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卵管结扎术并发症10例原因分析及处理
- 格式:docx
- 大小:26.86 KB
- 文档页数:2
血尚未吸收者;脑积液含高蛋白质,蛋白凝固可阻塞分流管小孔;脑积液含肿瘤细胞时,肿瘤细胞可循分流管进入腹腔而致肿瘤转移者。
参考文献1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8842史益民,王树荚.脑脊液分流过度的研究进展[J].中华外科杂志, 1993,9(6):3563潘树茂,关茂武,王云波,等.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并发症5例[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7,13(6):341作者简介:洪涛,男,39岁,本科学历,毕业于遵义医学院,主治医师。
E-mail:h ong tao122@(收稿日期:2008-07-16)输卵管结扎术中并发症发生原因分析范海琴(汾阳市计划生育服务站,山西汾阳032200)输卵管结扎术是一种长效避孕节育措施,其创伤小、失败率低,但若操作不当,常会引起术中并发症的发生。
现将我站2004年1月以来输卵管结扎术中并发症发生原因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4年1月-2007年9月共施行输卵管结扎手术14891例,其中农民14707例,干部职工184例,年龄22岁~41岁,平均年龄33.4岁。
生育1个孩子者10例,生育2个孩及以上者14881例。
受术者均为自愿选择绝育,签订知情同意书后施术。
1.2手术方法采用经腹小切口输卵管结扎术,行小腹部耻骨联合上二横指(3cm~4cm)处横切口或纵切口,切口约2cm~3cm。
产后结扎者,切口在宫底下二横指,有妇科手术史者,在原切口旁切口。
0.5%~1%普鲁卡因或0.5%利多卡因15~25ml行局部浸润麻醉。
采用输卵管指板取管法。
行输卵管抽芯近端包埋法12446例,普氏法2445例。
1.3术中并发症发生情况14891例发生术中并发症25例,发生率1.68‰,其中肠管损伤5例,占20%;膀胱损伤4例,占16%;肠系膜损伤4例,占16%;输卵管撕裂12例(因盆腔炎并输卵管粘连漏诊而致输卵管撕裂6例,均经手术证实),占48%。
输卵管结扎术及其术后并发症临床分析输卵管绝育术是一种安全、永久性女性节育措施。
经腹部或经阴道施行手术将输卵管切断、结扎、环套、钳夹、电凝、切除,或采用化学药物、高分子聚合物堵塞输卵管管腔,阻断精子和卵子相遇,从而达到绝育目的。
我国应用最广泛的是经腹部输卵管结扎术,操作简便,组织损伤小,对机体生理功能无明显影响,且可复性强,输卵管吻合成功率高达80%以上。
收集了本市2005年~2009年间576例并发症患者进行随访,对长期不愈的患者做了全面的检查与治疗,收到满意效果。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576例并发症患者中,年龄在30岁~39岁的389例,占67.53%,6个月之内发病的501例占86.97%,术式以输卵管折叠结扎切断法(pomerey)最多,共381例占66.14%,病程最短半年,最长14年,症状中以腹痛就诊者403例,占69.91%,病种中炎症、月经紊乱、盆腔粘连列前三位。
1.2 方法排空膀胱或安放尿管,取仰卧臀高位,手术野常规消毒、铺巾。
取耻骨联合上两横指(4cm)处纵切口,产后则取宫底下2cm纵切口。
进腹时注意勿损伤膀胱、肠管及大网膜等组织。
采用指板法、吊钩法或卵圆钳寻找并提取输卵管。
抽心包埋法结扎输卵管。
1.3 对术后长期腹痛的67例患者,做了进一步的诊断与治疗,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均有手术后发烧。
其中18例行剖腹探查术,49例进行腹腔镜检查。
结果发现盆腔粘连47例,慢性附件炎17例,正常盆腔3例,分别做了粘连松解,病灶清除及有效的抗炎治疗、治愈率92.54%。
1.4 对10例术后感染引发的顽固性腹壁窦道患者进行了详细检查与彻底治疗。
分别采用40%磺化油或泛影酸钠进行窦道造影,以明确其深度与走向。
发现其中1例与乙状结肠相通,彻底切除窦道和有关病灶,因肠管周围粘连较重,同时行肠切除,端端吻合术。
1例窦道深处与右侧附件及大网膜粘连,探查时行右侧附件切除和大网膜分离。
1例子宫、乙状结肠粘连紧密且子宫增大,左附件增粗,行子宫次全切,左输卵管切除,分离松解乙状结肠,肠壁行腹膜化处理。
输卵管结扎术常见并发症防治及原因分析吴顺才1 祝汉廷2(1贵州省铜仁市思南县大河坝镇人口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 565100)(2 贵州省思南县计划生育妇幼保健中心 565100)输卵管结扎术是我国育龄妇女主要采用的长效节育措施之一,具有操作简单、容易掌握、安全、长效等特点。
但手术要求严格无菌操作,严格术前检查,掌握手术时机、适应证和禁忌证。
在实践工作中,对于如何做好输卵管结扎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每一个计划生育医护人员研究的重要课题。
1 膀胱肠管损伤1.1最常见损伤原因术者不熟悉解剖层次,受术者术前膀胱未排空,手术切口小而低,过分牵拉或盲目操作。
1.2防治措施(1)术前4~6h禁饮食。
排空膀胱,肥胖或二次剖腹手术者,可留置尿管。
(2)恰当选择切口位置,正确辨别膀胱和腹膜。
对正常或稍大的子宫,切口应在耻骨联合上缘二横指处,子宫较大者切口选在子宫底下二横指处。
切口过高、过低均增加子宫复位和提输卵管的难度。
(3)进腹前先钝性分离腹膜前脂肪。
然后提起腹膜切一小口,证实无误后再延长腹膜切口。
严禁盲目多次“提起、切开”操作。
一旦遇有误伤膀胱,应立即进行修补,一般用3-0可吸收线间断缝合两层,内层为黏膜层。
外层为肌层包埋黏膜缝合线,术后放置导尿管并留置7天。
1.3肠管损伤损伤原因及防治麻醉不满意,受术者未禁食,肠管较鼓,紧贴腹膜之下。
提起腹膜切开时即可损伤。
故切腹膜时要用两把小镊子分别提起腹膜,证明较薄且下方无组织时再切开小口,若腹膜前脂肪较厚时,要先分离腹膜前脂肪,再找到腹膜,切一小口,然后再延长腹膜切口。
在切开腹膜时夹住的组织要少,这样能使已夹的肠壁滑脱,每次钳夹时一定要虚扣而不能实扣。
如果操作不慎损伤肠管,应及时发现并及时处理。
如仅伤及浆肌层时,用1号丝线间断缝合破裂的浆肌层,纵行裂口行横缝合,以免肠管狭窄。
全层损伤者,第一层全层间断缝合。
第二层肌层间断包埋缝合。
术后禁食3d。
再改流质饮食,肠功能恢复后再改半流质饮食。
输卵管节育术并发症一、术中并发症(一)膀胱损伤1、原因切口过低,术前未排空膀胱或存在尿潴留者,既往手术或炎症导致膀胱与腹壁粘连,局部解剖关系不清,均易造成膀胱损伤。
分为完全性损伤和不完全性损伤,前者损伤膀胱前筋膜、肌层和黏膜;后者仅损伤前筋膜和肌层。
2、处理一旦发现立即修补。
2—3个“O”号可吸收线分两层缝合膀胱切口,第一层只缝合肌层,不穿过黏膜;第二层间断内翻缝合膀胱外筋膜。
术后留置导尿管5—7天,抗生素预防感染。
3、预防1)术前准备:术前排空膀胱,切口选择不宜过低,一般在耻骨联合上3—4cm;2)熟悉膀胱与腹膜的辨认方法,钝性分离腹膜外脂肪厚,暴露腹膜,并在切口最上方钳取腹膜,打开腹腔;3)如术中发现组织过厚,血管丰富,容易渗血,应想到膀胱壁的可能,避开后再向较薄的上方去钳取腹膜。
(二)肠管损伤1、原因进入腹腔时,由于肠管粘连于腹壁下,或是将肠管或肠系膜同时钳起,导致肠管损伤。
寻找输卵管时,使用卵圆钳或吊钩粗暴,误伤肠管。
2、处理1)发现肠管切开,一定要及时行修补术,必要时请外科医生协助修补。
2)如为浆肌层损伤,可用1号丝线将浆肌层内翻间断缝合。
3)如肠系膜损伤,可用1号丝线间断修补缝合,缝扎出血的血管。
如损伤广泛,请外科医生协助处理。
4)肠道修补术后禁食48—72小时,必要时胃肠减压,待肠管功能完全恢复后逐步进食。
给予预防性抗生素。
如为直肠损伤,则禁食一周。
3、预防1)术前准备:术前服缓泻药,必要时灌肠。
术中头低脚高位。
2)术中钝性分开腹膜前脂肪,钳取腹膜时要在透明区,并倒换几次血管钳,确认腹膜且未夹住腹膜下脏器时,再行切开。
3)如遇腹膜与肠管粘连的情况,应扩大切口,在粘连上方或侧旁钳取腹膜,确认后切口。
4)寻找输卵管切忌应用带齿或边缘锐利的卵圆钳,钳取输卵管时要虚夹,不要扣合。
如钳夹或钩取输卵管困难时,应注意输卵管与子宫周围是否有肠管或肠系膜粘连,必要时扩大切口,探查清楚,充分游离后再提取。
结扎的危害和副作用
结扎是一种永久性的避孕方法,它通过手术或其他方式阻断女性输卵管或男性输精管,从而避免精子和卵子的结合。
虽然结扎的效果可靠,但它也存在一些危害和副作用,如下所述:
1.手术风险:结扎手术是一种有创的手术,可能引起手术并发症,例如感染、出血、伤口愈合不良等。
2.手术后疼痛:结扎手术后,部分人可能会出现腹部疼痛或不适,这种疼痛可能会持续几天到几周。
3.术后复原期:结扎手术后,需要一段时间进行恢复。
在此期间,患者可能需要避免剧烈活动和性生活,以免引发感染或其他并发症。
4.手术失败:结扎手术并不是100%的有效率,存在一定的失
败风险。
在手术后的几个月内,可能仍存在怀孕的可能性。
因此,建议在手术后进行确认性检查以确保手术的成功。
5.心理影响:结扎是一种永久性避孕方法,一旦进行,很难逆转。
对于一些人来说,这可能导致心理上的不适或后悔的情绪。
总的来说,结扎是一种可靠的避孕方法,但它也存在一些危害和副作用。
在考虑结扎前,建议与医生充分沟通,了解手术的风险和潜在的副作用,以及是否有其他更适合的避孕方法可供选择。
输卵管结扎术常见并发症分析及预防输卵管结扎术(简称女扎术),是计划生育长效节育措施之一,因其安全、简便、长效、创伤小、痛苦少等优点而被广大育龄妇女所接受。
手术中的意外损伤和术后并发症给受术者带来困难和痛苦,也给计划生育带来不良影响。
为了进一步认识其发病规律、降低发病率,规避风险、减少医患纠纷、促进政府推动计划生育工作顺利开展,提高妇女劳动生产力和生活质量,因此对常见并发症进行研究及预防。
1 膀胱损伤1.1 原因分析:(1)膀胱充盈,术时膀胱未排空。
(2)切口过小过低。
(3)术者或助手辨认能力差,不熟悉解剖层次。
(4)粗心大意,过分牵拉,盲目操作。
此种损伤往往发生在开腹时,多发生在体质较胖的受术者。
女性腹膜外脂肪较男性多,而正常的腹膜则很薄,一味追求小切口,提出的组织因口小很难辨认,容易损伤其他脏器。
再者,操作粗暴,不注意解剖层次,往往扎破膀胱。
1.2 预防措施:(1)术前4~6小时禁食水,于上台前5~10 min内再次排空膀胱,肥胖或二次剖腹手术者,术前留置尿管;(2)局麻应分层次进行;(3)切口下缘应距耻骨联合至少3cm,不宜过低;(4)在钳夹腹膜前需再次准确定位,进腹前先钝性分离腹膜前脂肪,腹膜前仅为一层结缔组织薄膜或脂肪组织,应仔细辨认。
提起腹膜切一小口,证实无误后,再行延长,严格禁止多次“提起、切开”操作,一旦遇有误伤膀胱,应立即修补缝合。
2.肠道损伤2.1 原因分析:(1)肠腔积气较多。
(2)施术者或助手粗心大意。
(3)辨认腹膜与肠管的能力差。
(4)受术者过于肥胖或合作欠佳。
(5)切口过小,暴露不充分。
2.2 预防措施:(1)钳夹腹膜时很易将肠管与大网膜一并提起,术中提起腹膜倒换钳夹时应清楚见到肠管大网膜下滑。
如不很满意,可适时松开提起的组织,使其还原,重新探查钳夹,可避免切开腹膜时误伤肠管。
(2)正确辨认腹膜与肠管也很重要。
误伤肠管往往是当腹膜被切开而未曾发现,故将提起肠管之浆膜层误认为腹膜而切开。
输卵管结扎术中并发症发生原因及预防资料与方法1990年9月~2005年9月建站15年来,施行输卵管结扎术共15 981例,其中农民15 785例,干部职工196例,平均年龄32.3(22~40)岁。
经产1次者123例,经产2次及以上者15 858例。
受术者均自愿选择绝育,签订知情同意书后施术。
手术方法:均采用经腹小切口输卵管结扎术,行下腹部耻骨联合上2横指(3~4cm)纵切口,切口2~3cm。
产后结扎者,切口在宫底下2横指,有妇科手术史者,在原切口旁切口。
0.5%利多卡因15~25ml行局部浸润麻醉,采用吊钩法取管。
行输卵管抽芯近端包埋法13 226例,普氏法2755例。
术中并发症情况:15 981例发生术中并发症28例,发生率1.25‰,其中肠管损伤6例(21.4%),膀胱损伤5例(17.8%),肠系膜损伤7例(25%),附件损伤(输卵管系膜出血与血肿、输卵管撕裂或断裂)10例(35.8%)。
并发症发生原因:①手术切口位置选择不当:切口过高易造成提管困难,导致输卵管撕裂;切口过低易损伤膀胱,本组因切刀位置不当造成膀胱损伤2例(7%),输卵管撕裂3例(11%)。
②局部麻醉不当:因麻醉浸润了膀胱壁及膀胱腹膜反折区造成局部组织辨认不清而误伤膀胱3例(10.7%)。
③术前漏诊:因慢性盆腔炎合并输卵管粘连,提取输卵管困难,强行提管后,造成输卵管撕裂5例占18%。
④术者操作不当:1例因术者钳夹腹膜时用力过猛,血管钳穿透腹膜,将肠管部分提出,被钳取的肠管因受钳口卡压,颜色变白而误认为腹膜导致肠管损伤(3.6%);12例因钳夹腹膜时,钳夹组织过多,切开腹膜时误伤大网膜或肠管(42.9%);2例因提管时用力过猛,造成输卵管撕裂或断裂(7%)。
意外损伤的处理:①膀胱损伤:行膀胱修补术,首先修整创缘,先用00号铬制肠线间断缝合肌层,不穿透黏膜层,再用00号铬制肠线或1号丝线,间断内翻加固缝合膀胱外层筋膜。
术后留导尿管,应用抗生素。
输卵管结扎术总结输卵管结扎术是一种永久性避孕方式,已成为计划生育的重要手术之一。
手术的目的是结扎和切断输卵管的一小段,阻断精子与卵子相遇已达到绝育。
目前国内常用的方法有切开系膜输卵管部分切除结扎法(包括近端及两端包埋法),输卵管双折结扎切除法,输卵管压挫结扎法及输卵管伞部切除法。
手术途径有经腹部,阴道前、后穹窿及腹股沟部。
输卵管结扎术发展至今已有130多年历史,具有长期,安全,出血少,近期并发症少,再通率低,且群众易接受等优点。
尤其是我市地处山区,劳动强度大,更是行之有效的绝育方法,输卵管结扎术占我市绝育术的90%以上。
女性绝育术不但要考虑其安全性与可靠性,而且要考虑手术的可逆行,使绝育术后要求再生育的妇女,复孕术能成功。
近些年各地报道输卵管结扎术后,进行复孕术(断段吻合术)的成功率以达到80%以上[1],说明输卵管结扎术的可逆程度是较高的,也说明我国计划生育技术再不断提高。
手术以前的检查,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术中严格按手术常规操作,术后认真观察对手术的成功都很重要。
1 资料与方法1.1 手术对象:2004年-2012年在我站行输卵结扎术患者7213例,均为农村育龄妇女,最小年龄21岁,最大年龄40岁,23-30岁者占70%。
1.2 手术情况:①结扎时间:以产后6个月内为最多(4316例)占58.8%,月经后次之(2243例)占31%,引产术后(501例)占6.9%,药流清宫术,人流术后最少(153例)占2.1%;②麻醉方式:我站主要以0.5%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为主;③结扎方式:均采用抽芯包埋法,仅少量采用普氏改良法;④手术时间:多数在15-25分钟内,少数个别在30分钟以上;⑤术后处理:一般不住院,留院观察2小时,无异常,给抗生素3天预防感染;并鼓励手术者适当活动,避免粘连。
1.3 结果分析:输卵管结扎术近期并发症常见的有脏器损伤,输卵管系膜撕裂出血,阔韧带损伤,腹壁切口感染,血肿等,远期并发症有慢性盆腔炎,肠粘连,大网膜粘连综合征,腹壁瘘,神经官能症等。
输卵管结扎术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作者:尤翠芬来源:《现代养生·下半月》2013年第11期【摘要】随着手术操作技术熟练及手术器械的更新,输卵管结扎术腹部切口明显缩小,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器械的刺激性也减小。
有不少地区研制出了输卵管银夹,钛夹,也同样可以达到阻断输卵管管腔的目的。
本文是对输卵管结扎术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所做的一些探讨。
【关键词】输卵管;结扎术;并发症;患者1 输卵管结扎术概述输卵管结构:输卵管内侧与子宫连通,外端游离,而与卵巢相近,卵子由输卵管向子宫腔运行。
输卵管结扎术是把输卵管结扎,阻断卵子通往子宫的通道,以达到妇女永久性绝育目的的手术。
该手术适用于那些期望可永久性绝育且无手术禁忌症的成年妇女。
只希望暂时性或可逆性避孕的妇女则不适用于此手术。
近年来,微创技术开始普遍适用,而使用腹腔镜进行输卵管结扎,越来越受欢迎,因为和传统手术相比,损伤小、安全、恢复快,两者区别在于:(1)腹腔镜手术戳孔是以器械扩张进入腹腔,腹壁的完整性基本得以保全。
而开刀是以切开的方式,有腹壁肌肉和相应的血管神经损伤,术后切口周围的皮肤会出现麻木,腹壁肌肉瘢痕化进而变得薄弱,有可能发生腹壁切口疝。
(2)腹腔镜腹壁戳孔小(3-10mm不等)、分散而隐蔽,愈合后不影响美观。
而我们经常看到,手术切口形成蜈蚣一样的增殖性瘢痕。
(3)传统开刀的切口感染或脂肪液化、切口裂开,一直是无法避免的问题。
而腹腔镜手术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办法。
2 输卵管结扎副作用结扎输卵管只是截断了卵子和精子汇合的通道,是个小手术,可能会有轻微疼痛,刀口感染等问题,主要就是避免感染,感染会带来一系列妇科疾病,后果比较严重。
(1)若是存在各种全身性急性传染病,则是不能进行输卵管结扎术的。
(2)而存在感染的情况如急、慢性盆腔炎,腹壁皮肤感染或严重皮肤病,则是需要在这些疾病治愈后再进行输卵管结扎术的。
(3)即使是安排好了手术,但是若是24小时内体温2次超过37.5℃以上的,也是需要暂缓手术的。
输卵管结扎术后并发症的研究分析[摘要] 目的分析输卵管结扎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及原因,探讨其预防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输卵管结扎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资料,总结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相应预防措施。
结果术后近期并发症主要有切口出血(14例)、腹腔出血(2例)、切口感染(10例);术后远期并发症主要有切口硬结症(5例)、术后慢性腹痛(4例)、异位妊娠(2例)、肠粘连或粘连性肠梗阻(3例)、月经不调(5例)。
结论输卵管结扎术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和禁忌症,恰当选择手术切口的位置和术式,严格无菌手术,彻底止血。
可显著降低输卵管结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关键词] 输卵管结扎术;并发症;避孕[中图分类号] r7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2(a)-0078-02女性输卵管结扎术具有切口损伤轻微、绝育效果确切、安全可靠和简单易操作等多种作用优点,目前其已成为广大妇女首选采用的避孕方法[1]。
但输卵管结扎术操作过程不当,极易导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使得妇女身心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2]。
因此选取2008年2月—2011年2月期间42例行输卵管结扎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妇女,该研究拟分析输卵管结扎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及原因,探讨其相应的预防措施。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45例病例均为行输卵管结扎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妇女,经统计显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0.48%。
上述患者平均年龄为(32.2±7.4)岁,输卵管结扎术选择时机分别为产后1~8个月共15例,经期后3~7 d 共9例,流产后l4例,一次剖宫产术后5例,二次剖宫产术后2例。
1.2 输卵管结扎术方法患者选择平卧为手术体位,常规予以消毒和铺巾处理,局部麻醉后取下腹正中耻骨联合上两横指部位为纵切口或横切口,手术切口长度为2~3 cm,逐层切开和分离皮肤和肌肉,寻找到双侧输卵管后,以“抽心包埋法”行输卵管结扎术,手术结束后逐层将肌肉和皮肤缝合,手术切口采用无菌纱布予以覆盖,口服抗生素预防感染治疗3 d,1周后拆除纱布。
输卵管结扎术后并发症的治疗体会摘要:输卵管结扎术是通过切断、结扎输卵管,使精子和卵细胞不能相遇而达到绝育目的,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长效节育措施,是较理想的长效节育手术。
但手术操作要求严格,任何小的疏忽,都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通过本人多年的手术体会,认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关键在于预防,提高手术质量必须引起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输卵管结扎术;并发症;分析【中图分类号】r7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296-02输卵管结扎术因其安全、简便、长效、创伤小、痛苦少等优点而被广大育龄妇女所接受,从而成为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主要的节育措施。
但在施术过程中,忽视手术适应性或违反手术操作规程,或其他因素均可能造成一定的手术意外、并发症或后遗症,给受术妇女带来不应有的身心痛苦。
1 治疗结果根据对1000例输卵管结扎术后随访统计,属并发症40例,发病率4%。
其中,近期感染5 例,占0.46%;盆腔炎症10例,占1.00%;盆腔静脉瘀血综合征12 例,占1.15%;子宫内膜异位症3例,占0.26%;月经改变6 例,占0.53%;腰骶痛13例,占1.32%;性交痛5 例,占0.49%;性功能减退3 例,占0.26%;神经官能症3 例,占0.33%。
1.1 切口感染:初期均经抗感染、热敷或理疗等综合治疗。
脓肿形成后部分病人提前拆线、换药或针吸抽脓,使炎症消退,脓液吸收而痊愈。
输卵管结扎术后并发症患者经切开引流,绝大多数治愈。
有2例形成瘘管,其中1例患有糖尿病,经多次处理和全身综合治疗,长达半年始治愈。
1.2 腹壁血肿:绝大部分在术后2~5 天发现,少数病例在1 月后就诊,最长的1 例在术后4 个月就诊,而误诊为腹部肿瘤住院手术探查。
大部分为小血肿,经穿刺抽吸,切口敞开,清除血块而痊愈。
个别病人经扩大切口,重新缝合止血。
有4 例因血肿较大,积血在500ml 以上,经住站输血及重新扩大切口止血、引流、抗感染、补液等治疗,住站均在半个月以上。
输卵管结扎术危险因素分析及并发症预防摘要目的分析输卵管结扎术存在的危险因素,并探讨输卵管结扎术并发症的发生及预防。
方法回顾性分析1800例输卵管结扎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并总结了术后存在的危险因素及其并发症的预防措施。
结果1800例患者中有15例术中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0.83%;298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其发生率为16.56%。
并发症主要包括膀胱损伤、肠道损伤、术中出血血肿、切口感染、切口愈合不良、粘连综合征、子宫再孕、慢性盆腔炎、术后综合征等,其危险因素包括手术处理不完善、护理疏忽、个人卫生差、术后早期剧烈运动。
结论输卵管结扎术并发症经合理预防和处理,可以降低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输卵管结扎术;危险因素;预防输卵管结扎术(女性结扎手术),是我国计划生育长效节育措施之一,具有简便、安全的特点。
它的发展至今已有百年以上的历史,同时也是发展中国家妇女最常采用的避孕方法之一。
其避孕原理是通过封闭输卵管通道,造成卵子无法与精子结合。
施行该手术,手术中的意外损伤和术后并发症给受术者带来了痛苦和不便,也给计划生育带来不良影响。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本院10年内的1800例输卵管结扎术患者,旨在分析输卵管结扎术的危险因素及并发症的预防,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自1994~2014年本院进行输卵管结扎术的1800例患者,均已婚已育。
其中年龄最小23岁,最大45岁,平均年龄37.8岁;二胎占72%,三胎占28%。
患者和家属自愿进行手术,术前检查,均符合手术指征,签手术同意书。
1. 2 方法1. 2. 1 术前准备在详细询问病史,做全身体格检查及妇科检查,充分了解术者适应证和禁忌证后,做好结扎对象思想和心理工作;清洁腹部及外阴皮肤、剃去阴毛等,脐周处可用75%乙醇棉签擦净;术前作0.5%利多卡因过敏试验,以防局部麻醉时发生过敏反应;术前4 h禁食或少量饮食。
1. 2. 2 术中及术后处理一般多采用局部浸润麻醉,方法简便、安全。
输卵管结扎术并发症10例原因分析及处理
输卵管结扎术是目前最广泛应用的一种长效节育措施,它具有安全,高效,创伤小,失败率低,对象易接受等优点,被广大农村育龄妇女所接受。
但由于手术当中操作不当,引起并发
症的发生。
现将我站12年来输卵管结扎术术中及术后并发症10例,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分析
一般资料;自1997年2月~2009年2月我站共施行输卵管结扎术5284例,其中农民5220例,外来流动人口44例。
干部职工22例。
大部分对象农村生育二胎育龄妇女,其中年龄
20-29岁3819,占73%,30-39岁1401,占26%,均为自愿手术,签定知情同意书后手术。
并发症类型;术中并发症4例,其中输卵管撕裂2例,肠管损伤1例,子宫损伤1例。
术后
近期并发症6例,其中大网膜综合症1例,腹壁切口感染2例,切口疝1例,皮下血肿2例。
二、术中并发症和术后近期并发症原因及处理
1.输卵管系膜撕裂,是由于术中对象精神紧张配合欠佳,手术者子宫位置摸不清楚,反复
多次提拉,用力过猛,对象肥胖不好暴露,造成提管困难,导致输卵管系膜撕裂,术中及时
给予缝扎,术后抗炎治疗,1周后恢复好出站。
2.肠管损伤,术中术者用止血钳直接提取腹膜,未经倒钳打开腹膜,吊钩法提取输卵管时,将肠管误认为输卵管,钳夹用力过大损伤。
术中及时修补缝合,抗炎对症治疗,观察排气排
便后,痊愈出站。
不可盲目打开腹膜,提管要追寻伞端辨认仔细。
3.子宫损伤,受术者为产后15天,子宫未恢复好,子宫体大,术者在操作过程中,术前检
查未做好,没有摸清楚子宫大小,开口时用力过大,加之腹壁薄弱,误伤子宫,长1厘米的
切口,发生后立即进行子宫修补术,观察应用抗生素治疗,痊愈出站。
4.大网膜综合症,术后对象出现腹痛不适伴恶心呕吐,腹部有牵拉感,分析原因可能是局
部麻醉欠佳,腹膜紧张,加之腹膜薄弱,弹性差,缝合腹膜时将大网膜带入,缝合腹直肌前
鞘是皮下组织缝在一起所致。
对症处理,未行特殊手术治疗。
术者操作一定要精益求精,切
忌疏忽大意,层次缝合要清楚。
5.切口感染,腹壁脂肪过厚,术后个人卫生护理不够,术时止血不彻底,缝合留死腔,增
加感染机会。
给予清创消炎,及时换药。
提高无菌技术操作。
严格消毒防止污染。
6.切口疝,缝合腹直肌前鞘不严密造成,缝合后一定要不留死腔,要用手指试之,对不严
密一定要补针。
受术者进行了修补术,恢复良好。
7.皮下血肿,手术时止血不彻底,皮下脂肪层出血形成血肿,进行腹部消毒后,剪开缝线,清除凝血,反复冲洗,消炎止血,输液对症处理。
三、讨论
经腹输卵管结扎术,如能严格谨慎操作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示基层技术人员,严把术前关,首先对象者要了解接受,消除思想上的恐惧,相互配合,知情选择,心情放松的接受手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手术者要严格无菌操作,切忌粗暴用力,掌握正确选择切口,关键
是切口位置选择下腹部耻骨联合上二横指处。
钳夹腹膜要倒钳,吊勾提取输卵管要轻稳准,
不可盲目追求小切口,快。
术中疑有脏器损伤要及时延长切口仔细探查,作好相应处理。
术
后做好随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加强施术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业务水平,严格按照《常
用计划生育技术规范》标准操作,增强责任心,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刘素云,刘秀玲,朱玉贞.输卵管结扎术后并发症22例分析,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7,15(1),52.
[2]孟庆芝,杨晓彗.输卵管结扎术后子宫内膜异位症68例分析,现代妇产科进展,2004,13(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