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理同步练习题考试题试卷教案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地理同步练习题考试题试卷教案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地理同步练习题考试题试卷教案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地理同步练习题考试题试卷教案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第四讲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考纲要求]

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地方时;地转偏向力对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影响。 [知识讲解]

一、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速度

1、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地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

注意:经纬线形状、极点、赤道和旋转方向。在右图方框内以南极为中心作图。 2、周期:地球自转一周(360o)所需的时间。1恒星日为23时56分4秒。1太阳日为24小时。

恒星日:需要人为规定一个参照点——宇宙中的任一颗恒星都可以。地球自转一周后,因公转离开原地,E1到E2是地

球一天中公转的弧长,但是,此弧长与地球到恒星的距离之比

几乎为零,地球公转已被忽略,故三颗恒星对地球而言实为一颗恒星。E1P 到E2P 地球自转360o,时间为23时56分4秒。恒星日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太阳日:即地球从E1到E2没有完成以太阳为参照物的周期运动,至E3P 点才再次与太阳重合,就地球自转而言,旋转了360°59”,称一个太阳日周期为24小时。太阳日是生活周期,古人云:日出而作日没而息。

例1、乘船从上海至旧金山,船上乘客观察的现象正确的是( C ) A 、恒星日不变,太阳日为24时 B 、恒星日不变,太阳日大于24时 C 、恒星日不变,太阳日小于24时 D 、恒星日不变,太阳日为24时 3、速度:

线速度:单位时间走过的线长。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线速度最大(约为1670km/h ),向高纬递减,两极为零。纬度为α°的某地其线速度约为1670km/h × cos α°

角速度:单位时间转过的角度。旋转体速度快慢的计量值。地球各地角速度相等,15°/小时,两极为零。

例2.完成右表,填写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太阳光线 昼 半 球

半 球

太阳

1.昼夜更替:此处需要注意,学生容易理解为自 转产生了昼夜现象,但地球不自转仍有昼夜现象,在一 年中地球公转也会使某一地有一次昼夜变化,只有地球 不停地自转,才会产生昼夜更替现象。

①在晨昏线上各地,太阳高度为0o; ②太阳直射光线与晨昏线成90o;

③直射点A 与晨昏线和最小纬线圈切点

B 的纬度之和等于90o;

如当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23o26′N )时, 切点B 的纬度为66o34′N 或66o34′S 。 当太阳直射在20oS 时,切点B 的纬度为 70o′N 或70oS 。

例3:在上图中的B 图和C

2.地方时与区时:随地球自转,一天中太阳东升西落,太阳经过某地天空的最高点时为此地的地方时12点,因此,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相邻15度经线内所用的同一时间是区时(本区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全世界所用的同一时间是世界时(0度经线的地方时)。区时经度每隔15度差一小时,地方时经度每隔1度差4分钟。

北京时间:东八区的区时,120oE 的地方时。离北京所在的东八区较远的地区,作息时间与北京不同。例如,新疆的乌鲁木齐市,人们一般10点钟上班,14点吃午饭。因为乌鲁木齐在东6区,与北京时差为2小时,如果乌鲁木齐的人们使用东6区的区时,作息时 间会与北京相同,但乌鲁木齐使用的是东8区的区时“北京时间”,所以他们的作息就在“北京时间”的基础上延迟了2小时。(图解)

3、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产生偏向。地球上水 平运动的物体,无论朝哪个方向运动,都会发生偏 向,在北半球偏右,在南北半球偏左。赤道上经 线是互相平行的,无偏向。

例4:观察长江入海口,其右岸(南岸)不断被冲刷,

沉积的砂岛不断与北岸相连,河道不断向南弯曲。

4、自转对地球形状的影响。

地球在自转过程中,球上各质点都在绕着地轴作圆周运动。因此,就会产生惯性离心力。这种离心力随着物体距离地轴半径的增大而增大,也就是说,从赤道向两极,惯性离心力逐渐减小。使得地球由两极向赤道逐渐膨胀,长期作用使地球变成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形状。

例5.完成下列填空: (1)地球自转产生了______交替现象,昼夜交替周期不长,使白昼增温不至于过分炎热,黑夜冷却不至于过分寒冷。

(2)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产生偏向,北半球向______偏,南半球向______偏,赤道处无偏向(因为那里的经线是互相平行的)。

(3)由于地球自转,地球上不同______的地方就有不同的地方时,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______小时。

(4)对地球形状的影响:地球自转产生的惯性______力,使得地球由两极向赤道逐渐膨胀,成为目前略扁的旋转______体。(地球赤道半径为______千米,极半径为______千米)。 [能力训练]

1.9月23日,当飞机飞到135°E 上空时,在舷窗边的乘客看到了海上日出。这时北 京时间可能是( )

A .接近7时

B .5时多

C .不到5时

D .7时多

2. 当太阳直射某地时:( )

A .该地此刻的区时为正午12点

B .该日是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

C .该日是全年气温最高的一天

D .该地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 3. 下面四幅地球自转位置示意图中,表示北京时间为上午10点整的是:( ) A .图① B .图② C .图③ D .图④

4.天安门广场的五星红旗与旭日同升,那春分日的升旗时刻是:( ) A .北京时间6点 B .北京的地方时6点 C .此时伦敦时间为前一天的22点 D .此时东京时间为7点。

5.当北京时间为3月21日12点时,全世界还有 ( )

A .多一半地方是3月21日

B .恰好一半地方是3月20日

C .恰好一半地方是3月21日

D .少一半地方是3月21日 6.科幻小说《80天环游地球》一书中最后到达伦敦时比原来多出一天,这是因为 ( )

A .记载日期错了

B .前进路线与自转方向一致

C .东西方的日历不一样

D .前进路线与自转方向相反 7.当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达最大时

( )

A .地球公转到远日点附近

B .北京昼夜等长

C .华北平原正是小麦播种的季节

D .广州白昼或黑夜达最长

某年9月15日(农历8月18日)中午12时,中央电视台《新闻30

分》节目中报道:

原定今天12时20分开始向全世界直播钱塘江大潮的节目,因受台风影响改在明天同一时间直播,欢迎到时收看。据此资料完成8~12题:

8.中央电视台直播的钱塘潮,属于海水运动的哪一种形式( ) A .波浪 B .洋流 C .潮汐 D .海啸

9.钱塘潮蕴藏着巨大的能量,按形成和来源它应属于( ) A .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 B .地球内部的能量 C .重力能

D .来自日、月等天体引力产生的能量

10.关于台风或其影响正确的叙述是( )

A .台风源地位于太平洋赤道附近海域

B .对钱塘潮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C .台风在浙江登陆实属罕见

D .钱塘潮与台风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 11.中央电视台原定直播日的月相应该是( )

A .新月

B .上弦月

C .满月

D .凸月

12.第二天直播时,华盛顿(西五区)观众全程收看开始时间应是( ) A .9月17日23时20分 B .9月16日1时20分 C .9月15日1时20分 D .9月15日23时20分

读右图,完成15~17题:

13.图中A 、C 、D 、E 、F 各点中,与B 点地球自转线速度和角速度相同的有几个( )

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 14.二分日,图中A 、C 、D 、

E 、

F 各点中,与B 点昼长相同且地方时不相同的有几个( )

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 15.某人测得B 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那么此人测量的日期可能是 ( )

A .12月22日前后

B .6月22日前后

C .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

D .不存在这样的日期

16.若A 点的经度是160°E ,则E →D 附近的洋流名称应是( )

A .北太平洋暖流

B .北大西洋暖流

C .西风漂流

D .东澳大利亚暖流 17.若

E 点经度为120°E ,那么A 点与B 点的自然带名称分别是( ) A .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B .热带季雨林带、热带荒漠带 C .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 .热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18、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用箭头画出此时照射地球的太阳光线,及地球自转方向 (2)这一天是:____月____日地球运行在公转轨道的_______点附近。

(3)A 点此时的太阳高度______。B 点正午的太阳高度_______。 C 点的昼长是_________时。 D 点的夜长是_________时。

(4)此时我国受_________气团控制。北印度洋洋流呈________时针方向流动。

(5)开普敦港目前是什么季节______,其气候特点是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2、D

3、C

4、B

5、A

6、B

7、D

8、C

9、D 10、B 11、D 12、D 13、D 14、B 15、B 16、A 17、C、

18、(1)略(2)12 22 近日点(3)0o90o12 0 (4)极地大陆逆(5)夏季炎热干燥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课后练习题(详解)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课后练习 读下面的日照图,完成1~2题。 1.关于图中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下一刻D点将进入白昼 B.C在昼半球 C.D、E两点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D.AB是昏线 2.此时,地方时为0:00的经线是() A.120°E B.100°W C.20°W D.60°E 解析:第1题,由图中信息可知,C在夜半球,D、E两点的自转角速度相同,线速度不同,AB是晨线。第2题,由图可知180°经线的地方时为8:00,故地方时为0:00的经线为60°E。答案:1.A2.D 读某日晨线图,a、c两点为晨线的顶点,b点为晨线的中点,晨线在地球上为西北—东南走向,b点的经度为50°E。据此回答3~4题。

3.根据图中信息,判断此时有关各地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国际标准时间是2时40分 B.a点地方时是12时 C.b点地方时是14时 D.c点地方时是0时 4.假设一自然运动的物体从a点过b点到c点,其运动过程中的方向偏转表现是() A.东—西—东B.西—东—西 C.右—不偏转—左D.左—不偏转—右 解析:第3题,ac为晨线,b点为晨线的中点,因此b点应位于赤道上,b点的地方时应为6时;b点所在经线的经度为50°E,根据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计算出国际标准时为2时40分。a、c两点为晨线的顶点,则a点地方时为0时,c点地方时为12时。第4题,ab段位于北半球,bc段位于南半球,b点在赤道上,在北半球运动的物体向运动方向的右侧偏转,在南半球运动的物体向运动方向的左侧偏转,赤道上不偏转。 答案:3.A4.C 我国有一艘科学考察船进行国土资源调查时,停泊在某海域。当地凌晨2时44分(北京时间3时)从船上测得北极星的地平高度为10°。据此回答5~6题。 5.该船所在的地理位置是() A.(10°N,112°E) B.(10°N,116°E) C.(10°S,116°E) D.(10°N,124°E)

2021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部分第1章宇宙中的地球第4讲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学案中图版

第4讲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考纲考点 知识细化能力要求 应用实践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地球自转与航 天基地选址 地球自转的方向 灵活判断自转方 向 实例分析自转速 度的影响因素及 其在航天基地选 址中的应用 周期与速度 理解自转速度的 变化规律、影响因 素 地球自转与运动 偏向 会判断运动物体 的偏转方向 时间计算与日 期变更 时差产生原因 地方时、区时的 计算 地方时 比较判断地方时 的早晚 时区与区时 掌握时间计算、日 期变更技巧 日期的变更 晨昏线的判读 与应用 昼夜交替的成因、 周期 通过晨线、昏线 的判断,解答实 际问题 晨昏线的特点判 断 判断晨线、昏线及 意义 (对应学生用书第24页) 一、地球的自转特点 1.地球自转方向 甲乙丙 甲图为侧视图,方向为自西向东;乙图为北极上空俯视图,呈逆时针方向;丙图为南极上空俯视图,呈顺时针方向。 2.周期 时间意义

恒星日 23时56分4秒 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太阳日 24小时 昼夜交替的周期 3.速度 角速度 除极点外,任何地点都相等,约为15°/小时 线速度 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南北两极点为零 [特别提醒] 赤道的自转线速度最大,为1 670千米/小时;南北纬60°的线速度约为赤道的一半。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交替 (1)图中甲为夜半球,乙为昼半球,线AOB 为晨昏线。 (2)昼夜现象的成因:地球是一个既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 (3)昼夜交替的成因及周期 ①成因:地球自转。 ②周期:1个太阳日或24小时。 2.产生时差 (1)地方时 图中C 点和O 点因经度不同,地方时不同。C 点在O 点的东方,地方时比O 点早,且两地经度相差30°,地方时相差2小时。 (2)时区和区时 ①时区: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 ②区时: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即为该时区的标准时。 (3)日界线 ???? ?自然界线:地方时为24时(或0时)的经线。 人为界线:又称“国际日期变更线”(大致沿 180°经线)。 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学案)824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1) 班级:姓名: 1、地球的自转产生了: ( ) A、昼夜现象 B、昼夜交替现象 C、极昼极夜现象 D、昼夜长短现象 2、昼夜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①地球自转②地球公转③太阳照射④地球是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关于昼夜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自转产生昼夜 B、昼夜交替的周期是23时56分4秒 C、昼夜交替是地球绕日旋转而产生的 D、如果地球不自转也会有昼夜现象 4、关于晨昏圈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是昼夜半球的分界线 B、晨昏线上的各地太阳高度均为0 C、昏线在任何时候都平分赤道 D、晨昏线在任何时候都与经线圈重合 5.下面所示四幅图的A、B、C、D 四点中,处于黄昏的是 ( ) A.甲—A B.乙—B C.丙—C D.丁—D 6.关于昼夜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地球自转产生昼夜 B.晨昏线是昼夜半球分界线 C.晨昏线的西边是昼半球,东边是夜半球 D.昼夜现象是地球自转.公转共同产生的 7.某飞机沿纬线方向每小时向东飞行15个经度,那么飞机上的乘客将看到 ( ) A.白昼和夜晚的时间都长了一倍 B.白昼和夜晚的时间都相等 C.白昼和夜晚的时间都减了一半 D.白昼和夜晚的时间不变 8. 在西行的轮船上,人们看到的昼夜更替周期 ( ) A、24小时 B、长于24小时 C、短于24小时 D、无昼夜更替 9.右图为西半球侧视图,若西半球和夜半球完全吻合,完成下列要求。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若此时太阳直射点向南移, 则北半球正处于________季。 (2)此时晨昏圈的位置是________,其中______是晨线,______是昏线。 (3)将题干所示时刻的昼夜现象在下图中绘出,用阴影表示夜半球,并 标注经度。 (4)写出B点的经度,并在新画的图上标出其位置。 (5)此时,图中A点的地方时是________时,C点的昼长是________小时, 北京时间是________。 10.读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下列问题。 (1)此时西半球处于黑夜的地区范围是从________经 线向西到________经线之间。 (2)此时地方时是0时的经线是________。 (3)图甲所表示的当天,北京日出的时间是________, 北极圈上日落的时间是________。 (4)在图乙中将图甲改画成以北极为中心的俯视图,画出晨昏线并用阴影表示黑夜。

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第4讲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学生用书P20] 1.方向:自西向东(如图A)。 (1)从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如图B)。 (2)从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旋转(如图C)。 (3)东经度增大的方向,西经度减小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方向。 2.周期:1个恒星日(23时56分4秒)。 3.速度 (1)角速度:除南北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相等,约为15°/时。 (2)线速度:随纬度增大而减小。 (1)赤道上空的同步卫星运行的角速度与地面对应点的角速度相同,均为15°/h,卫星运行的线速度大于地面上对应点的线速度。 (2)航天发射基地应选择在自转线速度较大(纬度低、海拔高)的地区,并且向东发射。 [自我检测] 读地球自转速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线速度变化规律:从赤道向两极递减:上线速度最大;纬线上线速度为赤道的一半,线速度为0。 (2)角速度分布规律:除极点外,各地角速度都,均为。 (3)由变式图b可知: ①纬度相同的两点,自转线速度,但是图中A、B两点线速度不同,最可能的影响因素是。

②从等值线的排列可以判断,图示区域位于 半球;从等值线的数值大小可以判断,该区域位于 和30°N 之间,位于 纬度地区。 ③从等值线弯曲状况看,A 处凸向数值小的方向,线速度 ,说明地势 ;而B 处则相反。 答案:(1)赤道 60° 极点 (2)相等 15°/h (3)①相同 海拔 ②北 60°N 中 ③大 高 考向 地球自转速度 1.影响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因素 2.(1)判断南、北半球 由北向南,线速度越来越大的为北半球;越来越小的为南半球。如上图位于北半球。 (2)判断纬度带 自转线速度???? ?0~837 km/h →高纬度837~1 447 km/h →中纬度1 447~1 670 km/h →低纬度 如上图位于中纬度。 (3)判断地势高低 地球自转等线速度线凸向低处说明线速度比同纬度其他地区大,即地势较高(如上图中A 处可能为山地、高原等);地球自转等线速度线凸向高处,说明线速度比同纬度其他地区小,即地势较低(如上图中B 处可能为谷地、盆地等)。 (2019·郑州模拟)根据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及海拔关系图,完成1~2题。 1.关于图中e 点和其余四点线速度和所在纬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e 点线速度比a 点大,说明e 点纬度一定比a 点低 B .e 点线速度比b 点大,说明e 点纬度一定比b 点低 C .e 点线速度比c 点小,说明e 点纬度一定比c 点低 D .e 点线速度比d 点小,说明e 点纬度一定比d 点低 2.下列关于地球陆地表面自转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角速度也越大

初一地理练习题 地球的自转

初一地理练习题地球的自转 一、填空题 1.地球绕着不停地旋转,叫做地球的自转。 2.地球不停地自向自转,出现了的差异。 二、选择题。 1.地球自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是( ) A.一年 B.一天 C.12小时 D.一个月 2.地球上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 A.地球是一个不发光的球体 B.地球不停地绕太阳公转 C.地轴是倾斜的 D.地球绕地轴不停地自转 3.我们每天看到太阳和星星东升西落,是国为( ) A.太阳和星星绕着地球旋转 B.地球不停地绕太阳公转 C.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 D.地球处于宇宙的中心

4.地球自转出现了各地时间的差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赤道附近的时间相同 B. 一天中,伦敦的时间比日本早 C. 一天中,北京比纽约早看到日出 D. 只要纬度相同,各地时间就一样 5.关于地球自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自转方向是自东向西 B.地球自转使地球表面产生了昼夜长短的变化 C.地球自转使地球表面产生了四季的变化 D.地球自转周期为一天 6.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 A.昼夜交替 B.四季更替 C.五带 D.极昼极夜 7.我们日常生活与地球自转息息相关,如:在以下现象中离不开地球自转的是( ) ①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②我们吃早餐时,给美国的朋友打电话要说“晚上好!” ③每天大家都读书看报学习知识 ④北京人到新疆去开始很不适应,原因很多,比如:在北京吃晚餐时,新疆太阳还老高,大家都还要工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8.生活在地球上的人,谁都没有感觉到地球在转动,这是因为:( ) A.人生活在地球上,地球很大,而人很小 B.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它根本没有运动 C.一年才自转一周,运动太慢,人们无法感觉到 D.天空有云层,挡住了我们的视线,所以看不见,也就感觉不到 三、综合题 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然后分别正对北极、南极和赤道,观察地球自转方向有什么不同?并把观察的结果用箭头在下图适当位置画出来。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地轴 2.西东昼夜交替 二、选择题 1.B 2.D 3.C 4.C 5.D 6.A 7.C 8.A 三、综合题

七年级地理地球的自转

地球的自转教学实录 一、明确要求、小组合作学习 全班分为8个小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组长带领下利用6分钟的时间自学本节。然后抽签选一个小组上讲台边演示边讲解,要求:①讲清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以及地球自转产生哪些自然现象?②其他小组对该小组演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⑶每个同学都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指定任一个小组进行解答。 二、学生边演示边讲解 地球绕着地轴不停的旋转,叫做地球的自转。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24小时,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一天。由于地球是个球体,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白天,大家现在看到的这个半球就是昼半球;另一面未被照亮的半球就是夜半球。请大家看演示,(学生转动地球仪,指着地球仪)但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所以昼夜也就在不断更替。 三、学生自己动手演示,感受昼和夜 ⑴用手电筒作为光源,照射在地球仪上,看看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布;不断转动地球仪,感受昼夜更替。 ⑵假设你的眼睛就是太阳,把地球仪上南京的位置转到大概中午12时,看这时世界上有哪些国家处于白天,哪些国家处于黑夜? 四、学生自由提问、师生讨论交流 师:下面我们进入自由提问阶段,每个同学都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同时欢迎同学们解答,老师抛砖引玉,先提出一个问题:如果地球不自转,还会有昼和夜吗? 生:仍会有昼和夜,但受到阳光照射的一半将永远是白昼,另一半永远是黑夜。 师:那样地球上会造成怎样的后果? 学生讨论交流。 生:被太阳照亮的部分将很热,未被照亮的部分将很寒冷,地球上的生命可能就不存在了。 生:教材上为什么强调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它和昼夜的形成有必然联系吗? 教师做演示实验:用手电筒分别照在地球仪和“透明地球仪”(用透明塑料纸制成) 大家看有什么不同?你得出什么结论? 生:如果地球是透明的,地球将永远是白天,没有黑夜。

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_练习题

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练习题 1、假如地球自东向西自转,则下列说确的是( ) ①经度相同,地方时仍相同 ②的地方时仍早于伦敦的地方时 ③太阳将西升东落 ④水平运动的物体,北半球左偏,南半球右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某天文台观察某一颗恒星,于2010年3月21日21时将天文望远镜对准该恒星,若望远镜不作任何变动,则3月22日再次观测到该星的时间是( ) A.21时 B.20时56分4秒 C.21时3分56秒D.20时3分56秒 3、关于地球自转速度,叙述正确的是() A.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角速度越大 B.赤道上的线速度、角速度最大 C.南北极点既无线速度也无角速度 D.地球上各处的线速度和角速度都一样 4、读下图,下列关于A、B、C、D四点自转线速度的比较,正确的是() A.A=CB>D C.A=DB>C 5、下列由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有() ①地方时②对地球形状的影响③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④黄赤交角⑤水平运动物体产生左右偏转⑥昼夜现象⑦昼夜交替现象 A.①②⑤⑦ B.①③④⑥ C.②③④⑦ D.①②④⑤⑥

读右图,回答6—8题。 6.关于a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地的地理坐标是(70°W、30°S) B.a地在b地的东方 C.a、c两地的地方时相同 D.a地在d地的东北方 7.关于abcd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abcd四地的日期相同B.abcd四地的钟点相同 C.由a到b是由西半球到了东半球D.由c到d是由东半球到了西半球 8.6月22日,abcd四地中最早见到日出的是() A.a B.b C.c D.d 9、图中正确表示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偏转方向的是() (虚线为运动方向,实线为偏转方向) A B C D 10、证明自转现象的有() ①昼夜长短的变化②昼夜的交替 ③太阳直射点的变化④北半球河流的右岸冲刷严重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11、和纽约地方时不同,主要是因为:() A、两地地理纬度不同 B、两地地理经度不同 C、两地自转线速度不同 D、两地自转角速度不同 12、当伦敦为6月22日正午时,的时间是:() A、6月22日20时 B、6月23日8时 C、6月22日18时 D、6月22日4时 13、当晨昏圈与经线圈重合时,下列说确的是() A.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B.极圈上的正午太阳高度为0°C.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慢 D.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某人驾驶飞机自甲地沿最短航线飞往乙地,下图所示为飞机 起飞时的光照图,阴影部分为黑夜,时间12点时甲地物影最短。

初一地理地球的自转教案

初一地理地球的自转教案 初一地理地球的自转教案 一、明确要求、小组合作学习 全班分为8个小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组长带领下利用6分钟的时间自学本节。然后抽签选一个小组上讲台边演示边讲解,要求:①讲清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以及地球自转产生哪些自然现象?②其他小组对该小组演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⑶每个同学都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指定任一个小组进行解答。 二、学生边演示边讲解 地球绕着地轴不停的旋转,叫做地球的自转。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24小时,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一天。由于地球是个球体,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白天,大家现在看到的这个半球就是昼半球;另一面未被照亮的半球就是夜半球。请大家看演示,(学生转动地球仪,指着地球仪)但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所以昼夜也就在不断更替。 三、学生自己动手演示,感受昼和夜 ⑴用手电筒作为光源,照射在地球仪上,看看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布;不断转动地球仪,感受昼夜更替。 ⑵假设你的眼睛就是太阳,把地球仪上南京的位置转到大概中午12时,看这时世界上有哪些国家处于白天,哪些国家处于黑夜? 四、学生自由提问、师生讨论交流

师:下面我们进入自由提问阶段,每个同学都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同时欢迎同学们解答,老师抛砖引玉,先提出一个问题:如果地球不自转,还会有昼和夜吗? 生:仍会有昼和夜,但受到阳光照射的一半将永远是白昼,另一半永远是黑夜。 师:那样地球上会造成怎样的后果? 学生讨论交流。 生:被太阳照亮的部分将很热,未被照亮的部分将很寒冷,地球上的生命可能就不存在了。 生:教材上为什么强调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它和昼夜的形成有必然联系吗 教师做演示实验:用手电筒分别照在地球仪和“透明地球仪”(用透明塑料纸制成) 大家看有什么不同你得出什么结论 生:如果地球是透明的,地球将永远是白天,没有黑夜。 生:昼夜的形成和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有必然联系 生:“在汽车上我们能感觉得到汽车在运动,可我们在地球上为什么感觉不到地球在自转呢” 师:“哪位同学能谈谈坐火车或轮船时的感觉” 生:“火车很平稳,火车的速度很快。”

云南省高中地理 1.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学案

云南省高中地理必修一(鲁教版):1.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学案 目标1:记忆和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等特征。 思考题:若只考虑地球运动速度对卫星发射的影响,酒泉、西昌哪个地点更利于卫星发射?目标2:分析昼夜交替的原因,理解和应用晨昏线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思考题:假设地球不运动,会不会形成昼夜?晨线和昏线有何不同? 目标3:掌握时差产生的原因以及换算。 思考题:由于东边的地方时总早于西边的地方时,所以东边的地方总是比西边的地方早看到日出,这样对吗? 目标4:理解地转偏向力对地表水平运动物体产生的影响。 思考题:在南北半球,河水对河流两岸的冲刷有什么区别? 二、问题与例题 问题1:从不同的位置上看,地球自转方向是否一样?如在北极上空和南极上空上看,自转方向有何不同? 【例1】:图中四幅图,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 N N N S A B C D [解析] A图北极在上,自转方向自西向东,所以是正确的.C图在北极上空看自转方向为逆时针,D图从南极上空看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它们也都是正确的. 本题考查地球自转方向,正确掌握地球自转方向的空间状况,是解决本题的根本. [答案] ACD 问题2:试分析时差计算的现实意义。 【例2】2005年3越8日23时9分(东七区区时)印度尼西亚的尼亚斯岛附近海发生 8.7级强烈地震。不久又相继在该岛的西略北100千米海底和该岛正南约190千米海底发生强烈余震,这些地震均发生在靠近两大板块界线的地方,据此回答:该8.7级地震发生时,纽约(西五区)为() A、29日10时9分 B、27日11时9分 C、27日12时9分 D、28日11时9分 [解析] 本题考查了区时之间的计算。东七区与西五区相差12个时区,按照东加西减的原则,纽约的时间=3月28日23时9分—12小时=28日11时9分。 [答案] D 三.目标检测: 1.地球自转一周所用的时间是:( ) A.常说的一天 B.一个太阳日 C.23时56分4秒 D.24小时2.地球上有昼夜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A.地球公转 B.地球是个不规则的椭球体 C.地球自转 D.地球是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 3.当北京(116°E)的地方时是11点44分时,华盛顿(78°W°)的标准时是()。 A、第二天1点 B、前一天23点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练习题

1.2 地球和的自转和公转 一、单选题 1.2012年奥运会开幕时间是北京时间7月28日3时12分,有关这次奥运会的正确判 断是() A. 奥运会开幕时当地正值冬季 B. 开幕时举办地正值晚上 C. 举办地点在北美洲 D. 举办城市在美国 2.读图,当地球公转到B位置时,此时阳光直射的纬线是() A. 赤道 B. 北回归线 C. 北极圈 D. 南回归线 3.北京时间(东八区)2016年2月7日22时,某工程师在长城站(西四区)参加了 央视春晚微信抢红包活动.该工程师微信抢红包的当地时间是() A. 2月7日22时 B. 2月6日22时 C. 2月7日10时 D. 2月8日10时 4.地球自转和公转相同的特点是() A. 方向相同 B. 产生的现象相同 C. 周期相同 D. 围绕的中心相通 5.如图是地球公转示意图.2011年6月9日,嫦娥二号卫星完成探月任务时,地球运 行在() A. Q4到Q1之间 B. Q2到Q3之间 C. Q3到Q4之间 D. Q l到Q2之间

6.昼夜交替的周期是() A. 24小时 B. 12小时 C. 1年 D. 36小时 7.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A. 昼夜更替 B. 不同经度的地方存在时间差异 C. 四季的变化 D. 太阳东升西落 8.英国伦敦和北京存在时差的原因是() A. 地球的自转 B. 地球的公转 C. 四季的划分 D. 五带的划分 9.当地球昼夜情况如图所示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地中海沿岸炎热干燥 B. A点昼夜平分 C. 不利于我国南极考察队考察 D. 日照昼短夜长 10.潍坊的小明善于观察,一年中,他在不同时期观察并记录了当地正午时刻教室内的 光照情况,如下图,四幅图中有一幅是冬至日的记录图,该图是() A. B. C. D. 11.热带、温带、寒带气候的主要差异是() A. 降水的多少 B. 海陆位置不同 C. 气温的高低 D. 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同 12.小王在某天的日记中这样写道:“今天阳光明媚,走在郊游的路上,但见漫山遍野 染上了新绿,傲寒的麦苗开始返青…”.据此判断,这一天应该在() A. 春分日前后 B. 夏至日前后 C. 秋分日前后 D. 冬至日前后

20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3讲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学案

第3讲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考纲考点 考法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1.晨昏线的特点及判断。 (重点) 2.地方时、区时的计算。 (重点) 3.晨昏线的应用。(难点) 4.地方时与区时的换算及日 期变更的判断。(难点 高考对本讲内容的考查难度 降低,主要命题点为地方时、 区时、日期的计算。 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5年2考) 1.方向:自西向东(如图A)。 (1)从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如图B)。 (2)从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旋转(如图C)。 (3)东经度增大的方向,西经度减小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方向。 2.周期:1个恒星日(23时56分4秒)。 3.速度 (1)角速度:除南北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相等,约为15°/h。 (2)线速度:随纬度增大而减小。 图解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 1.航天发射基地为什么多选择在低纬度地区,并且选择海拔较高的地区? 提示:纬度越低,自转线速度越大;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发射时节省燃料。2.在航天发射时为什么总是向偏东方向发射?

提示: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充分利用地球的自转速度,节省发射燃料。 地球自转运动的特征 1因素 影响 关系 纬度 纬度相同,线速度相同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 负相关 海拔 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 正相关 2.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小的应用 (1)判断南、北半球 由北向南,线速度越来越大的为北半球;越来越小的为南半球。如上图位于北半球。 (2)判断纬度带 自转线速度?????0~837 km/h→高纬度837~1 447 km/h→中纬度1 447~1 670 km/h→低纬度 如上图位于中纬度。 (3)判断地势高低 地球自转等线速度线凸向低处说明线速度比同纬度其他地区大,即地势较高(如上图中A 处可能为山地、高原等);地球自转等线速度线凸向高处,说明线速度比同纬度其他地区小,即地势较低(如上图中B 处可能为谷地、盆地等)。 地球自转运动的特征 (2017·武威模拟)下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 ) A .北半球中纬度 B .北半球低纬度 C .南半球中纬度 D .南半球低纬度 2.图中a 、b 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是( ) A .a 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专题训练

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下图是假设以北京为极点(地球自转情况不变)的半球投影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北京的自转角速度() A.约为15°/h B.约为30°/h C.约为45°/h D.为0 2.图中,甲地的自转线速度约是() A.1 670 km/h B.837 km/h C.1 440 km/h D.1 170 km/h 解析:第1题,除极点外,各地自转角速度相同,极点的角速度为0;该图假设以北京为极点,故北京的自转角速度为0,D正确。第2题,甲地的纬度是60°,自转线速度约是赤道的一半。赤道的自转线速度是1 670 km/h,甲地自转线速度约为837 km/h,B正确。 答案:1.D 2.B 某乘客乘航班从悉尼起飞,约9小时后抵达广州。下图为航班起飞时的全球昼夜状况图。读图回答下题。 3.乘客抵达广州时的北京时间大约是() A.12点B.15点 C.18点D.21点 【解析】

【答案】 3.C 恩克斯堡岛(下图)是考察南极冰盖雪被、陆缘冰及海冰的理想之地。2017年2月7日,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徐徐升起,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选址奠基仪式正式举行。据此回答下题。 4.2月7日,当恩克斯堡岛正午时,北京时间约为() A.2月7日9时B.2月7日15时 C.2月7日17时D.2月8日7时 【解析】 【答案】 4.A 读下面的日照图,回答下题。 5.关于图中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下一刻D点将进入白昼 B.C在昼半球 C.D、E两点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D.AB是昏线

6.此时,地方时为0:00的经线是() A.120°E B.100°W C.20°W D.60°E 解析:第1题,由图中信息可知,C在夜半球,D、E两点的自转角速度相同,线速度不同,AB是晨线。第2题,由图可知180°经线的地方时为8:00,故地方时为0:00的经线为60°E。 答案:5.A 6.D 王教授某日坐飞机从悉尼到西安,飞机着陆时西安正值日落。下表示意该航班的信息。据此回答下题。 A.5:01 B.5:59 C.6:01 D.6:59 8.王教授乘坐的航班实际飞行时间约为() A.6小时25分钟 B.8小时25分钟 C.10小时25分钟 D.12小时25分钟 解析:第7题,根据题干“飞机着陆时西安正值日落”和表中降落时间为北京时间17:45可知,西安日落时间为北京时间17:45;再根据西安的经度可计算出此时其地方时为17:01,进而推知34°N的昼长为10小时2分钟;根据全球昼夜长短分布规律可知34°S的昼长=24小时-10小时2分钟,即13小时58分钟,所以悉尼(34°S)的日出时间为12时-13小时58分钟/2=5:01。故选A。第8题,飞机降落时的北京时间(东八区区时)为17:45,换算成悉尼的区时(东十区区时)为19:45,再减掉起飞时间9:20,得到飞行时间为10小时25分钟。故选C。 答案:7.A8.C 2017年世界各地众多大城市在当地时间3月25日20:30-21:30陆续熄灯1小时,进行“地球一小时”活动。2017年3月25日晚8:30,中央电视塔为2017“地球一小时”活动熄灭了外景灯光,这是“地球一小时”活动在中国落地的第9年。2017年我国“地球一小时”的主题是“蓝色WE来”,即为了我们共同的蓝色未来,提倡可持续的生活方式。读下图,回答下题。

初一地理地球自转教案

初一地理地球自转教案 Teaching plan of geographical earth rotation in junior high sch ool 编订:JinTai College

初一地理地球自转教案 前言:本文档根据题材书写内容要求展开,具有实践指导意义,适用于组织或个人。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一、明确要求、小组合作学习 全班分为8个小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组长带领下 利用6分钟的时间自学本节。然后抽签选一个小组上讲台边演示边讲解,要求: ①讲清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以及地球自转产生哪些自 然现象? ②其他小组对该小组演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⑶每 个同学都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指定任一个小组进行解答。二、学生边演示边讲解 地球绕着地轴不停的旋转,叫做地球的自转。自转的方 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24小时,也就是我们通 常所说的一天。由于地球是个球体,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白天,大家现在看到的这个半球就是昼半球;另一面未被照亮的半球就是夜半球。请大家看演示,(学生转动地球仪,指着地球仪)但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所以昼夜也就在不断更替。

三、学生自己动手演示,感受昼和夜 ⑴用手电筒作为光源,照射在地球仪上,看看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布;不断转动地球仪,感受昼夜更替。 ⑵假设你的眼睛就是太阳,把地球仪上南京的位置转到大概中午12时,看这时世界上有哪些国家处于白天,哪些国家处于黑夜? 四、学生自由提问、师生讨论交流 师:下面我们进入自由提问阶段,每个同学都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同时欢迎同学们解答,老师抛砖引玉,先提出一个问题:如果地球不自转,还会有昼和夜吗? 生:仍会有昼和夜,但受到阳光照射的一半将永远是白昼,另一半永远是黑夜。 师:那样地球上会造成怎样的后果? 学生讨论交流。 生:被太阳照亮的部分将很热,未被照亮的部分将很寒冷,地球上的生命可能就不存在了。 生:教材上为什么强调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它和昼夜的形成有必然联系吗?

高中地理 1.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精品导学案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一中高中地理必修一(鲁教版):1.2地球自转 的地理意义学案 目标1:记忆和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等特征。 思考题:若只考虑地球运动速度对卫星发射的影响,酒泉、西昌哪个地点更利于卫星发射?目标2:分析昼夜交替的原因,理解和应用晨昏线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思考题:假设地球不运动,会不会形成昼夜?晨线和昏线有何不同? 目标3:掌握时差产生的原因以及换算。 思考题:由于东边的地方时总早于西边的地方时,所以东边的地方总是比西边的地方早看到日出,这样对吗? 目标4:理解地转偏向力对地表水平运动物体产生的影响。 思考题:在南北半球,河水对河流两岸的冲刷有什么区别? 二、问题与例题 问题1:从不同的位置上看,地球自转方向是否一样?如在北极上空和南极上空上看,自转方向有何不同? 【例1】:图中四幅图,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 N N N S A B C D [解析] A图北极在上,自转方向自西向东,所以是正确的.C图在北极上空看自转方向为逆时针,D图从南极上空看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它们也都是正确的. 本题考查地球自转方向,正确掌握地球自转方向的空间状况,是解决本题的根本. [答案] ACD 问题2:试分析时差计算的现实意义。 【例2】2005年3越8日23时9分(东七区区时)印度尼西亚的尼亚斯岛附近海发生 8.7级强烈地震。不久又相继在该岛的西略北100千米海底和该岛正南约190千米海底发生强烈余震,这些地震均发生在靠近两大板块界线的地方,据此回答:该8.7级地震发生时,纽约(西五区)为() A、29日10时9分 B、27日11时9分 C、27日12时9分 D、28日11时9分 [解析] 本题考查了区时之间的计算。东七区与西五区相差12个时区,按照东加西减的原则,纽约的时间=3月28日23时9分—12小时=28日11时9分。 [答案] D 三.目标检测: 1.地球自转一周所用的时间是:( ) A.常说的一天 B.一个太阳日 C.23时56分4秒 D.24小时2.地球上有昼夜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A.地球公转 B.地球是个不规则的椭球体 C.地球自转 D.地球是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

(七年级地理教案)地球自转

地球自转 七年级地理教案 【教材分析】 本部分内容初看起来比较简单,学生已经有了一些基础知识。但其中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交替及时差问题是学生理解的难点,高考试题中涉及此基础知识的比例也很大,这些问题都需要从这里得到解决,所以教学时要特别注意直观性,帮助学生彻底解决此基础问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利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自转,并从各个角度观察地球自转特点。 2.利用灯泡或手电当太阳,让学生观察并体会地球自转时各地昼夜有什么变化,从而理解各地时差,初步学会利用简易工具换算时间。 【课程标准要求】 ●用事实说明地球自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 【教学用具】 师:地球仪、三球仪、灯泡、简单的课件,时区分布表格(课前发给学生);生:彩色不干胶条、手电 【教学时间】1~2课时 【教学重点和难点】体会从不同角度看地球自转方向,理解时差产生的原因。 【教学方法】实验操作,观察总结,讨论合作 【教学过程】 一、合格地球人的考查 1.你观察到的太阳、月亮、星星从哪个方向升起,又从哪个方向落下? 2.小时侯你认为是天转还是地转?现在呢? 3.你知道地球是怎么转的吗? 4.你知道地球的自转对地球人有何影响吗? 这里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回答问题,并引入两个专题(怎么转和影响)的教学。 1.学生都能回答出来。 2.是天动还是地动,这还是个问题呢,可以激发学生讲科学家哥白尼“地心说”的故事,鼓励学生为追求真理而努力。

3.那么,地球是怎么转的呢? 活动一:演示地球自转运动 第一步:请3个学生到台前来演示,大家评判谁演示的正确!(注意选择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具有代表性,观察后就明朗了) 第二步:小组内每个同学演示一遍,组员负责指正,要求人人会演示。 第三步:在地球仪上贴一彩色不干胶条,从3个角度观察地球自转方向:赤道上空看;北极上空看,南极上空看,最后总结出结论。 总结:地球自转方向:从赤道上空看,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看,顺时针方向 屏幕给出三幅地图:a.面向赤道;b.面向北极;c.面向南极,要求学生标出地球自转方向(化演示为图示,增强实战能力)并告诉学生:记住极地地球自转方向将是以后解决以极地为中心的习题的关键! 地球自转一圈的时间(周期):一天,也是昼夜交替的周期。 活动二:利用手电或灯泡,观察地球自转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 第一步:地球不自转,面向太阳和背向太阳的一面如何? 第二步:拨动地球仪,看某地随着地球自转昼夜是怎样交替变化的。 第三步:在地球上选择几个城市,分别贴上不同颜色不干胶条:如北京、开罗、纽约等,看他们随着地球自转运动经历昼夜的先后顺序有什么规律。 说明:这里强调几个时间点:日出(晨)、中午、黄昏、子夜。 学生总结: 1.由于地球是个不透明体,在太阳的照射下,面向太阳的一面就是白天,即昼;背向太阳的一面是黑夜,即夜。 2.由于地球不断地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上某地依次经历了晨、午、昏、夜的昼夜交替现象。 3.不同的地点经历的时间不同,同一时刻不同地点处在不同的晨、午、昏、夜等时间,东边地点比西边地点要先看到日出。 教师补充演示:利用书上问和图进行解说。 练一练:给昼夜平面图,让学生判断不同地点的时间,实现从立体地球仪向平面地图转化。

地理七年级上册地球自转公转

编号①七年级地理地球和地球仪地球的运动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一、基础知识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①形状:不规则的_______。认识过程: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盘→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卫星照片。 ②证据:a麦哲伦环球航行;b (最能证明);c月食;d海边看船;e登高望远等。 ③大小:平均半径为________千米,最大周长约_____千米,表面积为_______平方千米。 2.地球仪上一轴两极:一轴是指,两极是指 和。 3.纬线和纬度 随记: ①纬线的特点 形状:______________,长短:___________,指示方向:____________。 ②纬度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①确定南北纬的方法:向北增大为____纬,向南增大为____纬。 ②南北半球分界线:_______ 提醒:①自赤道向两极,纬线度数逐渐增大,但纬线长度逐渐缩短。 ②度数相同的纬线长度相同,但分别位于南北半球。 4.经线和经度 随记:①经线的特点 形状:____________;长短:____________;指示方向:__________ ②经度范围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①确定东西经的方法:向东增大为____经,向西增大为____经。 ②东西半球分界线:____________________ 5.经纬网判读 ◆写经纬度。方法:纬度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经度向东增大为东经,向西增大为西经。 A C ◆判断方向。方法:纬线指示东西,经线指示南北 A点在B点的方向,D点在C点的方向。 ◆判断低中高纬。0°——30°——60°——90° ACD三点位于低纬度的是,位于中纬度的是。 ◆判断半球。南北半球—赤道;东西半球—20°W, 160°E。 四点中位于西半球的点是,位于东半球的点是 ,位于南半球的点是。 ◆判断五带。0°----23.5°----66.5°----90° A、C点位于带, B、D点位于带。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1.自转与公转 绕转中心方向周期结果 自转 公转 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方向。即北逆南顺皆向东。 2.公转与四季变化 提示:北半球(月份):春季____________ 月,夏季_____________月秋季_____________月,冬季_____________月,南半球季节相反。 3.地球的五带 位置直射位置日期节气昼夜长短变化 A 3月21前后昼夜平分 B 6月22前后昼长夜短 C 9月23前后昼夜平分 D 12月22前后昼短夜长

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专题1.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学案(20210210085

专题地球自转及地理意义 【知识精析】 」、地球自转速度的比较 1 .角速度的比较 首先看是否为极点,极点上角速度为0;非极点上任何地点(包括海拔不同的地点)角速度都相同,都是15°/ 时、1° /4分钟。如地球同步卫星的角速度与地面对应点的角速度相同。 2 .线速度的比较 (1) 海拔相同看纬度:海拔相同的情况下,同一纬线上线速度相同,不同纬线上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计算公式为赤道线速度(1 670 km) x cos①(①为当地的地理纬度),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点线速度相同。 南、北纬60°上的线速度约为赤道上的一半,南、北极点的线速度为零。 (2) 纬度相同看海拔:同一地点或同一纬线上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如地球同步卫星的线速度大于地面对应点的线速度。 二、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 (一)地方时的计算 1?计算依据:地球自转,东早西晚,1度4分,东加西减。 2 ?计算步骤:一定时,二定向,三定差,四定值。 (1) 一定时:即确定计算时可作为条件用的已知地方时。光照图中,特殊经线的地方时的确定,以下图影部分表示黑夜)为例: *T-JI C ①昼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如ND ②夜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24时或0时,如NB ③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6时,如NC ④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18时,如NA ⑵二定向:即确定所求点与已知时间点的相对东、西方向,如图中求E点的地方时,以D点作为已知时间

点,则E 点位于D 点以东,应“东加”;若求F 点地方时,以B 点作为已知时间点,贝U F 点位于B 点以西, 应“西减”。 ⑶ 三定差:即确定所求点与已知时间点的经度差,以确定时差,如 E 点所在经线与 ND 经度相差45°,时 差为3小时。 45° ⑷ 四定值:即根据前面所确定的条件计算出所求时间,如 E 点地方时为:12: 00+ = 15: 00, F 点地 15 方时为: 45° 24: 00— = 21 : (二)区时的计算 第一步:如果已知该地经度,求时区数。该地所在时区数=该地经度十 去;余数若大于 7.5,则在结果上加一个时区) 第二步:求时差,即求时间间隔,每相隔一个时区,时间相差一小时。 第三步:求区时。 所求区时=已知区时土时区差X 1小时 注:①“ +、一”号的选取同地方时的计算。②若求出的时间大于 若求出的时间为负值,则加上 24小时,日期减一天。 (三)与行程有关的时间计算 这类问题若能建立下列关系,也就不难解答了。 起飞时A 地时间 + —小?降落时A 地时间 J±时差 J±时差 + m 小时 起飞时B 地时间一小时降落时B 地时间 计算公式如下: 降落时B 地时间=起飞时 A 地时间土时差+行程时间(m ) (注意:加减的选取原则为东加西减 ) 三、地球上日期的变更 1. 两种日期变更线的比较 15°。 (余数若小于7.5,则直接舍 24小时,则减去24小时,日期加一天; 若有一架飞机某日某时从 A 地起飞,经过 m 小时飞行,降落在 B 地,求飞机降落时 B 地的时间。

(七年级地理教案)地球的自转

地球的自转 七年级地理教案 学习目标 1.理解地球自转的基本规律 2.理解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地理意义 3.初步了解现实生活中需要具备时差知识 重、难点理解地球自转的基本规律和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地理意义 教学方法讨论法、假设法、提问法。 导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地球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我们为什么感觉不到地球在运动呢?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如果地球变慢或变快,即周期变长或变短,将会发生上面变化? 2、完成地图册6页第二题 3、中秋节,当我们在杭州西湖欣赏三潭印月的夜景时,美国纽约却是艳阳高照。你能解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 ●三、解疑释疑,拓展升华 地球自转与公转运动的结合使其产生了地球上的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地球自转和公转的速度是不均匀的)。同时,由于受到太阳、月球、和附近行星的引力作用以及地球大气、海洋和地球内部物质的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地球自转轴在空间和地球本体内的方向都要产生变化。 地球自转产生的惯性离心力使得球形的地球由两极向赤道逐渐膨胀,成为目前的略扁的旋转椭球体,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短约21千米。 地球的基本参数: 赤道半径: ae = 6378136.49 米 极半径: ap = 6356755.00 米 平均半径: a = 6371001.00 米 赤道重力加速度: ge = 9.780327 米/秒2 平均自转角速度: ωe = 7.292115 × 10-5 弧度/秒

公转时间: t = 365.2422 天 离太阳平均距离: a = 1.49597870 × 1011 米表面温度: t = - 30 ~ +45 自转周期 23时56分4秒(平太阳时)公转周期 1恒星年 黄赤交角 23度27分 地球海洋面积 361745300平方公里 地壳厚度 80.465公里 地幔深度 2808.229公里 地核半径 3482.525公里 表面积 510067866平方公里 我的疑问: 老师解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