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表型临床意义的研究进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表型临床意义的研究进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表型临床意义的研究进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表型临床意义的研究进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表型临床意义的研究进展

张敏综述,李倩△ 审校

【摘要】【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具有显著异质性的疾病。不同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肺功能下降速度、对治疗的反应存在着明显差异。目前普遍认为单纯依靠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不能描述这种异质性。近年来,关于COPD表型的研究成为热点,可能为制定疾病相对个体化诊疗策略提供依据。本文就目前COPD的主要表型,即哮喘COPD重叠表型、频繁急性加重表型和肺气肿过度充气表型的研究进展及临床意义作一综述。

【期刊名称】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年(卷),期】2016(013)001

【总页数】3

【关键词】【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表型;哮喘-COPD重叠表型;频繁急性加重表型;肺气肿表型

△通讯作者

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及其表型的研究现状

COPD是一种以持续的、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基本特征,气流受限呈进行性发展,主要累及肺部,也可引起肺外各器官损害的疾病。普遍认为单纯依靠肺功能[主要是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不能全面反映该疾病状态,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2011年COPD全球倡议(GOLD)引入了用症状、肺功能分级和急性加重风险分类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四组:A组低危,症状较轻;B组低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