剂、增塑剂等塑料助剂后可以挤出、注塑、搪塑等成型。涂布级的PVDC是偏二氯乙烯同丙烯酸酯单体的共聚物。共聚过程是乳液聚合。PVDC乳液涂布的薄膜也叫K涂膜。 实验证明,在224小时内,温度为 30."8℃,相对湿度为90%的条件下,在每平方米的面积上,PVDC膜的透氧率低于 26."4ml,而尼龙为 40."3ml左右,乙烯为3875~13020ml。从这组数字的比较中可以看出,PVDC的阻隔性能是普通包装材料的几倍、几十倍甚至几百倍。 因此,用这种材料包装食品,对食品的色、香、味均有优良的保护作用。同时,对于食品的防潮十分有效,可成倍地延长食品保存期,大大减少食品因季节变化等多种因素造成的变质。 在不同的塑料基材上涂覆PVDC可以用于不同的场合,如在BOPP双面或单面涂布PVDC主要用于烟膜;在BOPET单面或双面涂布PVDC可进行印刷复合,主要用于食品、饮料、化妆品、电子产品的包装;在BOPA(聚酰胺)上涂布PVDC,可以印刷和复合,主要用于食品包装;在纸和PE上涂布PVDC可热封印刷,主要用于食品、日化用品等。 二、PVDC国内外生产及应用情况 目前,国际上只有美国DOW、德国BAS F、日本吴羽、旭化成等几家大公司能稳定持续生产PVDC。国内浙江巨化股份有限公司 2000年8月投资

药品包装材料与药物相容性试验指导原则完整版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直接接触药品包装材料和容器标准 (试行) YBB00142002 药品包装材料与药物相容性试验指导原则 Yaopinbaozhuangcailiao yu yaowu xiangrongxingshiyan zhidao yuanze Guidelines of evaluating compatibility between pharmaceutical packaging and pharmaceuticals 药品包装材料与药物相容性试验是指为考察药品包装材料与药物之间是否发生迁移或吸附等现象,进而影响药物质量而进行的一种试验。由于包装材料众多、包装容器的各异及被包装制剂的不同,为方便、有效地进行本试验,特制定本指导原则。 一、相容性试验测试方法的建立 在考察药品包装材料时,应选用三批包装材料制成的容器对拟包装的一批药品进行相容性试验;考察药品时,应选用三批药物用拟上市包装的一批材料或容器包装后进行相容性试验。当进行药品包装材料与药物的相容性试验时,可参照药物及该包装材料或容器的质量标准,建立测试方法。必要时,进行方法学的研究。 二、相容性试验的条件 1、光照试验采用避光或遮光包装材料或容器包装的药品,应进行强光照射试验。将供试品置于装有日光灯的光照箱或其它适宜的光照装置内,放置10天,照照射试验。 将供试品置于装有日光灯的光照箱或其它适宜的光照装置内,放置10天,照度条件为:4500lx±500lx,于第5天和第10天取样,按重点考察项目,进行检测。 2、加速试验将供试品置于温度40℃±2℃ 、相对湿度为90%±10%或20%±5%的恒温恒湿箱内,放置6个月,分别于0、1、2、 3、6月取出,进行检测。对温度敏感的药物,可在25℃±2℃、相对湿度为60%±10%条件下,放置6个月后,进行检测。用以预测包装对药物保护性的有效性,推测药物的有效期。

氯乙烯聚合和聚氯乙烯改性分析

氯乙烯聚合和聚氯乙烯改性分析 氯乙烯聚合和聚氯乙烯改性分析 摘要:氯乙烯的聚合分为悬浮聚合、微悬浮聚合及乳液聚合,以悬浮聚合为主,一般来说共聚物是具有不同的化学组成分布和不通的分子量分布的一种高分子聚合物。高分子作为改性剂(聚合物改性剂)是共混物的一种应用,共混物是共和聚混物的简称。PVC改性有聚合改性、共混改性和复合改性,聚氯乙烯改性后可以生产更多产品,更好的满足人民的生活需求。 关键词:氯乙烯聚氯乙烯悬浮聚合乳液聚合微悬浮聚合聚合改性共混改性 聚氯乙烯(PVC)是五大通用塑料之一,其相关的制品从硬到软,应用很广泛。四十多年来,我国聚氯乙烯工业的发展是参展国外工艺的基础上,广泛进行工业设备既工艺的革新,现今的生产能力已经超过百万吨了,成了我国产量最大的塑料品种之一。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大,为了提高聚氯乙烯的性能,到20世纪20年代末,在该领域中出现了两大方面的突破:一种就是增塑,是在1933年发明添加增塑剂,另一种就是聚合,对聚氯乙烯起到改性作用,以期在生产加工的过程中能起到最有效的作用。 一、氯乙烯聚合 1.悬浮聚合 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简写(VC/VAC)。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主要有三大用途,一个是用于塑料地砖,一个是用于密文唱片,再一个就是在涂料中的应用。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VC/VAC)的悬浮聚合方法,基本上是和PVC悬浮聚合的方式有着共通的效果,只不过就是多了一种单体。一般说来,在共聚物中,VAC的成分含量越高,共聚物的分子量反而就会越低,制造过程也就越困难。其中,制造过程中的困难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就是聚合过程中悬浮液的稳定性比较难控制好,再一个就是聚合终止时,未反应单体的回收工作比较难以有效地实施。与此同时,在悬浮聚合的技术标准,以及聚合

氯乙烯安全技术规章

氯乙烯安全技术规程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聚氯乙烯生产中氯乙烯合成、净制、压缩、精馏、灌装、聚合、浆料处理、离心、干燥、包装及其装置的设计、生产和管理方面的安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乙炔法生产氯乙烯和氯乙烯聚合物的企 业。与聚氯乙烯生产有关的部门,亦应参照使用。 2 引用标准 GB 7231 工业管路的基本识别色和识别符号 GB J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J57 建筑防雷设计规范 TJ 36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3 术语 3.1 动火作业work with flame 指在氯乙烯制备和聚氯乙烯生产厂(车间)内,一切能产生明火、火花、强烈热辐射和安设非防爆型电气设备及探伤的 各种作业。

3.2 清釜作业cleaning caldron work 指在聚合釜内进行清除粘釜物和防粘釜涂布的作业。 4 基本规定 4.1 通用要求 4.1.1 新建、扩建、改建和技术改造的氯乙烯制备和聚氯乙烯生产厂(车间),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 时施工、同时投产。 4.1.2 氯乙烯防护应选择先进的生产工艺方法或从生产装置上采取措施,使工厂(车间)的卫生和环境条件符合TJ 36 的规定。 4.1.3 氯乙烯属于Ⅰ级(极度危害)物质,直接接触氯乙烯生产、贮运、回收和使用的作业人员,必须进行专业培训和安全生产技术教育。经考试取得岗位安全合格证后,方可上岗 操作。 4.1.4 氯乙烯制备和聚氯乙烯生产厂部、车间、工段必须配备专职或兼职的安全管理人员,他们应熟练掌握工艺过程、设备性能和安全技术,并能指挥事故处理。 4.1.5 按时对设备、管道进行巡回检查,及时消除跑、 冒、滴、漏。

YBB60362012偏二氯乙烯单体测定法

YBB60362012 偏二氯乙烯单体测定法 Pianerlüyixi Danti Cedingfa Tests for Determination of Ethylene Dichloride 本法适用于聚偏二氯乙烯产品中残留偏二氯乙烯单体的测定。 本法以气—固平衡为基础,在密封容器内,在一定的温度下,试样中残留的偏二氯乙烯迅速地向空间扩散,达到平衡后,取定量顶空气体注入色谱仪中分析,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面积定量。 本法照气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ⅤE)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1、填充柱(推荐):固定相为涂有2.5%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和2.5%有机皂土34[Bentone34][二 甲基双十八烷基铵皂土]的102硅藻土担体的填充柱。 测定条件(推荐):柱温70℃,进样口温度130℃,检测温度130℃,氮气25ml/min,氢气30ml/min,空气400ml/min 检测器: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 理论板数:不得低于500 2、毛细管柱(推荐):固定液为聚乙二醇(如HP-INNOWax 0.53mm×1μm×30m) 测定条件(推荐):柱温80℃,进样口温度180℃,检测器温度190℃,氮气5ml/min,氢气40ml/min、空气450ml/min、分流比5:1。 检测器: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 理论板数:不得低于5000 待测物质与相邻色谱峰的分离度应大于1.5 测定所得待测物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10% 供试品的制备 将供试品剪成细小颗粒,取1.0g,精密称定,放入20ml顶空瓶中,压盖密闭。 测定法 除另有规定外,测定方法一般采用第一法;当第一法测定结果不符合规定时,应采用第二法进行复验或测定。 第一法(外标法) 对照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偏二氯乙烯标准物质适量,用标准物质用的稀释溶剂稀释,配制成适宜浓度的对照溶液,取适量注入20ml顶空瓶中(通常对照溶液的色谱峰面积与供试品中对应的色谱峰面积比值不超过2倍),立即压盖密闭。 取对照溶液和供试品,分别置于80℃±1℃的条件下平衡30分钟(如手动进样,进样器预热至相同温度)。取1ml瓶内气体注入气相色谱仪中,记录色谱图,测量对照溶液和供试品偏二氯乙烯的峰面积,计算。 第二法(标准曲线法) 标准曲线对照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偏二氯乙烯标准物质适量,用标准物质用的稀释溶剂稀释,配制成浓度为0.2mg/ml的对照溶液。用微量注射器吸取5μl、10μl、15μl、20μl、25μl的对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PVC卷材地板中氯乙烯单体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PVC卷材地板中氯乙烯单体 发表时间:2019-07-08T15:24:55.383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第7期作者:高红波刘姗姗[导读] 本文使用顶空气相色谱法对建筑装修中使用的PVC卷材地板中氯乙烯单体进行检测,方法简便易行,灵敏度高,线性好,重现性好且干扰少。 陕西中立检测鉴定有限公司陕西西安 710065 摘要:本文使用顶空气相色谱法对建筑装修中使用的PVC卷材地板中氯乙烯单体进行检测,方法简便易行,灵敏度高,线性好,重现性好且干扰少。 关键词:顶空;气相色谱;氯乙烯单体 引言: PVC卷材地板因其美观、防火阻燃、易于打理,耐污性好,物美价廉、便于安装运输等功效被广泛使用家庭、医院、学校、办公、超市、商业等种场所。PVC地板就是指采用聚氯乙烯材料生产的地板,聚氯乙烯是氯乙烯单体聚合而成的聚合物,聚合过程中残留的氯乙烯单体是剧毒及致癌物质,氯乙烯是有毒物质,长期吸入和接触氯乙烯可能引发神经衰弱、肝脾肿大等多器官损伤[1],严重可导致肝癌。 2017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致癌物清单,氯乙烯是一类致癌物,必须对其含量进行准确测定和控制。 1.材料与方法 1.1仪器 气相色谱仪GC112A,配FID检测器 氢气发生器SPH-300 空气发生器SPB-3 顶空进样器HS-2型 顶空瓶,20mL 微量进样器,10μL 1.2试剂 氯乙烯标准溶液:北京鸿蒙海岸标准物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N,N-二甲基乙酰胺 甲醇,色谱纯 1.3气相色谱条件 色谱柱:50m*0.32um*0.25mm毛细管色谱柱 氮气:高纯氮气 氢气:氢气发生器 空气:空气发生器 汽化室温度:150℃ 柱温:90℃ 检测器温度:200℃ 1.4顶空分析条件 样品温度:70℃ 阀箱温度:70℃ 管路温度:100℃ 加压:5秒 取样:20秒 进样:20秒 1.5 绘制标准曲线 将氯乙烯标准溶液用甲醇稀释配置成适当浓度的标准系列,取6个顶空瓶,分别加入10mLN,N-二甲基乙酰胺和标准系列溶液,以硅橡胶垫密封,使用封口钳压帽密封顶空瓶,置于顶空进样器,70℃平衡30min。使用自动进样装置分别采取液上气体,直接注入气相色谱仪进行检测 1.6 PVC卷材地板的处理与测定 称取1g样品(切碎成细小碎片),精确至0.01g,置于顶空瓶,加入10mLN,N-二甲基乙酰胺,以硅橡胶垫密封,使用封口钳压帽密封顶空瓶,置于顶空进样器,进行测定。 2.结果与分析 2.1平衡时间和温度的选择 使用加入2μg标准样品进行平衡时间和平衡温度试验,见图1、图2,实验结果表明平衡温度在50~70℃,峰面积响应值呈上升趋势,在70~90℃,峰面积响应值变化不大,综合考虑成本和时间,选择70℃为平衡温度。平衡时间在10~30min,峰面积响应值呈上升趋势,平衡时间在30~60min,峰面积响应值变化不大,综合考虑,选择30min为平衡时间。

常见药品的包装形式

常见药品的包装形式 薄膜直接包装包装袋颗粒剂最常用的包装形式。一般选用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 复合药袋外层为纸、铝箔、尼龙、聚酯、拉伸聚丙烯等高熔点热塑性材料或非塑性材料。内层为未拉伸聚丙烯、聚乙烯等低熔点热塑性材料。泡罩包装用于片剂、胶囊剂和瓿的新颖的复合包装形式,俗称“水泡眼”或称铝塑包。 中空包装采用注射吹塑或挤出吹塑方法在一定形状模具上制得的瓶、管、罐、桶、盒等包装形式,多用于药片、胶囊、软膏、液体药剂的分装。 压塑包装条形包装 特殊包装为防止儿童打开误用药物的安全包装或防止药品被偷换的安全包装 我国医药包装的特点 部分药品注重使用原则,符合药品管理的要求。(大多数为西药) 部分药品包装粗糙,得不偿失(多数为中成药) 有些药品包装瓣小体大,华而不实.盲目的加大外盒的尺寸,内小外大.增加了包装的成本有些药品包装偏软.以片剂包装居多.特别是糖衣片,体重,片与片摩擦增加.裂片严重 在医药包装中其主导.作用的瓶装橡胶密封材料多为天然橡胶和丁基橡胶。天然橡胶性能不能满足要求,易受到污染 简要概括药品包装材料的特殊性 1 安全性 1)包装材料与安全用药包装材料,尤其是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对药品的稳定性起决定性的作用,不适宜的材料引起活性药物成分的迁移,吸附甚至发生化学反应。药效失败甚至中毒。 (2)包装材料的选择选择适宜的包装材料以保护压药品质量的完整主要是保护药品不受环境条件的影响与药品不反应不应使药品污染无毒适应一般高速包装机的要求(3)包装材料的控制包装材料进入包装过程之前必须建立适当的制度以保证正常的验收,测试和储存和科学合理的包装形式确保药品安全有效的发挥作用 药品包装材料除满足包装材料的一般性能外,还要满足安全性和适用性等特殊要求。 2.包装材料的适用性 (1)固体制剂的包装 片剂和胶囊剂现已趋向塑料/铝箔或铝箔/铝箔板包装。例如复方甘草片氨茶碱片 有些用塑料瓶包装的药品易吸潮而变质失效,宜用玻璃瓶盛装。需遮光保存的药物用铝箔/铝箔板包装。例如维生素b1 (2)口服液体制剂的包装 多采用易拉盖小瓶单剂量(一次用量)包装,使用方便,不易污染。带有量杯的口服液瓶装使用也方便。例如一些口服液 (3)注射剂和大输液的包装 注射剂全面采用易折安瓶,大大方便了临床应用。使用涤纶不干胶标签可解决安瓶上印字不清、易擦去的问题,大输液由原来的玻璃瓶正全面向一次性使用的聚丙烯塑料包装发展。医院制剂室采用软聚氯乙烯(PVC)袋作为大输液包装例如酚妥拉明等 (4)其他类型剂含有矿物油植物油一些油性的溶液以及外用酊剂不能用聚乙烯塑瓶装我国药品包装经历的三个阶段以及特点 第1阶段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如棕色玻璃瓶、草板纸盒、直颈安瓿等药品包装,以实用为原则。 第2阶段为20世纪七八十年代初,此阶段处于调整、徘徊状态。

氯乙烯的聚合

氯乙烯的聚合 一、氯乙烯物理性质: 氯乙烯: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易燃的气体,沸点℃; ,凝固点一℃;,闪点一78℃,自燃点472℃,爆炸极限4%一22%。氯乙烯是致癌物,具中等毒性。 二、安全喷淋水系统 聚氯乙烯树脂是由氯乙烯单体聚合而成。国内外聚氯乙烯生产厂曾多次发生聚乙烯单体空间爆炸事故,损失惨重。氯乙烯单体的泄漏,直接威胁着生产的安全。使用安全喷淋水系统,对泄漏的氯乙烯起到一定的稀释作用,并且隔绝空气,降低了环境温度,防止了空间爆炸,从而达到了安全生产的目的。 三、生产工艺流程: 聚氯乙烯生产具有易燃、易爆、腐蚀性强、有毒有害物质多、生产过程连续性强、生产工艺复杂等特点,生产情况复杂、条件多变,稍有疏忽就会发生事故。 悬浮氯乙烯聚合过程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先将去离子水加入聚合釜内,并将聚合配方的助剂如分散剂、缓冲剂等加入釜内搅拌,然后加入引发剂,密封聚合釜,抽除釜内空气,必要时用氮气替换,使釜内残留氧含量降至最低,最后加入氯乙烯单体VCM,然后通过反应釜夹套中的过热水加热,将釜温升至预定温度并进行聚合。为了缩短聚合周期,也可以在反应釜脱氧后开始加热釜内物料,达到预定温度时再加入单体并开始聚合。聚合反应大量放热"VCM生成PVC时放热量1532kJ/kg"。这些聚合反应热通过3种方式散热,但是根据反应釜大小,3种途径可以只利用其中一种或两种方式散热:1)釜夹套冷却水;2)釜内冷水管;3)釜顶冷凝器等。要严格操作技术,始终保持预定反应温度,以保证氯乙烯产品质量。如果釜内聚合反应放热不足或失控造成温度过高不下时,釜内饱和蒸汽压也将大大超过反应釜的操作压力甚至设计压力,从而造成 聚合釜的物理破坏。对此在制造聚合釜时对温度及压力的设计留有充分的余量,防止物理爆破酿成的灾难性后果。聚合反应的温度、压力的失控事故常常发生在反应的前中期,即VCM聚合为PVC的转化率小于70%时"单体富相存在,才会发生上述温度!压力超高"VCM转化率大于70%时,单体富相消失时,压力稳步降低。

乙烯制氯乙烯

化工过程课程设计 课题名称:乙烯制氯乙烯的工艺流程实例设计 班级: 姓名: 学号: 时间: 化工过程课程设计 (1) 1 氯乙烯概述 (1) 2氯乙烯的应用 (2) 3 氯乙烯的生产 (3) 3.1乙烯氧氯化法 (3) 3.2乙炔法 (4) 3.3乙烯直接氯化法 (4) 3.4乙烯氯化裂解法 (4) 3.5乙烯氯化平衡法 (4) 3.6混合烯炔法 (4) 4 乙烯氧氯化法具体工艺流程 (5) 4.2 反应催化剂 (5) 4.3 反应机理 (6) 4.4 动力学方程 (6) 4.6 反应器的形式 (7) 4.8 工艺流程图 (9) 4.9 总流程框图 (10) 5 参考文献 (10) 1 氯乙烯概述 氯乙烯又名乙烯基氯(Vinyl chloride)是一种应用于高分子化工的重要的单体,可由乙烯或乙炔制得。为无色、易液化气体,沸点-13.9℃,临界温度142℃,临界压力5.22MPa。氯乙烯是有毒物质,肝癌与长期吸入和接触氯乙烯有关。它与空气形成爆炸混合物,爆炸极限4%~22%(体积),在压力下更易爆炸,贮运时必须注意容器的密闭及氮封,并应添加少量阻聚剂。

氯乙烯三维图形 2 氯乙烯的应用 氯乙烯的主要应用是在工业上进行均聚或共聚以生产高聚物。目前世界上用于制造聚氯乙烯树脂的氯乙烯单体(VCM)量约占总产量的96%,而美国则高达98%,氯乙烯的聚合物广泛用于工业,农业,建筑业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例如:硬聚氯乙烯具有强度高、质量轻、耐磨性能好等特点,广泛用于工业给水、排水、排污、排气和排放腐蚀性流体等用管道、管件以及农业灌溉系统、电缆电线管道等,其总量约占聚氯乙烯(PVC ,prly vnyl chloride)消耗量的1/3;目前世界上塑料销量的20%以上用于建筑,而建筑用塑料中有40%是氯乙烯的聚合物,如塑料地板,不仅可以制成色彩鲜艳的各种图案,而且可将图案制成表面有浮雕感的多种型材;聚氯乙烯塑料制成的门、窗框具有较好的隔热、隔冷、隔音性能和耐腐蚀性、耐潮湿、耐霉烂等特点,而且由于表面光滑,不需要油漆、维修方便、比其他材料门框便宜,因而在国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聚氯乙烯料壁具有色泽鲜艳、花纹有立体感、防潮、防霉、防燃、便于清洗等优点,用于房屋建筑内墙装饰,美观大方,价格便宜。美国、日本、瑞典等国有50%以上的内墙用壁纸装饰。软聚氯乙烯具有坚韧、耐绕曲、有弹性耐寒性高等特点,所以常用作电线电缆的绝缘包皮,用以代替铅皮、橡胶、纸张;还广泛用于软管、垫片及各种零件、人造革和日常用品的生产。聚氯乙烯糊是将聚氯乙烯微粒分散在液体悬浮介质中,形成高黏度糊状混合物,用于制造人造革、纸质黏胶制品,涂于织物、纸张、金属防腐用的涂装材料、微孔塑料、浇铸成型品等表面。泡沫聚氯乙烯抗压强度高、有弹性、不吸水、不氧化,常用作衣物衬里、衬垫、防火壁、绝缘材料及隔音材料等。聚氯乙烯还广泛应用于汽车仪表表皮、门板表面、座椅、车顶内衬、侧面车板等。

国家标准编号、名称

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 国家标准编号、名称 1. YBB00032005-2015 钠钙玻璃输液瓶 2. YBB00012004-2015 低硼硅玻璃输液瓶 3. YBB00022005-2-2015 中硼硅玻璃输液瓶 4. YBB00332002-2015 低硼硅玻璃安瓿 5. YBB00322005-2-2015 中硼硅玻璃安瓿 6. YBB00332003-2015 钠钙玻璃管制注射剂瓶 7. YBB00302002-2015 低硼硅玻璃管制注射剂瓶 8. YBB00292005-2-2015 中硼硅玻璃管制注射剂瓶 9. YBB00292005-1-2015 高硼硅玻璃管制注射剂瓶 10. YBB00312002-2015 钠钙玻璃模制注射剂瓶 11. YBB00322003-2015 低硼硅玻璃模制注射剂瓶 12. YBB00062005-2-2015 中硼硅玻璃模制注射剂瓶 13. YBB00032004-2015 钠钙玻璃管制口服液体瓶 14. YBB00282002-2015 低硼硅玻璃管制口服液体瓶 15. YBB00022004-2015 硼硅玻璃管制口服液体瓶 16. YBB00272002-2015 钠钙玻璃模制药瓶 17. YBB00302003-2015 低硼硅玻璃模制药瓶 18. YBB00052004-2015 硼硅玻璃模制药瓶 19. YBB00362003-2015 钠钙玻璃管制药瓶 20. YBB00352003-2015 低硼硅玻璃管制药瓶 21. YBB00042004-2015 硼硅玻璃管制药瓶 22. YBB00282003-2015 药用钠钙玻璃管 23. YBB00272003-2015 药用低硼硅玻璃管 24. YBB00012005-2-2015 药用中硼硅玻璃管

1,1-二氯乙烯MSDS

1,1-二氯乙烯 一:标识 【危化品名称】:1,1-二氯乙烯 【中文名】:1,1-二氯乙烯 【英文名】:1,1-dichloroethylene 【分子式】:C2H2Cl2 【相对分子量】:96.94 【CAS号】:75-35-4 【危险性类别】: 二:主要组成与性状 【主要成分】:纯品 【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带有不愉快气味。 【主要用途】:用作辅聚剂、粘合剂和用于有机合成。 三: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主要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并有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急性中毒:短时间接触低浓度,眼及咽喉部烧灼感;浓度增高,有眩晕、恶心、呕吐甚至酩酊状;吸入高浓度还可致死。可致角膜损伤及皮肤灼伤。慢性影响:长期接触,除粘膜刺激症状外,常伴有神经衰弱综合征。 四: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五:燃爆特性与消防 【闪点】:-28 【燃爆下限】:6.5 【引燃温度】:530 【爆炸上限】:15.0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六:泄漏应急处理 【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七:储运注意事项

国内外药品包装体系及其包材相应试验

国内外药品包装体系及其包材相应试验(一) 药品包装是指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属于专用包装范畴,它具有包装的所有属性,并有其特殊性:1、能保护药品在贮藏、使用过程中不受环境的影响, 保持药品原有属性2、药品包装材料自身在贮藏、使用过程中性质应有一定的稳定性3、药品包装材料在包裹药品时不能污染药品生产环境。4、药品包装材料不得带有在使用过程中不能消除的对所包装药物有影响的物质。5、药品包装材料与所包装的药品不能发生化学、生物意义上的反应。为了确认药品包装材料可被用于包裹药品, 有必要对这些材料进行质量监控 一、药品包装分类 (一)按药品包装材料、容器所使用的成份可分为:塑料、橡胶(或弹性体)、玻璃、金属及其它类(如布类、陶瓷类、纸类、干燥剂类)等五类。 (二)按药品包装材料、容器的形状也可分为:容器(如口服固体药用高密度聚乙烯瓶等)、硬片或袋(如PVC固体药用硬片、药品包装用复合膜、袋等)、塞(如药用氯化丁基橡胶塞)、盖(如口服液瓶撕拉铝盖)、辅助用途(如输液接口)等五类。 二、药品包装材料标准体系为确保药品的安全、有效使用,各国均对药品包装材料和容器进行质量控制,标准体系主要有 1、药典体系:各发达国家药典附录均收载有药品包装材料的技术要求 2、ISO体系:根据材料及形状制定标准(如铝盖、玻璃输液瓶) 3、各国工业标准体系:如英国工业标准BS等,已逐渐向ISO标准转化 4、国内标准体系:工业标准形式上与ISO标准相同,安全项目略少于先进国家 药典。为有效控制药品包装材料的质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于2002年始,制定并颁布相应的药品包装材料容器的质量标准,加强对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化学性能、安全性能的控制。 国际标准、各国药典都是药品包装国际市场共同遵循的技术依据,其中,药典侧重于材料、容器的安全性评价,国际标准侧重于产品使用性能的评价。

氯乙烯的危害及防治

氯乙烯的危害及防治 氯乙烯是无色易液化的气体,与空气形成可爆炸性混合物,难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丙酮和二氯乙烷,易聚合。 氯乙烯是应用最广泛的树脂聚氯乙烯(PVC)的单体,用于制备聚氯乙烯、偏二氯乙烯,也用于作冷冻剂等。 事故案例 黑龙江省电化厂聚氯乙烯车间有工人112人,其中聚合釜清釜工有15人。1983年春该车间全体员工进行职业性体验,发现4名清釜工患有指端溶骨症。血清钙明显增高。手指发麻,手尖酸痛。X线手片显示:有手指末端粗隆尺侧边缘膨大,骨质疏松或呈切迹,或呈囊样变,或出现斜行骨折线,或点状溶解。清釜工的指端溶骨症引起了职业医学界和聚氯乙烯制造厂的高度重视。 职业危害 1、接触机会:在氯乙烯和聚氯乙烯的生产过程中,都有接触氯乙烯的可能,尤其是生产聚氯乙烯的聚合釜的清理,清釜工的慢性氯乙烯中毒可能性最大。应用聚氯乙烯树脂或含有氯乙烯的共聚物熔融后制作各种塑料制品时,释放出氯乙烯单体,有时作业环境空气中的氯乙烯浓度很高,极易引起中毒。 2、中毒临床表现:急性中毒。轻度中毒时,病人出现眩晕、头痛、恶心、胸闷、嗜睡、步态蹒跚等;严重中毒者,神志不清,或呈昏睡状,甚至昏迷、抽搐,更严重者会造成死亡。 慢性中毒主要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肝脏损伤、消化功能障碍、肢端溶骨症、皮肤损伤等。本品为致癌物,可致肝血管肉瘤。 神经系统:表现为眩晕、头痛、乏力、失眠或嗜睡、多梦、易惊醒、记忆力减退、烦躁不安等。有时呈头重感、定向障碍、性情改变、四肢酸痛、手掌多汗,手指、舌和眼睑震颤等。 消化系统:食欲不振、恶心、呃逆、腹胀、便秘等。肝肿大,肝功能异常。 皮肤改变:有皮肤干燥、皲裂、丘疹、粉刺,或有手掌角化、指甲变薄等改变。 肢端溶骨症:聚氯乙烯制造的清釜工多见。表现为手指发麻,指尖有刺痛或酸痛感。手部x线拍片显示,末节指骨的一个或多个粗隆边缘有半月形缺损,甚

YBB药包材标准(文书借鉴)

YBB药包材标准 YBB00012002 低密度聚乙烯输液瓶(试行) YBB00022002 聚丙烯输液瓶(试行) YBB00032002 钠钙玻璃输液瓶(试行)废止,新标准号YBB00032005 YBB00042002 药用氯化丁基橡胶塞(试行) YBB00052002 药用溴化丁基橡胶塞(试行) YBB00062002 低密度聚乙烯药用滴眼剂瓶(试行) YBB00072002 聚丙烯药用滴眼剂瓶(试行) YBB00082002 口服液体药用聚丙烯瓶(试行) YBB00092002 口服液体药用高密度聚乙烯瓶(试行) YBB00102002 口服液体药用聚酯瓶(试行) YBB00112002 口服固体药用聚丙烯瓶(试行) YBB00122002 口服固体药用高密度聚乙烯瓶(试行) YBB00132002 药品包装用复合膜、袋通则(试行) YBB00142002 药品包装材料与药物相容性试验指导原则(试行) YBB00152002 药品包装用铝箔 YBB00162002 铝质药用软膏管 YBB00172002 聚酯/铝/聚乙烯药品包装用复合膜、袋 YBB00182002 聚酯/低密度聚乙烯药品包装用复合膜、袋 YBB00192002 双向拉伸聚丙烯/低密度聚乙烯药品包装用复合膜、袋 YBB00202002 聚氯乙烯/聚乙烯/聚偏二氯乙烯固体药用复合硬片 YBB00212002 聚氯乙烯固体药用硬片 YBB00222002 聚氯乙烯/聚偏二氯乙烯固体药用复合硬片 YBB00232002 聚氯乙烯/低密度聚乙烯固体药用复合硬片 YBB00242002 聚酰胺/铝/聚氯乙烯冷冲压成型固体药用复合硬片 YBB00252002 聚乙烯/铝/聚乙烯复合药用软膏管废止,新标准号YBB00252005 YBB00262002 口服固体药用聚酯瓶 YBB00272002 钠钙玻璃药瓶 YBB00282002 低硼硅玻璃管制口服液体瓶 YBB00292002 硼硅玻璃管制注射剂瓶废止,新标准号YBB00292005-1、YBB00292005-2 YBB00302002 低硼硅玻璃管制注射剂瓶 YBB00312002 钠钙玻璃模制注射剂瓶 YBB00322002 硼硅玻璃安瓿废止,新标准号YBB00322005-2 YBB00332002 低硼硅玻璃安瓿 YBB00342002 多层共挤输液用膜、袋通则 YBB00012003 细胞毒性检查法 YBB00022003 热原检查法 YBB00032003 溶血检查法 YBB00042003 急性全身毒性检查法 YBB00052003 皮肤致敏检查法 YBB00062003 皮内刺激检查法 YBB00072003 原发性皮肤刺激检查法 YBB00082003 气体透过量测定法

药品包装材料综述

药品包装材料综述 摘要:药品作为一类特殊产品在维护公众健康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其质量一直受到各国政府的密切 关注。对药品或药物制剂进行包装,有利于在运输储藏、管理过程和使用中为药品提供保护、分类和说明的作用。同时,由于药品中起作用的是活性化物质,它的稳定性受包装材料及包装形式的直接影响,因此药品的包装尤需重视。 关键字:药用包装材料分类发展阶段发展前景 引言:药品包装与一般物品的包装不同,药品的包装受到药品固有性质的制约,即必须确 实保持药品的效能、保障安全卫生、保持服用者的信赖,这就必须充分防止由于吸潮、漏气和光照而引起的分解变质。因此,药品包装是维持药物性质和药品正确使用的保障。合格的药品包装应具备密封、稳定、轻便、美观、规格适宜、包装标适规范、合理、清晰等特点,满足药品流通、贮藏、应用各环节的要求。我国的《药品管理法规》:药品包装管理第五十二条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必须符合药用要求,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安全的标准,并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审批药品时一并审批。药品生产企业不得使用未经批准的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对不合格的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止使用。第五十三条药品包装必须适合药品质量的要求,方便储存、运输和医疗使用。发运中药材必须有包装。在每件包装上,必须注明品名、产地、日期、调出单位,并附有质量合格的标志。第五十四条药品包装必须按照规定印有或者贴有标签并附有说明书。标签或者说明书上必须注明药品的通用名称、成份、规格、生产企业、批准文号、产品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外用药品和非处方药的标签,必须印有规定的标志。综上可以得出,药品的包装在药品生产中占据着重要作用。 正文:现阶段在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过程中,药用包装材料也得到了较快速度的发展。药 用包装材料的种类日益繁多,医用包装材料包括有:用来包装医药品的或用来包装医疗器模拟包装材料:可服用的、接触医药品的或用作功能性(如防潮、阻隔等)外包装的包装材料等等。由于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塑料包装材料在医用包装材料中占有越来越主要的位置。其中可服用医药包装材料;这类包装材料主要是胶囊、微胶囊和辅料。通常用的有食用淀粉、明胶、乙基纤维素、聚乙烯醇等。 传统的包装材料:如蜡、玻璃、陶瓷、纸张(板)、金属等。 塑包装材料:在医用包装材料中占有越来越主要的位置、由于塑料作为包装材料具有强度高、阻隔性好、质轻携带方便、透明等许多优良特性,从而成为现代医用包装中主要的材料,无论是医药品还是医用器械的包装。在医药品的包装方面,除了各种塑料袋(包括输血袋等)、塑料瓶等之外,应着重指出的是药片的泡罩包装是借助塑料才发展出来的一种新包装,它解决了要几片取用几片及取用后往往影响其他未用药片保存的问题。再有用塑料制成的合成纸,可做到阻挡细菌透过,为实现无菌纸包装提供了条件。 按材料不同分类: 1.医用塑料瓶。由符合医药卫生要求的塑料制成;现实际应用的塑料品种有: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聚酯(PET)等。聚乙烯分为高密度(HDPE,0.92-0.93g/cm3)

氯乙烯聚合工艺过程的危险源辨识

氯乙烯聚合工艺过程的危险源辨识 张悦景国勋 摘要:氯乙烯聚合生产过程中有很多危险因素,这些因素可以引起事故,导致工艺停止生产、装备损坏、甚至重大人员伤亡,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和巨大的影响。运用系统安全理论和方法,在氯乙烯聚合生产过程中对主要危险源,生产过程和危险作业单元进行危险源辨识,在蒙德法基础上提出每一个工艺单元都应当进行危险源辨识,从而确定最需要进一步分析和评估的生产单元,通过不同的评价方法得到更加精确的评价结果,这对化工企业的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估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危险源辨识氯乙烯聚合蒙德评价方法简介 、, 、- 前言 随着中国现代化建设,以及国家经济发展迅速的,各种生产工艺需要越来越多的聚氯乙烯,从而促进聚氯化生产快速增长,氯乙烯的聚合生产已经成为安全生产中的高危行业。在这个过程中有许多潜在的风险因素,其中包括主要控制聚合反应引起的闪燃、聚合反应失控或火灾,爆炸和氯乙烯泄漏引起的中毒。一旦发生意外,这可能导致生产停止,设备损坏,巨大的经济损失,重大人员伤亡,甚至产生社会和环境的的影响。因此,如果应用危险源辨识,可以提示氯乙烯聚合,甚至整个化工行业的安全生产的发展,有针对性地确定危险因素,在 VC 聚合生产过程中具有重大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 有人提出,应在化工生产中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在本文中,根据生产装置的工艺单元的特点,通过材料、生产技术和手工操作,并指出每个生产单元应在蒙德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定性的分析,以确定需要进一步的分析和评价的重点单元。 1. 悬浮法制作 PVC 精制的氯乙烯单体在一定的配方下在聚合釜中和引发剂,分散剂和水通过搅拌发生反应,偶氮化合物或过氧化物为引发剂,纤维素醚和聚乙烯醇被用着分散剂,水做分散和传热介质,成为悬浮悬浮聚合 PVC树脂。把悬浮液分离后离心、洗涤、脱水、空气干燥、流体干燥、筛分和包装。 2. 生产工艺流程 聚合过程采用70.5立方米的锅炉,利用分布式控制系统(DCS进行恒温操作和自动控制。通过一定的程序把纯净水, VCM和各种添加剂加入到聚合釜中,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 件下氯乙烯发生聚合反应,产生聚氯乙烯,然后把PVC浆输送到储罐中,并在汽提塔中把 VC从PVC颗粒中分离出来,然后干燥,包装入库。由压缩机压缩和冷凝回收未反应的VC单

复合软包装相关技术标准汇总

复合软包装相关技术标准汇总 复合膜、袋标准 GB/T10004-1998耐蒸煮复合膜、袋 GB/T10005-1998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低密度聚乙烯(LDPE)复合膜、袋 GB/T3042-1992洗衣粉包装 GB/T17858-1999包装术语工业包装袋热塑性塑料软质薄膜袋 GB/T18893-2002商业零售包装袋 GB18192-2000液体食品无菌包装用纸基复合材料 GB18454-2001液体食品无菌包装用复合袋 GB18706-2002液体食品保鲜包装用纸基复合材料(屋顶包) QB/T1871-1993双向拉伸尼龙(BOPA)/低密度聚乙烯(LDPE)复合膜、袋 QB2197-1996榨菜包装用复合膜、袋 BB/T0003-1994耐高温蒸煮膜、袋 原辅材料标准 GB/T3830-1994软聚氯乙烯压延薄膜和片材 GB/T4456-1996包装用聚乙烯吹塑薄膜 GB/T10003-1996通用型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 GB/T10457-1989聚乙烯自粘保鲜膜 GB/T10805-1989食品包装用硬质聚氯乙烯薄膜 GB/T12025-1989高密度聚乙烯吹塑薄膜 GB/T12026-2000热封型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 GB/T13519-1992聚乙烯热收缩薄膜 GB/T13950-1992电气绝缘用聚酯薄膜承印材料 GB/T15267-1994食品包装用聚氯乙烯硬片、膜 GB/T16958-1997包装用双向拉伸聚酯薄膜 GB/T17030-1997食品包装用聚偏二氯乙烯(PVDC)片状肠衣膜 QB/T1125-2000未拉伸聚乙烯、聚丙烯薄膜 QB/T2461-1999包装用降解聚乙烯薄膜 QB1257-1991软聚氯乙烯吹塑薄膜

指标之七:残留氯乙烯单体含量

指标之七:残留氯乙烯单体含量 氯乙烯是有毒物质,PVC卫生树脂要求氯乙烯单体尽量脱除。残留氯乙烯含量是衡量树脂卫生等级的重要指标。对于医用塑料制品和食品包装材料,树脂中残留氯乙烯含量应≤5μg/g。 国标中规定残留氯乙烯单体含量的测定,按照GB/T4615进行。 1 测定步骤 (1)标准气的配制在样品瓶[(25.0±0.5)mL使用温度90°C,耐压0.05Mpa,带硅橡胶盖和金属螺旋密封帽]中放几颗玻璃珠后,盖紧密封,在分析天平上称重(精确到0.1mg)。用注射器从氯乙烯容器取出5mL气体(取气时注射器先用氯乙烯气体洗两次)注入瓶中,再称重(精确到0.1mg),摇匀后静置10min,立即使用,该气体浓度C1约为400μg/mL。可按下式计算: C1=(W2-W1)/[(V1+V2)3106] 式中 W1——放进玻璃珠的样品瓶质量,g; W2——放进玻璃珠的样品瓶注入了5mL氯乙烯气体后的质量,g; V1——样品瓶的体积,mL; V2——加入氯乙烯的体积,mL。 (2)标准样的配制在两个系列各三个样品瓶中,用微量注射器分别准确地注入3mLDMAC (N,N-二甲基乙酰胺),再分别准确地注入0.5μL、5μL、50μL标准气摇匀待用。每个标准样中氯乙烯单体(VCM)的含量(μg)按下式计算: VCM=C12V 式中 C1——标准气体浓度,μg/mL; V——加入的标准气的体积,mL。 (3)试样溶液的制备在分析天平上称取两份已充分混合均匀的试样0.3~0.5g(准确到0.1mg),置于样品瓶中,再放入一根φ2mm325mm镀锌的铁丝,立即盖紧。将上述样品瓶放在电磁搅拌器上,在缓慢搅拌下,用注射器准确地注入3mL DMAC,使试样溶解。 把标准样和试样一起在恒温器(70±1)°C中放置30min以上,使氯乙烯在气液两相中达到平衡。依次从平衡后的标准样和试样瓶中,用注射器迅速取1mL上部气体,注入色谱仪中分析(当试样含量低时,可取2~3mL气体),记录氯乙烯的峰面积(或峰高)。 2 计算 试样中残留氯乙烯单体(RVCM)含量(mg/kg)按下式计算: RVCM=A1C1V/(A2W) 式中 A1——试样中氯乙烯的峰面积(或峰高),cm2(或mm); A2——与试样含量相近的标准样的峰面积(或峰高),cm2(或mm); C1——标准气的浓度,μg/mL; V——与试样含量相近的标准样的体积,mL; W——试样质量,g。 由于氯乙烯的高毒性,因此国内外对食品包装材料、医疗器械等使用的PVC中氯乙烯的残留量早有规定。 1991年,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规定食品包装材料中的氯乙烯单体应不高于1.0ppm。 欧盟“关于与食品接触的塑料原料及其制品的指令(2002/72/E2)”的附录Ⅱ列出了允许塑料原料及其制品使用的单体和其它物质的目录,目录中编号2650是聚氯乙烯,其技术要求参照“关于与食品接触的、含有氯乙烯单体的原料及其制品指令(78/142/EEC)”。78/142/EEC指令附录Ⅰ规定,原料及其制品中氯乙烯单体的含量不大1ppm,附录Ⅱ规定原料及其制品中氯乙烯单体的含量和由原料及其制品中释放转移到食品中的氯乙烯单体的含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