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共基础知识——商品与货币

公共基础知识——商品与货币

公共基础知识——商品与货币

1、商品的二因素

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因素,商品是这两个因素的矛盾统一体。统一的是,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物品就没有价值。对立的是,使用价值和价值又是相互排斥的,表现在商品的生产者和购买者不能同时拥有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这种矛盾只有通过商品交换才能解决。

交换价值: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和比例。交换的数量比例,由凝结在不同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的量决定,这个劳动量决定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2、商品中的劳动二重性

商品具有二因素是因为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既是具体劳动又是抽象劳动。

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的关系:二者是矛盾统一体。统一是指商品生产者在进行具体劳动的同时,也付出了抽象劳动,它们是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矛盾是指具体劳动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抽象劳动反映的是社会生产关系,是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的。

商品二因素的矛盾构成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最后转化为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这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决定了商品生产的本质和发展过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就是这样自发地、缓慢地产生出来的。

3、货币的本质

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自发产物,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它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

当贵金属金银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时,货币就出现了。因此,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4、货币的职能

(1)价值尺度。

(2)流通手段。

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

(3)贮藏手段。

(4)支付手段:是指货币用来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的职能。

(5)世界货币:只有黄金、白银等有价值的货币商品,才能充当世界货币。

5、货币流通规律

货币流通规律指一定时间内商品流通过程中所需货币的规律。

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商品的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

6、纸币

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国家能决定纸币的发行量、纸币的面值,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或者纸币所代表的价值。

纸币的发行量要以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7、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通货紧缩

表现需求旺盛,物价上涨,纸币贬值,经济过热需求不足,物价下跌,纸币升值,经济衰退

本质社会总供给小于社会总需求,流通中的纸币量过

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流通中的纸币量

过少

成因纸币发行过多;社会需求旺盛;成本上升等纸币发行过少;社会需求不足等

影响适度的通货膨胀可以刺激经济,扩大内需,推动

经济发展;但通货膨胀直接使纸币贬值,而居民

收入水平没有提高,就会导致人民生活水平下

降,社会经济秩序混乱,影响经济发展

适度的通货紧缩可以挤掉经济泡沫,抑制投资

过热;通货紧缩在一定程度上对居民生活有好

处,但从长远看会严重影响投资者的信心和居

民的消费心理,导致恶性的价格竞争,对经济

的长远发展和人民的长远利益不利

对策可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和紧缩的货币政策可采取扩张的财政政策和扩张的货币政策

8、价值决定价格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9、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

气候、时间、地域、生产、宗教信仰、习俗等因素通过改变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影响商品的价格。

当某种商品供过于求时,商品过剩,卖方不得不以较低的价格处理他们过剩的存货,于是出现货多不值钱的现象,形成买方市场。

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时,商品短缺,买方不得不接受较高的价格以满足自身的需要,于是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形成卖方市场。

10、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

商品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同样生产条件下生产同类商品的绝大多数劳动者的劳动时间。

商品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个别劳动时间无关。

11、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生产率

如果生产某种商品的生产者普遍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就会导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从而使单位商品的价值量降低。

若其他因素不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

12、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表现形式

(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3)从单个交换过程来看,商品的价格可能高于或低于商品的价值;但从一段较长时间来看,商品的平均价格和商品的价值相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