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池片分档标准[1]

电池片分档标准[1]

电池片分档标准[1]
电池片分档标准[1]

1.目的

为规范成品太阳电池片的外观判检工作,保证检验项目完整、检验作业方法和检验数据准确;统一生产、质量、销售认识以满足顾客所需,特制定本本电池片检验标准。

2.适用范围

本标准内部适用,检验范围为本公司生产的单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片。

3. 工作职责

质量管理部负责外观判检项目的具体实施,对所有成品太阳电池片进行目测全检;所有检验人员严格按照本文件规定进行操作。

4. a判检工具

PVC 手套、日光灯、塞尺、外观判检模具、直尺、塑料垫片、插片盒、高密度泡沫盒、黑色油笔、口罩。

b判检作业条件

1、照度800lx 日光灯下;

2、洁净水平的判检操作台面上;

3、每片电池片自然水平放置于判检操作台面,不得人为挤压;

4、佩戴PVC 手套、轻拿轻放,保持3 秒/片检片速度;

5、统一由一个检验员先进行背面判检再由另外的检验员进行正面判检,避免判检翻片过程中的电池片损伤。

6、判检人员保持直立坐姿,从正上方(视线与判检水平桌面呈80°~90°)对电池片进行观测,前胸距离电池片中心点水平距离约16cm,人眼距离电池片中心点视线距离约28cm 5. 检验标准

(一)包括各等级的分类、检验项目及说明、各等级产品的接收条件等,列于下表:

检验项目及说明

A类B类C类

A级A1级B1级B2级C级1.效率光电转换效率(Eff.)

2.正面

次栅断

开无

断栅宽度L≤1

mm,

数量≤3条

断栅宽度L>1

mm,

数量≤3条

超过B1标准

3.正面

栅线结

无无

数量≤2处,

且长、宽分别小

于2 mm和0.3

mm

超过B1标准L

4.正面是否漏

浆由网版原因引起的漏

无无

漏浆面积≤

1mm2,数量≤2

超过B1标准

5.正面

主栅缺

损无无

缺损面积≤

4mm2

超过B1标准

6.正面印刷图案偏

离因为硅片与网版未完

全对准而引起的图案

偏离无

印刷边界到硅

片边沿的距离

差别≤0.5 mm

印刷边界到硅

片边沿的距离

差别0.5 mm<d

<2mm

印刷边界到

硅片边沿的

距离差别0.5

mm<d<

2mm

超过B类标

准为等外

7.正面

色差PECVD沉积氮化硅减

反射膜的色彩及均匀

单片蓝色,

色彩均匀,

且同一包

电池片的

色彩一致

单片色差肉眼

观察不明显,

且同一包电池

片的色彩一致

肉眼可见色差,

透过毛玻璃观

察不明显;且同

一包电池片的

色彩一致

超过B1标

准;同一包色

彩一致

8.正面色斑. 因制绒或脏污引起的

色彩不均匀

轻微色斑面积

总计≤1.5cm2,

无点状色斑

色斑面积总计

≤4cm2

严重色斑

9.黄金

斑PECVD时电池片正面被颗

粒掩盖引起

色斑面积≤

1mm2,数量≤3

色斑面积≤

1mm2,数量>3

超过B1标准

10.正面玷污因各种原因引起的玷

无无

沾污面积≤

1mm2,数量>3

超过B1标准

11.正面划伤电池工艺过程中因各

种原因造成的正面划

伤、绒面破坏

轻微划伤,长

度<5cm

超过A1标准

12.正面水痕去除磷硅玻璃层后,经

清洗、烘干(或甩干)

后留下的水痕

无无

水痕颜色较浅,

长度≥5cm;水

痕颜色较明显,

长度<5cm

超过B1标准

13.正面指印操作过程中在电池片

正面留下的指纹

轻微指纹,色

差较浅

引起色差

引起较重色

d

14.正面白边因刻蚀过度引起的镀膜

后边缘发白

色差较浅,h≤

1mm

1mm≤h≤2mm h>2mm

15.背面印刷图案偏

离因为硅片未完全对准

网版而引起的图案偏

背电极与背电

场接触距离差

别△≤0.5

mm,背电场四

边印刷边界到

硅片边沿距离

差别△1≤

0.5mm,圆角印

刷边界到硅片

边沿距离差别

△≤1.0mm

背电极与背电

场接触距离差

别△≤0.5 mm,

背电场四边印

刷外围到硅片

边沿距离差别

△1≤0.5mm,圆

角印刷边界到

硅片边沿距离

差别△≤1.0mm

超过B1标准

16.背

面主栅

缺损无缺损面积d≤

2mm2

缺损面积2mm2

≤d≤4mm2

超过B1标准

17.背铝缺

损因印刷或烧结炉传送

带结构等因素导致背

铝缺损.

单个缺损面积

≤1mm2数量

≤4个

单个缺损面积

≤4mm2数量≤

4个

超过B1标准

18.背面铝珠无无

有微小铝刺但

已经刮平

铝珠高度h≤

0.2 mm

h>0.2 mm

19.

背面鼓包

鼓包高度

h≤0.2

mm,并且

总面积S

≤20mm2

鼓包高度h≤

0.2 mm,并且

总面积20<S

≤60 mm2

鼓包高度h≤

0.2 mm,并且总

面积60<S≤

100 mm2

超出B1标准

20.背面脱粉因浆料原因烧结不完

全导致背场或背电极

致密度不够

用手抚摸

手套上基

本无残留

用手抚摸手套

上基本无残留

用手抚摸手套

上有较明显残

留物

用手抚摸手

套上有较明

显残留物,且

相接触一片

正面有掉落

d

h

h

21.崩

正面崩边L1≤1 mm ,

且数目≤2个 背面崩边忽略不计

正面崩边L1≤1 mm , 且数目≤2个 背面崩边忽略不计 L1≤1 mm ,

数量≤3个≤5个,或者L1>1 mm 数量≤3个 背面崩边忽

略不计

超过B 类标准

22.V

型缺口

L2≤ 5.0 mm , 且无隐裂 23.弧形缺口

无 无 无 无

D ≤2.0 mm L3≤ 5.0 mm

数量≤1个, 且无隐裂 24.缺角

因各种原因导致的缺

无 无 无 无

缺角尺寸 ≤15 mm×2mm , 且无隐裂 25.弯曲

≤1.8mm ≤1.8mm ≤1.8mm >1.8mm

26.隐

因各种原因导致的隐形裂纹 无 无 无 无 无

(二)等外品的说明

所有成品电池片,如果发现有隐裂,则一律归为等外品。

3.附录

附录1:电池片外观大缺陷示意图 L1

V 型缺口

V 型缺口

裂纹

V 型缺口 + 隐裂 缺角

H

L1

L2

L3

D

风险等级划分

附件五半定量评估风险分级 利用SEP法进行的风险评估,可以按照风险值高低将风险分为表1所示的3个级别。 表1发电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 序号风险等级风险值(R)控制要求 1 高风险200≤R 考虑停止、停用,立即采取处置措施 3 中风险20≤R<200 需要采取措施进行纠正 4 低风险R<20 需要进行关注 SEP 分值如下: 序号后果分值 1 安全 可能造成死亡≥3人;或重伤≥10人; 可能造成设备或财产损失≥1000万元。 100 健康 可能造成3~9例无法复原的严重职业病; 可能造成9例以上很难治愈的职业病。 环保产生的环保事件后果严重,潜在影响构成环保事故及以上等级 2 安全 可能造成1~2人死亡;或重伤3~9人。 可能造成设备或财产损失在100万元到1000万元之间。 50 健康 可能造成1~2例无法复原的严重职业病; 可能造成3~9例以上很难治愈的职业病。 环保 产生的环保事件对周围居民造成恶劣的影响,企业受到居民投诉,被迫停产进行限期治理(对人的影响) 3 安全 可能造成重伤1~2人; 可能造成设备或财产损失在10万元到100万元之间。 25 健康 可能造成1~2例难治愈或造成3~9例可治愈的职业病; 可能造成9例以上与职业有关的疾病。 环保主要环保设施发生故障致使机组停运、紧急抢修恢复后方可继续生产 4 安全 可能造成轻伤3人以上; 可能造成设备或财产损失在1万元到10万元之间。 15 健康 可能造成1~2例可治愈的职业病; 可能造成3~9例与职业有关的疾病。 环保 产生的污染物超过国家、地方标准或消耗的资源高于同行业最低水平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专项改造才可达标 5 安全 可能造成轻伤1~2人; 可能造成设备或财产损失在1000元到1万元之间。 5 健康 可能造成1~2例与职业有关的疾病; 可能造成3~9例有影响健康的事件。

危险性较大工程范围及危险等级划分表

危险性较大工程范围及危 险等级划分表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附件1 危险性较大 工程范围及危险等级划分表 危险性较大工程范围及危险等级划分表第1页共3页 序号分部、分项工程及规模 危险等 级 1 不良地质条 件下有潜在 危险性的土 方、石方开 挖 不良地质条件下有潜在危险性的土方、石方开挖 B 基坑开挖 深度超过3m(含3m)基坑(槽)土方开挖 B 深度不超过3m,但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复杂的 基坑(槽)土方开挖 B 深度超过5m(含5m)基坑(槽)土方开挖 A 深度未超过5m,但地质条件、周围环境和地下 管线复杂,或影响毗邻建筑(构筑)物安全的 基坑(槽)的土方开挖 A 2 滑坡和高边 坡处理 高边坡处理 高度6m以上(含6m) B 岩质边坡高度超过30m、土质边坡超过15m A 滑坡体处理 A 3 桩基础、挡 墙基础、深 水基础及围 堰工程 桩基础、沉井基础 工程 陆上或内河 B 外海 A 人工挖孔桩 A 挡墙基础、深水基 础及围堰工程 内河水深5m以上 B 外海 A 4 桥梁工程中 的梁、拱、 柱等构件施 工等 梁、拱、板等构件 (含钢结构)安装 跨径36m内 B 跨径36m及以上 A 跨径20m内拱桥(拱圈)施工及支架拆除 B 跨径20m及以上拱桥(拱圈)施工及支架拆除 A 墩、柱、塔施工 高度超过5m(含5m) B 高度超过15m(含15m) A 桥梁悬浇、悬拼施工(含挂篮) B 桥梁转体、顶推施工 A 预应力结构张拉、压浆施工 B 斜拉桥、悬索桥的塔、索施工 A 跨线桥梁的施工 跨二级及以下公路 B 跨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或铁路 A 5 隧道工程中 的不良地质 隧道、高瓦 溶洞、暗河、瓦斯、岩爆、涌水突泥、断层等不良地质隧 道,浅埋段、偏压严重段隧道掘进施工 A 隧道出渣、运输 B

电池片的分选

光伏组件实验报告题目:太阳能电池片的分选 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班级:光伏 姓名:阚志超 指导教师:薛春荣副教授 完成日期: 2013 年 12 月 9 日

太阳能电池片的分选 实验目的 1.了解太阳能电池片的分选原理和分选目的。 2.初步掌握太阳能电池片分选机的操作方法。 实验器材 太阳能电池片分选机 实验原理 太阳能电池分选机专门用于太阳能单晶硅和多晶硅电池片的分选筛选。通过模拟太阳光谱光源,对电池片的相关电参数进行测量,根据测量结果将电池片进行分类。独有的校正装置,输入补偿参数,进行自动/手动温度补偿和光强度补偿,具备自动测温与温度修正功能。主要用于单晶硅和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电性能参数的分选和结果记录。 该设备由四个部件组成:1.太阳模拟器:模拟正午太阳光,照射待测电池片,通过测试电路获取待测电池片的性能指标。2.电子负载:连接待测电池片、标准电池和温度探头,获取待测电池片的电压、电流;通过标准电池获取光强。3.信号:通过温度探头获取测试环境温度,并将这四组数据提供给采集卡做分析、处理。4.控制电路:提供人机界面,和控制接口,提供操作界面和参数设定。测试分选的原理图如图1-1所示。 图1-1测试分选原理图 氙灯(模拟太阳光) 电池 Pulsed solar load 稳压电源

实验内容 在辐照度1000W/m2,温度25℃,AM1.5的测试环境下测试电池的性能主要参数,主要包括: 1.开路电压:在某特定的温度和辐射度下,光伏发电器在无负载(即开路)状态下的端电压,与光强、温度有关。 2.短路电流:在某特定温度和辐射度条件下,光伏发电器在短路状态下的输出电流,与电池面积、光强、温度有关。 3.最大功率点:在太阳电池的伏安特性曲线上对应最大功率的点,又称最佳工作点。 4.最佳工作电压:太阳电池伏安特性曲线上最大功率点所对应的电压,通常用Vm表示。 5.最佳工作电流:太阳电池伏安特性曲线上最大功率点所对应的电流,通常用Im表示。 6.转换效率:受光照太阳电池的最大功率与入射到该太阳电池上的全部辐射功率的百分比。η= Vm Im / At Pin其中Vm和Im分别为最大输出功率点的电压和电流,At为太阳电池的总面积,Pin为单位面积太阳入射光的功率。 7.填充因子:太阳电池的最大功率与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乘积之比,通常用FF表示: FF = Im*Vm/ Isc*Voc ,Isc*Voc是太阳电池的极限输出功率,Im*Vm 是太阳电池的最大输出功率,填充因子是表征太阳电池性能优劣的一个重要参数。 注意事项 1.严禁裸手接触电池片; 2.作业时,电池片要轻取轻放; 3.开机测试前应对标准片进行校准,测试不同规格电池片时要用不同规格的标准片进行校准; 4.定时检查设备是否完好; 5.测试时眼睛避免直视光源,以防伤害眼睛; 6.在电池片拆包前先要检查外包装有无破损现象,如有则拍照记录并上报,若无破损可拆包检查电池片; 7.每开一包要尽快用完,防止氧化。若无法用完,则要进行密封保存。9.电池片要放置在测量中心,所有探针汇流排要和电池片上印刷汇流排成线形对齐。

电池片分选测试工段SOP

分选测试员工操作守则 1.目的 为确保电池产品符合技术要求和组件使用要求,规定电池片外观检验过程的作业内容和判定方法。 2.范围 本检验规范适用于晶体硅太阳电池产品的最终检验。 3.职责 3.1 负责编制电池片检验技术要求。 3.2 负责下发受控电池片技术要求文件至相关部门。 3.3 负责根据技术要求编制电池片外观检验标准。 3.4 负责外观判检项目的具体实施,对所有未分选的成品电池片进行目测全检,所有检验人员严格 按照《电池片外观检验标准》的规定进行质量检验;所有检验人员严格按照本文件规定进行操作。 3.5 负责对分选过的成品在包装前进行目测全检,并做好全检记录。 3.6 负责对包装成箱的成品进行抽检,并做好抽检记录,发现装箱错误及时通报并进行相应处理。 3.7 组长对相应带领的班次所流出的成品质量负责,并敲盖自己配备的QC印章。 4.工具及要求 4.1工具 手套、直尺、垫片、承载盒。 4.2工作要求 1、照度在1000lx±50lx 氙灯下。 2、温度在25℃±2℃下。 3、工作环境中不得出现聊岗、睡岗现象,不得大声喧哗,一旦发现,严肃处理。 4、外出时间不得超过15分钟,外出前向组长获取同意,并安排好自己工作的接班,与组长交代后获得同意方可外出。 5、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及时清理工作台面、烧结炉出口及地面的垃圾,时刻保持台面、烧结炉出口及地面的卫生及整洁。 6、佩戴手套、轻拿轻放;避免判检翻片过程中的电池片损伤。 7、质检人员保持直立坐姿,从正上方(视线与判检水平桌面呈80°~90°)对电池片进行检测,前胸距离电池片中心点水平距离约20cm,人眼距离电池片中心点视线距离约30-50cm。 8、记录产线不良品时根据不良品产生的原因进行区分登记。目的是若发现碎片异常则根据原因进行不同的处理:1)、出烧结口已损坏,告知印刷情况,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处理分析;2)、机械吸手吸坏,立即通知设备人员进行调试。

电池片外观检验标准剖析

1.0 适用范围 1.1 这份标准适用于本公司电池片部门生产的所有太阳能电池片。 1.2 适用于单晶/多晶电池片的生产,标准生产次序包括: 镀SiN 减反射镀膜以及丝网印刷。 1.3 外观检测分为三个等级,Q1,Q2,Q3。Q1是最高品质等级,Q2稍低于Q1,Q3仅适用于切割电池片后做成小组件,供应给有特殊需要的顾客。 2.0 定义: 2.1 减反射膜ARC: 电池片受光面所涂的一层减少阳光反射的膜。 2.2 表面污染:电池表面沉淀物。 2.3 崩边片:边沿缺失厚度方向没有贯穿整片电池片厚度。 2.4 缺角:边沿缺失厚度方向贯穿整片电池片厚度。 3.0 检验基础: 3.1 条件: 3.1.1 检验员应有正常的视力,无色盲。无需放大镜。 3.1.2 色差在室内正常光线下,目视;其他用直尺(游标卡尺)测量。 3.1.3 检查距离:0.3~0.5米 (一个手臂的距离), 角度:30-90°。 3.1.4 检查时间: 每个部分3~5秒。 3.2 工具:直尺、游标卡尺 3.3 规则图形(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的面积按不良实际面积计算。 类别 Q1级 Q2级 Q3级 外形尺寸 125*125(±0.5)mm, 125*125(±0.5)mm, 无分类 156*156(±0.5)mm, 156*156(±0.5)mm, 主栅线、背电极按供应商 图纸 主栅线、背电极按供应商图纸

Q1级Q2级Q3级 减反射膜色差 深蓝色、中蓝色、淡蓝色发白的兰色或浅蓝发白的蓝色/浅蓝 颜色均匀一致,无明显颜色 过渡的区域, 明显色差的单 个面积≤4mm2 ,总面积≤ 10mm2,边缘细栅线之外的 色差面积≤20mm2 1:单一色差最大区域10mm X 10mm+1个多种色差最大区 域5mm X 5mm 单片电池≤有2种色差区域 2:刻蚀过刻引起的色差。 单一色差最大区域10mm X 10mm+2个多种色差最大区 域5mm X 5mm 小白点数量≤3个,且每个 小白点的区域为0.5mm X0.5mm。小白点之间的间 距为30mm. 小白点数量≤6个,且每个小 白点的区域为0.5mm X0.5mm。小白点之间的间距 为20mm. 同一电池片有许多小白点。 水纹片,水纹痕迹比实际封 样轻微的 明显的水纹片,水纹痕迹总共3个色差区域 深蓝色中蓝色淡蓝色

太阳能电池片颜色分选机

太阳能电池片外观/缺陷/颜色分选机 机器视觉公司创视新科技日前在国内某大型太阳能电池企业安装太阳能颜色分选设备。公司称这是一款基于机器视觉图像识别技术的检测系统,可准确、可靠地对电池片正、反面外观缺陷和颜色进行一次分选。 随着业界对高品质太阳能电池需求的增长,在电池片出厂前对其外观质量和颜色分选变得至关重要,为进行有效、客观可靠的外观缺陷检测与颜色分选,越来越多的太阳能生产商在考虑如何在已有分选设备上配套升级改造,以适应电池片外观缺陷检测与颜色分选同步进行,提高生产效率。 无锡创视新科技公司研发的csxkj-mvc自动化光学识别系统,采用先进的图像识别技术,结合电池片外观缺陷和颜色特点进行了针对性多模块设计组合,系统结合了对电池片正面印刷质量检测与颜色分选的功能,并实现准确、可靠的质量检测和分选。可精确识别电池片外观缺陷和颜色差别,一次流程完成电池片正反面外观缺陷和颜色分选,大大提高了目前传统分选设备的分选检测效率。 该颜色分选机适用于单晶硅和多晶硅电池片。该系统的处理能力超过3000片/小时,分类可靠性超过99.8%。该系统由二个千万级像素工业相机,、LED照明光源、工业控制系统等组成。软件系统由创视新科技独立自主开发,适合国内用户的操作习惯,可进行自动快速工具校准和匹配,并可进行快速干预以及生产工艺调整等控制,同时能统计当前以及最近检测的太阳能电池片外观缺陷和颜色分选信息。 颜色分选系统正面检测图像

颜色分选系统反面检测图像 1. 设备用途 电池片缺陷/颜色分选机主要用于电池片颜色及缺陷(正面及背面)的自动分选,实现电池片的颜色及缺陷(正面及背面)测试分选功能,采用堆叠(离线)的上料方式,对电池片进行颜色及缺陷测试,下料单元根据测试结果将电池片下到对应等级的下料盒中,由人工取片包装,降低人工作业强度,降低人工操作破片率,减少人为对晶片的污染,提高生产率及产能。 2. 适用晶片规格 6" 156&156.5 (±) 160~200μm 3. 设备外观尺寸 4880mm (L)*1420mm (W)*2050mm (H) 4. 设备产能及兼容性 设备产能≥3000片/ 小时(不含人工操作时间) 5. 不合格片处理 破片率:≤0.1% 晶片自身缺陷除外 6. MES系统可选 7. 设备运行参数 Uptime ≥98% 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200小时 平均故障修复时间(MTTR):<1小时 故障停机时间(Downtime):≤1%

电力作业安全风险等级划分标准【最新版】

电力作业安全风险等级划分标准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作业安全风险管理,杜绝电网、人身和设备事故,维护电网安全和企业稳定,结合公司安全生产实际,制定本标准。 第二条各单位、各级专业管理部门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组织、谁负责,谁实施、谁负责”的原则,对作业进行安全风险认定,加强到岗到位安全监督,落实措施,降低作业安全风险。 第三条本标准适用于公司系统内的所有作业现场及公司系统内企业承包省外工程的作业现场。 第二章作业安全风险分级 第四条本标准描述的作业安全风险是指可能由现场作业过程中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的不安全因素等引发的电网、人身、设备事故的可能性。 第五条一级作业安全风险

(一)变电站内作业达到以下条件之一的: 1、220kV及以上变电站电气设备部分改造引起系统方式变化较大的、导致220kV及以上变电站出现单线(单电源)、单变、单母线运行或已在N-1方式下运行的情况。 2、新建220kV及以上变电站投运。 3、邻近带电设备作业的,且多班组(含外单位作业或协同作业的)、多工种参与、使用两台以上大型施工机械的大型电气施工作业。 (二)线路作业达到以下条件之一的: 1、220kV及以上联络线作业,造成区域与区域之间、省与省之间、市与市之间电网运行不满足N-1原则。 2、220kV及以上重要线路更换铁塔、导线(含架空光缆)施工达10基杆塔及以上的,同时跨越铁路、高速公路或66kV及以下带电线路达到5处及以上的或跨越险恶地理环境位置的。 3、邻近带电设备作业,大型施工机械、临时拉线、牵引绳等可能触碰带电设备的,多班组(含外单位作业或协同作业的)参与的大型

移动电源成品检验标准

移动电源检验标准 一、目的: 通过对批次的检验保证获得合格的产品。 二、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移动电源产品的检验 三、内容: 1.抽样方案:依据,IL=II,AQL CR=0、Maj.=、Min.= 2.缺陷定义: CR(Critical):致命缺陷,对产品使用、维修或有关人员会造成危害或不安全的缺陷,抵触安全规格要求的; MAJ(Major):不构成致命缺陷的,但可能造成故障,或对单位产品预定的目的使用性能会有严重的降低的缺陷,或妨碍到某些主要的功能的缺陷; MIN(Minor):不构成致命缺陷或严重缺陷,只对产品的有效使用或使用性能有轻微的影响的。 3.检验项目及标准: 区域定义: A区:正面部分 B区:侧面部分 C区:底面及电池室等其他使用者可见部分 检验环境要求: 相对温度:25℃±10℃ 相对湿度:45%~85% 光照条件:在正常灯光照射下,光源300~500Lux,距物品1米以上 视距:眼睛与物品距离40~50cm 视角:水平垂直±45° 目视时间:物品之每一面注视3~5秒 包装检验:

外观检验

性能检验

四.可靠性试验: 移动电源在环境温度为20℃±5℃条件下,以5H率放电至终止电压时所应提供的电量,用C5表示。单位为安时(AH)或毫安时(MAH) 采用下列制式之一进行充电: 4.2.1在环境温度20℃±5℃条件下,以充电,当移动电源电压达到充电限制电压时,改为恒压充电,直到充电电流小于或等于,最长充电时间不大于8H,停止充电。此充电制式为检测的仲裁充电制式。 4.2.2在环境温度20℃±5℃条件下,以1C5A充电,当移动电源电压达到充电限制电压时,改为恒压充电,直到充电电流小于或等于,最长充电时间不大于3H,停止充电。 荷电保护能力 移动电源按规定充电结束后,在环温度为20℃±5℃条件下将移动电源开路搁置28天,再以电流进行放电至终止电压,其放电时间应不低于256MIN. 持续充电 移动电源按规定充电结束后,然后保持充电限制电压持续充电28天,应不起火,不爆炸。 循环使用寿命 4.5.1移动电源循环使用寿命应在环境温度20℃±5℃条件下进行。 4.5.2以充电,当移动电源电压达到限制电压时,改为恒压充电,直到充电电流小于或等于,停止充电,搁置~1H,然后以放电至终止电压,放电结束后。搁置~1H,再进行下一轮充放电循环,直至三次放电电容小于标称容量的75%,则认为寿命终止,移动电源的循环使用寿命不低于300次。 环境适应性

风险等级划分风险评估表

编制说明 依据国内相关法律、法规、规程、规范、条例、标准和其他相关的事故案例、技术标准,公司内部的管理体系文件、规章制度、作业规程、操 作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等相关信息,从神华集团神朔铁路分公司K174+800~K178+200技术改造工程基本建设项目特点及工程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机理 着手,针对工程基本作业、安全文明施工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危险源辨识。 一、工程概况: 本段技术改造工程线路平面从神朔线三岔站东端K174+800引出,与既有上行线保持5m线间距并行向东,而后用半径为1000m的曲线左转并设中桥一座(16m+20m+16m)上跨209国道,同时通过第一个1000m半径曲线后,线间距由站端的5m逐渐拉大到15m,而后线路保持与既有上行线15m间距东行,于DK176+310处设二道河中桥(3-32m)上跨二道河,过二道河后线路用一半径为2000m的曲线左转,线间距由15m渐变为4m,接入既有下行线DK178+200处,新建下行线长3405.42m,比既有上行线长 5.42m。 本标段总投资约47429006元人民币。 二、风险评估小组: 风险评估小组全体成员根据项目实际情况采取适当方法及时辨识出所存在的各种危险源,分析危险程度,制订相应的控制和应急措施,并建立档 案和管理台帐。 组长:项目经理 副组长:副经理兼安全总监、总工程师、安质部长 成员:工程部长、物资部长、财务部长、计划部长、办公室主任、专职安全员、施工队长和施工作业人员 组长职责:1. 全面负责本项目施工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工作; 2. 依据体系规定的风险评估方法,定期进行风险评估; 3. 组织风险评估小组评估重大风险,确定风险控制措施;

太阳能电池片分选机与组件测试设备的校准和检测标准

所有检测设备完全采用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进行各种校准和检测。采用标准部分摘录如下: GB/T 12637-90--太阳模拟器通用规范 GB/T 6495.1-1996--光伏电流-电压特性的测量(IEC60904-1) GB/T 6495.2-1996--标准太阳电池的要求(IEC60904-2) GB/T 6495.4-1996 --晶体硅光伏器件的I-V实测特性的温度和辐照度修正方法(IEC60891)GB 11012-89 ---太阳电池电性能测试设备检验方法 附:光伏工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太阳能电池 GB2297-89 太阳能光伏能源系统术语; GB2296-2001 太阳能电池型号命名方法; GB12632-90 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总规范; GB6497-1986 地面用太阳能电池标定的一般规定; GB6495-86 地面用太阳能电池电性能测试方法; IEEE 1262-1995 光伏组件的测试认证规范; GB/T 14007-92 陆地用太阳能电池组件总规范; GB/T 14009-92 太阳能电池组件参数测量方法; GB 9535 陆地用太阳能电池组件环境试验方法; GB/T 14008-92 海上用太阳能电池组件总规范; GB11011-89 非晶硅太阳能电池性能测试的一般规定; GB/T6495.1-1996 光伏器件第1部分:光伏电流-电压特性的测量; GB/T6495.2-1996 光伏器件第2部分:标准太阳能电池的要求; GB/T6495.3-1996 光伏器件第3部分:地面用光伏器件的测量原理及标准光谱辐照度数据;GB/T6495.4-1996 晶体硅光伏器件的I-V实测特性的温度和辐照度修正方法 SJ/T11127-1997 光伏(PV)发电系统过电压保护—导则 GB/T9535-1998 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设计鉴定和定型 GB/T18210-2000 晶体硅光伏(PV)方阵I-V特性的现场测量 光伏工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工程风险等级划分标准

XXX地铁建设工程 安全风险等级划分指导标准 一、编制依据 依据XXX下发的《XXX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重点建设环节质量安全管理办法(试行)》(建技[XXX]XXX号)文件的有关规定,参照《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规范》(GB50652-2011)、《XXX轨道交通地下工程质量安全风险控制指导书》的有关标准,同时结合XXX地铁以往的地下工程经验,制定本标准。二、风险分类及分级 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设计风险因素应从地下工程自身风险以及周边环境两方面等考虑,归纳为自身风险和环境风险两类。 根据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风险损失、社会影响等,将风险源的等级由高至低分为Ⅰ、Ⅱ、Ⅲ、Ⅳ级。 三、自身风险 地下工程的自身风险是指由于地下工程自身建设要求或施工活动所导致的风险。自身风险等级主要考虑地质条件、工程埋深、工艺特点、结构特性(如地下结构层数、跨度、断面形式、覆土厚度)等风险因素。其中,明挖法和盖挖法可按地质条件、基坑深度作为分级参考依据;盾构法以隧道相互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连续掘进长度等作为分级参考依据;暗挖结构根据隧道的长度、地质复杂程度、环境条件等作为分级参考依据。 (一)基坑工程安全风险分级:Ⅰ、Ⅱ、Ⅲ、Ⅳ级 Ⅰ级: 明(盖)挖法基坑开挖深度H≥25m; Ⅱ级: 明(盖)挖法的基坑开挖深度20m≤H<25m; Ⅲ级: 明(盖)挖法的基坑开挖深度14m≤H<20m; Ⅳ级 :明(盖)挖法的基坑开挖深度5m≤H<14m。 注:当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复杂时,风险等级可上调一级。 (二)盾构隧道安全风险分级:Ⅰ、Ⅱ、Ⅲ级 1、Ⅰ级 (1)处于非常接近状态(距离≤)的并行或交叠盾构隧道; (2)较长范围(长度≥100m)浅埋(盾构覆土厚度≤)的盾构隧道;

电池片外观检验标准

太阳能电池板检验标准 目的对太阳能电池板进行质量监控,确保电池板外观满足客户的要求。范围适用于太阳能电池板检验 定义 内容: 4.1检验方法及标准 按表1所有项目进行检验。 室内整机目检工位800?1200LUX .必需配帶良好静电防护措施(配帶干净手 套或者静电指套与防静电手环接上静电接地线).大概离眼睛30-40cm的距 离.先保持机台检查面与视线垂直,上下翻转大于45度;左右翻转大于45 度.每个面检查大概5秒,视力要求:检验人员裸视或矫正视力 1.0以上. 4.2检验工具卡尺,菲林片 检验标准 表1多晶电池片外观检验标准 检查项目 总 体外观裂纹、隐 裂、穿孔 在日光灯下用肉眼观测,不允许有可见的此类 缺陷 定义

缺口正面崩边在日光灯下用 肉眼观测,明 显可见的缺损 不允许 在日光灯下用肉 眼观测,明显可见 的破损不允许 缺口不伤 及栅线 背面崩边尺寸偏差弯曲度备注:跟边框平行方向为长, 垂直方向为宽 备注:跟边框平行方向为长, 垂直方向为宽 单个V 1mm宽X 2mm长,个数w 2 个,但是间 距大于30mm 电池片边长的测量值与标 称值的最大允许差值。 单个w 1mm宽X 1 mm长,个数w 2个;深度不超 过电池片厚度的 2/3 ;间 距大于30mm 深度不超过电池 片厚度的2/3,, 单个w 1mm宽X 2mm长 且个数w 1个; 单个w 1mmx 1mm个数w 2, 主栅线端点边缘 没有崩边 单个v 1mm宽X 3mm长,个数w 3 个 <± 0.5mm <± 1mm 超过B级 标准的完 整电池片 超过B级 标准的完 整电池片 超过B级 标准的完 整电池片 156电池的弯 曲度w 2mm (200im)或 w 2.5mm (180im); 125电池的弯 曲度w 1.5mm (200im)或 w 2 mm (180im) 156电池的弯 曲度W 2.5mm (200 am)或w 3mm( 180 jim); 125电池的弯 曲度w 2mm (200 im)或w 2. 5 mm(180a m) 超过B级 标准的完 整电池片

电池组件生产工艺流程规范

电池组件生产工艺 目录 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工艺介绍1 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片分选工艺规范4 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片激光划片工艺规范6 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片单焊工艺规范10 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片串焊工艺规范14 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片串焊工艺规范16 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片叠层工艺规范18 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件层压工艺规范23 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件装框规范27 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件测试工艺规范29 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件安装接线盒工艺规范31 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件清理工艺规范33

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工艺介绍 组件线又叫封装线,封装是太阳能电池生产中的关键步骤,没有良好的封装工艺,多好的电池也生产不出好的组件板。电池的封装不仅可以使电池的寿命得到保证,而且还增强了电池的抗击强度。产品的高质量和高寿命是赢得可客户满意的关键,所以组件板的封装质量非常重要。 1流程图: 电池检测——正面焊接—检验—背面串接—检验—敷设(玻璃清洗、材料切割、玻璃预处理、敷设)——层压——去毛边(去边、清洗)——装边框(涂胶、装角键、冲孔、装框、擦洗余胶)——焊接接线盒——高压测试——组件测试—外观检验—包装入库; 2组件高效和高寿命如何保证: 2.1高转换效率、高质量的电池片 2.2高质量的原材料,例如:高的交联度的EVA、高粘结强 度的封装剂(中性硅酮树脂胶)、高透光率高强度的钢 化玻璃等; 2.3合理的封装工艺; 2.4员工严谨的工作作风; 由于太阳电池属于高科技产品,生产过程中一些细节问题,一些不起眼问题如应该戴手套而不戴、应该均匀的涂刷试剂而潦草完事等都是影响产品质量的大敌,所以除了制定合理的制作工艺外,员工的认真和严谨是非常重要的。

风险分级管控标准

风险分级管控是指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是: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高;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必须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 蓝色风险:可包括5级风险和4级风险。5级风险:稍有危险,需要注意或可忽略的、可接受的。对于该级别的风险,员工应引起注意;公司的基层工段、班组负责控制管理,可根据是否在生产场所或实际需要来确定是否制定控制措施及保存记录。4级风险:轻度危险,可以接受或可容许的。对于该级别的风险,公司的车间、科室应引起关注并负责控制管理,所属工段、班组具体落实;不需要另外的控制措施,应考虑投资效果更佳的解决方案或不增加额外成本的改进措施,需要监视来确保控制措施得以维持现状,保留记录。 黄色风险:3级风险,中度(显着)危险,需要控制整改。对于该级别的风险,公司、部室(车间上级单位)应引起关注并负责控制管理,所属车间、科室具体落实;应制定管理制度、规定进行控制,努力降低风险,应仔细测定并限定预防成本,在规定期限内实施降低风险措施。在严重伤害后果相关的场合,必须进一步进行评价,确定伤害的可能性和是否需要改进的控制措施。 橙色风险:2级风险,高度危险,重大风险,必须制定措施进行控制管理。对于该级别及以上的风险,公司应重点控制管理,由安全主管部门和各职能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具体落实。当风险涉及正在进行中的工作时,应采取应急措施,并根据需求为降低风险制

定目标、指标、管理方案或配给资源、限期治理,直至风险降低后才能开始工作。 红色风险:1级风险,不可容许的,巨大风险,极其危险,必须立即整改,不能继续作业。对于该级别风险,只有当风险已降低时,才能开始或继续工作。如果无限的资源投入也不能降低风险,就必须禁止工作,立即采取隐患治理措施。

电池片检验标准作业指导书

电池片检验标准作业指导书 1.目的 为确保电池产品符合技术要求和组件使用要求,规定电池片外观检验过程的作业内容和判定方法 2.范围 本检验规范适用于晶体硅太阳电池产品的最终检验(不包括电性能检测) 3.职责 3.1 负责编制电池片检验技术要求。 3.2 负责下发受控电池片技术要求文件至相关部门 3.3 负责根据技术要求编制电池片检验标准 3.4 负责外观判检项目的具体实施,对所有成品太阳电池片进行目测全检;所有检验人员严格按照 本文件规定进行操作。 3.5 检验员对自己检验流出的成品质量负责,并敲盖自己配备的QC印章。 3.6 负责对检过的成品进行抽检,并做好抽检记录,统计检验员个人成绩,个人成绩将在个人绩效 考核中体现。 4.检验工具及条件 4.1检验工具 手套、塞尺、外观检验模具、直尺、垫片、插片盒、千分尺、游标卡尺。 4.2作业条件 1、照度800lx 日光灯下; 2、洁净水平的检验操作台面上; 3、佩戴手套、轻拿轻放,控制检片速度; 4、先进行背面判检再进行正面判检,避免判检翻片过程中的电池片损伤。 5、判检人员保持直立坐姿,从正上方(视线与判检水平桌面呈80°~90°)对电池片进行检 测,前胸距离电池片中心点水平距离约20cm,人眼距离电池片中心点视线距离约30-50cm。 5.检验标准 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片外观分为A级、A1级、B级、缺陷片四类,各级别判定标准如下:

注:太阳能电池片全部满足A级电池片的要求则该电池片为A级电池片,只要有一项不符合A级电池片要求,则为A1级电池片;同样只要有一项内容不符合A1级电池片,则该电池片为B级电池片。以此类推。

……电池片的分选

光伏组件实验报告题目:太阳能电池片的分选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班级: 111 姓名: 111 指导教师: 111111 完成日期:1 年 11月 111 日

太阳能电池片的分选 实验目的 1.了解太阳能电池片的分选原理和分选目的。 2.初步掌握太阳能电池片分选机的操作方法。 实验器材 太阳能电池片分选机 实验原理 太阳能电池分选机专门用于太阳能单晶硅和多晶硅电池片的分选筛选。通过模拟太阳光谱光源,对电池片的相关电参数进行测量,根据测量结果将电池片进行分类。独有的校正装置,输入补偿参数,进行自动/手动温度补偿和光强度补偿,具备自动测温与温度修正功能。主要用于单晶硅和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电性能参数的分选和结果记录。 该设备由四个部件组成:1.太阳模拟器:模拟正午太阳光,照射待测电池片,通过测试电路获取待测电池片的性能指标。2.电子负载:连接待测电池片、标准电池和温度探头,获取待测电池片的电压、电流;通过标准电池获取光强。3.信号:通过温度探头获取测试环境温度,并将这四组数据提供给采集卡做分析、处理。4.控制电路:提供人机界面,和控制接口,提供操作界面和参数设定。测试分选的原理图如图1-1所示。 氙灯(模拟太阳光) Pulsed solar load 电池 稳压电源

图1-1测试分选原理图 实验内容 在辐照度1000W/m2,温度25℃,AM1.5的测试环境下测试电池的性能主要参数,主要包括: 1.开路电压:在某特定的温度和辐射度下,光伏发电器在无负载(即开路)状态下的端电压,与光强、温度有关。 2.短路电流:在某特定温度和辐射度条件下,光伏发电器在短路状态下的输出电流,与电池面积、光强、温度有关。 3.最大功率点:在太阳电池的伏安特性曲线上对应最大功率的点,又称最佳工作点。 4.最佳工作电压:太阳电池伏安特性曲线上最大功率点所对应的电压,通常用Vm表示。 5.最佳工作电流:太阳电池伏安特性曲线上最大功率点所对应的电流,通常用Im表示。 6.转换效率:受光照太阳电池的最大功率与入射到该太阳电池上的全部辐射功率的百分比。η= Vm Im / At Pin其中Vm和Im分别为最大输出功率点的电压和电流,At为太阳电池的总面积,Pin为单位面积太阳入射光的功率。 7.填充因子:太阳电池的最大功率与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乘积之比,通常用FF表示:FF = Im*Vm/ Isc*V oc ,Isc*V oc是太阳电池的极限输出功率,Im*Vm 是太阳电池的最大输出功率,填充因子是表征太阳电池性能优劣的一个重要参数。 8.等效串联电阻 注意事项 1.严禁裸手接触电池片; 2.作业时,电池片要轻取轻放; 3.开机测试前应对标准片进行校准,测试不同规格电池片时要用不同规格的标准片进行校准; 4.定时检查设备是否完好; 5.测试时眼睛避免直视光源,以防伤害眼睛; 6.在电池片拆包前

安全等级的划分

安全等级的划分及机器安全的常见处理 安全等级划分 根据EN 954-1标准,安全等级应分B,1,2,3,4共5个等级,最高的安全等级为category 4 . 在采用安全防护措施减少风险之前,必须确认机械的危险等级。只有确认了这台机械的危险等级之后,我们才能够得到安全防护措施(如安全光栅或安全控制电路)所要求的安全等级。该机械安全等级必须与危险等级一致。 附件内的图表取自EN954-2,附件B12/96,可以用于机械危险等级的确认。 S_伤害程度: 1= 轻伤(通常为可恢复性伤害) 2=重伤或死亡(通常为不可恢复性伤害) F_面临危险的时间和频率: 1=从无到经常发生 2=从经常发生到持续发生 P_避免危险的可能性: 1=在特定条件下可能 2=几乎不可能 你可以通过图表来判断自己的机械是属于什么危险等级,同时相应的安全等级也就可以确定了。 为了采取合理有效的安全保护措施,以达到CE认证的标准,首先必须对机器设备的危险性进行分析和评估。按照欧洲机器安全标准EN954-1标准,对机器设备进行“危险性评估”后可以得出其危险等级。危险等级可分为B,1,2,3,4共5级,等级B最低,等级4最高。机器设备的危险等级数是根据事故发生时人身受伤程度、事故发生几率和事故的可预防性来划分的,如下图所示: S_伤害的程度:

1= 轻伤 2= 重伤或死亡 F_面临危险的时间和频率: 1= 从无到经常发生 2= 从经常发生到持续发生 P_避免危险的可能性: 1= 在特定条件下可能 2= 几乎不可能 在等级2,3和4种,主要是通过电路结构上的设计来达到对安全功能的要求。在设计电路时,应采用工作极其安全可靠的元器件,可以不考虑这种元器件本身故障发生的可能性。 在实际应用上,等级2很少使用。就目前而言,绝大多数的工业机器都应使用等级3或4的安全保护措施,特别是一些及其危险的工业机器,如切纸机械、冲压机械、注塑机械等,必须使用等级4的安全保护措施。 安全标准分为A类标准(基本标准),B类标准(类别标准),C类标准(产品标准)。 A类标准规定的是所有机器都必须要符合的基本标准。在A类标准之下,是参考A类标准而制定的、对各种类别的机器做出规定的B类标准,B类标准并不是针对某一种具体的机器,而是对整个类别的机器的共性做出了规定。

太阳能电池分选机[教材]

太阳能电池分选机[教材] SCT-B太阳能单体电池分选测试仪 光源采用目前国际流行的脉冲氙灯模拟器光源,用特种材料腔体反射装置实现高 均匀度的模拟太阳光,从而避免了因稳态阳光模拟器带来的温度对测试结果的影 响。 9光谱辐照分布要求(AM1.5), 光谱范围符合IEC60904- , 光强100mW/c? (20-120mW/c?连续可调)

, 光强不均匀度:?3, B级 , 辐照不稳定度?1, A级 , 脉宽:10ms , 进口脉冲氙灯,使用寿命?30万次 , 具有闪光次数计数功能(更换归零重置) , 采用垂直向下打光的光路系统。 , 有效测试面积:200mm*200mm , 有效测试范围:0.1W~5W , 测量电压:0V~0.8V (分辨率1mV) 0V~30V(分辨率1mV) , 测量电流:0mA~2A (分辨率1mA) 0mA~20A(分辨率1mA) , 测量温度:15?,35?(分辨率0.1?) , 测试结果一致性:?1, , 电性能测试误差:?1, , 测试方式:电池测量采用四线连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 测试参数:Isc、Voc、Pmax、Vm、Im、FF、EFF、Temp、Rs、Rsh , 测试时间间隔:3s/片 , 数据采集:14位四通道高速同步采集卡,量程1/16384 , 测试条件校正:自校正装置(包括手动输入补偿装置、自动/手动温度 补偿、光强自动补偿) , 温度测量:自动测量温度,并对测量结果自动进行温度补偿计算 温度修正功能 , 测试结果:测试参数:Isc、Voc、Pmax、Vm、Im、FF、EFF、Temp、Rs、 Rsh 显示测试时间和图形化参数(I-V特性曲线),可测量(显

电池片检测标准

ICS 陕西省地方标准 DB61/T XXXX—2011 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 检验规则 (征求意见稿)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前言 本标准是根据我省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以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为依据,参照GB/T 9535-1998《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设计型式和定型》结合国内外晶体硅光伏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制订的。 本标准由陕西电子信息集团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归口。 本标准由陕西电子信息集团有限公司、陕西电子信息集团西安黄河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电投西安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碧辟普瑞太阳能有限公司、应用材料西安有限公司共同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牛军旗、柳军、李拉平、孙涛、王帅、巨小宝、严泊、吕喜臣、王晓英、张爱亮、朱文献。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I

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检验规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等。 本标准适用于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以下简称组件)的检验验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828.1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 6495.1 光伏器件第1部分:光伏电流-电压特性的测量 GB/T 9535 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设计型式和定型 DB61/T XXXX-2011 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用原材料检验规则 3技术要求 3.1原材料 组件用原材料应符合DB61/T XXXX-2011《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用原材料检验规则》的要求。 3.2外观要求 表1 外观要求 1

光伏组件生产流程及操作规范

电池组件生产工艺 目录

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工艺介绍 组件线又叫封装线,封装是太阳能电池生产中的关键步骤,没有良好的封装工艺,多好的电池也生产不出好的组件板。电池的封装不仅可以使电池的寿命得到保证,而且还增强了电池的抗击强度。产品的高质量和高寿命是赢得可客户满意的关键,所以组件板的封装质量非常重要。 1流程图: 电池检测——正面焊接—检验—背面串接—检验—敷设(玻璃清洗、材料切割、玻璃预处理、敷设)——层压——去毛边(去边、清洗)——装边框(涂胶、装角键、冲孔、装框、擦洗余胶)——焊接接线盒——高压测试——组件测试—外观检验—包装入库; 2组件高效和高寿命如何保证: 2.1高转换效率、高质量的电池片 2.2高质量的原材料,例如:高的交联度的EVA、高粘结强度的封装剂(中性硅酮树脂胶)、 高透光率高强度的钢化玻璃等; 2.3合理的封装工艺; 2.4员工严谨的工作作风; 由于太阳电池属于高科技产品,生产过程中一些细节问题,一些不起眼问题如应该戴手套而不戴、应该均匀的涂刷试剂而潦草完事等都是影响产品质量的大敌,所以除了制定合理的制作工艺外,员工的认真和严谨是非常重要的。 3太阳电池组装工艺简介: 3.1工艺简介: 在这里只简单的介绍一下工艺的作用,给大家一个感性的认识,具体内容后面再详细介绍: 3.1.1电池测试: 由于电池片制作条件的随机性,生产出来的电池性能不尽相同,所以为了有效的将性能一致或相近的电池组合在一起,所以应根据其性能参数进行分类;电池测试即通过测试电池的输出参数(电流和电压)的大小对其进行分类。以提高电池的利用率,做出质量合格的电池组件。 3.1.2正面焊接: 是将汇流带焊接到电池正面(负极)的主栅线上,汇流带为镀锡的铜带,我们使用的焊接机可以将焊带以多点的形式点焊在主栅线上。焊接用的热源为一个红外灯(利用红外线的热效应)。焊带的长度约为电池边长的2倍。多出的焊带在背面焊接时与后面的电池片的背面电极相连。 3.1.3背面串接: 背面焊接是将36片电池串接在一起形成一个组件串,我们目前采用的工艺是手动的,电池的定位主要靠一个膜具板,上面有36个放置电池片的凹槽,槽的大小和电池的大小相对应,槽的位置已经设计好,不同规格的组件使用不同的模板,操作者使用电烙铁和焊锡丝

电池片外观检验标准

太阳能电池板检验标准 目的 对太阳能电池板进行质量监控,确保电池板外观满足客户的要求。 范围 适用于太阳能电池板检验 定义 无 内容: 检验方法及标准 按表1所有项目进行检验。 室内整机目检工位800~1200Lux.必需配帶良好静电防护措施(配帶干净手套或者静电指套与防静电手环接上静电接地线).大概离眼睛30-40cm的距离.先保持机台检查面与视线垂直,上下翻转大于45度;左右翻转大于45度.每个面检查大概5秒,视力要求:检验人员裸视或矫正视力以上. 检验工具 卡尺,菲林片 5 检验标准 表1 多晶电池片外观检验标准

总体外观缺口 在日光灯下用 肉眼观测,明 显可见的缺损 不允许 在日光灯下用 肉眼观测,明 显可见的破损 不允许 缺口不伤 及栅线 正面崩边 备注:跟边框平行方向为 长,垂直方向为宽 单个≤1mm宽 ×1 mm长,个 数≤2个;深 度不超过电池 片厚度的 2/3;间距大于 30mm。 深度不超过电 池片厚度的 2/3,,单个≤ 1mm宽×2mm 长且个数≤1 个; 单个≤1mm× 1mm,个数≤ 2,主栅线端点 边缘没有崩边 超过B级 标准的完 整电池片 背面崩边 备注:跟边框平行方向为 长,垂直方向为宽 单个<1mm宽 ×2mm长,个 数≤2个,但是 间距大于 30mm。 单个<1mm宽 ×3mm长,个数 ≤3个。 超过B级 标准的完 整电池片尺寸偏差 电池片边长的测量值与标称 值的最大允许差值。 ≤±≤±1mm 超过B级 标准的完 整电池片

弯曲度156电池的弯 曲度≤2mm (200μm)或≤ (180μm); 125电池的弯 曲度≤ (200μm)或≤ 2 mm(180μm) 156电池的弯曲 度≤(200μm) 或≤3mm (180μm); 125电池的弯曲 度≤2mm (200μm)或≤ mm(180μm) 超过B级 标准的完 整电池片 花片色差 电池片内和片 间的颜色均匀 一致同为蓝色. 由浅到深分为 4种膜色,检 验以样片为准 存在不明显色 差,面积不超 过总电池面积 的1/6 超过B级 标准的完 整电池片正面划痕 ≤10mm,个 数≤2个 ≤20mm,个数 ≤2个 超过B级 标准的完 整电池片斑点 1.单个白斑面 积≤3mm2,个 数≤1个; 2.黑油斑:不 允许; 3.类油斑:单 个面积≤3 mm2允许1个 1.单个白斑≤ 5mm2且个数≤ 3个 2.黑油斑:不 允许; 3.类油斑:单 个面积≤5 mm2 且个数≤3个 超过B级 标准的完 整电池片水印 单个面积≤ 3mm2,个数≤ 1个 单个白色水印 面积≤5mm2, 个数≤3个 超过B级 标准的完 整电池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