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1-2溶液的配制及分析

1-1-2溶液的配制及分析

1-1-2溶液的配制及分析
1-1-2溶液的配制及分析

第二单元溶液的配制及分析

(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

基础巩固

一、选择题

1.某温度下,甲、乙两个烧杯中各盛有100 g相同浓度的KCl 溶液,现将甲烧杯中的溶液蒸发掉35 g H2O,析出晶体5 g;乙烧杯中的溶液蒸发掉45 g H2O,析出晶体10 g。则原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A.10% B.15%

C.20% D.25%

[解析]解答晶体析出问题,一定要抓住“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为饱和溶液”这一规律。对比甲、乙两个烧杯的变化,可认为乙烧杯是在甲烧杯中的溶液蒸发掉35 g H2O(已饱和)的基础上又蒸发掉10 g H2O,又析出晶体5 g。则甲烧杯中的溶液蒸发掉25 g H2O时刚好饱和,原溶液中含KCl的质量为75 g×5/(10+5)=25 g,则原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5/100)×100%=25%。

[答案]D

2.关于0.1 mol/L Na2CO3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0.5 L该溶液中钠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 mol/L

B.1 L该溶液中含有Na2CO3的质量为10.6 g

C.从1 L该溶液中取出100 mL,则取出溶液中Na2C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1 mol/L

D.取该溶液10 mL,加水稀释至100 mL后,Na2C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1 mol/L

[答案]C

3.某同学参阅了“84消毒液”说明中的配方,欲用NaClO 固体自己配制480 mL 含NaClO 25%,密度为1.19 g /cm 3的消毒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配制过程中只需要三种仪器即可完成

B .容量瓶用蒸馏水涤净后必须烘干才用于溶液的配制

C .所配得的NaClO 消毒液在空气中光照,久置后溶液中NaClO 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小

D .需要称量的NaClO 固体的质量为140 g

[解析]配制过程中需要用到天平、烧杯、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等,A 项错误;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不需要烘干,B 项错误;需要称量的NaClO 固体的质量为:500 mL ×1.19 g /cm 3×25%=148.75 g ,D 项错误。

[答案]C

4.将a%的某物质的水溶液加热蒸发掉m g 水(溶质不挥发、且蒸发过程无溶质析出),所得溶液体积为V L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蒸发前的2倍,设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 ,则蒸发后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ma 2VM

mol /L B .ma 100VM mol /L C .20ma 2VM mol /L D .ma 50 VM

mol /L [解析]设蒸发后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 ,根据溶液浓缩过

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有:(V ×c ×M 2a%

+m)×a%=V ×c ×M ,解得:c =ma 50VM

mol /L 。 [答案]D

5.(2011·5,郑州)下表为四种溶液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的数值

A.HCl B.HNO3C.CH3COOH D.NaOH

[解析]从物质的量浓度或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入手思考,列式为

c=1×ρ×w/M×1或w=1×c×M

1×ρ

,将两式整理均可得ρ=

c M

w,代入

数据计算。

[答案]C

6.某同学用Na2CO3配制0.10 mol·L-1Na2CO3(aq),其称量操作如下图所示,最终配制溶液的浓度()

A.偏高B.偏低

C.可能偏高也可能偏低D.准确

[解析]结合天平称量规则,实际称得样品的质量为4.7 g,最终浓度偏低。

[答案]B

7.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 .A 点表示T 1℃时甲的溶液已饱和,乙的溶液未饱和

B .B 点表示T 2℃时甲、乙两物质的溶液均达饱和且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C .将T 3℃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 2℃,析出的乙比析出的甲多

D .若乙中含有少量的甲,可用重结晶的方法提纯乙

[解析]A 中A 点对于乙已达到饱和,对于甲未达到饱和;B 中B 点只表示在T 2℃时甲、乙的溶解度相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而浓度c =1 000ρωM

,密度和相对分子质量不清楚,无法判断两者物质的量浓度的关系;C 中不知道各自溶液的量,无法判断析出的多少。

[答案]D

8.在t ℃时,将a g NH 3完全溶于水,得到V mL 溶液,假设该溶液的密度为ρ g ·mL -1,质量分数为w ,其中含有NH +

4的物质的

量是b mol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溶质的质量分数w =a ρV -a

×100% B .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 =1 000a 35 V

mol ·L -1 C .溶液中c(OH -)=1 000b V

mol ·L -1+c(H +) D .向上述溶液中加入V mL 水,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0.5 w

[解析]溶质的质量分数w =a ρV

×100%,A 项错误;氨水中的溶质在计算时以NH 3为准,而不是以NH 3·H 2O 为准,将w =

a ρV ×100%代入公式c =1 000 ρw M ,化简可得c =1 000a 17 V

mol ·L -1,B 项错误;氨水中含有的阳离子为H +和NH +4

,含有的阴离子只有OH -,结合电荷守恒可知C 项正确;由于氨水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与水等体积混合所得稀氨水的质量大于原氨水质量的2倍,故其质量分数小于0.5 w ,D 项错误。

[答案]C

9.50 g 浓度为c mol ·L -1,密度为ρ g ·cm -3的氨水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稀释成0.5c mol ·L -1,则加入水的体积为( )

A .小于50 mL

B .等于50 mL

C .大于50 mL

D .等于50/ρ mL

[解析]设加水的体积为V mL ,由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

可得50 g ρ g ·cm -3×c mol ·L -1=50 g +1 g ·cm -3·V ρ后g ·cm

-3 mL ×0.5c mol ·L -1化简可得V·ρ+50ρ=100·ρ后,V =100·ρ后ρ-50,因为氨水的密度随浓度的

减小而增大,即ρ后>ρ,所以V>50 mL ,C 正确。

[答案]C

10.某结晶水合物化学式为R ·n H 2O ,其相对分子质量为M 。25℃时,将a g 该物质溶于b g H 2O 中恰好形成V mL 饱和溶液。下列表示式正确的是( )

A .饱和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1000a (M -18n )MV

mol ·L -1 B .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 (M -18n )M (a +b )

% C .25℃时R 的溶解度为:100a (M -18n )18na +Mb

g D .饱和溶液的密度为:a (M -18n )a +b

g ·mL -1 [解析]该饱和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a M V 1000

=1000a MV

;该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 ×M -18n M a +b

×100%;该饱和溶液的密度为:a +b V g ·cm -3。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11.(1)常温下,将20.0 g 14%的NaCl 溶液跟30.0 g 24%的NaCl 溶液混合,混合后得到密度为1.17 g ·cm -3的溶液。请计算:

①混合后的溶液中NaCl 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②混合后的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③在1000 g 水中需加入________ mol 氯化钠,才能使其浓度恰好与上述混合后的溶液的浓度相等。(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2)在标准状况下,1 L 水溶解了一定体积的NH 3,所得溶液的密度为0.91 g ·cm -3,物质的量浓度是17.2 mol ·L -1,则所溶解的NH 3的

体积为________。

[解析](1)①w=20 g×14%+30 g×24%

20 g+30 g

=20%;②根据c(mol/L)

=1000 mL·L-1×ρ(g/mL)×ω

M g/mol,即可求出混合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为4.0 mol·L-1;③设需加入n mol NaCl,则有:n×58.5

n×58.5+1000

=20%

或n

n×58.5+1000

1.17×1000

=4.0(mol·L-1),可得n=4.3 mol。

(2)设所溶解的NH3的体积为V L,则有:

V L

22.4 L·mol-1

V L

22.4 L·mol-1

×17 g·mol-1+1000 g

910 g·L-1

=17.2 mol·L-1,可求出V=

623.8 L。

[答案](1)①20%②4.0 mol·L-1③4.3

(2)623.8 L

12.(2012·福州三中10月考)试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24 g A和40 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4 mol C和32 g D,则C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

(2)把1 mol Na和1 mol Mg分别投入到等量且过量的盐酸中,分别得到溶液a和b,则溶液a和b的质量关系为m a________m b。

(3)如图为实验室某浓盐酸试剂瓶的标签上的有关数据,试根据标签上的有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浓盐酸中H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mol·L-1。

盐酸

分子式:HCl

相对分子质量:36.5密度:1.19 g ·cm

-3HCl 的质量分数:36.5%

②标准状况下,1.00 L 水(密度:1.00 g ·cm -3)吸收________L 的HCl 可制得上述浓盐酸。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物质的量,解答时要结合物质的量与质量等的关系分析,中等难度。

(1)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m(C )=24 g +40 g -32 g =32 g ,故M(C )=32 g /0.4 mol =80 g /mol 。(2)把1 mol Na 和1 mol Mg 分别投入到等量且过量的盐酸中,充分反应后均引起溶液增重22 g ,故反应后两溶液质量仍相等。(3)①假设取该盐酸1 L ,则溶液中含有n(HCl )=[(1 000 mL ×1.19 g ·mL -1)×36.5%]/36.5 g ·mol -1=11.9 mol ,故其物质的量浓度为11.9 mol /L 。②设需溶解x L HCl ,则

x L 22.4 L ·mol -1×1 000 mL /L ÷[36.5 g ·mol -1×x L 22.4 L ·mol

-1+1 000 g ]÷1.19 g ·mL -1=11.9 mol /L ,解之得:x =352 L 。

[答案](1)80 g /mol (2)= (3)①11.9 ②352

能 力 提 升

一、选择题

13.往4.5 mL 的某AgNO 3溶液中加入一定量pH =1的盐酸,恰好将溶液中的Ag +完全沉淀,加水稀释,得到pH =2的溶液50.0 mL ,则该AgNO 3溶液的浓度为( )

A .9190mol ·L -1

B .190

mol ·L -1

C .19mol ·L -1

D .29

mol ·L -1 [解析]根据反应:AgNO 3+HCl ===AgCl ↓+HNO 3,反应前后溶

液中的H +的物质的量不变,且NO -3

的物质的量等于H +的物质的量,故c(AgNO 3)=1.0×10-2mol ·L -1

×50.0 mL ÷4.5 mL =19mol ·L -1。 [答案]C

14.有w 1 g KCl 饱和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c 1%。采取某种措施后(不加任何试剂)析出m gKCl (不含结晶水),母液质量变为w 2 g ,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c 2%。则下列关系错误的是( )

A .原条件下KCl 溶解度大于c 1g

B .w 1≥w 2+m

C .w 1c 1-w 2c 2=100 m

D .c 1一定大于c 2

[解析]原条件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c 1%,则S =100 c 1100-c 1>c 1

,A 正确;B 中所采取的措施为降温或蒸发溶剂,若降温则w 1=w 2+m ,若蒸发溶剂则w 1>w 2+m ,B 正确;C 中即为溶质守恒,显然正确。D 中若降温,则c 1>c 2,若蒸发溶剂,温度不变,则c 1=c 2,故应为c 1≥c 2。

[答案]D

15.海水中常含MgCl 2、NaCl 、MgSO 4、KCl 等,加工后可制得一些重要的产品。若将海水加热升温到60℃以上,随着水分的蒸发,会逐渐析出晶体,此晶体的主要成分为甲;过滤上述晶体后,将滤液降温到30℃以下,又逐渐析出晶体,用一定量的冷水洗涤该晶体,最后可得到比较纯净的晶体乙。下列关于甲、乙成分的推断正确的是

( )

A.甲的主要成分为氯化镁、氯化钠,乙的主要成分为硫酸镁和氯化钾

B.甲的主要成分为氯化钠,乙的主要成分为硫酸镁

C.甲的主要成分为氯化钾,乙的主要成分为氯化钠

D.甲的主要成分为硫酸镁和氯化钠,乙的主要成分为氯化钾

[解析]由图可知MgSO4的溶解度先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温度达到60℃后,随着温度的升高其溶解度降低,所以随着水分的蒸发,会有MgSO4晶体和氯化钠晶体析出,然后将滤液降温到30℃以下,析出的晶体主要是KCl,可能含有MgCl2,用冷水洗涤该晶体,由于MgCl2的溶解度较大,最后可得到的比较纯净的KCl晶体。

[答案]D

16.(2012·4,南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100 g 10%的盐酸加热蒸发,得到50 g溶液,其浓度为20% B.把3 mol/L的硫酸与等体积的水混合,所得溶液的浓度大于1.5 mol/L

C.把200 mL 3 mol/L的BaCl2溶液跟100 mL 3 mol/L的KCl溶

液混合后,溶液中的c(Cl-)仍然是3 mol/L

D.已知某温度下KNO3的溶解度是31.6 g/100 g水,在该温度下将20 g的KNO3溶于50 g的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是28.6% [解析]本题考查溶液浓度的知识。因为盐酸具有挥发性,所以蒸发过程中,有氯化氢挥发,损失溶质,则浓度小于20%,A错误;假设3 mol/L的硫酸与水混合后体积不变,则由c=n/V,体积变为原来的2倍,则c为原来的1/2,为1.5 mol/L,因为分子间有距离,混合后体积小于2倍,则浓度大于1.5 mol/L,B正确;3 mol/L的BaCl2溶液中c(Cl-)=6 mol/L,3 mol/L的KCl溶液中c(Cl-)=3 mol/L,两溶液混合后,3 mol/L

所以溶液的质量分数等于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m(溶质)

m(溶液)

31.6

31.6+100

×100%=24.01%,D错误。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17.已知硫酸、氨水的密度与所加水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现有硫酸与氨水各一份,请根据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1、ρ1的代数式表示)。

(2)物质的量浓度为c 1 mol /L 的硫酸与水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mol /L 。

(3)物质的量浓度为c 2 mol /L 的氨水与15

c 2 mol /L 的氨水等质量混合,所得溶液的密度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

同)ρ2 g /cm 3

,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35c 2 mol /L (设混合后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解析](1)设硫酸的体积为1 L ,

则w(H 2SO 4)=1×c 1×981×103×ρ1

×100%=9.8c 1ρ1%。 (2)硫酸与水等体积混合(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溶液的体积变为原来的2倍,则浓度为c 1/2 mol /L 。

(3)根据图象可知,氨水的浓度越大,密度越小,则c 2 mol /L 氨

水的密度小于15c 2 mol /L 氨水的密度,等质量时,15

c 2 mol /L 氨水的体积小于c 2 mol /L 氨水的体积,两者混合后,所得溶液的密度一定比ρ2

大,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趋近于体积大者,故大于35

c 2 mol /L 。 [答案](1)9.8 c 1ρ1% (2)c 1/2 (3)大于 大于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练习题及答案

第2单元课时3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 补充习题 一、选择题 1.在容量瓶上不作标记的是() A.刻度线 B.容量规格 C.温度 D.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2.lmol·L-1硫酸溶液的含义是()A.1L水中含有1 mol硫酸 B.1L溶液中含1 molH+ C.将98g硫酸溶于1L水所配成的溶液 D.指1L硫酸溶液中含有98g H2SO4 3.8g无水硫酸铜配成0.1 mol·L-1的水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于500mL水中B.溶于1L水中 C.溶解后溶液的总体积为500mL D.溶解后溶液的总体积为1L 4.下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0.5 mol·L-1的是() A.40gNaOH溶于1L水中 B.58.5gNaCl溶于水制成1L溶液 C.28gKOH溶于水制成1L溶液 D.1L2%的NaOH溶液 5.配制500mL0.2mol·L-1Na2SO4溶液,需要硫酸钠的质量是() A.9.8g B.14.2g C.16g D.32.2g 6.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关于0.2 mol·L-1的Ba(NO3)2溶液不正确的说法是() A.2 L溶液中有阴、阳离子总数为0.8N A B.500mL溶液中NO3-离子浓度为0.4 mol·L-1 C.500mL溶液中Ba2+离子浓度为0.2 mol·L-1 D.500mL溶液中NO3-离子总数为0.2N A

7.实验中需2 mol·L-1的Na2CO3溶液950mL,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Na2CO3的质量分别是()A.1000mL,212g B.950mL,543.4g C.任意规格,572g D.500mL,286g 8.下列溶液中Cl-浓度与50 mL 1 mol·L-1 AlCl3溶液中Cl-浓度相等的是() A.150 mL 1 mol·L-1的NaCl溶液 B.75 mL 2 mol·L-1 NH4Cl溶液 C.25 mL 2 mol·L-1的KCl溶液 D.75 mL 1 mol·L-1的FeCl3溶液 9.用已准确称量过的氯化钠固体配制1.00 mol·L-1的NaCl溶液0.5L,需要用的仪器是①坩埚②分液漏斗③容量瓶④烧杯⑤胶头滴管⑥烧瓶⑦玻璃棒⑧托盘天平⑨药匙()A.③④⑤⑦⑨B.①②⑤⑥⑧C.③④⑤⑦D.③④⑤⑥ 10.现有一瓶500mL的矿泉水,其水质成分表中标示其“Ca2+”含量为 4 mg·L-1,则其物质的量浓度为()A.1×10-4mol·L-1B.2×10-4mol·L-1 C.0.5×10-4mol·L-1D.1×10-3mol·L-1 11.分别用0.20mol·L-1的AgNO3溶液10mL与相同体积的下列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 A.KCl B.MgCl2 C.BaCl2 D.AlCl3 二、填空题 12.在400 mL2 mol·L-1H2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此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3.用CuSO4·5H2O配制500mL0.2 mol·L-1CuSO4溶液,在下列空格中填写所用仪器的名称及操作方法: (1)需要的主要仪器名称是:; (2)经计算需要CuSO4·5H2O:克; (3)用取CuSO4·5H2O放入中,加入适量水,用搅拌; (4)把所得溶液沿注入容积为的中,并用适量水洗涤和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知识点和习题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 一.溶液的组成定量表示方法 1.用质量分数来表示。(属于质量浓度) (1)溶质的质量分数表示单位质量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 (2)a%=m(溶质)/m(溶液)×100% (3)单位: 2.物质的量浓度 (1)定义(2)公式: 注意:V是溶液的体积而不是水的体积.nB为溶质的物质的量。(属于体积浓度) 二.关于物质的量溶液的配制例:配制0.2mol/L的氯化钠溶液100mL 1.所需仪器天平或量筒(滴定管)、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药匙等。容量瓶的使用要注意以下事项: 注意:①.容量瓶为细颈磨口梨形平底瓶,带有与磨口吻合的玻璃塞或塑料塞 ②.容量瓶上标有刻度线、体积和温度(一般为20℃) ③.体积有1000mL、500mL、250mL、100mL、50mL等多种,配制溶液时应与之相匹配 ④.容量瓶不可以用来长期存放溶液,不能加热,更不能用来做反应容器。 2.步骤 (1)计算: (2)称量或量取:固体用托盘天平(易潮解物质如何称量?),液体用量筒(或滴定管/移液管)移取。 (3)溶解或稀释 (4)移液:把烧杯液体引流入容量瓶。 (5)洗涤: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洗涤液一并移入容量瓶,振荡摇匀。 (6)定容:向容量瓶中注入蒸馏水至距离刻度线2~3 cm处改用胶头滴管滴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与刻度

线正好相切。 (7)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注意:因洗涤是将剩余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所以(4)和(5)可合并为一步,称为“转移”。 3.重点注意事项: (1)容量瓶使用之前一定要检查; (2)配制一定体积的溶液时,容量瓶的规格必须与要配制的溶液的体积; (3)把溶质直接放入容量瓶中溶解或稀释;(填能或不能) (4)溶解时放热的必须后才能移液; (5)定容后,经反复颠倒,摇匀后会出现容量瓶中的液面低于容量瓶刻度线的情况,这时(填能或不能)再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因为定容后液体的体积刚好为容量瓶标定容积。上述情况的出现主要是部分溶液在润湿容量瓶磨口时有所损失; (6)如果加水定容时超过了刻度线,(填能或不能)将超出部分再吸走,必须 练习:用98%的浓硫酸(=1.84g/cm3)配制250mL10mol/L的稀硫酸。用量筒量取_____mL浓硫酸,把_______缓缓注入到__________中,并用__________不断搅拌,待溶液_______后,将溶液沿着玻璃棒移入_________中,用少量蒸馏水洗涤_________和_______2~3次,将洗涤液移入_____中,向容量瓶中注入蒸馏水至刻度线___________时,改用________小心加水至溶液凹液面于刻度线相切,最后盖好瓶塞_________,将配好的溶液转移到_________中并贴好标签。 4.实验误差分析:.误差分析原理:c=n/V;①.V不变时,操作使n偏大,则c偏高;反之,偏低。②.n不变时,操作使V偏大,则c偏低;反之,偏高。 练习:.实验过程中的误操作对实验结果的影响:(C偏高或偏低) 第一组: ①天平的砝码沾有其他物质或已锈蚀。 ②调整天平零点时,没调平,指针向左偏转 ③用量筒量取液体溶质时仰视读数 ④把量筒中残留的液体用蒸馏水洗出倒入烧杯中 ⑤把高于20℃的液体转移进容量瓶中 ⑥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使液体体积偏小)。 第二组: ①称量时,物码倒置,并动用游码 ②调整天平零点时,没调平,指针向右偏转 ③用量筒量取液体时俯视读数 ④没洗涤烧杯和玻璃棒或洗涤液没移入容量瓶中 ⑤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 ⑥定容加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线,又将超出部分吸出 ⑦使用蒸馏水洗涤后未干燥的小烧杯溶解溶质。 ⑧配溶液用的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未经干燥。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 学习目标: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应用物质的量浓度进行相关的计算;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操作及误差分析) 知识点回顾: 1.解释生活中一些常见的溶液浓度 (1)0.9%的生理盐水 (2)98%的浓硫酸 (3)37%的盐酸 (4)3%的双氧水 (5)75%的酒精 (6)50度白酒 (7)8度的啤酒 (8)地球的大气,主要由78%的氮气、21%的氧气、0.94%的稀有气体,0.03%的二氧化碳,0.03%的其它气体和杂质。 2.生活中最常见的浓度表示方式——质量分数(W) W=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100% W=S/(100+S)*100% 你能说出两个公式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吗? 3.练习 (1)某温度下氯化钠的溶解度为25克,该温度下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0%( ) (2)50%的氯化钠溶液与水等质量混合后的质量分数( ) 50%的氯化钠溶液与水等体积混合后的质量分数( ) A:等于25% B :小于25% C :大于25% D:不能确定 (3)60%的氯化钠溶液与40%的氯化钠溶液等质量混合后的质量分数( ) 60%的氯化钠溶液与40%的氯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的质量分数( ) 60%的氨水溶液与40%的氨水溶液等质量混合后的质量分数( ) 60%的氨水溶液与40%的氨水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的质量分数( ) A:等于50% B :小于50% C :大于50% D:不能确定 (2)(3)题分析总结: 学习内容: 1.物质的量浓度(mol/l )的定义 数学表达式: 文字表述: 2.练习 (1)58.5克氯化钠加水溶解,加水稀释至1升,求 C (Na+) (2)0.5mol/l 的氯化钠溶液中,C (Na+) C (Cl-) (3)0.1mol/l 的硫酸铝溶液中,C (Al3+) C (SO42-) (4)1L2mol/l 的硫酸钠溶液中取出10毫升,该溶液 C (Na2SO4) 加水稀释至1L 该溶液 ,该溶 液C (Na2SO4) C (Na+) (5)1L2mol/l 的氯化钠溶液与1L1mol/l 的氯化铝溶液混合(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求C (Na+) C (Al3+) C (Cl-) (4)(5)题分析总结:

高一化学溶液的配制及分析检测题(附答案)

高一化学溶液的配制及分析检测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 1.容量瓶上标有( ) ①温度②浓度③容量④压强⑤刻度线⑥酸式或碱式 A.①③⑤ B.③⑤⑥ C.①②④ D.②④⑥ 【答案】 A 2.下列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 ) A.200 mL 2 mol/L MgCl2溶液 B.1 000 mL 2.5 mol/L NaCl溶液 C.250 mL 1 mol/L AlCl3溶液 D.300 mL 5 mol/L KClO3溶液【解析】c(Cl-) 与体积无关,比较c(Cl -)时,一看溶液的浓度,二看溶质的组成。【答案】 A 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解析】NaOH固体不应直接在托盘上称量;浓H2SO4的稀释应将浓H2SO4沿着烧杯内壁缓缓加入,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答案】BC 4.配制100 mL 1.0 mol?L-1的Na2CO3溶液,下列情况会导致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 A.容量瓶使用前用1.0 mol?L-1的Na2CO3溶液润洗 B.配制过程中,未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C.仰视确定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D.用敞开容器称量Na2CO3且时间过长【解析】A项,润洗过程中增加了Na2CO3的量,使浓度偏高;B项,配制过程中,未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溶质损失,结果偏低;C项仰视确定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结果是加水多,溶液的体积大于100 mL,浓度偏低;D项用敞开容器称量Na2CO3且时间过长,吸收空气中的CO2,结果偏低。【答案】 A 5.取100 mL 0.3 mol?L-1和300 mL 0.25 mol?L-1的硫酸注入500 mL的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线,则该混合液中H+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0.21 mol?L-1 B.0.26 mol?L-1 C.0.42 mol?L-1 D.0.56 mol?L-1 【解析】n(H+)=0.1 L×0.3 mol?L-1×2+0.3 L×0.25 mol?L-1×2=0.21 mol,c(H+)=0.21 mol0.5 L=0.42 mol?L-1。【答案】 C 6.若m g密度为ρ g?cm -3的Al2(SO4)3溶液中含SO2-4 n g,则该Al2(SO4)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ρn32m mol/L B.ρn48m mol/L C.1 000ρn192m mol/L D.1 000ρn288m mol/L 【解析】SO2-4的物质的量n(SO2-4)=n96mol,则Al2(SO4)3的物质的量为n96×3mol,溶液的体积V=mρcm3=m1 000ρL,故Al2(SO4)3的物质的量浓度c=nV=n96×3 molm1 000ρL=1 000ρn288m mol/L,答案为D。【答案】 D 7.(2009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习题简单学生版

教育是一项良心工程 溶液的配制 评卷人得分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1.下列配制的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A.配制稀盐酸用量筒量取浓盐酸时,俯视刻度线 B.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浓盐酸倒入烧杯后,再用水洗量筒2-3次,洗液倒入烧杯中C.称量11.7gNaCl配制0.2mol/LNaCl溶液时,砝码错放在左盘 D.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2.实验中需用2.0mol/L的Na2CO3溶液950ml,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的质量分别为 A.950ml;201.4g B.1000ml; 212g C.100ml; 21.2g D.500ml; 100.7g 3.现欲用浓度为5 mol/L 的NaOH溶液配制1 mol/L 的NaOH溶液,应取5 mol/L 的NaOH溶液与蒸馏水的体积比约为() A、1:4 B、1:5 C、2:1 D、2:3 4.、配制0.10mol·L-1的含有2.0g溶质氢氧化钠的溶液,可能用到下列仪器①托盘天平②500mL烧杯③50mL烧杯④50mL容量瓶⑤500mL容量瓶⑥胶头滴管⑦玻璃棒⑧漏斗⑨酒精灯⑩移液管。其中必不可少的仪器是…() A、①②④⑥⑦⑩ B、①③⑤⑥⑦ C、①③⑤⑥⑦⑨ D、 ①③⑤⑥⑦⑧⑨ 5.欲配制 1.00m o l.L-1的N a C l溶液1000m L,需要使用的仪器和药品是 A.500m L容量瓶,58.5g N a C l B.500m L容量瓶,117g N a C l C.1000m L容量瓶,58.5g N a C l D.1000m L容量瓶,117g N a C l 6.实验室里需要配制480mL 0.10mol·L-1的硫酸铜溶液,下列实验方案及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容量瓶容积溶质质量实验操作 A480mL硫酸铜:7.68g加入500mL水 B480mL胆矾:12.0g配成500mL溶液 C500mL硫酸铜:8.0g加入500mL水 D500mL胆矾:12.5g配成500mL溶液 7.用15mol/L HNO3溶液配制500mL lmol/L HNO3溶液时,不需 ..用到的仪器是 A.分液漏斗B.胶头滴管C.烧杯D.500mL容量瓶 8.下列配制溶液的操作中,不会影响所配溶液浓度大小的是……() A、托盘两边各垫一张质量相等的纸片称取固体NaOH B、洗涤刚才盛过溶质的烧杯的洗涤液没有转入容量瓶 C、容量瓶内水分未干便注入了液体 D、定容后使溶液混匀,静止,发现凹液面低于刻度线,立即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9.要配制浓度约为2mol/L NaOH溶液100mL,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称取8gNaOH固体,放入100mL量筒中,边搅拌边慢慢加入蒸馏水,待固体完全溶解后用蒸馏水稀释至100mL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液的浓度》教案

课题3 溶液的浓度 【教学目标】 1.掌握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并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和简单计算。 2.正解理解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 1.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对质量分数的计算,引导学生查看标签,使学生认识化学在生活中的意义,培养学生热爱化学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及简单计算。 (2)配制溶液的操作步骤。 2、教学难点 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 【教学方法】 比较、归纳、练习、对比、活动探究。 【教具准备】 教师用具:投影仪。 学生用具: 仪器:试管、天平、量筒、药匙、烧杯、玻璃棒; 药品:硫酸铜、水、氯化钠。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学习情境]展示三种不同颜色的CuSO4溶液。 [介绍]以上试管中的液体都是我们以前学过的溶液。 [设问]你观察到了什么?看到这些,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发言]1.三种溶液颜色深浅不同。 2.它们可能是不同物质的水溶液。 3.它们可能是溶质含量不同的同种溶质的水溶液。

[活动探究](投影展示) 在三支试管中各加入10 mL(1 mL 水的质量大致为1 g)水,然后分别加入约0.5 g 、1 g 、1.5 g 固体硫酸铜,振荡静置。 比较三种CuSO 4溶液的颜色。在这三支试管中溶液的组成是否相同?判断溶液浓稀的根据 [学生活动] [交流活动结果] 1.填充上表结果(略)。 2.三种溶液颜色由浅到深,浓度由小到大。颜色越深,浓度越大。 3.三种溶液所含溶剂质量相同,溶质质量不同,所以组成各不相同。 [引导]浓与稀只能粗略地表明一定量的溶液里所含溶质的多少,但在实际应用中,常常要准确知道一定量溶液里含有溶质的质量。因此需要准确知道溶液的组成。那如何表明溶液的组成呢? [介绍]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很多,初中主要学习溶质的质量分数。 [板书] 一、溶质的质量分数 1.定义: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之比。 2.定义式: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液的质量 溶质的质量 ×100% [学生活动]学生领悟、记忆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定义及定义式。 [讨论]在上述活动探究中,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各是多少?把计算结果填在上表的空栏中。 [学生活动] [汇报结果]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g g g 5.0105.0+×100%≈4.8%。 2.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g g g 1101+×100%≈9.1%。

溶液的配制与分析教学设计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2、会运用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进行简单的计算 重点、难点: 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有关物质的量浓度概念计算。 教学过程: 【走进生活】我们下面的语句均摘自常见食品的标签: ①总酸含量 :≥3.5g/100mL(食醋) ②蛋白质含量: ≥2.9g/100mL(牛奶) ③乙醇含量:45o(V/V )(白酒) ④谷氨酸钠含量: ≥80%(味精) 【导入新课】 一. 物质的量浓度 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 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 的物质的量浓度。 表达式:)] ([)()(aq B V B n B c 单位:mol /L mol/m 3 或mol ?L -1 mol ?m -3 【讨论】 1、将342克蔗糖(C 12H 22O 11)溶解在1L 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等于 1mol/L 吗? 2、从1L1mol·L -1 C 12H 22O 11(蔗糖)溶液中取出100mL ,取出的溶液中C 12H 22O 11的物 质的量浓度是多少?怎么算出来的? 3、100mL 的酒精与100mL 的水混合后,体积是200mL 吗? 【练习1】对1mol·L -1的Na 2SO 4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溶液中含有1mol Na 2SO 4 B. 1L 溶液中含有142g Na 2SO 4 C. 1mol Na 2SO 4溶于1L 水中

D. 将322g Na2SO4·10H2O溶于少量水后再稀释成1000mL的溶液. 【例题】:将28.4gNa2SO4溶于水配成250mL溶液,计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并求出溶液中Na+和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 【练习2】①将250gCuSO4?5H2O配成2L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 ②标准状况下22.4LHCl配成0.5L盐酸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 ③配制500mL2mol·L-1的H2SO4溶液,需H2SO4的物质的量为,质量为。 ④100mL0.2mol·L-1Ba(OH)2溶液中,c(Ba2+)= ,c(OH-)= , n(Ba2+)= ,n(OH-)= 。 ★⑤已知某Fe2(SO4)3溶液中c(Fe3+)=0.6 mol·L-1,c(SO42-)= 。 其中Fe3+和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比值为。500mL溶液中Fe3+和SO42-的物质的量的比值为 【练习3】下列溶液中,Na+浓度最大的是(): A. 4L 0.5 mol/L NaCl溶液 B. 1L 0.3mol/L Na2SO4溶液 C. 0.8L 0.4mol/L NaOH溶液 D.2L 0.15mol/L Na3PO4溶液 【投影】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比较 [思考题]对于溶质质量分数为ω,摩尔质量为Mg/mol,密度为ρg/cm3的某溶质的溶液,其物 质的量浓度的表示为:。(注意单位的统一) 【展示】血糖化验单 GLU葡萄糖 4.96 参考值3.9-6.1mmol/L CHOL总胆固醇 4.18 参考值3.1-5.7mmol/L TG甘油三脂1.71 参考值0.4-1.86mmol/L HDLC高密度脂蛋白 1.13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技能; 2.了解生产和研究中经常要用中和滴定和沉淀法等方法定量测定。能力目标 1.通过精确配制溶液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实验能力;2.通过独立或合作完成实验,学生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自主研究、自主总结和提炼,提高学生分析和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结合学生操作练习中出现的现象来分析误差,增强学生感受性。 二、教学过程 知识回顾 展示不同商品的标签,如牛奶、矿泉水、啤酒等,引导学生关注上面浓度的表示方法。浓度的表示方法有多种,在初中我们学过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100% [提问] 1.、某饱和溶液的溶解度为25g,其溶液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 2、某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5 %,其溶解度为___________。 3、欲配制100g7%NaCl溶液,怎么配制呢?

引入新课 九、十月正是流感高发期,严重时医生会要求患者验血。请看验血报告单。报告单上出现的这个单位mol/L在化学实验室我们也能经常看到。它是怎样的一个物理量的单位呢?让学生观察单位,来猜想公式, 单核细胞比率 13.7(3.0-8.0%) 中性粒细胞比率 31.1(40.0-60.0%) 血红蛋白 111(120-160g/l) 白蛋白 51.6(35.0-55.0g/l) ?总胆红素: 正常情况(5.1-17.1)umol/L ?间接胆红素: 正常情况(1.7-13.7)umol/L ?直接胆红素: 正常情况(0-3.4)umol/L (n/v)这个物理量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物质的量浓度”,用字母c来表示。(c =n/v)请类比摩尔质量的概念自己在心里给“物质的量浓度”下个定义。 总结归纳: [板书]物质的量浓度 PPT: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的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符号:C B 单位:mol·L-1 表达式: c B=n B/V,n=C.V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习题简单教师版

溶液的配制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1.下列配制的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A.配制稀盐酸用量筒量取浓盐酸时,俯视刻度线 B.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浓盐酸倒入烧杯后,再用水洗量筒2-3次,洗液倒入烧杯中C.称量11.7gNaCl配制0.2mol/LNaCl溶液时,砝码错放在左盘 D.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答案】B 【解析】 2.实验中需用2.0mol/L的Na2CO3溶液950ml,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的质量分别为 A.950ml;201.4g B.1000ml; 212g C.100ml; 21.2g D.500ml; 100.7g 【答案】B 【解析】 3.现欲用浓度为5 mol/L 的NaOH溶液配制1 mol/L 的NaOH溶液,应取5 mol/L 的NaOH溶液与蒸馏水的体积比约为() A、1:4 B、1:5 C、2:1 D、2:3 【答案】A 【解析】设需要5 mol/L的NaOH溶液与蒸馏水的体积分别是x、y,稀释过程中,溶质不变。则5x=(x+y)×1,解得x︰y=1︰4,答案选A。 4.、配制0.10mol·L-1的含有2.0g溶质氢氧化钠的溶液,可能用到下列仪器①托盘天平②500mL烧杯③50mL烧杯④50mL容量瓶⑤500mL容量瓶⑥胶头滴管⑦玻璃棒⑧漏斗⑨酒精灯⑩移液管。其中必不可少的仪器是…() A、①②④⑥⑦⑩ B、①③⑤⑥⑦ C、①③⑤⑥⑦⑨ D、 ①③⑤⑥⑦⑧⑨ 【答案】B 【解析】计算:2.0g/40g·mol-1÷0.10mol·L-1=0.5L=500mL(容量瓶的规格);烧杯50mL 即可,过大使用不方便。 5.欲配制 1.00m o l.L-1的N a C l溶液1000m L,需要使用的仪器和药品是 A.500m L容量瓶,58.5g N a C l B.500m L容量瓶,117g N a C l C.1000m L容量瓶,58.5g N a C l D.1000m L容量瓶,117g N a C l 【答案】C 【解析】58.5g÷58.5g/mol=1mol,1mol÷(1000÷103L)=1.00 m o l.L-1 6.实验室里需要配制480mL 0.10mol·L-1的硫酸铜溶液,下列实验方案及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容量瓶容积溶质质量实验操作 A480mL硫酸铜:7.68g加入500mL水 B480mL胆矾:12.0g配成500mL溶液 C500mL硫酸铜:8.0g加入500mL水 D500mL胆矾:12.5g配成500mL溶液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教案

实验活动5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学习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2.通过新手操作,达到独立完成实验的能力培养。 过程与方法 1.按配制溶液的步骤配制一瓶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2.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实验中探讨,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动手实验的乐趣。 2.通过自己的努力配制好一瓶溶液使学生产生完成任务的成就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配制溶液的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 配制溶液时的误差分析。 1.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溶质的质量分数 = ------------------------ ×100% 溶质质量 =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溶剂质量 = 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浓溶液用水稀释时 (1)浓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填 >、<、= )。 (2)所用水的质量=___________________ 。 3.托盘天平的使用 (1)调平方法: 先用_____把游码拨到标尺______处,再调节左右的_________,使天平平衡。 (2)使用方法: 称量一定质量药品时,先_____天平,然后用镊子向_____加入一定质量砝码,必要时移动游码;用药匙向_____逐渐加入药品,直到天平平衡。称量完毕,______放回砝码盒,_____拨回零处。

(3)称量干燥的药品时: 两盘各放一张的纸,把药品放在纸上称量。 4.量筒的使用: (1)量液时,量筒必须______,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_______的_______保持水平,再读取液体的体积。 (2)俯视或仰视读数时,读数与实际数值的关系怎样? 教学过程 【实验用品】 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药匙、量筒、胶头滴管。 氯化钠、蒸馏水。 合作探究 探究点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 提出问题 怎样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 讨论交流 阅读教材讨论,了解配制溶液的操作。 探究实验 【实验活动】 1.配制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用氯化钠固体配制)。 (1)计算:计算氯化钠的质量和水的体积。氯化钠的质量为50g×6%=3g,水的质量为50g-3g=47g,利用密度公式将水的质量转化为体积47mL。 (2)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3g氯化钠,放入烧杯中。 (3)量取:用量筒量取47mL的水,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中。 (4)溶解:用玻璃棒搅拌,使氯化钠全部溶解。 2.配制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 (1)计算:配制50g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所需6%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50g×3% =m×6%,m=25g,溶液的体积为25g 1.04g/cm3≈24mL;水的质量为50g-25g=25g,即25mL。 (2)量取:用量筒量取24mL氯化钠溶液和25mL水,倒入烧杯中。 (3)混匀:用玻璃棒搅拌,使溶液混合均匀。

标准溶液配制作业指导书-1

标准溶液的配制作业指导书 1.目的: 规范标准溶液配制活动、保证标准溶液(标准物质)准确、可靠,量值溯源稳定。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技术中心检验测试用标准溶液(标准物质)的制备、标定、验证、有效期限的规定和标识等活动。 3.职责: 3.1配制人员:记录配制、稀释过程和数据;加贴标签; 3.2审核(复核)人员:检查配制过程符合性,计算有效性和结果准确性。 4.工作过程及要求 4.1基本要求 4.1.1方法选择:按照检验、测试、分析标准(方法)规定执行或按照国家标准(如GB/T601、GB/T602等)规定执行。 4.1.2制备标准溶液用水,应符合GB/T6682-92中二级水的规定,特殊项目、微量测定用元素标准溶液配制用水应符合GB/T6682-92中一级水的规定。 4.1.3配制标准溶液所用试剂的纯度应为基准剂试、高纯试剂、光谱纯试剂。 4.1.4所用分析天平的砝码需定期校正,滴定管、容量瓶及移液管使用

已校正的。 4.1.5标定标准溶液所用的基准试剂应为容量分析工作基准试剂。 4.1.6制备标准溶液的浓度系指20℃时的浓度,在标定和使用时,如温度有差异,应按附表1进行补正。 4.1.7“标定”或比“较较”标准溶液浓度时,平行试验不得少于4次,平行测定结果的极差(即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与平均值之比不得大于0.1%,结果取平均值。浓度值取四位有效数字。 4.1.8对规定用“标定”和“比较”两种方法测定浓度时不得略去其中任何一种,且两种方法测得的浓度值之差不得大于0.2%,以标定结果为准。 4.1.9制备的标准溶液浓度与规定浓度相对误差不得大于5%。 4.1.10配制浓度等于或低于0.02mol/L的标准溶液时,应现用现配。 4.1.11碘量法反应时,溶液的温度不能过高,一般在15-20℃之间进行。 4.1.12标准贮备液有效期为两个月。滴定分析用标准溶液在常温(15-25℃)下,保存时间一般不超过2个月。 4.1.13微量测定用工作液应用标准溶液逐级冲稀成所需工作液,每次吸取体积不得小于5ml。 4.1.14微量测定所用标准溶液在常温(15-25℃)下保存期一般为2个月,有效期内出现混浊、沉淀或颜色有变化时,应重新制备。 4.2 配制方法 4.2.1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按照检验、测试、分析标准(方法)规定执行或按GB/T601-2002执行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一、选择题 1.容量瓶上标有( ) ①温度②浓度③容量④压强⑤刻度线⑥酸式或碱式 A.①③⑤B.③⑤⑥ C.①②④D.②④⑥ 【答案】A 2.下列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 ) A.200 mL 2 mol/L MgCl 2 溶液 B.1 000 mL 2.5 mol/L NaCl溶液 C.250 mL 1 mol/L AlCl 3 溶液 D.300 mL 5 mol/L KClO 3 溶液 【解析】c(Cl-)与体积无关,比较c(Cl-)时,一看溶液的浓度,二看溶质的组成。【答案】A 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解析】NaOH固体不应直接在托盘上称量;浓H 2SO 4 的稀释应将浓H 2 SO 4 沿着烧杯内

壁缓缓加入,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 【答案】BC 4.配制100 mL 1.0 mol·L-1的Na 2CO 3 溶液,下列情况会导致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 A.容量瓶使用前用1.0 mol·L-1的Na 2CO 3 溶液润洗 B.配制过程中,未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C.仰视确定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D.用敞开容器称量Na 2CO 3 且时间过长 【解析】A项,润洗过程中增加了Na 2CO 3 的量,使浓度偏高;B项,配制过程中,未 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溶质损失,结果偏低;C项仰视确定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结果是加水多,溶液的体积大于100 mL,浓度偏低;D项用敞开容器称量Na 2CO 3 且时间过 长,吸收空气中的CO 2 ,结果偏低。 【答案】A 5.取100 mL 0.3 mol·L-1和300 mL 0.25 mol·L-1的硫酸注入500 mL的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线,则该混合液中H+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0.21 mol·L-1B.0.26 mol·L-1 C.0.42 mol·L-1D.0.56 mol·L-1 【解析】n(H+)=0.1 L×0.3mol·L-1×2+0.3 L×0.25mol·L-1×2=0.21 mol,

1.2.3.1溶液的配制和分析

阅读使人快乐,成长需要时间 课题:§1.2.3溶液的配制和分析 编者: 孟雅丽 学习目标: 1.会复述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2.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技能 3.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自然科学的思想 学习重点: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计算;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 学习难点:误差分析 预习案 使用说明:用严谨认真的态度完成导学案中要求的内容,明确简洁的记录遇到的问题。 (通读教材23-25页,勾画出本课重点概念,以及操作步骤,完成时间为20分钟) 一、 1.物质的量是描述 的物理量 2.摩尔质量是 3.什么是溶液物质的量浓度? 它的表示式 单位是 500ml 水和500ml 浓硫酸体积之和是否为1000ml ? 1L 水中溶解 0.3mol 硝酸钾,为什么不能配得 0.3mol/L 硝酸钾溶液? 4. 容量瓶标有哪些物理量? 容量瓶有哪些规格? 5.通过预习能复述出配置100ml 0.100mol/L 碳酸钠溶液的基本步骤. 二、预习自测 1.下列关于 0.1mol/L 的硝酸钾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1L 该溶液中含硝酸钾 101g 。 B.100ml 该溶液中含硝酸钾 0.01mol C. 从 1L 该溶液中取出 500ml 后,剩余溶液的浓度变为 0.05mol/L D.1L 水中溶解 0.1mol 硝酸钾,即可配得 0.1mol/L 硝酸钾溶液。 2.用已称取的10.6 g Na 2C03配制1 000 mL 标准溶液的正确顺序是 。 组长评价: 教师评价:

A.用适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次,洗涤液转移至容量瓶中 B.向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之溶解并冷却至室温,转移至容量瓶中 C.选择1 000 mL容量瓶,并检验是否漏水 D.用胶头滴管向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线 E.振荡容量瓶中溶液,使之混合均匀 F.向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线2~3 cm处G.把容量瓶塞好,反复摇匀 探究案 探究一 探究实验室配制100ml 0.1mol/L H2SO4溶液溶液的基本步骤 探究二、探究用容量瓶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一定体积的溶液的误差分析 问题1:托盘天平的误差分析 ①天平的砝码沾有其他物质或已生锈 ②药品、砝码左右位置颠倒 ③称量易潮解的物质(如NaOH)时间过长 怎样称量NaOH固体(或易潮解的固体) 提示:因NaOH固体易潮解,且有腐蚀性,必须用带盖的称量瓶或小烧杯快速称量,称量过程中时间越长,吸水越多,误差越大,若直接在纸上称NaOH,则有损失且易腐蚀托盘。 问题2:烧杯和玻璃棒的误差分析 ①搅拌时部分液体溅出 ②溶解前烧杯内有水 问题3:定容的误差分析 ①向容量瓶转移溶液时有少量液体流出 ②未冷却到室温就注入容量瓶定容 ③定容时,仰视读刻度数

九年级化学溶液的配制步骤实验报告

溶液的配制 ?知识梳理: 1 、固体+ 水 ①实验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②实验器材:托盘天平+ 药匙(或镊子);合适的量筒+ 胶头滴管;烧杯+ 玻璃棒 ③注意事项:计算、称量和量取都要准确,溶解时固体要溶解完全 2 、液体+ 水 ①实验步骤:计算—量取—溶解 ②实验器材:合适的量筒+ 胶头滴管;烧杯+ 玻璃棒 ③注意事项:计算、量取都要准确,同时需要两种不同规格的量筒 ?配制溶液的步骤: (1)用溶质和水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①实验用品:托盘天平、烧杯、量筒、胶头滴管、玻璃棒、药匙等。 ②实验步骤: 计算→称量药品→量取水→搅拌溶解

a.计算所需溶质和水的质量; b.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溶质,倒入烧杯中; c.把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g/cm3,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水,倒入盛有溶质的烧杯里,用玻璃棒搅拌,使溶质溶解; d.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盖好瓶塞并贴上标签(标签中应包括药品的名称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放到试剂柜中。 ③导致溶液质量分数变化的因素 a.称量时物质和砝码的位置放错,如止确称量5.8gNaCl,应在右盘放置5g砝码,再用0.8g游码,若放错位置,将砝码放在天平的左盘,则实际称量NaCl的质量为5g-0.8g=4.2g,这样会导致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b.量筒量取水的体积时读取示数错误,读取示数时仰视读数所量取水的实际体积大于理论值,将会使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变小;读取示数时俯视读数所量取水的实际体积小于理论值,将会使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c.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时洒落到外面或未倒净,将导致溶液溶质质最分数偏大; d.所用固体不纯,将会导致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e.计算错误可能会导致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或偏小。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练习题及答案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练习 题及答案 Corporation standardization office #QS8QHH-HHGX8Q8-GNHHJ8

第2单元课时3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 补充习题 一、选择题 1.在容量瓶上不作标记的是()A.刻度线 B.容量规格 C.温度 D.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2. lmol·L-1硫酸溶液的含义是()A.1L水中含有1 mol硫酸 B.1L溶液中含1 molH+ C.将98g硫酸溶于1L水所配成的溶液 D.指1L硫酸溶液中含有98g H 2SO 4 3.8g无水硫酸铜配成0.1 mol·L-1的水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于500mL水中 B.溶于1L水中 C.溶解后溶液的总体积为500mL D.溶解后溶液的总体积为1L 4.下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0.5 mol·L-1的是() A.40gNaOH溶于1L水中 B.58.5gNaCl溶于水制成1L溶液 C.28gKOH溶于水制成1L溶液 D.1L2%的NaOH溶液 5.配制500mL0.2mol·L-1Na 2SO 4 溶液,需要硫酸钠的质量是 () A.9.8g B.14.2g C.16g D.32.2g 6.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关于0.2 mol·L-1的Ba(NO3)2溶液不正确的说法是() A.2 L溶液中有阴、阳离子总数为0.8N A B.500mL溶液中NO 3 -离子浓度为0.4 mol·L-1

C.500mL溶液中Ba2+离子浓度为0.2 mol·L-1 D.500mL溶液中NO 3-离子总数为0.2N A 7.实验中需2 mol·L-1的Na 2CO 3 溶液950mL,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 格和称取Na 2CO 3 的质量分别是() A.1000mL,212g B.950mL,543.4g C.任意规格,572g D.500mL,286g 8.下列溶液中Cl-浓度与50 mL 1 mol·L-1 AlCl 3 溶液中Cl-浓度相等的是() A.150 mL 1 mol·L-1的NaCl溶液 B.75 mL 2 mol·L-1 NH 4 Cl溶液 C.25 mL 2 mol·L-1的KCl溶液 D.75 mL 1 mol·L-1的FeCl 3 溶液9.用已准确称量过的氯化钠固体配制1.00 mol·L-1的NaCl溶液0.5L,需要用的仪器是①坩埚②分液漏斗③容量瓶④烧杯⑤胶头滴管⑥烧瓶⑦玻璃棒⑧托盘天平⑨药匙() A.③④⑤⑦⑨ B.①②⑤⑥⑧ C.③④⑤⑦ D.③④⑤⑥ 10.现有一瓶500mL的矿泉水,其水质成分表中标示其“Ca2+”含量为4 mg·L-1,则其物质的量浓度为()A.1×10-4mol·L-1 B.2×10-4mol·L-1 C.0.5×10-4mol·L-1 D.1×10-3mol·L-1 11.分别用0.20mol·L-1的AgNO 3 溶液10mL与相同体积的下列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 A.KCl B.MgCl 2 C.BaCl 2 D.AlCl 3 二、填空题 12.在400 mL2 mol·L-1H 2SO 4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此溶液中H+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SO 4 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3.用CuSO 4·5H 2 O配制500mL0.2 mol·L-1CuSO 4 溶液,在下列空格中填写 所用仪器的名称及操作方法: (1)需要的主要仪器名称是:; (2)经计算需要CuSO 4·5H 2 O:克;

九年级化学复习专题溶液的配制

四、溶液的配制 1.用固体和水配制溶液: 例:用氯化钠和水配制50g5%的氯化钠溶液。 (1)实验步骤: ①计算:按配制需要求出所需溶质和溶剂的量(固体求出质量、液体求出体积)。 需要氯化钠的质量:50g×5%=2.5g 需要水的质量:50g-2.5g=47.5g 需要水的体积:47.5g÷1g·cm-3=47.5mL ②称量:称量是指用天平称出固体的质量,用量筒量取液体的体积。 用天平称出2.5g氯化钠,用50mL量筒量取47.5mL水。 ③溶解:将溶质和溶剂在烧杯中混合,搅拌至充分溶解即可。 将2.5g氯化钠和47.5mL水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至溶解。 ④装瓶保存:在试剂瓶的标签上写明药品的名称和溶质的质量分数。 (2)实验仪器:托盘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药匙、胶头滴管。 2.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 例:用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7%,密度为1.18g·cm-3的浓盐酸,配制5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的稀盐酸。 (1)实验步骤: ①计算:按配制需要求出所需浓盐酸的质量、体积以及所需水的质量、体积。 设需要浓盐酸的质量为x 37%x=50g×5% 则x=6.76g ∴需要水的质量为50g-6.75g=43.25g 浓盐酸的体积为6.76g÷1.18g·cm-3≈5.7mL 水的体积为43.25g÷1g·cm-3=43.25mL≈43.3mL ②量取:用合适的量筒量取两种液体的体积。 用10mL的量筒量取5.7mL37%的浓盐酸,用50mL的量筒量取43.3mL水。 ③配制:将两种液体混合均匀,即得要求的溶液。 将量取的浓盐酸和水分别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均匀。 ④装瓶保存:在试剂瓶的标签上写明药品的名称和溶质的质量分数。

高中化学-溶液的配制及分析练习

高中化学-溶液的配制及分析练习 一、选择题 1.在容量瓶上没有标记的是( ) A .刻度线 B .温度 C .物质的量浓度 D .溶液体积 解析:容量瓶上标有温度、容积和刻度线,没有标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答案:C 2.下列溶液中的氯离子浓度与50 mL 1 mol/L 的AlCl 3溶液中氯离子浓度相等的是( ) A .150 mL 1 mol/L 的NaCl 溶液 B .75 mL 2 mol/L 的NH 4Cl 溶液 C .150 mL 3 mol/L 的KCl 溶液 D .75 mL 2 mol/L 的CaCl 2溶液 解析:50 mL 1 mol/L AlCl 3溶液中c (Cl -)=3 mol/L ,四个选项中c (Cl -)分别为1 mol/L ,2 mol/L ,3 mol/L 和4 mol/L ,故只有C 项符合题意。 答案:C 3.V L Fe 2(SO 4)3溶液中含Fe 3+ m g ,则溶液中SO 2- 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56m V mol/L B.3m 56V mol/L C. m 56V mol/L D. 3m 112V mol/L 解析:因c (Fe 3+)= m 56V mol/L ,根据电荷守恒:3c (Fe 3+)=2c (SO 2-4),故c (SO 2- 4)= m 56V mol/L×32=3m 112V mol/L 。 答案:D 4.用固体样品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需经过称量、溶解、转移溶液、定容等操作。 下列图示对应的操作规范的是( )

解析:结合实验操作步骤、具体要求及题给装置进行分析、解决问题。称量固体样品时,应将固体样品放入托盘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入右盘,A错。转移溶液时,为防止液体洒落,应用玻璃棒引流,C错。定容时,胶头滴管不能插入容量瓶中,D错。 答案:B 5.为了配制100 mL 1 mol/L NaOH溶液,其中有下列几个操作: ①NaOH用纸盛载进行称量;②选刚用蒸馏水洗净的100 mL容量瓶进行配制;③NaOH在烧 杯里完全溶解后,立即把溶液转移到容量瓶;④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2~3次,洗涤液都移入容量瓶;⑤使蒸馏水沿着玻璃棒注入容量瓶,直到溶液的凹液面恰好跟刻度线相切。 其操作错误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③④⑤ 解析:①中,NaOH能潮解而粘附在纸上导致所取质量偏小,且NaOH易腐蚀托盘,应用烧杯盛载进行称量;③中,NaOH溶解放热,必须冷却至室温后,才可转移到容量瓶;⑤中,向容量瓶中注蒸馏水至离刻度线1~2 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 答案:B 6.配制一定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下列操作会使配得的溶液浓度偏小的是( ) A.容量瓶中原有少量蒸馏水 B.定容时观察液面仰视 C.转移溶液时,没有等溶液冷却至室温 D.胶头滴管加水定容时,有少量水滴到容量瓶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