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画轴对称图形
- 格式:ppt
- 大小:1.40 MB
- 文档页数:15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轴对称图形》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轴对称线以及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2.能够通过手工或者计算机展示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性。
3.能够自己画出轴对称图形。
4.能够判断一个图形是否对称。
二、教学重点1.理解轴对称线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学会创造轴对称图形。
三、教学难点1.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及其应用。
2.能够识别和判断图形是否具有轴对称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在教师引导下,回顾学生已经学习过的图形,讨论图形可能存在哪些对称性。
2. 新知讲解A. 什么是轴对称线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不同的事物,比如:墙壁,自行车轮,公共场所的地面等。
介绍轴对称线的定义:轴对称线是指将对称图形分为两部分的那条直线,使得这两部分分别对称。
B. 轴对称线如何识别请学生分别使用手工和计算机绘制一个对称图形(可以选择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
指导学生在图形中画出轴对称线,然后绘制两条线段,相互平行,且分别以轴对称线为中线。
指导学生观察两条线段的长度,发现它们的长度是相等的。
C. 什么是轴对称图形介绍轴对称图形的定义:轴对称图形是指如果它们沿着某一个轴对称线翻折,那么它们就会重合。
引导学生通过手工或计算机绘制几个轴对称图形。
D. 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引导学生发现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图形的左右两部分是完全相似的,正如两面镜子反映的图形一样。
指导学生通过工具判断轴对称图形是否对称。
3. 练习与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完成课本上的一些习题、小组合作及个人练习等,创建一些轴对称图案。
4. 反思和总结让学生反思这次课堂所学习的内容,整理出轴对称线以及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及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
五、教学反思本次课在学生身上有了一定的反响。
通过新积累并分析实际案例,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和理解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通过练习,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有所提高,但是仍需要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多思考多探索,通过各种手段来加深对于轴对称图形的理解,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轴对称图形
教学目标
1、直观认识——在操作中体会对称现象的特征——利用特征(辨别、作图、想象)”的过程。
(引入时情景的丰富性)
2、要挖掘和利用身边丰富有趣的实例,使学生充分感知平移、旋转和对称现象,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
教学重点
结合实例,感知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
教学内容
12~16页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新授
1、对称图形
(1) 折一折,剪一剪
使学生知道什么样的图形是对称图形。
(2)猜一猜,剪一剪
A上面是对称图形的一半,这些图形是什么?
B你能剪出这些图形吗?利用附页1中的图2试一试,并与同伴说一说.
(3)看一看,说一说
下面哪些图形是对称图形?
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图形是对称的?
(4)你知道吗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族人民用自己的勤劳和指挥创造出优秀的民族文化.
2、试一试
(1) 下面哪些图形是对称图形?画“√”。
(2) 试着在钉子板上围出对称图形,并与同伴说一说。
(3) 在方格纸上按照图上给出的对称轴画对称图形。
(4) 剪一个自己喜欢的对称图形,在全班进行展览。
三、练一练
1、找一找哪些字是对称的。
2、在点子图上画出对称图形。
3、摆出对称图形。
4、在方格纸上画出对称图形,这些图形像什么?
5、画出下图的对称图形。
6、你知道吗
7、找一找哪些树叶是对称图形。
(紫丁香叶,榆树叶,银杏树叶,杨树叶,龙爪槐叶,石榴树叶,玉兰树叶,桃树叶)
四、小结
五、课后反思。
青岛版六年制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对称《1.轴对称图形》学历案一、课标要求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要求,本节课旨在使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实例,初步感受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同时,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审美观念。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技能:* 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理解其基本特征。
* 能够识别给定图形是否为轴对称图形。
* 能够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体验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生活中的对称美,培养审美观念。
* 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
三、评价任务1. 通过观察、比较和操作,评价学生对轴对称图形基本特征的理解。
2. 评价学生能否在给定的图形中识别出轴对称图形。
3. 评价学生能否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4. 评价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合作态度和探索精神。
四、重难点重点: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能够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难点:识别非规则图形的轴对称性,理解对称轴的意义。
五、资源与建议教具准备:教学课件、图形卡片、方格纸等。
教学建议:采用实例教学、互动讨论、观察与操作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深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同时,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对称是什么吗?在生活中有没有看到过对称的现象?学生:对称就是两边一样,像是我们课本的封面,两边就是对称的。
教师:非常好!对称就是物体或图形两边看起来一模一样,或者说两半部分完全重合。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特别的图形——轴对称图形。
(二)学习任务一教师: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轴对称图形。
请同学们翻开课本,找到轴对称图形的定义。
学生:(阅读课本)轴对称图形是沿着一条直线折叠后,两边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