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难点和学习方法
- 格式:docx
- 大小:24.78 KB
- 文档页数:8
试析《政府工作报告》中高频词汇的翻译作者:王婷来源:《科技资讯》2015年第04期摘要:政府工作报告作为一种特殊的政论文体,是国际社会了解中国形势和政策主张的最重要、最权威的来源,因此其翻译便具有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该文以汉斯·费米尔的目的论为理论指导,基于2014年新一届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高频词汇的英译进行统计研究,探讨其在翻译时所使用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政府工作报告目的论翻译发展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2(a)-0212-02Abstract:The report on the work of the government is a special style that related to the politics.The translation of the report is quite important due to its function.As China’s development growing,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want to know more about our policy,so the report is a way for foreigners to know more about China.This paper aiming at analyzing the translation of high frequency words under the skopos theory in the report in 2014,take“发展”as an example to illustrate.Key words:Report on the work of the government;Skopos theory;Translation;Development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及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日益扩大,越来越多的人想要了解中国。
政府工作报告英汉翻译探讨作者:许宏宇来源:《智富时代》2016年第07期【摘要】政府工作报告是一个国家对过去的总结和未来的展望,是政府向人民述职的一种特殊而又重要的形式。
本文分析了政府工作报告的特征及其翻译特点,并提出了政府工作报告英语翻译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政府工作报告;翻译;策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世界各国的交流越来越深入,跨文化交流显得尤为重要,翻译作为沟通的桥梁在中外交流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空前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高,国际地位不断攀升,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同世界各国的交往更为密切和频繁,实现了宽领域多层次、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
从而我国逐渐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因此,国际社会了解中国发展及其现状的愿望不断增强。
作为最具权威、最为正式的政府工作报告回顾政府前一年或五年的工作和成绩,并对来年乃至后五年工作做出总体部署,无疑是国际社会了解中国的最准确、最可靠的信息源。
那么,翻译政府工作报告的作用就显得举足轻重。
本文分析了政府工作报告的特征及其翻译特点,并提出了政府工作报告英语翻译的基本策略。
一、政府工作报告的特征及翻译特点(一)用词的中国特色一年一度的《政府工作报告》是中国政府向其人民代表所做的工作总结和工作部署。
总结的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成就,部署的是针对中国国情的大政方针、基本国策,不少新词汇、新词组、新提法都是中国特有的,难以从英文词典中找到现成的对应词。
无论是直译还是解释性翻译都难免中文味道。
“三个代表”译为Three Represents,用动词represent 体现原文“代表”的动态词性,用数量次、复数和大写来满足“三个代表”简称的名词需要,译文与原文在形式上也很对称。
但Three Represents听起来又点怪,仍有中式英语味道,因为用数次修饰动词是违反英文语法的。
与数字结合的词组,诸如“五讲、四美、三热爱”等等,都是中国专有的,在英文里找不到相应的词组。
看外语学习中的常见翻译困难与解决方法外语学习中,翻译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环节。
然而,许多学习者在翻译过程中经常遇到各种困难。
本文将探讨外语学习中的常见翻译困难,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法。
第一,语义的转换难题。
在不同语言之间,词汇的意义和用法常常不尽相同,这给学习者的翻译工作带来了困难。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习者可以利用在线词典、语料库和语境来帮助理解词汇的意义。
此外,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常用短语,通过不断练习来提高对语义转换的敏感度。
第二,语法的转换困难。
不同语言拥有不同的语法结构和句子构成方式,这使得学习者难以准确地将句子从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
为了克服这个问题,学习者应该深入学习目标语言的语法规则,并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写作来提高语法转换的能力。
第三,文化差异导致的难题。
每个语言都有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和表达方式,这导致了在翻译过程中遇到文化差异的困难。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习者应该加强对目标语言文化的了解和学习,学习目标语言的习语、俚语和文化背景,以便更好地进行翻译。
第四,固定搭配和惯用语的翻译困难。
许多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固定搭配和惯用语,这给学习者的翻译工作带来了困难。
为了应对这个问题,学习者应该注意学习和掌握目标语言中常见的固定搭配和惯用语,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实践来提高对它们的理解和运用。
第五,语音和语调的转换困难。
对于口译和口语表达来说,学习者需要在翻译过程中准确地转换语言的语音和语调。
为了克服这个问题,学习者应该多进行听力训练,模仿目标语言的发音和语调,以提高语音和语调的准确性。
总结起来,外语学习中的翻译困难主要包括语义转换、语法转换、文化差异、固定搭配和惯用语、语音和语调等方面。
对于这些困难,学习者可以通过增加词汇量、加强语法学习、了解目标语言文化、学习固定搭配和惯用语、进行听力训练等方式来解决。
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学习者可以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和流利度,更好地应对外语学习中的翻译困难。
外语学习中的常见翻译困难与解决方法的影响在如今日益全球化的社会中,外语学习的重要性愈发显现。
然而,对于许多学习者来说,翻译仍然是一个常见而困难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外语学习中常见的翻译困难,并提供一些解决这些困难的方法,同时分析这些方法对学习者的影响。
一、常见的翻译困难1. 语言的非对等性不同语言之间存在着词汇、语法和语言习惯的差异,这使得翻译变得复杂而困难。
在不同语言的表达方式中,有些事物、概念或成语在其他语言中并无对等的表述,因此学习者很难准确地翻译出原文的含义。
2. 文化差异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相同的词汇在不同的语境下可能会有不同的含义。
学习者通常需要了解文化差异,以充分理解原文的意思并进行准确的翻译。
而对于文化知识的匮乏则是许多学习者在翻译中遇到的难题之一。
3. 语言表达的多样性语言是一个生动多样的系统,同一概念在不同语言中可能有多种表达方式。
学习者需要克服这种多样性,选择最准确、最合适的表达方式来进行翻译。
4. 习惯用语和成语的翻译习惯用语和成语在语言中占据重要地位,但是直接翻译常常会导致意义的丢失。
对于这些固定搭配的翻译,学习者需要进行特别的处理,以确保所翻译的文本表达能够完整传达原文的含义。
二、解决翻译困难的方法1. 提高语言学习的基本功学习者应注重语言学习的基础知识,包括词汇、语法、句型以及常用表达等。
通过系统学习和不断的实践,可以提高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从而更好地进行翻译。
2. 增加对目标语言的接触机会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目标语言,学习者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增加对该语言的接触机会。
例如,阅读新闻、文学作品、观看电影和电视节目,与母语为目标语言的人交流等,这些都可以帮助学习者熟悉目标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文化背景,从而提高翻译的准确性。
3. 深入了解文化差异由于文化对语言的影响,学习者需要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表达方式和习惯用语,以避免在翻译中产生误解或错误的理解。
学习者可以通过学习目标语言国家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习俗等方式,提高对文化差异的认识。
外语学习中的常见翻译困难与解决方法的方式外语学习是我们走向国际化的重要一步,而翻译困难往往是学习者在外语学习过程中面临的一大挑战。
本文将探讨外语学习中常见的翻译困难,并提供解决这些困难的方法。
一、词汇翻译困难1. 同义词词汇困扰在学习外语时,我们常常会遇到一词多义、多词一义和近义词的困扰。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注重上下文语境,理解词语在不同语境下的具体含义,通过阅读及实践应用来提高词汇的使用准确性。
2. 专业术语翻译难题各个领域都有其特定的专业术语,对于非专业学者而言,翻译这些术语常常是一大难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专业词典以及参考相关文献,建立起专业术语的词汇库,并加强对专业背景知识的学习。
二、语法翻译困难1. 语序调整在不同语言之间,语序的差异常常会导致语法翻译困难。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学习目标语言的语法规则,了解其基本语序,并通过大量阅读和写作练习来提高对语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时态和语态转换外语学习中,时态和语态的转换是一个常见的挑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通过大量的语言输入,培养对不同时态和语态的感知能力,并通过练习、模仿和沉浸式学习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文化翻译困难1. 习语和成语翻译习语和成语是语言中常见的文化表达方式,但其翻译常常需要考虑到目标语言的习惯和文化背景。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加强对目标语言文化的了解,注重习语和成语的背景知识学习,并通过举一反三的方法来进行翻译。
2. 礼貌用语和称谓的翻译不同语言和文化中,礼貌用语和称谓的表达方式常常存在差异。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学习目标语言中的相应表达方式,并了解不同社会文化中的礼仪礼貌用语,避免在翻译过程中产生语言和文化冲突。
结语外语学习中的翻译困难是常见的挑战,但我们可以通过注重上下文语境、加强对语法规则的学习、提高对文化差异的认知等方法来解决这些困难。
同时,积极参与阅读、口语交流和写作练习,培养语感和语法运用能力,也是提高翻译水平的有效途径。
汉语翻译难点及其翻译策略研究翻译作为一个多元文化之间交流的桥梁,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时代,翻译的地位也日益受到重视。
而汉语作为一种古老而且复杂的语言,其翻译难度也是非常高的。
本文将从汉语翻译的难点和翻译策略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汉语翻译的难点1.语言结构不同汉语与英语、法语等欧洲语言的语言结构差异很大。
汉语是声调语言,而欧洲语言则不是。
汉语的语法结构与欧洲语言也不同。
汉语有很多词缀,同一个字可以表示不同的意思,因此翻译汉语时需要更多的上下文。
2.词汇和词义的多样性很多汉字有多种含义,这也是翻译中的一大难点。
比如,“口”可以表示人的嘴巴、口子,还可以表示海岸线、江河、山谷的出入口等。
汉语词汇量也非常大,并且不同地区、不同社会群体之间使用的词汇也不尽相同。
3.文化差异汉语与西方语言的文化背景存在很大的差异,汉语的翻译需要注意到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
比如,中国人喜欢在文章和谈话中运用成语和典故,这些典故对外国人来说很难理解。
同时,汉语的表达方式有时候是基于中国文化和思想的,这也需要考虑到文化差异。
二、汉语翻译的策略1.语境翻译法汉语是一种形象化语言,意思的描述和表现比较生动。
在汉语翻译时,需要完整地翻译句子的语言和语境,这是最重要的。
2.增加辅助语言建构在汉语翻译中,辅助语言建构是非常有用的。
当翻译某个句子时,选取正确的术语可能会更容易地传达出原文的含义。
同时,合理使用比喻和类比也可以有助于做到更好的翻译。
3.考虑目标受众对于某些专业性的文章,目标受众很可能是一些行业内的专业人士。
在翻译这些文章时,需要考虑到专业术语的正确性以及目标受众的背景知识。
同时,选择合适的翻译语气也是非常关键的。
比如,商业翻译所使用的语气是非常不同于诗歌翻译的。
4.注意语言的精度和准确性汉语翻译需要保证翻译的准确性和精度。
比如,有些词语可能有多个含义,翻译时需要选择最适当的含义。
在进行汉语-英语翻译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到英语语言结构中的经典误区。
功能翻译理论下的政府工作报告翻译作者:李灵来源:《科教导刊》2015年第25期摘要政府工作报告是政府向外界传达政策,阐述观点的政治性文献;而功能翻译理论将译文的交际目的视为决定整个翻译过程的最主要因素。
本文以功能翻译理论为依据,对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目的和文体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该文体的翻译应遵循目的原则和忠诚原则,并提出了翻译方法,以期实现译文对外宣传的交际目的。
关键词功能翻译理论政府工作报告翻译目的翻译方法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9.069On Translation of Government Report from thePerspective of Functionalism——Taking Report on the Work of the Government 2011 as an ExampleLI Ling(Tianjin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 Tianjin 300204)Abstract Report on the Work of the Government is a political document with which the Chinese government publicizes its policies and ideas. Functionalists believe that communicative purposes of the translation play a decisive role in the whole translating process. Based on Functionalism,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translation purposes and stylistic features of Report on the Work of the Government, puts forward translation principles and methods, and argues that flexible methods should be used to achieve the communicative purposes of the Report on the Work of the Government.Key words functionalism; Report on the Work of the Government; translation purposes; translation methods0 引言政府工作报告是我国政府的一种公文形式,国务院总理所作的年度政府工作报告不但是我国人民了解政府工作和国家动态的重要途径,更是世界了解中国和中国政府的窗口。
外语学习中的常见翻译困难与解决方法外语学习是现代社会中的重要能力之一,而翻译作为外语学习的重要环节,常常会遇到各种困难。
本文将探讨外语学习中常见的翻译困难,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词汇难题在进行外语翻译时,遇到词汇难题是常见的。
词汇的多义性、复杂的同义词、短语和习语等都可能导致翻译失误。
例如,中英文中“领导”一词的翻译就存在困难,既可以翻译成“leader”,也可以翻译成“boss”或者“head”。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通过大量的阅读和积累,提高词汇量和对词汇的理解。
二、语法结构问题语法结构在翻译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不同语言的语法结构存在差异,这往往会导致翻译时的困扰。
例如,英文中的被动语态在中文中往往需要重新进行结构调整。
解决这一困难的方法是通过对两种语言的语法结构进行深入的比较和研究,掌握语法规则,并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提高自己的翻译水平。
三、文化差异不同的语言和文化具有独特的特点和习惯用法,这就需要在翻译过程中对文化背景有一定的了解。
例如,中国文化中的“礼貌”和西方文化中的“尊重”在含义和表达方式上存在差异。
解决文化差异的方法是通过学习目标语言的文化,了解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并在翻译时注意将原文的意思准确传达出来。
四、表达风格问题外语翻译要求准确传达原始语言的意思,同时又要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和风格。
这种矛盾导致了翻译中的困难。
解决这种困难的方法是通过大量阅读目标语言的文学作品和专业文献,培养对目标语言的感觉和理解力,提高自己的翻译技巧。
五、上下文理解问题上下文理解是外语翻译中的重要环节,也是一个常见的困扰。
上下文中的词语和句子往往会影响到对某一句子的准确理解。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在翻译时要仔细阅读原始文本的上下文,了解其中的信息背景,并结合语境进行翻译,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通顺性。
总结起来,外语学习中常见的翻译困难包括词汇难题、语法结构问题、文化差异、表达风格问题和上下文理解问题。
英语翻译的技巧与难点翻译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技巧。
无论是口译还是笔译,都需要翻译者具备一定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
在英语翻译中,有许多技巧和难点需要我们注意和克服。
本文将从语言层面和文化层面分别探讨英语翻译的技巧与难点。
一、语言层面1. 词汇选择词汇选择是翻译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环。
不同语言之间的词汇差异很大,翻译者需要根据上下文和语境准确选择合适的词汇。
有时候,一个词在英语中有多个翻译,翻译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取舍。
2. 语法结构英语和中文的语法结构存在很大差异,翻译时需要根据目标语言的语法规则进行转换。
例如,英语中的被动语态在中文中往往需要转换为主动语态,而中文中的习惯用语在英语中可能需要进行改写。
3. 翻译的流畅性一篇好的翻译应该具备流畅性,读起来像是原文写的一样。
然而,在翻译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拗口和生硬的情况。
翻译者需要通过调整句子结构和词汇选择来保证翻译的流畅性。
二、文化层面1. 文化差异文化差异是英语翻译中最大的难点之一。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背景不同,对同一个事物的理解和表达方式也不同。
翻译者需要具备跨文化交流的能力,了解目标文化的社会习俗、历史背景和价值观念,以便进行准确的翻译。
2. 文化隐喻和成语文化隐喻和成语在英语翻译中常常会带来困扰。
这些表达方式在不同文化中具有不同的含义,翻译者需要根据上下文和语境进行恰当的转换。
有时候,翻译者需要进行文化解释,以便读者能够理解原文的意思。
3. 文化转换在跨文化翻译中,有时候需要进行文化转换。
例如,某个国家的节日在其他国家可能没有对应的概念,翻译者需要找到合适的方式来解释和表达。
这需要翻译者具备广泛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
总结起来,英语翻译的技巧与难点主要体现在语言层面和文化层面。
在语言层面,词汇选择、语法结构和翻译的流畅性是需要注意的要点;在文化层面,文化差异、文化隐喻和成语以及文化转换是需要克服的难点。
翻译者需要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提升自己的翻译能力,以便更好地进行英语翻译。
翻译学习方法学习一种新的语言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下面将介绍一些有效的翻译学习方法。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学习翻译需要耐心和毅力,不要因为遇到困难就轻易放弃,要坚持不懈地学下去。
同时,还要树立自信心,相信自己可以掌握这门语言。
其次,要注重积累词汇。
翻译工作离不开词汇,所以要不断地积累词汇量,牢记单词的意思和用法。
可以使用单词卡片、词汇书等工具来进行记忆。
此外,还可以通过阅读和听力来增加词汇量,尽量多接触各种不同类型的文本和材料。
第三,要多做翻译练习。
通过不断地翻译练习,可以提高自己的翻译能力。
可以从简单的句子和短文开始,慢慢逐渐提高难度。
在翻译过程中,可以积极使用辞典和在线翻译工具来辅助,但要注意不要过分依赖这些工具,应该主要靠自己的努力来完成翻译。
第四,要多与他人交流。
与他人交流可以提高口语和听力能力。
可以找一些外国人朋友或者参加语言交流活动,通过与他们的交流来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
此外,还可以参加一些翻译讨论会或者参加翻译比赛,与其他翻译工作者一起分享经验和提高技巧。
第五,要保持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学习翻译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但要坚持下去。
可以找一些感兴趣的文本来进行翻译,或者选取一些关于自己兴趣领域的材料来学习。
同时,还可以定期制定学习计划,设定一些小目标,实现一步步的进步。
最后,要善于总结和反思。
学习翻译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要不断总结和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并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法。
可以记录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以便日后进行回顾和反思。
总之,学习翻译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但最重要的是要保持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和不断努力的精神。
通过积累词汇、多做翻译练习、与他人交流、保持兴趣和动力以及进行总结和反思,就能够提高自己的翻译能力。
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特点探析作者:康奇来源:《魅力中国》2018年第27期摘要:我国的政府工作报告作为总结和规划政府工作的核心文件,其英译版一直是翻译爱好者们学习与模仿的对象。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英译版本的惯用策略,帮助读者理解政府工作报告译文的特殊性和翻译行文特点。
关键词:政府工作报告;翻译;外交一、引言我国的政府工作报告充当着政府一年内的工作回顾,规划当年工作任务,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和外交以及对外形势的应对等作用,是政府工作的核心体现。
其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是时政的重要文字载体。
作为重要的政府公开报告,其往往都带有对应的英文翻译和少数民族文字版本。
而政府工作报告的英译版作为国际社会了解中国国情的重要载体,以及政府工作报告的官方性,其风格特点并不同于其他非文学翻译的译文。
比如一些政策新词,和中国特色化词语的翻译,往往不能够在汉英字典里找到与之对应的英语翻译,而是要求译者根据词语内涵和政策内容精心地从英语语言中找出与之对应的表达,并作为官方译文固定下来。
因其翻译的好坏关乎到中国的国际声誉和国际印象,所以在这样严谨的翻译过程里,政府工作报告的英译版体现着特殊的文体风格。
二、政府工作报告译文的中式英语的克服中式英语是一种带有中国特色的英语,带有汉语的思维、逻辑、句式以及语法习惯,是一种不够标准和不够本土化的英语表达格式。
中式英语的使用是中国人独有的语言表达方式,无论是在口语还是写作上,中国人都难免受到汉语思维的影响,创造出带有中国味道的英语。
中式英语的一个特点是以汉语的表达顺序来进行英文的翻译,比如“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中式英语翻译为“Good good stu dy,day day up”。
可以看出中式英语的逻辑是完全照搬汉语表达逻辑,从而完全忽略了英语的语法和词性的合理性。
除上述的粗略翻译方式,中式英语还体现在中英思维的不同,例如:加快经济发展步伐。
中式英语直译:to accelerate the pace of economic reform正确译文: to accelerate economic reform可以看出,将中文字对字翻译出来的英文很容易造成词语冗杂。
论外语学习中的常见翻译困难与解决方法外语学习是一个全球化的趋势,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掌握外语的重要性。
然而,在外语学习的过程中,翻译问题是学生普遍面临的困难之一。
本文将探讨外语学习中常见的翻译困难,并提供解决方法。
一、语言结构和文化差异在学习一门外语时,学习者会遭遇到相似语言结构和不同文化背景所带来的挑战。
例如,英语中的定冠词"a"和"an"在中文中无直接对应,学习者常常存在使用不当的问题。
此外,外语中的习语、口语和俚语也会给学习者带来翻译困难。
解决方法:1. 学习和理解目标语言的语法规则和结构,注重语言练习和句型运用。
2. 注重目标语言的实际应用,培养对目标语言国家文化的了解和理解。
3. 经常与母语为目标语言的人交流,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二、词汇的准确翻译词汇的准确翻译是外语学习中重要的一环。
有时候,一个单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有着不同的含义,这给学习者带来理解和翻译的困难。
解决方法:1. 学习者应注意单词的具体语境,在句子中理解和使用单词的含义。
2. 积累词汇并进行分类,学习其不同的用法和词性变化。
3. 使用各种在线词典和翻译工具,对不确定的词汇进行查询和比较。
三、语法和句子结构外语学习中的语法和句子结构也是翻译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不同的语言有着不同的语法规则和句子结构,学习者需要逐渐适应和掌握新的规则。
解决方法:1. 学习者应系统地学习目标语的语法规则,并加强语法练习。
2. 阅读目标语为母语的书籍和文章,熟悉目标语的句子结构和表达方式。
3. 参加语言交流活动,与母语为目标语言的人进行对话,提高口语和语法应用能力。
四、文化背景和习惯文化背景和习惯的差异也是外语学习中的翻译困难之一。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和社会习惯,学习者需要理解这些差异并将其应用到翻译中。
解决方法:1. 学习者应加强学习和了解目标语言国家的文化和社会背景,包括习俗、礼仪和价值观等方面。
2. 通过阅读目标语言国家的文学作品和新闻报道,拓宽对目标语言国家文化的了解。
说外语学习中的常见翻译困难与解决方法在今天的全球化时代,学习外语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必备技能。
然而,随着外语学习的深入,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翻译困难。
本文将探讨外语学习中常见的翻译困难,并提供一些解决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一、词汇翻译困难及解决方法1. 同义词混淆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词汇的同义词混淆问题。
例如,在汉语中有很多词汇都可以翻译成英语的“good”。
这时候,我们就需要通过上下文来确定具体的意思。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多读多写,积累词汇,并且在学习中注重语境。
2. 习惯用语的翻译每个语言都有自己的习惯用语和表达方式,而这些在不同语言之间并不完全对应。
要解决习惯用语的翻译困难,我们可以通过背诵和模仿来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
同时,可以借助翻译工具和语料库,了解目标语言中的常用表达方式。
二、语法翻译困难及解决方法1. 句子结构的差异每种语言都有不同的句子结构和语法规则,这导致了在翻译过程中会出现语序和句子结构的调整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学习目标语言的语法知识,通过模仿、练习和阅读来提升语法运用能力。
2. 时态和语态的转换在不同的语言中,时态和语态的表达方式也会有所不同。
正确翻译时态和语态是外语学习中的常见难题。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听力练习来熟悉目标语言中的时态和语态表达方式,同时可以借助语法书籍和在线资源来加深理解。
三、文化翻译困难及解决方法1. 文化障碍每一个语言都有其对应的文化内涵,而这些文化内涵在不同语言之间往往无法简单翻译。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通过学习和了解目标语言国家的文化差异,尽量将翻译的文本与目标文化相结合,以准确传达信息。
2. 礼貌用语和称谓不同语言中的礼貌用语和称谓也存在较大差异,这给翻译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熟悉不同语言中的礼节和称谓习惯,并且在翻译时遵循目标语言的习惯和规范。
四、口译翻译困难及解决方法1. 速度和准确性的平衡在口译翻译中,速度和准确性是一个常见的矛盾。
汉译英难点调研报告
翻译难点在于如何准确、流畅地将汉语的表达转换成英语。
下面是一份关于调研报告的汉译英难点与对策:
1. 文化差异:汉语和英语之间存在许多文化差异,尤其是在表达方式和习惯用语上。
在翻译调研报告时,需要注意选择适合目标受众的表达方式,并避免直译。
可以参考英语国家的习惯用语和表达方式,使翻译更加地道。
2. 专业术语:调研报告中经常涉及到专业领域的术语,对这些术语的准确翻译是一项挑战。
在遇到专业术语时,可以参考相关的研究文献和行业标准,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专业性。
3. 句式结构:汉语和英语的句式结构存在差异。
相对于汉语的主谓宾结构,英语更加注重主语和谓语的一致性。
在翻译调研报告时,需要适当调整句子的结构,以便让读者更容易理解。
4. 逻辑思维方式:汉语和英语的逻辑思维方式也存在差异。
汉语偏重于表达事物间的关联,而英语更强调事件发展的时序关系。
在翻译调研报告时,需要理解作者的意图和逻辑,抓住关键信息,并重新组织句子,使其符合英语读者的思维方式。
5. 形象化表达:汉语通常使用大量的比喻、成语和象征性的表达方式,而英语偏向于直接、简洁的表达。
在翻译调研报告时,需要注意将形象化的表达方式转换成更加直观和简洁的英语表达,以便让英语读者更易理解。
综上所述,将汉语调研报告准确地翻译成英语需要克服文化差异、专业术语、句式结构、逻辑思维方式和形象化表达等难点。
通过合理参考相关文献和标准、调整句子结构和表达方式,可以提高翻译的质量,使其更符合英语读者的习惯和理解。
最终目标是确保翻译调研报告的准确性、专业性和流畅性。
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难点和学习方法两会期间的重磅学习材料,也是CATTI考试的必背材料拿到政府工作报告之后,需要花时间学习,这就需要了解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难点和学习方法,今天推荐两篇来自北京日报的干货贴。
《北京日报》就曾刊登过的一则对政府报告翻译工作者的采访,介绍了政府工作报告的三个翻译难点。
1.翻译前先要吃透政策“《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首先是一项政治任务,其次才是翻译任务。
”翻译组译员说,一方面,他们要严守政治纪律,在报告正式发布之前做到严格保密;另一方面,作为译者,必须时刻保持对时事政治的敏感性。
“我们不仅要时时关注,而且要深入理解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政策、举措,只有在透彻理解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实现语言转换。
”这位译员说。
比如,报告中有一句“提高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如果不了解文字背后的含义,单纯按照字面把“服务半径”翻译成“service radius”,读者是看不懂的。
读者会问,服务的对象是谁?500米是指公园的大小吗?其实这个提法真正的意思是:要让北京市民走出家门,不到500米的范围就能见到绿地,以后大家想到公园去,步行距离不需要超过500米。
而这里的“覆盖率”指的是覆盖人,有多少人能够享受到“500米以内见公园”服务,这些人占北京市民总数的比率才是“覆盖率”。
依照这样的理解,最终“提高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翻译成了:“to expand the coverage of parks and green spaces within a 500-meter radius of residential areas”2.最难翻译的是新提法提起《政府工作报告》翻译最大的难点,译员表示是对首都政经词汇、政策举措新提法的处理。
这些术语极具中国特色,由于文化背景和语言特点的差异限制,译员们往往找不到百分之百对等的英文表达。
于是,他们通常会采取两种策略:有外交部或其他权威部门发布过类似文本的,参考权威部门的译本,比如“一带一路”“三严三实”“八项规定”;找不到可参照译本的,则采取字面直译(或者拼音)加英文解释的办法,比如“新三起来”“先照后证”“两线三区”等。
另一方面,新词层出不穷。
在国家和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政府自然会制定不同的方针、采取不同的举措,于是新词、新提法几乎年年有,译员们每一年都必须研究新词怎么翻译。
而这些词汇的翻译必定是要经历一个反复探讨、不断完善的过程,甚至有些词汇要在政策出台以后很久才找到最合适的表达法。
3.“中国式”表达渐多折射综合国力提升在日常工作过程中,译员感触最深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在关注中国,对一些“中国式”表达他们也渐渐接受了。
比如“小康社会”,已经在很多国外媒体、机构的表述中看到了“xiaokang society”的提法;“十三五”除了“the 13th Five-Year Plan”也叫“Shisanwu”,英语词典里也渐渐增加了中文的“外来词”,这不得不说是中国综合国力提升的体现,也为翻译工作提供了很大便利。
那学习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呢?像这样来自官方的演讲文件,每年都是口译学习者的所要关注及用来练习的好材料。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要如何用官方报告来学翻译吧~政府工作报告属于正式文体,语言朴实凝练,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众多方面,其中不乏经典语句,被各种新闻和政府文件广泛引用。
新华社公布的英文版不仅权威,而且准确简洁,是学习中译英翻译的绝佳材料。
笔者在阅读政府工作报告的过程中,发现了不少亮点,遂尝试从实际翻译工作出发,总结了几点体会跟大家分享。
来源:北京日报张学杰1. 术语积累掌握术语的权威译法可以节省翻译时间,甚至能够举一反三,在遇到新术语时灵活处理。
一带一路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大众创业、万众创新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by all营改增试点trial replacement of business tax with value added tax (VAT)三去一降一补cutting overcapacity, reducing excess inventory, deleveraging, lowering costs, and strengthening areas of weakness2.百变词汇在汉语中,虽然中文是一样的,但在英文中讲求千变万化,我们还需要通过同义替换进行不同的表达。
但在替换时,需注意结合中英文两种语境。
a. 建设加强现代农业建设boost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e六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取得新进展。
Sixth, we strengthened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and made fresh progress in pursuing green development.……出台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All these efforts should provide effective institutional safeguards for building a sou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注:第二句和第三句都出现了“生态文明建设”,但前者处理为“生态保护”,后者处理为“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字面意思虽有变化,但内涵一致,做到了貌离神合。
b. 推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advance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in agriculture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push forward with structural adjustment in agriculture加快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work faster to see due standards are followed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注:最后一句中“加快推进”没有拆分为“加快”&“推进”,而是用faster表达加快之意;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结果就是实现标准化生产,用see一词准确表达了这个意思。
c. 加大…力度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力度intensify efforts to renovate dilapidated houses加大补短板力度We boosted efforts to strengthen areas of weakness加大就业培训力度strengthen employment training加大政务公开力度We will make government operations more transparent注:最后一句用比较级传达“加大”这层含义,弱化了“力度”这个抽象词汇,句式也更加自然。
3. 数字句型数字汉英句型,一般而言,以数字开头起句比较好处理;如果数字放在句子中间,就需要调整句子结构。
例如:将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0万公里。
A total of 200,000 kilometers of roads will be upgraded or built in rural areas.将完成3万个行政村通光纤。
i. 30,000 administrative villages will have/ get access to fiber-optic broadband. ii. Fiber-optic broadband will be extended to 30,000 administrative villages.a. 增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4.4万亿元,增长6.7%,名列世界前茅。
工业企业利润由上年下降2.3%转为增长8.5%GDP reached 74.4 trillion yuan, representing 6.7-percent growth, and seeing China outpace most other economies. With an 8.5-percent increase in profits, industrial enterprises reversed the previous year's negative growth of 2.3 percent.注:增长XX%,可译作representing XX% growth, up XX%, an increase of XX%等等;由下降转为增长,用reverse一词很形象,同时选择industrial enterprises 作为主语使逻辑十分清晰。
b. 下降强化大气污染治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下降5.6%和4%,74个重点城市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下降9.1%。
We took stronger measures against air pollution and, as a result, saw a 5.6 percent decline in sulfur dioxide emissions, a 4 percent cut in nitrogen oxide emissions, and a 9.1 percent drop in the annual average density of fine particulate matter (PM2.5) in 74 key cities.注:在表示下降比例时,这一句话里用了三个不同的词来表示,让整个句子读起来非常通顺,不会因为同一个词屡次出现而觉得拗口。
以上是笔者最近阅读中英文政府工作报的几点体会,精力和水平有限,欢迎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4. 正说反译正说反译是常用的汉英翻译技巧,其实很简单,指的就是中文原文是肯定说法,但英文译文是否定说法。
一起来看看栗子吧~~政府工作报告原文呈现我们也清醒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
Yet we must not lose sight of the many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China faces in pursuing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中文原文是清醒看到,而英文则用了双重否定表肯定,其中lose sight of sth意思是看不见。
如果不采用这个翻译技巧,就按原文意思进行翻译清醒地看到,通常翻译为be fully /clearly aware that+句子。
5. 反说正译反说正译技巧呢,与正说反译正好相对,即中文原文是否定说法,而英文译文是肯定说法,我们一起看栗子~~政府工作报告原文呈现:我国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不靠改革创新没有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