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卵管结扎术失误与并发症防治
- 格式:pdf
- 大小:188.82 KB
- 文档页数:2
输卵管结扎术失误与并发症防治 张铁柱 (商洛市商州区计划生育服务站,陕西商洛726000) 【摘要】输卵管结扎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永久性的节育 措施,已被广大育龄妇女所接受。从上世纪70年代发展到今 天,输卵管结扎术的手术方法不断改进,降低了再通率和术后 近、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特别是远期并发症已很少见。但输卵管 结扎术中的异常情况(脏器损伤、切1:2出血、输卵管提取困难、 输卵管系膜血管损伤等)和输卵管结扎术后的切口感染、慢性 腹痛及输卵管结扎失败等并发症还是时有发生,应该引起医务 人员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输卵管结扎失误并发症 防治 笔者从1985年至今在从事输卵管结扎术工作中遇到或处 理过一些因手术失误而导致的并发症,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1 术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及处理 1.1脏器损伤手术可能误伤膀胱、肠管,用力不当,可 能造成输卵管、卵巢及输卵管系膜损伤。故术前必须排空膀胱, 切口下缘不低于耻骨联合上缘二横指。分离腹直肌及提取腹膜 时不用尖头止血钳,以免穿透腹膜误伤肠管。钳夹提取腹膜时 止血钳不宜伸向耻骨联合方向,以防误伤膀胱。止血钳应垂直 或向头侧插入提起,钳夹组织不宜过多,钳子不要扣死,当提取 腹膜至切口外时,须仔细辨认腹膜、膀胱与肠管。腹膜较薄、透 明、血管较少,如腹膜较厚,血管丰富可能为膀胱返折区,应及 时用纱布推开,如辨认不清应放松已钳出的组织重新钳取并仔 细辨认…。 如果切开“腹膜”有多量液体溢出,并不见腹腔内容物应考 虑膀胱损伤,诊断明确之后,应立即用4—0肠线进行修补,修补 后重新寻找腹膜进行结扎,术后持续留置导尿1周,抗生素治 疗。 如钳夹腹膜时过深,钳夹组织过多,或受术者合作不好,还 容易误伤肠管,一般多为空、回肠。如损伤未穿透肠腔,做浆肌 层横行修补即可,如穿透肠腔则必须消毒处理后修补,术后应 用抗生素。 勾取输卵管时,一般阻力不大,不宜用力提取,以防损伤卵 巢、韧带、系膜而出血。提取输卵管时不宜靠近子宫角,以防损 伤子宫角、输卯管系膜血管或卵巢组织而导致出血或血肿。如 在结扎过程中发现有血液涌出,应立即扩大切13,寻找出血灶, 认真修补止血。 1.2切口出血 当切开腹直肌鞘后,用止血钳分离腹直 肌时最好一次准确地分开,不宜反复穿插以免损伤腹直肌下静 作者简介:张铁柱,男,46岁,大专学历,毕业于陕西广播电视大学 临床医学专业,主治医师。E—mail:837317303@qq.com 脉引起出血。如遇切13出血较多,须延长切13彻底止血,以防手 术后血肿形成影响伤口愈合。 1.3提取输卵管困难常发生在麻醉效果不佳,受术者 肥胖或有粘连及个别受术者不合作等情况下,应术前做好受术 者的思想工作,按解剖层次麻醉,抬高受术者的臀部,嘱深呼 吸,使大网膜自动退至上腹。也可用手指钳夹或指钩法提取,如 子宫极度后屈,可先复位后再提取。如输卵管远端粘连,则可沿 子宫角往输卵管远端寻找,辨认准确无误后结扎。必要时延长 切口便于操作。 1-4损伤输卵管系膜血管多由于取管时提拉断裂或撕 裂,或因切开输卵管系膜和缝扎时伤及血管造成,在操作过程 中取管时不宜用力过猛,子宫后位应手法复位,防止过度牵拉, 取管钳夹要轻柔,不宜夹得过紧,以防损伤卵巢血供及功能,而 导致月经失调。扎管时应选择峡部,尽量避开血管,遇有小血肿 要仔细止血,关腹前应再次检查结扎断端,防止输卵管系膜及 卵巢损伤出血。 2几种常见并发症的防治 2.1感染经腹输卵管结扎后伤口感染为常见并发症, 一般经彻底扩创、清创及适当的抗生素应用后大部分很快愈 合,但也有部分腹壁深部感染病例因急性期处理不当或不及 时,使伤口长期不愈或表面愈合而深部仍遗留残腔,前者形成 窦道,后者形成腹部残余脓肿。发生感染的主要原因是:首先, 术前对患有慢性炎症未能发现或没有积极治疗便急于手术。其 次,未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未严格消毒,缝合切口留有死 腔,皮下脂肪游离、液化而感染,或一味追求小切口,造成操作 困难止血不彻底,局部血肿形成。此外,卫生宣教不够。因此,必 须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详细询问病史,做好术前检查,严格遵 守无菌操作技术。较轻的切口感染,给予一般的换药、清创后可 愈合;较重而形成腹壁或腹腔脓肿的,除全身支持疗法以外,急 性发作时需切开引流,取出线头,清除失活的组织及外围坚韧 的结缔组织,肿块边界清楚者,可一次手术切除。腹壁窦道经清 除异物和换药仍不愈合者也需要手术治疗。 2.2慢性腹痛经腹输卵管结扎术后下腹痛等不适是常 见并发症状,有研究表示,输卵管结扎术后下腹痛患者中,大网 膜粘连占47.4%,盆腔粘连占8.5%,肠粘连占8.5%,盆腔静脉 淤血症占6.8%,子宫内膜异位症占6.8%,慢性阑尾炎占 22.0%,陈旧性异位妊娠占3.4%,畸胎瘤占1.7%.目前认为经腹 输卵管结扎术后远期并发症主要包括各种盆腔炎症、粘连等, 如盆腔炎、大网膜粘连综合征,肠粘连等,以及术后精神神经症 状如神经官能症等 。输卵管结扎术后有少数人常诉下腹部疼
基层医学论坛2010年第l4卷9月上旬刊 痛、痛经、下肢行走困难、尿痛等,无阳性体征或症状与体征不 符,经长期检查未能明确诊断,临床也较难处理。大多数病例与 手术有比较直接的关系,如盆腔静脉淤皿、粘连形成等,但也有 与手术无直接关系如卵巢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等。不同部位不 同程度的盆腔淤血和腹壁切口、输卵管结扎部位的粘连形成是 常见病变,一部分患者于绝育术后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及腹痛, 经用抗生素治疗后,体温正常,腹痛减轻,但依然存在,手术感 染是造成盆腔炎及盆腔粘连的重要原因之一。手术人员技术不 熟练,操作时间长,或取管困难,操作粗暴,造成组织损伤,也是 手术引起盆腔粘连的重要原因。 2.3输卵管结扎失败失败原因主要有输卵管再通、新 生伞形成、输卯管内膜异位到肌层或浆膜下形成小管腔、输卵 管腹腔瘘管及技术错误(误扎等)等。值得注意的是结扎后发生 异位妊娠,往往由于有“绝育史”而延误诊断。为了防止绝育术 后发生异位妊娠,输卯管断端相距一般以2 em左右为好,结扎 线粗细应适宜,包埋缝合系膜时应避免缝线贯穿管腔,以防形 成瘘管、新生伞、输卵管内膜异位,防止技术错误须加强责任 心,按常规操作,一定要辨认准确输卵管伞端以后再行结扎。 参考文献 [1]吕绍勋.输卵管结扎术中并发症发生原因分析【Jl1.中国计划生育学 杂志,2006,14(3):175—176. [2]王娟,乃东红.经腹输卯管结扎术后远期并发症概述『Jl_中国计划生 育学杂志,2009,17(5):315—317. (收稿日期:2010—01—06) 残角子宫妊娠5例诊治体会 薛丽霞 张文文 (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河南三门峡472000) 【摘要】目的探讨残角子宫妊娠的早期诊断。方法 分 别对5例残角子宫妊娠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1例早期发现, 无腹腔内出血,其余4例均因失血性休克行手术治疗,发现残 角子宫妊娠。讨论残角子宫妊娠应重视早期诊断、随访,以免 破裂致腹腔内出血、失血性休克。 【关键词】残角子宫妊娠早期诊断破裂 残角子宫可发生妊娠,但极为罕见,首次由Mauriceau报 道。文献记载发病率为1/10万,误诊率高,术前确诊率小于5%. 因其早期症状和体征不典型,故临床上误诊率高,其破裂可致 严重的失血性休克,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残角子宫肌壁发育不 良,不能承受过大的胎儿,常在妊娠16周一26周发生破裂而流 产,又因残角子宫肌壁发育不良,底蜕膜发育不良,为获取血 供,胎盘组织从底蜕膜发育不全处深入子宫肌层,甚至达到浆 膜层,损伤子宫表面血管,致腹腔内出血和植入性胎盘。我院 2005年一2009年共收治5例残角子宫妊娠,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病例1:患者,22岁,孕1产0,因“停经48 d,发现左侧附 件包块1 d”入院。患者既往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06年9月 15 13,停经后无恶心、呕吐等反应,自查尿妊娠试验阳性,入院 前1 d来我院做B超,官腔内未见孕囊组织,左侧附件区可见 一包块约6.5 em X 4.8 cnl x 4.5 om,疑为异位妊娠,遂收入院。入 院后完善相关辅助检查后行手术治疗,术中发现妊娠子宫增 大,其右侧有一正常子宫,且有宫颈与其相连,经阴道探查,妊 娠子宫与宫颈不相通,考虑为残角子宫妊娠,向家属讲明病情 后切除残角子宫。术后病理诊断:残角子宫妊娠。 作者简介:薛丽霞,女,4l岁,本科学历,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主 治医师。E—mail:xuelixial@sina.corn 病例2:患者,28岁,孕1产0,因“停经45 d,人流术后6 d 伴恶心、呕吐”人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07年2月 14 13,停经42 d后患者出现明显早孕反应,于3月28 13在当 地医院查尿HCG(+),并行人流术(具体手术经过及有无绒毛 组织不详)。术后患者晨起恶心、呕吐等早孕反应无明显减轻, 30日在当地医院行B超检查,提示双子宫,右侧宫内妊娠。并 到三级甲等上级医院复查,B超提示纵隔子宫?;双子宫?;右侧 宫内妊娠。再次于当地医院行药物流产,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 醇均按时、足量服用完毕后患者仅出现轻微下腹疼痛及阴道点 滴出血,无组织物排出,故于4月3日转至我院。人院时查生命 体征正常, tL,、肺听诊无明显异常,下腹有轻压痛,无反跳痛,无 移动性浊音。妇科检查:外阴已婚式,少许血迹;阴道通畅,可见 少量鲜血;宫颈光滑,血来自官腔。宫体及附件:子宫体偏左侧, 大小正常,无压痛,右侧附件区可触及一鸭蛋大小包块,圆形, 形态规则,表面张力较大,压痛明显,似与子宫颈不相连。考虑 诊断为:①双子宫并右侧宫腔妊娠;②残角子宫妊娠。拟行无痛 人流术,消毒后反复仔细检查确定为单阴道单宫颈,反复检查 阴道壁也未发现其他通道,并在B超监视下反复用探针自宫颈 偏向右侧官腔探查,但探针总是探入左侧宫腔,无论怎样探都 不能探及右侧宫腔,故考虑诊断为右侧残角子宫妊娠。拟行腹 腔镜下盆腔探查术,患者于4月9日行腹腔镜探查术,术中见 右侧残角子宫妊娠,约鸭蛋大小,仅有一细蒂与左侧子宫相连, 于周围其他组织无粘连,故行右侧残角子宫切除术。手术经过 顺利,术中出血约100 mL,后患者安返病房,并将切除物送病 检。病检结果支持残角子宫妊娠。术后7 d患者治愈出院。 病例3:患者,28岁,孕2产1,因停经16周,间断性下腹 隐痛6 d,剧烈腹痛伴昏迷1 h于2006年2月3日入院。平素 月经规律,有痛经史,末次月经2005年10月14 13。停经4(】余
基层医学论坛2010年第14卷9月上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