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及参考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9
第 1 页 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2020年4月
一、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归省.(xǐnɡ) 弥.散( mí) 惧惮.(dàn) 怠.慢(dài)
B.行.辈(hánɡ) 撺掇..(cuān duo) 踱来踱去(duó) 诣太守(yì)
C.翩.然(piān) 孕.育(yùn) 风雪载.途(zài) 炎.热(yán)
D.俨.然(yǎn) 阡陌..(qiān mò) 垂髫.(tiáo) 刘子骥.(yì)
2.下列各项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嘱咐 行辈 踊跃 皎洁
B.眼眶 羁绊 叹为观止 戛然而止
C.海棠 萌发 消声匿迹 周而复始
D.凋零 枯燥 天衣无缝 海枯石烂
3.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学习中,我们应该培养自己观察问题、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B.学生能否取得优异的成绩,关键在于是否努力。
C.通过大家的热烈讨论,使我明确了学习的目的。
D.中国人民正在努力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4.下列各项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王老师讲课幽默风趣,同学们常常忍俊不禁地笑出声来。
B.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氛围中,使人叹为观止。
C.元旦期间,全校师生欢聚一堂,共享天伦之乐。
D.他在大会上的即兴演讲,逻辑严密、语无伦次,博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第 1 页 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2020年4月
一、选择题
1.下面各组词语中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凫水(fú) 屹立(yì) 欺侮(wǔ) 大彻大悟
B.脑畔(pàn) 糜子(méi) 蓦然(mù) 世外桃园
C.冗杂(rǒng) 晦暗(huì) 戛然(gā) 人情事故
D.斡旋(wò) 悄怆(qiāo) 锵然(qiāng) 叹为观只
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不像扑灯蛾,爱光明而至焚身,小孩子喜欢火,喜欢亮光,( )仿佛是天性,放在暗屋子里就哭的宝儿,点亮了灯哭声就止住了。岁梢寒夜,玩火玩灯,除夕燃滴滴金,放焰火,是孩子群里少有( )的事。
A.即使 也 例外 B.虽 却 快活
C.即使 也 快活 D.虽 却 例外
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推进农村新型城镇化建设,关键是改进农民科技知识水平,加速农业现代化。
B.江边垂柳,随风轻轻摇曳,袅娜多姿,令许多游人不禁停下脚步驻足观赏。
C.随着对各区县的实地调查,使专家组对当地义务教育达标状况有了全面了解。
D.深受人们喜爱的中国京剧脸谱艺术,被公认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识。
4.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
B.谈到怎样教育青少年一代?这位教育家有深刻而独到的见解。
C.中医认为,荠菜味辛甘,具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等袪病养生的功效。
D.一位文学家说:“得意时,应准备一条退路;失意时,要寻找一条出路”。
5.下列对《蒹葭》的节选诗句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A.此诗以男女恋爱为题材,表现的是主人公追求恋人的热烈感情。
B.“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采用的是《诗经》中常用的“赋”的手法,点明故事发生的季 第 2 页 节在深秋,为诗歌创设了一个萧瑟的意境。
第 1 页 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2020年4月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杜绝中国式过马路这种不良行为,每个人心中都必须绷紧一根安全弦。
B.据银监会分析,2019年第一季度,我国股市一路上涨的原因,主要在于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前景充满信心所导致的。
C.4月29日,福州市拉开了以“排队上下车”“礼让斑马线”“不能乱扔杂物”为主要内容的文明市民培育工程。
D.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董倩曾经采访过两次华为 CE0 任正非。
2.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社戏》选自鲁迅的小说集《朝花夕拾》,表现了作者对农村的热爱,对美好自由生活的向往。
B.《灯笼》的作者吴伯箫是台湾著名作家,散文家,教育家。
C.《回延安》是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的,四行一节,不讲究押韵,形式活泼,节奏自由。
D.《诗经》,先秦时叫作《诗》或《诗三百》,到了汉代被奉为经典,尊称《诗经》,列为“五经”之一。
二、字词书写
3.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或者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1)凫.水(_____) (2)冗.杂(_____) (3)jī 绊(_____) (4)wò旋(_____)
4.根据课下“读读写写”内容,补全词语或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1)(_____)声匿迹
(2)草长(_____)飞
(3)(_______)神话中仙女穿的天衣,不用针线制作,没有缝儿。比喻事物没有破绽。
(4)(_______)一切都不放在眼里,形容骄傲自大,什么都看不起。
三、语言表达 第 2 页 5.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构成排比。
临危不惧是一种勇气,视死如归更是一种勇气。没有勇气的人生是苍白无力的孤行;没有勇气的人生是暗淡无光的虚度;___________________。人生苦短,唯梦想和勇气不可辜负!
四、句子默写
6.默写
(1)参差荇菜,左右流之。________,________。(《关雎》。)
第 1 页 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2020年4月
一、选择题
1.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石潭记》的“记”和《答谢中书书》的“书”都是文体。
B.鲁迅的《社戏》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
C.《蒹葭》、《关雎》均选自《诗经》。《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
D.在我国古代作品中,常用“汗青”“桑梓”“婵娟”“襁褓”来指代史书、家乡、月亮和不满周岁的要孩。
二、句子默写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参差荇菜,________。________,寤寐求之。(《关雎》
(2)________,悠悠我思。纵我不往,________。(《子衿》)
(3)气蒸云梦泽,________。欲济无舟楫,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4)复行数十步,________。土地平旷,________。(陶渊《桃花源记》)
(5)寂寥无人,________,________。(柳宗元《小石潭记》)
(6)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中歌颂友谊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三、基础知识综合
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篆. ① (A zuàn B zhuàn)刻艺术,以其独特的文化艺术品质,渐成文人书斋 甲 (A不可或缺 B不孚众望)的物件。因其便于携带,可随时把玩自怡,因此日渐受宠。看似小道的篆刻,学极深suì ② (A邃 B遂),既兼书法、绘画和雕刻诸技艺,且 乙 (A包含 B蕴含)丰富的文学、哲学、历史和文字学等信息,渗透着篆刻家对社会与自然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索。
(1)为文中①处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根据②处拼音选择正确的汉字,只填序号。
①处____ ②处____ 第 2 页 (2)从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
第 1 页 共 8 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试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40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
(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任选其中....6· 句,不得多选......)
①佁然不动,____________。(柳宗元《小石潭记》)
②____________,鸡犬相闻。(陶渊明《桃花源记》)
③八月湖水平,______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④一日不见,____________。(《子衿》)
⑤______________,同是宦游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⑥微君之故,______________?(《式微》)
⑦______________,但余钟磬音。(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⑧《关雎》中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男子对姑娘思念之深追求不到而痛苦难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默写《蒹葭》最后四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9分)
黄昏下的小镇坐落在河的两岸,错落有致的房子,粉墙dài瓦,里面的梁柱已被岁月熏得发黑,让人觉得周庄犹如一位饱经苍桑的老人,袖着手悠然地守在这流淌千年不息的水边,淡定地、慈xiáng地等着四面八方的来客。水乡小镇游人如织,丝毫没有“牢落暮霭初收”之景象。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3分)
dài( )瓦 慈xiáng( ) 暮霭.( )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2分)
(3)文中“游人如织”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中测试卷(分值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凫.水(fú) 怠.慢(dài) 潺潺..(chán) 销声匿.迹(nì)
B.斟.酒(zhēn) 橄榄..(ɡǎn nǎn) 酬.谢(chóu) 屋舍俨.然(yǎn)
C.农谚.(yàn) 连翘.(qiáo) 甘醇.(chún) 豁.然开朗(huò)
D.载.途(zài) 炎.热(yán) 簌簌..(sù) 袒.胸露乳(tǎn)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追溯 两栖 凑齐 密蜂
B.薏仁 煨炖 两颊 元霄
C.巴结 归省 行辈 撺掇
D.过瘾 健脾 落慕 鸟臀目
3.下列句中标点符号用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朋友们便不再原谅我会读“秩秩斯干”,却全都嘲笑起来了。
B.到了喝春酒时,就开出来请大家尝尝。“补气、健脾、明目的哟!”母亲总是得意地说。
C.今年的暑假,你是打算去九寨沟旅游呢?还是去西藏旅游?
D.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4.下列语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冬天来了,各种虫儿销声匿迹....,大地开始进入冬眠期。
B.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我们不能目空一切....,自恃强大。
C.在老师讲解完这道数学题后,我有一种大彻大悟....的感觉。
D.班长很好强,他不希望自己比别人慢,所以做事情总是一马当先....。
5.下列作家作品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桃花源记》——陶渊明——《陶渊明集》
B.《小石潭记》——柳宗元——《柳河东集》
C.《大自然的语言》——竺可桢——《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
D.《社戏》——鲁迅——《朝花夕拾》
6.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1 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卷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47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怠 慢( ) 羁绊( ) 羊肚( ) 撺掇( ) 凫水( ) 亢奋( )
家juàn( ) tián( )静 huì( )暗 wò( )旋 jiá( )然而止
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怠慢 潮汐 佁然自乐 历历可数 B.辐射 争讼 海枯石烂 大彻大悟
C.恣睢 乡绅 窈窕俶女 割麦插禾 D.耳畔 领域 不解之迷 草长莺飞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3分)
A.她在商场里看到一条名牌裙子极其精美,天衣无缝,一时冲动花了半个月的工资把它买了下来。
B.有个气血方刚的“大丈夫”听说妻子生的是女孩,竟冲进产房,让在场的医护人员瞠目结舌,叹为观止。
C.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
D.新时代、新追求,我们要怀着目空一切的豪情与壮志去搏击长空、翱翔天际。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小红刚转到我班,有些同学还不认识。
B. 王老师亲切地走过来对我说:“你要注意保护嗓子啊!”
C. 在失意的季节里,我们要把人生的每一片枯暗都染成娇艳的花瓣。
D. 由于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中国文学突然渐渐地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关注。
5.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大自然的语言》一文用“传语”“暗示”“唱歌”等词将动植物拟人化,写得有情有感,这种手法大大增强了说明的生动性
B.《恐龙无处不有》中“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一句,运用打比方的方法,形象地说明了南极洲寒冷的程度和南极洲在地球中的重要地位
C.《大雁归来》一文中“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会叫起来,似乎它们溅起的水花能抖掉那脆弱的香蒲身上的冬天”一句,写出了大雁的高傲与娇气
第 1 页 八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2020年4月
一、句子默写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________,白露未晞。(《蒹葭》)
②________,胡为乎泥中?(《诗经·邶风》)
③________,悠悠我心。(《诗经·郑风》)
④________,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⑤________,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
⑥凄神寒骨,________。(柳宗元《小石潭记》)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名句。
①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描写烟波浩渺、气势磅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②《桃花源记》描写桃花林美好自然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二、基础知识综合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完成下列小题。
庭院上空是一架纵横交错的葡萄藤。初春时节,昏睡的葡萄藤醒了,它们先是悄.然睁开了一粒粒紫红色看似xīng忪的叶芽,那些叶芽便很快毛茸茸地伸展开了。它们很快就把庭院里的阳光剪得_______A(乱七八糟,密密麻麻,斑斑驳驳)。不到半月,院子的上空就一片摇_______的苍翠,连一片金黄阳光也_______B(泻,漏,坠)不下来。清风徐徐地一摇,几片碎碎的阳光偶而从叶缝间掉落下来,但那是稍纵即逝的,像梦的碎片一样。
2.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悄( )然 xīng( )忪 摇yè( )
3.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它的正确写法是“ ”。
4.文中横线处应填写的恰当词语分别是:A ,B 。
5.这段文字运用 、 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积蓄一冬力量的葡萄藤在初春时节生命苏醒的状态。
第 2 页
三、名著阅读
6.运用名著阅读获得的知识,完成下列小题。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检测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运用(28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凫.水(fú) 争讼.(sòng) 幽悄.(qiāo) 无人问津.(jīn)
B.亢.奋(kàng) 褶.皱(zhě) 追溯.(sù) 风雪载.途(zài)
C.潺.潺(chán) 冗.杂(rǒng) 磅.礴(bàng) 黄发垂髫.(tiáo)
D.腐蚀.(shí) 领域.(yù) 灯盏.(zhǎn) 金吾不禁.(jīn)
2.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狩猎 邀请 鸡犬相闻 草长鹰飞
B.静穆 晦暗 人情世故 戛然而止
C.滑翔 羁拌 水尤清冽 窈窕淑女
D.雾霭 怅惘 海枯石烂 哀草连天
3.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出了三峡,江面宽阔,眼前豁然开朗....。
B.这次的演出,集合杰出的艺人同台亮相,其精彩程度令人叹为观止....。
C.老师的声音戛然而止....,而同学们还沉醉在老师美妙的故事中。
D.小伙伴们在花园里玩捉迷藏的游戏,不一会儿,大家都销声匿迹....了。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把这些关系导入互联网中,对习惯了与陌生人在互联网上聊天的网民来说,无疑是捅破了虚拟和现实间的最后一层窗户纸,实现了互联网和真实生活的“无缝连接”。
②仅3年多时间,微信已经变成了移动互联网上的“巨鳄”。
③沉淀在手机通讯录和邮箱联系人中的关系是个人最稳定的社交关系。
④微信的4.0版本正式增加了朋友圈功能,随后又逐渐增加了评论、隐私、收藏等功能。
⑤这种模式的即时通讯应用迅速得到传播,在国内首先有了“米聊”,随后又出现了“微信”。
A.①⑤②④③ B.②④①⑤③ C.③①⑤④② D.④⑤②③①
5.下列关于《傅雷家书》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第 1 页 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2020年4月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回延安》这首诗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使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展示出浓郁的陕北风情。
B.《安塞腰鼓》是我国当代作家刘成章写的一篇抒情散文,文中大量地运用排比、比喻和反复的修辞手法,使语言气势充沛,节奏鲜明,感情强烈。
C.利奥波德的《大雁归来》像一首抒情诗,抒发了对大雁的喜爱之情。面对大雁的联合观念,人类应该自愧不如。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东周初年至战国时期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
二、句子默写
2.古诗文名句默写。
(1)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关雎》)
(2)蒹葭苍苍,_____________________。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蒹葭》)
(3)______________________,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子衿》)
(4)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端居耻圣明。(孟浩然《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6)《小石潭记》中写出了游鱼轻快敏捷,与游人相逗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基础知识综合
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每年春天和秋天,人类会惊奇地仰望着天上那些成群结队、遮天敝日而又神秘莫测的旅客——候鸟。经过亿万年的自然进化,候鸟形成了每年在繁殖地与越冬地之间固定的往返迁徙路线。它们在迁徙途中要遇到许多想象不到的困难:飞跃大洋、翻越高山、穿越雾霭、迎着载途的风雨…… 第 2 页 在迁徙的过程中,鸟类展示了非凡的智慧。它们以星星为标记,其卓越的导航本领让科学家惊叹不已。春来秋往,从不失信,迁徙对候鸟来说,是使命,是责任,是一种承诺。
第 1 页 共 11 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4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凫.水(fú) 脑畔.(bàn) 点缀.(zhuì) 无人问津.(jīn)
B.亢.奋(kàng) 褶.皱(zhě) 追溯.(sù) 风雪载.途(zài)
C.潺.潺(chán) 冗.杂(lǒng) 磅.礴(pàng) 黄发垂髫.(tiáo)
D.踪.迹(zōnɡ) 疲.乏(pí) 褪.色(tuì) 矫.首昂视(jiāo)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狩猎 邀请 鸡犬相闻 草长鹰飞
B.挑衅 沼泽 人情世故 阡陌交通
C.滑翔 羁拌 周而复始 叹为观止
D.闭塞 粗糙 海枯石烂 嘎然而止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那天,谭老师给我讲了好多好多,使得我豁然开朗....。
B.如果想把每件事都做到天衣无缝....,就必须培养多个角度看问题的习惯。
C.他命运多舛,这些年辗转反侧....很多地方,依然居无定所,朝不保夕。
D.一阵微风吹过,桃树上粉红的花瓣顿时飘落下来,落英缤纷....,犹如下了一场桃花雨。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有关部门近日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在端午节期间严防安全不出现问题。
B.近段时间,我们班的同学认真讨论并学习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C.能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衡量我们课堂教学成功的重要标志。
D.为了缓解地震灾区受伤人员血液供应不足的状况,社会各界人士踊跃献血。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有的书可供一读,有的书可以吞下,而有不多的几部书应当______消化。
(2)我单位原公章已作废,自2018年1月1日起______新公章,特此通告。 第 2 页 共 11 页 (3)渝贵铁路贵州境内所有车站站名,经贵州省地名委员会______,已经正式确定。
部 编 版 语 文 八 年 级 下 学 期
期 中 测 试 卷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0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潮汐.(xī ) 彗星 海洋深渊.(yuān) 藏污纳垢
B.劫.难(jié) 和霭 天衣无缝.(féng) 不屑置辩
C.褶.皱(zhě ) 骨骼 地壳.运动(ké ) 自出新裁
D.追溯.(suò ) 岛屿 两栖.动物(qī) 草长鹰飞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冬天悄悄地到来了,平日里那些活泼可爱的小昆虫都销声匿迹....了。
B.诵读经典对传承 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提升学生修养,陶冶学生情操的作用是不容置...
疑.的。
C.我区通过搭建德育教育实践平台,在潜移默化....中培养未成年人的真挚情感和高尚品质。
D.一个烟头引起了大火,这栋被烧毁的大楼让人叹为观止....,唏嘘不已。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这次会议规定每一位发言者的发言时间最多不能超过30分钟。
B.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之中,他是最给我鼓励,最使我感激
的一个。
C.这位设计师出色的工作和独特的设计,已被有关单位采用。
D.为了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厚德学校决定加快创建文明校园的速度。
4.下列语段顺序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关于它的起源,最初是祛除暑热疫病、禳灾止恶的活动。
②逐渐形成了缅怀先贤、忠君爱国的传统。
③经过几千年的文化积累和节俗传承,吃粽子、赛龙舟、纪念屈原已经成为当今流传范围最广的端午节俗活动,融进了世代中华儿女的生活记忆。.
1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47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怠慢( ) 羁绊( ) 羊肚( ) 撺掇( ) 凫水( )
亢奋( ) 家juàn( ) tián( )静 huì( )暗
wò( )旋 jiá( )然而止
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怠慢 潮汐 佁然自乐 历历可数
B.辐射 争讼 海枯石烂 大彻大悟
C.恣睢 乡绅 窈窕俶女 割麦插禾
D.耳畔 领域 不解之迷 草长莺飞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3分)
A.她在商场里看到一条名牌裙子极其精美,天衣无缝,一时冲动花了半个月的工资把它买了下来。
B.有个气血方刚的“大丈夫”听说妻子生的是女孩,竟冲进产房,让在场的医护人员瞠目结舌,叹为观止。
C.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
D.新时代、新追求,我们要怀着目空一切的豪情与壮志去搏击长空、翱翔天际。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小红刚转到我班,有些同学还不认识。
B. 王老师亲切地走过来对我说:“你要注意保护嗓子啊!”
C. 在失意的季节里,我们要把人生的每一片枯暗都染成娇艳的花瓣。
D. 由于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中国文学突然渐渐地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关注。
5.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大自然的语言》一文用“传语”“暗示”“唱歌”等词将动植物拟人化,写得有情有感,这种手法大大增强了说明的生动性
B.《恐龙无处不有》中“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一句,运用打比方的方法,形象地说明了南极洲寒冷的程度和南极洲在地球中的重要地位
C.《大雁归来》一文中“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会叫起来,似乎它们溅起的水花能抖掉那脆弱的香蒲身上的冬天”一句,写出了大雁的高傲与娇气
第 1 页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2020年4月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画线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冰雪融化(róng) 孕育(yùn) 翩然归来(piān) 农谚(yán)
B.簌簌落下(shù) 了解(jiě) 销声匿迹(nì) 纬度(wěi)
C.衰草连天(shuāi) 连翘(qiáo) 层峦叠嶂(zhàng) 弋阳(yì)
D.风雪载途(zhài) 隧道(suì) 头晕目眩(xuàn) 窥见(kuī)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聒燥 勤能补绌 按步就班 杳无音信
B.炫目 无动于衷 尾尾动听 风度翩翩
C.肆虐 大相迳庭 循规蹈距 不言而喻
D.喧嚣 劫后余生 矢志不移 见异思迁
3.结合语境,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成语或俗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每一段新征程的开启,总让人充满憧憬。从新起点继续出发的中国,如何
① ?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逐梦史”告诉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艰辛探索,顺应了社会进步的时代潮流,进行着 ② 的改革创新,是实现民族复兴的人间正道。今日中国距离民族复兴梦想,依然是 ③ 。我们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世所罕见的困难。但我们坚信 ④ ,只要我们有信心,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勇于攻坚克难,就一定能打开中国发展新局面、开创中国道路新境界。
A.①众人拾柴火焰高 ②与日俱增 ③四面楚歌 ④滴水穿石
B.①众人拾柴火焰高 ②坚定不移 ③行百里者半九十 ④滴水穿石
C.①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②坚定不移 ③行百里者半九十 ④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D.①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②与日俱增 ③四面楚歌 ④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第 1 页 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2020年4月
一、句子默写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任选其中....6句,不得多选......)
①关关雎鸠,__________。(《关雎》)
②微君之躬,__________?(《式微》)
③挑兮达兮,在城阙兮。__________,__________。(《子衿》)
④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⑤《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诗人用两人处境相同、感情一致来宽慰朋友,借以减轻他的悲凉和孤独之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小石潭记》中既能高度概括小石潭的气氛,又含蓄表达作者悲凉凄苦心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默写《蒹葭》最后四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基础知识综合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黄昏下的小镇坐落在河的两岸,错落有致的房子,粉墙dài瓦,里面的梁柱已被岁月熏得发黑,让人觉得周庄犹如一位饱经苍桑的老人,袖着手悠然地守在这流淌千年不息的水边,淡定地、慈xiáng地等着四面八方的来客。水乡小镇游人如织,丝毫没有“牢落暮霭初收”之景象。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dài(______)瓦 慈xiáng(______) 暮霭.(______)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___”。
(3)文中“游人如织”的意思是__________。
(4)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的表达方式。
三、名著阅读
3.名著及文学常识。 第 2 页 (1)《傅雷家书》中父亲与儿子______(姓名)论及艺术家的修养时,提到“______”是第一把艺术的钥匙,是做人的根本,必须从小培养。
第 1 页 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2020年4月
一、选择题
1.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成风、雅、颂三类。
B.《回延安》采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使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很好地展示出浓郁的陕北风情。
C.《阿西莫夫短文两篇》选自《新疆域》,作者阿西莫夫是英国著名的科幻小说家、科普作家。
D.《核舟记》选自清代张潮编辑的笔记小说集《虞初新志》,作者是魏学洢,明末著名文学家。
二、句子默写
2.古诗文默写。
(1)青青子衿,_______。纵我不往,_______________。(《诗经·子衿》)
(2)参差荇菜,左右流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关雎》)
(3)未果,寻病终。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4)______________,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_____________。(李白《送友人》)
(5)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6)无意苦争春,______________________。(陆游《卜算子·咏梅》)
(7)_____________________,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8)《题破山寺后禅院》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字词书写
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当欢笑淡成沉默,当信心变成失落,我 甲 (A.走进 B.走近)梦想的脚步,是否依旧坚定执着;当笑颜流失在心的沙漠,当霜雪冰封了亲情承诺,我无奈的心中,是否依然碧绿鲜活。有谁不渴望收获,有谁没有过苦涩,有谁不希望生命的枝头挂满丰硕.( ), 第 2 页 有谁愿意让希望变成梦中的花朵。现实和理想之间,不变的是跋涉,暗淡与辉煌之间,不变的是开拓。甩掉世俗的jī( )绊,没谁愿意,让一生在 乙 (A碌碌无为 B有所作为)中度过。整理你的行装,不同的起点,可以到达同样辉煌。人生没有对错,成功永远属于奋斗者。
1 / 9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及参考答案)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要塞.(sài) 国殇.(shāng) 悄.然(qiāo) 杳.无消息(yǎo)
B.仲.裁(zhòng ) 飞漱.(sù) 颔.首(hàn) 眼翳.(yì)
C.黝.黑(yǒu) 娴.熟(xián) 滞.留(zhì) 轩邈.(miǎo)
D.遁.形(dùn) 粲.然(càn) 绯.红(fěi) 炽.热(chì)
3、下列语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五一期间,织金洞游人如织,摩肩接踵....。
B.蜀锦的传统技艺让许多现代工厂生产出来的锦缎黯然失色....。
C.韩国政府自出心裁....地部署“萨德”,引起周边国家的强烈不满。
D.网络是柄双刃剑,它虽然可以为我们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但是也会藏污纳...垢.。
4、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中国不仅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倡议者,更是负责任的参与者、有担当的行动者。
B.通过参加这次活动,使我对中国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C.《红海行动》在影片质感和人物情节方面突破了一大步的跨越。
D.防止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完成。
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诗书传家是流淌在中华民族血液里的文化基因。
B.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仅能带来市容市貌的改变,更能带来长远的社会经济效益。
C.古人写诗作文,多有讲究。或色彩相杂,或远近相映,或虚实相生。
D.晚了也得去,怎么可以逃学?
2 / 9 6、下列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但是这句话也并不是永远是真的,因为奥古斯都大帝与泰特思都是精神崇高、志向远大的人,然而也是当时最美的男子。
②无疑地,才德如果是在一个容貌虽不娇丽,然而形体娴雅、气概庄严的身体内,那是最好的。
③因此,那些很美的人多是容颜可观而无大志的。
④才德,有如宝石,最好是用素净的东西镶嵌。
⑤同时,很美的人多半不见得在别的方面有多大的才德,好像造物主在它的工作中但求无过,不求十分的优越似的。
⑥他们所研求的也多半是容颜而不是才德。
A.②⑤③①⑥④ B.②③⑤⑥①④
C.④②③⑤①⑥ D.④②⑤③⑥①
7、诗文默写。
(1)天接云涛连晓雾,_____________。(李清照《渔家傲》)
(2)______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3)富贵不能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之谓大丈夫。(《富贵不能淫》)
(4)晏殊的《浣溪沙》中被誉为“千古奇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5)杜甫《春望》中写出战火连续不断,渴盼亲人音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游大林寺
白居易(唐)
余与河南元集虚①,范阳张允中……凡十七人,自遗爱草堂,历东、西二林,抵.化城,憩峰顶,登香炉峰,宿大林寺。大林穷远,人迹罕到。环寺多清流苍石,短松瘦竹。寺中惟板屋木器,其僧皆海东人。
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于是孟夏,如正、二月天,山桃始花.,涧草犹短,人物风候,与平地聚落②不同。初到恍然,若别造③一世界者。因口号绝句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3 / 9 既而,周览屋壁,见萧郎中存、魏郎中弘简、李补阙渤三人姓名诗句。因.与集虚辈叹且曰:“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由驿路至山门,曾无半日程,自萧、魏、李游,迨④今垂⑤二十年,寂寞无继者。嗟呼,名利之诱人也如此!”时元和十二年四月九日,乐天序。
(注释)①元集虚:唐代隐士,隐居庐山,善文会乐,与向居易交情甚好。②聚落:村落,村庄。③别造:别外来到。造,到访。④迨:至,到。⑤垂:将近。
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①山桃始花.
②历东、西二林,抵.化城
③因.与集虚辈叹且曰
④属.引凄异
2.下列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自.遗爱草堂 自.非亭午夜分(《三峡》)
B.时节绝.晚 哀转久绝.(《三峡》)
C.余与.河南元集虚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
D.于.是孟夏 相与步于.中庭(《记承天寺夜游》)
3.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②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③环寺多清流苍石,短松瘦竹。
4.大林寺景色优美却游人甚少,其原因是什么?请用文中语句回答。
1.(1)开花;到达;于是;连接。
2.D
3.①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确实趣味无穷。
②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了清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③寺院周围多是清澈的溪流,苍色的岩石,矮小的松树,清瘦的竹子。
4.(1)大林穷远;(2)名利之诱人也如此!
4 / 9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1、海棠树里的张望
史铁生
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好像她们从来就在一起,奶奶一生一世都在那棵老海棠树的影子里,张望。
老海棠树近房高的地方,有两条粗壮的枝丫,弯曲如一把躺椅。小时侯我常爬上去,一天一天地就在那儿玩。奶奶在树下喊:“下来,下来吧,你就这么一天到晚待在上头不下来了?”是的,我在那儿看小人书,用弹弓向四处射击,甚至在那儿写作业,书包挂在房檐上。“饭也在上头吃吗?”对,在上头吃。奶奶把盛好的饭菜举过头顶,我两腿攀紧树桠,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觉呢,也在上头睡?”没错。四周是花香,是蜂鸣,春风拂面,是沾衣不染海棠的花雨。奶奶常独自呆愣,目光渐渐迷茫,渐渐空荒,透过老海棠树浓密的枝叶,不知所望。
春天,老海棠树摇动着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我记得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不时地冲我唠叨:“就不说下来帮帮我?你那小手糊得多快!”我在树上东一句西一句地唱歌。奶奶又说:“这活儿紧!”我说:“我爸我妈根本就不想让您糊那破玩意儿,是您自己非要这么累!”奶奶于是不再吭声,直起腰喘口气,这当儿就又呆呆地张望——从粉白的花间,一直到无限的天空。
或者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阴里,又不知从哪儿找来了补花的活儿,戴着老花镜,埋头于床单或被罩,一针一线地缝。天色暗下来时她冲我喊:“你就不能劳驾去洗洗菜?没见我忙不过来吗?”我跳下树,胡乱一洗了事。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菜一边说:“我就一辈子得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这回是我不再吭声。奶奶洗好菜,又会有一阵子愣愣地张望。
有年秋天,老海棠树照旧果实累累,落叶纷纷。早晨,天还昏暗,奶奶就起来去扫院子,“刷拉——刷拉”,院子里的人都还在梦中。那时,我大些了,正在插队。从陕北回来看她。那时奶奶已经腰弯背驼。“刷拉刷拉”的声音把我惊醒,赶紧跑出去:“您歇着吧,我来,保证用不了三分钟。”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咳,你呀!你还不懂吗?我得劳动。”我说:“可谁能看得见?”奶奶说:
5 / 9 “不能那样,人家看得看不见是人家的事,我得自觉。”这样我才明白,她为什么不让自己闲着。她不是为挣钱,她为的是劳动。
她要用行动证明。证明什么呢?她想着她未必不能有一天自食其力。
所有的冬天,在我的记忆里,几乎每一个冬天的晚上,奶奶都在灯下学习。窗外,风中,老海棠树枯干的枝条敲打着屋檐,摩擦着窗棂。奶奶读一本《扫盲识字课本》,再后是一字一句地念报纸上的头版新闻。我写过我最不能原谅自己的一件事: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跟前:“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我看也不看回答:“您学那玩意有用吗?您以为把那些东西看懂,您就真能摘掉什么帽子?”
奶奶立刻不语,唯低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目光都不移动。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但知已无法弥补。
但在我的印象里,奶奶的目光慢慢地离开那张报纸,离开灯光,离开我,在窗外老海棠树的影子那儿停留一下,继续离开,离开一切声响甚至一切有形,飘进黑夜,飘过星光,飘向无可慰藉的迷茫与空荒……而在我的梦里,我的祈祷中,老海棠树也便随之轰然飘去,跟随着奶奶,陪伴着她,围拢着她;奶奶坐在满树的繁花中,满地的浓阴里,张望复张望,或不断地要我给她说说:“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
1.选文讲述了奶奶和“我”的故事,请根据故事的主要情节,用简洁的语言,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
(1)奶奶呼唤“我”帮她糊纸袋
(2)____________
(3)奶奶不要“我”帮她扫院子
(4)____________
2.全文多次描写老海棠树目的是什么?
23.文章里多次写到奶奶的“张望”,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奶奶究竟在张望什么?
4.文章最后一段说“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请简要回答“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是什么?
2、阅读说明文《中国墨》,回答后面小题。
①古代文人曰:“有佳墨者,犹如将之有良马也。”墨在“文房四宝”中的
6 / 9 地位不言而喻,好的墨锭常被冠以“金不换”的美名。2007年,乾隆的御墨在拍卖中拍出448万元的天价,“中国墨”引起了更多的关注。
②为什么墨的价值如此昂贵呢?这源于它制作工艺的复杂与考究。墨其实是一种“烟”,是一种以油烟、松烟等为原料纯手工制成的黑色颜料。它的制作,首先要点燃桐油、猪油等各种油类或松木取烟;再在烟中加入鸡蛋白、鱼皮胶、牛皮胶和各种香料、药材等,和成烟料团;然后将烟料团放入铁臼中捣练三万次左右,或用铁锤锤击一万次左右,制成墨团;最后把墨团放入墨模中,合紧锤砸即可制成松烟墨或油烟墨的成品——“烟墨”。
③烟墨的选择和应用直接影响到书画作品的神采,由于制作原料的差异,松烟墨色乌光泽度差,胶质轻,只宜写字;油烟墨色黑,有光泽,多用于绘画。中国画一般多用油烟墨,只有着色的画偶尔用松烟墨。墨的浓淡更是影响作品艺术效果的直接要素。浓墨书写时行笔实而沉,墨不浮,具有凝重沉稳,神采外耀的效果。淡墨介于黑白之间,呈灰色调,给人以清远淡雅的美感。涨墨是指过量的墨水在宣纸上溢出笔画之外的现象,这种墨法既保持了笔画的基本形态,又线面交融,富有朦胱的墨趣。
④由于人们对墨的喜爱,“墨”已经超过了它作为一种书写工具的内涵,成为构成中国文化的重要元素。从字形上看,“墨”字上“黑”下“土”,表明墨是用黑灰制成的;后来,“墨”因它的颜色而有了“黑色”的意思;“墨”又因用它创作的艺术作品的形式,引申为“诗文或书画”。“墨客”指的就是善于书写作画的文人,他们的作品被称为“墨迹”,珍贵的字画则被称为“墨宝”。
⑤成语“胸无点墨”用来形容一个人没有学问。“惜墨如金”形容绘画写作诗文的态度极其严谨,从不轻易落笔,“舞文弄墨“常指玩弄文字技巧,而“孟母三迁”更是把“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内涵演化到极致了。
(原文有则改)
1.文章开头引用名句有什么作用?
2.选文第③段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掉?为什么?
油烟墨色黑,有光泽,多.用于绘画。
4.阅读全文,说说本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中国墨的?